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交通银行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7:59:36

交通银行论文

交通银行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3)01-0081-08

一、引言

近代银行产生于15世纪,但其引入中国的时间却并不长。1846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首次提到英国银行。之后,国人纷纷介绍西方现代银行理论,如洪仁玕、郑观应、容闳等。1897年,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铁路督办盛宣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其用人办事,悉以汇丰为准”。可见,自新式银行扎根中国大地始,西方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就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19世纪中叶,英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浪潮,不仅席卷了欧美各国,同样也冲击着近代中国的银行界。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银行界对合并联合理论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议,此次争议持续数年之久,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对于探索新的银行发展模式、规避金融风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学界对此专题的研究略显薄弱,程霖教授在《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一书中概述了于树德等人的观点,但限于论著主旨及篇幅,未提及欧美银行合并联合浪潮与此次争议的关系,对于此次争议的过程及对中国银行界的影响,作者也是一笔带过。旭教授在《近代中国银行联合兼并活动探析》一文中,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官办、商办银行的联合兼并活动,认为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是其主要成因,全文却并未探讨欧美及中国银行界关于合并联合的争议。何一鸣等《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一文也未提及此次争议活动。因此,笔者欲就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银行合并联合主张产生的背景

1914年8月,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德、美等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此时正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羁绊,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机。但热衷予做皇帝的袁世凯,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大举借债、耗尽国库,甚至还挪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发行准备金,进而不断引起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在1913年4月国会通过了《中国银行则例》,《则例》规定:“中国银行系国家中央银行”,额定资本6000万元(“元”,指“银元”,下文同),主要业务为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1914年国会修改章程,改股本为1000万元,并规定为国家银行,继续经理轮船、铁路、邮政、电讯“四政”的收支,同时承担发行钞票,分理国家金库,国内外汇兑等业务。既然中交两行为国家银行,当然免不了受政府行政命令的支配。据统计,1913年底中国银行发行额仅502万元,交通银行1914年底也只有893万元。但到了1915年底,中、交两行的发行额分别增至3844万元和3729万元。此时,中国银行为政府垫款1204万元,交通银行垫款4750万元,尤其是交通银行,其垫款额占其全部放款的94%,占全部存款的72%,此举为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挤兑风潮埋下了祸根。

到了1916年初,社会上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纸币的信心已开始动摇。3、4月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现金库存枯竭的消息传到民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交通银行,和广东、浙江等地的中国银行,纷纷出现挤兑。4月8日、11日,政府两次密电各地中交两行,将现银运京集中,由于交通阻塞及各分行的抵制,未能如愿。5月11日晚,政府下令封存北京中交两行现金71万两。12日,政府公布停兑令,宣布“自奉令之日起”,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纸币,“一律不准兑现、付现”,所有库存现款“一律封存”,“各省地方,应由各将军、都统、巡按使……严行弹压、禁止滋扰”。

停兑令颁布后,北京市场顿起恐慌,中交两行的纸币跌至六折。粮、盐、油、炭、日用品及洋货奢侈品价提高三四成,米价比原价增加了百分之五,金价每两50元增至80元,当铺则止当侯赎,商号则停止贸易,生意萧条,市况惨淡,最终酿成震撼全国的1916年“京钞风潮”。中国银行北京、天津、济南、热河、广东等分行,有些迫于政治压力(如京津),有些则是现金早被抽空(如济粤),不得不停兑,但上海、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河南等分行则继续兑现,维护了中国银行的信誉。而作为袁世凯政府“内库”的交通银行,迫于政治压力和现金短缺,不得不遵令“停兑保交行”。此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停兑,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各地官民的强烈反对。后北洋政府时断时续地加以整理,直至五年后的1921年,“京钞”问题才得以解决。可见,此次中交“京钞”风潮影响之深远。

1921年11月12日,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之际,天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又发生挤兑风潮。日,北京的中交两行也随之发生挤兑。此次挤兑的起因,有三种说法:金融界人士投机行为说;新下野某系政客造谣说;某国阴谋造谣说。11月6日,中交两行挤兑规模扩大,“人山人海,拥挤异常”。18日,北京中行挤兑者有4000余人,交行有2000余人。与此同时,汉口、上海等地也发生了挤兑风潮。14日,汉口海关向中交两行提取存款20万两,改存汇丰银行。15日,汉口外商银行拒收中交两行钞票,汉口中交两行挤兑风潮由此扩大。16日,汉口“钱市陡落,商场尤为恐慌,京津鲁豫各帮均停止运货,一切交易亦盖形停止”,“以致金融界异常枯竭”。可见,此次挤兑风潮的规模绝不亚于1916年的“京钞风潮”。

挤兑风潮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至北洋政府,下至普通商民,都卷入到扑灭谣言、拯救中交两行的金融大战中。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中交两行的领导层,如素有中行“三驾马车”之称的王克敏(董事长)、冯耿光(总裁)、张嘉璈(副总裁),交行曹汝霖(总理)、任振采(协理)等人,立即拜见政府总理靳云鹏、大总统徐世昌,积极争取“政府救援”。其次,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银钱两公会及各地商联会都积极辟谣,如上海全国商联会电请“全国朝野人士将外国银行存款,一律提出,以资抵制”,此电一出,北京商民“群向汇丰银行提款”,导致汇丰资金紧张,不得不急电天津分行汇现洋接济。旧再次,社会名人及报刊也纷纷辟谣,如“舆论领袖”梁启超、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寅初、顾盂余等人也发表演说,《申报》、《大公报》、《时报》、《新闻报》、《民国日报》、《中华日报》、《时事新报》等也纷纷辟谣,呼吁商民勿信谣言,不要挤兑。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终于度过此劫,但1916年和1921年的两次挤兑风潮,尤其是1921年的挤兑风潮,强力震撼了中国的金融界。挤兑风潮过后,中交两行一方面着力摆脱政府控制,不断扩充商股,尤其是中国银行,1923年借北洋政府财政吃紧之际,将官股500万元撤出,只象征性保留了5万元,此时商股计1976万元,占股本总额的比例为99.75%;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界人士将视野转向欧美,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理论,引入新的银行发展模式,借此规避不断高涨的金融风潮。

三、银行合并联合思想的提出及其争议

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京钞风潮”后,部分银行界人士即将目光投向欧美,此时欧美各国正处于银行合并联合的高潮。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对尚未完全摆脱“京钞风潮”影响的中国银行界,无疑产生了极大的诱惑,部分银行学界人士,如于树德、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他们针对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积极提倡银行合并联合理论,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中交“京钞风潮”时期(1916年5月至1921年初),于树德等人著文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之理论,与反对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议。

1919年12月,于树德在《银行周报》上发表《银行合并与联合》一文,该文开篇就指出:“我国所以有今日之贫弱者,因经济不能自给独立也;经济不能自给独立,因产业不发达也;产业不发达,因无充足供给之资金也;无充足供给之资金,因无巨大之金融机关也;而所以无此机关者,则以无完备进步之组织故也”。中国的银行缺点很多,如资本微小,信用薄弱,经营方法笨拙,从而“不能吸收社会各级之死藏金”,“不能以巨额资本供给我产业界”,要改变这些弱点,亟宜实行银行合并与联合。

他认为,所谓合并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合并为一个银行,总行另立,而以合并之银行为分行,或以合并银行中资力最强的银行为总行,其余各行为分行。联合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相约为共同行动之结合也”。联合之后,各银行仍各自独立,对于“联合之契约上,负共同行动之责任”。如共同投资,“各银行银号平均分摊出资”,“共同享受其利益”。如此,“自可集巨额之资金,而供给振兴大事业”,各银行银号亦“可享分立时代不可享有之利益,而产业界亦可赖此振兴,国民经济亦可赖此活动也。”总之,无论是合并还是联合,“皆集多数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多数小信用而为大信用,集多数小势力而为大势力”,然而“银行之合并较联合,其基础尤为坚固,其利益亦较优渥。”

于树德还指出,合并是欧美银行业发展之大势,英、法、德、日等国皆实行银行之合并,“所谓银行合并热者是也”。“自今日以后,不但国内的合并联合盛行,而国际的合并联合亦渐渐发生,如各国银行界联合为一银行团,合力对我国投资……是其最著者也”,“英美烟草公司及美俄之煤油联合等,皆国际之联合也。”并指出,欧美银行合并“在于发展经济势力于海外”,而中国各银行合并乃是大势所趋。

于树德等人所倡导的银行合并联合主张,遭到了中国部分银行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恐再不能以其分立时代援助工商业者援助工商业”;支持者认为,“倡银行合并者,皆知国家大义及社会公益”,银行从自身利益计,“只要获利,则无有不贷出者”;(2)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资金有独占倾向,妨害自由竞争;支持者认为,“旧者合并,新者增设”,“大小银行互有维系,各竟其利,以利社会,是资金无独占之虞”;(3)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拥有大笔资金和存款“恐其误用”;支持者认为,银行资金愈大,“其运用之途愈多,则损益愈易调和”;(4)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会“减杀资金之流通力”;支持者认为,各地金融缓急各异,银行合并后可遍设分行,“收缓急流通相济之妙用”;(5)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放款“专营巨额”,工商业者“不敢望其救济”;支持者认为,银行放款“以抵押借款或贴现为原则,果合条件,则一切宜贷与之”。

总之,支持者认为“银行合并之于我国,有百利而无一弊”。对于社会公众,既可“安心储蓄于银行而生利息”,亦可以“吸收之资金,转贷于工商业者,发达助长我国之产业界”。对银行而言,合并后不但利益不失,亦“更得享有素不能希冀之奇利”。且需要品自足,才能“排斥日货于永久”。

2.第二个阶段,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时期(1921年11月至1922年初),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著文探讨了银行组织的集中与扩张问题,将银行合并联合理论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反对银行合并联合的声浪渐减。

1921年11月,距“京钞”问题平息不到一年,中交两行又爆发了第二次挤兑风潮,此次挤兑风潮因谣言而起——上海英文《字林西报》蓄意制造“北京中交两行停闭”谣言,停兑风潮发生后半个月,中国银行于12月1日恢复兑现,交通银行向东三省官银号和奉天兴业银行借款400万元,于1922年1月恢复兑现。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继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后,规模更为宏大的“信交风潮”。

1920年7月1日,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开业,是年年底盈利达50万元。在巨利的诱惑下,截至1921年11月底,上海开设的交易所达到112家,以经营信托业为主的信托公司也达到12家。据估计,这100多家交易所共有资金2亿元,而实收资本额不过5000万元。12月,因经济不景气,市场上银根紧张,银钱业收缩信用,投资者借贷无门,交易所、信托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纷纷宣告倒闭。经此风潮,幸存者仅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等6家,信托公司也只残存2家,因此次风潮大受打击的是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故被称为“信交风潮”,1921年被称为中国商业上“最为痛心的一年”。

