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土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02

乡土文化论文

乡土文化论文篇(1)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乡土文化论文篇(2)

二、依托亲情佑护人性的纯良

儒家文化最关键的价值是“仁”,这一价值建立在亲情感知的基础上:“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对于每一个体而言,人生在世,总是处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爱之下,亲爱之心油然而生,因此,只要能够“反求诸己”、“发明本心”,就可以佑护人性的纯良。当然,作为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亲族的狭隘范围之内,必须经由“忠恕之道”所要求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推演,方能达到“仁者,爱人”的阔大境界,这是“仁”的最高要求,也是亲情的最高升华,不过,无论如何,亲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价值来源的基础意义。上述道德实践的逻辑过程在孙惠芬的短篇佳作《狗皮袖筒》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示,该作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乡土作家在此一儒家命题上已经达到的深度。小说的主人公吉宽最初作为乡土社会传统伦理价值坚守者的形象出场,他本能地拒绝着市场交换逻辑对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侵袭与“殖民”,这就不免造成主体意识与当代社会存在的紧张状态,所以,吉宽性格暴躁,“一说话就是发火”。[5]小酒馆兼营的美貌女老板二妹子以色相引诱吉宽,立刻遭到吉宽的怒斥,裸的肉体交换是对于人的情感的亵渎,这是吉宽无法宽恕的来自于时代逻辑的罪恶。但是,在整体性的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迁背景中,个体的价值坚守势必难以持久。吉宽外出打工的弟弟吉久杀了工头连夜潜逃回家,犯罪原因是工头不让民工们在寒冷的工棚里烤火,可是他“自己还在轿车里开着暖风”。[6]以性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不公,激发了主体对于自身价值坚守的怀疑与否定,特别是吉宽因为始终拒绝任何带有金钱交换性质的男女关系,从而一直处于严重的性匮乏、性压抑状况。因此,吉宽迅速认可了弟弟的行为,并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准备与自己视之有罪的社会同流合污。他在二妹子的小酒馆中为弟弟叫了一个小姐,并将自己多年积蓄全部交给弟弟,暗示弟弟赶快连夜潜逃,此时此刻,吉宽其实已经陷入了深深的价值迷失之中。然而,恰恰是吉宽的行为所蕴含的亲情意义唤醒了弟弟的良知,吉久投案自首,“俺知足,是你暖了俺的心,像妈一样……这些年,俺最想要的,就是像妈那样的温暖”,[7]良知一经发现,立刻使主体摆脱了怨恨、暴戾与恐惧,平静而勇敢地承担起源于自身过失的责任,即便以生命为代价,也要以认罪伏法的方式还公道于世界———因为工头毕竟罪不至死,倘若自己如渴求生命的甘霖那样渴求亲情,那么,自己的暴行给工头的亲人造成了何种致命的亲情伤害?进而,因为亲情的消毒使得吉久能够勇敢地认同正义,此种事实转而又完成了对于正处在价值迷失状态的吉宽的精神救赎,他由衷地理解并赞同弟弟的抉择:“你是个男人啦!”[8]最终,兄弟二人在派出所握紧了对方的手,此时,母亲的遗物(亲情的象征)———“狗皮袖筒”———正温暖地罩在两个人的手上。可以看到,亲情不但救赎人性,同时也不违于现代法制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它正是现代法制要求得以实现的前提。将亲情作为价值支点的作品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不胜枚举,胡学文《谎役》中赵全的女儿秀秀在城里发廊打工,遭受后跳下高塔自杀,而他的儿子却因邻村村民李文玉的女儿被判入狱。这又是一个在亲情体验的基础上将心比心的情节,赵全在痛失爱女的悲怆中,自然能够明澈了解李文玉的伤痛之深,便在儿子入狱后依然签下了巨额赔付协议,尽管收入微薄,却终于逐年偿清,以真诚的赎罪之心渐渐化解李文玉的怨恨、敌视、哀痛,重建彼此面对未来漫长岁月的价值与信念。王祥夫《西风破》的亲情叙事更其令人唏嘘不已,尽管小说未曾从价值论的高度升华亲情,但是,因为着重墨于情感强度的表达,反而更加突出了亲情之于人性本质的构成性意义。在小说中,因为过失杀人被判入狱十五年的老周,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成长,就让妻子在儿子懂事后编造生身之父已死的故事。刑满释放后,老周被诊断出已是胃癌晚期,老周于是请求妻子、知情亲友安排酒席,让自己以“继父”的身份与儿子见面。在落日余晖未尽的西风楼头,儿子刚一进入包厢,目光便越过众人凝固在全然陌生的“继父”的脸上,而此前一再嘱咐别人宴席之间不要说漏了嘴的老周,却在顷刻间之失声痛哭、嚎啕大哭。哭声中,儿子恍如梦醒,同样无法抑制地大放悲声、不可断绝。此时此刻,亲情展现了超越一切话语直达人性神髓的力量。有此慧心印照、如醉如痴的父子相认,老周死而无憾矣!小说在情感爆发的瞬间豹收全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相得益彰,真可谓“赋到沧桑句便工”。

