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7-21 04:39:35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1)

自进入2009年以来,通过积极主动的信贷业务管理,确保信贷发展全面提高。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市场分析与预测,及时调整信贷政策;狠抓存量资产质量维护和贷后管理,防止贷款级次向下迁移;加强各客户的信贷管理,严控新增不良的发生;我支行在上半年信贷业务中,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防范住房信贷风险;加大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检查督导,强化不良清收考核。

根据我支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我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加强行业风险研究,细分信贷政策,坚决贯彻文件精神,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我支行根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总行相关工作布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配合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我行评审、评级人员克服项目大量集中报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加班加点审批客户的信贷项目,积极支持信贷业务部门的工作。加强对地区、行业、客户调研,结合我市优势资源和行业特点,重点支持优质大项目和符合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业务条线继续加大对重点支持行业的投放力度,在上半年信贷业务中,创下了历史以来的新高,重点加强了对**、**、**行业的商务信贷额度。与去年历史同期相比我支行上半年的信贷业务超过**笔,其中小额贷款**笔,商务贷款**笔,二手房贷款**,与去年同期的**笔的额贷款业务相比,不管是在贷款金额还是在信贷笔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在上半年的信贷业务中利息收入共计**万元,与去年的**万元的利息收入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为我支行的信贷业务的稳步快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尊敬的会员,您好,标红色字体部份的红色数字部份,是我们工作人员,不确定的数据,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数据)

通过多方努力,我支行信贷业务不断发展,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行的信贷业务,特别是在小额贷款业务方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在省行的正确领导下,我支行各部门、各条线积极配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行上下各业务条线和信贷管理人员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密切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突破工作难点,夯实负债业务

我支行以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负债业务的盈利能力为根本,培育黄金客户群,打造品牌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取得了初步效果。截至六月底,储蓄余额净增**万元,“商易通”户数新增**户,“商易通”绑定余额新增**万元,绿卡用户新增**户,各项基本负债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提升。

我行负债业务成效是明显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调整存款定活比例,促使负债结构合理化。狠抓优质企业业务,发展质量较高的活期工资帐户,促进活期存款的增长;全面提升服务档次,最大限度拓宽机构业务市场阵地,促进机构存款增长。

二是改变负债产品单一营销模式,以多种产品促使存款增长。在抓好存款营销的同时,积极发展基金、保险等多种业务,整合营销银行卡、电子银行、通存通兑、汇款托收等多种产品,创新设计多种理财方案以方便客户投资、满足客户资产增值的目的,从而稳定和吸引一批客户。

三是降低负债成本率。通过对营业网点分类分档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增存主战场的战斗力;做好客户经理队伍、营销队伍的组建和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客户经理工作流程和考核、管理体系,充分激发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增存揽存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其他方面:存款业务、中间业务

1.存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贷款总量增长的同时,存款结构趋向优化,各项存款快速增长。截至六月底,我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为*万元,比去年末的*万元,增长*%,同比增加*万元,其中集体存款余额*万元,比去年末增加*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储蓄存款余额*万元,比去年末增加*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比去年末增加*万元,增长*%,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万元,比去年末增加*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余额*万元,比去年末增加*万元,同比增加*万元。上半年末,我支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万元,营业支出*万元,实现盈利*万元,同比增加*万元。从上半年各项业务指标运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我市存、贷款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效益持续提高,新业务发展持续加快,资金营运能力持续增强。

2.中间业务取得新进展。我支行根据市场调研掌握的信息,针对性开发目标客户,对保险业务、代销基金、代销理财、工资、养老金等中间业务上加大宣传,通过支行电视滚动字幕宣传、派发宣传单等形式提高支行各项主要业务的知名度。在上半年的各项中间业务中,我行业务完成情况良好,其中保险完成*万元;代销基金完成*万元;代销理财完成*万元,工资、养老金*万元。(尊敬的会员,您好,此段的中间业务,请根据你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四、存在的问题

在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中,我支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业绩技能水平还不够熟练,有些很好的客户资源,原本能够很好的合作,但却不能很好的有针对性的为客户制定业务方案。第二,现有的客户资源,没有能够很好的深挖细刨,针对客户贸易链各环节展开营销工作;对于有目标的客户群体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介入机会。第三,关于“三农”方面的业务,做的不够细,一些工作协调不是十分到位。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行工作要求,以市行2009年度**支行各项业务计划为目标,以支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握我市农村市场机遇,迅速壮大我支行业务规模,正确处理好与各单位的合作关系,实现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确保2009年全年各项业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1、超常发展,迅速壮大信贷业务规模

