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杭州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4:03

杭州文化论文

杭州文化论文篇(1)

秦汉以后,茶饮习尚随着茶叶商品、继之是茶树栽培的沿长江逐渐东下,至5世纪时已经是广被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中国地区了。陆羽的所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黄河流域的北朝人则称茶为“酪奴”、“水厄”,并开玩笑说南朝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称南朝人中的嗜饮茶者为“漏卮”(3)。也就是说,当时南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杭州所在的下江地区已经是茶叶种植十分普遍、茶饮风习非常厚重了。但是,由于自三代以下大一统中央集权中国的政治重心、文化重心、经济重心(中世纪以后经济重心渐次缓慢下移东南)一直在北方,因此直到12世纪初,中国茶文化的兴旺与发达的中心均是在黄河流域长安――开封一线的帝国京师超级大城市。这里,一个既往茶文化研究者普遍忽略的问题是:直到12世纪初叶以前,中国茶文化中心与茶叶产区一直是分离状态,即茶文化中心所在的帝国首都的京畿一代基本不出产茶叶,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则是以茶生产为主。

这种文化中心区与该种文化赖以生成、维系的物质生产区在地理空间上的远距离的长期分离,在今天看来应当说是不尽合理的。这种不尽合理性所以没有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造成严重或明显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管理职能、时代的技术水平、社会的物力与人力资源都在君权神授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体制下得到了极限发挥的结果。贯通南北,低耗高效的京杭大运河;蛛网一样从京师延伸到全国各地的快马驰道;低廉到几近奴隶榨取的劳役制度;这一切曾一再让西方的学者和观察家惊叹不已(4)。正是这一切使得民族文化中心与茶业生产重心地理差距的负面作用极大地被消融了,中国茶文化在其中心区远离茶业生产重心地区的条件下获得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取得了唐至北宋末约近5个世纪的辉煌,造成了中唐和北宋末的两个巅峰。

纵观中国茶道文化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唐、两宋、明三个递相承绪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在16世纪以下出现了晚明的第三个历史高峰。第一阶段以中唐开始形成的佛禅悟性、三沸煎煮风格、宫廷气派、士庶怀挟四派流风为特征,形成以士、释知识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性尚茶风习,陆羽《茶经》和唐宫廷茶道是中唐茶文化的峰巅标志。第二阶段以都市好尚、社会流习、士宦清标、宫廷衿重为突出特点,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所代表的茶学成就和士庶“斗茶”――点茶道艺术为北宋末的茶道文化鼎盛象征。第三阶段以明中期以后清饮法的再度张扬、市民的休闲品饮、和士群体的雅鉴茶事为特征,而以晚明士人茶饮美的极致追求为最高代表(5)。

两宋所以成为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襟带唐、明,独领的历史阶段,一些研究者已从茶叶生产、社会经济等诸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许多文著基本是将北、南两宋混同叙述,而疏于对女真北踞、宋室南偏历史大格局下的中国社会茶饮生活、民族茶文化走向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因而对12世纪初中国茶文化中心地南移、杭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后中国茶文化发展第三个高峰的涌现等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缺乏应有的注意。而这又恰恰是深入准确认识12世纪以后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元1127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女真人铁骑对积淀了十余个世纪的中原文化中心区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彻底劫掠洗涤了人口逾百万、财富如山积、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的这座北宋皇朝都城。在女真人的大肆屠杀、竭力搜刮、肆意焚毁政策下,“开封”的文化表征意义也随着开封城的财失人空而变成了一片废墟。以儒化汉族士人为载体的中原茶文化,也因为茶文化人群的整体飘散而与中国茶文化中心区开封不辞而别。中国茶文化历史因之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大变故:文化中心由开封转而南下,因祸得福,杭州迎来了自己同时也是民族茶文化发展的新契机。

二、杭州中心区的确定与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嬗变

中国移民史学者的研究告诉我们,女真人在黄河流域北宋政权中心地带杀掠以尽行为的直接后果,是该地区不下500万人纷纷南下,这些移民基本分布在以临安为中心的地区,正如史籍所载:“西北人以驻跸之地,辐辏骈集”(6);“大驾初驻跸临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辏”(7)。其中临安、平江即有140万众之多(8)。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备遭苦难、失去家园因而深深怀眷故土、渴望北归的士大夫阶层来说,临安这个新的首都就是他们安全和希望的寄托。这个数量颇为庞大的族群,同时就是昔日的北宋社会茶文化主体群,“中朝人物悉会于行在”(9);“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10)。昔日帝国中心社会的名流人物、精英分子大多麇集于此了。

但是,中国茶文化中心12世纪初的这次席卷南迁,并非是既往5个世纪唐宋茶文化传统积势的自然走向,由开封到临安,绝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既定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碎,一个国家的历史存在被完全毁灭,从女真人的屠杀、劫掠、焚烧一系列地狱般灾难中逃得生命的这些聚居在钱塘的北籍上流社会成员,显然已经不能丝毫不变地完全重复孟元老笔下的“东京梦华”生活了。随着北宋政权的灭亡,女真人代表的北方草地民族鞍马刀弩文化再次称雄黄河流域,南下的北方人不免带着沉重的移植求存心态来适应非常陌生的新生态环境。北籍区域特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人和北方印记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开始了虽说缓慢、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后开封化”,或曰“临安――南方化”过程。这个“后开封化”或“临安――南方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茶文化中心与茶产区既往地域分离历史的结束和民族茶文化社会大众茶饮生活色彩的历史凸现。

我们知道,在自然经济和土地个人所有的封建制历史阶段,宴安享乐是地主阶级的阶级本性,也是一姓政权国家的制度属性;人们追求的基本是直接意义的物欲满足,文化、艺术和精神的探索追求主要不是社会的需求,凡具功能性的文化、艺术和精神,只有在适权贵阶层物欲玩好之需时才得到认可和支持。品茶艺术具有生理物欲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双重属性,它首先是一种物欲生活艺术,于是决定了它的被社会各阶层群众认可,并首先被权贵阶层好尚的命运。但是,品茶艺术若是仅仅被权贵阶层玩味在生理物欲的层面,而不被更深化的精神透析和艺术升华,那也就不会有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中国历史上的权贵阶层成员,大多是拥有文化优势和较深的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化修养的精神贵族。他们或者是科举入仕的官僚,或者是优悠濡染的文化人,而更多的未入仕士子则是他们的准形态,是他们构成了中国封建历史时代上层社会的主体成分和文化特征。正是在他们手里,品茶艺术的物欲和精神双重属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掘与展示。应当说,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北宋品茶艺术的鼎盛发展,正充分展示了知识权贵阶层和广大知识分子群体尽情渲泄茶事的突出作用,有力证明了这种宴安文化对品茶艺术极致发展的滋润培植之功,揭示了中国封建历史时代文化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北、南两宋时代宴安文化的形成与形态,是10――13世纪中国军事对峙政治格局下赵宋国家政治集团苟安生存方式的结果。外对强敌乞和买安,内对权贵优渥怀柔,是自北宋立国之始便定下的权贵中心的基本格局。赵匡胤的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耳,所谓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显荣耳”,他的鼓励同伍共谋、新贵权臣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日饮食相欢以终天命”(11),成了他身后300年里继承人人生与秉政的一贯理念。如:宋仁宗“一下箸二十八千”(12);神宗的“一宴游之费十余万”(13);“常膳百品”(14),至于“半夜传餐,即须千数”(15),几成宋诸帝平常饮膳之常。天子皇室为权贵富家表率,于是“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惟意所致,无复分限。以豪华相尚,以简陋相訾。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16)宋代贵胄达官、累世望族之家多有私酩名酒知名社会,优悠享乐,已成整个时代风气(17)。正是这种历史时代和这一社会族群,才造成了北宋时极力标榜的“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的“中淡间洁,韵高致静”茶文化精神。北宋时茶饮生活是有着严格的社会族群等级区别的,一般庶民大众是无缘茶饮的,他们“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只有那些有条件“励志清白”的士宦之流成员才“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到了女真铁骑即将彻底粉碎五百年累积的开封城茶文化建构之际,恰是“天下之士……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已成“盛世之清尚也”的时代风气(18)。“闲暇修索之玩”一语的评介,可以说是北宋末中国茶文化中心界面个中人对茶之为学、茶文化时代精神最精当不过的认知界定。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人类任何一种文化的精致发展,都是“闲暇修索之玩”的结果,茶文化能够成其为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在经济不平等因而教育明显不平等的封建等级社会历史上,“闲暇修索之玩”也就只能是有钱阶级的特权,因为只有他们才拥有“闲暇”,才会有“修索”的雅兴,才具备“玩”出艺术结果的文化优势。

