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零售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2:47

新零售经济论文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前言

任何一种商业经济的理论都必须企业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要求在生产力不断变化当中不断的对商业经济的理论进行修正。我国的商业经济理论长期知道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近代以来,西方的经济学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经济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急需要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商业经济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一、中外商业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商业经济理论发展历程

中国很早就有了商业市场,商王朝的开创者成汤的祖先被认为是中国商人的鼻祖。春秋时代诸子百家都对商业经济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论和看法。法家认为国家应当主动干预经济,在奴隶制时代开创了齐国的霸业,而道家则主张与民无争,清静无为,倡导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思想,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现实窘境

西方的经济学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传统的经济学本奉行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随后由于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开始转向凯恩斯主义。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凯恩斯主义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经济学界逐渐开始转向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缓解了西方的经济困境,却在全球进一步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平衡。最终全球化的经济导致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危机。人们被迫开始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1]。

(三)新经济形势呼唤新经济理论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思想还是西方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每一种经济学的理论只适用于其当前所在的社会情况,要让经济理论思想不断的跟上经济现实,就要不断的对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目前我国以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都面临中新情况,原有的理论都无法完全贴合经济现实的发展。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对于商业经济理论的发展有这种重要的意义,新的经济形势呼唤着新经济理论的出现。

二、宏观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与商业经济发展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快速展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不断进行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在稳定外需,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恢复到了一个稳定的水平,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企业渐快经济转型[2]。

(二)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成就

我国的商业经济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在现代电子商务、商品批发、农产品批发已经零售和餐饮业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1.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

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电子商务网购零售额在社会总零售额中的比例不断攀升,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网购的普及,我国的物流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更多的新技术仍然在被不断的研发出来,云计算和大数据将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2.商品批发市场的转型

我国的商品批发市场是社会主要的商品销售中转站,尽管今年批发市场的总体数量有略微的下降,但是交易总额稳步上升,这说明商品批发市场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期。比如义务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就开始打破传统的藩篱,在优势基础上开始创办实业,拜托对原本市场的依赖,推进商品批发销售的改革。在对内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向海外开拓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品走出国门,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商品批发市场郑经理着新的发展高峰[2]。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

农产品是由农民生产的,相对而言农民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在商品市场上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农产品是全民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的生产有公益性。如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逐渐收到了重视。各级政府在农产品批发上积极参与、妥善部署,建设了众多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兼顾农产品市场的调节功能。

4.零售业的新时代

零售业收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零售实体店被市场淘汰。上场、超市和购物中心的销售额增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应对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零售业的零售总额仍然保持着高于10%每年的增长率。这说明网购尚不能完全取代零售业的地位,而零售业也在借鉴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力图走出一条适合于零售业的道路,比如智慧零售概念的提出。商品销售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了服务质量等其他因素,这是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相比之下的优势[4]。

5.餐饮业向精品化发展

我国的餐饮业开始逐渐从大众化方向想高端精品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业完成了行业定位的转型,促成了中国餐饮业零售总额不断上涨,在高端化的领域继续开拓未知的发展空间。在管理和服务上,餐饮业也在始终向精品化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商业经济的理论创新知道着实践的发展,我国在新的商业经济理论指导下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宏观经济加快转型,电子商务、商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业和餐饮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参与到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潮中来。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2)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零售业竞争直面残酷,营销创新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零售业的营销创新表现为营销实践探索与理论应用过程,总结西方国家和我国零售业营销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及零售业的营销创新的模式,可以探索营销理念创新、发展规模创新、营销管理创新、营销技术创新和营销服务创新等多种模式。必须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定弹性计划,为零售业的营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零售业;营销创新;竞争;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3-0021-06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背景下,面对投资受限、出口受阻的双重压力,直接服务于消费的零售业快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环境,全球制造业和消费市场随着零售业的规模化拓展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在扩大内需、满足消费需求、稳定市场物价、提升消费水平与幸福指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零售业已经成为世界零售市场当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部分,有着可见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以大卖场业态为主的零售商、大型百货零售商场和超市连锁占据了零售企业的主阵地。当前,受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限制,无论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还是“保增长、促转变”,扩大内需、稳定物价是题中应有之意。这就对我国零售业的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零售业在供应商的争夺、价格竞争、“网购”商战、物流保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直面残酷,提高竞争能力,增强零售企业发展活力是大势所趋。基于我国零售市场态势,必须从企业内部的改革创新入手,通过零售业的营销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

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很多人都赞成这样的观点,即经济学意义的创新主要是指营销创新,也就是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新的营销观念、营销组织和技术的导入和应用。

营销创新(Marketing Innovation)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1]一方面,营销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营销创新融合了现代管理思想的精髓,强调要素重组、过程控制和模式选择,以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中国市场营销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100多年的营销进程,营销已成为一切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从零售业的发展看,《2011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中国零售业白皮书)显示,“2010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 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但是,伴随着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在环境上,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通胀预期在增强,热点商品旺销态势不可持续;在企业经营上,模式亟待创新,经营成

本压力大,零供矛盾依然突出,过度依赖促销和集团消费;在业态上,高端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的发展过快,并购导致的业态布局不合理。另外,企业诚信问题突出、价格欺诈现象严重”。[2]很明显,在遭遇外资的进攻与国内以名牌服装、家用电器、白酒等为代表的生产企业自建销售渠道的抢夺的环境下,零售业营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二、零售业营销创新的模式

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的时代,随着WTO框架下的零售市场的开放,零售业的变革与创新已是大势所趋。总结西方国家和我国零售业营销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及零售业的营销创新的模式,可以探索营销理念创新、发展规模创新、营销管理创新、营销技术创新和营销服务创新等。

(一)营销理念创新

理念常与观念相通。但是,观念一般指观点、看法或想法;而理念多指绝对正确的观点,即道理或者真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大多是在特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谓营销理念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开展营销活动,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利益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一定的市场环境要求一定的营销理念与之相适应,这种营销理念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如果市场营销理念符合客观形势,营销人员就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反之,如果市场营销理念滞后或选择错误,则会导致营销决策的失误。

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美国的沃尔玛,围绕如何使顾客满意,提升顾客价值的创新营销理念,以“为顾客节省成本”的营销理念闻名于世,为确立零售霸主地位提供了保证;台湾的大润发成功秉承“以人为本”的信条,其“消费者是我们的上帝,员工是我们的兄弟,供应商则是我们的朋友”的营销理念成为业内的榜样,经过短短的10年的发展,大润发迅速壮大,成为行业的黑马。国内的苏宁电器经过20年的发展,“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和日本,拥有近1 400家门店,以年销售额1 500亿元荣登中国连锁百强之首”[3],也是与其坚定创新意识,奉行“大营销”理念分不开的。国美电器的“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奠定了其成为具有卓越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的基础。上海世纪联华超市通过理念创新,以客为本,坚持“顾客第一,唯一的第一”的理念,在以具备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品种繁多的优质商品和增值服务上取得了成功。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3)

绿色经济的形成基于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商业(包括零售业)是绿色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发达国家更早一步地将环境保护与商业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绿色环保与商业经营同等重要。环境责任与商业模式的整合也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几年来,国际零售业的绿色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更是在东道国实施全面的绿色行动。“沃尔玛”正在从传统零售商逐步向绿色零售商提升;正在由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向世界上最环保的企业发展。[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就开始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绿色经营活动,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经营绿色商品(如绿色食品、绿色用品已经进入许多超市与商场);二是积极建设绿色商店(如深圳拥有28000平方米的生态型购物中心——怡景中心城);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商业运动(如上海市2000年就展开了“绿色营销工程”活动)。随着零售绿色经营实践的发展,绿色经营成为业界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零售绿色经营的研究与探讨中,产生出一定的研究成果。

总体看,国内学者对商业领域绿色经营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6年)。这一阶段是随着绿色经济、绿色营销在国内的兴起而逐渐介入与展开的。如1998年3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罗国民等人著的《绿色营销——环境与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刘凤军曾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支持下系统研究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绿色营销。1998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申根荣编著的《绿色营销管理》。之后,一些学者开始从商业领域的特性出发进行营销与经营的研究与探讨。如曹静(2000)进行了“商业绿色营销市场分析”;吉福林(2002)做出“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的思考;[2]张叶(2002)根据绿色经济标准的原则,把绿色经济运行细化为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企业与绿色消费,但只从生产角度解释了什么是绿色企业。熊凯(2004)明确提出了绿色商业的内涵,但仅从商品及销售配套设施、商流与物流、营销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第二阶段(2006年—)。2006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商业绿色经营(或绿色商业)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在开始比较深入地进行有关问题的研究。如柴艳萍等(2006)从环境伦理和商业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与自然相和谐生态商业的设想;上海商业经济学会朱成钢(2006)提出应该“建立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业”。尤其是2006年底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共同组织的“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的研究,将更多学者的眼球迅速吸引到这一方面。随着“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中延伸出的一系列全国范围的绿色商业发展研讨会的举行①,国内学者对绿色商业相关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

绿色经营是商业(包括零售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发展绿色经营也是商业企业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与使命。虽然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探讨(这可以从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研究课题等方面得到证实)了商业绿色经营(或绿色商业)有关的问题,但商业领域绿色经营依然是一个谈得少而不深入、系统研究不够的命题,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零售业实践发展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急需进一步清晰“绿色商业”、“零售绿色经营”等基本概念、含义的界定。

