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兵马俑考察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29

兵马俑考察报告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1)

朋友们,你们去过西安吗?如果没有,就一起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关于古城西安的导游词,来品味千年古都的神韵。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这回西安之旅的导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导好了。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我们坐的车也是去临潼的,行程大约 四十分钟。我想提到西安的临潼,你们肯定会想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桶。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一号坑,也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你看都点了三个俑坑总面积一半还多呢!既然面积那么大,那么数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上面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再细细游赏,游览时也要注意安全哦!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打仗时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驹。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如果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跳上征程。不管是将军俑、武士俑还是骑兵俑,都好像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连陶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报国,走进它的身旁,似乎能感爱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时光飞逝,今天的秦兵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准备启程回宾馆,接着后几天的活动内容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2)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3)

一、兵马俑服饰的艺术价值

兵马俑形象刻画生动,以其磅礴的气势让世界为之惊叹。兵马俑服饰是兵马俑艺术的主要体现,主要包括头饰、铠甲、布袍、鞋靴等。这些服饰形象各异,刻画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兵马俑服饰的造型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其服饰造型各具特点。秦俑的服装是依据等级和兵种去划分的,如将军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驭手俑、骑兵俑、步兵俑等,他们的服装各具特点。秦俑服饰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秦俑的甲衣上,秦人制作这些陶俑用来体现秦军威武的面貌。通过观察秦俑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秦俑服装巧妙的装饰手法。如将军俑铠甲上的花结装饰,这种花结既可以用于系束铠甲,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分别排列在将军俑铠甲的前襟部、肩部、背部,飘洒自如;又如秦俑铠甲上造型丰富的连甲带,连甲带本是用于连接甲片的系带,而秦俑甲衣的联甲带造型别致,起到了巧妙的装饰作用。这些连甲带排列整齐有序,形成了一种秩序美。

(二)兵马俑服饰的图案艺术

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秦俑图案的题材主要包括了几何纹、自然纹、植物纹等。其中几何纹包括菱形纹、双菱形纹、对己纹、三角纹、圆点、八角星纹、回形纹等。这些几何纹样是运用线条勾勒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秦人运用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案形式,丰富了几何图形的造型美;自然纹样主要包括一些矩化了的三角云纹、掣电纹、漩涡纹、雨丝纹等,这些图案有着各自的含义,饱含了对秦朝军人的祝福和赞美之意;植物纹主要是花序纹,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篮状花序等,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极具装饰性。另外,秦俑图案具有整齐、和谐、统一的风格,秦人在装饰兵马俑服装的时候运用有序的排列组合,将这些图案整合起来,形成规则统一的视觉效果,极具装饰性。

(三)兵马俑服饰的色彩艺术

秦俑服饰的着色非常丰富,色彩主要包括了蓝色、绿色、红色、紫色、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这些颜色分别见于秦俑服饰的冠、领口、铠甲、裤子等部位,这些颜色的搭配体现了秦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如秦俑袍衣色主要为大红、粉红、大绿、粉绿、粉紫、天蓝等热烈明快的颜色。红色给人热烈、喜悦、勇敢的感觉;绿色给人平和、喜悦活泼的感受;蓝色给人宁静、沉着的心理感受;紫色给人委婉、尊贵的视觉感受。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属于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秦俑服饰色彩追求明快、艳丽,给人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秦俑服饰在视觉上的丰富性和立体感,给人热烈、朝气、坚强、乐观的视觉心理感受。兵马俑的服饰色彩搭配为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二、陕西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陕西的许多高校都增设了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由于开设专业的时间较短,很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的模式往往还在探索之中。

(一)教育课程设置同质化,缺乏地域特色

据调查,艺术设计专业在陕西各大院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些院校都以不同的优势为所在设计学科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特色资源。陕西的艺术教育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如西安美术学院这样专业的艺术类院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陕西各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培养特点。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种类众多,如凤翔泥塑、洛川毛麻绣、华县皮影等艺术形式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陕西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陕西的艺术特色和优势,地域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与此同时,地方艺术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没有地域特色,就会形成全国各类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因此,难以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教育课程中对地域性资源利用不够

据了解,陕西许多高校艺术专业设民间美术理论和考察课,理论课程课时量一般为60学时,通常开设在二年级,主要内容是陕西周边民间艺术文化考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考察课程是通过深入民间艺人家里,学习并制作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但是在短暂的考察中难以深入感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考察中往往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对考察的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细致的体会和研究,导致考察学习出现了“旅游化”的现象。由于当前网络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学生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往往是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但这种提取灵感的方式往往具有图像化的特质,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融入感情的设计,导致设计作品的形式化和单一化。因此,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注重实践教学。

三、秦兵马俑在高校服装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相比较而言,对于陕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陕西本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设置。秦俑位于陕西临潼,为陕西地方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地域性优势,开展特色教育

陕西是西部文化的中心,应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所建树,陕西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秦俑服饰艺术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环节可增设秦俑服饰研究的相关课程,增加对人文地域风情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收集整理秦俑服饰艺术资料,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专门的服饰文化研究室,配置相应的资料设备,力争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服装专业的特色品牌。

(二)建立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且不适应艺术实践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不到位、政府和企业很少参与人才培养导致重论文轻设计和实践等问题。陕西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与当地政府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合作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工作等方面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合作发展平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依托、地方产业为支撑,通过广泛深入地校地合作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四、结语

秦兵马俑服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是世界人类艺术的瑰宝,为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陕西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发挥地域性教学优势,充分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

参考文献: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周锡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曹玮.真彩秦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4]孟剑明.秦始皇帝陵探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5]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4)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你们可以叫我张导。希望我的服务能为本次兵马俑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中的陪葬品。1974年在西安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客朋友们,秦兵马俑有3 个俑坑。在3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俑坑。这个俑坑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近1426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6000多个。为了保护好这些兵马俑,国家现在已经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我们现在前往大厅,大家不要乱涂乱画。

旅客朋友们,你们看:那个身披铠甲、头戴鹤冠、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兵俑就是将军俑。在他前面那些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的兵俑就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这些骑着战马的兵俑就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蹬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挽弓箭,随时上马冲杀…… 旅客朋友们,兵马俑之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记下这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秦兵马俑导游词【二】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梦幻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游玩.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

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等........

