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基金项目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4:44

基金项目论文

基金项目论文篇(1)

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法哲学论》,绝非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毋宁说,它是我们适应现代法律科学、尤其是理论法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究而积累起来的成果。本书被列为"国家人文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当下,世界正处于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时期。回顾已经过去的百年来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如同其他科学一样,法学是沿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进展的:一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强化。如法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产生法社会学,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生法经济学(经济学法学);而法学与哲学结合的尝试,则是更为久远的事实了。二是科学部门的分化越来越细致。如古已有之的法理论(理论法学),除了法哲学和法社会学之外,还解析出法学学、法史学等等。至于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这种渗透与分化则更为显著。如民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结合产生经济法学,刑法学分化出犯罪学、刑罚学、狱政学等,并且已经获得学界广泛的认同。法学的这种演变不是偶然现象,它同现时社会的疾速前进的步伐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状况的复杂化的实际需要相一致,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面对这种科学发展之大势,我们深感到法哲学的建设确实是落伍了。对于法哲学而言,既没有完成法学与哲学的密切结合和相互渗透,更没有使之从理论法学中真正分化出来而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实际情况是,法哲学要么流于一种令人敬而远之的空洞的术语,要么同实证法律科学的法理学甚至法社会学混为一谈。察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清法哲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即法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恰恰这个特定对象,决定着法哲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包括理论法学体系中处于理论基础的重要地位。我们之所以打算写一本较为系统的法哲学的书,就是基于法律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对于法哲学的重要性的严肃认真的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撰写一部法哲学的专著是难度极大的。为此,我们不能不进行长期的理论准备和一点一滴积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在我本人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与李光灿老前辈合编,法律出版社 1991年出版),《列宁法律思想史》(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等;探讨西方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修订版)》两卷本(与谷春德教授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987年出版),《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纵向的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横向的课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89年出版);探讨中国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现论法学原理》(与公丕祥教授合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比较研究》(收入《架起法系之间的桥梁》,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第一次有勇气公开发表自己关于法哲学整体性看法的论文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论纲》(载《中外法学》 1992年第4期)。此外,还发表了一批其他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书的另一位主编即西南政法大学的文正邦教授,对于法哲学的探讨是颇受学界瞩目的。据我所悉,自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报纸杂志上撰写的、直接阐发法哲学的论文不下数十篇。在他编著的书和主编的《外国法学研究》期刊上,也广泛地涉及法哲学问题。我从他那里受益匪浅。再者,读者从《法哲学论》的作者名单中可以知道,我先后带培的博士研究生们对该书的贡献也很值得称道。本着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精神,我与他们彼此之间就法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多年的锲而不舍和反复的切磋,其中所形成的部分见解亦凝集于书中。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从《法哲学论》写作提纲的拟定到清样的校对,王振东副教授都耗费了许多精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熊成乾编审、张玉梅副编审,不仅在编书技术上给予我们精心和周到的帮助,而且又同我们一起就书中某些理论表述进行了有益的、启发性的商讨。我们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虽然《法哲学论》的付梓使我们受到一定的鼓励,但我们绝不把它当作什么重要的成就,更不敢妄称其中构筑了什么法哲学的理论体系,顶多只能说是我们在探索法哲学奥秘过程中的一个初步的记录。我们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法哲学研究的征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有鉴于此,我们坦率地承认,书中的不成熟之处、欠当之处乃至错误之处,很可能比比皆是。我们恳切地希望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无保留地提出批评。

吕世伦

1999年 2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引 言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而所谓彻底,就是触及事物的根本。恩格斯也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民族如果缺少理论思维(即哲理思维),既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也不可能跃居文明的顶峰。开展法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坚持法学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法律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因为法哲学是关于法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法的理论思维的结晶。它赋予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去探究法的根蒂和普遍性,体悟和追寻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还可以使我们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经验得以用法学唯物论和法学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武装起来,为法律工作者学习、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铺路搭桥,开辟广阔天地,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显然,这些对于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和走向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多复杂的法理问题,若深入探究下去往往就是哲学问题;法律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归根到底也涉及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各个部门法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突破和创新,亦都有赖于相关的法哲学方法和理论之功力。因此,为了开创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跃上新台阶,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值此世纪之交和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地发展和全面进步,更需要强化和高扬法学的科学理性力量和功能,以正确规划和顺利实施我国法制发展战略,总结和吸取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实现法制现代化和法学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和法学而努力,这些都离不开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

基金项目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12-09

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与该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密切相关。体育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级别最高的科研基金项目,代表了国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层次和水平。它的设立不但可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而且可从宏观上为科研人员研究选题提供导向和引领作用。自1997年“体育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以来,有关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已有不少学者从立项的数量、主持人所属单位与地域、立项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等方面做过系统分析,但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未有涉及。因此,本文将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的1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和立项项目为依据,对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一是探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以下简称为课题指南)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二是从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中寻求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重点、热点以及渊源流变;三是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期刊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轨迹、现状和发展态势;四是通过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分析以及学术界对体育学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分析提出课题指南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合理的体育社会学发展规划和课题指南提供参考。

1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分析

1.1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指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在某一时期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依据,紧密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规划要点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提出。课题指南条目的设项首先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委托各学科规划评审组提出建议,然后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汇总整理,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由此看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代表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的最新方向,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旨在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课题指南一贯坚持“口径宽厚”的原则,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据统计,1999~2009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共设研究条目160项。根据课题条目内容的相同或相似,我们将这160项条目归纳为17个研究主题(见表1),并根据每个主题研究的内容分别提取一个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并未列出每项课题的主题词,本研究只是作者根据研究需要按照自定的标准去提取。由于受可操作性的限制,这种提取只能说是一种大致粗略的提取)。通过统计主题词在160项研究条目中出现的频次,判断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社会学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情况下,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表明社科基金对某研究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该主题词所对应的研究主题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热点。由表1可以看出,1999~2009年11年间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理论、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焦点,也就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

1.2课题指南研究项目的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类别分为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3大类。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申报年度内单独,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指南在前一年年底。

1)重大招标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档次最高的课题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自2005年设立以来,与体育学有关的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有2项:一是2006年设立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重大问题研究”,二是2008年设立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由此看来,与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研究的课题无疑成为这一时期最为耀眼的研究方向。

2)重点项目课题:重点项目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每个研究主题下附简短的提示,供申报者设计课题和论证时参考。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2001~2003年均有重点课题,其研究主题包括: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北京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奥运会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中国体育简明通史等。从指南中的重点研究主题可以看出,2001~2003年北京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大众体育、体育史研究处于学科研究的重要位置。

3)年度项目课题:年度项目占社科基金项目的绝大部分,设定了学科本年度的重点研究范围,指导本年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的申报。1999~2008年体育学共设年度研究主题条目150项,占总研究主题条目的93.75%。

1.3课题指南条目内容导向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所提供的研究条目多倾向宏观层面,立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高度,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从课题指南的指向上看,大多都是研究阐释党和国家在体育学科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体育产业与市场化问题研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这些都是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体育发展宏观政策紧密结合的必然。 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优选支持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的导向作用;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国人多年来的梦想,从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举办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密不可分,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问题研究(申办、效益分析、奥运理念、社会心理、组织管理、基本经验等)予以了极大的支持,研究主题条目达15项之多,占整个条目总数的9.38%;在1999~2009年整个体育学社科基金指南研究主题条目中,有关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的条目也占有较大比例,充分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导向指引。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课题指南反映了这些热点问题并予以及时导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阳光体育、国际体育、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等应用研究主题在近年的课题指南中也频繁出现,充分显示了课题指南对应用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1.4课题指南导向的动态与趋势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段性,在不同的时段内其研究方向、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年度指南条目的主题指向分析(见表2),可以折射出某一周期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导向特点、基本轨迹及发展趋势。

由表2可以看出,课题指南中有些研究主题条目多年持续出现,而有些条目则出现明显阶段性变化。例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始终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和主攻方向。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几乎每年均有此条目,且所占比重在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从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到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问题,深化体育体制改革问题,体育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问题,中国体育社团改革问题、体育区域发展问题,都市体育、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发展问题等,都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体育稳步、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些条目的设立,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对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也是自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一级学科设立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的课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提高健康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与此相匹配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内涵、构建方法与步骤,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健身器材的合理配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课题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并将持续一定时期,这也充分体现了课题指南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策性导向作用。表2显示,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问题研究的条目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在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中首次出现了“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条目。从2002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7年中,“奥运会”成了课题指南中最抢眼的关键词,与“北京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主题条目达17项之多,其中含有2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充分显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解答重大现实问题的导向特征。但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体育重大工作部署重点的转移,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条目会逐步淡出。体育理论在体育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从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对自身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视。1999~2009年课题指南在体育学基本原理,体育的地位、价值、功能变化、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研究方面均有设项,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紧密跟踪中外体育科学前沿,“注重基础研究”的导向作用。体育管理一直也是课题指南中的热点条目,其主题词在课题指南中的频繁、持续出现,其研究内容也逐渐走向实用,说明其在体育社会学科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问题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及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对体育新政策的制定和现有政策的修改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此条目在1999~2009年课题指南中不断出现,说明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方向。竞技体育承担了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国际声望的重任。自2001年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每年均有相关条目,表明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态度。体育法学、体育史条目是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初期关注的热点,而近5年来这些主题已从指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前沿研究,如体育文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中外体育比较等。至于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一些本该热门的课题却似乎在课题指南中出现频次较少,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与国家社科基金单列教育学科有关,因为每年教育学单列学科都设有学校体育与卫生二级学科,其中包含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内容。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条目自2005年始每年均有出现,一方面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校体育关注度在提高,另一方面预示着学校体育、学生体质问题研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课题指南中还有一些主题词,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特定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这一方面印证了体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执政党的某些路线、方针、政策要在体育学领域得以贯彻执行,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政治导向作用。