一、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

绿色经营(greenoperation)一般指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可持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把环境作为经营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进行绿色经营的企业在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时,以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时,以长远利益为重;在处理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时,以全局利益为重。因此,绿色经营服从于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经营所提倡的是既要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并为其发展创造优良条件为宗旨的经营活动,这也是企业的永续性经营活动。

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就是要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分别从零售企业的绿色经营理念、绿色经营方式以及对绿色商品的经营这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地考察。本文认为,对零售商绿色经营的界定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经营绿色商品,这绿色经营的基本特征与业务活动,也是考察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基本指标;二是以“绿色”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即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安全为核心进行营销与管理活动,包括售前环节绿色供应链的建立、对供应商提高环境效率的激励、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教育,售中对绿色商品销售的促进、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服务方式的采纳等等;三是以“绿色零售商”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绿色零售商的核心是在根本上拥有绿色经营理念,并将绿色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文化与一切业务活动中。

如果用一幢房子来形容零售绿色经营,三者的关系是:(1)经营绿色商品是“房顶”,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是显见的企业活动;(2)以绿色方式进行经营是“围墙”,它是房顶的支撑,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按绿色方式从事经营活动,也很难做好绿色商品的经营;(3)绿色零售商则是“地基”,它是整幢房子的基础与根本。如果零售商不能从战略的、生态的角度塑造自己,就难以长久地做好绿色经营活动。

零售绿色经营的三个维度也是零售绿色经营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外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发展与国内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实践都表明了这样的发展轨迹,即引进绿色商品探索绿色方式经营打造绿色零售企业。“沃尔玛”就是先从经营绿色商品入手,逐渐向绿色零售商转变的典型代表:2004年在美国一家山姆俱乐部销售用有机棉花制成的19万套瑜伽运动服;在达拉斯的一个超市经营着四百种有机食品;有机婴儿服、有机海鲜鱼类和有机蔬果等也都已经纳入了沃尔玛的视线;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积极支持有机产品,并在供应商中推广对环境友善的生产程序等。2005年沃尔玛提出了在三年之内每年投资5亿美元开发“绿色建筑”,以减少商店能源使用量30个百分点,减少能源浪费25个百分点。按照公司的计划,2005年7月20日沃尔玛在德克萨斯州麦尼金市的达拉斯郊区,开设了一家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科技为理念的大型超市,超市的建筑设计采用了20多种以绿色特征为目标的措施;如沃尔玛(中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持室内26度恒温、使用红外线空气幕、采用T5节能灯、分阶段除霜;等等。2005年底以来更是积极携手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进行了许多环保活动;积极捐赠环保项目,与社区共同开展可降解购物袋与旧电池回收、捡拾垃圾、植树等环保社区活动。而且将环保议题融入到业务中去,全面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如2008年3月13日,在沃尔玛芜湖的购物广场举行了“绿色生活2008公益活动”。向顾客免费赠送了3000个绿色环保布袋。②

二、对零售绿色经营的三维分析

零售绿色经营的研究是应用型研究。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与研究,首先应该从零售绿色经营的实践出发,并紧密结合有关理论。本文认为,环境伦理学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战略营销理论可以从不同侧面解释零售绿色经营的三个维度,因而可以成为研究零售绿色经营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伦理学分析

从环境伦理学分析,是要解释“树立怎样的经营理念”。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它体现在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两个方面。[3]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ethics)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发展需求扩张下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利用特点等引发的人与人之间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4]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岩佐茂认为环境伦理学的建设不仅仅是提出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工业化模式相反的理念,关键还在于企业道德、技术工作者道德、消费者道德、行政道德的建设。[5]

用伦理学理论分析零售经营,是环境伦理学在零售经营中的具体应用。零售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零售经营中始终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零售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即企业利益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零售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即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因此,所谓零售绿色经营,从根本上说首先应该是绿色理念的建立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贯彻,包括:(1)注意环境保护。即在经营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企业文化中要有一定的环保理念;企业的运营文件中要有“关注环保”的字样;各个层次的员工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实行“不过度包装”。(2)注意消费者人身安全。即以适当的方式销售安全的商品。(3)注意经营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即以消费者为本开展营销活动。在满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合理利润,在兼顾节约资源的情况下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商品的消费需求。

(二)产业生态学分析

从产业生态学理论分析,是要解释“以怎样的方式经营”。产业生态学是研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它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及其同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生态学的关键问题包括:现代技术循环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有什么环境影响?人类文化系统中涉及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有什么环境影响?技术-环境关系未来将如何演变?如何具体地界定和实现可持续性,它与负责人的环境表现有什么区别?[6]而产业生态学实践者界定的产业(industry)的外延非常广泛,包括了采掘业、制造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能源生产和使用业、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对产品的使用以及废物处置等活动。[6]从产业生态学思考零售商的绿色经营问题,实际上涵盖了对上游的供应商、对零售商自身、对下游消费者所进行的不同的环保措施与行动。

(三)价值迁移理论分析

从价值迁移理论分析,是要解释“经营怎样的商品”。价值迁移(valuemigration)是战略营销中重要的理论。原意为“顾客从原有的已经过时的业务设计所提供的产品的购买转向能够为他们提供优异价值产品购买的过程”。[7]譬如顾客原来购买普通彩色电视机,而现在则转向购买液晶电视机。人们虽然对看电视节目的需求没有改变,但对电视节目载体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即液晶电视能带给人们更舒适、更美观的感受;譬如顾客以前购买传统食品,而现在则转向购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人们对食品本身的需求没有改变,但对食品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要求。

价值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第一,顾客需求是动态变化着的。顾客所追求的“价值”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因此,顾客的价值迁移是一种常态,其根本原因是产品利益与顾客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顾客价值迁移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进行的。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收入增加,为顾客价值迁移产生了内在动力;而科技进步,又使得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顾客价值迁移创造了实现的条件。第二,顾客价值迁移的过程其实也是消费升级的过程。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顾客只能购买过时的业务设计所提供的商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顾客产生了对优异价值(绿色环保)商品的需求,具体可以表现在:一是在原有商品(或服务)上增加对商品的新的要求,即要求商品达到一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标准,希望购买的商品不仅能满足物理上的需求,而且还能避免商品的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绿色商品出现,人们的视线逐渐从普通商品专向同类绿色商品,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等绿色商品的畅销就是很好的证明;二是在原有商品(或服务)领域增加对新品种的需求,即希望购买和消费更利于健康、更利于环保的新产品;三是对新的消费领域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即希望购买和消费更多新的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的商品与服务。[8]

三、结语

我国零售业绿色经营起步比较晚,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研究中也有需要不断深化的方面,例如对“沃尔玛”的绿色经营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对地方零售业绿色经营的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尤其是建设基于环境伦理学、产业生态学、战略营销学基础上的、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完整的、对实践有明确指导作用的零售绿色经营教材。

注释:

①2006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确立了“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2006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绿色商业发展论坛”;2006年12月13日在西单召开了商品流通论坛,20多位国内的流通专家就发展绿色商业进行了问题探讨;2007年5月在河南郑州举办了“第二届绿色商业发展论坛”;2007年5月在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举行了课题研究研讨会;等等。

②芜湖:“绿色生活2008公益活动”——责任消费、环保沃尔玛[EB/OL].[2008-03-13].

参考文献:

[1]赵亚平,李萍.从顾客价值迁移考察沃尔玛的绿色经营[J].生态经济,2007(9):140.

[2]吉福林.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J].商业研究,2002(11):63-65.

[3]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EB/OL].[2008-06-10]

[4]李真真,杜鹏,黄小茹.环境伦理的实践导向研究及其意义[EB/OL].[2008-06-04]

[5][日]岩佐茂.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EB/OL].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4)

零售业态演化是近十多年来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零售商业的经营方式与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对于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对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现象作了一般性的描述,对演化的趋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原理与趋势特征,较之于其他学者的发现,更能精准地揭示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动力机制、规律与趋势。

一、多种业态渐次出现与发展

我国零售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何佳讯、卢泰宏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国营百货商店与供销合作社为主要零售业态。1979-1992年,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个体、私营零售商店得以发展,超市、连锁店出现。1993-2001年,百货商店由盛而衰,连锁店高速发展,超市、大卖场进一步发展。2002年以后为第四阶段,购物中心、连锁店进一步扩张,便利店与网上商城得到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以1992年为界,此前发展缓慢,以后则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货商店、连锁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制会员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和折扣店等多种多样的零售业态。零售业的发展与零售业态的变革与演化成为许多学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与本世纪初讨论的热门话题。

林勋亮(1998)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态的发展情况,认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百货商店大型化;超级市场再度兴起;专业店、便利店连锁经营发展;仓储式商店超前发展;购物中心崭露头角。张素丽(1998)仔细比较分析了百货商店、折扣店、专业店、类型专业店、仓储俱乐部、超级购物中心六种主要零售业态在市场中的表现,提示了零售业态依次发展的趋势。何云、王芳(1999)考察了广州市大型零售业竞争与发展情况,发现大型百货商店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新的业态得以发展,形成多态并举格局。大型国营商店效益下滑,而外资零售业增长较快。方虹(2001)讨论了零售业态的生成机理与我国零售业态结构调整问题,认为零售业态生成演变有其内在规律性,每一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与人口、购买之间保持合理比例。各业态之间也要有合理的比例结构。近年来我国零售业打破业态单一化,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并呈现四种趋势:突出规模经营效益主题;实行专业化经营;大型仓储商店发展潜力大;无店铺销售方式特别是网上销售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导。

