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临终护理综述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52

临终护理综述

临终护理综述篇(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1]、慢性疾病以及各种肿瘤晚期人数不断增多、“空巢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我国专门的临终关怀中心并不多见。而多数综合性大医院因经济效益、周转率等因素也往往拒收那些无治疗价值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同时我国相当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患者在综合性大医院住院的费用[2]。加之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在家庭等熟悉的环境中走完生命最后的进程。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无疑给社区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区临终关怀模式的研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临终关怀模式。从而更好的为临终患者提供照护服务,提高临终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降低卫生服务成本,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度以及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3]。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模式

模式的概念最早由建筑大师Alexander[4]提出,后来哲学学科引进并延伸了模式的概念,用作分析或阐明事物的关系与本质[5]。在实际工作中,模式一般指事物或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格式、样式、样板和模型[6]。临终关怀模式的探索模式,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观点,是支配事物发展的总体观念,是对该事物本质性的看法的体现。临终关怀模式就是从总体上对临终关怀进行把握[7]。

1.2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8](hospice care)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学是一门以实践规律为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其分支包含了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各方面的促进作用,还在于对于医学以及社会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其社会方面的意义,临终关怀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时代水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准。

1.3 居家临终关怀的概念

居家临终关怀是护士或临终关怀专门人员访问家庭护理病人的形式。

2 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

对我国目前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10],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9]。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家庭一社区一医护人员”相结合的社区临终关怀模式。

2.1 李义庭的“PDS模式”

李义庭的PDS模式全面构建了“1个中心,3个方位,9个结合体系”(One Point Three Subject Nine Direction)。“一个中心”即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中心,针对临终患者临终前的痛苦,给予特殊的医疗、护理服务,使临终病人尊严、安逸地辞世,表现出对人的最大尊重,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命认识的神话,这有利于减轻家庭成员精神、心理和经济的负担,有利于家庭和谐、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有利于为人类社会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方位,九个结合”,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要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列入我国卫生事业和区域性卫生规划内,并认真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应将临终关怀同社区人员的医疗、保健、康复一样纳入总体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区域应以街道,农村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业务上以街道医院、乡镇医院为依托,来推动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目前,或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应重点加强家庭临终关怀病房的建设,并同临终关怀医院一样,建立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地将临终关怀事业引向深入[11]。

PDS模式作为一种大家比较公认的模式,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理想化模式。但是,其涉及的方面广,人员广,未免显得面面俱到,这在我国现实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其可行性及实用性大打折扣。

2.2 施榕的“施氏模式”

“施氏模式”主要着眼点在乡村,其核心是家庭临终照护。施榕认为,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在乡村将大有发展,家庭临终照护是医学目的的崭新内容,应尊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临终病人的祈望,有利于老人及家庭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施氏模式提出,①要统一认识,全面规划,把我国乡村的临终关怀事业纳人老年医疗保健的总体规划,成立省(市)、县协调织,制定乡村临终关怀的政策法规、制订家庭临终护的相应政策,包括家庭临终照护的基本内容、质量要求、收费标准、费用承担,以及分配方案等,使家临终照护模式有章可循,健康运转。②要建立县、乡、村家庭临终照护指导中心,对所辖的家庭临终照护进行统管,提高乡村全科医生、家庭临终照护的家属和有关人员的业务技能们研究能力和协调水平。③施氏模式认为乡村全科医生是农村卫生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乡村全科医生的种种特性为他们在家庭临终照护模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提出了针对乡村全科医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临终关怀培训。④为防止病人家属或照顾者对病人不愿或不好好照顾,有必要订立“家庭临终护理公约”。⑤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由依赖、顺从、被动的“主妇”名份,上升到独立、自由、主动的主角地位。因此,需要提高妇女角色意识,使她们更好配合乡村全科医生共同做好家庭临终照护[12]。

施氏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较高。但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社区家庭照护方面制度并不成熟。同时,随着现在社会独生子的增加及其工作的繁忙,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价值的转变,“空巢家庭”数目的不断攀升,施氏模式很难推广施行。施氏模式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3“家庭―社区―医护人员”模式

