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地金融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39:45

农地金融论文

农地金融论文篇(1)

目前我国一些西部地区农村区域较大,部分金融机构服务半径过大,覆盖面只能达到乡镇地区,还远远达不到偏远乡村。该地区辖区的农户总数为98271户,农村信用社对全地区78854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占比80.24%,发放支农贷款卡62778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户集中度不高,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过于分散,贷后管理困难重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营成本高企之后,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下降。

2.部分农户存在认识偏差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户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定位不准,一些农户认为小额信贷在各地区推广只是走走形式;还有一些农户认为既然农村信用社可以不需要抵押贷款给他们,“跟风贷款”,借到的资金却没有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还有一些低收入农户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当作政府的扶贫款,认为都是国家的惠农政策,没有还款意愿,以至于部分贫困地区农户的小额信贷不良率骤然上升,影响了其他农户的贷款信用额度。

3.信贷人员激励不够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一旦发生了难以抗力的自然灾害时,由于农户小额信贷没有足额的抵押担保,信贷员给农户的贷款到期全额收回的风险就在提高。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采取的仍然是“谁放谁收”和绩效挂钩的信贷管理体制,现代五级风险五级分控和贷后管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出于对个人工资、奖金等绩效的考虑,对农户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缺乏激励。

4.小额信贷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较低,多为1万元~10万元,这样的小额信贷额度设置难以满足部分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期资金需求。同时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设置的期限普遍只有半年左右。这与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严重不符,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就会转化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出现催缴时,对于部分农户无异于雪上加霜,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要借民间高利贷才能按期归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

二、实现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贷款利率市场化

我国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缺口巨大。目前农村地区存在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一些国有金融机构只在县一级地区有分支机构,在农村地区留下巨大的资金供给缺口。因此应根据中国区域差异,借鉴拉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发展普惠制金融,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管制,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改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农户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与服务供给,促使混乱的民间高利贷等不规范的借贷行为失去市场。

2.国家扶助配套化

小额信用贷款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按照我国农户户均贷款2万元左右计算,那么农户小额信贷的需要也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单单依靠农村金融机构现行的资产规模和资金供给能力显然远远难以满足农户需求。考虑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惠农现实需要,国家应该考虑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通过免征农户小额信贷利息收入营业税,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等配套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其操作成本。

3.信贷风险规避化

由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这一项目的不良贷款率偏高,为了实现小额信贷风险有效分散,构建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有助于实现普惠制金融破题。目前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如果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实现风险的规避,把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过于集中于自身资产负债表上,就会导致风险累加,那么农村等中小金融机构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应鼓励地方政府尽快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这样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自然风险,在农户短期无力偿还的前提下,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暂时可以补充农村等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可以谨防出现区域和系统性风险。

农地金融论文篇(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深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资产质量,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深化农村金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金融论文,尤其是金融生态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理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在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法经济学,是对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一) 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交易费用理论。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现实的农村金融生态中,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等)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当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或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在放贷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调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款进行时,要发生谈判、签约费用;贷款发生后,放贷者要跟踪借款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等。而且农户以小额信贷居多,单位产品金融机构要付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庞大的信息费用构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当这种费用成本过高时,交易将无法进行。

制度的有效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农村金融生态中,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相对落后使得与农业金融支持相关的制度安排无法实施,即推广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极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资金供给缺乏,而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一旦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资金供给缺失,农村金融发展就会无所适从,反过来也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农村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制度缺失,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失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制度的需求源于经济主体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供给则是经济体系出现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不存在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需求过剩金融论文,这种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格式范文。

(二)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动下开始兴起;60年代,国家指定当时的人民公社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管理;90年代,又实行行社脱钩,实行在国家管理下的自主发展的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虽已确立,但远未达到农民广泛参与的合作金融宗旨。从表象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是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大农户的投资冲动,大大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数量,导致了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对金融生态主体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迁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金融领域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单一的局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逐渐多样化,如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金融论文,国家建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等,在农村并未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上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后的小农经济,典型的苟元结构购统窍绶指钍沟门褰鹑谥贫戎秃笥谂寰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政府从非正规金融生态主体中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实为无奈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勃兴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农村非正规金融或者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但带来的新问题是民间金融缺乏制度的规范而可能隐藏金融风险。

二、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抵押物,成为中国农民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长久以来,中国农民最大的资本———耕地,以及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因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产权,均为抵押禁区。因此,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着手:一是赋予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建议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而农村房产也应该与城市房产一样拥有完全产权,可以自由流转,尤其是对城市居民的流转。二是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的交易机构。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的立法、执法和仲裁,保护农村土地市场的正常运作。在进一步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法的自由交易。三是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出台农村土地产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出让、继承出租、人股等流转形式。四是建立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修改现行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使之可以进入市场,完善房产权属登记、发证、流转制度。要建立城乡统一住宅市场,使农民住房资产资本化,可用于抵押或交易变现,改善农村融资难的现状。目前对国有和私有的物权、产权边界已经比较清晰,唯独对于集体物权、产权界定、计价、流动和配置方式尚不能确定,导致巨额的物权不能定价、流通,置身于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之外金融论文,成为顾拉沟淖什,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使农民与农村的资产可以有较好的表证。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要逐步建立农村生产要素计价、流动、配置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按照国有、私有和集体三种方式界定。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

(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民间金融不完全等同于非法金融,要尊重民间金融,客观认识民间金融,注意学习和研究民间金融,依法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购戏ɑ沟姆绞嚼垂娣睹窦浣鹑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要积极鼓励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给民间金融以合法的空间,以使规范意义的信用合作拥有温床和土壤。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结构的建议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农村地区的产权建设,农民财产权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无产权则无金融,只有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范文。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农村的产权有了彻底的改革之后才发展农村金融,而是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的生态结构。

农地金融论文篇(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深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资产质量,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深化农村金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金融论文,尤其是金融生态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理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在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法经济学,是对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一) 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交易费用理论。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现实的农村金融生态中,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等)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当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或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在放贷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调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款进行时,要发生谈判、签约费用;贷款发生后,放贷者要跟踪借款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等。而且农户以小额信贷居多,单位产品金融机构要付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庞大的信息费用构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当这种费用成本过高时,交易将无法进行。

