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装置艺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18

装置艺术论文

装置艺术论文篇(1)

2新材料与新科技的结合

景观装置的设计材料范围,从一开始的现有实物的单一陈列,渐渐向环保节能的现代高科技材料之间转变,设计师们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以更加丰富的材料形式表达创作的意图。文芳展览的个人装置,这个装置使用通用的口罩,进行一定数量上的拼装、集合并将它们连成网状悬挂于半空之上,表达出在这样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人们寻求自我的保护已成为妄想,所带的口罩也将一无是处。通过这样批判的方式,设计师们试图唤醒人们个人与集体的良知。放射性光线装置位于德国,整个装置展示出了一个军队,其通过100个透明的塑料雕塑人物重复摆放组合而成,每个人都低着头停滞不动,每个雕塑人物的背部印都有核能标志,每个雕塑里面都配有几个灯泡,夜晚会发出光亮,看起来像是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具有威胁性。这件作品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核能合理利用与滥用的反思,它从经济价值上来说可能很便宜,但却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的负影响。

3感知方式从三维到多维

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在景观装置的设计中,触觉,味觉,听觉,俨然成了新的设计元素,这些感官的设计更加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风声亭这个装置是一个能让人听见无声的风的“声亭”,也是一个能将天空的变化放大的装置。这个巨大的风弦琴,不需要电力和扩音装备,却能够与风产生共鸣。通过管子上弦的振动传达给处于装置下方的人,以此使风的特征变得三维立体。该装置的目的是通过传递并放大风声,使人们如同看到风在吹动。在装置下方,参观者可以透过310个抛光不锈钢管口欣赏天空的变换,以及一系列低频率的嗡嗡声。这些管口为参加者取景并将其放大,供他们欣赏这不断变化的光之景。随着天空中云朵和太阳的移动,参观者的视觉体验也在每分每秒的转变着。这个气味装置提供的是一种嗅觉体验,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气味和人造物的单调。在这个装置中,一个自然的花园被翻转悬挂在天空中,在地面上的则是一个人造的花园。自然花园悬挂着新鲜的花朵面向地面,而人造的花园则是塑料香囊和铁丝制成的假花茎组成的,塑料香囊中装着用人造香水中浸泡过的布料。自然花园的花瓣在展出时会纷纷掉落在观众身上以及人造花园上。通过这样自然与人造气味的对比,向人们传达出自然的美好。

4新的空间造型的运用

造型在整个设计中能够最直观的表现设计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促进使得很多以前不能完成或者只是一些存在于画本上的造型得以付诸实际,多种多样的造型设计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葡萄叶”装置位于巴塞罗那一个海滨的小镇上,从小镇上可眺望佩尔德斯山谷的秀丽风光。它充分利用了地中海天然的壮观光环境,为人们展示随着太阳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该装置的造型采用仿生的手法,伫立在广场上的是半片镂空的葡萄叶的造型,而另外半片则用抽象的手法,由阳光在地面投影而形成,进而形成一片完整的叶子。“圆环”装置则是直接抽象了城市空间层次,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光影的自然效果,创造了不同的视觉享受。重复使用立方形的镜子,融合周围的景观。这个充满活力的装置改变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无数个多面的镜子打破了人们对场地的认知,从四面八方感受融合一体的环境。

装置艺术论文篇(2)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体现,表达出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后更高的人文诉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起源于西方,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传统艺术也在环境设计中不断呈现。文章介绍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总结装置艺术的特点,探索装置艺术在不同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艺术的高追求旨趣。

一、装置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概况

装置艺术与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装置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和环境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被释义为“架下的创意组合与放大”。英国批评家尼古拉•德•奥利维拉在其著作《装置艺术》中认为装置艺术的鼻祖为19世纪末的一位法国邮差。这位邮差用二十多年的业余时间将水泥、贝壳和石头修建成一座造型怪异的理想宫殿。被大家公认的装置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成形之初,人们将其视为一种雕塑艺术。人们将最开始的装置艺术视为一种雕塑,忽视了装置艺术与雕塑蕴含的不同设计理念,这也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设计材料的使用方面,装置艺术采用了与雕塑艺术相近的轻物质材料。但是,在设计理念上,装置艺术采用文化互动的原理,通过静止的物象呈现人类社会互动的生活模型,这是与雕塑设计理念相区别的地方。在环境艺术设计范畴里,装置艺术还详细地区分为室内装置、室外设计等不同的类别。概括而言,室内装饰更加侧重局部装饰,而装置艺术更加关注整体效果。因而,在室内、室外或展览的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装置艺术设计的不同。