“家庭―社区―医护人员”模式吸取了“PDS”模式和“施式模式”的优点。提出由家庭为临终者提供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其余部分由保险公司或者单位支付),创造患者满意的临终环境,家庭成员作为临终团队主要成员进行生活护理、精神抚慰及其他帮助;社区帮助组织安排自愿者组成临终团队进行资金的筹集,如单位提供医疗费用,协助落实保险金、贫困人口医疗补助金,募捐、成立临终关怀基金,并监督家庭中临终关怀的实施。由社区医疗机构或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中心提供的医务人员进行其他相关的临终关怀服务。社区组织自愿者的具体方式为以己养老模式:由同时具备相当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组成志愿团队,通过社区组织安排协调进行关怀并记录时间,当志愿者本人或者亲属需要照护时可向社区提出申请,参照所提供的照护时问由社区安排调配偿还或进行一定经济补偿[13]。这种模式是三种模式中覆盖面最广的,也是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强的。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在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负担。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以及国民素质的局限性,此模式的实施,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3 针对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广临终医疗保险计划

日本的老年福利医疗保险制度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一方面,我国虽然不能做到像日本一样强制全民皆保,但该举措的成功实施启示我们要更加重视老人医保制度的完善,切实做到为病人服务。

3.2 大力开展临终护理院的建设

在我国现存的医疗制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下,我国临终护理大都以居家形式为主,然而,在“四二一”家庭数目的不断增加,“空巢现象”的持续恶化以及家属照顾者相关照护知识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下,居家临终护理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并且还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社区卫生资源。建立临终护理院可以帮助缓解上述压力,且能优化资源的利用。根据未来发展的趋势,居家为主的临终关怀模式将被社区临终护理院为主的临终关怀照护模式所取代。

3.3 扩大社会支持系统

由于我国医务人员的缺乏(尤其是社区),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不便,也给医务人员本身带来了很大的负荷和压力。仅仅依靠医务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临终照护需求,所以需要社会各界的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经济、照护等方面的支持。

4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仍不完善,未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网络系统。尽管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几种社区临终关怀的模式,但其中每个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及局限性,不能很好的适合我国国情。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资源利用。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牛欢欢.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临床合理用药,2009年1月第二卷第二期.

[1] 牛欢欢.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临床合理用药,2009年1月第二卷第二期.

[3] 陈淑琴,王茂娟. 设置临终病房作为临终护理模式的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2000年9月第 15卷第9期.

[4] Brad Appleron.Patterns and Software;Ensential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2002-02-14.

[5] 季晓鹏,王志红.我国超市家庭护理服务的现状与分析.护理杂志,2007年第24期.

[6] 马亚娜.超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模式的比较研究.http://.cn/..

[7] 龚实愚.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在我国的模式探讨.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李玲.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国际护理学杂志,2005年8期.

[9] 李玲.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8月第24卷第8辑.

[10] 陈春燕1,罗 羽2,谢 容3.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2月第5卷2期.

临终护理综述篇(2)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当前临床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式之一[1], 既往研究表示其药物流产方式的成功率较高, 因其痛苦程度与不良反应等均具优势, 使得临床可行性较为满意[2]。药物流产过程中如健康教育与系统干预措施不当极易引发出血量多及出血时间长等不良情况, 会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本研究针对部分药物流产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 在出血情况与流产成功率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改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18例药物流产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 所有孕妇均自愿终止早期妊娠, 且无合并急性生殖系统炎症、异位妊娠或其他系统严重病变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7~37岁, 平均年龄(22.9±4.1)岁, 孕周8~14周, 平均孕周(9.8±0.4)周;观察组患者年龄16~39岁, 平均年龄(23.4±4.2)岁, 孕周9~14周, 平均(10.3±0.2)周。两组患者入组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 首日分别于6时与18时口服25 mg米非司酮, 次日服药方式同上, 第3天6时口服25 mg米非司酮, 7时给予0.6 mg米索前列醇, 而后持续观察孕妇宫缩、孕囊排出等情况, 相应记录阴道出血量, 存在不良反应立即给予纠正。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开展综合护理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用药前辅助完成体格检查与妇科检查内容, 依据医嘱要求指导患者合理用药。②用药干预: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表现, 合理收集孕囊排出前阴道排出物。经米索前列醇用药后积极观察孕囊排出表现, 存在宫缩乏力表现者及时给予宫缩剂, 获取排出物后迅速评估蜕膜组织完整程度。孕囊排出后采用抗生素与宫缩剂, 以缓解出血与感染情况。③清宫术护理:服用药物后如孕囊排出程度不佳应及时上报责任医师, 迅速给予清宫术, 术前着重对患者开展临床宣教, 讲解手术开展目的, 缓解应激性心理反应。④心理干预:药物流产孕妇大多均为计划外妊娠情况, 进而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隐私问题。临床护理时需确保热情、和蔼的态度, 重点讲述药物流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并提高日常避孕重视程度, 改善心理疑虑问题。⑤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外阴清洁意识, 讲解有效避孕方式, 同时要求患者密切关注生理表现, 如存在腹痛、流血或感染等表征立即归院复诊。

