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3:23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1)

含可溶性固形物50%~60%,主要成分是黄烷醇(儿茶素),占65.8%,还有黄酮醇及配糖物、无色花青素、酚酸、缩酚酸、氧化态聚合酚等。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茶多酚抗氧化剂进入市场,有少量出口,但国内销量不大。现代医学证明,茶多酚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抗辐射、降脂、降压、防龋齿、消臭等功能。

目前已经批准用茶多酚为原料生产的保健品,有调节血脂、免疫、调节血糖、耐缺氧、减肥、防龋齿等数十种。浙江省已经将绿茶提取物开发成准字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国外,较多宣传的是绿茶提取物,而不常提茶多酚。

近年不论在欧洲的HI或在美国IFT等国际展会上,以及澳大利亚的商业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绿茶提取物——抗氧化剂”的宣传标语。我国茶多酚,经20多年的研发,作为食品抗氧剂,既有水溶性又有油溶性。也能生产作为医药原料的高纯度产品。如杭州某公司开发的茶多酚,其含量90%以下的叫茶多酚;90%以上,纯度达98%,叫儿茶素,已出口国外。

此外该公司还开发了茶多糖、茶色素,还有超微保健绿茶粉,保留了嫩绿茶的营养和风味,可作为各类食品的配料。据新近报道,罗氏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建设年产40t纯儿茶素的工厂,作为高效天然抗氧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性添加剂和药物,并将以能溶于水的白色结晶茶维力teavigo上市。日本厚生省于2008年将高纯度绿茶儿茶素,批准为调节三甘酯、体脂肪的功能性添加剂,用于特定专用保健食品。总之,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保健功能,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在当今世界大力发展功能食品和饮料的今天,作为世界茶叶大国,应大有文章可做。

3.2 葡萄皮及籽的提取物

葡萄皮提取物即葡萄皮红,主要成分有锦葵素、芍药素、翠雀素、花青素配糖体等。我国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最高使用量为1g/kg,可用于配制酒、饮料、冰棍等。当时只作为着色剂使用,并未考虑其功能。近代研究表明:从葡萄中提取的多酚包括花色苷和类黄酮,均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能减少因氧化产生慢性病的危险。有益于预防冠心病和小动脉的硬化。此外,国内外研究发现,葡萄中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一种葡萄受微生物侵袭而自身产生的植物抗毒素,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的活性,并具有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它主要含在葡萄皮中,带有云杉新苷的葡萄糖配糖体。在红葡萄酒中含有1~8ppm,而在白葡萄酒中只含0.2~0.6ppm。中国农大食品学院采用溶剂抽提、真空浓缩、大分子树脂吸附分离纯化,获得纯度90% 以上的白梨芦醇。

美国 F D A 2002 年批准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GRNno.93),可用于果汁和果味饮料作为抗氧剂,以预防其变质。葡萄籽提取物主要为原花青素,2000年美国爱可力集团在北京有每粒含OPC25mg 的葡乐安保健品上市。法国SEPPIC 公司在2000年德国HI展览会上,展出PROVINOLS的葡萄抗氧剂。

广告上是一个从红葡萄酒瓶中倒出来的紫红色粉末,说明是从红葡萄酒中提炼出来的抗氧化剂,含有不少于95%的红葡萄酒多酚;不含酒精和任何溶剂和载体;水溶性;适用于健康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总之,葡萄所含抗氧化物质,主要在葡萄皮和籽中,果肉中含得较少。而葡萄酒或葡萄汁生产主要用的是果肉,皮和籽成为渣子。一般在压榨后的渣子中,皮约占渣子的45%。据报道,我国葡萄种植面积500万亩,酿酒用品种为72万亩2001年产葡萄348.5万t。

国际上葡萄主要用来酿酒。世界葡萄酒年产2676万t,其次为葡萄汁和鲜食。而我国则以鲜食为主。葡萄酒年产在30万t左右。从葡萄加工的废弃物制取葡萄皮及籽的提取物,属于葡萄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山东盛产葡萄,有几处专业生产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外。现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山东等大城市,均有葡萄提取物作为保健品上市。

3.3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的次生代谢产物。1995年H.Adlercreutz首次报导了异黄酮具有动物雌激素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大豆异黄酮共12 种,分为游离型大豆甙元和结合型糖甙两类。甙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染料木素和大豆黄酮;结合型糖甙主要含的是染料木甙和大豆黄酮甙,它们在体内能酶解成染料木素和大豆黄酮,所以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效果。

一般从大豆提取的大豆异黄酮,主要是结合型,游离状态的只有百分之几。大豆中所含异黄酮,因品种、地区、温度、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南方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为189.9mg/100g,东北及北方春大豆异黄酮含量平均为332.91mg/100g。

经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生理功能为预防骨质疏松、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最近的物试验说明,大豆异黄酮由于其抗氧化活性,能抑制皮肤成皮细胞的老化和抑制皮肤癌症发生的危险。

2000年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健康食品配料展上,大豆异黄酮是最热门的课题。参展企业中有德、美、英、法、荷、比、日、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的38家企业,展出了大豆异黄酮的样品和资料。美国ADM 公司大字标题指出:异黄酮有4大功能,即妇女的保健、心脏病的保健、降低血脂、改善骨质疏松。法国色列斯达的营养保健品部,在展台前分发含大豆异黄酮的功能饮料。

1999年功能食品和饮料进入美国市场。至今美国有3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20亿美元。2002年6IFT展出的热点之一也是大豆异黄酮。美国国际著名的玉米深加工企业CARGILL,推出了大豆异黄酮的饮料和口嚼片。2008年11月在北京中国食品添加剂秋季展览会上,日本PIC-BIO 公司展出了商品名称VitalinZ 大豆异黄酮,作为健康补助食品上市。其配料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肽、维生素E和C、低聚糖。并标明每g消除氧自由基活力为184285u/g,建议服用量每天1~3小包(每包为1.8g)。

我国近年大豆异黄酮研发速度甚快,全国有山东三维、石家庄华北制药、哈高科豆企食品公司等几十家企业生产大豆异黄酮。估计年产能力达200t,并有部分出口。产品纯度一般在10%~40%,高的达95%。其中大豆苷50%,染料木甙40%。低纯度品市场价1500元/kg。

目前上市商品,主要是经卫生部批准的多种保健食品。2008 年12月26日由中国轻工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康阳科技服务中心完成的“大豆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提取大豆异黄酮等功能因子相结合的新技术”进行了鉴定。该技术采用豆粕原料,经多级乙醇逆流连续萃取获得浓缩蛋白(溶剂单耗40kg/t,比常规萃取200多kg低5倍),然后用乙酸乙酯从大豆糖浆混合萃取物中,用多种溶剂分出大豆异黄酮及其他功能成分,实现大豆资源的全面合理利用。浓缩蛋白收率60%,纯度70%;大豆异黄酮提取率90%,纯度90%。

目前已在山东三维建成日处理豆粕30t,年产浓缩蛋白6000t,40%大豆异黄酮30t的生产装置。据报道,国际市场对大豆异黄酮年需求1500t,销售额2~3亿美元。据中国食品报2008年12月20日报导,陕西荔北集团投资2100万元,年产纯度40%的大豆异黄酮12t生产线正式投产。

3.4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同属于类胡萝卜素。它是一种由11个共轭及2个非共轭的碳一碳双键组成的直链碳氢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等食物中。过去因番茄素不会转化成VA,而不被人们重视。由于近年发现番茄红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消除体内自由基,其消除单线态氧的速度常数,是目前常用抗氧剂VA 的100倍。具有阻止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的氧化、防止皮肤受紫外线伤害、抑制癌细胞增加和扩散、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等多种优越的生理功能,因此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国际上,FAO/WHO JECFA,FDA,欧盟,均己将番茄红素,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2001年9月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一种名为 WATER SALAD 含番茄红素的红色功能饮料,番茄红素是功能性添加剂,又是饮料的着色剂。其配料含果汁、果糖、膳食纤维、麦芽糖醇、酸度调节剂、乳酸钙、三氯蔗糖,还有维生素C、B 、B 、叶酸等。标明每100ml饮料含有:热量17Kcal,612蛋白质0.1g,VC4mg,膳食纤维300mg。

2002年IFT展会上,罗氏公司推出了罗氏蕃茄红素,能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加到果汁、饮料、乳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中使用;另外据报道,2008年世界番茄红素市场销售额约600~800万美元。

一般蕃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只有3~8mg/100g,好的品种也只含40mg/100g 左右。我国新疆气候地理条件,适宜番茄生长。果实水分低,番茄红素含量一般在10mg/100g,番茄酱含番茄红素35mg/100g,番茄粉含番茄红素500mg/100g。新疆全区番茄酱生产能力达60万t,所以是番茄红素最好的生产基地。其他地区也在开发番茄红素产品,如广州优宝利用新疆番茄粉,开发的番茄红素胶囊,已被卫生部批准为抗氧养颜保健食品。

为了克服生产番茄红素受地域的限制,各国均在开拓番茄红素新资源的途径。美国从自然界寻找高含量番茄红素的植物,有新的发现。2001 年9月14日,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报道:一种称为秋橄榄的灌木红色浆果,其果汁具有华丽的红色和美好的口感。这种红色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包括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特别是番茄红素。经专家分析证实,这种浆果的番茄红素含量,比番茄高10多倍,达到150~540mg/kg。巴斯夫推出了一种称为LYCOVIT.的合成番茄红素,能用于油溶性和各种水溶性食品。此产品已被FDA 审批为公认的安全物质。

3.5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及酯、植物甾烷醇及酯,包括豆甾醇、菜油甾醇,b-谷甾醇等,大量存在于坚果、谷物种子、油料及松脂油中。各种食物植物甾醇含量如下(mg/100g):小麦69、玉米177、高梁177、银杏26.4、核桃108、芝麻714、向日葵534、花生220、油菜籽308、大豆61、蚕豆124、赤豆76。工业上植物甾醇是油脂加工的副产品,从油脚和脱臭馏出物中分离。

很多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食用植物甾醇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玉米油,对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有重要功能。玉米油和一般常用食用油相比,不仅富含维生素D和人体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降胆固醇的功能成分。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这是众所周知的。而玉米油不但含亚油酸较多,且含有很多植物甾醇(固醇),这是玉米油的降低胆固醇的原因。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2)

