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47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5937-03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2011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2012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深刻论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载体的高等学校,教学是其核心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重中之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摄入水平与专业素质,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水平。因此,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做起,深入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深入到课堂,把改革重心移向课堂,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一次真正的改观。

课堂教学是专业基础知识摄取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逐渐成为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教育部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核心是倡导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1]。这些能力需要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逐渐培养。然而,在近10年的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十分传统,“填鸭式”、“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因此,需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

2) 课堂教学缺乏反馈环节

在课堂教学以外,虽然多数教师会布置若干次课外作业、阅读,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学科论文、读书报告或者做真正的研究。但是,多数教师只是关注学生作业的提交情况,学生提交作业后很少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论文式的作业,教师只给定分数,并不面对面地与学生讨论作业的优劣。如果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没有被教师发现,甚至还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或者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首肯却没有得到,抑或是学生对自己的见解没有把握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指点却无法获得,这些将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降低。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哈蒂(Hattie,2003)综合了50万项有关教师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发现,在教师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10大因素中,反馈排在第一位。目前,国内高校却缺乏这个环节。

3) 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教会学生接受模仿。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批判、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生以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盲目服从、被动,缺乏理性思维、创新能力。

因此,高等学校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切实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

1 云计算辅助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 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其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2]。2009年云计算走进了教育行业――教育云。教育云是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将教育信息化资源和系统进行整合和信息化,在云平台上进行统一部署和实现,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广大师生乃至社会人员服务的系统。

“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s, 简称CCAI)的概念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是指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3]。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将成为学校的主流技术,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再次带来教育上的大变革。2012年,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工信部移动云计算教育培训中心、厦门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举行共建“云计算教学实训基地”签约仪式[4],开创了我国云计算实训教学的先河。2012年,聚奎中学构建了“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成为江津云计算产业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典型范例[5]。

2) 翻转课堂的应用与研究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为“反转课堂”,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6]。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2007年,美国卡罗拉多州伍德兰高中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 和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发现用这种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模式好得多,两位老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7]。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6个五年级班开始在数学课堂中试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翻转课堂已经逐渐成为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

2011 年,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实施“翻转课堂”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实践的一面旗帜[6]。[8]就在中国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该教学模式本土化的发展策略。[9]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构建SMVP微课趋同教学应用环境模型,创设微课趋同教学环境,并基于该模型总结提出了有效微课趋同设计的方法和实施策略。[10]将翻转课堂应用与实验教学,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对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进行了设计、实施、验证和完善。[11]构建了依托于Sakai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6]构建了软件工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与之相适应的云计算教学平台架构。[12]将云计算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设计了云计算翻转课堂教学流程。

2 基于云计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翻转课堂将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形成学习内化在课堂、传授知识于课外的新教学模式。该文构建的基于云计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课前模块和课中模块两部分组成,分别实现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如图1所示。

2.1课前模块

1) 观看教学微视频

课前需要学生观看由教师提供的教学微视频。视频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提供的优秀开放教育资源。教师自行录制教学微视频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核心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教师也可以在开放教育资源中寻找优质教学视频,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国际优秀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特性,教学微视频不应是传统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视频的简单改变。而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找到核心知识点,并在10~20分钟内讲授核心内容。此外,微视频中只有声音和板书,不出现主讲教师,但可以适当地加入互动环节。此外,主讲教师可以将45分钟之外的知识也制作成微视频,作为拓展内容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2) 课前练习

观看教学微视频后,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该过程可以借助于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在教学平台中完成针对性练习后,将学习结果通过该平台提交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课中模块”中做到有的放矢。

百会平台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种云计算支持平台,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应用平台。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使用。对于个人用户而言,百会提供免费应用。其中的在线文档管理、在线知识交流与共享、在线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适合于教育教学。

3) 难点/疑点反馈

观看教学微视频后,学生应对重点知识进行记录,并通过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将难点/疑点及时反馈给主讲教师。在课中模块,主讲教师将学生集中反馈的难点/疑点进行针对性讲解。

2.2课中模块

1) 难点/疑点讲解

学生可以将预习内容中难于理解或掌握不充分的知识点通过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可以在课中有针对性的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普遍存在的疑问,主讲教师可以在在课中模块的整个过程多次讲解,反复强调。

学生不仅可以将预习内容中的难点/疑点反馈给主讲教师,还可以将前期讲授内容中理解不充分的疑问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可在随后的授课过程中或者通过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

2) 独立/协作学习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学生最为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个体,教师应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在课中模块,主讲教师应从最初的选择性指导逐渐转变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让学生首先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生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后,主讲教师应根据所选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小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协作学习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讨论,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主讲教师应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促进“生生互动”。

3) 针对性测验

主讲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课前难点/疑点反馈,以及课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设计一些针对性测验题目。一般,测验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内,由学生独立完成。针对性测验可以是纸质的试卷,亦可基于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

4) 反馈评价

主讲教师将学生完成的针对性测验进行评分、整理、撰写点评后,分享到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对于存在于个别同学的问题,主讲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中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错误,主讲教师可选择将其录制成微视频上传至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或者在下次课中阶段统一讲解。更重要的是,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3 云计算辅助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

1) 降低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本

利用云计算存储及计算服务,学院无需购买昂贵的服务器,也无需为服务器的维护与更新而投入精力、经费,只需将电脑接入互联网,将任务交给“云端”处理,从而降低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本。

2) 降低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门槛

教师通过云计算提供的环境、资源和服务,可以不依赖专业技术人员,轻松构建基于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因此降低了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技术门槛。

3)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翻转课堂将用观看授课视频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外观看视频自学时,可以选择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4) 促进协作式学习

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为学生创建了交流协作的平台,并且突破了时间、地点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该辅助平台展开协作交流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情况,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

5) 增强师生+生生交流

消除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当面答疑的时空限制,学生能够随时在“云端”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教师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统一解答。“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活跃讨论气氛能开阔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教师可通过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做出适时调整。

4 结论

基于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协作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也因其自主性和灵活性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并逐渐广泛应用于教学。基于云计算的翻转课堂将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由课前模块和课中模块两部分组成。云计算技术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了技术条件。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本及技术门槛,促进了协作学习,提升了主动学习意识,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凤玲.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2):99-100.

[2] 蒋宁,杨姝,杨雪华.基于Zoho Wiki 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社科版, 2012 (2): 232-235.