杨森林(2002)对“无店铺销售将成为零售业的主导”表示怀疑。他认为零售业态结构遵循着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道路,并基本上与社会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和个体性发展进程同步。每一种新的业态出现后,原先的业态没有被取代,而是与新的业态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种业态互补的关系。史锦梅(2003)基本上坚持了消费需求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先导的主张,她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提出零售业态发展理论的“需求满足论”的新假说,按照这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的内驱力是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每一个都有其生命周期,但在其衰落后不会完全消失,新的业态产生的起点比旧业态高,能向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让渡价值,表现为提高的消费层次与质量。我国零售业态依次由乡村杂货店、百货店向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以及未来提供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业态发展。可见,众多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突破了单一业态格局,多种业态渐次出现,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形成了多种业态并举的态势。

二、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

一般来讲,各个国家的商业零售业态的演化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因而有许多学者提出若干理论假说,以揭示这些规律。在众多的理论假说中,主要有六种假说最为引人注目。美国学者McNair(1958)提出了“零售之轮”假说,认为“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始终驱动新的商业零售业态取代旧的商业业态。丹麦学者Nielen(1966)则提出了“真空地带”假说,他认为零售业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必然将自己的经营范围选择在较少或无人经营的真空地带,从而导致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美国学者Davidson(1976)等人认为零售业态都将历经改革,加速发展、成熟、衰落的生命周期,因而不同业态次第发展。此外,“进化论”引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解释业态发展中的竞争选择机制;“辩证过程论”则借用哲学之辩证规律,认为零售业态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新的业态是对旧业态的扬弃。商品结构综合化与专业循环假说认为商品的丰富发展导致了新的零售业态综合化与专业化交替循环发展。

这些理论假说,无疑对欧美经济发达、较早进入商品经济的国家中零售业态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当然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我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多年的演进规律。但是,仅仅依据这些假说去认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是不够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商业经济发展与零售业态的变化相对欧美国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一些外商逐步进入我国零售业,对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起到了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我国零售业态的迅猛发展,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就完全打破了单一的业态,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而不象西方国家那样,通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才依次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超市、购物中心与无店铺销售四个大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建立了关于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的概念模型(见图1),以解释零售业态在我国能够快速发展的社会原因与动力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概念模型进一步探索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零售业态发展与演化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商业流通在“一、二、三、零”的格局中,由国营一、二级批发单位几乎掌握了全部日用品的购销调运,并实行统一渠道、统一价格、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开始进行重大改革,打破了原来的统购统销制度,原来由国有批发商业依靠计划指令集中的货源,部分地由工业企业自销,各地区和部门新办的批发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兼营批发和个体(私营)经营批发分流。

流通体制的改革,催生了非公有制商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集体、个体经营的食杂店、便利店与专业店等。有研究表明,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短短几年,就取得明显变化。到1992、1993年,国营商业零售额分别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1.3%与39.7%;集体零售业占27.9%和26.3%;个体(私营)零售业占20.7%与22.6%。零售业已基本形成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1992年,国有商业零售机构、人员分别占3.2%与17.9%;集体占12.2%与30.19%;个体(私营)占84.6%和51.8%。

外商进入我国零售商业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1991年,第一家外资零售商日本八佰半进驻深圳;1992年,第一家外资便利店7-11投资上海;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与深圳、珠海等5个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零售企业。家乐福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商业零售巨头,1993年进入,1994年在我国的销售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2月,在我国内地开设42家分店;沃尔玛1996年在深圳开了头两家店,然后东莞、昆明、大连开设了8家店,投资9.05亿元人民币,2003年在我国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由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手段,在与国内零售企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必然在经营观念、经营业务范围、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等方面带来极大冲击,从而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领引业态的演化。

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多元化零售业态的产生与发展,而外商进入我国零售商业又提供了现成的学习模板。双因素共同作用的直接结果就是改变了我国商业零售竞争结构。首先是商品超市对国营商店的渗透。超市在我国的原始形态是大中型百货商场里设立的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以及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自选摊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后期得到迅猛发展。1998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超市公司全国就有22家,拥有门店1530个。然后是连锁经营的大发展。1992年,北京诞生了幸福连锁店,它是全国国有零售商业领域的第一家连锁企业;到1995年底,全国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达到400多家,有各种类型的门店6000个。再后是购物中心的攻城掠地。1994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连锁经营会上,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的业态被正式引入我国。上海港汇商城、北京国茂商城、广州天河城广场、中华广场是国内购物中心的排头兵。进入本世纪,随着上海正大广场、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宁波天一广场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摩尔相继开业,带动全国各地的摩尔热。

双因素共同作用的另一结果是为我国消费者购物提供了自由比较、自由选择的多样化购物场所。1990-1996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市场转型逐步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到1997年,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商品消费交易方式从“供给决定型”转变到“消费决定型”。多种业态竞争态势中,零售企业新业态只要能向顾客提供比对手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消费者在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中,尤其是外商进入提供的新型业态或经营方式,迅速学会了改变其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与接受,新的业态逐渐取代旧业态成为零售商业主要的经营方式。

三、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

双驱因素的概念模型揭示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化在两个外在环境因素的驱动下,通过两个中间变量因素的转化,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演化轨迹。由此不难发现,在零售业态演化过程中,商业企业经济实力、经营的商品品种与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变化是零售业态的演化最基本的因素。即商业零售业态实际上是一种商品或服务达成交易的经营方式,而业态的演化说到底是零售经营方式从企业、商品与顾客三个基本角度出发进行改变的。在企业方面,日益扩大的零售商业投资导致其规模化演化;商品的极大丰富促进了零售商业的进一步专业分工;顾客消费需求与购买准则的改变决定了细分营销成为零售企业的战略选择。规模化、专业化与细分化正是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

(一)规模化

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决定交易达成的企业因素,不可能像制造企业那样拥有某种独特资源或科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只能将其资源实力与形象等因素综合地通过业态表现出来,进而提升对顾客的吸引力与信任感,这种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就是规模化。越来越多的投资引导零售企业规模扩张。规模化可以区分为集中规模化(即大型化)与分散规模化(即连锁经营)两种。

(二)大型化

大型化是指各种业态的单体面积在扩大。一方面由于现代商品经济的商品种类和品种的极大丰富,需要较大的店铺面积予以展示;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也需要较大面积来陈列商品,以建立足够的挑选性和一次购足的能力。大型化的演进趋势主要表现为传统百货店向大型综合百货店演化,购物中心与商业摩尔的出现与发展。以上海为例,到2005年底,上海开设大型综合超市115家,营业面积合计达100万平方米;已建成购物中心36家,实现营业总收入250亿元。

(三)连锁经营或分店扩张

连锁经营或分店扩张是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另一表现。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活动将复杂的商业活动中的商店面积、业态、商品、服务、店名店貌等要素标准化;将采购、送货、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分离,形成专业化;将经营活动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中化;将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商业活动程序化、简单化,最终体现出连锁经营的规模经营经济效益。我国零售企业的连锁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却在几年内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我国零售商业发展一种重要趋势与方向。1990年,我国开始引进连锁店,到1994年上半年,全国连锁企业达到150多家,2500多个店铺。

(四)专业化

差异化营销是大规模营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略思路。这在零售业态的演化中主要体现为专业化趋势特征。通过专业化,零售商业企业不仅可以集中某类商品采购到品种齐全的商品,而且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廉与可充分比较选择购买的同类型商品,因而比综合商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明确的购买需要。

专业化的趋势特征首先表现为专业市场的形成。专业市场是指以现货批发交易为主,集中交易某类商品或若干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场所。其次表现为专营店的发展,形成了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专业店,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专卖店,和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家居建材商店。专业化的趋势特征还表示在由传统百货店演变成的大型百货商场、大卖场通常在业态上要与超市区别开来,往往以经营服装、家居用品为主;而以苏宁、国美等大型电器商场的出现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大型卖场的专业化发展。

(五)细分化

消费者决定型的成交类型是买方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从消费者需求入手建立与发展新型业态是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细分化的趋势特征不同于专业化那样,基于商品的门类来设计与调整零售经营方式,而是以细分顾客购买来设计与发展零售业态,所谓细分化,是指按照购买者所需要的个别产品和/或营销组合,将一个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购买者群体,并描述他们的轮廓(Kotler,1999)。细分化首先反映在城市中心商业与社区商业在业态上的差异,中心商业街,无论是大厦的品牌厅房,还是品牌专买店,突出的是品牌系列;而在社区商业的大卖场、超市、百货店,多为大众产品与服务,缺乏品牌色彩。即使是中心商业街,也表现出细分化的特点,例如在上海,南京东路讲繁荣,淮海中路定位时尚,四川北路讲热闹,南京西路讲三高。

