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49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1)

关键词: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二、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对比

1.控制

东方教育观是控制型教育观。东方国家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都必须遵从他们的权威。“妈宝”体现出东方家庭的特征。一方面有孝敬父母,遵从之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孩子缺乏主见,依赖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3]因此可以看出,控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西方教育观是平等型教育观。西方的父母认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鼓励孩子朝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父母这种平等型教育观比东方控制型教育方式具有优势。

2.最近发展区

东方教育观是被动型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会竭尽全力帮他们解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普遍都是“授之以鱼”,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质的东西,或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西方教育观是主动型教育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会马上告诉他们解决办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解决,这时才会告诉他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西方父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有能力自己主动解决,这种教育观是非常适合孩子成长的。

3.行为

东方教育观是物质型教育观。在东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是评判成功的标准。因此,东方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就觉得丢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只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动手能力的锻炼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4]显然,东方父母教育观是不可取的。孩子应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面对未来一片茫然,这完全不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西方教育观是精神型教育观。在西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不是评判成功的标准。西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自生存,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自立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会包庇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指出,让他们知错改错。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孩子沮丧时,会和他们聊天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西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独立解决。这种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对东方父母有一定地借鉴意义。

三、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宗教因素差异

东方教育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源于中国,后传到东方各国,如韩国、日本等。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父母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是评判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常见的是“就是卖房卖地也会让你学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东方教育观的特点,学习、工作最为重要。西方教育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好的职位,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是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不认为好成绩和好工作是成功的评判标准。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他们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西方父母教育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严厉批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西方父母认为必须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好好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2.亲子关系差异

东方家庭中,父母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因此,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东方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他们所希望的只有“望子成龙”。东方父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最终成功。孩子只需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最终回报自己的父母。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相同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并非一体。他们认为对孩子要进行养育,但不主宰其命运和发展道路,孩子长大后应自由飞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不可人云亦云。[5]

四、结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得到了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的阐述。中方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而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两种教育观应该相互补充。对于东方父母,首先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5]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要让孩子养成遇事不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西方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虽说每个孩子的人生理想不同,但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并没有坏处。再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过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重要性。因此,西方父母也要时常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呵护他们。

作者:李雪兰 张晶 陈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2]木壮.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83-84.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2)

中小学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75―03

1 前言

目前体育教师养成和成长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同时,体育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学习兴趣、运动技能的掌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提高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方面面临着多重挑战,例如,繁忙的工作无时间锻炼;无地方锻炼;没有多余的体能进行锻炼等等。直接导致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能力的整体下滑,甚至有的体育教师在专业项目上做不了教学动作示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育教师的自信心。

所以,在大连市构建强大的师资力量背景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现状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为教育领导者制定体育师资力量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把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按教学范围分成8个组,分别是北片,西片,东片,大连湾,红旗,中片,辛寨子和革镇堡简称辛革,营城子。测试项目分别为100米、武术、技巧、健美操、广播操、队列,除广播操和队列各5分外,其余每个项目10分,总分50分,针对测试的各项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数理统计法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

2.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统计后数据的分析,反映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优势与不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成绩名次分布

注:各项成绩为平均值;口为单项名次。

从表1可以看出,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是42.08、42.03、41.87、41.54、40.76、39.62、39.47、39.28,因此,名次第一至第八的顺序是北片、辛革、东片、红旗、中片、大连湾、西片、营城子;从差值上看,辛革、东片、红旗都具有明显争夺第一名的潜力。

3.2 各组体育教师100M成绩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8组中最高分都是10分,最低分中最少的是3分、最多的是8.5分,因此,差值不一,分别是7、6.2、6.2、3.9、3.5、3.5、3.4、1.5,所以,差值名次第一至第六的顺序是北片、东片=中片、大连湾、辛革=西片、营城子、红旗。从差值的大小可以说明,差值越大,同组中体育教师的100M的能力个别差异就越大,所以,北片中体育教师100米的个别差异最大,红旗体育教师100M能力个别差异最小。

3.3 各组体育教师武术成绩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7分、最高的是7.3分,因此,差值分别是1.9、2.8、2.2、1.9、1.8、1.5、1.4、1.1,所以,差值名次是红旗、中片、西片=辛革、北片、营城子、东片、大连湾。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中体育教师的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红旗体育教师武术的个别差异性最大,大连湾的体育教师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4 各组体育教师技巧成绩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5.9分、最高的是7.1分,因此,差值分别是3.7、3.5、2.9、2.7、2.5、2.5、2.1、2。所以,差值名次是中片、营城子、大连湾、西片、北片=红旗、辛革、东片。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技巧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中片体育教师技巧的个别差异性最大,东片体育教师技巧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5 各组体育教师广播操成绩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4.9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2.5分、最高的是4.2分,因此,差值分别是2.4、2.4、1.6、1.4、1.2、1、0.9、0.6。所以,差值名次是北片=中片、西片、大连湾、红旗、营城子、东片、辛革、。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北片和中片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辛革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6 各组体育教师队列成绩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5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2分、最高的是4分,因此,差值分别是2.5、2、1.5、1、1、1、1、1。所以,差值名次是西片、中片、北片、东片=红旗=大连湾=辛革=营城子。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队列能力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西片体育教师队列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东片、红旗,大连湾、辛革、营城子体育教师队列能力个别差异性最小。

4 结论

(1)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总分成绩前三名的组别分别是北片,辛革,东片,但是辛革、东片、红旗都具有争夺第一名的潜力。

(2)体育教师100M的运动技能,北片体育教师100M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红旗最小。

(3)体育教师武术运动技能,红旗体育教师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大连湾最小。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34-01

一、中西方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从中西方的课堂布局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同,西方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化,而中国课堂更强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纪律性和严谨性。中国的课堂活动的设计扎实紧凑,并服务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教学常规较好,课堂中基本以教师――学生一问一答或者一问齐答的形式来传授新知,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多,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所学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教师会帮助学生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重难点,达到熟能生巧,课堂趣味性较小。

