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博士统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14

博士统计论文

博士统计论文篇(1)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于1964年,其研究生教育也有超过40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3名教授发展到现在拥有43名教授,其中包括9名ACM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院士(Fellow)、4名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5名人工智能学会(AAAI)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院士。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在人工智能、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系,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下一代能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家”(cs.umass.edu/grads/msphd-requirements)。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该系非常注重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Original Research)的能力的教育宗旨,该系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课程计划,以培养学生坚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每年大约会收到1000份左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的申请,攻读其博士学位,而录取的人数一般保持在30名左右。完善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开放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全美最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院系之一。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招收两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研究生。只有在美国其他大学获得相应计算机硕士学位,并修完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认可的相关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学生在录取后必须经过硕士/博士的连续培养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无论哪种形式,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培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和博士生研究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养和基本研究能力训练。学生只有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论证,成为正式博士候选(PhD Candidate)人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博士论文研究阶段学习。以下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1)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advisor(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

(2)Satisfy 6 Core Requirements (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要求)

(3)Complete 42 course credits (core courses taken to satisfy core requirements are included)(完成42个课程学分,其中包括核心课程的学分)

(4)Complete a 6-credit MS Project (完成6个学分的硕士研究项目)

(5)Graduate with an M.S. Degree(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6)Pass the Department Qualifying Exam- Portfolio(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7)Form a Committee(成立答辩委员会)

(8)Propose a Thesis(提交博士开题报告)

(9)Complete 18 Dissertation Credits (完成18个学分博士论文)

(10)Pass the Teaching Assistant Requirement(完成助教的工作要求)

(11)Pass the Residency Requirement (at least 9 credits in back-to-back semesters) (完成连续两个学期修9个学分的要求)

(12)Defend and Submit a Thesis (博士答辩和提交博士论文)

本文将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探讨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的特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提供借鉴。

2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

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而广博的基础知识,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要求每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修完6门博士核心课程,而且成绩必须达到B+以上。这些核心课程分别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三大领域:理论(Theory)、系统(Systems)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1) 理论核心课:计算理论(Computation Theory)、高级算法(Advanced Algorithms)

(2) 系统核心课:有三组课程,分别是:

编译技术(Compiler Techniques)、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Modern Computer Architecture)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ing)、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

高级软件工程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高级软件工程I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

(3)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高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人学(Robotics)、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不确定环境下的推理(Reasoning and Acting under Uncertainty)、增强型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在六门核心课程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为了加强理论基础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无论哪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必须修完两门理论核心课程和一门高级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其他三门核心课程。例如,一个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修完以上两门理论和一门人工智能课程以外,还必须修完来自于系统方向不同组的三门系统方向的课程;而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则必须修完另外两门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课程和一门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

每门核心课程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其中每星期2次课,每次2小时,3个学分。根据内容不同,每门课程一般要安排5~8次书面作业、1次期中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其中,对系统方向的课程来说,每个章节完成后一般还有一次课程项目设计(Course Project),主要要求学生实现相应的算法和进行性能评价。由于核心课程要求高,课程学习内容多,导师和系里会建议学生每学期选学不超过一门的核心课程,所有6门核心课程则在三年内完成。如果成绩没有达到B+,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允许学生重修该核心课;但是,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博士资格考试申请时间前没有通过全部的6门核心课,则不再具备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严格的核心课程作业、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的专研精神,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实际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灵活而完善的博士生选修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和精深的基础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及能力。

如果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学科领域的重要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技术,是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选修课的设置则是对学科基本知识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了解并探索前沿研究方向,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做法是,在博士研究阶段,除了要求学生完成18个学分(6门)的核心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求完成24个学分(8门)的非核心课程(或称为选修课)学习。这些选修课大多是关于本学科及相关专业前沿领域近3~5年的新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或新技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一般由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提出新的课程计划,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自由选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授会将许多新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同时,通过2~3个课程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各种探索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由教授主讲的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方式。以教授为主讲的教学模式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下着重描述以讨论为主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以讨论为主的Seminar是美国计算机院系的教授最常用的选修课教学模式。Seminar的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程的选题一般是近年新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课题。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自近年来该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的专题论文。

第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由教师完成。教师在确定题目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情况将讨论的内容分为多个子专题,每个子问题由3~4篇论文组成。课程的开始一般是综述性的论文或在该领域出现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探讨该研究方向出现的新的应用背景需求和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其后的每个子专题则将对具体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选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30人左右,而且通常是由学完了核心课程以后的高年级博士生组成。学生人数太少,论文的覆盖面可能太小;学生太多,可能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同时,只有学完了基本理论后,学生才有可能具备较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在Seminar的学习讨论中,找到新的研究问题也是该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五,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对该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后,学生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估(Review)、宣讲(Presentation)和进行课堂讨论。每篇论文的宣讲时间是25~30分钟,课堂讨论时间是10~15分钟。其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选择合适的题目并对教学讨论的内容(论文)进行筛选和组织对开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准备一门新的Seminar课,教师一般需要预先通读该研究方向所有重要国际会议的相关论文,然后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对论文分类,并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提炼出来,作为课程学习的论文。在课程项目的设置上,教师会事先准备一些题目,如对某些算法的实现、评估和改进,实现原形系统等,同时也非常鼓励学生在论文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合理的课程学习安排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有效保证

美国的博士教育是以博士生的最终质量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年限来规定学生的毕业时间。在美国计算机专业,培养一个硕士/博士生一般需要至少5年时间。由于强调博士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博士学习阶段,博士生都会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并尽可能地将研究项目中的问题和课程学习联系起来,用所学到的方法或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虽然学生的背景不同,但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顺利完成博士课程要求和博士论文要求,系里建议学生按如表1所示的时间表安排整个博士阶段的学习计划。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不但在本系有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来自由选课,而且也鼓励学生在其他相关院系选修本系没有开设但对研究有用的课,如数学系或电子工程系的高级课程。总之,美国博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同时训练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5启示和建议

美国的博士教育强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用于探索与创新的研究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博士毕业生日后发展潜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计算机博士教育主要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研究项目驱动型教育”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但随着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这种单纯强调研究项目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博士生,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没有严格的博士课程要求和淘汰制度,学生在学习阶段往往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结构的完善。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博士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笔者建议,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和基本的研究能力,应该首先强调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论哪个方向的学生都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如算法、分布式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这些核心课程应由教师来讲授;同时,应严格课程的考核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对于选修课,由于其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应借鉴国内外Seminar课程的成功经验,积极有效地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上好Seminar课。