2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

2.1立项项目的研究类别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25项(见表3),其中重大招标项目4项,占0.94%;重点项目19项,占4.47%;一般项目282项,占66.35%;青年项目87项,占20.47%;自筹经费项目2项,占0.47%;西部项目31项;占7.30%。从表3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立项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最近5年明显增长,占立项总数的63.76%,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学科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症结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决和突破,要有高质量的理论支持。

2.2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

1)重大项目课题立项内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项,分别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社会价值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2006年);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06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2008年)和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2008年)。从立项内容分析均与2008北京奥运会密切相关,且与2006年和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内容相对应。

2)重点项目立项内容。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设立19个重点项目,其立项主题内容包括与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2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1项、体育史1项;体育法规1项、民族传统体育1项、体育文化1项。重点项目的设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效地解决当前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例如,2002年立项的课题“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课题“关于构建新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等,为国家有关部门解决体育发展重要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3)非重点立项项目内容。非重点立项包括一般项目282项、青年项目87项、自筹经费项目2项、西部项目31项。其立项主题内容涉及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6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23项、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研究5项、与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32项、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包括体育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53项、与竞技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5项、与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相关的研究20项、与体育法学(包括体育法规、体育道德)相关问题的研究13项、与体育史相关问题的研究8项、与国际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项、与民族传统体育问题相关的研究21项、与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12项、与体育文化相关的研究24项、体育与媒体关系的研究5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6项、与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问题相关的研究16项。

2.3立项项目研究内容的动态

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立各类项目425项,按年度立项研究主题词频数分析,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研究主题在不同年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从各研究主题立项的比例及年度立项数目(见表4)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理论与发展、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一直占据着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主导地位,每年都有课题立项,且在大多数年份有多个项目被立项,反映出这些研究领域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北京奥运会有关问题的研究立项集中在2003~2007年,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强调问题意识,突出对重大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能力以及应对重大战略工程的前瞻性。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是体育发展的“基石”,虽然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每年几乎可以看到,但立项数量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体育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事关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和政策问题的研究立项更少。体育法学、体育史、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对象,虽然立项总量不大,但在大多年份均有立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近年来立项数量呈稳步增加态势,有望进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流。体育与媒体(传播)关系问题研究立项出现在2005~2007年,与北京承办奥运会有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其相关内容的立项也会淡出。国际体育问题研究虽有立项,但数目很少,符合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内”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中,有不少是跨学科研究项目,如体育产权、体育旅游、休闲体育、都市体育、体育公平问题、体育地理、体育信息、体育保险、体育环境等,这既与国家社科基金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导向有关,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然。

3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的比较分析

3.1课题指南立项率

课题指南立项率是指在课题指南中被立项项目的比重,可用于表示课题指南的导向程度。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确立课题指南条目160条,立项项目基本与课题指南条目相一致的项目达144项(扣除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立项率为90.00%(见表5)。从表5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立项率除1999~2000年间偏低外,2001年后均超出80%,其中2004、2005、2007年达到100%,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部分年份课题指南或课题指南中的部分条目的导向性还不尽人意,如1999年课题指南7项研究主题中就有体育运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体育法律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当代国际体育研究3项没有得到立项,1999、2000年课题指南均设当代国际体育研究条目,但连续2年未得到立项,2005年与体育理论研究相关条目4项中有3项没有得到立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申报者的标书质量和研究者的水平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研究难度较大、研究面太窄、政治性或政策性太强有关。

3.2课题指南导向率

课题指南导向率是指在所有立项的项目中被课题指南指引项目的比重。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425项,其中基本按课题指南设立的有340项(包含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导向率为80%(见表5)。按年度分析,除2005年低于70%外,其他年份均超过70%,其中2001、2002、2003、2004、2008、2009年均达到或超过80%。

课题指南导向率一方面显示了学术界对课题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说明立项项目与课题指南匹配程度。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要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拟定题目。应用对策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要求按题申报,不能改变题义,题目的文字表述可自行确定。国家社科基金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按理说,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的申报数量与立项数量之比(课题申报立项率)不到10%,“十几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十分突出,在课题申报立项率极低的情况下,课题指南导向率应该是很高的。但1999~2009年11年间均未突破90%,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除了课题指南立项率偏低的原因外,可能与有些申报者提出了体育学科领域内相当超前和相当前沿的自选题目, 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与肯定,给予立项有关。

3.3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是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两者相一致的比例,主要反映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之间的依存关系。本研究根据韩兆洲等提出的计算方法,对1999~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确立的主题条目160项,立项项目425项,其中两者相一致的有144项,两者的相似度为0.77,其中2001、2003、2004、2008年相似度较高,均达到0.8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引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选题方面具有极强导向性。

4 立项项目后续应用导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导向作用以立项为前提,以项目研究而展开,以业绩与成果来体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中标项目的研究选题大多来自经专家反复论证后的课题指南,在立项时经过了严格筛选,是“命题作文”中优中选优的佼佼者。这既可在源头上保证研究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国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使国家对体育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又可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水平学者群体中,为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检查、经费管理对保证项目按照课题的研究指向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产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少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空白。有研究者曾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检索发现,仅1999~2006年8年间,就有75篇国家社科基金在国内学界公认的体育学科最具权威的刊物《体育科学》上。这些论文不但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新动向、新趋势,而且高屋建瓴,常作为期刊的导读论文和首篇论文,且刊登之后不断被转引,对体育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乒乓长盛考”等6项成果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收入,“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完善体育法配套立法研究”等项成果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还有不少成果被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采用,有的转化为体育法规政策,有的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转载介绍,有的开创了体育新学科、新领域,如中国体育通史、体育伦理学、奥运经济学、体育地理学、民族体育学等等,有力地推动了世纪之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培养出一批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体育社会科学博士点、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以及中青年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5 课题指南“以点带面”的导向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在保证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基金支持引导研究者在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学科重大问题研究的投入。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导向的指引下,分别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资助,还有不少自由研究者通过追踪研究热点步入到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领域,这既是国家社科基金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社科基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结果。本研究以课题指南中所涉及到的主题词为检索词,对维普资讯数据库1999~2008年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进行检索,按前述标准对主题词进行归类(见表6),并与课题指南、立项项目主题词一起画出折线图进行比较(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1999~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主题词与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频数折线有惊人的相似。这一方面可以从中折射出这一时期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在“以点带面”方面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说明国家社科基金与这一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学术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发展历程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理论思辨与分析比较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探讨了党和国家政策导向重要形式之一的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的导向作用,得出下列结论:

1)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整体立项率、课题指南导向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课题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方面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基金项目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12-09

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与该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密切相关。体育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级别最高的科研基金项目,代表了国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层次和水平。它的设立不但可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而且可从宏观上为科研人员研究选题提供导向和引领作用。自1997年“体育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以来,有关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已有不少学者从立项的数量、主持人所属单位与地域、立项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等方面做过系统分析,但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未有涉及。因此,本文将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的1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和立项项目为依据,对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一是探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以下简称为课题指南)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二是从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中寻求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重点、热点以及渊源流变;三是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期刊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研究轨迹、现状和发展态势;四是通过对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分析以及学术界对体育学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分析提出课题指南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合理的体育社会学发展规划和课题指南提供参考。

1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分析

1.1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指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在某一时期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依据,紧密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规划要点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提出。课题指南条目的设项首先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委托各学科规划评审组提出建议,然后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汇总整理,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由此看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代表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的最新方向,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旨在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课题指南一贯坚持“口径宽厚”的原则,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据统计,1999~2009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共设研究条目160项。根据课题条目内容的相同或相似,我们将这160项条目归纳为17个研究主题(见表1),并根据每个主题研究的内容分别提取一个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并未列出每项课题的主题词,本研究只是作者根据研究需要按照自定的标准去提取。由于受可操作性的限制,这种提取只能说是一种大致粗略的提取)。通过统计主题词在160项研究条目中出现的频次,判断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社会学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情况下,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表明社科基金对某研究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该主题词所对应的研究主题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热点。由表1可以看出,1999~2009年11年间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理论、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焦点,也就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科前沿。