1921年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和“信交风潮”,给中国金融界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也促使部分银行人士从制度层面去思考和探讨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想再次引起银行家们的关注。

1921年1月,徐沧水著有《银行组织上集中与扩张》一文,他认为“近世各国银行,即因经济社会之进步,几无不努力于增加资本,合并其他之小银行,遍设分行于各地。同时,复与其他之大银行,结营业上之关系契约”,即银行组织上之集中与扩张,“以期适应时代之要求,俾得在经济界占有势力范围也。”该文还详细介绍了欧美各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英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9世纪中叶,1880-1890年达到全盛。“1890年以前,为有力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合并者居多”,1890年后尤其是一战期间,“联合之趋势,尤为显明”。股份银行行数“虽说骤减但资本及公积金,则较有增加,至于存款增加率颇为迅速。而尤以欧战以还,增加最猛,即1917年实达136,529万镑之巨。”英国银行合并联合之结果,使得“伦敦著名之十一大银行,则联合而为五行,此五大银行之存款总额,计为115,000余万镑”,“英国全国存款之八成,实为五大银行所占有也。”德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897年,“其合并总额,较诸英国,尚觉逊色耳”。但德国银行业“有渐次集中于伯林之趋势,论资本及势力则有渐次集中于大银行之趋势也。”一战期间及其战后几年,法美等国亦出现银行合并联合高潮,但法国大银行“在全国要地,遍设分行,与同地固有之小银行立于竞争地位,以期渐次压迫而驱逐之势也”;至于“地方较大之银行对小银行,亦采赎买政策”。美国银行多“采用联合形式,不过多仍维持其独立精神”。

1921年11月,郑维钧就小银行联合组织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银行之经营事业,首推信用,信用未固,则事业上固难有发展”,“资力雄厚之银行,势力日趋扩大,小银行终难免于天然淘汰”,因而主张小银行应建立联合组织。所谓联合组织者,即集合多数银行而为一个银行之谓,即“聚集多数银行之资力,而同谋发展其经济实力也”。陶m他以汇兑为例,阐述建立联合组织的必要性。资本较厚银行既可遍设分行,亦可“与他银行订立契约以为”。而资本薄弱银行,遍设分行“非力所能及也”,其他银行因“嫌我根基之未固,而不屑与我往来”。银行不论规模大小,事业巨细,“必赖他银行之援助,相互为用,而各谋其发展”。对于建立联合组织目的,郑维均认为有三点,即“集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小信用而为大信用”;“业务藉之以发展,经济赖之以活动”;“营业稳当,利益亦得以增加”。至于联合方式,郑维均提出“联合各地薄弱之银行,结成一团体”;“公推一总行,统理一切”;“联合各银行间,订明条约,互相遵守”;“各银行虽各自分立,可相约为共同之行动”;“有亏分担,有利均沾”等五项内容。总之,通过银行联合,“事易举”,“利易得”,而无“颠蹶之虑”。

同年11月底,羲农就北洋时期小银行滥设的状况提出疑虑,“小银行之增多,绝非金融界之幸福”,“多数小银行果有变动,则其影响之波及,又非吾人所忍言矣。”因而,他积极主张银行合并,并列举银行合并的四大好处:预防恐慌或以适当措施减轻其损害;统一调节金融,增大资金之效用;集多数有为之人才;便利商工之顾客。

1922年9月至12月,《银行周报》连续十期刊登士浩《银行集中之研究》一文,该文对欧美银行集中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将英法两国与德国的银行制度作了对比,指出:英法偏重分行制,而德国则偏重协同联合制。该文认为,英国偏重分行制动机在于“银行业惯以丰厚之资本,牢守其所谓规则的业务,以行短期贷放,为顾客之忠实决算所。”而“法国银行制为兼营的”,其业务在消极方面“为存款之收受”;在积极方面“为票据贴现”。营业上“盖无巨资,而对于各地之顾客,则当谋存放上之便利。”德国偏重于协同联合制原因在于“参与者并未失其独立之地位,又能举大经营之效,深合德人之性情也。”

总之,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却得到中国银行界的广泛认同,有关学者纷纷撰文阐述银行合并联合的重要性,并与欧美各国的银行制度作了详细对比,这对于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以及指导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如前文所述,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最早产生于欧美,但其传人中国的时间比西方晚了近半个世纪,且这一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1.迫切性。在北洋时期,受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业举步维艰,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新设银行不断,但倒闭、停业的银行不在少数。据资料整理,1916-1920年,华资银行新设8l家,倒闭3l家,停业率38.3%。这一阶段,官办或官商合办银行倒闭、停业的最多,仅江西、湖南两省就倒闭了8家。1921-1925年,华资银行新设124家,倒闭69家,停业率占一半以上,达到55.6%,尤其是商办银行,五年间共倒闭61家之多。新设银行的倒闭,与银行资金运用的财政寄生性、投资性和不平衡性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近代中国银行远离工商产业,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2)新设银行虽多,但资本额不大,以中小型银行为主。据有关资料整理,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小型银行,1915年实存35家,占同期实存银行家数的66.1%;1925年实存94家,占实存银行家数的59,5%;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额的15.7%,1925年降为14%。实收资本在50万至200万元的中型银行,1915年实存15家,占26.3%;1925年实存48家,占30.4%;实收资本,从1915年的34.1%降为31.4%。上述中小型银行合计,家数所占的比重1915年时达到94.4%,1925年占89.9%;实收资本所占的比重,1915年为49.8%,1925年为45.4%。相反,实收资本在200万元以上的大型银行,1915年只有3家,仅占总家数的5.6%,1925年增至16家,占10.1%;但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的50.1%,1925年占54.6%。

可见,近代中国银行资本薄弱,其社会信誉很不牢固,一遇挤兑风潮,停业、倒闭者比比皆是。因此,厚积资本、提高信誉,成为银行家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自救性。“中央银行”一词有两重含义:作为银行名称,是指由政府设立并赋予法律地位的国家银行;作为银行制度,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最高、统筹全局的特殊金融机构。其职能一般有三种,即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是指国库,这是国家银行必不可少的一项特权。清末国库由中国通商、户部(大清)、交通三家银行,北洋时期由中国、交通银行分任。但北洋时期税收大宗——关税、盐税,都作为外债抵押担保,财政大权实际由汇丰等外国银行掌控。因此,时人认为“汇丰银行在华之主要业务,实以组织银团,俾贷款与中国政府,为其主要目的……中交两银行,徒有国家银行之名,而实际上之汇丰银行,实属于中国国家之金库。”当然,汇丰银行不可能成为北洋政府的金库,但却控制了政府的财政命脉。

发行的银行,是指央行具有独占发行钞票之特权,这也是央行的重要标志。早年上海流通的纸币多由外国银行发行。晚清,钱铺、帐局、票号等已签发银两票和制钱票。北洋时期,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不少商业银行和省地方银行也拥有纸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是指央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集中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成为最终清算中心。但在20世纪20年代前,银行界没有独立的清算机构,同业收付款项,划头(可取现)委托外商银行办理,汇划(可转账,不可取现)则委托钱庄办理,甚至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也不例外。

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于1916年、1921年两次出现挤兑风潮,迫使银行界实行合并联合,以寻求银行资本的安全性。因此,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又是一种规避金融风险的自救行为。

3.民族感。从本质上说,银行合并与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与民族感无关。但在近代中国,银行界提出合并联合的主张却与抵制外来金融入侵,发展民族金融业密切相关,这也是近代中国最为显著的特征。正如于树德所言,外国银行“一、扰乱我币制也……各国银行均在我国发行巨额之钞票,其流通力,远驾于我国中央银行之上”;“二、共同投资也……组织银行团相约共同投资,利益均分,以免单独投资竞争之弊,而可对我政府任意提出严酷的要求”;“三、划分经济的势力范围……某国银行所在之地,尽力扩充其势力,以便本国之殖民伺机而发,实具侵略之野心。”银行合并联合后,不仅可以“抵制外货之输入”,亦可“防遏外资之侵入”,“护我国权,维我民命”。

由上文可知,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它不免又具有历史局限性。(1)银行界过多注重理论宣传,忽视社会实践。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很多银行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撰文介绍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但鲜有人予以尝试。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田少瀛在此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建立中国联合银行的建议,但最终也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2)银行界在宣传合并联合主张时,又过于笼统,未对银行合并后产权重组及联合后银行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银行金融资产的重组与整合,涉及到人事、股权等,在中国尚无成功的范例可循,且涉及各方利益。对此,银行界未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合并联合是欧美银行发展的趋势。因此,这一宣传虽在银行界形成共鸣,但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

五、结语

虽然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欧美这一银行理论在传人中国后,毕竟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对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当代中国银行资本的流向也有借鉴意义。

1.从理论上说,它推动了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为近代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处在夹缝中的私营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近代中国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外资银行、钱庄的挤压,应对挤兑风潮、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银行资本的安全性,成为银行家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北洋时期,政局动荡、金融体系不完备,具有国家银行之称的中交两行未能担负起央行的职能,大多数新设银行资本薄弱、信誉不佳,根本无法独立抵御频繁的挤兑风潮。因此,合并联合即成为近代中国银行业,尤其是私营银行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交通银行论文篇(2)

据美国银行联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作为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it服务,而选取合适的it服务来源已经成为银行业管理it资源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it外包(it outsourcing),是指外部服务商提供实物和(或)人力资源承担用户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服务方式。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 & venkatraman (1992)指出, 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 cost 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 (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 ang和detmar w. 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假设与分析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现实情况来进行相关变量的设置与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外包得到的相对生产费用优势越高,it外包度也越高。

假设2:it外包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越高,it外包的程度越低。虽然我国的it外包发展迅速,但是关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仍然需要提高。gartner it服务首席分析师rolf jester曾经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因此,考虑到我国it外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作为一项影响因素。

假设3: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越高,it外包的程度也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然而考虑到我国的银行规模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各银行的it外包程度有较大差距,而银行规模势必将影响到组织界限的决定(例如外包)。因此本文调查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设计问卷时,对问题的维度进行简单的概括,问题采用“克特”七点量表进行度量,如表1所示。

问卷调研了我国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4.7%。在检验变量维度的信度上,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大于0.7,表明问卷问题可信度足以得到保证。

调查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国目前银行it外包整体较弱,银行多借助自身的开发能力进行it建设,如表2所示。除了“信息系统实施”的均值为3.33外,其余的五项功能均值都小于1.63,表明目前银行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单独决策依然普遍盛行。

对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等日常维护,均值1.264与1.472表明基本上都是由银行内部it人员进行管理;后者的标准差0.964大于前者标准差0.531,表明对于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各银行之间的决策差异大于对与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决策差异。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上,均值1.347也表明银行普遍倾向于自行决策。“灾难恢复与网络管理”的外包功能程度略高于日常维护等项目,但均值也仅为1.625,其标准差1.041可能是由于各银行内部it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而在“信息系统实施”上,均值3.33表明银行与it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共同进行系统管理和开发。

