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42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ome of the problem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practical ability, educ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tructs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and put to practical use, this is the guarantee of college graduates looking for work at the same time can not only has a good professional, and full employment market has the required operating capacity of the key.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system; computer education; abi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办学的设施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同时大多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与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相一致。因此,为了满足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迫切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构建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实训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利于正确引导学校们进行主动实践,这也是构建高校实训体系的目的。

一、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的更新、创造以及高度灵活性,使得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导致教学内容的老旧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非常快速,我们以软件技术的开发为例,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软件的开发从一开始的字符界面发展为可视化的界面,从以前繁琐的汇编语言以及C语言发展为如今的C++语言等,无论是软件工程的理论或是软件工程建模的工具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了巨大的变换。然而本科的教育大多重视理论的积累,往往忽视了对于计算机这些新的技术的介绍,导致学生们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难度的增大导致学生接受的困难

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开始的接触过程中,许多高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这门课都有着非常高的兴趣,然而随着课程的展开,尤其是计算机编程知识教学的开始,学生们大多反映其难度无法接受,甚至有些人对于计算机专业课产生了畏惧心理。我们知道,由于计算机这门学科的信息量巨大,包含的技术知识丰富,所以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根本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计算机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能力

我们国家高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以老师教授为主,忽略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许多学生对于主动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教学现象,使得学生们对于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只能做到书面的理解,无法达到实际的结合应用。

二、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实训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训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掌握实践动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于学科的专业素养,是缩小他们与就业市场需求在能力方面上的差距的关键保障。

(一)重视以理论为知道的实训

学会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最终是实现从老师教了什么过度到学生学了什么,然而,在计算机这门学科中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自己动手掌握实际的操作,因此,实训的过程是必要的。

(二)以能力的培养为实训的核心

实训的核心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在计算机学科中,计算机算法、计算机的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软硬件设备以及信息管理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能力的控制与操作。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需要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掌握以下能力:计算思维的能力、算法设计以及分析的能力、计算机程序设计以及实现的能力、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分析以及开发引用的能力。

(三)实训过程要重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不同于其他教学机构,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教育需要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能够具有较强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的高科技学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限制,导致他们对于技术发展过程一知半解。因此,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的创新能力是保障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进步的素质基础。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实际经验提出了构建实训教学体系的思想概念,通过以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核心构建的实训体系,是确保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掌握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我们知道,现如今的毕业生,尤其是高校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遇见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和就业市场相一致等想象,因此,构建实训体系有利于缩减这种差距,帮助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勇,赵海霞.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08)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2)

准确定位 计算机专业找工作,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有这几大分类:1.可视化编程;2.WEB应用程序设计;3.软件测试;4.数据库管理;5.图形图像制作;6.网络构建技术;7.网络系统管理;8.多媒体制作。这些专业方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同时,也都有相关的技能认定证书。找工作时,千万不要选错方向。因为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参加工作后几乎没有公司给你转型的机会,比如你在第一家单位做数据库开发,再找工作想转做嵌入式开发,除非有好单位愿意培养你。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和公立本科的计算机专业有以下几点不同:

(1)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三本学生,他们的入学成绩处于普通公立大学本科和专科、高职之间,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制订开课计划,各个课程的学时分配不能照套传统教学计划。

(2) 计算机专业发展快、更新快,课程设置必须要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特别对独立学院而言,更要注意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开发工具的使用。

(3)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用性人才,在技能上加强训练,在社会领域的开发应用上下功夫,这样在市场上才会具有竞争力。

(4)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所以,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目前流行的大本教材很难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需要。

2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各部分课时要根据自己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课后复习理论知识的时间、课后上机的时间和课后自我钻研提高的时间,否则一味地向学生输入知识,而学生没有时间去理解吸收,就会造成学习压力,积重难返。计算机专业一共分8个学期,应该把课程主要安排在前6个学期,将第7学期和第8学期留给学生强化专业训练、做论文、找工作或者考研。

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英语精读、英语听力、大学物理、电路基础、思想道理与法律基础、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概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分为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和体育五个方面,适用于大一和大二。

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FoxPro、C语言等课程,适用于大一和大二。

专业必修课包括计算机组成与接口、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计算方法等课程,适用于大二和大三。