三、民俗文化的价值教化功能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方哲学、主导性思想,不过,其于民间社会特别是乡土社会的影响方式,主要是将自身的价值内涵浸润于种种民俗文化之中,从而通过赋予日常生活以丰赡意义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并深刻作用于个体意识,最终奠定民间社会、乡土社会的价值基础。通过对于民俗文化的精细叙述,表达儒家文化之于乡土社会价值重建的意义,是新世纪乡土小说的重要创作维度,特别是郭文斌的“节日”系列,在这一脉书写中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中国社会自来儒、道、释三教并存,某些传统节日富含多样化文化意义也属正常,但是,无论如何,就像主导着官方思想一样,在民俗文化中,儒家思想价值也居于主导性地位。尽管众多论者往往瞩目于郭文斌的禅、道思想,其实,构成其作品文化价值基础的依然是儒家文化,这与来自乡土社会的郭文斌原初性文化记忆有关。在散文《大年是一出中国文化的全本戏》中,郭文斌强调大年是“孝”的演义、“敬”的演义、“和合”的演义、“天人合一”的演义,云云,演义内容,无不来自儒家价值。不过,在此命题上,郭文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创作是一系列基于童年经验体察节日文化意蕴的中、短篇小说,诸如《节日》、《中秋》、《清明》、《重阳》、《寒衣》、《吉祥如意》、《点灯十分》,等等,述及儒家文化不同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个体意识的塑造意义。例如,短篇小说《寒衣》对于北方地区农历十月初一为祖先送“冥衣”之俗的叙述。在飘雪的清晨,已经出嫁的大姐按习俗回到娘家,与爹、娘以及童蒙未开的妹妹五月、弟弟六月一起守度“冥节”。娘和大姐用彩纸剪衣样、铺棉花、缝制冥衣、烙麻麸馍馍作祭祀贡品。一切准备完毕,天色已经黑透,随后,一家人同去村头燃焚寒衣、寄送祖先。小说不厌其烦、细致入微地描述一家人从早晨到晚上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从而营造出仪式般隆重的文化氛围,正符合儒家于祭祀祖先之际“慎终追远”的文化要求。郭文斌的节日系列小说都具有此种叙事特点,便如《中秋》、《清明》、《重阳》以及《吉祥如意》所述端午节、《点灯十分》所述元宵节,等等,既通过仔细的巡礼式的习俗描摹唤醒读者对于节日的文化回忆,同时,也正是在此种特殊的仪式性氛围中,特定的文化价值方才能够深刻作用于个体意识,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社会化初始阶段的儿童而言。进而,父母长辈对于孩童就节日习俗种种典仪意义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更显示了节日体验所具有的文化教化功能。在《寒衣》中,娘和大姐正沉浸在寒衣制作的工序中时,童蒙未开的六月突然发问:“谁能保证这些寒衣能到爷爷奶奶的手里?”[9]爹回答:“当你用心做时,你爷爷你奶奶已经穿在身上了”,[10]寒衣节本身即在于传达对于祖先的“孝”心,其意在通过仪式化的参与,将“孝”的观念深刻地写入个体的内心,所以,“当你想着给一个人缝寒衣时,那个人已经从想生了,当你不想时,他又从不想灭了”。[11]个体正是在体验节日内涵的心理过程中,成为认同特定价值的文化主体,由此,小说深刻揭示了节日此种民俗文化形式所具有的价值教化意义。刘庆邦的《黄花绣》叙述另一种乡土民俗:老奶奶将逝之时,需穿上一双由十四至十六岁、父母双全的女孩绣花的布鞋。村里三奶奶“不中了”,三奶奶的儿女委托十四岁的格明为三奶奶绣花鞋。格明可从来没拿过绣花针!但是,近乎神圣的氛围促使她硬着头皮开始绣花,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中,三奶奶的种种“好”在格明心头一一浮现。事后,格明总是懊恼于自己手艺拙劣对不住三奶奶,因而能够一改过去处处与娘闹别扭的小性儿和整天“东跑跑,西跑跑”、没一点“闺女样儿”[12]的性格,闲暇时,温顺地拿起丝线绣花。一次绣花的经历,竟然如此由内而外地深刻改写、塑造了个体的意识与行为,足见民俗文化的价值意义。此外,陈世旭的《立冬•立春》、贾平凹的《秦腔》、徐则臣的《夜歌》,等等,则事关民间戏剧、戏曲艺术的文化功能,不可否认,将核心价值附着于种种地方戏所铺演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的故事之中,通过审美途径作用于个体意识,正是儒家文化价值在民间社会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上述作品或正面阐释民间戏护佑乡土的价值意义,或将时代性的价值混乱与民间戏的衰落相映照,在叹惋中暗示乡土价值重建的途径,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乡土文化论文篇(3)