1. 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流产结局, 治护措施实施后孕囊完整排出, 且宫腔内未见残留物者为完全流产;孕囊排出不完整, 宫腔存在残留物, 且开展清宫术者为不完全流产;孕囊未排出, 转行人工流产术者为药物流产失败。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结局显著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传统钳刮术等流产方式不但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的损伤, 在宫颈扩张不足等情况发生时还会引发大量出血, 极易形成月经紊乱与宫颈粘连等并发症, 使得临床安全性受限[3]。目前,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药物终止妊娠方式已在临床中受到广泛认可。米非司酮主要对子宫脱膜中雌、孕激素受体产生影响, 竞争性阻滞孕酮生成, 从而促进脱膜细胞坏死, 并推动子宫软化扩张[4, 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实施后, 其完全流产共37例(62.7%), 不完全流产18例(30.5%), 药物流产失败4例(6.8%), 其流产结局显著好于常规护理患者, 证实完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效果。作者分析其用药后基础干预措施对药物流产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则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实际护理工作开展时应着重加强对患者心理认知行为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式, 用药阶段给予完善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良好改善流产结局, 缓解患者临床损伤。

参考文献

[1] 熊丽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护理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3):73-74.

[2] 马春香.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26):3512-3513.

[3] 谭瑞琴, 王丽.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护理. 全科护理, 2010, 8(28):2583-2584.

临终护理综述篇(3)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高血压;疗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亦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比例更是居高不下,高血压病成为了中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产生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根本作用是应用最科学、最严谨的办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目前国内外对循证护理的研究较多,我院对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及稳定性明显好于干预前。现将具体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公布如下。

1循证护理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一般症状、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记录,并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日常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药物服用、血压控制状况等,对每一位患者制定一套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循证护理干预方案。

1.1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

循证护理学是整体护理学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其将最新的研究证据应用到当前的患者护理服务中来,谨慎、准确、明智的使用各类研究依据是开展循证护理的三大重要要素。对普通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人员的长期临床护理经验是开展护理工作的主要基础,而患者的实际情况、个人意愿属于开展护理工作的根本。循证护理能够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并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对合理、科学的护理办法及方案。

1.2循证护理工作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和生活习惯以及机体的衰退有密切的关。高血压病是临床很多致死性疾病发作的前驱性因素,比如脑出血、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发展被证明与高血压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循证护理要阻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运动、药物、血压状况、以及其他能引起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循证护理工作开展前,上述问题是影响进一步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

1.3循证护理知识教育

由于机体的衰退,老年高血压患者与青中年患者相比,其记忆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2]。根据此特点,就必须充分调动患者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对患者进行足够的关心以取得其理解和信任。

个性化的护理是循证护理的一大特色,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或者接受能力进行不同方法的知识教育,如对不识字的患者进行视频方式,对听力不好的患者进行图文并茂的科普画册方式等,均属于个性化方案的制定。饮食、运动、用药是高血压患者循证护理的重点,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1)饮食:有研究表明[3],超重以及肥胖是造成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与体重正常者相比,前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后者的3倍。而通过降低体重,临床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能提高各类降压药的疗效。饮食习惯的不健康是造成体重出现超标的重要因素,因此,指导患者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建议多食用锌、钙以及鱼类蛋白较多食物,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以及提高用药疗效的重要办法;(2)运动:适当、规律、长期的运动,不但能够有利于体重的控制,还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代谢、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最终能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3)用药:高血压病患者常常需要终生服药,而随着老年人记忆力的衰退,造成患者忘记服药的事件较多,护理中,可以建立患者选择闹钟进行定时的提醒,以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也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机体功能的退化,其发生用药后副反应的概率较青中年人高3-7倍,因此,对用药安全的知识教育异常重要。如使用利尿剂会导致机体电解质的紊乱,β受体阻滞剂会导致气道阻滞,ACEI会引起干咳,CCB会使血管出现扩张,出现心动过速。因此,对服药的患者进行相应药物副作用的讲解,如发生上述的不适,应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应的药物调整。