制度的有效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农村金融生态中,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相对落后使得与农业金融支持相关的制度安排无法实施,即推广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极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资金供给缺乏,而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一旦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资金供给缺失,农村金融发展就会无所适从,反过来也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农村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制度缺失,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失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制度的需求源于经济主体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供给则是经济体系出现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不存在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需求过剩金融论文,这种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格式范文。

(二)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动下开始兴起;60年代,国家指定当时的人民公社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管理;90年代,又实行行社脱钩,实行在国家管理下的自主发展的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虽已确立,但远未达到农民广泛参与的合作金融宗旨。从表象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是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大农户的投资冲动,大大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数量,导致了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对金融生态主体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迁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金融领域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单一的局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逐渐多样化,如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金融论文,国家建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等,在农村并未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上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后的小农经济,典型的苟元结构购统窍绶指钍沟门褰鹑谥贫戎秃笥谂寰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政府从非正规金融生态主体中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实为无奈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勃兴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农村非正规金融或者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但带来的新问题是民间金融缺乏制度的规范而可能隐藏金融风险。

二、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抵押物,成为中国农民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长久以来,中国农民最大的资本———耕地,以及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因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产权,均为抵押禁区。因此,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着手:一是赋予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建议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而农村房产也应该与城市房产一样拥有完全产权,可以自由流转,尤其是对城市居民的流转。二是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的交易机构。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的立法、执法和仲裁,保护农村土地市场的正常运作。在进一步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法的自由交易。三是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出台农村土地产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出让、继承出租、人股等流转形式。四是建立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修改现行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使之可以进入市场,完善房产权属登记、发证、流转制度。要建立城乡统一住宅市场,使农民住房资产资本化,可用于抵押或交易变现,改善农村融资难的现状。目前对国有和私有的物权、产权边界已经比较清晰,唯独对于集体物权、产权界定、计价、流动和配置方式尚不能确定,导致巨额的物权不能定价、流通,置身于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之外金融论文,成为顾拉沟淖什,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使农民与农村的资产可以有较好的表证。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要逐步建立农村生产要素计价、流动、配置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按照国有、私有和集体三种方式界定。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

(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民间金融不完全等同于非法金融,要尊重民间金融,客观认识民间金融,注意学习和研究民间金融,依法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购戏ɑ沟姆绞嚼垂娣睹窦浣鹑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要积极鼓励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给民间金融以合法的空间,以使规范意义的信用合作拥有温床和土壤。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结构的建议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农村地区的产权建设,农民财产权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无产权则无金融,只有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范文。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农村的产权有了彻底的改革之后才发展农村金融,而是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的生态结构。

农地金融论文篇(4)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杨凌示范区

0 引言

长期以来, 由于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盈利压力和股东约束,往往都更倾向于参与到竞争激烈而利润率更具吸引力的城市金融领域。在从专业银行体制转向商业银行体制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加上农村信用社普遍强调商业化转型,使得农村金融对县域以下市场的服务逐步萎缩。事实上,许多县域以上的区域已经处于金融竞争日益充分的状况,而多数县域以下的、亟待金融支持的区域,却一直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对此,应该在金融机构布局、业务重点等方面努力改变这一局面,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本文在现代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现状、各改革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的成效,总结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评价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成果:

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国外理论界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别从信贷补贴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政治化、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出发点,探索了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演变过程,并且指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信用需求的夸大和信贷有价证券购买力的损失,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研究基础。

1.2 国内研究成果: 按照周小川(2004) 的划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的农村金融包括国家对农村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等;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具体是指当前所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近年来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论述越来越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

1.2.1 对广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很多学者从制度变迁的层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诸多问题。其中,代表性的有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强调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制的内在均衡逻辑1也有的学者认为只有金融体制创新才能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如李建军(2010)认为正规金融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供给不足,合作性金融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制度缺陷也会影响其金融支持作用

2。因此,必须要从根源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加速金融深化,才能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1.2.2 对狭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改革至今,热点的问题突显为产权结构和历史包袱两个问题,同时这样的问题不单单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无疑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论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献很多。何广文(2009)提出,农信社改革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就要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在强制性制度供给体制下,张国(2009)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由于惯性,在省联社的管理模式、各基层分联社人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4。从发展环境来看,改革金融资源错配和管理链条的长短都将影响改革的绩效。

在实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谢平、徐忠(2006)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5。

1.3 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会发现,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信用需求、产权结构、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等因素上,针对特定区域,从农户层面通过案例分析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进行理论总结的还很少。

2 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以上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基础上,结合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系统论基本原理构建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特殊性和普适性。

我们认为在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由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农村金融改革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农村金融改革制度保障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其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处于基础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农村金融改革保驾护航。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制度保障子系统三者处于整个系统的,三者相符相依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农民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承载着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责任。基于上述观点,我们给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是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的起点,在整个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是农民改善生活的保障。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位于金融改革系统的核心位置。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条件、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组织,还必须要政府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这不仅能给农村金融改革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金融扶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和发展。

3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分析

在农村金融改革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现状、改革主体关系和改革成效三个不同维度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综合客观评价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以期望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3.1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现状分析:

杨凌示范区全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前,杨凌示范区共有工、农、中、建、长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共8家银行机构,1家证券公司,12家保险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止2012年6月底,示范区人民币贷款余额29.43亿元,较年初净增1.88亿元,同比增长17.42%。其中,涉农类贷款余额16.6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36%,同比增长67.34%。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6%,同比增长82%。

3.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关系分析:无论是农户的经济行为,还是政府的调控行为,都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农户是经济行为主体,政府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户行为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则是联系农户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是调节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扶持政策以后,农户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期货期权合约等形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最终完成生产资料筹集、风险管理和生产销售活动。在整个传导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当媒介的作用,成为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载体和渠道。因此,一套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集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职能于一体,集中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3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成效分析: 杨凌示范区金融改革试点成效显著,2011年示范区区内金融机构全年贷款增速达24.65%,位列全省首位。从此杨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极富“杨凌符号”的特色农村金融创新的崭新道路。

截止2012年6月底,杨凌示范区共成立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8700多户,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基地+农户”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创新银保富、订单贷款等模式,通过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风险补偿金,构建全方位涉农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杨凌示范区还积极探索,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土地银行,推行合并调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自愿互换、入股合作五种土地流转模式。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的介入,而且成功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化转型。

4 综合评价

自2009年,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杨凌示范区发展战略定位以来,杨凌示范区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全新目标。改革试点两年多来,杨凌示范区以解决金融体系不健全和涉农企业融资困难两大难题为突破口,抓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金融机构、农户和政府三个层面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4.1 农户视角:

农户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作为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将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活体动物即果树等资产纳入农村产权抵押物范畴,最大限度盘活农业生产资料资产,基本解决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另外,杨凌示范区成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与各家银行紧密配合,创新开展“集合担保贷款”,同时积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将创业投资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来,通过资本的力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也涌现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2 金融机构角度: 目前,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的很大成功,集中表现在金融机构设立和改制取得突破、集合担保的创新、金融生态的改善三个方面。2008年10月份以来,邮政储蓄银行杨凌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杨凌示范区支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杨凌支行、杨凌农村商业银行都相继成立,标志着杨凌农村金融开拓创新、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杨凌示范区的信用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构建诚信和谐的银企关系,示范区金融办、人行杨凌区支行多次在社区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并通过建立优先放贷、差别利率等优惠信贷政策,鼓励农户形成诚实守信意识。从而规范了企业与农户行为,创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4.3 政府层面: 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首先,为加强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示范区管委会明确加大了解决 “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努力创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技能改革创新试验区。其次,为了破解杨凌金融改革难题,管委会努力争取多家金融机构落户杨凌,不断深化银政和银企合作,而且创新担保模式,推动企业直接融资。这些举措有力支持了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特别是为杨凌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4.4 客观存在问题: 但是,由于杨凌农村金融改革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改革当中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农户自身来讲,一方面由于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民只想着“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规模化不强、法律主体不明确以及推广难等诸多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来说,农商行改制的遗留问题、各商业银行支农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农发行对新型农业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

6。从政府的政策效应来看,由于政策传导机制过于冗繁,造成传导动力不足、政策信号失真,政策扶持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政府一直倾心于大刀阔斧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土地流转负面效应

7,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孤寡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后续工作中,政府和金融机构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还富于民、让利于民,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

[1] 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 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60-65.

[2] 李建军,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改革路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77-80.

[3] 何广文.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 50-54.

[4] :张国.制度变迁下农信社改革的路径依赖与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9):30-32.

农地金融论文篇(5)

摘 要: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转化成投资及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函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深化不足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函数

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64-03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地区GDP“真实值”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2014088)。

作者简介:刘望舒(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为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资产测度。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发达程度居中、发展较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持农村稳定,是我党和政府历年来关注的头等大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从“三农”发展的重要出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政策力度指出,落实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完善金融监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在颁布的一号文件提出三大方面的任务,即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首次提出了“惠普金融”的概念。目前,我国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明显,“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造成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者从体制角度予以解释,有学者从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将从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角度,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透过现象寻求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地方,并找出解决办法,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Raymond.W.Goldsmith在1969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采用金融中介的资产对GNP的比重代表金融发展水平,前提是金融体系的规模正相关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质量,他运用了35个国家从1860--1963年的有关数据,得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都伴随着金融的较高水平。另外A.Gelb(1989)、N.Roubini&Xaveier-I-Martin(1992)、Easterly(1993)、Gertler&A.Rose(1994)等从不同方面也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Mckinnon·R·L(1973)提出“金融抑制论”,认为金融抑制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落后的经济发展速度使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吸收资金,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国有企业和特权企业虽然得到资金的支持,但是效率低下,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又抑制了金融发展。E·S·Show(1973)提出“金融深化论”,强调取消政府的各种管制,让市场的供求完全由利率决定。把他们的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便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Sharma·K·S(1978)的研究表明,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要远远大于减税,足够的借贷资金来源使得农村小企业可以有充足的生产和投资机会,金融中介也可以为农村小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具体情况,不少学者做出了显著成果。夏学鑫(2009)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偏高、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农村信贷风险偏高。朱建华、贾红岗(2002)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就农村金融领域的某一具体指标与农业的GDP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何广文(1999)、曹力群(2000)、温铁军(2001)、史清华(2002)、朱守银(2003)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样本地区的研究得出:我们民间借贷所占比例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规模和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借贷依然主要用于生活领域。

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这些成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的金融方法。

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理论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综合运用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相关知识,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判断,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得出金融深化不足是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再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因的政策和建议。

三、多元线性模型的构建

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但是为了反映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解释作用,变量主要考虑金融深化指标和实际利率指标。为讨论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来对农村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构建模型如下:

1.GDP:第t年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FIR:第t年的农村FIR

3.r:第i年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实际利率上升能迅速提高居民的储蓄水平,同时金融体系能够将增加的储蓄转化为实体经济中的投资。因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般都存在一至两年的滞后,因此模型中的实际利率指标分别采用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分析比较,i的取值分别为t-1和t-1,表示为rt-1,rt-2。

4.由于第一产业GDP和农村FIR均呈现出指数上涨的趋势,因此,我们对GDP和FIR分别取对数,分别用ln(GDPt)和ln(FIRt)来表示,农村GDP指标的对数就是农村GDP的增长率:

四、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中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值,运用Eviews3.1,对上述多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输出结果:

从上述输出加过可以看出,F=266.365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r2=0.96则说明该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r2=95.67%,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的部分为95.67%。

对模型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Eviews3.1输出结果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F=254.3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农村经济增长率对自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r2=0.96,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r2=96.2%,说明回归方程能解释的部分为96.2%。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个方程更能解释农村经济增长。

(二)模型结论

我国农村FIR与农村的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FIR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GDP的增长。从实际利率滞后二期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当农村FIR增长1%时,农村GDP增长1.4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上文判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不足,这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不足的因素,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与农村GDP的增长率呈相反关系且影响显著。从模型中可以得到,当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增长1%时,农村GDP的增长率会下降0.026%。从表面上看,这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提高实际利率会促进经济增长。笔者认为,此处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并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然而现在无法获得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和实际利率水平。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具有强烈的政策色彩,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不受国家政策影响,但是其实际利率水平往往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因此上述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逐步实现农村利率的市场化,使两种实际利率趋于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用了金融相关比率、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显著正相关,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有负相关。从表面上看,本文所得出的观点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相反,即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率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本文所使用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指标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实际利率指标,并不是农村市场上实际的利率指标。农村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实际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现无法获得农村非正规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只能以正规金融机构的指标代替,故有一定偏差,这正好反应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市场性。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非正规金融机构是市场化的产物,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要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因而本文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消除局限性的做法是逐步实现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率差,使利率趋于一致。根据本文结论得出如下建议:

大力发展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显著效果。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善其经营管理,拓展其覆盖面,真正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职责履行到位。国家也要放开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过渡管制,减少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限制,使其根据农村的现状开展各自的业务,成为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

放宽对非农村金融机构的管制。在大力发展现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可以积极谨慎地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有条件地放宽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管制和约束,允许其在合法范围内经营,并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R.W.(1969)“Fnancial Structure and Dec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2] E·S·Show Financial Deep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Sharma·K·S(1978).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mo-bilization and allococation if resources for rural development [J].India Economic Journal ,26(2):84

[4] 夏学鑫.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10):42-48

[6] 曹力群.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借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研究报,2000,244-264

[7]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分报告之一:旧中国金融资本对传统农业的剥削

[8]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主报告: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

农地金融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9-006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但迄今为止,始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浅化、农户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呈逐渐加强的趋势。那么,农村金融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改革现有的融资格局和制度,使农村金融名副其实,使农户的正常融资需求得到满足?理论界从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出发,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在回顾农村金融理论和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就农户融资状况、农户融资瓶颈的原因及改革主张等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并对已有研究作简要评价。

一、相关融资理论回顾与简评

(一)“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自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了金融改革与发展之路。但是,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却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因为世界主流学派的货币理论以及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都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假设:一国经济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货币金融制度比较完善。而现实情况却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存在着许多不正常和不合理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各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二十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群体的融资状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进而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1.“金融抑制”论的核心内容。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特权借款者和非特权借款者的同时存在,对于非特权借款者而言,“有组织的银行业在向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上,在为一般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为小额借款人服务方面,是很不成功的”,若要获取外源融资,则“必须由放债人、当铺老板和合作社的不足的资金来满足”。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某些“飞地”特权借款者的融资特权:“银行信贷仍然是某些飞地”的“一个金融附属物”,这些受保护的公司和企业常常可以“预先占用存款银行的有限放款资源”。不仅如此,由于通货膨胀率奇高而利率很低,银行从这些特权部门获取的收益往往是负数,结果导致储蓄者减少货币持有量,使货币持有量大大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最终结果是货币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极低。

肖指出,经济落后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这些经济落后国家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具有高实质收益率的机会”,但却“缺少作为投资来源的储蓄”,而所以形成此种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实施了抑制的金融政策:价格操纵。价格操纵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的压制措施,如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等。二是间接的压制措施,即通过“税收法案和管理机构限制储蓄者和投资者利用金融交易”。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由于麦金农和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金融抑制的含义也有所区别。麦金农所指的金融抑制主要是指在发展中国家融资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供给型压制,是一种事后的、静态的描述;而肖则主要从融资过程中政府的不恰当干预―价格压制入手,不仅肯定了供给型抑制现象的存在,而且提出了需求型抑制的概念,认为需求型压抑是供给抑制的连锁反应。当然,两者的聚焦基本是一致的:不恰当管制的存在使弱势群体在金融市场中更加弱势,这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恶性循环的不可小视的金融原因。

2.“金融深化”论的政策主张。麦金农指出,要消除金融抑制,必须“通过资金市场自由化来使利率高到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并消除通货膨胀”,但实施高利率还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资助的”,此外,“金融自由化必须与贸易自由化、税制合理化和正确的政府支出政策相配合”。肖则对金融深化的尺度、指标以及深化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认为金融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货币体系的改革与深化;将场外市场(即民间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纳入正式运行的轨道;鼓励银行等中介机构充分竞争;扶植长期金融等。总之,肖认为,金融深化“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均意味着一种寻求经济自由化的倾向”,“市场中的自由化决策能增进经济福利”。

(二)金融约束论

金融约束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莫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战后日本及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奇迹而提出的又一金融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干预,干预的主要手段是利率管制、特许经营权管制以及限制资产替代,以达到在民间部门(尤其是银行)创造租金机会,进而激励金融机构为获取“租金”而实施进取型经营战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但政府应如何实施相机抉择的调节政策,提出者并没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因此,金融约束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是模糊的,可操作性不强。

(三)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领域的三个代表性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 农业融资理论。农业融资理论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金融领域占主流地位的学说。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农业的产业特性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不可能向其融资,因此,有必要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实行低利率政策。但实践证明,根据该理论而进行的实践是失败的,到二十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所取代。

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农业融资理论相反,该理论非常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包括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利率会抑制金融发展,高利率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该理论主张,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尤其应进行储蓄动员;在利率的决定上,应承认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必要实行专项目标贷款制度;承认非正规金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领域频繁出现,这表明在农村金融领域单纯实行市场化改造是行不通的,相应地,农村金融理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学者们认为,要培育稳定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减少金融风险,仍需要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政府到底应该在农村金融领域起什么样的作用,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

二、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与特点

从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来看,历次改革大都只是机构设置的变化,没有真正触及融资制度,更没有设计出一个针对广大小农户的具体融资制度。

1.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业的控制,以便于实施向城市倾斜的金融战略。周立认为,由于经济改革和转轨要求中央政府必须有强大的动员和支配资源的能力,在农村支持城市、农业让位于工业的发展理念下,在农村建立了强大的、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网络,结果使得长期金融发展让位给短期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取得的是量的扩张而非质的飞跃,农村金融机构仅仅扮演了为城市工商部门积累资金的角色。

2. 采取了机构观的改革范式。从历次的改革来看,追求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主线(何广文,2004)。农村金融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调整来展开的,所谓改革,无非是根据现有的金融机构赋予其相应的功能,并为其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这就必然导致虽然改革的举措不少,但固有的问题总得不到有效解决(曹华,2004)。

3. 改革陷入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涉农金融机构寻找出路的怪圈,陷入了商业化改造与为“三农”服务的矛盾之中。为了扭转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面临的显性亏损,1996年以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出台的实质并不是为了构建一个新型的为农民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是力图缓解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在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之间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而推动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则与“三农”固有的特性冲突,使为“三农”服务的目标落空;放纵农村信用社盲目进行商业化的改造又进一步使唯一与农民联结的金融纽带松懈。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与路径依赖

