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节日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0:49

节日文化论文

节日文化论文篇(1)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高潮。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节日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7-01

苗族是我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和积淀,创造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原生态节日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未经外来文化(特别是官方和学界)刻意改变过的传统节日。

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的民族性问题,对少数民族传统符号历史意义与创新应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事实上,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包括古老的苗族,所形成的丰富的视觉符号,绝大多数同该民族原生态的节日庆典有关。例如,节日中雍容、华贵、讲究的节日盛装;盛装上的各色纹饰;用以祭神祭祖的食物;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皿;源于娱神的戏剧、歌舞及各种民俗表演等。

一、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原生视觉表现

(一)图形表现

人是使用图形符号表达意义的动物,苗族人民尤喜爱使用象征型的审美图形来表达节日文化的原始意义。在这些象征型图形中,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为了获得神灵的庇佑。如苗族盛大祭祖节日“鼓藏节”的礼服百鸟衣,用象征祖神的图腾符号枫叶纹和鸟纹装饰,整体呈现锦鸡状,穿有这种礼服的使者,被认为可以获得与神圣世界中的祖神沟通对话的能力。

有的图形则是对历史故事的视觉化记忆。譬如在苗族“花山节”上,苗族妇女头戴象征苗族皇帝皇冠的银饰,身穿象征苗族皇帝大印的锦衣,外加一种名为“迁徙裙”的裙装,这些均是对九黎部落历史的图形象征。

(二)器物表现

在苗族原生态节庆中,伴随着原始思维的推动,以及实际活动的需要,形成了大量而丰富的视觉化器物表现形式。

在这些庆典祭祀专用器物中,有的从苗族祖起之时,便富含了自己独特的信仰含义。如铜鼓,在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中认为,铜鼓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

而另一些器物可能在节日形成之初具有实际的作用及功能,而当仪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凝固为民族节日时,这些器物形象便自然转变成独具象征性与纪念性的符号。譬如苗族“花山节”中的花杆,以前是为了方便散居各方的人民明确团聚地点,而今人们则是围着花杆载歌载舞,以表达怀念、庆贺之情。

(三)色彩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色彩观,在西南少数民族色彩体系中,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影响,多为时空色彩观,其特点是以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空间色彩组合及春青色、夏红色、长夏黄色、秋白色、冬黑色的时间色彩组合为主。在“姊妹饭节”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姊妹饭,分别由黄、青、红、黑、白染制成的五色糯米饭便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色彩观。

另外,作为以母系为社会主要支柱的苗族,与他族色彩观最大的不同在于苗族妇女对于色彩意象性的运用。譬如苗族节日盛装上的织绣中,为了突出喜庆,画面通常以红色为主,无论是飞禽走兽、树木花草都可以用红色描绘。

二、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衍生视觉表现

(一)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及应用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在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即当地农民艺术家的农民画、民间美术家的壁画陶艺创作以及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

其中,农民画的创作者多是直接来自于当地的苗族妇女,她们将自己对本民族原生态节日的信仰,结合自身从小到大在苗族刺绣、挑花、剪纸中培养出来的图形色彩审美观念,借助手中的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独具审美意味的崭新视觉表现形式。

而设计工作者参与较多的,则在民间美术家及影像工作者中。民间美术家有的确实来自于传统工艺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他们多是靠自己对于苗族原生态文化深入而细腻的考察认知,加上自我的主观意象性来创作作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满足艺术性的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商业性。

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被广泛的运用在民俗专题报道中,因为其要求严格遵循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多是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直接的视觉再现,但由于摄影艺术直观、真实、生动的独特魅力,往往能产生新的审美及艺术价值。

(二)歌舞戏剧中的表现及应用

剪辑,体现出一种视觉交错的速度美感,在融入了摄录及编辑者独特的视觉角度之后,画面通常更多的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与使命感,如贵州旅游宣传片《多彩贵州》。

三、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

中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这些文化又孕育出多彩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资源,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将之更好的应用结合在设计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特色,是每一个中国设计人员都应该努力钻研与探索的方向。

通过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的探索与研究,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上,我认为首先一个族群文化的视觉设计应建立在对于这个民族内部信仰崇拜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之上。其次,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表现少数民族信仰崇拜等文化时,要善于将抽象的精神意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在纷杂的外在视觉表现中抽取最合适的元素传达主题,具体可以通过该民族的图腾、族标等视觉元素进行改造,也可以选用能表达主旨意义的视觉符号以表示。

此外,在充分运用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新的表现形式与之相结合,在继承前人审美意念的同时进行自我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挪用。而那些源于民间的原生视觉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保留其中一些较有特色与识别性的部分,替换剩余部分来表达新的涵义与思想,使之焕发新的意寓。