(二)融合乡土音乐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种音乐教材中均包含着优秀的民族经典音乐作品,但是多数的乡土音乐作品却未被编进教材。因而,在高校音乐艺术课程教学中,应该多运用乡土音乐教材,让学生学习乡土音乐,了解家乡、爱家乡,在开拓他们视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尊重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将乡土音乐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三)突出音乐学科的主体性

当前,艺术领域中包含着戏剧、舞蹈、音乐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但是艺术教学的课时较少、教学方式单调及各学科的不相互往来却与之形成了现实矛盾,因而有必要强调学科综合性。不过,要将音乐学科作为学科综合性的主体,将音乐作为教学的主线,运用实际的一些音乐材料将其他艺术门类学科联系在一起。总之,学科综合只能作为音乐学习的途径,不能置于音乐理解和学习之上。

(四)传承优秀音乐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外国音乐作品涌入我国,这也预示着音乐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对待这些外来音乐文化,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去除不利于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成分,将国内外优秀的音乐艺术融合到高等院校音乐文化领域当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音乐艺术。改变音乐课堂仅唱歌、仅听音乐等单一的教学形式,多元组合和排列音乐知识理论、表演技能、欣赏、唱歌等课程设置,以激发在校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获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⑵为了使高等院校音乐艺术课程改革更好的进行,应将各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例如互评、自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并逐步形成音乐教育鉴赏及音乐教育批评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模式。

乡土文化论文篇(4)

赣州是客家人当今最大的聚居地。目前,赣州市3.94万平方公里,下辖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以外,其余17个县(市)均为纯客家县(市),占国内纯客家县市总数的37%;赣州现有总人口818万人,其中90%为客家人。赣州的客家文化非常丰富,客家建筑文化、赣南采茶戏、客家山歌、赣州风水文化、民风、民俗、民谚、饮食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这些学生身边的乡土气息浓烈的文化资源都是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但平时他们只是有所接触而缺乏对乡土资源的全面系统地了解,更没有上升到探究它们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文化生活》教材第一课第一框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的含义,即“文化”是相当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我们认为如果同学们没有看到并感受到身边的文化现象是很难真正理解文化这一内涵的。一方面学生对身边丰富的文化现象缺乏理性地认识,另一方面对教材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又需要借助身边形象的事例加以理解。为了上好文化的含义这一内容,我们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把赣南采茶戏引入了课堂。赣南采茶戏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曾先后荣获两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赣南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旋律优美抒情,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独具风格。我们在课堂上播放了赣南采茶戏的代表曲目《妹子》,并指出该曲目2010年8月8日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唱响时,其动听的旋律、趣味的故事情节、堪称一绝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声情并茂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节课使同学们在被家乡文化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很自然真切地理解了文化的含义!

