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9 00:14:46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1)

“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淡的在云中躲闪。大家先回去发几声感慨,该恕的该怨的再听审判。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这 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们发现这对相爱的恋人死在了凯普莱脱佳的墓地里,一名主持大局的亲王发出的最后的感慨。合上书的我,一种莫名 的悲伤和愤怒相互纠缠着从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禁想: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什么样的人心啊?

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一对注定相爱的恋人却分别出生在一对仇人的家里。长大以后的它们一见钟情,可未满14岁的朱丽叶在建到罗密欧后仅说出了这 样一段话:“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昨天的仇敌,今日的情人,这场恋爱怕是要种下祸根。”这难道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少女该说的话 吗?我想那不是,从小被家人不断灌输着“蒙太玖家的人是我们世代的仇敌”如此可怕的想法,就不难理解本应十分单纯的少女心会变得如此忧郁和无奈。此时仇恨 所带来的极大的恐惧已经远远超过了她与罗密欧的爱情……仇恨?仇恨!对了,就是仇恨!是仇恨使他们悲惨凄凉的殒灭,是仇恨使得两家原本善良的家仆们开始互 相残杀,这该死的仇恨,甚至连无辜的小城人民也不肯放过:在他们圣洁的双手和心灵上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挥洒下了一个又一个无辜者的鲜血!这是一股强烈的 邪恶力量,足以控制人的心智和理智。这该死的仇恨!

男主人公罗密欧在书中可谓是“一大堆鹅卵石中闪着光的蓝宝石”。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脱离了封建 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的心;他追求一种自由、自主、美好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 不退缩;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脱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愿;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 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为朋友报仇,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不小的劫难,显示了他高 尚的品格。正是在家庭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青衣等一系列故事情节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气质才得以充分的展示。而女主人公朱丽叶只是一个未满14岁的 贵族小姐,可她勇敢、坚强、智慧,冲破了大家族的重重束搏,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这种但是在当时庸俗的上层社会的小姐们中是十分难得的。

可就是这一切的一切,在那种封建保守的社会环境中是绝不容原谅的,才促使他们的生命一步步走向毁灭。可见封建的思想和传统,不仅仅会控制人的内心,在某种时候它更会成为一把杀人的利器啊!

真是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个结局。如果它是个悲剧,可男女主角虽然死了,可他们的爱情却成为了永恒,并且因为他们的死亡化解了凯普莱脱何蒙太玖两家多年 的恩怨;可如果这个完美的结局,但为了化解宿愿而牺牲一对恋人的生命,这又是否值得?但无论它是有缺憾的还是完美的,它早在400多年前就成为了传世的经 典之作,人们在乎的不是它的结局如何,而是书中的男女主角追求理想、爱情、自由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这才是这部书的魅力所在!就让这份魅力,这 份美好,永远地传递下去,永远……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2)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剧中主人公罗密欧、朱丽叶成为了爱情悲剧的代言人。然而,大多数后世的电影、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地美化、拔高了这一对恋人的爱情,赋予了这对恋人过于崇高的价值和意义。《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结尾,但他们的爱情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主人公为爱殉情的做法并不值得称道。

[

关键词 ]爱情;悲剧;误读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坚贞不渝的爱情令无数读者未知动容。然而,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和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神圣性逐渐显得模糊、脆弱。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寄予了更多的是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爱情的神圣性禁不起推敲。“它给读者和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那一行行脍炙人口的诗句,是他们在一起短暂的幸福时刻”[1]

首先,《罗密欧与朱丽叶》反封建的主题这一经典论断本身就值得怀疑。作品虽然以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为背景,但这并不能说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是反封建性质的,因为世仇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有可能发生。比如,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阿伽门农》中,阿伽门农就和其堂弟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老凯普莱特为朱丽叶安排婚事是基于表兄提尔伯特死后,朱丽叶整日郁郁寡欢的前提下,希望朱朱丽叶借此摆脱忧伤。并且,老凯普莱特对朱丽叶已婚毫不知情。考虑到这些因素,老凯普莱特为朱丽叶安排的婚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的包办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实际上是为了冲破世仇阻碍,而不是整个封建制度。

如果说仅仅是罗密欧朱丽叶为爱殉情使蒙太古、凯普莱特家族冰释前嫌,这样的说法更值得商榷。两家仆人发生了械斗时,蒙太古家族的家长——蒙太古夫妇对械斗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他们很高兴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参与到械斗中去。老凯普莱特也认为“像我们这些有了年纪的人,保持和平还不是一件难事”。[2]即使罗密欧混迹于凯普莱特家的舞会,老凯普莱特还是夸赞罗密欧是一位“品性很好”的青年,要“和和气气”的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由此可以看出,两家家长对世仇引起的争斗并不持肯定态度,他们内心对长期以来盲目的仇恨早已身心俱疲。联系到十六世纪英国国情,“新生的市民阶层需要的是和平、秩序,最渴望一个能够安居乐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环境,最痛恨莫过于破坏社会治安。。。他们的一再出场,让人们听到了新时代到来的步伐”。[3]与其说是他们的爱情悲剧使两家仇敌化干戈为玉帛,不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是压倒两家仇恨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过分夸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瓦解两家仇恨中的作用并不妥当。

即使一个现代的年轻人的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显得过于冲动。这群暴躁、自有的年轻人注定要走向毁灭,恋人们如本身的空想一样显得不真实。[4]与朱丽叶相识时,罗密欧仅仅只有17岁,他对朱丽叶一见钟情,认为她是“绝世的佳人”,“凯普莱特家美丽的女儿”。这些感受完全以视觉为基础,缺乏对人物内在秉性的审视和洞察。从戏剧情节发展来看,二者的情感经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星期日相遇,星期一结合,星期二被迫分离,星期四双双殉情。在罗密欧的精神领袖劳伦斯神父看来,罗密欧是一个“朝三暮四”的青年,他痛斥罗密欧:“难道以前你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背你抛弃了吗?”[5]劳伦斯神父答应为二人证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你们的结合也许会使你们两家释嫌修好”。[6]证婚时,劳伦斯神父提醒他们“狂暴的欢乐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

莎士比亚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机智地把夏洛克引入绝境,轻轻松松地解决了令那么多男子束手无策的难题;《无事生非》中,贝特丽丝自己对恋爱和婚姻的超俗见解鹤立于一群庸俗的男子之上;《李尔王》中,考狄利娅在遭受误解后以德报怨,出兵为父亲讨回公道;《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无视社会上的种种偏见,坚定不移地爱着奥赛罗 ……与她们相比,朱丽叶的动人之处在于她似火的热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和罗密欧只有一面之缘,她认为“如果他(罗密欧)已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她坦诚地告诉罗密欧“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矜持作态的人”、“我的爱情像海一样深”。但当朱丽叶听说表哥被自己的爱人杀死时,罗密欧的形象骤然成为了“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7]作为一名不满十四岁的少女,朱丽叶的狂躁似乎无可非议,但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少女所理解的爱情到底能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呢?

同样是大家闺秀,同样是对爱情,朱丽叶的坚定果敢远不如《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美狄亚,能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男人的强悍与女人的心机结合在一起,铸就了美狄亚复仇时的利刃,她用这柄利刃向蔑视和压迫女性的世俗宣战,为了自我而不惜牺牲一切,这是美狄亚形象魅力的根源,她的聪明、强干全是为这复仇女神的形象而存在,她的复仇计划令人匪夷所思,她的艺术形象也比单纯盲目的朱丽叶更具有感染力。

和四大悲剧中的主人公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缺少了勇于承担的责任感。与罗密欧相比,以王子哈姆雷特为例,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之后,他原先的世界观已经完全颠覆。辱在备受屈的环境中,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杀可以结束眼前的痛苦,但这实际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拥有高贵的承担,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他“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决心背起生命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在信仰被完全摧毁、备受屈辱的环境里残存,完成自己作为一个王子神圣而悲壮的使命。在为父报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他没有选择在克劳狄斯祈祷的时候动手,他不仅要摧毁克劳狄斯的肉体,而且要消灭他的灵魂。[8]从某种程度来说,罗密欧甚至不如《麦克白》里多重性格的野心家麦克白,毕竟,麦克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要擎起雄壮的盾牌,尽他最后的力量。而罗密欧遭到放逐后,他“在地上哭的死去活来”,朱丽叶也只是“哭呀哭呀的哭个不停”。他们不知道怎样直面生活的挑战,更没有能力承担生命的重担。在他们的爱情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的仅仅只是少年的冲动和狂热。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浓厚浪漫主义精神的爱情带给读者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冲击,而不是心灵上的震撼。

无论是浪漫多情的罗密欧还是热情洋溢的朱丽叶,二者的形象都仅限于一位的,剧中并没有涉及他们性格的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完全沉溺于自身的小世界不能自拔。劳伦斯神父的一番话也佐证了这一点,当罗密欧因被流放准备自杀时,劳伦斯痛斥他“天地好不容易生出你这一个人来,你却亲手要把自己摧毁!辜负了你的七尺身躯,辜负了你的热情和智慧。”[9]

无论是对待爱情还是生活,我们青年更应该向《飘》里的主人公郝思嘉学习,学习她作为一个人直面生活的勇气,在生存过程中的坚定勇敢,源源不断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平时期,郝思嘉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战乱时期,她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了家庭的主心骨。战后的阿希礼还在生活在自己的记忆里,为断壁残垣黯然神伤时,郝思嘉已经开始为新生活而奔走。即使爱女不幸夭折,真正的爱人白瑞德也离他而去,郝思嘉还能够昂起胸膛说,毕竟,明天是新的一天。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前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此时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性还不够尽善尽美;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作者“主要为公共剧场的观众创作,他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为观众提供娱乐。”[10]为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戏剧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因此造成思想性的欠缺。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解构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神圣性。