最后,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中经常运用单纯却极有张力的色彩搭配,将这些具有强烈对比与不协调感的配色方法进行提炼,再运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将会有效的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氛围的设计新风格。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民族在淡化,地区文化也在淡化。然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并不能自然地转变成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成新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运用新的技术进行新的尝试与创造,才能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进行确认,并在多元文化中显现他们独特的自我价值。

节日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1-02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一)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于农时,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它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有的是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鲜活生动的服饰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历来讲究衣冠上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其内容、节日仪式及文化内涵处处体现着重衣冠、重礼仪的传统。

2.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作为农耕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农业文化特点,节日是由节气演变而来的,最初是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日子,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基本一致。所以在每个特定的节日里,不同民族、不同的作物生产,就呈现出丰富的节日饮食。

3.礼仪结合的仪式文化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而祭祀是中华礼仪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起源于祭祀,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古老的祭祀过程中有一整套严密的仪式,使得最终固定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庆祝并实现,仪式的固化从而强化了节日的意义。

4.淳朴自然的价值观念

敬天保民的思想体现了最淳朴的人本价值理念,中国传统节日农耕文化的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期间的相关节日仪式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节日仪式大多与祭祀仪式相关,人们在祭天祭祖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天地自然规律的遵循,期盼得到天地自然的恩惠,体现出了最朴素的价值观念。

5.丰富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透视出的审美追求,在传统节日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当中,人们通过节日仪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特别的东西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而在民俗服饰、民俗饮食、节庆仪式中都展现出美的品质,可以概括为: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和意境之美三个方面。

6.神秘的宗教意蕴

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传统节日更是源于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为节日文化的形成、丰富提供了最原始的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

(一)浓烈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凝练,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社会心理认同,使得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富有爱国精神的民族。而传统节日是人们表达爱国情怀最自觉的一个特殊仪式。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全国各族人民盛装出席,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期盼国运昌盛、发达和家庭美满、幸福的对联,人们在爆竹声中互致问候、同享欢乐。

(二)和谐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谐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在传统节日的仪式和文化中处处彰显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春节当中,除夕夜的守岁习俗在驱疫避邪的古老传说之外,更强调的是合家团圆的意义;还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接灶神、送灶神等都有严格仪式,期盼灶王爷能把吉利带给人间,还有扫尘、洗浴、贴门神、放鞭炮、派发压岁钱等,处处透视出人们在严谨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敬畏和珍视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敬畏和珍视生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和人格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指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相当一部分节日实际上都是表达慎终追远、敬祖报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际上就是讲究孝悌,表现出对生命平等的珍视和敬畏。

(四)崇尚人伦亲情

崇尚人伦亲情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人伦亲情是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中国传统节日通过特定的节日仪式礼节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从实践的角度让人们在家庭内部践行尊尊亲亲的礼数。

三、高校的德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方法

(一)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仪式化,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仪式作为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在节日期间聚拢了人气,节日文化也通过节日仪式的集中展示,传递出节日的特定文化内涵。仪式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人们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让学生们直接走进了传统节日的心脏,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浓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仪式,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祭奠和敬重,寄托对死者的追忆之情,趋利避害,寄托着对丰收、吉祥、平安、团圆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人们最朴实的价值观念。

(二)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如传统节日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物象符号、节日诗词等,在全校范围内定期开展以此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讲座;也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人等来校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具体内容可以从每个节日文化中选取,也可以进行节日之间的比较讲座。

(三)进行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研究

学术界可以发挥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对相关传统节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召开传统节日文化学术会议,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与相关民俗机构合作开展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文献整理、资料收集及课题申报工作;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资料的采集工作。

对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研究的同时,要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外延,要拓宽视野,进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如把节日文化与地理学、建筑学、气候学、天文历法等交叉研究,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脉络,为普及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而发挥作用。

(四)编写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充实,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精神文化。高等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充分利用节日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义不容辞。高校尝试研究制定传统节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资源编写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读本,使学生系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更直观的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在书籍编写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原则,以保证节日文化书籍能真正发挥实效。首先是通俗性,要保证文化读本的通俗;其次是故事性,传统节日与宗教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节日传说故事,可以以故事为线索展开;最后要突出文化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在文化读本中要突出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方便节日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节日及节日文化的兴趣。