1.2课题指南研究项目的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类别分为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3大类。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申报年度内单独,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指南在前一年年底。

1)重大招标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档次最高的课题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自2005年设立以来,与体育学有关的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方向有2项:一是2006年设立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重大问题研究”,二是2008年设立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由此看来,与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研究的课题无疑成为这一时期最为耀眼的研究方向。

2)重点项目课题:重点项目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每个研究主题下附简短的提示,供申报者设计课题和论证时参考。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2001~2003年均有重点课题,其研究主题包括: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北京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奥运会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中国体育简明通史等。从指南中的重点研究主题可以看出,2001~2003年北京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大众体育、体育史研究处于学科研究的重要位置。

3)年度项目课题:年度项目占社科基金项目的绝大部分,设定了学科本年度的重点研究范围,指导本年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的申报。1999~2008年体育学共设年度研究主题条目150项,占总研究主题条目的93.75%。

1.3课题指南条目内容导向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所提供的研究条目多倾向宏观层面,立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高度,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从课题指南的指向上看,大多都是研究阐释党和国家在体育学科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体育产业与市场化问题研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道德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这些都是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体育发展宏观政策紧密结合的必然。

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优选支持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的导向作用;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国人多年来的梦想,从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举办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密不可分,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时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问题研究(申办、效益分析、奥运理念、社会心理、组织管理、基本经验等)予以了极大的支持,研究主题条目达15项之多,占整个条目总数的9.38%;在1999~2009年整个体育学社科基金指南研究主题条目中,有关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的条目也占有较大比例,充分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导向指引。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课题指南反映了这些热点问题并予以及时导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阳光体育、国际体育、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等应用研究主题在近年的课题指南中也频繁出现,充分显示了课题指南对应用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1.4课题指南导向的动态与趋势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段性,在不同的时段内其研究方向、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年度指南条目的主题指向分析(见表2),可以折射出某一周期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导向特点、基本轨迹及发展趋势。

由表2可以看出,课题指南中有些研究主题条目多年持续出现,而有些条目则出现明显阶段性变化。例如,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始终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和主攻方向。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几乎每年均有此条目,且所占比重在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从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到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问题,深化体育体制改革问题,体育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问题,中国体育社团改革问题、体育区域发展问题,都市体育、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发展问题等,都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体育稳步、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些条目的设立,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对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也是自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一级学科设立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的课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提高健康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与此相匹配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内涵、构建方法与步骤,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健身器材的合理配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课题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并将持续一定时期,这也充分体现了课题指南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策性导向作用。表2显示,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问题研究的条目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在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中首次出现了“北京市承办奥运会预期效益分析”条目。从2002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7年中,“奥运会”成了课题指南中最抢眼的关键词,与“北京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主题条目达17项之多,其中含有2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充分显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解答重大现实问题的导向特征。但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体育重大工作部署重点的转移,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条目会逐步淡出。体育理论在体育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从课题指南主题条目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对自身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视。1999~2009年课题指南在体育学基本原理,体育的地位、价值、功能变化、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研究方面均有设项,显示了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紧密跟踪中外体育科学前沿,“注重基础研究”的导向作用。体育管理一直也是课题指南中的热点条目,其主题词在课题指南中的频繁、持续出现,其研究内容也逐渐走向实用,说明其在体育社会学科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问题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及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对体育新政策的制定和现有政策的修改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此条目在1999~2009年课题指南中不断出现,说明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方向。竞技体育承担了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国际声望的重任。自2001年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每年均有相关条目,表明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态度。体育法学、体育史条目是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初期关注的热点,而近5年来这些主题已从指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前沿研究,如体育文化、体育与媒体的关系、中外体育比较等。至于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一些本该热门的课题却似乎在课题指南中出现频次较少,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与国家社科基金单列教育学科有关,因为每年教育学单列学科都设有学校体育与卫生二级学科,其中包含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内容。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条目自2005年始每年均有出现,一方面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校体育关注度在提高,另一方面预示着学校体育、学生体质问题研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课题指南中还有一些主题词,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特定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这一方面印证了体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执政党的某些路线、方针、政策要在体育学领域得以贯彻执行,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政治导向作用。

2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

2.1立项项目的研究类别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25项(见表3),其中重大招标项目4项,占0.94%;重点项目19项,占4.47%;一般项目282项,占66.35%;青年项目87项,占20.47%;自筹经费项目2项,占0.47%;西部项目31项;占7.30%。从表3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立项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最近5年明显增长,占立项总数的63.76%,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学科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症结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决和突破,要有高质量的理论支持。

2.2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

1)重大项目课题立项内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999~2009年11年间共立项4项,分别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社会价值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2006年);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06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研究(2008年)和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2008年)。从立项内容分析均与2008北京奥运会密切相关,且与2006年和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内容相对应。

2)重点项目立项内容。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设立19个重点项目,其立项主题内容包括与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4项、与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2项、与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2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1项、体育史1项;体育法规1项、民族传统体育1项、体育文化1项。重点项目的设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效地解决当前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例如,2002年立项的课题“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课题“关于构建新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等,为国家有关部门解决体育发展重要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3)非重点立项项目内容。非重点立项包括一般项目282项、青年项目87项、自筹经费项目2项、西部项目31项。其立项主题内容涉及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62项、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4项、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问题的研究23项、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研究5项、与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32项、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包括体育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53项、与竞技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45项、与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相关的研究20项、与体育法学(包括体育法规、体育道德)相关问题的研究13项、与体育史相关问题的研究8项、与国际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5项、与民族传统体育问题相关的研究21项、与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相关的研究12项、与体育文化相关的研究24项、体育与媒体关系的研究5项、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6项、与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问题相关的研究16项。

2.3立项项目研究内容的动态

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共立各类项目425项,按年度立项研究主题词频数分析,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研究主题在不同年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从各研究主题立项的比例及年度立项数目(见表4)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产业与市场化、竞技体育理论与发展、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一直占据着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主导地位,每年都有课题立项,且在大多数年份有多个项目被立项,反映出这些研究领域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北京奥运会有关问题的研究立项集中在2003~2007年,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强调问题意识,突出对重大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能力以及应对重大战略工程的前瞻性。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是体育发展的“基石”,虽然课题指南研究主题条目每年几乎可以看到,但立项数量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体育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事关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和政策问题的研究立项更少。体育法学、体育史、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一直是国家社科基金关注的对象,虽然立项总量不大,但在大多年份均有立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近年来立项数量呈稳步增加态势,有望进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流。体育与媒体(传播)关系问题研究立项出现在2005~2007年,与北京承办奥运会有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其相关内容的立项也会淡出。国际体育问题研究虽有立项,但数目很少,符合国家社科基金“立足国内”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中,有不少是跨学科研究项目,如体育产权、体育旅游、休闲体育、都市体育、体育公平问题、体育地理、体育信息、体育保险、体育环境等,这既与国家社科基金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导向有关,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然。

3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的比较分析

3.1课题指南立项率

课题指南立项率是指在课题指南中被立项项目的比重,可用于表示课题指南的导向程度。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确立课题指南条目160条,立项项目基本与课题指南条目相一致的项目达144项(扣除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立项率为90.00%(见表5)。从表5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立项率除1999~2000年间偏低外,2001年后均超出80%,其中2004、2005、2007年达到100%,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部分年份课题指南或课题指南中的部分条目的导向性还不尽人意,如1999年课题指南7项研究主题中就有体育运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体育法律问题与体育法学研究、当代国际体育研究3项没有得到立项,1999、2000年课题指南均设当代国际体育研究条目,但连续2年未得到立项,2005年与体育理论研究相关条目4项中有3项没有得到立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申报者的标书质量和研究者的水平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课题研究难度较大、研究面太窄、政治性或政策性太强有关。

3.2课题指南导向率

课题指南导向率是指在所有立项的项目中被课题指南指引项目的比重。1999~2009年11年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425项,其中基本按课题指南设立的有340项(包含重复立项数),课题指南导向率为80%(见表5)。按年度分析,除2005年低于70%外,其他年份均超过70%,其中2001、2002、2003、2004、2008、2009年均达到或超过80%。

课题指南导向率一方面显示了学术界对课题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说明立项项目与课题指南匹配程度。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要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拟定题目。应用对策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要求按题申报,不能改变题义,题目的文字表述可自行确定。国家社科基金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按理说,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的申报数量与立项数量之比(课题申报立项率)不到10%,“十几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十分突出,在课题申报立项率极低的情况下,课题指南导向率应该是很高的。但1999~2009年11年间均未突破90%,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除了课题指南立项率偏低的原因外,可能与有些申报者提出了体育学科领域内相当超前和相当前沿的自选题目,

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与肯定,给予立项有关。

3.3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

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是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两者相一致的比例,主要反映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之间的依存关系。本研究根据韩兆洲等提出的计算方法,对1999~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99~2009年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确立的主题条目160项,立项项目425项,其中两者相一致的有144项,两者的相似度为0.77,其中2001、2003、2004、2008年相似度较高,均达到0.8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说明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引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选题方面具有极强导向性。