博士统计论文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审查其理论水平?国内高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仅仅依靠课程考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全面的。张光进等人的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基本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3]。也就是说,通过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检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要求博士生将学术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核心期刊在审稿时更重视论文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请的审稿人均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3)核心期刊的发行量相对大一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和同行业读者。博士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炼而成,如果课题本身缺乏理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内容不是本学科前沿,就很难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称为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从不同的侧重点收录世界各种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其中,SCI在收录、统计和评价时,也关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高水平和学科前沿的学术论文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如果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够被三大检索(或其中部分)收录,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该博士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在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1]

3、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

博士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大多数时间,其学术交流范围是在指导教师和其所处科研团队内部。基于研究课题的不同,部分参与大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范围也非常有限。事实上,科学研究是比较忌讳闭门造车的。长时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和反面因素。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研究人员会通过阅读大量的与自身从事课题相近的文献来推动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学术论文在公开发表的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甚至合作的桥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则因为公开的范围有限,公开时课题研究已经基本结束等原因,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学术论文在众多同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学术监督作用。常见的学术失范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都会因为学术论文的高度公开而暴露在阳光下。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学术造假行为,最早就是其在高关注度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被发现并揭发的。

二、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整个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汇总,学术论文则是这个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中,创新点的凝练。国内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有若干个创新点,并且将这些创新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的成果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如同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学位论文就是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将这些芯片组合成高性能的计算机。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曾撰文,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攻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作为博士生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是得到了写作论文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然后你在冠名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抢得了先机。”[2]印证了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博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中,发现评价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附带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目前公认的国内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代表,其都对应发表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研究机构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期刊数据来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与通讯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这也证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如此天经地义,为什么业内人士对于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会有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攻读学位有限的时间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间存在矛盾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将学术论文撰写和博士生的课题研究剥离开来思考的,忽略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攻博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想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就必须涉及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4]刘朝晖在对西南交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攻读博士学位时间超过5年的博士生,不仅人均数有所增加,并且学术论文的国际认可度也有显著的提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从撰写到投稿、审稿和刊登,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博士生的正常学习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因就放弃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显然不太合理。对我校近几年授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就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言,制定在读期间超过4篇/人的最低控制标准,既不难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则无法从制度上纠正博士生急于毕业拿学位的功利心态。[5]

2、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将发表学术论文当成了任务去完成。发表学术论文带着强烈的功利性甚至商业性,着眼于期刊是否被学位授予单位认可,论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请学位的时间计划,寻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业内曾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制定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相当于将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责任转嫁在期刊评委和编辑身上”。这种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势的学术不端行为。对这种现象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人抱有仅仅是为了拿博士学位这样的思想,被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学术论文的要求,那么他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精力会更少,学位论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3、存在标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

对博士生及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体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量化的标准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个性化的评价,忽略了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别。不过这个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特点,制定更加细致、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士学位申请者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出发,高校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点滴积累。将学术论文的提炼回归到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仅仅评价学术论文的数量或质量。注重对学位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制度。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的评审,以前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规定:对于新增学科、新增导师的首届申请学位者和课程成绩有不及格的现象或无硕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有6份学位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同时,为了鼓励博士生按期毕业,对于超出正常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也进行6份论文的校外双盲评审;其他学位申请者为2份校外盲审和4份正常评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生急于毕业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博士生系统深入的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在近几年改变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可以减免双盲评审的份数,同时要求所有的评审专家均应选择校外专家,以此既能激励博士生潜心研究,提炼高水平学术论文,又能保证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效果。

3、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考虑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及学术论文的质量关系,并将不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为4档,协调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差异,制订了国际知名刊物I档和II档目录,并根据博士点学科分布特色,选取了部分一级学会刊物作为指导性目录,同时关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术的期刊档次,允许博士生分别以1-4篇学术论文达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并对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的权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博士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训练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激励博士生摒弃杂念,投身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在纪念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2-12.

[2] 孙莹.评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71-75.

[3] 张光进,廖建桥,初浩楠.理论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认可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897-903.

[4] 张羽.1958-2003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辽宁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82-85.

[5] 冯长根.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8)[J].科技导报,2011.29(15)83.

博士统计论文篇(3)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博士统计论文篇(4)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 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 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博士统计论文篇(5)

虽然现代意义的博士生教育诞生于德国,但二战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后来居上取代了德国的榜首位置,这与美国人长期以来笃信教育的威力不无相关,他们始终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关键,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休戚相关。美国博士生教育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培养体系,成为美国教育的精华。

一、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社会一向推崇开拓创新,在博士生教育上,亦恪守“富于敢闯敢干精神”人才的造就。博士生培养计划是为有志于终身探求知识的学生设立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生培养计划着重于加大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能自由地探索问题和发表意见,对知识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博士生培养的基本原则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专业领域内的文献,用恰当的原理和方法去认识、评估、说明学科前沿的争论焦点和所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初始美国博士生的培养形成了两种目标:一种是培养教师和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人才,另一种是培养应用研究人才。这两种不同方向的目标在美国博士生教育中并存,形成了美国特色的博士生教育,即“学术兼顾”。各大学培养的总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通过三方面落实:第一、掌握一种或多种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二、培养必需的研究技能和(或)应用技能。第三、培养有效的教学技能。

1993年,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提出了引导博士生教育的新世纪国家科学目标:(1)在所有研究领域,美国都要处在领导地位。这一目标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教育——只有在世界顶尖级学者的指导下,才能使美国大学生将来也成为领袖人才,才能拓展和应用前沿知识;人员——保持领域优越性是吸引有潜力的年轻学生加入并能保证优越性继续的最好方式。(2)在有选择的领域,美国要保持明显的领先地位,所选学科应与国家目标紧密相关。(3)在技术落后的非技术领域,美国放弃其领导地位。在论及研究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国家科学技术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支持,具有明确教育成分的研究对国家目标的贡献远远大于独立于教育之外的研究。在评估研究的功绩时,它的教育成份应该有明晰的标准,体现出国家科学目标的实现与博士生培养目标之间的密切程度。

二、美国博士学位类别

美国博士生培养,目前主要以授予传统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大类博士学位为主,是代表最高正规学位资历的学术研究型学位,此外还有职业博士学位和名誉博士学位。

传统研究型博士以高深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是美国最普遍的研究型博士学位,适用于绝大部分学科(如理学、农学、医疗卫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学六大类)。目前,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在名称上有一定的变化,分为哲学博士(PhD)和科学博士(DSc)。在授予人数上,传统研究型博士是博士学位授予的主体,1998年全美授予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的人数约占全部研究型博士学位人数的92%。