受上层社会宴安尚侈之风影响,市井庶民亦濡被浸染,而早已成为国家财赋主要来源地的两浙东南地区,享乐奢华风气尤为天下最,对此,历史记载可谓不胜征引:“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营生……不以为怪”(19);“三吴风俗,自古浮薄,而钱塘为甚。虽屋宇华好,被服粲然,而家无宿舂之储”(20);“其民……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21);“其俗工巧,羞质朴而尚浮华,且事佛为最勤。”(22)值得重视的是,富庶“浮华”的杭州得以成为赵构南宋政权中心所在地之后,在它自然而然的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于一区的国家政权的首都――临安(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之后,与仅仅是北宋余杭郡治时的杭州又是显然绝不可同日而语的了。对于下江地区主要因地利而成的富庶繁华历史积势和人们注重人生口腹物欲的传统风习,有学者曾从饮食史角度做过深入研究得出自13世纪以下直至近代社会“天下食书出下江”的结论(23)。正因为如此,才使成了南宋帝国首都的杭州能够集风俗之厚、天下之重、财富之丰、人文之昌、茶区之盛诸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南宋(1127~1279)偏安的历史条件下,用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就跨越了长安――开封500年黄河流域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辉煌,造就了超越历史的中国第一大都会――深植于茶产区的南方型――市民消费综合特征的中国茶文化中心。

12世纪初叶以后一个多世纪时间里杭州社会茶饮生活与茶文化的显彰发展,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生动有力的证明。如南宋末理宗端平二年(1235)有人记杭州繁华云:“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州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昔日)京师(开封)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侔,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24)南宋名茶仍贵北苑,宫禁用茶,“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名‘北苑试新’。皆方寸小夸。进御止百夸,……此乃雀舌水芽所造,一夸之直四十万,仅可供数瓯之啜耳。或以一二赐外邸,则以生线分解,转遗好事,以为奇玩。茶之初进御也,翰林司例有品尝之费,皆漕司邸吏赂之。闲不满欲,则入盐少许,茗花为之散漫,而味亦漓矣。禁中大庆贺,……谓之‘绣茶’……”(25)皇族贵戚如此,一心讨好敌国甘作儿皇帝的南宋朝廷对待金国来使,也是竭力以极品好茶奉承:“北使到阙,先遣伴使赐御筵于赤岸之班荆馆中,使传宣抚问,赐龙茶一斤,银合三十两。次日,至北郭税亭茶酒上马,入余杭门,至都亭驿中,使传宣赐龙茶银合如前,又赐被褥银、沙锣等。明日,临安府书送酒食,……又明日……赴客省茶酒,遂赐宴于垂拱殿。……是日赐茶酒名果……自到阙至朝辞,密赐大使银一千四百两,副使八百八十两……”(26)“龙团”、“凤团”茶是两宋朝廷皇家垄断的北苑贡茶,只有宋国百姓的主子和主子的主子们才能够如此适意享受;是两宋上层社会一脉相承的传统和风气,“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司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座分割以归,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欧阳修(1007~1072)为官四十余年,“自以谏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获一赐”,那已经是他任参知政事两年以后了(27)。因而这也就同时表明,南宋上层社会的茶品、茶艺、茶学审美情趣尚基本一仍北宋。但是,比较一下流传于今的关于北宋京师开封和南宋首都临安这样先后两大均称天字一号世界大都会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就不难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记开封者虽详述市井包罗无遗、酒楼诸行鲜不确备,却不仅未列茶的条目,且只是在“民俗”部分偶尔略略言及(28)。对比之下,叙临安者则将“茶坊”列为主要章节:“大茶坊张挂名人字画,在(昔日)京师(开封)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杭州)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豉汤,……茶楼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坊,本非以茶汤为正,但将此为由,多下茶钱也。又有一等是娼妓弟兄打聚处;又有一等专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谓之‘市头’。水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提茶瓶,即是趁赴充茶酒人,寻常月旦望,每日与人传语往还,或讲集人情分子。又有一等,是街司人兵,以此为名,乞见钱物,谓之‘龊茶’。”(29)杭州茶肆“为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于店内“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磁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五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炒闹,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面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凶吉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30)茶肆的职业功能真可谓发展齐全、发挥极致,即便比较今日社会茶馆业,恐怕也是毫不逊色的。适应社会需要,杭州城还发展出了专门提供上门服务的“四司六局”商业项目,其中就有“专掌宾客茶汤”等业务内容的“茶酒司”名目,杭州城里因此长久流行着“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忤戾家”的“常谚”(31)。杭城上述诸种名目“茶坊”的存在,恰恰表明市肆茶饮经营已经发展到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群各种需要社会功能的充分显现。杭州城还应运而生出一种“茶汤会”的世俗性民间组织,“此会每遇诸山寺院作斋会,则往彼以茶汤助缘,供应会中善人。”(32)足见12~13世纪人口逾百万、宾客来四海、信息达八方的杭州城的茶饮生活,已经是充分市井化、十足世俗化了。“茶花子行”的形成是杭州茶饮商业兴旺的重要标志,因而也就促使政府为了税收与管理的需要而设立了专门的“茶槽巡检”(33),而这无疑离不开下江地区茶产丰盛和天下名品咸汇来京的物质条件作支撑。据《宋会要食货志》载,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宋辖区产茶总量为19,039,277斤200两20钱,这个历史上的统计数字还不包括漏税私茶、自饮茶食茶和贡茶,有茶史学者对此作过估算,认为比较客观的数据应当是5,480多万斤(34)。而照当时的统计数字,绍兴三十二年时京师临安文化强辐射的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为5,998,235斤43两9钱,即约占全国产茶总量的三分之一。两浙的东、西路各府州县均为产茶区,其在南宋一代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地位与社会茶文化影响两方面无疑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当然,在我们讨论南宋时代杭州茶文化历史意义时,还不应当忽略其在中外茶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地位与曾发挥过的作用。人们知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个“源”自唐而北宋,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但其明确确立,更确切说应当是源于中国南宋时期的杭州茶文化区――12世纪以后的中国茶文化中心区。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淳熙十四年(1187)日本国高僧荣西禅师两次入宋朝拜浙江天台山(后一次在中国滞留了4年4个月之久)。回国后在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播下自浙江带回的茶种,著名的“石上苑”茶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荣西带回日本的茶种,被认为是正宗的“本茶”,其他地方的茶则被视为不正宗的“非茶”。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荣西的再传弟子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道元入宋4年以后(1227)将天台山石梁“罗汉供茶”仪式带回了日本,并在日本一直流行到现在。荣西第二次入宋时曾在余杭径山万寿寺参加了盛大的茶礼,其后的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和尚曾学于宋9年期间(宋开庆元年、日本正元元年、1259~宋咸淳三年、日本文永四年、1267)还曾拜径山虚堂智愚禅师为师、研习了径山万寿寺的茶礼。南浦绍明归国时还携回了7部茶典和“台子”――演示茶礼时摆放茶具的棚架。而日本僧人对杭州地区中国茶学、茶礼、茶道的学习,事实上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了,如日本佛教天台宗大寺主成寻(1011~1081)的《天台五台山记》中就记有如下文字:北宋神宗“熙宁五年五月十九日(1072年)戌辰时参石桥,以茶供罗汉五百十六杯,……小僧(成寻)实知罗汉出现受大师茶供,现灵瑞也。”(35)

三、清饮法的再度张扬与杭州茶文化的意蕴

杭州中国茶文化中心地位的牢固确定,虽然只是临安作为南宋都城的短短的一个多世纪时间,但这种地域位置的南移与植根产区的转变却是大河东泻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因此,尽管13世纪70年代草地铁骑再次用突进道路上的血改变了人们的茶汤,尽管蒙古贵族用马背上的草地饮食文化的粗犷摧毁了南宋权贵象牙之塔中品玩茶艺的精致,然而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却没有因蒙元政权的设于大都而随之北归。其后,直到明中叶再重新回归传统的清饮,以杭州为重心的下江地区同样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但是,蒙古骑士以扫荡亚欧的强大武力、雄视天下的浩荡胸怀、携日行中天的气势君临区区中华,不仅蒙元帝国的高等民族――蒙古族、色目种群心安理得的按草原习俗好尚享受中华故土的一切,就是广大汉族人群牢守古老传统的自信心也不免随之动摇。蒙古族和色目种群对醇厚食味偏爱的习尚很快就影响了汉族社会,并且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晚期。专门为蒙元皇帝后妃饮食提供参考而撰写的《饮膳正要》(天历三年、1330)记录了上层社会的茶饮风格:“炒茶:用铁锅烧赤,以马思哥油、牛、茶芽同炒成”;“香茶:白茶艺袋、龙脑成片者三钱、百药煎半钱、麝香二钱同砚细,用香粳米熬成粥,和成绩,印成饼”;“玉磨茶:上等紫笋五十斤,筛筒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酥签:金字末茶(湖州特造贡品)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服”;“兰膏: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等等(36)。尽管书中也开列有地方供奉的清饮茶品,但所爱尚者无疑仍是油茶、面茶等杂饮类品种。受其影响,城邑居民和一般社会层面也趋附成习,元代的居家生活用书中也开列了“酥签茶”、“兰膏茶”、“孩儿茶”一类为蒙古人喜爱的典型茶品(37)。连家世富豪、丹青名史,身前即享高雅盛誉的倪云林(1301~1374)也一向喜欢一种“清泉白石茶”:“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块如石块状,置茶中”,其实就是俗称的“胡桃松子泡茶”(38)。