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缓解我县“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结合我支行信贷业务特点,加强措施,迅速壮大信贷业务规模。支行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联动,积极支持开展信贷业务,有效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是要高度重视,做大小额信贷业务。我支行要把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要结合目前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势,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在工作中要提供便利,搞好配合,为我支行的小额信贷业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要搞好协调,做强商务贷款业务。要积极发展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有前景的企业客户,帮助企业客户解决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三是要主动营销,做好二手房贷款业务。要推出二手房贷款优惠政策,适当放宽二手房贷款准入条件,从方便客户着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向购房户和二手房合作中介机构提供更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降低自身门槛,助推支行二手房业务的发展。

2、加强合作,实现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支行中间业务上具有优势:营业时间长、贴近社会的特点,把握机遇,与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实现支行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柜台营销,进一步壮大保险业务规模。积极与各家保险公司沟通,争取适销的险种和有利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方案,适实开展竞赛活动,激发柜台营业人员发展业务的积极性。充分抓住柜台阵地,耐心向客户推荐保险产品和灌输保险意识,激发他们购买保险欲望,提高服务质量,坚持诚信经营,避免误导客户,维护客户利益。

二是重点针对农村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营销代销基金业务力度。从中短期来看以销售股票型基金为主,但考虑到市场风险,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调整保本、债券及货币型产品的营销力度。此外,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支行也应会同相关机构研发合适的农村金融代销产品。

三是着力开发灵活配置,积极发展代销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者理财观念的演变,配置灵活的理财产品,逐步降低风险水平,免除投资者不断更换基金产品的烦恼,配置符合养老、年金或者教育储蓄投资需求的理财产品。做大中长期理财产品,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有助于降低基金的流动性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总体预期收益水平。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2)

我始终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认真执行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创新服务,持久服务”的服务理念鞭策、完善自已,以用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储户提供规范化和优质的服务。在铜元局分理处注重对员工素质培养的今天,我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认真主动地学习新业务,尤其钻研个金业务。在工作中他总能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给客户最满意的服务。全年来,我办理业务快速、准确,业务量一直处于全所前列,月平均业务量4500笔,如:在二季度,开理财金一户,金额一百万元,组织他行存款八十余万元。从xxxx年至今一直担任业务主管,在储蓄所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主动为所领导分忧,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放弃休息到所里加班,在工作中正确地起到了主管的模范作用。

本着为用户负责的服务理念,经过一年来的刻苦工作、学习和实践, 我在今年二季度两次在南岸支行获得“最佳主管”荣誉称号、两次在分行评为“最佳核算质量”奖、二季度差错在全市排名第三。这些荣誉与成绩的取得,与分理处、储蓄所领导的培养和广大同事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3)

我始终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认真执行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创新服务,持久服务”的服务理念鞭策、完善自已,以用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储户提供规范化和优质的服务。在铜元局分理处注重对员工素质培养的今天,我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认真主动地学习新业务,尤其钻研个金业务。在工作中他总能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给客户最满意的服务。全年来,我办理业务快速、准确,业务量一直处于全所前列,月平均业务量4500笔,如:在二季度,开理财金一户,金额一百万元,组织他行存款八十余万元。从xxxx年至今一直担任业务主管,在储蓄所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主动为所领导分忧,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放弃休息到所里加班,在工作中正确地起到了主管的模范作用。

本着为用户负责的服务理念,经过一年来的刻苦工作、学习和实践, 我在今年二季度两次在南岸支行获得“最佳主管”荣誉称号、两次在分行评为“最佳核算质量”奖、二季度差错在全市排名第三。这些荣誉与成绩的取得,与分理处、储蓄所领导的培养和广大同事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4)

Abstract:Withtheendingofthefive-yeartransitionperiodafterChina''''sWTOentry,China''''sfinancialindustryisnowfullyopen,whichhasbiggerpressureonthesurvivalofthePostalSavingsBankwhichistobeestablishedsoon.ThemaindifficultiesfacedbyPostalSavingsBankinthedevelopmentaresmallercapital,facingserioushorizontalcompetition,andshortofearningability.Inordertogetridofthedifficulty,interactivesupportbetweeninsidebanksandoutsidebanksisneededtoattractstrategicinvestors,toenlargecapitaloperationchannelsanddevelopcommunityfinance.