应用研究型博士主要指向应用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博士(Ed.D.)、法学博士(L.Sc.D.)、公共卫生博士(D.P.H.)、工程博士(D.Eng.)等近50种类型,与传统研究型博士享有相等的声誉。学科群包括应用科学、科学与健康、社会工作、神学、教育学、现代语言学等。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的授予数量相对较少,1998年只占美国年授予博士学位总数的8%左右。

职业博士学位也称一级职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 degree),这一类型并不是真正的博士学位层次,而只是借用“doctorate”之名,实质上是取得某种职业资格的基本学位要求,代表的是最高层次的职业水平而非学术水平。职业博士学位与研究型博士学位之间是平行的,其培养目标不是定向学术研究,而是指向一定课程学习之后的职业实践,职业博士学位只在某些特定领域授予,如医疗按摩术、法律、医学、视力测定、疗骨术、制药学、足疗术、神学、兽医学等。

名誉博士(Honorary doctorate)通常授予成就显著和热心公共事业的人,如国会议员、政界要人、著名的科学家、著名演员等,有的私立学院常常将名誉学位授予那些捐赠或代为筹集大量资金的商人和一贯支持学校的宗教团体的牧师。美国大学不会把正式学位当作名誉学位授予,反过来,也不会把名誉学位当作正式学位授予。

根据美国中学后教育数据系统综合调查组对“博士学位”的定义,美国博士学位只认可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和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不计入正规博士学位之列。因此,美国有关博士数据统计均不包括第一专业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

三、美国博士生培养机构

美国博士生教育与其主要培养机构——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根据美国2000版《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博士培养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博士/研究型大学-E类(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Extensive)”。这类院校要求至少在15个学科每年至少授予50个博士学位,在众多学位领域内提供高级培训。另一类为“博士/研究型大学-I类(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Intensive)”,这类院校必须至少在3个学科领域每年至少授予10个博士学位或在所有学科领域授予20个博士学位,在相对较少的尖端学科领域内提供高级培训。2002-03学年,美国高等院校总数为3796所,而博士/研究型大学261所,其中E类152所,I类109所。博士/研究型大学授予了绝大多数博士学位。据统计,2003年107所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占了总量75%,其中49所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占了总量的50%,此外,还有一些高校也获准授予至少一个以上的博士学位(例如2003年,硕士学位授予院校I类-Roosevelt U.授予6位博士,学士学位授予院校-Smith C.授予4位博士,专门学院-Hebrew Union C.授予1位,这几类院校共计约162所),但其博士学位授予量不到总量的3%。

四、美国博士生培养规模

2001-02学年,美国授予博士学位44160人,其中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物理、工程学科授予的博士学位数最多,并计划从2003-13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从4.33万缓慢增长至4.73万左右,博士生培养规模趋于稳定。

虽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未来的十年间,美国博士生培养规模趋于稳定,但学科之间却在不断发生着微小的调整与变化,2002-03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学科群依次为:生命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物理和数学、人文科学、工程等。其中生命科学成为博士学位数授予最多的领域,与1998年相比,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数略有2%左右的下降,但物理学、工程、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分别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1.6%、-11.1%、-4.5%),而教育和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数较五年前略有上升(0.9%和0.7%)。

五、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

1、高质量教育在人才培养及其成果的国际比较中最为突出

美国博士生教育无论是培养数量还是教育质量都雄居全球榜首。仅从培养机构实力和人才成就实力的国际比较来看,在2004年泰晤士高教增刊的全球最新大学排名中,前10名美国占7所;前20名中美国占11所;前50名中美国占20所,前100名中美国占35所。这些名校都是在美国市场竞争机制中靠教育质量取胜的博士/研究型大学,其科研能力和博士生培养量均无可匹敌。据美国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AUTM)统计,自1980年美国颁布支持科技成果转让的《贝都法》以来,大学技术转让为全国经济作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每年提供25万个就业机会,市场上超过1000种产品来自大学科研成果。而人才成就的实力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体现创新能力的诺贝尔奖。据2004年最新统计,美国有12所大学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数达189人次。从1901-2004年,在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及经济学领域,557人次获奖者中美国占了252人次,占自然科学及经济学领域的45.24%,平均有83.73%的获奖学者具有博士学位,特别是在经济、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博士学位者高达94%以上,其人才优势远远胜于其他国家,2000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数占传统毕业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为1.2%,每百万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3676,充分体现了美国博士人才的雄厚实力。

2、高质量教育的机制保障

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持较高的水平虽有多方面的成因,如多元文化观念的历史沉淀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探究指导、大学鼓励自由、创新、诚信的学术气氛等,但纵观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断发展而后来居上的美国博士生教育之所以拥有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体系,拥有一大批能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博士生培养模式能对世界各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了经济、科技、文化、生源优势、学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外,最关键是形成了成熟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外部环境中,自由、自主、竞争的办学机制促使各大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美国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办学自由,美国高校从学校宏观战略计划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细节的安排,从课程计划的制定到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都有不受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干预的自主权。市场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教师、经费而竞争,即存在着对消费者市场的竞争、对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对教育科研经费的市场竞争;联邦政府本着“卓越质量原则”,在政策与科研经费上的支持确保了博士生教育及其科学研究更多地与国家的需要和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博士生教育成为实现国家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非官方机构的质量评估不仅为求学的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判断与选择指数,同时,也促使各大学客观地审视自身的培养质量和声誉地位,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如专业认可协会和地区性认可协会等机构对大学或学院整体资格的认可,对专业或学科资格的认可,由若干权威性较高的民间学术机构开展问卷调查评比乃至对大学分类或排名等;研究生奖学金资助机制为博士生在校专心攻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主要有奖学金或带津帖培训、助教金或助研金、特定资助金和助学贷款三大类,并有严格申请条件和审批标准。

在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中,有广泛的招生宣传与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首先通过服务性宣传来吸引学生报考,然后通过全面性考察来择录优生;培养过程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在高水平的师资建设方面有广纳贤才的公开竞聘制度,“非升即走”的教师评聘管理制度,不留本校应届毕业生任教、避免“近亲繁殖”等不成文规定,以“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吸引人才;课程设置具有个性化与特色化,课程设置目标以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课程选择个性化,让每个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课程设置特色之一是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二是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与科研训练中注重学生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启发思维、引导讨论、锻炼能力,通过导师指点下的科研训练使学生参与研究、博采众长;有学位论文的高标准与严把关,从对学位论文的撰写从选题要求、研究计划的审核、口试(Proposal Defense)、定期汇报与指导、论文评定标准都有标准与严格的程序与步骤;培养过程还有逐级考核的淘汰机制,期间通过课程考试和博士资格考试逐层淘汰不合格的博士生,最终只有通过了学位论文评定的博士生才能被授予博士学位。

