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24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

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7月初,刘凤芝、邵在军、张俊芳、王敏、张敏五名教师分别参加市、县级教育技术培训,赵雷、张卉、张敏三名教师参加新教师培训,全体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参加全县组织的领导干部及班主任培训,于淑玲老师参加德州市六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8月份,全体班主任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工作培训。9月份,六年级数学教师参加德州市数学新教材培训,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语文新教材培训。10月份,全体班主任参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报告会。于淑玲老师参加全国英语优质课听课学习。11月份,王玉香参加山东省数学优质课听课学习,田秀英参加山东省语文优质课听课学习。

2、抓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培养。本学期指导宋佩佩、刘海霞老师参加语文手拉手送教下乡课,指导丁春涛参加全县数学课堂教学大比武,在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指导魏冬丽、陈晓阳、赵玉双、王玮、张敏五名年轻教师上课,新教师听课活动中指导陈晓阳、徐淑娟、王书香、鲁萌、唐明明五位新教师上课。通过锻练指导,这几位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大常规检查及教研活动管理

1、在教学常规方面,教导处加大了检查管理力度。本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对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随笔、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进行认真检查,查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反馈给本人,督促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2、定期招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了解教学进度、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工作态度等,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工作。

三、组织全体教师听评课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9、10两个月份分别组织了各年级组教师听评课活动。老师们分高年级语文、高年级数学、低年级语文、低年级数学、艺体、常识六个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能精心准备上一节自己最高水平的课,无论听哪位老师的课,本教研组的教师都是座无缺席认真听课,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组织多种比赛活动,提高教学成绩

本学期11月底组织了一至六年级的古诗文诵读比赛,比赛中所有学生都能将必背古诗熟练背诵,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古诗美文的普及率。12月份组织了四、五、六年级数学智力检测,训练了学生思维,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提高全体同学的成绩。还组织了三、六级习作检测,通过大量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

五、教学教研成绩

本学期全体教师努力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孙艳梅、刘凤芝、刘志广、张丽芳、王敏、祝玉花、张俊芳、李书君8位教师被评为武城县教学能手。

张卉执教的劳动课、王玮执教的数学课、禚艳华执教的英语课、庞明梅执教的品德课、李书君执教的音乐课分别荣市县一二三等奖。王敏、刘志广、王玮、张俊芳、祝玉花、刘海霞、陈雪梅、宋佩佩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的公开课得到了领导及听课教师的好评。

张俊芳、王玮、张敏、祁玉英撰写的论文获省级二三等奖,刘凤芝、祝玉花、庞桂英、庞明媚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市级一二三等奖,魏冬丽、禚艳华、孙艳梅、刘艳华、郝俊霞、刘子瑞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县级一二三等奖。孙艳梅、李书君、庞明媚、刘志广制作的课件分别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张玉春老师的书法作品在迎奥运书画展中获县三等奖。

在德州市十四届“少年文萃”征文大赛中刘艳华、于邦芝、张敏三位老师被授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2)

1.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育考试,对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公布,从2013年12月起,实行新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方案。在听力部分的考试中,变为全部考查单词短语,原来的复合式听写是播放3遍短文,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写出文中空缺的3个句子和7个单词或词组,要求“按自己的话写出句子要点”而非“完全按听到的写”。改革后的考试将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10个答案中,短语约占2~3个。该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后,得到了各方关注,引起了外语界热议。有人认为,取消句子听写会使得听写难度降低,恰恰相反,这只会使考生的偶然得分率提高,而考生长期忽视听写和拼写的事实必然导致失分率的增加。因为在过去的句子听写中,整句2%的分值可以至少保证考生写出句子中部分较为简单的单词继而得分,而新试卷中,一词(或一个短语)占1%的设计,会让得分和失分出现在转瞬之间。

2.文献综述

反拨效应是语言测试中的重要概念。Hughes(1989)将反拨效应定义为“语言测试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其一般分为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反拨效应已受到语言测试界的普遍关注,如亓鲁霞(2011,2012);金艳(2006);Green(2007);辜向东(2007);Jin(2010);辜向东,彭莹莹(2010)。由于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的复杂性,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可分性,纵观现有的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的研究,该类研究数量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Alderson和Wall(1993)从学生、教师两个角度探讨了反拨效应。基于此模式,笔者欲就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型的调整对英语听力教与学的反拨效应作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大学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调整及其反拨效应的认识;第二,四、六级听力题型的调整是否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影响。笔者进行了一学期的英语四、六级新听力题型考试的后效作用研究。