4 立项项目后续应用导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的导向作用以立项为前提,以项目研究而展开,以业绩与成果来体现。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中标项目的研究选题大多来自经专家反复论证后的课题指南,在立项时经过了严格筛选,是“命题作文”中优中选优的佼佼者。这既可在源头上保证研究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国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使国家对体育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又可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水平学者群体中,为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检查、经费管理对保证项目按照课题的研究指向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产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少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空白。有研究者曾对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检索发现,仅1999~2006年8年间,就有75篇国家社科基金在国内学界公认的体育学科最具权威的刊物《体育科学》上。这些论文不但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新动向、新趋势,而且高屋建瓴,常作为期刊的导读论文和首篇论文,且刊登之后不断被转引,对体育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乒乓长盛考”等6项成果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收入,“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完善体育法配套立法研究”等项成果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还有不少成果被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采用,有的转化为体育法规政策,有的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转载介绍,有的开创了体育新学科、新领域,如中国体育通史、体育伦理学、奥运经济学、体育地理学、民族体育学等等,有力地推动了世纪之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培养出一批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体育社会科学博士点、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以及中青年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5 课题指南“以点带面”的导向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在保证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基金支持引导研究者在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学科重大问题研究的投入。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导向的指引下,分别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资助,还有不少自由研究者通过追踪研究热点步入到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领域,这既是国家社科基金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社科基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结果。本研究以课题指南中所涉及到的主题词为检索词,对维普资讯数据库1999~2008年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进行检索,按前述标准对主题词进行归类(见表6),并与课题指南、立项项目主题词一起画出折线图进行比较(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1999~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指南主题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主题词与CSSCI期刊论文主题词频数折线有惊人的相似。这一方面可以从中折射出这一时期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在“以点带面”方面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说明国家社科基金与这一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学术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发展历程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理论思辨与分析比较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探讨了党和国家政策导向重要形式之一的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的导向作用,得出下列结论:

1)体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整体立项率、课题指南导向率、课题指南与立项项目相似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课题指南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方面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基金项目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3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8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国,主要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由基金委员会负责实施与管理。基金的评审有着规范的程序,比其他项目申请更公开、公平、公正,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申请者的学术地位。科研人员申报基金项目中标主要靠其多年知识积累和潜心研究,非一蹴而就;但国家资助的唯一依据只有一个申请书,在相同的申报条件下,掌握基金项目申报方法学能大幅度提高立项的可能性,提高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1 背景概述

了解基金的背景资料可明晰申报的范围,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1.1 资助类别

基金资助类别包括:①资助人才(青年科学基金(< 35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5岁)、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在线申请);②资助项目(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青年基金、地区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含面上、重点));③其他资助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又包括面上和重点等、专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随时受理)、通过亚类说明、附注说明还可将一些资助类别进一步细化)。

1.2 资助力度

基金资助力度:1986~2006年,运用国家投入的约180亿元资金,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仅2006年就资助42.36亿元。

1.3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资助体系中主要部分,占>60%基金总经费(2006年达71.89%);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自由申请的资助率(2006年达23.7% );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资助期限3年;2007年平均资助强度提高,但项目资助率与2006年持平。

1.4 机构设置

生命科学学部有10个处。申请者要了解每个处重点受理什么和不受理什么内容,以免好的项目申请投错了“门”。比如:六处主要受理畜牧、兽医学、水产学和动物学的申请项目。七处预防医学学科负责受理预防医学相关的申请项目。生理学与病理学学科负责受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运动医学和内科学的申请项目。营养学科只受理人类营养相关的研究;儿童与少年卫生学科只受理与少年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项目,不受理儿科及妇产科疾病项目;毒理学科不受理药物毒理项目;流行病学科只受理人群研究的现场或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的项目,不受理单纯的实验室研究项目;地方病学科只受理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项目,其他病种须申报其他相关领域,如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毒理学等;传染病学科只受理有关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研究项目,不受理不具传染性的一般感染性疾病研究项目,也不受理有关细菌耐(抗)药、抗生素、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除外)以及与病毒性肝炎无关的肝纤维化等消化内科研究项目;肿瘤学科只受理肿瘤流行病学项目,不受理肿瘤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研究课题;不受理医疗管理和卫生经济类项目。另外,涉及人体研究的项目必须提供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材料。运动医学中关于运动性损伤与康复研究,是指研究由于体育运动造成的损伤及其相应的康复治疗,不包括骨科疾病和创伤造成的损伤与康复治疗研究。八处负责受理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的申请项目。资助范围包括:诊断与治疗学基础、外科学及其分支学科、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本学科“诊断与治疗学基础”申请代码及其次级申请代码“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不受理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申请,请相关申请在其他代码下申请。九处。为报批新药开展的常规研究和制药工艺研究不属于本基金的资助范围。凡是未提供具体方药或穴位的(以保密函件形式列出并提交本学科保存者除外)、或对于仅以某中药或成分为“名”,而无中医药理论思维或研究内容之“实”的申请项目,一律不予评审、资助。十处。资助范围包括:妇科学、生殖医学、围产医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法医学、特种医学和肿瘤学。不受理抗肿瘤药物药理学相关的研究申请。建议口腔软硬组织损伤修复、牙齿生长发育及再生方面的研究在现有的口腔内科学代码下申请,有关颞下颌关节疾病研究在口腔外科学代码下申请,有关种植义齿相关研究在口腔修复学代码下申请,以便于集中评审。

2 申评程序

了解基金的申评程序可明晰申报的环节,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申请者填写申请书

所在单位汇总申报(网上+纸质)≤3月底

科学部初审(形式审查、初筛)≤5月15日

同行专家(>7万人的专家库)网上通讯评议(3+X)(2006年为50.9%)(一审)≤6月底

科学部提出评审建议≤7月底

学科评审组评审(资助小额探索的非共识项目占5%)(二审)≤9月底

委务会议审批整体资助方案(终审、立项)≤10月15日

3 评议指标

了解基金的评议指标可明晰评审的尺度,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定量评议与定性评议:项目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创新性)、研究目标、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条件、工作基础、申请者的胜任能力。达到以下具体要求可提高中标的几率。

3.1 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属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科技问题。学术思想:有明显的创新或特色。理论依据:充分,科学性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清楚,分析准确、全面。

3.2 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范围合适,重点突出;关键问题选择准确。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先进,且有创新性。设计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法):合理可行。研究的预期目标:明确。

3.3 研究基础

与项目有关的研究项目:是原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已具备的实验条件:条件具备。项目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强。

3.4 综合评价

申请者承担以往基金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优秀。项目的创新评价:创新性强,是开创性工作。项目总评:优。是否资助:优先资助。

4 未中缘由

了解基金的未中缘由可避免重蹈前车之覆,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中的项目有相似性,如上述评议指标结果较好;不中的项目缘由各式各样。总结未中缘由有许多,比如:缺乏可行的选题,过大、概念不清。缺乏题目与研究内容的一致性,片面追新。缺乏充分的立项依据,缺乏分析和对基本科学问题的凝练,缺少合理的科学假说和对机制的深入探讨,立项依据限于国外参考文献的简单罗列。缺乏必要的前期工作和预实验,研究设想和假设常常仅停留在文献检索和推论上。缺乏实在的目标,目标过高。缺乏与国家生命科学重大科技需求的紧密结合。缺乏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导致研究内容“大”而“空”。缺乏源头创新,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创新不足,沿袭自己熟悉的领域而使立意偏于保守,盲目跟踪国际研究热点。缺乏清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过于简单,难以判断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缺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相适性。在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设计上,不是围绕解决科学问题选择合理技术,而是依赖高新技术选择科学问题,使项目陷于技术、指标的单纯堆砌,使得研究方法变成了单纯的新技术的堆积。缺乏相关的研究策略,面对具体问题尚不能从国际主流的研究思路出发设计出科学和合理的研究方案。缺乏细化的研究方案。缺乏基本的研究设计要素。缺乏深入的科学本质研究,片面追求新技术应用,没能用最适宜的方法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以新技术定研究内容,仅停留在一般记录的观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缺乏群体研究或不能很好地结合群体开展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刻意夸大研究意义、提升未知的研究结果。缺乏系统的、连续性的研究工作。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有独特的研究材料却未能提出创新的课题。有创新思路,却没有相应的研究力量保证项目的实施。有创新性发现,研究工作却难以继续深入。超项、手续不完备(申请书中的项目组成员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参加,即视为有合作单位,在申请书信息简表中要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在签字盖章页上一定要加盖合作单位公章;申请者如为在职博士生,要附导师签字的同意申请证明材料,且只能通过在职单位申请;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一定要在申请书上亲笔签字等)、不按规范性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非资助范围(与指南不符、承担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包括执行期为一年的小额探索项目,再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等)等形式审查不合格。不是申请当年1月1日后从官方网站下载的新版申请书。