当我们指出蒙元帝国时期社会茶习变化的这一特征时,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一特征所以形成的原因。我们的目的是在说明:它主要是由于对社会饮茶好尚风气具有导向性影响的蒙古族、色目人群的爱好所决定的。事实上,在蒙古人入主之前,中国社会就有杂饮习俗的普遍存在,所不同的是杂饮之法并非是社会的主导性好尚,杂饮法不是宋代以汉族士人群体为中坚承担的茶人们的习尚。如果没有蒙元帝国约近一个世纪的存在,杂饮法应当不会有13世纪末至16世纪长达3个多世纪之久的强势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应忽视的:蒙元帝国时代中国儒家茶人的文化传统随同汉族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一道被打落了。成书于明万历(1573~1620)间的《金瓶梅词话》一书生动的反映了蒙古族爱尚的果品泡茶“杂饮”风习几乎影响了明代三个世纪之久的事实。《金瓶梅词话》一书言及茶事多达数百处,但冲泡清饮法仅三、二处,余则皆为入诸种干鲜果、花卉的杂饮,如第三回:“那婆子欢喜无限,接入房里坐下,便浓浓点一盏胡桃松子泡茶,与妇人吃了。”第七回:“只见一个小厮拿出一盏福仁(福建橄榄饯,俗称‘福果’)泡茶来,西门庆吃了。”“只见小丫鬟拿出三盏蜜饯金橙子(俗称‘广桔’、‘广柑’)泡茶来。”第十三回:“妇人又道了万福,又叫小丫鬟拿了一盏果仁(通常为杏仁、瓜橄榄等)泡茶来。”第六十八回:“斟上茶去,每人一盏瓜仁香茶。”第七十二回:“火边茶烹玉蕊,……点了一盏浓艳艳芝麻、盐笋、粟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六安雀舌芽茶。”这一道茶竟然“泡”了十余种果品,今日想来不知是否还可以称其为茶,甚至难以想象如何吃法。《金瓶梅词话》书中明确叙及饮茶多达数十处,除极特殊者外,几乎无一不在茶中搀入果仁诸品:福仁泡茶、木樨金灯茶、木樨青豆茶、熏豆子茶、咸樱桃茶、桂花木樨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姜茶、瓜仁粟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芫荽芝麻茶,甚至还有梅桂泼卤瓜仁泡茶和土豆泡茶!上行下效,积久成习,积重难返,世俗社会的杂饮习惯竟牢固乃尔!

但是,当我们关注蒙元时代上层社会茶饮好尚、世俗社会杂饮风俗强势发展与长期流被的历史现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儒家茶人文化的历史存在与社会影响的消长。明帝国是在广大汉族人民对蒙元帝国统治仇恨与反抗的历史大势下取而代之的,因此,规复“汉官威仪”的文化政策就是朱明新政权伊始顺乎时势、民心的逻辑选择。事实上,朱元璋的权力中心也就是这样做的。朱元璋因势而行的一道“贡茶改制”重要决策,无疑对改变既往的烹煮法,普及瀹泡法,因而对清饮之风流被具极大助力:“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宋时又有宫中绣茶之制,尤为水厄中第一厄。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乃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真所谓圣人先得我心也。陆鸿渐有灵,必俯首服;蔡君谟在地下,亦咋舌退矣。”(39)清中叶著名学者俞樾据此认为“今人瀹茗之法起于明初”(40)。虽说瀹泡之法唐宋曾有之,但因饼茶不宜沸水冲泡而饮故未大行。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朱元璋的“罢饼重芽”政策是顺应了饼茶之法、饮法的衰落和散茶加工品饮风尚兴起的历史潮流(41),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国皇权专制国家“最高的”一声令下和封建国家大政确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却是不容低估的,朱元璋的民食政策对明初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典型的一例,对此笔者多年前曾有文论及(42)。正是这种“罢饼重芽”的国策,给了“饼茶”生产、消费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饼茶”的生产、工艺、品饮等系统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贵族的需要。于是,散茶大行了,于是瀹泡法大行了,于是清饮之尚大行了。

入明以后,汉族儒家茶人的清饮文化无疑得到了舒张发展的更有利空间。尤其是茶人群体中的上层雅逸之士,更着力标榜倡行品清真本味的茶饮之风。如著名茶人屠隆曾论述说:“茶有真香、有真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夺之。夺其香者松子、柑、橙、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之类是也;夺其味者香桃、杨梅之类是也。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如果固有此习或特有所需,即“若必曰所宜”,则“核桃、榛子、杏仁、榄仁、菱米、栗子、鸡豆、银杏、新笋、莲肉之属,精制或可用也。”(43)屠隆,浙江鄞县(亦即杭州茶文化区)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进士,曾任颖上、青浦知县、吏部主事,是明代卓有成就和卓著影响的文人。屠隆的茶论,既是杭州――下江茶文化区文化茶人的代表,亦是江南茶文化区――中国茶文化中心区――明代茶文化清饮主流的时代代表。屠隆的确仅仅是一个代表,一个时代的代表,因为有明一代不足三个世纪时间的茶学著作就有50余部之多,其数量竟占到了自唐至清13个世纪间中国历史上茶书总数的二分之一。现择其要者考较作者地望分布,对于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或许是有意义的。

《茶谱》,著者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应天(今南京)人;《茶疏》(1597)作者许次纾(1549~1604),钱塘(今杭州)人;《茶录》(1595年前后)著者张源;《茶寮记》著者陆树声(嘉靖间)松江华亭(今上海)人;《茶笺》(1630年前后)著者闻龙;《茶谱》(1539~1541)著者顾元庆(1478~1565),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茶笺》著者屠隆(隆庆、万历间),鄞县人;《罗撇杓恰罚1608年前后)著者熊明遇(万历间),进贤(今江西南昌)人;《洞山撇柘怠罚1640年前后)、《阳羡茗壶系》著者周高起(?~1645);《撇杓恪罚1642年前后)著者冯可宾(明万历至清顺治间),益都(今山东胶东)人;《煮泉小品》著者田艺蘅(约1570年前后),钱塘(今杭州)人;《制茶新谱》著者钱椿年;《水品》(1554)著者徐献忠(嘉靖间),松江华亭(今上海)人;《茶谱》(1529年前后)编者朱涕模明宪宗六子,封益王,国建昌(今四川西昌)人;《茶事汇辑》(1550年前后)朱曰藩、盛时泰(嘉靖间),上元(今江苏江宁)人;《茶经水辨》、《茶经外集》(1588年前后)孙大绶;《茶录》(1604)著者程用宾;《茶解》(1609)著者罗廪;《茗笈》(1610)著者屠本叮ㄍ蚶间),鄞县人;《蔡端明别记》(1613)、《茗谭》(1613)著者徐(火勃)(万历间),闽县(今福州)人;《茗史》万邦宁;《茶董》(1610年前后)夏树芳(万历间),江阴(今江苏江阴)人;《茶话》(1595年前后)、《茶董补》(1612年前后)陈继儒(1558~1639),松江华亭(今上海)人;《茶经》(1596)张谦德;《茶书全集》(1613)喻政(万历间),江西南昌人;《茶考》陈师(嘉靖间),钱塘(今杭州)人;《茶录》(1609年前后)冯时可(隆庆、万历间),松江华亭(今上海)人;《煎茶七类》著者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蒙史》(1612)龙膺(万历间),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茶乘》(1623)高元浚;《茶酒争奇》(1643年前后)邓志,等等。

其他述论茶事、精擅茶学、茶艺博雅者尤难胜记,如:《草木子》著者叶子奇(元明之际)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多能鄙事》著者刘基(元明之际)青田(今浙田)人,《燕闲录》著者陆深(弘治进士)上海(今上海)人,《两山墨谈》著者陈霆(弘治进士)德清(今浙江湖州)人,《西吴里语》著者宋雷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沙坪茶歌》等著者杨慎(1488~1559)新都(今四川新都)人,《辨物小志》著者陈绛(嘉靖进士)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本草蒙筌》著者陈嘉谟(嘉靖进士)广陵(今江苏江都)人,《天中记》著者陈耀文(嘉靖进士)确山(今河南汝宁)人,《七修类稿》著者郎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名胜志》著者郭?(嘉靖进士)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本草纲目》著者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人,《滴露漫录》著者谈修无锡(今江苏常州)人,《遵生八笺》著者高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著者慎懋官,《闽大记》著者王应山,《吕锡侯笔记》著者吕兆禧,《事物绀珠》著者黄一正扬州(今江苏江都)人,《戒庵漫笔》著者李诩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本草原始》著者李中立,《广志绎》著者王士性(万历进士)临海(今浙江台州)人,《西湖记述》著者袁宏道(万历进士)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二酉委谭》著者王世懋,《闽书》著者何乔远(万历进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快雪堂漫录》著者冯梦祯(万历会试第一)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月令广义》著者冯应京(万历进士)盱眙(今安徽泗州)人,《闻雁斋笔谈》著者张大复昆山(今江苏苏州)人,《泉南杂志》著者陈懋仁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三才图会》著者王圻上海(今上海)人,《翼学编》著者朱应奎、魏时应,《疑耀》著者张萱(万历举人)博罗(今广东惠州)人,《长溪琐语》著者谢肇〖HT5”,7”〗氵〖KG-*3〗制〖HT5”SS〗(万历进士)福州长乐(今福建福州)人,《金陵琐事》著者周晖上元(今江苏江宁)人,《益部谈资》著者何宇度(万历中官夔州通判),《客座赘语》著者顾起元(万历进士)江宁(今江苏江宁)人,《野获编补遗》著者沈德符(1578~1642)嘉兴(今浙江嘉兴)人,《蜀中方物记》著者曹学〖HT5”,7”〗亻〖KG-*3〗全