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那个兵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

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拜拜!

秦兵马俑导游词【三】

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这回西安之旅的导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导好了。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我们坐的车也是去临潼的,行程大约四十分钟。我想提到西安的临潼,你们肯定会想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XX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一号坑,也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你看都点了三个俑坑总面积一半还多呢!既然面积那么大,那么数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上面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再细细游赏,游览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5)

本次参观考察活动的地点分别是:大雁塔北广场、华山、华清池、秦陵地宫、秦始皇兵马俑、西安世园会、明城墙、钟鼓楼。

10月8日下午17:00从***出发,到鹰潭乘坐从福州开往西安的1217次列车,于次日下午17:15顺利到达陕西西安。一下车,导游就把考察团全体成员带到大雁塔广场。它位于著名的大雁塔山脚下,整个广场分为六部分:北广场、东、西步行街、雁塔 苑、雁塔东苑、雁塔南苑、南广场。我们一行驻足北广场,那儿规模宏大,各式水景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变换着,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多姿。

10日来到五岳之一,以险著称的华山脚下。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160米,是我国部级风景区。华山五峰中又以东峰、西峰、南峰三峰最高。华山索道全长1550米,从山脚沿当年“智取华山”的小道上空飞架,穿行在绝壁峡谷之间。考察团全体成员乘坐华山索道,只见山中云雾迷漫,来到华山北峰,眼前雾气一下消散,豁然开朗,往山下望去真有腾云驾雾之感觉。在“两会”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手扶铁链,脚踏人工开凿的一级一级石阶,听着红军战士智取华山的故事,耳畔回荡着轿夫那古朴、悠扬动听的歌声,那种奋发向上、催人奋进之情不由而然从心中升起。华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像石刻随处可见,真是美不胜收。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北麓,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11日,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华清池,只见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大门内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即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向南有“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在星辰汤后有温泉古源。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五间厅,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即为“兵谏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使华清池除了优美风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6)

一事多面观

2005年10月22日,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芦家寨村村民娄德国,在自家地里劳动时,偶然发现了几个陶制的“怪状香炉”。后经考古人员鉴定:这不是香炉,而是古陶鬲。经过连续几天抢救性发掘,确认这是一座保存较好的西周窖址,共发掘出陶鬲50余件,其中半数基本完整,半数可修整复原。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立即前往跟踪采访。对发掘进程,西周窖址的价值,此次考古发现的意义,都及时做了报道。

但是,我并不满足。我又试着从多个侧面来观察了解这次考古事件,以求得到更多收获。我想起文物保护是个大问题,近几年,社会上发生多起严重破坏文物事件。例如,2005年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土城子发现古城遗址,但当地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抢工期,竟无视文物部门多次劝阻,强行破土施工,毁坏古墓葬百余座,大量文物遭严重破坏。

于是,我特意对这次芦家寨陶鬲发现前后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详细采访。结果,获得了很有价值的材料。原来,娄德国发现“怪状香炉”后,马上报告村委会,村委会又上报给镇政府,镇里的文化站立即派人进行守候,直到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到来。济南市文物化局副局长、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崔大庸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是老百姓和当地政府保护文物的意识强,这批珍贵的陶鬲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我们便延伸报道触角,在报道好文物发掘的同时,围绕“文物保护”大作文章。电视台栏目组开办了《文保视点》专栏,把发现陶鬲的村民娄德国请到演播室,与考古专家学者一起座谈,并录制、播出了一组对保护文物事件进行思考的深度报道。一些观众看了节目后,打来热线电话,对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对如何保护文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事物总是立体化、多方面的。这次报道,还扩大了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树立了考古工作者的良好公众形象。过去,考古工作者一直默默无闻,鲜为社会所知。通过传媒报道与讨论,文物考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文物保护与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媒体上露面发言,“社会话语权”明显增强,也成了人民喜爱的焦点人物。公众与媒体融通互动,赋予考古学与考古活动以新的活力和意义。总之,这次考古报道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多面观察,多面了解,立体化思考,考古新闻才能做强做大。

热点冷处理

“以小看大,虚张声势;以实证虚,妄下结论;故弄玄虚,无中生有”――这是权威人士为病态考古新闻下的症状诊断。

随着“考古热”的兴起,媒体希望从考古发掘中寻求新的视角、新的受众兴奋点及收视率增长点。说起来,这也无可非议。但是,热过了头,可就成了发高烧、说胡话了:老山汉墓尚未发掘,某电视台便大肆渲染,为直播造势,最终因墓已被严重盗挖,直播被迫取消。杭州近郊彭公村发现了一个大土墩,有文物专家怀疑是古代大墓。这本来很正常,考古工作就是在“怀疑――否定,怀疑――肯定”中进行的。但当地的媒体却将专家还在怀疑中的事当作结论性的事,掀起了一股“彭公大墓”报道热,甚至误导读者参加“竞猜”――墓中躺着的是哪位大人物?结果发现,这个大土墩只不过是一段古拦水坝而已。竞相报道的媒体只好在读者的质疑声中偃旗息鼓了。

沉重的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2002年,济南市章丘危山发现汉代兵马俑的消息传出后,吸引了全国各地30多家媒体记者云集采访,竞争之烈,可想而知。作为较早获得这一新闻线索的记者,我既热又冷,一边在现场奔忙,紧张地采访,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报道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为我深知,厚厚的土层之下,埋藏的不仅是宝物,而且是历史的真实。考古学就是要从这些沉默的遗物和遗迹中,解说与洞彻历史之谜。这时,最重要的是克服错误的寻宝心理和新闻炒作之风,保持严谨、冷静的科学理性。我蹲在兵马俑坑旁边,仔细地观察着,紧盯考古发掘队员的手,分析判断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又与昨天有何不同,然后带着疑问去和考古队的专家进行交流。记得危山兵马俑的考古进入到第三天,兵马俑坑内发现了几个与众不同的兵佣,有的记者就妄加猜测,对兵马俑的年代及规格产生多种说法。而我却不急于发稿,从众多专家中,千方百计找到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蒋英炬,向他问个究竟。他说:“看这样的规模,该不是一般人的墓葬,起码是当时的将相,至于年代,汉代的没问题。”这次采访,使我获得了权威性的材料。《章丘危山惊现汉代兵马俑》、《章丘危山兵马俑豪华阵容初露峥嵘》、《章丘危山兵马俑全国第三》等多篇报道连续制作播发出来。