又如上海红星眼镜公司年销售1.6亿元,占上海眼镜市场份额的20%,它在淮海路中路红星眼镜公司旗舰店经营的是卡地亚、范思哲、登喜路、古姿等30多种国际一线品牌。在南京东路、四川北路、徐家汇等中心城区新辟出的2020眼镜馆连锁店经营的伊保罗、阿玛尼、毕堡士、蒂安加等世界二线时尚眼镜,锁定阳光青年消费群。在市区郊县及长三角的闹市地段的校园密集的学区及新楼众多的社区,开出以实用镜更多些的专业眼镜店,为学生及中老年提供独到的服务。细分化的趋势特征还表现为新型百货商场、服装商城也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区分为高档、中档与大众,以及儿童、青年、中老年等不同商场类型。

规模化、专业化与细分化作为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在理论上也可以作为衡量零售业态演化的三个基本维度。一些业态如家乐福、人人乐等连锁超市,苏宁、国美等连锁家用电器,表现出业态演化混合了规模化、专业化两个因素;而如西武商场、太平洋百货这一类,则表现出业态演化混合了三个因素。因此,本文与其他学者提出多种趋势的观点不同,认为只要抓住了该三个趋势特征,就可以从理论上较好地认识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规律与基本趋势。当然,本文的观点也只是一种归纳与命题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骏阳.零售商业业态发展前景分析[J].上海商业,2007(1)

2.朱连庆.摩尔的演进轨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J].上海商业,2006(5)

3.俞稚玉.中国的购物中心,融合中创新,变异中发展[J].上海商业,2006(5)

4.汪建成等.中国零售业的环境指数,业态生命周期与业态变迁[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5.韩沌,陈功.零售业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商业,2005(9)

6.黄芸飞.外资零售业市场准入与我国零售业的对策[J].上海商业,2004(7)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5)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即“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 Leonard 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 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

二、中国零售业竞争力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今,它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8300亿元、1997年的2684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5842亿元,年均增长34.8%,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第二,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新兴业态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目前中国大陆零售市场零售业态主要有: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业)店、便利店、无店铺销售、网上销售、商品批发市场等。大型百货店目前仍是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超市零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目前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001年全国亿元以上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商品零售额为5156.5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72%。

第三,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配送平台等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商业活动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

第四,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开始显现。

三、提升中国零售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

1、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第一,零售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政府兼并重组促进政策的主要职能是宏观引导、协调与服务,推动其良性进行,在这一政策下,优势企业会通过纵向、横向和复合型兼并与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在减少企业数量的同时,形成大型的、多角化经营的零售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零售企业联合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应将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普遍性优惠政策转向重点扶植零售业联合上来,在信贷上给予政策倾斜,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立法上给予保护,促进其快速成长。对于不具备组建零售企业集团紧密性联合方式的企业可以建立较为松散的联合模式。

2、微观政策的协调作用。第一,零售业企业战略调整。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讲,都会面临市场竞争与合作互动的关系的问题,即如何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下游及同行企业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未来的零售业市场竞争中,必须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策略,通过合作来降低交易与竞争成本,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第二,零售业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组织化水平,积极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当前发展流通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零售业寻求规模效益,构筑21世纪大商业、大贸易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第三,加快国有零售企业改革步伐,推动国有资本重组。对国有零售企业进行重组、改造,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采取联合、兼并、托管等方式,推动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使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以提高经济效益,实行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出卖等多种方式的改革,在其绝大部分退出国有序列以后,通过发展加盟连锁、自由连锁等方式用商品和经营技术的纽带把它们联接起来,逐步使国有资本实现从经营资金过渡到经营资本的置换,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科学配置业态结构

目前,传统的百货商店普遍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成熟期和衰退期,而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卖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在中国则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创建和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很大。因此,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调整零售业态结构,是中国零售业“强身健体”的必由之路。

1、各业态优势互补。第一,准确定位,加快实现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发展。第二,从世界发达国家零售业态发展的经验、趋势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零售业态结构调整的措施应为:稳定发展大型百货商店,并对其进行改造,增加服务功能满足消费者对零售发展的需求。第三,调整零售业态结构,探索零售新兴业态。第四,加强零售业态混合经营的管理,将零售业态结构调整引向深入。第五,取长补短,实现业态间优势互补。

2、调整优化业态结构。零售业的革命表明零售业必须进行连锁化发展,但发展的前提是业态转型。世界上来说其范围越来越大,所以中国将面临着连锁化发展的大环境。

3、探索并完善新兴业态。创新发展新型业态,构筑现代化的流通体系。面对新的竞争和挑战,必须加快商贸产业创新。要以建设现代化、便民化、多业态的现代流通体系为目标,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和升级,使商业成为体现城市形象的骨干亮点之一。在形式上,选择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还要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信贷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流通服务方式现代化。

坚持“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规模扩大、规划有序”的原则,以增强辐射能力,提升交易方式为目标,结合不同区位、环境条件,分专业、便民、集贸三大层次,规范市场的开发建设和培育。

(三)管理创新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提高经济效益最显著的途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管理创新,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自身崭新的形象,产生强大的竞争力。

1、组织创新。目前国内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在短时间内,中国连锁零售经营的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规模小;二是定位偏;三是搞翻牌连锁;四是只重形不重内容,赶时髦,以取得政策的支持。鉴于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连锁经营中,不应只提倡正规连锁,而应以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为主,不应强调店容店貌等形式上的统一,应以联购分销、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等实质内容为首要。一种新的零售组织形式的生命力取决于它对外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内能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文化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地讲,创新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目前看,创新是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创新的内容除了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以外,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多种业态的创新。大型百货商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要向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其他业态延伸,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知名度,一些国际著名的商业集团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第二,营销方式创新。包括应用制发展名牌经营战略,建立配送中心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实行进销分离、楼层管理、统一资金结算等措施,保证商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都是近年来许多大商场的成功经验。第三,科技创新。现代高科技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零售业,并从电子收款等内部管理扩大到信息网络、网上购物,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大型商场要积极地学习、应用,跟上时代的步伐。第四,品牌创新。包括商品品牌、服务品牌。大商场发挥经营优势创自己的企业品牌、服务品牌,是百货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五,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重点是财务管理与人本管理,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与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两个目的。第六,企业文化创新。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有自己的企业精神,有自己的企业理念。

3、营销创新。第一,加强宏观引导,调整零售结构,促进零售业发展。第二,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趋势,发展新型零售业态。第三,面向知识经济,开展零售营销创新。第四,以营销效益为目标,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第五,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拓展国际市场营销空间。

(四)提高运营效率

1、财务控制。零售业加强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成本的控制,内地发展零售业应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这就要辅以先进的管理手段,譬如信息系统的利用,以此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将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发展物流配送,降低成本。中国零售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认真研究物流配送这一技术瓶颈,研制出最佳的配送方式、最佳配送路线、最佳配送时间、最低配送费用、最佳库存水平和最佳采购批量及频率等。

零售业对配送服务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配送中心,即企业经营的所有商品全部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如沃尔玛的自建物流系统;另一种模式是内外配送服务并用。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但是也使用第三方的配送服务,一般事关企业秘密的运输由自己做,但是需要专业的配送时,委托第三方进行,因为第三方物流既专业又节约成本。随着零售业向连锁方向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配送中心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宁建新.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林正修.连锁店最流行的经营模式[M].西南财大出版社,2001.

4、沈卫平.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对策思路[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5).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6)

一、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

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厂长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确保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由于零售业属于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发展速度快,项目多,网点多;且收入和利润双高,业务复杂,零售业设计到采购、进店费、销售、盘点等行业环节多;人员流动性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高,所以非常重视内部审计。但是,其内部审计的着重点是查错纠弊,并非经济效益审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零售业的入行门槛较低,加之外资企业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在零售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经济效益审计必不可少。不少零售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逐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直到近十年来,经济效益审计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才逐渐扩大。目前,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人事管理、市场状况分析、劳资关系、信息系统运行、后勤服务系统效率等。不少企业甚至对环境污染、社区关系、政府管制等非经济性的外部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也进行审查评价。

二、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缺乏

经济效益审计重在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活动分析法、现代管理方法和数理统计、数学方法是评价经济效益高低、挖掘提高效益潜力的主要方法。由于零售业发展迅速,成长过程短,从事零售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熟悉零售业的实务工作,了解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欠缺,不适应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需要。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科学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成功的关键。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有一个用于比较和评价当期成果的标准。但在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由于缺乏对零售企业的理论研究,评价经济活动的标准往往不能很好地与零售企业的经济特点相匹配。另一方面,目前能评价经济效益指标的体系大多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使得许多重要因素被忽略;重历史指标,轻未来价值指标,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零售企业发展方向不符;重综合性指标,轻单项指标,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不够细化。现有的评价指标难以完全达到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也不能满足零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很难全面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

三、改进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

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它注重通过审计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具备宏观经济知识和意识,具备宏观透视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意识,具备高度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业竞争能力和判断力,在审计观念和技术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审计人员思想上要确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观念,跳出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大胆探索和实践。由于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零售业的特点决定的,审计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等方面的知识及丰富的审计经验外,还需具丰富的零售企业实践经验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零售企业的内部操作;不仅要具备一般审计的基本技能,还需具有生产、技术、经营、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所以,应开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培训,以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使审计人员在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适应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建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专家库,审计部门可以直接引进零售业审计方面专家人才,与有关专家建立比较密切的聘用合作关系,有效利用外部人力资源。

四、结论和展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应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眼光重新认识经济效益审计对零售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作用,树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逐步推进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其次,要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符合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准则及操作指南;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支满足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要求的审计队伍。在整个零售业行业中开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让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零售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零售业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趋势将逐渐显现。

21世纪,以丰富的实践、完善的理论为基础,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将逐步制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也将逐步走向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地为零售企业管理服务。零售经济效益审计将成为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曹菁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剑.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战略构想[M].天津财经出版

社,2003.