,《紫桃轩杂缀》著者李日华(万历进士)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群芳谱》著者王象晋(万历进士)山东新城(今山东济南)人,《野菜博录》著者鲍山婺源(今安徽婺源)人,《南归日录》著者萧士玮、《长物志》著者文震亨(明末清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潜确类书》著者陈仁锡(天启进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辨类函》著者詹景凤休宁(今安徽徽州)人,《沈氏日旦》著者沈长卿,《香乘》著者周嘉胄扬州(今江苏江都)人,《楼山堂集》著者吴应箕(崇祯副榜)贵池(今安徽池州)人,《武夷杂记》著者吴拭休宁(今安徽徽州)人,《梅花草堂笔记》著者张大复江苏昆山人,《通雅》著者方以智(1611~1671)桐城(今安徽桐城)人,《陶庵梦忆》著者张岱(1597~1679)山阴(今浙江绍兴)人(44)。以上两组茶学著述与茶人的粗略排比资料尽管还很不全面,也已经可以告诉我们以下诸点是值得注意的:上述茶书著作者绝大部分都是下江籍人,其中不少则是杭州及其文化区籍者;而且除极个别者外,几乎所有茶书均成于晚明时代;著作者多为科甲出身,社会成分较唐宋更为广泛,所著继往开来,视角涉猎亦较既往广泛深刻;传统茶人的学养呈历史性提高;文化茶人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显见一斑。

17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初的2个半世纪多的时间,一直保存奶茶习惯的满族人很快又同时爱上了――并越来越深的爱上了明代茶人的瀹泡清饮法。由12世纪初社会茶文化中心南迁杭州开始的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近10个世纪以来一直维系着杭州――下江――南方的模式与风格,中华民族的茶饮所以日益普及成为寻常百姓家“离之不可一日”的“国饮”文化,茶文化中心与茶产区紧密结合的悠久历史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

四、从“国饮”倡议看杭州茶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曾有人发出过将茶叶作为“国饮”的倡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将茶叶定为“国饮”之说又频频见于多种传媒。

一些部级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联合郑重倡议:“鉴于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建议将茶定为国饮。”(45)应当说,这种倡议反映了时代知识群体的民族文化情愫和社会责任感,但它是否代表了民族意识,是否会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却不能不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现实问题。因为“国饮”倡议一旦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出现,或偏重于以口号与宣传的形式注入人们的生活,则容易失于大众自觉性和热情的自然萌生。此外,大张旗鼓的倡言“定”国饮,似乎意味着中国没有自己的“国饮”,茶不是或还不是中国人的“国饮”。这样的理解,难免让大多数国人很难过。当然,问题还在于这个“定”的倡议似乎对中国人历史的茶文化与现实的茶饮生活并不恰切。照笔者的肤浅理解,“国饮”不仅仅是史实,同时也可以说是现实。因此,“定”国饮的倡议似乎应当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譬如“继承发扬国饮”,“弘扬国饮文化”,等等,总之,在明确肯定“茶一直是中国的国饮”的理念下倡导、推助国人的茶文化认知与茶饮生活,也许会是更有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至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文化一直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热点之一。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不承认现代科技与时潮文化有力地冲击、影响大众思想与生活的趋势与事实。应当说,不少“国人”的轻视“国饮”爱“洋饮”,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不合理因素同时存在的现实。引导人们珍爱自己的“国饮”,重要的是靠国饮自身的科学合理性,靠茶与饮茶固有的优点与优势。茶的更有益于健康,茶饮的独特意蕴,以及茶饮的经济等许许多多其他饮料所不可比拟的长处,才是“国饮”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的真正厚积力之所在。

2005年3月初稿于浙江工商大学诚公斋お

参考文献

(1)唐•陆羽《茶经》“六之饮”。尽管也有主张中国茶饮起源于八千年前吴越地区的观点,但尚缺乏更有力的证明,如中国茶叶博物馆陈珲《从跨湖桥出土的八千年前茶、茶釜及相关考古发现论饮茶起源于中国吴越地区》,《农业考古》2003年2期。

(2)《茶经》“一之源”。

(3)后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卷三“城南”。

(4)〔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十一章“忙碌的蜂群”、第十六章“分配住进一座庙宇”、第四十二章“信件的传送”。

(5)郑仁《宋徽宗与宋茶道文化精神关系初探》,《饮食文化研究》(香港)2002年第1期。

(6)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三“绍兴二十六年七月丁巳”条。

(7)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8)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第九章第一节。

(9)陆游《陆放翁全集•渭南文集》卷十五《傅给事外制集序》。

(10)元•脱脱等《宋史•程迥传》卷四百三十七。

(11)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一,又见: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收兵权”,中华书局1977年5月第1版P.8。

(12)《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太宗致治”,P.116。

(13)《宋人轶事汇编》卷四《吕蒙正》。

(14)《宋史•寇准传》卷二百八十一。

(15)《邵氏闻见录》卷第八。

(16)《挥麈录•余话》卷第一。

(17)参见张能臣《酒名记》、清•张英、王士祯等撰《渊鉴类函》第三百九十二卷――第三百九十三卷等。

(18)北宋•赵佶《大观茶论》。

(1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零。

(20)北宋•苏轼《上执政书》。

(21)苏轼《表忠观碑》。

(22)北宋•秦观《雪齐记》。

(23)赵荣光《十三世纪以来下江地区饮食文化风格与历史演变特征述论》,《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东方美食出版社(香港)2003年9月第1版。

(24)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序》。

(25)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第二“进茶”。

(26)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第八“人使到阙”。

(27)北宋•欧阳修《龙茶录后序》。

(28)两宋之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之五“民俗”。

(29)《都城纪胜•茶坊》。

(30)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

(31)《都城纪胜•四司六局》。

(32)《都城纪胜•社会》。

(33)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春教》。

(34)陈椽《茶叶通史》第三章第二节“宋朝茶叶产量”。

(35)童启庆《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农业考古》1997年4期。

(36)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第二“诸般汤煎”。

(37)元•佚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食类》巳集“诸品茶”。

(38)《云林遗事》。

(39)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供御茶”。

(40)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二十三“今人瀹茗之法起于明初”,俞氏全文引录沈德符文而小有不同。

(41)郭孟良《明代的饮茶风尚》,《农业考古》1993年2期。

(42)赵荣光《朱元璋与明初社会饮食生活》,《中国饮食史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杭州文化论文篇(2)

近年来,杭州地区的水泥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虽然企业整体规模也有了大幅提高,但导致了新增产能过剩,水泥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严峻形势。总理在十一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为此,水泥行业正推进转型升级,摆脱传统粗放发展思维,调整现有组织文化,进一步统一文化氛围,努力形成行业内共识和合力。90年代初期,杭州水泥行业国有制改革逐步进行,行业规模增多,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企业并未重视组织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2000年以后,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水泥行业的决策层,慢慢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进行组织变革,生产适销对路的水泥产品。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和循环经济为发展的经济模式,在组织内外文化中不断体现。

一、主要问题

1.社会变革加快,传统组织忠诚度下降

心理的认同度,即组织愿望与员工自我奉献之间的默契程度,往往是企业组织文化的基础。在行业内,水泥企业总是热衷于重视组织文化的表面,比如召开组织文化的交流大会,设计标志性的组织口号与规章制度;往往忽略了以织行为和组织变革中心的文化管理的研究。

2.组织文化培养,员工参与不足

文化的建设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高层决策者自我主张的行为。它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参与和支持。只有企业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达到高度一致时,组织才能协调发展。行业文化具有特色性,独立性和难模仿性,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这种文化的竞争力,则集中的表现在管理者的策略和员工的行为之中。从管理文化的向量上看,行业内的企业,普遍权力等级差别强,对待风险的态度或者冒险精神较弱,组织变革速度缓慢等特点。

3.管理风格保守,文化调整灵活性差

行业内组织文化的劣势:企业文化发源与决策者文化,并且不能支撑整个企业的变化发展。而成熟的企业文化必将取待个人主义的决策者文化。组织内部要沟通顺畅,而在文化上达成共识的组织,交流起来往往比较容易;保守型的组织,浓厚,不愿承担风险,创新意识弱,过分注重规范化管理,对于多变的市场环境难以适应。文化应该考共同的参与而不是决策。要靠逻辑去思考,而不是直觉去判断。杭州水泥行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长期受到政府的经济干预和优惠补贴,会导致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过度得依赖政府的行为与信息,而不是更多的思考自身文化与外部市场发展的协调性,导致了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4.信息收集不对称,应对危机能力不足

浙江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小资本大聚集”,“小企业大协作”,“传统经济模式发展和外资设备引进发展并存”等区域经济特点。并且经历了从承包试点到股份制转让,再到中外合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大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长期的信息收集和应对机制。水泥行业是高能耗,高成本的企业。而水泥市场的行情,更是呈现波动起伏的状态,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重大失误。摊子摊得过大,产品生产过剩,企业难以程度巨额成本;摊子摆得过小,企业销售渠道不宽,创造利润不够。