一、引言

山茶油,与橄榄油,棕榈油,及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全世界的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过也有少量分布,但主要是作为观赏植物,因此,国际市场上的山茶油主要来自于占世界总产量90%以上的中国。山茶油的是一种高品位,营养价值的天然绿色、安全保健的优质特色木本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橄榄油高出2个百分点,油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比橄榄油高出7个百分点和1倍,被誉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以它的独特的价值功能和地位,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相关组织及个体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1月20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向国务院呈递了《关于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报告》后,油茶,作为一种经济林种,引起了高层领导干部的关注,就已经不仅仅是木本油料的问题了。它已经与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的粮油安全和生态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二、油茶产业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关系

(一)油茶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油茶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

2、油茶林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3、油茶林能丰富态旅游资源。

(二)油茶产业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对开发油茶林的经济效益的计算:

1、成本计算(以亩为单位):

第一年的成本投入:

(1)按照油茶科学种植2.5米左右一株合理,一亩大约能种110株,每株1.7元,共187元;(2)每株的种植费0.5元,共55元;(3)带状整地350元/亩;(4)挖种植穴30元;(5)每株施农家肥1元,共110元;(6)每年两次锄草抚育,每次40元,共80元/年;(7)一次冬季深翻带垦80元/年。第一年的总成本为892元。

第二年到第四年:

(1)每年两次锄草抚育,每次40元,共80元;(2)每两年进行一次冬季深翻带垦共80元,一次40元/年(3)每年施肥费150元。每年总成本270元。

第五年以后:

(1)抚育管理成本120元;(2)肥料费150元;(3)果实采购:每100kg鲜果采收工资50元(包括运输到晒场),以每年1500kg/亩计算(当前的优良品种产量),共50×15=750元;(4) 晒果到剥籽:每100kg成本为60元,共60×3.75=225元;(5)病虫防治费30元/亩。第五年总共成本每年为1275元

2、收益计算:

(1)每亩375kg干籽,产出茶油75kg;(2)当前茶油价为70元/kg,共5250元;(3)每亩果壳250kg,为0.25元/kg,共62.5元;(4)每亩产生茶饼250kg,0.8元/kg,共200元总收益每年为5512.5元。

从上面的计算来看,第五年的收益减去五年来的成本后还会赢利2510元/亩,而从第六年开始,赢利每年可达4000元/亩。

(三)油茶产业化可以带来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

1、茶油可以为改善人民健康状态作出一定的贡献。茶油的作用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防辐射、抗衰老等功效,还有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

2、茶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我国食用油结构,缓解植物油扩大种植的压力。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每年消耗食用植物油约为1400万吨,2009年,食用植物油816万吨大豆4255万吨。

三、我国目前油茶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一)经营管理粗放,品种老化严重。目前的油茶林基本是粗放式管理,没对油茶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低改措施及品种改良很多树龄走在40年以上,品种老化,导致每亩平均产量低至2到3公斤。

(二)加工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不高。油茶的主要产品是茶油,我国目前的茶油加工厂几乎都是小作坊式的,他们采用的普通的热压榨法提取的茶油不仅质量较差,而且茶籽出油率也很低,差不多20%多一点。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科研投入少。茶油一直以来是作为一种土特产在我国南方的农村被使用。北方大部分地方乃至城市都不知道茶油是什么。

(四)政策的扶持不够,资金投入太少。

四、发展我国油茶产业化的思路

(一)要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将油茶产业化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打造茶油品牌,将茶油发展成我国支柱产业由中国市场推向国际市场。地方制定一个10-20年的发展规划,在一个市,一个县,一个区域内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容,生态建设的需要,合理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多效益的油茶林。

(二)要加强基地建设,示范农民种植。加快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是油茶快速发展的前提。引入高产优良油茶品种,建立油茶良种园,进行组培快繁。加强建设示范基地成为一种必要,通过林改落实油茶林的经营权,对当前的分散粗放的经营改革,采取租赁、承包转让或股份合作方式,让懂经营、肯投入的经营者来经营油茶林。

(三)要加强宣传推广油茶产业。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展销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油茶,对领导、群众和区域范围进行宣传。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如“茶树节”,“茶花节”等途径,来提高广大林农推广使用良种的积极性,扩大油茶的影响力,增加消费群体,努力开拓国内大众城市和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市场。

(四)要打造茶油优势品牌。我国应当鼓励目前有潜力的茶油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茶油龙头企业,打响我国山茶油品牌。通过品牌激励茶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茶油品牌象征着中国走向世界。而茶油产业也将成为我国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民族产业”。(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62-02

1 基本情况

瑞金市林业科技产业化(以江西绿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经过多年积累沉淀,已构建三大经营模块,即林业模块、生物科技模块和精深加工贸易模块,延伸油茶产业链,拓宽发展空间。该市林业科技企业已建成万亩高效油茶基地,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茶油生产加工技术。

瑞金林业科技企业(以下简称林科企业)现有自建油茶基地722.27 hm2,分布于瑞金市冈面乡、瑞林镇、丁陂乡3个油茶主产区、7个行政村,共设17个林班100多个小班,种植油茶92万株;与瑞金市油友油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供销关系,合作基地面积491.33 hm2。

林科企业在瑞金部级技术开发区征地1.40 hm2,建成科技实验大楼4 000 m2,厂房6 700 m2。2014年,林科企业与江南大学合作,引进油茶加工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1110-165902.7),投资920万元建成全国第一条“乙醇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生产线;2015年与江西农业机械研究所合作共同对油茶产业链中的系列机械设备进行研发。现已完成油茶鲜果剥壳、油茶籽脱壳的设备研发,并投入生产。2015年与江南大学“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无锡)”、南德检测认证(上海)有限林科企业(TUV)建立了油茶检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林科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制订和完善了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林科企业现有职工人数568人(其中季节性临时工443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林科企业已初具规模,到2015年末,林科企业总资产达到5 962.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2 405.56万元。

2 经营方略与模式

2.1 生产经营方略

林科企业以引领广大农民增收为己任,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的发展理念。经过发展,林科企业机制不断完善,业绩更加突出,规模不断壮大,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取得了快速发展。林科企业经营管理稳定,财务状况良好。根据2015年财务审计报告:林科企业总资产达到5 962.7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 267.34万元,固定资产2 216.69万元,负债总额1 389.93万元,所有者权益5 962.74万元。经营收入9 368.81万元,当年利润1 300.12万元。根据合作社收益分配规定和社员大会决议,当年盈余不分配,留作油茶籽贮藏保鲜库建设投资。根据报表可知,林科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3.31%,是林科企业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所致,在生产经营中处于正常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为67.62%。

2.2 销售经营模式

林科企业主营产品为山油茶。2015年,林科企业重点推出绿色健康系列、孕妈咪系列、红色系列、古树口服系列4个系列产品。林科企业利用“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多种销售模式,投巨资打造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采取“线下营销、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O2O”全新销售模式。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厦门、广州等地建立了6个区域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同时采取“认购油茶林、赠送好茶油”的销售模式,通过发展会员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很有成效,截至2015年7月,已发展850名会员,认购油茶林133.33 hm2,实现销售收入4 480万元。

2014年林科企业生产茶油412.94 t,销售收入8 258.93万元,上交税金71.68万元;2015年林科企业生产茶油468.49 t,销售收入9 369.81万元,上交税金81.25万元,在未减少林科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林科企业产能和经济效益的同增长[1-2]。

2.3 科技研发模式

林科企业与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西省林科院、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亚林中心、赣州林科所、TUV南德检测认证(上海)有限林科企业等多家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林科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组建了四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研发中心(油茶丰产栽培研发中心、油茶机械设备研发中心、油茶精深加工及副产品开发利用中心、油茶综合分析与检测中心),协同攻克油茶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核心和共性技术,并研究开发相关装备,建立一个从油茶种植到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覆盖油茶全产业链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以及从油茶果生产到茶油产品的综合分析与检测研发和应用示范基地,引领瑞金市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 林科企业发展战略

3.1 推进五大工程,构建油茶全产业链

一是油茶良种科技园。面积20.00 hm2,收集全国所有油茶良种。目标是建立良种采穗圃,研究良种培育技术;研究良种生物特征;建立博览园,开展油茶良种培育推广。二是科学种植示范基地。打造3 333.33 hm2高效标准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做到科技、有机、可溯源。建立科学规范的油茶种植标准体系,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传统油茶种植的低产低效技术瓶颈,实现油茶稳产高效;通过科学有机规范的种植标准,改良和保持水土,同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是油茶精深加工基地。建立科研基地,研究油茶花果的生物特性,研发提取高品质油茶籽油技术;开发活性炭、茶皂素衍生系列产品以及高蛋白质动物饲料原料;完善现有油茶系列产品行业标准;建立年产 5 000 t高品质茶油加工厂。根据科研成果,实现油茶系列产品的工业化量产并将研发技术成果推广应用[3]。

3.2 创建三大中心,全力打造科研创新型企业

林科企业围绕“五个一”工程规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建3个油茶产业科研中心,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一是创建科技协同创新体。创新体主要研究: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发、油茶加工机械设备技术研发、油茶精深加工及副产品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油茶生物学特性综合分析与检测。二是创建国家赣南油茶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工程实验中心。与赣南医学院与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向国家发改委申报部级赣南油茶重点工程实验中心。中心包括高品质育种平台、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发平台、综合分析与检测平台、精深加工平台、医药保健品开发平台4个平台,各平台既相互独立,又通力合作。届时,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发平台、综合分析与检测平台、精深加工平台将由本林科企业牵头完成。三是创立国家油茶质量检测中心。依托江南大学“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无锡)”和国际权威检测机构“TUV南德检测认证(上海)中心”,申请设立“国家油茶质量检测中心”。业务范围包括油茶全程第三方安全检测、检测人员培训、提供油茶安全技术咨询等服务。

4 参考文献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4)

中图分类号:S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2703

1 引言

油茶(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和天然维生素。成年油茶树耐旱性、耐寒性较强,但油茶幼林生长缓慢,根系吸水能力相对较差,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影响较大。近两年来,平乐县一些地方油茶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生长情况不够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油茶造林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茶造林的关键环节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2 基本情况