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加上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与优势,使我们的节目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热点”的考古报道,也要善于“冷处理”,弄清新闻事实之前不要急着下结论,要选择最科学的角度,最权威的专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彼长补己短

冷僻、枯燥、神秘、理性――是考古的特点;快捷、动情、活泼、感性――是新闻的特色。考古学与新闻学看似有些矛盾,但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考古新闻应是“考古”与“新闻”的统一体,在讲求历史性和知识性的同时,亦应讲求鉴赏性和可读性,正确处理“事”与“理”的关系。

当前,面对广大读者和受众的需求;我们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如何将神秘专深变得通俗易懂?如何将“过去”以一种平和热情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确是应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7)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3-02

一、铠甲的基本认识

(一)秦朝以前的铠甲简述。我国的铠甲雏形诞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冷兵器时代,铠甲服饰在我国服饰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秦铠甲进行介绍之前,必须对先秦的铠甲制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原始社会晚期,各个部落不断兼并,战事频繁,处于增强防护能力和战斗力的目的,铠甲由此而生。我国最早使用的甲是藤甲。原始兵器的材质是石、木、骨、角等非金属材料。后来为增加藤甲的防护效果,开始在藤甲表面蒙上各种皮革。

先秦时期,铠甲多用革制造,称之为“甲”。西周时期,铠甲的制作已经开始向金属材料发展。他们的“兵事之服”,也就是出征所穿的韦弃服。当时铠甲的设置,兵的z甲要比帅的铠甲短一些,衣料要粗一些而已,政治意味和美学价值都还没有体现出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大量使用皮甲外,青铜铠甲也被广泛制造。直到战国后期,铁的冶炼技术逐渐成熟,于是开始用铁制造铠甲,“铠”由此而来。

(二)秦代的铠甲概述。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强国,由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军事铠甲资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朝代中最全面、最详细、最准确的。从秦朝出土的兵马俑中我们可以发现,秦朝的铠甲设计已经具备很强的政治意味,军队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许多学者对秦铠甲的质地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表示,秦铠甲的质地以皮质为主,同时,也存在金属铁之类的铠甲。而设计的美学价值也开始凸显出来,冠、帽、靴,以及各种装饰物都开始运用于铠甲的设计之中。

二、秦朝铠甲的外形设计

秦代,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

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是平直形,用织锦或皮革制,上面缀有几何形花纹。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描述:“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

图片为秦兵俑当中常见的铠甲样式,也是一般战士所运用的装束,这些铠甲的特点是,以上片压下片的甲片构建胸部区域,以下片压上片的甲片构建腹部区域,从而方便战士的活动。而当我们从腹部中线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甲片都是由中间不断向两侧叠压,而肩部的甲片组合与其腹部自合相同。连甲带分别将肩部、腹部和颈下甲片进行连接,甲钉覆盖所有甲片之上,其数量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

三、秦朝铠甲的材质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朝的铠甲材质主要是以皮革为主,金属的运用并不广泛。秦军队使用的铠甲,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原料易得,民间能够制作,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然而,具体到秦俑坑和K9801陪葬坑中的铠甲,它们所模拟的铠甲质地又是如何呢?是皮革的么?秦俑一号坑发掘报告将秦俑铠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士兵和下级军吏等所穿的铠甲,皮质的,比较广泛。第二类是高级军吏俑和中级军吏俑所穿的铠甲,金属的。杨乱先生认为“第一类出土数量很少,看来是当时军队中指挥人员使用的防护装备。很可能下面的整片甲衣是皮革制成的,上面嵌缀的甲片有可能是金属制造的。”(注:此处的“第一类”即文中的“第二类”)

其实,根据出土的相关文物,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秦朝其实已经将金属材质的铠甲运用到军队中,至于是否普遍运用,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四、秦朝铠甲制式化

秦朝的铠甲己经实现了制式化,多用金属材质制成。因兵种以及职位高低,其样式也有所不同。春秋以前,战士所使用的护体用具主要是皮甲,而秦军所运用的装备则更为多样化,从秦俑坑出土的铠甲和兜鍪,大多采用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形成,质地均匀且呈青灰色,被称为“铜缕石甲、石胄”,其原形则都是运用金属札叶构建的合甲。

步兵的前胸处、后背区域以及肩部这三个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甲衣则大多由前甲部分、后甲部分以及披膊构成。骑兵因需要骑射,所以甲衣相对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部、手部以及颈部容易受到攻击,因此甲衣则设置了前、后甲,除此之外还将臂甲与手甲,甚至是盆领设计在甲衣之中。将、佐所穿的甲衣非常讲究,在甲衣的胸部、背部以及肩部都采用皮革材料;腹部和后腰的中心区域则采用金属小札叶;前甲主要展现出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则平直齐腰。

还有一款特大型甲,这副甲从其形体和组织结构判断应当是马的铠甲,即后世所谓的“马铠”或甲骑具装中的“具装铠”。这副“马铠”,有颈甲、身甲、当胸和搭后组成,已经是非常完备的形制了,要比文献记载早四百多年。

同时出土的三十六顶甲胄也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由圆形顶片和四周向下连缀的侧片组成。顶片四周钻有十六组或二十六组小园孔,用以连缀侧片。有的顶片中心还钻有一孔,用来装饰缨络。侧片为横向排列,一共五排。由兜鍪的顶端到侧片的下端长度约三十厘米,已能披到肩部,可有效保护领部和肩部,表现出更为完善和进步的时代特征。

五、结语

秦朝作为一个军事强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发展起来,到最后统一全国,其军事力量或多或少得益于其铠甲的设计。不管是从外形还是实用性来考察,秦朝的铠甲都具有非常深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仲.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8)