由于缺乏对人性的揭示普遍意义上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性也仅仅流于表层。令读者为之动容的,也许只是主人公们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激情,像两位主人公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因此,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这样的爱情显得异常美好神圣。如果结合文本,剔除过多的感情色彩,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我们完全无需羡慕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参考文献

[4]黄必康:《莎士比亚名作赏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英麦克什利:(《莎士比亚戏剧指南》,曹南洋,刘利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3)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坚贞不渝的爱情令无数读者未知动容。然而,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和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神圣性逐渐显得模糊、脆弱。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寄予了更多的是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爱情的神圣性禁不起推敲。“它给读者和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那一行行脍炙人口的诗句,是他们在一起短暂的幸福时刻”[1]

首先,《罗密欧与朱丽叶》反封建的主题这一经典论断本身就值得怀疑。作品虽然以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为背景,但这并不能说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是反封建性质的,因为世仇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有可能发生。比如,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阿伽门农》中,阿伽门农就和其堂弟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老凯普莱特为朱丽叶安排婚事是基于表兄提尔伯特死后,朱丽叶整日郁郁寡欢的前提下,希望朱朱丽叶借此摆脱忧伤。并且,老凯普莱特对朱丽叶已婚毫不知情。考虑到这些因素,老凯普莱特为朱丽叶安排的婚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的包办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实际上是为了冲破世仇阻碍,而不是整个封建制度。

如果说仅仅是罗密欧朱丽叶为爱殉情使蒙太古、凯普莱特家族冰释前嫌,这样的说法更值得商榷。两家仆人发生了械斗时,蒙太古家族的家长――蒙太古夫妇对械斗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他们很高兴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参与到械斗中去。老凯普莱特也认为“像我们这些有了年纪的人,保持和平还不是一件难事”。[2]即使罗密欧混迹于凯普莱特家的舞会,老凯普莱特还是夸赞罗密欧是一位“品性很好”的青年,要“和和气气”的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由此可以看出,两家家长对世仇引起的争斗并不持肯定态度,他们内心对长期以来盲目的仇恨早已身心俱疲。联系到十六世纪英国国情,“新生的市民阶层需要的是和平、秩序,最渴望一个能够安居乐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环境,最痛恨莫过于破坏社会治安。。。他们的一再出场,让人们听到了新时代到来的步伐”。[3]与其说是他们的爱情悲剧使两家仇敌化干戈为玉帛,不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是压倒两家仇恨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过分夸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瓦解两家仇恨中的作用并不妥当。

即使一个现代的年轻人的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显得过于冲动。这群暴躁、自有的年轻人注定要走向毁灭,恋人们如本身的空想一样显得不真实。[4]与朱丽叶相识时,罗密欧仅仅只有17岁,他对朱丽叶一见钟情,认为她是“绝世的佳人”,“凯普莱特家美丽的女儿”。这些感受完全以视觉为基础,缺乏对人物内在秉性的审视和洞察。从戏剧情节发展来看,二者的情感经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星期日相遇,星期一结合,星期二被迫分离,星期四双双殉情。在罗密欧的精神领袖劳伦斯神父看来,罗密欧是一个“朝三暮四”的青年,他痛斥罗密欧:“难道以前你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背你抛弃了吗?”[5]劳伦斯神父答应为二人证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你们的结合也许会使你们两家释嫌修好”。[6]证婚时,劳伦斯神父提醒他们“狂暴的欢乐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

莎士比亚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机智地把夏洛克引入绝境,轻轻松松地解决了令那么多男子束手无策的难题;《无事生非》中,贝特丽丝自己对恋爱和婚姻的超俗见解鹤立于一群庸俗的男子之上;《李尔王》中,考狄利娅在遭受误解后以德报怨,出兵为父亲讨回公道;《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无视社会上的种种偏见,坚定不移地爱着奥赛罗 ……与她们相比,朱丽叶的动人之处在于她似火的热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和罗密欧只有一面之缘,她认为“如果他(罗密欧)已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她坦诚地告诉罗密欧“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矜持作态的人”、“我的爱情像海一样深”。但当朱丽叶听说表哥被自己的爱人杀死时,罗密欧的形象骤然成为了“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7]作为一名不满十四岁的少女,朱丽叶的狂躁似乎无可非议,但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少女所理解的爱情到底能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呢?

同样是大家闺秀,同样是对爱情,朱丽叶的坚定果敢远不如《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美狄亚,能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男人的强悍与女人的心机结合在一起,铸就了美狄亚复仇时的利刃,她用这柄利刃向蔑视和压迫女性的世俗宣战,为了自我而不惜牺牲一切,这是美狄亚形象魅力的根源,她的聪明、强干全是为这复仇女神的形象而存在,她的复仇计划令人匪夷所思,她的艺术形象也比单纯盲目的朱丽叶更具有感染力。

和四大悲剧中的主人公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缺少了勇于承担的责任感。与罗密欧相比,以王子哈姆雷特为例,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之后,他原先的世界观已经完全颠覆。辱在备受屈的环境中,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杀可以结束眼前的痛苦,但这实际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拥有高贵的承担,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他“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决心背起生命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流汗,在信仰被完全摧毁、备受屈辱的环境里残存,完成自己作为一个王子神圣而悲壮的使命。在为父报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他没有选择在克劳狄斯祈祷的时候动手,他不仅要摧毁克劳狄斯的肉体,而且要消灭他的灵魂。[8]从某种程度来说,罗密欧甚至不如《麦克白》里多重性格的野心家麦克白,毕竟,麦克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要擎起雄壮的盾牌,尽他最后的力量。而罗密欧遭到放逐后,他“在地上哭的死去活来”,朱丽叶也只是“哭呀哭呀的哭个不停”。他们不知道怎样直面生活的挑战,更没有能力承担生命的重担。在他们的爱情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的仅仅只是少年的冲动和狂热。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浓厚浪漫主义精神的爱情带给读者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冲击,而不是心灵上的震撼。

无论是浪漫多情的罗密欧还是热情洋溢的朱丽叶,二者的形象都仅限于一位的,剧中并没有涉及他们性格的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完全沉溺于自身的小世界不能自拔。劳伦斯神父的一番话也佐证了这一点,当罗密欧因被流放准备自杀时,劳伦斯痛斥他“天地好不容易生出你这一个人来,你却亲手要把自己摧毁!辜负了你的七尺身躯,辜负了你的热情和智慧。”[9]

无论是对待爱情还是生活,我们青年更应该向《飘》里的主人公郝思嘉学习,学习她作为一个人直面生活的勇气,在生存过程中的坚定勇敢,源源不断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平时期,郝思嘉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战乱时期,她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了家庭的主心骨。战后的阿希礼还在生活在自己的记忆里,为断壁残垣黯然神伤时,郝思嘉已经开始为新生活而奔走。即使爱女不幸夭折,真正的爱人白瑞德也离他而去,郝思嘉还能够昂起胸膛说,毕竟,明天是新的一天。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前期的作品。一方面,作者此时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性还不够尽善尽美;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作者“主要为公共剧场的观众创作,他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为观众提供娱乐。”[10]为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戏剧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因此造成思想性的欠缺。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解构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神圣性。

由于缺乏对人性的揭示普遍意义上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性也仅仅流于表层。令读者为之动容的,也许只是主人公们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激情,像两位主人公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因此,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这样的爱情显得异常美好神圣。如果结合文本,剔除过多的感彩,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我们完全无需羡慕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参考文献

[4]黄必康:《莎士比亚名作赏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英麦克什利:(《莎士比亚戏剧指南》,曹南洋,刘利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4)

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爱情婚姻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是每个民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每个民族都有其纯洁爱情的典范。我们汉族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西方民族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共同的主题。这两个爱情故事都是讲年轻男女相恋不能结合,自杀而亡,有着殉情这一共同主题。它们原本流传于民间,后经文人之手再创造,跳出了民间文学的范畴,进入纯文学领域而名垂青史。本文将中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重置于其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对中、西文化体系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追踪溯源,以对照分析文本中的悲剧人物受其影响在爱情的表达、对爱情的态度以及为捍卫爱情所采取的行动的不同。一直以来人们都把中国的梁祝故事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都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典范,在爱情故事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一、共同之处

(1)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爱情是幸福的起点,是生命的延续,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蒋前,1998:49)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作为世仇家族双方的子女,他们是不可能结合的,再加上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可谓仇上加仇。然而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因此受阻。相反,面对罗密欧被放逐,父母的反对逼迫和乳媪的态度转变,朱丽叶先是痛骂乳媪,然后喝“毒药”拒婚(朱生豪,1981:78),爱情的力量使他们经受住了可怕的考验,并通过朱丽叶窗下的互诉衷肠、劳伦斯神父寺院里的秘密婚礼、朱丽叶喝毒药装死和双方一起殉情等种种途径排除这些障碍,以实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经过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双方的爱情已经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但当爱情遭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传统、祝父的反对、马家的财势和官官相护的现实等诸多因素阻挠的情况下,通过玉扇坠两人私定终生,祝英台的避婚、骂媒、哭坟,梁山伯相思病亡到最后的哭坟合葬,自由恋爱的两人最终也在“化蝶”这一神话情节中追求到自己渴慕的爱情。通过比照,两部作品为爱情而进行,为爱情而抛开一切、不懈追求努力追求的情节,可以说如出一辙,并以此形成了二者的第一个相同点。

(2)生命永恒的绝唱

如果说作为两部作品的第一个相同点是男女主人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故事进行的话,那么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作为两部作品的共同结果,则形成这两部中西著名悲剧的第二个相同点。罗密欧的死虽然出于误会朱丽叶已死,但是当朱丽叶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时,便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以死殉情;祝英台是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梁山伯故去,便不惜撞开荒冢,与梁山伯共同化蝶。它们所歌颂的都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境界。