中西方在教育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中西方教育体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东西方教育与文化的特点,不断思索,期望通过感悟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来吸取精华,在自身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借鉴与运用。当然,西方的教育模式对我国在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方向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加强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是我国的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机制。中国需要培养具有知识与能力兼容的接班人,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是我们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4)

体育是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文化的给养中发展。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就有200多余种解释。文化是一种彰显国家软实力的符号象征,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历史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亦是如此。东西方在自然观、思维方式、发展观、人生价值、民族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它是抽象出来的概念,是一个区域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下来的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领域中形成的、不同于其它地區的独特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及其态度、精神文明及其价值论、政治文明及其方法论,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西方形成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从中国的地理环境来看,东部是大海、西北荒芜沙漠,西南耸立着青藏高原,内部有大河流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在中国这些自然条件为中国的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独立的农业文化,自给自足的环境同时阻碍了对外交流。在这种开阔又相对封闭的大地上生存的人们,经济能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心理上要求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在这种自然发展下,中国人的发展观和思维方式具体封闭的特点。

与此相反的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地区,该地区主要由岛屿构成。这些岛屿,夏季少雨,土地贫瘠,农业不像东方大河流域那么发达,经济不能自给自足。因而,古希腊发展商业、航海与贸易来缓解人口压力和资源枯竭的威胁,进而生成了商品经济之上的西方开放式的文化体系、向外型的民族性格以及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在这种模式下,古希腊人富于冒险、外向自信、崇尚独立、锐意进取。西方体育的这些文化特点,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强调突破身体极限,达到最佳运动成绩。追求战胜自然、他人,崇尚竞争、对抗、冒险和刺激。通过与自然与他人较量,去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来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体育一直向当前发展的,不断完善,更加具有对抗性。体育文化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一样,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影响人的价值观念。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历史方面的差异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阴阳”学说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辩证思想,是对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的辩证论述,包含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换等几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无论是“五行”还是“阴阳”之说,都强调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主张的是“道法自然”,强调尊重“天意”。

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就有“五行”和“阴阳”的说法。“五行”认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个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物质“气”,而他们形成了世界万物。相反地,以古希腊为历史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分立的、不连续的,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强调“天人对立”,主张去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张天人相分。主张人和自然是“自我”和“非我”,人应该去战胜自然。这种“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些思想反映到体育上,造就了中西方体育形式、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体育理论是建立在力学、解剖和生理学基础上。

在体育形式上,东方传统体育多是动作悠缓、精神安逸的形式。这和中国文化背景是相一致的,是宇宙观的自然体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如养生术、气功、太极拳等中都充满着“天人合一”、“阴阳之道”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谐统一。与此相反,西方体育多采用动作剧烈,神经兴奋的运动形式。在健身理念方面,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存在着“阴”和“阳”两种状态。要求“气”要充盈,而且阴阳平衡。阴阳和(相对平衡)则寿,阴阳离(相对不平衡)则夭。崔晓宇等认为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在这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能够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讲,西方体育滋生于基督教文化,带有浓郁的批判性;中国传统体育则更多的受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内敛性。两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体系,造就了东西体育的两大基本范畴,使其形成了各自为伍的形式规则与美学差异,体现着各自的文化涵义。君子之为之也,确然不动其心,俨然不改其容,未得之而不慑,既得之而不骄;小人之为之也,俯身伸臂,挟巧取奇,苟得而无愧,岂非观人之道欤!由是言之,圣人取以为礼,宜矣!”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传统观念的差异

中国在体育指导思想中渗透着儒家仁爱、调和、大同和严格的等级观念,而且还进一步将体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把体育视作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维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德”、“礼”的方式。中国文化高度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教化,形成了以“重德”、“明礼”为主的伦理型文化。礼仪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体现在中国体育运动之中。因此,中国传统体育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新的成绩,争取更大的胜利,而在于通过比赛来增进友谊,遵从礼的规范,实现道德的升华。比如:中国文化中包含的宽容、谦虚、忠诚等内涵在武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武之人均强调“德艺双修”、“习武先习德”。在“重德讲礼”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过分内向、含蓄,习惯于忍让、依赖的性格,缺乏对抗与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技运动的竞赛性。

中国古代对待竞技的胜负也持有顺其自然的态度。体育锻炼是个人的事,通过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去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愉悦。不求外力,不用与别人较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体育是朝向平稳的、缓慢的、缺乏竞争性的个人模式发展。思维方式上,与中国文化相一致中国体育也有重“道”求“稳”的特点。从事体育活动目的在于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和内在精神的培养。排斥竞争、对抗,不求最佳成绩。在“道法自然”、“天人和一”的理念指导下,追求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相和谐,按“道”去行动。

五、中西体育文化在体育思维方式的差异

古代奥林匹克尽管是建立在对古希腊诸神崇拜与祭祀的基础之上,但是古希腊的神与人同一的,是人化的神,人们在对神崇拜的同时更注重于对神的超越与突破,注重体格的健壮,形体的健美,体现人的创造能力与主动精神。现代奥林匹克是在对古代奥林匹克的不断挖掘与发现中展示出来的,它不但体现了古代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实效性,体现体育对于社会的教育价值。中国则长期处于稳定的农业文化形态,缺乏自然实证科学的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的理性思辩只是停留在直观的理论思辩层面,强调和谐与统一,而缺少与实践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

六、结语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层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这也是长期的历史大战的自然选择。文化多样化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化。所以,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用开放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性,善用异种文化的特质弥补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才能为世界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以西方競技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携带下席卷全球,充分展示了以自由、平等为内涵的文化魅力。但是西方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弊端。其人们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人类成绩、不断超越的同时,显露出违背人类自身发展的弱点。暴力事件、兴奋剂的使用、赛场作弊等等几乎成为现代体育赛场的另一主角。这类事件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元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抵制,任其发展甚至会成为体育自身的毒瘤。另外,奥运会标准或价值的单一化、奢侈化的趋势,使得奥运会外在规模与内在价值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上任伊始就提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当然我们要保留这个格言,但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人性、更干净、更团结。”东西方体育在文化特质上有着显著差异,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地域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代表西方文化的竞技体育在异种文化面前表现迥异:同种文化会得到很好的接纳,并使之得到良好发展;当兼容性强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融合时,竞技体育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生冲击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抑制竞技体育的发展。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融合,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遵循发生、发展、繁荣、衰退、消亡的自然规律。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同异种文化相互交融、补充新鲜血液,才能长青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曹胜高.东亚文化特质在全球环境下的出路[J].长白学刊,2006(1). 