平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的南面,东径110°33′11″~111°02′32″,北纬24°15′24″~24°53′46″,位于桂江中游,为漓江、荔江、茶江三江汇合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20余km,西南距柳州160 km,西北距桂林110 km,东南距梧州290 km。该县交通运输条件,极有利于林业种苗及林业产品的集运和对外技术交流与经贸往来。平乐县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解放后,平乐县各届政府领导均积极发展油茶种植产业,全县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1990年达到17437 hm2,油茶籽产量1999~2004年为37435 t,年均产量6239 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3 油茶造林存在问题

通过2年对平乐县新造油茶林的调查研究,总结油茶林造林成活率偏低、生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整地方式

采用机械整地,用挖机全垦或带状全垦方式进行整地。其缺点是:①造林地全部曝晒,造成地表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低;②由于土壤表土和腐质层被深埋,有机质层得不到利用,土壤肥力下降;③还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总之,全垦或带状整地,土壤保肥、保水性差,易干旱,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

3.2 种苗苗木质量不佳

主要是造林苗木质量不一,有的嫁接苗时间太短,苗木不够健壮,嫁接口刚愈合,生长势弱;有的苗木移上容器杯的时间不足,苗木太小,新根系不够发达,没有形成稳定的根系。另外,目前的苗木绝大多数为裸根苗,轻基质苗与薄膜容器苗很少,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

3.3 ]有采用林地保湿措施

油茶虽然为喜光树种,但苗期喜阴凉气候。据调查,在平乐县许多油茶造林后没有通过在苗木根部覆盖稻草、杂草等措施进行保湿,加之全垦整地,新土上苗木生长慢,周围无杂草、灌木遮荫,导致经太阳曝晒,水份蒸发大,园地土壤含水量低,影响造林成活率。

3.4 抚育没避开高温季节

一些地方造林当年在秋季进行铲草扩坑抚育,此时,苗木完全曝露在阳光下,没有遮荫物,加上秋季本来较干旱,容易导致苗木因缺失水分而旱死,这就是有的油茶新造林在刚开始成活但到秋冬季就枯死的原因。

4 主要造林经营技术措施

4.1 造林地选择及规划

4.1.1 造林地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运输便利,水源状况良好,海拔500 m以下(桂中区西部山区可选在1000 m以下),相对高度200 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pH值5.0~6.5),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荒地或采伐迹地作为新造林地。

根据坡度大小、土层深浅和土壤肥力3个主要因子,把立地条件划分为如下3个等级。各油茶产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分别按表1要求选择最适宜油茶生长的造林地。

4.1.2 制作规划设计图

根据林地条件,做好造林地规划设计图,设置防护林、作业道和水土保持工程等。

4.2 整地

首先进行炼山和林地清理,然后进行整地。

坡度小于15°的造林地,实行全垦整地,深挖20~30 cm,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和山沟部位的植被。坡度15°~25°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带与带之间间隔0.5~1 m ,山顶、山脊、山脚等保留原生植被。

具体采取的方式要根据环境条件、劳力及林地间作等情况,因地制宜来确定。在造林前的二、三个月进行,并按50 cm×50 cm×40 cm 将栽植穴挖好,翻出黄心土,施足基肥,每穴施1~2 kg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专用肥0.5 kg,施肥后要立即复土。若施专用肥,要先回土1/3,接着放基肥,拌匀基肥后,再回土至坑面,肥料与坑面要留有20 cm深,避免栽种时烧根。

4.3 造林

4.3.1 品种选择

根据各地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通过国家审(认)定良种。据试验,平乐县以长林系列、芩溪软枝油茶系列等品种生长好、产量高。

4.3.2 确定造林密度

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纯林密度74 ~111 株/亩,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用3 m×3 m、2.5 m×3 m、2.5 m×2.5 m、3 m×2 m的株行距;无性系造林应适当密植。越南油茶栽植密度41 株~55 /亩,株行距采用4 m×4 m、4 m×3 m。

4.3.3 苗木规格

采用嫁接或扦插容器苗造林,苗木必须达到以下规格:一年生嫁接苗嫁接口起苗高达15 cm以上,嫁接口基部直径0.2 cm 以上,炼苗15 d以上,根系发达完整。一年生扦插苗抽生部分高度15 cm以上,抽梢基部直径0.2 cm以上,炼苗15 d以上,根系发达。

4.3.4 苗木包装运输

苗木用竹筐或塑料筐包装。装车前一天晚上淋透水,运输过程中防止太阳光直射和闷热,运输到目的地需立刻将苗木卸下并补水,暂时不能栽种上山的苗木需从苗框中取出整齐摆放后淋透水。

4.3.5 定植时间

桂南:1~3月份;桂北:1~4月份;桂西:春旱较严重,苗木定植时间应在5~6月份。

4.3.6 定植方法

选择阴天进行定植,按照定植计划将要种植的油茶苗摆放在定植坑附近。挖穴略深于营养袋,将苗木小心从营养袋取出后垂直置于穴中后覆土,覆土高度略低于嫁接苗的嫁接口或扦插苗的抽生新梢处。覆土后将定植坑围成50~60 cm 圆盘状,即中心点低于地面,四周高出地面,有利于保水。油茶苗种下后尽快用稻草或杂草覆盖树盘,条件允许的地方种下后浇透水。

4.3.7 补植

定植后30 d左右进行成活率检查,成活率未达90%的应及时进行补植。

4.4 抚育管理

4.4.1 定植当年管理

油茶定植当年只需清除树盘内的杂草以及树盘外攀缘到油茶苗上的杂草,不主张进行全林垦复和施肥。

4.4.2 幼林管理

(1)除草。定植后第2~4年,每年带状、块状松土除草2 次,第一次在4~5月间,第二次在7~8月间,松土深度5~10 cm。也可采用草甘磷除草剂进行除草,施用量每亩1~1.5 kg,兑水45~75 kg,于杂草生长旺盛季节喷施。

(2)施肥。定植第2 年于2~3月追施氮肥,每株50 g,距植株蔸部20~30 cm 范围内开穴施下。第3、4年,每年的2~4月和7~8月各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在树冠上方沿树冠投影线开1条宽、深各10~15 cm,长60~80 cm的弧形沟,将肥料均匀施入,盖土踏实,每次每株施氮肥50 g、磷肥50 g或复混肥100 g。

(3)成林管理。由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时期,每年要进行除草抚育,在夏雨过后和秋旱到来之前进行浅锄铲草一次,深度10~15 cm;每隔2~3年于秋冬季垦复一次,深度20~25 cm。坡度15°以下可采用全垦,15°~25°采用带状轮垦。每年3~4月和7~8月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专用复合肥0.25~0.5 kg。

4.5 油茶幼林以N代抚

据试验,在油茶幼林的林地套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一方面起到防止杂草生长,同时有目的的间种,可起到防晒保水的效果,农作物收获后,将花生,黄豆的桔杆等覆盖在幼树树盘周围,起到保湿、增加有机肥的作用。

4.6 油茶幼树的定干与整形修枝

新造油茶林,在苗高60 cm左右时断顶,保留3~4个强壮主枝,剪除弱枝、脚枝。第2~4年冬季或早春进行适当修剪,使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园头型。

进入采收期,每年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寄生枝、交叉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大年重剪,小年轻剪。

4.7 引蜂授粉

油茶是虫媒授粉树,经试验,通过茶园放养蜜蜂,可显著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产量增加32%左右。

新开辟的油茶林区,在油茶林地的梯埂壁上,可放置新的蜂箱,盖好,防止漏雨,经常性检查,引入蜜蜂后及时管理,注意花期过后,或需要喷施农药时,在晚间及时移开蜂箱,避免蜜蜂中毒。

4.8 主要病虫害防治

准确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新造茶园病虫害少,但也要加强防治。油茶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等;主要虫害有油茶毒蛾、蛀茎虫、茶梢虫、天牛、象鼻虫、尺蠖、金龟子、叶蜂等。选用符合国家规定,防治效果好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准则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 结语

适地适树,良种壮苗是油茶高产稳产丰产的基本要求,在新造油茶林区时必须做好这些工作。同时,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造林,做好油茶林的抚育管理,及时施肥;培育矮化的树冠,便于采摘,同时加强病虫害管理,方可达到建设高产油茶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油茶栽培技术规程DB45/T 472―2007[S].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

[2]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庞正轰.广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5)

XX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及种养大户等。截止201X年8月,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其中,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浪伏茶叶公司;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宏鑫茶叶公司;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茶叶企业6家,缫丝企业1家,中药材企业2家,木材加工企业2家,油茶加工企业2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家。其中种植类98家(茶叶22家,中草药20家,果蔬28家,桑蚕9家,烟叶2家,油茶6家,其他种植9家);养殖类60家(养牛8家,养猪22家,养羊5家,养鸡19家,养鱼4家,其他养殖2家);农机服务类3家;其它20家。有家庭农场13家。其中泗城镇3家、下甲镇2家、逻楼镇1家,加尤镇4家、玉洪乡3家。有“一乡一业”乡镇1个,即加尤镇获得市级“一乡一业”(茶叶)称号。有“一村一品”专业村4个,其中,获部级“一村一品”称号2个,一个是沙里乡浪伏村(茶叶专业),一个是加尤镇百陇村(茶叶专业),市级“一村一品”称号2个,一个是下甲镇平怀村(桑蚕专业),一个是玉洪乡那力村(茶叶专业)。有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个(茶叶专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 47822.06万元,经营总收入预计 64160.31万元,带动农户12000多户。

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茶叶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1.2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6.1万亩,有机茶面积1.726万亩, 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42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99家。茶叶是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全县8个乡(镇)共有1.13万户5万余人涉及种茶、制茶、售茶,茶叶产业对推进我县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 201X年1-8月份全县干茶产量达406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3%;产值260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茶农人均收入5157元,茶农户均收入230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

(二)桑蚕产业。全县桑园总面积6.2万亩,其中实际投产桑园4.5万亩,201X年新种桑园1.0万亩。1-8月份全县已发蚕种63956张,销售鲜茧46048.71担,同比增长32.62%;产值9439.98万元(均价2050元/担),同比增长39.97%;覆盖带动群众5109户22991人,户均收入1.85万元,人均收入4106元,其中覆盖带动贫困户1695户7628人。