3.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某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大二学生共100人,大学英语教师共10人。

3.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和访谈,课堂观察属于自然调查法,自然调查法是进行课堂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研究目的、反拨效应及课堂研究的相关理论,沿用了辜向东2003年使用的“课堂观察细目表”(2003)。该量表借鉴了Ullmann和Geva(1984)的“目标语课堂观察细目表”,Britten和O’ Dwyer (1995)的“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估表”。通过课堂观察,尽可能地描述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题型调整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调查问卷的目的是测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为更深入地了解师生对新四、六级听力考试的真实看法,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了解新题型引起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原因。访谈分为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有10名大二学生参加访谈,男女各5人;10名大学英语教师参加了访谈。访谈采取面谈的形式,并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

3.4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了解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本研究观察的课堂为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听力课。在观察过程中,填写课堂观察细目表,分析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于2014年2月在山东某高校进行,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

3.5结果与讨论

3.5.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大多数学生认为四、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对大学英语学习行为有正面反拨效应,且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改革之前,听力学习缺乏自觉性,课上被动学习,课下很少自主学习听力。改革后的听力,分值占总试卷成绩的35%,复合式听写要求单词听懂、会拼,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为通过考试,学生需要提高听力水平,更加重视听力学习,课上积极参与,课下利用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如外研社大学英语平台)练习听力。负面效应形成原因在于学生选择了不当的学习策略,导致出现低效的学习行为,为了通过考试,听力训练主要集中在答题技巧上,而非理解真实语境语篇。

3.5.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影响教学行为。

大多数教师认为四、六级考试听力新题型对教学行为有正面反拨效应,且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大多数教师认为听力改革后,教师应注重选择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尝试使用各种听力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更加强调听力技能,及时评估学生的听力试卷,调整改进教学。如,教师发现学生复合式听写这个题型失分率较高,就要分析失分原因,是学生听力水平问题,还是语法问题,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制定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负面效应形成原因在于教师选择了不当的教学策略,导致出现低效的教学行为,在听力教学中更多地以考试为中心,注重应试技巧,进行应试训练,更多地让学生反复听历年听力真题和预测题,违背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交流能力的宗旨。

4.结语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听力水平的提高是长久练习的结果,此次听力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的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反拨效应。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四、六级听力考试,明确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实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提高学生实际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Britten & O’ Dwyer J.Self-evaluation in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A].In Rea-Dickins P & Lwaitama A (eds.).Evalu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London: Macmillan,1995:87-106.

[2]Green A.IELTS Washback in Context:Preparation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Higher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Jin Y.The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sting Committee[A].In Cheng L & Curtis A (eds.).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the Chinese Learner[C].New York:Routledge,2010.44-59.

[5]Ullmann R & Geva E.Approaches to obser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es[A].In Allen P & Swain M(ed.).Languege Issues and Education Policies ELT Documents [C].Oxford:pergamen,1984.113-128.

[6]辜向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个案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4):45-51.

[7]辜向东.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辜向东,彭莹莹.大学英语教师对CET及其反拨效应认识的历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37-56.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3)

1.前言

背诵是传统语文学习中一种常见的学习策略。本文所指的背诵是指有意识地凭记忆逐字逐句将文章全文或部分段落朗读出来的一种学习策略。在西方,对于背诵, 一些学者对此方法不屑一顾, 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外语学习策略(Olson 1988);而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Pennycook 1996: 222)。在中国, 李观仪(1989)认为,“学生要把语言学到纯熟的程度,一定要通过大量的背诵记忆。”王大伟(1997)认为背诵是一种复用操练,可增加熟练掌握语言程度,提高语言复用能力。丁言仁(2001)认为背诵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短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中,使自己的外语流利和地道。

专家学者对英语学习中有关背诵这一学习策略的评述不一,使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无所适从。本文以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四、六级考试为测量工具,进行有关背诵策略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结合背诵的特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本科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来回答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否需要背诵。

