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临终护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2:00

临终护理论文

临终护理论文篇(1)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的时间分别向护理人员、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发放269张调查问卷,分20次,收回240份,3种问卷的内容每次均根据前次问卷结果及调查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

2结果

护理人员到底应扮演何种角色以提供精神护理呢?此模式源于调查总结之结果,临终关怀精神护理的满足应专注于3个方面。

2.1与患者关系的维系临终关怀患者每一个人都有寻求自己定位的需求。

1)当患者问道:“我的病会对我的家人有什么样的冲击?”,护理人员可借此确认患者与其家属之间有强烈的精神契合,而应协助其与家人的再联系。

2)对表达“我感到好孤单!”的患者,护理人员则能确定其有精神支持的需要,并助其寻求社会支持。

3)患者说:“我有罪恶感时。”,护理人员应促使患者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4)对表达生气和愤怒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助其寻求健康的调适和解除方法。

5)进入患者面临死亡的心理适应过程中,完全的尊重其感觉和隐私权,并给与充分的时间,与开放性的人际关系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不应企图去加速这个过程,因适应是需要时间的.

6)临终关怀下的患者较少有愤怒的情绪,给予治疗护理及心理适应、稳定情绪有关。

2.2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在健康状况改变之际,寻求生命的意义尤其困难,需临终关怀的患者本身去寻求意义是较可达的事实。在临床上有一些常见的、典型的问题:

1)“我的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2)以目前的健康状况,我还有些什么价值?

3)“为什么是我?”患者在寻求顿悟及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觉上,护理人员最好以真相探求者的协同研究员的角色,协助其追寻其生命的意义。

2.3维护患者的自我价值感人人喜欢追求青春和活力,而疾病则使人感到无力,并遭受身心的贬抑,因此当一个人在疾病缠身时要寻找自我价值感,是何其困难,然而护理人员在此时可提供以下3种协助方法:

1)当患者面临死亡时,护理人员可置身其中,陪伴他(她)渡过此过程。

2)经对患者深度的照护及尊重,护理人员可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3)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面对疾病,而非仅消极的历经疾病过程,以争强其自尊。

4)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关系,在患者生命有限时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能设身处地热忱地付出关怀和照顾,当治愈无望或死亡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时,护理人员可提供患者进入一个没有痛苦、心态平静、安详且尊严地面对死亡的境界。最具体的做法是提供患者身体基本清洁、舒适、解除疼痛,以及尊重患者是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无论其身体功能是如何的衰竭,其生命是如何的微弱,因为精神的完整是建立在身体及心理需求满足之上的,因此人性化护理是对临终患者的精神护理臻于淋漓尽致的境界。超级秘书网

临终护理论文篇(2)

1 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关怀组织是桑得斯博士1967年在伦敦首创的“圣克斯多弗临终机构”。1988年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大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随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展开,1992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开始了国内临终医疗服务。从2001年开始,李先生又每年捐资2000万元给国内20家重点医院,创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临终关怀的困惑

临终关怀措施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中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死亡一直是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的态度。从崔以泰等对大陆居民调查中也进一步证实,因人们对死亡有很高的排斥性,人们基于心理的防卫系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的死亡表现出漠然的忽视。不少人误将临终关怀认为是“安乐死”,所以临终关怀在国人中难以推行。

3 影响临床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因素

3.1 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生死荣衰”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用逃避的心理,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对死亡始终采取躲避的负面态度,甚至忌讳谈论死亡。一些医护人员也受此传统观的影响,也忌讳谈论死亡,对临终关怀的哲理原则知之甚少,甚至有对临终关怀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对我国三甲医院护理的调查中发现,6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没听说多姑息护理这个概念,更不了解临终关怀的哲理与原则。试想,医护人员本身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临终关怀护理的理念知之甚少,又何谈对临终者、国人提供死亡教育,给以精神抚慰,实施全方位、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护理呢。

3.2 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观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使国人对临终关怀尚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他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如子女想对亲人进行临终关怀,他们通常将要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比如“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等。因此,国人普遍认为:父母临终时子女只要守在老人身边就是孝道,反之则视为不孝,不愿将老人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为孝道,这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意愿,造成患者的身心痛苦。实际上,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3.3 传统生命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必然就要放弃一些无效的救治,这与传统的护理观存在差异。传统的护理观轻视临终关怀,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而过分期望和过度给予根治性治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有治疗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4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需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尽管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它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因素,引导国人及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4.1 加强正确的生死观教育

在死亡观教育中,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并理性接受死亡,取代迷信、愚昧、落后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结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学会坦然的面对、接纳死亡;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珍惜现有的生命质量,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对社会更有价值。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人员来说,更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需要开展死亡知识毕业后教育,纳入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并进行死亡知识的定期培训、考核与资格认定,以保证临终关怀在实践中有效推行。

4.2 要树立现代的医疗观

医学一直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救人性命的,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人们也一直信奉哪怕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也要尽100% 的抢救及治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是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外,一旦医护人员做出对病人放弃治疗、终止治疗的决定,反而会被家属所不容,会被传统生命观推崇的医德原则“审判”,面临道德及社会的谴责。

4.3 明确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服务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角色较为复杂,他们主要为照护者、健康教育者、心理疏导者、丧葬咨询者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死亡观、现代医疗观,明确自己在临终关怀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服务。

4.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伦理观

临终关怀具有很强的文化和伦理特色,不同的文化、伦理观对临终关怀产生不同的认知、解释和关怀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但是一些较为成熟的临终关怀理念和服务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丧亲的家属会有专业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神职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为其提供居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家属处理后事、心灵抚慰与疏导等。

参考文献

[1] 吴清爱.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0(2).

[2] 周玲君, 赵继军. 癌症儿童的临终关怀[J]. 现代护理,2006,12(1):93.

[3] 孙慕义.弃治疗与生命质量[J].医学与哲学, 2000,6(21):1-3.

[4] 焦蝶英,崔以泰.我国临终关怀的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3,25(2):70.

[5] 映兰,欧阳玉燕.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M].现代护理,2002, 8(11).

[6] 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15.