Keywords:postalsavings;diversifiedequity;communityfinance

一、邮储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邮政储蓄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可能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

根据200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过去邮政储蓄和普通邮政业务在账务、人员和办公设施上没有分开。自从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开后,邮政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国家取消了对邮政部门的补贴,而邮政储蓄由于可以从人民银行获得远高于储户存款利率的转存款利率,因此利息差额成为邮政部门重要的盈利来源,并用来补贴普通邮政业务。因此这次邮政体制改革触动了很多邮政员工的基本利益,邮政内部缺乏改革的积极性,按照银监会制定的改革进程,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在2006年12月挂牌,可到200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仍未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原局长陶礼明出任邮储银行行长。邮政储蓄银行仍然与邮政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缺乏真正的独立性。若邮政集团公司的普通邮政业务继续亏损,国家又不对其进行财政补贴,邮政储蓄银行不可避免地将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这对刚刚组建、缺少盈利方式的邮储银行更为不利。

(二)邮储银行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上市,并且由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缺少战略投资者,因此资本金较少,注册资本金为200亿元,为其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的1/4,资本金数额仅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邮储银行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可能逐步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也要求注入更多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不仅能增强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能增加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国内银行通过上市,发行次级金融债券,获得外汇储备注资等方式来增加资本金,而邮储银行在成立开始就面临着资本金的“先天不足”,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没有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薄弱

邮政储蓄部门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虽然银监会对邮政储蓄具有监管权利,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难,这就造成了“外部监管者”的缺位。邮政储蓄风险不断积聚,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助于加强操作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和银监会的监管,但因为上述历史原因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时间去完善,在银行成立后短时间内仍会显得薄弱。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然而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邮政集团公司也就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将会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身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四)缺乏专业性金融人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2004年邮政储蓄人员为224843人,非正式职工占总人数的53.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7%。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邮政储蓄与其他邮政部门工作人员混岗作业,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邮政储蓄由于长期“只存不贷”,因此造成邮政储蓄工作人员缺乏信贷经验,对地区信贷需求不了解,不懂信贷正规程序。另外绝大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很长一段时期交存人民银行,没有任何风险,因此邮政储蓄相应缺乏风险管理人才。

(五)面临激烈的竞争

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均要领先于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相对于邮储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外资银行除可以开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外,也可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行混业经营,所以邮储银行在业务范围上要窄于外资银行。(2)在华的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并且受到母国银行的支持,金融服务水平很高。而邮储银行服务水平较低,一直都被客户所诟病,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外资银行。(3)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激励制度和较高的工资待遇。过去邮政储蓄由于是邮政局内设部门,人事调动都采取上级任免方式,“官本位”现象严重,另外工资水平也要远低于外资银行,不能吸引住优秀人才。(4)外资银行通常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注重成本—收益原则,而邮储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资银行长期与邮政储蓄在储蓄业务上存在着竞争,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硬件设备、服务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与邮政集团公司共用办公地点,场所普遍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安全设施存在着隐患。邮政储蓄过去只能开展对私业务,不能开展对公业务,因此在客户争夺上不如其他商业银行。

农信社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对手。农信社虽然在资产质量、支付结算体系上不如邮储银行,但是农信社已经在农村开展业务50多年,具有丰富的信贷经验,目前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有些地方农信社已经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逐步实现省内和跨省的通存通兑。邮政储蓄在2006年才开始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明显要差于农信社。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出路探讨

(一)修改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完善征信体系

由于有些经济法律法规立法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某些法律条款已经显得过时。另外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比较苛刻,法律之间相互存在着冲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立法部门应该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应该修改《担保法》,放宽对抵押物的限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1)培养公民以及企业的信用意识。人民银行、银监会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崇尚信用”的良好风气。(2)促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该制定一部《征信法》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3)建立齐备的信用资料数据库。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及时采集公民和企业的信用资料,并实现信用资料全国共享,对所有人开放查询。