六、美国博士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统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6-01

博士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不同的培养单位都设计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生教育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是否必要,课堂教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例如英国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博士生自学为主,美国则比较注重博士生的课堂教学,我国不同的培养单位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我校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对课堂教育要求较高,除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目前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一般都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培养,而博士生毕业需要提交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在培养周期内存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争时间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好博士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博士生能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深入理解以及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每一个承担博士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周密谋划的工作。以下根据作者主讲我校博士研究生《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教学实践,谈一谈开展博士生课堂教学工作的体会。

1 结合博士生选课动机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是我校为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生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博士生应用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研究边界层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从动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探究边界层大气运动规律,并利用理论模型研究边界层大气对下垫面状况的响应。该门课程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动力气象学》、《高等大气动力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目标在于拓展博士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该课程侧重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扩展,借助数学推导和数值方法开展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机理和应用研究。因此要求选修该课程的博士生必须具备很好的大气动力学、大气数值模拟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

博士生选修该门课程的动机是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博士生普遍反映选修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大气边界层理论了解的不多,而大气运动状况受边界层影响很大,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将要涉及到大气边界层科学的有关问题,因此需要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有深入了解;再者,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提高理论水平开发创新潜能有所帮助。博士生感到想学什么?在哪方面希望得到训练?这既是博士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博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和前沿研究状况,提高大气边界层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技巧,以及运用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注重课程设计在达到教学目标上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对课程设计最简单和概括化的理解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克莱因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因此课程设计是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规划,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博士生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关注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新内在潜质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当中,《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除考虑大气边界层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外,选择理论发展的一个前沿主导方向为突破口,以大气边界层通量廓线参数解析解以及大气边界层简化方程理论解为主线,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相关研究工作需要采用灵活的数学技巧,并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假定,因而每一个命题都存在可质疑之处,这为激发博士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提供了机会。

3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博士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既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理解,又通过课程学习领悟前沿创新科学研究思路的萌发过程,从而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因此博士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机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研究性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独立研究能力,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教学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动力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内容分为主题教学和专题研讨两部分。主题教学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发展脉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进程和突破,将学科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而在每一个阶段又可根据研究方法、具体应用等细分为若干讨论主题,将讨论主题分派给学生,为专题研讨做准备;专题研讨部分是学生成为专题研讨中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按照这个思路开展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研究性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潜能,拓展理论应用思路收到很好效果,学生普遍感到思路豁然开朗,从原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甚至提不出研究课题的状况,转变为感到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多种选择。

创新能力最终需要通过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对博士生来说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成果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撰写能力仍然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利用课堂教学适时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训练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课程教学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入系统掌握能力,审视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所发表的论文从严把关,从论文的创意、逻辑性、研究方法手段、结论的提炼以及论文主题的表述方式,甚至论文的格式和标点符号等每一个细节上,发现论文的闪光点,揭露论文有可能存在的瑕疵。这样不仅可以深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对专业文章的写作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提高博士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

博士统计论文篇(7)

作为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辅以相应的数学证明推导和统计推断结果,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以此刻画、分析、检验及预测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博士研究生对于不确定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能力。国内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就《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2010)[1][2][3];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2007)[4];中山大学王美今教授等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可信性和切适性问题进行了阐释(2012)[5]。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也多次讨论《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而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思路。

一、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级计量经济学》是跟随北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且要求较高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伴随着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是众多的统计分析思想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证明,因此要求前序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运用数量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博士生并不满足真正意义上《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其学习的基础、专业背景和要求均不一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过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或者本科或硕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或管理类。面对这种情况,《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关于一些计量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处理,如果教师点到即止,不加以深化,对于已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而言,学习没有新鲜感;如果讲解中偏重于方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对于毫无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来说,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这两类博士生,都对高级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毋庸置疑,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而言,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化的教学内容,大幅度的数理方法证明推导;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素质培养,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感到与经济学课程有相当距离,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应当说,《高级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管理类博士学历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与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对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笔者以为,其教学改革,应在授课对象实际背景的基础上,从一级学科的理念切入,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以到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适合于经济类各专业博士生教学实际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依然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均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从教育思想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目标去明确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强调是,计量经济方法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服务的工具,方法手段要服从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这是与数学根本不同之处。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数量规律,当然离不开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计量方法所提出的经济背景、离开了计量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离开了计量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数字和符号。因此,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树立“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教学理念。“重思想”是指重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注重问题提出的经济背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注重计量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读。对于高级计量经济的理论方法,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尽管《高级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证明过程是博士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思路,详尽的数学过程可以通过自学搞清楚,而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反映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精髓,掌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所在,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能否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博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这正是我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重方法”是指重在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法(即“具体怎么去做”),重在各种计量方法怎样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不同数据类型、各类设定、估计、检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方法论内容体系,而且新的方法论正在不断地出现。重方法就是要重各类方法的发展沿革与演变过程,关注其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应性的不断进化过程,并在重思想理念下予以明晰。“重应用”是指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计量经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各类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是重方法的重要要素。现有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Stata、R软件等),也在不断地吸取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前沿的成果,充实其内容。对于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博士生,应在编程方面有所训练,以实现其在方法论方面的探索需求。

(二)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从多方面提高博士生计量经济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是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或范式。“高级”是相对于中级和初级而言的,因此在课堂讲授环节就应突出“高级”特色。“高级”的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笔者以为,无论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教学方式应存在共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不同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型的讲授方式,即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从方法论体系发展沿革出发,讨论研究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和计量经济学特征,从各类计量经济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尽量用鲜活的经济事例说明问题的原由,使抽象的高级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具体化。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即,问题导向,工具驱动。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驾驭各种计量经济软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双重约束下,提供对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教学的有力支持。各类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在有助于对方法论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出新想法新思路。课程论文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程论文并答辩的教学方式。应当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应在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是因为,尽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方面,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看,远远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在定量分析或数量关系分析方面,仍需要与其专业理论知识训练相匹配水平的训练。因此,通过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自己设计研究路线、自己收集数据资料、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撰写课程论文等多个要素层面的训练,应当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前期工作基础等多种目的。