[3] 黎加厚.云计算辅助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 软件学院有了“云计算教学实训基地”[OL].厦门大学学生新闻网.

[5] 苏展.“ 云计算” 支撑下的“ 翻转课堂”[OL].江津网.

[6]曾明星,周清平,王晓波,等.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26-31.

[7] Mendi Benigni.Reverse Classroom-changing Your Course Delivery in Exchange for Mastery[OL].

[8] 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9]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4(4):98-103.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2)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构建云计算教学平台是一种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现代技术手段。文章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提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讨论如何构建一个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平台。

关键词 :翻转课堂;云计算;软件工程;教学平台

第一作者简介:聂晓秋,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110947225@qq.com。

0 引言

软件工程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工程性、实用性等特征的综合型应用学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思维方式[1]。目前各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仍然沿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能力较差。业界诸多学者提出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来强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翻转课堂是这些教学理念中较为成功的一种,而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所在,云计算环境的引入就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顾名思义就是颠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下学习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于2007年最早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该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使用软件录制了一段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中供缺席的学生学习,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和答疑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很快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翻转课堂在全美迅速推广,各大高校推出的微课视频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发展[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实践完成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于同学的互动中主动学习,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形式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寓教于乐的教学视频也可以提高学生在课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知识传授提供了新的形式。

2 软件工程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是基础理论较为抽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各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都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但仍离不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这些都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下降。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本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在软件工程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和教师的即时交流完成知识学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统计课程的开展情况,酌情安排课上时间分配。在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集中讲解学生反馈的疑难知识点,对重点内容进行简要归纳,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统计结果提出实践学习内容。学生自由分组创建实践团队,按照软件开发过程的要求进行分工和调研,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具有项目特征的实训工作,提交相关的设计文档和研究成果。教师的课上任务就是点评提交的成果,总结学生的表现,解答学生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等。

3 软件工程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云计算环境无疑是最佳选择。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哈师大软件学院构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包括课堂软件开发、课前理论学习、运行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模块,如图2所示。

3.1 软件开发模块

软件开发模块体现了翻转课堂中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整个教学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按照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定义,软件开发模块分为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实现和系统测试等教学过程。在一个项目目标的规划内,每个教学过程都对应前后关联的任务、文档和成果。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登录云计算平台进行实际的软件项目实训练习,以团队的方式完成项目,编写文档和提交成果报告。教师也要登录云计算平台全程监控和指导。云计算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库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得来的,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学生甚至可以在企业项目经理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平台进行真实项目的开发。软件开发模块结合了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和校企联合等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理念。

3.2 理论学习模块

理论学习模块是体现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学习的功能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学视频、课前训练和课程统计等。教学视频功能的资源都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公开课,并且具有快进、回放、重放、暂停等播放功能,便于学生自定义课前学习。课程教学视频的内容、视觉效果、互动性和长短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期调整,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和课前学习的目标吻合,还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课前交流。课前训练功能是在每个教学视频播放前设置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寻找答案,在视频结束后学生要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和知识训练。课程统计模块可以统计学生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有效提高教学的目的性。除了上述3个主要功能外,教学平台还提供了方便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论坛,所有与课程相关的讨论和问题都可以在论坛上交流和解答。

3.3 运行管理模块

运行管理模块是部署在软件工程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云端应用服务层中,将各种即时通讯、视频播放和在线论坛等应用集中封装的服务层次。具体的功能包括项目管理、学生管理、资源管理和师生沟通等。

1)项目管理子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用来保存学生的实训成果和相关报告。该模块具有文档在线编辑和软件展示功能,可以根据课程类别和章节提供在线的实训环境和展示服务。学生在课程进行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项目管理模块,由任课教师或企业专家在线解答。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模块掌握所有学生团队的项目进展情况,并通过在线成果交流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学生在项目管理模块中能够即时了解本队同学和其他团队学生的开发进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还可以通过比较和竞争提高团队凝聚力。

2)学生管理子模块。

学生管理模块用来监控学生的课前视频观看和课中实训练习状态。学生课前的视频教学是独自进行的,有效的教学监控是保证出勤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管理功能不仅能监控学生是否观看了视频,还能知道他们观看了哪些视频,哪段视频的播发次数最多、时间最久。这些监控数据对教师掌握学生课前学习状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统计获取课前学习数据,也可以在线设置各项参数自动获取指定人员和章节的统计数据。对于课中的实践教学,学生管理模块也可以获取学生团队的练习资料,比如项目进展情况、资料是否齐全等,这些数据可以为课后评估和项目管理等模块提供有效数据支持。在课程结束后,学生成绩也通过学生管理模块统计和查询。

3)资源管理子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用来存储和维护云计算教学环境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理论学习视频、课堂项目资料、软件开发资源和企业开发知识库等。这些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理论学习视频是否寓教于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项目资料是否具有针对性直接影响教学的应用价值,企业开发库的资源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等。资源管理模块不同于传统的软件资源库,它具有在线文档编辑、视频制作、网络资源搜集等高级功能,可以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改进和创新,也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汇总和摘选。另外,通过和一些国内知名云供应商的合作,我们还构建了包括软件开发云环境、企业软件项目库和软件开发技术资料库、软件开发文档模板库等在内的高级应用型软件开发资源平台。

3.4 学生评价模块

学生评价模块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估打分。其中学习过程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分为课前理论学习和软件开发实训两部分:课前理论学习主要包括视频观看、作业完成、课堂交流表现等方面的评估;软件开发实训则是通过对项目成果和研发报告的评估来获得分数。这两部分分数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专业课程的课程分数,和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一起考核。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则通过课程中的表现定性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在线时间、操作频率、交流次数和学生打分等。

4 实施效果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经过4个月的试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使用云计算平台的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技能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比往届学生有较大提升。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和团队合作完成开发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审核完成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云计算平台的设计目标。

为了进一步掌握云计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通过校内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意识。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普遍认同,对自身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感到满意,教师则对系统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和低成本办学模式感到满意。

5 结语

云计算环境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在摆脱了课堂的束缚后,学生的在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贴近真实,教师的在线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组织更有效,学生和教师在线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更顺畅。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育和实验室教学无法达到的。另外,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在云端实现,学校对教学固定资产的投入和运行成本也较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学校和学生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85-01