1.4心理循证护理

心理因素被越来越多的证明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高血压患者中尤为明显,特别是容易出现激动、暴躁情绪的患者,其血压往往不易被控制,而且临床上关于激动或暴躁后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报道也较多。充分说明不良的心理状态与血压控制、并发症出现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对于心理循证护理的手段常有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培养乐观的情绪,避免心情的波动,稳定机体的内环境,最终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目的。

2结语

循证护理以强调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作为基础,将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的知识以及技能经验进行紧密的结合,综合的考虑与应用。循证护理既是患者的需求,同时也是护理学发展的一个必然。因此,将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后,护理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而要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进行广泛的资料查阅[4]。

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方案,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一般特点、治疗、预后以及并发症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对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循证护理干预,往往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以临床护理经验作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是循证护理的核心内容。通过详细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疗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耿成健.老年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13):21.

临终护理综述篇(4)

在经济快速发展,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基础上,人们逐渐提升对糖尿病临床护理的要求。在此新的形势下,不少医疗机构和学者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均展开了对糖尿病临床护理方法的研究[1-2]。经过多项临床实践证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充分实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该研究选取了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10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通过该院伦理委员组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由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患者为51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50~90岁,平均年龄为(71.36±9.14)岁;对照组中患者为51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51~89岁,平均年龄为(70.91±9.56)岁。纳入及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排除相关药物过敏患者。经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分析,其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①实施入院资料护理,明确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以及病情严重情况,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3]。②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护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情况,并对相应的生命指标加以记录,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③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早晚2次对病房加以消毒,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及时更换患者的被褥,保持被褥的卫生。

1.2.2 干预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①健康知识教育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相关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发机制、影响因素等,使患者和家属从根本上认识糖尿病,明确糖尿病的相关发病机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向其发放宣传手册,使其能够独立实现对糖尿病的学习,提升其对糖尿病疾病的认知能力,最终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4]。②健康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升与患者的交往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对话明确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并针对情绪不一的患者实施具体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o理人员应在掌握患者喜好的基础上,为其播放柔和优美的音乐,放松患者的心情。对于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参与其喜爱的活动,通过与病友之间的交流,逐渐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5]。③用药指导护理。根据患者血糖的高低情况,向患者阐述与糖尿病治疗药物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对患者展开药物指导,使患者明确具体的用药时间、次数和不良反应等,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外,护理人员也要指导患者在饭前注射胰岛素,使患者能够掌握具体注射的位置。④对患者实施健康饮食和运动护理。在健康饮食指导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尽量少服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并严格控制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并多食用蔬菜和豆制品等食物,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表。在运动指导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述定期运动的好处,并叮嘱患者在运动前要服用食物,以散步和慢走为主要的运动方式,若出现低血糖而头晕的现象,应及时停止运动。⑤对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为预防依据,耐心向患者讲述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使患者掌握并发症的类型和危害,并指导患者有效预防并发症[6]。通过上述相关指导,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1.3 疗效判定

根据国际临床护理评判方法,制定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十分满意(80~100分):无并发症,患者心情舒畅;②满意(60~79分):并发症较少,患者心情改善;③不满意(60分以下):并发症增多并加重,患者心情较差。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进过护理后,神经病变发生率为1.9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6%;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神经病变发生率为5.88%,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76%。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情况

干预组护理后,十分满意率为86.27%,总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护理后,十分满意率为82.35%,总满意率为88.24%。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在总满意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临终护理综述篇(5)

选择我院2009级涉外大专护理班,78人,年龄18—21岁,学生均已学完医学基础课程、计算机及文献检索。

2教学方法

2.1学习循证知识,培养循证意识在护理带教中,首先向护生介绍循证医学、EBN的概念、方法,使护生明确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仅需要运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杂志、互联网或向专家咨询等其他途径获取证据,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服务H。

2.2循证护理的实施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如危重病人的护理。①提出循证问题。根据病例,详细描述危重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护生能够合理地利用医疗护理资源,结合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健康信息,确定护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针对本章的教学实习要求,对危重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提出循证问题。②寻找循证支持,获取最佳证据。在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文献报道、知识网络服务台数据库等途径。

