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南方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4 15:13:34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篇(1)

经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文情怀,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优化教育发展路径、厚植教育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要真正内化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关键有赖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不懈行动和稳健步伐。峰会汇集优秀论文近百篇,发表主题演讲42人,14位专家学者和参会者与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研讨。

南方教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部级答辩。在完成了部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南方教育论文篇(3)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民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内有军阀混战,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外有帝国主义国家插手的分裂活动,使得民族矛盾激烈凸显,民族教育问题显著突出,选择边疆基础教育来研究,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当时边疆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做一澄清,对现代民族教育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区域上选择边疆,首先边疆的教育历来被忽视,边疆的教育发展更是步履缓慢。然而,民国政府成立以来,社会动荡不安,边疆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使得民国政府深深地意识到了边疆的民族问题对于维护统治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教育乃民族问题之根本,是解决其他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为抗日和国防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故本研究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期望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学界各家历来对于边疆教育尤为重视,关于边疆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多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国防和抗日的需要,大力发展边疆民族教育。于1930年2月成立蒙藏教育司,依照三界二中全会关于“优待蒙藏学生的决议”,教育部会同蒙藏教育委员会相继颁布了《蒙藏委员会保送蒙藏学生办法》和《待遇蒙藏学生章程》,其中对蒙藏学生的学费以及升学优待政策有明确的规定。1935年教育部依据中央常务委员会关于“蒙藏教育的决议”,制定并颁布《推进蒙藏回苗教育计划》,将边疆学生的优待范围扩大至苗回学生,进一步扩大了边疆民族教育的范围。除此之外,蒙藏教育司于1943年将历年来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成《边疆教育法令汇编》(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4年),同年还编辑印行了《边疆教育概况》(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4年),具体记录了民国24到民国31年间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概况,其中对于边疆基础教育发展的激励教育政策有所涉及,随后1947年又出版的《边疆教育概况续编》(教育部边疆司印,1947年),具体记录了各省举办边疆教育的概括,并附有各项数据统计,对于各省的民族教育实施概况记录详实。尽管如此,但截止目前,尚没有专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展边疆基础教育激励政策研究的成果,涉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教育史和民族政策史等著作中的部分章节中,或是对某些教育机构的相关研究中,相关论文也只涉及到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某一方面,笔者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以下分析:

(一)在边疆史和教育史专著中的相关研究

最早的一本有关边疆教育的著作是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的刘曼卿女士的《边疆教育》,该书是刘曼卿女士亲赴康藏历时三个月之久,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所编著的,全书分为三篇,其中在第三篇“计划”篇中对于实施边疆教育的理论原则、教育经费的规划、师资培养等有具体的阐述,其中师资培养中对于教职员的激励政策深刻的见解。[1]另有曹树勋的《边疆教育新论》一书不仅对于边疆民族教育的方针、边疆教育的语言和经费有所涉及,尤其是对于边地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优待政策进行了具体的论述。[2]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民国教育史专著是熊明安编著的《中华民国教育史》,该书第七章中,对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推进边疆教育的主要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其中关于教员的激励政策有所涉及。[3]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还有:高时良的《中国教育史论丛》(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申晓云主编的《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二)在民族教育史和民族政策史中的相关研究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吴明海主编的《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该书的第二章是关于中国近代中央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其中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教政策的论述中具体阐述了有关边疆民族学生在经费,升学等方面的优待政策以及对于边远地区教育督导员的相关优待政策。[4]另有滕星、王军编著的《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其中第十一章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史中对于少数民族的激励教育有所阐述。[5]相关的论文中有代表性的有马廷中的《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一文中对民国时期颁布的边疆民族教育法令、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工实行的奖励政策、对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实行的倾斜政策、发展民族初等教育的政策等做了全面的论述。[6]除此之外,相关的论文还有: 张双志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载《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张建中的《战后边疆教育的衰退及其原因分析》(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1卷第5期)、周泓的《民国时期的边疆教制度》(载《民族教育史》,2000年第4期)。

(三)在对民族管理机构研究中的相关研究

对民族管理机构的相关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王海文的硕士论文《南京国民政府蒙藏教育司创设及其实践研究》一文,在描述蒙藏教育司的创设动因、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基础上,对于边疆教育政策的制定,边疆教育的视导与考察,教材编译与边疆文化研究,边疆教育经费及师生优待等做了系统介绍,其中边疆教育经费及师生的优待占有很大的篇幅。[7]期刊论文方面有田正平、张建中合作的《近代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创立与演变—-以中央政府一级为中心的考察》一文,其中对于中央一级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机构性质和作用做出了如下概括:“这一部门是近代中央政府出于解决边疆危机和在边疆地区发展新式教育的需要得以设立,在抗战期间获得快速发展,并在20世纪40年代末最终形成,部门的设立为推动近代边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周竞红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一文中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教育政策中有关边疆基础教育经费以及对蒙藏学生的招生政策上的优待都有具体详细的阐述。[9]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朱慈恩的论文《蒙藏委员会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等。

(四)以某类专题为中心的相关研究

1.专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学生的激励政策的相关文章:张建军的《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一文中就优待蒙古籍学生升考内地大专院校的政策法规,做了系统论述,对当时蒙古籍学生升学保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全面的阐述。[10]余书麟的《战后我国边疆教育建设之途径 》一文中提到边疆师范生除了享受内地师范生同等待遇外,学习期间的医药、书籍费用均由国家提供,并且免除徭役,作为对学生的激励。[11]与此相关的文章还有: 曹树勋的《抗战十年来中国的边疆教育》(载《中华教育界》复刊,1947年第1卷第1期)、王一影的《泛论边疆教育夷族青年的教育与训练》(《边政公论》,1941年第1卷第3、4期)。

