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慕课建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4:38

慕课建设论文

慕课建设论文篇(1)

一、动画专业慕课建设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相融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动画是现代艺术观念和软件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审美创意能力、设计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保持对专业的持久兴趣。因此,有必要进行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

二、《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

目前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慕课往往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也降低了慕课建设效率和利用率。选择《定格动画》课程群而不是某一门课程作为慕课建设对象,将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如下:

1.利用《定格动画》这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动画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及专业必修课组织起来,组成能够向动画专业学生稳定开设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群,是使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进行的总体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课程间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慕课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以点带面扩展开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专题化、系统化的慕课体系。

2.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张先做总体规划,最大化地共享课程间的资源。具体到每一门课的建设中,主张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增补应有的数字资源,而不是对传统教育的推倒重建,以便教师更快捷地完成慕课建设,并促动画专业慕课的推广与应用。

3.与慕课配套的课程教学,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设计式、综合式、小组合作式、学生参与式等等,体现专业和课程的特色。

三、《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实施方案

1.构建《定格动画》课程群的体系框架。以《定格动画》课程这作为突破口,以创作流程为主线建立课程群框架(图1),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慕课课程,符合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本质要求。

图1 定格动画创作流程图

2.组建慕课建设及教学团队。慕课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包括主讲和在线教学人员。首先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慕课课程,充分做好网络教学设计,确保课程的学术性;其次,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包括教学视频的拍摄方法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合成、平台、互动方式等。教学视频的制作剪辑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影像拍摄,也有动画、图片集等媒体组合的形式呈现。

3.建设慕课课程。慕课课程以系列微课形式出现的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为主,微课内容短而且模块化,按问题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在视频教学中,尝试使用符合《定格动画》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建立配套教学资源。慕课课程建设将立足于现有教学资源的积累,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或补充,以符合网络教学习惯。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实践案例教学资源库,注重学生对于各个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5.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借助于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获取的方式放置于课堂外,运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可在慕课平台先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课堂内注重学习的分享、分析、讨论和学习疑问的解决,从而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

6.设计灵活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慕课的教学质量由于受到授课内容、制作风格、平台、观看的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借用高效课堂教学那套成熟的评价体系。需要借助 “点赞”、“转载”、“评价”等全新的网络评价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为不同的因素或者不同的评价方式予以不同权重,综合多种方式来设定考评考核体系。

四、结语

目前国内针对高校的慕课研究基本是就某一门课程单独建立的慕课,而且,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有的慕课资源未能突出专业特色、配套资源没有跟上、课程之间的关联没有建立起来等。以动画专业必修课《定格动画》为核心的课程群的慕课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运用慕课平台促进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凸显动画专业特色的慕课建设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慕课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 网络发展 大学生党建课程 慕课环境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飞快发展,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多元的环境下,人们处理和接受信息的手段更趋于网络化。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活动和娱乐休闲的聚集处,高校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社交手段,将党建工作与慕课融合到一起,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是在时展的前沿,高校的党建工作就越是紧迫,如何在新形势下更高效地做好大学生党建课程的建设工作,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党建学习平台的开放性、在线性、大规模化。各高校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开展高校的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和先进之处,将党建课程建设的工作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慕课教学范式的样态与特征

1.慕课的发展历程

慕课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研究员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是MOOC,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分别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式的、Online在线的及Courses课程,意思就是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网络课程。从2012年的“慕课元年”到目前为止,全球慕课课程的在线注册用户已经达到千万人左右,而且注册速率在不断增长,以美国居多。就慕课在中国的发展而言,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慕课传入中国的时间相比其他国家要晚,但是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觑。中国的两所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率先加入慕课课程的平台,引领高校纷纷加入慕课的潮流。中国各个高校的优秀学子开始接触慕课、了解并参与慕课平台,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模式,在高校大学生中受到广泛的欢迎。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慕课平台上的注册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五的位置,其中学生占多数。由此可见,慕课在大学生中的推广非常成功,更有利于高校对党建课程建设的实施和部署。

2.慕课教学的基本形式

慕课的教学形式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根据各个学科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对教学形式进行转变,主要是从以下四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体现的。首先就是课堂讲授环节,本环节是慕课平台上的核心阶段,但是和线下的课堂讲授不同,它的教授时间通常只有20分钟左右,或许更短;其次就是阅读环节,学生可以在零监控和零考察的环境下在线进行阅读;还有就是问题探讨和学习小组环节,学生可以在网上的社区和论坛、讨论组等聊天工具上与老师还有其他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问答;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测试评估的阶段。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家庭作业及期终考试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最终的学分是通过学生在期终考试中的成绩决定的。

二、慕课环境下大学生党建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慕课的开放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慕课平台的一大特性是开放性,开放的教学内容和机制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在推行党建课程建设的工作中,要认识到党建课程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手段和研究专长,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搞理论分析,而有的就擅长誓言体验,大学生也是一样。高校要基于这种现状和特点,加大对党建课程的开放程度,充分利用慕课的平台,将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需求合理、适当、有效地组合起来,结合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让大学生积极参加党建课程建设,以理论武装头脑,并真正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2.慕课的协作性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学习关系

新时期下的大学生通过每天都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审美情趣和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党建课程本身由于其特殊的理论性和文字性,学生大都不感兴趣,学习效率普遍低下。高校党建课程建设要不要继续延续传统的课堂讲授,答案毋庸置疑,当然不可以。高校教师要主动结合当前慕课平台的协作性,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局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使高校党建课程建设通过组建课程团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一些党建教学的项目和课题分布给不同的学生团体,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沟通,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和技术手段,自觉了解相关党建知识和文献,在合作中加强大学生对党建课程的学习,同时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性。

3.慕课的共享性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的发展

目前在国内,首次将党建课程建设通过慕课平台推广和学习开来的活动主要是在上海高校共享中心的带领下,包含清华、北大及人大、复旦等国内名牌大学共同参与建设的开放式的在线党建课程。可以看到参与党建课程建设的都是国内思想政治理论专业领域的名牌讲师,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大家有目共睹。广大师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的共享性,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公平同等条件下学习高水平高质量的党建课程知识。与此同时,在慕课环境下,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n时,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实现线上实时沟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论和借鉴,取长补短。这样高校党建课程建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通过信息的双向传输,教师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了解学生对党建课程体系的学习效果。

三、慕课环境下大学生党建课程建设的不足

慕课平台的构建是基于网络媒体的技术手段,当然也会带有网络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慕课的自由和无监管性,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不能完全保证学生依照专业知识架构来完成建课程的学习,不能保障培育出专业的优秀人才。其次就是不能帮助学生情商的培养。慕课的在线学习方式通常是学习者单独坐在电脑旁观看视频,只是通过网上的虚拟空间交流学习,没有表情和仪态的代入,缺失言传身教的因素,不利于学生情商的养成。最后就是缺少面对面的灵活性,学生如果对党建课程有疑问,只能通过重复观看学习视频或者师生之间的机械性问答,难以保证因材施教。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慕课平台虽然对高校开展党建课程建设有很大的推动性,但是存在不足,高校师生要正确认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规划,更好地将高校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四、完善慕课环境下大学生党建课程建设工作

1.以问题逻辑为导向建构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党建课程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对于党建知识的传授,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把重心放在“教什么”上,老师的硬性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此,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显得迫在眉睫。各高校应该以问题逻辑作为导向,建构高校创新型党建课程建设体系,让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文字展示和罗列,而是以一种有辑串联的问题的形式将党建知识通过慕课平台的方式链接在一起,层层递进,实现师生线上和线下的亲密互动,方便学生自由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同时有利于老师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以讨论解答为导向创设“翻转课堂”教学环境

高校慕课平台的推广为“翻转课堂”的党建课程教学建构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在我们所说的“翻转课堂”里,学生事先通过观看教师录制完成的党建微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料,在真正的课堂时间向教师请教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一一给予解答,同时改正学生的家庭作业。在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问题。其中,教师能否利用慕课的问题逻辑为导向设计党建课程的微视频是核心要素,增强学生对党建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是目的。慕课环境下的大学生党建课程的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建构很重要。

3.以协同合作为导向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

传统的教学关系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听,而慕课时代则很好地转变了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党建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性设置教学活动,正确定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慕课的教学环境很好地顺应了这一设计理念,其O2O模式的教学活动更是得到高校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高校的党建课程建设应充分结合慕课协同合作的平台特点,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党建课程体系的建构和研究活动,共同开展教学实践,分析案例,互相交流。这样老师们不仅可以对党建知识体系的研究更深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和视域也更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挺,高飞.课程化视角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经贸实践,2015(9).