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既是在原有金融体系基础上的改革,同时又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改革,这就决定了改革特有的路径及路径依赖:改革不能触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必须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中权衡利弊。在农村缺乏金融服务的背景下,改革由增设机构并由政府控制入手,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了保证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利益不受到侵蚀,政府通过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来维持城市金融的稳定,农村资金在政府的制度安排下大量流向城市。然而这样一来又违背了整个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企业在“国家亏损由国家买单”的庇护下,不讲求经济效益,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而与此同时,农民贷款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已在改革中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启动并加速了金融市场化改革,通过窗口指导的形式要求农村信用社守住农村阵地,为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但农村信用社迫于风险压力以及尚未消化的亏损包袱,在仿效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中“走向了商业化倾向的改革之路,与农户经济不可能对接,农户融资又一次被忽视”(李春来,2004)。

三、农户融资状况的实证研究及主要结论

(一)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

针对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从近期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 就研究范式来看。理论界在关于农户融资的问题上遵循着机构范式和功能范式两种模式,机构范式注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认为应从机构改革出发来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功能范式则重点讨论农村金融机构应具备什么样的为农服务的功能,从功能的完善来探讨农户融资问题。

2.就研究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学者(如温铁军、史清华、曹力群)主要围绕农户融资的来源、动机、数量、成本、融资意愿等方面展开研究,虽然选取的样本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却大致相同。

(二)主要结论

1.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县域金融萎缩。对农村资金采取机构计算法表明,农村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村资金总量供给不足(温铁军,2001;何广文,2004;谢平,2004)。流失的渠道除了通过大量存差“农转非”外,主要是通过邮政储蓄实现的。

2. 非正规金融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和长久的生命力。温铁军的调查表明,我国的民间借贷极具普遍性,发生率高达95%。沈明高在分析了全国10省4237户农户5年的面板数据后发现,从非正规金融渠道借贷的农户数量是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农户数量的1―2倍。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通过对全国20个省份地下金融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的绝对规模在7405亿―8164亿之间,但各地利率却呈现较大的差异。

四、对农户融资瓶颈长期存在的原因诠释

(一)交易成本高

多数学者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的交易费用高昂是导致农户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周脉伏、徐进前(2004)运用信息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机构距离农户较远,获取借贷农户信息的成本高昂,同时导致农户自履约机制的缺乏,因此,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正规金融机构不会向农户提供贷款。刘朝晖、徐丽(2005)关于贷款成本的研究则更进了一步,不仅考虑了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交易的高信息成本,而且还考虑到了与农户交易所要发生的高运营成本。过高的运营成本一方面源于每笔贷款的额度过小,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金融领域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借贷在克服成本高昂的问题上却具有相当的优势:借贷双方都比较熟悉,获取贷前信息的成本低,贷后的监督成本也低,因此,民间借贷绝大多数没有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有的甚至连书面合同都没有(李命志,2004)。

(二)金融歧视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农村金融歧视政策,走的是“重城市,轻农村”的金融发展道路(谢平,2004),实行的是农村资金补贴城市的“以弱补强”政策(周立,2004)。不仅如此,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银行相比,始终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大量的高风险贷款强制转给了信用社,使信用社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都使得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积极性受到打压。

五、打破农户融资瓶颈的政策主张

(一)从农户的真实需求和负担能力出发来改革农村金融制度

大部分学者主张从农户的真实需求和负担能力出发来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温铁军认为,国有金融机构与小农经济不可能对接,因此在农村只能搞互质的合作金融;李春来则认为我国农户基本上属于“道义小农”的范畴,也主张给农户提供互助合作制的信贷制度;何广文则从金融的“功能观”出发,认为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多元化的,在农村应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而不仅仅局限于农村信用社;李剑阁和张杰认为,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运行,而只能靠政策性金融或者国家农贷支持来解决。但也有学者与李剑阁和张杰的看法相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文璞研究员认为,农产品的资金回报率几乎可以和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大工业企业相比,农村低收入阶层可以接受商业金融。

(二)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正式金融

1. 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垂直合作方案。周立(2004)的观点与多数学者的看法相同,也认为金融体制的改革应该突破以农信社为主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建设“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解决的方案别有创新。他认为目前最有效的做法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设计,使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由水平竞争走向垂直合作:即正式部门对非正式放贷人放贷,非正式放贷人再向农村的信贷需求者或其他的中间人放贷。

2. 改造现有正式金融方案。李命志认为,通过对商业金融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可以打破农户缺乏抵押品这一硬约束,从而使商业金融与农户贷款对接。如通过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入;适当修改商业银行贷款制度,如对支农信贷实行单独考核;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用于本社区信贷投入的比例等等。

(三)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非正式金融

由于非正式金融在农村有着极大的成本优势,因此学者们对此种信贷方式给予了较好的评价。温铁军(2001)认为,在改造民间金融方面,可以借鉴“东亚”经验,即通过市场内部化的办法改造已经普遍化的民间金融,使之规范化为社区合作金融。周立(2004)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后得出结论:非正规金融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的能力远远大于正式放贷人,非正式金融安排在农村的生存发展,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即使在一些政府努力向农村扩大信贷的国家,非正式信贷市场仍十分繁荣。

六、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

第一,假设前提不科学。没有客观、科学地界定农户的类型,简单地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代替了农户融资行为选择的复杂的假设前提,农户的信贷偏好、农耕文化、农户之间的差异等等均被忽视,而这些恰恰是影响农户融资意愿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第二,主要停留在现状描述阶段,对农户融资的个案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缺乏。

第三,没有跳出“就金融论金融”的研究范式,仅从金融学的角度来探求答案,因此也就没有彻底打开农户融资难的“黑匣子”,对农户融资难的成因没有给出全面的的解释。

参考文献:

[1]罗纳德.I.麦金农(美):《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2]爱德华.S.肖(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农地金融论文篇(7)

从目前农村金融学科体系来说,农村金融是和城市金融相比较而提出的。农村金融感念的广泛使用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现在国内对农村金融涵义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农村金融是主要涉及货币与信用关系,涉及农村范围的各种金融活动,和农村的经济活动有密切关联。例如:周志祥认为,农村金融是指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丁邦石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陈立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相关的总称,包括吸收农村存款、发放农村贷款、办理农村现金收付和转账结算以及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等业务活动。