2.专门研究国民政府捐资兴学问题的相关文章:李敏的《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的历史动因》一文从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和政府的政策激励两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历史动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2]高耀丽的《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以及启示》一文对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关于社会团体的捐资兴学的激励的阐述是一个重要方面。[13]

3.专门研究边疆师资的相关文章。顾岳中在《抗战建国中我国社会教育及边疆教育概况》分为边疆学校员生之救济;边疆教育师资之训练;边疆学校及教育机关之增设三部分,期中对于边疆基础教育的激励政策做了系统的阐述。[14]此外黄熙庚的《边疆教育的特性及其应有之设施》一文中关于边疆师资训练中对于改善边疆师资待遇有详细的论述。[15]武志华2010年发表的硕士论文《国民政府蒙旗教育政策及相关措施》在蒙旗教育政策与实践中有关于师资培养与师生优待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16]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方东澄的《边疆教育问题概况》(《边疆半月刊》,1937年第2卷第2期)、宗亮东的《边疆教育的三个重要问题》(《教与学月刊》,1940年第5卷第7期)等。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总体来说,学界已经对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教育政策方面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这些成果对于深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和充足的条件,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边疆基础教育激励政策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缺乏整体的研究。对于民国时期时期边疆民族教育激励政策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学界尚没有一部专门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为题的成果,大多是以激励政策的某个方面为题展开的研究,而且散见于民族史,民族教育史和边疆史等的研究成果也不多。

(二)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对政策的罗列和陈述上,缺乏对政策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于实施效果也只是做数量上的罗列,而对优缺点,社会影响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的挖掘不够,亟待进一步的拓展深入,这也正是后续研究中有待深入挖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曼卿.边疆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曹树勋.边疆教育新论[M].台湾:正中书局,1945.

[3]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马廷中.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7]王海文.南京国民政府蒙藏教育司的创设及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8]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创立与演变——以中央政府一级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8,(3).

[9]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

[10]张建军.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J].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9).

[11]余书麟.战后我国边疆教育建设之途径[J].教育杂志1947,(2).

[12]李敏.论南京明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的历史动因[J].南方论刊,2007(8).

[13]高耀丽.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以及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3(3).

[14]顾岳中.抗战建国中我国社会教育及边疆教育概况[J].教育杂志,1939,(12).

南方教育论文篇(4)

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因此,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在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使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1]。目前,河南省有4所高等院校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以下简称郑大体院)。本文通过对这4所高校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高校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了解河南省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为促进河南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4所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现状

1997年,我国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学科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将其中的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4个二级学科,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均是按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和招生,河南4所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截至2011年招生专业涵盖了四个二级学科,其中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郑州大学和郑大体院未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  4所高校各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现状分析

2.1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郑州大学  01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 02城市社区体育研究03体育文化传播 04体育社会学*;河南大学  01学校体育学* 02体育管理学* 03体育社会学* 04体育运动心理学;河南师范大学  01学校体育学* 02体育社会学* 03体育管理学* 04体育伦理学;郑大体院  01体育教育心理学 02体育史学(注:*代表设置频率较高的研究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4所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设置主要为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属于体育管理领域、体育与社会领域和学校体育领域,而且是这些领域中相对较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郑州大学设置的城市与社区体育研究属于社会体育领域,体育文化传播属于体育文化领域;郑大体院设置的体育史学属于体育历史领域,还有河南师范大学设置了体育伦理学。相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4所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领域有些狭窄,数量相对较少,对于体育经济、体育传播、体育美学等领域都没有涉及。

2.2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物学、医学和体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科学。[2]该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较高,既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经验,还要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技能等。四所高校只有两所大学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为:河南大学  01运动技术动作诊断分析优化02运动与健康促进03运动生理生化理论与实践;河南师范大学  01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研究 02运动技术动作诊断与优化。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对师资和硬件器材要求较高,4所高校中只有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招收此专业硕士研究生,但设置的研究方向数量很少,而且从培养方向上看服务人群侧重运动员。研究方向的单一,就会造成研究生就业困难,应多设置与医学相关的专业。但高校也不能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要在逐渐提高本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上,结合本省市经济市场状况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

2.3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体育教学理论与训练实践的不断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4个二级学科中,是我国高校学科点最多的学科。4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为:郑州大学  01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02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03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6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7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8合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9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  01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3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4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5乒、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6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7运动竞赛与训练*;河南师范大学  01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2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6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7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8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9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0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1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2一般训练理论与实践*;郑大体院  01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0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注:*表示按研究领域划分的研究方向)。

   从河南4所高校2011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也可以看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方向设置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我国该学科研究方向的划分一般分为两种模式:研究领域型和运动项目型。河南4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总数有33个,其中按运动项目设置的有28个,占84.8%,按研究领域设置的有5个,其中郑州大学设置2个,其它3所院校各设置1个研究领域型研究方向,仅占总数的15.2%。可见河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方向集中在体育运动项目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设置频数统计,主要有篮球、田径、排球、体操、乒网、健美操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居多,不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在研究方向上各高校趋于同化,没有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只有郑州大学设置的合球运动,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能够体现本校的特色。

2.4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河南大学的该专业是本校的特色学科,但主要集中在武术专业的培养,所设置的3个研究方向均为“武术……”的研究 ;郑州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设置了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类研究;郑大体院开设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了本校的特色。

但是,各高校对专业方向设置的表述比较杂乱,过于笼统,从名称上很难告知其培养什么养的人。建议各高校加强联系和交流,确立较为统一和合理的设置标准,促进该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3 小结

河南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涵盖了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最为丰富,但侧重按运动项目划分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设置领域较窄,建议多跨学科设置方向,和国内外新兴学科接轨,促进交叉和边缘学科发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武术方向的培养,应利用中原武术特色的优势,积极拓展和开发传统养生体育和民族民间体育的研究。

总之,河南高校体育学硕士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形成较稳定的设置体系,各个高校应加强交流和研讨,统一研究方向的设置标准,使同类专业方向的表述形式和名称具有一致性。同时要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增设新兴学科的方向点,在具有传统优势的三级学科下再细化研究方向,形成更完善的专业体系,体现各自的学科特色。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27(9):3-22.