[2]解广夫.高校隐形课程建设视野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8).

[3]陈楚瑞.高校学生党建活动课程化的路径建构[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

慕课建设论文篇(3)

慕课中文全称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种新的课程模式,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慕课与传统的开放课程相比具有易于使用、免费使用、工具和资源多花化、自主学习、社会性建构的优势。

一、慕课理念下教学模式及优势

根据军队任职院校学员的理论基础、学员管理现状及特点,结合军队院校教学组织,慕课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慕课加课堂”翻转课堂教学。该模式以慕课在线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翻转了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顺序,知识传授的主要过程是课前学员自主学习、教员在线辅导完成,而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在课堂通过师生、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理念。

第二,“慕课加课堂”混合课堂教学。利用慕课以短视频与互动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学员可以方便完成自主学习,教员利用慕课平台的学习行为分析功能,随时掌握学员的自主学习情祝,然后有重点讲解教学重难点,使授课更加侧重间题的解决。

第三,“慕课加面授加讨论”教学模式。院校统一建设慕课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统一开课、统一管理。教学时,由教学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学员选课,并分配教学班次和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主要负责在线答疑和组织学员讨论及教学课程标准附加的教学活动。

以上几种课程模式有以下优势。

首先,学习方式自由灵活。慕课理念下,学员能够更自由的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进度,学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展开学习,并可以更有效的分配学习时间,对于难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及时查阅资料。

其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世界知名学校加入是慕课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的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也参与慕课课程项目,军队院校国防科大等院校也建立了慕课课程的平台。在网络环境成熟的条件下,分享国内外和军内外的优质课程资源。

再次,促进学员主动式学习。传统教育中,每个学期的课程都已提前安排好,按照课表在指定的教室和指定的时间学习指定的内容。而在慕课理念下,学员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更好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将过去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

二、运用慕课理念解决军队任职院校课程教学问题。

第一,基于慕课理念,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任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突出能力,重视岗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慕课课程建设和相关资源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加强教学设计,把适合理论讲授的内容建设为慕课,把技能性强的内容改造为实践课程,建成传统实践课程与慕课理论课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

第二,加强慕课课程保障团队建设,完善教员队伍培养机制。面对全新的慕课教学模式的挑战,调整教员队伍能力建设和培养机制。一是成立教员培训指导机构,建立健全教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员培训和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常态化、规模化、证书化,促进教员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二是通过选修慕课课程、集中培训、项目资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教员慕课制作、慕课平台操作、慕课的教学水平;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员慕课教学业绩纳人教学岗位考评,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评选优秀慕课课程和优秀教员。

第三,运用慕课解放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加强任职岗位锻炼期间,培养和提升任职院校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运用慕课开展远程教学,学员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学员有充分的时间履行岗位职,在岗位上锻炼实践。此外,运用慕课教学,可以给教员充足的时间设置研讨交流、案例分析、工程试验、实装操作等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慕课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于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军队任职院校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促进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慕课理念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根本变革。

慕课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1-0080-02

慕课的特征与类型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国内译为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Siemens等研究者对慕课概念进行了解析――“大规模”指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数量众多,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成百上千;“在线”指学习资源和信息通过网络共享,学习活动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开放”指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没有限制。

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慕课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组成成分来看,慕课可分为“基于社交网络的慕课”“基于任务的慕课”和“基于内容的慕课”。另外,根据依托理论的不同,又有研究者把慕课分为三类:基于内容的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者获取和掌握课程内容,侧重于知识传播和复制的xMOOCs;基于网络的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者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侧重于知识的创造与生成的cMOOCs;基于任务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学习者对知识深度加工的 tMOOCs。

慕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汇聚或混合学习资源

汇聚或混合学习资源旨在为分布于互联网各处的海量学习资源提供一个集合点,并将这些学习资源或信息通过网页等形式提供给课程的学习者,形成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课程内容。

2.促进社会化互动

社会化互动是慕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主要差异之一。xMOOCs中的在线讨论区就是用来供学习者进行在线的深度交流和分享的区域。

3.提供自主学习支持

慕课中的自主学习根据理论基础不同可以分为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和以关联主义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存在于xMOOCs)的自主学习,可以依据程序教学法的“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反馈”“自定步调”原则进行设计,如将每个知识点以简短的视频方式呈现,同时视频中穿插各种测验和习题,并进行及时反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存在于tMOOCs)的自主学习则应着重于情境或任务的设置,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基于关联主义(存在于cMOOCs)的自主学习需要提供给学习者相应的讨论主题、推送辅助学习材料和知识人际网络,以供其更好地为进行社会化交互做好准备。

4.设置多元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维度多为成绩本身,而慕课的学习发生在教师和学习者时空分离的网络环境中,因此,学习评价应更加灵活和多元。例如,增加参与度、满意度、情感体验度等指标,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持续使用慕课进而享受到慕课带来的益处。

慕课的教学策略设计

常见的慕课学习模式有自主学习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两种。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展开学习活动,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感兴趣的相关课程,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进而自主地完成针对性的系统练习,积极地参与课程论坛中的互动讨论,完成课程学习。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程教学视频的观看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安排时间进行,课堂上则是教师解答疑难、困惑,同伴交流讨论的过程。除了上述的两种模式,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慕课内核教学模式。

慕课的教学评价设计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慕课教育,教学评价都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由于慕课的大规模性、开放性等特征,教师无法保证因材施教。因此,慕课的教学评价环节应具备三个特征:

①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方式多元,价值取向多元,也就是说慕课教学里学习者、教师、教学资源、平台服务都是评估的对象。

②开放性:相对于传统课堂“以课程考核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而言,慕课在评价理念与评价过程两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

③人性化:评价标准人性化,评价反馈人性化。

总之,从不同的侧重点来看,慕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是不同的。从移动智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其总结为汇聚、混合、转用、推动分享等设计原则;从网络学习的角度来看,慕课有“基于社交W媒的互动式学习”“非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注重学习通道的建立”“学习者高度自主”“学习具有自发性”五个特征的“关联主义”理论与原则;从学习科学等视角来看,它具有人本化学习、掌握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和有认知目标的学习五个教学设计原则。在慕课教学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其教学模式主要有自主学习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两种,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下,其教学评价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和人性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李青,王涛.慕课: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2]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3]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20+133.

[4]钱玲,王霞,赵明媚. MOOC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策略分析――以哈佛大学ChinaX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8):23-29.

[5]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6]Downes S. Places to go: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J].Innovate Online,2008,5(1).

[7]韩锡斌,翟文峰,程建钢.cMOOC与xMOOC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10.

[8]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2013(3):191-193.

