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韩语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12

韩语教学论文

韩语教学论文篇(1)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韩语热”激起了人们学习韩语的高潮。了解韩国的文化,如韩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这种跨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高校韩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首先分析高校韩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针对目前韩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几条具体的建议,以期提高高校韩语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高校韩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语言教学中,深入了解语言文化的背景对于学习该语言有很重要的作用。高校韩语教学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这种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跨文化教育中能够了解韩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从而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应对自如。学生在了解了韩国的文化后,很有可能产生学习韩语的欲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韩语,学生的韩语领会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一旦某高校的韩语教学仅仅关注教学生该语言的语音、语法、语句等,而不去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不但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造成学生基于文化背景差异的交流障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教育在高校韩语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韩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1.进一步提升韩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高校韩语教师在学生学习韩语过程中扮演着传授者、监督者和管理者的重要角色,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方法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韩语教师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渠道有很多,比如为了增强自己韩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或者与韩国朋友交流,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深入体会韩国最地道的语言交流方式,通过去韩国留学、旅游等方式体验韩国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加韩语的知识储备量。这样高校韩语教师在教授韩语时能够较轻松地进行跨文化教育,学生也能够因此了解更多的韩国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韩语学习。

2.转变与创新韩语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对教学实效的影响非常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低。韩语教学应该践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接受韩语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举例来说,高校韩语教师在实际跨文化教育教学中可以采取“韩语采风”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实践中了解更多的韩国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韩语和应用韩语。同时高校韩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韩语相关的才艺表演,使学生在准备节目与欣赏节目的过程中自主感悟韩国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热情。这种韩语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促使学生增加课外韩语阅读量

学生韩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在大量的材料中了解到韩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例如:引导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有关韩国文化的书,也可以推荐一些有意义的韩国小说和电影电视剧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韩语知识,还可以借助剧情加深对韩国文化的深刻体验。大量的课外书刊和影视剧能够让学生了解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掌握交流方式和交流技巧。为了强化跨文化教育的教育效果,不仅需要韩语教师掌握大量的韩国文化背景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大量的有关韩国文化的内容。

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了解该国的文化背景,对于学好该国语言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韩语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文化教育,适当增加学生对韩国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学习中了解更多。高校韩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跨文化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者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会因为学生的主动而更有动力和更有成效,另一方面,学生会因为文化教育能够更轻松的学习韩语,减少因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

参考文献:

韩语教学论文篇(2)

1.2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给学生分析单词、分析语法、练习句型、讲解文章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延用了很多年,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很难跳出这个圈子接受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甚至会忘记去穿插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介绍,学生不能全面地充分地理解语言知识,也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韩国文化方面教材的欠缺韩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英语和日语等语种来得久远和广泛,师资和教材一直都比较匮乏。虽然近年来韩语教育在国内逐渐热门起来,也出现了一大批韩语教材,但其中多数还是以语言教育为主,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还不太丰富,为数不多的也是年代较久,与现代韩国文化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2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相对于语言,学生其实对外国的文化更为感兴趣,他们对与本民族不同文化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其语言,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被韩国音乐、韩国电视剧、韩国偶像深深影响着。利用文化教育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不但增加了学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在跨语言交流中,如果我们不了解语言背后的内涵,很容易造成误解,陷入尴尬的境地或闹笑话。例如,韩国人如果说:“(我又喝海带汤了。)”这时候如果你说:“你今天生日吗?”那显然是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在韩国,生日的时候喝海带汤是一种习俗。但是在韩语中,“(喝海带汤)”也可以是“考试不及格”的意思。因此,我们在认识语言的同时,必须全面了解语言背后的内涵,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如何在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3.1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师是关键。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也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实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且教师在走上讲台后,仍然要不断地学习。因为文化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即使语言基础再扎实,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3.2加强韩国文化方面教材的建设,运用各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首先,丰富韩国文化方面的教材,而且在选材时更应该传统与现代结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韩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具有时代感,并且不断丰富和更新。其次,打破原来语言教学教材的传统模式,适当穿插文化方面的介绍,增加教材知识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除了依靠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毕竟教材内容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真实的韩国生化的素材来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不同感官的接触,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身临其境地感受韩国文化。

3.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打破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语言学习的课堂不一定局限于教室中,我们可以走出教室,增加一些文化方面的小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在娱乐中增加了韩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重视外教的作用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跨国交流,而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韩语知识,但是一遇到韩国人,却无法开口说一句话,甚至连一个简单的招呼都不会打,这就是只学习不交流的结果。因此,外教在学生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也能从外教身上接触到很多与韩国相关的文化知识。外教与学生成为朋友,可以一起进行很多生活活动,也可以进入一些韩国人的生活圈,更加直接地了解韩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这比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有成效。

韩语教学论文篇(3)

2词汇教学

课文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单词构成,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是教学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韩国语的词汇结构,是根据语素的结合形式,可以分为独立词、派生词、合成词和复合词。独立词是指由一个实语素构成的词。派生词是指实语素与词缀相连接构成的单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构成的一个单词。复合词是指一个实语素与词缀相结合,或者是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相结合构成的单词。构词法是韩语单词讲解中重要的方法。词汇语法的讲解要紧密和能力考试结合。韩国语能力考试是针对学生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实现听说读写译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的词汇语法教学,同时也应该侧重与韩国语能力考试的接轨。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要对能力考试中的词汇语法范围,重点难点,常考词汇进行整体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考试方面的语法同汇双重侧重。另外,随着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灵活性于一体,展开直观教学。如让学生观看大长今等韩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更易接受。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由识记向模仿、应用转化,提高韩国语的实用能力。

韩语教学论文篇(4)