[2]林肖.从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析中西体育文化之异同[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5)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3]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6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7]刘再复.《红楼梦》的哲学要点[EB/OL]. .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6)

引言

教育是一国之本,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教育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在符合受教育条件的情况下,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它是国家行使政府职能的重要领域,也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教育投资和改革,但受限于落后的经济实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教育不均等等多方面的严重问题,也日益成为我国民生问题的重点,因此2005年政府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均等化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此后国家多次在政府文件、报告中主张要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教育均等化。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从财政支出的视角来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平与否,可以体现教育是否均等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也体现了教育是否均等化。基于以上背景和前提,本文运用泰尔指标等方法对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教育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泰尔指标源于泰尔从信息量和熵(信息期望量)的概念对个体间差异性的考察,泰尔指标值越小,说明差异越小,反之说明差异越大。本文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共12个省份(市或自治区);中部区域包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9个省份(市或自治区);西部区域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0个省份(市或自治区)),运用泰尔指标测度我国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区域教育均等化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区域间及区域内均等化对中国教育均等化程度的影响。泰尔指标值越大说明了教育均等化水平越低,意味教育政策效果并未促进教育均等化水平提高。而指标值越小,反映了具有较高的教育均等化水平,教育政策效果明显。

本文中三个区域泰尔指标分别为:

东部地区泰尔指标:

TE=∑E(Di/DE)ln(DiPE/DEPi)

中部地区泰尔指标:

TM=∑M(Di/DM)ln(DiPM/DMPi)

西部地区泰尔指标:

TW=∑W(Di/DW)ln(DiPW/DWPi)

区域内泰尔指标为:

TI=DETE+DMTM+DWTW

区域间泰尔指标为:

TB=DEln(DE/PE)+DMln(DM/PM)+DWln(DW/PW)

总的泰尔指标为:

T=TI+TB

其中:E、M、W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Di、DE、DM、DW分别代表i省(市或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财政教育支出在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中所占的比重;Pi、PE、PM、PW分别代表i省(市或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财政支出对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作用的评价

(一)教育均等化水平总体有所提高

由图1可知,衡量总体均等化水平的泰尔指标自2005年以来有所降低,说明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教育均等化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从分解的区域间泰尔指标及区域内泰尔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总体泰尔指标的下降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自2005年以来,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均等化和三大区域内均等化程度同时提高共同贡献的。

总体均等化水平之所以提高是区域内和区域间均等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泰尔指标的分解计算,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总体泰尔指标的降低是区域内和区域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区域内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区域间的贡献率。也就是说,自2005年以来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源于各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大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内教育均等化程度差异很大。由图3可知,总体上东部教育均等化水平最低,西部教育均等化程度优于东部但比中部教育均等化程度要差。我国东部地区泰尔指标自2005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自2000年以来泰尔指标基本不变,即自教育均等化政策实施以来,东部地区的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依然保持原状,说明教育均等化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比较明显,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作用不大。正因为东部地区泰尔指标远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以它对区域内的贡献率也最大。

由表1可知,区域差异主要由区域内贡献,而区域内差异则主要由东部地区拉动。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保持在10%以下,但总体都有上升趋势,这也是总体区域内贡献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三)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低

本文中基础教育包含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由于它们拥有极强的外部效应,从公共产品属性及政府财政的职能角度来考虑,基础教育最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而政府对教育的供给主要表现在财政教育支出方面。为了考察农村和城市教育均等化的水平差异,运用标准差的拓展形式以及变异系数分别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教育经费进行比较。

由图4可知,自2000年以来,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逐年增大,从2000年的41.75增加到2010年的220.12,翻了超过五番;而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变化趋势更加明显,除了2000年到2001年有所下降,随后从2001年的570.30上升到2010年的1809.29,其中虽然从2005年到2007年有所下降,但是2007年之后又以较大的幅度上升。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间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很大,而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同时,通过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与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的比较来看,初中生的标准差要远远高于小学生的,说明在基础教育中,初中生的城乡均等化水平差异要比小学生的大很多。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的教育均等化水平也做了分析,从图5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的小学生、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差异不是很大,基本上都集中在0.60到0.80之间,说明农村和城市内部的教育均等化水平较高,但这并不能说明现在的农村和城市教育均等化已经达到了合理的范围,因为可能是由于农村或者城市生均教育投入普遍较低所造成的。此外,农村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经历了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而农村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城市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以及城市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在2000年到2010年11年间总体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而且基本以2004年、2005年两年为转折点,说明我国的教育均等化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通常将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结构,其中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生教育;中等教育指初中教育及各种专科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及以上。本文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考虑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中等教育只包括初中教育。

根据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对各级教育的投入比例的变化规律,初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要高于中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最少。同时,由于教育的外部性随着教育级别的上升而不断递减,所以越是基础的教育越应该由国家来提供,所以从这方面分析,国家对初等教育的投入也应该是最多的。

但是,由表2可知,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的财政支出要高于初等教育的财政支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占比相对其他两级的财政支出最少,但比例也在20%以上,且逐年上升,到2010年已经达到26.77%,比例超过25%;而初等教育从2000年的39.34%下降到2010年的34.85%,在2007年达到最低值,只占财政教育支出的32.92%;中等教育支出占比最大,基本保持在39.00%左右。