[9]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慕课建设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200-02

“慕课”(MOOCS)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assive 和Open象征“慕课”的独特优势,即“大规模”与“开放性”,Online Course是指“慕课”教育属于在线教育机制。“慕课”(MOOCS)不仅具有“大规模”与“开放性”,而且具备“透明性”、“易获性”、“交流性”与“反馈性”。将“慕课”建设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开发更多的实验资源,向学生呈现各种实验流程,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该文将简单介绍“慕课”的定义,并从实施在线教育与在线考核,科学使用在线电子白板,建立实验作业管理体制等3个方面来论述基于“慕课”建设实验教学资源中心的实践策略。

1 “慕课”的定义

“慕课”起源于英文词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其中,Massive被解释为“大量的,巨大的,大规模的,厚重的”,在这里特指“慕课”具有“大规模”的特征,能够上传大量的实验课程资源。Open在英汉互译中往往被译作“张开,打开,睁开;开放,开明”,在“慕课”一词中主要是指“开放”。Online Course则是指“慕课”属于网络教育,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此外,“慕课”具有“透明性”、“易获性”、“交流性”与“反馈性”等特征,其“透明性”体现在“慕课”平台能够过滤繁杂信息,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视频。“易获性”体现在慕课平台可以辅助学生更为方便地获取海量知识。“交流性”指“慕课”具有互动与交流的功能,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盲点。“反馈性”指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向教师反应自己的学习状况,请教学习问题。而且,发挥“慕课”平台的“交流性”与“反馈性”,需要组建交流管理平台,以此实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交流管理平台能够支持学生用户提交主贴和用户跟帖;可以将主贴置顶,标红主题;能搜索关键字,显示所有的点击量和跟帖量,可以屏蔽用户名称;可以插入图片和声音,并支持在线限制图片和声音文件容量或尺寸;可以在站内建立索引链接,过滤不良信息,支持管理员编辑或删除主贴及所有跟帖,并调用在线电子白板。

2 基于“慕课”建设实验教学资源中心的实践策略

2.1 实施在教育与在线考核

开展基于“慕课”建设实验教学资源中心的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应致力于实施在线教育与在线考核,可以将在线学习划分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两部分,精心组织专业实验、专业选修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资源由实验教学文稿和实验操作视频组成。

此外,教师应该为学生组建习题库,优化习题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支持实验习题的在线录入、修改和删除;能以附件方式上传习题,并链接成套习题;可以编辑知识点标签,用固定知识点建立标准化标签,编辑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够按固有标签建立索引,实现按关键字索引和按难度系数索引。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组建专题实验平台和实验知识论坛,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详细介绍某个实验的背景、研究方向和实验理论知识,充分利用一切实验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教师在开设在线考核时,应合理规划预习实验和复习实验,运用预习实验教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进行复习实验教学,则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了解详细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做好每一道思考题,并总结实验报告。而且,教师应充分发挥习题库的作用,监督学生独立完成每一道习题,将所作答案提交给代课教师,接着进行分析,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记作A,将实验报告成绩记作B,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在线考核体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验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精神。

2.2 科学使用在线电子白板

在线电子白板能够支持以在线电子白板为平台的互动交流,它可以建立好友名录,能够实现点对点交流;运用在线电子白板建立群组以后就可以实现群组交流,而且,在线电子白板能够支持语音同步传输,实现点对点的语音交谈,还可以支持点对多语音广播,辅助群组成员申请麦克风,讲解实验步骤;可以同步显示点对点和点对多的信息,支持文字及符号任意位置书写和背景图片的设置与切换,实现双向电子教鞭,输入各项实验数据、理论以及实验流程。

2.3 建立实验作业管理体制

教师应该为学生建立实验作业管理体制,优化作业空间管理平台,为学生批阅作业。慕课实验作业管理体制能扫描书面作业扫描,支持立拍上传和在线语音作业,实现自动解答区域的切片,可以自动设定“√”和“×”符号专用按钮,并实现语音批注,教导学生理解实验理论。

3 结语

综上所述,“慕课”简称作MOOCS,M是英语词汇Massive的缩写,第一个英文字母O是Open的简称,这两个单词用以表示“慕课”具有“大规模”与“开放性”特征;第二个字母O是Online的缩写,C是英语单词Course(课程)的简称,寓示“慕课”是一种在线教育机制。在实验教学中灵活应用“慕课”平台有助于开发更多的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兴趣,辅助学生掌握实验策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开展基于“慕课”建设实验教学资源中心的实践活动时应注意全面实施在线教育与在线考核,科学使用在线电子白板,建立实验作业管理体制,从而充分发挥“慕课”平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慕课建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78-04

慕课(MOOC)自2012年以来在国际上迅猛兴起,在国内,从2013年起慕课也得到了大发展。但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慕课才刚刚起步,而职业教育的现状对慕课有着巨大的需求。被称为“中国MOOC引路人”的汤敏认为,一切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都可以MOOC化,中国首先应该从职业教育入手发展慕课,因为职业教育的现状对慕课有着巨大的需求,慕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开展慕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2.优秀师资匮乏和课程种类与数量不足的现状

由于职业院校普遍教学资源短缺,除了资金短缺、实训设施不足以外,教师的数量远远不够,而且尤其是拥有职业教育先进教育理念和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双师型高水平教师极度稀缺,使得在开发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有效实施教学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高水平的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非常的缺乏。同时,因为老师数量的不足,导致课程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开设,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发展职业教育慕课将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解决师资匮乏、开课种类少的问题。

3.校企合作的困难

职业教育离不了企业的支持,但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缺少内在的动力投入和支持职业教育,学生去企业实训有困难;为了解决这类困难,实践环节大都只能在学校训练,但是有企业经验的师资队伍的匮乏又导致这样的实训困难重重。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则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主动去企业拍摄实训,然后制作慕课,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反复观看学习,解决学生走向企业训练的困难。

二、职业教育开展慕课的可行性

1.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好的慕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近十年间,在部级示范校和省级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学校大力支持和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各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的群体已经初步形成,虽然数量还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开展数量有限的慕课的开发和建设,是可以基本满足需要的。

2.已经拥有了一批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成果

近十年间,校级、省级、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部级专业资源库的建设,部级规划教材的开发出版,使得职业教育形成了一批优质的课程资源,这为职业教育慕课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已经开发出一批较好的仿真实训软件

职业教育课程实训的内容多、比重大,如果慕课不能基本解决实训的问题,则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慕课。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展模拟仿真实训正逐步成为现实。尽管这方面短期内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技术类的专业和操作性的课程,但是如果我们基于SPOC来开发慕课和建设这类课程,开展O2O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还是可以解决课程的实训问题。

4.已经具备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校园网已经普遍具备,拥有够用适用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和免费WiFi,加上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也为学生随时、随地的上网学习慕课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随着特征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逐步的成熟,为慕课课程进入正规教育,开启学分认证提供了技术基础。

5.已经具备了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技术能力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条件好的示范院校经费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这为建设高标准的慕课打下了物质基础;对于建设慕课教师需要的技术能力,尤其是拍摄微课的技术能力,由于各种软件的出现,技术也越来越简单,只要经过一般的基本培训教师是完全可以掌握的;此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拍摄微课的企业,在有经费的情况下更可以制作高水平的慕课。

三、我国职业教育慕课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开放的慕课平台上的慕课,几乎都是重点大学针对本科以上教育开发的,当然其中有一些可以适用于职业教育的通识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虽然爱课网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始设置职业教育慕课模块,但现在只有二三十门课程。一些商业公司也在组织职业院校的教师拍摄微课建设慕课,然后推广到学校去使用,这其中主要是量大面广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正在准备立项建设的资源库,也在有计划的把资源库中的课程往慕课方向发展,如建设中的国际贸易专业资源库已经启动慕课课程建设。少量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始在校内建立慕课平台,组织教师开发慕课课程。