(二)国家应对普通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

邮政业务由于资费偏低,一直低于成本,有些农村网点收不抵支。以前,邮政亏损主要靠电信盈利来弥补,1998年邮电分家后,国家向邮政提供财政补贴一直持续到2003年,这以后主要靠邮政储蓄盈利来弥补邮政亏损,2006年邮政资费有所上调仍不可彻底解决邮政业务亏损的问题。为了防止邮政集团公司挪用邮储银行资金,促进邮储银行的初期发展,国家应该对经营成本较大的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了3.9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8000亿元,这就为恢复对邮政的财政补贴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邮储银行应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单一股东挪用邮储银行资金的现象。

(三)邮储银行应努力增加资本金

由于邮储银行的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身资本金较少,盈利较少,所以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母公司增加资本金注入,必须依靠其他途径增加资本金。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规定目标,邮储银行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增加资本金:(1)邮储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创造利润,通过自身积累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由于邮储银行缺少盈利模式,利润留成较少,这条途径将会遇到一定阻碍,影响资本金的增加。(2)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存在着很多想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外金融机构,它们具有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点,邮储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吸收战略投资者。这不仅能为邮储银行增加资本金,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能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管理技术来促进邮储银行发展。(3)上市融资。邮储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争取上市。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在多地进行了上市,股价较高。(4)争取外汇储备注资邮储银行。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国家在2007年内将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先前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已经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0亿美元,邮政储蓄银行也应该向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申请注资。

(四)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后,其面临的风险会增加,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风险将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了保证邮储银行稳健运营,在其成立之初就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邮储银行对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银行全体职员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到银行运作经营中的每个环节中去,把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时时结合在一起,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拓展部门应及时交流沟通。(2)投入资金改善银行的硬件设备。目前许多邮政储蓄网点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网点设施条件较差。邮储银行应该逐步投入资金,建立起安全保障和监控系统。(3)建立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总行、省行和分支行都应建立起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实现垂直领导,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4)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过去邮政储蓄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新增的信用风险控制不力,所以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从社会招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补充风险管理队伍。

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内控是银行治理的关键,只有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才能真正地抵御金融风险的发生。邮储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入手建立内控机制:(1)建立新的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邮储银行应该在过去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重新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对影响邮储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收集业务资料,建立合适的风险计量模型用来测算风险,提供风险预警。(3)对银行各部门进行授权,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防止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银行高管的管理,杜绝银行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4)遵循真实性、规范化、谨慎性和监督性的原则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工作相互制约牵制,要经常对会计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检查。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邮政储蓄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提高人员的学历水平迫在眉睫。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应该聘请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其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邮政储蓄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使其掌握金融业务程序、风险防范方法和市场营销知识;其次应该利用其他金融机构撤并的机会,提供良好待遇,吸收其他银行的工作人员,弥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短缺;还可以公开招聘金融学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

(六)发展社区金融,形成自身的特色

2006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邮政储蓄将改造成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它从其运营的社区吸收资金并运用于该社区,而且不隶属于某一家银行持股公司。社区银行的特征是以私营为主、特定区域经营、规模较小、以特定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注:徐鑫.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为真正的社区银行首先面临法人结构的障碍,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质的银行,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把地区分行和支行一级变成独立的盈亏核算单位,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不再具有一级法人资格;其次,总行对地方分支行的控制力减弱后,地方分支行又缺乏风险控制能力,这样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邮政储蓄银行不宜走社区银行之路。而社区金融是不同于社区银行的概念。“社区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一种模式,即以一定社区为中心,将银行零售业务向社区客户纵深拓展,进而辐射周边地区及人群。社区金融帮助银行细分市场,可以集中精力对某一细分市场中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业务。”(注:徐鑫.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社区金融,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邮政储蓄依靠借记卡“绿卡”为居民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出外务工,子女上学都优先选择“绿卡”,邮政储蓄已经在居民中取得了良好的形象。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邮政的良好形象与社区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提供灵活便利的金融产品,并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客户。二是拥有很多网点,农村网点比重较大,城市网点深入社区。因此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居民小区设立ATM机。另外邮政储蓄银行应该重视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需求,为个体工商户、养殖户、下岗工人等提供短期融资服务。由于国有四大银行重点对象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困难,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发挥它的区域优势,调查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应该满足其贷款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汇兑、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总之,邮政储蓄银行若要与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竞争,必须以异求存,具有清楚的市场定位才能够立足。