一、绪论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沟通手段,更是使用该语言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结晶,是文化、历史、风俗的积累与沉淀。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并不只是单纯的学习语言知识,也要学习该语言所处的文化、历史、风俗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从这个意义来讲,韩国语教学中韩国文学课程是提高韩国语言水平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对韩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间接体验,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能了解韩国社会、文化、韩国人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论文以高校韩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黄顺元的《骤雨》为教学文本,探索出了有效、合理的韩国文学教学方法。

二、韩国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韩国文学教学是韩国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韩国文学的通读和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韩国语水平。韩国语教学中韩国文学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韩国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自然的文脉中发现曾经死记硬背的词汇、语法,从而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灵活使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很多学生是采取机械的背诵方法来积累词汇的。但这种方式只能让学习者记住词汇的字面意义,难以使之掌握词汇的真正运用能力。这种通过机械背诵和反复学习所掌握的语言与通过文学教育所掌握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是体现在具体语境和故事情节中的最基本单元,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单词和一个个冰冷的语法, 所以记忆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总之,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不仅能提高韩国语运用能力,还能掌握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体验和了解韩国文化。

文学是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历史流变、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宝贵的文化积累。通过学习韩国文学作品可以了解韩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思考方式、传统、风俗等多样化的韩国文化,还可以得到间接文化体验的机会,能培养韩语思维方式。学习韩国语过程中,如果不懂得韩国文化,会导致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障碍,造成无法理解某些韩国语俗语或惯用句所隐含的意义,那么也无法达到圆满的交流沟通。所以要想很好地理解韩国语和流利地使用韩国语,必须理解韩国文化。

第三、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韩国语阅读和读解能力。

学生在学习韩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而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利用到各种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扫读、细读等均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用到。学生通过作品中的文章脉络,揣摩作者的意图和作品字里行间的含义、推论主题,把握作品中反映的时代背景。可以说,学生通过接触不同题材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扩展思维能力。

三、韩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韩国文学相关的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即第六学期或者第七学期。作为高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了相对多的词汇量,但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门外语,所以当面对韩语写的文学作品时,难免有一种抵触心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以韩国作家黄顺元的短篇小说《骤雨》为例,探讨韩国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

1.文化导入教学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文学作品中所隐含和体现出来的文化知识,将文学作品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中了解韩国文化。比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告诉学生题目“ ”的意思,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类中国和韩国的雨类名词,然后总结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对韩国特有的“睡雨( )”,“糕雨( )”等雨类新词,可以结合韩国文化给予具体解释;还可以和小说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传达韩国的历史知识。小说《骤雨》的创作完成于1953年,正好是韩国战争结束之后,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韩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别称等具体的韩国历史知识;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类似英语发音的“ ”等单词,其实这些就是英语发音的韩语表达,也就是外来词,这是韩国直接用外来词的发音的情况。

2.想象教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调动积极性。阅读小说《骤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一些曾经在雨中所经历的事情或电影、电影当中所看过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测这篇小说写的故事内容;学完小说之后,可以对小说内容进行改编。小说结尾以少年听到少女死亡的消息而告终,针对这样的结局,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以“少年”的身份给死去的少女写碑文,或者如果少女没死的话,少年将会怎样告白。这样的想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力。

3.“问题”教学法

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这些问题既可以涉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有关作家、作品或是角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带着问题去想,这样避免了学生面对庞大外语文本时候的茫然性。小说《骤雨》是一对少年和少女的纯真爱情故事,对它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些作品内容有关的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了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问:

(小说故事是少年和少女在小溪边的见面次数逐步展开的,但小说中没明显体现出来,需要细读才能发现,而且每次见面两个人的感情都有微妙的变化,所以这个提问有利于整个小说内容的把握)

第二问:找出少年和少女之间的4个爱情信物?(这个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好奇心)

第三问:在小说中”骤雨”象征着什么?(这个问题有利于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4)多媒体教学法

在文学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电影、音乐、美术等视觉资源,达到更加生动的教学效果。小说《骤雨》发表之后受到韩国文坛的高度好评,之后陆续被拍摄成电影、动画片、广播电视剧等多样的视频。学习这篇小说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观看这些视频材料,然后一起讨论小说和电影的不同点,从而加深对这个文学作品的印象.

结语

韩国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是统一的。韩国文学教学是韩国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韩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了解韩国文化、提高阅读能力、扩展思维能力,总之对韩国语言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而作为韩国语教育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总结经验,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更加科学的、有效的韩国文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金美玉等,《韩国语教学法的实际》,(韩)延世大学出版部,2011.

韩语教学论文篇(5)

一、序论

由韩国延世大学语学堂编写的,由张国军教授等著名韩国语学者翻译成中文出版的《韩国语教程》系列教科书是具有相当水准的韩国语教科书。《韩国语教程》系列教科书以其丰富的实用内容和缜密的文法记述被中国许多四年制本科大学的韩国语专业采用为精读教材。但是即使是在中国如此广泛使用并广受好评的韩国语教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笔者在教授中国学生韩国语的过程中发现了《韩国语教程》系列教科书中对韩国语文法的记述几处不够严密并值得再思考的地方。笔者认为对使用的教材中不够完美的部分进行讨论和尝试着修正,是作为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此处不能将《韩国语教程》系列教科书中所有的问题一一论述。因此,本文只对《韩国语教程2》中关于韩国语接续词尾“”的统辞制约部分的记述进行研究讨论。以后,在其他论文中还将对《韩国语教程2》中对接续词尾“”的核心意味的记述进行研究和讨论。

笔者认为《韩国语教程2》中关于接续词尾“”统辞论制约的记述是不全面并存在问题的。本文的目的是参考韩国的韩国语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整理总结接续词尾“”的统辞制约特性,并找出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向中国学生教授接续词尾“”统辞制约特性的教学方法。本文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接续词尾“”的统辞制约的特征,第三部分将重点探讨如何更有效的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统辞制约的用法与特征。