不论教育的外部性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这一规律,就各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来看,初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比例超过60.00%,远远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比,从公平性的角度考虑,也应该是初等教育财政投入最多。所以当前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严重失调,既不符合教育本身的属性特征,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一是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区域内教育均等化程度低;自教育均等化政策提出以来,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且这种提高主要源于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二是我国东、中、西部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远远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最高。但是2000年以来,由于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实施,东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西部和中部教育均等化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三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基础教育中初中教育均等化的城乡差异要远远高于小学教育均等化的差异。此外,农村和城市内部的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基本相当,且随着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实施,内部均等化水平有上升趋势。

四是我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级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合理。表现为财政对三级教育的资金投入结构与各级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同时我国三级教育在校生人数表现为初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大于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大于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公平性考虑,财政资金投入并不配比。即便是教育均等化政策自2005年以来努力推行,不合理的局面依然没有任何改观。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教育资金的协调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信息流通较快,所以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应该转向各地区自主筹资和民间投资为主、财政教育投入为辅的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要以财政支出为主,其他投资为辅。

二是建立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既包括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尤其是对中西部边远山区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援;也包括各区域内部教育发达地区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构建地区间的教育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机制。

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要全面彻底普及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在贯彻该政策的过程中,为防止地方教育机构以其他形式收取学杂费、提高学生接受教育成本的现象,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置监督机构,对各地方义务免费教育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是优化我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级教育财政投入结构。财政教育资金应该主要投入到初等教育,其次是中等教育,最后才是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要鼓励集团、民间私人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投入,鼓励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办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2.王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基于度量的实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1)

3.谭建立.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J].中国国情国力,2013(1)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7)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柏拉图的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理论是人力资本思想的源头。随后魁奈、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萨伊等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投入是财富的重要源泉。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及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区域人力资本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每一个人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的整合。国内学者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评估,影响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等。凡是能与人力资本搭上边的方向如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突破如在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主张的人力资本产权对人力资本者本身所有的企业控股权和剩余索取权[2]。

二、我国中东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因素分析

(一)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我国中东西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GDP增长率、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城市化水平),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高等教育职工人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企业专利申请数),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保健机构的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医生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城市每百户拥有互联网数),社会环境影响力度影响X6(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单因素对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

采用综合模糊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对我国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中,用变异系数计算权重,用最大最小值法确定隶属度矩阵。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通过计算得到可以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及相应权重,从而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用模糊评价值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 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对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东部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比中西部强,其中西部这些因素最弱,对西部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也弱。但是第5个因素即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对中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小。

(三)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通过变异系数,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综合权重W,如表所示。

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指标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

权重0.3270.0760.2600.1550.0970.087

位次162345

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遇,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均收入也会提高,促使家庭改善对教育的投资;在外商投资多的情况下也会促使企业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科技研究的投入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直接的因素,较高的科技投入可以直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鼓励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能力,也会吸引许多有抱负的人才的流入。我国人才流向的总体趋势是由西流向东,东部对外省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净流量逐年上升,中部人才流入流出基本上持平,西部地区基本上流出大于流入的量。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如其他四个指标作用明显但是不可忽视,但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充足,所以形成人力资本上,劳动力供给影响程度最小。

三、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缩小的对策分析

(一)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对中西部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的投资,支持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只有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提高了才能加强投资,留住部分人才。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其所有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等的优势,要转变粗放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兼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而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二)提高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要保证人力资本的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尤其是中、西部更应该增加投资的额度。地方要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资入义务教育,保证他们的绝大数人口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以此来尽量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而不是在高等教育上盲目的追随。就东部地区来说,企业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主体,职工教育培训是重要形式之一,公司的就是要培养开发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新的员工。

(三)推动人力资本流动

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转移,而且是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转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是应该注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让他们专有所用,技能得到发挥;二是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的回流,制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培养人比如争取提高工资的水平基本与东部持平,同时在医疗保障,及住房补助方面实施优惠的政策。

结语

本篇文章通过搜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组合,对东中西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模糊综合分析等工具对指标进行排序分析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显著,并且主要是经济因素与投资因素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春英.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36.

[3]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13.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8)

一、引言

教育对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教育为我国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必须着重利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下,西部地区的特别是西北五省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科技投入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关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外的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卢卡斯(Lucas)指出,教育的内部作用是“个人的人力资本对其生产力(率)的作用”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国内的研究,毛洪涛等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陈霞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教育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目前研究区域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关系差异的实证研究较少。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东部有代表性的省份和西北五省来分析东西部地区的差异,运用了2004到2013年的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指标选取

本文利用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用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教育投入中的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作为教育投入的指标,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人数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记人均GDP为Y,教师人数为X1,人均教育经费为X2。

三、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首先我们进行单位根检验看数据是否平稳,运用ADF检验得知:

从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知三者水平值和一阶差分都是不平稳的,只有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可以进行下面的协整和回归分析

(二)协整检验

通过上面的单位根检验发现不存在单位根,在三者都是二阶单整的前提下,就需要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联系。我们主要是用Group PP-ADF检验协整。

我们可以看出的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以后我们可以进行回归分析。我们通过Eviews7.2回归分析发现,我们运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分为东西部两个部分我们先分析东部地区的回归方程发现。

y=-41133.20+0.0014x1+2.36x2+1.05

(0.023) (0.319)

其中R2=0.9930,DW=1.752。

由于存在一阶自相关所以我们加入滞后得到上述方程,通过分析回归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教师人数的t检验没有通过。说明东部地区的教师人数目前对于经济的增长影响不显著。东部9省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2.36,标准差为0.319;教师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014,标准差为0.023,在长期关系上,人均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每增加1%。引起经济增长(人均GDP)增加2.36%