有些经济学家提出,农村金融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流通、调剂。例如:巩泽昌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资金的流通;丁文翔认为,农村金融是在农村中以及与农业有密切联系的各个领域组织和调剂资金的活动。这些经济学家对农村金融的定义主要包含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是农村地区,所关联的活动是资金流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这两类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首先,农村金融虽然其主要覆盖地区是农村,但它与城市金融具有共同的特性,两者紧密联系共同组成整体金融活动。其次,农村金融是依赖于农村范围的经济活动,所以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基本内容和基本组织形式决定农村金融的发展。最后,农村金融活动的覆盖范围如同整个金融活动涵盖的范围一样包含货币和信用两个方面,但同时还具备其他金融活动一些不同的特征。

二、国内农村金融研究的主要观点

国内对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金融进行探索。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等组成。但是却没有充分发挥支持农村发展的作用。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结构。这些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却没有发育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姜凌(2006)认为,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农村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职能分工不明确;市场定位不清,越位和缺位问题并存;筹资方式单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还有一些学者从农村金融组织的角度探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所存在的问题。2007年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课题组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金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对农村资金投放力度不够、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良贷款率高、股权过于分散、风险共担机制尚未形成、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试点改革在转制方面进展缓慢等诸多方面。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如:成思危认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应为:财政支持,市场运作;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三足鼎立,各司其职;存贷为主,综合配套;法制健全,市场发育。农村金融改革要理顺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的关系,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夏斌、巴曙松等认为,农村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确定了其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要求是不一样的;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当前应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并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加强对一切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分类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在贫困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山区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弥补农村合作金融不足;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健全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等。韩坚认为,当前农村正规金融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民间农村

转贴于论文联盟

金融相对正规金融而言有较多的天然优势,但其发展受到压制。

三、国外农村金融研究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市场状况及供求关系,农村金融体系及供给主体以及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

农地金融论文篇(8)

Reform Thought of Rural Finance based on the System ory

Abstract:Rural Finance is a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e in Chinachiefly aims to coordinate and integrate its constitution.Base on the analysesof its 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weaknesses and the outlets of the Chineserural financial reform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ystem Theory,Rural Financial System ,Rural Financial Reform

1.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停顿。2003年6月中央政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和2004年8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发[2004]66号),完善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中心的确立,把以农村信用社为重心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尽管如此,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诸如农村金融的总体格局怎么安排?农村信用社的方向是什么?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怎么设定?农业银行怎么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怎么规划?怎么整合县域金融?合作金融在中国金融产业中的地位怎样界定?民间金融怎么发展与规范?怎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等,基于各种的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然而,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呈现下面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停留在农村金融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从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出发来讨论农村金融问题,以农村信用社的模式选择替代了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曾康霖,2001;王自力,2002),更多的人似乎都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就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部,农村信用社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问题也就解决了;二是尽管也提出要通盘考虑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构建(谢平,2001),并且也有了对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综合考虑(曾康霖、蒙宇、刘楹,2003),但是并没有见到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构建一揽子规划的深入探讨;更多的研究仅是就事论事,就农村信用社谈农村信用社、就农业银行谈农业银行、就农业发展银行谈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协调和整合;三是尽管也提出了要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从需求出发探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何广文,2001;高帆,2002),但是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农村金融准备的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改革系统协调能力低下,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活力缺乏,农村金融改革总是难以到位。有鉴于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系统论的理念引入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之中,将农村金融改革置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之中,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2.作为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

农地金融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46—02

一、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参考文献回顾

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近几年的研究资料表明,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增长作用是靠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同时驱动的,特别是非正规金融行为,以其形式的多变灵活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助力。

经济学家Kellee(2002)对多个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金融规模作了大致的估算,初步估计,中国的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比重超过50%,资金约有3万亿元,这些资金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增长。Schumpeter(1912)对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许多学者纷纷投入到对这一命题的研究中。国内较早的有徐笑波(1994)利用金融相关率指标对农村金融状况进行描述;陈志武(2005)采用民间利率作为衡量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负指标;姚耀军(2009)利用区域宏观经济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然而这些研究都只是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并没有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问题。

本文选取许昌为例,对许昌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选取许昌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因为:许昌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地级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众多中部地区城市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二、非正规金融对许昌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度

1.指标选取

(1)金融发展指标

金融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农村正规金融指标和非正规金融指标。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指标,选取农业贷款来衡量,用ND表示。而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指标,考虑到其隐蔽性和非法性,并且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因此选择非正规金融的估算值来衡量,用FG表示。

(2)经济增长指标

许昌市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河南统计年鉴中许昌市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来衡量,用GDP表示。

2.数据来源

4.结果分析

(2)FG的回归系数C(4)为3.206267,从对回归系数的估计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1% 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所以说非正规金融对GDP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对于自变量ND和CZ其系数在10%显著水平下进行检验,效果不显著。这种情况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突变因素对数据的影响造成的,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

(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两方面指标的系数都是正值,说明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由于FG 的系数大于ND 的系数,我们可推断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效果强于农村正规金融。

三、实证结论

本文主要对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从而增加了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投资,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民树立良好现代信用观念,从而使得农村经济获得长远发展。当然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非正规金融的“趋利性”决定了其金融形态的不稳定性,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达到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目的。对于相对脆弱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非正规金融不适合长期存在,非正规金融组织高利率行为可能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化。因此,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当前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从法律上规范非正规金融的一切行为,还可以考虑从正规金融中抽调出部分资金借贷给非正规金融,更要完善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与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相比,非正规金融的一些独特的制度优势正好迎合了某些市场需求。当然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合理地利用非正规金融这一契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07).

[2]刘民权,徐忠,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2003(07).

农地金融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07-05

研究经济长期增长和金融部门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中通常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面关系的这一结论最先由戈德史密斯通过多国的金融发展数据统计得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经济的增长[1]。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大多是以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视角进行采集的[2,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既不同于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也不等同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因此,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处理。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化和金融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剂,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使农村金融率先发展起来,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增长。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

(一)实证模型分析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最经典的就是AK模型,但是AK模型没有把金融因素单独表现出,而是把金融因素与制度因素,包涵在技术进步、知识进步和资源因素上面。帕加诺模型是将金融因素加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假设经济增长率是总资本存量的增函数,只要存在技术的因素,那么投入资本量的增加,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可以根据帕加诺的观点,得出内生增长模型的以下形式[4]4042:

上式方程中,s=S/Y,表示储蓄率。方程加入了金融中介作用的因素,就很清楚地表达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是由一国的储蓄率、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和储蓄投资转换率作用的[5]342357。储蓄率s反映的是金融机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和搜寻信息处理信息的成本,通过信号作用可给储蓄者和投资者一个更好的收益,可以使稀缺的资金在社会上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的是金融市场资金运用的效率,比值越高说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类似于资金周转率,速度越高,越促进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储蓄投资转化率θt反映的是银行或金融体系发挥金融中介功能的效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这种效率又能提高储蓄者的收益,两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另外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金融部门,提高了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和经营效率,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6]251,252,而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因此,本文将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分为三个机制,即储蓄率、社会边际生产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状况的具体情况,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作以下分析:

1.储蓄率s的影响因素。影响储蓄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实际利率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物价水平以及居民谨慎动机程度等。农村地区居民储蓄意愿不同于城市居民储蓄意愿,加上农村数据的可获取性,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人们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后来,新古典学派认为基准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储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反映农村居民的储蓄水平,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中储蓄的影响因素可以表示为:

本文所采取的变量均为相对量指标,即比率指标,采用这样一种形式是因为这种指标可以表现出一种相对弹性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统计角度出发,相对比率也能消除多重共线性对方程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更能解释实际情况。

(二)数据说明

对于指标的选取,涉及到的指标有农村第一产值,第一产业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选取第一产业产值作为反映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大致估计,并且第一产业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农村真实经济增长情况,本文采用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形式表示;一年期定期利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资本产出率比值使用投资比农村第一产值表示,农业投资理论上等于农业固定投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更新改造投资与农业贷款之和。

由于农村投资数据不易收集,简单用其中一部分可能会使数据失去经济意义,但是投资量因素在金融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业投资90%以上的份额[8]33,34。所以,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GDP比重表示边际资本产值率。全部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各指标数据见表1。

二、实证分析

(一)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由于大多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的,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中,其前提是每个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因此在对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各变量之间进行实证的一个前提就是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消除“伪回归”结果[9]。对以上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检验发现各变量的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说明变量是非平稳性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ADF检验都是平稳性的,即这些变量均是一阶单整过程I(1),可以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

2.协整检验。由ADF检验可以知道,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均为非平稳的一阶单整I(1)过程。但这四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整过程,即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但由于Johansen协整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应该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通过对AIC的观察,我们采取滞后2阶的VAR模型,采用无趋势项但有截距项的向量自回归VAR(2)协整方程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面协整方程可以得出,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中的人均收入和储蓄投资比呈正向关系,与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基准利率和社会边际投资生产率成负相关关系,人均收入是储蓄率的函数,因此储蓄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基准利率是储蓄率的函数,理论上讲,储蓄利率越高,人们更愿意将持有的货币放入银行以获取收益,因此,基准利率与储蓄率是正向关系,但是从实证中发现,基准利率并没有在农村储蓄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农村居民将货币放入银行的主要因素并不取决于基准利率,这也与农村利率被严重管制造成低利率现象有关,也与农户储蓄倾向以及社会习惯有关,农户储蓄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求得资金上的稳定保值,储蓄不具有利率弹性[10];农村中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没有促进经济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农村投资的低效率所致。本文对投资的数据选取为我国农村固定投资资产,这种投资主要应用于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属于公共产品,只能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贷存比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银行机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村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每年都保持了平稳发展,农村金融的引入激发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收入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均收入并不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函数,它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只有收入增大了,才会提高储蓄率和投资量。国家一年期的定期利率的变化对农村经济影响并不大,真正要使农村借贷市场发展起来,首先要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借贷的门槛,放松农村利率管制,针对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要合理引导和扶持,民间金融的存在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投资产出比的时间序列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投资产出率为0.09),这种低水平首先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的薄弱,微弱的力量不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在实证中可以看出,投资产出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投资量在产出量中的比重太小,没有对经济产生影响。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使资金向更有效的产业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中的贷存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说明农村储蓄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农村贷款,但也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到城市地区,其原因是在城市地区投资比在农村地区投资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收益更大。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可通过对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降低投资资金的风险,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使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就必须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一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在允许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形式的多样化,多渠道促进农村贷款量的增加,有效促进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促使农村储蓄更好地为农村地区资金提供支持,扭转由于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下降的趋势,减少农村资金的流失,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投资力度,建立担保、保险公司,分散农村经济发展风险。担保、保险机制在农村的建立是农村有更多资金支持的前提,并且担保、保险等防范风险的机制在农村建立本身就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加强农村经济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2431.

[2]应枢廷.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4.

[3]田杰,陶建平.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来自中国1728个县(市)的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2):97102.

[4]张旭梅.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Pagano,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b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342357.

[6]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7]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配置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农地金融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财政、金融信贷支农理论依据

1.财政支农理论依据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也是基础比较薄弱的产业,其生产的特殊性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要求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学术上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规模论,该理论呼吁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尤其是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的投资环境[1];二是效率论,该理论强调应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其效率[2]:三是整合论,该理论提出应通过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支农资金以提高其使用效率[3]。

农产品供求的价格弹性小,是具有明显外部效益的混合产品,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总是处于比较利益较低的不利地位。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业的高风险性和比较利益低等特性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使得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成为必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已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2.金融信贷支农理论依据

(1)农业信贷补贴论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信贷分散交易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很少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农业信贷,农村普遍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矛盾,为补偿农村信贷机构的损失有必要就农业信贷进行补贴;另外,由于农业与其他产业存在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应比其他产业低,提供补贴可促使金融机构降低利率。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金融市场论被广泛接受前,农业信贷补贴论一直在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导地位,该理论的核心是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从外部吸取资金为农业提供低息贷款。

(2)农村金融市场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机制的自发力量可以使金融部门实现帕累托最优,提倡利率市场化。在该理论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对政府所有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转型和商业化改造。事实上,几乎所有进行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的国家并未使农村信贷问题得到改观,在摆脱政府束缚后又陷入市场的泥潭。

(3)不完全竟争市场论

也称金融约束论(Finan CialRestraint),20世纪90年代,斯蒂格利茨等提出的金融约束论主张以政府合理干预金融市场的方式促进金融深化;适度干预主义者在兰叉理论(The Three-Pronged Theory)中认为,政府应注重包括农村金融监管和法律制度内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建成本,教育培训,穷人高风险信贷,科研开发等费用,政府要提供重复性的智能补贴(SmartSubsidy),这样农村金融机构在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将会形成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和服务具有社会福利效应的低收入阶层的双底线均衡(DoubleBottomLine)局面。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中可见此理论的影响,如一方面允许信用社扩大利率浮动,另一方面对信用社改革给予减税等政策扶持。但现实情况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少量的补贴并未显著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这种经过精妙设计的智能干预方式在非智能的政府面前终告失效。