二、“”的统辞制约

本文的这一部分将对接续词尾“”的统辞制约分二大部分进行记述。分别为“”在同一主体与非同一主体接续文中的统辞制约与“”与动词及时制词尾相结合时的统辞制约。

(一)“”在同一主体与非同一主体句子中的统辞制约

《韩国语教程2》第35页中对接续词尾“”在同一主体句子中的统辞制约进行了如下说明:

(句子中前后两个动作的主体要相同。)

但是如此说明接续词尾“”在同一主体句子中的统辞制约并不是没有问题的。为了论证例一中的统辞制约《韩国语教程2》第36页中给出了如下例句:

例2:

从例2的例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中的动作是同一主体发出的。例2中1,3, 4, 5的例句虽然省略了动作的主体,但其动作主体一定是一致的。如果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动作的主体不一致则例2中所有的句子都会成为不正确的句子。

例3:

例3中的句子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中动作的主体不一致。但是,如下面例4所示,在有些情况下即使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中动作的主体一致,其句子也是不正确的。

例4:

例4中的句子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句子中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中的动作主体相同的同时其叙述语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像例4中的先行文与后行接续文的动作主体一致的同时,其叙述语也相同的句子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接续词尾“”具备先后行接续文同一主体与非同一主体两种统辞制约。『而《韩国语教程2》中只提出了接续词尾“”的先后接续文动作主体要一致。并未提出是应该在先后接续文叙述语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时动作主体才应该一致。并且《韩国语教程2》中也并未提及当“”连接的先后行文主语不一致时,其句子应该如何构造。因此笔者认为《韩国语教程2》中的记述是不够全面的。这种提法,会使学生在深入学习,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对接续词尾“”的使用产生疑问和错误。

(二)与“”相结合的动词制约与时制词尾制约

1.与“”相结合的动词制约

在《韩国语教程2》中并未提出接续词尾“”并不是可以与所有动词相结合这一特性。

在韩国学者中提到接续词尾“”只能与具有持续性的动词向结合。持续性是指某种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过程中可以附加另外的动作或状态的特性。在其论文中给出了如下例句:

例5:

而《韩国语教程2》中虽然提及了接续词尾“”可用于谓词词干与体词谓词型后,但其所给出的例句却全部都是接续词尾“”与动作动词相结合的句子,如此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只能与动作动词词干相结合,而不能与状态动词词干相结合。并且在《韩国语教程2》中并未提及接续词尾“”并不是与所有的动词都可结合这一统辞制约特性。

2.与“”相结合的时制词尾的制约

《韩国语教程2》第35页中虽然提到了接续词尾“”与时制词尾想结合时其意味发生改变,但却完全没有提到“”与时制词尾相结合是受到制约的。接续词尾“”并不是与所有的时制词尾都可以连接。“”只能与过去时制词尾“”结合,与其他时制词尾则不能结合。

韩语教学论文篇(6)

在韩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写作综合性较强,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为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比较被动,且课堂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在此介绍一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突出,难以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为此,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针对以教为主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模式,即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提高学生地位,将教与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韩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1 韩语写作中的不足

词汇匮乏,短语使用错误:与其他语言一样,词汇亦是构成韩语写作的基础,因与中国临近,韩语属于汉文化圈,极易出现短语词汇使用错误的状况,成为文章的硬伤。如翻译“心情好”时,可能会译为“??? ???”,但正确写法应为“??? ??”,因为‘??’虽也有好的意思,但是多表示擅长、优秀、出色,而“心情好”用‘??’表示才更合适。

中式韩语:因缺少实际锻炼的环境,很多同学在韩语写作中常会使用汉语的结构方式,出现“中式韩语”的现象,与韩语的表达习惯不相符。可见,母语思维在韩语写作中的影响较大。

口语与书面语的运用不当:在韩语中,口语、敬语和书面语有很大的区别,决不能将其混淆,然而很多学生对此都不能熟悉把握,以至于书面写作过于口语化,或敬语使用不当,最终影响到文章整体效果。

2.2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韩语写作教学中常会出现以上问题,为此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重构教材:该模式大致包括项目导入、试做、教师示范、全体评价、深化训练几个程序,而学校教材与此不符,多是词汇、语法、例文、练习题等。因此,首先需要制作适宜的教材,以出版社的教材为基础,对其进行解构,将内容打乱,然后按照实际要求,运用多媒体制作PPT,将打乱的内容重新排序,构成新教材。韩语属于小语种,学习时间短、底子薄,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岗位和工性质,选择具有高价值的内容,并得到学生认可;同时,多提供范文,供学生参考应用。

课堂改革:“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做”为核心,根据做选择学的方法,根据学选择教的方法,为突出‘做’,更好地将韩语用于实际,应对课堂进行改革,模拟实际创设相应的环境。将‘教’与‘学’都融入到‘做’中,因教材多以贸易或文职为重点,可将其作为写作课的主要内容。针对以往课堂教学内容较独立、缺少连贯性等不足,可将范围缩小,如一个学期只设计1~2个学习项目,将其进行细分,作为每一节课的内容。另外,韩语写作教学课程涉及商务知识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应传播一定的商务知识,如以出口贸易为学习项目,除了了解商务知识,还可掌握贸易流程。

文化背景导入:韩语写作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实际,必须具备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推荐各种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加日常积累,为写作提供素材。学生自身则可通过观看韩语电影、听韩语音乐等喜欢的方式,培养语境,学习短语、词汇的用法,在写作时加以灵活运用。虽然韩语也属于汉字文化圈,但韩国有其独特的文化,在语言表达上与汉语存在着区别,未避免“中式韩语”的现象发生,教师在课堂上应导入韩国文化背景知识,令学生了解韩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习韩语写作,必将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令学生保持写作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或通过各种活动,如写作比赛、讨论会等,加强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写作水平。

3 结束语

韩语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韩语,能用韩语写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使其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动性,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且不能进行“说教式”教学,而应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为主、以教为辅,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朴龙杰.浅析“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韩语写作课程》上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20(24):133-134