两部作品都描绘了相似的殉情情节:从自由恋爱到家长的坚决反对,再到彼此相爱的两人双双殉情,而且都是男方先亡,女方接着追随而去。男女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家长专制、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抗争,以年轻的生命演绎了对爱情的热烈执着和惊心动魄的绝唱,歌颂了青春、爱情和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二、差异

(1)悲剧产生的方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写在他第一时间(1590~1600)的一部著名的爱情悲剧。题材源于意大利古老的民间传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典型的一见钟情,头一天舞会上相爱,当天晚上表白,第二天结婚,第四天双双殉情,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到结婚再到永诀,共历时4天,彼此的好感可以在四目相对的瞬间产生,但真正成熟的爱情在短短四天内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此虚幻模糊的一见钟情怎能建立起牢固扎实的基础?剧情反映了青年罗密欧与朱丽叶两情相悦,但因生活在这个有世仇的贵族家庭而不能结合,终于酿成先后自杀的悲剧发生。事后,两个贵族家庭大梦初醒,握手言和。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给人看的,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恰恰是把一段并不美好的爱情用尽各种手段加以粉饰和装修,使得它变得凄美而悲壮。

但梁祝就不一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起学习生活了3年,3年的形影不离足以使得他们之间产生足够的了解,尤其使得祝英台对这位梁兄进行长时间的观察,3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又能使得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因此他们之间的爱情产生得合情合理又牢固扎实,如果真能长相厮守到白头偕老,肯定是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知心爱人,可惜父母之命与门第的悬殊造成了这段美好爱情的灭亡,这才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们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悲剧。

(2)自由爱情的杀手

中西悲剧的不同很大程度地体现在情节构思的不同上。西方悲剧重视事件的偶然性及个人失误造成的恶果,而中国悲剧则看重情节的必然性和强大势力的影响。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盛大华丽的宴会上的一见钟情引起两人的相爱和秘密结婚,是意外导致劳伦斯的信没有送到罗密欧手中,让罗密欧误认为朱丽叶已死,自己也在朱丽叶坟前服药身亡并导致朱丽叶随后殉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的专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如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可以说不幸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人公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偶然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罗密欧在杀死提伯尔特后不得不说:“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

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自由爱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活的:梁祝的自由爱情和当时整个社会制度格格不入,祝家牢固的封建家长专制和封建婚姻思想,马家财大气粗,甚至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言行也可以说是始终在肯定着传统的以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婚姻制度。比如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学堂,对同是寒窗苦读的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她却一直羞于直接表白。正是封建礼教中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使得青年男女们的爱情表达方式特别委婉,要么眉目传情,要么语言暗示,要么自己苦苦地忍受单相思之苦。一旦双方明了彼此的心意,往往要用私奔的方式来成全自己的爱情。祝英台一定要回家等梁山伯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只能回家患相思。两个人的自由爱情在人间没有结果,最终也只能通过以死“化蝶”的浪漫色彩来作收尾。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死已经成为一对代表思想和社会传统背道而驰的小人物同整个具有根深蒂固封建意识的社会集体之间的较量,并且以小人物的失败而形成结局,是一种社会悲剧。(智量,1985:25-28)

(3)东西方伦理观念的差异

身处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得两部作品的爱情也深深地烙上了各自独特的伦理印痕。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很多地方都折射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影子和那时作者的情感和心态。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但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追求个人的自由爱情与封建家族发生的冲突,其实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处处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他们的爱情纯真自然,毫不顾及结果:为了爱情,罗密欧“见异思迁”放弃了罗瑟琳,朱丽叶“移情别恋”放弃了帕里斯。而莎翁的爱情观还让爱的光芒化解了罗朱两家的世仇,让莎翁这部年轻时的作品充满了青春乐观的气息。

《梁山伯与祝英台》发生在封建制度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东方人的矜持和保守让人感觉到了与西方爱情奔放的不同。梁祝都出身地主阶级,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两人的爱情最扣人心弦的就在于它激烈而有节制,愤怒而不粗暴,失败但却有成功的希望。祝英台爱上梁山伯后虽“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却不敢“把生米做成熟饭”;十八相送中祝英台的感情是含而不露、欲说还休。而作为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也屈就于民众的封建思维,更显得作品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真实。作品除了“化蝶”这一高潮,其它情节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都始终给人一种涓涓细流的舒心,符合中国民众“发乎情,止乎礼”的“礼法常规”。

三、结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非常感人的爱情悲剧。它们流芳百世的真正价值除了爱情悲剧的共性,还有其独特民族文学色彩的个性与特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人们都有着同样的“爱”的诠释。就像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广大读者奉为西方的《梁祝》,所以说,这两部爱情悲剧有着它们同样的内涵。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伦理的差异,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创作者思想的不同,也让这两部经典的爱情故事各具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蒋前.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镇江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5)

把原著作品改编为影像化的视听语言是当前电影史上的巨大飞跃,电影改编是基于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而又突破原著的故事模式,通过全新的视觉对文本主题进行重新解读。透过改编电影,我们能进一步挖掘其凸显的主题元素,从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要把经典文学巨作转化为现代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呈现出影片的深厚思想主题,这无疑是对电影创作者的巨大挑战。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立足于原著的主题元素,并对其进行创新和诠释。因为主题元素是文学和电影中的主要内涵,所以提取文本中的主题元素,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创新,才能再现原著中的精髓。

一、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其电影改编

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洋溢青春色彩的悲剧,故事背景放置在16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两大家族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仇恨,但两家的儿女却在一次舞会中一见钟情,并决定私订终身。罗密欧为了报朋友的血海深仇而将朱丽叶的兄长杀害了,这一行为遭到了亲王的流放。同时朱丽叶的父亲向朱丽叶施加压力,强迫她嫁给帕里斯,在这种情况下神父给朱丽叶吃了一种假死药,并秘密通知罗密欧赶回来与之相见,而当罗密欧匆忙赶回墓穴的时候并不知道朱丽叶是假死,所以他也为了追寻爱人而去当场就自杀了。当朱丽叶醒来的时候看到罗密欧已经没有气息的时候,她毫不犹疑选择了自刎,两人都为了爱情而付出了生命。失去了儿女的父母才真正领悟了仇恨只会带来永不停息的死亡,最后两家的仇恨终于消除了。

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之作,从16世纪至今,剧作不断地被搬上银幕舞台,分别改编为歌舞剧、音乐剧和电影等。其中1954年由意大利导演的同名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忠实了原著的精神和主题内涵,并再现了原著的舞台特色,无论是人物的对白还是故事表演,都与莎剧保持一致。而在1996年改编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则把故事背景移植到当代,从现代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探寻一些热议话题和精神渴求,这一次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莎剧的舞台特色,凸显出一种真实性和生活化,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凸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真挚情感。1992年公映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则通过音乐和舞蹈两种丰富的艺术形式来诠释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凸显出暴力与爱情两大主题。除此之外,1962年导演的《西区故事》也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内容,使其具有典型的美国式特征。纵观多次的电影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始终都围绕着爱情、死亡与暴力三大主题展开故事的叙述,并引起了广大观众对时代的解读和解构母题的现代化意义。

二、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主题

(一)爱情

众所周知,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始终都围绕男女主人公的浪漫爱情而展开故事的叙事,而主人公的爱情产生方式是“一见钟情”,所以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立足点就从“见”开始,凸显出男女主人公在视觉上的凝视,影片中描写了当男主人公罗密欧初次见到朱丽叶的时候就忍不住赞扬她的美丽与高贵,并把原著中涉及的火炬、白鸽等视觉词汇构建成为电影艺术的视听画面。四部改编电影在诠释爱情主题的过程中都着重突出男女主人公在视觉上的凝视,甚至把原著中的单向凝视转化为两人的相互对望,从而在那一刹那则产生了情感的交流。1996年改编的后现代激情版则安排男女主人公在鱼缸前相见,并点燃了爱情的火苗。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自由恋爱并不受到双方家庭的认同,在他们的爱情之间还隔着门第、财富、身份等方面的界限,但是他们的爱情是纯洁而又真诚的,所以一见钟情的爱情也成为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模式。

正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世俗因素的,所以电影改编则立足于这一点突破了原著对主要人物的身份设定,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着重围绕着一个贵族小姐与街头痞子之间的爱恋,罗密欧始终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说话油腔滑调,是一个典型的街头青年。而朱丽叶则是一个舞台上的公主,她无视那些打扮光鲜的贵族,而是注视着穿着不正、英俊爽朗的罗密欧。从中无疑可以看出俊美的外貌和身强体壮的身躯则成为相互吸引的因素,而其他是强制附加的因素。一见钟情的爱情确实很浪漫,但也难以抵抗现实的拷打,人们往往会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一段爱情,所以电影改编则通过一个后现代的深化故事来诠释这个唯美的爱情,强化影片的爱情主题。

(二)死亡

在西方的文学史上,爱情与死亡是永不消亡的主题,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往往会以死亡的方式终结。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在莎翁笔下,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为爱牺牲,所以原著中描写了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已经死去了,他也选择为爱而去,跟随朱丽叶的灵魂一起漂泊,抛弃这副空洞的躯壳,抗拒世俗的钳制,在这里安息永远陪伴着她。