西北五省的回归方程如下

y=824.2237+-0.136x1+3.57x2+1.14

(0.06) (0.52)

其中R2=0.9849,DW=1.704

从回归方程看出,西北五省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3.57,标准差为0.52;,教师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136,标准差为0.06,人均经费投入和教师人数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原假设,统计检验结果显著。教师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在长期关系上,人均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人数每增加1%。分别引起经济增长(人均GDP)增加3.57%、减少0.13%。综上来看西部地区经费的增长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教师人数对于经济为负影响,应该进一步关注东西部的投入产生的效率差异。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者长期的均衡关系。另外发现教育投入中的经费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而人力投入中的教师人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待提高,另外通过东西地区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更大,说明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

(二)政策建议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本土化,高等教育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创新建设中的关键因素。特别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1、增加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经济投入为高校的软硬件实施的建设提供长期的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异。

2、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优势,将西部地区的资源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提高的物质保证。

3、教师人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有待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在于对通过培养学生为各层次劳动力市场提供人才,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通过一定渠道进行市场价值、社会价值的转化也是高等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并在开展科研的同时“寓教与研”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晓铭.四川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 李子奈,叶阿忠.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4-175.

[3] 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 魏晓栋.中国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变化分析与国际比较[J].出国与就业,2011,(5):123.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3-0014-08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尤其是省际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日益扩大,造成当前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处于高端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已成为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的重点。我国正经历着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经济体制转型,这一双重转型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的总量表现,更重要的是各地区的经济差距能否逐步减小,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改革目标,是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题。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差异。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受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下降,最终不同经济体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将收敛到一稳定状态,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初期经济水平负相关。经济增长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或趋同性(Convergence),而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加速了经济收敛性的研究和发展。基于跨国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较少存在绝对β收敛,但当控制了影响稳定状态的解释变量后,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条件β收敛特征。有关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趋势和地区经济收敛特征。林毅夫[1]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省际间的经济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前表现为下降的趋势,90年代后出现上升趋势;同时蔡等[2]发现东部地区省际经济差异对全国整体的地区差异贡献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因此地区经济之间没有表现出绝对的β收敛,但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形成趋同趋势,表现出“俱乐部”的收敛特征。(2)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因素分析。蔡等[2]认为人力资本的初始禀赋,非常显著地与增长率正相关,是促进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是注重对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其他结论有: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工业化水平、政府地区倾斜政策、要素市场扭曲等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差异的相关因素。

目前,对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差异问题,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基尼系数、GE(Generalized Entrophy)指数和变异系数来衡量地区差异的程度,利用这些指标对差异的来源或者构成进行分解。如蔡等[2]对泰尔指数的分解。二是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考察省区地带初始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或人均收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对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判断区域经济是否绝对收敛或条件收敛。如Chen & Fleisher[3]等使用的研究方法。三是非参数分析法。由Quah[4]倡导的动态分布法提倡从增长分布演进的角度分析地区经济体的趋同,如Aziz & Duenwald[5]等。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无疑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资本、劳动存量的差异只会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长率,而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以往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重要因素,但讨论人力资本对经济收敛性的研究中,关于人力资本形成因素的侧重点不同,多注重教育的影响,而且许多经典的文献和实证研究中也只采用教育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这样的做法是把人力资本狭义地等同于教育,而忽略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其他因素如健康等,研究证明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能完全替代和互补的,因此,不能只用教育变量指标替代人力资本。

蔡等[2]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东中西部三个趋同俱乐部,而且人力资本的初始禀赋非常显著地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刘国恩、William H.[6]等首次将人口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得到个人健康是决定家庭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罗凯[7]利用扩展的人力资本工资方程的生产函数模型,按照Rico的方法生成一个健康指数,发现我国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联,同时也发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同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年限每提高1年,GDP增长率分别提速1.2% 和2%―3%。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2005年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造成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力资本积累差距的扩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省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数量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倍扩大。陆根尧[8]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也已具有显著的效应,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2.7%。李亚玲等[9]对我国29个省份1993―2004年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进行测算、比较,利用各年截面数据对其与人均GDP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较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劲的负相关关系,且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变化将引起人均 GDP 更大幅度的变化,区域间人力资本不平等性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经济增长政策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更要重视人力资本分布结构。

本文将在以上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从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分析人力资本,进一步扩展了Solow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机制,这与杨建芳[10]一文的分析方法不同。(2)通过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且为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参考相关文献,在模型中加入了控制变量,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度。(3)人力资本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对经济增长效应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分东中西部区域考察了健康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特征。

二、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模型框架分析

(一)理论框架描述

设生产函数为:

其中,Yt、Kt、Et、Ht、Lt分别表示各地区经济体的产出、物质资本投入、教育和健康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投入、劳动投入,A表示技术进步,下标t代表时间,α、β、η、μ分别表示物质资本、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对产出的边际弹性,且α、β、η、μ均大于0。为分析的方便,假设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即:

μ=1-α-β-η

设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外生确定,分别按常数g和n增长率增长:Lt=L0ent,At=A0egt∏Ni=1Rρii,其中,Ri表示影响技术水平的因素,本文考虑贸易依存度、国有化水平等因素的作用,ρi表示各因素的弹性。

另外,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方程表示为(为分析的方便,设物质资本、教育和健康形成的人力资本均具有相同的折旧率δ):K•t=skYt-δKt;E•t=seYt-δEt ;H•t=shYt-δHt 。其中,sk、se和sh分别表示产出中物质资本、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率。

定义人均产出yt=Yt/Lt。由Mankiw[11]、Islam[12]模型,在稳定状态处对有效人均产出的对数形式泰勒展开,可得到绝对收敛的形式为:

(1/T)(Lnyt-Lny0)=-[(1-e-λT)/T]Lny0+[(1-e-λT)/T]Lny* (2)