[2]刘书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高等职业教育,2013,24(3):110-112

韩语教学论文篇(7)

随着中韩文化的日益交流与发展,韩语的学习在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韩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有需求必然会有市场,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学习韩语,但网络上韩语教学视频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对韩语的教学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如何在混杂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成为专业韩语教育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韩语发音教学中的难点分析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已达到准确、高效的教学目的。

一、发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从韩语教学的外部大环境来看,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权威的、系统的韩语发音教学教材,各类教材中发音教学所占的比例很小。除此之外,在各类韩语发音教材中并没有指出韩语发音的重点及难点。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多数是针对外国人的韩语教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在分析了中国人发音习惯与发音方法之后,针对中国人而编写的专门性教材。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式和习惯,像这样统一而论,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教学效果的。这是韩语发音教学中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教学难的问题。

2.从韩语发音自身来看,首先,我们不仅仅要准确的教授韩语的发音,更要区分开某些特定的发音在中文与韩文中的不同,只有找到差别才能让学生在发音练习中成功的避开易错的部分,从而更准确的发音。其次,在韩语发音教学过程中,多数教育者往往更注重单个发音的准确性而忽视了整个单词或句子的流畅性,这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即使能够较为准确的读出每一个字母的读音也很难把韩语说的很地道。我们在强调单一字母发音的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个句子的节奏、语音、语调等。最后,韩语发音教学中最大的挑战便是中国与韩国在发音位置、发音习惯的不同,学生在发音时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有些韩语发音难发或者根本发不出来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简单的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解决方法

本文分别从韩语发音教学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环境提出了问题的所在,接下来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简单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1.韩语发音教材不系统、不专业的问题,目前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这还需要中韩双方的教育工作者和我国各大高校的韩语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中提出解决方案,循序渐进的解决客观问题。

2.每一位韩语教育工作者在韩语发音教学中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发音教学系统,或者每个高校的韩语教育工作者通过不停地实验与反馈,先在本校小范围内推行尝试,最终研究讨论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发音教学方法,让韩语发音教学能够不断地改进。

3.中国人在学习韩语时,往往受到中文发音的影响。在中文中,影响发音的因素主要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而与中文不同的是,韩语发音中没有音调,只有元音和辅音两大部分,除此之外,韩语中的收音的存在也是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一大难点。针对韩语和中文发音组成结构的不同,在韩语发音教学中要强调韩语惯用的语音语调和韩语中的收音。

4.在韩语辅音教学方面,缺乏对韩语辅音中松音、紧音、送气音的辨别。在韩语发音教学中发松音时发音器官比较放松,气流冲出而成音。发紧音时,发音器官比较紧张,声门要紧闭,使气流在喉腔受阻,然后冲破声门而出。发送气音时,最重要的是发音是需要送气,气流要强一些。

5.韩语辅音中有一个特殊的音?,发音时,先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使气流冲出成颤音。在汉语中与它最相似的音是l 音,但这个音与汉语中的l音是不同的,属于颤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舌尖微微颤动一下而发声,在发音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一点。

6.在韩语元音教学方面,?和?是学生常常混淆的两个发音,?发音时,口稍微张开,双唇向前拢成圆形,舌后部自然抬起,要注意的是双唇拢成圆形后应保持不动。而?发音时,口比?发时张得小一些,双唇拢成圆形。

7.元音发音中,?和?也是一对容易混淆的元音。?发音时,先发半元音j,然后迅速滑向单元音?,即成为复元音?。而?发音时,先发半元音j,然后迅速滑向单元音?,即成为复元音?。

8.元音?、?和?在发音时也容易出错,需要在发音教学时对这三个单元音的发音进行区分。?在发音时,口稍微张开,舌尖向上颚抬起,这个音属于平唇音,发音时应注意唇形。?发音时,嘴巴自然张开,舌要稍微抬起,介于平唇和圆唇之间。?在发音时口稍微张开,双唇向前拢成圆形,舌后部自然抬起,属于圆唇音。在区分各个发音时可以借助发音器官的剖面图和国际音标元音四角图来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各个发音的不同。

9.韩语发音教学中注重单个字母的发音而忽视韩语发音的流畅性问题,在指导学生多读、多听、多练的同时,把发音教学分成字母、单词、句子的阶段性教学,在掌握基本发音的同时,将各个字母或单词放到相对应的句子和语境中,让学生结合实际语境,真正的掌握实际运用中的准确发音。克服母语语境中常用的语调,建立新的系统发音模式。

三、结语

以上对于韩语发音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法,但韩语发音教学达到系统化、规范化还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共同探讨与研究。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理论上的不足,并将理论进一步运用到时间当中,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发音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发音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改善如今混乱的网络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金吉东(韩),为中国语圈学习者的发音教育研究,檀国大学,2008年.

韩语教学论文篇(8)

随着中韩贸易的不断发展,韩语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也越发重要,山东乃至日照的韩资企业日益增多,对韩商务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涉韩企业对人才的韩语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商务韩语系列课程紧紧围绕的是对韩涉外商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包括商业信函、谈判等,是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基础,这就使的韩语教学中的相关商务课程必须进行深入改革。