2.实验设计

2.1 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择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管理学院企管系企管专业9901班和9902班的学生做受试。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排除人为的干扰因素,这两个班都是自然班,并且不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企管专业9901班是对照组,企管专业9902班是实验组。前者有33人参加了实验前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实验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后者符合实验要求、且参加了这两种考试的学生有25人。

这两个班的学生有着非常相似的英语学习经历。他们都是中学学过六年英语;都是一九九八年高考时以同一标准录取到国际商务管理学院企管系企管专业;在大学一年级时,接受了同一老师、使用同一教材、采用相同的方法教授的每周六节的“综合英语”课程一年,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两个班又同时接受了另一位老师使用同一教材、采用相同的方法教授的每周六节的“综合英语”课程一学期。并且这两位老师对这两个班的英语学习要求也是一样;这两个班所学专业、课程完全相同,学习环境和条件也一样。实验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是:实验组平均分是76.10,标准差为7.64;对照组平均分是75.41,标准差为6.28。两组的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总之,这两组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经历相似,在大学阶段,又接受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英语教学,并且实验前的数据显示,他们的英语水平十分接近,具备了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基础。

2.2 实验过程

本实验从2001.2.19-2001.6.22,历时18周。本实验所使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该教材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编写,符合该大纲的各项规定及量化指标。本教材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语言规范,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可思性,可供教师选为背诵材料。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由同一位老师任教“综合英语”课,每周6学时。除了对实验班的学生有背诵课文的要求外,其他的各个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和作业数量等都一样。

对照组(9901班)共有42名学生,全部参加了2000年12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中有5人不及格,没有资格参加2001年6月份的六级考试,实际参加六级考试的人数有37名,而其中4名学生主动放弃考试,成绩是0分,因此参加了实验前后两次考试的有效统计人数共有33名学生。

实验组(9902班)共有4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2000年12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部通过。所以全班学生41人又都参加了2001年6月份的六级考试,其中有2人主动放弃考试,成绩是0分,因此参加了实验前后两次考试的学生的有效统计人数共有39人。

对于实验组的学生,老师对于每个单元,都布置学生背诵In-Class Reading或After-Class Reading中的若干个自然段,约200个单词左右。所选段落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并能相对完整地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以期学生知道如何用准确、恰当、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由于全班学生太多,不便用口头背诵的的方式逐个检查其背诵效果,因而采用了默写的形式进行检查。在18周内,共让学生背诵了十个单元,并用默写的形式进行了检查。根据背诵课文的定义,如果每次正确率都在80%以上,就算有效背诵。在参加前后两次考试的有效人数39人中,共有27人达到了该要求,而这27人中,在参加六级考试时,又有2人主动放弃考试,成绩以0分计算。因此最后实验组有效的统计人数就是25人。

2.3.测试及结果

在实验前,两个组都参加了2000年12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验后,又参加了六级考试。我们用四、六级考试作为测试两个组的英语水平,是因为该考试的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 的贯彻执行,可以很好地反映大纲的教学要求。另外,大学四、六级考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其科学性已得到社会公认,并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以及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专业考试机构的密切关注。(杨惠中 2000)同时,大学四、六级考试确保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确保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的公正性,使考试的分数不但可以解释而且可以准确地推断出受试的语言能力。(杨惠中 2001)。鉴于此,我们认为大学四、六级考试可以很好地反映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实验中较理想的测量工具。

实验后的结果是对照组的有效统计人数的平均成绩为65.02分,标准差为9.15;实验组的有效统计人数的平均成绩为67.96分,标准差为10.25。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两组的英语水平在实验后差别很小或者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见表2)。

3.讨论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了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 的贯彻执行。而教学大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若干个层次,即“较强的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阅读能力的培养被放在第一位。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含义之一就是判断考试是否达到了大纲所规定的四级或六级要求(杨惠中 2001)。大学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及分数含义决定了该考试必然将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

背诵这种学习策略的一大特点是强调记忆,而所记忆的内容不是语法规则,而是句子、段落、篇章等具体的语言材料。但语言毕竟是有一定的语法规则的,语法具有生成力。当语法运用于阅读理解时,不象在语言复用方面,存在不适切的问题。一条语法规则可帮助解码或理解无数的句子。在掌握了一些主要规则后,可迅速提高阅读理解力(王大伟 1997)。 而背诵不能系统地学习语言的语法规则,很难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句子,提高阅读理解力。