(三)油茶产业。我县油茶总面积25.7万亩(其中产前期1.9万亩、初产期0.6万亩、盛产期20.5万亩、衰产期1.3万亩、新造林地1.4万亩),约占全市油茶总面积的36.7%,位居全市第二。2017年全县产油茶生果36300吨,干籽8240吨,年产毛油2360吨,产值1.78亿元(含毛油、茶麸及油茶精炼油等附加值),带动贫困户脱贫320户,贫困户户均油茶收入达5400元/户。201X年完成新种油茶2000亩和油茶低产改造1万亩,受益群众650户2730?人,油农户均增收12000元。

(四)烤烟产业。我县烤烟生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烟农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全面提升”等综合措施,扎实抓好全县烤烟生产工作。今年全县完成烤烟种植面积5980亩,占县计划任务6500亩的92%,占市计划任务5200亩的115%,其中其中田烟5346亩,地烟634亩。目前已处于烟叶收购阶段,截止日前,全县已收购烟叶7225.13担,收购金额793.32万元,均价10.98元/斤,上等烟比例46.57%。

(五)养殖产业。一是种草养畜工作加快发展。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不断推动全县草食动物规模化养殖发展,今年新增牧草种植1100亩,新增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17个,配套养殖肉牛646头;新增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8个,配套养殖山羊3770头;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配套养殖肉兔1.13万只。二是林下养殖加快发展。积极引导组织实施林下养殖,朝里乡连群养禽、玉洪乡运浩XX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林下养殖示范小区,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累计完成“百林”鸡规模养殖户36户,配套养殖肉鸡11.39万羽,今年以来全县出栏鸡173.13万羽。三是特色养殖业持续发展。在抓好生猪、肉牛、肉禽支柱产业外,重点发展XX乌鸡、豚狸等特色养殖。全县豚狸规模化养殖32户配套养殖11.32万只,目前存栏9.6万只。XX乌鸡规模养殖示范户30户共养殖1.3万羽,正在申报“XX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四是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积极引导生猪规模养殖,全县共有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13个,上半年出栏肉猪8.61万头。

(六)水果产业。我县围绕牛心李、火龙果、芒果等项目,以市场为主导,促水果产业提档升级。现我县有水果面积4.9万亩,其中牛心李1.5万亩,柑橘1.3万亩,芒果0.7万亩,桃果0.7万亩,其他水果0.7万亩。挂果面积2.9万亩,全县3600多户0.66万人参与水果种植。2017年水果总产量8500余吨,产值8250万元,果农户均收入9600元,人均收入2200元。201X年完成水果种植面积3175亩,其中,芒果1300亩,柑桔180亩,毛葡萄45亩,李果900亩,百香果200亩,大青枣100亩,枇杷150亩,猕猴桃200亩;新引进种植珍珠李30亩、红心蜜柚20亩、沃柑试种50亩。

(七)中草药。目前,我县中草药种植总面积已达1.24万亩。其中,其中,田七2080亩,葛根2000亩,鸡骨草2000亩,三叶青2360亩,板蓝根1000亩,其他中药材3560亩。201X年新种田七300亩,牛大力250亩。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 做大产业规模。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 强抓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优质粮、水果、烤烟、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总规模达 45 万亩。其中: 粮食种植21.1万亩,水果面积7.03万亩,烤烟0.56万亩,茶园面积11.2万亩,桑园面积5.2万亩,其他0.3万亩。 全县通过加大指导、扶持、服务等办法,培育、发展了一批综合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

(二)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强化产学研联合,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201X年原有15家龙头企业的基本上,今年上半年,我县又有凌春茶叶公司和绿贵茶叶公司2家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正等候上级审批。目前,15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 4.78亿元,预计销售收入6.41亿元,直接带动农户30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00户。

(三)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至2013年底,全县仅有合作社52家,20XX年后,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XX年注册34家,2017年注册42家,201X年1-8月注册53家。截止201X年8月,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家,注册资金 2亿元,成员人数达2550人。今年上半年,我县向自治区推荐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自治区级示范社,目前,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已经公示,如无异议,将产生区级示范社。目前,我县正在审核《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办法》,拟通过评比合格社、示范社,奖励合格社、示范社,从而带动更多的合作社发挥作用。

(四)大力打造“一乡一业”专业乡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20XX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凌办发【20XX】76号印发了《XX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XX县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获得了较快发展。全县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各类扶贫资金、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发展“一村一品” ,逐步形成农民投入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信贷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通过强龙头、促合作、带基地,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了以点带村、多村连片、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我们推荐百陇村为部级“一村一品”茶叶类专业村。今年7月份,国家农业部正式行文,我县加尤镇百陇村获国家第六批“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称号。目前,还有11个村基本达到“一村一品”评定标准,待到时机成熟即可向上级申报。

(五)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在家庭农场方面,XX县起步比较晚。前年,全县仅有2个家庭农场,去年新增8家,今年1-8月,家庭农场发展较慢,仅有2家注册开场,全县家庭农场总数也才有13家。同时,我县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力争培育一批适应新时期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六)加快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去年,XX县依托茶叶产业,成功创建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百色市第二个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我县正依托桑蚕产业和水果产业,再建设1个县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和1个乡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七)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去年,电子商务在XX正式起步。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大力推动XX电子商务的发展。到目前止,全县组织各类农业产业化经组织人员培训3期120人/次。目前,已有2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开通了网上商店,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农户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2017年,15家龙头企业缴税1569.44万元,平均每家纳税120.72万元。三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比如油茶加工的2家企业,已低于市级龙头企业的标准,县人民政府已向市里报告,拟予摘牌;四是企业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五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没有形成统一的利益链;六是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七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较低;八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九是科技支撑力弱;十是农机化水平不高。

五、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一)利用《XX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做好部级、区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力争实现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指导扶持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抓好的示范社建设。

(四)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大力宣传商标富农、品牌兴农的成功典型,全面提升农产品创牌意识。引导企业、合作社围绕传统名优农产品争创名牌。支持鼓励经营主体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五)加快土地确权进度,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连片开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情况调研报告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县加快农业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神池县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县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一、神池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神池县是农业县,土地宽广,可耕地面积93万亩,总种植面积75万亩,主要作物为杂粮、油料、旱地蔬菜、玉米、饲草料五大类,目前正尝试种植中药材和水果,其中杂粮、油料、旱地蔬菜为本地特色种植,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0万亩左右,是结构调整的重点作物。受地域、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神池县广泛推广杂粮种植,推进1345杂粮工程,1薯(马铃薯)、3麦(莜麦、荞麦、藜麦)、4米(小米—谷子、糜米—糜子、黄米—黍子、甜糯玉米)、5豆(黑豆、芸豆、蚕豆、豌豆、黄豆)。

今年以来,结合脱贫攻坚要求,按照产业扶贫规划,神池县委、政府科学规划“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区一特”,确定丘陵地区(八角镇、长畛乡)种植谷子和糜黍,南北两山(烈堡乡、太平庄乡、虎鼻乡)种植马铃薯和莜麦,沟谷川区(龙泉镇、大严备乡、东湖乡)种植豆类,西部平川(义井镇、贺职乡)种植谷子和豆类的农业种类区划。实现了杂粮种植的遍地开花和集约推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神池县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生态区域孕育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目前已取得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地理保护产品6个,包括畜产品1个(羊肉),油料2个(胡麻、胡油),小杂粮3个(莜麦、黑豆、黍子)。神池县更是获得了“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的荣誉称号。然而由于营销水平不高、品牌挖掘不够,不少神池特色农产品没有取得与其“身份”相匹配的市场业绩,小加工场、小作坊在境内星罗棋布,但产业链条短、加工粗放,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为探索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扩大地标产品品牌影响,神池县委、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推进,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农业、畜牧、发改、园区、招商、农机等相关部门,先后赴大同市广灵县,陕西省米脂县,山东省临邑县、肥城县,河北省高阳县、宁晋县,河南省开封、洛阳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对先进地区和县市农业产业的考察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结合本地实际,下大力气抓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农业结构调整“组合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

二是下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必须瞄准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点品种、重点配套、种养技术、精深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和质量档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筛选具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的项目,进行论证包装,特别是瞄准资源型企业转产和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本地特色鲜明的农业资源潜力,发挥优势,求强做精。

三是实现多种经营模式。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一头连着千万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从农业产业发展来看,通过基地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联结型——公司租赁农民土地,直接开办种养基地或示范基地,或者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带动农户建立种植基地。如大同市广灵县北野菌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统一为农户建菇棚和配套设施,统一为农户提供菌袋、指导技术,按等级回收产品,统一品牌销售。

“公司+农户”订单型——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形成利益联结体,农户按要求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如大同市广灵县东方物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方式,与周边乡镇农户签订小米种植订单,拉动了东方亮小米的回收转化,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要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就要构建利益联合机制,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要实施精准扶贫,就要研究更加合理的措施,让更多的农户参与,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盈利等多赢。

四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龙头农业企业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打工挣钱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带动大批农民增收。所以,只有把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强力推进,才能推动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五是打造好品牌。只有增强农产品的消化功能,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才不会以廉价直接投放市场,而是以精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品牌经营”,打造精品农产品。如大同市广灵县“东方亮”小米成为全国“两会”的专供食品,“荞宝”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些品牌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加强自身管理、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的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名牌精品,扩大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神池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出路。

下一步,神池县要不断放大地标认证效应,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规模,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开发8项特色产业。

谷子产业。继续扩大谷子产业规模,通过综合技术集成,提升谷子产业效益,其中今年种植渗水地膜谷子6万亩,实施到除烈堡乡以外的其他九个乡镇的贫困户中,每亩补助150元,全部实行渗水地膜、宽幅、多垄、多V、机械化探墒、穴播免间苗等技术,着力打造有机绿色无污染的谷子品牌,实现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规模与效益、丰产与丰收、创新与创建的完美结合。依托福满园绿色杂粮食品有限公司等杂粮加工企业,充分利用现在市场上富硒小米的轰动效应,引进有机富硒小米优良种子,提高小米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杂粮的主食化、方便化、功能化水平,提升终端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让富硒小米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米”。

燕麦产业。依托谷德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燕麦深加工带动燕麦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今年力争达到15万亩;实现年产燕麦片1万吨、燕麦米2万吨、燕麦粉0.2万吨、燕麦膳食纤维粉0.3万吨,销售收入可达到1.8亿元,利润达1956万元。