专业方向课应根据市场需要来设置,计算机专业发展更新很快,目前市场上亟需以下几方面专业人才:

(1) 软件研发、开发人才。目前市场上对Java、C#、VC++的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应用这三种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的人员占75%以上,如果学生能够精通其中的某一种开发工具,则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2) 电子商务+网络人才。在网络时代的经济社会,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主角,因此独立学院可以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如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络营销等。

(3) 动画设计人才。现在市场上对动画设计人才需求很旺盛,包括三维动画和平面动画,因此可以开设3D Max、Maya、Flash等课程。

(4) 平面设计人才。平面设计可以包括建筑设计、家居装修、广告设计等,因此可以开设PhotoShop、AutoCAD、

Illustrator、CorelDRAW、PageMaker等课程。而且应该先开设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专业前导课程。

(5) 嵌入式开发人才。与嵌入式开发有关的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原理、ARM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等。

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师资情况进行筛选,如日语、韩语等,这是因为近年来日韩的软件外包项目较多。

具体课程的设置、学时安排以及课程之间的拓扑结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订。

对于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尤其要注重实验课的设置,有条件的学院应该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设置相关的实验室,如软件实验室、网

络实验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等,最好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室上课,采取讲+演+练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可以直接把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实验课与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是理论课最直接最有益的补充。有时,10分钟的实验课比教师1学时的理论课来得更直接、更实际,因此,上好实验课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四学生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研,二是就业。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可以减少大四学生的理论课时,将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前三个学年。对于考研的学生,可以设置相关的考研辅导课程;对于找工作的学生,要设置相关的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能够受到实战的训练,从而适应企业的需要。如果学院有自己的实习单位(如成立自己的研究所),或与相关企业联系,将学生送到对口企业去参加实训。实践证明,参加过实习或者实训的同学很容易找到工作,而单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则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3总结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4)

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很多发展方向:一是软件编程,这个就要和程序打交道,虽然枯燥但很有前途。二是网络工程,主要是网络构建基本的网络知识。三是硬件,就是计算机的具体构造,各个部件的联系工作原理,这个专业学的东西比较广,以上三个方向都会涉及。选择一个主攻方向对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比如侧重物理硬件的偏硬方向及数学逻辑的软件方向,还有和大家关系密切的商务方向,等等。

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计算机,目前没有一致定论,但一定要注重两点:一是自制力较好。二是学习能力较强。计算机专业往往是知识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大约80%以上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里一无所获,课余就是打游戏。IT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的,新的技术会层出不穷,大学里的知识会平均落后市场标准、企业文化10年以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学还在教授C语言等面向过程语言时,业界早已推崇C#,等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所以大学期间不过是一个打基础、铺桥梁的过程,知识的更新积累不是靠每天上几次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做到的,应该多关注时事动态,IT界领先的技术、思想、架构,选择一门自己认为感兴趣,值得学习的语言去学习,深入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和收入怎么样?

计算机现在的就业情况不比以前乐观,但可以说仍然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都比较辛苦,工作加班是常事,整体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很杂的专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是重点,具体要看学校的开设的课程及老师的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做软件设计,发展的话,最后做项目策划。本科毕业一般就写代码,算是IT的底层,工作辛苦不说,工资其实也不算多。以后做项目也会很忙,但工资会涨幅比较快(根据能力)。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5)

0 引言

由于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校内外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然而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

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学生不够重视

一方面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过程,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能蒙混过关,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工作、面试或考研中,对毕业设计只能应付了事。

1.2 日常教学与毕业设计没有有机结合

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涉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流程、数据库的设计、程序调试等方方面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或缺乏硬件设备等诸多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达到独立开发系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等,导致毕业设计时多数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指导老师给出的设计任务或完成的质量不高。

1.3 所选的毕业设计题目不恰当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从理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选择,然而多数学生由于起点低,基础比较薄弱,毕业设计做软件或硬件的较多,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很少,我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指导老师给出题目,并指出题目类型、题目来源、题目主要内容、预期目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之后由学生进行选题。二是学生自己命题,然后找老师指导完成。不管哪种方式首先都要由指导老师给出任务书,明确给学生提出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研究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等,指导教师针对选题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任务书,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等,然而学生在选题时,由于老师给出的题目,理论性强或学生不感兴趣。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无法完成。学生自选的题目,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进行切实的调研,所有的功能需求全凭想象完成,导致做出来的成品功能不全毫无应用价值,且题目多为各种类型的管理系统缺乏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规范