其中,λ是收敛系数,λ=(n+g+δ)(1-α-β-η),表示经济体的人均产出y(t)向稳定人均产出y*趋近的速度,T表示时间跨度。

本文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在MRW的包含人力资本Solow模型上,将人力资本积累区分为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扩展Solow模型,建立条件收敛方程(Rivera & Currais[13]的历年增长率形式:

Lnyt-Lnyt-1=-(1-e-λ)Lnyt-1+(1-e-λ)αμLnsk+(1-e-λ)βμLnse+(1-e-λ)ημLnsh-(1-e-λ)1-μμLn(n+g+δ)+(1-e-λ)LnA0+g[t-e-λ(t-1)](3)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1.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截面数据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率与初始经济水平之间是否具有负相关性质。在方程(2)中增加一个均值为零的随机扰动项μi,得到下式(4)的一个一般计量回归模型,通过用截面数据回归的方法检验我国在1992―2005年间是否存在绝对β收敛:

i=α+βlnyi,0+ui(4)

其中,下标i表示不同的省份地区,yi,0为期初的人均GDP。i=(1/T)ln(yi,T/yi,0)表示跨度为T年的平均人均产出增长率。α=[(1-e-λT)/T]lny*,β=-(1-e-λT)/T ,则收敛速度可表示为:λ=-[ln(1+βT)/T]。

模型(4)假设在各省区除初始经济水平有差异外,其他条件均同质。如果考虑初始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同,截面回归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γi=α+βlnyi,0+ψXi,0+ui(5)

2.条件β收敛检验――面板数据分析

由于条件变量的内生性对横截面回归的方程易引起很强的共线性,因此与截面回归相比,面板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本文在条件收敛方程(3)的基础上,建立检验条件β收敛计量回归模型: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92―2004)、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6)和各分省统计年鉴资料(2006)。由于1992年是我国正式提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方针,文献研究结果也表明1992年前后地区经济差异发生转折的时点,鉴于以上背景考虑,我们的研究对象包括29个省市自治区,时间跨度为1992―2005年,其中因地区的数据有缺失,故没有考虑地区,重庆市数据并入四川省计算。

对各变量指标的度量方法如下:各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根据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GDP指数得到;各期的人均GDP均是以1995年为基期的实际值;以固定资本投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例)度量物质资本投资率sk;以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度量n;以各地区在校大学生数占在校大中小学生的比重度量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率se;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率参考杨建芳[10]的方法;以死亡率的倒数度量健康人力资本投资sh;(用粗死亡率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测度方法,数据会显得有些粗糙,但考虑到我国健康数据不易获得,而死亡率的高低毕竟可以体现出各省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取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折旧率为0.05(即g+δ=0.05)[11-12]。

考虑到地区特征对增长率的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加以区别:① 贸易依存度(M)。按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的进出口总额占当年地区GDP的比重,预期符号为正;②市场化程度(I)。用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度量,预期符号为负;③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结构(S_1),用第一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度量;第二产业结构(S_2),用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度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可能不同。对区域的划分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0个,分别是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分析1992―2005年间地区差异的情况。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三大区域间和区域内人均产出的变动情况。图1是以1995年为基年价格计算的全国及各区域的人均GDP变化过程,从总体趋势看,无论是全国或东西部区域的人均产出均有相似的发展过程,人均产出高速增长,尤其是东部地区。图2显示的是用人均产出的变异系数观察地区间和地区内差距的变动。显然全国人均产出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各地区内,而地区内以中部的变动较弱,其次为西部,东部较高。从整体看全国范围内经济不存在有收敛的趋势,地区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东中西部内部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有σ收敛趋势。

三、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一)截面数据模型分析

为检验地区间是否存在绝对β收敛,借鉴Barro[14]的分析方法,采取截面回归模型(4)和(5)分析初始人均GDP水平、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回归结果见表1。

注:(1)被解释变量为地区i的平均经济增长率i,t;(2)*、**和***各表示系数通过10%、5%和1%的显著性检验(以下各表均同);(3)括号内为系数的t统计量值;(4)地区虚拟变量west是西部地区取1,其它地区取0;east是东部地区取1,其它地区取0;(5)本文的结果均是用Eviews5.0得到。

因截面模型易出现异方差现象,各模型均用White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估计量进行异方差修正,得到系数均显著的结果。

从1992―2004年样本期来看,模型Ⅰ的初期人均GDP系数显著非负,表明我国经济在这段时期并不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这与前面的文献结论一致),进一步证明了1992年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散,地区间差距扩大。模型Ⅱ引入了东西部地区虚拟变量后,方程的效果明显改善,呈现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模型Ⅲ是截面回归的条件β收敛性回归结果,加入初始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控制变量后,初期人均GDP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初期的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收敛性,初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增长1%,平均经济增长率将提高0.005%。初期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分析模型对应的收敛速度λ发现,初期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水平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收敛速度从0.2%提高到0.7%。下面将通过对全国和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说明。

(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1.全国模型实证分析

因截面模型不能克服条件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引起的偏误,下面通过面板计量模型方程(6)分别对全国和地区数据分析。在面板数据结构下,为了克服变量内生性而导致的估计偏误问题,可以通过使用“组内”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下称FE)估计,FE估计使用数据与其均值的偏离值对模型的回归,这有效地去除了组间固定效应,得到系数的估计为无偏估计。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随机效应(Random Effects,以下称RE)估计,把反映个体差异的常数项看为个体成员的随机分布,可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

表2中,模型1和模型2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对人均产出的回归,无论随机模型或固定模型均不支持经济收敛性。模型3和模型4加入了人力资本投入的两个指标――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扩展Solow模型,模型5―8是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的结果。模型1和模型3是固定效应检验结果,LM检验显著支持面板数据模型,模型2和模型4是随机效应结果,其回归结果明显不如模型1和模型2的固定效应结果,同时Hausman的检验结果也是显著拒绝随机效应模型。故模型5和模型6没有考虑随机效应,且为避免第一、二产业结构间的相关关系,将两个变量各自引入模型,考虑截面异方差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下面仅对固定效应模型1、模型3、模型5和模型6的结果分析。