在研究银行it外包应用程度问题方面,根据银行业标准功能来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在银行的信息系统中,atm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外包的程度比较高,其均值接近于4,且标准差比较低,仅为0.64与0.61,这些表明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对这两部分系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而对于银行核心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会计系统方面,企业外包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标准差较大,这也就是说不同银行在这几个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开发上采取的方式各有所不同。

同时在对it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统计中,发现对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均值不到4,这说明银行对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不是很满意,且方差非常低,说明即使是外包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银行,对其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也不是特别满意。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it外包服务质量未能与银行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其需求,仍有待提高。

(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每个维度的变量旋转后得到少数的几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it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问卷问题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

对变量旋转后的kmo球形检验值均0.805>0.5,且p值为0,拒绝球形,适合用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通过极大似然旋转出四个因子。其中 “it外包程度”作为因变量,“生产费用”、“交易费用”和“it外部供应商信誉”作为自变量,通过pls(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出r2为0.772,并且调整的r2为0.546,排除自变量因子的增加所带来的r2的提高,回归模型仍然可以解释因变量总方差的56%。而f检验值为43.730,这就能够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地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

在0.05的置信度下, 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优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it外包程度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it外包程度与it外部供应商信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2,3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同时能够发现it外包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制定it外包决策时,生产费用的影响更大一些。虽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考虑到描述性分析得到的银行对it供应商信誉均值比较低,那么it外部供应商信誉仍然在企业it外包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it外部供应商取得长远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时的正确性。it外部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与soon ang、detmar w. straub(1998)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显示,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为it外包程度与交易费用相关系数的3倍,而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中,交易费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与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发展得不够成熟有关系,银行在进行it外包业务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成为影响商业银行it外包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it外包,但对于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及外包质量的满意度均较低,也能够说明对于it外包而言,除了成本因素的影响外,it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也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it服务供应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来取得客户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双方的共赢。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银行在进行it外包决策时可以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来进行决策,以此决定是银行单独进行管理开发还是依靠it外部供应商来进行合作。除此之外,it外部供应商信誉和服务质量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loh, l. and n. venkatraman.determina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2. 9(1)

2.ang, s. and d.w. straub.production and transaction economies and is outsourcing: a study of the u. s. banking industry. mis quarterly, 1998. 22(4)

3.杨晓勤.探讨银行it外包之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3)

4.paisittanand, s. and d.l. olson.a simulation study of it outsourcing in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 175(2)

5.郭英见.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策路.中国金融电脑,2006(1)

交通银行论文篇(3)

据美国银行联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作为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it服务,而选取合适的it服务来源已经成为银行业管理it资源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it外包(it outsourcing),是指外部服务商提供实物和(或)人力资源承担用户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服务方式。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wwW.133229.cOm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 & venkatraman (1992)指出, 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 cost 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 (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 ang和detmar w. 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假设与分析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现实情况来进行相关变量的设置与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外包得到的相对生产费用优势越高,it外包度也越高。

假设2:it外包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越高,it外包的程度越低。虽然我国的it外包发展迅速,但是关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仍然需要提高。gartner it服务首席分析师rolf jester曾经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因此,考虑到我国it外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作为一项影响因素。

假设3: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越高,it外包的程度也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然而考虑到我国的银行规模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各银行的it外包程度有较大差距,而银行规模势必将影响到组织界限的决定(例如外包)。因此本文调查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设计问卷时,对问题的维度进行简单的概括,问题采用“克特”七点量表进行度量,如表1所示。

问卷调研了我国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4.7%。在检验变量维度的信度上,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大于0.7,表明问卷问题可信度足以得到保证。

调查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国目前银行it外包整体较弱,银行多借助自身的开发能力进行it建设,如表2所示。除了“信息系统实施”的均值为3.33外,其余的五项功能均值都小于1.63,表明目前银行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单独决策依然普遍盛行。

对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等日常维护,均值1.264与1.472表明基本上都是由银行内部it人员进行管理;后者的标准差0.964大于前者标准差0.531,表明对于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各银行之间的决策差异大于对与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决策差异。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上,均值1.347也表明银行普遍倾向于自行决策。“灾难恢复与网络管理”的外包功能程度略高于日常维护等项目,但均值也仅为1.625,其标准差1.041可能是由于各银行内部it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而在“信息系统实施”上,均值3.33表明银行与it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共同进行系统管理和开发。

在研究银行it外包应用程度问题方面,根据银行业标准功能来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在银行的信息系统中,atm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外包的程度比较高,其均值接近于4,且标准差比较低,仅为0.64与0.61,这些表明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对这两部分系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而对于银行核心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会计系统方面,企业外包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标准差较大,这也就是说不同银行在这几个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开发上采取的方式各有所不同。

同时在对it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统计中,发现对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均值不到4,这说明银行对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不是很满意,且方差非常低,说明即使是外包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银行,对其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也不是特别满意。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it外包服务质量未能与银行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其需求,仍有待提高。

(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每个维度的变量旋转后得到少数的几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it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问卷问题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

对变量旋转后的kmo球形检验值均0.805>0.5,且p值为0,拒绝球形,适合用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通过极大似然旋转出四个因子。其中 “it外包程度”作为因变量,“生产费用”、“交易费用”和“it外部供应商信誉”作为自变量,通过pls(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出r2为0.772,并且调整的r2为0.546,排除自变量因子的增加所带来的r2的提高,回归模型仍然可以解释因变量总方差的56%。而f检验值为43.730,这就能够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地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

在0.05的置信度下, 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优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it外包程度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it外包程度与it外部供应商信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2,3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同时能够发现it外包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制定it外包决策时,生产费用的影响更大一些。虽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考虑到描述性分析得到的银行对it供应商信誉均值比较低,那么it外部供应商信誉仍然在企业it外包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it外部供应商取得长远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时的正确性。it外部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与soon ang、detmar w. straub(1998)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显示,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为it外包程度与交易费用相关系数的3倍,而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中,交易费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与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发展得不够成熟有关系,银行在进行it外包业务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成为影响商业银行it外包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it外包,但对于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及外包质量的满意度均较低,也能够说明对于it外包而言,除了成本因素的影响外,it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也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it服务供应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来取得客户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双方的共赢。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银行在进行it外包决策时可以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来进行决策,以此决定是银行单独进行管理开发还是依靠it外部供应商来进行合作。除此之外,it外部供应商信誉和服务质量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loh, l. and n. venkatraman.determina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2. 9(1)

2.ang, s. and d.w. straub.production and transaction economies and is outsourcing: a study of the u. s. banking industry. mis quarterly, 1998. 22(4)

3.杨晓勤.探讨银行it外包之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3)

4.paisittanand, s. and d.l. olson.a simulation study of it outsourcing in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 175(2)

5.郭英见.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策路.中国金融电脑,2006(1)

交通银行论文篇(4)

摘要:互联网和银行业的结合成就了现在的网上银行,这一新银行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网上银行业存在的原因入手,结合微观基础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偏好理论、市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分析网上银行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发展多样化,传播功能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战略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微观基础;竞争战略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

(一)定义和历史

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的“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而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国库券外还出现了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与货币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回顾国内的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2000至2002年期间,理论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也曾作过许多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网上银行的分析以及借鉴。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实证类型

此类多来自于银行内部、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和网站的分析报告和年报,其中主要包括各类指标,如使用人数、使用频率、最频繁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满意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预测。

2.经验类型

这一类在网上银行的现有研究报告中占去很大一部分比重,主要是借鉴国际上知名的网上银行的经验看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态势。这类分析报告主要从国内网上银行的不足入手,根据国外的成功案例给出的一些启示,谈论国内应该改进的不足之处。

3.功能类型

这一类型主要抓住了银行管理的一些具体细节,例如交易费用理论、金融效率、风险管理等。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网上银行和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显得更为专业。

4.用户类型

此类文献的作者具有如下特征:一、对管理和计算机技术颇有研究;二、这类人士还是网上银行的用户;三、对生活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故善于发现问题。这类文献比较通俗,但是很有价值。

5.技术类型

此类文献专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单纯的技术不同,这类文献偏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例如后台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等概念的挖掘。从计算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银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面,因此这类文献多来自于如IBM、HP等企业。

(三)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的出发点始于两个问题:一、网上银行的立足点;二、网上银行的存在方式和目的。由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引出的关于现存网上银行的问题和经营对策。

这两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试图给出答案,只是角度的不同。本文从经济基础来看待存在的原因,同时从网上银行的行为特征来看存在方式和目的。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本文走的是“功能类型”路线。

二、网上银行扎根在何处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市场理论出发。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一般都在营业网点进行,这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距离的问题,二是时间,三是交易成本。

一般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将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约束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理论应用到劳动力要素市场,我们便得出了一个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对于闲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要时间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宁愿用货币去换取自由的可支配时间。如果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不能跟上这个趋势,那对于传统银行业将会是一个冲击。

这里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人们会将传统银行业的不便作为一项生活中的负担。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将从适应性转向理性消费。

从市场理论来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也就是使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欢迎垄断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证券公司(如集合理财)、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竞争性行业中的竞争性企业。

此外,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这在金融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短期的行为,市场因此变得没有效率,就像“次品市场”的例子,结果使得高效的厂商和客户退出市场。需要改善这样的一个情况,就需要有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酿成的风险,同时也能培育出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这样的一个机制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技术和银行这两项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走到一起并不是偶然。

信息不对称不仅包括银行对客户的,还包括客户对银行的,以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依赖什么来进行个放贷业务呢,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据专家测算分析和保守的判断,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其中信用体系建立的首要难题就是信用信息从哪里来。银行业也希望通过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尝试来降低这方面风险。

结果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博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四大商业银行在短短两、三年内纷纷落网。

二、网上银行现状分析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从下面三幅图可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利润前景。

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性来分析,网上银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会拉动社会其他的产业的进一步网络化,成为互补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将会使得行业的单位成本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这个发展态势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三)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但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重要作用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功能这种功能一般的网站都具有,但是在大浪淘沙之后,又有几家剩下来了呢。网上银行真正的核心是要透过精美的页面,基本的交易系统,直达它的数据平台,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CRM平台。

四、问题的突现

总结前面对微观基础、成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网上银行的问题有其特殊性。

(一)关系生存的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不是指银行方面的,这里特指客户的交易成本,银行方面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降低了自身成本,是否有效传递到了客户方面呢。以个人业务为例,现行的网上银行(一些试点收费分行)交易成本大都是这样制定的,一般网上银行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以外,其他的业务和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相同,换句话说在客户交易成本,或是网上银行的价格制定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进行差别化价格战略。