秦汉历史是一幅蔚为壮观的恢弘画卷。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四百年间,始皇统,却又短命而亡。汉承秦制,休养生息,社会物质文化得以发展。同样陶俑艺术也跟随着秦朝的初兴、西汉的发展再到东汉的普及,镌刻着深深的社会经济文化动因。从兵马军队到庖厨曲部,从皇权礼制到儒家黄老,从帝王将相到地方豪绅,陶俑的演变即是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写照。

陪葬俑出现的历史溯源

中国古人一向重视养生,寻方士,炼丹药以求长生。历代君王都有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情节,但这毕竟是天方夜谭,终究逃不出生老病死。在世界范围内对死者的敬畏是普遍的,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然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死者关注的主要形式就是“事死如事生”“生死一体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丧葬制度也发生变化,但唯一始终不变的则是厚葬的原则。特别是皇亲国戚、身居高位者或富人埋葬时,不仅要修造大墓,还将生前所用的器物和所拥有的奇珍异宝随葬,而且还会为死者专门承制器物作为附葬品置于墓内。

然而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殉人的葬制,除了将所用器物带入地下的同时也要将生前所拥有的奴隶、佣人甚至妻妾随葬供主人生后使用。1934年至135年,在安阳殷墟王族墓地(候家庄西北岗)经三次考古发掘,发现9座“亚”字形大基,每墓殉奴四百多人。“殉人”、“殉奴”、“殉狗”…这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墨子・节葬下》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处丧之法,将奈何哉”,秦穆公死时(公元前621)从死之人有177人,其中有三位良臣“子车氏三子”,国人哀之,为之赋《黄乌》“以志哀怨不平。”位于古雍州附近的凤翔县发现秦景公(公元前577-前537年)大墓,其中找到随葬男女遗骸166具,另外20具尸骨在封土层中发现。可见人殉之残忍。

商、西周的人殉制度经过春秋、战国社会的发展,奴隶制逐渐被封建制度代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人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以及改造自然中的作用愈加凸现,人口的作用对于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人殉”残暴制度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抨击。直到战国中期的秦国在献公继位后,明令“止从死”,废弃了长久以来的人殉制度,自此这做法也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尽管人殉被禁,但君王并没有对生后之事有任何的怠慢,反而对陵寝的建造规模有着永不满足的渴望。在此时便兴起种新的风气:君王在位时就开始修建陵寝,用以安排灵魂的归宿,让生前的享受得以延续。由于人殉被禁,君王希望在冥界仍享受到生前的待遇,需要有谋臣将军,需要有武士、士兵,也需要有佣人、仕女。所以必须找到取代殉人的材质来代替人来殉葬。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陶器取代了在实际仪式中应用的青铜器,这些特制的器物即被称作“明器”。同样,真人车马逐渐由陶制人俑和马俑所取代。

秦汉陶俑之一脉相承

秦人早在西周时期,因屡立战功被周王册封为甘肃天水地区的“诸侯”。秦人曾六次迁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向西抗击戎人,向东不断谋求发展,历经700多年的对外生存空间的拓展,到秦始皇继位,泰国已发展为诸侯中的强者,并六国,战国沧海横流的局面消失了,开始了真正的大一统的局面。然而,秦施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刘邦项羽率众揭竿而起最终导致了曾经强大的秦朝帝国短命而亡。汉初国家经历了战争的动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创伤,所以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重新恢复社会生产,《史记・孝文本记》所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也是汉初推行安抚民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又促进了陶俑的兴起。到了武帝时汉帝国兵强马壮,国家富庶,达到全盛。

在其艺术创作上秦汉可谓脉相承。导致这种现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在政治上。西汉之初,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内忧外患仍很严重。一切以肃清外扰,安抚民生为首要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承秦制,便有了可能,汉朝制度脱胎于秦,正朔不改,服色不易。甚至汉都长安的首个宫殿长乐宫也是在秦朝旧址上修葺扩建的。正如《西京赋》所言“乃览秦制,跨周法。”因此秦的些旧制仍被汉代初期所沿用,在帝王陵墓的建造上以及殉葬制度上都较为一致。如阳陵出土的大量随葬陶俑及塑衣式陶俑的工艺造型即是秦始皇陵殉葬制度的延续。2、在技术上,都采用了模制。始皇陵出土的呈站立状的陶俑武士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即足踏板、双足、外衣下的双腿、躯干、双臂、双手和头部。秦陵兵马俑只有应用了模件系统,才可能完成这一非凡壮举:造就数量惊人有姿态万千的兵马俑大军。只有建立了这个模件系统,才有可能合理的安排生产,以现有的材料,在规定的期限内,实现秦始皇的愿望:创建一支神奇的大军,保卫他的陵寝直至千秋万代。到了汉代依旧延续着模制技术,从目前对汉长安的考古发掘看,已对陶俑烧造作坊遗存先后进行多次调查和发掘,已发表报告的窑址共33座,主要分布在汉长安城北垣西端的横门大街以西,西垣北端的雍门大街以北带。出土了数件俑的模具,其中Y12:74,泥质灰陶,质地坚硬。长方形系陶俑上半身背部的模具,具有头部、颈部和背部的型腔,俑的发髫、耳和背部肌肉等均模制而成。(如图1)所以陶俑作坊出土的制陶模具、陶俑的半成品和陶俑残片上的制作痕迹也揭示了汉代陶俑的制作方式和技术,从这方面看其模具成型工艺简单易行,既适合批量生产,也适合逐件加工与秦无异。这样的两朝更替并没有阻断艺术与技术发展演变的脉络,而是以更加包容胸怀去继承前人启迪来者。