[3]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出

版社,2002.

[4]李敦嘉.效益审计的理论结构[M].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6.

[5]李密福.关于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M].内蒙古电大

学刊,2006(2).

[6]沙雄飞.我国零售业竞争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389).

[7]施青军.效益审计标准的选择和确定[J].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2006(5).

[8]苏红梅.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探索[M].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王雪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自议[J].商业经济,2006(2).

[10]吴天星.对经济效益审计立项原则的思考[J].审计月刊,

2005(1).

[11]颜毓洁.王胜权.从沃尔玛的成功探析我国零售企业文化的

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573).

[12]张立.中国零售业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M].湘潭大学出 版

社,2002.

[13]张贤存.零售企业的经营策略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4]竹德操,吴云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2.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2-0072-05

收稿日期:2006―09-26

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零售业国际化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零售业国际化是指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转移其零售管理技术,并在多个国家建立营销和采购网络,使其组织结构向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演变的趋势。Wrigleg(2000)认为,早在60年代零售业就已经开始其国际化过程,只是这一时期的国际化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以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在这些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化过程。到90年代,受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普遍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零售业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于早期的特征。本文首先从宏观层次上概括出90年代以后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西方区位进人理论分析零售业国际化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并概括零售业跨国经营空间扩张的三种模式,以期对我国零售业跨国经营带来启发。

一、当前零售业国际化空间分布特征

(一)零售业国际化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为主

表1显示了世界零售企业海外销售额最大的10家企业.除日本的Ito Yokado外,其余均为欧美发达国家零售业巨头,并且市场规模均在70亿美元以上。

(二)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是零售商国际化空间集中地区

从宏观层次上看,表2中是全球最大30家食品零售巨头进人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0个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表2,共有101家次零售商进入这一地区,它们占20个国家和地区中这些食品零售巨头进入家次的55%。

(三)亚洲和东欧地区成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大型零售企业加快了向亚洲和东欧国家、地区国际化空间扩张的步伐。由表2数据可见,泰国、台湾、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已有44家次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3%。90年代末期以来,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与西欧零售业发达国家空间邻近,尤其是欧盟东扩的巨大推动力量,使东欧国家成为新兴的零售市场。其中,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4个国家已有37家次的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

以上可以看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在宏观层次上表现为不均衡分布特征。Dawson(1994)和Alexander(1997)对零售企业国际化原因进行了归纳,从经济、社会、文化和零售结构的角度将零售业国际化原因概括为“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基于零售业国际化原因的分析很好地解释了零售企业为什么实施国际化,但并不能回答为什么零售企业国际化在特定区域集中这一现实。由于零售业空间扩张的宏观特征是由微观主体――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所决定的,因此,只有从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角度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宏观空间特征形成的机理。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Hayter(1997)提出的跨国企业区位进入理论在解释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这一领域的经典理论,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特征带来启发。考虑到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下借鉴区位进入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零售企业特点对区位进人理论进行修正,并提出一个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一般分析框架。

二、零售业国际化区位进入的理论解析

Hayter提出区位进人理论主要回答问题是:为什么以某一个国家为基地的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在另一个特定国家(即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他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等成果,以“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两个概念对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总是在评估和开发内部形成的某些进入优势(或称竞争优势)和进人壁垒,这些进入壁垒指的是在外国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当企业在某一特定国家的进入优势大于进入壁垒时,企业才选择在这一特定国家进行跨国扩张。

(一)空间进入壁垒

空间进入壁垒是企业在国外选择区域、社区和地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超过当地竞争者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由于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存在,企业向国外扩张时,不仅会面临跨越国界的交通通讯问题,而且会遇到对当地法律、文化、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信息收集问题,而这些因素对当地企业来说是早已解决或者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Hayter分析了制造业跨国经营的进入壁垒问题,并将其概括为心理距离、东道国政策和进入方式三个方面,而零售企业跨国经营要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其空间进人壁垒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距离。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其差别被不同程度的地理隔离所加强,综合形成了“心理距离”,它包括妨碍信息在各种市场间流动的要素总和,诸如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水平等等。国家、地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空间进入壁垒越大。对于实施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来说,由于消费习惯受文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强烈,因此,零售业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征比制造业更加明显,使心理距离成为零售商空间扩张的重要障碍。

2.东道国政策。由于各国政府对零售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对进行跨国扩张的零售业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对零售业的开放政策是其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地区。同时,国家间贸易制度安排也是影响零售业跨国扩张的重要因素。90年代初欧洲统一大市场协议的实施,使欧洲国家间零售业跨国扩张发展迅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国零售商大量进入加拿大和墨西哥。

3.零售市场成熟度。东道国零售市场成熟度高,则本土零售商对当地零售市场的控制程度较高,往往拥有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海外零售商的进入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东欧国家以及南美洲国家零售市场成熟度普遍较低,因此,其成为零售商跨国扩张的集中区域。

(二)空间进入优势

早期的研究认为,零售业跨国扩张主要是迫于国内市场的饱和以及母国政府对零售企业规模扩大的限制性规制。但McGoldrick(1995)对200家大型零售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研究指出,零售企业国际

化的最重要动力来自于通过国际化实现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零售企业在国际化空间扩张中,一方面要利用已有的竞争优势占领东道国市场,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展所确立的竞争优势。

1.成本优势。低成本战略是提升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比制造业,零售企业成本构成中对供应链和库存水平的管理成本以及跨国经营成本在其成本构成中占有极大比重。为了减少在供应和营销链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即实现运作的更大安全性和稳定性,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中往往一方面利用和挖掘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选择后勤和物流系统完善的国家设立经营和采购网络。

2.企业规模。大型零售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及扩张经济优势,能够分摊加大的固定成本,更有效地承担外国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3.学习和创新能力。Dawson(1994)强调了零售业技术可模仿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他认为,对比制造业,零售业的技术可模仿性更强,因此,零售企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于其隐形资产上,比如,经营业态、管理系统以及后勤保障、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销售、财务管理、广告等的专有知识上。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4.网络能力。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价格上的竞争,而且来自于销售非标准化商品,以及产品的质量、供应的可靠性和多样性,企业的经营方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供应链的管理上。Wrigleg和Currah(2003)认为,高度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是一个由企业间、企业内和企业之上各种网络组成的复杂结构。由于零售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和本土化特征,决定了这一复杂结构必须比制造业具有更加明显的地方和社会嵌入性。

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是在权衡进入壁垒和进入优势的大小,当一个特定区域进入壁垒小于进入优势时,零售企业就将实施其国际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确立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还受其扩张战略的影响,保守型扩张战略和大胆型扩张战略在空间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扩张的空间模式并不相同。下文将在前文对区位进入理论研究基础上,具体分析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扩张模式。

三、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

(一)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

这种空间模式是与零售企业国际化相对保守的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邻国市场一国际市场的渐进式的跨国扩张。即在空间上,在母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强竞争实力后,首先以母国为中心,在空间邻近、文化相通的邻国开始其国际化过程。由于心理距离差异较小,零售企业可以利用在母国形成的规模优势进行扩张。因此,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心理距离造成的进入壁垒。一般来讲,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进入方式上常常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使这些零售企业直接获得一个地方性网络并快速实现规模扩张,使其进入优势以乘数放大。

对于保守型国际化战略的零售企业而言,在国际化初期,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尚处于形成时期,这样,邻国扩张可以充分利用在母国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比如,由于文化和地理相近,管理成本较低,同时在国际化初期,零售商往往并没有建立其全球采购网络,这样,邻国的店铺可以利用原有的采购网络。由于零售市场本地化特征强烈,在邻国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既是一个拓展市场空间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探索形成和积累在创新与网络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能成为更大规模国际化积累经验的基础。

(二)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

具有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特征的零售企业往往与其大胆的海外市场扩张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进人优势。

(三)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

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中间的一种,兼有渐进式和跳跃式的特征。表现为在初期以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然后在远离本国的地区和邻近国家、地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往往采取不同的进入模式。例如,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在邻近的欧洲国家由于心理距离较小,在进人方式上往往采取并购和有机增长等风险性较高的方式,但是为扩展亚洲市场,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这样可以降低宜家在进入壁垒较高的亚洲市场实施国际化的风险。之后亚洲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同时,亚洲国家本土零售商竞争力不强、零售市场成熟度较低,加之宜家通过在香港积累起来的在亚洲扩张市场的国际化经验,为宜家进一步大规模扩张亚洲市场打下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东欧市场成为宜家扩张的重点地区,由于多年欧洲市场扩张的经验积累,宜家在欧洲的营销网络和供应网络已经非常成熟,在东欧就采取了风险性较强的并购方式进入。

四、结论

中国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是吸引国际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鼓励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基于对区位进入理论的修正和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一)区域基础

迈克尔・波特将母国市场环境看成企业形成竞争力优势的基础,零售企业国际化必须以在母国形成的较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我国具有较大的零售市场,这为中国零售企业在本国加快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就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等西方大型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它们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国零售企业充分利用零售业“本土化”明显的特点,利用熟悉本国市场的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在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未形成对中国零售市场垄断情况下,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并积极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