二、装置艺术的特征

装置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域各有特色,但是形成了部分可供遵循和考证的通则性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装置艺术的主题性。装置艺术在不同的空间设计中都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如吕胜中先生的剪纸作品《招魂》运用装置艺术的理念将人形不断复制,在这一复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招魂”的主题合二为一,体现出人们内心深处对“魂灵”的敬畏态度。在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主题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教、风俗、生死仪式、文化习惯等,这些主题为装置艺术设计者提供了可供界定的选材和风格,从而取得想要的环境设计效果。其二,装置艺术的实用性。装置艺术与陶艺等供长期收藏和使用的艺术品的特点、价值不同,装置艺术更多地体现短期的展览效果。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会更加注重使装置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美感并存。同时,装置艺术低成本、高效果的收益特点也让设计者可以更加大胆地运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实现“高大上”的艺术追求,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对接。其三,装置艺术的创新性。为了更好地刺激观赏者的感官,打破观赏者固定的思维模式,设计者往往推陈出新,通过夸张、异化或强化的艺术手法实现对作品的呈现。如,登昆燕在作品《丧宴》中就玩了把装置艺术的“小把戏”,在进入宴会的通道上,他大胆地运用常用在婚礼设计中的花球和蜡烛装饰物,只是小有改动地将花球的颜色换成了白色,便成功地通过这一设计削弱了在丧宴中一贯的悲伤气场,而增加一份缅怀亲人的柔情,让人在悲伤之余感受一份装置艺术带来的温暖,体现出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于人文情怀的追求。其四,装置艺术的渲染熏陶性。在自然环境设计过程中使用装置艺术是为了更好地转变观赏者对环境的态度,使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欣赏。环境设计中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的装置艺术作品能够体现设计者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蕴含了一种生活哲学。判断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的成败,主要看其与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以及观赏者置身于环境中时有怎样的感悟,是否与环境形成诸多共鸣。设计者通过装置艺术将人们带入自身设计的大环境,借用实际存在的装置艺术呈现创设的情境,体现出装置艺术对环境的渲染力和对人们情怀的熏陶性。装置艺术使现代实体社会显得更加神秘,其追求观赏者参与其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效果。其五,装置艺术的共同参与性。装置艺术的生成需要观赏者的参与和介入。以苹果社区的设计为例,在苹果社区的展厅内外,设计者借用数以百计的可供食用的苹果创作出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能吃的房子》,这一装置模型强调观赏者与装置共存的关系,通过观赏者与装置的互动体现出作品的大众参与性,同时体现装置作品在观赏者心目中的地位。苹果这一食材作为装置的选材一开始是作为一种构成空间的建筑材料,在空间形成之后又作为整体模型的设计信息载体进入观赏者的视野,影响观赏者的思想与认知,并且成为观赏者讨论的话题,营造广告宣传的效果。其六,装置艺术的可变性。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因为装置艺术具有实用性和非收藏性的特点,所以装置艺术的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根据环境和实际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因为装置艺术具有不断变化性,所以在急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才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装置艺术吸引人们的眼球,更新人们的认知。在商业社会环境中,有的商家用高雅的装置艺术博得观赏者的关注,使装置艺术成为其获取利益的门面装饰。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诸多特点需要人们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学习,以更好地实现对装置艺术的使用。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人们对实际环境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渴望,可谓一种双向载体。很多成功的装置艺术作品还承载了设计者的灵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设计观念也不断实现中西文化结合,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使用不同大小、不同格局的装置艺术装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空间,使灵感与现实空间实现完美对接,让空间结构更加立体,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也更加富有特色和个性。

三、结语

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就室内设计而言,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间的设觉效果,体现出空间设计的价值;在展示空间中,装置艺术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呈现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格;在景观环境中,装置艺术可以和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项开拓观赏者思维和视野的新的存在。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空间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从根本上而言体现的都是人们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文化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

作者:李中亚 单位: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健.论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装置艺术论文篇(3)