我国的慕课建设目前主要问题是:(1)公开上网的课程数量太少;(2)慕课的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抢占先机,有的课程是由比较年轻的经验不足的讲师担任主讲教师,缺乏慕课开发的经验,缺乏课程团队的支撑;(3)过分注重形式和技术,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统领,除了形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他依然比较传统,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管理跟不上,没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鼓励学生去学习慕课,如解决慕课学分的认定与置换,也没有措施鼓励教师采用基于SPOC的慕课开展O2O混合式教学。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了职业教育慕课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开展慕课建设与应用的建议

1.教育部统筹、教育厅组织、学校开发,公益性实施、市场化择优

在职业教育慕课的建设上,分全国、各省和学校三个层面开展。由教育部统筹进行全面规划,将职业教育慕课的建设纳入职业教育的“十三五”规划,制定慕课的发展规划,制定慕课的建设标准与要求、慕课实施的标准和要求、学分认定标准等等,委托第三方建立职业教育慕课平台,负责技术、运行和管理,发放课程证书等工作。

由各省教育厅具体组织建设,组织选拔本省职业院校中拥有职业教育先进教育理念和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能力的高水平教师(如各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组建慕课团队,给经费(慕课开发和实施费用)、限时间,分期、分批建设最能代表本省水平和特色的慕课。经过试用,根据市场反馈和专家评审后,在教育部认定的平台上正式运行。各学校也可以在自己学校内部主要组织开发建设基于SPOC的慕课,供本校学生学习。

各慕课团队遵循公益性,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慕课的建设和开课实施,开课实施中产生的教师工作量由所在学校予以认定,教育部或教育厅根据开课实施的次数和规模给予学校或慕课团队一定的经费补贴,以保障慕课的可持续性。

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择优,教育厅和教育部根据慕课开课实施的效果和社会反映,对广泛受欢迎的慕课予以大力宣传和荣誉认定与表彰。对市场化的教育产品公司、企业大学、高水平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发的慕课,社会反映特别好的课程,政府亦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应用于职业教育。建议把学习者的课程体验即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估课程的一种方式,以及学习者是否达到自身的学习预期。

2.先从高职教育的慕课做起,先从应用面大的平台课做起

职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才刚刚试点起步,规模小、需求少;中职教育虽然规模最大,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自主学习的能力弱,自我行为的控制力差,家庭的接受与配合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因此,建议职业教育的慕课首先从需求量大、相对易于实施、受益面广的高职教育和培训做起,通过探索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展开。

高职教育的慕课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开发和建设学习人数众多的公共平台课程或通识课程和专业群共同需要的平台课程;其次主要是开发和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人文社科和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可以更多地借助普通大学开发的慕课。北京大学的汪琼教授就认为,一般院校缺乏师资的专业课程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适合慕课。

3.选取恰当的方式来开发慕课,创新形式、内容、开设时间

由于xMOOC这类慕课结构的模板化,具有授课、阅读、作业、测试等常规环节更类似于传统课程的授课方式,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建议基于xMOOC的模式来开发职业教育的慕课。

由于职业教育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所以对于职业教育的慕课,尤其是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建议按照基于SPOC和O2O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的思路来开发慕课。为了做到有机的融合与配合发挥O2O的长处,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需要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其一应该注意在慕课的每个学习单元里要加入配合知识学习与做的内容的“学习任务布置”,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并分小组让学生去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其二需要注意拍摄的微视频的内容和形式应该能够激发出学生主观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在课前探究的学习;其三是学习单元更多的应该以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项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合作的在课前学习;其四是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小组的展示、汇报、讨论和交流,以及课堂上的训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的经验与知识得以内化。

在教育部认定的平台上的慕课,除了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开课外,原则上应该按照春秋季学期的时段开课,这样便于各个学校利用基于SPOC的慕课课程与本校开课的课程结合起来学习。在慕课开课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O2O混合式的翻转课堂教学,通过与慕课团队协商合作实施课程实训教学,实训的内容和要求,由慕课团队负责开发,具体的实训实施由学校的教师完成并提供实训的成绩。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解决了学生不主动学习慕课,慕课利用率低的问题,以及难以开展实训教学和课堂讨论与交流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慕课的阶段测验和考试,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进行,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这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减轻了教师批改、登记成绩的工作量,还可以保障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当然,这就需要慕课平台能够具有为学校的教师开放后台管理端口,方便学校教师管理自己的学生成绩和掌握学习情况的功能。如果能够通过协商和培训,把基于SPOC的慕课课程直接授权给学校管理,则不仅使用更加灵活,降低学校的教学成本,以低成本的合作方式来提高教育质量,也可以使慕课的开发者获取一定的收益,有助于慕课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高职学生需求和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开发实施慕课

慕课学习的动机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因子:辅助成长、感性需求、兴趣驱动和功利目标,因此,慕课开发团队应该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慕课的动机,根据他们的主要动机,来设计和开发高职的慕课,注重由学习者分析推进适应性学习,提高慕课的学习成效。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是需要课程学习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是做中学。因此,慕课开发团队对慕课课程设计的四个教学设计维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视频、参考材料等)、课程难度设计、实训与讨论设计、学习进度及考核设计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如在高职的慕课开发中,可以更多地运用VR、AR、Flash、3D、视频、游戏等形式组织教学,这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

范逸洲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慕课教师频繁、及时地在课程论坛中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极大程度地推动了课程论坛的活跃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的其他学习体验 。因此,应该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好论坛建立起以授课教师组为引导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习交流体系,加强对论坛中发言和讨论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持久、高效的学习模式。

5.开展学分认定

对慕课开展学分认定,这样就可以使在校学生把学习慕课和完成学业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去学习慕课,发挥大量投入所建设的慕课的作用。目前,美国已有一些社区学院和公立大学等高等院校宣布接受通过美国教育委员会(ACE)认定的慕课的学分,将修读慕课课程取得的学分与修读本校课程取得的学分予以同等程度的承认。建议教育部对正式认定的慕课,组织专家根据各门慕课基本学习量的大小,重点审核课程内容,包括考试方式和防作弊措施,教学设计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实际的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对达到要求的予以对应的学分,供学校认定学生通过慕课学习获得成绩的学分。此外,这类慕课的学分还可以用于终身学习的学分认定和转换。

学生学习慕课的真实性是开展学分认定的一个难点。如果学校和慕课平台合作开展基于SPOC的O2O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由于有学校教师的直接参与,学校就可以对通过慕课学习的学生直接按照自己学校规定的学分予以认定,同时,学校的教师可以结合慕课给出的在线成绩和教师给出的线下课堂成绩,综合评定最终的课程成绩,便于合理地计算课程的学分绩点。

6.成立学校慕课学习与认定中心

学校以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和公共计算机中心为基础,建立学校慕课学习与认定中心,各二级院系建立分中心。其功能之一是通过对网上慕课开设的跟踪调查,以及本校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意愿,为教师和学生推荐校外网上的慕课,发送慕课的相关信息和开课通知,供师生教学参考。这里学校层面主要关注公共课程的慕课,以及可以用于公共任意选修课程的慕课,因为内容丰富、高质量的公共任意选修课程是高职院校目前最为短缺的;二级院系层面主要关注专业课程的慕课。其功能之二是与慕课平台建立联系,商谈利用基于SPOC的慕课开展O2O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相关事宜,如开课时间、进度协调、考试时间、成绩时间、有关的费用等等。其功能之三是对学校有组织的慕课学习集中组织在线考试,既使是对于学生个人学习的慕课,在该慕课网上考试时段,学生也可以申请到学校的慕课学习与认定中心来考试,以解决考试的真实性问题。其功能四是认定慕课平台颁发的课程证书,如果学生慕课学习通过了,慕课平台颁发课程证书并注明课程学分,学校就可以通过上述措施予以认定,作为任意选修课程认定学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慕课的真实性将得以解决,今后甚至学生学习的校外慕课成绩也可以作为必修课程来认定。