[7] 杨建兵.在我国推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护理伦理原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

临终护理论文篇(3)

2临终关怀的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不仅仅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和临床护理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它还通过心理护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途径关怀和照顾患者。对于临终病人,任何医疗技术和药物已经无法治愈缓解疾病,走向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虽然现代医疗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痛苦折磨,最关键的心灵上的痛苦却没有药物可以缓解或抑制,临终关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看护,使病人的身、心都解除痛苦。它不仅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致力于帮助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使家属得到慰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临终病人的心态发展一般为5个连续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悲伤、情绪波动起伏大是临终病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临终病人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除了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苦痛,心理上的痛苦比前者给病人带来更巨大的不适和痛苦。另一方面,临终病人的家属和朋友同时也在在心理上饱受折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巨大的悲痛往往使亲朋好友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容易出现问题,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阴影。 

尽管临终关怀无法从根本上延长临终者的生命,改变即将死亡的本质,但是临终关怀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医护人员、志愿者、护工等对临终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3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及现状 

1988年10月天津医学院在美藉华人黄天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在其带动下,临终关怀机构在上海等地相继创办。 

通过翻译外国临终关怀的相关外文文献、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到举办相应的讲座培训,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临终关怀事业相比,我国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临终关怀服务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4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存的问题 

4.1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极度避讳谈论死亡。儒家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受这些观念和生命神圣论的影响,许多中国人对自身生命充满了崇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赡养、孝敬老人,为老人送终,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面对处在临终状态的老人时,即使已知各种救治和抢救已经无法挽救老人的生命,为了孝道,儿女们依然会花费大量的财力竭力抢救。 

4.2资金支持不足 

医院不能依靠临终关怀服务来盈利,因此,如果没有政府财政和慈善团体充足的资金支持,医院较难去大力支持发展该项目。 

4.3护工和志愿者缺乏 

护工和志愿者在国外的临终关怀机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护工大都迫于经济压力才从事该职业,缺乏对临终关怀事业的热心和爱心,并且志愿者团队仅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活动,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4.4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临终护理论文篇(4)

临终护理在我国属于新开拓的领域,为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纳入系统的教育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护士对临终关怀尚无完整的概念[1]。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在职护士临终关怀教育,提高护士对临终护理的认识,在面对死亡时,保持合理的态度,坦然地探讨和面对死亡。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也是倡导人文护理,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的体现。

1临终护理的概述

“临终”是指人所患疾病的终未期或遭遇意外濒临死亡的时间。此期间的护理即为临终护理。临终护理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已成事实的力量,从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为临终患者家庭提供包括沮丧期在内的生活、心理关怀的社会卫生服务。

2护士对临终护理的认识和现状

2.1临终护理是一门新的学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临床上工作的护士,大都未受过系统的临终关怀教育,对临终护理观念淡漠。普遍存在着重视治疗价值而轻视临终护理的心理状态,造成许多临终病人未能受到良好的姑息护理,甚至接受了无效和错误临床处置。

2.2护士对死亡的不良认知直接影响着护士情绪。大多数护士面对病人临终过程往往存在着焦虑、失落、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垂死和死亡病人的护理,认为碰到病人死亡是晦气,会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

这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孤独感和抛弃感[2]。这些不良认知产和生的行为表现,不仅影响临终关怀工作,也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

2.3护士对临终护理知识匮乏。不了解死亡过渡阶段护士应起的作用、缺乏面对临终病人时的自我心理处理技能;缺乏对临终患者心理阶段的评估知识,不知道如何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缺乏帮助死亡患者家属减轻哀伤的知识和技能等。护士面对患者时感到压力、哀伤、无助。

3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思考

3.1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总体支持匮乏,致使“临终关怀”事业举步艰难。众多的垂危患者呼唤着“临终关怀”,越来越多的晚期患者选择在医院终老。患者及家属希望医院能够提供全面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患者生活,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要。尤其是疗养机构和临终病房的建立,把医护人员推到临终关怀的最前沿,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3.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临终关怀已经逐渐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进行着研究和探索。即往的医学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忽略了社会人文学科的教育。为适应现货医学的发展,极有必要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学习。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的专业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着紧迫任务。

3.3医学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人群和目标有了更广、更高的要求,作为护士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更趋艰巨。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清楚地写出“护士工作服务于生命的全过程”,并确认“提高生存质量”为基本护理价值之一。服务的对象不限于个别病人,也包括病者的亲友、家庭和社群。在尊重生命的同时,也关注护理对象的生存质量。护士不单协助护理对象康复,更“尊重濒临死亡者的意愿,帮助其安详及尊严地离世”[4]。

4临终关怀教育的目的

4.1明确的理念对不可治愈的病人应积极全面的照顾,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等方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5]。培养护士对病人的爱心和医德。

4.2掌握专业技能,应用于临终护理工作中。

4.3了解医患沟通的技巧,学习一些困难的沟通情形,如病情告知等的处理。

4.4通过学习,让护士能透过死亡看人生,认识到人生有限,珍惜拥有,把握现在,活出生命的意义。

5临终关怀教育的探讨

临终关怀教育内容以晚期病人的症状及处理、沟通技巧为重点,强调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临终关怀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相关知识和经验十分有限,相关的教材与临床继续教育都有待完善与提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短训班、学习讲座、进修学习等,培养教学骨干,对在职护士有计划的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在职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升在职护士对生命未期病人关怀服务的质量。电脑和网络已开始改变人们教育和交流思维模式。随着我国电子网络系统的普及规模和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在线宣传教育,也许是促使临终关怀教育发展的好捷径。

6小结

6.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疾病谱的改变,使社会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的任务加重。临终关怀教育需要人们改变关于死亡的传统观念。护理职业是接受生与死的职业,护士又是特殊的死亡教育者,有计划的对在职护士进行临终关怀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护士基本理论、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现代医学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6.2对在职护士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护士了解临终关怀的核心哲理;尊重生命的神圣,承认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不会提早结束生命,亦不会勉强延续生命;为不能治愈的病人提供积极全面的照顾。不仅能增强护士对死亡的认知与了解,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解决因死亡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和谐医患关系,帮助在职护士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职业神圣感。更有意义的面对临床工作和生活。

6.3临终关怀学科是随着临终关怀事业而兴起发展,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关怀和为临床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临终关怀不仅是一项医疗事业,更是一项社会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需全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吕巧云.牛建华.临终护理心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59.

[2]李向东.护理与临终关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临终护理论文篇(5)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1]。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

2 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2],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3],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4]。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5]。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6]。

3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7]。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97%[8]。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9]。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10]: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11],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12]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11]。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1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8]。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14]。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9]。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15]。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10],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16]。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17],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4,20(4).