毕业设计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其系统的开发过程撰写出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写论文,直到答辩前期才匆忙完成,导致毕业论文大多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更缺乏对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更多是靠粘贴代码或对系统界面进行截图来充当篇幅。

1.5 指导老师缺乏责任感

按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开题之后,指导老师每周都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与学生一起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填写指导记录,设计中期还要进行中期检查等相关工作,然而由于指导老师往往忙于教学或科研,加上学生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进行指导,到最后指导老师只是在设计方向和论文写作上把把关。从而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1.6 毕业设计答辩流于形式

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及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毕业设计做了,答辩就能通过,不重视答辩,对评阅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数量过多,答辩任务很重,答辩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从质量上把好最后一道关的作用。

2 相关应对措施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在本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

2.1 加强思想教育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加强指导老师的思想教育,将毕业设计与教师教学评价挂钩,从而提高指导老师的责任心。

2.2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校企合作基地。一方面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同时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熟悉科研环境及流程,为毕业设计独立完成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命题,让老师、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题目,比如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选择其科研方向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一定研究基础;准备就业的学生,选择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实际开发背景的题目,这样就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就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2.3 加强制度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对老师和学生形成约束,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严格执行各种检查制度,制定规范的毕业论文书写格式,在答辩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设计不仅要检查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还应该从学生调研、选题、毕业设计和论文完成的过程进行监控,尤其对不合格或达不到指导老师要求的毕业设计作品要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对其进行多次的补答辩,对抄袭、买卖设计或论文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在制度上纠正不良的学风。另外,为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该对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

3 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是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环节,毕业设计质量高低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213-01

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也得到极大普及,国家的经济建设也越来越依靠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而各种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技能人才熟练程度及整体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中职毕业生已经不能再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发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既符合中职学校教学的规定,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中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生源和教学现状分析

1.由于大学连续扩招,一部分初中生上不了普高的也会选择职高

2.还有一部分中职生会选择最热门的数控、机电、汽修。曾经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却“风光不再”。

3.剩余的一部分是来自家庭贫困的学生,准备享受国家资助的,由学校安排这一部分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

目前城里的独生子女较多,许多家长都期盼着自己的子女从事“白领”工作。大多数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高和职高,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是上不了高中和不愿上高中,学习品质和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应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

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技能为主的计算机技术一线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要求针对性强,在保证理论基础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上机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的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上机操作课时,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忘记了多媒体讲课的内容,对操作知识的认识的不深,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基础差的同学效率低下,进步不大,基础好的同学没有明显的提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宝贵时间。提高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想

1.创建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室

一体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讲”和“练”两方面的进行有效结合。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在"一体化"教室中,边做、边教、边学,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全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就是在传统教学课堂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等,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使计算机的不同专业可以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能够很好的将知识、理念和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完全将理论融于实践、实践融于企业的教学环境。在真实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2.编写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材

过去,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材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计算机专业特色来编写教材。例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Internet、word、excel、PowerPoint等科目。教材可采用任务的方式开展教学,尤其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章节时可分为四个任务,每个任务采取了“任务简介任务分析任务实现相关知识扩展知识课后练习”的结构进行组织,并将知识点完全融入其中,使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扩充、增强自己处理同类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每个章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编写适合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

3.实施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传统教学的“板书+讲解”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广,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工具软件、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加上近年来,其它的专业加强了计算机课程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就业优势。所以,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能够成为技能型人才,必须改变其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技能。

3.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旨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word图文混排中对插入图片后要求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除了可以右击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设置图片格式”,还可选中图片单击 “格式”菜单中的“图片”命令。学生提出疑问:那有没有更快更准的方法呢?然后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说明:双击该图片可以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然后师生共同实践。学生再提出疑问:如果是针对的是剪贴画呢?同学们可分成若干小组实践找真知。