5 撰写要求和技巧

5.1总体要求

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合理性、严肃性、连续性。选题要点:研究类型与申请基金类型的吻合。定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写作技巧:建议初次申请者咨询资深基金管理者之后再进行申请。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用词恰当。A4纸4号仿宋字打印。附件版面大小=申请书,若原件非A4纸大小,可将附件的原件粘贴在空白A4纸上右侧对齐与其他材料一起装订。外行看了有兴趣,内行看了有水平(意义、目的等内容用科普作家的写作手法,技术路线等研究方案用专业术语)。

5.2申请书结构

5.2.1基本信息项目名称要确切,主题要明了。资助类别、亚类说明和附注说明准确。代码必须使用当年的代码。代码要与申请项目内容相一致。选择最接近的相关学科来投送。寻找合适的相关学科同行评议(利于寻找合适的评议专家以及专家掌握相应的评审标准)。

直接填写代码不可取(在写申请书之前,未认真看项目指南,申请书写完后再回头找代码,以这种方式填写代码,有时会出现项目名称与代码名称可能字面上一致,但是申请内容却与受理项目对应的科学处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有些研究内容可能会涉及不同科学部下属的科学处,但每个科学处支持的研究重点是不同的)。项目名称要醒目,主题要明了。报送学科要准确,代码非指南。代码1指报送学科,代码2指相关学科。基金不支持应用开发。项目负责人工作≥6月/年。单位名称指项目依托单位,需要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摘要(限400字)应详尽明了,避免宣传性语言(研究对象、拟采用的方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已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海外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英文全称填写海外工作单位等信息在个人信息栏目中(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中文全称填写海外工作单位等信息在个人信息栏目中(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5.2.2项目组主要成员人员精干(对立项提出自己想法,并参与具体研究的人员≠提供数据或进行辅助工作的人员)。人数适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工合理、具体。主要成员工作时间>4月/年。一人同期不同单位不得申请或参加。签字须为本人亲笔所签,否则需要正式委托信函。

高级职称限项申请(同一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或承担≤1项、有重大或重点项目申请和参加≤1项、面上项目申请和参加≤2项、当年只能申请一项、青年科学基金只能负责一项、青年基金(小额)也算一项、一生只能获得1次青年基金资助)。申请项数(作为负责人)+申请项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在研项数(作为负责人)+在研项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2项。非高级职称限项申请(负责在研项目不能作为负责人申请)。

5.2.3经费申请表申请经费额度合理。申请经费实事求是。经费预算要有依据。说明各项的必要性。支出内容有限额比。>5万元固定资产及设备(逐项说明与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协作费≠合作经费(协作费是外单位协作承担本项目部分、单一研究试验工作的经费)。定额补助式资助方式(除重大项目实行成本补偿式资助方式以外)(表1)。

表1各类项目申请经费的支出内容限额比例

5.2.4报告正文面上项目支持在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的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动态,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或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认真构思,自行确定立论依据充分和创新性强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案,开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鼓励开展前瞻性和探索性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得到新的发现或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项目支持结合国家需求,把握世界科学前沿,针对我国已有较好基础和积累的重要研究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特别鼓励具有面上项目研究基础、项目进一步研究有望取得突破的申请者进行申请。重点项目研究要求有限规模、重点突出、研究队伍精干,要求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重点项目不设子课题。应围绕“项目指南”公布的研究领域,进行申请书正文内容的撰写。

报告正文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版面简洁,易于阅读,“摆事实”、“讲道理” ,自由体式(不同类型项目撰写提纲不同。非Word文件录入后打印输出)。选好研究方向――按学科前沿、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选题。要与指南对应――熟读指南和定好题目。与经费相当的规模――做好课题设计。多学科、有梯队――组织好研究队伍。多参加学术会议――让同行专家和项目管理官员了解意义与创新点。核心单位突出――选好合作者和合作单位。

5.2.4.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 000~8 000字):项目名称――体现研究对象、方法和解决的科学(学术)问题。立项依据――详尽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本项研究以及简单的思路。研究方案――具体提出解决科学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思路和步骤。①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基础研究结合科学发展趋势论述科学意义;应用基础研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关键科技问题论述应用前景。要从科学意义或学术意义上陈述重要性,必须阐明充足理由以及理论和学术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人的研究,指出需解决的共性问题)。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文献除外)。

②内容、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内容(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目标,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重点突出,只求解决一、二个学术问题,每个内容细节可详情叙述。研究目标是解决基础性、学术性问题,避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或做一件达到某一指标的具体工作,不是具体做什么事,是研究科学、学术性问题,避免泛泛探索规律的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写,力求准确。③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步骤要具体、思路要清晰)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即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通过保密信函的方式直接寄给学科。实验手段(分析手段用途要明确,忌各类新分析仪器一窝端)。关键技术等。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不能仅就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优势的综合,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④特色与创新:实质性的源头创新思想或思路。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工作基础上)。防止“大”而“空”的倾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背景要论述清楚。提出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科学、严谨地提出和分析创新性内容。研究条件的特色不等于项目的研究特色,更新不等于新颖的学术思想。阐明学科交叉点在哪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填补国内空白不等于创新与特色(对基础研究而言)。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是已有工作基础积累、升华的产物。⑤年度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研究计划要具体(以便评议人了解进度是否合理)。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预期的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基金成果指国家发明专利、学术论文、自然科学奖、人才培养,且表述时按此逻辑顺序。

5.2.4.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①工作基础: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已取得的研究成绩不等于所在单位集体或者导师的研究。②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拟解决的途径。利用国家和部门的重点实验室计划与落实情况。③申请者简历: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列出相关论文(著)所有作者排序、论文(著)名称、期刊(出版社)名称、期刊号、页码、发表(出版)时间等),并按论著、论文摘要、会议论文等类别分别列出。获得的学术奖励情况。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④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其他项目(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拟申请与正在承担的项目的关系与区别(研究任务和重点的简单说明)。其他项目不反映不是好办法。应说明与本申请的关系和区别。承担基金的进展或完成情况(列出较明确的内容,及引用情况、获奖情况、培养人员情况等)。前一结题项目完成情况(附3篇主要论文首页,并须标注是基金委资助项目,否则,应附上能反映基金资助信息的一页。

5.5签字和盖章页

知识产权及特殊的规定(联合资助项目)。非依托单位人参加=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原印。科研处、系、室章无效。申请单位负责人签章(签章人不应是项目申请人和主要参加者)。申请单位盖法人单位公章原印。

5.6附件等

根据项目类型制作。根据申请者实际情况而定。2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信(未获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申请面上项目)。导师的推荐信(说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对项目研究时间的保证、在职单位为依托单位提出申请)(在职研究生申请者)。专家名单及理由的函(≤3位不宜评议)。依托单位正式受聘聘书与聘任协议复印件(聘任期覆盖项目执行期+在依托单位工作≥6月/年)(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农业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第二章第5条)及农业部同意立项证明(第三章第12条)(属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证明(涉及医学伦理学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生物等开展研究(来源证明)。其他实验室赠予(对方同意赠予的证明)。涉及国际合作或项目组成员中有旅居境外的申请(国际合作协议书或境外人员知情同意书)。

6 思维方式

用申报基金的正确思维方式可找对申报的“门”,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善于发现新现象;善于升华为科学问题;善于提出解决所发现的科学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申请书是写给别人看的(只自己清楚、满意不行,要让小同行、大同行、基金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都认可)。切忌基础研究不基础写成开发、应用;项目名称太空洞当成研究领域;虽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主题,但基本上围绕着主题的,尽管尽力描述,始终无理想切入点,以至看不出研究思路。立项关键欠清楚视同科学问题;研究方案较糊涂等于思路不明。从自己的研究中提炼出基础研究问题,并不是把自己的研究写成基金申请就等于基础研究了。“多学科交叉”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促进不等于简单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把其他学科的相关技术作为工具。有关研究的相关问题:实验动物、伦理问题、遗传资源等。

6.1正确认识基础研究

目标与内容:科学问题是什么(What)。科学本质为什么(Why)。发现新的科学现象。研究方案:如何解决科学问题,如何探索科学本质,怎样发现新的现象,基础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申请基金是自己给自己出题,不仅摆事实,且把道理讲清。

6.2正确认识应用基础研究

科学问题来自应用实践,科学问题应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不是用基金去做具体应用方面的事。

6.3弄清研究属性,基金不支持应用开发

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工程技术研究都有其相应的研究属性,申请人应了解其特点。

6.4申请前注意事项

基金项目论文篇(5)

2.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作为脚注的第一项,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5.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基金项目论文篇(6)

在科研方面,黎镇琦和他的学术团队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14篇被《美国数学评论》(AMR)摘评,3篇发表在《数学学报》等国内权威刊物,24篇发表在《数学杂志》、《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4篇发表在省级学报。1990年以来,他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五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南昌大学基础理论基金项目。课题到账经费为60万元。其中,黎镇琦教授主持的项目“格拉斯曼流形的极小子流形”获得2004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微分几何领域中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黎镇琦和他的学术团队也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基金项目论文篇(7)

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1984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六五”经济发展时期科研规划时关于艺术学科单立门类的决定,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决议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职能为:制定全国艺术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指南及课题的评审、管理、成果鉴定、验收和推广、优秀成果的评选和奖励等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具体监督、管理和筹措艺术科学研究经费;协调各学科规划组的工作,组织开展有关艺术科学的学术研讨活动;调研全国艺术科学研究现状,组织交流全国艺术科学研究信息。艺术学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三个单列学科之一,是繁荣发展艺术科学、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体现着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科研要求与水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艺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艺术学科的发展有了长足进展,不仅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艺术学由一级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学科地位得到了提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工作得到全国艺术研究工作者积极响应。在申报期限内,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课题2624项,申报量呈迅猛递增之势。经过评审,2012年共有123个项目获得立项。这向我们传达两个信息,一是艺术学研究热情空前高涨,二是竞争异常激烈,每100个申报项目中,仅有不足4项能够获得立项。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全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攀升;而从事艺术学各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该项工作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国家文化发展层面来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中,其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凸显。那么,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该如何看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几年的各种有形无形变化,并对其抱有哪些美好的期待?