从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与形态观察来看,越来越多的当代陶艺家们开始涉足陶艺装置语境的思考。装置对于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对于当代陶艺创作者来说,装置陶艺是一个相对新鲜而刺激的新领域。对于装置陶艺的涉及,陶艺家们最早的思考还是从当代陶艺单一形态或者系列陶艺形态的创作中,寻求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可以更加自由地诠释作品要表达的某种深层次内涵。对于装置陶艺概念的解读,当代陶艺家由于自身对于陶艺特殊语境的考虑,使得其概念不再束缚于装置艺术这个当今仍然具有模糊概念的范畴之内。装置艺术的起源被大家广泛认同于二战前杜尚和里格瓦瑞特等前卫艺术家的系列作品探索使然,最为标志性的当属于那件实物装置作品《泉》的展示。实际上装置艺术是一种表现技术和方法,是透过整合多种材料在特定艺术空间而呈现的具有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艺术作品。重新提出装置陶艺这类概念,是为了更加具体、贴切于当代陶艺目前所呈现的一种普遍现状,当代陶艺创作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在空间中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包容性的艺术新形态。因为在当代陶艺家的创作始终,是一个完全由单体到群体再到综合创作的概念过程,无论是国内抑或是国外当代陶艺家,在装置艺术概念提出的前后,在当代陶艺创作范畴内都产生了具有装置语境的陶艺作品形态,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在当代陶艺创作领域,更多的艺术家已经将作品的视角延伸到装置语境这一特殊范畴之中,剖析装置语境下的当代陶艺创作形态,对于当代陶艺创作未来的发展及其艺术方式的转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基于当代陶艺创作的语境思考

当代陶艺家对于陶艺材料的重新体验与尝试,源于工业化文明所带来的思想聚变和文化反思,无论是1954年被世界公认的奥蒂斯陶艺革命的创始人彼得・范克思(Peter Voulkos),还是日本陶艺社革命的创始者八木一夫,他们对于陶瓷创作观念与面貌的反思,均是出于对现有文化与工业文明,自然与社会,人与机械之间的某种精神恐慌与反思。他们的反思对于日后的艺术发展而言均是彻底的,被后期从事现当代陶艺家们奉为旗手。当然他们以前的陶艺界前辈们也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试图去创造全新的艺术形态,但社会语境与当时文化语境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和给他们给养的那个文化艺术形态做个决裂式的告别。

中国早期的当代陶艺家在与国际现当代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政治与文化氛围有所松动的前提下,当代陶艺创作的面貌也有了全新的改观。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当代陶艺革新领域,中国对于世界当代陶艺的贡献,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均显得微乎其微。就中国本土内部而言,中国当代陶艺创作所呈现的形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也显得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一批较早涉足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开始小范围选择陶瓷材料作为实验艺术的引子,夹杂着部分学院派陶艺家也开始反思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合力将中国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引向了一个全新的轨道。

早期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虽显得有些稚嫩,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的叛逆精神却是传统陶瓷创作者所缺失的。从具有独立当代陶艺精神的作品创作,到与兼具实用功能的当代陶艺作品的磨合,再到环境陶艺介入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形态改变,使得当代陶艺的面貌所呈现的不再仅仅是材料与技术的革新,富有个性观念与思想内涵的作品开始显山露水。多元的艺术创作思维,综合的艺术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抑或平面立体,这类作品开始包含着陶艺家对于当代社会各个阶层政治、文化、环境、生活的诸多反思与研究,观察之细微,思考的深邃,了解之全面,都为当代陶艺以全新的形态纳入到社会真实的另一个语境之中,自由探讨的创作状态为介入装置语境的新艺术形态开创了先机。

当代陶艺对于室内外环境语境的介入

当代陶艺作为纯艺术被早期的当代陶艺家们所提出,其创作的手段与观念是异常超前的,对于功能性的早期摒弃,为陶瓷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材料而进入更多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无论如何,当代陶艺对于环境的思考与探究还没有明确的被提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当公众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资源例如空气和水受到威胁时,具有环境主义保护观念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创作作为革命的武器,以弗兰斯・威登汉(Frans Wildenhain)、鲁斯・达可伍思(Ruth Duckworth)为首的艺术家开始从大自然中获取素材与表现内容,将自然、宁静、幽雅的湖面,自由翱翔的飞鸟,代表生命的阳光与空气、雨水,代表能源破坏而呈现的干旱沙漠与熊熊火山等题材以陶瓷壁画的方式呈现于社会公共空间之中。当代陶艺对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涉及,不仅在公共空间领域展现了当代陶艺的独特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环境陶艺壁画以其独有的材料泥味、火味、釉色和人文关怀精神被大众所接收。如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Wayne Higby)将其所生活的科罗拉多州的山脉表现于系列创作中,那些高耸入云的断崖陡壁,沉降于万里低空下浩瀚碧绿海面,都为我们展现出蔚为壮观的大自然是如此的富有生机与活力。