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普通教室还是机房,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面对较难的知识时,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消极怠工,形成恶性循环,自己学不到知识,也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后续课程的开展难以为继,这是两种教学形式存在的共同问题,同时,这两种教学方式又因其特点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值得探讨。

二、机房实验室使用现状及“云课堂”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样本是我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样本类型为随机选取。截止调研结束,调查学生共322名。

2.研究内容

为了调查机房实验室使用现状和学生对“云课堂”应用的兴趣,笔者设计了《关于“云课堂”问卷调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学生使用机房的基本情况、学生使用机房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云课堂”的兴趣度。

3.重点问题结果分析

3.1学生现在使用的手机有98%以上都为可以安装智能应用的智能手机,结果如图1所示。这是“云课堂”建立的先决物质基础。

3.2现在上课使用手机的学生比率也居高不下,如图2所示,有74%的学生承认有过上课习惯性看手机的经历。据课下了解,学生看手机不一定是真的有重要的事务,而是习惯使然。所以,我们对于这种不良习惯不能听之任之,要利用我们的课堂优势和管理手段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将习惯“用手机玩”纠正为“用手机学”。

3.3在“如果手机中可以安装有关课程的内容,是否有兴趣下载并使用?”和“上课时若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应用来观看课程同步课件、重点、习题,您觉的怎么样? ”两道题目中,学生“有兴趣”和“非常期待”的比例非常高,这为“云课堂”的应用开发奠定很好的学生基础,如图3、图4所示。

三、以开源环境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模型研究改革方案

云计算的出现为高校及“云课堂”建设提出新的建设方案,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硬件设备落后,配置较低,学生个人研究资料保密性差。而云技术能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虚拟化资源池,快速部署云端的资源以获取服务,动态组织异构资源,构建不同的应用环境,将存储空间等资源共享,杜绝资源的浪费,达到效益最大化。

1.减少初期投资,降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尤其对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大学学习的标准配备,所以,在专业机房的建设中,只需要提供最基础的电源及网线,学生可以自行带笔记本电脑来机房,从而减轻实验室面临的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资源优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基于云服务器,系统建立在有一定规模的廉价服务器集群之上,通过基础设施与应用程序的协同构建达到最大效率利用资源目的,如图5所示。

四、采用云技术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新功能,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也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如果使用得当,就能有效实现“翻转课堂”,解决前文提到的各类问题

1. “云课堂”技术的平台构建总体思路

按照云的三层结构模型来设计,基本思路为:首先,在IaaS层利用OpenStack构建一个云基础设施,为所有上层服务或应用提供虚拟机和云存储服务。其次,在PaaS层利用Sakai 系统和Hadoop/Mahout平台来构建云课堂的核心业务逻辑,并以服务的方式向上或对外提供调用。最后,在SaaS层,通过调用PaaS层或IaaS层的服务,实现面向不同类型用户终端的云课堂视图。

2.“云课堂”技术的平台构建体系结构

综合以上讨论,基于开源技术的云课堂平台体系结构如图6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该体系由3个云服务层加上用户访问终端共4部分构成。各部分具体功能介绍如下:

2.1教育云IaaS 层作为云计算的核心服务,IaaS层主要提供硬件基础设施服务,为用户按需提供虚拟化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IT资源。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育云IaaS 层同时也可为除云课堂以外的应用,如云管理、云空间等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

2.2云课堂PaaS层在本文所提的云课堂体系中,拟通过抽象云课堂的核心业务逻辑,以服务的方式部署在PaaS层,目标是打造成云课堂的公共服务,对上层应用或第三方系统提供统一的PaaS级别服务。

2.3云课堂SaaS 层

通过服务的聚合实现统一的云课堂视图,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可在SaaS 层为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定制应用。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4)

一、翻转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已经经过许多学者的实践论证,如陈怡,赵呈领[1],苏丹[2]等。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大部分学者将教学模式设计为课前和课中两个模块,如张金磊等[3],也有研究者如邬锦锦构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模块,如邬锦锦[4]。但是无论哪种模块设计,都归结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但是在应用中这两个阶段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高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

1.时间的限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自主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但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课程安排过满,实习时间长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收看视频。

2.硬件设备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配备笔记本电脑,并且要有网络保障。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每个学生都配备笔记本电脑,而且不能保证宿舍和教室能随时上网。

3.缺少互动平台。

当前的翻转课堂主要借助于QQ、微信向学生发放信息。虽然学生也能接收信息,但是学习资料比较零散,而且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测试结果很难收集,教师也无法确定学生是否学习了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就某一主题发起讨论时,很难记录、评统计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很容易被无关内容干扰。此外教师很难发起即时教学互动如问卷、投票等。

4.教学评价的问题。

翻转课堂除了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外,还涉及到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鉴于此,传统的纸质笔试的测试方式无法测试出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全部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学习软件可以全程跟踪、记录、评价学生的表现。

5.对教师的挑战。

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专业水平的高要求之外,更有挑战性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位专家王金花[5]张金磊等都提到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范式。流程化的过程是翻转课堂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有教学平台的支持。

6.学生的问题。

翻转课堂实施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内驱力不足,自学能力差的问题。很多学生课前不能自主完成知识传授这一过程,这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由于缺乏适用的教学软件,教师很难跟踪、监督学生到底学没学?学了哪些?学了多久?此外学生也需要跟踪并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来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什么是“云班课”

随着翻转课堂研究地日益深入,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更加关注在翻转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云班课平台应运而生,为上文提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云班课”就是利用智能手机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首先教师创建班群,在平台上发送课程通知,上传教学视频、微课、文档等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同时老师可以随时开展答疑、投票、讨论、测试等教学活动,得到学生学习反馈,并据此调整课堂具体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6]。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常规翻转课堂对电脑的依赖和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只要有智能手机,并购买一定的流量包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能得到教师、同学的即时反馈和互动,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此外学生所有的行为、过程都能够追踪、记录,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对教师来说,云班课实现了翻转课堂的系统化、流程化。对学生来说,学生利用云班课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云班课解决了“教、学、评”各环节的一些共性问题,能大大改善翻转课堂的成效。本文研究主要使用了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