但是这一点合理吗?按照上面的分析,成本函数可以概括如下:

TC——每年总成本

C——网上银行年费

t——每次的交易费用

n——交易的次数

公式比较简单,这里的t代表简化的交易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年所负担的成本就等于网上银行年与交易费用的总和。但是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就要对以上公式做出补充。其一、由于网络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风险,误码率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划转过程中的时间延误,比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货款已从一方账户划出,但该对方账户还未能确认你的款项到达,这中间的时延也是一项成本。当然这样的成本是在一定的概率条件下发生的。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成本函数为:

P——事件发生的概率

X——事件发生所引起的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要根据网上业务等于传统银行的成本原则定价,由于交易风险的存在,那交易费用也应该小于传统银行业的交易费用(或者利率要高于传统银行利率)。

(二)发展需要多样化

首先,由于国内网上银行的服务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原先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各自的产品的差异和主要的客户群体差别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体来说,他们的网上银行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类互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用户在本行能享受到需要的产品。

其次,在上面所提到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以外,还需要本行的自有特色,如业内所称的招商银行服务比较快速,工商银行接入比较方便等,多样化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客户的营销。举例来说,商业银行已经看到了国内的青少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是贷款业务,二是本外币的划转业务,结合网络的地域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银行推出一卡两币的服务,这必将大受消费者欢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针对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问题。

(三)传播功能意义不大

作为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由于网上银行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它的营销不仅仅要停留在广告和促销手段上。就如前面所分析的微观基础中所谈到的信息对称性问题,国内大多数的网上银行仅是对网上银行的业务做出说明,而对收费细则和安全特性等网上银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地说明,而且对于损失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承诺。这上面只有工商银行做得比较好,它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出了一个论坛,有员工定期值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从另一观点来看,银行在没有公布有效的信息之前,客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就会有顾虑,这样一来银行也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又会对目标客户群的划分造成困难。

五、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竞争战略的思考

网上银行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但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考虑到我国网络化并没有像欧美那样普及,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在各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对网上银行的战略构架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微观基础问题,就网上银行的战略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网上银行重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成为了新兴行业一个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网上银行的产品类型,如各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易于被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树立自己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

品牌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肯为我们的产品付钱?银行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树立品牌,例如美国的最大的网上银行NetBank在1999年报上所称,它的品牌形象来自于低廉的交易成本和丰富的产品。当然国内不一定都借鉴它通过价格打响品牌,我们同样可以走高价路线,但要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利用互联网的地域优势,成为全球性的支付银行;或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工商银行做得就不错,因此工行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额达2.7万亿,居各行之首。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与政府部门联动

这里并不涉及政府公关,重点是通过和政府合作,形成网上银行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需要网上银行这一技术机制的加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网上银行也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开展。网上银行本身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因此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最近的两则消息来看,政府也有意推行这一信息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的整条价值链几乎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目标。

(四)网上银行战略目标定位

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营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业务问题,核心业务并不一定是赚钱的业务,如果商业银行将其网上银行部门定为核心业务,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业务为银行吸收客户,为其他的业务提供盈利的可能性。当然国内银行也可以将网上银行定位成盈利业务,但是其业务的划分和客户市场的细分要和本身传统银行业务交错开,以避免银行内部利润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同样也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保护。

(五)业内的竞合态度

竞合指竞争与合作共存,目光短浅往往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战略部署,而这样于己于人都不力。从银行个体来看,竞合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各商业银行的特色不用,专攻方向也不同。在竞合的概念中首先强调的是竞争,竞争才能体现效率,其次讲得是合作,因为网上银行是有互联网联通的,即使不合作也已经被连在了一起,随着外资银行的网上业务开办,国内的强强联手会成为一个趋势。从银行的外部来看,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现象的严重,就会存在外部不经济,这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六)网上银行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一般银行不同,对比之下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当然就如前面所说,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随需应变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得到重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网上银行的体系下,需要强调知识性和灵活性,在这里就能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个组织构架应该是由项目所驱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是项目的核心,依次展开实施,在这里层级观念需要进一步弱化,以适应灵活性的需要。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独立部门,网上银行的管理体系要做好和传统银行的沟通,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立实施权利,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六、结语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代的战略管理思想有韩非子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术”。网上银行是一项新的金融业务,它能够被消费者接受说明是市场对这个产品有需求,这就是“势”的力量,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因素。但是仅有“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法”去规范,“术”来实施。对于网上银行的研究在学术界曾经出现过不少有价值的文献,但是近两年却少有关于它的研究,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整篇文章从网上银行的微观基础谈起,结合它和传统银行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分析了网上银行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内网上银行发展的意见。

本文与过去其他文献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有所转变,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看网上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是新鲜事物,很多分析只能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对于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渠道有限直接导致了本文的缺陷,即实证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笔者仍会继续对此加以关注,希望本文能对自己以后的研究,或是对将来其他研究此类业务的学者能有借鉴作用。[NextPage]

参考文献

HalR.Varian.1999.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5THedition.USA:Norton.

MarcoLansiti&RoyLevien.2004.StrategyasEcology.《HarvardBusinessReview》March:68-78.

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2001.MICROECONOMICS5THedition(OriginalEnglishLanguageEdition).UpperSaddleRiver,NewJersey07458,PrenticeHall.

戴国强,1999,《商业银行经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建兵等,2000,《网络金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刘秀山、陈永民,1995,《现代银行制度200问》,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曼昆,1998,《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振山,2000,《金融效率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月霞,1999,《网络化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谢平、尹龙,2000,网上银行:21世纪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财经科学》第4期,1-5。

交通银行论文篇(5)

实证分析

1.研究样本。尽管中国具有统一的法律制度,而各个地方在执法质量、市场竞争程度等公司经营外部环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而且,直到2004年银监会颁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之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只局限于其总部所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上两点就为本文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从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环境的角度出发,检验间接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自然的实证条件。在下面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将以我国61家未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银行经营数据和治理信息来自银行官方网站、《金融时报》公开披露的年报,而描述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法律法规环境的数据则来源于樊纲2011年公布的《中国市场化指数(1997-2009)》。此外,本文使用的宏观经济数据来源于各个省市的统计局网站。2.变量选择与定义。为了对在第二部分提出的“银行间接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假说进行检验,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银行治理研究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银行经营业绩、特征、内部治理、行业特征、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外部治理环境13个变量,简述如下:被解释变量。在国内主要的银行治理实证文献中,如李维安、曹廷求(2004),赵昌文、杨记军、夏秋(2009)[23],选择了资产收益率(ROA)、权益收益率(ROE)作为衡量银行业绩的指标,本文将继续使用ROA和ROE作为实证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有必要强调的是,由于下文的实证力图证实一种外部环境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从而间接影响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的存在,这就要求必须控制住银行外部环境对于银行业绩直接影响的干扰,为此,本文从樊纲2011年公布的市场化指数中选择2005-2007年度各省市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法律制度环境两个指标,分别衡量借款公司经营所处的要素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法律制度完善程度。为什么通过选择这两个指标能够说明外部环境的确是通过影响借款公司财务状况的方式“间接的”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排除了环境对于银行业绩的直接影响,下面将从理论研究、相关文献以及实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简要说明。从上文的理论分析中可以认识到,资本结构的特殊性、资产交易的不透明性以及严格的政府监管,都使得外部要素市场竞争机制无法直接影响银行的绩效。为了从要素市场竞争程度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中分离出同属于外部环境的金融业竞争的影响,本文将从樊纲指数中选择金融业竞争程度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外部竞争是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曹廷求、李维安(2004)选择银行数量作为银行竞争程度指标以衡量银行业竞争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发现了银行业的竞争促进了业绩的提高。就法律法规环境指标的选择而言,本文也有别于国内其他相关文献,卢峰、姚洋(2004)采用每年经济案件结案率(即结案数和收案数之比)作为衡量法律体系效率的综合性指标来研究我国金融压抑为特征的背景下法律体系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24],而曹廷求、李维安(2004)采用银行当年提讼的案件数量作为衡量其赖以生存的外部法律环境的指标。从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及过去的研究文献出发,本文认为,银行债权的分散性、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大大削弱了债权人监督银行的激励,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以及高度的政府垄断性,也制约了银行债权人运用法律手段限制银行从事过度风险投资活动的能力。因此,法律制度不会直接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有着高度政府垄断色彩的银行体系。曹廷求、李维安(2004)为上述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在他们的研究中并未发现法律法规环境对银行业绩产生直接影响的证据。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樊纲2011年公布的市场化指数中衡量一般公司经营的整体法律法规环境指标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以证实本文提出的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控制变量。本文选择了银行个体、金融行业、宏观经济三个层次的指标作为实证研究的控制变量。对于银行个体指标的选择,本文遵循同类实证文献的做法,包括了银行特征、银行内部公司治理两个方面。其中,银行特征使用年末银行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和银行资产负债比衡量,而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指标使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来表示。金融行业指标使用樊纲2011年市场化指数中的金融竞争程度指标。3.描述性统计。为了能够初步了解本文实证检验所采用变量的基本数量特征,表2提供了统计性描述。在表2中,本文增加了离散系数指标,即变量标准差/均值,它可以用于比较有着不同规模变量的离散程度。由表2可见,样本中最具盈利能力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权益收益率分别是盈利能力最差的银行的约68倍和24倍,而拨备覆盖率的离散系数约为18,这在本文的所有变量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贷款风险存在很大差异。要素市场竞争程度的离散系数是7.298,而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程度的离散系数只有3.333,表明相对于要素市场而言,我国各省市法律法规环境差异不大。银行规模和杠杆的离散系数在所有变量中相对离散程度较小。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均值为11.49138%,而最小值为0,表明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独立董事的制度并未建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均值为64.7991%,最大值达到了89.9900%,说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很高的股权集中度。

交通银行论文篇(6)

进入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它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根本性制度缺陷,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投资银行是指经营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几乎还没有,发挥投资银行功能的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即通常所称的“券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两项,其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企业并购策划与财务顾问业务,即并购,是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的传统业务;另一类是并购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作为并购交易的主角“炒卖企业”。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有成熟的一面,近100年来,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该理论也处在发展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会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样,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投资银行企业并购理论不断发展。“全流通”是一个建立在股权分置基础上的概念,股权分置又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样全流通时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也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课题。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这一全新的背景环境下,系统地梳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为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提供理论指导。