(五)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是为了加深德育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身实践活动,体会庄重的仪式、劳动艰辛、敬天保民、孝敬长辈等的历史渊源,通过实践活动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在设计实践主题时,使活动贴近生活并与学生的志趣相投。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蝉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失缺。赋予高校德育机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实施来推动高校德育机制的变革,既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为创新高校德育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护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节日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谓医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学一样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人们在与自然界相互适应和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于是产生了和养生保健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岁时节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形成的风俗习惯,包括文体娱乐活动、药物防病活动、除虫除害活动等,这些民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春季包括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生,养生应该助长这种“萌生”的气息,应该晚睡早起,多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使肢体放松、心情畅达,从而增强身体活力,以适应春季生机勃勃的特点。

1.1春节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节的过年习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通常从除夕下午开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为辞旧迎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鞭炮声能振奋人的精神,激荡机体的阳气。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的元宵灯会,猜灯谜等节庆活动,除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更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调养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娱乐表演,龙为四大灵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翻腾之美。因此舞龙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狮子在中国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舞狮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糅合了传统武术、简易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内容,舞狮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舞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锻炼人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上巳节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这三节在时间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叫“上巳节”,有的地方又叫“踏青节”,在宜良,男男女女在这一天要携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关节老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节日。剑川白族在三月三举办梨花会。当地白族结伴到梨园进行野餐,弹起三弦,唱起山歌。壮族“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这一天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对歌以未婚青年男女为主,但小孩、老人可来旁观助兴[2]。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类似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家宴请宾客,年轻人比赛对歌、游泳,小孩则在河边划竹筏、打水枪等。

民间俗语说:“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上巳节是各种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所以驱虫也是很多地方要进行的民俗活动。通常人们会用荠菜、柳枝或者枫叶等驱避虫蚁。如在浪穹,人们就用荠菜遍插甑釜厨灶,用来制服黄蚁。从中医角度来说,荠菜性味甘、凉,无毒,入肝、脾、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治疗腹痛,它的茎加热后可以驱虫,因此也叫“护生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如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这些害虫会叮咬人体,还可以传播传染病,因此岁时驱虫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在除害灭害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

1.3春季特殊节日民俗花朝节,俗称花神生日,是民间祭花神的日子,时间大概在农历二月份,但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时间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彝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称为“插花节”。人们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在村前、寨口、路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缨花插满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四,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鲜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花山、花亭和花台,人们在各条花街上观赏和嬉戏。农历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鲜花节”,人们聚集在贡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焚香行礼,向仙女献鲜花。祭拜结束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将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素问・举痛论篇》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认为一个人精神愉悦,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处于健康状态[3]。花朝节人们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唱歌、跳舞,尽情欢笑,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时间从农历三月十日开始为期一周,赛马、射弩、赛龙舟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云南通海在清明节时还会举行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时,炮声响起,各水手要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排除毒素。中医认为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经活络”[4],在春天放风筝能舒展四肢,疏通经络,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还能开阔视野,使人心旷神怡。春季的这些体育活动习俗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2夏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最为炎热,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就是因为心火过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悦,情志平和,不要躁动,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至,此时毒虫易于滋生,是各种疫病易犯之时。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在云南昆明、景东等地方这一天会有驱虫的习俗活动,人们用灶灰围墙以避蛇虫。清代《浪穹县略志》记载,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县)一带,人们还会在门上插白杨,用灶灰撒房屋周围,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节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古人认为此时邪毒最盛,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古代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祛除恶气,避免疫病的发生。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叶、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的习俗。如镇雄的“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采摘野草,回来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传,五月五日是药王的生日,壮族在这一天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药市,上市的生鲜药物有数百种,会有上万人聚集到此来赶药市,因此端午节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药王节”或“沐浴兰汤节”。端午节前后,由于时令气温湿热,正适合各类病虫害滋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候,而此时也正处于阴阳际会,人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蒲挂艾,其实这就是一种季节性预防疫病的行为。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味苦、辛,性偏温,入肝、脾、肾三经,本身带有香气,可以解毒气,中医常用来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种水草,与兰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其带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杀虫,有开窍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节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节仪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内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一切害人虫!”熏灭毒气,是为了驱避蛇蝎之毒,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彝族在火把节时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代谢、排除毒素,达到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在预防疾病发生时会考虑到不同节气的致病特点,顺时、顺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俗称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灾病。中医讲究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些防病消灾的习俗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过春生夏长之后,进入秋收之时,随着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7]。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拉祜族的“月亮节”和中秋节相似,全家人会聚在室外一边吃菠萝、芭蕉等果品,一边赏月、祭拜月亮,老人们还会到亲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边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一项娱乐活动“偷南瓜”,晚上月圆之时,村子里的小孩相约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无论偷到谁家的,主人都不会责怪,孩子们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阳节时,民间还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利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动。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这种萧条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凄凉、悲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多和朋友、家人结伴去户外游玩、畅谈,使情绪安逸、宁静,神气收敛。对少数民族而言,秋季举行的节日活动大多数以收获和感恩为主,其中新米节是最流行的节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节是为了庆贺稻谷丰收的节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游艺活动,如拉祜族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佳节,新米节全用新鲜的食品,席间,老人咏祝词。宾主围坐在火塘边咏唱古诗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弹弦、跳笙舞。这些节日活动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让人肝气舒畅,心平气和,为进入冬季而保养节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的意思。