一、辉煌的历程

来自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经费投入为10090万元,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切块经费突破1000万元,到2012年,达到历史性的2800万元。艺术学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也由2003年的4.5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15万元。

从2003年至2012年,艺术学项目共立项905项。其中,委托项目5项,重点项目61项,一般项目475项,青年项目211项,西部项目106项,另外还包括2003年至2006年立项的自筹经费项目等47项。从研究内容上看,音乐、美术、戏剧、艺术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仍以基础研究为主,而艺术文化综合研究、设计、影视等成为应用研究的热门学科。一批以产业、创意、景观、3D、动漫、新媒体、数字化、科技、工艺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重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路径和方法,这些项目与以推动艺术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具有思辨性和长远效应的基础研究课题互为补充,为艺术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金项目论文篇(8)

第二条“出版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项目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对项目选题、项目申请和项目成果进行审核。

第三条“出版基金项目”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统一管理。

二、细 则

第四条“出版基金项目”选题指南每年第4季度由项目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后11月20日起在《图书情报工作》网站和期刊上进行公布并接受申请,申请日期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项目评审结果次年3月20日起对外公布。项目研究时间为6个月,每年6月进行中期审核,每年7月提交研究论文初稿,每年9月10目前提交结题申请。

第五条“出版基金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种。重点项目每年设3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6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4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仅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一般项目每年设5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3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3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仪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项目结题后,研究论文免费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且需注明“受《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第六条 项目费用发放方式为:项目费用分2次分发,首次50%作为项目启动费,项目结题后发放其余50%。

三、项目申请和评审

第七条 申请者资格:项目中请者应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副高职称或博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博士研究生,年龄45岁以下。学科范围: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

第八条申请程序:项目申请者需提供以下书面文件:项目申请书(从《图书情报工作》网站(1is.省略)下载并填写,一式2份),身份证复印件,职称(或学历)复印件,学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由所在学校加盖公章),近期彩色照片2张。项目申请书需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33号《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政编码:10叭90。电子版提交地址:journal@mail.las.省略,主题请注明:申请出版基金。

第九条 项目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过去负责的项目已结项。被撤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3年内将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十条 每份申请需先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合格后方能进行评审。每项申请需经专家委员会匿名评审,且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同意方能通过。

四、专家委员会

第十一条 “出版基金项目”专家委员会由5 7人组成,其职责为确定选题,评审项目申请资料,审核项目研究成果。专家委员会由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及《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负责人组成。

第十二条 项目评审委员会工作方式可采取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每年9月底编辑部提交拟选题给专家委员会,10月30日前专家完成选题,11月15日前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11月20日起对外公布。

五、项目中期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评审通过后,当年6月20日至6月30日进行项目中期考核,所有立项项目负责人需在6月20日前提交研究论文详细研究框架和进一步研究内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调研,完善研究框架和内容。

六、项目结题

基金项目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目前针对工程造价控制中时常出现的“三超”问题,业界都从不同途径进行了应对措施的构建。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工程技术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因项目作业形态和较长的施工周期决定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现象贯穿其中。这就意味着,即使在优化了工程技术和制度设计后,也无法完全克服工程造价控制中所面临的挑战。因此作为一种弥补措施,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其中的功能定位和实践路径,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其功能定位的讨论。随后,将在功能定位驱动下来构建实施路径。为了使本文的主题讨论更为具体,这里以建筑施工类工程造价控制为考察对象。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解读

首先需要指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体是造价人员,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客体则是项目资金。作为弥补现有控制手段的措施,这里将从客体角度来解读全面预算管理。具体的解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项目资金预算方面。项目资金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以全面预算编制的形式而存在。此时,也可以被称作造价概算阶段。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规模和建造标准进行造价概算,从而来确定该项目施工的资金总量。实践表明,这一环节容易出现超额预算的情况。因此,也成为了造价控制的起点。

(二)项目资金监管方面。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主要在于防止资金在流动中出现漏损的状况,这在会计层面将抬高项目施工成本。因此,针对各分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资金监管,便构成了造价控制的重点。然而,也是在这一环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现象,从而就为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

(三)项目资金效益方面。一般而言,施工单位往往会垫资在完成前期的项目施工活动,这就使造价控制还必须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根据传统认识,资金的“产出/投入”比值越大,就说明其中的资金效益越高。将这一点转换为全面预算管理,则实则在于建立跟踪审计机制。

二、解读基础上的功能定位

在以上解读基础上,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保造价概算的精确性。作为起点的造价概算往往存在着超额预算的情况,这里面不仅具有客观因素,也存有着众所周知的主观因素。为此,全面预算管理主体通过跟踪项目设计过程,从而在加强的了参与度的情况下能有效避免超额预算现象的发生。

(二)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政府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参与建设人数多的现状。同时,在外包制度下又使得整体项目被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由此,全面预算管理在对资金的使用监管职能,则能在整体视域下来提升造价控制的绩。

(三)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引入跟踪审计活动,将有助于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格性。根据规则,工程项目存在着两类结算形式,即中途结算和竣工结算。特别对于中途结算来说,通过引入审计环节,将强化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三、定位驱动下的实践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完善工程造价概算的组织形式。本文对于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超额造价概算现象存而不论,这里主要针对客观因素所形成的造价概算问题进行讨论。为了应对后者,就需要完善工程造价概算的组织形式,让造价人员参与到项目的选址和设计中来。并在选址和设计论证上,充分听取造价人员的建议,从而建立资金约束机制。

(二)健全资金使用监管的制度机制。应对信息不对称现象构成了本文强化资金监管的主旨,其中健全资金使用监管的制度机制在于,通过激发起项目团队的资金节约意识来克服施工中的资金浪费现象。为此,可以将子项目资金额定在财务制度下交由项目负责人支配,在签订质量、周期协议后,规定所节约的资金按比例作为奖金发放。

(三)完备追加预算资金的论证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建立起权变管理思想,这是应对信息不完美现象的主要思路。因此,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建立追加预算的基金,根据以往经验弹性制定预算编制。在论证机制上,应构建由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编制人员在内的论证小组。并在滚动计划法下,来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四)实现资金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建立跟踪审计制度,一般也需要完成定期审计的工作。目前应诸多人为因素干扰者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借助声誉约束机制来克服这一负面影响。

四、问题的拓展

(一)围绕工程子项目进行预结算管理。由于子项目往往由独立的法人实体承包,在盈利动机的驱动下可能采取维持造价降低质量,或者维持质量提高造价的行为来与总承包方进行博弈。对于后者则需要发包方针对子项目,建立起中期结算机制来给予造价控制。

(二)针对项目资金使用展开票据稽核。还应针对项目资金使用展开票据稽核工作。其主要在于确认,票据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要件。对此,则依靠对超预算部分进行严格审核。对于财政拨款项目,往往在这里出现问题。

(三)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引入多方监管。需要考虑引入第三方审计组织来确保项目发包方的权益不受侵害。审计的主要内容在于在资金的统筹原则导向下,对项目小组的资金预算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针对事中资金使用和竣工结算各要件进行审查。

五、小结

本文认为,功能定位主要包括:确保造价概算的精确性、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等三个方面。实践路径则从:完善工程造价概算的组织形式、健全资金使用监管的制度机制、完备追加预算资金的论证机制、实现资金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来展开。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论文篇(10)