一、商务韩语系列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应用韩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韩语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韩语人才。培养能够基本掌握从事韩语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必需的韩语应用技能、经贸技能,具有基本的韩语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运用韩语和相关的商务知识从事对韩商务或者其他涉外工作,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韩语人才。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是我院开设的唯一一个非英语外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兼课教师5名,韩籍外教5名,在校生300余名。大部分教师为硕士学历,层次较高。多年来,该团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微格实训室,为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语言交际等提供了仿真实训的环境;韩语协会定期组织韩国语演讲比赛、韩语角(学生可以在韩语角用韩语聊天,与韩国留学生和外教交谈)、模拟韩企面试、韩国文化体验等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训的机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湖南青苹果集团联手打造了青苹果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该实训基地进行韩文操作系统的应用、韩文编辑、韩文打字、韩文软件应用等项目的实训;在首尔馆建立了“韩国文化体验馆”,学生可以定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首尔馆学习和体验韩国文化,在体验中学习和交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韩语系列课程包括商务韩语阅读、商务韩语听力、商务韩语口语、经贸韩语、商务韩语见习、商务韩语实训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均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目前,国内各院校已普遍对韩语专业及课程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的程度和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多是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我院应用韩语专业也一直在探索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体系,将相关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切入点。经过不断的实践,初步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但也存在着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问题。

二、商务韩语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

本课题重在以韩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适合我院的高等职业教育韩语专业商务韩语系列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丰富和发展相关的教学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出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商务韩语课程体系。通过商务韩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优秀的听、说、译等技能全面的高素质韩语人才,同时,关注改革过程中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根据现在的韩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思考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如何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整合并构建新的商务韩语系列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估体系,从而探索适合韩语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为立足点,以职业能力提高为人才培养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面的课程体系。

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所学商务活动和技能的各种能力;强化商务活动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提高学生对就业和职业的适应能力。系统构建商务韩语系列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各种训练,使学生具备对韩商务沟通、商务信函书写、商务办公、涉外事务处理等各种能力。研究如何使应用韩语专业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商务环境,以及如何使学生通过全面熟悉韩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使用,来掌握商务韩语的表达规律,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为下一步汽车韩语、旅游韩语、酒店韩语等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

三、商务韩语系列课程体系构建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商务韩语系列课程的教学包括商务与韩语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综合商务应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思想,合理的地利用和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尽最大努力的去实现教学目标。本课题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第一、对商务韩语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了解社会和对韩企业的发展与需求,遵循商务活动与韩语教学的规律,合理安排各门课程优先顺序,保障各门课程的学时,合理的编写相关教材,进而优化课程体系。

第二、对商务韩语相关课程进行调整,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社会具体情况,在执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讨论,对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开展 “因材施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教学与指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各部分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第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法,采取任务式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涉外商务活动中运用韩语交流的实际能力。

2.课程体系的改革

第一、新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以满足企业对韩语人才商务能力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开设课程和调整课程内容的依据,按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来整合课程内容。

第二、课程体系要紧扣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了解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培养多种商务活动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把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灵活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

3.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已培养八届学生,开展商务韩语相关课程教学也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经历了几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积极探索情景教学、模仿教学、研讨室教学等,深刻的认识到要恰当地处理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强校企合作,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韩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使“韩语教学”和“商务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有较强的韩语商务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商务韩语教师素质

教学团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校外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鼓励教师加强学习,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培养“双师型”教师;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定期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听说训练,学习国际先进的语言教学思想和方法;建立商务韩语教学的研究机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

5.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评价系统中,结合课堂考勤管理、平时考核等各项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8

韩语教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51-02

伴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和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人才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韩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和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出具有韩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已是摆在开设韩语专业的各类院校面前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高校大胆探索和开创了“3+1”新型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在韩国留学一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也在学校外事处与东语学院的共同努力下,自2010年以来实现了与韩国世明大学、清州大学、韩信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并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韩语人才。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友好学校的交流研究,我们发现了目前我们在韩国语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目前的外语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得力外教等客观状况上,还表现在教学模式多以传统模式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普遍缺乏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单一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跨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语言文化的作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等方面。

一、目前在韩语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当代的高校教学中,大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其他高校的韩国语教学亦是如此。韩国语教师大多数都是以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产生的,因此当他们授课时,自然而然就会采用自己在学校学习时导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授课时十分注重单词、语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毕业时,其理论知识可能非常扎实,但是实践能力却十分匮乏,这一问题在学生对外交流和就业面试时表现尤为明显。有的学生在面对韩国友人或面试考官时,都不敢使用韩国语进行交流,这就是典型的“哑巴韩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所产生的后果与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会使学生成为教条教学模式的牺牲品,人才培养也成为一种空谈。

2.单一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跨专业能力的培养。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如可以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翻译、旅游等部门从事各种工作。但当今高校韩语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只进行语言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安排其他跨专业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自己所学习的韩语知识以外,其他的学科知识一无所知,其结果是,使得学生需要面对就业面狭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3.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能够学好专业知识的最好的教师,目前,在大学选择学习韩语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入学之前对韩语专业已经有所了解,并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自主选择其作为专业的,这种学生一般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种则是在入学前对韩语专业毫无了解,之所以选择韩国语专业,主要是自己盲目选择的或是成绩不够无奈之下选择的韩语专业,此类学生是被迫学习韩国语的,对韩语的学习兴趣一般不高,毕业后可能也不打算从事韩语专业方面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如何培养其学习韩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4.没有足够重视语言文化的作用。目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只了解韩语语言方面的技能,而不能全方面地了解韩国的文化,结果导致语言的学习缺乏夯实的文化内涵。当语言的学习不断深入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文化基础作为依托,语言的学习就好比是“空中楼阁”,无法从骨子里渗透出韩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韩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听起来却怎么都不像韩国人。这是因为我们缺少韩国人的思维。每当开口说话时,通常我们想到的是中文,然后迅速地在大脑中将其翻译成韩语说出来,所以我们说出的韩语常常是中文的思维模式。甚至有时有的同学反映在与韩国人交流时表述的话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韩国人却无法理解。其实这些就是因为对韩国文化和语言习惯了解不够导致的。

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我们在韩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按照我们事先设计好人才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实施,在连续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过程以及结合对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询问中,我们了解到应面对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我们培养韩语人才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可是现阶段的我们只停留在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死板教条毫无创新和发展,培养“定式”的人才,结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韩语专业活力,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为韩语人才市场的长足发展贡献新鲜血液。