在表现“死亡”主题上,电影改编基本上都是根据原著来构建男女主人公为爱而殉情的死亡结局,但在1962年的《西区故事》中则突破了原著的死亡模式,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并不是殉情,而是被别人狠狠打死了,而女主人公手中握着抢,她没有因为爱人的死亡而自杀,虽然她的内心已经近乎绝望了,但仍然活下来了,这一死亡结局的构建是电影改编的一个亮点,因为它站在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爱情与死亡的艺术内涵,影片关注生命,重视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让女主人公活下来了,这不仅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也寄予了人性化的创作思想,女主人公独自活着的悲痛并不少于死亡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孤独地活着需要承担失去爱人的悲痛更加悲壮、令人感动,这是一种根植于心底的痛,是支撑生命的精神寄托,在女主人公心中成为一段美好而又伤感的回忆。如同另一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也对活着的爱情回忆展开了美好的编制。事实上,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深化死亡主题的过程中,对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悲剧进行了重新审视,殉情的方式并不是惟一见证爱情的方式,爱情并不一定要通过死亡来证明。殉情,展现出来的是死者对爱情追求的勇气;活下去,则凸显出生者对生命的坚守,隐忍心中的苦痛,拖着一副破碎不堪的躯壳孤独地活在这个没有希望的人间。

(三)暴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暴力始终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孩童之间的打闹还是家国之间的对抗,人类的暴力行径一直在持续,并成为文学艺术上的焦点主题。莎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暴力往往与爱情、死亡联系在一起,而电影改编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着重深化了暴力主题。四部不同的改编电影在开头部分都刻画了街头暴力的场景,而且暴力的场面愈加激烈。原著中描写了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所以对暴力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家仆人的纷争中,暴力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但在1954年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则把暴力的场景进行了渲染,突出了影片的暴力主题。原著中冤家对决在1996年改编电影中则演变为激烈的街头枪战,两个家族分别代表了黑社会的两大对头,而且人物出场的时候都会佩戴枪支。但改编电影中塑造的男主人公罗密欧是一个稳重的青年,他并不会参与到暴力中,即使是最后出手杀人也是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表现暴力主题最具创新的改编电影的当属《西区故事》,影片对暴力的强化几乎超过了对爱情主题的刻画,甚至故事的结束也是通过描写暴力追杀的场景。另外,电影改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暴力进行了批评,原著中描写了罗密欧的殉情情节被改编为在歌舞场景中男主人公被人枪杀,这一结局的设置显然体现出在人类的世界中时常发生暴力、战争,所以创作者借此呼吁人类应该爱好和平,寄予了构建和平世界的期望。

与原著相对比,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着重凸显了暴力主题,通过塑造一个个残酷的暴力场景来说明暴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暴力往往都是出于内心中积攒许久的仇恨,在原著中的结尾部分,莎翁通过朱丽叶父亲的口吻来阐述了暴力的根源来自于仇恨,而在改编电影《西区故事》中也特写了玛莉亚对仇恨的认识,影片中描写了玛莉亚手中举着枪,对两个暴力帮派仇恨地说他们都是杀人的凶手,她也可以杀人,但是她心中对这些人已经没有仇恨了。从中就可以得知玛莉亚对仇恨的认识更具现实意义,她指出的仇恨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心理因素,只要产生了仇恨的心理就很容易驱使个体去杀人,玛莉亚的话语道出了暴力产生的根源,即人类心中存在仇恨的意识。因此,要减少暴力的发生就要让人类消除心中的仇恨,并寻找一种方式去和解心中的不悦,从而营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影片中也进一步描写了当两个敌对帮派听了玛莉亚的话都放下了武器,两个派别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原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更具现实意义,电影把原著中的爱情、死亡和暴力主题实现了升华。莎剧之所以能经由多次的电影改编,关键是这部戏剧中的主题元素具有超越时代的共性,它反映出当前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而电影改编正是抓住了这一特性对主题元素进行深化,从而在心理上与观众实现共鸣。四部改编电影都抓住了原著的爱情、死亡和暴力主题,并对主题元素进行丰富和诠释,通过影像化视听语言呈现出一段浪漫而又隽永的经典故事。

[参考文献]

[1] 莫小青.继承与颠覆――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J].世界电影,2003(04).

[2] 黄金金.在颠覆中传承经典――鲁霍曼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主义探析[J].考试周刊,2012(18).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6)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初在意大利人马苏乔的文章中被记载,那时就奠定了后来莎士比亚作品的感情基调,之后又在作家间传递。达・鲍特笔下的两位主角生活在维洛那城;班戴罗则用温柔细致的语言让文章更加动人。之后故事传颂得愈加广泛,很快就到达了法国,之后甚至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莎士比亚就是在布鲁克多达三千多行的诗歌体裁翻译里找到了这个传说,并且把它写成了戏剧。将当时的文人名媛带入了长久由古希腊罗马皇帝大臣所控制的悲情宫殿,这在那时可以称得上是旷世壮举。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其中有两大门第相当的巨族:蒙太古家族与凯普莱特家族,这两个家族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怨。然而就在凯普莱特家族举行的一次化装晚会中,蒙太古家族的独生子罗密欧偶遇凯普莱特家族的独生女朱丽叶,两个人迅速坠入了爱河。二人抛却了家庭长久的怨憎对立,私订终身。但是之后,罗密欧由于在一次家族矛盾导致的对决里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被判刑,由维洛那亲王判决流放。朱丽叶的父亲同时在未告知朱丽叶的情况下,强行让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悲伤欲绝的朱丽叶决定向劳伦斯神父寻求帮助。神父给了朱丽叶一瓶自己配制的药,饮下这种药后,人如同死亡一样,可是在四十二小时后药效过去便能醒过来。神父希望朱丽叶在婚礼前夕喝下这个药,通过诈死的方式躲避重婚。不仅如此,神父允诺会写信通知罗密欧,让罗密欧得知朱丽叶的情况与经历,要求他立刻回来,带走醒来的朱丽叶。手足无措的朱丽叶按照神父的设计行动,把自己和帕里斯伯爵的婚宴变为葬礼。可是天不遂人意,一无所知的佣人通知罗密欧,朱丽叶已经死去,与此同时,本该送到罗密欧手上的信因遇到意外没能送达。不知情的罗密欧听闻朱丽叶的死讯,不愿苟活去购买毒药。星夜兼程赶回了凯普莱特家族的墓场,躺在昏死状态下的朱丽叶身边饮毒自杀。此时苏醒的朱丽叶看见心上人已经去世,同样不想活下来,就用罗密欧随身带着的匕首自尽。最终,这个惨烈的爱情悲歌使两大家族放下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仇恨,最终走向了和解。

在这个故事中,除去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外,许多次要人物也在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一、间接引出两大世家宿怨的仆人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篇,莎士比亚并不是一开始就阐明两大家族之间的仇怨的,而是巧妙地借用两个家族的争斗开场。引起这场矛盾的缘由不是两位家族领袖间的直接矛盾,仅仅由于一次两个家族佣人间的普通争吵导致。

桑普森 我见了蒙太古家的狗子就动性子。

葛雷古利 动什么,有胆量就寸步不动,你若动一动,就是脚底涂油――溜了。

桑普森 我见了他们家里的狗子,就会站住不动;只要是蒙太古家的,不管男女,我都要占据墙根,把他们推到街心的阴沟里去。

……

葛雷古利 你是要向我们挑衅吗?

亚伯拉罕 挑衅?不!哪儿的话!

桑普森 你要是想跟我们吵架,那么我可以奉陪;你也是你家主子的奴才,我也是我家主子的奴才,难道我家的主子就比不上你家的主子?

亚伯拉罕 比不上。

桑普森 好。

葛雷古利 (向桑普森旁白)f“比得上”;我家老爷的一位亲戚来了。

桑普森 比得上。

亚伯拉罕 你胡说。

桑普森 是汉子就拔出刀子来。葛雷古利,别忘了你的杀手剑。(双方互斗)①

通过凯普莱特家的仆人的对话,以及后来出场的蒙太古家的仆人之间的斗嘴,不难看出两个家族的人彼此早已不关注冲突的原因。对于两个家庭来说,保护自家的权威才是最关键的,他们的举动,甚至对自己的行为都无法从公义的立场上加以评论。英国作家柯尔律治曾在《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中说道:“本来仆人与这事无关,再让感官的力量从斗智的安全瓣中发泄出来,以更锋锐的武器争吵的表要性之下,他们谦卑地学习了他们的主人们的榜样。然而,却有一种非雇佣的忠实,在这一切中有一种‘我们的’感觉,能使观众在情感上乐于接受。”②

一场触目惊心的街头斗殴是由佣人吵架导致的,这个表面看来无伤大雅的吵架,不仅未被迅速遏制,反而更加不可遏制,最终引出了双方家主和亲王。莎士比亚成功地利用两家仆人之间的斗嘴形成导火索,也非常成功地把握住了两家族各自主人出场的前奏及故事中人物出场的先后次序。通过这次冲突事件,让人们感受到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深仇和宿怨。开头就描述了如此激烈的矛盾,让整个剧本基调变得沉闷,委婉地揭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位主人公因这样的家族宿怨而无法走到一起的根源。

二、具有多重身份的神父劳伦斯

首先,神父劳伦斯在故事中是一个悲剧的见证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神父劳伦斯与两大家族的仇怨毫无瓜葛,是如同隐士一般的存在,直到罗密欧爱上了朱丽叶,苦苦向他恳求,才使他答应了两人。在这里,劳伦斯神父变成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仅有的一位能够相信与依仗的长辈。他担负起给罗密欧和朱丽叶二人举行婚礼的责任,在罗密欧由于杀了朱丽叶表哥提伯尔特被放逐的时候,劳伦斯神父化身成这两个苦命鸳鸯唯一的寄托。他不断地为朱丽叶出谋划策,阻止她再次成婚,企图利用吃药诈死的法子欺骗朱丽叶的亲人与未婚夫帕里斯。也就是说劳伦斯神父最初的心愿是美妙的,他愿意让这对爱人获得幸福。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看,正是他给了朱丽叶帮助她假死的“药”,才使得这对恋人一步步走向死亡。可以说神父劳伦斯好心办了坏事,阴差阳错促使了悲剧的发生。