二、用乡土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展空间

探究活动是文化生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实践性强的特征,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境的缺陷,发挥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政治学科情感价值观的功能。赣州丰富的自然、人文乡土资源为文化生活课程的整合与运用拓展了空间。

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之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中央苏区,所辖县(市、区)红色景点众多,可开发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校充分利用红色乡土资源,发动同学们建立了“红色故土”专题探究学习网站。借助这个学习网站,同学们开展了收集素材、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整理素材、分析研究、总结提炼等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各小组还精心策划实践活动方案,以参观、专访的形式分阶段进行红色故土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分组参观了兴国将军馆、瑞金红井、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等,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同学们延伸了课堂,开阔了视野,得到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中,赣南革命老区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当地干部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它是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高度统一。在学习网站上他们纷纷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三、在文化生活中进行乡土教育有利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赣南是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把乡土资源客家文化的教育渗透进去,这样既继承和弘扬了客家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文化生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乡土教育弘扬客家文化,我们在学生中组织了“客家文化知识大赛”,通过大赛,同学们知道了客家文化有四个特点:(1)除暴抗恶,宁折不弯,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2)热爱乡土,建设家园,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3)纯朴务实,事求专攻,刻苦勤奋,矢志不移的山民性格。(4)忠于职守,勤政为民,竭忠尽志,兼济天下的儒士品质。

乡土文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乡土文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乡土文化论文篇(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体现美术教学的地域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由广大农村滋生和培育的本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创作素材。因此,美术教师要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领学生“追根溯源,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因子”“变废为宝,撷取乡土文化资源中的课程要素”“行走乡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新思维”,发现美术学习与乡土文化的内在联系,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追求艺术的真谛。

一、追根溯源: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因子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武义县虽只是个小县城,但这里风景优美,古村落星罗棋布,人文资源丰富,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美术教师要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带领学生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自然社会,通过参观、游览、体验,感受自然造物之美,把悠悠老街、杂花野草、劳作村民等作为美术学习的内容和创作题材。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乡土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的古民居灵秀,街巷蜿蜒曲折,石板路高低错落,马头墙起起落落,斗拱额枋姿态各异,窗花木雕生动形象,处处都是景,步步可入画(见图1)。农村家庭使用广泛的生活用具和农具,如蓑衣斗笠、农用风车、竹制簸箕、鱼篓等老物件(见图2),不仅是画面感极强的写生对象,而且带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痕迹,是打上地域特色烙印的优秀创作素材,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此外,当地庙会、大蜡烛、擎台阁等传统民俗文化古朴灿烂,特色鲜明,博大精深。学生耳濡目染甚至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激荡起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先人质朴的情感、勤劳的作风,而且有利于把握特色,开展美术创作。

美术教学生活化符合当下生活实践艺术化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学会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素材,为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二、变废为宝:撷取乡土文化资源中的课程要素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教师要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从而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年级教材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比重较大,安排了《找果子的刺猬》《夸张的脸》《威武的大将军》等内容,要求学生用泥塑的方法进行创作。但农村学生的美术学具受家庭条件、物流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于是,教师将彩色橡皮泥换成当地随处可见的小溪石,要求学生以小溪石为主、橡皮泥为辅进行组合造型。小溪石看似用处不大也无人理睬,却是便于学生观察、想象和造型的课程资源。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调整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且获得意想不到的作业效果。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创作灵感,跃跃欲试“点石成金”,享受着艺术创作的快乐。于是,当地农村学校纷纷推广“小溪石动物”系列造型活动,并把山上的树叶、果实,田里的泥巴、稻草等乡土文化资源做进一步的开发与拓展,努力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的校本美术课程(见图3、图4)。

三、行走乡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新思维

儿童绘画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绘画之父”“儿童美术教育者”西泽克认为:“儿童不应该在花园里发育,而应在旷野里生长,小孩子像花草一样,他的发育也依照永久不变的公律,花草需要日光、雨水、空气、营养。”由此可见,儿童的美术学习需要自由,需要自然发展,教师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表现的机会,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独特感受。