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当控制条件变量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初期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1%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关系。换言之,我国地区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β条件收敛性,初期人均生产总值低的地区存在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且要素积累的差异强有力地解释了地区经济差异。

从模型1到模型6,变量sk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地区物质资本对产出的边际弹性最大,在0.07―0.08之间,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这种实证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其他研究结果。在2005年11月17日召开的“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国家GDP核算的权威人士许宪春做《未来15年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展望与预测》的报告,报告指出“2000―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资本的快速积累。虽然这期间资本投入对于GDP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但是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然高达50%以上”。原文见《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11月18日)这是因为中国各地区的投资政策都严重地向物质资本投资倾斜,2005年我国物质资本投资率较高的省份是内蒙古和贵州,达到73%和83%,较低的省份为河北和广东,也有35.5%和37.5%。这进一步证明我国有典型的物质投资拉动型增长特征。类似的研究结论如王绍光、胡鞍钢(1998)算得1979―1995年我国资本投入对GDP的贡献率为0.557;Li、Zhai(2000)算出1978―1998年资本投入对GDP的贡献率0.582;袁云峰(2007)得到1978―200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产出为0.66―0.67。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方面,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均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随机模型中的正效应不显著)。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投入因素的引入,明显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在扩展Solow模型中,收敛速度为7.4%,当增加其他控制变量后,收敛速度为7.9%―9.4%,均比模型1的收敛速度有所提高,这说明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不仅取决于初期的人均收入水平,尤其会受到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另外通过比较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对增长率的边际产出弹性为0.004―0.024,健康人力资本对增长率的边际产出弹性为0.022―0.070,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明显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因此在定义人力资本时,如果仅考虑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水平,而忽略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将严重地影响地区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影响效应。但在回归结果中,健康人力资本没有教育人力资本的系数显著,说明各地区多注重并加大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而忽略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地区医疗保健卫生投资水平滞后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待于进一步重视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加大医疗保健卫生投入水平。

2.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贸易依存度和第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有显著正效应,而第一产业表现出负效应,因此改革开放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同时市场化程度指标――国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对地区经济增长起了负面作用,国有经济比重越高,显著恶化了经济增长和扩大地区差距。

3.地区模型实证分析

考虑到不同的区域特征对增长率的影响,建立东中西部三个区域模型,由于各模型的固定效应均显著,表3仅报告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控制变量中的产业结构变量只引入第二产业比重。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初期人均生产水平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东中西部地区都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模型Ⅰ、Ⅲ和Ⅴ是对扩展Solow模型的分析,其中东中西部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增长率均显著为正,支持以往文献的结论,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显著要素。尽管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在东中部效应不显著,但在西部地区却表现得显著为正。模型Ⅱ、Ⅳ和Ⅵ引入控制变量后,观察东中西部地区初始人均生产总值的系数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均对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

同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现象,东部地区的健康人力资本在Solow模型中为不显著的负效应,即使加入控制变量后仍表现出并不显著的正影响。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发现可以用东部地区近年来人口老龄化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速度的加快解释这一现象。人口的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率现象在欧洲国家也有表现。近年来多数欧洲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欧洲央行在2006年7月的报告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欧洲增长潜能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央行理事帕拉莫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1%。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4.98%的高水平,其他的地区也以东部地区为高。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2007年1月11日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东部发达地区现正面临生育水平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新问题。另据全国老龄办于2007年2月23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比已经达到了14%,西部贫困地区还不到9%。总之,检验结果说明了教育和健康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增长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这种现象意味着受不同地区特征的影响,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增长率的影响会越显著。

4.对东西部收敛速度的讨论

在条件控制变量的模型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年均7.6%,其次为中部地区6.4%,东部地区较慢年均5.1%。这表明在初始人均产出较低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而东部发达地区过大的经济差距(图2显示东部地区的变异系数较大)弱化了经济的相对发展速度,地区间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制约了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因此,如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必会实现对东部经济的“赶超”。

5. 控制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分析

对外贸易在中东西部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效应,这个结论与全国模型的结论一致,说明对外开放程度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对增长率的拉动效应是有限的,东部的对外开放程度一直大于中西部多年,贸易对东部增长率的效应已没有中西部效应显著,预期东部地区的贸易效应有逐步减小的趋势。市场化程度系数为负,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这说明随改革的深入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种负效应对东部地区的作用较小且没有显著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仍较大且显著,尤其在中部地区比较突出。第二产业结构变量系数为正但中部地区系数不显著,说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较低,没有对增长率有显著的作用,需要在中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结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健康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也引入到Solow模型中,进一步扩展了Solow模型,讨论教育和健康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的效应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发现以下基本结论值得参考:

第一,通过截面数据分析发现,自1992以来我国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β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即教育和健康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使经济收敛速度从0.2%提高到0.7%左右。表明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健康积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通过对全国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在控制了收敛的条件变量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初期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1%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区物质资本对产出的边际弹性最大,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证明我国有典型的物质投资拉动型增长特征。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方面,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均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

第三,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其中东中西部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增长率显著为正,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在中西部效应显著,在东部地区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并不显著。西部经济较快的收敛速度可实现对东部经济的“赶超”。

第四,控制变量对增长率的影响不同。改革开放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市场化程度显然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差距。同时注意到贸易依存度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是有限的,而提高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要素是保证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考察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性。针对人力资本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对不同区域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需引起政府部门注意,而西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不足是影响西部地区经济收敛的因素。本文更为系统地解释了蔡的研究结果:“对人力资本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创造区域间趋同的条件,达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预期效果”[2]。所以加强中西部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中西部尽快地向东部发达经济趋同的一条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14.

[2] 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3] Chen Jian, B.Fleisher.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 141-164.