三、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让全班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软件并通过手机二维码加入云班课,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云班课来管理班里的学生了;其次,教师分析教学目标,按章节分解教学内容;然后教师根据目标来准备学习资源,可以是自制的微课或者搜集来的视频、PPT课件、电子文档等材料;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设计跟知识点相关的自学测试,检测学生自学的成效;然后,教师要根据已准备的教学资源,制作学生学习清单,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案;最后在实体课堂教学前两周,教师把教学资源、自学测试和学习清单到云班课平台。

2.在线学习阶段。

学生主要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云班课平台进行在线学习。首先,学生根据学习清单的指引,完成视频、课件、电子文档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点或文化知识点。云班课一个特有的功能是在首次观看视频时不能快进,这就督促学生必须完整的收看视频。然后,完成与当前知识点相关的在线练习与测试,学生可以自测学习效果。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学的习惯。学生在完成语言知识点或文化知识点的学习后,一般在学习资料一周后,教师和学生在云班课平台活动区进行答疑和讨论等活动。学生可就自主学习中的难点、疑惑进行师生间、学生间探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课堂教学阶段。

基于云班课的测试分析功能,教师可以找到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难点、互动交流中的疑惑点、课前测试的易错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并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知识内化。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们通过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的方式,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通过报告、演讲、PPT演示、表演等方式课上进行展示。然后教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和任务中优点与不足即时点评。有针对性的任务练习、灵活多样的展示方式使得课堂互动性、趣味性更强,也使学习更加高效。即时点评可以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完成一个单元或模块的学习后,教师发放问卷并进行在线访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并收集学习者的建议,为进一步修正课程做准备。另外,进行该单元或模块在线测试,了解学生最终学习效果。云班课数字化、可视化的反馈,学生能有效直观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动态。

4.课后评价。

云班课独有的问卷及投票功能,可以让全班学生就课堂上的成果展示进行测评、打分。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动力和课堂的吸引力。云班课还可以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话题参与度和单元测试结果,便于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除此之外。云班课还有课后答疑、课后通知、课后作业案例分析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语

本研究利用云班课平台解决了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检验,云班课解决了时间、设备、教学评价等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流程化的信息模式,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余萍.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

[3]赵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2).

[4]邬锦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8).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5)

0引言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变,代表着应用型教育的领跑者——职业教育,其教学发展的模式引起了许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传统教育为主,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附带的其他高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现代的职业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基于云课堂的教学创新模式应运而生。本论文是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分析研究该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影响。

1云课堂教学特点概述

所谓云课堂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以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作为传递信息的纽带,并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创新教学的手段,其主要由网络、云平台资源服务器及用户端这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是将教师与每个学生作为终端,采用信息化传递并储存,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互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云课堂可分为线上云课堂教学和线下云课堂教学,线上云课堂教学,即学生可以通过设置的账号与密码登录云课堂的资源服务系统,下载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若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惑或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在云平台资源服务器上罗列出来,线上的教师看到后可以做出详细的解答,同时云平台服务系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搜索出相类似的参考解答过程为学生提供参考;线下云课堂教学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云平台向学生展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动画、视频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等,总之云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1]。传统教学特征。传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为主,并配以实践教学为辅助,这一授课方式以老师为主动,而学生却变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比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差[2]。

2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云课堂课程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引入云课堂的教学创新具体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讲义、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输入云课堂服务系统中[3],通过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传输与储存,同时为学生设置账户和免费开通学习权限,学生可以在云平台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查找除课程以外的知识点、在线与教师疑难问题解答以及分享课程知识点等。云课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教师随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讲义内容比较清晰,进而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制约与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来自主地学习,这就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正是基于这种目标,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创新,着重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2.2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过程

2.2.1云平台服务系统建立,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建立云平台服务系统,具体是将教师、云平台服务系统及学生三方全方位地对接起来[4],采取分工实施、各尽其责的管理原则,教师负责创建班级,随时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课件、视频、讲义、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共享、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以及设置学生疑难问题解答等教学资源;云平台服务系统功能就是将教师和学生上传的教学资源与疑难问题做汇总并储存,以供教师和学生浏览,同时还随时提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知识信息以供教师和学生阅读和讨论;学生作为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云平台服务系统中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和理解程度来自主地学习,并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系统中提出来,以便于教师解答疑难问题,同时学生之间可在云平台系统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

2.2.2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教学质量高效化

建立学习记录主要是在云平台系统中设置有学生登录、教学资源浏览、评论、交流与互动等记录,有助于学生随时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也有助于在云平台系统对部分学生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

2.2.3建立互动答疑机制,优化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云平台系统上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学生提交的疑难问题记录来针对性地讲解该课程的知识点,还增加课程以外的知识点来丰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出计算机网络故障、异常及处理的具体视频案例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和系统地理解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也使得学生掌握一些实际经验的技术技能;将实际计算机网络工程实例存在的问题拿来与学生一起分享与讨论,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研发设计一种特殊功能的可输入性电子书籍,并具备双向性检索功能,有助于解决读者在阅读中遇到的字词句问题,以便于读者查询学习,提出如何设计、设计包括哪些部分、检索功能如何实现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实际问题,更加有兴趣地进行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其在云平台系统上的学习更加轻松自如,课后学生将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交在云平台系统上,云平台自动地将这些问题统计出来,以便教师随时浏览。在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课程上,教师将这些疑难问题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展示给学生观摩,这些疑难问题即可全部得到解决并消化干净。

2.2.4教学中测试,知识点实时性掌握

教学中测试是最有效、最快捷、最直接的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方法或手段,所谓教学中测试主要是指在每堂课结束前的20分钟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测试,有利于学生对本堂课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知识点。教学中测试是学生和教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共同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其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知识点,还包括教学氛围、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计算机网络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如果学生在本课堂中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到下堂课可能就会造成忘记本堂课的知识点,教学中测试有助于学生消化本课堂的知识点,也有利于课后学生在云平台系统中的知识点巩固。同时现场测试后,教师及时可以发现学生答题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做错题修正并讲解,因此实施教学中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3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3.1动态教学,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在云课堂上搜索到教师没有讲解到的知识点,也可以依靠大数据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与学生在某种情况下,会相互监督、相互指正在教与学中产生的错误,比如学生可以凭借云平台中大数据的优势提出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存在错误,同样学生在云平台上的互动与交流、作业及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师均可以看见,并可以给予学生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进而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爱好与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情况,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3.2高质量、高效率的教与学