二、关于高校新型韩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在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给学生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在课程安排上,多安排会话、翻译、商务、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减少精炼理论性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另外,为了培养韩语复合型人才,应该在韩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比如说: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进行第二学历的学习;高校还可以设置韩日、韩俄、韩英等跨学科专业;另外,在与韩国大学进行联合办学时(主要有“3+1”、“2+2”等形式),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韩学习期间进行跨专业课程的学习。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韩语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如果增加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那么原有韩语教学的课时就会相应减少,这就需要学生不但在课上要主动学习,课余仍能自主学习。若想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课堂上给足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发言与提问;建立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与协作;加强实践教学场所(比如学校建立同声传译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承担各种涉外实习活动等。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带动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可为中韩留学生搭建交往平台,让学生们在交友中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和口语实践能力,使学生们避免“韩语哑巴”的尴尬。其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生活中提高竞赛活动的频率,为学生们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与舞台,促进学生以专业为核心的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团结的良性竞争下,提高学习兴趣。

4.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学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文化的渗透,本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最明显的问题是只注重语言学习而忽视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并且以本国语言思维来学习外语,这就是学习外语吃力的首要原因。所以培养学生韩语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张口说话之前运用韩国人的思维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以通过开设韩国文化类的课程,并由外籍教师任教的方式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韩国文化气息;另外,我们还可以开设韩国文化体验馆,让同学们感受到触手可及的韩国文化;看韩国的影视剧也是一种方便的方法,韩国的影视剧向来是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通过此举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韩国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举办“文化交流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出国留学的一年中更加深刻地了解韩国的文化。

5.我们要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现实问题呢。这一问题中我们应该把握两个主体,一是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二是社会的需求。要想让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要对人才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调查,了解社会的需求。二要与企业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我们不能只思考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到让我们的学生人尽其才服务社会,三是与毕业生保持沟通,让毕业生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四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够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针对目前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实践能力,掌握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办学,提升学生对韩国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加社会调查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实力,形成更加鲜明的学科专业优势。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威.学习自主性研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9).

韩语教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H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7)03-0068-06

一、绪论

在语言基础教育阶段,语音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1](1)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外语与他人交流,用流利准确的外语沟通交流是大部分学习者的目的。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标准的发音和流利的口语是评价外语水平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发音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

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大部分韩国语语音教学是在视听说课中进行的,而过了基础教学阶段,即使学习者①存在一些发音错误,教师也很难在课堂上一一进行纠正。中韩两国语言属于不同语系,语音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已经形成语言思维的大学生来讲,重新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韩国语的学习是从元音开始的,本文要讨论的“?”和“?”是韩国语的基本元音,通常会在第一堂课进行。在韩国语教学中,中国学习者的主要难点是辅音学习,但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真正”的难点是元音“?”和“?”、“?”和“?”、“?”和“?”的发音问题,因为这些元音虽然不同,但其界限没有像辅音那样清楚,所以中国人难以区别清楚。而且,其后两组音即使是韩国人也容易混淆,所以本文对此暂不做讨论。“?”和“?”音,学生听起来似乎是一样的,没有明显的区别,听不出差异,因而发不出其正确的音。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法建议。

(一)先行研究

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朝鲜语专业②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2](3) 随着韩国语热的到来,我国和韩国开始注重韩国语教育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韩国针对中国学习者的发音教育研究成果少之又少,2000年以后呈现上升趋势。研究韩国语发音教学内容的成果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提出中国学习者学习起来吃力的发音教学内容,阐述语音特点。

有关韩国语语音教学的研究成果不少,如延边大学李得春先生在《对中国人的韩国语教育 》(1991)一文中指出,中国学习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如元音的区别问题和辅音的发音方法问题。

李得春的《朝鲜语和汉语的音位对比》(1994)、郑明淑的《为韩国语学习者的战略发音教育:中国人学习者为中心》(2008)等论文全面探讨了韩国语和汉语语音。姜宝有的《中国大学的韩国语教育和教学法》(2002)、李周行的《韩国语发音教育方法――以中国学习者为对象》等论文探索了如何正确教育初级韩国语学习者的发音,并提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分析直接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法”。李周行指出让学生了解韩中语音差异时,以中国学习者发错的语音事例进行说明,对于这一点本文持保留态度。赵香淑的论文《为外国人的韩国语发音教育研究》(2013)对辅音、元音和语音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金恩京的论文《中国人的韩国语元音习得研究》(2012)对比了韩国语和汉语元音的语音特征,分析中国学习者和韩国人的元音发音,指出了中国学习者的发音错误的原因。赵文宇的论文《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单元音发音研究》(2006), 通过对母语为韩国语的人群和中国学习者做元音发音实验,分析有哪些差异,找出中国学习者发音错误的原因。

中韩两国研究韩国语语音发音的成果都不少,其中研究元音发音的成果也比较多,大都对比韩国语和汉语音位系统,指出韩国语语音发音错误的原因,意识到了纠正这些错误的必要性,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但是真正提出有效教学策略的成果不多。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元音“?”和“?”发音错误,根据作者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元音发音教学效率。

(二)韩国语发音教学

词典对发音的定义是指人通过控制咽喉部的气流强弱、声带振动所发出的声音。语音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基础的部分。语言中的任何词和语法形式都是依靠语音这种物质材料而存在的。

第一次提出韩国语发音教学的是卢大奎,他在《语言教学法的问题――听说教学法为中心》(1986)一文中提出,发音教学的目的是“使那些想学习韩国语的外国人准确、自然、自由地讲出标准韩国语的单词和句子,使其掌握并提高此能力”,[3](1~2)并将韩国语发音教学解释为“发出韩国语的教育活动”。金炯福(Kim Hyoung Bok)在《韩国语发音教育研究》(2006)中指出外语教学中的发音教学是“把各个语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按照目标语的语音体系和语音规则教授或学习的活动”,[4](26)他认为发音规则教育是发音教育的本质。范柳《为汉语圈学习者的韩国语发音教育研究》提出发音教育是“教学习者说的活动”,[5](25)对于学习者的语音错误,需要持续指导纠正错误,指出正确发音和错误发音的区别,本文比较倾向此观点。使学习者正确发音才是发音教育的目的,最理想的目标结果是学习者拥有和韩国人一样准确流利的发音。