(三)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是精选《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组成。就其内容体系看,在不同的分类标志下,有着不同内容的名称称谓。例如,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与现代计量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现代计量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各类分支。如何选择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笔者认为,在《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级学科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原则。从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角度看,笔者认同按照不同门类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设计《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就目前而言,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体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属性下的各专业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中,除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外,多数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自己专业中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高级计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学中各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基本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取舍。不同学校应用经济学科有其不同的研究特色,因此,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设计时,应凸显自身应用经济学方面特色。例如,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应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内容方面有所显现。2.确保高级计量经济学的“高级”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特色,主要是指中级和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或是没有涉及,或是涉及了但仍需加深深度的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突出其发展前沿,使之成为名副其实“高级”计量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主要在现代(或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中进行取舍。基本内容应覆盖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以及这些分支间的交叉发展方面等的内容。另外,专门的估计方法,非线性估计、广义矩估计、贝叶斯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估计等方法可作为这些内容的基础,也将涵盖其中。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学历教育层次中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通盘考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前提下,进行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3.“山峰”与“平原”结合的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山峰与平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山峰”,主要是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前沿,“平原”主要是指成熟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正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源,现代计量经济学也是经典计量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续。例如,沃尔德(Wald)、拉格朗日乘数(LM)和似然比(LR)检验,应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支中,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发展,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新型检验统计量和统计方法,成为现代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新内容。因此,“山峰”和“平原”两部分的内容,在不同授课对象中,依据其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合适的教学比例和讲授方式。

三、结语

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一方面是以建立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及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应讨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探究理论与方法的数理逻辑关系及证明推导。《高级计量经济学》不仅要使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核心———实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拥有进行实证分析的思维,培养具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能够对所讲授内容中没有讲到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问题,才是《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最大的成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3]李子奈,齐良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33-146.

博士统计论文篇(8)

关键词 女博士新闻框架新闻报道

“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就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网络上的这句“名言”虽有调侃、讽刺意味,但是也点出了以“女博士”为代表的高学历女性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砚管弦成古丘”,女博士在古代本是对“才女”的美称,而现代的女博士反倒是越来越容易被“另眼相看”,成为一类较为“尴尬”的群体,即本来高学历女性因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应该是社会上的“强势群体”,是公众所尊重、向往的,但由于大众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女博士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婚姻家庭问题等,“女博士”在大众眼里似乎成为了“弱势群体”,而大众心中的这种“女博士”与社会现实中的女博士相符吗?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又源自什么?显然,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有误,而这种认识多来源于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在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中存在问题甚至偏见,影响了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识。本文将以“框架理论”为理论依据,着重分析媒体在报道女博士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关于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由考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框架研究学者加姆桑,在考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很多学者对于“框架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可归结为,新闻框架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实的建构,另一方面就是受众对于新闻所呈现“事实”的理解。

由此可见,新闻框架,直接影响着记者对于新闻的选择以及怎么呈现新闻,也关系着受众对于事实的理解。“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一样,虽然不能保证让受众怎样想,但是却可以在让受众想什么上产生效果”①,所以说,新闻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着同议程设置相同的功能。新闻框架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新闻工作者按照以往经验或某种惯例,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选择某些事实作为报道议题,并且突出、放大其中的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使受众形成某种习惯性认识。

二、研究设计

1、内容分析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即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广泛应用于传播学研究领域。通过抽样、统计以及分析,呈现媒体报道中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框架。

样本主要选自于新浪网的新闻,在新浪网的新闻搜索中选择高级搜索,设定

关键词 为“女博士”,限定频道为“新闻频道”,搜索结果选择每页显示10 条,限定搜索内容的时间为2013 年一年内,限定

关键词 位于标题中,不限定要搜索的新闻源,找到相关新闻118 篇。根据研究目标和搜索结果,排除与研究无关和无法打开的新闻9 条,最终得到109 篇符合本研究主题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

2、类目建构

(1)报道性质:报道性质分为负面报道、中性报道和正面报道。负面报道指让读者对女博士产生负面印象的报道;中性报道指只是客观报道新闻内容,不含明显的立场、倾向;正面报道是指能让读者产生好印象的报道。报道性质能反映出媒体报道的基本立场,进而反映媒体在进行新闻编辑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以更透彻的了解媒体建构的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框架。(2)报道议题:报道议题包括性格、学业、事业、婚姻情感、不幸犯罪和其他六个方面,报道议题构成了关于女博士报道框架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要素的取舍方向以及侧重点,进而探究关于女博士的报道框架存在哪些问题。

(3)报道强度:报道强度分为重复1次、重复2—4 次、重复5 次以上。通过对报道强度的统计,可以看出媒体对于此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

三、研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1、报道性质

根据报道性质,对新浪网的109 篇新闻报道的报道性质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

通过统计结果可知,2013 年一年中新浪新闻标题有关“女博士”的报道,负面报道56 篇,占51.37%,所占比重最大;中性报道23 篇,所占比重为21.2%,稍低于负面报道;正面报道20 篇,所占比重最低为18.34%。

由此可见,在样本数据中,半数以上的报道都是关于女博士的负面报道,媒体在报道上塑造了一个以负面报道为主的女博士新闻框架。负面报道多篇幅较长,并且言辞充满调侃意味,在标题的拟定方面也多为夸张、放大消极事实,如《女博士做家教与学生相恋分手欲报复杀人》、《台女博士网恋“美国中情局局长”遭诈骗痴心不改》等,让受众很容易对女博士产生习惯性偏见,负面报道居多,而正面积极报道偏少,还会让受众错误理解为社会现实中的女博士也是“问题”居多,但显然现实中的女博士还是“健康”、“正常”的居多,这就造成了媒体建构的事实与真实的事实出现了偏差,这也是媒体的女博士新闻框架的问题所在。

当然报道中也不乏中性报道和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多是博人眼球的内容,不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如《台湾女博士生被指酷似马英九蹿红网络》等,这种中性报道虽然不带感情色彩,但很容易让受众认为“女博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总会出现很多出格、新鲜、怪异的行为;而正面报道则多是介绍女博士的学业、事业成就,如《女博士步步实现苏铁梦》等,可见媒体还是有意识想去克服已有的框架影响,能够让报道更加全面,媒体对女博士的形象进行正面报道也能够有效纠正受众心理对于女博士的刻板印象,使受众能正确认识女博士。

2、报道议题

通过统计报道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了性格、学业、事业、婚姻情感、不幸犯罪和其他六个方面,在这里我们排除了对中性报道的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