3评价方法

3.1学生的期末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

3.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笔者自制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获取信息的相关技能、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循证意识等。

4结论

4.1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加全面、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地查找资料、广泛阅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记忆更长久。EBN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临终护理综述篇(6)

然而目前国内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多,但是忽视了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综合考评,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为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队伍,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本课题组开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活动,旨在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及明确该体系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取10名咨询专家,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为咨询对象,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邮寄的方式发放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对评价指标进行3轮意见、建议的征求和修改。专家纳入标准: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专家,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且有一定的权威性;熟悉所在领域的发展动态,有副高以上职称。排除标准:拒绝参与咨询的专家和非相关领域的专家。

2.方法

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及带教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结构等资料,以及咨询专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目标要素,结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发展现状,拟定遴选标准及考评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运用Delphi法调查结果,对各条目进行排序,淘汰靠后排列的条目,修改条目的措辞,并确定各条目的权重。并将上述量表分别经3名以上湘南学院及行业护理专家教授进行内容效度检测,其中内容效度指数为0.80,整体α系数为0.79,因此该表的使用具有可行性。

3.指标评价筛选标准

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考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具体为:最重要(5分)、很重要(4分)、中等重要(3分)、不重要(2分)、最不重要(1分)。考虑不同专家对不同问题的权威程度不同,为了解专家对每个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因此在熟悉程度上按照递增程度分为5个等级: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较熟悉、很熟悉,每个不同的程度系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其中判断依据按常规分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直觉选择4类,影响程度分别为大、中、小,分别赋予不同量化值。

二、结果

1.专家的参与程度以及权威性

3?专家函询均发出问卷10份,每轮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是通过专家对指标做出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两方而来反映,某指标权威程度(Cr)等于该指标判断系数(Ca)和其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平均值,即Cr=(Ca+Cs)/2。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 925,说明本研究所选择的专家具有可信度较高的预测能力。

2.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结果

经过3轮专家咨询,共筛选出60项指标,初步确立了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大部分专家都认同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备条件,并基本形成了总体框架和指标内涵,但目前对何时、论文的影响因子、资格认证的机构性质以及护理科研能力几个指标仍在商榷中。本研究也希望借此与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具体见下表。

三、讨论

本课题针对目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针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聘任制度,缺乏对临床带教教学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激励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等现状,重点研究构建适合湖南省临床护理教育工作的带教教师资格认定及综合考评体系,使带教老师的选择、受聘、培训、使用规范化、合理化,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适合临床需要、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的护埋专业人才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临终护理综述篇(7)

         产科临床中,产前子痫是一种妊娠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进而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由此需要临床中积极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加强对产妇的护理,降低产前子痫发生率,提高规范子痫抢救能力,保证子痫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将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子痫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护理效果较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18例产前子痫产妇,年龄为21~25岁,平均年龄27.6±2.5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7.2±0.5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3例,单胎妊娠14例,双胎妊娠4例,有13例产妇未做产前检查,5例未定期做产前检查,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1例胎儿死于宫内。

        1.2治疗方法  对发生子痫的产妇,要有效的控制抽搐,及时纠正酸中毒以及缺氧。平稳血压,积极处理,必要时为保证产妇安全,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2.1临床中应用硫磺镁积极控制抽搐的发生,严重时需要进行静脉推注安定。

        1.2.2应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中和酸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支持。

        1.2.3平稳血压,保持血压在140/90mmHg上下。

        1.2.4必要时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均行剖宫术。

        2 结果

        18例患者剖宫产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值,子痫症状消失,神志情况正常,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3 讨论

        3.1预防子痫护理  预防产妇产前子痫,需要必要的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产妇高血压等异常情况,如果延误治疗,可诱发产前子痫,危及母婴平安。本文研究中有13例产妇未做产前检查,5例未定期做产前检查,产妇不重视产前检查,使妊娠期诱发子痫,为此产前应做好预防子痫护理。 

        3.1.1做好产前子痫预防宣教,加强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高危疾病的卫生科普,尤其是对偏远医疗环境差地区的产妇进行宣传[2]。

        3.1.2定期对产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包括检测血压、尿蛋白等,若检测出高血压,需要及时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重视妊娠期的高血压症状,并给予药物支持,注意日常饮食,每周定期进行检查。