在莎士比亚的悲惨爱情剧本里,劳伦斯神父不但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恨情仇的目击者、引导者,更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结局的预言者。

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相爱,他并不反对。相反的,他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他对两人如此急促的爱情,感到无比担忧,他认为若两个家庭间积累的怨恨没有化解,罗密欧和朱丽叶结婚的举动自然算不得合时宜。神父劳伦斯在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主持婚礼之前,曾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③。

这是劳伦斯神父给这两个青年的忠告,同样表达着他眼中爱情的意义,即爱情值得等待,否则轰轰烈烈的爱必定会导致轰轰烈烈的痛苦。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二人的爱情突如其来,单纯而热烈,一眼认定,完全没有顾及两个家庭间针锋相对的对立情况和二人成婚后会导致的矛盾,坚持让神父私下为他们举行婚礼,许下约定。这段话是对于爱的深刻解析,不但展示出了劳伦斯神父在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中较独特的理解,而且体现了神父劳伦斯对这对恋人的爱情预示。最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就像劳伦斯所说的那样:“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那一刹那烟消云散。”这已经为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神父劳伦斯还扮演着叙述者的身份。除此之外,他贯穿整个爱情故事,为情节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叙述者,神父劳伦斯在一开始就交代了罗密欧在没有见到朱丽叶以前,和罗瑟琳有过一段爱情与之后和朱丽叶的爱情,包括后来他帮助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结婚及如何帮助朱丽叶逃过重婚等内容,将两家人都不为所知的两位年轻人的相爱、成婚,以及最后的殉情经历告知于众。“我要把经过的情形尽简单地叙述出来,因为我短促的残生还不及一段冗长的故事那么长”。这段独白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的发生和经过、每个细节都说到了,是非常典型的叙事表现手法的运用。莎士比亚完美地利用神父劳伦斯这个特殊的身份将这对恋人的地下爱情与公开的社会相连接,合理地推动和补充了情节。可以说,神父劳伦斯是戏剧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三、推动爱情发展的乳媪

朱丽叶的奶妈即乳媪,她尽管不具备劳伦斯神父那般高尚的精神、伟大的灵魂与聪明的脑袋,可她比故事中其他人物显得更真实,也是许多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一个角色,甚至可以用“活泼”来形容她。

她不算聪明,也不年轻,还时不时会说一些让人听了不耐烦的连篇废话,甚至有时候的回答是那么语无伦次,把握不住说话的主题。把她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红娘”不是很够格,但是她在这场爱情中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

朱丽叶的乳媪没有太多个人见解,对罗密欧的态度反复变化。乳媪大多数情况下都站在凯普莱特家族的角度考虑问题,尽管她的态度不明确,像小草般时刻摆动,可这才是最契合实际的形象,也是为什么说她比其他角色显得更真实的原因之一。

在化装舞会上,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是乳媪为朱丽叶打探出了罗密欧的情况,在她得知罗密欧是仇人家的儿子后,依旧被要求替朱丽叶传达消息给罗密欧时,她没有因为对方是蒙太古之子而拒绝。我们在乳媪身上感受到,尽管身为一位缺乏知识储备的底层佣人,但拥有着本戏剧里大多数人物不具备的品格。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她是袒护凯普莱特家族的成员,同样视蒙太古家族为自己的仇家,可是这两个家庭间的怨憎并未蒙蔽她的双眼。在她看来,现实比那不知根源的仇恨显得更加重要,对于敌人自然要有所提防,可是在面对真实的爱时,仇恨必须放到更低的位置上。

在罗密欧杀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之时,她的语气立刻变化了,咒骂起罗密欧:

“男人都靠不住,没有良心,没有真心的;谁都是三心二意,反复无常,奸恶多端,净是些骗子。啊!我的人呢?快给我倒点儿酒来;这些悲伤烦恼,已经使我老起来了。愿耻辱降临到罗密欧的头上!”④

可是在她看到朱丽叶由于罗密欧被流放的事情终日以泪洗面的时候,她依旧无法抑制地关心朱丽叶并表示要为她分担忧愁:

“那么你快到房里去吧;我去找罗密欧来安慰你,我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听着,你的罗密欧今天晚上一定会来看你;他现在躲在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我就去看他”⑤。

朱丽叶的乳母是个性情良善的佣人,她对朱丽叶如同对亲生儿女一般。尽管朱丽叶非她所生,可我们依旧可以从她的言行举止中了解她对朱丽叶无保留的关怀。当朱丽叶的父亲为了逼女儿结婚而辱骂女儿时,乳媪不顾危险,出言维护朱丽叶。最终朱丽叶诈死的时候,乳媪相信了,痛哭流涕:

“好苦呀!好苦的、好苦的、好苦的日子啊!我这一生一世里顶伤心的日子!顶凄凉的日子!嗳哟,这个日子!这个可恨的日子!从来不曾见过这样倒霉的日子!好苦的、好苦的日子啊!”⑥

以上种种均展示出乳媪性格中无法掩盖的良善,并且从朱丽叶父母和乳媪的对比中,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乳媪具有的无私的母爱和善心。

四、结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本是在广为传颂的故事上加以修改成型的,莎士比亚在文中为大众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在故事中,除了开篇斗嘴引出家族仇怨的仆人们以外,不管是神父劳伦斯还是朱丽~的乳媪,他们都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和底层,没有能力改变两大家族之间如此根深蒂固的宿怨,可二人的所有举动均展示着他们对感情与爱人的尊敬和包容及对家庭仇恨的不解与对抗。正是有了这些人物,才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达到更深层次,从而使得戏剧变得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并且广为流传。

注释:

①③④⑤⑥[英]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150,188,198,199,220.

②柯尔律治,著.刘岩端,译.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A].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43.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莎士比亚研究(第一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3]李伟民.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0-124.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7)

剧中分别由李光洁和殷桃饰演男女主角,田沁鑫评价他们说“殷桃单纯、仗义、有趣、长得好看,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极具爆发力,比较像朱丽叶;而罗密欧不是一个清丽型的男子,有点男人,有点颓废却很单纯,李光洁很符合。”同时,《罗密欧与朱丽叶》环境设置极端,人物设置极端,情感设置极端,在三重极端的彼此交错中,两位主演的青春在最灿烂的时期,殉情消散。形骸没有了,“爱情”永生了。这便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的魅力,一定不是悲剧,不是遗憾,而是爱情的宣言和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8)

爱情历来都是文学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自己的爱情与亲属抗争最后殉情而死的故事。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而成。它讲述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途中与梁山伯结为兄弟。两人同窗共读,三载相伴,情谊深厚。学成分别之际,英台托言为妹作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到祝家庄求婚,方知英台之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伯由此悲愤成疾而身亡。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梁山伯墓,英台到墓前哭祭;墓穴为之裂开,英台随即跃入穴中,双双化为彩蝶飞出。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作品。它讲述的是两个积怨很深的世仇名门巨族的一双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因为他们所属的家族之间有着“累世宿怨”,经常纷争械斗。他们不能公开自己的爱情,只能在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合。谁料,由于杀死了寻衅滋事的提伯尔特――朱丽叶的表兄,罗密欧受到驱逐,一对恩爱的情侣不得不痛苦分离。在罗密欧被逐出城后,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她嫁给别人。朱丽叶喝下安眠药假死来逃避这场婚事,却被不明真相的罗密欧信以为真,他痛苦万分,便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身边,朱丽叶醒后知道一切,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的生命,双双拥抱着死去。(莎士比亚,2005)

虽然这两部作品在主题和情节上都比较相似,但是由于所处时代和国度的不同,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各有千秋。本文将从性格、爱情观、命运等方面将祝英台和朱丽叶进行比较,找出她们的异同。

一、祝英台和朱丽叶的相似之处

(一)家庭背景相似

只要细细研读剧本就不难发现祝英台和朱丽叶在家庭出生方面有很大相似之处,她们都出生在富贵之家。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这样描述的“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首先,江浙一带水域广袤,这为当地人们提供了灌溉之便、舟楫之利,又加上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经济发达。自古以来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其次,“员外”在古代是指官员,那就说明祝英台是出生在官宦之家。然后,“祝家庄”一次也可以体现出祝家的经济实力。“庄”即山庄,普通百姓是没有经济实力建一座山庄的。最后,在剧本中有“小姐”、“夫人”等称呼,可见这是大户人家。而且家中有大量的仆人,如书童、丫鬟、管家,这也可以体现出祝家的富裕。从以上几点可以得出结论:祝英台出生在富贵之家。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作者是这样交代的:朱丽叶家住意大利维洛娜城,父亲凯普莱特是当地的贵族,家中仆人众多,有侍童、乳媪等。家中经常举办舞会,与之往来也皆是达官显宦,如当地的贵族甚至是亲王。可见朱丽叶也是出生富贵。(莎士比亚,2005)

(二)命运相似

祝英台和朱丽叶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家境良好。她们自小便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美丽聪颖。在遇到真爱过后,她们都奋力反抗,甚至不惜与家人决裂。但是,最后她们都不能如愿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最后只得殉情而死。

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就和哥哥一起学习,她非常羡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她觉得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在途中,她邂逅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于是在草桥亭义结金兰。之后同窗共读,形影不离。三年过后,因为祝父非常的想念女儿,英台不得不回家。在离别之际,英台托言为妹作媒,向山伯自许终身。等山伯到祝家提亲的时候,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城的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之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祝英台被迫出嫁,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梁山伯墓,英台到墓前哭祭;墓穴为之裂开,英台随即跃入穴中,双双化为彩蝶飞出。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在舞会上一眼瞧见朱丽叶,便将其视为“天上明珠降落人间”,是“一位绝世的佳人”,主动邀请朱丽叶跳舞。舞会散后,罗“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来到朱的窗前。朱丽叶月夜花园中的心灵独白,大胆而又热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并承诺将其整个命运交托给罗,随他到天涯海角。之后,二人在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合。然而由于朱丽叶表兄的缘故,罗密欧被驱逐。父亲要求朱丽叶嫁给其他人,她抵死不从,决定喝安眠药来装死。但是却被不明真相的罗密欧信以为真,他痛苦万分,便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身边,朱丽叶醒后知道一切,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的生命,双双拥抱着死去。(莎士比亚,2005)