二、发展方向

1.宣传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水泥工业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泥行业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具有一定优势。被行业内所公认的是,水泥生产已成为消纳社会工业废弃物的大户,大量的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杭州水泥业生产成本上,最大的负担来自煤炭发电,而树立环保的企业文化战略,自己发电节能,不仅能降低成本,还可以获得杭州政府节能减排的退税优惠。产品及其产品推销方式成为反映公司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传统的水泥行业向生态化转型,就要把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灌输到组织文化内,就要渗透到生产工艺方案和高性能水泥产品之中。积极塑造文化中的环保意识。要把企业清洁生产,掌握环保技术,变成上下员工的自觉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组成环保管理群体,摸索经验技术。

2.鼓励员工参与,加强内部管理

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集合生产,销售,人事,财务,职工代表大会等各方面的人员,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制定,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内部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尊重每一个员工,坚持以人为本。要努力在沟通的融合渗透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团队的和谐程度。对于管理成果,不论大小,积极奖励。树立创新文化,保持组织文化建设的持续性。

3.加速精神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

组织文化的构成包含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行业内,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对完善。特别是大中型水泥厂,在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生产规范性方面比较到位。当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开始重视企业面貌,工艺特性和经营管理哲学。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构建,在行业内普遍不足。特别是要求企业决策层与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企业伦理道德,并未得到十足的重视。精神层是组织文化构建的核心层,是只有各类型企业都努力衡量自身的组织精神,组织理念,行业内才能形成内在的源动力。组织最关心的是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最有活力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变化,使组织内各部分更加紧密联系。有利于水泥行业抢占先机,规避风险,迅速调整生产销售目标。

4.注重公共关系,加快文化转型

公共关系方面,水泥企业如何处理好同行业间的协作理念,建立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准则,建立并加快同行业间的组织文化,显得十分的重要。企业战略上的调整往往和企业文化的转型是同时的。文化的转型的实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转型比战略调整显得更为重要。组织文化的转型,是战略调整的内在需求,是实体企业生存的新方向,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内部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调整和变革现有的组织文化,主要通过三个步骤;(1)重构价值观;(2)重构行为规范;(3)重构文化仪式。

三、结束语

员工内涵与组织文化是可协调的。培养企业的学习型的组织氛围,灵活调整组织策略,以优化存量推进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只有在协调的文化氛围中,整个行业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包晓闻,宋联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企业文化背景[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兴淋.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黎群.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马作宽.组织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倪健民.组织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杭州文化论文篇(3)

2013-12-06

第五届杭州网络文化节启动

2013中国互联网社区高峰论坛今天开幕

记者 魏奋

本报讯 杭州一年一度的网络盛会又开始了——第五届杭州网络文化节暨“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讨论实践活动,昨天正式启动。

本届网络文化节主题是“把美丽杭州传播更远,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号召“人人参与建设,传递网络正能量,采撷城市亮点,共绘最美杭州”。为市民和网友打造了“人人参与建设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网络名家高峰论坛、市民营销城市、家门口看世界和把美丽杭州寄出去等五大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翁卫军说,大力发展积极健康向上、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网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现实需要。

第五届杭州网络文化节与“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讨论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杭州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省委决定精神的一大举措。为适应新形势下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本次学习讨论实践活动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围绕当前网上舆论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性的学习讨论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强化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责任感,形成网上舆论工作的强大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学习讨论实践活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兴起学习讨论实践热潮,着力形成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的浓厚舆论氛围。

人人参与建设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谣言不但污染网络环境,毒害人们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以文明新风驱散网络阴霾,本届网络文化节特别推出“人人参与建设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讨论实践活动,将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上网课,学习网络知识,推动领导干部知网用网;市网信办还将牵头举办系列培训班,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在线学习交流、座谈、主题研讨会等多种活动,吸引广大网民踊跃参与。

“要动员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市民朋友更广泛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网信办主任王健儿说,凝聚网络正能量,守护精神家园, 需要人人动手,只有让正能量成为网络的主流思想,负能量才会失去市场,才能真正建设健康、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

2013中国互联网社区高峰论坛

今天开幕

今天,由市委外宣办和杭报集团主办,19楼网站承办的2013中国互联网社区高峰论坛开幕,邀请国内优秀传统媒体负责人、互联网社区精英、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齐聚杭州。

杭州网、19楼网站、都市快报官方微博等市属新媒体平台,将与人民网、凤凰网、新浪、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座谈,集思广益助推中国社区网站创新和传统媒体突围。

12月下旬,市网信办和杭州网还将承办“创新助推强网梦”——中国(浙江)地方网络媒体高峰论坛,邀请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地方网络媒体负责人来杭,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地方网络媒体创新发展。

免费的DIY明信片

把美丽杭州寄出去

游客,是城市推介的重要窗口。去年,杭州吸引国内游客突破8200万人次,外籍游客也达到331万人。本次网络文化节,市委外宣办创新思路,把“市民DIY明信片·把美丽杭州寄出去”项目作为对外宣传的新突破,以提升杭州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市民游客游西湖拍摄的照片,在DIY照片明信片打印点,通过手机微信平台上传,30秒钟即可免费打印一张个性化照片明信片。明信片可以带走,也可以现场填好、盖上纪念邮戳,邮寄给朋友。

在北山路41号西博会博物馆内,本月底前都会设置DIY明信片打印点。此外,马可·波罗雕塑旁、孤山路中山公园、印象西湖广场、西湖一公园音乐喷泉处、西湖新天地、雷峰塔景区、柳浪闻莺等,也会陆续设置DIY明信片打印点。

“把美丽杭州寄出去”活动还将走进高校、县(市)和社区,发动全民参与,让普通社区市民也能成为“美丽杭州”的传播使者。

请市民营销杭州

用镜头记录城市微印象

城市营销是一个浩大工程,但并非无迹可寻。杭州就像一颗钻石,一个角度就有一种光芒。致力于自我营销的城市,必将极大地增进经济的份额和所有居民的生活福祉。

本届网络文化节,都市快报和杭州网络广播电视综合平台联合推出市民营销杭州·杭州微印象网络视频征集活动,面向网民、市民、广告创意专业人士,征集一批浓缩杭州印象,能够代表杭州、营销杭州的广告创意类视频作品。

我们需要的是杭州的、本土的、地道的文化生活印迹和城市留影,能够记录这座城市里的故事、生活、变迁;也可以是商业机构拍摄的讲述杭州特色产品的故事、杭州制造的故事、杭州创意的故事。只要是带有杭州元素的视频作品,我们统统欢迎。

我们将通过全民投票,选出最具本土特质的微视频作品,并在都市快报和杭州网络广播电视平台搭建纪录平台,向杭州市民、全球网民宣传、传播杭州的美。

明年1月,入选作品将进行集中展示推广。

目前,杭州网络电视各平台(葫芦网hoolo.tv;杭州电视台客户端;葫芦网微信公众平台)都已经开设了上传通道,欢迎大家来参与。也可以在线咨询活动详情,咨询QQ:815507244。

杭州文化论文篇(4)

随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杭州在《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提出,创意产业要成为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2008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占全市GDP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3.2%。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42.4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2.6%。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表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该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等因素,同时政府与机会作为附加条件,对竞争力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与其他的产业不同,政府因素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应该是个主要因素,而不是附加条件;同时,区域品牌的建立对文化创意产业也有较大的影响,也应该作为主要因素来分析。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政府和区域品牌等六大因素。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其集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杭州设立了十大产业园区来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章将围绕这六大因素,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展开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

(一)人力资源

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LOFT49、唐尚433、西湖创意谷一期――开元198,这些园区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高。但与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人才结构也不够合理,前期的创意、策划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推广类人才较为缺乏,创意意识和创业度都有待提高。

(二)资本资源

2008年,杭州实际引进外资33.1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1亿美元。到2008年底,杭州部级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07亿美元,投产企业4198家。杭州是国内银行机构分布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全市现有各类金融机构215家,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1333.31亿元,同比增长21.41%,占全省比重超过30%。与此同时,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0.8%左右,是国内金融业最为安全的城市之一。2008年杭州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达99601万元(占总投资0.5%),比上年增长33.22%。杭州还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资金总额高达每年1.52亿元,并将根据需要逐步递增。从各园区的资本情况来看,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注册资金达3.1亿元,自发集聚形成的LOFT49创意园区注册资金5000万元。2007年,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溪创意产业园三大园区利用外资5亿美元,利用外资水平位居杭州之首。其它在建的以旅游、休闲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吸引了不少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来投资,如白马湖生态城吸引了香港玉皇朝集团、中兴通讯、华数数字电视、华荣房产、中投置业等在内的上市企业赶来投资创业。从上述可以看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资本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的。

(三)基础设施资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9年底,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筑面积达275.62万平方米,建成面积达67.24万平方米,已使用面积达41.23万平方米,集聚企业837家。从表1可以看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部分集聚区投入度较高,水、电、通信、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较好。