胡麻产业。神池胡麻产品品质优良,适宜高端消费群体,按照创品牌、深加工、促效益的战略思维,稳定发展胡麻产业,2017年全县种植面积不少于10万亩,种植品种以晋亚7号为主,配合推广河北、甘肃的新品种。依托中科胡麻开发有限公司、老农贡亚麻籽油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已经拥有的专利技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将神池以胡油为主的胡麻系列产品推向国内外高端食用植物油、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市场。

芥菜产业。以太平庄、虎鼻等乡为主的优质特色芥菜种植为依托,重点培育西岭巧莲芥菜加工厂、新建杨家坡芥菜加工厂、虎鼻村芥菜加工厂等龙头企业,发展芥菜深加工,提高芥菜商品化加工能力,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种植芥菜3000多亩。

马铃薯产业。马铃薯近几年是效益较高的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2017年计划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不少于12万亩,为了实现马铃薯产业的高产高效,实现农民增收,充分发挥集成技术、脱毒种薯、规模化开发的作用,为此一是以东湖乡苍儿洼村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依托,引进和自繁双管齐下,确保脱毒种薯的大面积使用;二是大力示范推广已成功的膜下滴灌、渗水地膜覆盖、全机械化作业、高垄种植等马铃薯种植先进实用技术。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6)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3703

1 引言

油茶是中国独有的木本植物油料树种,油茶树上所结出的种子经过压榨产出的茶油,是众多植物油中的佼佼者,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的重点推荐,称其为“植物油中的软黄金”,是一种优良健康型食用油。油茶产业关系着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且对于处在大山中的农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进土地的绿化过程、保证国家民族用油安全等方面都有极为良好的作用。尤溪县具有丰厚的林业资源,拥有众多的独特产业,其中油茶便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特色产业。

2 尤溪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的中部,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的重点县之一,其处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适合的温度气候、丰富的水热资源,正好适合油茶的生长。该地区的油茶种植历史久远,且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的油茶种植第一大县。2008年尤溪县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意见》,使得该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更为顺利,重点将油茶产业列为尤溪县独有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并迅速推广至市场。与此同时,该县政府还联合福建省农林大学共同编写出《尤溪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在这份规划中已经拟出未来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发展的蓝图。

2008年以来,尤溪县政府对于本地区的油茶产业加大了政府财政扶持,每年下拨油茶专项资金多达200万元。并前后共争取5项中央及省市财政支持的油茶培育示范县项目,1项“油茶良种引进与丰产栽培技g示范推广”项目,1项“油茶林抚育提高示范建设”项目,1项“油茶良种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及1项“油茶示范片建设” 项目,还有4个“现代农业油茶生产发展”项目,1个“生产加工企业技改”项目。一共争取了中央及福建省市财政扶持资金2370余万元,县乡等地方财政投资金额也高达2000万元以上,由此而带动的林业、农业及社会资本资金共计4亿元以上。在此期间尤溪县共计建设落成优良的油茶采穗圃近150亩,平均年均培养油茶苗木有210万棵,能够充分满足尤溪县及周边地区对于油茶良种育苗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这些政府扶持及尤溪县油茶产业的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尤溪县的油茶事业的发展。尤溪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近27万亩,已然成为福建地区的油茶产业第一大县,更是被评为“全国油茶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县”,也被相关机构誉为“中国油茶之乡”。“尤溪茶籽油”也成为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集体性商标。

3 尤溪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3.1 符合政策需求,具有强烈的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今后中国的食用油的发展之路必是大力发展植物油,茶油也属于植物油范畴。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历时三年在广西省百色地区进行油茶产业调研,并斥资对广西油茶产业进行大力支持,中国标准化管理部门、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局依此制定有关油茶(GB11765-2003)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及工艺标准,这使得中国的油茶产业更为科学的发展。此外,国家林业局针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林业局及农业部门共同制定的《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其中主要是针对油茶、油茶籽、花生、豆类四种主要的油料作物提出的相关发展规划,确定依靠科技发展作为技术支撑,联合创造共同的核心生产区域,及完善政府监管支持工作等举措,致力于突破油茶发展的瓶颈,促进各种油料作物的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这些都有助于茶油产业的形成、规范和发展。可以说,当前大力开发油茶资源,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理应作为尤溪县丘陵地区一个重要的产业加快推进。

3.2 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更加注重植物油的纯天然性,因此对于健康植物油的市场需求会逐步上升。目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类疾病则是血管类疾病,我国2.2亿多人的老年人中,有约1.3亿人患有高血压,假如有10%的人食用茶油,每人每天50 g,则每天需求达6500 t,每年需求达237.3万t。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植物油占有重大比例,仅2014年便达到655万t,而2015年增加至678万t,到2016年有所降低,为550万t。其中木本油(如椰子油、橄榄油等)2015年比2014年进口增长率高达21.6%。有关检测部门通过对茶油的研究,表明茶油是一种健康型植物油,未来会成为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领先者”,会广受欢迎,且逐步提升需求量。容易形成需大于供的良好发展势态,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日前,中国的油茶籽的年产量在62万t上下,假使按照每吨出油量在252 kg来计算,茶油的年产总量仅为15万t。国际上对于茶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高升,是市场上菜籽油的7.8倍。然而,不但从茶油市场价格来看,还是从茶油的市场需求状况来看,其都是整个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因此,可以确信,生活水平的富足,对于茶油的加工生产产业则是蒸蒸日上的。

3.3 符合生态需求,具有较大的绿色生态拓展潜力

油茶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植物,且其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其对于依赖生存的土壤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其自身具有抵御寒冷及恶性生态条件的能力,且其还不和其他粮食作物争养料、土地,高效的经济效益使得其备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种植油茶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绿色覆盖率、维持水土、滋养水源、绿化环境、和谐生态,还可以具有强劲的抗O2、F2及CO2等危害健康的气体的效果,且一定程度上还有森林防火的作用;油茶的花朵在深秋季节开放,有的洁白如玉,有的红艳似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既可以欣赏绿树红花,又能在林源地区转变农村住户的家居环境,改变山林的风韵,真正达到物与我相融的境界。油茶是一个全身蕴藏宝藏的植物,尤溪县的地理位置、土壤特点都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发展,因此加大力度搞油茶种植产业,能够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山区民众逐步摆脱穷困,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4 加强尤溪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4.1 加强政府组织引导

油茶是一个全身是宝的植物,其获利周期及产业链较长,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因此,茶油的种植对于政策的依赖较高,需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油茶种植事关每一个农户的长期经济收益,政府部门应当提高对于油茶产业的关注,将油茶视作增加农户收益的主要农业产业对待,充分结合山区农业综合性开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种植物品种、市场导向、土壤环境、财政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大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及优势化资源产业,严格遵守“土地优化配置、产业经济效益”的工作方针,制定相关各项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指明油茶产业的发展目标、职务机构、工作重点。可以由政府部门联合产业协会进行一定的油茶种植技术一对一服务及技术指导,落实政策资金的实物性,确保有计划、有程序、规范性地种植油茶产业。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国家相关的林业政策,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政策,结合尤溪县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当地农户的油茶种植积极性。

4.2 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F代农业发展已然与传统农业有着许多的差异性,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产业化的形式,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最为有利的组织架构。其能够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从生产前、中、后三个主要环节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化的农业产业发展链,进而落实农产品的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市场销售一体化,将农业与市场相互衔接,进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经济值,也有利于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因此,面对油茶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培养壮大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油茶市场经营。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状态来看,尤溪县油茶的龙头企业是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旗下的油茶品牌“沈郎乡”,其中一级压榨山茶籽油前后获得了国家的两项认证――“绿色食品AA级”与“有机食品”,该公司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目前政府部门应当坚定落实相关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支持工作,使其形成一个品牌化的产业经营链。加大对于油茶相关产品的研发,如油茶护肤品、油茶皂素等,帮助其尽快实现产品生产,推入市场。进一步促进整个油茶产业的发展,使其充分走向集约型高速的发展路线。

4.3 加强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

当前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在该县内供应的原料仅有900 t,仅占产能的10%,加上周边县市收购的原料,开工率也仅为30%。为了缓解尤溪油茶原料的紧缺度,最为主要的解决措施则是增加种植基地,要始终坚持将新建树苗与低产植园相互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科学部署,按照计划进行低产林改造与新基地共同建设;还应该组建更为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构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依托政府对于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合理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同时还应该吸纳社会资金、企业自身资金及各种投资资金;对于新增扩建基地在选种上应当十分注重选择优良的油茶品种。除此之外,在种苗的培植技术上应当采取现今的育苗技术,如无性繁殖技术,保持油茶母本的良好特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培育管理技术,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实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目前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则是采用优良的种植模式,已经建设成达5万亩以上的油茶种植林区,且建成一个统一的油茶育苗示范基地,其中囊括选取优良品种、培育新苗、培训及科研等事项,这些举措都对于尤溪的油茶种植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4.4 加强油茶综合科技支撑

油茶的用处非常的多,其不单单可以榨出优良的食用植物油,且能够提供其他的主要工业生产原料,这些附加值是茶油利润的多倍以上,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通过对油茶的加工技术开发,不仅可以充分获取油茶的利用率及高效的经济绩效,而且能够使得油茶的生产成本与价格大为缩减,增强茶油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应当将对于油茶的充分利用及深加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切合点,充分融合油茶的科研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推广系统。企业应当积极进行油茶的科研技术开发,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战略策略与各个油茶行业进行联合科研,共同致力于油茶技术的创新研究。除此以外,对于油茶种植林的监管应当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在培育油茶品种及油茶多产等方面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要积极采取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向茶农提供技术服务。还可以组建相关的油茶专家技术组织,对于尤溪县的油茶产业进行技术推广及指导。同时,依托市县林业科研机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乡镇林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县级、乡镇级油茶技术服务机构,加强村社油茶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的布局合理规划,培育具有油茶种植、深加工的多能型油茶专业技术骨干,逐步形成一个从村镇到乡镇、再到县区的油茶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系统,按照层级进行油茶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4.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想发展好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必须依托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县政府应当坚持每年安排油茶产业政府专门扶持基金,着重加强油茶产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种苗繁育、新造林示范、油茶种植园的改造及技术的革新等多种资金补贴。结合奖励制度、建补政策,针对资金雄厚、技术优先的种植大户及油茶种植龙头企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已经发展成型的油茶种植林,给予享受国家规定的粮油直补资金;其次,还应当提供更多地信贷优惠政策支持,打开油茶的融资方式,给予一定的贷款政策贴息补助。进一步建成面对油茶种植户的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开拓具有油茶产业贷款针对性的融资工作。加强促进银行与农户之间的资金合作,构建和谐的油茶种植金融信用系统,充分稳定金融资金的投入,进一步为油茶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发展。政府还应当加强招商引资的政策扶持,构建和谐的投资氛围,吸收更多地社会资金在油茶产业的投入;最后,则是推进油茶种植山林的合理性利用。开展油茶林地的产权制度革新,鼓励更多地油茶林地向有技术含量、资金雄厚的油茶产业大户进行流转,使得油茶产业转向具有一定前景规模的经营发展体系中去。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6-2022年中国油茶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J].中国市场调研在线,2016.