一、国外研究情况

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投资银行在推动并购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企业并购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因此,国外经济学界在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上的资料。但由于全流通不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描述变量,而是一个针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改革所产生的结果描述变量,股权分置的中国特色也赋予了全流通的中国特色,因此可以说,关于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国外的研究还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1、关于企业并购。史密斯(1968)曾用投资银行纪实材料很好地证明了公众公司规模愈大,经营愈多样化,其生产率波动就愈小,从而能够减少目标企业的资本成本。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提出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机制可部分解决问题,并购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外部机制。委托一理论在解释并购动因中运用最为广泛。在新古典主义的学说中,效率理论认为公司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梅因和马里斯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理,认为企业并购的存在可以对管理层产生一种无时不在的威胁。这种威胁可以约束管理层,进而产生对管理层的激励。“市场缺陷论”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中存在偏离纯粹市场竞争模式的现象,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企业以内部组成替代市场的根本动因在于内化原本属于市场范畴的交易成本。这不仅揭示了并购的内在动因,而且也为说明企业扩张的最后边界提供了理论基础。Boehmer研究了欧洲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比较了欧洲各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敌意并购的情况,阿伦(G.C.Alien)对近百年英国企业合并史的分析,指出兼并是有效企业借以成长的一部分过程,就某一方面而言,它补充了内部的增长,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文明地改变失败企业倒闭命运的方法。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历史也表明,企业并购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2、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科斯首先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又称内部化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和内部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研究,他分析了产生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兼并的因素,并把它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市场机制的失灵,认为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是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遂用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协调,并可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设计更加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杰弗里.C.胡克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企业扩张中的角色,提出了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与收购方接触的主要策略。

金融中介理论学派结合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金融中介在传统业务中的作用。如,Benston和Smith(1976)的交易成本说、Allen和Santomero(1997)的参与成本说。他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却局限于投资银行之外的机构所参与的传统业务。HenriServaes和MarcZenner(1996)假设投资银行参与并购能够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降低合同成本。他们建立模型分析了决定企业是否选择投资银行参与的因素,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并没有说明。

二、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企业并购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业务则是90年展的新事物,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的市场化运作已逐步展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开始重视对我国投资银行如何在企业并购中发挥其特殊功能进行研究,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1、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在并购的概念上,陈共、周升业等人(1996)指出,“并购的定义一般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并购包括公司法上的吸收和新设合并,以及为参与运营或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购买股权或资产。”关于并购的动因,单吉敏、徐龙炳(2000)指出用效率解释购并动机在理论上发展最为成熟,它的基本推演过程是:效率差异购并行为提高个体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关于企业并购的作用,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企业兼并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吕竺笙(2005)在对西方公司并购动力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从并购动力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并购参与各方利益均衡分析,提出并购动力的利益相关者均衡是有效并购的推动力量的理论观点。

2、关于投资银行发展企业并购的文献。蔡则样、卞志村(1996)提出,“只有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利用投资银行的智力和信息的优势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和信息咨询。”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中国投资银行全面参与企业并购,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战略转移的条件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障碍亟待解决。比如市场准入障碍,市场环境发育不充分,融资限制过多等等。岳意定(2001)认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并购双方安排并购,确定并购的条件,帮助并购企业融资,帮助被并购企业进行反并购。艾献军(2002)认为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率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兼并的谈判成本、提高市场预期效应和社会效率、实现自身作为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价值等方面。游达明,周伟(2002)指出以企业并购为核心内容的企业重组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途径。魏来(2006)分析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具体作用,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并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董小君(2007)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节约并购的交易成本以及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认为只有当投资银行中介交易的效益大干投资银行中介交易费用时,投资银行中介交易才是合理的、经济的。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道路。

另外,众多经济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部分投资银行只是部分模拟了并购经纪人的功能,业务不够规范,远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顺问的需要,因此,投资银行急需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去开拓并购业务。

交通银行论文篇(7)

《银行杂志》创办之初即有其职责宗旨:“杂志之宗旨与日报不同。日报所重独在报道消息,而评论得失次之,研究学理又次之。杂志则不然,介绍学说,阐明理论乃其固有的职责。”[4]因此从一开始发行《银行杂志》即贯穿这个宗旨,在栏目的编排时就专门设置了论著和译述两个栏目来介绍欧美工商业最新之学识、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由于汉口处于中国之中,有长江湘水之利,四方交通发达,川、黔、湘、鄂、赣、汴、秦、陇诸省进出口货物总汇于此[5],故《银行杂志》在调查内地财政、金融、工商有便利,又设置了本埠商业金融、各地商业金融、经济新闻辑要、调查统计。本埠金融栏目包括本地的芝麻、棉花、杂粮、牛羊皮、猪鬃、桐油等的行情和本地金融机构、银行经营状况。各地商业金融及商况栏目其内容来自于各商埠的调查通信,所涉及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济南、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外,还包括许昌、驻马店、张家口、运城、洪江、宜昌等小城市。杂志的经济新闻辑要着重介绍反映汉口本地经济,工商业消息以及一些日美国家的经济动态。此外调查统计还包括汉口本地银洋铜元和拆息行市表和汉口国外汇兑行市表。这几个栏目的设置,使得杂志向读者提供的信息量很大,由此来看《银行杂志》无论是对于金融界人士还是经营从事工商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他们及时了解汉口金融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和经济行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银行杂志》编辑部在后两年的出版中还对杂志栏目的具体设置作了改进,编版了特别调查报告和公告,这些栏目其内容多余金融业务有关。在短短的四年中,银行杂志还出版了专号和撰述,包括《关税问题专号》、《国外汇兑上之收付问题》、《我国现代造币局厂沿革考》、《票据交换法研究》《银行存款业务述要》,这对金融界人士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工商学识的介绍

《银行杂志》创办之时,距我国华商创办华资银行尚不过三十来年,距华商银行设立银行公会也只有七八年时间。虽然我国银行业发展呈鼎盛之势,一些银行走上正轨,但对于一大部分银行来说银行来说,都存在着缺乏欧美银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工商业学识的问题。面对这种境况,《银行杂志》在出版物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供银行业和工商者借鉴。尤其是对日本金融界情况的介绍更为我国工商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银行杂志》第三卷第四号就着重发表了■廷桢的《劝业银行参观记》,针对吾国虽有劝业银行及农工银行之设立,而其营业则多与商业银行混故农工业者仍未融通资金之效此我国农工业之所以不进步也,介绍日本劝业银行的营业及其债券课之组织及职务给我国以参考。文章介绍了日本劝业银行设立的目的及其沿革,日本劝业银行设立于明治三十年,图以农工业之发达改良与地方公共团体之振兴而供给低利长期之资金为目的而设立之国家特设机关也。[6]故劝业银行一开始专以田烟工厂等不动产为抵押而融通资金。并随着银行的发展和农工业的进步逐次扩大贷款范围,如明治三十六年对于耕地整理组合,明治四十三年对于水产事业及其产业组合都认为是地方公共团体而通融资金。吾人不查所由来,而好从事于伟大企图,不肯循序渐进,依风会而变迁,以故俊巡观望,卒无有成。文章指出应从劝业银行的缓缓发展中获取经验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介绍了劝业银行的营业资金来源,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劝业银行采取了发行劝业债券的做法,文章对发行债券的种类、面额、利息、发行价格、利率等各个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认为这些做法为我国所急宜效仿者。

在介绍日本劝业银行情况的同时,《银行杂志》也重视对欧美金融界的介绍。1923年第一卷十五号开始即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了戴铭礼撰稿的《美国联合准备银行制度概论》,着重介绍了美国银行的联合准备信用制度,此外,《银行杂志》还刊登了《美国票据交换所之特点》《英国票据交换所之制度》《美国公司债券概论》《德发债票问题》《德国大银行之组织部》等文章对欧美各银行机构和金融制度的一些特点作了介绍。

《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国家银行情况所做的介绍,开阔了国内银行界的眼界,为其进行制度创新和业务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方法,让我国银行界人士看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为他们学习追赶外国作了指引。

三、《银行杂志》对华资银行现代化制度和金融改革所做的努力

近代华资银行创办后,大都形式上模仿和沿用近代西方银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业务。由于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现实环境,传统的金融机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并具有很大势力,对新式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例如由传统钱庄沿袭而来的信用放贷在各银行放贷业务中占有很大比例即为其表征之一[7]。由于中国还未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处于一种混乱尴尬的中间状态,银行的色彩必然不同于西方银行。此时的资本市场还未发达,信用制度观念尚未完全建立起来[8],在信用贷款一块对于银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当出现金融风潮时,银行业几乎面临之毁灭性打击。为了完善银行业的信用,《银行杂志》创刊之初就注重对这个问题的宣传,刊登数篇文章来因唤起银行业的注意,对华资银行业进行思想启蒙。杂志先刊登了《信用调查篇》[9]对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额度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量,另外又相继发表了《银行信用发展之限制》[10]《信用放款之限度》[11]《信用借贷与市场交易之关系》[12]等文章,对银行完善专门机构开展信用调查进行具体指导。由于《银行杂志》不遗余力的宣传,汉口中央银行分行,汉口交通银行率先设立调查机构,开展信用调查,并逐渐为其他一部分银行接受。

交通银行论文篇(8)

摘要:互联网和银行业的结合成就了现在的网上银行,这一新银行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网上银行业存在的原因入手,结合微观基础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偏好理论、市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分析网上银行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发展多样化,传播功能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战略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微观基础;竞争战略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

(一)定义和历史

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的“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而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国库券外还出现了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与货币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回顾国内的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2000至2002年期间,理论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也曾作过许多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网上银行的分析以及借鉴。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实证类型

此类多来自于银行内部、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和网站的分析报告和年报,其中主要包括各类指标,如使用人数、使用频率、最频繁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满意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预测。

2.经验类型

这一类在网上银行的现有研究报告中占去很大一部分比重,主要是借鉴国际上知名的网上银行的经验看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态势。这类分析报告主要从国内网上银行的不足入手,根据国外的成功案例给出的一些启示,谈论国内应该改进的不足之处。

3.功能类型

这一类型主要抓住了银行管理的一些具体细节,例如交易费用理论、金融效率、风险管理等。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网上银行和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显得更为专业。

4.用户类型

此类文献的作者具有如下特征:一、对管理和计算机技术颇有研究;二、这类人士还是网上银行的用户;三、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故善于发现问题。这类文献比较通俗,但是很有价值。

5.技术类型

此类文献专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单纯的技术不同,这类文献偏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例如后台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等概念的挖掘。从计算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银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面,因此这类文献多来自于如IBM、HP等企业。

(三)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的出发点始于两个问题:一、网上银行的立足点;二、网上银行的存在方式和目的。由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引出的关于现存网上银行的问题和经营对策。

这两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试图给出答案,只是角度的不同。本文从经济基础来看待存在的原因,同时从网上银行的行为特征来看存在方式和目的。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本文走的是“功能类型”路线。

二、网上银行扎根在何处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市场理论出发。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一般都在营业网点进行,这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距离的问题,二是时间,三是交易成本。

一般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将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约束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理论应用到劳动力要素市场,我们便得出了一个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对于闲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要时间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宁愿用货币去换取自由的可支配时间。如果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不能跟上这个趋势,那对于传统银行业将会是一个冲击。