南方教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8-02

一、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是越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最具革命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学说。与1945年中共七大把思想和马列主义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一样,越共在1991年召开的七大上也提出胡志明思想,并且确立胡志明思想的指导地位。

(一)马列主义时代观教育

根据对时代性质和特征的把握判断,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即从教育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转变到建设符合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宣扬依附大国的发展战略转变到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从自我封闭式教育向全方位开放式教育转变;从提倡发展计划经济转变到提倡市场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

越共认为,必须让全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全面开展科学社会主义教育。这一教育基本内容主要有: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越共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解放人类免受剥削压迫,实现公平、平等,社会进步,创造人类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越共九大明确指出:越南革新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从越南社会的实践和生活出发进行革新,参考世界的好经验,但不照搬任何现有的模式;三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认识。在越共七大制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中详细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的七大特征[1]。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教育

在越南的马列主义教育中,比较偏重列宁主义教育,特别是大力宣传与开展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教育。这既表明越共决意走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表明越共的革新开放路线不会偏离马列主义方向[2]。

(四)胡志明思想教育

越共认为解决国内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只能用改革来实现,而改革的出路就在于走符合越南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胡志明思想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包括:一是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民族革命和解放的思想。他认为:民族解放革命要想胜利,必须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民族解放革命的力量包括全民族;民族解放运动必须创造主动地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必须沿着革命暴力道路进行[3];三是民族团结的思想。胡志明提出“爱国传统、仁爱、深情、团结公众”的越南民族精神是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四是党的建设思想。

二、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是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线。越南通过推进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马列主义本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注入了活力。越共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一)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越共通过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包括,一是加强党的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教育,以提高政治本领和智慧;二是继续革新、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和政治系统,提高党员素质;三是继续下大力气同步革新干部工作,重视保卫内部政治工作;四是革新和提高党的检查、监督水平;五是继续革新党的领导方式。

(二)在高校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经过多年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积累,越南高校已经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马列主义教育体系。目前,越南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总体情况是:第一,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从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名称、课程设置到教材选用、基本内容都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而且都规定为必修课;第二,对于高等院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越南教育部不仅经常性地收集各高校关于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意见与建议,而且还设有多项招标课题,专门探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与改革;第三,注重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越共的方针政策贯彻到教学中;第四,积极尝试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各高校正在努力尝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对普通群众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舆论宣传与引导是越共马列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越南的舆论宣传与教育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以通俗化的理论来影响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越共执政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越南还出版了越文版的《选集》、《邓小平文选》等著作,以帮助越南人民了解和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了鼓励人民购买和阅读此类书籍,越南规定一律九折优惠[2]192。

三、越南教育模式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我国高校也应当借鉴学习越南经验,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的工作核心。高校应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把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列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列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巩固马列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列主义者[4]。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越共八届二中全会决议要求,必须对教育培训方法进行革新,克服单向的传授方法,树立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把先进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的学习条件与研究时间,尤其是大学生。

同样,我国的马列主义也不是教条,高校在坚持中国化马列主义教育的同时,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来指导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首先,革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信息、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其次,革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其他学科的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再次,革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其必须要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5];最后,革新校内教育环境建设与校外教育环境的相互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统筹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实现全方位的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丰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随着越南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越共及时对教育形式载体作出新的调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的已不再完全适用,有的将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因此,改进原有形式,创造和利用新载体,以顺应时代要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采取互动式、案例式、专题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主客体、师生认知、师生情感的互动,促进多维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的目的;二是使用现代化教学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网络化和多媒体教学;三是开展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加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和谐高校文化环境。把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理念融入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中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四)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越共一方面注重利用高校的辐射教育作用开展马列主义学习与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等高校发行了《关于当代马列主义的若干问题》、《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等著作,提高了全党全社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为革新开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障、社会环境与人才支持,有力促进了越南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像越南一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以推动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十分必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要以社会和人为本,强化自身建设和发挥功能效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来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更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改变过去的封闭状态和教育经济工作相分离的“两张皮”状态,要决定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的方向,直接推动经济、业务工作发展;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对社会生活的价值认同。对社会生活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认识;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社会信息的引导。要利用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教育大学生认清形势、顺应主流、参与竞争[6];五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尝试借助社会支持来联合运作,这样,既减轻了高校经费的压力,又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慎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2.

[2]赵康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麦光胜.胡志明思想教程[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35-49.

南方教育论文篇(6)

21世纪,世界已正式迈进知识信息经济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落到人才竞争上。为了让中国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势必得在人才的质量上把好关,下功夫。而培养人才的大计始终要归于教育。

一、研究意义

教育学目前在我国逐步拥有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体育训练教育学等二级学科。我国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是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育研究人员。高校往往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出大批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1]。在未来,随着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规模渐渐扩大,关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全日制教育学硕士也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湖南五所具有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点的高校的培养方案,以此进行比较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点下分七个二级学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2.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教育学硕士点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三个二级学科。

3.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是湖南省高校中教育学的领军者。拥有湖南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下分十一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育技术学。

4.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学的硕士点。对于职业教育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独树一帜,成果颇丰。

5.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全日制学术型的硕士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文献资料,阅读、收集、借鉴和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在联系各学校培养方案的视域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统计分析法。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研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拟用图表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对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