[2] 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6).

[3]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4] 冯国琴,谢华琴.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B).

[5] 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等.从利物浦护理路径看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方向.护理研究,2011(2).

[6] 张鹏.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重构[J].求索,2007(11).

[7] 加那克斯·乌述尔,侯晓静.护理本科学生死亡观及其照护意向的现场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

[8] 李桂馨,康筱玲,高彦滨,等.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8(10).

[9] 刘锦秀.临终关怀与幸福悖论.医学与社会,2009(1).

[10] 赵锦秀,赵秀梅,罗羽.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9(1).

[11] 罗珊,王芳,徐静静,等.中西医结合应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中医临床研究,2010(22).

[12]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0(1).

[13] 王云.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与分析.吉林医学,2011(8).

[14] 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

临终护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12(c)-101-04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已从传统的治疗和护理疾病范围扩展到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更注重整体护理和人的生命质量,尽可能让临终患者有尊严且安宁地逝去。因此,在医院现有体制和医疗资源条件下,在重视有治疗价值生命的同时,如何使晚期肿瘤患者有尊严地、不留遗憾地离开人世即成为护理的重要观念价值取向。而“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改变,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过程和死亡过程明显延长,加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与低质量的生存状态,这些都使得临终关怀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肿瘤科2008年1~12月对收治的20例肿瘤患者实施了临终关怀护理,根据晚期肿瘤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点,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灵活地运用临终关怀知识及其伦理原则,尊重患者,尊重生命,用责任心、爱心、细心、同情心去关怀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实践证明。临终关怀护理更有利于密切医患、护患关系,使医护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尊重患者的人格,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保持生命的尊严,感受着人间的爱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肿瘤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9~73岁,入院次数1~8次,住院天数1~79 d,所有病例均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性对症支持治疗。

1.2 肿瘤疾病本身的特点

①临终期。由于肿瘤原始部位、恶性程度、转移速度、医疗护理文件、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其临终期限长短不一。②疼痛程度。由于恶性肿瘤本身生长与浸润迅速或转移相应的部位,会产生剧烈的、残酷的疼痛。如颅内肿瘤的剧烈头痛、肝癌胰头癌引起的无法忍受的上腹痛、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关节痛等。③营养状况。恶性肿瘤是一种迅速消耗的疾病,随着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的吞噬和化疗药物毒性作用及放射治疗的剧烈反应。恶性肿瘤晚期大多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严重地摧残患者的身体和个人尊严。

1. 3临终期肿瘤患者的生理特点

晚期肿瘤患者常常伴随着单个或多个脏器衰竭和生命体征紊乱,主要表现为:①严重而持久的疼痛,其造成的极大痛苦,是其他类型临终患者所不常见的;②呼吸功能减退,有潮式呼吸或间停呼吸等;③循环功能衰竭,伴有皮肤湿冷、肢体末梢发绀等;④胃肠蠕动减慢,有食欲差、恶心呕吐、便秘、口干等;⑤肌肉张力减退或消失,表现有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活动等;⑥意识状态改变,产生感觉、知觉障碍。这些生理变化同时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变化。

1.4 临终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美国库伯勒・罗斯(Kubler Ross)把临终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这五个阶段可因患者而异,在顺次上可有差异,可能反复,也可能停在某一阶段。这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临终期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性格差异、认知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特点进行护理。而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无论是对自身病状知情或不知情,都将使患者承受长期剧烈的精神折磨,极易加重患者的心理恐惧。乃至导致患者采取自杀的行动或者要求实施“安乐死”,发生此种情况的多于其他类型临终患者。

1.5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

从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期特点可以看出,患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因而,护理工作在临终关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临终关怀在临床上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照护。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进入临终期的患者其各项生命体征都趋于衰竭,通过医护人员的照护可以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舒适、安宁地面对死亡,减轻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相对地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生命伦理视阈中,临终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要给临终者的生命以时间,更要给临终者的时间以生命。因而临终关怀被赋予了一种生命伦理的精神意义。为此,对脑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5.1 心理护理 在整体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在临床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要做好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必须深入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不同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患者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生命。当患者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患者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患者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患者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并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患者亲属都要尽量给予患者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而护士应首先多与患者沟通,关心爱护他们,把临终者看成是一个身、心、灵的整体人,是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给患者以真诚的关心,使患者信赖护士,然后进行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表情、神态、眼神、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探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其变化,鼓励患者与疾病斗争,增强生活的信心,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关心。尊重患者意愿,帮助他们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应该帮助患者和家属共同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患者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

1.5.2 生活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多有循环和呼吸衰竭,或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免疫力降低。护士应认真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勤翻身、叩背,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向家属或保姆讲解临终前患者生活护理的内容和意义,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家属或保姆做好临终前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洗

澡、更衣、患肢的被动运动等。同时,要注意生活中的饮食护理。因晚期肿瘤患者体质衰弱,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每况愈下,因此,笔者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特殊要求。提供适合其口味、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良好的就餐环境,餐前半小时协助患者大小便,及时清除呕吐物和排泄物,协助患者洗手、漱口,整理好房间。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患者留胃管鼻饲,对于一些处于弥留之际的患者,不再有进食欲时,不强迫患者进食,不按自己的意愿增加患者的痛苦。

1.5.3 舒适护理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这样,姑息治疗和安宁护理成为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主要手段。因而,临终关怀护理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主要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患者在临终阶段,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自己或指导患者家属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控制症状、减轻痛苦。重视和相信患者的主诉和其他常见症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确实无法就治的患者,护理人员尽量少打扰患者,不做各种体检,停止一切有创性治疗,以免引起患者的痛苦和愤怒。同时,应当看到,环境因素在对晚期肿瘤患者舒适护理中的作用,晚期肿瘤患者的房间要光线充足、温暖、整洁和安静,并摆放一些患者平时喜爱的鲜花和物品,让患者最喜爱的人陪伴,使患者多享受一份人间情谊,安详地度过余生。