韩国语的发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元音和辅音; 第二,音节的发音;第三,音节结合的发音;第四,音长、音高、音强。元音是发音的第一部分,在韩国语里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可以说是韩国语音节的中心。

二、分析“?”和“?”的发音错误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同时也跟其他声音一样具有物理属性,所以研究语音还得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分析方法入手。

发音首先是生理现象,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声带振动,咽腔、口腔和鼻腔的共鸣以及其他发音器官的完美协调完成。传统的语音学主要研究第一阶段的生理现象,叫生理语音学。[6](76)

拉多(Lado 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语言教师的应用语言W》中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核心思想,即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音位、语法、书写和文化等不同层面上系统地、逐一的对比。[7](12)

作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元音时,中国学习者经常容易混淆“?”和“?” ,两个元音圆唇性强,导致很多中国学习者难以区分,本文就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原因。

2016年6月到7月,作者对大连、南京、上海、长沙等高校的韩国语专业或者是国际教育汉韩方向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和“?”的难度及学习方法。

本次调查共有165人参与,其中无效问卷1份,韩国语专业的学生156人,占95.12%。

针对“学习韩国语元音时,有过听不出元音之间区别的情况?”调查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164名被调查者中有152名存在过听不出元音之间区别的情况,占总数的92.68%。

针对“您觉得元音“?”和“?”听不出区别吗?”调查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被调查者中听不出“?”和“?”的比例都超过50%,在164名调查对象中共有83名听不出区别,占总数的50.6%。

根据问卷调查可得出,学生在学习韩国语时普遍听不出元音区别,其中有一半学生分辨不出“?”和“?”,所以如何提高这两个元音的学习效率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一)韩国语和汉语元音舌位对比

从发音学的角度来看,元音的分类和描写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口形的圆与不圆。

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用母语的音位替代外语音位的现象,中国学习者在学习韩国语时也会出现用汉语的音位替代韩国语音位的现象。中国学生通常用“e”替代“?”,用“o”替代“?”。

对比韩国语“?[eo]”与“?[o]”和用国际音标标示的汉语“e”和“o”元音舌位图(见上图)可知:从高中低元音来看,“?”和“?”都属于中元音;从前后舌位来看,“?”属于中舌音,“?”属于后舌音。①两个元音的舌位图相近,对外国人来说不容易准确地发出这两个音。虽然“?”属于圆唇音,“?”属于非圆唇音,但是“?”的圆唇性较强[9](109),发音时单从口形来看,两者差别很小,这也是很多中国学习者从口形很难区别两者的原因。

从国际音标汉语元音图①来看,“e”和“o”都属于半高元音,而韩国语元音“?”和“?”属于中元音,两者比较接近。“e”属于舌前元音,“?”属于舌中元音,从前后舌位看两者较接近,而“o”和“?”都属于舌后元音,两者前后舌位一样 。

奥苏伯尔(Ausubel)等认为,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技能都要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他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9](6)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学说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的确会产生巨大影响,母语和外语之间的相似之处会产生正迁移,有助于促进外语学习,两语之间的相异会产生负迁移或干扰,给外语学习带来困扰,进而易于导致错误的产生。[10](1)这样看来,中国学习者在掌握汉语元音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韩国语元音,会受到汉语元音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带来负面干扰。

学习者用“e”替代“?”, 而“?”只有发音相近的“o”,导致两个音听起来一样,难以分辨。汉语元音里没有“?”这个音,刚开始学生发不出来也不难理解。最典型的例子,中国学生刚开始发“??”时的“?”就很容易发成汉语元音“o”。“o”与“?”的音值不对等,介于“?”和“?”之间,很多中国学习者刚开始学元音时,用“o”替代“?”, “o”听起来接近“?”也不难理解。在本次调查中,对于“您觉得分辨不出?和?的原因?”,也有学生提出“?”和“?”都有“o”的音。

从韩国语元音舌位图可以了解到“?”和“?”的发音方法,从舌部的高低和前后可以看出两者的发音区别。不管是看“?”和“?”,还是看“e”和“o”的舌位图以及对比韩国语和汉语元音,虽然有些差异,区别起来还是比较模糊。元音舌位图可以从视觉层面展现发元音时的发音器官位置,但是从这一视觉图来看区别并不清晰准确。从舌位图或从生理语音学角度考察“?”和“?”的区别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汉语元音“e”和“o”的区别,属于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下面从物理音响学角度考察元音“?”和“?”。

(二)韩国语和汉语元音共振峰的比较

韩语教学论文篇(11)

0 背景

课堂活动一直以来是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面对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很难展开课堂教学环节。有点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互动,甚至有的班级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有的学生可以用韩国语夸夸其谈,有的学生连韩国语的发音都不会。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得寻求克服他们学习韩国语的恐惧和放弃心理,从课堂组织上寻求改善。对于语言课堂活动的研究方面,许多教师已经做了具体的阐述,有的是从课堂活动的理论高度进行探讨的,也有的提出具体的课堂活动设计等等。但这些研究多以教师的角度出发,而在语言的教学活动里我们究竟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又如何设计安排学生自己的课堂活动,笔者认为主要因素不单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研究课堂活动是不够的,同样在织课堂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看法,也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出发。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如果在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本文结合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例子,对激发朝鲜语(韩国语)专业学生的课堂采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1 课堂采用的方法