通过对报道议题的统计可知,样本中对女博士婚姻情感方面的报道比重最大,达到33.94%,而在关于性格的报道中,绝大多数是负面报道,如《女博士相亲19 次均邀老妈陪同男孩都被吓跑》、《台湾女博士携李白诗作和布偶跳楼或因感情问题》等,正面报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女博士性格的报道比重略低于对其婚姻情感的报道,比重为31.19%,在报道性质方面则与有关婚姻情感的报道趋于一致,即绝大多数是负面报道,如《女博士生错过地铁末班车睡在身障厕所不想走》等暗示女博士心理、性格、思维上存在问题。还有就是不幸犯罪方面的报道。因为不幸犯罪比较特殊,对于任何一类人都是较少数,所以在对女博士的报道中比重也较低为11%。而对于事业、学业方面的报道,所占比重分别为12.8%、5.5%,所占比重均较小,至于报道性质,则学业方面是正面报道,而事业方面多为正面报道,但也存在负面报道如《大学女博士求职屡碰壁》,可见虽然有就业难的问题存在,但女博士在学业、事业方面的成绩还是普遍认可的。

由分析可知,媒体对于女博士的报道焦点多为性格、婚姻情感等出现问题的方面,而报道其成就的较少。虽然关于女博士的信息很多,但媒体的关注点、关注程度则完全不同,因为“在一个崇尚学历的社会,文化资本就像一般等价物一样可以换取各种资源,女博士们处于学历结构的最高层领域,在社会上难以找到工作和配偶着实令人费解”②,所以,受众对于婚恋、性格、事业方面关注度很高,而媒体自然适应受众需求,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更加关注,所以在新闻选材时就偏向于有关性格、婚姻方面的信息,并且多数是负面信息,企图证明女博士在学业以外的其它领域是存在“问题”的,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受众的“心理想象”,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固定框架,在一提到“女博士”,人们就会将其与性格孤僻、剩女、失业等联系到一起,这种框架严重影响了受众的正确认知。

3、报道强度

报道强度统计分为重复1 次、重复2—4 次、重复5 次以上,不重复的没有统计入表。统计结果如表3。

统计可知,在样本中,有39 篇重复1次,17 篇重复2—4 次,4 篇重复5 次以上。报道强度反映了媒体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受众对这一事件的关心程度,往往是社会影响比较大或新闻性比较强的新闻更容易被反复报道,而样本中有60篇报道被重复报道过,“女博士带妈相亲十九次未成功”这一新闻事件,竟然被重复报道过17 次,还出现了后续报道。“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由于重复或后续跟进报道有强化、强调的倾向,网民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被进行了轰炸式的灌输”③,所以对于有关女博士的报道,受众被媒体进行了轰炸式灌输,让受众对于女博士产生了一个固定印象,即女博士就是一个“问题群体”,而这显然是媒体在新闻框架的影响下建构出来的“事实”。

结语

经过分析研究,可知女博士新闻框架普遍存在于新闻报道中,并且是一个问题框架,但女博士新闻框架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看其复杂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让女博士这样一个群体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女性文化本来就吸引人,女大学生的劣迹就更能吸引眼球了”④,所以公众和媒体都对于以“女博士”为代表的高学历女性群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也是形成女博士新闻框架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就是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得人们更乐于关注“女博士”这样一个群体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其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并且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男权社会中对女性消极的刻板印象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男性不能接受处于弱势的女性进入了曾经被男性垄断的“势力范围”,所以很容易对女博士这个群体有偏见甚至进行嘲弄,这也是形成女博士新闻框架的助力因素。

显然,在女博士新闻框架建构过程中,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报道性质上,媒体放大对女博士的负面报道,而忽视对其的正面宣扬;在报道议题上,也选择婚姻情感、性格等内容,以女博士存在的问题来吸引受众,并且对于相关报道反复进行,让受众在“耳濡目染”中对女博士形成了刻板印象,可见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对女博士有失公平的舆论现实。但这种有问题的新闻框架对媒体也有很大影响,虽然说媒体要为受众服务,受众关心什么,媒体就要更关注什么,但是,如果一味的遵循着这种有问题的新闻框架,最终将会使媒体的报道偏理事实,在这个信息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方面媒体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如果不能全面、客观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力会被严重削弱,最终失去其受众。

不仅仅是对于“女博士”这样一个群体,对于很多特征明显的群体如独生子女、煤老板、富二代、官二代等,大众媒体在报道选题、报道性质、报道议题以及报道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某种固定模式,而之所以选择这种固定模式可能是便于新闻工作人员操作,也可能是较能吸引受众、博人眼球,也可能出于其他原因。新闻虽然强调客观、真实,追求无限接近事实,但说到底新闻仍然是一项主观活动,涉及到对事实的主观选择以及怎样呈现事实,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某种大家都“普遍认可”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媒体营造出来的并且大众都接受的“事实”,这也就影响了受众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

所以,媒体应该有其独立的判断力和足够的责任感,不能盲目的迎合受众,如在关于女博士报道的选题上,虽然女博士的婚恋情感、性格等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但毕竟是少数,多数女博士在家庭、事业方面都能够做到平衡,而媒体不能像“放大镜”一样,只是将“问题”放大,忽视了其他方面,形成了有偏见、不全面的新闻框架,误导了舆论。“新闻报道中包含着是与非、善于额、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新闻框架应该体现维护社会正义和价值体系的作用”⑤,所以媒体在建构、使用新闻框架时要以尊重事实为基础,避免有问题的新闻框架。

参考文献

①陈超辉,《作为华语策略的新闻框架》[J]《. 现代视听》,2005(5)

②张国平、刘艳辉,《女博士的媒体形象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2008(12)

③韩宁,《强势群体“被弱势化”进行时—女博士群体网络形象建构》[J].《东南传播》,2010(9)

④《高学历女性被“妖魔化”》[N].《生活报》,2005-3-8

博士统计论文篇(9)

关键词:旅游及酒店管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科研指导

一、导言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美国有近十二所大学在这个研究领域设置了博士学位点。相比其它发展成熟的学科,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术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但在美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无论是其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其在科研方面的培养模式,都已日趋稳定和统一,达到了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本文将系统介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内的研究生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一般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学位层次。本文重点介绍美国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生教育的情况。高校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设置博士学位点是为了使所培养的学生在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以及研究型机构中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在这个总体目标下,博士阶段的教学不仅要拓展博士研究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要培养博士研究生今后在旅游酒店管理的特定领域中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旅游酒店管理博士学位点都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和研究设计能力。当学生最终取得博士学位时,他们的个人简历上应该体现出他们的教学经验、在研究性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向企业型和研究型组织作报告的记录。

研究生教育有两大核心组成部分:课程计划和科研培训(Gumport,2005)。本文着重介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具体来说,本文将从程序和体系两个角度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同时也将介绍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要求申请入学者具备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本科或者硕士学位必须是在和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领域内取得的。此外,申请者至少需要具备一到两年的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须在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通过参加企业实习来获得工作经验。从博士生录取的这些必要条件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应用型研究领域,旅游酒店管理与企业密切相关,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企业。从这一角度出发,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不仅能保证将来投身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更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后的科研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