乡土文化论文篇(8)

2.以人文历史为主的文化遗产绍兴的历史人文文化悠久,在南宋的时候,政治中心向南迁移。公元1131年间越州成为绍兴首府,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绍兴府一度是南宋的陪都和攒宫,建筑工整,街道井井有条,石桥玲珑,气宇轩昂,都市繁华,是典型的水乡之城。绍兴在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很有建树,明代的三江闸工程,使内河和外海的水患得以有效解决,舜种嘉谷和禹治洪水的传说、遗迹,也给绍兴添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二、乡土文化的无限魅力

1.身边的美术城市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优良,有图书馆、博物馆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而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就要差很多。但农村中有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丰富的自然教学材料,是针对农村学生开展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基础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将乡土文化带入小学生美术鉴赏课堂,有利于学生熟知身边的风土人情及古老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艺术,这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绍兴当地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是美术课堂上的宝藏。以自然环境为创造基础,以地方特色为创作的源泉,鼓励学生从身边取材,开发生活中的优秀创作资源,发挥个人创作的意识,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色彩的作品。由此,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将艺术鉴赏能力和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风土人情、淳朴的乡土文化家乡的风土人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是其他地方所不及的,如果进行充分的开发,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学生在家乡进行采风,感受古老而浓郁的纯正的乡间文化,将现场人物访谈的艺术采风教学模式融入写生课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这种美术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绍兴的地域风光及传统文化的更深层次的了解,使其有更加亲近的接触和认识。虽然农村的美术课堂教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但只要教师发掘其优势,用优势来弥补其劣势,将乡土人情融入美术课堂,跳出纯艺术的小圈子,进入美术文化的大环境,注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就能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使农村的美术教学更有生气和活力。

三、乡土美术教育的方法

1.从乡土中寻找真实的家园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感受、去体会、去欣赏。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乡间的古老的小山村,与小山村近距离接触。在这里学生可以闻古人所闻,见古人之见,穿越回古代去寻找古人留下的点点滴滴,找回自己的精神本体。

2.在乡土中释放应有的激情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也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祖籍。此地山川秀美,历史人物众多,名人荟萃,为历代人所歌颂。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使其认识乡土文化中的精华。

乡土文化论文篇(9)

自20__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得到了落实。到20__年,三县全面完成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三县46个乡(镇)共设46个国土资源所,其中有8个副科级国土资源所,三县国土资源所共有365个编制,现有在职人员363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财、物、事由县局垂直管理。

二、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耕地保护,加快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20__年,省国土厅专门下达了《关于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符合要求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奖励。在此推动下,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两年来,有43个国土资源所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获得了奖励。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土资源所办公面积达400平米以上,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辖区14个乡(镇)街道由于种种原因,除肥西县划转的烟墩、南岗两个所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仍未进行体制改革。

三、我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总体上是有成绩的,能贯彻执行国土法律法规,领导和人民群众基本是满意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三县大都采用“按乡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凸显出明显的缺陷,一些乡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经费不足,靠乡镇补贴,同时就要接受乡镇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如抓计划生育、包村等等,经常无法完成本职任务;也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三权”上收县局后,乡镇政府在对待国土资源所的人员使用上存在一定思想顾虑,有的还通过设立的工业集聚区内部机构替代乡镇国土资源所的部分职能,导致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开展不顺,国土资源所出现空转现象。

(二)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土资源所组成人员部分由乡村干部过渡安置、关系户照顾性安排、复转军人政策性安置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分配等 ,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一半以上的人员未进行过专门业务培训,尽管有7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绝大多数是党校等非专业对口的在职教育。

(三)工作经费缺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基层国土资源所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由于经费不够,一部分国土资源所从未开展过土地宣传活动,与乡镇、村干部的关系无从协调。严重分散了保护耕地的精力。在群众的印象中有些国土资源所就是一个收费部门,破坏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形象。