这里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人们会将传统银行业的不便作为一项生活中的负担。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将从适应性转向理性消费。

从市场理论来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也就是使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欢迎垄断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证券公司(如集合理财)、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竞争性行业中的竞争性企业。

此外,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这在金融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短期的行为,市场因此变得没有效率,就像“次品市场”的例子,结果使得高效的厂商和客户退出市场。需要改善这样的一个情况,就需要有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酿成的风险,同时也能培育出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这样的一个机制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技术和银行这两项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走到一起并不是偶然。

信息不对称不仅包括银行对客户的,还包括客户对银行的,以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依赖什么来进行个放贷业务呢,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据专家测算分析和保守的判断,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其中信用体系建立的首要难题就是信用信息从哪里来。银行业也希望通过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尝试来降低这方面风险。

结果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博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四大商业银行在短短两、三年内纷纷落网。

二、网上银行现状分析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从下面三幅图可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利润前景。

资料来源:2009中国网上银行研究报告,iResearch-ChineseInternetResearchCenter

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性来分析,网上银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会拉动社会其他的产业的进一步网络化,成为互补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将会使得行业的单位成本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这个发展态势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三)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但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重要作用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功能这种功能一般的网站都具有,但是在大浪淘沙之后,又有几家剩下来了呢。网上银行真正的核心是要透过精美的页面,基本的交易系统,直达它的数据平台,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CRM平台。

四、问题的突现

总结前面对微观基础、成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网上银行的问题有其特殊性。

(一)关系生存的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不是指银行方面的,这里特指客户的交易成本,银行方面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降低了自身成本,是否有效传递到了客户方面呢。以个人业务为例,现行的网上银行(一些试点收费分行)交易成本大都是这样制定的,一般网上银行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以外,其他的业务和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相同,换句话说在客户交易成本,或是网上银行的价格制定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进行差别化价格战略。

但是这一点合理吗?按照上面的分析,成本函数可以概括如下:

TC——每年总成本

C——网上银行年费

t——每次的交易费用

n——交易的次数

公式比较简单,这里的t代表简化的交易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年所负担的成本就等于网上银行年与交易费用的总和。但是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就要对以上公式做出补充。其一、由于网络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风险,误码率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划转过程中的时间延误,比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货款已从一方账户划出,但该对方账户还未能确认你的款项到达,这中间的时延也是一项成本。当然这样的成本是在一定的概率条件下发生的。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成本函数为:

P——事件发生的概率

X——事件发生所引起的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要根据网上业务等于传统银行的成本原则定价,由于交易风险的存在,那交易费用也应该小于传统银行业的交易费用(或者利率要高于传统银行利率)。

(二)发展需要多样化

首先,由于国内网上银行的服务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原先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各自的产品的差异和主要的客户群体差别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体来说,他们的网上银行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类互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用户在本行能享受到需要的产品。

其次,在上面所提到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以外,还需要本行的自有特色,如业内所称的招商银行服务比较快速,工商银行接入比较方便等,多样化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客户的营销。举例来说,商业银行已经看到了国内的青少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是贷款业务,二是本外币的划转业务,结合网络的地域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银行推出一卡两币的服务,这必将大受消费者欢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针对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问题。

(三)传播功能意义不大

作为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由于网上银行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它的营销不仅仅要停留在广告和促销手段上。就如前面所分析的微观基础中所谈到的信息对称性问题,国内大多数的网上银行仅是对网上银行的业务做出说明,而对收费细则和安全特性等网上银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地说明,而且对于损失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承诺。这上面只有工商银行做得比较好,它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出了一个论坛,有员工定期值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从另一观点来看,银行在没有公布有效的信息之前,客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就会有顾虑,这样一来银行也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又会对目标客户群的划分造成困难。

五、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竞争战略的思考

网上银行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但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考虑到我国网络化并没有像欧美那样普及,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在各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对网上银行的战略构架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微观基础问题,就网上银行的战略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网上银行重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成为了新兴行业一个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网上银行的产品类型,如各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易于被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树立自己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

品牌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肯为我们的产品付钱?银行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树立品牌,例如美国的最大的网上银行NetBank在1999年报上所称,它的品牌形象来自于低廉的交易成本和丰富的产品。当然国内不一定都借鉴它通过价格打响品牌,我们同样可以走高价路线,但要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利用互联网的地域优势,成为全球性的支付银行;或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工商银行做得就不错,因此工行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额达2.7万亿,居各行之首。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与政府部门联动

这里并不涉及政府公关,重点是通过和政府合作,形成网上银行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需要网上银行这一技术机制的加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网上银行也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开展。网上银行本身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因此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最近的两则消息来看,政府也有意推行这一信息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的整条价值链几乎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目标。

(四)网上银行战略目标定位

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营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业务问题,核心业务并不一定是赚钱的业务,如果商业银行将其网上银行部门定为核心业务,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业务为银行吸收客户,为其他的业务提供盈利的可能性。当然国内银行也可以将网上银行定位成盈利业务,但是其业务的划分和客户市场的细分要和本身传统银行业务交错开,以避免银行内部利润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同样也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保护。

(五)业内的竞合态度

竞合指竞争与合作共存,目光短浅往往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战略部署,而这样于己于人都不力。从银行个体来看,竞合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各商业银行的特色不用,专攻方向也不同。在竞合的概念中首先强调的是竞争,竞争才能体现效率,其次讲得是合作,因为网上银行是有互联网联通的,即使不合作也已经被连在了一起,随着外资银行的网上业务开办,国内的强强联手会成为一个趋势。从银行的外部来看,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现象的严重,就会存在外部不经济,这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六)网上银行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一般银行不同,对比之下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当然就如前面所说,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随需应变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得到重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网上银行的体系下,需要强调知识性和灵活性,在这里就能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个组织构架应该是由项目所驱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是项目的核心,依次展开实施,在这里层级观念需要进一步弱化,以适应灵活性的需要。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独立部门,网上银行的管理体系要做好和传统银行的沟通,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立实施权利,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交通银行论文篇(9)

1投资银行的定义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总结了金融学家对投资银行下的四个权威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投资银行的内容。①最广泛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实际上包括华尔街大公司的全部业务,从国际承销业务到零售交易业务以及其他许多金融服务业务。②第二广泛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活动,从证券承销、公司财务到并购,以及公平观点来管理基金与风险资本。但是,如向散户出售证券,消费者不动产中介,抵押银行,保险产品等业务不包括在内。③第三广泛定义是,投资银行只限于资本市场活动,着重证券承销和并购。但是,如基金管理、风险资本、风险管理等业务不包括在内。④最狭义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应回到他过去的原则上,严格限于证券承销和在一级市场上筹措资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库恩倾向于第二个定义,认为应该包括资本市场的所有活动,但所有零售业务除外。

程博明总结了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是以证券承销为本源业务,充当中介人,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促进资金合理分配和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金融机构。其核心在于:①投资银行是金融业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投资银行是经营资本的金融机构。③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王海平等给出了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是专门管理对工商企业的投资和提供长期信贷的机构,它是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的中间人,属证券推销商性质,有时也用自己的资金购买证券,从而证券的所有权。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多种多样、名称各异、各国情况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券公司、商人银行、投资公司、金融公司、实业公司、控股公司,然而具体的投资银行并不冠之为银行或投资银行,而是称为公司。”

钱弘道这样框定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指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与交易,提高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基金管理与投资以及为企业投资融资进行咨询、顾问。”

中国投资银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诞生,有其特殊的内涵。人们对投资银行本身的争论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种业务,包括证券承销、并购策划等。既然是一种业务,无论哪个金融机构都可以做,如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等。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就没有必要作任何变动,都可以顺利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二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个产业,是一个金融领域中的主要从事企业并购策划、融资的高科技产业,与主要从事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相并列。在中国它可以由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来做,但是必须加以改造和加强。三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个机构,有专门的名称、章程、宗旨、和业务,与商业银行相对立。其业务商业银行不能做,其他机构也不能做。

2投资银行的发展

2.1投资银行的历史起源、发展

我国投资银行始于1979年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涌现的大量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10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证券营业部2600余家,证券从业人员10万余人,证券公司总资产6510.69亿元,平均每家59.18亿元。具有从事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到105家,律师事务所达到299家,资产评估机构116家,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100家,其中证券咨询机构97家,期货咨询机构3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达到1100人,律师1180人,咨询人员7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运作比较规范,业务比较熟练,经验比较丰富的证券中介服务队伍。这些机构已涉猎了各种投资银行领域,如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证券自营,基金管理,企业并购和财务顾问等,为我国居民开辟了投资渠道,为国家经济建设筹措了大量资金,为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大量贡献。

2.2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的核心是指与商业银行的分合问题。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争论的核心是两种模式对于社会运行的风险问题,是商业银行能否进入证券市场,能否用存款进行证券买卖,能否涉足投资银行的业务的问题。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分离还是合并,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该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决定的,如信誉意识、家族观念等。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市场法规健全程度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分合就不能采取同一模式。中国经济当前的选择只能分业经营下的协调运行。转轨经济条件下实行分业经营具有其必然性。①证券市场尚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风险较大。②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③宏观金融当局的监控能力有待提高。分业经营前提下协调运行也具有可行性。①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个体系中的资金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坚持各自业务性质的前提下借助对方的便利,谋求自身业务的拓展,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②商业银行业需要借助投资银行业获得发展,减轻商业银行资本形成的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③投资银行需要商业银行的推动和支持。

企业与企业、银行与企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合原理是相通的。如在美国,企业的大集团战略是无可非议的,企业与企业联合成为巨型企业集团后,短期的个别企业风险可以由集团掩盖,进而带来长期的发展。而中国当前发展水平没有到应有的高度,企业产权界定不清,必须坚持独立化和及时化的原则,不能互相掩盖,否则将风险越积累越大,最后无法收场。中国经济当前各市场主体必须相互独立,企业之间不能搞所谓的法人交叉持股的巨型企业集团,银行和企业之间不能无原则的联合,搞所谓的一体化制度商业银行业不能与投资银行合并。当然,如果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银行经营的风险和证券市场的风险,两业融合就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实力,因此发展趋势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制度的完善,最终走向联合。

3投资银行并购应遵循的理论

3.1垄断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扩张规模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可以肯定的是,确有一些企业的并购扩张是为了取得垄断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并购不能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则并购也就难以为继。因此,企业的最佳规模是由垄断及效率所带来的边际利润的均衡点所决定。

3.2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兼并和资产再配置的其他形式,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潜在效益的,这主要体现在大公司管理层改进效率或形成协同效应上。具体又可以分为7个子理论:

3.2.1差别效率理论

该理论是并购的最一般理论。通俗的说,如果A公司的管理效率高于B公司,那么通过A公司对B公司的兼并,B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这也是所谓的管理协同效应。按照此观点如果某家公司有一支很有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过了管理该公司的需要,那么,该公司就会通过兼并那些由于缺乏管理人才而造成效率低下的公司的办法,更充分的使用这支队伍。通过这种兼并,整个经济的效率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实际上,差别效率理论是与组织资本联系在一起的,在两个具有相似性的组织中,可以利用组织资本的差异,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流提高组织资本,这里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信息的可复制性。

3.2.2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

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可能与差别效率理论或问题理论难以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效率的管理者只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经营潜力,而另一种管理团体可能会更有效的对该领域内的资产进行管理。或者从纯粹意义上说,无效率的管理者仅仅是指不称职的管理者,几乎任何外部的管理者都可以比现有的管理者做的更好。因此,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可以作为混合兼并的理论基础,相应的,无差别效率理论更适合于解释横向兼并。

3.2.3经营协同效应

规模经济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经营协同效应假定,在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合并前,公司的经营活动水平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实施兼并可以发挥出潜在的规模经济,这种兼并既可能是横向兼并,也可能是纵向兼并。

3.2.4多样化经营理论

所谓多样化经营,是指公司持有并经营那些相关程度较低的资产的情形。对一个公司来说,多样化经营可以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来源。通常情况下,公司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比股东更愿意公司采取多样化战略。这是因为,第一,股东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分散持股的办法来分散风险,而员工的劳动收入来源却很难多样化,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大都对本公司有用但对别的公司就不一定有用,所以公司经理和一般员工更希望公司稳定,不希望公司冒太大的风险。第二,公司通过广告、研究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和员工培训等途径,一般都与消费者和供应商形成稳定关系。但于公司股东来说,由于对公司的持股情况不同导致他们对多样化经营会有各不相同的态度。多样化经营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和兼并这两种途径来实现,但在许多情况下,兼并的途径会更有利,尤其当公司面临变化了的环境而调整战略思想时,兼并可以使公司在时间较短的条件下进入被兼并公司的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被兼并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现有各种资源。

3.2.5财务协同效应

当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但又缺乏投资机会时,其资本的边际利润率是较低的,提高资本边际利润率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收购那些现金匮乏但资本边际利润率较高企业。财务的协同效应还表现在,公司合并后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其负债能力的提高、融资成本的下降。

3.2.6战略重组理论

公司的并购活动有时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实施多样化收购以分散风险,和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或有效运用剩余资源的并购不同,战略重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在面对变化中的环境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战略重组理论的观点。

3.2.7价值低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低于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并购行为将会发生。公司的市场价值被低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未能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②收购公司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有关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③由于通货膨胀造成资产价值与重组成本的差异,如果市场价值的确定以帐面价值为基础,价值低估就会发生。

3.3产权理论

对于产权,经济学家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H.得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社会的工具,使是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E·富鲁不顿认为:“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分配格局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或者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规范的成本。这样,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被描述为界定每个个人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一般意义上,完整的产权总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包括:使用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用财产,包括所有权在物质形态上改变乃至毁坏财产;收益权,即直接从财产本身或经由协议关系从别人那里获取收益;转让权,通过出租或出售把财产有关的权利让渡给别人。

3.4理论

理论研究企业内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费用的概念。企业所有者的私人业主、股东、债券持有人或其他投资者可以选择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他们的人,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往往有所冲突。为此,所有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就会控制寻求控制经营者投资和决策的方法,设计一种补偿协定机制以刺激经营者选择增加财富的行为。为把具有不同目标的股东、经理和债券持有人联系在一起,必然会发生费用,这种费用就是费用或成本,它们包括:企业所有者和人订立契约的成本;监督与控制人的成本;限定人执行最佳决策成本以及赢利损失即因关系发生的利润减少。无疑,企业并购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它在事实上设计了控制的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的人产生问题是时,通过并购或权之争,可降低问题的产生,进而降低成本。

3.5交易成本理论

交通银行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Mobile Phone Banking Customer Valu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Study

WEI Xin, HE Chang-zheng,ZHU Bing

(School of B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 Through the real data of a commercial bank, with 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found that the customer has a great change in the mobile phone banking and trading behavior and profit contribution. The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customer value, according to the profit increases the established mobile phone bank customer current value theory framework. Impact on the value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do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young, male, trading frequency, high opened multiple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financial and fund products to customers of mobile phone bank current value.

Key Words: mobile phone bank; customer valu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linear regression;

引言

手机银行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招商和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在2013年底的交易量均已突破万亿。

面对手机银行的蓬勃发展,有两个问题值得银行关注:

一、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交易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如会否增加其使用频率?会否增加其资产?会否增强其忠诚度?这意味着手机银行是否存在研究的价值。

二、手机银行只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客户可以方便地使用银行提供的其他业务,如理财、基金、中间业务、转账等。但手机银行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利润。那么银行对于这个渠道,如何评估其价值?什么样的客户此价值比较高?如何建立手机银行客户价值这个理论框架?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某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真实微观数据为实证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情况的数据,分析开通手机银行对客户交易行为的影响,并试图在基于该影响的基础上,为银行如何评价手机银行业务的价值,提供相关的理论框架。

1 文献回顾

1.1 手机银行领域国外研究情况

目前学术界关于手机银行还主要

集中于研究影响手机银行接受度的因素,例如文化、性别、地域差异、有用性认知、安全度考虑、银行品牌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都以设计调查问卷为主,如国外学者[1~6]分别对马来西亚、巴西、德国等地区做的相关研究。例如Riquelme[5]发现在新加坡,影响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对性别的影响度并不同。Laukkanen[6]通过调查问卷研究葡萄牙和芬兰的客户分别对于手机银行的使用意愿程度,在利用SEM模型建立评分水平后,发现在影响使用意愿的五项因素中,葡萄牙客户有四项因素的使用意愿得分都较芬兰高。

在其他方面研究比较少,如KC Lee[7]研究了韩国手机银行客户使用满意度的问题,发现系统质量、网络质量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而界面设计影响较小。

1.2 手机银行领域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关于手机银行的研究,跟国外相同,主要集中在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谢滨等[8]根据技术采纳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了有用性认知对手机银行的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因素对手机银行采纳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易用性和成本认知对采纳不具有显著影响。白璇[9]借鉴谢滨的研究结果,发现对手机银行使用态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感知安全性。

其他方面,杨丽光[10]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来构建评价手机银行客户忠诚度的指标体系,发现客户满意是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的重要的指标。韩超群[11]研究了客户从同一家银行提供的网银服务转换到手机银行服务的影响因素,发现更优秀的服务是转换的最大因素,成本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周莹和李英[12]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界面设计、质量、品牌、费用和效益维度对八家手机银行做了综合排名。

1.3 客户价值的相关研究

现阶段学术界对客户价值的研究非常多,目前比较主流的有Reichheld[13]的研究,认为客户价值最终体现为客户所贡献的净现金流,也就是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另外Dwyer[14]最早提出了客户终身价值(CLV)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其反映的是客户在整个客户关系生命周期里所提供的利润现值总和。因此基于此,在本研究中,将客户产生的利润,定义为客户价值。

综合现有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手机银行的研究大多限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对使用后的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引言提出的两个问题入手,试图建立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2 数据处理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一家商业银行的真实数据库为基础,首先统计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和账户情况,分析开通手机银行对客户的影响。

2.1 数据来源、整理与描述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为A银行)是一家地方区域银行,以个人业务为重心,于2012年5月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A银行的真实数据库。

2.2 数据样本选择

为了对比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在开通前后的变化,将2012年3月到12月作为数据统计期,抽取了两组客户的数据。

数据组A(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选取原则如下:

(1)已开通手机银行;(2)开通前有至少10笔动户交易,即保证开通前有一定交易数据供对比;(3)开通日期在2012年11月1日前,即保证开通手机银行后有两个月交易数据供统计;(4)在对比期间没有开通网上银行等其他服务(不会因为其他业务影响交易行为)。

最后得到的有效样本1384个。

数据组B(未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选取原则如下:

(1)首先随机抽取5000个客户样本;(2)在数据统计期有至少30次交易

(保证在数据统计期有足够交易);(3)在数据统计期没有开通其他新业务;

最后得到的有效样本2503个。

3 开通前后交易资产变化分析

直观上来说,客户签约手机银行后会使客户的消费心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他的消费行为和在银行的资产的变动。然而,这种变动是否真的存在?对银行是正向还是负向?是否值得关注?

3.1 客户交易笔数行为变化分析

李妮蔚[15]在其研究中发现,客户的交易次数显著正向影响忠诚度。因此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后,是否会因为其使用便捷而增加在银行的交易次数,从而增强对该银行的忠诚度,这是首先被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首先比较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的交易笔数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为了与其他一般客户进行对比,因此,也要计算数据组B的客户在这个期间的交易笔数的差异情况。

由于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的数据组中的平均开通时间是8月3日,因此我们将这个日期作为数据组B中数据前后对比的分界点,同时也计算未开通手机银行的数据组B的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交易对比情况。

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在后面的表中全部简略为8月)前后的月均交易笔数的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发现数据组A的增幅为28%,均值增幅较大,数据组B增幅仅为1%,差异较小。那数据组A的均值差异情况是否显著呢?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验。由于检验的数据未知分布,不符合参数检验的数据要求,因此用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检验成对观测数据之差是否来自均值为0的总体。此检验的原假设是: Mean1-Mean2=0; 备择假设是: Mean1- Mean2≠0(其中Mean1表示开通后/8月后,Mean2表示开通前/8月前)。将数据组A和数据组B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在数据组A中,由Wilcoxon 秩和检验的统计量可知,统计量为正值,P值< 0.0001,则拒绝原假设,即说明存在显著不同,开通手机银行后的交易笔数大于开通前。

而数据组B,由于P值=0.194>0.05(显著水平),即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说明不存在显著不同。

即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未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并没有提高交易频率,数据组A中的交易次数的提高是由于该部分客户办理了手机银行业务所致。

3.2 客户的其他交易行为变化分析

根据上面的方法,我们分别继续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月均交易绝对值金额、柜台交易笔数、网银渠道交易笔数、日均资产额变化的情况。

用上面的方法分别计算均值、wilcoxo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以上数据说明开通手机银行后,客户的交易绝对值金额、资产额均有显著增加,柜台和网银渠道交易的次数显著降低。而同时未开通的客户无显著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开通手机银行会显著影响客户的交易行为,意味着手机银行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

4 定义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

因此,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交易和资产情况都存在比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为银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商业银行如何评价这种价值呢?我们首先回顾银行客户价值的定义和评价。

4.1 银行客户价值的定义和计算

4.1.1. 本研究采用的客户价值定义

根据Reichheld[13]提出的客户终生价值:客户价值最终体现为客户所贡献的净现金流,也就是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按照这个定义,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终身价值的构成包含已经产生的当前价值和未来的潜在价值。

当前价值是指一个客户从开始使用银行产品或服务到目前为止为银行带来的利润。潜在价值是指客户未来可能购买产品和服务所能给银行带来的利润。

4.1.2. 银行客户利润贡献的计算

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的利润可分为存款利润、贷款利润、中间业务,下面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1)存款利润

存款利润是银行利用存款从事各

种信用活动获取的利润,分为活期与定期利润。根据A银行和IBM合作的多维绩效考核系统,计算模型如下:

活/定期利润=活/定期存款余额*(1-个人存款准备金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率-活/定期存款利率);

(2)贷款利润

贷款利润是指银行运用其资金直接发放贷款获得的收益。

贷款利润=贷款余额*(个人贷款年利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率);

(3)中间业务利润

中间业务利润即客户使用银行的中间业务所付出的费用进而为商业银行创造的利润。例如银行客户买卖基金、保险产品收取的佣金,客户使用银行卡在POS机上消费,银行收取的佣金收入等。

中间业务利润=业务手续费收入-成本。

4.2 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定义和

计算

手机银行业务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客户可以购买银行提供的理财、基金等其他业务,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利润。但上节研究发现,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后,增大了交易频率和资产,因此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利润,也就增大了客户对银行的总体价值。

那么从银行的视角出发,如何只衡量手机银行渠道的客户价值呢?如果发现手机银行可以提高客户利润,那么具体提高的比例,就可以成为银行衡量手机银行业务价值的标准。

4.2.1. 开通手机银行客户的利润贡献

增减情况

首先探寻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

,利润贡献会否增加?