1 程序

通常情况下,旅游酒店管理博士学位点要求学生在博士点所在地完成为期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的项目为:递交博士课程计划、通过预备(候选)资格考核及综合考核,以及最后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学生需要在两学期结束后,也就是第一学年末,完成课程计划初稿。与此同时,学生需要选择导师以及其他两位成员组成预备(候选)资格考核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立以后,学生就着手准备预备(候选)资格考核。此项考核的具体时间由学生的导师与其他两位委员会成员商讨决定。按照惯例,学生应该在预期毕业时间的前一年通过资格考核成为博士候选人。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考核答辩委员会成员决定。学生通过考核以后,其博士候选人资格便正式得到研究生院的认可。与此同时,研究生院要求学生在其课程计划初稿中加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并最终定稿。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以及成员在原则上应该与资格考核委员会保持一致。当然,如果学生需要,可以在此期间吸纳新成员加入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

预备(候选)资格考核只是综合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考核还包括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口试)。通过口试,学生与答辩委员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和研究进程上达成一致后,学生便通过了综合考核(预备资格考核以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通过综合考核的学生俗称“ABD”(AllBut Dissertation,意即:“万事俱备,只欠论文”)。当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及撰写,并且提交给委员会成员审阅后,学生需要参加最终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在论文答辩中,学生为其论文辩护并向答辩委员会证明自己具有取得博士学位的资格。学生只有在满足取得博士学位的其它所有必要条件后才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2 体系

在美国,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没有一套标准的模式可供遵循。然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却保持着一定的统一性(Gumport,2005)。具体来说,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遵循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课程的修习、各项学位考核达标,以及在论文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并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此外,科研培训也是博士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Clark,1995)。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课程有五大基本组成部分:综合(核心)必修课、统计和定量研究方法、具体学科课程、外系指定领域的课程以及博士毕业论文。一般来讲,在取得学位之前,学生需要修满70个学分,其中包括12个学分的核心必修课,(至少)12个学分的数据分析方法课程,(至少)18个学分的具体学科课程,(至少)12个学分的指定领域课程和(至少)16个学分的论文。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美国的旅游酒店管理博士生课程非常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所有的课程中,仅仅研究方法学和定量方法学的课程就占了几乎一半的课时。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课程可以划分为几大类,比如基础研究论、研究设计方法论,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基础研究论的课程(探讨从事研究时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科学原理、推理方法、一般的因果演绎和测量原理)为学生更好地开展科学调查打好基础。研究设计方面的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开展科研。例如,在本文第一作者所修的研究生课程中,这类课程包括实验设计论以及非量化研究方法。统计和量化研究方法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多种数据分析的技巧和方法。统计课程一般包括统计学入门、抽样方法、回归法、方差分析、多元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离散数据分析等等。此外,统计课程还涵盖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高级统计方法,比如结构方程式模型和等级线性模型。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从旅游酒店管理系、统计系,以及其它外系学术领域中选修这些数据分析课程。

三、科研指导

除了系统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教育的 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指导。Johnson(2007)将“科研指导”定义为“一种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惠关系”(p.20)。在这一关系中,经验丰富的教职人员(通常是年长者)会为经验不足的学生或者教职人员担当起向导、模范、老师,以及资助者的角色。科研指导者辅助学生积累知识,为学生提供建议,充当咨询顾问,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全面人才。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里,教授和学生之间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都是研究生学习经历中相当关键的一部分,科研指导对研究生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研究生教育中的其它元素(Edem&Ozen,2003;Mullen,2005;Russel&Adams,1997;Shivy et a1,2003)。从近期在普渡大学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的一项“自我评估”调查所得的数据来看,教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学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科研指导的有效性(Ellis,1992)。一种积极良好的指导关系可以提高学术成绩、促进人际关系、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信心、推进个性发展和心理调节(Johnson,2007)。从在研究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中不难看出,那些与教授保持良好的科研指导关系的研究生对其所在的博士点和研究机构表示出更高的满意度(Clark,Harden,&Johnson,2000;Cronan-Hillix et a1,1 986;Tenenbaum et a1,2001)。科研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科研指导师生关系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入学时通常会被指定一名顾问老师,但是顾问老师不一定是研究生今后的指导老师。研究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了解系里的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然后最终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Johnson,2007)。科研指导的师生关系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术导师可以促进学生在求学之路上的每一步进展,同时也是学生与其他教授之间的主要联络人(Weil,2001)。

博士生主要致力于和导师之间的合作,但是其他教授也是一笔重要的人才资源,必要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指导。当博士生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时,除了系内教授,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系外教授也在博士生的考虑范围之内。博士生可以从其它学术领域挑选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感兴趣的教授,或挑选相应研究方法上的专家加入自己的答辩委员会。有些大学的博士点已把这一做法制度化,即要求博士生至少选择一名“外来成员”(外系教授)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来监督论文质量。

2 通过助研助教的方式进行科研指导

近几十年来,助研助教工作成为美国研究生获得经济资助的一个主要来源(Gumport,2005)。不可否认,这个做法的一个负面影响是,作为助研助教的学生在学术上被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Sanford,1976)。然而,从科研培训的角度来看,聘用研究生作为助研助教已经制度化。助研助教的合作方式提高了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互惠性。助研助教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在导师的密切指导下探讨研究课题的宝贵机会。此外,学生将会在科研活动的一系列环节中积累经验,包括发掘研究课题、综述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和撰写文稿等等。聘用研究生作为助研助教的做法会在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制度化的联系。在这一联系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面谈,讨论研究进展。助研助教的合作性决定了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几乎是平等的关系。随着学生和指导老师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会逐步担当起合作研究者和合作作者的角色。因此研究生助教助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研究领域积累实践动手经验,并加强学生今后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时的信心。

3 对独立研究的指导

学生除了通过助教助研参加研究项目之外,还有机会在教授的指导下准备研究议程并开展独立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选修教授的独立研究课并获得学分。当学生和老师对课程达成共识后,学生通常会注册1到4个学分。独立研究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在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经验。在这门课中,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引导下探索全新的和有发表潜力的课题。对于博士生来说,这门课可以为其今后的博士毕业论准备。通过自主研究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科研经验。

4 对论文进程的指导

研究表明,研究生对个人论文发展进程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导师的满意度(Johnson,2007)。在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领域中,指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导师与学生建立起专业上和人际上的紧密联系,并且担当多种角色。作为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导师会密切参与学生的论文设计,为其提供及时和有建设性的回馈。同时,导师还是论文研究进程的协调者,帮助学生与其他老师取得联系和沟通,鼓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与答辩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此外,导师会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使其在研究进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对研究充满热情。