表1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资源状况

西湖创意谷、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位于杭州市区,交通比较便利,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比较齐全;而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良渚基地离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是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主场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硬件设施较好。目前,西湖数字产业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拥有一些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形成一些物质与信息服务平台;而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主的LOFT49,唐尚433、A8艺术公社等园区,缺少创意设计信息交流、人才汇聚、产品集中展示的公共平台;其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更为薄弱。总体而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健全。

(四)文化资源

在文化资源方面,通过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表2 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资源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园区文化底蕴浓厚,存在大量的名胜古迹,如西湖创意谷、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都有丰富的历史特色建筑、遗址、公园等,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园区,如西湖数字产业园文化底蕴相对较差。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尤其是以发展旅游和休闲娱乐文化为主的园区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优势。

二、需求条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精神上的需求就会增加,这会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一户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该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会不断下降,反之,精神上的支出所占的比重会上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判定,恩格尔系数40%以下为富裕,生态市达标值为小于40%。2008年杭州人均GDP达到7083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34%,杭州市区已经达到生态市标准。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6719.1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5504.28元。消费性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是1782.02元(占总消费支出的10.66%),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是2589.7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已经有长足改善。杭州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在迅速增长。可见,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市场完全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杭州文化创意产品持肯定的态度,主要的消费者是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人群,工资水平一般比较高,工作和收入都相对比较稳定。

由此可见,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在消费市场和需求稳定性方面都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关联产业条件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十分强,它对上下游产业有极大的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关联产业有信息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杭州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杭州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6.25亿元,占全市GDP的38.3%;信息服务与软件业127.7亿元,占市3.71%。教育产业状况,杭州教育产业产值131.4亿元,占GDP的3.8%。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杭州旅游业增加值203.8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9%。创意良渚基地、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和之江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相关支持产业旅游业发展情况很好。

除了动漫产业、软件开发等产业链发展比较完整外,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链不完整。2009年杭州市生产原创动画片35部、1477集、27409分钟,产量超过广州、长沙、深圳等城市,首次跃居全国第1;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动画片共8部,推荐数量同样位居全国第1。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衍生产品的制作和销售,已有近2000个品种的图书、音像、服装、玩具类产品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同时,相应的手机动漫、动漫出版、影视传媒等相关新兴产业也不断涌现和发展。但是杭州其他创意产业链发展很不完整。

四、企业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例如,运河天地产业园区开业时的68家企业中,规模较大的只有5家;西湖创意谷入驻的企业规模都较小,大多是工作室;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内入驻的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对,规模也相对较大。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99%是新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有的甚至是个人工作室,企业竞争力较弱,但企业较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企业战略上有比较大的共同点,即比较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安利星电脑动画有限公司与周边大学的图形学研究室、美术研究课题组实现合作;中国博客网与浙江工商大学以及惠普、NIKE、雅虎、蒙牛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线上MP3搜索技术等项目的研发。2009年,杭州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5507项,R&D经费支出196284万元。

总体而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具有一定竞争力,但还需要扩大企业集聚规模,提高规模效应。

五、政府

杭州市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规划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和准确性。2005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服务业大市的重大决策,并首次召开加快杭州服务业发展大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杭州在《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提出“创意产业”要成为“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2007年,杭州市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规划了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西湖创意谷整合各类资源规划了一园三区,利用当地的历史古建筑及文化古迹,导入中国美术学院科学优势,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将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和建筑景观有机融合,注入时尚、个性元素。下沙大学科技园也是根据当地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的特点规划出的省内最大的大学城。杭州高新区依托白马湖区域自然条件和动画创意产业基地的产业优势,规划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2008年,杭州决定重点发展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业等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构建杭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定位比较科学,发展政策也具有准确性。

综上所述,杭州市政府在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起着很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对于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在市场环境营造,市场监管、只是产权保护方面还需加强。

六、品牌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几个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这与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紧密相关。如西湖创意谷――开元198形成了创意设计品牌;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形成了动漫品牌;LOFT49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范本,形成了LOFT品牌;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形成了数字信息技术品牌;西溪湿地产业园形成了湿地品牌;良渚创意园形成了玉文化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只是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品牌潜力还有待挖掘。

综上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在资本、文化资源、需求条件、政府政策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人才、基础设施等资源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创作创意人才比较缺乏,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完善;除了动漫和电子,其他创意行业产业链不够完整;创意产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竞争力;创意区域品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深入挖掘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军显.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意义[J].中国经贸导刊,2007(14).

[2]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

杭州文化论文篇(5)

近十几年来,杭州旅游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作为消费者旅游体验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却一直停滞不前。目前,杭州旅游纪念品主要集中在杭州土特产,如龙井茶、西湖藕粉等饮食产品以及杭州丝绸、绸伞等传统工艺品等方面,而创新型、物美价廉、承载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种类较少,且大多数缺乏杭州本地特色,质次价高,影响了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

1 杭州旅游纪念品现状

1.1 目前以土特产、传统工艺品居多,缺乏创新型特色产品

杭州本土特产分为主要分为饮食类和工艺品类,著名饮食类有龙井茶、小核桃、笋干、天目山香榧、西湖藕粉等,著名工艺品有杭州丝绸、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都锦生织锦等。这些土特产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知名度高,但纵观近几十年,特别是杭州传统工艺品长期以来,样式老套,缺乏新意,鲜有创新型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出现。

1.2 传统工艺品以手工制作居多,价格与价值长时间背离

杭州传统工艺品闻名遐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人的流失,致使人工成本高昂,如王星记扇子,从毛竹到成扇需要经过8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其人力成本相当高。长期以来由于较高的价格,致使大部分游客观而不买,从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

1.3 缺乏杭州地方特色,款式与国内其他产品雷同

目前景区销售的大部分旅游产品如手串、饰品等工艺品以及相当数量的儿童玩具大多通过国内市场大量批发而来,除了本身就缺乏杭州本地特色之外,还会给游客带来审美疲劳和厌烦感,拉低了游客在杭州旅游体验的期望值。

1.4 仿制的工艺品产品质量不高,工艺粗糙

一些仿制的手工艺产品在市场上的泛滥,价格较低,但做工粗糙,大大降低了游客对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认同感,游客购买这种产品回去后无论自己使用还是馈赠亲友都显得尴尬。

2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与竹材的特点

2.1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并不是杭州独有的特点,杭州独特的气质在于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它兼有自然景观、古都文化、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1] 从古至今诸多文人墨客、诗词歌赋、民间传说、历史遗迹为杭州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涌现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如以西湖山水为背景的故事《西湖女神》《白蛇传》等故事,与钱江潮相关的《钱王射潮》等神话,以及凤凰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龙井的“乌龙传说”,虎跑的“两虎跑泉故事”等等。还有见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可追溯到宋代的杭州茶文化,距今四千七百年的杭州丝绸文化,起源东晋年间的佛教文化,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运河文化等。这些文化瑰宝充实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留下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

2.2 竹材与竹文化

竹是一种禾本科常绿植物,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具有力学物理性能优良、易加工利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美观等优良特性。[2] 竹材利用程度高,竹笋可食,竹叶可入药,竹根、竹杆可通过竹编、竹雕等工艺制作工艺品。竹子还可以通过现代化工艺被加工成各种类型的竹集成材、竹胶合板、重组竹以及通过刨切工艺制作的刨切薄竹的竹材人造板,被广泛地应用在家具、地板、建筑、装饰等十多个领域。[2]

竹子不仅具有丰富的物用价值,更富有深广的人文价值。竹因其自然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人们往往把其人格化,[3] 许多文人以竹做题、作喻,以咏竹、画竹和种竹来表现自己的志向、人品,借其比托自己坚忍不拔的人格品性。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3 基于杭州地域文化的竹制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浙江的竹文化十分悠久,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浙江竹子的描绘也很多,竹子也是浙江省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树种之一,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竹林、竹文化隐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正所谓“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3]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著名旅游城市,将杭州地域文化与竹文化相结合开发具有杭州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3.1 竹制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手工艺与工业化“双轨制”

在设计前就从生产工艺出发进行开发,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手工艺和工业化生产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并存,互相补充,互相汲取营养。一方面,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高、价格较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游客的购买需求,同时可从传统工艺品中提取设计元素;另一方面,传统手工艺生产的产品制作精美、价格较高,特色化明显,可以满足部分游客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同时可逐步研究优化工艺,将纯手工产品的部分构件实现工业化,以降低成本。

3.2 竹文化与其他特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创新性的旅游纪念品

竹文化的应用还可以与杭州著名的丝绸、织锦、茶叶、食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例如,将竹子与丝绸、织锦相结合,可以开发出特色服装、饰品、箱包等产品,像茶叶、食品等饮食类的产品可以开发出相关的竹制的包装、器皿等。这些方式使竹材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创新性地开发出相关的产品,丰富杭州特色旅游纪念品的产品线。

3.3 围绕具体景区的文化背景,开发主题性竹制旅游纪念品

杭州的旅游景点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西湖的白蛇传说、钱塘江的钱王射潮等。这些文化背景是旅游景点赖以生存的土壤,从中提取创意元素用来开发竹制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强化产品文化特色、纪念特色,而且还能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

4 总结

旅游纪念品不仅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文化、特色和品质。将杭州地域文化与竹文化相结合,开发具有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竹制旅游纪念品,不但能有效填补旅游产业的空缺,提升消费者的感受,还能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杭州旅游,从而拉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伟.试论提高杭州旅游的国际化程度[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01):56-59.