4冬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冬季自然界都潜藏阳气,要注意多晒太阳保暖,以补充阳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区在这一天会宰猪腌肉,以备过年时享用,据说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坏,可长期保存,又特别香嫩,具有很好的补养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补品。

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主要活动是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要择日打扫卫生,一般选在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家居用具,将家里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污垢彻底打扫干净,俗称“除尘”或“掸尘”。由于“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积累下来的灰尘污垢清除干净,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这种卫生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洱源凤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外,还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在腊月进行扫尘,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传播,这种习俗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5小结

中医认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昼夜晨昏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而健身防病的风俗习惯。按季节气候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顺应四时节气讲究卫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岁时节日民俗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袭和推崇,并成为引导当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帝内经・素问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4]陈仁寿.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J].中医药文化,2008,(4):50-52.

节日文化论文篇(5)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

(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

(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节日文化论文篇(6)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

(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

(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节日文化论文篇(7)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节日文化论文篇(8)

(二)社交娱乐节日中的体育文化藏族人们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带,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导致人们平时交往、沟通较少。节日刚好给人们一个交流平台,人们借节日机会,载歌载舞,娱乐身心,交流感情,增强友谊。例如:康定跑马节、理塘赛马节、尔苏藏族射箭节、格萨尔文化风情节、沐浴节、安巴节等。节日期间人们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跑马打枪、射箭、拾哈达、赛跑、赛马、抱石头、赛牦牛、登山等。勤劳、智慧的康巴人们不仅将社交与娱乐融入到节日活动中,又把民俗与体育完美的结合起来,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又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三)农事节日中的体育文化农事节日是人们为了庆祝耕种与收获,而进行的一种祭祀与娱乐、劳动与休闲相结合的节日。例如:春播节、望果节、开犁节等。“望果节”是藏区人们期望丰收的节日。“望果”的藏语意思是围着田地转一转,求神赐福,保佑丰收。望果节一般在藏历七、八月间,人们为了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欢聚在宽广的草原或者坝子上,载歌载舞,歌唱五谷丰登。此后,还要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押加、抱石头等比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经常穿插在劳动生产与日常生活习俗当中。每当收获季节,如收青稞、割荞麦、摘花椒、打核桃等生产劳动之余,人们总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举行体育活动,村村寨寨一片欢乐的海洋。

二、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特征

(一)地域性康巴藏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和川藏高原的西北部,由于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染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康巴文化,同时也使得康巴藏区传统体育节日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例如:登山、转山、赛马、赛牦牛、跑马打枪、抱石头、举皮袋等体育活动。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不仅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也体现了鲜明的康巴地域特性。

(二)集体性传统节日体育的集体性,是指传统节日体育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活动群体,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村落、一个地区,这些传统节日体育活动由广大民众群体创造、组织、参与和传承。例如:藏族传统节日“跑马山转山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场面声势浩大,颇为壮观。人们口念嘛里,手拿佛珠,边走边念,祈祷家人一生平安,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此可见,传统节日体育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

(三)娱乐性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活动是藏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反映。每当耕种、收获和藏历新年等节日的时候,规模宏大的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便开展的红红火火。赛马、赛牦牛、拔河、角力、射箭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娱乐人们的身心,加强人们的交往,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四)传承性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活动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藏族人们勇敢、豪迈的民族性格的反映。赛牦牛、赛马、抱石头、举皮袋、登山、转山、射箭等体育活动,都反映藏族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而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身体锻炼的运动。这种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方式,显示出藏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也彰显出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价值。

三、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的功能

(一)娱乐身心,增进健康体育活动是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进行的主要活动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娱乐了身心,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一些传统节日比如藏历年、国际情歌节、浴佛节等,都是藏民们娱乐身心、增进健康、情感沟通的纽带。在浴佛节时,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到跑马山、南无寺等地转四方,朝山拜佛,祈求平安。山歌、弦子、锅庄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交替进行,整个跑马山像一片沸腾的海洋。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了文化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同时进一步传承了康巴传统体育文化。