本研究利用客户利润的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客户在每天的利润贡献情况。接下来将对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利润贡献的金额进行对比。

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利润贡献的情况,仍然是分别计算均值、wilcoxon检验和区间估计,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开通手机银行会显著增加客户的利润贡献,平约每月增加约9.76元。

4.2.2. 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的定

义和计算

因此,在发现开通手机银行的确可以增加利润后,本研究将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提高的利润贡献的增幅,包含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当前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短时间内提高利润的增幅。

计算数据组A的全部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的每月平均利润,见表6。

从上表可以发现,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利润即开始增长,在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的增长稳定在15%左右。由于更长时间的利润增长缺乏相关验证的数据,而且此时客户可能会被其他因素干扰。因此把手机银行的客户当前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半年内的月均利润增幅,因此12.43%就是A银行的手机银行的平均客户当前价值。

5 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影

响因素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入,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手

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因素。

5.1 因变量

上节计算的每个客户的手机银行

的半年内的月均利润增幅,即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作为因变量。

5.2 自变量

主要采用两大类别的数据作为自变量,取数的节点是开通手机银行前一天。第一类是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凭、婚姻、职级、行业性质、年收入等7个指标。第二类是客户的资产和交易信息,包括是否拥有信用卡、是否拥有理财、是否拥有基金、拥有产品的数量、资产等级、卡种等级、开户年限、月均交易次数、是否工资等9个指标。

5.3 样本选择

将开通了手机银行的客户,即数据组A,作为分析的样本。

5.4 数学模型方法和结果

由于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是连续性变量,在对因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在SAS软件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了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其中回归方程整体显著型检验的F统计量是31.90,其对应的P值0.001,非常显著。因此,本论文所构建的线形回归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此外,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判定系数R-Square和修正后的判定系数Adj R-Sq分别为0.673和0.665,拟合程度较高。

在表7中得到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和显著型检验结果(限于篇幅,只列出回归方程结果基于0.05水平显著的部分变量)。从结果看,客户的基本信息,跟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影响比较小,只有年龄40岁以下的客户和男性客户体现了显著性,呈正相关。这表明年青和男性的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会显著增加对银行的贡献。

同时,客户资产信息对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影响比较显著,持有的产品的数量、是否拥有理财和基金、月均交易的笔数都会显著的正向影响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这表明本来就跟银行来往紧密的客户,在拥有手机银行后,会进一步增加对银行的贡献。

5.5 建议的营销策略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为了利润最大化,A银行应该对年青、男性、有较高交易频率、开通了多个产品、尤其是理财和基金产品的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营销手机银行,提高他们的价值。

6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实证统计了A银行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资产和利润贡献情况,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发现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对客户的交易和资产有较大影响,能够提高客户的交易频率、资产金额和利润贡献;②通过计算利润贡献的增加,定义了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为银行如何衡量手机银行的渠道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③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青、男性、有较高的交易频率、开通了多个产品、尤其是理财和基金产品的客户的手机银行当前价值较高。

但同时,本研究力求科学严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局限和不足。首先,本研究的数据只来自A银行的数据,在样本数量和地域上有局限性。其次,没有统计客户在使用更长的时间后产生的变化。因此,未来待数据更加完善后,可以在下面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①手机银行的潜在客户价值应该如何定义;②在手机银行开通更长的时间后,客户的交易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Norzaidi Mohd Daud.Determin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mobile banking adoption in Malaysia [J].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1,5(9): 252-265.

[2]Julio Puschel. Mobile banking proposition of an integrated adoption intention frame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 28(5):389-409.

[3]Pedro Cruz. Mobile banking proposition of an integrated adoption intention frame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 28(5):342-347.

[4]Nicole Koenig Lewis. Predicting young consumers' take up of mobile banking servic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28(5): 410-432.

[5]HE Riquelm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in the adoption of mobile banking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16(13):1801-1824.

[6]T Laukkanen. Comparing consumer resistance to mobile banking in Finland and Portugal[J].E-Busines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9(48): 89-98.

[7]KC Lee, N Chung. Understanding factors affecting trust in and satisfaction with mobile banking in Korea: A modified DeLone and McLean's model perspective[J].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2009,21(5):385C392

[8]谢滨,林轶君,郭迅华.手机银行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3):2-19.

[9]白璇.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决策,2010,9:14-21.

[10]杨丽光.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评价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1.

[11]韩超群.Value-based adoption of mobile banking service A multi-channel perspectiv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utomation,ICINA,2010:506-510.

[12]周莹,李英.Chinese mobile banking service evaluation based on AHP Method[C].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ICEEE,2010:1-5.

交通银行论文篇(11)

关于银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西方学者大都借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分析。由于跨国银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务性企业,所以对跨国银行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国企业。

1 比较利益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延伸

对跨国银行理论的研究是在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开创性地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为目标,研究产业内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阿利伯教授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跨国银行对外发展的比较优势。阿利伯得出的结论是:在给定的市场上,银行的效率和银行的数量是反向关系的,即银行在集中率高﹙数量少﹚的国家比集中率低﹙数量多﹚的国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说在银行集中率越高的国家,银行的存贷利息差越大,其银行体系的效率越高,未来的成长潜力越大。在银行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的规模往往很大,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限制了这些银行的发展,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

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格鲁贝尔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这个理论回答了跨国银行在与东道国的竞争中如何获取比较优势。格鲁贝尔将跨国银行分为跨国零售型、跨国服务型和跨国批发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跨国银行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以便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寻找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格鲁贝尔的三分类理论为跨国银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 内部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延伸

1937年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中的一种应用,最初由巴克莱和卡森提出。卡森在《跨国银行演变的理论透视》一书中,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他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及处于国际财务保密等一些特殊金融服务的需要,有些金融业务很难与别国银行合作展开,而跨国银行通过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的灵活性,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 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的外部交易时, 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 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 所以外部市场对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既是昂贵的, 又是低效的。企业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 将知识产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所有权之下, 并在对外直投资中加以利用,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使企业的技术投资获得充分的报偿。

跨国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 而且还进行研究开发、培训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技术和管理技能等, 并利用转移价格通过跨国银行网络销售这些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 这些中间产品很难定价, 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场, 因此传统自由贸易的赫克塞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 模型) 不再适用。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 跨国银行通过组织内部市场以降低交易费用, 此时H-O 模型中的国家特有优势变为企业特有优势, 正是这种优势激发了银行服务的跨国界延伸, 因而内部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市场。由于市场不完全, 银行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 保证银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形成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银行可保留对中间产品的控制权, 防止中间产品的扩散以免失去这种优势,所以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化尤为重要。中间产品优势是银行的公共产品, 通过离岸扩张这种优势可被充分利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发展可以很好地说明内部化理论,60年代初期,欧洲美元市场形成,欧洲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及较高的获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投资,1963年,美国政府实行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贷款计划等条例限制美国银行对国外客户贷款以防资本外留。美国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伦敦从事欧洲市场业务。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的机理有:由于跨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它们能内部化对某种货币的优势;由于跨国银行仅与大客户打交道, 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优势, 因而跨国经营可以在比较低的固定成本下内部化这种比较优势;跨国银行通过跨国界经营以逃避国内监管趋严引起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并将其内部化。

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其它成本, 银行此时必须承担分配和定价成本, 所以市场内部化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的。银行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果, 内部化最好的结果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各种理论的折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1977 年,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发表著名论文《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 折衷理论探索》, 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早期理论都只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作了部分的解释, 不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他强调, 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 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 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其意图是要集百家之长, 熔众说于一炉, 建立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包括跨国银行﹚之所以能跨国经营,关键在于拥有: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用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这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阻碍出口的因素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前两种优势,并能确认获得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时,对外投资常常是企业不可避免的选择。邓宁对这三种优势的分析见表1。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见表2。

4 总结

以上各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遵循这样的机理:当银行境外业务比境内业务存在超额利润,即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时,银行境外投资就更有利可图,实现净收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可以用一个模型来分析此结论。

模型假定:①银行和厂商一样,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②金融市场由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两部分组成。③银行占有有限的生产要素。④金融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包含以下几点: a. 要素流动限制,要素报酬国家间差别化; b. 金融产业流动限制,金融产品价格国家间差别化。c.各国税负、技术水平、风险系数不一致,且不同市场均存在信息成本。d.有些国家存在金融管制,产品价格(如利率)并非市场出清。

银行在国内、国外要素投入的过程为:

MRi=αIim﹢bi ; MRj=βIjn﹢bj ;

s.t. m﹤0,n﹤0,TR=Ri﹢Rj , I=Ii﹢Ij

其中,MR为边际收益,I为投资量,TR为总收益,R为收益,i为境内,j为境外,则:

maxTR=dTR∕dIi=0,推出MRi=MRj

由于是非自由竞争市场,m≠n, bi≠bj , α≠β,则:

MRi=MRj推出αIim﹢bi=βIjn﹢bj

当βIjn﹤αIim﹢bi-bj时,Ij>Ii

即此时银行在境外业务的收益比境内业务的收益大(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这时银行境外投资的收益最大,产生跨国经营的动机。无论是用哪一种理论来说明跨国银行的国际投资,最终都是在当境外投资存在超额利润即境外收益比境内收益大进行国际投资的。

参考文献

1 薛求知,杨飞. 跨国银行管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之騆.国际银行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