1 基金与知识生产

自1996年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以来,知识和知识生产就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科学研究活动是人类教育知识生产的主渠道。对于大多数身处主流知识生产体制之内的学术人而言,基金应该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一方面,无需讳言,学术研究的进行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持,即使是一直被视为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感悟而不是实证研究的一些传统人文学科,也与基金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所以如王炎所言,“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大师巨子还是无名小辈,其实一大半的精力没用在学术研究上,倒花在如何争取到研究经费上了”;另外一方面,正因为基金对现代知识生产机制影响越来越大,基金尤其是一些通常在学界被认为级别比较高的基金,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或者学术研究团体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在我国,基金资助是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我国的前沿科研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科研项目从提出到确定的全过程都要经过广泛、深入研究论证,往往代表着该学科领域内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我国自1981年建立科学基金制度以来,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科学基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是与国家五年计划的实施同步进行的,以国家基金的形式支持面向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简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最高级别的研究项目,在全国社科系列研究项目中处于最高层。国家社科基金设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人口学、统计学、体育学、管理学等23个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已形成包括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六个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它面向全国高校、社科院、党校、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军队院校等五大系统,被社科界视为衡量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指南和立项资助的项目居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之前沿,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全国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平,从宏观上反映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轨迹、现状及发展趋势。其立项资助项目的学科与地区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的科研生产力。

本文试图以一种知识社会学的理论,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呈现当代中国图书情报学术生产的某种特质。何谓知识社会学?虽然关于知识社会学的定义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但知识论一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内容。早在古希腊时期,对知识本质问题的探求就已成为哲人们苦思冥想、孜孜以求的核心话题之一。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知识社会学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的同时也由于研究者视域和背景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流派,不过,尽管各流派的关注点各有不同,但都强调社会发展对知识生产的决定意义而不认为有纯粹的知识,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和理论预设。本文正是秉承这一思路从宏观反映国家社科基金对图书情报知识生产的影响,为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和把握学术生产提供一种可能。当然,由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对于应用性和时限性的强调,以及目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评审制度所存在的一些缺陷,这种从量化管理的角度看图书情报发展状况的思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有和其他认识视角一起,才可以完成对我国图书情报研究格局进行宏观审视的任务。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历年资助项目”。

2 从立项课题分布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格局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指南和立项资助的项目,反映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指导,其立项资助项目的学科与地区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的科研生产力。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课题作为国家规划的学科发展路径的学术性表达,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变迁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代中国的图书情报学术生产格局。

2.1 立项基本情况

2.1.1 项目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课题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以及自筹经费项目。自1994年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设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从1994年到2010年期间,图书情报学科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总数为55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4项、一般项目374项、青年项目136项,自筹经费项目9项。

统计显示图书情报科学立项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增幅加大,2010年立项数几乎是1994年的8倍,这与整个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资助数量发展是一致的,表明随着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该领域学术研究非常活跃并不断深入,立项项目的增加和国家财政支持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综合协调发展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认识使然。立项数目的快速增长与国内图书情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相一致,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而研究的开展又需要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重大重点项目是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代表着每年的重点研究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体现出项目承担者的科研实力。从课题申报机制看,此类课题综合性强,竞争性更激烈;从课题立项看,重大重点项目大多数由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获得,一方面显示出上述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上述单位在课题选题、资源占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2.1.2 立项单位所属系统

我国从事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基本力量有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军队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包括档案馆、信息中心等)、科研机构等系统。

1994-2010年国家社科立项单位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不同类型单位的立项数量差异较大。在几大系统中,高校、社科院、党校、军队、公共图书馆及科研机构所承担的课题所占比例依次为76.49%、5.79%、4.88%、2.17%、5.06%和

4.70%,17年间的比例略有消长,但总趋势未有改变。显然,高校系统立项最多,其次是社科院系统。

2.1.3 预期成果的类型分析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要求,预期研究成果主要有:专著、译著、论文集、研究报告、工具书、电脑软件等。从立项项目预期成果类型分析,论文集和研究报告居第一位,共154项,占27.85%;研究报告次之,共84项,占15.19%;专著和研究报告77项,占13.92%;专著68项,占12.30%。不同的成果形式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周期相对较短,期限一般为一年,因此,应用性的研究课题一般以研究报告和论文为主;而专著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比较适合于一些重大理论课题。图书情报类基金项目以论文集和研究报告为成果形式的项目居多,说明其研究周期大都比较短,且多数为就某问题进行的对策性研究。在预期研究成果中,大多数项目研究成果都有两种形式,统计表明,论文集和研究报告与专著和研究报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2.2 立项项目的区域分布

分析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地区研究水平往往与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密切相关,为了考察各省市区学术科研能力和发展状况,通过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获得的课题立项数来考察地区的图书情报学术生产力。

从表1可以看出,除海南之外,祖国大陆的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定数目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立项课题在省、市、自治区的分布差异特别大,立项课题最少的青海省只有1项,而获得的立项数量最多的北京市达137项,北京立项数是排在第二名的湖北省的近二倍。

立项课题的区域分布梯度十分明显,从累计百分比看,北京市的项目数是青海、内蒙古、、广西等21个省市的项目数之和,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主要集中地,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核心区域,北京集中了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愧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雄居榜首,表现出雄厚的整体研究实力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因为北京科研学术气氛浓厚,国内外最新情报信息交流与接收的机会也多,从而构成一种优势,学术力量越雄厚,越受基金机构的关注和支持,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也越多。而紧跟其后的湖北、上海、江苏、广东、河南是项目产出的重要区域,也是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这些地区大学整体科研水平高,科研实力强有直接关系,同时这与整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显示出这些省市强劲的竞争力。而基金数最少的地区则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科研实力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

2.3 立项课题的单位分布

分析立项课题的单位分布,可以了解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书情报研究中的队伍分布现状,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该领域内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单位。统计表明,立项课题的单位中既有代表国家教育科研水平的重点大学和重要研究机构,也有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及信息中心等,近八成的项目由高等院校获得,这充分说明了高等院校在图书情报研究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是图书情报研究的重要阵地和核心力量。表2列出了获得5项以上基金资助的立项单位分布情况。

统计表明,全国有162个单位承担了553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图书情报项目,单位与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仔细对比分析,不难发现除北京之外,其他省市所获得的研究项目,85%以上是由高等院校所承担。当然,这并不是说北京地区高校的科研水平不高、实力不强,而是由于北京地区集聚了众多的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和党政机关等,使得北京地区的高校获得的立项课题比例低于其他省市。

从具体立项单位看,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重点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分别获得5-10项以上课题,是图书情报学科国家基金项目的主要依托单位,这些单位汇集了大量图书情报研究人才,学科领军人物多,学科团队实力强,占居图书情报研究的制高点,位于学科研究发展的最前沿,是我国图书情报学术生产的主要阵地。

2.4 核心研究群体分析

根据申请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学科立项资助的次数作为标准,来反映哪些学者属于本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人员,谁在引领中国图书情报研究。1994-2010年共有428人次获得图书情报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其中,381人获得1次资助,36人获得2次资助,10人获得3次资助,1人获得4次资助。表3列出了立项在3次以上的学者名单。

从获得资助的学者来源看,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一是图书情报学科各领域的著名学者、领军人物,如侯汉清、范并思、吴慰慈、余锦凤、黄长著、焦玉英等;二是一批年富力强、锐意创新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如黄如花、陈传夫、孙建军、朱庆华、刘兹恒等;三是一批年轻的博士也崭露头角,如盛小平、张广钦、王继民、冉从敬、吴丹等,他们求新、求变,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给我国图书情报研究带来勃勃生机。

这些研究人员大都是在学术上有较大建树或在某领域处于领先研究地位并影响较大的学者或专家。表明我国已经拥有庞大的图书情报科研群体,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第二代图书馆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第三代图书馆学者,也不乏充满睿智的第四代青年才俊,他们正在逐步成长为一支有生力量,显然我国图书情报科研队伍青蓝相继,后继有人。

但是,我们同时从核心研究人员分析可以看出,拔尖人才还不多,研究人员还需加强努力,登上更高的研究平台。

3 结语

图书情报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理论创新,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原动力。综观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学科立项课题,大多都能聚焦国家图书情报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足于现实中的真问题,产生了众多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研究报告等多种形态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图书情报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向纵深层次上发展的同时,也承担起指导图书情报改革与发展的咨询、决策、预测和战略研究方面的任务.相继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通过综合运用学术、行政和实践等方式,使科研成果分别为不同用户发挥作用,不仅为国家制定图书情报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对图书情报实践和学科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金项目论文篇(11)

维吾尔语言作为古老语言一直牵动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虽然维吾尔语言没有成为轰轰烈烈的研究热点,但维吾尔语言的各个阶段不同级的研究没有停止过。从维吾尔语言在最近(2013-2015年)3年的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维吾尔语言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主要表现为维吾尔文古籍文献方面。

在近几年内,在德国、俄罗斯、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有关学者对维吾尔文古籍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观察最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德国学者 Oliver Cruff带头,kyoko Maezono, Walfgang Lipp, Dorpalam Dorj, Goroochin Gerelmaa, Aysima Mirsultan, Reka Stuber, Byambajav Towshintogs, Xie yan Li整理的《五体清文鉴》中的满语、藏语、蒙语、突厥语、汉语索引2013-2014年陆陆续续出版。