云课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对于教师来说,随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随时变化与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一种动态的统一;而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讲义内容比较清晰,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制约与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来自主地学习,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3.3教与学形成智慧课堂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21-05

引言

近年来,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我国将电子书包项目列为国家的重点教改项目,围绕该项目的相关研究也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将电子书包技术与网络云技术结合,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了“基于网络的双课堂教学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重点项目,拟将常态化的“现实课堂”与基于网络的“虚拟课堂”相融合,探索“双课堂”创新教学新途径。云环境下的“电子书包”能够构建个性化的网络学习云平台,即“虚拟课堂”,其与“现实课堂”的有机融合能够优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然而只有充分发挥两种课堂各自的优势,并将其高效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双课堂”的价值。为此,本文试图构建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以探索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有效教学的新途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电子书包的概念

“电子书包”这个名词自提出至今已十年有余,然而随着不同时期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的程度的差异,人们对电子书包的定义和理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早在2002年,台湾国立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就提出,电子书包是一种个人可以随身携带,具有电脑运算、储存和传送数位资料、无线通讯等功能,并支援使用者在不同场地进行各种有效学习的工具。[1]这一定义实际上指出电子书包是一种存储有各种学习资料的移动学习终端,符合当时人们对电子书包含义的理解。而随着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电子书包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支持移动学习。上海市虹口区是国内第一个区域性的“教育部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其项目负责人仇勇平副院长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是学与教的系统平台。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学习终端设备、无线网络支撑系统、系统软件平台、教育应用软件群、在线学习支撑平台以及优质资源云商店系统。”[2]这一定义将电子书包拓展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终端和能提供软硬件、资源服务的学与教支持平台,强调电子书包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支持。

结合上述定义及目前电子书包的研发和应用情况,本文对电子书包的界定如下:电子书包是以网络和移动终端技术为基础,依托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承载着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能够提供及时互动手段和学习支持服务,使得学生、教师、家长之间能够协同沟通,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泛在学习的移动学习终端。

2.“双课堂”的概念

“双课堂”,即常态的“现实课堂”与基于“教育云”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搭建的“虚拟课堂”,将这二者适当地融合构成了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凭借这样的环境所开展的教学可称为 “双课堂”教学。需要指出的是,虚拟课堂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网络学习平台,因为它不是完全独立于现实课堂,它以“教育云”平台为依托,分别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云端的个人中心和公共平台,教师可以在公共平台上教学信息,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云”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统一及整体学习质量的提升;在虚拟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并且能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能够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当这两种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构成了新型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学习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3.基于电子书包的云平台

云技术环境下的电子书包不同于一般功能的电子书包,它能够与“教育云”服务平台相连,构建师、生、家长的个人空间以及公共平台,使用者只需要一个账号密码,即可在云端获取学习资源,完成交互活动。目前国内电子书包的品牌繁多,但大部分品牌侧重终端的设计与教学软件的研发,很少有能够支持电子书包随时随地登录的网上云学习平台,本文在调研国内部分电子书包产品的基础上,对三种具有“教育云”服务平台的电子书包产品进行分析,分别为同方知乐好、诺亚舟优学派和学龙电子书包。这三款电子书包均具有功能完善的网上云学习平台,教师与学习者只需在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上登录,便可在“虚拟课堂”中进行教与学活动。此外,从总体上看,此三种平台均包含各类教学资源库以及多种教学应用系统,本文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电子书包云平台应当具备的功能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互动系统及教学管理系统等模块,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云环境下的电子书包不仅仅是一个移动学习终端,更是一个能够提供优秀的共享学习资源并能与终端相连的网络服务平台,它给“双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支持。笔者参照图2电子书包云学习平台的功能构成,试图构建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

二、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现状及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的优势分析

1.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推行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电子书包的软、硬件技术正在逐渐成熟,相关的教与学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围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主题也已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电子书包作为新型移动学习终端进入课堂,对课堂教学确实具有很大优势,如教学资源丰富、多媒体性强、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及平台的强交互性等,而基于电子书包的“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又为其优势的发挥提供了环境支撑,如此看来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应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而在多数试点学校中,项目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其推进中也存在很多误区,看似功能强大的电子书包在实际应用中却不能发挥其预想的优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原因在于目前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与探讨多集中于硬件平台研发、软件(数字内容)资源开发等“软硬件层”,而关于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模式、方法等“应用服务层”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忽视了电子书包本应发挥的核心价值。此外,电子书包进入一线课堂,许多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电子书包与现实课堂的关系,合理地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安排教学环节,以至于不能实现电子书包与传统课堂的融合。笔者认为电子书包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超越与变革现有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而结合电子书包的优势与一线课堂的实际需求,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根本所在,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

2.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的优势

首先,“双课堂”能够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时空,丰富课堂学习活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教师把一个较长时段(比如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加以切分,把切分开的各段内容纳入若干课时,然后由教师按照课时上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按部就班,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较少。而“双课堂”中的虚拟课堂能够借助电子书包和云平台,结合网络学案、班级论坛、多媒体课件等模块,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可以实现传统环境下难以实现的个性化教学、参与式教学、优秀资源共享等。

其次,“双课堂”能够提升虚拟课堂中网络学习的有效性。网络学习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其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学习活动组织、与传统教学分工不明、教师与学习者情感交流缺失等原因,目前多数类型的网络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效率低下。“双课堂”中的虚拟课堂则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现实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组织规划虚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合理安排“双课堂”中分别适合进行哪些教学活动,从而使得“双课堂”的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最后,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相融合。“双课堂”中的两个课堂并不是相互代替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一般来说,现实课堂便于解决共性的,需要明确统一要求的问题,便于使某些重要资源(如真实课堂中的师生面对面互动氛围)的共享取得更大效果。电子书包能够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基于此的虚拟课堂则便于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便于学生个人潜力的发挥。总之,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结合得到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1.模式的理论基础――混合式学习理论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混合式学习是对单一的网络学习的超越和提升,弥补了网络学习中学习者易迷失学习方向、学习动机不强等缺点。依据混合式学习理论,本文中的“双课堂”即是一种混合式学习环境,基于电子书包及云平台的“虚拟课堂”与师生面对面的“现实课堂”是该学习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学生多种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混合。