二、祝英台和朱丽叶的不同之处

(一)祝英台和朱丽叶在性格方面的不同

在性格方面,祝英台和朱丽叶有很大的不同。

祝英台胆小、含蓄、内敛和保守。这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三年,日久深情,但是在这期间她并没有告诉梁山伯她的女性身份。第二,十八相送时,英台百般暗示她的爱意,但是一直没有直言不讳的告诉梁山伯。又谎称家中有九妹,愿替山伯作媒,如此反复却也没有道出真相。第三,祝英台暗恋梁山伯,托言为妹作媒,向山伯自许终身。但是至始至终她也没有将心事告知父母。后来被父亲告知其婚事时还吞吞吐吐,不肯严明。第四,在抗婚时她也只绝食了三天以示抗议,老父亲表示不同意时仅以无奈而告终。第五,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在这种时候,她只想到了死,而没有去想办法更努力的争取幸福。

与之相反,朱丽叶大胆、热情、率直、机智。朱丽叶天真直率,热情奔放,朝气蓬勃又勇敢无畏。她的身上始终洋溢着积极的反抗精神和新时代的理想气息,充满了青春与活力。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上对罗密欧一见钟情,她说:“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阳台相会,二人互诉衷情,而不是想祝英台那要含蓄害羞迟迟不敢表露心意。在朱丽叶爱上罗密欧之后,她才发现他是家族的仇人。但是她并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她背着父母,在神父的帮助下,与罗密欧悄悄完婚。之后,由于她表哥的缘故,罗密欧被驱逐出城。当帕里斯来求婚时,朱丽叶一开始借口自己年纪小不适宜结婚,后又借口表哥刚死心情不好,不愿结婚。在父亲执意不肯的情况下,以退为守,借口去寺院忏悔,实际上是去求神父帮忙。这一切都显示出了朱丽叶的机智勇敢,并且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幸福。(薛俊香,2008)

(二)祝英台和朱丽叶婚恋观的不同

在对待婚姻和爱情方面,祝英台和朱丽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在对待爱情方面,祝英台表现得清醒、理智和成熟。她的爱情产生于朝夕相处,一起生活、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纯真、持久的爱情;审慎、严肃而又现实的态度,是先相知后相爱的。

在对待婚姻方面,祝英台的言行也受到了当时民间婚约观念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婚姻观。这就是:“男女相互了解,产生爱情后,再经过形式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姻关系。既遵守了传统的婚姻礼俗,又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意愿。”因此,祝英台从本质上摆脱不了“男女授受不亲”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十八相送时还是暗示梁山伯来祝家庄提亲,要明媒正娶,她希望按照这种民间婚姻模式来实现她跟梁山伯的未来。

然而朱丽叶却和她有很大的不同。她信奉的是西方自由主义恋爱。对待爱情,可以说朱丽叶是狂热、无所顾忌的。她和罗密欧一见钟情,各自为对方的美貌所倾倒,是先相爱再相知的,典型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之后,在知道罗密欧身份后,还是不管不顾,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婚。

三、总结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爱情故事古今传唱,经久不息,如同两朵在各自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作品中的两个女主人公更是生动鲜活,有血有肉,且各具特色,为作品增添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9)

1.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齐振海、巩玉环,2006:82)。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结合情感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1980年,Lakoff又进一步指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表达式,而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Lackoff,1989:203)1986年,Kovecses在《愤怒、骄傲与爱情隐喻》(Metaphors of Anger,Pride and Love)一书中,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总结出爱情隐喻的概念体系(conceptual systems),并且提出采用典型性(prototype)理论分析和研究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因素。国内学者张辉、束定芳等提出了诸多关于爱情隐喻的认知模式,如“爱情是战争”、“爱情是火”和“爱情是伴侣”等。本文则运用经典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隐喻例子,从“爱情是实物”、“爱情是光”和“爱情是旅程”三个模式进一步分析隐喻在认知学中的工作机制和语用功能。隐喻能使我们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思考和感知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始发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彭增安,2006:123)。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这两种事物的感知的交融来理解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赵艳芳,2001:101)。隐喻意义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Lackoff认为,隐喻具有内部结构。每一个结构都包含以下过程:源领域图示中的空缺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空缺上;源领域中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关系上;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特征上;源领域的认识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认识上(束定芳,2000:170)。

隐喻意义都源于一个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对事物特征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原型或模板。隐喻就是以源领域和目的领域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下面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表达爱情隐喻的认知模式进行分析。

2.爱情是实物

爱情本来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在本剧中有很多把爱情比作实物的隐喻例子(因为“爱情是光”这个例子比较典型,所以将其单独列出以具体分析)。将无形的、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抽象概念根植于我们对有形的、为人熟知的具体概念的把握。源领域中的具体的实物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使爱情变得更具体,更神圣,更震撼人心。通过对源领域的认识映射到对爱情的认识中,并衍生了如下的派生隐喻。

2.1“爱情是礼物”和“爱情是大海”。

JulietBut to be frank,and give it thee again.

And yet I wish but for the thing I have:

My bounty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ea,

My love as deep;the more I give to thee,

The more I have,for both are infinite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77)

朱丽叶 为了表示我的慷慨,我要把它重新给你。

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

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

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

(朱生豪,2005:79)

此段独白中,前两行符合“爱情是礼物”的认知模式。爱情被比作了可以给予的实物。源领域中的实物是有视觉影像、可以触摸的,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以后,“爱情”这种抽象的概念被赋予了更具体的形象。爱的崇高,在于它的无私给予;爱的神秘,在于它给得越多越丰富。

接下来的三行,是“爱情是大海”认知模式。源领域中的“大海”浩瀚无垠,一眼望不到尽头,迷迷蒙蒙连绵不绝,无穷无尽。其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以后,就成为了表达爱情的丰富性,它像大海一样没有穷尽。

2.2“爱情是烟”、“爱情是苦味”和“爱情是吃不到嘴里的蜜糖”。

RomeoLove is a smoke raised with the fume of sighs;

Being purged,a fire sparkling in lovers’eyes;

Being vex’d a sea nourish’d with lovers’tears:

What is it else?a madness most discreet,

A choking gall and a preserving sweet.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21)

罗密欧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

恋人的眼中有他净化了的火星;

历练人的眼泪是他激起的波涛。

它又是甜蜜的疯狂,

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朱生豪,2005:21)

这段独白从味觉和视觉两个方面体现了“爱情是实物”的认知模式。其一,“Love is a smoke raised with the fume of sighs;”(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爱情被比作了“叹息吹起的一阵烟”,飘渺,难以掌握,被映射到目标领域后就形象地表达出“爱情”的飘忽不定与难以捉摸的特点。读者可从认知储备中提取与话语意象相对应的形象。“Being purged,a fire sparkling in lovers’eyes;”(恋人的眼中有他净化了的火星),在这里“爱情是烟”又派生出“爱的激情是火星”的隐喻模式。其二,“A choking gall and a preserving sweet.”(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源领域“苦味”有过切身的理解和体会,能深刻体会到罗密欧苦涩的爱情。另一个是把爱情比作“吃不到嘴里的蜜糖”,读者对此的理解是蜜糖就在眼前,却吃不到,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痛苦。这种理解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中就是美好的爱情就在眼前却无法企及。

3.爱情是光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导意象是光,表现为各种形式:太阳,月亮,繁星,火,电,火药爆炸的闪光和美与爱的折光;与此对照的是:夜,黑暗,云,雨,迷雾和烟尘(李伟,2004:259)。以下典型例子中,罗密欧将朱丽叶比作了光。笔者将把这两种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认知比较,得出如下派生隐喻,并把认知结果凝聚到话语层面。

3.1朱丽叶是“火炬”、“暮天”、“黑奴耳边璀璨的耳环”、“明珠”。

RomeoO,she doth teach the torches to burn bright!

It seems she hangs upon the cheek of night

Like a rich jewel in an Ethiope’s ear

Beauty too rich for use,for earth too dear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53)

罗密欧 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

她皎洁悬在暮天的颊上,

像黑奴耳边璀璨的耳环;

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

(朱生豪,2005:53)

如上四句中每一句都包含了“爱情是光”的认知隐喻模式,朱丽叶被罗密欧比作了“火炬”、“暮天”、“黑奴耳边璀璨的耳环”、“明珠”,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特征上,四个喻体呈现了夺目、光辉、耀眼、明亮的物理特征,尤其是“Like a rich jewel in an Ethiope’s ear”(像黑奴耳边璀璨的耳环)一句,耳环本身就很夺目,而在黑奴皮肤的映衬下会更加耀眼。而且,源领域中的四种意象与“光”的理解,也被映射到目标领域,读者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意向的联想理解,体会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神圣。

3.2“朱丽叶是太阳”。

RomeoBut,soft!what light through yonder window breaks?

It is the east,and Juliet is the sun.

Arise,fair sun,and kill the envious moon,

Who is already sick and pale with grief,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67)

罗密欧 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起来吧,美丽的太阳!