(二)区位选择

跳跃式和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零售企业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基础上采用的扩张模式,对于处在国际化孕育阶段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国际化经验,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并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零售企业首先应在进入壁垒较低的邻近亚洲国家实施国际化扩张,待时机成熟后再大规模地进军欧美国家和地区的零售市场。而在亚洲国家中,具有一定市场潜力、国内零售企业竞争力较弱,并且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没有完全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度、越南等应成为中国零售企业渐进式空间扩张首先考虑的区位。

(三)竞争优势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和区位选择是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因此,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强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实施国际化的初期就有目的地建立海外营销和采购网络,加大东道国本土产品采购比重,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成本。同时,就如前文所述,大型零售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对不断变化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中国企业还应采取并购、兼并等方式,有效整合国内零售企业,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8)

入世的十多年,是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十多年,在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零售业控制我国零售市场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外资零售业已经实现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县城的渗透。外资零售业的大量进入,带来了先进的零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激发零售市场的竞争活力,推动了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程度;同时对我国本土零售业也产生较大冲击,学术界对外资零售业是否会给我国零售产业安全带来威胁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文献回顾

近年来,外资零售业控制我国零售业、威胁我国零售产业安全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严先溥(2002)指出,外资零售业进入将会激化竞争态势,促使中小零售商生存更加困难,造成零售业的区域分布失衡。张宏伟(2003)认为,外国零售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经济命脉失控,对我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将危及国家安全。马龙龙(2003)认为,我国零售业开放对我国零售业成长不利,进而对我国制造业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荆林波(2005)发现,外资零售业存在着一系列违规操作,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给我国零售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卢和诠(2008)认为外资零售业将会挤占我国流通资金、抢占市场份额,从而给我国零售业安全带来危害。朱涛(2010)从竞争安全、控制安全、结构安全以及权益安全四个层面构建零售业安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认为,我国零售业的安全度较低。李飞(2011)认为,我国零售业开放和零售业的产业安全之间存在着矛盾。

有学者则认为,外资零售业并不会对我国零售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国内零售业完全可以在与外资零售业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赵洪斌(2004)认为外资进入零售业将弥补我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变。张平(2005)认为不必夸大外资零售企业对我国零售业的冲击。龙永图(2005)也公开表示,外资对中国零售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仍然有限,不应被高估。张丽淑(2009)构建了零售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分别通过加权平均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两种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零售产业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洪涛(2011)认为,入世以来,国内零售业并没有被外资零售企业挤出市场,而是已形成国美、苏宁、百联等千亿规模的大型零售企业。黄国雄(2011)指出,虽然有一批零售企业因经不起外资冲击而倒闭,但我国市场的承载量大,外资不可能完全占领全国市场。

此外,还有一批学者认为,外资零售业对国内零售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应积极探讨在外资冲击下实现零售业安全的出路。郝耀伟(2004)认为应当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的零售业预警指标体系,为制定有关经济安全的决策提供依据。杜丹清(2005)认为要实现我国零售业的安全,就应大力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强化必要的产业扶持、引导与规制。夏春玉(2008)扩展了SCP框架,在SCPR框架下详细解读了在开放过程中如何通过政府规制实现我国零售产业安全。陈立平(2011)指出,要为中外零售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尤其是取缔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引进外资而给外资零售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目前,关于外资冲击和零售业安全问题的讨论,学者们的分歧主要在于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冲击程度的差异。笔者认为,研究外资对我国零售业的冲击,不应只关注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是在承认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和消极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维护我国零售产业安全的对策。

构建零售产业生态结构的构想

针对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本文借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的概念,结合产业群的思想,提出零售产业生态结构的概念。此处所说的“零售产业生态结构”是指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零售业发展都应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大小企业共生、集聚和分散共存、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同在,不可能简化为一种形态,形成零售业发展多种形态并存的合理结构。

(一)大小企业共生

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和入世后的过渡期间,理论界有学者认为会对我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此间,政府也有意识地借助产业组织政策和其他手段,促进我国大型零售集团的形成,打造零售领域的“航空母舰”。零售业是一个进入壁垒低的领域,竞争激烈、规模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运用产业组织政策,进行业态整合和企业产权重组,组建大型零售产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抵御外资零售业冲击的重要手段。但是零售业又是一个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产业,社会福利最大化应该成为政府指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小企业的存在能使市场充满竞争,市场竞争能够带来活力,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具有良好市场绩效的零售产业,需要两者的共生,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大型零售集团可以从事综合化经营,经营产品的范围可以更宽,而中小零售企业应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取得专业化带来的流通效率提升。

(二)集聚和分散并存

在城市的商业发展规划中,许多城市都将CBD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理论界对各地盲目建设CBD和商业步行街的批评声音一直都存在,但是它们在实践上充分利用了商业的集聚功能,将城市的商圈、购买力等在地域上集中,不仅提高了零售业的市场绩效,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亮化了城市面貌。外资零售业也大多处在城市的CBD和商业步行街上,是城市中极具竞争激烈的地区。从商圈的利用和聚集效应出发,需要此类以零售业态为主体的、具有集聚功能的中心商务区。同时,零售业是一个面临最终消费者的商业业态形式,最终消费者的分散性决定了零售业的发展要有分散的功能,以方便消费者的生活。因此,面对外资冲击,零售产业在发展中,应坚持集中和分散并存的产业布局原则。

(三)新型业态和传统业态同在

随着商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在零售业领域的普及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零售业态不断涌现。新型业态迎合了商业环境变迁发展和人们需求水平变化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大力发展。大型外资零售企业集团,如沃尔玛等超级市场通过提高信息化程度,利用渠道和成本优势,给我国国内的百货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传统业态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是以新型零售业态为主的外资零售产业在细分市场、区域布局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国内传统业态仍有大量的生存空间。因此,积极拓展传统业态的市场空间,并利用流通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业态,提高传统业态信息化水平和流通效率,是我国传统零售业态面对外资新型零售业态冲击时取得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外资零售业冲击,我国国内零售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形成大小企业共生、集聚与分散并存、新型业态与传统业态同在的合理的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应对外资冲击,实现零售产业安全发展的对策。

国内零售业安全发展对策

(一)从不同层面构建零售产业生态结构

首先,从国家层面构建零售产业生态结构。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着东、中、西部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梯度的差异,造成了收入、物流、信息化、商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此外,东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因此,针对我国区域梯度差异的现实,国内零售业可以考虑通过连锁等方式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上,从外资零售业在我国扩张的发展轨迹来看,其也是沿着我国经济地带进行梯度转移的。东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支撑的新型零售业态,而西部地区则可以选择传统业态形式,进而在业态组织、产业布局等方面形成三大经济地带协同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

其次,从地区和城市层面构建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在零售业实现在经济地带之间的梯度转移的同时,形成的各个经济圈内要构建多种业态协调发展的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改变零售产业在发达地区和城市过分集中、竞争惨烈,落后地区零售业发展不足,布局上存在着盲点,人民生活不方便,业态层次低的状况。鼓励城市的商业业态通过连锁等方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形成城乡业态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乡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

再次,从国际层面构建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零售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鼓励我国零售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我国零售业与周边国家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

(二)本土零售业与上游产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流通渠道成为现代商业竞争的主要领域,外资通过并购等方式控制流通渠道,再反过来控制消费品行业,从而给我国零售业的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本土零售业可以加强渠道合作,与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批发业合作,形成两者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和稳定关系,共同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不仅是零售业实现发展的需要,也是批发企业改革的重要出路。从流通渠道关系入手,本土零售业与上游的批发企业、工业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能够避免外资零售业对我国流通渠道的控制,实现我国本土零售业的安全发展。

零售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稳定关系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流通渠道的效率、提高零售业和生产企业的利润,也能增进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在外资零售业的冲击下,国内零售业还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零售业的产业安全发展。

(三) 进行业态整合和产业重组并积极创新

在我国零售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商贩,行业规模不经济、过度竞争状况比较明显。积极进行业态整合和产业重组,形成类似苏宁电器等大型本土零售企业集团是提升我国零售业竞争力、抵御外资零售业冲击、实现产业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进零售业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我国本土传统零售业,大力推进无店铺零售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改变单纯模仿外资零售业的做法,立足我国实际,结合我国文化和居民消费特点,创新零售业的市场营销模式、产品设计以及零售业态形式等。

入世十多年来,我国零售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受到了外资零售业的冲击,一些零售企业经不起外资冲击,退出市场,如鳄鱼被ZARA、优衣库等外资品牌取代。但是,从统计数据和零售发展的实践来看,外资零售业在我国占有的市场份额有限,不足以击垮本土零售业。因此,应建立起零售产业生态经济结构,形成零售业与上游产业的合作关系,进行零售业态整合和创新,加强政府在零售业发展中的科学规划和规制,合理布局零售业态,维护我国零售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荆林波,甄宇鹏.现代流通业[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徐晓慧.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王俊.对外资进入后我国零售业发展安全问题的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1-0015-03

[收稿日期]2009-09-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商品流通渠道中工商关系的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70673058);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我国工商企业之间渠道冲突与管理策略研究》(37010407707)。

[作者简介]张赞(1978-),女,河南巩义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学;王小芳(1978-),女,辽宁本溪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