2.模式结构

教学模式一般表现为一种空间结构关系,亦即各种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4]在电子书包和云平台支持下的双课堂中,包含教师、学生、媒体、学习内容、教与学的行为、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双课堂教学模式的空间结构,如图3所示。在该结构中,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为补充,互相支撑和延伸,电子书包和云平台分别为两个课堂不同的支持,同时又是两个课堂连接的纽带。在双课堂中,教师可以发挥多重角色,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则可通过集体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解决。

3.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共同组成了一个包含有丰富教学资源,支持师生、生生多边交互,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空间构建等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分别开展教与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包括课前和课后往往是由多个教学环节共同组成,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有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应针对这些特点,将不同的教学环节在适合的课堂类型中实施,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为此,本文构建了图4所示的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共有五个教与学的环节,每个环节中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一一对应,“双课堂”能够分别为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不同的支持。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环节一:在该环节中,教师对学习内容及活动进行设计规划,根据实际学情利用云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库构建预学案及学案,预学案用于给学生的预习提供指导,而学案则指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和云平台为学生提供预学案、课前预习资料及指导。相应地,学生根据预学案和相关资料,在课前预习课程内容,发现存在问题,此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相应活动主要在虚拟课堂中进行。

环节二: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学案,学案中包含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等可供学生参考。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学生进入学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参考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此过程主要在虚拟课堂中进行,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在自己的个别化学习空间中自主搜集资源进行探究,完成知识的建构,如果遇到问题,则可通过云平台向教师端发送消息。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学习情况的监控者,利用平台中的实时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备在下一环节中为学生解答。

环节三:这一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在现实课堂中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在上一环节中就已收集整理这些问题,从中找到多数学生的共性、难点问题,在本环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点拨解惑,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对已自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延拓。同时学生可以当堂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或其他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环节四:经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为实现巩固延伸的目的,教师依据本节课内容制定主题,设计小组探究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交流,并且对协作小组进行指导。学生则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主题论坛功能,成立学习共同体,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可以将小组的成果展示在平台论坛上,并且点评其他同学的成果。

环节五: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再次阐明重难点,同时利用电子书包的评价系统考核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即时测验。学生在测验过后评价系统会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教师则能够再次根据测验结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集体或个别辅导。对优秀的学生的成果通过平台进行展示,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最后教师将本节课的有关课件、问题分析和习题分析等材料上传至平台的资源库,供学生反复查看。同时,云平台也会把整个学习过程形成的生成资源保存下来,为以后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资源支持。

在这五个环节所组成的教学过程中,“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在不同学习活动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相比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或电子书包课堂来说,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合了两者的优势。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四、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1.教师要注重多重主导角色的发挥

在本文构建的教学模式中,同一学习内容由多个学习环节组成,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教师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是学案及教学设计的制定者,而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是指导者与监控者的角色。因此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一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调整自己的角色,以此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2. 实施中应注重各要素的动态平衡

电子书包与云平台支持的“双课堂”中包含有诸多要素,如教师、学生、媒体、学习内容、教与学的行为、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等,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这些要素都是相互关联,彼此依托的,同时在完整的一节课中,这些要素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是一个动态演绎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适时协调学习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使其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3. 需根据不同课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云环境下的电子书包为课内外教与学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学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多层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可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性学习,可以说能够开展的教与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实际教学的实施来说,需要根据课型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工具、恰当的方式来安排教学。例如课程内容涉及到对学生比较抽象的内容的讲解如物理中的某些章节,则可借助多媒体工具或学具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以便于理解。而对于那些推理演绎的内容,如数学中公式的推导,则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演示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总结

笔者认为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教学模式、方式的革新上,对电子书包等新媒体、新技术应当按时按需使用,这样才能将技术更好地与课堂相融合。本文针对电子书包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的概念及优势,构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然而此模式在实践应用方面仍很有限,需要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更新完善,以让这一模式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怀,林玉佩.启动学习革命――全球第一个网络教育城市亚卓市[M].台湾:远流出版社,2002:195-208.

[2]仇勇平.电子书包:建设数字化课程环境[J].上海教育,2011,(Z2):40-41.

[3]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37-48+79.

[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5]黄明燕.混合学习环境下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3,01:28-31.

[6]胡小勇,朱龙.数字聚合视野下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66-72.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7)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预习梳理和复习巩固。课前学生对照教材学习知识点,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预习的进度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普遍采用誊抄重要知识点、完成练习等作业形式巩固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后还以教师书面批改或口头讲解为主,呈现出形式单一、思路狭窄、评价简单等特点,而忽略了知识的外延性、拓展性、综合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笔者对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15级各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较少进行该课程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反馈的课外学习活动:23%的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复习,61%的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好时间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外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值得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基于云班课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移动教学技术的变革。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即时反馈互动教学APP,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教师邀请学生加入自己创建的班课,通过手机端或PC端向学生推送课程信息(通知、调查问卷)和资源(微视频、音频、图片、导学案等),为学生课前预习搭建支架。课前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登录班课,通过微视频、课件、图片等资源的在线学习和参与教师组织的答疑/讨论、头脑风暴等在线活动,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初步认知,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后学生在成果展示、即时测试等活动中增进师生交流,提升自信,实现知识的内化提升。利用移动技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内化知识做出积极贡献。

1.课前铺垫

(1)掌握学情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应提前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反馈情况,掌握学生知识储备等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2)共享资源

基于课前学情调查,教师有针对性地制作和整合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动画等,及时推送给学生。学生登录云班课,学习微视频、课件等各类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记录,及时提醒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3)答疑解惑

云班课提供了包括即时测试、答疑/讨论及头脑风暴等师生交互活动方式。教师在学生资源学习基础上组织典型问题的答疑、讨论和测试等交互活动。教师可实时参与答疑讨论活动,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正向引导,同时通过测试活动的即时成绩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课前内化情况,以便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通过课前先学,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初步知道了学习要点;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基础及学习难点,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变盲目教学为有针对性教学。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完成初步的认知活动,积极思考遇到的问题,能激发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2.课后交互

(1)多元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成果最终多以电子文档形式呈现,传统教学中难以展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缺失。运用云班课的“作业/小组任务”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上传学习成果进行自我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则可适当点“赞”。同时教师对学生成果存在的典型问题在“答疑/讨论”模块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在交互中提升自信,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传统测试的评价往往滞后且无法面面俱到,而运用云班课平台知识点测试,可实现学生即时答题,即时评分。教师在平台上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测试题,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完成后可以给出成绩并分析总体情况,比如每个学生的分数汇总表、每个问题的正确率统计等。这样教师能够即时看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能省时、高效、全面地分析课堂状况。