        3.1.3及早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对已有病史着重护理。对双胎妊娠产妇,以及羊水过多等现象进行针对性护理;若产妇主诉头晕、视线模糊,及早进行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延伸发展。       3.1.4注意休息及营养支持,注意日常起居,保持睡眠治疗。同时加强产妇的营养支持,补充叶酸、蛋白质、铁、钙、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对预防妊娠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

        3.1.5增加护理人员对症状表征的观察能力。产前子痫先兆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产妇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烦躁、呕吐、胸闷等症状,检测血压一般都在160/110mmhg左右。护理人员在观察产妇出现上述情况,需要控制病情发展,维持病情稳定,防止病情继续恶化,预防诱发产前子痫,必要时终止妊娠[3]。

        3.2发生子痫的护理

        3.2.1保持呼吸道通畅   产妇患者在产前子痫中会发生抽搐,为此在抽搐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并用压舌板等器具固定舌头,不仅可以避免喉部分泌物或呕吐物引起窒息,还可以避免患者咬舌咬唇。

        3.2.2给养支持   在静脉输液时,可进行给养支持,改善脑供血不足,预防胎儿宫内窒息。

        3.2.3控制抽搐,进行药物综合护理   产妇产前发生子痫以抽搐表现为主,为此在临床中要控制抽搐。在综合护理中,给予产妇患者硫磺镁结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镇静药物治疗。硫磺镁是一种有效缓解痉挛的药物,具有改善胎盘的功能,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碳酸氢钠不但具有解除痉挛抽搐的作用,还可以抑制大脑皮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大脑微循环,兴奋呼吸中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起到镇静、肌肉松弛、抗惊厥的作用[4]。本文研究护理中,对产妇患者静脉推注硫磺镁积极控制抽搐,并结合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中和酸中毒。在给药进行综合护理中,需要注意用药量,防止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医护人员在选用硫磺镁的时候,需要保持产妇体内有效浓度,通常滴注速度为1g/h,不超过2g/h,每天药用量15~20g。碳酸氢钠静脉滴注时浓度为5%。

        3.2.4终止妊娠  子痫患者在护理中,若病情发展严重,为保障产妇患者的母婴安全,需要适时终止妊娠,迅速阻断病情恶化,解除病因。

        3.2.5严密监护产妇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检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体温等常规检测,必要时给予血尿等特殊检查,对脑溢血、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在终止妊娠时,严密观察母子生命体征,做好母子抢救工作准备。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子痫健康宣教,减少并发症,预防子痫发生。对产前子痫,要控制抽搐,稳定病情,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本文护理中,18例患者剖宫产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值,子痫症状消失,神志情况正常,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参 考 文 献

[1] 邵卫红,邵建芳,刘芸,黄红英,王丽,余晓燕.27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胸腹水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1. 

临终护理综述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14―02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课程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而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 我校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进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说课,并受到专家的好评。

1 课程定位

1.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该课程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用基本技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为跨学期课程,分三学期讲授。在第一学期开课,使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起始阶段便开始体验护士角色,熟悉护理工作流程,使其早期明确职业定位;同时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按照护理程序完成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技能目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熟练运用注射、输液、吸氧等操作,正确处理医疗文件,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及操作动手能力。

素质目标:认识到护理工作必须以“病人”为中心,遵守职业道德,形成慎独意识和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及应变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职业能力。

2 课程内容选取与设计

按照病人就诊顺序(“门诊―入院―住院―出院”)对应的基础护理工作,将课程内容序化为10个学习情境,26项学习性工作任务。10个学习情境分别为:“门诊、急诊患者护理、护送患者入病区、迎接新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及建病历、满足患者舒适需求、实施治疗护理等,最后是出院患者护理”。总学时164,实践学时98,理论学时66,实践:理论=1.5:1,突出了实践教学。

3 教学方法手段

根据基护课程特点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将教学方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和演示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强调把学习融入专业行动,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二是强调学生动机形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三是强调师生、同学间互动交流、共同探讨。

本门课程授课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及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清洁卫生护理”时选择了这样一个临床案例:一名男性患者,入院前身患多疾,入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家人陪伴。询问学生护士为该病人在清洁卫生方面做哪些护理工作?引导学生后总结出五项工作任务,而这五项是清洁卫生护理全部的学习内容。并且插入了自己护理该病人的照片逐项进行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情感。