1.5.4 生死观教育 生死观是影响乃至阻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生死学成为当代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学科延伸,而与其相关的临终关怀医学和临终关怀护理则是对护理的一种有价值的伦理回应并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赋予了护理人员的主体性地位及相应的角色转变。这样,与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相适应的护理人员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医学的实施护理,而是要从广义的生死观教育层面来理解临终关怀护理。生死观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今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包括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突破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达到让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生如春之灿烂,死如秋之静美”。一方面,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和时间,减轻悲伤程度,认识自身继续生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应该让临终者逐渐认识到。既然现阶段医学对肿瘤还没有彻底攻克,以祛除病因、改善功能和恢复健康为目的的侵入性治疗,不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而且影响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死亡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诸如死亡标准、死亡价值、死亡态度、死亡时机、死亡地点、死亡方式以及死后丧事服务等。

1.5.5 社会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满足晚期肿瘤患者的社会需求也是临终患者的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具有社会性,病前在社会大舞台上充当不同的角色,而很多肿瘤患者是社会及家庭的栋梁。因此,晚期肿瘤患者有时不能及时转换成临终患者角色,甚至拒绝角色的转变,往往有很多社会需求,诸如事业上的未尽心愿、治疗疾病的经济问题、解决单位及同事间的未了事宜、家庭中亟待处理的问题、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自己逝后的事情等,对上述诸多社会需求,都要给患者一个圆满的、切实可行的答复,使患者能够以平静、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体面且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之路。由于多数癌症的预后较差,患者一旦确诊患癌,部分患者本人及家庭成员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但外表又要保持乐观,形成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此时社会关系不但不能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打消恐惧和焦虑心理,反而形成额外负担。因此,在护理临终患者的过程中,临终关怀护理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社会学特征,“解决临终者及其家属的有关社会问题并寻求社会的支持”

2 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认知与体会

2.1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人文本质与伦理精神

临终关怀不再纯粹是医务人员如何运用药物延缓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身体痛苦的过程,也不是“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仅驻足于医疗技术层面的“临终关怀”,忽视了临终关怀的要义――伦理关怀和哲学的终极关怀,即只注重临终患者的躯体解痛,忽视了患者心灵的安顿,忽视了家庭亲情关怀,忽视了患者自我关怀的重要性。这种从单一角度出发的临终关怀模式其实失去了临终关怀的本原意义。临终关怀护理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和医学事业,它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具备包括生理、心理、伦理和哲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知识和高超的医疗、护理技能。

临终关怀护理是一项助人的医学专业,有其独特而深厚的道德属性。其本真要义在于它的人文本质与人性化关怀。临终关怀与人文护理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临终关怀照护的重点不再是延长寿命,而是丰富生命,追求生命品质。其基本人文理念是“四全照护”,即全人照顾――身、心、灵之整体护理;全家照顾――心存病患、关怀家属;全程照顾――伴病患至临终,引导家属度过低潮:全队照顾――结合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师、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宗教人士及义工等,共同照顾病患及家属。因而,Leininger认为护理的本质是关怀。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而关怀是医学人文和生命伦理精神的充分体现。其任务超越原有的只对疾病本身进行护理的范围。因而,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医疗领域的问题,而更是一个涉及医学道德、医学文化和医学伦理精神的特殊问题,因而需要护理人员深入地介入患者的生活场景或境域之中,体现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文化本质。

2.2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伦理困境

基于以上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本质的认识。笔者体会到,在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实践中,不仅应该在人文和伦理的视阈中来理解临终关怀护理。而且现实地面临着一些伦理两难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一种障碍性因素。①保护性医疗与知情权之间的伦理冲突。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临终患者采取保护性措施,不能把真实病情告知患者,以减缓其不安、急躁、烦闷情绪心理,而患者则常常反复追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如何,甚至要求护理人员提供自己的病历,这样就置护理人员于两难境地,由此衍生第二种伦理困境。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用中的伦理困境。无论是患者的暂时不知情,还是当患者意识到或间接知悉自己的病情,都可能要求家属带自己到大医院进行复查甚至是进一步治疗。以图否认客观存在的病情。“否认性”的结果期待对临终患者来说,是缓解沉重打

临终护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48/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4-0011-03

The new way for training the community hospice care nurses from the narrative medicine view

LIU Yingyan

(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hospice care nurses in the community through the mode of the narrative medicine. Methods: Eleven hospice care nurses in the palliative care wards of the community hospice care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for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listening to the patients’ narratives, individual palliative care plan, nurses’ diary, telling the mood stories and other methods. Results: The communication and empathy abilities of the hospice care nurses were improved, and their self value perception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were enhanced which reduced the obstacle of the mutu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e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onclusion: The narrative medicine offers the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hospice care nurses,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facing the ethical conflicts, it can make the best choice considering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which makes the dying patients comfortably and quietly pass away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get comfort and care.

KEY WORDS narrative medicine; hospice car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nurse training

随着社会老龄化比例的持续提高,需要临终关怀服务的癌症末期患者群体数量不断扩大,临终关怀进入社区已是必然趋势[1]。临终关怀的照护理念体现了对患者的全方位照顾,面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支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多职业的工作组提供多样性、专业化的服务[2]。护士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执行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3]。

护患沟通不畅的主要因素是护士缺乏沟通技巧,缺乏对患者的情感关注。美国学者Charon[4]在2001年提出了叙事医学理论,把叙事医学定义为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即临床医生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为其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实事工程是浦东新区惟一试点单位,2012年10月正式开始收治晚期肿瘤患者,在护理服务实践中学习借鉴叙事医学的相关理论,培养社区护士的叙事能力,使其能理解和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揭示出一般的规律和独特的意义[5]。藉此提高护士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可信赖程度和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反思,为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护理照护与心理支持。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社区临终关怀科舒缓疗护病房护士11名,均为女性,年龄21~35岁,平均(27.64±4.63)岁;工作年限2~17年,平均(7.64±4.90)年;从事社区临终关怀工作时间2~24个月,平均(18.46±9.52)个月。11名护士中,本科4名,大专4名,中专3名;护师7名,护士4名。

方法

建立舒缓爱心家园

创建《舒缓爱心家园―亲善之家》护理团队,入住舒缓爱心家园的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都是爱心家园的成员。在爱心家园里,有温馨舒适、充满人文关爱的病房环境;有私密、温馨的谈心室让患者及家属可以尽情倾诉,缓解亲人离世后的哀伤。在宽敞舒适的关怀室里,家属有独立的空间与亲人告别。在病区一角打造“文萃轩”,放置有关生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的文学书籍。播放的背景音乐舒缓放松,使病房温馨如家,心灵驿站的人生感悟、舒缓爱心家园的照片墙,使舒缓病房充满了人文情怀与关爱的氛围。