秦汉陶俑之艺术差异

秦汉陶俑虽脉相承,在众多方面表现出了连续性和一致性,但时代所带来的差异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态大小。秦始皇兵马俑是依照当时真人真马的真实比例大小塑造的。其站立俑身高平均1.8米,最高者达2米,以现代人作为参照略高。(如图2)有研究者甚至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指出“秦俑形体的比例基本适宜、合度”,“细部的刻也符合解剖学原理”求大求真的表现形式也符合秦始皇好大喜功的勃勃雄心和一统天下的气魄。然而阳陵汉俑则没有延续秦高大的陶俑风格,却是按照真人约1/3比例塑造的。其俑平均身高为0.62米,比起秦俑要显得袖珍得多。例如在汉长安城1号窑址发掘中出土的立式俑1式,光头,身穿双重长襦,高57厘米。(如图3)秦俑与汉俑的在外形大小上的变化反映了汉统治者们合弃了秦始皇对“巨大”的追求,而返回到微缩式的场景中,这并不意味着汉俑比秦俑减少了其肩负的内在意义,而体现了种新的宇宙观。巫鸿认为“我们不应仅仅把这些汉俑看作是秦俑的缩小和简化,而应该认为它们所构成的‘场面’具有不同的艺术目的――其意图是造成一个微型的而非巨型的世界。”

第二,表现手法不同。秦代较为写实,汉代则偏夸张。究其原因,秦朝是厚葬礼仪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使用明器随葬取代人殉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始皇死后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在他死后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也是种必然。军队的形象是不容有半点扭曲的,作为守灵的卫戍部队,必以严谨的手法来表现其真实性。到了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上,任采取“汉承秦制”但一改秦朝的“法”制思想,而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也间接地给质朴之风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在文化方面,汉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楚文化,与楚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汉朝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却保持着南楚故土的乡土情节――浪漫主义。因此汉俑便拥有了夸张和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如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如图4)体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9)

黄帝陵与黄帝柏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五千年前统一东方部落,建立九州大同政权,点燃文明火炬的人文始祖正是轩辕黄帝。黄帝既是炎黄子孙龙族的领袖,又是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宗、同族共同崇拜的对象和永恒的精神支柱。来西安自然要看黄帝陵。

步入陵园,黄帝陵尤显浩荡霸气。近万平方米的陵园广场镶嵌五千余块天然鹅卵石,66米长的全花岗岩九跨轩辕桥意连前世今朝,95级台阶托起巍峨深邃的轩辕庙宇,12000㎡的祭祀大殿序铺着灿烂的“三山五岳”之石。三出汉阙高耸入云,八簋九鼎仰天而立,金鼓龙钟铸写龙飞凤舞之“华魂”。黄帝陵无愧“天下第一陵”。其分为黄帝陵、轩辕庙、印台山和印池公园四个部分。每部分又遍布古迹景观,每一景观随手可摘典故文章,真谓是巍巍桥山魂系九州,滔滔沮水脉流华夏。

风景如画,古迹如云。但最令我忘返的还是轩辕庙大门前的黄帝柏。黄帝柏乃是黄帝亲手种植的一颗柏树,高20余米,树围11米。谚语称它“七搂、八柞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柏树下有一砖龛,龛内有三块石碑,前上方碑文为“轩辕柏”,石碑背面有书“黄帝手植柏”。

黄帝手植柏已历经5000余年,是我国黄帝时期留下来唯一的历史遗产。1982年英国林业大家罗皮尔等考察了世界20多个国家的古老柏树群,测量了黄帝柏的年轮和树围、树高,多方比较,认为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命名黄帝手植柏为 “中华第一树”。

我们在黄帝柏下驻足、探寻、拍照。站在树下,一种“干直枝阔覆天地,身浮凌云揽天机,根到九州无曲处,叶纵八诞千古奇”的感觉骤然而生。

黄河壶口

西行第二站,我们要去黄河壶口。在我的印象中,黄河壶口惊险万分,颇有故事。有1987年黄河漂流队的探险,所谓“黄河第一漂”;1986年,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索,创下吉尼斯纪录,称“华夏第一走”;还有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世界飞车纪录,号“世界第一飞”。自然,壶口地位崇高,令人神往。

壶口之名,由来已久。《禹贡》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证明壶口是大禹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凿石导河治水的地方。空中远观黄河,它如一条金色的黄龙,游走在黄土高原的峡谷中,流经宜川壶口时,河口骤然收窄,滔滔河水飞泻而下,激冲在五十米高下的石槽中,形成雄浑壮观的瀑布群,其形状有如茶壶,这便是壶口瀑布。

我们到达壶口时,赶上盛夏瀑布落差倍增,雾水激荡冲天,缠绕有如仙境。置身瀑旁,但见黄花飞溅,龙潭生烟,晴空紫雨,五彩斑斓,雾湿人衣,好一幅猎猎灿灿奇特山水画。

据载,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大瀑布,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色大瀑布。壶口月月有奇观,季季现美景。历代文人骚客,达官贵人,莫不感叹万分,留下诗篇。1999年6月,主席视察黄河时,站立在壶口之上,临瀑挥笔题下了“黄河壶口瀑布”六个大字。

黄河飞瀑势如千军万马,浊浪排空,蔚为壮观。我们叹观黄河,敬仰黄河,但黄河流域淌的是黄水,飞泻的是泥沙,扬起的是黄尘。黄河沿岸,上游缺饮,中游受灾,河床抬高,一旦溃堤,苦不堪言。立壶口之上,我震撼、我联想,现代环保科技日新月异,何不下定决心,改造黄河,美化母亲,造福子孙。黄河若如长江一样,清澈奔流,岂不更美!

饺子宴与《霓裳羽衣舞》

文化是多元的,要了解秦川的文明,除了听故事,悼先人,看古迹外,自然还要品一品秦川的佳肴,观一观西安的歌舞。

行家告诫:来西安一定要二吃二看,否则会终生遗憾。二吃一是吃羊肉泡馍,二是吃饺子宴。中国烹饪体系早在盛唐时期已近完备,唐都长安乃古代美食之都,是中华餐饮的首善之地,后来的菜系多源于此。稍后,长安地位衰败,宫廷大菜不再盛名,倒是各色小吃,形成特色,一直流传。上述的羊肉泡馍,其实是一款小吃,属回民食品。馍以手工掰成碎块,再配以鲜美羊肉汤汁,也有爆炒泡馍的。我们夜逛回民小吃街,就见识了各种料炒泡馍,如羊肉炒馍、牛肉炒馍、羊肚炒馍、三鲜炒馍等五花八门,皆料重味浓,香气扑人。