(四)队伍建设不如意,监察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国土资源所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政务公开也没有到位,导致工作不规范,处于被动随意应付状态。二是业务培训不够。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只接受过一些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项培训。三是人员思想保守,眼界不开阔。相当多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连国土资源报刊都看不到,根本谈不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工作方式简单,思路单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因地制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按乡设所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以县城为中心,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跨乡镇设置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每个乡镇由中心所派驻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土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

(二)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市三县基层国土资源所体改工作刚刚结束,由

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资源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目标。制定公示制度、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等制度。在每个所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上墙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公开办事机制。完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和农宅审批档案。县局要将国土资源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优秀的国土资源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对有条件的国土资源所率先实行电子政务,与县局局域网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共享。 (三)塑造形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缺编的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考,新录用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要选好领导。按照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的要求,通过异地交流、竞争上岗等办法,切实选准、配齐、配强国土资源所长;三是要常抓培训。做到对工作人员每三年轮训一遍,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应鼓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教育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严格奖惩。设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国土资源所进行综合评定,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

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一站式服务制、时效承诺制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乡土文化论文篇(10)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学术背景、政治背景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新时期乃至后新时期,学界对于“乡土文学”理解的分歧仍在继续。

当下学界谈论的乡土文学有多个不同内涵,一个可以说是“经典乡土文学”,其内涵和外延都有较为明确的界限,那就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界说的“乡土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鲁迅在这篇影响深远的历史文献中所提及的乡土文学作家、作品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整理、开掘与阐释。鲁迅对“乡土文学”所作的定义是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乡土文学理论,然而也最容易产生歧义,围绕鲁迅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是聚讼纷纭,其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鲁迅理论思想的精髓,有个别学者过于拘泥于鲁迅所提及的作家作品,而没有很好地掌握鲁迅理论观点的精神,这种研究方法已为大多数学者所不取:“乡土文学”的另一个所指是根据鲁迅、茅盾、周作人等人的有关理论思想,对20世纪20至40年代的有关作品的概括和归类,其中30、40年代的作品,无论是鲁迅、茅盾还是周作人,都很少直接以“乡土文学”来命名,也没有从“乡土文学”的视角来品评作品,但后世学者的研究立场、方法和尺度都是源自20世纪初期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乡土文学”的第三个所指是基于“乡土”即“地方”的观点,把所有的“地方文学”都归为“乡土文学”,大都市自然也是“地方”,“都市文学”也是“乡土文学”,这种观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察“乡土文学”产生的历史原由及其审美属性;“乡土文学”的第四个所指是针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在思想性和审美性方面承续了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的某些重要特征的小说文本,学界多以“新乡土小说”名之。以上仅就大陆学界对“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作简单的分析,台湾对于“乡土文学”的理解要复杂得多,涉及民族性与现代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不拟讨论。

当下的分歧不可能是20世纪20、30年代学界分歧的重演或重现,新的时代使命和新的政治文化环境都促使作家、理论家赋予乡土文学及其理论以新的内涵,然而,乡土文学新的内涵也并非与历史上的分歧完全无涉,如果不从分歧的源头出发,重新考察乡土文学的概念、理论,就很难对当代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作出明确的判断。我们认为,在使用“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时,既不能寻章摘句。也不应异想天开,空穴来风,而应该从“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发轫之时的思想倾向、美学属性出发,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特征。从中总结出“乡土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并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乡土文学”的概念。