3.比较分析法。以客观的、系统的、统计的方法对湖南五所高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个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研究方向、学制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五所高校培养目标高度统一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经过对各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总结分析,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描写文字不尽相同,但是其目的高度一致。均为了培养适应我国教育实情,熟练掌握系统教育学理论知识,热爱祖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能,能在科研岗位做出创新研究的人才。均要求研究生掌握行业内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

(二)五所高校主要研究方向各有所长,湖南师范大学覆盖最广

这五所高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其中涉及最全面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基本覆盖了教育学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除此之外,湖南大学在教育史、成人教育学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方向上独树一帜,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方向研究最为深入。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学这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上,五所大学基本都有覆盖。

(三)五所高校均实行弹性学制,培养方式均注重实践

湖南这五所高校对于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均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5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常规学习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在学分和分期考核制度上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由导师进行具体指导,注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中南大学教育学学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2]。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均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全方面地监管与评价测量,保证培养质量,并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实践教学后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做好教学结果的反馈工作。

综合五所高校的培养方式,对于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均采取学分制,中期考核制度。这些做法都很看重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体现高校都在逐渐与社会实践接轨,纯理论学习时代已经远去,导师的作用日趋重要。

(四)五所高校课程设置分布研究

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3]。分析比较湖南这五所高校的相关具体课程设置之后,可以一窥利弊,取长补短。期望能对提高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通过分析各个高校相关的课程设置,发现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限选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等。均允许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均要求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加修所考取学科专业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这是提高跨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必要措施。

五所高校的公共学位课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生综合英语。

关于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各个学校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其中,教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史在五所高校均属于专业学位课,而德育专题与教育社会实践专题却仅有一所学校即湖南师范大学设置,其中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教育管理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社会调查与统计课,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都把教育名著导读设置成了专业学位课,这与这两所学校跨专业学生居多不无关系,在研究生一年级阅读多本教育名著对快速提高其专业素养有很大的益处。实际上,德育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极其重要的课程,为师者无德便教不出好学生。虽德育不是所有高校的专业必修课,但是笔者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一生的最重要的必修课。

关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笔者搜集了五所高校的限选课与任选课课程,总结如表1所示。

南方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教育方面

近年来由于对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云南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者很多都希望能通过对云南文化教育的反思,为当今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王丽云的《晚清留日学生与云南近代化》,指出了晚晴留学的背景,整个过程,尤其是对云南社会变迁和近代化的作用。《论唐继尧对云南近代教育的贡献》指出唐继尧对云南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贡献,并作了积极的评价。孔令琼的《清末民国时期云南沿边地区民族教育与边防近代化》,指出沿边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对巩固国防,救亡图存和奠定现代教育基础的作用。王振刚的《学界对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著述研究综述》指出了现在学界对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学术史研究的不足,从民国时期边疆研究学人、学术刊物、研究机构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值得注意的事,抗日战争时期中东部大量学校、教育文化机构迁入云南,在自身运转发展的同时,对云南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夏绍先的《抗战时期云南的教育――内迁院校与云南教育的发展》,介绍了云南教育的薄弱基础情况,院校内迁对云南教育师资、教育理念管理、教学资料器材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并且阐释了这一时期迁入云南的高等院校对云南教育长期发展的促进作用。周本贞、余冰释《论西南联大的历史贡献》,从迁入西南联大的师生的价值取向、心理抉择和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再现了当时西南联大师生的心路历程,得出结论是西南联大师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在艰苦环境下坚持学习和工作,为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它有关西南联大某一方面的研究文章还有很多,主要是从重要人物、办学过程、联大精神、与当地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2交通变迁

伴随着云南在近代的对外开放,滇越铁路的修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西方影响的渗入,教育文化的现代转型,近代云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抗日战争时期东部学校、机关、工厂迁入云南,滇缅公路通车,又一次引起了云南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迁。

车辚的《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观念变迁》介绍了滇越铁路修通后,西方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器物传入云南,产生了云南整个社会观念的变迁。盛美真、李维昌的《试论近代社会转型中云南多民族地区社会风尚变迁的特点》,指出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交通因素的影响很大,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风尚变迁呈现与内地不同的特点。盛美真、维昌的《论近代社会转型中云南多民族地区社会风尚变迁的特点》,认为社会风尚的变化呈现出与东部沿海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即交通条件的改善是近代云南社会风尚变迁的契机和动力。

有关滇缅公路方面,江云岷的《滇缅公路沿线经济发展评析》,侧重于从滇缅公路对沿线经济生活变迁的角度,指出滇缅公路的修建对沿线的商贸、服务、交通、城镇、医疗卫生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崔巍的《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与滇缅公路的修建》,指出在滇缅公路的修建上,英国和中国存在着外交博弈,在英国总体上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的同事,由于国民政府的努力和英国的现实国家利益,英国在修建滇缅公路和运营公路的具体事宜上与中国进行合作,这对中国抗战事业是有利的,但是英国也在一些事物上以此施压使中国让步。贾国雄的《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修建及运输述论》,指出云南人民在修建滇缅公路过程中的巨大牺牲和公路对支援抗战的重大作用,以滇缅公路为视角考察了国民政府的战时运作情况。有关滇缅公路某一方面、某一细节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把滇缅公路放在特定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考察滇缅公路对云南社会变迁的作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3民族风尚

南方教育论文篇(8)

母语音乐作为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产物,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国内音乐教育界的相关学者大都发现,在面对西方和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在哪里?1995年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专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为题进行了研讨。到会的民族音乐理论及表演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界定、母语音乐教育的困境及建构、规划、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王耀华教授曾提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提供大课堂(社会的民族音乐环境)、中课堂(学校课外民族音乐活动)、小课堂(民族音乐各种课的教学)的结合。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包括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形态学、价值观念等。”李妲娜认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国民音乐教育应把体现民族文化气质和民族音乐形式的曲目纳入音乐教材”等等。