4 课程考核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即由学生评价、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评价组成。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前者占60%,后者占4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4.1 过程性评价。通过三学期体现,分别占20%。

4.2 终结性评价:在第三学期考核,由理论和技能综合考评组成,各占总成绩的20%。理论综合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毕考核全部内容,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形式完成;技能综合考评:为任务工单引领式考核,所有实训项目学习接受完成,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并展示工作成果,考核过程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参与评价。

5 课程教学特色

5.1 构建了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工作需求为主线”选择和序化了课程内容。涵盖了患者从门诊到出院基础护理的整个过程。

5.2 形成了基础护理技术学案。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特色如下:①设计过程以学生为主体。②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③新知识、新方法充分体现在学案内容中,突出实用性、前瞻性。

临终护理综述篇(9)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0-03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1]。临终护理即安宁护理,是指对于那些得了不愈之症的患者,提供全人化的照顾,以维护患者最佳的生命品质;同时对其家属给予社会心理上的支持[2]。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共收治30位临终患者,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共收治30位临终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8~88岁。临床诊断均为晚期癌症,其中肝癌1例、肺癌10例、胃癌3例、食管癌1例、胰腺癌3例、肠癌4例、卵巢癌2例、肾癌2例、骨肉瘤2例、胸腺瘤2例。

1.2 方法

1.2.1 环境护理

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减轻其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安详的度过生命最后时光。

1.2.2 症状护理

1)皮肤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舒适的,勤翻身,使用减压床垫。保持床整、清洁,及时更换潮湿的被褥,预防压疮发生。

2)口腔护理 临终患者由于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常出现口腔出血、炎症、溃疡,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3)呼吸护理 临终患者各器官功能处于衰竭状态,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度,痰液情况等,必要时应用吸引器或呼吸机。

4)营养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呈现恶液质,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饮食,进食宜慢,以免发生呛咳,病情危重者应置胃管鼻饲或静脉输注高营养液。

5)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对疼痛进行观察、评价,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等采取措施控制疼痛。①药物疗法:按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采取口服、按时、个体化给予镇痛药治疗。必要时采用音乐疗法、针灸、冷热敷、按摩等非药物疗法,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恐惧。

6)心理护理 按照癌症末期患者心理变化的5个阶段(否认阶段、愤怒阶段、协议阶段、抑郁阶段、接受阶段)分别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安排家属陪伴、亲友见面;不过多地打扰患者,不勉强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主动关心家属,聆听家属的叙述,对家属的心理反应表示理解、同情并提供方便和帮助。

2 结果

30例临终患者住院时间为1~84 d,平均住院天数(18.5±3.2)d。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均为0~1分(0分为无痛;10分为不可忍受的痛)。家属对临终患者舒缓疗护服务满意度为97.5%。

3 讨论

3.1 创造家庭般的病房环境,使患者舒适

良好的医疗环境,便利的工作设置,使医护人员、临终患者和家属等共处在融洽的情感空间,有利于医患之间的理解沟通[2-3]。我们设置了家庭化的开放式病房,光线充足、明亮宽敞、空气流通,摆放鲜花或盆载植物,每天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在院内设置了谈心室,缓解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压力;多功能的综合活动室,缓解患者及家属生理上的疲劳和压力;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尽量提供单独空间,提供无线网络供患者与外界进行交流,将对患者有特殊意义的物件,如纪念品、照片、慰问卡及宗教图像等放置在患者看得见的地方,或根据患者意愿摆放这些物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提高了其终末期生活的质量。

3.2 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完善临终患者全面护理照顾是有尊严走完人生道路的保证。要加强临终阶段的基础护理工作,为卧床不起的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按摩;帮助患者清洁口腔、洗脸梳头、剃胡须、擦澡等;保持衣服、被褥的清洁干燥平整;如条件允许,安宁护士会鼓励女性患者用淡妆来提高自信,满足患者舒适和自尊的需要,以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3 镇痛护理

绝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容易使患者失去生存的勇气,有效地控制疼痛是临终护理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内容[3]。

3.3.1 疼痛评估

安宁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任何微小的变化,对疼痛进行正确评估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目前我们应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主要是数字分级法(NRS),请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进行描述。也可以让患者用“轻、中、重”等词语来表达,或用“减轻、加重”来描述。