舒缓爱心家园个性化照顾计划

患者入院后由舒缓专职护士根据护理程序评估患者及其家庭情况,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内容包括患者自身对病情严重程度的了解、对治疗计划的需求、心中的遗愿、临终安排及对整个人生的总结。爱心家园个性化照顾计划不仅是让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让人生更为圆满,更能让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协助解决问题。

倾听患者叙事与沟通

采用面对面沟通形式,护士深入病房观察、倾听患者叙事。聊天前,护士罗列谈话提纲,内容有入住舒缓病房后的生活体验、原因询问等,向患者说明个性化照顾计划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承诺对所有个人资料保密,取得理解和同意,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在聊天过程中,应用叙事医学的策略,认真倾听患者的故事、想象患者的境遇、理解他们的痛苦,并从故事中学习。每次谈话时间为30 min,同时记录当时的环境、气候、患者的非语言性表达(如语气、语调、神情、动作)等。从患者的故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提高护士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

护士日志

护士日志记录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故事及护士的人文观察与反应,即护士通过为患者做治疗或护理,观察、倾听患者叙事,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对患者的影响,当再次面对患者的时候,能想象患者的境遇、理解他们的痛苦、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情,彼此产生信任与关爱。

讲述心情故事

舒缓疗护病房的护士每天除了常规医疗交班,还有15 min进行小组讨论。护士把每天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节、心理过程(包括家属的感受)进行互相交流,讨论如何针对不同个体与病情,合理应用语言、心理、情感、环境以及肢体语言等,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同时还要从叙事的角度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结果

护士的共情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倾听和观察患者疾苦,讲述患者故事,使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并思考如何解除患者的苦痛,特别是面对伦理冲突时,能以患者为中心作出最佳的伦理选择。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患者的临终心愿,如晚期肝癌患者江某,一直被隐瞒病情,通过护士与患者及其妻子沟通后,了解了症结所在,最终妻子主动告知丈夫实情,患者释然后,心情变得开朗。

护士的沟通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学会倾听与观察,让护士从情感上建立医者仁心的理念,进入患者的世界聆听、理解、感知患者的疾苦并引导患者主动倾诉,护患彼此产生信任与关爱。如1例肺癌晚期伴广泛转移的男性患者,脑内有多发缺血灶,记忆力严重退化,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痛楚,但有时能清楚叫出护理他的护士的名字,因此在平时对他的护理中,护士会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多留意他的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给他最佳的照护。

1名护士在日志中写到:“作为1名舒缓护士,必须具备爱心、细心、耐心、用心、责任心”。爱心就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细心就是仔细观察每例患者的每个动作,它们会告诉我们很多患者的信息;耐心就是不厌其烦的倾听;用心就是竭尽全力去做每件事,关注每例患者的细节;责任心就是每名护士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讨论

临终关怀对协助患者回顾人生、完成心愿、找到生命的意义非常重要。面对死亡,怀有悲悯的心和善良、关爱、善解人意的人格,能给患者最大的帮助[7]。通过舒缓疗护个性化计划和护士日志可引起护士的反思,使临终患者能够安适、宁静离世,家属得到安慰和关怀,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是促进和谐护患关系良性循环的关键。叙事医学有助于让护士与患者交流时,能够思考患者的生命意义,理解他们的困难,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同情心,护士看到的不再是疾病,而是人。护士通过每日讲述心情故事,不断提升正能量,为临终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照护。

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整体护理渗透了人文精神的精髓,加强社区临终关怀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已是当务之急。将“叙事医学”的观念引入社区护士的叙事能力培养,将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颖颜, 奚晓君, 蒋申贞, 等. 舒缓爱心家园提高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应对能力[J]. 护理杂志, 2014, 31(11): 22-24.

杨启红, 朱京慈. 姑息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02, 17(10): 793-795.

张君丽. 临终关怀对护士素质的要求[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 3(4): 47-49.

Charon R. 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J]. JAMA, 2001, 286(15): 1897-1902.

张静, 张晓义, 何红. 叙事医学临床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3, 27(8): 2439-2440.

临终护理论文篇(8)

刘喜珍.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及其临终关怀的伦理原理[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4): 48-51.

Sepúlveda C, Marlin A, Yoshida T, et a1. Palliative car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perspective[J].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2, 24(2): 91-96.

Department of Health. End of life care strategy-promoting high quality care for all adults at the end of life[R]. 2008.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attachment_data/file/136431/End_of_life_strategy.pdf.

Gomes B, Higginson I, Calanzani N, et al. Preferences for place of death if faced with advanced cancer: a population survey in England, Flanders, Germany, Italy, the Netherlands, Portugal and Spain[J]. Ann Oncol, 2012, 23(8): 2006-2015.

Grunier A, Mor V, Weitzen S, et al. Where people die: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fluences on site of death in America[J]. Med Care Res Rev, 2007, 64(4): 351-378.

Stajduhar KI, Davies B. Variations i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family members’ decisions for palliative home care[J]. Palliate Med, 2005, 19(1): 21-32.

朱孔东, 王革, 谭景琛. 社区卫生发展及筹资与补偿政策[J]. 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7): 18-20.

蔡明, 王国斌. 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思考[J]. 医学与社会, 2007, 20(6): 9-10.

钟宁, 孙伟, 王海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临终关怀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1): 3589-3591.

朱利军.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J]. 医药前沿, 2012, 8: 284-285.

辛喜萍.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护理与实践[J]. 青海医药杂志, 2013, 43(3): 73-74.

孙旭海, 路奇, 金琳, 等.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师, 2013, 12(11): 904-905.

赵玉蓉. 浅谈癌症患者的社区护理[J].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2012, 18(10): 251.

刘春玉. 社区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59-160.

邓若云, 葛文娥, 丁振华, 等. 音乐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 2010, 16(30): 3624-3625.

Bradt J, Dileo C, Grocke D, et al. Music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in cancer patien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Aug 10;(8):CD006911. doi: 10.1002/14651858.CD006911.pub2.

Huang ST, Good M, Zauszniewski JA.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in relieving pain in canc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 J Nurs Stud, 2010, 47(11): 1354-1362.

刘琳琳. 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35): 274-275.

于海燕. 社区临终护理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4): 140-141.

陈爱鱼.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8): 1066-1067.