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

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朱生豪,2005:69)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太阳”又是照耀万物,给世间万物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的源泉。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源领域“东方”与“太阳”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后,就变成了“亮光的地方”与“朱丽叶”的关系。他把亮光的地方称为“东方”,而他倾心的朱丽叶,就是他世界里照耀一切的太阳,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表现了对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读者通过对“东方”和“太阳”两个意象的认识,进行推理和比较,就能从认知领域理解“朱丽叶是光”的内涵。

3.3“眼睛似星星”。

RomeoTwo of the fairest stars in all the heaven,

Having some business,do entreat her eyes.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67)

罗密欧 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

因为有事他去,

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

(朱生豪,2005:69)

朱丽叶的眼睛被比作了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星。夜晚中星星的璀璨与美丽有目共睹,更何况是最灿烂的星星?源领域“星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上,除了要表达朱丽叶的明眸善睐、光彩照人以外,更多的是表达罗密欧对她热忱的爱。

3.4朱丽叶的光辉是朝阳。

RomeoThe brightness of her cheek would shame those stars,

As daylight doth a lamp;her eyes in heaven

Would through the airy region stream so bright

That birds would sing and think it were not night.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67)

罗密欧 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

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

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

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

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朱生豪,2005:69)

灯光的光照强度在朝阳耀眼夺目的光辉下显得微不足道,天空中灿烂的群星却也比不上朱丽叶光洁美丽的脸庞所散发的迷人光芒。源领域“灯光”与“朝阳”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之后,就变成了“群星”与“朱丽叶”的关系。

4.爱情是旅程

在“爱情是旅程”的隐喻认知模式中,目标领域中的某些空缺独立存在于隐喻过程之外。例如,旅行者这一空缺被映射到恋爱者的身上,尽管这是一个隐喻过程,但人这一空缺,在爱情中这一领域中独立存在。其他目标领域的空缺是通过映射过程创造出来的。例如,将旅途领域中的“路途”这一空缺映射到爱情领域,意味着把爱情的各种事件理解为组成爱情道路的各种点,而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在人生这一领域中创造出“爱情道路”这一空缺。

一个旅行者到达一个目的地,这可以映射为一个人在爱情旅途中得到了某种目的。因此,源领域中的“旅行者”和“目的地”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后,成为“恋爱的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而且,一个旅行者的优点和弱点可能影响他旅行的方式等,这被映射为一个人对待爱情、处理爱情问题方面的强项和弱点。因此,我们可以克服旅途中的种种困难,这一隐喻的意思是他可以克服爱情中的各种困难。

所以我们可以引申出如下的模式:“相爱的人是旅行者”,“爱是交通工具”,“相爱的共同目标是旅行的共同目的”,“困难是旅行中的障碍”等。如下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关例子的具体分析。

RomeoBy love,who first did prompt me to inquire;

He lent me counsel and I lent him eyes.

I am no pilot;yet,wert thou as far

As that vast shore wash’d with the farthest sea,

I would adventure for such merchandise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73)

罗密欧 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

他替我出主意,我借给他眼睛。

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的海滨,

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

(朱生豪,2005:75)

此段独白中有四个体现“爱情是旅程”的隐喻例子。其一,“By love,who first did prompt me to inquire;”(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love”(此处指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被比作了去征途的某种动力,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中,“爱情”成为罗密欧去寻找朱丽叶的源泉和动力。其二,“I am no pilot;”(我不会操舟驾舵),罗密欧把自己比作一名舵手,即符合“相爱的人是旅行者”这一模式。其三,“I would adventure for such merchandise.”(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这句话中包含了两个隐喻模式,一是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中,航海旅行中的种种困难映射到目标领域,成为罗密欧寻找朱丽叶的过程中而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另一个是寻找珍宝是航海家的目标,而寻找朱丽叶也是罗密欧的唯一心愿。源领域“航海家”与“珍宝”之间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后,就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关系。

RomeoAnd stay,good nurse,behind the abbey wall:

Within this hour my man shall be with thee

And bring thee cords made like a tackled stair;

Which to the high top-gallant of my joy

Must be my convoy in the secret night.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101)

罗密欧 好奶妈,请你在这寺墙后面等一等,

就在这一点钟之内,

我要叫我的仆人去拿一捆扎得像船上的软梯一

样的绳子来给你带去;

在秘密的夜里,

我要凭着它攀登我的幸福的尖端。

(朱生豪,2005:103)

在“Which to the high top-gallant of my joy”(我要凭着它攀登我的幸福的尖端)一句中,罗密欧把自己比作一个攀登者,而朱丽叶房间的窗口被比作“幸福的尖端”,源领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的特征中,源领域中“攀登者”与“幸福的顶端”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中,就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窗口的关系”,通过绳子到达朱丽叶的窗口,对于罗密欧来说是甜蜜和幸福的。

RomeoWith love’s light wings did I o’er-perch these walls;

For stony limits cannot hold love out,

(Bevington and Kastan,2008:73)

罗密欧 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 因为砖石的墙垣是

不能把爱情阻隔的;

(朱生豪,2005:73)

这两句独白体现了三个表达“爱情是旅程”隐喻模式的例子。“love’s light wings”(爱的轻翼)被比作了旅途中的交通工具,罗密欧将自己比作旅途者,爱情中遇到的困难被比作“stony limits”(砖石的墙垣)。源领域中的关系“旅途的人”运用“交通工具”会遇到困难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领域中,就变成了“罗密欧”带着对“朱丽叶的爱”,冲破“重重阻碍”以期与其见面的关系。

5.结语

从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更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它不仅是词义发展的催化剂,而且是语言结构的组成动因之一。人们事实上是从源领域来思考目标领域的。因此,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实物(光)、旅程、伴侣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的伟大、真挚与神圣。

参考文献:

[1]李伟.说不尽的莎士比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齐振海,巩玉环.“爱情”隐喻的认知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10)

所谓道德冲突指的是行为者面临这样一种处境:不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同一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迫使行为主体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面对此情此景,行为者不能同时遵守两者的要求,必须为了执行某个道德原则或规范而放弃另一道德原则或规范,为了实现某种道德价值而牺牲另一种道德价值。也就是说,面对道德冲突,个体无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必然带来一定的牺牲。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生活的开始、展开与结束,就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道德冲突,而且最终以道德冲突的“彻底”解决,两人选择死亡而告终。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握这种道德上的冲突,通过揭示主人公所面对的道德上矛盾与选择,准确地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

l作者及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在戏剧和诗歌创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过37个剧本、两部长诗和一部十四行诗集,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仍弥久而深远。1984年选举世界1o名伟大作家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如今,“莎教师就要把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其作品已被译成7o种文字,成为仅次于《圣经》的印刷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位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于1595年完成的早期创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作品取材于两个世仇家族的子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互相倾慕、一见钟情,但种种现实原因和偶然因素使他们的恋爱注定以失败而收尾。男女主人公冲破家族仇恨的世俗、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一份纯真的爱情,最终双双殉情而死,而两大家族却因此和解。莎翁在作品中通过一幕幕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严厉谴责了封建家族的内讧和包办婚姻,并对追求爱情和自由青年男女给予热情的赞扬,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封建势力之间形成的悲剧性的道德冲突连同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和封建观念无不以一种莎翁独有的表现方式震撼并感染着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这些现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道德冲突

2.1封建旧生活与文艺复兴新生活的矛盾冲突带给主人公的道德冲突

道德冲突是社会阶层矛盾的特殊反映。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遵循不同的道德标准,即会产生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取向。道德冲突的特殊性则在于行为者在面对不同的道德准则时,往往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遵循了某一道德准则要求的同时却违背了另一种道德规范;保全了这方利益,却又难也避免地损害并触犯了另一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类的道德冲突是普遍存在的,而其中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也是每个研究者必须认真面对并冷静分析的问题。

罗密欧和朱丽叶生活在黑暗的行将崩溃的中世纪,这一时期虽然资本主义的曙光已经显现,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的伦理观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新的道德之间产生的,尽管新生的力量还不强大,但是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因此,这也注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之间的爱情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世俗观念的冲击,他们之间的爱情时时有风雨袭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见钟情,使他们陷入了自有爱情和封建世仇的矛盾之中。他们纯洁美好的爱情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他们的自由意志与周围环境斗争的结果,而整部戏则围绕这一冲突展开。

罗密欧与朱丽叶生存的时代虽然处于中世纪封建统治的时期,但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人文主义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同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进行激烈的斗争。戏剧的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首先面对的矛盾是屈从于封建的传统还是勇敢地追求爱情生活。追求爱情生活,就意味着违背常理,不为传统所接受;放弃爱情生活,就意味着要忍受没有爱情的人生。深受时代精神影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择了以坚决的态度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去捍卫人性的尊严和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最终两人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幸福地完成了婚事。然而,他们选择新生活的结果,必然遭到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排挤。作品当中提伯尔特的挑衅,便意味着一种封建势力对他们爱情生活的压迫。面对这样的压迫,对生活无限热爱的罗密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化解种种矛盾,为了自己的新生活一忍再忍,并且公开表示尊重仇人的姓氏就像尊重自己的姓氏一样。但是这种忍让换来的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而是不得已的决斗。而罗密欧的决斗,又象征了一种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精神,招来的是更为悲惨的结局。罗密欧因为参加决斗而遭到放逐,使得刚刚作了几个钟头的幸福的新郎、新娘面对痛苦的分离;罗密欧被放逐,朱丽叶必须在新生活与旧传统之间作出抉择。面对凯普莱特的逼婚,朱丽叶开始与封建势力正面的冲突,爱情给予她巨大力量和智慧,她毫不畏惧,毫不迟疑地违抗父命,果断地拒绝与帕里斯结婚。她理智、沉着地应战,先是借口表兄暴死,悲伤使她不能结婚;尔后又借口去忏悔,最后得到神父的再次帮助,吞服安眠药,假装死亡,取得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只是暂时性的,无论她怎样地充满理智与智慧,封建势力都不会让它得到真正的幸福。正如罗密欧在临死前意识到的那样,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家族,而是这“万恶世纪”,是充满了腐朽意识、充满了偏见的封建社会。