5 对会议报告的指导

科研培训的另一形式是参加学术会议并展示自己的研究项目。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会议并争取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些学术机构要求学生在取得学位之前,必须至少参加一次会议并报告研究成果。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两个参与率最高的会议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年会(http://www,hrm,uh,edu/cnhc/graduateconference/)和酒店餐饮业国际委员会年会(I-CHRIE:http://WWW,chrie,org)。一般情况下系里会为学生提供参加会议的部分经费。通过参加会议,学生有机会在正式场合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研究报告是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研究生学术生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参加会议并报告研究时,学生接受挑战,将自己的研究交给公众审视。由此,学生可以培养多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如简洁明了地报告研究成果、高效专业地回答现场提问等。除此之外,会议还为研究生提供社交的机会,帮助其在今后开展合作研究和寻找工作机会。

6 对发表文章的指导

发表文章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初学者对如何发表文章通常感到困惑和神秘,因此,给予博士生在发表文章方面的指导对其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一些学术机构要求博士生在最终的毕业答辩之前,至少向专业期刊投稿一次。导师在指导学生发表文章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发表文章,在哪里发表,以及发表什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学术 领域的工作氛围,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如有时审稿人的评论会很苛刻,并且要求学生作出大幅度的改动,即使学生作出改动并重新投稿,其结果仍是个未知数。在这些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修改文章并再次提交。

7 研究领域以外的指导

尽管师生之间指导关系的着重点是研究,但导师也给予研究领域之外的指导。如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会不可避免地与学生交流授课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授课技能。学术导师在与学生相处中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示范如何兼顾工作和生活。指导老师更可以在多方面作为学生的行为模范,例如职业行为、重要的科研技能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平衡(Johnson,2007)。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助其一臂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在精神上带来不可估量的支持。总而言之,导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辅导和与其建立起来的友谊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深远的意义。

四、建议及启示

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申请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数目稳定增长。与前一代在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学生相比较,文化差异的冲击对当代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他们在学术方面的准备相对缺乏。基于本文作者对美国和中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了解,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并希望有意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硕士研究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本文建议研究生课程体系从单一强调内容的厚重逐步转到重视科研方法上。中国研究生教育遵循传统的师生模式,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在这一课程体系下,专业研究领域的课程有余,研究方法学的课程设置不足。这样可能造成研究生方法学基础薄弱,会潜在地限制其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加大方法学和数据分析学的课程比重,这对帮助学生成为未来的研究者至关重要。一些基础方法学科,像科学原理、逻辑学,甚至学术写作,都应该被纳入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此外,有关研究设计和定量研究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方法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 在如何建立师生间的指导关系这一问题上,本文推荐双向选择的指导制度。依据传统的指导制度,学生在人系之际会被分配一名导师,该导师将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自始至终地提供支持。然而,研究证明,双向选择指导制更强调老师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师生双方的职责意识,以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并最终使双方长期受益(e,g,Fagenson-Eland,Marks&Amendola,1997)。指导关系的稳定程度与师生双方是否同时具有选择对方并承担义务履行职责的意愿密切相关。

3 建议学生参加多种层次的科研培训。选择一个以治学为主的职业生涯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地加强科研培训,例如寻找助教助研的机会、开展独立研究、与教授合作研究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等等。一些学术机构已将上述这些活动纳入学生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要求所有的博士生不仅要在毕业之前做三次会议演讲,还必须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向学术期刊投稿至少两次。

博士统计论文篇(10)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首批参加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考核的50名医学博士毕业生(包括临床型、科研型)为研究对象。因临床医学8年制与其他学制医学教育区别较为显著;8年制院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PUMC)办学最早,保持着小规模办学的特色与传统,所以本文分以下3组进行比较:协和八年制(含7转8,20人)、其他院校八年制(11人)及其他学制(19人)。主要比较以下内容:理论、技能、英语、专科面试成绩及科研产出情况,即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并已刊出SCI文章的篇数及影响因子IF。

1.2方法

在首届招收遴选过程中,共有50名临床医学博士毕业生参与了考核,考核共分3轮,均为百分制:基础考试、专科面试、院级面试。本文数据来源为第1轮考试成绩、第2轮专科面试成绩,以及考生的基本情况及科研产出数据。基础考试以百分制计分,包括:临床基础知识、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英语。英语考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简称“卫生人才中心”)命题。除以上量化考核外,本次遴选也纳入心理测评体系,但在本文中不作为分析要素。专科面试以百分制计分,评分原则:优≥90;良80~89;中70~79;差≤69,以整数计分。科研产出水平根据候选人提供的简历信息,并经过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了解SCI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篇数及影响因子累计情况。文章见刊时间截止于2016-04-01。

1.3统计学分析

用Excel2007录入调查数据,采用SPSS2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分析。不同学制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ofvariance,ANOVA),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多重比较方法。不同学制的学生科研成果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2结果

博士统计论文篇(11)

在1978年结束,先生刚刚获得“解放”就勇敢发表了《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极左年代里我国抛弃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借贷记账法,创造了增减法),指出,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载经济业务的手段,不同的记账方法的区别仅在记录方式、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对账方法等,并不带有任何的阶级性。先生一针见血:“全盘否定借贷记账法,实际上是割断会计发展的历史,拒绝学习和吸取外国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 该文被誉为“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炮”。

此后,在《关于会计的性质、对象和方法问题中》,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会计学科技术性重于阶级性的一面,呼吁从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出发,认真研究和掌握西方的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紧接着,于1981年发表了《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文章认为“会计学是一门探讨微观经济信息的提供方法的科学”,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技术性是其本质属性。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先生开始重新思考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在《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严格讲,先生是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个西方流行的观点作了全面分析论证,系统介绍到我国,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我国会计理论的总体框架,而将会计界定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以强调会计区别于其他微观经济学科的本质特点,先生是第一人。“信息系统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同行的理解和认同,成为关于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在承认“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之后,《关于会计对象的再探讨》肯定了会计反映和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价值运动。文章指出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不能直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应当是价值运动发出的信息,具体表现为会计凭证记录下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加工处理,最后以会计报表方式再现价值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这就是关于会计双重对象(会计的反映对象和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的著名论断,把关于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论与关于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90年代以来,先生致力于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有关的研究论文。先生始终以开拓者的责任感,孜孜不倦地全面系统介绍与评价西方会计理论,引导中国会计界放眼世界,同时始终站会计学的最前沿,以睿智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不断反思现有理论,又将目光投向财务会计的各个领域,包括通货膨胀会计、国际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等,为我国会计界开展这些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