3.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学习,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内容。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而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word图文混排中要求学生制作某某企业产品说明书,可将已制作好的某某企业产品说明书样本给学生看,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合理分解任务是教学法的关键,分解任务是通过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经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可分解为制作说明书模板、编辑说明书内容、管理图文混排、制作说明书图表、添加注释等小任务。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一个个的任务。学习效果评价是重要阶段,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点评中,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3.3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中要求学生制作某某企业产品说明书时,对于优等生可以按任务掌握制作说明书模板、编辑说明书内容、管理图文混排、制作说明书图表、添加注释等操作;对于中等生可掌握制作说明书模板、编辑说明书内容、管理图文混排、制作说明书图表操作;

对于差生,可以先掌握感兴趣的制作说明书模板操作,在以后的学习中循序渐进的掌握更多操作。这样,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目标,并且也有能力完成,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客观上要求老师必须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训练指导学生实训的一体化教师。为了让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真正具有“双师”素质,要求定期委派教师参加全国培训,学校委派教师进入相关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课题,经常参加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大赛,从而满足教学要求。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教学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可以从课堂评价,也可以从网上评价。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了使一体化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评价

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以分为5人1小组,各组参与互评打分。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通过word编制企业产品说明书这一章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操作完的组先让组长进行评论,然后各组进行互评,最后老师进行点评,找出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教务科派专人将在课程结束前要求各组的组长填写评价表,评价表的内容可以从认真上课,不体罚学生,按时下课,精心批作业等方面进行测评。当场填好后直接将表收走。

2.校内专家评价

为了提高教师的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水平,学校组织相应的学科专家进行测评,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完善其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从而培养教学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教师。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7)

1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突出的主要瓶颈在于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由教师对课堂教学重视不够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普遍是英语专业老师或者计算机专业老师。英语老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容易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授为普通英语课程;而计算机专业老师的英语口语能力普遍不强,又易导致该课程沦为计算机英语资料阅读课。计算机专业英语到底应该怎样上,是讲成计算机导论延伸课?还是大学英语的延伸课?这是每一个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都面临过的困惑。

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对课程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抱着拿学分的目的,课前不预习课文,上课被动式阅读,有的甚至“人到心不到”。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以课堂互动设计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互动设计内容及重点

互动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计算机专业英语这一课程来说,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资料的阅读、翻译、写作和听说能力,为后续自行阅读专业资料、写作、交流等打下一定的词汇、术语和表达方法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既不是单纯的大学英语课,也不是普通的计算机基础课,是将语言应用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很明显,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类似自我介绍等互动设计是不适用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互动内容必须围绕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难点一般是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点,重点是这些知识点的词汇和表达法。

举例来说,在讲述“cloud computing”(云计算)这门课时,课文内容主要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云计算的设计目标等。由于云计算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新,直接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翻译,很难让学生理解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因此,这堂课的课程难点就是要讲清楚云计算相关概念和知识,而重点则是要求学生在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后,掌握与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词汇和表达。考虑到上述重点难点,笔者在讲授过程中,主要围绕What does sottware-as-a-serive(Saas)mean?(什么是软件即服务)What does Platform-as.a-serive(Paas)mean?(什么是平台即服务)What does Infrastructure-as-a-serive(Iaas)mean?(什么是基础设施即服务)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等互动设计,启发学生课上讨论、课下查找、积极思考,学生普遍反映这堂课对云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有所收获。

为了提高学生互动兴趣,除了课本内容外,还可以适当的补充计算机听力材料、视频等课外资源作为互动内容。但选用时,仍要以教材重点难点为纲,所选内容要以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难点为宜。特别是,课外资源比例不能过高,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教材与课外资源的互动设计一般按7:3或8:2的比例进行较好。

此外,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互动,一般要求用英语来提问和回答。由于多数学生用英语口语来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较弱,往往会造成互动时间不好把握的情况,因此,要求教师在围绕课程重点难点进行互动时,对课堂节奏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在互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该单元教学计划学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等。如果仅仅为了互动而不能完成教材原定的教学内容,也是舍本求末不可取的。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课时所限,建议互动时间不能过长。