背诵是一种有意识地记忆,属于非自然输入。根据王大伟(1997)的语言学习全输入模式,输入是第一性的,在语言学习中具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加大输入量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背诵作为一种非自然输入法,输入量有限,很难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四、六级考试更主要的是反映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背诵课文对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六级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

背诵强调的是记忆完整地表达一个思想的句子、段落、甚至篇章。每个语块(large chunks of memorized language)(Skehan 1998)的容量就很大,大量熟记的语言材料,帮助语言使用者争取时间,有效地计划安排使用语言,减轻语言加工处理过程的负担,有利于在交际中节约时间,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根据Bolinger(1975)语言在使用中的重复性特征,那些背诵下来的语言材料留在记忆之中,为以后的语言运用作好了准备。

从以上Skehan(1998)和Bolinger(1975)的语言观念中,我们认为,背诵课文对于提高英语的语言复用能力,并且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笔头交际,会显示出明显的作用。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放在一个相对不重要的位置,六级考试也将这一部分的考查放在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使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很难在考试分数中反映出来,这也部分导致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六级考试成绩差异不明显。

4.结论

本实验中,由于条件限制,抽样数量比较小;此外,还有一些不易控制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首先是学习者的动机不同;其次两组学生在课外所花在学习英语的时间差别也很大;另外,我们也无法控制他们用其他方法学习英语。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的结论有一定影响。

但是,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的比较合理的结论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背诵对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另外,郑树棠等(1997)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不喜欢背诵这一学习策略,认为背诵是不好的学习策略。在调查中, 郑树棠等发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 认为背课文“好”的比例只有35%, 而认为“不好”的是59.6%。而在调查“你最喜欢的课堂活动是什么?”一题中,问及的第五项活动是背诵,只有14.8%的学生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以上数据都清楚地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背诵这个中国教育中沿袭已久的学习方法了。

根据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自身的学习特点,可不强求这类学生采取背诵这一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Bolinger, D. 1975. Meaning and memory [J].Forum Linguisticum 1:2-14.

[2]Olson, D. R. 1988. Mind and media: The epistemic function of literacy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1988, (38): 27-35.

[3]Pennycook, A. 1996. Borrowing others’ words: Text, ownership, memory, and plagiarism [J]. TESOL Quarterly, 1996, (30):201-230.

[4]Skehan, P. 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丁言仁,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年第5期.

[7]李观仪.“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可行乎?――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法之我见”[J].外语界,1989年第1期.

[8]王大伟.“‘输入’新论”[J].外语界,1997年第4期.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4)

一、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理论介绍

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改革家马扎诺博士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有关人的学习行为模式的认识。该模型是三个思维系统和知识领域四个部分所构成。其中,三个思想系统即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认知系统。马扎诺在人的学习行为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二维模型:一维是认知心理活动的加工处理层次,共有6个层次,分别为信息提取、理解、分析、知识应用、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其中信息提取、理解、分析和知识应用属于认知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另一维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领域,即信息、心智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

二、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六年级教科书习题的调查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已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推理能力得到发展。思维的发展是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逐级过渡,这种发展顺序也是无法更改的。因此,在设置学习任务时,也必须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

(1)“提取”层次的比较与分析。“提取”在各年级习题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马扎诺认为“提取”主要包括再认、回忆和执行三过程,各年级习题的“提取”层次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执行,主要表现为计算、运算方面。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习任务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运算,增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加强算法的运算能力。因此,五年级、六年级习题中“提取”层次所占比重较高,符合了小学数学高年级学习目标。

(2)“理解”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习题的“理解”层次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所占比重也在增加。理解在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表征的形式生成新的知识,有利于存储到工作记忆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因此,“理解”所占的比重也需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逐渐增加。由此,五年级、六年级习题中“理解”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符合了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3)“分析”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比较低,而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却明显比较高。五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层次高于五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六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高于六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层次,这符合了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四册习题的“分析”层次并没有逐步提高,而是呈曲线发展,这与思维发展规律有偏差,可能在习题编制上存在一些不足。