杭州文化论文篇(6)

奖项更动人

本次中国4A金印奖在“有种你就来”口号的带领下,为广告人提供了一个为“有种”的创意人的创意之子接生的平台,并能够让广告人的创意获得最大的肯定,进一步宣扬广告人以创意出发、把创意作为准则和目标的理念,作品征集数量创造了历史新高。

麦肯光明、睿狮广告和天联广告成为当晚的明星公司。麦肯光明创作的公益性广告作品《过门的忐忑》和睿狮广告为别克昂科拉创作的平面广告共同获得创意金印奖全场大奖,天联广告策划的“吉列性感剃须”系列宣传则赢得了媒体金印奖全场大奖。本次金印奖最大的亮点出现在“广告主大奖”。该奖项设立了5个标准,分别考核广告主品牌成长力、品牌意识、品牌知名度、配合度、市场占有率及大众媒体曝光率等几个层面的能力。该奖项由广告服务公司提报广告主名单,最终中国平安、联想、361°、苏宁易购、别克、三星共同获得“2013年中国4A年度最佳广告主”大奖。

从颁奖盛典到群英论坛,内容更丰富

2013年金印奖评选活动继续落户杭州——与杭州文创办、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合作,成为文博会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开幕式于10月15日在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举行。本年度的活动在历年金印奖颁奖晚会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论坛、沙龙、会员实力展览、广告饕餮展映等活动项目。

10月15日下午,中国4A杭州运河论坛在JW万豪酒店与国内同仁一同分享了戛纳“中国日”论坛上的精彩内容。10月16日上午,4A杭州运河论坛举行的中国广告CEO专场,邀请到了中国本土最优秀的广告公司掌门人为大家呈现广告业的新风向,带来最富有创意和时代冲击力的思想火花。在16日下午的公益广告专题沙龙中,与会者欣赏和探讨了优质的公益广告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正能量,以及为企业品牌所带来的巨大提升动能。

杭州文化论文篇(7)

1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的各种建设和建筑活动,其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自己特色的建筑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各种建筑活动。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那么我们的建筑理论就会严重脱离实际,落后于实践活动,从而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出现千城一面,各种建筑活动出现跟风、重复建设等现象,从而不能体现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特色。只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我们的城市建设才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是根据中国近现代的建筑设计实践,结合中国古代的各种皇家园林等建筑,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形成的一套建筑理论体系。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概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原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等等。总体来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哲学层面,它主要研究建筑理论体系的主体是什么,也就是研究建筑理论的起源、构成和发展规律及一个地区的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哲学内容。

第二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社会行为学层面。它主要研究中国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各地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国的各种建筑形式与各种建筑材料、结构色彩、人的主观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它主要总结归纳中国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部分都比较明确突出,具体包括中国的建筑构成、中国的建筑组合、中国的建筑形式构图、中国的各种建筑空间组织和各种建筑构架、中国的各种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中国各种建筑过程中的艺术处理及中国的建筑创作等。

3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建设特别注重绿色建设

城市建筑是一个国家各种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历来都很重视城市的建筑建设。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里,它明确要求要把中国的城市建筑和园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那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更要把自身的城市建设与自身的城市园林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同时验收,确实把城市园林建设摆在首要地位来抓。例如浙江省省会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就说明这一点。杭州选址在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内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杭州,早在195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围绕着绿色建设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把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绿色成为杭州城市的主题,“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这是杭州的一大城市建筑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杭州在今天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二)建筑理论着重突出人地和谐,生态保护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非常重视中国建筑要与自然相协调,与周围环境要和谐统一。杭州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城市建筑建设还是普通民居建设都是因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指导下,杭州改变了原来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建设,形成了以自然和谐、旅游疗养等为主的城市整体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杭州的生态环境,维持了杭州的生态平衡,减少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杭州的影响。给杭州人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生态质量高的居住环境。

(三)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全球最多的人口。全国各地地域差异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和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杭州,在城市布局中,就是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城市总体建设的。在具体城市建设中,杭州市委就明确指出,在今后建设和规划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设新的建筑空间环境,也要重视建设与杭州原有的建筑历史文化相结合,最大限度保留和发展杭州原有的地域民族文化,把杭州新的建筑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今天,杭州已发展为全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也在朝着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方向发展,并且日益成熟,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借鉴外国优秀的建筑理论经验和保持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并在我国的各项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杭州文化论文篇(8)

赵志刚,越剧版《暗恋桃花源》里的那个“陶老板”,当年凭一部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家喻户晓的那个“越剧王子”,几天前还是上海越剧院的副院长,几天后却已是杭州市文联的一员――2010年8月9日杭州市戏剧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赵志刚当选为戏剧家协会的新一届主席,并成为杭州市的又一位引进的文化名人。

在赵志刚辞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职务之初,就有人猜测,赵志刚离开后会看中浙江越剧市场,因为之前他在浙江各地市巡演广受欢迎,《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及今年全国巡演的新版《暗恋桃花源》都是与杭州相关方面合作的。

杭州休闲的城市文化环境备受艺术家青睐,而杭州浓厚的越剧氛围也是赵志刚愿意落户杭州的一大原因。近几年,杭州市多次为优秀文艺人才推出特殊政策,借助文化名人效应,提升杭州的文化档次。其次,杭州市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等各个方面都予以支持、理解和尊重,并且在住房、户口等服务上给予最大支持。

赵志刚说:“杭州是越剧的大本营,无论居住环境还是越剧环境,对我来说,都很不错。”

杭州市引进赵志刚,看中的是他的个性、开放的思路和创新能力。而赵志刚看中的则是杭州市为艺术家们打造的开放的平台。

赵志刚来杭州来得很彻底:他把自己的未婚妻兼搭档陈也带了过来,二人双双从上海越剧院辞了职,即将在杭州合作组建工作室。

日本艺术家来杭文化交流

日前,来自日本的佐藤典子现代舞蹈团和日本友好提琴交流团用各自的艺术形式,和杭城市民进行直接的文化交流。

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组织举办的“2010世博杭州之旅”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与世博会同期举行,而佐藤典子现代舞蹈团和日本友好提琴交流团的到访,更掀起此次文化交流的高潮。

据了解,在杭其间,日本文化体育团队与杭州文化体育团体进行了友好交流演出,并游览杭州美景。有部分团体选择杭州市推出的国际社会资源访问点(如杭州社会福利中心、杨绫子学校等)进行义演。

杭州文化论文篇(9)

2009年,杭州GDP跨过5000亿元大关,但资源瓶颈依旧: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有限,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处理好杭州经济转型升级与打造低碳城市品牌的关系尤为迫切。

一、杭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杭州不仅面临资源约束,还有竞争的威胁,服务外包、新能源、新光源、物联网、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等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2009年杭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24.4%,而同期深圳为54%,青岛为46%、苏州为34%,这说明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杭州并未赢得什么优势。那么,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加快结构优化与升级呢?首先,要分析一下工业的情况。据统计,杭州工业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从1999年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205亿元,年均增长25.7%。不论从经济发展历史看。还是目前形势看,在可预见的10年乃至30年,杭州依靠工业兴市,仍具有战略意义,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工业仍是产业的主角。要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工业,逐渐提高工业的层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高端品牌,使杭州城市品牌与杭州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基于以上思路,可以考虑继续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张力,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和旅游综合体的建立。杭州旅游业态应从观光旅游向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转变,全面实施旅游城市国际化战略。

二、杭州城市定位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在繁荣的同时是相对高的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这种发展模式没有脱离粗放的发展模式。所以,要转变发展思路,对杭州城市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从根本上讲,建立品牌的出发点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成功的品牌包括两个基本组成方面,即特点属性和情感属性效用。根据品牌定位的相关理论,城市品牌的秘密在于借助无形的利益,给城市增加价值,特别是心理上的价值。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为品牌建立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识别特征或个性,然后有策略地使目标顾客记住它。目前,在品牌建设中可供采用的有3种方法:一是以城市的特点和属性为核心,叫实体定位:二是以城市品牌为核心价值,叫情感定位;三是两者兼顾,叫虚实结合定位。历史以来杭州城市定位总体是实体定位向情感定位转变。北宋时期杭州是东南第一洲,南宋为首都。元朝时期,杭州被马可・波罗称为“天堂之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可见,宋代时期的杭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区域大城市的实体定位。而元朝时期的杭州被称为“天堂之城”,美丽华贵,显然没有强调城市之大,而是强调人们的情感体验。当然,城市品牌的情感定位往往建立在实体定位的基础之上,是实体定位理性与情感的升华。新中国成立初,杭州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参观城市,1953年后又作为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城市的建设规划,有关部门或专家认为杭州应该是风景兼文教和轻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之后在“”时期,杭州要“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于是杭州钢铁厂等4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艮山门到半山的重工业区。1979年改革开放后。杭州的总体规划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为此产业经济方面重点发展丝绸工业和电子仪表等其他轻工业。以“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建设目标,也奠定了她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位。2005年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的称号,2个月后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又在杭州拉开帷幕,杭州提出要打造“动漫之都”。至此,杭州的城市品牌定位依然以实体定位为主。近年来,杭州提出的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女装之都、会展之都、天堂硅谷、生物医药港、生活品质之城等等,就属于实体定位与情感定位,或者两者兼顾。

三、低碳背景下杭州经济转型升级要与城市品牌定位协同

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平台。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品牌,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杭州要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打响“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去过世博会的人,或许记得写在墙上莎士比亚名言“城市即人”。在今天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城市即人”将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城市就是人。就应该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为宗旨,全心全意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城市即人”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城市就象人一样,是个有机的生命体,有一个生命体生理发展的规律。城市与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是天然的共生体,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语是这座城市是否“宜居”。最宜居的城市不仅包括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还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从低碳城市的打造来看,应超越“宜居”的概念。让“宜居”变成真正的“生态版”、“幸福版”的持久事业,实现人与自然、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要打造“具有生命意义”高“幸福感”的宜居城,这就是杭州城市品牌的新定位。

参考文献:

[1]周建军,杭州与香港、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09(3).