在此基础上,各高校也都有了母语音乐教育的实践尝试。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侗族大歌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设立蒙古长调大专班、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进行探索,福建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正在开设的南音演唱传习班,江西赣州学院和梅州嘉应学院先后将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引进课堂等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也做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等明确的规定,各地中小学也在不断的开发适合本地区的校本课程。诸如此类的实践尝试无疑都是很好的开端。

然而,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实施母语音乐教育不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不尽相同的困难与处境。云南这一地处祖国边陲的多民族省份,在母语音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诸多的现实困境。

二、 云南实施母语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1、云南音乐文化多样性难以有效阐释的困境

云南有26个民族,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链。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泼水节、刀杆节、插花节、火把节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伴随着这些节庆、仪式的是丰富而富于特色的音乐舞蹈。因此,云南又被誉为“歌的故乡,舞的海洋”。世世代代的人们把整个生命的意义都投入到美妙的歌声和神秘的舞蹈当中,那里承载着他们祖祖辈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处的生命历史信息,是他们的历史、生命、精神外化的结晶。

云南母语音乐文化的形式不可谓不丰富。从一方面来说,这些都为母语音乐教育提供了可滋利用的潜在文化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些多样化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的主流音乐教育中,又由于其复杂多变而缺乏一种便于推广、传承的有效途径。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说,一种缺乏自身阐释能力的教育资源是不能被有效的用于学校教学过程当中的。因而,在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当面对云南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2、 云南母语音乐教育在西方音乐中心论影响下的困境

20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基本上经历了四次大的历史变革,这四次大的历史变革影响到了中国各个地方的音乐教育,云南亦不例外。在这四次大的历史变革中,强势一方以科学、高雅、先进等符号标签长驱直入,而弱势一方则以心理上的顶礼膜拜,行为上的被动接受,不折不扣的全盘接收。近一个世纪以来在这种文化惯性的影响下,大多数师生形成了西方音乐文化是先进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则是落后的粗俗的、不科学的文化观念,以致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难以摆脱西方殖民文化的后殖民怪圈。

云南虽处我国西南边陲,但同样受此影响。如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是云南构建母语音乐教育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3、 汉族传统音乐文化对云南母语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

按照文化渗透理论来说,强势文化会伴随着经济、政治等相关强势媒介逐渐渗透、改变弱势一方。而我国汉族文化以其海纳百川之势,不断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学术界对中国音乐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汉族音乐的角度进行的。譬如中国音乐史、中国乐理、中国传统音乐等教材的编写、课程的教学更多的都侧重于汉族音乐知识、理论的梳理总结。虽有各少数民族音乐志的编撰、整理工作,但并没有有效地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这也不能不说是音乐文化多元传承中的缺失。

云南由于处于祖国的边陲地带,经济相对落后,且又以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并存,无疑会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这又是云南在实施母语音乐教育时所面临的困难。

无论困难再大,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来说,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正是这些不同的传统文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是现代文化使然。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些萌发自不同传统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三、 云南实施母语音乐教育的理论对策

1、 以各地州音乐文化特色为背景、地州师范院校为依托,构建本民族音乐学科理论

云南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之所以困难重重,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种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形态缺乏强有力的自身阐释能力,在当今的主流音乐教育环境下显得难以梳理归纳,进而在其自然传承难以有效进行的当今社会中,学校的传承也显得羸弱无力。

要解决此一问题,地、州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就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其学术高地的作用。云南共有8个地级市和8个自治州,各地市州基本都设有师范学院或师专学校,这些院校的音乐系科作为“工作母机”正可以充分依托自身区位、文化优势,立足本土,充分调动一切可兹利用的资源(如与文化馆等研究单位、本地知名艺人加强沟通,刚刚颁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录中,就有文山铜鼓舞传承人陆孝宗、黄正武的名单),深入研究本乡本土的音乐文化资源,从一种音乐理论的研究逐步过渡到一种音乐学科理论的构建,进而反过来指导音乐理论的再研究,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机制,从而为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奠定自身坚实的基础。

2、 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中西音乐文化之价值,打开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殖民枷锁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内特尔在1992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大会发言中提出“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点(管建华:《音乐民族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中国音乐》(增刊续集),1995. 4.);20世纪70年代,德国音乐教育对音乐的理解也开始由“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金经言:《德国音乐教育中的若干新动向》,《中国音乐》,1996第2期);澳大利亚音乐学家彼得·邓巴·霍尔认为音乐是“文化的一种产品……不同类型的音乐,属于、代表、事实上解说着不同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桂勤编:《关于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主义的界定》,《中国音乐》(增刊续集),1995. p67)。上述这些对音乐本体的界定反映出了一些相同的学术人文思想——音乐是一种文化,对音乐的理解必须放到具体的“情境”(context)之中方能得出准确的阐释。因而,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过去被认为是圭臬的东西其实也是人为构造出来的,过去可以不加思考不用证明的公理,现在如果自上而下地强加在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现实之上,就难免有虚妄的嫌疑了”。(叶舒宪:《谁破译了达芬奇密码?》,《读书》,2005年第1期)

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出发就有了多元文化并存的需求。在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会上,与会专家发出了关于各级教育部门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倡议书,从学科和学术方面来讲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学科的转向,是学术视野转向全球视野的反映。有助于打破西方音乐一元中心论的影响,使我国的音乐教育真正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管建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

云南的音乐教育应该趁此东风,迎头赶上,以开阔的胸襟,理解、容纳多元的音乐文化,以此打破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后殖民影响。

南方教育论文篇(9)