(二)提升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节日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开始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传统的节日文化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体育活动,展现给广大民众,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彰显民族文化特色。藏历新年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在一起演唱藏戏、跳锅庄舞和弦子舞,同时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跑马山转山会,人们口念嘛里,手拿佛珠,边走边念,祈祷家人一生平安,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展现了康巴藏族的特色文化,而且传播了康巴藏族的民俗风情。所以说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对提升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传承民间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是藏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藏戏、锅庄、踢踏、赛马、赛牦牛、射箭和转山等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彰显出康巴体育文化是多彩的、多元、厚重的、兼容的,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康巴人们勇敢、开放、乐观、朴实、大度的文化态度和精神气质。因此,传统节日体育是保护和传承民间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

(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康巴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比如康定跑马山国际转山会、康定国际情歌节等等。在康定跑马山国际转山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云集跑马山情歌评,载歌载舞,祈年祷岁,祝福吉祥,预祝丰收,场面壮观,热闹非凡。2014年康定跑马山国际转山会为康定旅游增加十万左右人气。康定国际情歌节更是让游客们,在这丰富多彩的狂欢节上大饱眼福,通过街头民俗表演、焰火表演、街头立体彩绘、集体锅庄舞、民族竞技活动、藏式驿站、互动游戏、特色美食、情歌对唱打擂台、千人集体婚礼纯爱之旅等活动,让游客们对“情歌城上彩云飞,跑马山上歌声醉”有了更深的记忆。2013年康巴文化走进广州,2014年圣洁甘孜走进北京,不仅彰显出康巴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带领人们走进厚重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因此,传统节日体育文化不仅可以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而且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的发展与传承

(一)政府搭建平台,提升节日活动影响各级政府应适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抓好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同时各级政府应多种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来合理安排开发利用丰富的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活动。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应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宣传的积极性。组织民俗节日中参与人员的专门培训,建立基层体育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基层体育管理人员。康巴地区每年重大节日都举行大型的文体娱乐活动,比如康定跑马山国际转山会、康定国际情歌节等,通过这些节日体育活动不仅宣传了藏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提升了藏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的影响,也进一步传承、弘扬了藏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

(二)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促进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传承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融合发展,这样既能让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资源活化,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的人文品质和精神内涵。旅游是挖掘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优化文化、丰富和创新文化的途径,是文化传承、教化功能与休闲、娱乐功能的价值体现,同时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创意源泉、交流平台。康巴藏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通过丰富和拓展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借助旅游市场助推传统节日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康巴藏区传统节日体育文化。

节日文化论文篇(9)

沁水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东邻高平、晋城,西接翼城,南邻阳城,北接长子、安泽、浮山等县。沁水方言内部较为复杂,其中城关以东属晋语上党片,城关及城关以西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由于城东与城西历史上分属两个县区,因此它们的饮食尤其是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各自的方言语汇中也能够反映出来。本文仅讨论城东节日饮食的语汇文化信息。文中加下划线的字为同音字。

沁水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主产谷物杂粮,但生存在此地的民众,世代相承,制作了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节日饮食尤为精致和讲究。

一、米食品

沁水常吃的米有三种。第一种是谷米,也就是小米,当地称为米。这种米的产量大,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粮食。第二种是软米,极富戮性。第三种是黍米,米质发甜,用于替代白面来蒸摸摸。后两种米产量都比较小,一般在特殊的节日才能食用。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米在节日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

1.小米是沁水县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为此用小米制成的食品品种非常丰富,但在节日中食用的却很少。因为节日饮食一般不同于日常饮食,在节日里,总要吃一些稀罕的食物。

正月十六吃“炒米羹”,炒米羹是把小米炒成半熟,再放人杂面(豆面、玉米面两样和起来的面)做成的面条,当地称为“棋”,熬制而成。据当地人讲,这一天做出来的“炒米羹”是一年中最香的。从当地的熟语“老婆怕炒吃,汉们男对白买吃”中可见,“炒米羹”是一种奢侈品。

小米的另一种吃法是将小米磨成米面,发酵后在特制崖子上摊成米面煎饼,这种“煎饼”的造形特别,形圆、边厚、肚鼓,在三月三“蚕姑姑节”食用,因为煎饼采用的是发面,所以吃煎饼蕴含着“希望蚕姑姑蚕发的又肥又大”的美好寓意。在粮食丰收后的九月初九,人们也吃煎饼,同样取其“发面”之意。“九月九,家家有”表明了家家此时都有充足的粮食。把小米磨成米面的吃法是比较浪费粮食的,所以当地有句熟语“家有千万,小米不敢捣烂”。