(2)巩固拓展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因环境限制多以抄写为主,无法达到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内化及问题反思。教师通过云班课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上的差异,把作业设计成基础作业与拓展作业两个层次。基础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必做;拓展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由学生量度自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作业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PPT等多种形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登录云班课完成电子作业后,教师及时回复学生。优秀作业通过群发的形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而有些批评性评语只能由学生本人看到,以保护学生自尊心。教师利用学习平台指导学生作业,与学生交流情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三、基于云班课的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反思

作为即时反馈教学APP,云班课为教师分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课前资源,如微视频、课件等,使学习重点容易掌握,难点轻松突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测试成绩等实时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易监控,成效易检测。除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外,云班课将师生交流从课中拓展到课外,搭建了师生沟通新途径,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的融合。

在体验云班课带来便捷的同时,云班课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课前对资源的科学整合、学生课前资源学习的真实效果、讨论等交互活动参与度的有效把控、学生移动设备的科学使用等问题,仍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肖海彬.布鲁姆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周云虹.基于云班课平台翻转课堂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6(3).

[3]廖素清.课外学习活动的评价与管理策略——以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0).

[4]张锰.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云班课翻转课堂[J].职业,2016(2).

[5]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5).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8)

1 《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市场企划工作所必需的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制定、媒体计划、广告创作、广告效果监测等知识及相应技能。该课程2010年被评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2012年转化为网络课程。目前该课程已被制作成智慧职教云课堂,并向学生开放。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采用校企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本课程以麦德龙有限公司襄阳商场(以下简称“麦德龙”)广告企划为载体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以麦德龙促销广告策划与实施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项目的组织和安排,真实展现广告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学生通过完成麦德龙促销广告真实工作任务来习得广告策划技能。

1.2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有以下特c:在认知方面,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逻辑性思维方式初步确立;思维独立性开始形成。学习状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力集中时间短;实践兴趣大于理论学习;动作性、技能性兴趣高。在媒体操作能力方面,能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需信息;能熟练运用QQ、微信等新媒体。在知识基础方面,通过在麦德龙“厂中校”学习,学生对麦德龙企业性质以及客户对象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已有一定的了解。

1.3 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为五个项目:广告调查、策略制定、媒体计划、广告创作、效果监测。制定媒体计划属于项目三中的任务。媒体计划作为现代营销的重要部分,在《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有效地运用广告媒体。完善的战略规划和好的广告创意,需要合理的媒体选择及恰当的媒体组合来支撑,否则广告传播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本次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在麦德龙“厂中校”实践3学时,校内课堂教学1课时。选用的是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1.4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毕业生跟踪调查、课程组教师经验总结和行业企业专家座谈确定了制定媒体计划任务的知识目标为了解媒体计划的原则、掌握媒体计划书的格式、理解选择广告媒体应考虑的因素、媒体组合的原则;能力目标为能根据麦德龙的客户对象特点、广告宣传目标、经费预算,结合媒体特点及报价制定麦德龙万圣节促销广告媒体计划;态度目标为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教学重点是媒体计划书的格式;难点是广告媒体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媒体组合的原则。

2 教学策略

制定媒体计划任务采用校企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综合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微视频、微信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讲授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实行师生之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学生在麦德龙“厂中校”实践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要求,为任务实施完成以下资源的自学:

通过互联网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及节日主题,为完成工作任务储备主题文化知识;进入麦德龙微信公众平台了解麦德龙万圣节促销活动信息,为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做准备;登陆广告网了解广告媒体报价,为经费预算做准备;登录智慧职教云课堂手机APP,学习媒体计划案例,掌握媒体计划书的格式;通过云课堂自学媒体计划理论知识并完成在线测试,为完成工作任务做知识储备。

学生完成以上资源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任务――麦德龙万圣节媒体计划书并上传至云课堂,团队之间开展互评(见图2 课前学生自学)。

图2 课前学生自学

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云课堂-课堂互动中的讨论功能,与同学、老师、企业导师交流讨论。

在此期间,教师完成以下工作: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通过云课堂讨论功能参与交流答疑,进行线上指导;批阅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收集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前教学环节,师生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线上教学,学生在做中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2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包括六个环节:教师检查课前学生自学情况;新课导入;教师点评学生课前提交的工作成果并分析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学生修改完善,再次提交成果至云课堂;连线企业专家,实施远程在线点评;课堂小结。

3.2.1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点评云课堂理论知识在线测试结果;公示媒体计划案例下载量;提问万圣节的主题、麦德龙万圣节促销活动内容、广告媒体报价。以此来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效果。

3.2.2. 新课导入

播放天猫“双十一”各种新旧媒体广告,信息化时代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

3.2.3.点评成果,分析问题,指导解决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案例展示、小组讨论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为学生完善工作成果提供理论支撑。

3.2.4.修改完善,提交成果至云课堂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工作成果,再次提交成果至云课堂。

3.2.5.连线企业专家,实施远程在线点评

在课堂上,教师联系麦德龙企业导师,通过云课堂视频功能发起多人视频群聊,请企业专家点评学生的工作成果。

3.2.6.课堂小结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进行小结,梳理本次课的知识点、技能和重难点。

3.3 课后教学

课后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根据企业导师的评价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工作成果,形成定稿,上传至云课堂,为完成后续工作任务做准备;登录云课堂手机APP,完成制定媒体计划线上作业,并预习广告创作理论知识的课件和教案。

课前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线上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初步习得制定媒体计划技能;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线下指导,学生在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媒体计划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由课前学生自学完成情况(30%)、学生互评(20%)、教师评价(20%)和企业专家评价(30%)四方面组成。(见图3 教学评价)

图3 教学评价

4 教学反思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9)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那么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语文教学的导入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适当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中,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把文章中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分别对应好相应的视频片段,并用FLASH把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的变化过程和形状,位置,结合其对应的天气征兆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他们很快在书中就把各种云都找出来,并连接好相应的天气情况。我还把“晕,华,虹,霞”的图片打乱,让学生用电脑中的颜色描画出它们各自的色彩,选择我事先准备好的天气征兆图片,做连线题。学生对此简直就是爱不释手,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对云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对云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有了基本的理性认识,并且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二、教学从实际生活出发,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和教学息息相关,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教学最重要的是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但是现阶段很多中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却没有重视这一点,很多教师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上,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长期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发展难以实现。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新课程对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中学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教学课程为中心,拓展教学内容,更新形式,缩小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语文教学活动涉及了语文的各个领域,与一定的生活相联系,因而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来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10)