7.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

如何利用慕课进行O2O混合式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对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新的事物,所以需要教育部利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对教师进行慕课的使用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各高职院校也要组织开展校内的培训。培训需要涉及到理念、理论、方法、技术、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8.开展课程教学大数据分析

引入大数据的目的是准确地发现高职学生(全体学生和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规律、学习的难点、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服务。因此,对于统计的大数据除了一般意义的数据以外,应该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统计的参数,如:“做”的情况、“解决实践问题”的情况,比较喜爱的学习方式(互联网学习还是移动互联网学习、长时间学习还是碎片化时间学习、看微课学习还是看材料学习等),讨论交流的偏好、次数和频度等等。

每一次开设慕课,慕课教师团队都需要借助慕课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去发现慕课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要及时推送数据给老师参考,使得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征,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发挥慕课的优势,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慕课,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是一项迫切而又大有作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慕课建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9)09-0115-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慕课,一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密切关注。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引领了开放课件运动,为慕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西方许多高校纷纷尝试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并推动慕课平台的搭建。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慕课平台的成功建立,2012年成为了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清华大学研发的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正式启动,Coursera平台进入中国,标志着我国高校进入了慕课时代。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提供了指导。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知识广泛、理论与实务并重、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学科,市场交易方式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都对审计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审计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传统的集中授课的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讲授而轻自学,加之审计学本身具有的理论性、综合性、逻辑性强等特点,使得审计学变得“难教,难学”。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审计学应当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潮流,将慕课融入高校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使审计学教学跳出现有困境。

二、慕课对审计学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丰富教学资源。慕课的开放性,决定了任何审计相关的知识都可通过慕课平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练习册与PPT,慕课视频可以利用丰富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传统教学难以展现的知识点形象地传递给学生,從而填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漏洞。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的知识点多、逻辑性和实务性强,理解较为困难。利用慕课平台,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可以了解实务操作以及审计行业发展动态,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不同教师的课程来加深认识。此外,慕课可以将审计学的教学内容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呈现,便于展现细小知识点,同时,在每个慕课视频中融入测试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学习方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学可借助慕课实现移动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的环节学习知识,离开课堂后,许多教学手段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方面,学生在课余时间难以和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不懂的内容也难以重复学习,另一方面,课堂时间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交流探讨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利用慕课,学生可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的方式预习课程,也可以反复学习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促进审计学教材的改革。随着慕课的兴起,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其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等优点逐步被大众接受,而对应教材的匮乏又成为阻碍慕课发展的绊脚石。现存的审计学教材多参考审计准则编写,具有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却难以满足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审计学教材应当做出相应的改革,为慕课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不利影响

1.师生交流不充分。慕课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授课面对摄像机,难以及时捕捉到学生情绪的变化,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听课面对电脑屏幕,发现问题无法及时反馈,互动环节也无法实施。与集中授课相比,慕课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较难。

2.学习效率和效果欠佳。据统计,慕课课程仅有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是影响慕课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教师难以对慕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倘若学生自身自觉性欠缺,慕课教学很可能形同虚设,出现边学边玩等现象。

3.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学生是否在学习?是否本人在学习?难以得知。学生可能一边播放视频课程,一边玩电子游戏,即使建立了完善的慕课平台,也不免出现“mooc代刷”“慕课代上课”等现象。

三、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集中授课的优势仍是移动互联网教育无法替代的。本文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应以课堂系统化教学为主、慕课碎片化教学为辅,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一)课堂系统化主导教学

1.审计理论系统化。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相关理论研究也百家争鸣。学术界普遍认为,审计是在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所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基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按主体的不同逐步形成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每一种审计类型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也呈现出不同的职能与特征。关于审计的定义,不同科研机构和学者们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提出的。我国审计界在对审计定义进行了大量探索和论证后,也了多个关于审计的定义,其内涵也愈加丰富和精准。审计理论观点众多,知识体系庞杂,应当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详细深入向学生介绍审计理论,引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互动环节,以便学生打好基础。2.审计学原理系统化。目前我国本科阶段的审计学教学主要以民间审计为背景,故本文主要以民间审计的原理为例加以分析。民间审计发展至今,审计目标已由传统的查错防弊演化为财务报表鉴证,审计模式也不断演进,从账项基础审计過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如今的风险导向审计,本科阶段所教授的审计学原理,也主要指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其核心在于控制审计风险,为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人员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把大部分资源分配至高风险领域,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工作表现为一个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涉及较多专业术语,逻辑严密,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勾勒出审计学原理的框架。

3.审计准则系统化。本科阶段的教学重在应用,审计学教学离不开审计准则的指引,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我国都有相应的准则加以约束。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突出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思想,并要求其在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对于民间审计,我国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其中的鉴证业务准则框架下的审计准则是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法律基础。通常,审计学教学都会对审计准则体系加以介绍,而许多审计学教材也依照审计准则的思路撰写。因此,审计学教学与审计准则的学习息息相关,针对审计准则,教师应当结合审计学原理系统化讲解。

(二)慕课碎片化辅助教学

1.细小知识点碎片化。审计学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诸如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对于大多数首次接触审计学的学生而言,这些专业术语或多或少存在理解难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往往存在课时限制或出于对课堂整体的把控而忽视一些细小知识点的讲解。倘若每个细小知识点难以理解不到位,积少成多,终将影响对整个审计学课程的理解,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克服上述教学缺陷,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将一些细小知识点录制成慕课,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学习。例如,对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教师可以就其区别录制短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再如,对于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教师同样可以就该细小知识点录制慕课,结合财务报表向学生传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2.审计学框架、思路碎片化。教学应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审计学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学生会难以理解审计学的核心思想;如果过于笼统,又难以把握细节的知识点,导致基础不牢固。拥有清晰的思路才能让学习变得轻车熟路,而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做到节节课强调审计学的思路,若学生也遗忘了教学思路,后续的学习会变得困难重重。因此,除了针对细小知识点外,对于审计学的框架和思路也应当进行碎片化教学,以慕课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例如,审计学的整体框架;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思路;每一个审计业务循环的思路等,都可以录制成简短的慕课。

3.审计案例碎片化。审计学是一门集会计、经济法、税法、管理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理论与实务并重是其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审计学教学不能脱离实务案例。目前的审计案例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并不熟悉实务业务,导致审计案例教学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案例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审计学课堂中,几乎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的效果较差。审计案例教学若融入慕课,教学内容可以由实务领域的专家承担,将实务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审计案例慕课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形式,一方面可以优化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4.审计实务碎片化。审计实务教学是审计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会在大四开设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审计实务。然而,多数高校却并未展开系统性的审计实务指导,往往只给审计模拟实验安排很少的课时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几乎无法真正掌握实验系统,只能根据自己的摸索将模拟系统中的内容填满以应付考核,审计模拟实验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如若引入慕课的形式进行审计实务指导便可轻松解决目前的问题,学校不必受困于课时限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四、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慕课平台体系的支持,这一体系应包括慕课平台、教学资源体系、教学考核体系等。慕课平台的搭建是整个慕课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它为载体,可以将审计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呈现在互联网上,师生能够在该平台上展开互动,完成辅助性教学活动,以有效支持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是开展慕课教学的基本保障,传统的教材及配套练习无法满足慕课教学模式的需要,要充分实施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应当大力建设网络化的审计学教学资源;教学考核体系的重塑能够优化现行考评体制,有力地监督慕课教学活动整个流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将考核体系信息化。

(一)慕课平台建设

慕课平台可以把线下的教学流程都呈现在网上,包括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堂笔记、随堂测验、课后作业、模拟考试等,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为教学提供支持服务,例如微信、短信、邮件、网页等,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监督。在这个平台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输者变成了问题的解答者和教学流程的监督者。通过慕课后台,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情况、问题疑惑,从而针对性地展开辅导。对于审计学来说,其内容晦涩难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通过慕课平台,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解答,打破审计学“难教难学”的困境,让慕课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