3 计算机专业英语互动方式及方法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互动方法有很多,我们提出阅读式互动、提问式互动和讨论式互动三种方式,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3.3.1 阅读式互动

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是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是,要真正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使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解课文,很难达到该目标。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曾尝试通过阅读互动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增加阅读量。主要是通过课内适当补充短小段落进行课堂实时阅读,通过布置预习和阅读作业来扩大课外阅读,通过课堂检查提问来督促课外阅读。

仍以上述“cloud computing”一课为例。在课内,笔者在网络上查找了两段不同于课本的关于云计算的典型英文定义,在课堂上让学生实时阅读。限于篇幅,仅以其中一段为例,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ubiquitous.convenient,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e.g.,networks,servers,storage,applications,and services)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provider interaction.(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云计算是仅需投入少量管理或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少量交互,就能迅速获取或释放共享计算资源的一种模型。该模型使得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的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能够通过随处可用、便捷、按需的方式被访问到。)

在初步解释了课本中提到的云计算的概念后,引出这个定义。由于该定义是一个长句,理解和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讲解其中的生词,如ubiquitous,convenient,configurable等。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出三分钟时间自行阅读。阅读后随机选择学生对该句进行翻译。接着根据学生翻译效果,重点解释该概念所涉及的云计算内涵和外延。

课外阅读主要通过布置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文章。由于所使用教材每个单位(unit)有三个部分(section)。作者在讲解时,Section A作为精解,Section B作为略解,Section C作为课外扩大阅读。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检查阅读效果,课上针对section B的内容,会以抽查的方式提问学生课文大意;针对section c会在课堂上检查课后练习。

3.3.2 讨论式互动

关于讨论互动的方式,很多教师和文章都有探讨。在吸取其他教师的讨论互动经验基础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分组、分任务的方法进行。

具体做法:将学生按5人一组分组。每个单元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该题目查找相关资料,一组做一个PPT,一个人负责汇报PPT。教师根据该组学生汇报的内容,临时提问该组的其他同学。每组负责一个单元,PPT汇报和问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以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网络)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布置的题目为“The latest technologyof computer network”。学生在汇报PPT时,有的以未来的一天的视频开头,讲述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robot(机器人),thing of network(物联网)等内容。虽然讲述过程英语不够流利,而且主要以念PPT文稿为主,但学生普遍反映在课下搜索资料时,有很多资料需要自行翻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通过这种任务引导、课下查找、课上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英文资料的能力。由学生演讲的方式较新奇,这种讨论式互动方式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教师给予及时的总结和肯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很大促进。

3.3.3 提问式互动

提问互动方式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该方式的效果好坏主要由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和督促学生回答的技巧有关。例如,以Software process models(软件过程模型)一文为例。在讲waterfallmodel(瀑布模型)时,如果仅按照课文内容逐一解释瀑布模型的requirement analysis anddefinition(需求分析和定义)、system and softwaredesign(系统和软件设计)等5大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介绍瀑布模型时,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过软件工程,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如果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系统进行设计开发会怎么做?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8)

http://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中职计算机 课堂教学

一、问题与背景分析

每年有大量的中职计算机毕业生涌入社会,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有很大出入。毕业生掌握的技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其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种功能软件、网上商城、网络游戏、手机APP程序等的出现,都对计算机工作内容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大量的人才缺口与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发了教育者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模式的反思。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育中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造成了大量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探索

1.坚持就业导向推行目标培养

要坚持就业导向推行目标培养,首先需要了解就业导向,了解企业中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岗位内容:网站设计、网络游戏开发、APP程序设计、公司办公网络维护、各种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网络广告宣传等。这些岗位对计算机专业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蕴含了很多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中职计算机课程设计要围绕企业提供的岗位要求,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工作技能,在学校打好基础,毕业后轻松就业。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除了国家教学大纲统一要求的基础课程外,还有更重要的专业课程。这部分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学校需要紧密围绕市场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对于企业重点要求的技术可以开设专门的业务课程,例如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等。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工作,学校可根据本地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进行实际项目培训,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运用,了解实际项目工作流程,直接方便就业。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现在已进入计算机飞速前进的时代,技术不断更新,各种新型设备的出现,都要求学校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学校长期和对口企业合作,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工作中,在工作中学习。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学校承接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项目,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自从网站建设、网店装饰、产品上架、企业宣传到客户服务等步骤,详细掌握整个流程设计,将所学课程综合运用,实际感受项目完成中的困难与成就。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可以留作重点教学案例以供其他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教学内容要能满足企业对计算机岗位的要求,与市场同步,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一技之能。针对部分企业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各种网络设备的需求,网络专业可以以各网络设备的操作说明书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课程中增设各种最新企业应用软件及设备的使用教程,如企业常用的OA软件,最新绩效考核软件等。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交流、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4.全面抓实职业技能培养能力