为了既能品上饺子宴,又能欣赏歌舞,我们来到了陕西歌舞大剧院看《唐乐舞》演出。演出前的用餐,恰是饺子宴。用饺子设宴,是陕西人的独创。西安的饺子宴可将百余种花色饺子集于一席,按主题分为百花宴、龙凤宴、牡丹宴、宫廷宴等不同档次。它的独到之处便是馅料、制皮、形状和味道都与传统饺子不同,精致风雅,多以诗词、典故、风俗命名。过去有诗赞曰:“一桌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寰宇,疑似作神仙。”由此可见饺子宴的丰盛与味美。

唐代的乐舞艺术集秦汉以来乐舞艺术之大成,又广泛吸取了西域各国以及其他地区和民族乐舞艺术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史上的巅峰时期,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所以,走秦川、到西安必观唐乐、和唐风、领唐韵。我们观赏的排箫独奏《春莺啭》,唢呐独奏《打枣》,鼓乐《鸭子拌嘴》、《老虎磨牙》乃经典的唐乐。当然,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经典舞蹈《霓裳羽衣舞》。相传唐玄宗擅长音律,一日梦游月宫仙境,目睹众仙女身着彩云般美妙的服饰在月宫中轻歌曼舞,轻盈飘逸,美仑至极。梦醒之后便谱出音律,交爱妃杨玉环编排出这部名传后世的妙舞。霓裳羽衣舞反映了唐舞到了美轮美奂的巅峰境界,也展现了大唐繁盛气象和泱泱国风,展现出东方乐舞文化的神韵。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不仅是秦川黄色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它的面世,极大地丰富了东方文明,把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地位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所以,看西安自然要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地下沉睡距今已2200余年。它的发掘纯属偶然,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的几位杨姓农民在村南打井。当挖到五六米深的时候,掘到了一个“瓦神爷”,即当地农民对陶制神像的俗称,以为不吉,引起村民沸沸扬扬的议论。随后在井下又掘出了“瓦神爷”的胳膊腿和一些砖头、铜兵器。幸而水保员房树生有些文物知识,要求村民不要乱挖,并向临潼县政府做了汇报。自此,秦俑便开始为世人所知。

我们现在观看的兵马俑坑已不再是当初发掘的小水井了。秦兵马俑有四五个出土坑,占地数万平方米。其中最初发现的大型兵马俑坑(即1号坑),里面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随后,考古工作者在1号坑北又发现了2、3号坑。其中3号坑陪有真人真马比例一样大小的陶俑、陶马8000余件。还出土了一批铜马、铜车、铜兵器。显然,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墓的重要陪葬坑,兵俑便是秦始皇的卫队。

秦兵马俑的发掘、出土、修复与公布,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早在199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由衷赞美:“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奇迹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看过秦俑后也感叹:“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随后世界各国元首、贵宾、友人纷纷来到西安,一睹“世界上第奇迹”的尊容。

延安窑洞

延安有许多风景,宝塔、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但我还是很想去直接瞻仰一下延安的窑洞。

延安窑洞,普普通通的砖窑洞或石窑洞,车进延安,路边、山岭、村寨,随处可见。窑洞用石条或土砖砌成,坚固耐用。挖窑洞时,由面及里,一般高宽一致,3米左右,进深6至8米。室内冬暖夏凉,陈设朴素简单,木桌木椅、土炕和其他家什。现在的窑洞以砖窑居多。他们是陕北民俗的象征,更是中国革命的活档案。

元帅曾有诗曰:“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仔细看。”我们进到城来,已觉马路宽阔,大厦林立,绿树成荫,车流如织。延安的窑洞依然那么神秘,那么崇高,依然对我们这些革命的后代富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从凤凰山麓到枣园山庄,从幽静的桥儿沟到秀美的杨家岭,一排排的黄土窑洞,都留下了、、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身影和气息。走进杨家岭主席的窑洞,我们听讲解、看遗件,拍照片,浮想联翩,多少纲略文章主席在这里写就,多少命令指示在这里发出。是啊,主席的靠椅、主席的沙发,主席的厚炕,哪一处不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芒,哪一处不凝聚我们追寻的革命之源、奉献之泉?不错,延安精神正是我们革命传统教育的标尺,延安窑洞也正是红色文化的最好注脚啊。

从主席窑洞出来,不禁又想起不久前读过的《延安窑洞对》。在主席的窑洞前,当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说历史上历朝历代都跳不出兴亡周期率,尤其是“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主席站在窑洞前自信地回答:“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仿佛看到了主席有力地挥手,仿佛听到了主席的铿锵话语。回首历史,展望现在,我们不正是沿着主席的蓝图和轨迹前进么!

南泥湾

到延安就一定要去南泥湾。因为南泥湾不仅是秦川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与湖南人民特别有缘。果然,我们到南泥湾便呼吸上了这里红色的亲情与气息,感觉到了泥土的亲近与芬芳。一下车,南泥湾的居民特别热情,一听说我们是湖南来的,更觉亲切,一个老大爷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另一位大娘耐心地教我们纺纱,就连小贩卖给我们的商品也说要打折。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10)

上万“阴兵”藏身密林

鬼崽岭祭祀遗址位于湖南永州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这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村落。2010年8月20日,转过曲曲折折的村路,几棵古树排在田广洞村尾,与村落的人为建设相对比,古树略显突兀。当地的村民介绍,“古树下面就是鬼崽岭”——2008年的大冰灾几乎压垮了方圆五百米内山岭上所有的树,偏偏那几棵古树岿然未动,当地人眼睛闪烁,“那是因为树下有数千‘鬼崽崽’庇护古树……”

行至密林,数千石俑突然成片出现,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纵然此前看过图片,阅读了大量资料,记者还是为现场的情景震惊,每一块看上去很普通的石块其实都是一尊人俑,数量难以计算,不规则地散落在草丛里、密林中。调低视线,沿山形起伏,向上望去,石俑在半人高的草丛中时隐时现。

看守者陈高月倚在两层铁丝网旁,警惕地看记者围着“鬼崽”保护网转,避免记者趁他不备将“鬼崽崽”移动。原来,当地政府已经把鬼崽岭的石人列入了文物保护项目,并用铁丝将石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围了起来加以保护。