2.软米在当地产量小,并且口味比小米好,因此日常生活中难得吃上软米饭,只有在节日里才能吃到。软米做成的食品也是丰富多样的。

“稀粥”是当地人的一种日常饮食,它比一般的稀饭要稠很多,可以用平面铁铲盛起来。但是平时用小米熬制而成的称为“稀粥”,在腊八节才用软米熬制,称为“软米饭”。在熬制软米饭时往往放入花生、南瓜、各种豆子等作为辅料,这种“软米饭”味道香甜可口,至今仍是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春节早晨也吃“软米饭”,但它在除夕午夜就开始熬制,直到凌晨五点左右,熬制的时间相当长,这样做成的“软米饭”勃性大,口感好,寓意着全家成员之间甜美、融合。

软米浸泡后包成的粽子,称为“粽”。沁水产柿子,所以在粽子中通常要加人柿子晒干后称为“柿屹挛”的作为辅料,有的加人蔓氰这是元宵节和端午节的一种食品。在近20年里出现了用江米包的粽子,才有了“软米粽”和“江米粽”的区别。据老辈人讲,在元宵节食用“粽”,是为了替代元宵,同时在正月十六为刚出嫁的姑娘“送十六”也要有“粽”,象征着姑娘在婆婆家的生活和睦美满。

软米还可以磨成软米面,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日,民间有句俗话“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来”,这说的是灶王爷在一年中离家上天和各路神仙聚会的时间。当地人用软米面在鹰上烙一个饼,称为“炉廖”,作为灶王爷上天的干粮,正月初一灶王爷回来后,全家人每人吃一块“炉鹰”,预示着团圆、吉利,所以“炉厦”又称为“全家饼。

腊月二十三,当地人还要用软米面做一种叫“软陀”的食物,先把软米面蒸熟,然后中间包上豆馅,在崖上焙成金黄色。“软花”用于灶王爷上天前在家里的供品,人们希望用软米花粘住灶王爷的嘴,在上天开会时不要把家里不愉快的事情张扬出去。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其中也表达出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一切平安的美好愿望。

3.黍米是一种口感发甜的米。由于黍在当地的产量很小,种植黍主要是用黍杆来做答帚。黍米只能磨成米面食用。由于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小麦产量很少,所以春节期间,通常用黍米面替代白面蒸摸摸,称为“黍米面摸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清明节也把“黍米面摸摸”作为上坟祭祖的供品。

二、玉米食品

玉米也称为“玉菱”,是沁水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人可以用玉米做出多种美味食品。

1.“懒懒”和炒玉米。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旧。这一天,当地人习惯吃“五豆”,这里的“五”表示数量多。前一天,把玉米、可豆、小豆、蔓豆、花生等放人锅内长时间熬制成糊状,称为“懒懒”。当天用“逾懒”去祭祀山神,同时将“懒地”挂在山神庙和路旁的屹针上,让过往的麻雀、老鼠食用。这个活动有两重寓意在其中:一是“送懒”,表示春耕即将开始,希望把冬天里的墉懒送走,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二是“送食物”,希望山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也希望麻雀、老鼠能够饱餐,在春种后不要祸害地里的种子。当地儿歌“二月二,拍瓦喳,老鼠出来没爪爪,雀儿出来没尾巴”也可以作为佐证。

农历十一月最后一天是当地人庆祝丰收的日子。这天下午,当地人要“吃炒”,即炒玉米、炒花生、炒豆子等,以炒玉米为主。玉米在炒制过程中会开花,这象征着今年的生活富足,每个人都能喜笑颜开。同时当地人认为小孩子在这天“吃炒”可以长得很高,这里寄寓着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2.仓疙瘩、仓窝窝和窝窝。当地玉米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将玉米磨成玉米面,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节日里,用玉米面做出的食品较平时要精致。

当地的正月十九是“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是“老添仓”,这两个节日表示春种开始了,希望这一年里有好的年景,能够把粮仓添满。这两个节日里都要吃玉米面做成的食物。“小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疙瘩,称为“仓疙瘩”,在玉米面里加人煮熟的南瓜和豆子,团成椭圆形,然后蒸熟。“老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窝窝,称为“仓窝窝”,原料与“仓疙瘩”相同,但形状不同,“仓窝窝”的形状类似锥形。制作时,在一个大窝窝上扎十二个坑,一个坑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坑里有水,表示今年哪个月即将有雨。很显然这具有占卜色彩。因为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靠天吃饭,所以当地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预测一年里是否能够风调雨顺。 二月二也要用玉米面蒸窝窝头,称为“窝窝”,这里的“窝窝”是单纯用玉米面做的。家中有男孩子的,要蒸一个砚台形状的面食,上面放有笔墨,希望男孩子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家中有女孩子的,要蒸一个针线篮形状的面食,里面还放有线蛋儿、剪刀等物品,希望女孩子在针线活上能心灵手巧。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男孩女孩寄予的不同的希望。