参考文献: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5)

我国的邮政储蓄业务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1898年1月22日,清政府就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6月又公布《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蓄章程》。同年7月1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1个大城市首次正式开办邮政储蓄业务。2

1930年3月,南京政府在上海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与邮政总局平行,直属于当时的交通部;1931年7月,颁布了《邮政储金法》。1935年,因储汇局与邮政局的业务时有交叉,两局合并,成立“邮政储金汇业局”。新中国成立后,该局由邮政部门接收,1950年6月机构编制被取消,1953年9月邮政储蓄业务停办。3

1986年1月27日,根据国务院指示,原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联合通报》。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12个城市试点,同年3月10日,部行签订《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从4月1日起,全国各地邮局按照协议合同,分期分批的恢复了邮政储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1986年12月2日通过)及《邮政法实施细则》(1990年11月2日)规定,邮政储蓄、邮政汇兑是邮政企业的法定金融业务。

二、邮政储蓄的迅速发展。

邮政储蓄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迅速,储蓄网点数、储户数和存款余额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原邮电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计划实施“绿卡工程”。1993年正式启动,1994年10月即联通了北京、上海和大连,并正式发行了绿卡储蓄卡。至2002年5月,绿卡储蓄卡持卡人已达2130万,发卡规模列全国银行业第五位,卡户存款余额226.8亿元。另外邮政储蓄还发展了电子化网点,随着其采用电子化的速度加快,电子化网点的设立也很惊人。这些电子化网点更加促进了邮政储蓄业务量上升。邮政的储蓄存入银行,限制了不利因素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有利因素的发展。

三、邮政储蓄面临的机遇。

我们邮政储蓄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面”的优势。因为在中国,只有邮政的网点最多,分布最广。邮政储蓄的零坏帐记录,相比其它商业银行较多的不良贷款,我们更有利于发展金融业务,再有我们有强大的客户资源优势,邮政储蓄从84年开办以来,使邮政储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广大职工协储、揽储深入千家万户,邮政职工个个都是营销员,邮政储蓄宣传力度较好,并在广大居民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特别农村网点利用投递人员送报送信跟客户宣传。同时,从政策面看,09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仍然是讲的三农问题,说明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是对我们乡镇邮政储蓄网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把“面”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抢占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的市场。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尽管我们面临着最广泛的竞争,但是在局部仍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因此要在策略上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注意独树一帜,包括邮政的储蓄继续存入银行销售策略、服务销售一体化策略、产品多元化策略、订价的策略、通道拓展策略、技术增进策略、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策略等等。

三、邮政储蓄面临的挑战

邮政储蓄面临着网点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偏低,产品服务单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的长期问题。加之长时间以来邮政储蓄只办存取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由于存取款业务不办理对公业务,难以与商业银行相比,加上人员,体制制度等原因,我们邮储本身内控机制不够完善,伴随着中国银行业向外资银行开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在全力布点,农村信用社银行加快了系统联网建设,我们邮政储蓄面临多层次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立足自身,同时方眼全局。

1、内在机制的发展。

改善财务的管理制度,建立广泛危险管理模型,建立完善的中国的邮政储蓄内在的控制结构。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对员工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改善监督和纠正的机制,建立内在控制评估制度。

2、更新邮政的商务体系。

首先是打破最初的观念和商务发展模型,寻求新的商务发展方法,新的商务发展利益。其次是将其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和邮政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提升邮政储蓄的人才机制、服务水平、广告业务、信息力量、中间商务的和谐发展。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6)

我国的邮政储蓄业务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1898年1月22日,清政府就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6月又公布《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蓄章程》。同年7月1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1个大城市首次正式开办邮政储蓄业务。2

1930年3月,南京政府在上海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与邮政总局平行,直属于当时的交通部;1931年7月,颁布了《邮政储金法》。1935年,因储汇局与邮政局的业务时有交叉,两局合并,成立“邮政储金汇业局”。新中国成立后,该局由邮政部门接收,1950年6月机构编制被取消,1953年9月邮政储蓄业务停办。3