[2] 祁怀鑫.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与生态,2016(9).

[3] 易文昱,刘 芬.宜春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7(1).

[4] 王 韵,田 红.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湘西油茶产业建构[J].商, 2016 (1).

[5] 张 恒.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6(21).

[6] 余可洪.探析四川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林业产业,2016(8).

[7]郭晓敏,李开平,张文元.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剖析及对策思考[J]. 经济林研究,2013(2):1~7.

[8]杨曾辉,杨文英.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作物研究,2011(2):103~104.

[9]王玉娟,龚 春,雷小林.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分析[J]. 湖北林业科技,2010(1):53~56.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7)

[中图分类号] G 642.0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1]。为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我校决定从2008年开始启动“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学习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在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分析植物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科学问题,并通过设计和实施一套实验方案,力争探索和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实验项目。近年来,我校植物学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探索和设计一系列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广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综合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本文以两项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着重介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研究内容、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供参考。

一、实验项目的选题

在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选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植物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为植物学研究开启了诸多探寻植物更多奥秘的大门。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力争要以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规律、新方法和新工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二是,实验项目的难度要适中,要选择适合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能够完成的题目;三是,所需实验条件能够得到满足。如果研究内容涉及到很多贵重精密仪器,无形中会增加实验成本,因而有些实验可能无法正常开展;四是,实验周期不宜太长。

基于上述基本原则确定了两项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具体如下:

(一)药用石斛有效成分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的研究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显示组织切片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的研究。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法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生物合成途径和积累运输途径等方面已广泛应用[2,3,4,5,6]。然而,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有效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和要求都很大差异。目前,有关药用石斛组织化学定位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而且采用常用的组织切片和定性描述方法,使难以准确反映药用石斛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动态[7,8]。

本实验项目以药用石斛为研究材料,综合应用组织切片技术、专用显色技术和显微测量技术,较为系统研究药用石斛(根、茎、叶、花等)多糖和生物碱的组织化学特征,建立药用石斛有效成分组织化学定位分析最佳方法,同时探讨药用石斛有效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药用石斛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及积累奠定基础。

本实验项目得到了第二届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金资助(编号2009-1),目前已顺利完成。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共5名,主要是以06级生物科学班的学生为主,其中2名毕业生借助本项目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

(二)油茶油脂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木本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17个省区,栽培面积约367万hm2,年产茶油约20万t[9]。从油茶种子提取的茶油是优质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其营养保健价值不亚于橄榄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之称[10]。目前,对油茶的开发利用多限于种子,而对于油茶的果皮、茎及叶片的综合开发利用却很少。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油茶果皮、茎和叶片被大量的丢弃,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提高油茶的综合利用效率是当前比较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实验项目以油茶种子、果皮、茎、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显微定量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研究油茶不同器官中油脂成分的分布特征和积累动态,为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本实验项目已得到第三届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金资助(编号2010-2),目前已完成。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共6名,主要是以07级生物科学班的学生为主,其中1名学生借助本项目开展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

二、实验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创新性实验项目与常规实验教学不同,往往具有研究内容较大多、运用的知识面广、实验运行时间较长以及使用的实验仪器设备较多等特点。因此,根据实验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三个阶段完成,分别是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实验操作以及分析阶段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文献查阅、实验材料和药品试剂的准备、仪器设备的调试以及实验方法的建立等工作。文献查阅是第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过文献查阅掌握植物组织化学研究进展、药用石斛和油茶有效成分种类、药用石斛和油茶有效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概况、有效成分的专一性显色剂种类及优缺点等等。根据这些文献资料信息,并结合现有实验条件,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方案。按照实验项目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本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材料均来自于我校生态园多年保存的药用石斛和油茶种质资源圃,完全能够保证所有实验材料的需求。实际上,第一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实验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充分做好第一阶段的工作,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是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重要环节,主要在实验室内完成所有研究内容。上述两个实验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方法的建立(包括切片厚度、显色剂筛选、染色时间的优化、显微测量技术的确定等),药用石斛多糖和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油茶油脂成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等。以2~3名学生为小组完成每项研究内容。

第三阶段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各小组完成各自的研究内容之后,共同分析每项实验结果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是否达到实验预期目的和效果。

三、实验项目的总结

完成实验结果的分析工作之后,总结整个实验项目,分析各个实验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得到的成绩。最后撰写结题报告。就上述两项实验项目而言,通过1年多时间的研究和探索,重新优化建立了药用石斛和油茶有效成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明确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动态。实践证明,本项创新性实验项目对培养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通过本项目这些学生真正领会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程序,培养了自身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助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BKJGZZ2008059);韶关学院教改项目(SYJY90914);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0-2)

[参考文献]

[1]吴燕,杨毅,杨艳燕,等.从生物学实验教学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69-71.

[2]闫晋晋,慕小倩,崔宏安,等.乌头营养器官中生物碱组织化学与积累动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85-89.

[3]辛华,刘雨龙.珊瑚菜中香豆素的组织化学定位[J].广西植物,2008,28(6)847-850.

[4]郭巧生,王长林,厉彦森,等.明党参干物质积累及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4-26.

[5]程雪梅,刘军,王长虹,等.骆驼蓬不同药用部位中生物碱含量的月积累动态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3):69-71.

[6]王桂芹,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勒克.野生与栽培白头翁药用部位解剖结构和皂苷组织化学定位[J]. 南植物研究,2007,29(5):492-496.

[7]吕洪飞,罗文姬,盛仙永,等.2种石斛属植物和小叶石仙桃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824-826.

[8]吕洪飞, 卫东,罗文姬,等.2种石斛属植物和小叶石仙桃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3):79-81.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大产业为目标,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政策扶持,注重示范带动,重视品牌建设,大力推广优良高产油茶新品种和丰产栽培新技术,着力研发油茶产品加工新工艺,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油茶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形成资源充足、开发利用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综合分析各种生产要素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突出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二)坚持造改结合,稳步推进。既要充分利用适生区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又要着力抓好现有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全面扩大高产油茶资源培育规模和产出总量。要对现有油茶林抚育垦复进行分类指导,根据油茶林低产低效原因,分别采取抚育管理、补植改造或更新重造等措施,提高油茶的产量和效益。要根据土地资源、良种优苗供应、投资规模、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市场需求等情况,积极稳妥推进,防止一哄而上。

(三)坚持科技先行,示范带动。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优良新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加速新产品开发,促进油茶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建设优质高产示范林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四)坚持龙头带动,产业化发展。要把油茶高产资源培育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要积极招商引资,培植1-2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带动油茶产业发展。

(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油茶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好,但前期投入大,各级各部门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扶持油茶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要正确处理统一规划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体。

三、目标任务

我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山区群众有种植和经营油茶的习惯,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0.5万亩,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筛选,缺乏优良新品种,又采用实生苗造林,遗传品质不一,植株良莠不齐,加上管理粗放,多数处于原始耕作状态,产量低,效益差。近来来,随着油茶品种的更新,加工企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激增,油茶产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根据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近期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启动阶段,即至年,全县新造油茶示范林面积1万亩,抚育改造低产林面积1.3万亩;加快油茶良种繁育和优质种苗生产能力建设,建成油茶良种苗木生产基地50亩、年生产油茶良种优苗100万株。积极招商引资,培植油茶加工龙头企业1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二)第二阶段目标:稳步推进阶段,即年至2014年,全县新造油茶林面积1.65万亩,抚育改造油茶低产林3.15万亩,至2014年全县油茶林面积达13.15万亩,平均亩产茶油20公斤以上;培植油茶加工龙头企业1-2家,扶强做大油茶龙头企业,形成完备的油茶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逐步形成资源丰富、利用水平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油茶产业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种苗生产与监管。一是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发展油茶产业,种苗是根本、是关键,要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和供应。要利用蕉溪的轻型基质网袋容器生产基地和全光雾插容器育苗基地,大力培育优良品种的油茶苗木,满足新造油茶林对良种优苗的需求。二是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监管。林业部门要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的监管,认真做好品种来源的调查核实、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等工作,对符合要求的发给“出圃许可证”。要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出圃种苗标签等制度,做到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种苗使用单位要签订良种优苗供应协议,确保生产用苗品种优良。

(二)建设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各乡镇要建立示范点,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水口、葛坑、春美、桂阳、杨梅等油茶重点乡镇要带头抓示范抓典型,建设好样板,为推进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多做贡献。同时,要不断拓展油茶发展空间,新造油茶示范林可与营造防火林带相结合,与荒废果园更新改造相结合,与非规划林地造林相结合。

(三)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县油茶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利用我县油茶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外引内联,5年内创办茶油加工企业不少于5家,培植龙头企业1-2家,加工企业年创产值达1亿元以上。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与农民合作,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实施品牌战略,帮助企业打造具有特色的山茶油绿色品牌和生态品牌,争取尽快成为全省或全国的知名品牌;要积极支持具有特色的茶油品牌申请绿色产品等认证;要重视扶持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油茶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四)加强科技支撑的力度。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加强与省农林大、省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加快高产、稳产、抗病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栽培,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二是加大茶油新产品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引进油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提高出油率,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茶油新产品;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力度,把油茶富含的多种营养成份提炼出来,制成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快茶皂素、饲料、肥料、洗涤产品等副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重视油茶生产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普及相关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农民种植和经营油茶的技术水平。加大油茶良种和科学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促使油茶生产全部实行良种良法。四是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油茶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和技术咨询等活动,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科技人员投资新造油茶的,可参照《省鼓励利用外资造林营林若干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五)落实保水保肥环保措施。要重视水土保持环保工作,油茶林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块状或水平梯田整地造林,带状或块状垦复逐年形成前有梯埂、后有水平“竹节沟”的梯田,具有保土保水保肥作用。其中新种植油茶坡度小于25度的可采用水平梯田或全面整地,坡度在25度至30度的必须采用块状挖穴整地,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六)积极扶持油茶产业发展