对于零基础的朝鲜语(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如何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韩国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国外的教学理念,得出几点启示,认为可以试用到朝鲜语(韩国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中。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1 模仿表演

这种方法可以练习语法句型,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练习对话的好方法。每一次新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学习新的单词和语法句型,但是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录背诵,没有达到真正的使用的效果。这一方面,主要是课堂练习较少,课后复习不够造成的,模仿表演正是以小组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后学习练习。首先根据新课的主题,利用学习过的语法和句型,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小组活动进行练习,之后进行3-5分钟的表演。我们以《韩国语教程1》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编著的■第三课,《您想吃什么》为例,课文内容主要是询问对方吃什么?喜欢吃的料理种类,三餐吃的食物进行询问,在此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拓展介绍中韩料理的种类,比较中韩的饮食文化等等,在课堂学生活动上表演上丰富内容。下面列举一组对话:

1.2 课堂发表

在平时的课堂中,课前发表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效果很明显,能够非常好的调正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而学习的侧重点是语法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很欠缺,站在讲台上发表或是演讲总是过分紧张,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是十分需要的。课堂发表的形式一直以来是韩国高等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再依附教师的讲授,而是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发表就是首先根据所学课文的主题思想进行拓展延伸,拓展发表对主题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如《韩国语教程5》中的■第十四课,《韩国风俗》课文中,涉及到许多韩国风俗文化:周岁宴、见面礼(媳妇向公婆行的礼)、花甲宴、吊丧和婚礼五个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对某一种主题或者某一现象进行发表。也可对中韩两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下面是有关在韩国婚礼中,新郎为什么带着大雁来迎娶新娘的原因进行发表:

1.3 视听练习

根据记忆的规律,用的感觉器官多的话,记的知识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久。笔者发现学生在背诵单词上遇到问题较多,机械地抄写词组和句子背诵,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常常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式的学习,为了解决这样问题,使学生回忆单词、句型等用法,我们采用视听练习的方法回忆学过的单词、语法和句型的知识。视听练习是在上课之前的课堂组织上,播放一段韩国的电视广告、新闻、广播等视屏,让学生在观看后复述其内容,可以

边看边记录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学习,对加强学生的听力与翻译上有很大提高。下面列举一组韩国公益广告的台词:

1.4 利用歌曲导入

许多韩国语初学者因为喜欢韩国饮食、韩国明星、韩国歌曲等,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唤醒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动机和兴趣。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在课前播放韩国的儿歌,学生容易理解听懂的歌曲。使学生边唱歌,边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也便于教师组织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一首受韩国大众喜爱的儿歌《牛奶歌》:

1.5 以复习方式导入

对于韩国语高年级学生来说,笔者认为传统的课堂活动比交际性课堂活动更有效。高年级的学生注重语法练习、阅读输入与背诵。这些课堂参与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有效的参与到课堂。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加强知识的积累与灵活运用。例如《韩国语教程6》■第60课 《历史中的人物》1.申师任堂的内容:

1.6 讨论式导入

课堂前讨论,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得到好的效果,讨论话题应该符合课堂内容。在组织进行课堂讨论之前,首先教师发掘课文内容,并明确课文中哪些部分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师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需与本节课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有关,同时也要贴近学生生活, 另学生有感而发。讨论话题要与学生已具有的知识或者相应的经验为基础, 避免对于课文的细枝末节使学生讨论。讨论得话题不大,但是不能超出学生知识的范围。讨论话题难度要适中, 接近学生的发展区,可以使学生无需合作就能独立完成, 也不能令学生难到触不可企及。讨论任务如果过于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里情绪;讨论内容过难则会另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总之,讨论的话题需要融趣味性、开放性与思考性于一体,另学生的讨论既有过程的体验, 同时又有成果的展现,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讨论过程中发现、思考最后解决问题。  2 课堂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目标明确

韩国语课堂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要基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知识为了一时的娱乐,而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韩国语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之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新的知识。

2.2 活动新颖

无论是情景模拟表演,还是课堂发表,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不断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是学生能够融入信息的交流,真实的体验语言的交际能力,加强成功感,最后可以进行投票选出每周的人气之星,给予小奖励,进一步来开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3 遵守规则

任何活动都有其规则,在课堂组织之前,教师需向学生明确发表的过程,让学生正式面对这项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应按照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避免发生因不想参与而旷课,或者团队没有组织商量好发生争执等事项。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所以教师在每学期的学期喀什,就要和学生沟通交流,共同制定规范合理的课堂守则,使学生明白在韩国语课堂上,应该怎样学习,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活动是展现学生的平台,所以教师制定的课堂活动规也应该是实用、合理、有效的。对于已经制定好的规则,需要坚决果断的执行。同时,应该公平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韩国语课堂学习习惯。

2.4 参与性强

一位教育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包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们培养与教师成长,这样课堂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调动学生课堂参与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这些课堂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等。同时教师还应全神贯注的投入去感染、引导学生,令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5 鼓励表扬

对于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活动,或者学习态度转变,认真更努力学习的学生,我们都用该给予总结性的表扬,从每次的课堂短评到每个月课堂综合点评,可以给适当的奖励,比如平时成绩加分等。不断增加学生的韩国语成就感,是学生能够摆脱用韩国语交流的自卑、胆怯等心理,发现承认自己的优势而更努力学习。虽然激励能够使学生的信心增强,提高学生们的学

习能力与兴趣的培养,但是单纯一味的表扬,只会让学生盲目地觉得自己很优秀,产生优越感,甚至会飘飘然,离题远。所以教师在鼓励表扬时候也要适度,不能过度赞扬或贬低学生,适度的激励和惩罚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 总结

德国教育学专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激励也是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令学生在人格方面、文化方面得到双赢。同时,激励可以说是教学的基本功能,激励课堂参与意识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善于根据韩国语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设计更多有趣的系统实效的课堂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韩国语的积极性,培养出韩国方面的顶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