(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了基本教学资源和和拓展教学资源。基本教学资源主要指慕课的微视频,拓展教学资源包括题库、案例库、作业系统、问题讨论材料、学习与交流工具等一系列辅助教学资源。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慕课微视频的录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审计学教学特点录制适宜的微视频,必要时可以借助实务领域专家的支持。对于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力求将审计学最前沿的信息融入资源建设,题目的设计要区分难易程度,题库资源要时常更新,作业布置适量且有针对性,采用的交流工具需要使用便捷且便于沟通。慕课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和每位教师的努力,也突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审计学慕课教学资源的建设更需要教师在加强科研的同时随时关注审计的前沿动态。

(三)教学考核体系建设

慕课建设论文篇(8)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传递智能化的发展,使得相关信息产品飞速的更新换代,这也为教育产业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慕课作为学习、网络、教育的代名词于2012年飓风般在中国蔓延,它的出现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尤其对于慕课的发展趋势和对中国教育行业的影响关注得更多,如:张鸷远(2014)慕课发展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时代的到来,但当前它还处于探索阶段。慕课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虽然MOOC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但由于慕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有许多不完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更有人预言慕课将会颠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重建中国教育模式等,然而在如此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草草下结论还是不严谨的。尽管我们看到了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风标作用,然而在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大环境下,其健康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智能知识管理为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交流学习为主的信息化慕课发展平台,填补中国教育与世界一流教育链的空缺。

1中国慕课知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1.1慕课与传统远程教育的区别

尽管中国的远程网络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为大家所关注,其主要的参加者多数在于想要获得成人教育文凭的学习者,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远程教育成为那个时代的首选,但是慕课从本质上还是有别于传统的远程教育的,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的互动都是传统远程无法比拟的。尽管二者有着一对多的教育模式的共性,同时都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传统的远程教育只是由教学视频到学习者的单向输入模式,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之间没有任何的逆向交流的机会,那时候远程教育的网络只是起到了一个点对点的知识传递作用,而慕课知识信息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学习者与教师两者之间,还包括被授课人群的社区互动,而这个社区的成员也是以不同的目的参与进来,可以是大学的学生,可以是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但是对该课程的感兴趣的人,或者是各种培训课程的受训学员,这时的知识传递是沿着节点的网状结构蔓延,没有一定的顺序,因此慕课知识的传递更具有广泛性,知识需求者学习的目的性很明确,这些都决定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最终效果要远远高于远程教育版本。同时,由于学习者各自的背景不同,在学习社区互动时,不仅仅是知识的攫取者,也是新知识的提出者与奉献者,这就使得慕课的教学领域被拓展得更宽更深,而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也有可能会发生了变化,教师变成了相关领域的学习者,而学习者作为此领域的资深人士变成了知识的传授者,这些都是原来的远程教育所无法实现的。

1.2中国慕课面临的问题

慕课在被接受与传承的过程中却收到了很大的阻力。起源于学校教育的慕课是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诞生的,并应该在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衍生下逐渐发展更新,其核心特征应该在于知识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然而中国的现状是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还具有匮乏性和不平衡性,目前有些慕课的开发仅仅处于将部分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的状况,没有实现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尤其对于科技水平较弱的地区,源于政治、经济等区域保护所产生的信息技术屏蔽都造成了慕课建立初衷的发展阻碍,使得其无法实现信息化的标准。这些原因造成了慕课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众多的慕课研究都集中在对于慕课发展前景的预测中,而对于慕课信息化平台建设模型的研究成果却未见,因此本文提出了以智能化云计算体系为基础,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的慕课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为中国高校的教育模式提供新的思考。

2慕课智能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我们把智能知识管理理念应用于慕课建设时,主要包含两个平台的建设,他们相对独立,又互溶为彼此。一方面是探讨如何利用可能的云技术手段构筑一套系统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这种平台类似于点状的网络构造[3],学习者在其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既是知识的接收者,也是知识的反馈者,同时知识社区的交流者。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从大量数据和信息中获取知识并进行管理的系统研究和知识整合利用的方法的设计,使信息爆炸转化为知识的智能化个,从而提升组织及个人的信息利用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2.1慕课云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模型

慕课的研发包含课程内容的制作和管理体系的运行,不仅需要有相关课程及知识的开发团队,还得具备强大的软件及硬件网络平台的研发团队,慕课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就是作为云课程它需要有自己的运行平台,因为云平台具有目前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存储系统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云平台的数据都在云端,属于数据的虚拟平台,不需要专用的存储器,节省了平台的应用空间和维护成本。其次,数据在云端可以自动升级,学习者任何时候登陆都会得到最前沿的信息。再次,云平台能够使软件和硬件的资源呈动态流动,大大提高了其服务性的效能,同时能够使数据记录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有利于自助学习的发展趋势。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要有学校某个专业课程开发团队,还要有相关知识背景作为课程的补充及社区讨论的理论支撑,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专业领域,还包含交叉学科的研究,这就决定了各个专业人才需要被汇集在一起共建这样的一个平台,只有校级的管理部门才能够做到统一整合这种教师资源和技术资源,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慕课平台的开发必须要由学校来牵头承担,才能保证慕课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同时如何将相关的知识通过视频制作等技术手段转换为云课程应用于平台更是此管理体系的关键,因为云课程的实施完全依赖网络数据库运营,所以技术平台和管理团队的构架支持在运行中尤为重要。2012年麻省理工和哈佛曾经共投入6000万美元进行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初期的运行,因为他们意识到具有知识产权的慕课才是其长远发展的保证,所以由学校管理部门承担组织建设的任务是最佳的选择。同时慕课运行的后台技术也是客户隐私权的管理门户,尽管目前慕课是以免费的形式出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注册课程的学习者的个人资料是可以公开的,因此,云端的数据安全是校园信息平台管理更加关注的问题,安全的应用程序和技术,最新的加密技术甚至是安全协议,都是慕课信息化平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2慕课信息化平台知识交流构建模型

知识是网络化连接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4]。学习的控制权掌握在学习者自己的手里,学习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给个人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对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同时,只要是拥有互联网的条件,参与知识发展的学习者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学习社交网络。在这样的空间里,知识的容量和学习者的容量都是无限的,然而要保持这种空间的充盈性,对于慕课的课程选择和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慕课模式,通识类的优秀课程往往会满足这种要求,因为对于这类课程的需求量会更大一些。慕课之所以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崛起离不开其高效能性。这种学习的高效能性来源于慕课的知识管理平台。这个服务系统包括知识分类管理和知识搜索两大部分。慕课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模式类似一个知识编辑器,它能快速编辑及描述复杂领域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知识节点的拖拽,迅速形成网状的知识组织形式,这就是知识创建的过程。然后通过慕课的教学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这种知识地图,从而将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慕课的设计主要是以视频形式出现,长度为10钟左右,课程设计以知识点为主线,辅以教师的讲授和实物视频或动画视频,最大的优点在于学习者可以随时停放、快播或回放,这就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习者通过享受这种知识成果,减少了很多工作上和时间上的压力,使得知识的应用过程更具意义,其学习目的也更加明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会达到这种极致。国内的慕课发展刚刚开始,有些课程为了追求其课程的感官可视性和娱乐性,在教师讲解的同时配有独创的情景动画,实际上却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不仅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同时其动画的设置情景过于人为的复杂化,反倒使得观看者混淆了学习的重点,适得其反。

3结论

无可置疑,慕课为中国高校信息时代的教育又增添了新的模式[5],但是在教育细节上还需要时间去完善,如要建立合理的慕课课程设置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化技术标准等,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性和公益性。因此,当人们开始用理性的视角看待慕课的时候,对于这一新事物持平静心的态度去研究和探索,对慕课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总之,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存储方式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这是一场人类思维上的大变革,慕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内信息个性化的传递新模式,在高等教育供给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的市场上,成为教育变革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陈卲继.接受“慕课”还是面临衰退[N].中国教育报,2013-9-27.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慕课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3]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论坛,2014,(1):10.