1986年1月27日,根据国务院指示,原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联合通报》。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12个城市试点,同年3月10日,部行签订《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从4月1日起,全国各地邮局按照协议合同,分期分批的恢复了邮政储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1986年12月2日通过)及《邮政法实施细则》(1990年11月2日)规定,邮政储蓄、邮政汇兑是邮政企业的法定金融业务。

二、邮政储蓄的迅速发展。

邮政储蓄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迅速,储蓄网点数、储户数和存款余额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原邮电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计划实施“绿卡工程”。1993年正式启动,1994年10月即联通了北京、上海和大连,并正式发行了绿卡储蓄卡。至2002年5月,绿卡储蓄卡持卡人已达2130万,发卡规模列全国银行业第五位,卡户存款余额226.8亿元。另外邮政储蓄还发展了电子化网点,随着其采用电子化的速度加快,电子化网点的设立也很惊人。这些电子化网点更加促进了邮政储蓄业务量上升。邮政的储蓄存入银行,限制了不利因素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有利因素的发展。

三、邮政储蓄面临的机遇。

我们邮政储蓄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面”的优势。因为在中国,只有邮政的网点最多,分布最广。邮政储蓄的零坏帐记录,相比其它商业银行较多的不良贷款,我们更有利于发展金融业务,再有我们有强大的客户资源优势,邮政储蓄从84年开办以来,使邮政储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广大职工协储、揽储深入千家万户,邮政职工个个都是营销员,邮政储蓄宣传力度较好,并在广大居民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特别农村网点利用投递人员送报送信跟客户宣传。同时,从政策面看,09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仍然是讲的三农问题,说明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是对我们乡镇邮政储蓄网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把“面”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抢占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的市场。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尽管我们面临着最广泛的竞争,但是在局部仍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因此要在策略上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注意独树一帜,包括邮政的储蓄继续存入银行销售策略、服务销售一体化策略、产品多元化策略、订价的策略、通道拓展策略、技术增进策略、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策略等等。

三、邮政储蓄面临的挑战

邮政储蓄面临着网点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偏低,产品服务单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的长期问题。加之长时间以来邮政储蓄只办存取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由于存取款业务不办理对公业务,难以与商业银行相比,加上人员,体制制度等原因,我们邮储本身内控机制不够完善,伴随着中国银行业向外资银行开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在全力布点,农村信用社银行加快了系统联网建设,我们邮政储蓄面临多层次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立足自身,同时方眼全局。

1、内在机制的发展。

改善财务的管理制度,建立广泛危险管理模型,建立完善的中国的邮政储蓄内在的控制结构。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对员工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改善监督和纠正的机制,建立内在控制评估制度。

2、更新邮政的商务体系。

首先是打破最初的观念和商务发展模型,寻求新的商务发展方法,新的商务发展利益。其次是将其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和邮政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提升邮政储蓄的人才机制、服务水平、广告业务、信息力量、中间商务的和谐发展。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7)

城墙的正东方向不远处,就是中国邮政总局的大楼。中国邮政虽然没有城墙的历史久远,但是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就在去年,中国邮政的大厦内又新添了一个“年轻”成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邮储分家试水商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确很年轻,它才成立一年时间。但是走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办公区域,可以看到各个办公室的铭牌仍旧是“邮政储汇局某某部门”,其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就是中国邮政储蓄。如果追溯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要回到上世纪初了。

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可追溯到1919年,当时称之为“邮政储金”。当时各地大城市均设立邮政储金汇业分局,承办支票储金、贷款和保险业务,直到1953年停办邮政储金业务,汇兑业务改为银行业务。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积聚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和当时的邮电部经过积极筹备和充分酝酿,于1986年正式恢复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

但是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邮政储蓄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因此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从原来政府色彩浓厚的机构转变为了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企业。但是与此同时,邮政储蓄银行也面临着自己以前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特别是专业人才紧缺、业务类型相对单一等这些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软肋,都在影响着自身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李财林表示,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应对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树立起强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快速“补课”

财务大集中

“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理解客户的所有行为方式。现在总体来讲,邮政储蓄银行不管是经营理念,还是服务设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等,都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首先就是要从自身出发,完善我们的系统、业务流程和服务。” 李财林说。