母语音乐作为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产物,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国内音乐教育界的相关学者大都发现,在面对西方和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在哪里?1995年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专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为题进行了研讨。到会的民族音乐理论及表演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界定、母语音乐教育的困境及建构、规划、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王耀华教授曾提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提供大课堂(社会的民族音乐环境)、中课堂(学校课外民族音乐活动)、小课堂(民族音乐各种课的教学)的结合。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包括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形态学、价值观念等。”李妲娜认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国民音乐教育应把体现民族文化气质和民族音乐形式的曲目纳入音乐教材”等等。

在此基础上,各高校也都有了母语音乐教育的实践尝试。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侗族大歌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设立蒙古长调大专班、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进行探索,福建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正在开设的南音演唱传习班,江西赣州学院和梅州嘉应学院先后将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引进课堂等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也做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等明确的规定,各地中小学也在不断的开发适合本地区的校本课程。诸如此类的实践尝试无疑都是很好的开端。

然而,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实施母语音乐教育不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不尽相同的困难与处境。云南这一地处祖国边陲的多民族省份,在母语音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诸多的现实困境。

二、 云南实施母语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1、云南音乐文化多样性难以有效阐释的困境

云南有26个民族,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链。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泼水节、刀杆节、插花节、火把节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伴随着这些节庆、仪式的是丰富而富于特色的音乐舞蹈。因此,云南又被誉为“歌的故乡,舞的海洋”。世世代代的人们把整个生命的意义都投入到美妙的歌声和神秘的舞蹈当中,那里承载着他们祖祖辈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处的生命历史信息,是他们的历史、生命、精神外化的结晶。

云南母语音乐文化的形式不可谓不丰富。从一方面来说,这些都为母语音乐教育提供了可滋利用的潜在文化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些多样化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的主流音乐教育中,又由于其复杂多变而缺乏一种便于推广、传承的有效途径。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说,一种缺乏自身阐释能力的教育资源是不能被有效的用于学校教学过程当中的。因而,在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当面对云南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2、 云南母语音乐教育在西方音乐中心论影响下的困境

20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基本上经历了四次大的历史变革,这四次大的历史变革影响到了中国各个地方的音乐教育,云南亦不例外。在这四次大的历史变革中,强势一方以科学、高雅、先进等符号标签长驱直入,而弱势一方则以心理上的顶礼膜拜,行为上的被动接受,不折不扣的全盘接收。近一个世纪以来在这种文化惯性的影响下,大多数师生形成了西方音乐文化是先进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则是落后的粗俗的、不科学的文化观念,以致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难以摆脱西方殖民文化的后殖民怪圈。

云南虽处我国西南边陲,但同样受此影响。如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是云南构建母语音乐教育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3、 汉族传统音乐文化对云南母语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

按照文化渗透理论来说,强势文化会伴随着经济、政治等相关强势媒介逐渐渗透、改变弱势一方。而我国汉族文化以其海纳百川之势,不断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学术界对中国音乐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汉族音乐的角度进行的。譬如中国音乐史、中国乐理、中国传统音乐等教材的编写、课程的教学更多的都侧重于汉族音乐知识、理论的梳理总结。虽有各少数民族音乐志的编撰、整理工作,但并没有有效地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这也不能不说是音乐文化多元传承中的缺失。

云南由于处于祖国的边陲地带,经济相对落后,且又以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并存,无疑会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这又是云南在实施母语音乐教育时所面临的困难。

无论困难再大,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来说,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正是这些不同的传统文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是现代文化使然。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些萌发自不同传统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三、 云南实施母语音乐教育的理论对策

1、 以各地州音乐文化特色为背景、地州师范院校为依托,构建本民族音乐学科理论

云南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之所以困难重重,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种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形态缺乏强有力的自身阐释能力,在当今的主流音乐教育环境下显得难以梳理归纳,进而在其自然传承难以有效进行的当今社会中,学校的传承也显得羸弱无力。

要解决此一问题,地、州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就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其学术高地的作用。云南共有8个地级市和8个自治州,各地市州基本都设有师范学院或师专学校,这些院校的音乐系科作为“工作母机”正可以充分依托自身区位、文化优势,立足本土,充分调动一切可兹利用的资源(如与文化馆等研究单位、本地知名艺人加强沟通,刚刚颁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录中,就有文山铜鼓舞传承人陆孝宗、黄正武的名单),深入研究本乡本土的音乐文化资源,从一种音乐理论的研究逐步过渡到一种音乐学科理论的构建,进而反过来指导音乐理论的再研究,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机制,从而为母语音乐教育的实施奠定自身坚实的基础。

2、 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中西音乐文化之价值,打开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殖民枷锁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内特尔在1992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大会发言中提出“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点(管建华:《音乐民族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中国音乐》(增刊续集),1995. 4.);20世纪70年代,德国音乐教育对音乐的理解也开始由“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金经言:《德国音乐教育中的若干新动向》,《中国音乐》,1996第2期);澳大利亚音乐学家彼得·邓巴·霍尔认为音乐是“文化的一种产品……不同类型的音乐,属于、代表、事实上解说着不同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桂勤编:《关于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主义的界定》,《中国音乐》(增刊续集),1995. p67)。上述这些对音乐本体的界定反映出了一些相同的学术人文思想——音乐是一种文化,对音乐的理解必须放到具体的“情境”(Context)之中方能得出准确的阐释。因而,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过去被认为是圭臬的东西其实也是人为构造出来的,过去可以不加思考不用证明的公理,现在如果自上而下地强加在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现实之上,就难免有虚妄的嫌疑了”。(叶舒宪:《谁破译了达芬奇密码?》,《读书》,2005年第1期)