曹韵贞. 名医会诊艾滋病[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 23-25.

谢新永. 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4): 518-519.

周玲君.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系统的构建研究[D].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09: 33-34.

The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The community nursing workforce in England[EB/OL]. [2012-05-05]. .uk/direct.

肖丽, 孟凡红. 探讨影响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的因素[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 6(2): 208.

李映兰, 欧阳玉燕. 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 现代护理, 2002, 8(11): 880-881.

蔺晓贤. 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 25(6): 73-74.

陈春燕, 罗羽, 谢容.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2): 26-28.

刘晴暄, 陈竹卉. 国外临终关怀发展动向[J]. 中国社会工作, 2013, 15(21): 26-28.

孙晓, 田梅梅, 施雁. 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相关技能实践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 2012, 18(33): 3974-3979.

邹敏, 徐燕, 袁长蓉. 三甲医院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J]. 护理研究, 2006, 20(12): 3133-3134.

宋莉娟. 英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启示[J]. 护理杂志, 2013, 30(22): 60-62.

陈秀明. 长春市社区护士姑息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 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2): 5-8.

卫生部. 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J]. 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5): 5-6.

施捷. 上海3年内完成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N]. 新民晚报, 2014-4-24(A6-7).

唐美芳. 在社区开展临终护理的重要性[J]. 中外医疗, 2010, 29(24): 132.

临终护理论文篇(9)

1 临终关怀的心理支持系统现状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医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以崔以泰的“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的调查研究起步[ 1 ] ,期间经历怀疑、拒绝再到现在的开始接受,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采用临终关怀的姑息治疗是作为放弃积极治疗之外的一种护理工作,而护理目标则是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坦然面对死亡。我们在对四川部分医院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在全省范围内对180 家医院进行了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64 份。结果显示, 仅有22. 6 %的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11 %的医院曾经尝试开设专门的临终关怀护理病房,但是在实践中病人及家属的接受程度和经营状况都不甚理想而停止了此项服务。在所有开展过此类服务的医院主要采取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尤其是在肿瘤等专科设立病房的模式(68 %) ,家庭或社区的模式,以及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非常少。这表明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开展的困难较大,病人的接受程度还是较低。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外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由政府或私人资助,由医生(兼职) 、护士、营养师(兼职) 、心理学工作者(兼职) 及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健康团队,承担着病人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心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照顾和健康指导。国内目前无论是研究还是临床实践,更多是从护理的角度开展,少数从心理与精神卫生角度的研究或讨论则要么停留在一种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要么直接引用国外一些心理学在临终关怀方面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判断,从事临终关怀服务人员中73. 2 %是医学背景专业医生及护理人员,66. 7 %的医院认为目前此类人员对心理学等知识的掌握较差。这让我们明显感觉临终关怀目前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没有引起重视,对从业人员亦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培训和死亡学的教育,这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建立相应的心理支持系统。

2 死亡观念与社会系统文化的影响

处在临终状态的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体本身的原因、来自社会环境的应激、社会支持资源的匮乏等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面临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人类在即将死亡的临终时刻,大多数的心理表现是焦虑和恐惧,这是人类对死亡的基本态度。国外资料表明, 临终关怀者病人表现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适应障碍。害怕濒死和死亡,以及解决不了的悲伤问题,是普通人群中焦虑的主要起因。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接近死亡时,其心理反应是十分复杂的,甚至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死亡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尝试用人格结构来解释死亡恐惧,认为死亡恐惧除了对外部危险的反应外,亦是一种内部过程,即是发生在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某种东西[ 2 ] ;贝克尔则是从社会心理层面深刻地剖析了我们的死亡恐惧和伴随着的焦虑[ 3 ] ,另一位在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库伯勒- 罗斯( Kubler - Ross) 在1969 年的《论死亡和濒死》中总结了濒死病人的5 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愤怒、交易、抑郁及接受,尽管这样的一种划分被批评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因为这些反应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 。但无疑,这些先行者的工作,让我们开始关注和理解人类的死亡及蕴含的心理焦虑。相对西方的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对帮助信徒对抗或消除死亡焦虑,我国类似的宗教死亡观念的受众群体是非常少的,在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基本上也不考虑宗教的因素。

处在垂死状态的患者的焦虑状态带有敏感多疑的特征,这样的心理特征同时是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价值观上最大的差异是对于家庭的观念。西方国家重个体,轻家庭;中国人重家庭轻个体。同时,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等宗教的生死观与死亡态度影响着国人对死亡及濒死的认知[ 5 ]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更重视本位之生死观与生死智慧,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的临终关怀,比如以儒家义理来说,个人固可在临终之际,在家属亲友之间得到慰藉,也可进而呈现人之主体价值,不为恶疾所限;道家则认为关怀应该是一体的关怀,唯有生死意义的了悟,才能带来身心真正的转化,否则单纯减轻生理、心理、社会的痛苦与负担的作法,是无法真正解决临终者的问题的。临终关怀模式的选择的问卷中,排除经济因素的考虑,临终者倾向于选择以一个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其心理需求的社会价值已经降低,更多考虑的是家庭的价值。但是,不能忽略的是选择也和整个社会系统文化弥漫着对垂死者过程和垂死者的焦虑和误解相关,我国仍然处于缺乏死亡教育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文化理论倡导的是一种避免讨论死亡与临终的问题,缺乏对病人临终状态体验的关注,这样的社会现实常常使濒死病人处于有意或者无意地处在被社会隔绝。在我们的调查中,临终关怀人员面对病人问及死亡问题时51. 3 %的人采取的是回避和减少接触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社会系统赋予疾病的某种“隐喻”,当处在垂死的状况中,通常我们会有意无意地降低了垂死者的社会价值,而尽量避免与他们的接触。尤其当这种疾病是和某种不体面的原因相联系时(比如AIDS) ,它所引起的冷漠和患者的焦虑就更为明显。苏珊?桑塔格就曾尖锐地指出这种“面对疾病时的冷漠,包含着疾病带来的重大的后果的一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6 ] 。因此,当继续停留在医院进一步接受临终关怀时,也许就会面对着这样的一种双重疼痛,而这一结果恰恰和临终关怀的初衷相悖。

3 心理支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化,疾病慢性化及癌症高居国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死亡的阴影与讯息,不断冲击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命价值观,因此强化医学等学科领域的人文关怀,提升精神生活境界与扩展生命视野,成为整个社会转型中重要的课题。