中职院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实操技能,提高应用能力,拥有一技之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再扎实,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完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的培养,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操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技能学习机会。计算机体系的更新速度快,学校也应及时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硬件设备,以供学生技能培训。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体验企业中对技能的专业要求,了解市场需求,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计算机迅猛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者一定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培养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找好专业定位,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符合市场需要,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的培养教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http://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践与探索,2012(15).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普遍滞后于西方。如何才能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最新水平,并迅速地掌握与利用各种新技术成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呢?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能熟练地阅读外文的计算机技术文献、资料和书籍。由于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产品都是以英文公布于世的,因此,每个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的人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语水平。本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结束后开设,作为专业阅读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英语基础词汇和基本术语,养成良好的专业阅读习惯,以便融会贯通地运用英语这个工具,去帮助解决理论上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英语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2遇到的困难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学习该门课程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主要从下面两方面来看。

首先,学生对该门课程不重视。他们认为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了公共英语后,已完成了国家英语四、六的考试,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计算机英语日后也无需过关考试,学不学都无所谓。因此,不少同学在课堂上不再感兴趣。学习变成了应付,只要期末考试过关就行。导致在该门课程结束时,学生对专业词汇掌握不够,更谈不上阅读相关英文文献了。这就没有达到课程预期的目的。

其次,教学方式有待改革。“计算机英语”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既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知识,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计算机英语教师一般是在计算机教师中选择英语相对较好的教师任教。这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工科教师上英语课。传统的理工科课程授课与一般的英语教学授课不同,一般来说要显得相对枯燥一些。再加上理工科的教师一般不及文科出生的教师善于言辞,因此在课程的讲授上就会相对显得生硬呆板。在这种情况下,要理工科教师上非理非文亦理亦文的“计算机英语”课程,就需要很好地改革教学方式。

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营造愉快、融洽的课堂气氛

愉快、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释放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个人独占短暂的几十分钟,应该在课堂上经常和学生交流,让大家自由讨论。例如: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这一单元时,课前可以建议学生到电脑城去看看,组装一台计算机需要哪些零件,让大家先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如何DIY一台计算机?讨论当前计算机各零部件的品牌、性能、价格等大家比较观注的问题。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教师在接下来的总结时,可以把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出:中央处理器―CPU,显示器―monitor,硬盘―hard disk,还可以介绍一些知名电脑厂家:Microsoft、IBM、Legend等。这些话题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自然也就能比较容易接收了。

3.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英语教学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室的优势多采用直接法进行演示。例如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演示当前的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各功能部分,同时介绍相关专业术语:图形用户界面―GUI,菜单―menu,重叠―overlap。教师也可以进入DOS环境,敲几条命令,让学生看看屏幕上的相关信息。当然也可以输入错误命令,通过演示使学生自己记忆“错误信息”的英文表达方法。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播放一些中英文版本的计算机科普短片。寓教于乐,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使用交际教学法。让学生自己访问英文网站或进入英文BBS,找寻专业英语及基础英语的应用问题并讨论作出自己的结论。也可以到维修实验室中,找一些板卡,查看上面各种元器件的简写标识符,同时查看一下附带的英文说明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好专业英语的益处,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3.3灵活布置家庭作业

在作业的布置方面,结合所授单元的内容,适当的常规练习自然少不了。不过,如果能找到一些实用有趣的任务穿插其中,相信效果就会更好。如找一些英文版本的小游戏的安装程序和说明文档,让学生去玩这个游戏,同时要求学生将游戏的说明文档翻译好,以此作为家庭作业。或者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英文短文或招聘广告,这些内容都很有意思,有的还有不少典故,学生们很容易因为好奇去翻译和分析这些短文。这样,作业布置下来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完成的整体状况也不错。