宏观地考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不难看出,由于时代环境的特殊性,理论的时效性、导向性、简明性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而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也不可能产生西方那样体系完整的理论,乡土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往往是以三言两语,点到即止的方式呈现的。虽然从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看,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正是这些片言只语式的理论主张曾经引导了某个流派、甚至某个历史时段的乡土文学创作,理论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而且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乡土文学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这一独特的价值追求使之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凝聚了中国理论家、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学语境下的独特思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接触之后产生的,此前,主宰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还是传统的封建意识、观念、道德,西方社会的现代观念,尤其是关于“人”和“人性”的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大都感受并接受了这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观念,同时,传统士子家国天下的理想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怀,因此,他们思考民族、国家、社会、个人与人生的视角必然是现代的国家意识和人生观念,在描写、表现故乡人生时。因为有了西方现代观念的参照,往往批判甚于赞美,逃离甚于眷恋,然而,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故乡闭塞、保守、不合理的人生有所改变,在批判与逃离中又常常伴有赞美和眷恋之情,种种矛盾心态都呈现在文本中,为后人解读文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导致某些作家的思想倾向被指为反现代性的,其实,深入透视那些充满矛盾的、含混的文本,没有一个乡土作家是反现代性的,恰恰相反,现代视野是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自2。世纪之初至今,中国乡土文学的发轫、发展及繁荣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追求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古老国度来说,中国现代化需要最迫切、难度最大的无疑是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在清王朝宣告结束以前,中国广大农村基本上是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生存方式以求得种族的繁衍,然而,令人奇怪而又理所当然的是,在这样一种类似于自生自灭的生活圈里,封建思想却蔓延得最为广泛,封建统治也最为稳定。贫乏的物质、低下的生产力、封闭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历经千百年禁锢而被压抑、被泯灭的个性要求,致使农村形成了极具惰性的文化逻辑,因而,揭示农民病苦,唤醒民众,引导农民,就成为中国新文学延续至今的重大主题之一,而这一重大主题主要是由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所承担的。因此,追求现代性不仅是那个时代作家的使命,也是当时整个知识界的共同使命。作家们的现代性追求落实到与之血脉相连的乡土上,就是乡土世界的现代化呼唤,换言之,在描写乡土故事或表现乡土人生时,作家们是以现代情怀来打量、思考、讲述乡土世界的喜怒哀乐的,鲁迅在为白莽诗集《孩儿塔》听作的序里就很鲜明地表明了这种价值取向: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尽管鲁迅在这里并不是针对乡土文学说的,但表现出的价值倾向足以显示鲁迅的文学立场,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情系乡土世界,无疑,这一立场也包括鲁迅的乡土文学立场。鲁迅再次抨击朱光潜提倡的“静穆幽远”的美学观点,敏感于人事的人,总以为鲁迅在人事纠葛中容易意气用事,鲁迅确实常常反复批评、讽刺某些人或者某一观点,但是,纵观鲁迅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反对旧文化、 旧思想,特别是新文化队伍中的先驱出现向后转——转向传统、保守、封建的时候,他总是明确地予以批评、反对,不管其身份是归国博士、学界新秀,还是交谊深厚、位高权重的长者,私交私情私怨在他公开发表的文章里是很少见的。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是如此。在当时兵连祸结、外辱不断的时局中,朱光潜从西方古典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诗学中提炼出极具保守、避世倾向的审美理想,与新文化致力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接轨的整体价值取向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鲁迅多次在文章中对其进行批评、讽刺也就不足为奇。鲁迅的思想及笔战不止的生命历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显得那样卓然独立,但鲁迅并非“独战者”,虽然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总的方向一直是追求现代化。可以说,现代情怀是自晚清以来有远见的中国知识分子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价值立场,也是一代代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凝视萧瑟乡土世界的眼睛。

“乡土文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题材范围问题。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没有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加以严格的规定,他强调的是作者的“故乡”,而作者的故乡有的是真正的乡村,有的是象绍兴、遵义这样的城市,这就导致了后来学者对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不同理解。关键的问题是发生在城市的故事能不能归为“乡土文学”?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城市文学”不能划归“乡土文学”,否则,随着题材范围的扩大实际上就取消了“乡土文学”。要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作细致的分析,还是要回到鲁迅的理论观点。鲁迅当初的命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他没有把“乡土文学”在题材上等同于“乡村文学”“农村文学”或“农民文学”,而是强调作者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前沿叙述、关心着故乡,“乡愁”隐现其中,当然,鲁迅所说的“乡愁”决不单纯地等同于“思乡”,而是文化之“愁”——为故乡的愚昧、落后而发愁,愚昧、落后是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制度酝酿的苦果,换言之,只要文本讲述的故事是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受制于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制度,而作者、隐含作者或者故事叙述人站在现性的立场来讲述故事,那么,不管故事是发生在“烟村四五家”的小村,还是人口百万的城市,都同样是“乡土小说”,只要这样的城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当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据此拒绝作家创作这样的乡土世界的自由和可能。

乡土文化论文篇(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