慕课建设论文篇(9)

1 信息素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信息索养教育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职能之一,它包括:面对本科生新生和研究生新生不同层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基于各个学院学科服务的参考咨询,及不定期的文献检索工具使用及文献管理软件应用的讲座等。诚然,这些信息服务对提高本校师生的信息索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了许多问题。①传统的倒灌式教学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容易引起学生倦怠。②信息索养教育课程大多要求实践和操作,一次性的教学方式难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授课内容无法多次重现成为信息索养教育需要突破的重要问题。③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部门,信息索养课程仅仅被当作获取学分的工具,导致学生对图书馆开展的课程不够重视。④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互性,一方面,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被真正检测   

针对信息索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些高校图书馆开设信息索养教学的专栏和平台,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仅仅建立了课程的视频,模式单一,系统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2 慕课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2.1 慕课的特点    

慕课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   

(1)时间与空间上的开放性:空间上,慕课在网络平台上的建立决定了其自身的可共享性,时间上,慕课的内容可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也是慕课设计的优势之一。同时,慕课可以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   

(2)课程内容的独立性:慕课通常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每个课程都是独立的,教授内容可以独立实施与应用。

(3)翻转式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慕课的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自主的挑选观看的课程,对于没有掌握的课程可以选择多次观看,慕课的出现增强了师生传授知识的可交互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至关重要

2.2 慕课的设计原则   

信息索养教学慕课设计分为两个主体,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它分为信息索养教学的慕课内容设计和信息索养教学的慕课平台设计。根据上文总结的慕课自身的特点,对应的慕课设计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1)开放性原则:根据信息索养教学的内容进行区分,分别把对应的慕课挂到图书馆网站和需要专题培训的学院网上,供校内师生无地点无时间无次数的畅通观看,设置多种网络途径供学习者畅所欲言,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与共享。   

(2)独立性原则:每节信息索养教育慕课必须是完整独立的知识点,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对知识点的分解需要保证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3)多元化原则:慕课的开设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除了需要同学强制完成的如人馆教育等必修课,大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行掌握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因此课程的设计需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多元化的资源供学生选择

3 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慕课内容的设计   

信息索养教育是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搜索、信息过滤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信息索养教育的支撑单位,能否做好信息索养教育的内容规划是衡量图书馆是否具有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教育的目的不同,将信息索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分为新生培训与人馆教育、常规信息索养通识教育和专题数据库教育三个方面。

3. 1新生培训与入馆教育内容的设计   

新生培训与人馆教育是由图书馆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也是每个院校都要求学生必须参与的课程,它通常主要包括图书馆的概况介绍,馆藏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纸质图书的查找方法和中图分类法的基础知识。新生培训与人馆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短时间内熟悉图书馆资源,掌握基本的检索方法获取所需图书信息,也为学生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学术能力打下基础。

3. 2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内容的设计   

信息索养通识教育是高校信息索养教育的主体,信息索养教育由于其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并不能通过单单一两门课程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索养通识教育的课程系统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是图书馆的扩展职能。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从横向来看,本科培训招生的总共有26专业,其中15个为医学相关的专业,其余包括管理学、文学等和医学无交叉性的学科,不同学科的学生对数据库需求类型是不一样的;从纵向来看,浙江中医药大学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点和29个硕士点,学生层次的深浅决定了学生对数据库的需求层次是不一样的。  

 因此,经与课题组成员的讨论总结,信息索养教学常规课程的设计分为五个部分。①电子信息检索:电子信息检索作为必修课分为面向本科生和面向研究生的两个种类,介绍的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做科研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数据库及其基本的使用方法。②文献管理软件使用分析:包括Note ExpressE一learning等文献管理软件等,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授课的重点在于文献管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力图让学生在了解工具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软件,为以后的深人学习掌握某一种文献管理软件打下基础。③前沿信息科学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与信息工具也源源不断地涌人视野中,如RSS的同步资讯的介绍等,引进新的信息科学,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科研中使用新的方法和工具。④国际数据库检索使用:聚焦在EI} WOS等学校购买的外文数据库资源。⑤医学类信息检索和使用: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医学类专业院校,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本校学生的主体,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采购了万方医学、PubMea等多种中外文医学类数据库满足中医药院校学生科研学习的需要。

3.3 信息素养专题教育的设计   

信息索养专题教育是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人讲解的教育,如果说上文中信息索养通识教育是从广度上完善了信息索养教育的内容设计,那么专题教育的建立就是从深度上让信息索养教育的内容多样化和完整化。   

根据教育的目的不同,课题组把专题信息索养教育专题教育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信息检索智库:包括电子图书数据库和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主要包含超星电子图书、独秀图书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和EI } WOS等引文数据库。   

(2)文献分析信息索养教育:如何构建知识图谱Citespace,中外文专利数据库的使用等

(3)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使用Word撰写论文排版、利用Excel分析数据等。   

从学生角度而言,在专题信息索养教育中,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决定了学生在慕课智库的选择时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慕课名迅速筛选出目标课程,达到随需随学的目的。然而,对于图书馆教师而言,专题信息索养教育的建立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学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加强教师分工和知识储备是建立专题信息索养教育智库的重要前提。   

综上,根据学生专业和学生层次不同,课题组对信息索养教育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和专题库教育划分,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前提,进行信息索养教育慕课内容的设计。

4 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慕课平台的设计   

慕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中心建立的可供师生互通有无相互交流的平台,它除了提供基本的视频、教案、课件、习题等信息,还搭建一个可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课上内容进行讨论和拓展学习的虚拟社区。

4.1 教学视频模块   

教学视频模块是信息索养教育慕课平台的主体,也是慕课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学视频重点是否突出,课件内容是否丰富决定了慕课平台的发展潜力。在教学视频模块下,按照新生培训与人馆教育、信息索养通识教育和专题信息索养智库教育依次分类,逐步展开,按从粗略到细致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进行点击查阅。

4.2 学习资料模块   

学习资料模块作为用户进行自学的辅助工具,排版在教学视频模块旁,可供用户在浏览教学视频时同时打开。它包括:教学课件,教师教案,课程PPT,课后练习题等。在学习资料首列列出链接和慕课课程名,同时也给出本课程的交流论坛模块的链接。

4.3 成果侧试模块   

图书馆建立信息索养在线测试题库,并提供窗日供学生提交练习作业,在成果测试模块设置课业提交时间节点,如适用于学生的新生培训与人馆教育的作业。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纸质作业提交的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在客观上减少了时间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浪费。

4.4 生交流论坛模块   

交流论坛模块采取BBS的论坛方式,建设学习心得模块、资料共享模块、课后答疑模块和畅所欲言模块四个子模块。学习心得模块的链接设置在相关学习视频的右侧,用户在子模块上记录自己的思路,启发或学习方法等。资料共享模块是供用户上传非本平台提供的其他途径的有关课程的资料,用来开拓用户的思路。课后答疑模块是用户提出信息索养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定期进行回复解决问题的模块,这也是唯一需要教师全程参与的子模块。畅所欲言模块是供用户与用户交流的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的兴趣点引发话题,进行自由探讨和学习。

慕课建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256-02

一、慕课的现状

在国外,MOOC课程模式起源于网络开放课堂,起源于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cMOOC强调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课程设计者、学习资源、学习者组建学习共同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大规模在线课程形成,出现了Coursera、edx及udacity等大规模平台[1]。

在国内,MOOC同样受到关注,于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宣布加入在线教育edx,同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宣布加入coursera,当前慕课在中国正快速发展[2]。