一、云课堂背景下中职二年级计算机教学优势

基于云课堂背景开展中职二年级计算机教学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1]。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在云计算教学体系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本就是由课程信息、活动交流、资源建设管理、信息记录等模块而构成的,将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课堂之上,就能有效发挥出其教学功能强大等特征。教师在课堂之上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求来合理应用各个功能模块,从而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传递、教学评价支持、教学活动支持等效果,最终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有效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领域之中,云课堂还可以积极借助于自身强大的交互功能来来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可以借助于云平台、论坛以及聊天室等模块来展开交互活动,从而有效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掌握计算机教学内容。

二、云课堂背景下中职二年级计算机教学优化对策

(一)借助云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期间,实训教学可谓是中职二年级学生教学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重要部分[2]。为此,及时优化计算机实训教学体系,是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教师可以针对中职学生呈现出来的自主性不足、学习独立性不足等问题,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着手来为学生构建实训教学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接受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例如,在进行路由、交换命令使用等基础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趣且便于学生理解“云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从基础化计算机实训内容着手来让学生感知云课堂魅力以及应用价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之后有效应用奠定基础。

(二)借助云课堂资源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在中职二年级计算机教学期间,考虑到教材资源有限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借助于云课堂上的丰富资源来丰富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选择,这样就能有效优化整个计算机教学环节。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的时候,即可为学生借助于云课堂上丰富的视频、图片等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这能降低理论知识抽象度、提高学生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云课堂所具备的交互性功能来为学生构建互动教学情境,这能有效为师生互动提供良好保障。例如,教师在进行“搜索引擎”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期间将搜索游戏竞赛应用于课堂之上,同时让游戏过程中获胜的学生分享自己搜索经验,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计算机操作乐趣[3]。在完成教学情境构建之后,教师还可以以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以“幻灯片创建超链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合作设计一个幻灯片任务,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训中得到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录播、直播等形式来将教学过程上传到云课堂平台上,这样就能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与反思提供资源,从而有效提升中职二年级计算机教学效果。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化 教学模式 蓝墨云 毛概

移动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教育信息系统指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将成为衡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指标。随着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学生对移动电话持有率继续上升,移动学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使手机成为一个强大的学习工具,为打破约束的时间移动学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硬件支持, 蓝墨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发。

一、信息化及蓝墨云意义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教育者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主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教学中学生为本,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一个合理的教学资源分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h境,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减少教学资源,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毛概》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的基本功, 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能力,该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该门课程的内容更复杂繁琐,涉及到很多政治理论,记忆性知识点更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

本篇论文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在一起,蓝墨云的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同时,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因此如何应用蓝墨云这一移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的《毛概》课程研究既具有战略上的前瞻意义又具有战术上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蓝墨云信息化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调查几乎100%的高职专业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在高职学生中各种移动互联设备已经普及,为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极好的物质基础,改善学生学习《毛概》课程的过程,这里选用蓝墨云app以及高职院校《毛概》这门公共基础课作为教学实践研究。《毛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职场环运用政治理论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基础。在该课程的教学上通过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根据本课程特点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试点,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堂前的评价,实施课堂精准教学

上课前,督促学生利用教师的移动交互性教材资源,教师和学生下载蓝墨云应用到手机,将“毛概”的教学资源,如课程PPT、教学计划、微型教案,老师记录,和课程相关的链接、图片和网络视频上传到资源库,为学生学习前,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教师调整课堂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因为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评价结果,实现精密的教学差异,提前给同学们布置学习任务。

(二)使用蓝墨云作为《毛概》课程资源平台

学生学习资源库,此资源库根据学生反馈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政治思想复习资源,分级阅读材料,学习观念及学习习惯养成等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及价值观判断的资源,以期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学习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进度安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课程重难点;测试资源用于指导学生线上学习的课前测试及单元测试,及学生自定步调的实时大事测试;系统提供分析数据便于老师动态跟踪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三)课堂使用线上学习和交流讨论

学生利用上述资源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讨论。老师设置课前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学生在交流区域寻求老师帮助,老师利用蓝墨云代替传统的使用花名册点名,使用签到功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课堂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用蓝墨云随机点名的摇一摇功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回答问题,给学生具有相应分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活动,分析和评价学生所学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评价的手段。蓝墨云APP引入了经验值积分量化,积分与课程成绩直接挂钩,老师可从事先上传好的题库中随机抽提进行测试,测试的成绩迅速统计出来,大大缩短了时间,不需要老师手工更改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可以重用,学生变成学习主体,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反思,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目前的教学现实发现每一堂课,形成了人人争先的竞争学习氛围。

(五)课堂反馈,课后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设计学习计划

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前线上及课堂学习的表现,帮助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下一个学习计划。蓝墨云初步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觉得有趣,实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你可以预览打开手机无论何时何地,学习,复习,让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喜欢玩游戏刷经验值,学生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六)形成性评价全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的评价,在评价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学习评价扩展到课堂教学。为了增加学生自身的体验价值整合,也会在课堂学习气氛之后形成相互竞争。基于蓝墨云的《毛概》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蓝墨系统评价与传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蓝墨云经验值记录了学员在线学习的时长,参与活动的次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资源学习情况等,对学习的过程提供数据支持。评价方式较客观的描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真实水平,对学生学习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行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评价方法需要团队合作,以一个全面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跨度一般是一个星期。课堂评价可以弥补课堂评价方法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基于蓝墨云的高职《毛概》课程的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规划的要求及该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毛概》课程中引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几乎没有增加物质投入的条件下,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充分满足课程要求,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行为的跟踪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优化,使学生实现随时检查,扩张和通过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移动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革,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蓝墨云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为高职教学模式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将蓝墨平台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学习在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延伸,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主体的地位及移动学习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有很普遍的推广意义和价值,我们的探索显示信息化教学是提升《毛概》课程教学品质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瑛.高院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

[2]郝利娜.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14).

[3]孟婷婷.关于蓝墨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

[4]张颖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