3.4抓住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计算机英语”课程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大四,作为毕业生,是继续读研还是步入社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做什么?这是每个学生都很关心的问题。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不少单元都讲到了计算机的将来Future。如在My computer这一单元,提到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型化―microminiaturization,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网络化―networking。在Software Development这一单元中,讲到了软件开发的新的应用领域: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人工智能等。以及在IT and Our Life单元中,还讲到了IT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等知识。教师在教学这些单元时,可以多向学生介绍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新研究动态。这对学生进一步深造选择学习方向以及工作就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动力也就更容易掌握了。

4结束语

对于理工科教师来说,要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英语”的兴趣,一要提高上课质量,二要洞悉学生心理。本文所总结的这些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的兴趣,在实验应用中,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10)

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计算机专业是发展变化最快的专业之一。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计算机就从贵族身份走入平民行列,应用领域无所不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多数专业都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与“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技工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育一流的实用技能人才,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其知识结构与能力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工作。

下面就几年来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工作经验,谈一点自己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看法。

一、注重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能紧跟时代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通过自学、参加社会培训和深入企业接受实际工作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能作力;同时要掌握与本专业有联系的知识,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与信心。

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教师如果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来教学,就很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者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层层设置疑问,启法学生发现新问题――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大胆地引导学生试验,学生操作中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要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了自学其相关知识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以实践课为重点,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应为2∶1,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实践课,如在课前对实习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这样可避免学生上机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四、改进教学方法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要想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

导入新课时,从学生的身边事物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设置出有一定趣味的、略有难度的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有趣味的任务时会很专心,乐此不疲。

2.演示法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用“演示+讲解+操作”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可提高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是很难向学生讲明白的。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演示,将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形式新颖、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任务驱动法

教师要精心设计出“联系学生固有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的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来展开课堂教学,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应用该法,效果颇佳。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要想让计算机学生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课程知识结构与技能,并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更新知识,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适应市场需求,这样才能顺利找到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工作。

五、总结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进行。计算机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习者素质高基础好,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要求。初期计算机价格昂贵,学校的实训机房少,上机操作机会少。作为新技术,掌握此类技术的人才十分匾乏,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上三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计算机技术从贵族走向平民,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延伸;学员层次分布很广,文化基础差异很大。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醒我们,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高晓梅.技工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技工学报.2009(5)

2、沈军飞.教学与管理《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0(5)53-54

3、刘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科技信息.2009.9

找计算机专业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22-02

一、矿产勘查学课程沿革

矿产勘查学是随着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自1940年苏联地质学家克列特尔B.M.在《矿床普查与勘探教程》首次系统阐述了找矿、勘探、取样、编录、储量计算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后的70多年间,矿产勘查学得到了学者们的大量研究,从不同领域完善、革新其内容[1]。目前,随着已知的浅、富矿床逐步枯竭,找矿难度日益增大,深部隐伏矿床的预测成为矿产勘查的重点任务。而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矿产勘查一步步突破传统找矿类型,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勘探开发。因此,为更有效地完成新时代的勘探任务,需要革新传统勘查理论[2]。首先,西方国家重视矿床勘查哲学和决策理论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近代勘探方法理论中勘探过程的动态优化管理与组织,它要求不是在勘探即将结束时找到最优化的勘探方案,而是在勘探设计和勘探过程中找到了这种方案,这一理论值得借鉴。另外,随着现代地质科学对模型概念的引入,在理论找矿阶段,要加强对矿床模型和矿床勘查模型的研究。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和矿业可持续发展,勘查过程中的经济分析和环境效应分析日益受到重视[3]。

矿产勘查学作为我校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综合了矿山设计、采矿学、选冶技术、数学、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矿床普查和勘探的各项专业技能。为全面提升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对矿床勘查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快适应矿山工作和各项基础地质工作要求,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保证和贯彻矿产勘查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将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矿产普查与勘探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矿产勘查学的技能。该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创新型和实用型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使学生的实习训练技能与生产单位的需求最大程度对接,以符合我校应用型地质人才的培养理念。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矿产勘查学的新任务,在传统矿产勘查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队伍以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等不同级别的教师构成,教师专业组成多样化,以矿产勘查学专业、水文地质、计算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程地质专业等多种专业方向共同完成实践教学[4]。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