2.2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主人公的道德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同时扮演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继而也会面临道德选择的多重标准和要求。人们会经常由于要遵守道德体系中某一准则和要求,无形中触犯和违背了另一种准则和要求,导致了道德冲突的种种局面和情形。显然,同一道德体系下的不同道德要求都有其自身的道德价值,道德冲突其实就是一种利益的选择和判断,体现出的实则是大与小、重与轻、缓与急、高层次要求和低层次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封建世仇的代表是双方的家族。两位主人公均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城的两个名门望族;不论是凯普莱特,还是蒙太古家庭,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子女追求婚姻自由。而且,这两个富有的贵族凯普莱特与蒙太古家族,很久以来就有世仇,两家结怨多年,互相争斗,视对方为仇敌;在街上偶然相遇尚且会引起械斗,更别说是容忍自己的后代之间发生真挚的爱情了。可以说,他们的家族矛盾时刻处在一种水火不容的爆发边缘。两位主人公遇到的第二个道德上的冲突实质就是维护家族的尊严与追求爱情的道德上的冲突。这一对封建家族仇恨的牺牲品在追求爱情生活的道路上,不仅受困于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而且也遇到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迫。在这部作品中,不论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内心始终充满了是维护家族尊严还是追求爱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

男主人公罗密欧不同于一般的贵族青年,他真挚、多情,对封建家族的世仇的态度是冷淡的,也是理智的。他无视家族仇恨,勇敢地参加凯普莱特家的舞会,与朱丽叶相遇后,被朱丽叶的美貌深深地打动,认为朱丽叶像是“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间”,“火炬远不及她的光明”,真诚地爱上了朱丽叶。当他知道自己无意中爱上了他的仇人,这件事让他很苦恼。而苦恼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两个家族之间存在着的难以化解的恩恩怨怨。在维护家族与追求爱情两者的冲突中,他选择了追求爱情。当他面对被放逐的命运时,他的内心再一次面临冲突,不愿忍受孤独更不愿意离开心爱的人,他觉得被放逐比死刑更可怕。当他获悉朱丽叶已死,他虽然立刻购买毒药前往朱丽叶的墓地,并决心服毒自杀,但在他l临死前却说,“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内心世界的真实独白,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传统、捍卫爱情权利的意志与决心。这一次,罗密欧遇到了生与死的冲突,虽然为了爱情,他义无返顾,但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看到心爱的人离开人世。他多么希望与自己心爱的人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啊!但不论他怎样地挣扎,却一步步离他心中的幸福生活越越远,他痛恨,“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但,为了心中的爱情,“了这一杯”。

女主人公朱丽叶在父母眼里是个循规蹈矩的姑娘,被捧之为掌上明珠。但是在假面舞会上遇到罗密欧后,顿时便一见钟情。在和罗密欧相爱的过程中,她也是充满了内心的矛盾与斗争,面临着种种道德冲突。初次见到罗密欧就深深地爱上了他,但他却是自己的家族世仇蒙太古的公子,是维护由封建偏见铸成的家族尊严,还是冲破偏见追求真正的爱情,这不能不引起朱丽叶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她充满柔情地呼唤着罗密欧,“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菜特了。”作者在这里真实地描绘出了朱丽叶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当罗密欧不得已刺死了寻衅的提伯尔特,将要被放逐时,朱丽叶的内心又面临着第二次的矛盾和斗争,一方面是自己的表兄被杀,另一方面“凶手”正是自己的爱人;前者代表旧的生活,后者代表新的生活,在“新”与“旧”之间,朱丽叶再次陷入了痛苦和迷惘。在罗密欧被放逐的日子里,父亲逼迫她嫁给亲王的亲戚伯爵帕里斯.朱丽叶的内心又再次充满了矛盾与斗争;是屈从于父母之命,像封建道德所要求的那样,做个百依百顺的好女儿、好妻子呢,还是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维护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呢?朱丽叶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实际上仍然是新旧两种道德之间的斗争和冲突的反映。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细致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朱丽叶。

在整部作品之中,两位主人公始终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他们在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幸福的道路上,展现出了新时代的人文气息和抗争精神;他们的爱轰轰烈烈、坚贞不屈,他们以自己短暂却又气势磅礴的一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和崇高的人生信仰与追求,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篇(11)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及《梁祝》的故事简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是从一个舞会开始,两人在一个舞会认识产生一见钟情的情感,在互相知道二人身份之后,才知道两家人之间有着世仇,但是二人为了能够在一起,朱丽叶假服毒药想醒来后与罗密欧私奔,但是不知情的罗密欧却以为心爱的朱丽叶死了于是自尽,当朱丽叶醒来后发现罗密欧死了,也相继自尽,两人的爱情以这样的悲剧收场。然而在《梁祝》的故事中是这样的,祝英台从小就跟随在兄长身边学习,大了想进京拜师学习,但父亲一直阻挠于是英台就女扮男装进了书院开始求学,在书院中遇见了同窗的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一起读书,然而在不知不觉中英台喜欢上了梁山伯,愚笨的梁山伯并不知情,一直与英台称兄道弟。后来二人得知身份,英台的父亲不愿意女儿嫁给穷小子,就这样山伯开始抑郁最后病死,而祝英台在他坟前哭泣感动了上天,两人最终化蝶双双飞走,也是悲剧收场。

二、探究二者悲剧收场的差异性

第一,主人公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有不同。《梁祝》中两人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显得很矜持。英台对山伯产生感情,却一直放在心里,不好意思表达出来,而老实的山伯更是不知道英台是女儿身。直到英台被父亲叫回家中,在梁山伯十八里外送她的路上,她才大胆的通过歌声唱出自己的心声,然而这也只是暗示。在著名的十八里相送的歌曲中,英台把自己看做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鹅,倒影在水面的羞色面容,反复的向山伯暗示自己就是家中的九妹,可惜的是,梁山伯天生愚钝不懂女孩子的心意,根本就没有往爱情方面去想。《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人公在爱情的表达上就比较大胆,在假面舞会上一见钟情之后的第二个晚上罗密欧就来到了朱丽叶家的花园中,此时此刻他听到了朱丽叶在阳台上自言自语的表达对他的爱意,所以他立刻回应朱丽叶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她深深的爱慕之情,当晚两人就在花园里海誓山盟。通过这个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对年轻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与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有着一种理性跟感性的矛盾冲突,中国当时思想中看重理性,强调伦理道德观,对感情的抒发有着一定的制约。中国古代封建礼教中“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迫使男女在表达爱情上只能暗恋,单相思与私奔。所以祝英台也只能非常含蓄的表达对梁山伯的爱意。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处的背景正好是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个性解放,提倡的是自由恋爱,在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氛围下,婚姻自由观念很自然的冲破了传统的礼教,所以他们在表达爱的方式上那么大胆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第二,我们来谈谈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对待爱情的差异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学府求学的过程中相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梁山伯志趣相投,结为兄弟,两人同窗那么多年,日久生情。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一次假面舞会上邂逅,二人一见钟情,然后就海誓山盟,并且从剧情上看,两人从相遇到相恋再到殉情就发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所以可以看出,山伯与英台的爱情是细水长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我个人更喜欢细水长流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更让人觉得成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一见钟情有些草率,相反细腻的爱情更能看出恋人心灵上的交流。

第三,两剧中的主人公死亡方式的不同。虽然主人公都是以死的悲剧收场,但两剧主人公的具体死亡方式又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而这种差异性又从一方面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所存在的意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局,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坟前痛哭,充满了对梁山伯的思念和对社会的愤恨,于是感动了上天,顿时坟墓裂开英台化身为蝴蝶进入坟墓中,后来两人双双化蝶飞舞。

以“化蝶”的这种神话般的团圆为结局,爱情的悲剧没有以生命的结束为结局,而是以蝴蝶生命的重新开始为结局,有意识的表现出的一种凄美的结局。其实这个结局也不算悲剧,梁山伯祝英台最终是在一起了虽然他们化蝶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中,两个年轻人先后悲惨的死去,没有一点浪漫可言,如果除去双方死前的真情告白,那么罗密欧饮毒而亡朱丽叶用爱人的匕首刺入自己的胸膛就是真实的悲剧写照。于是我们在悲痛中,突然有一阵热烈的赞美之情,突然为人们心灵的伟大而感到自豪骄傲。“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掰碎,所造成的冲击便是悲剧”。西方文化中关于死的突出表现,是他们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映,所以西方赞美的是死的价值。而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死亡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好人有好报”的观念的表现,是关于相信人有“来世”的一种理想化向往的具体表现。因为中国人不希望美丽的爱情死去,所以才以浪漫的形式去歌颂爱情的永生。

三、总结

两个剧情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结局在上面的三大点中表现的差异性很明确了,但是最后的根本原因更是突出两个剧情结局差异性的重要所在。首先“罗朱”是个人失误造成的失败,而“梁祝”则是社会观念影响下注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盛大的舞会一见钟情到两人相爱私奔秘密结婚,是一个意外导致了劳伦斯的信没有送到罗密欧的手中,让罗密欧误认为朱丽叶已死,从而在朱丽叶身边服毒身亡当朱丽叶醒来时也跟着殉情。他们的爱情悲剧固然与两人的家族世仇分不开关系,但是也与罗密欧急躁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不幸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人公的某些弱点造成的,偶然的成份比较大。因此在这个悲剧故事中,所谓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悲剧。在《梁祝》中,自由爱情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梁祝的自由爱情没有结果,最终也只能通过化蝶的神话浪漫色彩收场。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他们的爱情是与社会传统大相劲庭的,所以两人是在与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之间做出很大程度上的较量,最终以个人的失败告终,这是一种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