1.建立油茶良种优苗补贴制度。设立油茶良种优苗专项补贴资金,对于具备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年培育油茶良种优苗嫁接苗20万株以上或扦插苗50万株以上,经林业部门检查合格准许出圃的,每株分别给予补贴0.3元和0.1元。

2.建立优质高产油茶林资金补助制度。鼓励群众新种植高产油茶林和对现有低产林进行更新改造,对列入年度油茶林基地建设规划,面积集中连片30亩以上,使用省林业厅认定的良种优苗新造的油茶林,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的,根据不同的整地施工质量,给予一次性补助150-250元/亩(另文下发);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长度300米以上、使用良种优苗的,每亩补助300元。鼓励油茶经营者采取深翻、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集约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质量,对于面积集中连片30亩以上,采用深翻施肥抚育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的,每亩给予资金补助150元(新造或抚育都只给予一次性的补助)。

3.建立高产油茶林示范片奖励制度。各乡镇要建立不少于50亩的高产油茶林示范片,引导和带动本乡镇油茶林基地建设的发展,示范片建设成效明显的,乡镇要给予资金奖励。

4.扶持茶油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发展

(1)投资额达200万元以上的茶油生产加工企业,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优先给予解决。茶油生产加工企业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并按本县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执行。茶油生产加工企业厂房建设占用林地的,其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下解县级收入的50%给予返还,用于企业异地造林和企业厂区绿化美化资金。

(2)对茶油生产加工企业投资额达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贷款部分给予一次性50%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贴息扶持(期限为一年)。对年出货值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对在我县投资500万元以上兴办油茶加工、销售的企业,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以外,再一次性奖励5万元。

(3)茶油生产加工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的,一次性给予奖励2万元;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的,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

(4)茶油企业生产流程、精炼、产品质量、生产设备、包装等达到行业标准,经省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抽检合格,通过QS质量安全认证的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2万元。

(5)企业产品通过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办公室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地证书”的,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农产品食品产地证书”的,一次性给予奖励1万元;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一次性给予奖励1万元;对茶油产品获得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

(6)对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省著名商标或省级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以上的企业或茶油产品,经审批设立广告的,市政、公路部门免征其广告占地费。

(7)对争创名牌的茶油生产加工企业参照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奖励的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9)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火灾具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性,是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森林灾害,它不仅摧毁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干扰社会稳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河源市地处东江上游,森林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处于敏感的生态地位。根据多年的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经验,通过对河源市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的深入调研,得出结论:种植油茶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有效措施。

1 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概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市,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火灾危害严重,防火形势非常严峻。近几年来,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拥有较完善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森林防火组织体系,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日常防火工作,基本达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办、责有人担的防火工作要求。由于生产生活用火和森林状况、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各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河源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森林火灾依然防不胜防,一旦遇到持续高火险天气、农忙季节或人为活动频繁时段,森林火灾就频繁发生,并且逐年呈急剧上升之势。

2 河源市森林防火特点

2.1 火源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公休假期的增多,人们进入林区进行生产经营或旅游度假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加上林区居民居住分散及传统的烧田埂杂草、上坟烧纸、祭祀焚香、燃放鞭炮等不良习俗,更增加了火源管理难度,森林火灾往往是防不胜防。

2.2 林内可燃性物质载量大,火灾隐患严重

封山育林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各项生态工程的成功实施,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使林内可燃性、易燃性物质载量大大增加,火灾系数不断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日趋加重,已成为引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重大隐患。

2.3 气候的不利变化,使防火期延长

2012年冬季出现的长期冰冻天气,林木折损严重,林内可燃物大量增加,林区火灾隐患加大,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气温升高、旱灾频繁、干旱期延长等使重点防火期逐渐延长,可至整年。

2.4 保护对象多,防火涉及面广

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大型水库、重要河流干流源头,各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均具极高的保护价值,都是森林防火重点关注对象。

2.5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河源市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山峦起伏,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一旦发生火情,组织扑救十分困难,指挥不当还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 河源市森林防火基本措施

为防范森林火灾,河源市认真贯彻各项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森林防火综合应对措施,如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等等,有效地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效果。但是,由于引起森林火灾的因素很多,森林火灾的危害还很严重。绝大多数的森林火灾为人为火源引起。人为火源是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木炭、烧防火线、烧田基草、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玩火等。野外用火点多、面广、线长,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积极管住祭祖火、地边火、烟头火、生产火等各种火源;将火源隔离在林区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障碍物及不易着火的生物阻隔林火的蔓延。发挥林火阻隔网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积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成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切实改变森林防火的被动局面。

近几年来,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受到了各地重视,各地建设了一些以木荷等不易燃树种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防火、经济、生态、社会效果,防火效果尤为显著,如2001年12月连平县元善镇新龙村发生的森林火灾,因有一条1999年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直接保护了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上万亩的森林免受火灾危害,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但是,由于木荷等树种生长期长,经济效益低,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难以为继。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关键在于寻找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新树种。油茶可作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新的主力树种。

4 河源市油茶种植发展情况

4.1 油茶种植现状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为南方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据统计[1],河源市现有油茶2.816万hm2,约占林地面积的2.3%。其中龙川县1.2万hm2,和平县7333.3hm2,东源县6666.7hm2,连平县1000hm2,紫金县733.3hm2,新丰江库区426.7hm2,源城区暂无较大面积的种植。比较集中的产区有龙川县、和平县及东源县,其中龙川县的黄石镇为市级油茶专业镇。专业发展油茶种植的公司有东源县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东源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龙川县山林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功开垦新种油茶产业基地5个,面积约466.7hm2,主要分布在东源县的柳城镇,龙川县的义都镇、黄石镇。有油茶专业合作组织13家,其中东源县有6家,龙川县有4家,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各有1家。

4.2 油茶种植的品种

油茶的主要品种是上岗仔、赣无2号、红光油茶、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等。由于管理粗放,投入不足,技术相对落后,且多数地区把油茶当作天赐之物,存在只取不予的现象,亩平均产油量较低。种苗方面,全市只有龙川县兴办了2个油茶苗圃基地,每年可供应苗木1.5万株左右,大部分油茶种苗需从外市引进。

4.3 油茶种植的条件

油茶适应性强,在海拔7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地生长良好。红壤、黄壤以及pH值在4.5~6.5的酸性、微酸性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宜种植。油茶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阳坡的油茶较阴坡油茶产量高,含油率高,低丘坡向对油茶产量的影响不大[2]。

河源市位于E114。13′~115。36′,N23。10′~24。47′,海拔较低,多丘陵、山地,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市。有土地总面积15.5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2.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3%。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4.2~6.5,多为酸性、偏酸性。年均气温19.5~21℃,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年均日照2000h左右,年均无霜期300d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亚热带气候。

依据温度、降雨、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土壤类型、酸碱度来看,河源市符合油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适宜发展油茶种植。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如山地坡度较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可利用发展油茶的土地资源有限,客观条件不允许大规模发展。

4.4 油茶种植的效益

通过到龙川县赤光镇实地调查,根据当地一些油茶种植户的反映,选种当地优良的白花油茶品种,种植后的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油量达15~30kg(产量低于湖南、江西等地优良无性系品种的40~50kg,但品质比湖南、江西等地的好,市场竞争力也比他们的强),管理好的林地亩产油量超过30kg,平均产油20kg,按当前市价50元/kg计算,平均每667m2产值达1000元,每667m2可实现林农增收700元以上。油茶树终年常绿,花果满枝,对绿化、美化国土有独特的效应,科学经营油茶林又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氟能力也很强。据测定,油茶在氟污染源200m处叶中含氟量达1000ppm以上时,还能正常生长,在污染区栽植2个月后,1kg干叶可吸收3.7kg,因此,油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独特功效。

综上所述,以油茶为主要树种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切实可行的。

5 推广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措施

5.1 推广种植油茶,推动生态建设

在所有的造林项目中,在林区边缘的20m内,要设计种植油茶。所有防火线,要补种油茶。所有花炮厂周围、高速公路、铁路20m内,要补种油茶。要尽快建立以油茶为主要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将火源隔离在林区之外,将失火限制在可控之内。大力推广油茶种植技术,积极选育高产稳产的油茶新品种,办好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5.2 培育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等措施,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原则,抓住种苗质量与栽培管理两大关键因素,加快建设油茶苗圃基地,培育大量优质种苗,为油茶生物防火林带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5.3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5.3.1 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

对苗圃基地、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等给予适当的补助。

5.3.2 捆绑使用项目资金

明确将有关项目的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凡是能够套上油茶防火林带的尽量向油茶防火林带倾斜。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10)

“讨个婆娘成个家,问天问地要饭呷。好山好水好种茶,十里长坡万树花。”这是当地盛传的一段民谣。在邵阳县,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油茶林、茶油已经和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相生相息,全县26万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油茶树。

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为45.3万亩,已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8.1万亩,油茶优良无性系造林3.49万亩。年产茶油约220万公斤,去年产值约1.32亿元。年销售茶油180万公斤,销售金额约为1.08亿元。

油茶不仅是当地农民的摇钱树,也是邵阳县提高知名度的“国字号”特色产业招牌。2009年10月,邵阳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茶油之都”。2012年国家《油茶籽油》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会也将在该县举行,届时新的油茶籽油标准将在这里出炉。

政策的支持、农民的期盼,油茶产业注定成为邵阳县的发展重点,在当前科技创新蔚然成风的大形势下,科技兴业无疑成为了邵阳县当前最明确的发展方向。行进在科技创新征途上,一场产业发展的速跑正在邵阳大地悄然展开,一首产业发展的腾飞之歌也正在夫夷江畔唱响。