通道费(Slotting Allowance)是拥有垄断势力的零售商对生产商实施的一种常见的纵向控制手段,它是指生产商为使自己的产品进入连锁超市而事先一次性支付给连锁超市,或由连锁超市在销售货款中扣除的费用。

通道费的兴起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通道费的收取究竟是否合理,收取通道费对于供销双方、消费者以及社会福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本文首先介绍了通道费的起源和实践,然后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通道费理论的相关研究,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一、超市通道费的起源和实践

普遍认为,通道费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发达国家大型零售企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零售商垄断势力增强的一种表现,是越来越多的新产品竞争有限的销售渠道资源的一种必然结果。收取通道费行为首先出现在综合性超市,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市场,如电器、医药、图书等。由于通道费一般是企业私下协商确定的,因此其规模和特点非常难以估计。据测算,美国日用品零售行业(不含烟草业)的通道费总计约为每年90亿美元,接近所有新产品引入成本的16%,每个商店成本接近5,000到25,000美元(Lucas,199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超市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商业零售形式引入我国,全国范围相继出现了一批大型零售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以及家电连锁超市如苏宁、国美等。大型连锁超市的出现不仅导致了零售业竞争格局的重构,也导致了生产商与零售商在产业链纵向关系中主导地位的置换。如今,下游零售商已逐渐成为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这种地位的置换所带来的结果是,国外零售商普遍采用的通道费模式在我国零售业中也逐渐兴起。

家乐福一位前高管说,大卖场的利润来源就是两块,一块是进销差价,另一块是向生产商收取的通道费和返点,目前家乐福在上海地区的毛利率是18%左右,其中通道费和返点就占了“半壁江山”①。

自家乐福首开先例之后,国内连锁超市纷纷效仿,而无形中使收取通道费成了业内的行规。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陈朗就毫不讳言:“华润万家也有新品上架费、促销费、店庆费、条码费、堆头费等30多种通道费 ”②。由于相关的法制制度不完善,通道费的滥收问题一度引发了工商关系的紧张。而工商关系紧张程度升级的一个典型事件是2003年6月,上海炒货行业与家乐福有关进场费问题的谈判宣告破裂,包括阿明、正林等在内的11家知名炒货企业决定暂停向家乐福超市供货。

二、国外通道费理论相关研究

自通道费产生以来,学者们就通道费的问题争论不休,而争论的焦点在于零售商收取通道费的行为是反竞争的还是有利竞争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学派,Bloom et al. (2000)[2]对此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

1.市场势力学派

市场势力学派被理论界认为是比较传统的一派,根据这个学派的观点,通道费的收取会增强零售商市场势力并减少竞争。其主要观点有:

(1)通道费是零售商市场势力的运用。通道费的收取是建立在零售商势力增强的基础上的(Chu,1992[3];Rao,2003[4];Kuksov,2007[5]),并且零售商势力会导致价格制定在非竞争水平上。零售商通过设立通道费来接受新产品,提供货架空间,或为生产者供给其他服务并对价格进行控制。

(2)通道费是一种歧视手段。Sullivan(1997)[6]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对生产者进行价格或促销歧视的一种手段,并且零售商通常支持大企业胜于小企业。由于通道费的私下协调性质,零售商可能要求不同生产商支付不同的费用。较大的生产商甚至被认为能够从通道费的实践中获益,因为增加的利润远远大于由通道费导致的成本增加,而较小的、资源较少的零售商增加的利润则相对少的多,甚至不能弥补通道费造成的成本增加。

(3)通道费是一种限制竞争的手段。MacAvoy(1997)[7]认为,通道费是一种通过对货架空间进行价格拍卖来限制竞争的一种手段。在许多市场渠道中,货架空间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投入品或生产商的需求,生产商通过通道费来对这种投入品竞争出价,资源丰富的竞争者能提高他们竞争对手的成本。MacAvoy(1997)[7]检验了通道费的排他效应,其结论表明,实力较强的生产商会主动要求抬高通道费,目的是将一些实力较弱的生产商逐出市场。由此导致品牌之间的竞争削弱,零售价格提高,社会福利下降。

(4)通道费是渠道关系冲突的来源。零售商认为通道费是生产者提供给零售商的营销和促销支持,而生产商则相信通道费的唯一作用是用来提升零售商利润。在某些渠道中,这些冲突实质上已经破坏了成员之间的合作(Lucas,1996[1])。

(5)收取通道费可导致零售价格的提高。Shaffer(1991)[8]认为,通道费的预先支付和对零售商利润的直接影响减少了零售竞争的动机,导致了更高的零售价格。

2.效率学派

效率学派是通道费的拥护派,他们认为通道费的收取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收取通道费利在于弊。其主要观点有:

(1)通道费有利于风险转移和成本分享。Kelly(1991)[9]和Sullivan(1997)[6]认为通道费有助于零售商将新产品引入的风险转移给生产者,从而使生产者有动机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和支持。此外,有学者认为,生产商对新产品的研发和支持并不是足够的,因而通道费有利于补偿零售商由于引入新产品和管理新产品而增加的成本(Lariviere和Padmanabhan,1997[10])。

(2)通道费有信号发送与筛选作用。生产商如果对新产品的成功具有足够的自信,它将愿意交纳通道费;零售商通过观察生产商愿意支付数量的多少,可以评估生产者提供信息的可信性并筛选出潜在不成功的产品,从而提升了新产品引入的效率(Desai,2000[11];Sudhir,2006[12])。在这种意义上,通道费有信号发送与筛选作用。

(3)通道费实现了货架空间最优分配。在这种观点下,货架空间被认为是一种商品,生产商通过通道费对这种空间进行出价,出价最高的生产商会提供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从而产生最大的货架空间回报。

(4)通道费可以调节需求与供给。Sullivan(1997)[6]认为,通道费有助于减少新产品过度供给,使其不会过度偏离对新产品的需求。由于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开发导致其产品供给明显大于市场需求,并且许多新产品缺乏真实的创新。在这种环境下,通道费的收取有助于零售商接受新产品,否则零售商认为引入新产品增加的成本无法被增加的收入所补偿。

(5)收取通道费将促进降低零售价格。在这种观点下,通道费被认为能够将货架空间成本与产品交易成本区分开来。这种区分能有效地减少零售商为新产品支付的单位价格,保证他们在下游定价上更具竞争性,从而导致更低的消费者价格。

三、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

与西方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通道费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较为零散,尚未形成体系。从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经济学理论来研究通道费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有代表的研究包括:汪浩(2006)[13]运用一个双重寡头模型研究了连锁超市通道费对市场参与各方的影响。他指出,通道费强化了大型零售商的价格优势,使其在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的同时也抬高了其他市场势力较弱的零售商的进货价格,导致这些零售商利润和市场份额降低。张赞(2006)[14]假设零售商向生产商发出“要么接受要么拒绝”(take-it-or-leave- it)的两部收费要约,并在下游市场进行Bertrand竞争,讨论了双边垄断、上游完全竞争下游完全垄断、零售商有买方垄断势力而没有卖方垄断势力这三种情况下,零售商收取通道费的市场绩效。李骏阳(2008)[15]则提出收取通道费具有避税性质,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设计,建立条件通道费的“税收平衡机制”来解决通道费问题。刘向东、沈健(2007)[16]分别考虑了新产品和成熟产品,以及线性通道费和非线性通道费两种类型,研究指出一次性通道费的确具有“效率效应”和“反竞争效应”两种性质,但是国内普遍收取的成熟商品通道和线性通道费应成为政府规制的对象。邱力生、黄茜(2007)[17]基于一个子博弈分析框架,研究了通道费对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董春艳、张闯(2007)[18]以我国家电渠道为例,对渠道权力结构与通道费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2003)[19]对比了不同类型超市收取通道费的数据,得出了影响国内超市收取通道费数量的因素,包括:(1)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影响力大的品牌缴纳的通道费比影响力小的品牌少;(2)产品的性质的不同,一般情况生活必须品缴纳的通道费少于非生活必须品;(3)竞争程度的差异,竞争程度高的产品支付的通道费多;(4)超市规模的大小,大型超市收取的通道费多;(5)促销方式的不同;(6)销售毛利率的不同,毛利率大的缴纳的通道费少;(7)地区的发达程度,发达地区收取的通道费多。此外,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2003)运用国内连锁超市的商品价格、质量、更新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道费并未破坏市场竞争环境,反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超市收取的通道费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

通道费作为一种常见的零售商向生产商实施的纵向控制策略,自产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讨论的重点是通道费的社会福利效应。国外现有的理论文献对于通道费的福利评价持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通道费可以促进竞争,降低零售价格,具有效率改进效应;另一种则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运用市场势力的结果,具有反竞争效应。国内学者对通道费理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尽管通道费的福利效应研究没有明确结论,但国内一些案例表明,零售商收取的通道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关系。为了维护公平竞争,2006年国家公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明文禁止零售商收取店庆费、节日费等一次性固定费用,对零售商的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约束性规范,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现实中,许多零售商仅仅将通道费的收取形式改变,由一次性固定的通道费变为与销售额有关的变动费用,但是总的费用基本不变。这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契机。由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假设通道费是一次性费用,而国内的通道费则多是与销售额有关的可变费用,因此针对不同形式的通道费,研究其社会福利效应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此外,目前关于通道费的研究尚停留在静态层面,未来可以引入时间因素,考虑通道费收取的长期影响。

[注 释]

①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2日。

②参见:新快报,2004年3月25日。

[参考文献]

[1]Lucas and Allison. Shelf Wars[J].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6, 148(3): 121.