3. 1 医疗观的转变

由于当代医疗科技的目的在于治愈病人,医院更多倾向于比较积极的治疗救护,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下,每日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交谈,倾听其诉说,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利用心理科学知识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 并教给患者一些应对及缓解恐惧和焦虑的方法。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不以技术而以人性为主的医疗思考方式,以改变只见病体不见病人的传统医学作法,这和心理支持系统是相吻合。不过,这种违反主流医疗体系的作法,除非有很强的实证效果与学术基础,否则很难得到医学界真正的支持。我国从80 年代就开始关注临终关怀,将这一事业作为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但实际上,我国医务人员更多地把临终关怀视为对病人临终前肉体痛苦的控制,调查中41. 4 %的医院把临终关怀的重点放在疼痛控制,高于重视心理服务(36. 1 %) ,而实际上,对于身处生命末期的病人和关爱他们的亲人来说,心理的痛苦更可怕。临终关怀则正是促使全民从以救治(cure) 为本位的传统医疗观向以关怀照顾(care) 为本位的新时代医疗观转化的尝试,冀望通过联结当代心理学与医学等知识,使临终关怀服务者兼具心理学训练,能掌握临终者的心理活动及发展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及疏导,以缓和与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3. 2 死亡恐惧的心理过程的本土化研究

从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平静地对待临终是一个人人格结构的产物,对死亡恐惧的研究和死亡教育正是培养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对恐惧的承受,而临终关怀本身既体现了环境关怀,也反映了临终者从第一次诊断到临终阶段贯穿整个过程的控制的策略,以及人际支持。如何以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打破死亡的社会禁忌,积极探索死亡的学问,提升国人面对死亡课题理性的思维层次,避免陷入哲学的混沌境域,或可化解生命的不安与自在面对个人生死的历程。有关临终关怀的学术研究,国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未必适合中国的状况。因为中国有迥异与西方的习俗、思想和文化背景。前面分析了死亡观念与社会系统文化等观念使得病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因此临终关怀中对死亡的讨论与哀伤的处理方式则肯定有差异。

调查中有77. 3 %的医院对加强从业人员的心理学与死亡学教育的持支持态度,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来说,需要有更多心理学工作者的参与,避免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建立起积极有效心理支持系统,这对于缓解患者身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双重的意义。问题是,在家庭结构日渐崩解的今天,医院成为临终的主要场所,传统的临终关怀是否仍有存在的价值? 对于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还能提供何种贡献? 当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出现了倾向家庭护理的模式时是否能真正反映临终者的需要? 这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醒我们在借鉴国外研究和传统的观念时,需要进一步立足本土与现实,分析与比较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从而切实提供能够适合中国人的临终关怀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崔以泰, 黄天中. 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2 :9.

[ 2 ] 车文博. 弗洛伊德文集⑥[M] .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5.

[3 ] 恩斯特?贝克尔. 拒斥死亡[M] . 林和生,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 :11.

临终护理论文篇(10)

癌症患者多数处于疼痛的折磨之中,患者生活质量很低。对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概念,在心理、生物、社会医学等内容的支持下,提倡人文精神的一种护理模式[1-3]。不但符合人类追求高生活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对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舒适性,还能维持患者临终前的尊严。本文对25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50例癌症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关怀组。普通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3-87岁,中位年龄(59.76±8.87)岁;关怀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4-88岁,中位年龄(59.36±8.43)岁。普通组和关怀组在性别、年龄、患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相互比较。

1.2护理方法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关怀组在普通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3评价标准对患者疼痛、心理、护理满意度参照文献[4]评价。

1.4统计学方法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结果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护理治疗,疼痛评价中,普通组1例完全缓解(4.00%),6例基本缓解(24.00%),9例好转(36.00%),9例无效(36.00%);关怀组4例完全缓解(16.00%),8例基本缓解(32.00%),11例好转(44.00%),2例无效(8.00%),关怀组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状态中,普通组9例较好(36.00%),11例一般(44.00%),5例较差(20.00%);关怀组17例较好(68.00%),6例一般(24.00%),2例较差(8.00%),关怀组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情况中,普通组11例满意(44.00%),10例一般(40.00%),4例不满意(16.00%);关怀组19例满意(76.00%),5例一般(20.00%),只有1例不满意(4.00%),关怀组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癌症患者在临终前多数在生理上处于疾病的折磨以及疼痛之中,在心理上处于严重的失落阶段,感觉孤身一人处于人世。患者与家属都需要精心护理,帮助他们共同走过人生的困难期。本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包括:①皮肤护理:晚期癌症患者多数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患者容易发生褥疮,对于已经患有褥疮的患者,Ⅰ级褥疮患者帮助其定期改变身位,对骨突部位进行按摩,对于Ⅱ级褥疮患者使用八湿膏治疗,在换药之前,对患者使用红外线照射,照射时间维持约半小时;②口腔护理:患者使用NS或朵贝氏溶液进行漱口,以此预防口腔溃疡以及口腔炎的出现;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制作时注意颜色等的搭配,促使患者产生食欲,食物的种类要主动多元化,营养均衡分配;④疼痛护理:多数患者长期处于疼痛之中,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按摩、热敷等,疼痛剧烈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服药等措施缓解疼痛。

临终关怀是对人生观以及死亡意义的深层次探讨与护理服务[6-7],一方面帮助患者对自己的以往生活以及现在的状态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变了心理状态,建立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临终关怀包括:

3.1满足患者心理需要,由于患者多数处于愤怒、忧郁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感受,在身边支持理解他们,护理人员以及医生平时要保持微笑,说话语气注意亲切和蔼[8],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平时和患者多多相处,鼓励和家属多相处,避免患者出现孤独的感觉。

3.2患者治疗环境要营造成温馨的氛围,病房适当的摆放花草,拉开窗帘,阳光洒在病床上,播放一些舒缓或者患者喜欢的音乐,病房里温度和湿度都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尽量让患者感觉到有家的味道。

3.3一方面家属要对患者多多爱护,另一方面家属和护理人员之间也要多沟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安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正在面对以及即将面对的现实,使患者和家属的情绪都得到抚慰。对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属心理也有很大的抚慰作用。实施临终关怀需要医护工作者有较高的素质,在心理沟通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都要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更好的服务病人。

本文对25例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结果显示患者疼痛评价无效例数只有2例,17例患者达到心理状态良好,19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各项内容明显优于普通组,临床实施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群,张孟喜,付桂香,等.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4):539-539.