邵阳县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是油茶的适生区,这样的地理条件让邵阳县拥有了发展油茶产业的先天优势,假若后发不足,先天的优势反而会成为继续发展的桎梏,如何让油茶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成了邵阳县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产业要不断发展,赶超其他地方,一个关键的方面就是要进行技术创新。”面对上述问题,邵阳县科技局局长彭小辉的回答斩钉截铁。为有效开展技术创新,做茶油产业技术革新的先锋,近年来邵阳县一直致力于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县政府先后与武汉工业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科院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袁德义等学者以及国家重点经济林实研室专家定期到邵阳县从事品种选优、测土配肥、人工授粉、区域性对比试验造林、良种繁育等科学试验。此外,还分多批次从湖南省林科院引进 “湘林”系列、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华”系列,以及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和广西林科院引进了优良油茶新品种26个。与此同时,还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金称市镇等地建有油茶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基地1个和优良无性系良种油茶造林示范基地3个,开展油茶区域性对比试验。

产学研合作举措为邵阳县及湘西南地区选育出最佳最适宜的高产油茶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邵阳县在为科研机构注入深厚的技术强力后,也凸显了自身的创新实力。据彭小辉介绍,目前对比实验和造林示范基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高标准的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引进良种接穗枝条,采用无性系嫁接繁育技术,嫁接优良无性系合格良种油茶苗木300万株,每年可生产优良无性系嫁接合格苗木200万株以上。

“政府在产学研方面为我们搭建了合作的桥梁,经过技术改良后的油茶产量大幅度提高,本社成员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湖南日恋茶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小林深有感慨地说。该社是一家集油茶开发、加工、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与中南林科院国家重点油茶栽培试验室签订了长达八年的科技合作协议,在科技的支撑下,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示范点。在金称市镇圳龙村、蔡桥乡求山村、桂花村等地建有优良无性系示范造林基地500亩,完成了名优特经济林油茶示范基地建设,经过对油茶林大力实施低改、造林工程,亩产茶油由过去的5公斤提高到15公斤。

技术不断突破,丰收就在前方。横亘在技术与运用中间的就是如何推广,而推广的主要受众就是种植油茶的农户们。邵阳县林地为集体所有,以前大多为分户经营,散户多而杂。由于农林技术人员偏少,推广投入不足,往年的技术普及率较低,造成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树体老化、病虫危害等现象也严重地威胁油茶的收成,较低的效益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在低产的年代,掌握油茶种植的新技术成了农户们最大的愿望。而农户的愿望与邵阳县茶油办的想法不谋而合,“农户掌握技术,才能在源头上保障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邵阳县油茶办总工程师蒋又来直言不讳。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据蒋又来介绍,近年来,邵阳县政府一直本着“加强技术推广普及,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调动林农种植积极性,全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思路,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一方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由县直农口部门选派70名技术骨干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25个乡镇,开展油茶种植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则组织专员总结种植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案,并编制《油茶丰产林培育实用技术》、《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手册,分发到农民手中,让农户有本可依。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依托电子网络技术,建立“邵阳油茶”窗口网站、远程教育系统、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进行政策介绍、油茶产业发展动态报道、技术推广和培训。此外,县科技局、林业局每年都会组织聘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利用群众工作站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对种植大户、油茶农开展栽培、病害、低改方面的培训。

邵阳县谱写的科技服务新曲吹走了农户的忧患,也喜了农户的眉梢,他们从育苗开始到拾获果实都有专业技术的指导。而让农户更笑开怀的是他们的钱包也充实了,油茶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

从名不见经传的油茶生产地到“全国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县”,进而再到“中国茶油之都”,邵阳县油茶产业迅猛腾飞,彰显了强势崛起的气魄和无畏。

2007年,邵阳县政府就把油茶产业打造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此后在谋求油茶产业化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力求实现产业联动,推动产业化做大做强。为此,他们采用“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组织生产,引导全县油茶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保证油茶销售渠道的顺畅。“以前农户都是粗放经营,现在把他们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能规避很多风险。”在油茶办工作多年的蒋又来深有感触。联动模式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光强告诉记者,这样的联动逐步建立起了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篇(11)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油茶属山茶科属植物,为我国栽培的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种子出油率为25~30%,油脂中含不饱合脂肪酸90%,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补提神、驱虫健胃的功效;也可做为纯天然优质化装品原料。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可以作生物杀虫农药和优质有机肥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茶油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开展油茶品种资源保护,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的土地资源,红河谷的山区发展油茶种植、进行油茶精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油茶生产主要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需要技术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本地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丰产种植枝术推广、研究创新丰产栽培技术,建立栽培示范基地,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走科技兴油之路,使油茶种植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油茶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油茶的生长条件

1.1 土壤

油茶喜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4.5—7范围内都能生长,以PH值5—6.5为最适宜地区,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不良。

1.2 温度

油茶生长在1500m—2500m的高海拔山区,抗寒能力强,在零下10℃在气温下也能正常开花结实,温度超过35℃,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生长停止,油茶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8—16℃在山区和半山区。

1.3 光照

成年油茶喜光照充足的环境,每日光照4小时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实;但幼龄期忌晒,需要一定条件的遮荫条件。

2油茶繁殖技术

2.1 种子繁殖

秋季应做到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种,应进行湿沙贮藏,笠年2月播种。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质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土地作苗圃,播种前进行土壤清毒,精耕细作,施足基肥,作好苗床;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采用条播方式播种,幼苗出土后及时加强管理。

2.2 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果大粒饱,产量高的植株上的枝条做插穗,以6月中下旬或8月中旬进行扦插,扦插的沙床或苗床要进行土壤消毒,插穗要选叶片完整,腋芽饱的当年生长半木质化的枝条,插条长度6—8cm,顶端留1片叶子,用生根粉处理,随剪随插,插后压紧床面土壤,并进行遮阳,浇透水。以后每天进行叶面喷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可将荫棚改装为塑料大棚,以防冻伤扦插苗。

2.3 嫁接繁殖

可采用靠接、枝接和芽接三种方法。靠接易成活,生长快,但繁殖速度慢,材料利用率低;枝接和芽接节约材料,操作方便,管理精细,成活率可达70%以上。可采用白花茶或产量低、品质差的油茶做砧木,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树龄15年以上、果实大、产量高的油茶品种做接穗 ,并注意做好良种采穗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3油茶种植技术

3.1 整地

坡度大的地方沿山林等高线水平方向按带距3m、带面宽1.5m挖梯形种植带,里面开挖宽、深各20cm的竹节排水沟,深翻土壤30cm挖正方体种植坑。坡度较小或与农作物套种的地方可直接按上述要求挖种植坑。按2m×3m的株行距每亩种油茶111株。

3.2 移栽

① 移植时间:必须在雨季移栽,以端阳节前后5天为最佳时节,最迟不超过8月上旬,做到及时起苗及时定植,避免苗根受到风吹日晒,有条件的地方采用二段式营养袋育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② 定植方法:施用适量复合肥或有机肥作基肥并回填部分表土。定植时要求摆正、扶直、回土、轻提、踩实、浇定根水,栽好后用地膜覆盖,覆盖面积以树苗周围1hm为好,四周用土盖紧。

3.3 幼林园地管理

① 间苗补苗:造林后的油茶园地,发现缺株,应选用同品种的营养袋苗进行补植,以保全苗齐苗。

② 中耕除草:造林当年进行中耕除草一次,三年内每年中耕除草两次,第一次在6月份,第二次在9月份。也可以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注意不能使药液喷在油茶的嫩叶上。

③ 追肥:一年至少追肥一次,宜在冬春季节进行,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追放量根据土壤肥力和树苗大小而定,施肥方法有撒施、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三种。

④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冠覆盖下的根际周围,结合中耕除草埋入土中。

⑤环状沟施:在树冠覆盖的根际外沿,挖宽深各20cm的圆形或半圆形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盖土。

⑥放射状沟施:沿树冠覆盖的根际周围开挖放射状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中然后盖土。

⑦定型修剪:定植后第二年内,保留顶芽萌发的春梢,使其迅速形成主干;主干高60cm左右时,在主干四周选留3-4个强壮主枝,每一主枝上又选留2-3个副枝,使其形成伞状树冠,修剪宜在冬末春初进行。

⑧林地间作:林地间作可以起到以耕带抚的效果,达到以短养长和促进幼苗生长的目的;间种作物的选择,以不与油茶争光、争肥、争水为原则。高杆、藤本和耗水量大的作物不宜选种,宜间种花生、豆类、蔬菜等作物。

3.4 成林地管理

① 清林:一是清除油茶林内散生的上层高大乔木,二是清除油茶带间的杂灌木,使油茶树通风透光。每年清林一次,清林宜在冬季进行。

② 修剪:剪除油茶树体上的病虫枝、寄生树、徒长枝、干枯枝、老化枝,修剪宜在秋末冬初进行,可结合清林开展;修剪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

③ 松土施肥:对种植带表土每年进行深翻(以不伤油茶须根为宜),挖出所以杂、灌木根系,将翻起的土壤捣碎摊平。梯形种植带之间的杂灌根系不能挖除,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松土时间在每年春末夏初进行。施肥方法参照幼林园地管理部分,宜采用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不宜采用撒施方法。

④ 病虫害防治:油茶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软腐病、烟煤病等。虫害主要有蚧壳虫、红蜘蛛、蛀茎蛾、茶梢蛾、茶毛虫、金龟子、叶蜂等。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营林保健种植技术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时,应使用无公害农药,生产无公害林产品和有机林产品。

⑤ 养蜂授粉:油茶主要靠蜂、蚁、等昆虫授粉,一是要保护有益授粉昆虫,二是在林地周围放养蜜蜂,即可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满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提高结实率。

3.5 果实采集

油茶的果实为蒴果,外果皮木质,呈圆球形或扁球形,果实因品种不同差别较大,种壳角质,呈深褐色,种子球形、半球形或多边形,胚小,胚乳含丰富油质。油茶果实成熟时间为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尚未成熟的果实采收后产量低、出油率低、品质差,严禁提早采摘;果实成熟的标志是外果皮绒毛脱落,颜色变深、色泽变亮;种壳由黄色变为褐色或深黑色,种仁变硬,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有光泽;油茶的果实成熟期正是新生花芽和叶芽含苞期,采收时应使用带小刀或小钩的工具,严禁折枝采果和用杆子乱敲。果实采回后,应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待其充分干燥后入库榨油。

参考文献:

【1】卫官祥. 红河州林业局长《湖南、江西两省油茶产业发展勘察报告》,2008.12.

【2】何天富.中国柚类栽培[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3】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2):36-37.49.

【4】油茶生态研究课题组.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2(3):4-8.

【5】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