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出发就有了多元文化并存的需求。在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会上,与会专家发出了关于各级教育部门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倡议书,从学科和学术方面来讲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学科的转向,是学术视野转向全球视野的反映。有助于打破西方音乐一元中心论的影响,使我国的音乐教育真正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管建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

云南的音乐教育应该趁此东风,迎头赶上,以开阔的胸襟,理解、容纳多元的音乐文化,以此打破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后殖民影响。

南方教育论文篇(10)

由于受到特殊地理环境、特殊地缘文化、特殊等因素的影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区别于内地沿海地区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认真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于加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要想加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该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自治区,西部和西南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陆上通道。云南还是国内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25 个少数民族中,有 13 个民族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有些民族甚至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宗教矛盾和种族矛盾等对云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2013年1月5日的缅甸内战殃及云南边境居民。加之云南毗邻“金三角”毒源地,成为“金三角”向国内渗透的主要通道,国内大批的毒贩聚集在云南边境地区,与境外贩毒势力相互勾结,“借道云南”的贩毒活动使云南边境的人民深受其害,这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很大。

(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制约之中

云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多是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脱胎而来,远离中心城市,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经济结构单一,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贫困现象一直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绝大部分边境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8%。边疆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经济发展滞后、信息封闭、小农意识浓重、缺乏竞争意识的环境中,容易安于现状,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能力,这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难度在无形中加大。

(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特殊的地缘文化影响之中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全省共有51个民族,其中人口5000人以上有26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十分典型,多民族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多语种,2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使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操26种少数民族语言。这26种语言分属汉藏、南亚两大语系的藏缅、壮侗、苗瑶、孟高棉4个语族,藏、景颇、彝、缅、苗、瑶、壮傣、佤德昂8个语支。同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语言、服饰、饮食、建筑、宗教、风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传统,边疆各民族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因此,如何求同存异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特殊的影响之中

云南境内民族众多,在全国颇具特色,除了各少数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以外,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并存。云南全省约有 437 万人信仰宗教,占全省总人口的 10% 以上,其中 90% 以上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信仰宗教有的甚至整个民族都信教,如拉祜、景颇、苗、彝、怒、哈尼、独龙、傈僳、普米、佤等民族,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群众绝大部分信教。无论是哪种宗教都会对各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少数民族群众对于外来的意识形态有抵制情绪。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很多村寨与缅甸、越南相邻,边民交流频繁,境外不良习俗影响和宗教文化渗透从未停止。云南边疆各民族大学生受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信仰、思维定势和价值观,必然对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易接受。因此,寻找有效的途径做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影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除了本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之外,还包括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共性因素,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脱节

通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思想教育中,向学生传授的都是“正面”的道理,局限于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对于现实中出现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讲不清时就尽量回避;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理论修为不能从理性思维的高度对其进行科学而透彻的分析,这些只会导致学生消极的敷衍或者抵触心理,这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脱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耳濡目染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媒体谎言不断、官员贪腐泛滥、国民道德滑坡,如果教育者不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必然会使学生对教育的真理性难以信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注重理论的灌输,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缺乏广泛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的灌输,而教育内容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需求。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管理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来,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从而导致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严重脱节。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环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往往多数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各系各班派出代表参加,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使个体的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从而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灌输型教育,是单向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传输过程,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出现学生学完就忘记的现象。这种灌输式教育注重讲大道理、唱高调,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往往使学生对所授的道德规范予以排斥和抗拒,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环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特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引导下,营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环境。

首先,创建开放公平的经济环境。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滞后,但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政府要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环境的建设,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创建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竞争中来,同时解决好社会经济领域的矛盾;健全市场法规,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又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公平机制,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的经济环境。

其次,建立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靠近边境,缅甸内战时常殃及云南边境居民,加之深受金三角“借道云南”贩毒活动其害,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消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一是规范边境管理机制,加强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的治理;二是加大的打击力度,同时增强广大群众的拒毒防毒意识,动员社会所有力量参与禁毒防艾工作;三是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维护边境安全,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和平崛起”外交策略,为提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

再次,营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云南边疆各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又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努力营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一是着重举办云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积极宣传、展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二将团中央、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开展的活动与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三是发挥媒体、电视、网络的作用,结合各种节庆及有关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

最后,构建和谐的宗教环境。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境外各种势力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宗教渗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针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政府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宗教环境:一是坚持贯彻党的自由政策,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着力将宗教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创新管理手段,做好基层的宗教工作;三是深入各宗教活动场所,广泛接触各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摸清当前存在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四是正确分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现象,防范和打击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引导宗教工作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是各民族混居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与汉族在民族心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想提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是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指导人员,采取面对面的个体互动、建立短信互动平台、人性化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面对现实;二是系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主动地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谈心,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如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就业问题、生活适应性问题等。三是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四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和压力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

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强调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熏陶和渗透式教育,除了理论的灌输之外,还应该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采取主题班会、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带领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身边发生的复杂社会现象;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和人格,如端庄的仪态、渊博的学识、高度的责任感等,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不知觉的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榜样来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和文化素养,确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发挥人格的渗透教育作用,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来促使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社会实践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如举办科技作品大赛、志愿服务和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基层、进村寨调查,收集一手资料,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族饮食、民族音乐、民族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认知水平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多创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和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的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素质,让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参考文献

[1] 云南统计年鉴2012(第27卷)[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9月.

[2] 宗教蓝皮书:立体交叉分布 多元宗教和谐共处[EB/OL]. http://.cn.

[3] 石书臣,高丽娟.中美高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7).

[4] 李春.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2).

[5] 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6).

[6] 王保安.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07).