(4)“知识运用”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高于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与“分析”层次相似,在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上,并没有逐步增加,而是呈曲线发展。这与思维发展规律存在偏差,在习题编制上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

(5)“元认知”层次的比较与分析。“元认知”层次在四册教科书习题中所占比重都比较低。但“元认知”对监控学生自我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各年级习题中“元认知”所占比重低,需要引起注意。

(6)“自我系统”层次的比较与分析。“自我系统”层次在四册教科书习题中所占比重都很低。马扎诺认为,自我系统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开始这项任务以及投入多少精力到任务中。在数学习题中,对这一部分的体现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目前教科书中的习题所占比重低。但这一部分需要提高关注度。

三、结论

通过对教科书的分析,思维的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在五年级、六年级四册习题中所占比重都很低,需要在这两方面进行重视。在四册习题涉及的认知系统中,各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发生变化,但“提取”和“理解”一直处于较高的比例,需要加大认知系统中的“分析”和“知识运用”水平的比重。

四、建议

(一)适当减少提取水平的题目,增加高认知水平的题目

目前小学教科书习题中涉及高认知水平的比例很低,仅占习题中很少的一部分,涉及“提取”水平的比例远远高于高认知水平。这就会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高认知水平既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更是目前学生最为缺乏的,需要重点培养的。因此,适当减少提取水平的习题,增加高认知水平的习题显得格外的重要。更加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水平和“知识运用”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习题应加强元认知系统所占比例

北师大版的整理与复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空白部分,这相对于人教版的整理与复习内容,这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的。留足空白,让学生运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自主创造习题,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解决。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自我消化、自我揣摩知识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检查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及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考虑到小学生缺乏一些知识总结方法,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但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要让“指导”变成“指挥”。

(三)习题应加入学生的情感状态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布置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维发展要求,也即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作业,达到因人而异。

第二,转变传统的学生只能做作业的观念,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参与习题的设计,自己为自己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5)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能力、思维意识都已经相对完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授课的话,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这种模式也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举例而言,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和分数简便运算”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把什么是混合运算、都有哪些技巧来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究,等学生预习结束之后教师再以提问的形式来让学生反馈自己学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探究出来,再重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补充。这种教学的形式是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预习、探究、总结,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

二、创建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来保证课堂效率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课堂有兴趣了,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创建教学的情境就是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方法之一,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机关联,从而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最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借助自己的语言来创建教学的情境,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成功的几率并不算太大。举例而言,在进行“倒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倒数,大家都知道倒立、倒过来、倒着,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倒数吗,是不是把一个数倒过来就是倒数了呢?”,教师利用学生知道的一些现象来开启话题,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情境,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它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使教学更加简单、形象。如,在进行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圆形的应用的图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保证教学的效率,是现阶段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优先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如,在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时,学生往往会被迷惑,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例如,题目“一个笼子内有鸡和兔子共10只,它们一共有30只脚,那么,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鸡?”学生往往在遇到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进行论。有的学生会说:“先假设里面都是兔子,那么,应该有40只脚,而少的哪些脚就是鸡少的那两只脚,除以2就是鸡的数量,知道了鸡的数量兔子的数量也就能算出来了。”有的学生则会说我们把鸡的数量假设为x,那么兔子的数量就是10-x,列出方程2x+4(10-x)=30,就可以算出鸡的数量了。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的解题办法说出来,最后再进行总结,那么,一套完整的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就出来了。合作教学的形式很重要,它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综合所有学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的教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很重要,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以上是个人针对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点参考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六年级教学效果能够越来越好。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6)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六年级学生奥数辅导的组织工作。

2、加强教研组的各项常规工作。(2)本学期安排2次理论学习,其中1次是关于解决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林飞和池爱萍两位老师,另一次是平面图形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周冶和南文彤两位老师,每人讲座时间要多于20分钟,并且要作好幻灯片文档进行讲座。

(3)本学期安排1次尖子生培养专家讲座。我校教师有着多年的尖子生辅导经验,参加比赛成绩显著,特别是我校的吴丽娜老师成绩尤为突出。17周吴老师主讲尖子生培养专家讲座。

(4)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仍延续朱乐平老师建议的前后测方法和分块评课的机制。奥数课测一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它课测班级后20%学生的学习效果。