围网外面是一处简易的祭坛,燃剩的香杆还在,田广洞村支书陈技洪说,这些“鬼崽崽”是村子里每当有活动或者家中有大事都要来烧香祈福的,村民对这些“鬼崽崽”非常敬畏,原因是村里流传甚久的多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关于水的,陈技洪介绍说,永州南部很干旱,古时曾祭天求雨,但田广洞却始终没缺过水,在鬼崽岭下面是长年不断水的鬼崽井,陈技洪边捧起井水给记者喝,边介绍,鬼崽井的水无论旱涝,总是清澈见底,同一水位,全村都靠这井水灌溉农田,这水目前经过卫生部门检验达到可饮用标准。陈技洪说,村民认为是“鬼崽崽”们保佑他们才得到的恩赐。

流传最广的传说则略为恐怖,据传这些“鬼崽”是“阴兵”,场内矗立着的两块石碑记载了这个传说,当地秀才徐咏于光绪二十九年讲述鬼崽岭和石像,也是石像身世的惟一文字记载:“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略有数寸,奇形万状……然能祸福人、生死人……此阴兵也,夜从山下来,闻鸡鸣而化石……”

这里因“鬼崽崽”的神秘事件不少,虽然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但却让当地人对“鬼崽崽”很是敬畏。他说,最初人们发现“鬼崽崽”时,池水里、树杈上到处都有,桂花树根里也能摸出几个来,而且地下也有,多数村民对“鬼崽崽”不敢冒犯,再加之文物部门将“鬼崽崽”用铁丝网保护起来,现在,这些“鬼崽崽”保存更为完好了。

或为舜帝真正墓葬

巧合的是,在考古界,从学术的角度,也有对石像系阴兵的描述,记者了解到,考古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石雕可能是战国末期楚军与秦军交锋时誓师祭天所作的“阴兵”。

可“阴兵”的传说着实吓退了不少看护人,记者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得知,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就加强了对鬼崽岭散落文物的看护,在田广洞村里雇佣专人看护这些鬼崽崽,但最初雇的几个人看护几个月就因害怕,说啥都不再看管了,无奈,他们找到了陈高月,现在的看护员。现在,陈高月已经守护鬼崽崽7年了,老人住在离鬼崽崽保护区30米左右距离的一栋石房子里,吃住都不离开。

在陈高月的指引下,记者得以进入铁丝网,近距离观察这些石俑,最大的一尊完整石像被供于祭坛之上,全像大约一米高,面部扁平,有五官,身体刻有大致形态,但并不精致。一些石像已没了头,据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忠勇介绍,这多是特殊时期被毁坏的,几件无头石像是武将,刻有鱼鳞铁甲;一尊两手合十于胸前的是文官;有的膝盖向前弯曲,像在蹲马步;有的两膝左右张开,两脚脚尖朝下,上下挫放;有的双脚向外撇开成一字;有的一条腿横摆在另一条腿膝上……

这么多的诡异的石像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唐忠勇说这里是人类原始祭祀遗址,但也有考古学家怀疑这里与舜帝有关,甚至说,这里可能是舜帝真正的墓葬之地,石像反映了夏、商、周时期祭祀舜帝的民俗民风,唐忠勇说,一个观点是因为附近的九嶷山是公认的舜帝陵,“鬼崽岭”只是与之相距不远。

时间跨度可达数千年

事实上,这些石像发现于1986年道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唐忠勇表示,当时县里文物部门已经对这里加强看管了,2002年,北京社科院原院长高起祥等专家实地考查后认为是人类原始祭祀遗址。也有专家认为是元代宗教遗址。同年3月,道县人民政府将鬼崽岭祭祀遗址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迄今为止,这些石像留给人们的仍是一个个谜团。

最大的谜团是关于石像的年代,专家们认为这些石俑并非一个时代的产物,前后年代跨度很长。湖南省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忠勇告诉记者,他曾进行了大量调查,但除了传说,没有正经的历史记载。但经研究确认,鬼崽岭遗址石像大致可分为三个雕刻成型期,即史前期(5000年前),秦汉魏晋期(5000-2000年),唐宋元期。其产生原因大致与宗庙祭祀有关,亦可能有原始宗教、民族及民俗成分。

为了探清楚这些鬼崽崽的来历,当地请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专家,通过对石像石质硬度的测试和石像被风雨侵蚀的程度,来判断石像的制作年代,最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专家给出结论,从服饰铠甲形制上看,石人分为不同的朝代,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都有,其跨度在上千年,乃至数千年。但是人们为什么要连续数千年不停地雕刻石像呢?

参与调查的湖南省博物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大的祭祀场所,推测是之前人们纪念舜帝的地方,随着时展,人们慢慢忘记了祭祀的初衷,但祭祀的形式也沿袭下来。

年代背景依然是谜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专家在调研中对鬼崽岭的土质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鬼崽岭,几乎没看见一块普通的山石,所有露在表面或是埋在地下的石头都是石像。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山岭,怎么会连块普通的石头都没有呢?他们据此认为,这里的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人工筛选堆积在这里的,石忠勇告诉记者,这个表述说明他们不同意这是一个祭坛的说法,而认为这里是一座古墓。

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研究方向是专家认为鬼崽岭附近大多是秦的后裔,而秦的祖先是舜帝,舜是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于是,鬼崽岭被认为与古代的舜帝有关,但这也仅仅是种推测。

唐忠勇介绍,鬼崽岭石像人物造型多为阳雕,面部表情却是阴刻,虽然没有秦始皇兵马俑精湛,但在时间上比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早数千年。唐忠勇说,如果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支持,任何推断都只是一种猜想。由于年代久远,又无史料可考,考古工作者至今还没有对鬼崽岭进行科学完整系统的考古发掘,所以它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所有这些谜团,还需相关专家在作出进一步科学考究后解开。

(据《辽沈晚报》经淼/文)

古埃及法老是外星人后裔?