而良好的财务管控是商业银行稳健、快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水准的一个重要标杆。因此,建立相应的财务收支预算和管理,同时根据外部监管和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各级行会计部门对内、对外提供完整的会计报表,全面、真实地反映全行的资金状况和财务成果,成为邮政储蓄银行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之一。

据介绍,根据统计测算,每年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数据的容量将近3TB,全国并发用户可达到2000人。在如此大数据量和大并发量的情况下,保证用户顺利完成各种交易及查询分析操作,对任何系统都是一种挑战。而且邮政储蓄银行的储蓄、保险、信贷等各业务的数据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如何把分散的数据快速地导入到一个系统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以及特殊情况如何处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经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开发,2007年11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财务大集中项目历经半年实施后顺利上线。利用用友软件公司的NC管理软件,邮政储蓄银行成功搭建起新会计准则下的全国大集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李财林表示,“从数据整合层面看,将邮储银行的储蓄、会计、汇兑、基金、信贷、卡业务等系统全部数据导入NC财务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生成全行的报表和一本账。邮储银行通过本项目实现了管理系统与交易业务系统进行联机处理后按职能进行分离工作的总账系统,这标志着邮储银行实现向现代银行管理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从核算监管层面看,一方面实现了规范、严密的业务流程化管理,另一方面完全遵循了新会计准则的最新要求,确保了核算管理。”

四大发展优势凸显

在全新的市场理念引领下,组建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体制上更加规范,业务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李财林告诉记者,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一年时间来,其自身发展迅速,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商业银行,但是凸显出四大方面的发展优势。

“首先,我们的营业网点覆盖面是所有商业银行中最广的,从长白山到帕米尔高原,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都有我们邮政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邮储银行营业网点已有3.7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6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超过2万个,ATM超过1.8万台,这些网点全部都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作业。其次,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的客户数量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最多的,处于激活状态的个人用户达到3.1亿,活跃的账户有5.6亿个。第三,邮政储蓄银行有2/3的营业网点在乡村,依托了一个广阔的农村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支持的需要必将增长。因此,依托农村这块‘主阵地’服务‘三农’,必将是我们最重要的优势。2007年邮政储蓄所发行的“邮政绿卡”增加7200万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乡村,可见农村经济增长快,我们的增长也就不会慢。第四,我们拥有良好的资产规模。邮政储蓄银行的两万亿元资产中,不良资产的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链接

商业银行财务信息系统情况

工商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8)

1953年7月27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为停止银行委托邮局储蓄业务自一九五三年九月一日正式解除合约的联合指示》,规定各地已建立关系的银行、邮局双方自行协商处理结束后储户移转等事项。

根据国务院关于尽快开办邮政储蓄的指示,1986年1月27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南、辽宁、河北、四川、陕西、江苏、广东、福建、湖南等省市的12个城市开办一批邮政储蓄点,办理个人邮政活期、定期储蓄业务,交存的邮政储蓄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支配。邮政储蓄的利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由邮政局支付给储户,支付的实际额度及人民银行应付给邮局的手续费,均由开户邮局与银行结算。

1986年3月10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决定自1986年4月1日起,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城乡邮政机构均可办理。《协议》强调:邮政储蓄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规定,贯彻执行国家宪法关于保护公民合法的储蓄所有权的规定。

《协议》规定:(1)邮政储蓄业务,受理个人人民币储蓄存款(包括互助储金),不受理支票。邮政储蓄业务的种类,先按银行现行的储蓄种类办理;以后可以结合邮政特点和群众的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商定开办新的储蓄业务种类。(2)邮政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全部缴存人民银行统一使用。对储户支付的利息,由人民银行按实际支付数定期拨付;邮政机构缴入人民银行的储蓄存款,不再计算利息。(3)办理邮政储蓄业务所需的备用金,由当地人民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每年核定后预拨给邮政机构,不计收利息。人民银行根据缴存的储蓄存款每月累计日平均余款,付给2.2‰的手续费,由开户银行每月结计,按季付款,手续费率暂定3年不变。(4)邮政在办理储蓄业务过程,发生贪污、盗窃、丢失、冒领、差错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由邮政部门自行负责。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9)

1953年7月27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为停止银行委托邮局储蓄业务自一九五三年九月一日正式解除合约的联合指示》,规定各地已建立关系的银行、邮局双方自行协商处理结束后储户移转等事项。