(5)本学期建立隆山小学数学组教研博客,把教研组活动的所有材料在活动结束的一周内全部上传博客。上课教师的教案要提前2天上传。以后有一些数学组的通知,老师们有一些好的教案和论文都可以上传。把“瑞安隆山小学数学教研博客”建成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博客。

3、开展四、六年级“智力杯”数学竞赛。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7)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文做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 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 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毒品)、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 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8)

一、引言

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教和学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研究反拨效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测试的正面影响,使测试真正为教和学服务。

国外对反拨效应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如Hughes 1988)。至今为止无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众多成果。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反拨效应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金艳 2000,黄大勇 2000,元鲁霞 2004,辜向东 2005,辜向东、彭莹莹 2010等)。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国内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英语考试。CET自实施以来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该考试社会权重不断增加,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渐渐涌现出来。比如为提高考试通过率,教师和学生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做真题练习,学校将考试与学业证挂钩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让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反思,四六级考试是否走得太远?到底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怎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的反拨效应?

本文将综述国内大学英语四六级反拨效应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不足和趋势,期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相关研究

金艳在2000年重点研究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反拨效应。她在口语考试举行第二次试点之后,用问卷的形式在考生和主考老师中收集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口试产生了良好的反拨效应,致使学生更加重视口语学习,甚至在课外参加各种各样的口语活动。

黄大勇在2002年研究了大学英语四级的反拨效应。他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及课堂观察,最后得出结论:1.CET4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动机等的影响;2.不同的学校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这跟各学校对CET4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3.CET4作为一个整体影响这英语的教与学。

张微在2003年做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她采用了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三种方法收集数据,得到5个结论:1.大部分老师与同学认为CET4的正面反拨效应大于其负面反拨效应;2.重点大学中“应试教学”的现象相比普通大学好很多;3.CET4口语考试并没有对教和学起到预期的效果;4.教师和学生对于四级考试备考课程持不同的观点;5. 四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反拨效应多为短期的、工具性反拨效应。

辜向东在2007年研究了CET和大学教与学的关系。他也采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三种数据收集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1.该考试引起了参与者足够的重视;2.该考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速度和态度,而并没有影响到教学方法;3.考试的影响因学校、年级以及老师的不同而不同;4.CET正面的反拨效应大于其负面反驳效应。

杨培绒2011年做了《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调查改革后的CET4和CET6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的异同》的研究。他的研究是属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的一部分,他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学生部分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得到结果:总的来说,学生和教师都认为CET4和CET6改革对他们大学英语教与学有同有异。“同”主要表现在这两种级别的考试改革都对他们的大学英语教与学产生了影响,且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异”主要表现在改革后的CET4的影响远远大于CET6。学生和教师都重视CET4和CET6,但他们都更重视CET4。

三、总结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反拨效应主要有三种数据收集的方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面对面访谈。而且同时采用这三种办法得到的数据更全面更有效。近年来对四六级反拨效应的研究都比较宏观,大部分是从整体上教师与学生对待四六级的态度入手,笔者认为四六级在不断的改革中,每一次改革都有其主旨、目标和侧重点,研究可以采用历时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的角度更加细致地研究各部分(如听力、阅读、翻译、写作)所产生的反拨效应,这样更能推动四六级考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次,以上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反拨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四级的反拨效应研究,研究六级的反拨效应较少,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外语水平会不断提高,更多的学生不会仅仅将四级考试作为终极目标,参加六级考试的人数和比例会不断增加,因此对六级反拨效应的研究也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9)

一、引言

在本科生期间,医学生们主要需要通过四六级这两个基本的英语考试。一般来说四级考试合格是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而六级考试合格是当今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之一。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对医生的新要求,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能否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已越来越受到医学人士的关注。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时间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9日。

(二)调查对象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类本科学生。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我们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处理。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并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8个专业,共300人。共发出调查表300份,收回293份,有效调查表276份,收回率为97.6%。

(三)调查结果

1.四六级考试是否能满足从医的需要。

2.关于是否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及是否有必要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问题。

3.医学生本科教学中加入医学英语的内容,是否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如果有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能否取代今后医生职称考试中的英语部分?