埃赫那吞法老大约公元前1379-1362年在位,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也是与“艳后”克娄帕特拉齐名的涅菲蒂蒂王后的丈夫,而戴面具的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很可能就是他的儿子。埃赫那吞因实施宗教改革而闻名于世,而他奇异的身形几千年后也成为世人研究的课题。

学者对古埃及著名法老王埃赫那吞的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他身上有很多令人难以理解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导致他的身体出现很多与地球人不同之处。有人因此甚至怀疑,这位3300多年前的古埃及统治者,即使不是“外星人”,也是“外星人”试验的产物。

根据同时代人的描述,埃赫那吞的身体极其与众不同——他有一张长脸,带着蛇的表情;脑袋像圆圆的卵,后脑勺还强烈后伸;颅腔的容量非常之大,相当于普通人的一倍半;此外,他还有蜘蛛爪一样的手指、鸭蹼一样的脚掌和女人一样丰满的胸部、肥大的臀部。如此形象的人如果生活在今天,不化妆就可在科幻片中扮演外星人。

这样的描述未必不带有歪曲成分,但很多方面却与事实相符。例如,在1907年发现的遗骨就显示,他确实长着一颗大而圆、脑勺后伸的头。尽管学者们至今仍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遗骨就属于埃赫那吞,但他们至少能够肯定一点,即在石棺中发现的这具遗骨确实是人类的。

埃赫那吞的“奇形怪状”引起了美国埃及古物学家唐纳德·雷德福的兴趣,他说:“我被这个圆圆的头骨完全震惊了。”于是,他决定组织人手对这位古埃及统治者进行仔细研究。不久前召开的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一年一度的历史人物病史研讨会上,学者们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雷德福和来自耶鲁大学的欧文·布拉维曼教授都认为,埃赫那吞长成这个样子,很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根据他的发现,埃赫那吞很可能饱受数种疾病之苦,例如:马凡氏综合征导致四肢和脸型加长、手指长得像蜘蛛爪; 而克兰费尔特氏综合征促使机体过度产生雌性荷尔蒙,导致长出像女人一样的;费罗利克氏综合症导致脂肪沉淀长像女人那样肥大的腰身。至于他的头又圆又向后伸展,则与儿时头骨生长过程有关。

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果布拉维曼教授的结论正确,那么就可以断定埃赫那吞是个“病秧子”——如果各项综合征结合在一起,埃赫那吞不但会成为阳痿患者,而且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子嗣,但这与历史记载的情况根本不符。

历史资料证明,这位法老王的情况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拥有女人一样胸部和臀部的他,同时也拥有巨大的男性生殖器官,后宫更是妻妾成群,其中包括两位“正印”妻子。此外,他还养育了很多子女,仅美丽的涅菲蒂蒂就为他生了六个女儿;图坦卡蒙是他和另外一位妻子希亚所生。有趣的是,图坦卡蒙和父亲一样,也长着女人一样的身形,而埃赫那吞的两个女儿,则长着和父亲一样的脑袋。

不明飞行物(飞碟)探索者也对埃赫那吞外貌之谜另有解释。他们认为,古埃及人崇拜天狼星,而正是来自天狼星的外星人的生殖试验,导致了埃赫那吞身上突变的产生。当然,外星人不会与地球居民发生性关系,“他们”很可能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人类女性的生殖细胞内,就像现代科学家进行人与动物的交叉生殖试验一样。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11)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将美育

限定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领域内,这就限制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范围。 其实各学科从不同层面都

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自身美育的优势,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历史教学中饱含

着丰富的审美情感。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

谈我的认识。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热爱美。

历史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

卷。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宝库。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

现美、热爱美。美育通常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所谓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

,既包括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祖国的壮丽风光,又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秦朝修筑的

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埃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金字塔等。欣赏自然美,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祖国、对生

活的热爱和激情,丰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谓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

呈现的美。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灿若星辰的民族精英、古今中

外的风流人物,他们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奋斗不息,他们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展现出人类创造历史

的执着追求、闪光的智慧 、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足以震撼学生心灵,唤起学生共鸣,激发

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所谓艺术美是指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各具特

色的雕塑、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价值连城的绘画、书法、文学戏剧作品等等。艺术美对人的心灵和情感产

生强大的穿透力, 陶冶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运用多种直观教具,创造出审美的历史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历史虽然已经飘逝,不能直接感知,但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和历史遗迹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

,历史教师要善于通过文物、模型、地图、图片以及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历史教学。这些直

观教具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

历史形象,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氛围,而且可以以事物的外在美来揭示事物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美,激发学生

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讲“秦

汉时期的文化”一节时,可播放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片,指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阵容和肖像

特点,在学生感受、感叹兵马俑阵容的严整宏伟、肖像的栩栩如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历史形

象的表象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实质,引导他们将兵马俑的庞大阵容与秦国富国强兵的内在史实联系起来,

还可以引导他们将兵马俑拱卫秦始皇陵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激发审美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索美、追求美。

3.通过跨学科整合渗透,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等,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

征,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涉及其他学科,比如涉及语文、美术、音乐、地理等。传统的历史教学难以用相

关学科专业的语言把教材中蕴涵的美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对学生审美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限

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感悟

美、鉴赏美的能力呢?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是根据不

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历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科知识通

过整合、相互渗透、交叉,得以综合运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

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譬如文化史教学中教师要引进美学理论,有针对

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

美能力。当然, 教师还可借助学生的才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如让学生吟颂唐诗宋词、

鉴赏名篇名画、演奏音乐家的名曲,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提高

了审美鉴赏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创造美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美、创造美的舞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受到美的强烈感染和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创新和实践能力。 例如

,可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编演历史剧(角色扮演)、写小论文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比如在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课时,我把全班学

生分为五组,让他们分别扮演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各组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出谋

划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与中原民族的友好往来,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发挥

表演,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情感的体验,同时也实践了一次创造美的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

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展览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瞻仰名人故居、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作为课

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怀抱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我曾利用暑假让学生以自

愿分组的形式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一组社会调查的内容是走访本市的风筝制作艺人,他们倾听了民

间艺人讲授风筝制作的历史和制作技艺,欣赏了色彩纷呈、美妙绝伦的风筝,并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亲自

动手制作了风筝,之后写出了很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民间艺人传承民间文

化遗产的艰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创造力。

总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时,教师对历史教材美育因素的挖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

法的使用,教学活动展开的形式等,都直接影响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