[2]Bloom P.N., Gundlach G.T. and Cannon J.P.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Fee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 Views of Practicing Managers [J].Journal of Marketing,2

,64(2):92-108.

[3]Chu Wujin. Demand Signaling and Screening in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J].Marketing Science, 1992, 11(4): 327-347.

[4]Rao A, Mahi H. The Price of Launching a New Product: Empirical Evidence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Slotting Allowances[J].Marketing Science, 2003,22(2): 246-268.

[5]Kuksov Dmitri, Amit Pazgal. The Effects of Costs and Competition on Slotting Allowances[J].Marketing Science, 2007, 26(2): 259-267.

[6]Sullivan Mary W.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the Market for New Products[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1997, 40: 461-493.

[7]MacAvoy, Christopher J. Antitrust Treatment of Slotting Allowance [M]. Washinton D.C.: ABA Section of Antitrust Law, 1997.

[8]Shaffer Greg.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A Comparison of Facilitating Practice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22: 120-135.

9]Kelly K.H. The Antitrust Analysis of Grocery Slotting Allowances, The Procompetitive Case[J].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991,17(2): 173-184.

[10]Lariviere, Martin A. and Padmanabhan.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J]. Marketing Science, 1997, 16(2): 112-128.

[11]Desai P. Multiple Messages to Retain Retailers: Signaling New Product Demand[J].Marketing Science, 2, 19(4): 381-289.

[12]Sudhir K. Are Slotting Allowances Efficiency-Enhancing or Anti-Competitiv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6,43(2): 137-155.

[13]汪浩.通道费与零售商市场力量[J].经济评论,2006,(1):29-34.

[14]张赞,郁义鸿.零售商垄断势力、通道费与经济规制[J].财 贸经济,2006,(3):60-65.

[15]李骏阳.通道费的避税效应与规制[J].南方经济,2008,(3): 25-32.

[16]刘向东,沈健. 我国通道费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政策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2):16-23.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10)

摘 要: 零售业经营创新主要表现在营销创新,由于体验经济的到来对零售业产生的巨大冲击,零售业实现创新的最佳途径是实行体验营销创新,包括:服务体验创新、互动体验创新、服务产品设计创新和有形实据布局创新。

关键词: 体验经济;零售业;体验营销

1 引言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打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发展规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整个经济格局呈现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混合经济格局,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服务经济的比重明显增加,体验经济开始显现。尤其进入21世纪后,我国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型态出现多样化、复杂化。这些消费行为的变化正是体验经济的明显标志,它对我国传统零售业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由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的传统经济向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的体验经济转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作为销售终端的零售企业的传统战略规划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调整传统的营销战略,将体验式营销纳入零售企业调整营销战略的重中之重,从而实现体验经济下零售业的营销创新.

2 体验经济对零售业传统经营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急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其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但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所有零售企业均围绕产品做文章,认为消费者的所有购买行为始终是始于产品并终于产品,产品被零售企业提升到一个核心地位,商场的进货主要强调产品的质量,功能。二是都认为低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因素,竞相打出“降价牌”,通过尽量的压缩产品和经营成本,借助削价、打折等降价促销方法来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以此来维系经营。三是所有商场的建设规模、布局、产品陈列类似,而且经营品种雷同,以致给消费者一种“进一店知百店,进百店如一店的感觉”。

而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注重产品质量、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购买的体验过程本身以及在这过程中的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因此,体验经济下消费者行为方式的这些转变越来越暴露出零售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零售企业大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市场定位趋同,格局相似,服务类似,千店一面,缺乏特色,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由原来中小型商场改造而成的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各种类型的专卖店,无店铺销售等不断从大型零售商店夺走客源,同时诸如家乐福,沃尔玛的国际知名的零售企业进军速度的加快,对我国大型零售商店形成较大的冲击。而我国零售企业采取的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顾客的情感、感官、以及行动的体验需求。所以,在体验经济下,我国的零售企业必须更熟悉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大产品体验的内涵,更加的满足消费者的娱乐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文化体验等等,在给人们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同时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

3 零售业的体验营销创新

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相对应,企业营销模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企业不仅要从顾客理性的角度去开展营销活动,也要考虑消费者情感的需要;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挖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零售企业必须调整传统的营销模式,以实现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3.1 有形实据布局创新

由于顾客购物越来越在意购物环境给他带来的愉悦,快乐,购物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为了买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还需要满足购物环境给他带来的感官体验,所以,卖场的布局不仅仅是为了把商品销售给顾客,而是需要把购物中心办成娱乐中心,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一个积极的、明快的、有趣的形象,创造激励人的环境,使人们既购物又消费。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卖场的店址对顾客来讲到达是否便捷,从大的方向讲,就是要在大多数消费者能尽快方便到达的地方开设卖场,诸如距离居民生活集中区较近的地方,各种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有停车场的地方,办公大楼和学校集中的地方等等。其次,卖场的装潢要典雅,舒适,整洁,安全。特别是大商场,要增加一些方便性服务设施和补充性服务设施。如顾客休息椅,咖啡厅,自动取款机,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商场需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最大限度的增强顾客的购物体验。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3.1服务体验创新 顾客购物不仅是购买商品还同时购买服务,一个好的购物环境加上良好的服务态度,会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创造情感体验,使顾客可以从一个温和、柔情的正常心情到欢乐、自豪甚至是激情的强烈的激动情绪。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到这种情境中来。因此,留住客户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客户感到公司平易近人,并且关心他们。公司的亲和力和关心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通过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完成客户体验的服务的最后过程。企业首先应培训店员良好的服务行为,应该设置友好服务自我检查表(见表1),主要评估员工在顾客服务活动中的行为及效果。其次,在员工的服务管理中,还应体现人心增值论。该理论认为,世上的东西大多用的时间越长,其价值就越小.唯一一种东西的价值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减少,反而能增值,愈久弥坚,这就是人心。企业应该有一套培养,

表1 友好服务自我检查表

维系顾客人心的服务体系。如看见老年人进店,要帮助老人拿东西;下雪天进来时还要高喊“小心摔倒”,这些都是人心增值论的体现。最后就是建立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处理客户投诉,帮助客户解决各种能给予解决的问题。

3.3 服务与产品创新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越来越趋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大众化的产品抹杀了商品和服务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独特性的感受,个性化便显得弥足珍贵。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从服饰行业看,从颜色到款式,从材质到功能,变化越来越多;从家具装饰行业看,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房产、家具、装修设计等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所以,企业应把产品定义为与顾客自由恋爱的爱情结晶,无论是外在的衣着服饰、家庭装修、交通工具,还是化妆用品与形体健美,以及提升顾客素质、增强竞争实力的各种教育、培训等,都要体现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些产品本身就是体验,有些产品包含不止一种体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通过增加服务来增加使用产品的价值,首要战略是增加特征服务,比较重要的不易被仿制的特征主要有:价值、情感动机、真实性和热情、技艺和艺术性。

3.4 文化体验创新

一个企业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想给顾客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就不能不培养和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体验。需从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意识,企业员工管理,企业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应该重视对应环境的变化和自我革新。因为作为零售企业,顾客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和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是应该不断地考虑顾客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其次,员工是直接传递文化体验的桥梁,对于店员的管理应该形成制度化,书面化的流程。最后要求零售企业的组织管理强调灵活性和分散性。需赋予店员高度综合作业的权利,这不仅指商品销售,店铺清扫等工作,甚至商品的订货权也应下放到各品类和店员。这样就形成了企业由内而外的文化氛围,让消费者已进入卖场也体验到企业独特的文化。比如美国麦当劳标准化作业管理所形成的美国快餐的便捷,舒适的美国文化,让很多消费者爱不释手。

3.5 互动体验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企业想要在技术上、产品功效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开展互动体验促销,运用丰富的互动活动和独特的人性手法开展营销,满足人们更高、更复杂的需要,才是现代企业营销的出路所在。如大型商场可以举办娱乐广场, 围绕营销活动组织群众献演节目、时装表演、曲艺、卡拉OK等文娱活动,以及赈灾、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使营销脱去“商味”增加互动体验,吸引消费者;开辟集购物、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等,充分挖掘与展现传统商业文化特色、民族风情、建筑风格,增添美学性、知识性等。例如每当节假日,珠江三角洲许多人举家驱车到百十公里的省城,前往某一特定的商场、购买中心,参加商场开展的互动游戏活动,新产品会等,选购包括已定的必需品,也包括即时引发的冲动性购买。既购物又观光,还有美、雅、舒、乐的享受,人们突然感到购物是如此惬意、快乐,而形成一种新的风尚。

结束语

社会经济越发达,人类对服务和体验的需求越强烈、越多,最终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甚至成为社会发展阶段的终极需求品。如何满足这种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就要在体验设计上下功夫。可以证明:体验设计就是生产力,通过体验营销将其转换成生产力,并用于改善人类生活。体验设计作为生产力负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以及给人类以人文关怀的使命。作为零售业的体验营销设计必须牢牢把握“人”这一主题,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综合性、多变性的需求。

[2]邵一明 .体验营销的参与实施[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姜齐平 .体验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新零售经济论文篇(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