三、讨论与分析

以上数据表明,近59.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的医学生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以解决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同时53.6%的学生认为针对医学生的英语考试或者专业英语部分的考试能够影响以后的工作,这与大多数人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相符合。

1.从四、六级考试来分析,其考试对象是所有学生及部分社会人士,所以其性质是英语基本水平的检测工具,其考查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强调了语言听说能力。四、六级考试合格只能说明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对于医学这个专业领域,不论其单词还是语法结构,不论其翻译还是口语表达都有自身的特点,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专业化这一特点,而这些英语能力不是四、六级考查合格的学生所具有的,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2.从医学生毕业从医来看,医学生本科毕业从医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

临床医生:医学生毕业直接到各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这要求医学生必须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英语)、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这些考试对医学英语有一定的要求,而四、六级考试满足不了这种英语专业化的要求。另外,在从事临床工作过程中,医生还需用英语与特殊病人及家属沟通,这就要求在四、六级的听说能力基础上还应具有医学英语本身的特色。医疗器械、医药说明对英语的专业化更说明了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医学研究者:其对英语基本水平及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只有具备比四、六级考试合格更高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而又专业化的英语能力才能不断与国内外交流先进的医学知识,并通过自身努力在医学科研上有所成就。

四、关于几点思考和建议

1.有关部门应该针对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使医学生毕业从医道路更加顺利,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2.医学本科生可以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组织医学英语竞赛、参加选修课等方式自行学习医学专业英语,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3.医学院校在未来英语教学中可以在完成一般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应注重相关专业词汇的教学,逐步实现中英文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鑫友.从2008年6月四级考试看趋势.

[2]陈丽,孙菊芳.CET改革及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新要求.求实,2006.1.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本科生;软件学院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问题近年来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领域,一些学者也做了相关调查。但大多的研究者只是从共时角度进行简单的归纳,属于静态分析,完整性不够。本文通过对西北大学软件学院2012级学生持续四个学期的实地跟踪调查,及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较为客观的呈现出了学生真实的英语学习状况,旨在为西北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典型调查法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西北大学软件学院2012级学生展开英语学习状况研究。由于笔者先前对西北大学(除外国语学院外)所有院系作过随机调查,其结果显示软件学院的英语教学问题更为典型,更具代表性,所以选其作为样本数据。主要数据包括:英语高考成绩,英语课程考试成绩,英语课出勤率,四六级成绩,英语竞赛情况及教师队伍等。此外笔者深入课堂,对学生在问卷中的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核实,课堂出勤率的确认,课堂参与讨论的核查,并且走访软件学院学生宿舍及其自习室,观察他们课后学习英语的情况。最后将以上的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并用EXCEL 和 SPSS 软件加以分析。

三、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软件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生平时学习任务重,而软件学习与专业英语结合密切,对学生英语水平有较大要求。此外,软件学院男生居多,整体学习氛围较差,因而英语学习相关问题突出。西北大学软件学院2012级的情况如下,男生101人,女生36人 男女比约为3:1。学院学生在2012-2014两学年共有33门课程,作业多,实训多。此外,除英语课外,学生还要进行第二外语日语的学习。学生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每天课下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间不足1小时。而此一小时也较多花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题上。笔者将其英语学习特点归结为如下几点。

(一)英语学习模式单一。调查显示93%的人表示自己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考试和过四六级。并认为其是英语学习的最大动机。学习时间分配上,93%的人选择用其记单词。学习内容方面,98%的人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就是做英语试题。另外口语及听力方面调查显示,有 97.6% 的人认为自己的口语很差,67%的人认为自己的听力很差。

(二)英语课堂参与度低。学生课堂活跃期主要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期间,学生表现较为积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较多。而在之后的三学期里,学生活跃度明显下降,出勤率也大不如先前。原因如下,首先,学生在第一学期,延续了高中的灌输式的学习模式,惯性式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及与老师的互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新意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们厌倦。二,英语课堂学生规模较大。软件学院英语教学一般是合班授课,最大的班级人数达到了78人,最小班级的也有54人,在如此超大规模的课堂上,只由一个老师主讲,且无助教协助。课堂讨论活动往往难以实施,学生参与热情不佳。三、课堂内容单一,教材老旧,教师授课延续高中模式,多涉及词汇及语法的内容,与专业对接不上。多数学生认为英语课的开设对自己的水平提高不大。