关于《玄奘传》的第九卷,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艾代米尔(Hakan Aydemir)完成的《古代维吾尔语言第Ⅸ卷》(Aydemir 2013),作为哥廷根大学的博士论文提交的该论文,由两册组成的。第一册由古代维吾尔语言《玄奘传》的介绍、研究相关的问题、符号、参考文献、换写、转写、翻译部分组成。第二册由详细的注释、汉原文组成的,但没提供索引。

德国美因茨大学的教授 Laszlo Karoly (伊斯兰中世纪突厥文医学文献研究),2014年Brill出版社出版。该专题研究中Laszlo Karoly教授从文献学角度来对比不同版本的三个文献及其转写、注释、英文翻译、词典、词汇索引。此外教授2014年《Turcology and Linguistics》期刊上发表(突厥语伊斯兰文献中灵验的祈祷词 )。德国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所的研究员Abdurishid Yakup 教授(回鹘文佛教文献及其翻译研究),2015年德国出版。国内外合作艾尔肯・艾热孜,Erhan Aydin文献研究》,2014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国内研究状况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语言学领域内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使我国语言学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维吾尔语言在内的语言研究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通过梳理近三年(2013年-2015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已经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了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综合性学术刊物上可以找到具有一定体系性和动态性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

在本文中,以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和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刊载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主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主要成果,试图发现当前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可以相信,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所刊载的相关维吾尔语言研究论文可以管窥出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基本动态。从应用语言学研究、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等方面总结出近三年来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转向,并对维吾尔语言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方向。现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社科基金项目走进20余年辉煌岁月,在记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平台。通过近三年以来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来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到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基本概貌及其发展过程。主要从立项情况,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来阐述维吾尔语言的研究状况。

二、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项目立项情况

(一)项目横向分布

近三年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语言学研究项目857项,其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项目21项,占语言学项目的2.45%。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7项,西部项目3项。

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的项目9项,站语言学项目的1.40%,其中规划项目2项,青年项目4,交叉学科项目3项。

(二)项目主持人

对科研立项所属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状况和项目立项排名情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基本上集中在新疆的各高校,近三年新疆师范大学一直保持每年两项项目占在首位,中央民族大学每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年两项项目排在第三,其他高校基本上三年一项目。

而教育部项目主持人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三年三项项目排在第一,喀什大学三年两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三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三。

(三)项目内容布局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内容

近三年以来有关维吾尔语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涉及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文献及文献语言等学科内容。各学科立项项目在内容上有不同的分布,其中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占比率最高,其次语言本体、文献研究。应用语言学4、2、0,社会语言学3、2、1,现代语言本体0、3、1,古籍文献语言研究1、2、1。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4、2、0,语言对比2、0、1。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2、1、0,语言调查0、1、1。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1、0,词汇0、0、1,语法1、4、1。

2.教育部社科基金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热点也同样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等方面,应用语言学2、2、1,语言本体2、1、0,社会语言学1、0、0。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1、2、1,语言对比1、0、0。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1、1、1,语言调查1、0、0。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0、0,词法0、0、0,句法2、2、1。

(四)立项逐年下降

从三年发展角度看,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方面立项项目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国家社科基金近三年立项的项目分别8、9、4,尤其是2015年下降到一半。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立项的项目分别5、3、1,逐年下降,2015年只有一项项目立项。近三年内西部项目、边疆项目、新疆项目中没有立项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项目。

(五)项目类别分布不均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得知,目前无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还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所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项目,在项目类别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即所立项的项目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集中在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西部项目比立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数量则非常少。

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而言,集中在规划项目和青年项目上。相对于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比例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如果后备力量不足或缺少有力支持和培养的话,将来可能无法实现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六)我国各地有维吾尔语言项目主持人

通过这三年的立项的该类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的统计和排名,我们发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立项课题单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师范大学(6项和3项),其次中央民族大学、喀什大学。

(七)研究领域不平衡

立项统计表明,维吾尔语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维吾尔语言本体这三个学科领域,其中维吾尔语言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批项目最多。这与当下应用语言学借助现代科技,积极与自然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这一大背景密不可分。计算机在语言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语料库的开发、建设和利用都已成为维吾尔语言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然而,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立项的项目中维吾尔语言本体研究的项目比较少,项目少的原因很多。除了研究实力,研究人员数量等有一定的关系以外,主要还是大家语言本体的研究重视不够。

三、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方面:以近三年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刊载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主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主要成果,试图发现当前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布论文来看,关于维吾尔语言的论文分别19、46、119,数量逐年增加。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网上公布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中,研究热点也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等方面。应用语言学研究14、26、58,社会语言学研究3、5、27,现代语言本体研究1、9、20,文献及文献语言研究1、5、6。

网上公布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相关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语言教学、翻译实践、心里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方面。计算机语言学5、15、37,语言对比4、4、6,语言教学4、4、7,翻译实践1、1、5,心里语言学0、1、1,病理语言学0、1、1。

网上公布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相关论文中相关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语言调查、语言变异等方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2、3、18,语言调查1、2、6,语言变异0、0、3。

语言本体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语音0、4、9,词汇5、7、11,语法14、33、95。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概况以下几点:

第一、从历时发展角度看近三年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第二、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综合的研究领域。

第三、出现新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传统语言学方法以外,学者们从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新的角度来研究维吾尔语言。

第四、冷漠区逐渐变为研究热点。之前语音学设备问题、人员水平等原因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语音学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力。

第五、比较语言学角度除了对比外,维吾尔语言同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吉克语、日语、意大利语等语言比较并找出共同点、异同点。

第六、随着国家重视维吾尔语言人才的培养建设,先后呈现出较多关于维吾尔语言教学研究的论文。

四、总结

总之而言,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四大转向。

第一,语言学研究从词、句等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转向为词句的语篇、实际的言语行为等层面的研究。

第二,从形式取向转向功能取向。在语言学研究的过中,一直存在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形式主义者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形式系统,主张从语言结构的内部寻找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而建立一种能表现人类普遍语言知识的形式化理论模型。功能主义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实现交际功能的手段,主张把语言放到使用语言的实际环境中,联系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来解释语言系统的语言表现形式。功能主义注重语言的社会层面,重视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重对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知当前我国语言学研究主要趋于功能主义取向。

第三,语言学“人文主义”兴起,使得语言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转向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意识形态的研究。近年来,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话语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提倡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这些学科都认为,“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这种语言学人文主义思想将会在未来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从单纯的语言研究转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当前语言学研究更倾向于跨学科发展,力求与不同学科建立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笔者虽然将上述语言学研究进行了人为的划分,但显然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研究是交叉进行的,如本文提及的学者们分别从功能、认知和意识形态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篇、语言变异或翻译策略等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技术发展了语言习得或二语习得的手段等都体现了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性。

五、维吾尔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队伍的不足及其的水平问题

维吾尔语言研究队伍不足。

对策:扩大研究队伍并提高他们的水平。

(二)维吾尔语言研究中缺乏理论的多样性

现代语言学由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的影响而产生的,这要求语言学家掌握关于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现在从事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大部分人纯粹求教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现在语言学的先进理论运用维吾尔语言研究出现不少问题。维吾尔语言研究比汉语语言学、外语语言学研究差别很大。不论跟上国际轨道,还是国内的需求,不得不利用先进理论。

对策:维吾尔语言研究毫无疑问地应从先进的理论中吸取营养,但必须符合自己的条件。我们应借鉴西语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对维吾尔语言进行深研究,建立维吾尔语言的多样理论体系。

(三)维吾尔语言研究不平衡性

1.维吾尔语言各时代的研究不平衡

看近三年的研究成果来观察古代维吾尔语近三年4、5、4,近代维吾尔语7、9、6,现代维吾尔语19、49、119,侧重于现代维吾尔语言研究,但是碑铭文献、古代维吾尔语言、察哈台语(近代维吾尔语言)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2.对语言组成部分的研究不平衡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组成部分,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维吾尔语言语法研究取得不少的成绩。词汇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被当作一本《维吾尔语言词汇学研究》书,其词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

(四)提倡创新

评价某种课题的时候,主要看有没有创新点,所以在学术研究中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都是重点。在维吾尔语言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增强创新意识。

六、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我们认为总的趋势是多样化,即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具体而言,维吾尔语言研究将会在形式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语用学、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等形式出现的功能主义取向。

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是定性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在实际应用方面,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技术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个仿真的可操作性虚拟空间,另外,语言学将为网上语言信息的自动处理,如自动检索、机器翻译等提供更有用的语言知识模型。

维吾尔语言跨学科研究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语言学领域内的学科交叉性仍是主流趋势,如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分别作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语言进行多层面的阐释。

(二)维吾尔语言会更加广泛地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结合。

在研究对象方面,我们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近三年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以现代维吾尔语言为主。古代S吾尔语言(回鹘语)文献国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出现返回的现象。对近代维吾尔语言(察合台语)由于语言成分复杂等原因没有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力。今后的除了创新方法研究现代维吾尔语言外,可能察合台文献成为研究热点。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维吾尔语言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必将在学术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DB].http/ /cn.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http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