根据国务院关于尽快开办邮政储蓄的指示,1986年1月27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南、辽宁、河北、四川、陕西、江苏、广东、福建、湖南等省市的12个城市开办一批邮政储蓄点,办理个人邮政活期、定期储蓄业务,交存的邮政储蓄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支配。邮政储蓄的利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由邮政局支付给储户,支付的实际额度及人民银行应付给邮局的手续费,均由开户邮局与银行结算。

1986年3月10日,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决定自1986年4月1日起,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城乡邮政机构均可办理。《协议》强调:邮政储蓄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规定,贯彻执行国家宪法关于保护公民合法的储蓄所有权的规定。

《协议》规定:(1)邮政储蓄业务,受理个人人民币储蓄存款(包括互助储金),不受理支票。邮政储蓄业务的种类,先按银行现行的储蓄种类办理;以后可以结合邮政特点和群众的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商定开办新的储蓄业务种类。(2)邮政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全部缴存人民银行统一使用。对储户支付的利息,由人民银行按实际支付数定期拨付;邮政机构缴入人民银行的储蓄存款,不再计算利息。(3)办理邮政储蓄业务所需的备用金,由当地人民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每年核定后预拨给邮政机构,不计收利息。人民银行根据缴存的储蓄存款每月累计日平均余款,付给2.2‰的手续费,由开户银行每月结计,按季付款,手续费率暂定3年不变。(4)邮政在办理储蓄业务过程,发生贪污、盗窃、丢失、冒领、差错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由邮政部门自行负责。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1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战略目标是: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商业银行。以挂牌为起点,邮储银行将在五个方面做足文章。

坚持发展业务。邮储银行将继续发挥邮政金融覆盖面广、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拓展新业务,不断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化、制度化、高效化的管理。

发挥邮政网络优势。继续推进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丰富系统功能,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系统运维的能力,大力发挥网络优势,建设好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服务体系,沟通城乡经济,为“三农”和城镇社区提供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

加强风险控制。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授权授信体系,建立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建立各项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动态、持续监控;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提高各类资金案件的堵截防范能力。

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总结篇(11)

(一)从业人员法律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邮政储蓄银行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邮政部门划转过来的,其机构设置基本上采取的是“就地取材”的方法,为了节省开支,邮政部门较少更新设备和培训人员,造成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不仅工作中存在许多违规操作行为,而且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为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诸多安全隐患。这种金融业务经验及法律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难以适应多元化金融竞争局面。

(二)部分高管人员违规任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以后,其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正式被纳入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之中。根据《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分社经理及临时主持工作超过3个月的支行副行长、分社副经理的,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金融工作2年以上)。”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此实施办法的要求任命其高管人员,但是实践中部分邮政储蓄银行的高管人员并未达到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但依旧任职。部分邮政储蓄银行申报的具有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全部是实职人员。由于符合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资源紧张,特别是县级支行机构高管人员相对匮乏,为了解决部分县级支行机构缺乏甚至没有符合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的问题,部分邮政储蓄银行分行将已由银监部门批准通过的具有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委任以某县级支行行长一职,该职务仅为解决该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而虚挂,并未到县支行实际履行工作职能。而该县支行的业务管理实际上由一名未达到任职资格但不受《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制约的副行长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虽然变通处理了县级支行机构高管人员资源紧张的问题,保证了县级支行机构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但规避了法律关于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诸多隐患。

(三)监管法规的不适应性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法可依,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进入了法制监管时代。实践工作中,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虽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积极监管,但是在实际的监管工作过程中部分法律规定很难真正贯彻执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邮政储蓄银行部分分支机构的高息揽储行为,依照上述法律规定,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对该机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但实际上,部分县区级支行年盈利不足二十万元。如果按照此额度对其进行处罚,该违规机构不仅难以承受,甚至很有可能会因为此项罚款而退出市场。针对以上问题,部分地区的银行业监管部门秉承着一方面要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未对其采取相应的罚款措施,而是以约见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要求其限期整改等方式变通处理此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旨在通过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要求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以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利益。但因该法规对部分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过大,这对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而言,其处罚力度可能会导致违规机构难以继续发展,因此在该区域内本法规部分规定难以真正贯彻执行,从而出现了明显的法律不适应性问题。

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