随着微课和慕课的广泛应用,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模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计算机基础教学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促进了课程改革。(2)随着慕课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众多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多少都要受慕课影响。(3)学习方式和授课形式的变化,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

二、慕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使用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慕课当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并且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及教学实践,探索慕课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关联,探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探讨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慕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使用,主要目的如下:(1)在高校课时量较满的情况下,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时不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的教学。(2)利用慕课,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完善结合,有效提高授课质量。(3)数字化资源改变着课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包括课内考评和课外评价。对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产生影响,尝试与现代化技术结合,以更有利的方式考评。

慕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使用,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本课题通过深入教学一线,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关注慕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慕课教学模式具有新颖和独特的特点,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目前大部分高校包括一本、二本和三本或高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各个高校课时不等,比如在我校学时数为32,在其他院校可能会是64课时、甚至96课时,实施扩展课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3]。我们也在思索如何在减少课时的情况下,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好、学好。(2)在当前教学中,有效的使用现代化通信方式实施课外教学,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在我校,当前计算机实验室发展规模比较迅速,在获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情况下,把当前的电子设备发挥重大的作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让使用者尽可能方便地使用已有资源,实现数字化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慕课建设和使用。

我们建设慕课使用的平台是中国大学MOOC的爱课程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经有数万门课程在线开设,是使用范围比较大和平台稳定性^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身份不同,所拥有的操作权限也不同。学生在选择课程学习时,不但支持电脑网页观看和学习,还支持苹果公司的APP下载安装和Android系统安装。非常适应学习的多手段和多方式。爱课程平台的教师端可以实现公告、设定评分标准、添加课件、布置测验和作业、在线考试和线上讨论等多种功能。

涉及课程的内容都要由老师精心设计和规划,所讲授的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尤为重要,这决定着这个知识点要如何分解,讲解,以视频、录屏还是课件等方式展示,这个知识点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测试、讨论或互评等方式评价。所以做慕课的第一步,是实现每个知识点的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动手操作能力的练习。所以在策划知识点分类时就分成了两大类,理论讲解类和实践操作类。理论部分考察主要以理论测试题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主要以结合校内考试系统,互评和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目前,这门课程的慕课教学已经在部分班级的教学中应用,实践的效果有待验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能很好的调动同学们的兴趣。

四、结束语

虽然慕课开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在国内一些著名的平台上,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精品课程还是成倍增加。如何向已经建设完善的课程学习,使得自己所建设的课程能够适应当前的技术和发展,能够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有所促进,还是要不断思考和不断进步的。

参考文献:

[1]宋文.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D].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5,(5).

[2]蒋卓轩.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

[3]孙勤红.大学本科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自学与必修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5,(10).

[4]董晶.慕n(MOOC)的发展现状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硕士研究生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5,(5).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for Class Construction

SUN Qin-hong,LIU Fen-xiang

慕课建设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28-02

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人才严重短缺,高等院校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同时专业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技术水平,因此形成合理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便成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借鉴慕课这一新兴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以软件工程专业下的数字媒体方向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笔者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

“慕课”这一术语实际上是英文“MOOC”的音译,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英文缩写,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08年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了慕课这一术语。斯坦福大学教授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联合开设了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6万多名学生注册学习。之后,投资商与顶尖大学合作推出了Udacity、Cousrera、EDX三大慕课平台。自2008年以来,全球已开设了13000多门慕课,包括近20种语言。2013年起,中国的大学开始加入到慕课实践中。2013年上半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相继加入Coursera平台。同年9月,以北京大学第一批慕课课程上线为起点,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纷纷加入到慕课的课程建设之中。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标志着国家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对慕课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的赞成态度。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表示,“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慕课能在多方面、多角度吸引众多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原因在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的优质性。慕课课程的提供者通常来自于世界一流高校,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高并且种类多。每一门慕课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每一个微课视频中的授课内容事先一定经历过反复的推敲和耐心的演练。据调查,除了课前的辛苦准备,授课教师还要每周平均花费若干小时进行课程答疑,每门慕课至少配备2位助教,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反馈。名师授课和精心准备决定了授课内容的精品性,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同时为高质量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的课下反馈为课程的品质提供了保证。

2.授课资源共享。这一全新的授课、学习形式的目标就是一流教育资源的无条件共享。慕课的开放属性对学生参与没有门槛限制,也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全球各地的学习者以在线注册的方式就可以立即成为慕课课程的学习者,获取在线学习资格以及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3.课程学习的个性化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线课程的内容由学习者的个人兴趣以及知识储备进行选择。慕课就像一个大型的“知识超市”,教师精心制作的课程就是货架上的商品,而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类似于商品的采购,同时,课程学习的个性化也反映在学生对授课风格的选择上。从这个意义来说,慕课的授课形式能够得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学生自主完整课程的学习。

二、慕课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理论教学模式思考

(一)数字媒体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本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下的数字媒体方向开设的理论课程有: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和数字媒体新技术;实践课程有: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和数字媒体应用实践等课程。该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前沿;具备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制作动画的技能以及开发游戏软件的能力;掌握视、音频合成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视、音频编辑、剪辑和特效制作等技巧进行独立创作。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方向定位模糊导致的授课内容不明确。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和软件工程学院都开设有数字媒体方向的课程。软件学院开设的数字媒体方向既不能复制计算机专业的完全依赖编程技术,也不能照搬传媒艺术专业的全部学习软件操作,有必要和其他学院开设的相关方向有所区别:应当在学习多媒体软件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技术背后的算法和原理,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日后的研发工作。

2.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理论授课中,学生往往喜欢看实际的案例,在讲授算法和原理的时候兴趣不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案例的搜集,并进行课堂的讲解提高互动。

3.缺乏课后的深入讨论。仅仅依靠课堂有限时间的讲授,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熟练运用,可以组成兴趣小组,在课后将所学知识进一步讨论,还可以将有趣的想法转变成科技作品。

(二)基于慕课的理论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慕课的优势,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对现有的数字媒体方向的理论教学进行改进,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课前环节。通过对微课教学形式的强化,逐渐实现慕课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事先根据知识点进行归纳,并精心设计和制作十多分钟的视频课程。由于时间相对较短,教师能够抽出足够的时间对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语速语调进行反复演练和调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授课教师可以考虑结合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前沿,将重点放在补充新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和综合能力;重视先导课程的衔接,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组织形式。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前练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准备和熟悉。

2.课中环节。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数字媒体课程慕课化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计划在理论和实践讲授时的侧重点。教师也可以将数字媒体课程群中实践性较强的部分以教师亲自演示的方式对学生直观呈现。同时,在授课形式上,可以考虑邀请企业的一线开发技术人员以项目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进一步,学生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后,就可以借助实训及实验等方式,深入开发出优秀的多媒体作品。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在授课细节方面,教师可以在幻灯片的设计上通过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某一理论或技术细节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积极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流程上,则可以考虑采用基本概念讲解、技术分析、作品鉴赏三个阶段。

3.课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意见反馈和评价考核两方面,从多种渠道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还可以通过作业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完善教学内容设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通过总结该课程教学中的运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慕课教学的相关规律,积极探索慕课教学新模式。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设置

理论课程考核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可以考虑通过课程讨论、章节测验和课后作业三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

课程讨论: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教师发起的讨论。慕课平台默认只有在该区域进行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数字媒体课程每一小节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章节测验:每次测验可以设置一些客观题,如单选题和判断题。每次测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只有1次完成机会。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可以提前进行说明。课后作业可以考虑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分,并且设置合理的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体现公平和公正,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建议。系统默认互评下的学生作业成绩,每个得分项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

三、结语

慕课理念在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研究慕课对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弥补传统理论教学受时间、空间制约的缺陷,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施一满.慕课(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J].学术论坛,2015,(9):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