(三)英语课程通过率高,但四六级通过率低。2012-2014学年中,大学英语总通过率达87.5%。挂科的人数只有17人,且挂科者全是男生。四六级的一次通过率相对较低一些,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为81.5%,英语六级一次通过率为31%。到2014年年底,女生四级全部通过,女生只有2人六级没有通过,而男生四级没有通过的还有12人,六级没有通过的还有37人。

(四)男女英语水平差异大。女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及其英语成绩远高于男生,而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年加大。但从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来看,男女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异,而2012级高考英语成绩的最高分也是由学院一名男生保持。究其原因,应有如下几方面造成:男生自律性低,学习氛围较差;相比之下,女生往往结伴学习,相互督促。

四、对策建议

采用小班教学,组建微小课堂;每个班级配一个助教辅助教学。差异化教学。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的语言学习需求,对症下药。整合师资队伍,密切联系学科特点教学。鼓励教授走进课堂授课,提升教学水平。软件学院的老师同时要加强和英语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寻找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结合点。创新考试形式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引入情景教学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度,以参与的深度和学习转化的能力来衡量英语成绩,比如模拟辩论赛,模拟招聘会,模拟学术讨论会等等。以多样化的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搭建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平台,如搭建“互联网+英语学习”的平台。建议设立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号,英语论坛的推广,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文举,易兰,王雁鸿.一种新型大学英语听说网络学习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

[2]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

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7-0181-01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关系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关系到小升初的知识衔接,因此,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非常关键,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提高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

一、构建轻松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传达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增加情感交流的桥梁。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会感觉枯燥乏味,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求教师们在教授课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们营造轻松的氛围。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多媒体、互联网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学生们来说,此种教学方式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有助于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控制能力差,无法全神贯注投入课堂教学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作为六年级的数学教师,想要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就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及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

二、进行合作备课,加强课后反思

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教师的课前备课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教师的集体智慧也应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很多教学的研究和成就也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考察、说课、评估等,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进行公开轮讲,并从中选出最为吸引听众的案例。这种方式的备课,有效地做到了分工合作,既符合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也可以让具有不同长处的教师们优势互补,达到既定的效果。这种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理念的形态,更加的开放、轻松,交互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在课前做好备课的同时,在课堂实践之后也要做到查漏补缺,分析自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知识的遗漏,并和学生们积极进行沟通,明确他们的困惑和易错点。这种课前备课、课后反思的双重模式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实践能力,发展自主学习

数学教师作为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的关键参与者,应把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变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成为教师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教师单纯地授课会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而理论的传授加之以实践的方法会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对于圆的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进行测量,找出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组织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也可以变得丰富多彩。

四、做好学情研究,完善后进生辅导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状况。在进行新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中下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尽可能消除学生的困惑。对于依旧没有掌握知识的后进生,教师除了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辅导外,还要充分的利用课下时间展开思想教育与辅导工作。要通过思想沟通,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后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比如,在“分数乘法”一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没有掌握好分数乘法的步骤,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要点,比如“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最终算约数”,然后举例分析,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运用。

五、积极开展复习,优化知识结构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较多,特别在期末复习阶段,由于旧知识已经遗忘了较长时间,所以再次运用就比较吃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六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的复习工作,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记数学重难点知识,降低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六年级数学教材的研究发现,其教学内容中都非常重视对过往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与联系。如在分数四则运算的几个章节里,就安排了“归一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平均数应用题”等旧知的复习。例如,“小明的妈妈了买了18个苹果,但是有6个坏的不能吃,家里一共有3口人,问如何再能平均分配呢?”此题就融合了数学应用题、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很多学生答案分别是“18÷3=6或者是列式为18-6÷3,先算了18-6,錯误地理解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对于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及缺陷,教师要及时地展开复习补救工作,为学生温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温习、掌握各单元知识要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

六、引入科学理念,完善评价体系

小学生喜好表现,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实时的评价,对学生的成绩做到及时的肯定,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持鼓励、肯定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自己就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得更好。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也要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去开导、劝诫学生。要为学生树立“我能行”的学习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的引入、吸收合理科学的评价理念,通过课堂测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联合测评的方式,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及不足。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做好各方面教学工作的管控,才能有效地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运用新旧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