矿产勘查学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由五部分组成:矿产勘查学课内实习(10学时),矿产勘查学课程设计(2周),生产实习(3周),毕业实习(2周),毕业设计(15周)。现分述如下。

矿产勘查学课内实习是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课堂内以经典教学案例作为实习材料,及时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训练,加深理论课程内容的巩固和理解,并对实践基本技能进行专项训练,该环节的实践训练包括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勘查地质设计、矿体边界线圈定和传统方法进行储量估算等基本矿产勘查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对矿产勘查过程的总体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矿产勘查学课程设计是在理论课程完成后设置的课程设计环节。经过矿产勘查学理论课程学习和课内实践环节的训练,在课程设计环节,将使用实际矿山地质资料,学生分组完成不同地质区块的勘查设计任务。与课内实践环节的不同在于培养学生如何从繁杂的实际地质资料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在使用勘查设计规范和实际地质情况之间的合理变通等方法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该环节,将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例如micromine作为勘查设计和储量估算的工具,培养学生在掌握传统勘查方法的基础上,如何理解和合理利用新技术,并适当加大对深部隐伏矿体的预测方法和勘查方法的训练[5]。

生产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安排学生在各合作矿山、地质队工作现场学习,协助现场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地质编录、数据整理和成图等工作。通过现场实习,学生直观地理解勘查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并充分参与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共同编录和整理地质数据资料,既巩固了学校所学专业技能,又学习了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地质工作环境,更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为有机的统一体,根据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不同,分别在不同的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资料收集和实地地质勘查工作。在毕业实习环节,学生要相对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以及现场地质调研和勘查工作,最大程度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矿产勘查学理论方法的技能。

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最后进行毕业设计。该环节为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应用矿产勘查技术与方法的能力。毕业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勘查任务。例如,可以使用micromine软件进行勘查设计、矿体三维建模、储量估算等勘查任务。同时,提倡学生在储量估算环节利用数学方法,使用新型储量估算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比较。毕业设计环节是一个综合应用环节,要训练学生进行矿产资源经济评价,深化矿产勘查工作的本质内涵,它不仅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地质工作,更是一项经济活动。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每个环节都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基础勘查技能,例如矿产预测方法、基本地质编录、勘查设计和储量估算等。但更重要的是,大力引进支持传统储量估算的计算机软件,对勘查地质体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例如micromine。在传统储量估算的基础上,探索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新储量估算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勘查精度,将定量勘查的思想深深地种在学生的思维中[6]。

矿产勘查学的核心工作是预测,成矿预测的核心在求异。加强深部隐伏矿体预测理论和方法的讲授,特别是矿床模型、成矿模型的找矿理论及其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基础,大胆引入GIS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多种找矿信息综合使用,大力展开三维成矿预测工作,将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与地质、钻探技术综合应用,并恰当配合,深化现代找矿技术方法。

在讲授方法上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不拘泥于课本理论和教学范例,大胆使用实际地质资料和现场实践经验,加大学生动手参与的力度,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现场工作经验,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多学科教师团队,包括地质、水文、计算机、物探等方向的教师,为学生开拓眼界、活跃思维、全面接受新形势下的矿产勘查学技术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

(三)建立多元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考核环节多样化,不仅重视实践报告的编写质量,而且将实践现场的参与度、现场工作人员的评价、每一次的实习作业的提交质量进行综合考量,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也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结语

矿产勘查学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勘查技能、实际勘查技能和综合应用各项勘查方法的技能,因此上述各实践环节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随着矿产勘查学的发展,必将出现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矿产勘查的理论也将更加完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在讲授传统勘查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将新理论和新技术带入课堂,综合各学科的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功文.“矿产勘查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3,(03):55-58.

[2]徐争启,张成江,陈友良,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教学及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04):65-66.

[3]杨海,张凯,任红伟.地质找矿的科学思维模式探析[J].西北地质,2014,47(1):2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