[7] 任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

南方教育论文篇(11)

一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相关性。此点无论在国内外的实践,还是国内外的各种理论研究中,均证明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相关性。但是在现实实际中,这点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论证。比如,陕西也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庞大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支撑力,理应也是一个经济大省。然而现实中, 尽管陕西拥有丰厚的文化、发达的教育、高端的科技,但经济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的状况被学者称之为“陕西现象” 。本文通过河南和湖北两省的比较,进行相关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1.2样本选择理由

笔者选择这两省作为分析的样本,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河南,湖北两省无论是在区域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均具有相似。其次,河南和湖北在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差距。河南与湖北两省在中部六省中,中部六省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东西两个地区的发展势头均高于中部地区,形成了中部“塌陷”的形式。但是在中部地区GDP总量中河南位居中部第一位,湖北在处在第二位,所以说两者有比较的必要。再次,河南与湖北在高等教育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湖北省是我国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尤其是高等教育。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其中武汉大学生人数超过105万,居全国第一;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国家重点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内排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但是河南无论是高等教育人才,高等教育数量,重点院校数量均小于湖北省。

对于这种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距悬殊的状况在国内并不只是在河南和湖北两省有,此前还提过陕西以及浙江均有这种类似现象。因此本文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分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河南、湖北两省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分析

2.1 基本指标设定及说明

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因此这里的指标必须包括相应的子指标。这里,将衡量教育的指标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教育规模,采用的是每万人在校生数,这能更准确地反映和评价教育产出规模本身的变动情况。教育质量指标,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我们认为如果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教授的学生过多,就有理由相信,此时的教育质量是没有保障和可能低下的。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高素质人口比重,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出教育是否真正促进了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

2.2 教育规模分析

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的教育规模相较于湖北来说,两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时,湖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是河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2倍多,但是到了2011年,湖北的同期数只有河南同期数的1.57倍。河南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如湖北,但是发展迅速,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

也就是说在河南每个高等教育单位所培养的人是低于湖北省的,可能会说每个单位教育的人越少不越能集中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实际上,师生比方面,河南又是高于湖北的,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只能反映出一个事实,即,河南省的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适合的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是绝对不如湖北省的。

2.3 教育质量分析

我们采用的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具体原因前面已经介绍,这里面就不在赘述了。数据如下:

从数据上来看,河南的高校老师平均要比湖北的老师多交2个学生。而且两个省都存在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且不说质量方面,就是数量方面,也是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的1:14的标准。2009年河南的,师生比已经快要逼近1:20,远远超过国家的相关的规定。这进一步体现出河南省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严重问题。

2.4 教育效益指标分析

对于衡量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受到数据收集的影响,这里只有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湖北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53%,而河南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9%,可见两者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再从两个省的毕业人数进行分析。

在2005年,湖北的高校毕业人数还远远高于河南省,但是到了2011年,河南省的毕业人数却超过了湖北省。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数目较大,想要提升全省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2.5 结论

从三个指标来看,河南省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而且就目前的河南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并且受到历史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笔者并不认为河南的高等教育会实现跨越式地发展直至超过湖北省。而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前面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河南高等教育有以下问题:

a 顶尖学科的缺失。b 在2004到2009年,河南省的师生比一直在上涨,这看出河南省的师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

但是湖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缺陷。湖北省各地方高校规模发展不平衡,武汉市占了全省40%的高校,囊括了全部8所部属高校,在校生是地方高校的60%,特别是校均在校生几乎是地方高校的两倍,这说明湖北省省属高校存在着明显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为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小、资源配置不平衡,这又必然导致高校办学效益不高、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

三、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3.1 两省经济差异总述

河南与湖北两省同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内陆腹地,只要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均在中部之上。从现在众多的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已经处于“塌陷”的状态,而且经济结构相较于东部地区也为低水平的“二三一”的经济结构。并且中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部六省中,GDP总量以河南和湖北领先,江西和山西落后一些。本文重要集中分析河南和湖北之间的经济差异。

两省之间的经济差异分为省间差异和省内差异。后文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基于此项分类。

3.2 指标简介

本文是用泰尔指数法对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泰尔指数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H.Theil于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的不平等性,通常作为衡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该数值越小说明区域间不均衡程度越小,越大则相反。

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衡量收入差距的相对指标应具备以下五个性质:1、匿名性或无名性;2、齐次性;3、总体独立性;4、转移性原则;5、强洛伦茨一致性,即要和洛伦茨曲线有一致性。泰尔指数是目前唯一可以满足上述五个性质的指标。

用泰尔指数来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衡量总差距、组内差距、组间差距,以及组内差距、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这样就可以判断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内引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间引起的。该指标恰如其分的满足研究的需要[3]。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河南和湖北地区间的差异显得微乎其微,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地区内部的差异。如果,说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关系,那么河南与湖北之间高等教育的差异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内部的差异。

方差作为变异系数中,用得最多也是最简单的系数。如果我们把每个省视为一个单独的样本,计算组内方差这,来衡量省内的差异情况,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湖北省内部方差较大,内部差异相较于河南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武汉市GDP占湖北近三分之一,过多的经济资源集中在武汉一市,无疑是不利于湖北整体经济发展的。

3.4 结论

根据,泰尔系数分解法来看,河南和湖北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湖北省的省内差异十分明显。这对于,两个省之间高等教育的布局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

4.1 结论

本文将区域分为高等教育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试图找寻之间的联系。对于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本文从这三个指标入手,认为河南省无论是在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亦或者是教育效益方面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河南省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湖北省。但是两者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也都有其各自问题,前文已有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经济发展方面,两者之间差距从人均GDP还是泰尔指数分析法来看,省际之间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明显的是两者的省内差异,这点在在湖北省体现较为明显由于湖北省省内经济差异较大,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差异。

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与湖北省一致的情况,却出现高等教育发展大大落后的情况,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

参考文献: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