[4] Quah,D.T.Galton's Fallacy and Convergence in Models of Distribution Dynamic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5):427-443.

[5] Aziz J.and C.Duenwald.China's Provincial Growth dynamics[J].IMF Working paper, 2001,NO.03(1).

[6] 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John Akin.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10):101-118.

[7] 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3.

[8] 陆根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J].统计研究,2002,(10):13-16.

[9] 李亚玲.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42-49.

[10]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10-18.

[11] Mankiw, N.G.; Romer, D.and Weiln, D.M.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2): 401-437.

[12] Islam, N. Growth Empirics: a Panel Data Approa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110): 1127-1170.

[13] Berta Rivera and Luis Currais.Public Health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Spanish regions: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J].World Development, 2004,5(32):871-885.

[14] Barro,R.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2):407-443.

Analysis On Disparity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ted On The Human Capital View

DONG Ya-juan1 SUN Jing-shui2

(1.Schoo of Statistic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2.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10)

一、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颁布的世界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在今后十年时间里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他们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在2003年4月举行的第166次会议上批准了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议案,并以行动支持将十年议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一个两年期的行动计划结合在一起。这个议案提供了一个纲要,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与联合国和其它合作者的协商制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国际实施方案草案。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一致认同和广泛支持。在中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的战略要求,教育界作为培育人才和萌发思想的前沿阵地,也必将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落实到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这就对我们的教育部门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困境

(一)宏观失衡问题。

1.横向区域间的经济水平失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避免会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作为全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西部地区,一方面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速度却又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经济在全国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进入八十年代,国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成为发展重点,在投资、税收、信贷、进出口贸易等许多方面享受优惠政策,西部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大量向东部地区逆向流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急剧扩大态势。“到1985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达到856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1.6%,比1979年上升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社会总产值300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8.1%,下降了0.5个百分点。6年间,东西部社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绝对量差距由2707亿元扩大到5556亿元,扩大了1.05倍。进入九十年代,这种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为53.8%,1991年为55.1%,1992年为57%,1993年上升到58.3%。东部地区八十年代每五年上升1.5个百分点,九十年代一年就上升1.5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八十年代每五年下降0.5个百分点,九十年代一年就下降0.5个百分点。据测算,如国家对东西部发展差距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扭转,到本世纪末,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占全国份额将扩大到70%,而西部地区则下降到建国初期的10%以下”。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西部存在差异,南北也存在差距。

2.横向区域文化的差异性

教育是某个共同体、社会或民族以特定的方式和特色向下一代传递在这个团体中形成的文化、习俗和观念。它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地与文化传统发生一定的互动作用,因而有人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即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或习得文化的一个过程。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教育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观念和实践活动必然同样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文化统一性的基础上会存在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水准也参差不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从而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种地域文化内部的文化特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会影响到教育领域,对我们今天所提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状态,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保守,并最终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心理障碍。这些因素会渗透到人们心中,阻碍“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的接受和实践。

3.纵向阶段延续发展的问题

任何上层建筑的部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的教育也是如此,同时它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只能是我们在总结历史和当今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对策,然而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教育却要求我们不仅能做到及时应对,而且要前瞻性地去考虑问题,要在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未来方案。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它的要求是高出我们今天教育的状况的,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微观失衡问题。

1.课程设置的标准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非独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其内容应由理论模块、案例模块、课程研究模块和操作模块构成。虽然从2001至2003年,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实施指南,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新课程强化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赋予了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任务,但是现在我们的课程结构远远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首先,高考机制不能很好地强化评价学生的量化标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考评。其次,中国的“学而士则优”的思想仍在作祟,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强调学子学习是为了仕途,所以也造成了今天教育的局面,而不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2.教师队伍的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必须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并能深入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把教材、学生融入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真正融会贯通地领会教材、感悟学生。目前中国的教师队伍普遍年龄构成偏大,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真正沟通与互谅。我们的制度没有给教师们提供一个轻松的搞科研的环境,教师必须为自己的经济生活问题而奔波。

3.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当中去,而每一个学生又有诸多的差异性,所以也就造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的困难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与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要研究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这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要做到的。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考

(一)设置总体性原则,但要避免僵化。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实施必须保证有强有力的领导,同时要保持社会主要特色代表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高度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要保持我们民族的独立、统一、完整,就要要求全国人民行动一致,团结共进,保证这一切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的原则、方向,但同时要适当扩大灵活性,以免陷入僵化。

(二)因地制宜,扩大地方灵活性。

教育受到区域和历史性的制约,所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现状不一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将一个笼统的概念套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坚持扩大地方的灵活性,放权予地方,使各级教育部门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实施策略。

(三)强化师资配置引导可持续发展观。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强有力地获得执行,必须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促进其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要引进具有先进观念的年轻教师队伍。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思想僵化、应试教育观念浓厚的教师。这就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顺利实施。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引进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年轻教师,优化现在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改造,通过先进理念的培训来使其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严太华.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篇(1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上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用一个“和”字代表,这个“和”表示“中和”,它是感觉与理性的互补、中庸和平、中和婉约的象征。这种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体现东方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譬如中医,讲求的是整体调理。同样,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讲求情理,即人情和事理,是一种综合的把握:意会性则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西方传统文化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由此引申为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侧重个体思维,形成了与中国侧重整体思维的差异。如果也用

个字总结西方文化则是英文单词“only”,即“唯一”,它强调单一,体现了求异思维、个体性和直观性。求异思维表现在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个体性则表现在西方人重视局部的分析,他们在人际交往处事时往往过于强调自我感觉。而直观性也就是表现显而易见、通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设计教育差异

通过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大致阐述,我们可以推导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其设计教育的差别;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内在,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而西方教育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从小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自由,其而产生设计的创意与思维的自由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各自的不足。中国教育缺乏创造力和条理性,系统性不强,不够精确,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习惯间接影响了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而西方教育注重分析,但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