玉米面发酵后,做成饼形,放在廖上烤成金黄,称为“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供品。

三、白面食品

沁水县属于山区,气候不易于种植小麦。小麦的种植集中在能够灌溉的地区,同时产量也较少,因此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白面食品的。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已经以白面食品为主,但是一些节日的饮食习惯仍然传承下来。

1.白面蒸食。当地的白面蒸食非常丰富,大多带有面塑性质,并且多用于节日的供品。在腊月里,要蒸许多面塑食品,用于春节的供品。这些食品放置的位置很有讲究。“鸡”放在窗台上,取鸡叫人起床中的“起”之意,希望家人早早发家致富;“鱼”放在水缸旁边和床上,表示年年有余;“狗”和“兔”要放在门上,谚语“狗撵兔,必定富”就表达了希望家庭富裕的美好愿望。“猪”和“羊”分别放置在庭院的东面和西面,预示全家人一年平平安安。“高”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糕”不同,是由两个摸摸叠加起来,上面加一个称为“石榴”的面食,作为灶王爷的供品,象征日子过得节节高。养蚕人家还要蒸“猫”,希望“蚕姑姑蚕”不被老鼠祸害。

春节里,家家要蒸“人口摸”“人口兔”,数量要比家庭实际人口多一个,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并且要求每人必须吃掉属于自己的一个。在“人口摸”中还要加入一枚钱,谁吃到这枚钱就预示着谁在这一年有好的运气。“人口兔”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的明火里烧烤后才吃,表示消除一年里的灾难。同时,晚辈要给长辈蒸有枣装饰的摸摸,称为“大枣花”,一个一般重达一市斤。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希望长辈能够健康长寿。

六月六晚辈要给长辈“望夏”,蒸一种叫“福屹转”的食品,就是用一斤面做成长条形,然后在顶部扭一下。希望长辈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天。

七月十五蒸装饰有麦穗、谷穗形状的面食,有的还放几颗黄豆,称为“豆积亚、麦积积”。蒸人形面食,称为“打雀娃娃”。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将这些面食放置在庄稼地和菜地里,作为供品,表达了当地人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和盼望丰收的愿望。

2.白面烤食。当地人认为六月二十四是河神爷展腰的日子,也就是要进人雨季了,人们担心雨水冲刷走山上的农作物,因此就烙“锅盔”来供奉河神爷,希望河神涨河时不要淹没庄稼。“锅盔”是用鸡蛋和面和起来,撰成饼形,放入锅内(锅里预先准备好大小均匀的石头,面放在锅内的石头上)进行烘烤而成。

3,白面煮食。除夕,当地人吃“扯面”,寓意着全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特别之处是:吃“扯面”时要将做好的面条剩下一些,即使是吃完了,也要重新做一点,放到大年初一早晨吃汤面,象征年年有余。

“扁食饺子”是中国北方过春节传统的食物,当地除了春节吃饺子,在八月十五、十月初十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在当地不仅有团圆之意,还象征着钱财。当地人认为“扁食”形似元宝,吃“扁食”就是挣元宝。十月初十还要做“实心扁食”,就是不包馅的饺子,用于供品。表达出人们祈求人无灾难、天无灾情的愿望。

节日文化论文篇(10)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还孕育出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传统节日的英g不仅直接关系到外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而且还影响中西文化的融合发展,故传统节日的翻译值得我们重视。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属于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它将研究聚焦于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目的。现有研究多是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以翻译目的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进行研究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弥补了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对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英译做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对增强中文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

一、翻译目的论及其原则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Reiss)和汉斯・弗米尔(H.J.Vermeer)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受众即译文接受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译文的理解。每种翻译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他指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2001: 12)。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指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文化中,按照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目的”一词常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语意连贯,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以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其义。忠实原则是指译者要忠实于原文,语义间要连贯,并要对原文负责,用忠实的方式翻译。这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两者服从于目的原则。

二、目的论下中国传统节日英译

由于节日的翻译只是短语表达,极少涉及连贯原则,故本文主要从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分析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翻译。

(一)春节的英译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翻译,有以下几种:① 直译为“Spring Festival”;② 采取简单的意译“Chinese New Years Day”或者“Chinese Lunar New Year”。在我国,春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表达的是对新一轮生活的祈盼,以上三种译法都不足以表达我国新年新气象的内涵,根据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我们在英译时要考虑受众即西方人民对译文的接受情况,我们要表达的就是春节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每年一轮回,故译为“Restart Festival”更为合适。忠实原则虽然指译文要忠实原文,但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且忠实的程度取决于翻译目的,可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春节的英译,更重要的是让西方人了解到该节日所要表达的含义,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春节应译为“Restart Festival”,表达了一切重新开始的期盼。