[2]汪亚明,论改革开放以来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轨迹与特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杭州文化论文篇(10)

一、杭州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称,是知名度很高的国际旅游城市,是首批入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近年杭州跻身休闲旅游城市的大军,其发展模式代表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休闲建设的一个方向。据了解2012年杭州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旅游人数达到了17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87.65亿人民币,与去年黄金周相比,分别增长了18%和21.3%,创历史最高纪录。杭州的旅游已经从传统观光型旅游转变为城市休闲旅游,将旅游与整个城市、市民生活紧密融合,让游客能感受到杭州从骨子里散发的休闲魅力,休闲旅游的概念在杭州发挥得淋漓尽致,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杭州已迎来了休闲时代。

二、杭州休闲旅游存在问题

(一)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缺乏文化内涵

文化性是休闲旅游产品的内容和深层表达,是休闲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休闲旅游产品的灵魂,是休闲旅游的突出特征。虽然杭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类旅游休闲场所和设施,如以宋城、杭州乐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以五大博物馆和浙江图书馆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类;以黄龙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体育健身类;以杭州大厦和武林女装一条街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以“楼外楼”和“张生记”等新老酒家和各类休闲吧与茶室为代表的休闲餐饮类,但休闲旅游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例如,一些温泉度假区仅将温泉休闲开发成“泡澡堂”,而没有将其上升到温泉文化产品的层面,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杭州休闲旅游档次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

旅游景区品牌的创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旦确立起来就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旅游市场变幻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一个品牌热点刚出来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不久之后,人们又会被新的热点吸引过去。因此,杭州休闲旅游光有一个热点是不够的,要有多个热点,形成热点群。目前杭州形成若干品牌休闲项目的措施实施创新度不够。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未实现,品牌观念淡薄,并未将积极发展休闲、浪漫、幸福、女性、水滨、丝绸、茶叶、民俗、宋都、西湖、运河、艺术等为主题的杭州特色休闲旅游事件进行相关创新。

(三)国际知名度不高,国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一直以来,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例如在近邻日本,杭州的知名度除了低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之外,还低于苏州,甚至低于大连、长春、哈尔滨。在韩国,更是低于青岛、烟台等地,旅游形象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入境游各项指标不尽如人意。

三、杭州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休闲文化体验的提升

休闲旅游强调休闲文化氛围对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休闲旅游经营者在设计休闲旅游产品时应给顾客全新的亲身体验经历,又为其提供交流的平台,满足游客的交际需求,从而给旅游者留下独特的休闲文化体验。

杭州可依托“丝绸之府”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丝绸文化旅游;依托西湖龙井茶的美名,发掘龙井茶文化内涵,开发杭州的特色茶艺,形成新型茶文化圈;借助西湖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可建立西湖变迁史、西湖名人、西湖文物、西湖文学、西湖艺术等西湖文化专题博物馆,充分展示西湖文化内涵。

(二)树立“休闲旅游天堂”新形象

形象是旅游产品形成独特个性的灵魂,一个旅游产品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创造性地塑造自己鲜明的旅游形象,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杭州无疑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但如何彰显资源的独特性,如何凸现其独特的魅力,则是关系到杭州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因此,大胆地把“休闲旅游天堂” 新形象的牌子打出去,加强对国内外的宣传促销,逐步树立起杭州“休闲旅游天堂”的形象,抓住2011 年杭州举办休闲博览会的机遇,将杭州“休闲旅游天堂”的新形象深入人心,必定能促使杭州休闲旅游业较大的发展。

(三)加强政府主导,推动国际发展

杭州建设国际休闲之都是十分有优势的,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真正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杭州在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上,与一些国际著名城市相比差距仍不容忽视。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国家大事来重点推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导向。众所周知,休闲、旅游是人的基本权利,将国民休闲旅游这件“闲事”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便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关系、推动的大事和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常事。

1.积极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设立研究小组

杭州市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休闲规划部门和研究小组,在全面详实的调研基础之上加强有关理论的研究,从深层次上提出远见卓识,在某些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必要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要从学术和政府研究的角度考察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休闲产业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及它们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应对基础性的问题进行系统、科学、规范的论证,以减少实践过程中的失误,提高效率。

2.把握时代命脉,加快国际化建设

实现国际化的根本途径是加速城市化和实现城市现代化。当前,依据杭州旅游休闲的优势与机遇,可以通过接轨上海,合作长三角,借船出海;搞好申遗,提升品级;办好世界“休博会”;发展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等途径,早日实现杭州旅游休闲业与国际接轨。杭州的市容环境、基础配套、市民素质和城市功能距离一个国际都市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应更多地吸引和争取相关的国际和地区性会议、展览、文化体育交流、艺术访问、美食节庆、休闲旅游活动等在杭举行。抓住国际休闲流行趋势并结合杭州特色,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小型休闲项目的运作可考虑以民营为主,政府应鼓励股份制休闲娱乐公司,鼓励中小型的投资,以个性化的特色丰富休闲业的品种。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应借鉴引进海外对休闲业的管理模式,这不仅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也将吸引海内外人士来杭。

例如杭州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并号称上海的“后花园”。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借用上海国际知名度的延伸,来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杭州可以与上海联手发展休闲业,休博会的一些项目也可以让上海直接参与,甚至还可以将一些项目放到上海去举办。当然,另一方面,杭州也可以积极协助参与上海的一些休闲与会展活动,比如担当上海的一些大型休闲会展活动的协办或承办者等。

3.引进与培养国际旅游休闲人才并普及国内休闲教育

当前世界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杭州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休闲业,要加大力度引进海归和外地的精英,也要积极输送当地管理、研究人员出国培训深造。就地培养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必须引进先进国家的教材与教师,实行国内外院校联办的方式。目前在杭大专院校尚无旅游休闲等专业,必须尽快增设。对于一般管理人员,要加强专业化学习,进行在职培训,逐步推行真正的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管理。

休闲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盲点,这应当充分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开设专门性的理论教育,在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社会院系设置与休闲有关的专业和课程,普及和倡导正确的休闲旅游观。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6).

杭州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25-01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推进城市化的坐标,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筹码”。文化、生活、创业相互融合,是千百年来杭州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杭州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他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软实力取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具备软实力,只有那些对内能产生民族凝聚力、对外能产生吸引力的文化资源才具备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不仅包括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吸引等方面,还包括文化物质价值的投资于拓展、以及文化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等。

二、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和建议

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室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五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这些都是杭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上狠下功夫,是杭州近年来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从提炼“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为杭州的人文精神,到提出“和谐创业”模式,再到确立“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质牌,都表明了杭州越来越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并由此在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尚、先锋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西湖博览会,到世界休闲博览会;从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到国际动漫节;“从大力推进西湖、运河、湘湖、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到恢复传统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修复杭州的人文生态,延续杭州的城市文脉,都表明杭州把城市文化建设切实地落到了实处。”因此,对于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做出具体以下几点思考:

(一)培养文化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而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市民的精神状态、文化素养、意志品质和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梳理杭州城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培养广大市民城市自豪感与认同感,使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精神和价值追求,从而增强杭州的文化凝聚力。”此外,市民素养的高低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市民素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基础,加强知识、思想、法律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民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文化风气,增强文化素养,提高市民对杭州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二)保护开发文化遗存,传承历史文脉

杭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分布各处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南宋皇城大遗址蕴含这极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彰显杭州城市特色的稀缺文化资源、景观的核心,是杭州城市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遗存、工业遗存等各类遗存的保护开发力度,使杭州这座历史名城人文内涵更加厚重。要依托西湖、西溪的山水之美,整合“丝绸之府”、“越剧之都”、“爱情之都”的文化资源,“把杭州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高雅与民俗相互融合的文化名城”。

(三)加强保障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城市的文化传播在于这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就是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和方式,“不断推进和保障杭州文化事业,创建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多变复杂,使文化创新需求日益显得突出。加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任用;建设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提升战略;加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杭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信息化水平较高等优势,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成为文化支柱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力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杭州城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也会不断得到深化推广。要加大弘扬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与杭派文化相结合,提升杭州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2.

[2]魏思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