从上述三个理论流派演变看,理论家和政策实践者在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中试图寻求最优路径,面对农村金融市场高成本和高风险,如何有效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是财政信贷政策配合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4]。

在合作金融支农问题上,目前学术观点大体有三种:一是存量论,主张通过存量改革来增强其支农能力[5];二是增量论,强调应将民间金融合作化以增加支农投入;三是增量渐进发展论,主张农村合作金融应走增量渐进发展道路以突破“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并实现在增加金融支农力量的同时力促存量改革之目的[6]。同时,学术界关于设法阻止或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并吸引外部资金回流农村的观点已被中央采纳。

二、财政支农与金融信贷支农现状

1.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资金独立运行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行基本上与农村金融信贷是分离的。财政支农资金多年来以单独方式运行,不能发挥对农村资本金形成的“发动器”、“杠杆”和宏观调节作用[7]。一是各级财政承担本级农业财政支出资金的管理,各地区都有各自的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二是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都有各自的支农项目投资权限和管理办法。在政府对投入农村的信贷基本没有给予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农村正规金融信贷由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按高于市场利率的价格向农村经济实体发放。财政支农资金在行政体系内通过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流动,并且各级平行单位各自有自己的划拨和使用标准;而农村金融信贷资金则完全是通过供求关系在市场体系进行配置,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的资金基本上在不同的两个体系按各自的运行机制单独运行。广东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资金独立运行的状况也十分明显。例如,广东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由2001年的28.2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5.14亿元,增幅达60%,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额却没有增加,甚至略有下降,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的互动基本上不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农村金融信贷的增加。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政策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三农”发展但因二者执行主体不同,支农原则、方式各异,加上部门协作意识不强、政策沟通不够及“三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等,导致二者各自为政。财政、金融这种“单干”局面,大大弱化了支农资金的政策功能和使用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对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进行整合。

2.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的联动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各自为政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农支出时也很少寻求金融配合;未能将两者统筹安排以发挥其杠杆效应。二是金融部门在制定信贷政策及组织信贷投放时,很少考虑财政支农政策。金融流动性过剩与投入农村的金融资金在萎缩,随着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将不断扩大,如何通过财政资金的推动,引导金融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使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结合,其关键在于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的联动机制,创新财政支农的资金使用方式。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的联动,是指由财政支农资金引发的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的倍加式的或乘数式的信贷资金投放效果;其联动机制是指财政支农资金启动农村金融信贷资金,农村金融信贷与农村经济实体收入变动形成自发调节机制,最终引致的农村金融信贷量变化的效果[8]。

考虑到财政支农资金的有限性和无偿性。在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支农资金时,应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先导,以金融支农资金为主力。一是开发性财政支农资金应深度整合到支农金融机构之中,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为先导,吸引赢利性的金融资金跟进,由财政资金充当信贷资金利息的补贴甚至本金的担保或补偿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二是非开发性财政支农资金应与支农金融机构进行浅层整合,由金融机构提供中间结算服务。

金融支农的基础工程应是让农民长智,增强其现代金融意识和运用金融资源发展经济的能力。财政支农资金来源的无偿性,政府“三农”财政资金投入的政策转变,提供了其承接农村金融信贷转嫁风险的功能。财政支农资金对金融农村资金的转嫁风险机理体现在:“即便借贷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但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抵押,或者找到第三方为自己的贷款进行担保,也有可能增加企业的信贷契约执行激励,从而降低违约的风险,并使贷款人在违约发生后得到一定的补偿[9]”。这实际上是把农村金融信贷的风险转嫁给了财政。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就是为那些没有合格担保物的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既减轻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又使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得到融资,借贷双方实现了双赢。

3.各地区在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为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很多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路径。郁南县的农村金融改革就是一个值得各地借鉴的个案。

自2009年以来,郁南县以构建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改革,让该县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关注的焦点。郁南县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政府统筹、人行指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用”的模式[10],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其主要做法:一是成立县级征信中心,构建强有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机制;二是开发企业和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构建农村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三是扎实开展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工作,构建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四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农村信用正向激励机制。郁南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收到了明显效果。

三、政策建议

最近几年,我国有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结合的方式。广东省要使财政与金融信贷支农达到理想效果,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主动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专业优势,依托全国联网运行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来保证信用信息采集、查询、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郁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分支行密切配合,形成政府统筹、人行推动、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总结郁南县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提供有效平台。

第二,逐步以制度的形式把财政和金融信贷联合支农的重要性体现出来。除了农村扶贫救灾等应急性的财政支农资金外,尽可能把其余财政支农资金都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以农村金融为渠道,把财政资支农金和金融支农信贷更好地输导给农业和农村经济。

第三,财政除资金支农外,在职能及服务上支农。一是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对农民进行金融意识和金融资源利用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农民长智,大胆合理地利用信贷资金发展农业,二是财政部门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料提高农民的信用。2012年我省对全省进行了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清查,对农户和村小组的土地、鱼塘、山地资源出租合同、收入等方面信息进行了登记造册,这些数据资料对提高农民的信用和金融机构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第四,制定精细明确的财政资助和补助细则,以利息补贴、税收优惠、信用担保等形式对向农民优惠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鼓励。

第五,服务农村的信用合作社、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创新服务,向有资产性和资源性收入的农民发放信用卡,并降低信用卡取现、转账、消费等方面的利息和手续费,使农户更便捷地使用金融资金发展农业。

第六,由政府、财政、银行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受财政支持的金融涉农贷款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信贷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阿兴.论增加国家投入与增加农民收入[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3-34.

[2]廉桂萍.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51-53.

[3]张悦玲,张晓光.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J].农业经济问题,2001(10):57.

[4]洪雪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保障[D].厦门:厦门大学图书馆,2008:9-10.

[5]张雪春.政府定位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金融研究,2006(6):109-116.

[6]陈池波,彭克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J].中州学刊,2008(01):78-82.

[7]王冰,胡威.论财政支农方式改革[N].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01(20).

[8]王冰,胡威.我国财政支农与金融信贷支农联动分析[J].农业考古,2008(06).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