(二)端午节的英译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源于纪念屈原,有赛龙舟、饮雄黄酒和吃粽子等习俗。关于端午节的英译,有三种:①“Duan Wu Festival”。这属于“端午节”的音译,很少采纳。②“Double Fifth Festival”。该译文采取了直译法,强调了庆祝时间,而不是“端午节”的本质。③“Dragon Boat Festival”。该译文强调了“端午节”的庆祝形式,然而,“端午节”的起源与这个庆祝习俗并没有关系,赛龙舟只是最近出现的一个现象,因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会有疑问:龙舟从哪里来?以上三种翻译都可能会困扰读者,不能达到交际目的。赛龙舟只是一种庆祝方式,吃粽子,喝雄黄酒,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象征性习俗,赛龙舟只是其中之一。但这些习俗都传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把屈原看国者的典范,所以我们应该把“端午节”看国的一天来庆祝,而“端午节”的英译就是要表达爱国精神,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译为“Patriotic Day”更能表达这种精神。

(三)中秋节的英译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其起源与月亮崇拜有关,有赏月、祭月和吃月饼等习俗。关于中秋节的英译,有两种:① “Moon Festival”;② “Mid-autumn Festival”。这两种译法都是简单的意译,分别强调了该节的一个符号象征和庆祝日期。在中国,中秋节表达的是家人团圆的意思。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寄封信需要好长时间,出于对亲人的思念,人们总是在月圆之时凝望月亮,祈盼能像月亮一样可以举家团圆,由此,中国诗坛上就曾出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著名诗句。而八月十五正值月圆时刻,自然就被人们拿来作为专门表达团圆的节日,这正符合翻译目的论中的交际目的,从翻译目的论来看,“中秋节”译为“Reunion Festival”更为合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翻译角度,它突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提高了受众即读者的地位。目的论将翻译的焦点转移到译文的目的,强调译文的作用,译者应该重视译文在目标文化中的可接受性,从受众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新的审视,根据目的和对原文的理解采取适当的翻译。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英译,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这些节日的真正含义和想要传达的精神,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就应该侧重于表达节日内涵,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节日文化论文篇(11)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文化比较和文化交际等方面组织跨文化交际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以此培养高中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文化空间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任务设置中体现对学生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引导学生寻找中西文化差异。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estivals.”的文化差异提示。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任务设置,让学生列出4个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原因。在学生讨论之后,发现很多学生就在各国文化交际方面出现了错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将中国传统节日用英语表述。有的同学将端午节表述为“Dragon Boat Festival”、将清明节表述为“Tomb-sweeping Day”或者“Pour Bright-ness Festival”。针对这样的表述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要知道在汉语中的“龙”与“Dragon”是不能对应的,从英语表述上来看,端午节成了龙舟节,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曲解。清明节的翻译表述也存在一样的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体系中,文化内涵不是对等的,由于这些节日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英语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相适应的词汇进行相关表达,要让学生掌握音译的有效处理方法。

二、在文化比较中加强学生文化空间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有关“Festivals”(节日)与“Celebrations”(庆典)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节日、相关人物、季节以及事件等关系的介绍,初步诠释了世界各国节日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需求,在进行文章讲解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亲自去进行相关节日的了解。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3个以上英语国家的节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这些节日中的相关人物和节日起源进行了解和学习,然后思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有哪些。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因为很多学生对西方国家的节日都较为熟悉,比如像Valentine’s Day、Christmas Day、All Saints’ Day等等,但是在学生进行中西方传统节日差异的时候,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国家节日与宗教有较多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则与自然变化有关系,比如我们国家的“Mid-Autum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等节日都是与相应的季节有关;而且西方国家的节日与中国传y节日注重家人团聚不同,他们更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释放。要知道学生提出的这些观点已经上升到价值观、哲学观的层面,学生在进行中西方传统节日讨论的过程中,能对相关文化背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空间意识。

三、在文化交际模拟中进行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初步培养,教师可以在利用“Festivals”(节日)与“Celebrations”(庆典)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际,通过为外籍教师写春节邀请函,邀请教师在到自己家里过春节。在学生的邀请函中,教师可以从称谓与日期书写格式、礼貌用语的使用以及邀请理由这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考察。在学生的邀请函写作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了礼貌用语的错误使用,出现“please”祈使语气,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英语表达思维;也有同学在邀请教师除夕到家里做客,用了“party”这样的词汇,这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曲解,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认识错误。所以教师要在加强对学生中西文化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实现语言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德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华章,2014,(18):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