[2]鲁英,吕翔.试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2):141.

[3]于秋红,栾玉杰.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3-4.

[4]斗罗玲,王利娜.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6):162-163.

[5]王艳慧,吕雪丽,韩名娟.对癌症晚期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80-181.

临终护理论文篇(11)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因此,使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1]。

1临终关怀需要认识的概念

1.1临终关怀的含义 指对于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学措施,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发展的进程。是医务人员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护。

1.2临终关怀的服务理念 临终关怀是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服务,通过全面的身心照料,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获得心理、社会的支持。从事这项服务工作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主任医师的职称,且具有留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他们把外国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服务规范带到中国,是这项学科的奠基人和研究者,培养了一批这样的专业人才[2]。

1.3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及医护人员,都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坦然面对死亡,直面现实。面对无法医治的情况,能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缓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体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3]。对于一些家庭,可以摆脱沉重的医疗负担,安慰子女和家人,是解决临终患者照料困难的一个途径。

2我国临终关怀现状

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2003年,邸立军[7]等人经研究发现,认为可以坚持为临终患者提供相应的照护的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为50%,51.4%的临床医护人员指出应该重点减轻生存期

3临终关怀中的几个主要目标

3.1有效止痛,提高生命质量 在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中,以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最为常见,其发病原因为放、化疗刺激,或肿瘤细胞迅速累及附近器官组织以及骨骼等。有数据资料指出,在癌症患者中,存在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可高达80%,此外,将近30% 的患者往往需要承受着疼痛的反复折磨,且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致使患者产生焦躁、恐惧、绝望等心理障碍,也可以使病人家属产生绝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5]。

3.1.1按阶梯给予止痛药 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具体疼痛表现来选择适宜的止痛药物。临床上多以非阿片类药物最为常用,其中的代表则为阿司匹林,若难以实现止痛的效果,或患者的疼痛持续恶化,可依据实际情况加用适量的弱阿片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代表为可待因。如果患者的疼痛表现仍未有好转,则需代之以强阿片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代表为吗啡,也可依据实际情况与非阿片类的药物联用[6]。

3.1.2疼痛的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疼痛加剧时做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与患者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回忆过去愉快的事情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去除患者的烦躁和忧虑。此外,与家属一起布置舒适的家庭环境,使患者获得安全感、舒适感。

3.2心理护理 临终癌症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可出现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悲观、绝望以及恐惧等,所以在临终关怀阶段,心理护理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首先要对临终癌症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为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和临终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全面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3生活护理

3.3.1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人员要注重对临终患者进行全面的生活护理,并要教会家属适当的生活护理的方法,要始终保持患者的床铺的整洁和衣物的洁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也可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3.2及时地补充营养成分 临终患者由于病症的折磨普遍表现为体质消瘦,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表现,因此需要及时地补充高蛋白质以及高热量食物,患者的饮食需要坚持清淡、易消化的原则。针对伴有口腔溃疡的患者,需要加强口腔护理工作,可使用适量的局麻药,缓解患者的疼痛,以促进其正常进食。针对恶心、呕吐现象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使用适量的止吐剂,如有必要可对其进行补液治疗,并对其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进行纠正。

3.3.3预防压疮 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家属为患者翻身,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并要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以及时地发现异常现象。

4对家属的护理指导

在对临终癌症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在患者的治疗中,其家属往往需要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需要承受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同时还需要全面地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因此其身心压力往往较大。因此,护士要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指导家属配合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让家属不做无谓的精力、体力的消耗,保持身体健康,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使患者临终阶段保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心态[7]。

5临终关怀的内容及模式

5.1以患者为工作的中心 在临终关怀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始终是临床护理的中心。由专业团队成立专门护理小组,结合临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主要内容有生理护理、病情艰苦、心理护理以及社会支持等,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帮其渡过哀伤期,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8]。

5.2以家庭为单位 属于居家护理的一种,主要是借助于亲情的力量为临终患者带来温暖,主要是由家人负责临床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5.3提供团队服务 属于一种集体合作性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其人员组成为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社会工作者、营养师、心理专家、康复师、卫生员、志愿者以及牧师等。通过团队人员的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在于以家庭为单位,将患者视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并且其提供全面和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成为最可及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9]。

6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现在人们固有的死亡观念能否改变,面对死亡的来临, 是否做好了死亡前的准备在伦理孝道方面,能否为老人竭尽全力尽好孝道。面对传统医学理念的影响,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姑息性的治疗,以控制症状,解除痛苦。对个别医院管理机制的不建全,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各级部门机构之间能否保证协调和沟通,以及社会支持的力量是否强大,对于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是否下力气去完成,让他们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娴熟的业务技术,再有就是对临终关怀机构数量不足,硬件条件不够等因素的考虑。

7临终关怀发展的展望

早在1992 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就说过: "要将临终关怀视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发展规划,以保证其沿着健康的轨道良性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成熟,人们对社会卫生保健体系的关注普遍增强,有研究指出,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必须同时涵盖基本组成部分,既要有预防和临床治疗,也不能缺乏临终关怀。近年来,现代医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日益成熟,社会医学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均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撑和保障。黄海珊等人在2006 年提出,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加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对伦理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不断加强服务机构的各项工作,并逐步实现临终关怀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以及制度化。中国临终关怀服务将朝着" 理论深入化、教育普及化、实施适宜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发展[10]。

总之,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临危患者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临终关怀事业,还需要政府及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支持推动。

参考文献:

[1]李德华,曾文婕.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展望[J].医学信息,2010,02(23):317-318.

[2]王兵,欧阳儒颖.对社区卫生中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的思考[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244-245.

[3]施永兴,王光荣.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5-13.

[4]史宝欣,杨立群.临终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0.

[5]王珏辉,姬栋岩,张宵艳.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10:56-65.

[6]郑悦平,李映兰.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现状[J].现代护理,2008,14(3):318-320.

[7]邸立军,刘淑俊,宋国红,等.肿瘤姑息治疗状况及医务人员对肿瘤姑息治疗状态度调查[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5):385-389.

[8]赵佩英,杨燕群.临终护理缺陷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3,3(2):20-22.

[9]孙玉美.临终护理的进展[J].现代护理,2001,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