3.3.2 三阶梯止痛法

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及途径,按照药物的半衰期及作用时间,阶梯给药、口服给药、定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3.3.3 非药物止痛疗法

在药物镇痛的基础上,必要时给予非药物止痛的治疗,如心理暗示止痛法、转移止痛法、放松止痛法、物理止痛法等,以增加止痛的效果。

3.3.4 观察止痛药物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便秘、口干、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精神异常等,进行及时处理。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在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及增加药物剂量时,应加强病情及呼吸功能的观察。

3.4 提供精神支持,进行死亡教育

3.4.1 沟通与交流

临终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痛苦及悲伤。安宁护士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认真倾听患者陈述,了解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其要求。沟通时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要宽容、接纳、平等、讲诚信,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使用传递感情的技巧,如我们每天早晚两次查房时护士总会握一下患者的手、使患者感到亲切,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注意患者的灵性需求,协助患者完成未了的心愿,如有特定的的患者,满足其宗教需要,使患者安心接受死亡。

3.4.2 死亡教育

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通过死亡教育,使患者正确看待死亡。针对不同的患者,传递积极理性的信息。如在患者接受的状态下,护士可以对患者讲述生命最后时刻要做的事情,陪伴患者一起回顾过去,鼓励患者写遗书,对活着的人提出希望,并告知患者死亡时的注意事项,让临终患者平静面对死亡。

3.4.3 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

引导患者家属寻求一定的社会支持,支持家属安然度过陪伴亲人的最后时光,安宁地面临别离,让家属尝试释放自己的情绪,跨越哀伤,重投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小洁, 李淑美. 临终患者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10): 921-922.

临终护理综述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岁;孕周35~41周,平均38周。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7.5岁,孕周33~43周。平均38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身体状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采用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路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为:①心理护理: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等自我保护,为解除患者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战胜疾病。若是皮肤瘙痒导致的患者产生对胎儿的存活表现担心,出现恐惧等情绪激动的表现,护理人员要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措施等,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②饮食护理:嘱咐患者避免偏食,挑食。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和低脂肪偏淡的食物,尤其是一些含有维生素较多的食物。③皮肤护理: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外阴的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搔抓皮肤,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④专科护理:嘱患者左侧卧位,每日进行吸氧3次以上,了解血压和心率的情况。加强胎心的监测,若是胎动次数减少可以进行吸氧治疗,症状不能改善者,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加强超声的监测,及时了解胎盘成熟度等情况变化。⑤分娩护理:分娩过程中,护士要做好抢救胎儿的准备,做好产后保暖等措施。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早产、羊水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3 讨论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妊娠常见合并症之一,主要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窘迫,甚至死胎。因此,进行更好地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难题。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以及早产、羊水污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要重视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和肝功能的情况,加强健康教育和进行产前检查尤为重要,对确诊患者积极给予治疗,通过优势护理手段和多种监护手段,及早发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变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上述研究表明,通过对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孕期保健,及时观察宫内以及自身的身体变化情况,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要做好产前监护和产程过程中、产后等情况观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以及专科护理。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慧丽,陈亚苏,王琼.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影响[J].肝脏,2012,17(11):831—832.

[2]蒿毳羽,潘宝伟,张爱荣,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233—234.

临终护理综述篇(11)

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1±12.8)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1±13.4)岁;手术类型包括:胃肠部位手术、子宫部位手术、四肢手术、卵巢部位手术、肝胆部位手术,依次为20例、21例、15例、15例、9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如抗感染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情况不了解,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大致操作过程以及手术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充分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在此期间尽可能平复患者激动情绪,给予心理安慰,并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术后护理

患者进行完手术后行动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擦拭身体,换洗衣裤,并保持床单整洁。注意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和保持相对湿度,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出现,护理人员应立即告之医生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以便能掌握患者的病程情况和心理变化,便于更好地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

1.3满意度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经护理之后,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一般:护理之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略有提高;不满意:经上述综合护理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时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上述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28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达到95.00%;对照组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依次为10例、12例、18例,满意度仅为55.00%;两组间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01,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尤其是手术患者,更需要优质化护理服务。因为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创口,恢复时间又较慢,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影响最终的康复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对患者进行优质化护理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者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通常情况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优质化护理服务,一般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在这两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本组实验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优质化护理服务,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其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并在术后对患者病房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擦拭身体,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5.00%,而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55.00%。由此可见,进行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