室外环境陶艺可以完美地展现陶瓷材料独特泥料的魅力,粗狂、斑驳、厚重古朴天成;亦可以展现釉色的窑变、奇幻、瑰丽、鬼斧神工之趣;亦可展现彩绘的特质美感,温润的笔下青花、内敛的粉彩装饰、灵活的新彩写真;亦可展示拼贴的趣味,异构、重复、时空交错。

相对于室外陶艺的自由创作与表现,当代陶艺在室内环境语境的涉及就显得保守了很多,它需要特殊环境空间色调的制约,它需要独特灯光气氛营造的衬托,它需要古朴木质家具的材料点缀,它需要植物花卉小品的掩映附着。室内环境陶艺的创作可以精致小巧,在环境的语境中,装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环境的特殊点缀,喜欢禅境的可以以湖田影青装饰的佛来构建空间,喜欢喧嚣的可以以釉色瓷窑变的唯美与张力宣泄情韵,喜欢会所商务的可以陈设抽象构成或现代瓷塑打造空间实体的敦实与文化气息。无论室外室内,当代陶艺的装置语境对于环境具有独特仰仗与依赖,它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命题,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

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分析

对于艺术家而言,永远无法回避的就是对于作品在何种语境下呈现的思想分析。上述对于环境的探究多源于对环境真实空间、社会人群结构、公共价值体系、群体目标定位等综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综合考量与思考,而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还存在于特殊的展示空间中,这里的展示可以是作品创作前既定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也可以是作品创作后所必须要求的室内外空间选择。而以装置语境出现的当代陶艺创作,结合室内外空间的两种诉求来看,对于装置类型的当代陶艺(简称装置陶艺)创作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装置陶艺是以空间为参照系而创作的具有空间类型概念的当代陶艺创作。空间对于装置陶艺来说具有其独特性,这个空间是必须参与到作品之中的空间,而且由于这种空间,作品才显得具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空间可大可小,大的空间比如自然的某个空间或者整个室内空间展厅(如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馆展出的艾未未陶艺装置作品《1亿颗陶瓷瓜子》,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地面上铺满了一亿颗葵花籽,其重量超过150吨。巨大的空间,数量众多的陶瓷作品,扑面而来的视觉感受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使得作品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影响。艺术家艾未未并没有给作品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解释,而是将作品呈现于硕大的空间中,让每位参观者去感受并获取内心的答案)。小的空间比如装入容器的陶艺(如徐洪波用一系列形态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构成元素来进行分割、并置、翻转、破碎或扭曲等手法来完成一个陶瓷装置作品《克隆实验室》)。

2.装置陶艺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是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文化形态、自然形态等提出的一种艺术文化思考与关照,而非仅仅是技法、技术及其艺术观念的某种革新。相对于独立的当代陶艺创作而言,当代陶艺对于思想、立场、精神的内在思考与探索更加深入。如陆斌完成了自己第一件或许也是中国第一件影像与陶艺结合的作品《大悲咒》,正如作者自言:“陶艺的创新不是那种抽掉了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弥漫着小资情调的精致与完整,而应该是真正体现当代文化在陶瓷艺术领域里的重建,强调艺术的社会性与公众性建立。”这件作品诠释的是作者皈依佛门后,将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也是作者以作品创作的方式重新诠释他所理解的佛教中的轮回之意。再如日本陶艺家鲤江良二的《Return to Earth》系列之一(1990),艺术家在公园地面堆起数个完整的脸孔,安置期间任由路人和孩子穿梭其间走过,这些面孔最终面目全非,最终回归到泥土自然的原貌中。这种通过作品所传达的隐喻力量往往比作品本身所呈现的美的哲学本意更加有价值。

3.装置陶艺对于场地的社会属性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的地域特征的选择具有特殊的要求,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本身加以改造或者技术上达到对接的各项要求。因装置类陶艺作品本身的语境要求,对社会环境、空间的某个意识形态或社会形态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如作品对于水、草坪、墙体、光等的依赖,决定了作品必须在固有的空间中来完成其意义的表达。如朱乐耕的装置陶艺作品《生命之光》,是一个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的作品,首先是和观念前卫的建筑设计作品的一次合作,其次是和音乐音响的一次跨界合作,最后作品的设计与呈现必须要考虑建筑与音乐厅的两个功能。“从音乐厅的内墙到每条走廊,都用陶瓷材料装饰,整个作品是通过光影来表现。如果从某种角度看,里厅和外厅的巨大墙面都像花的海洋,非常动人。作品高低起伏的律动,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观众逼近,这是一种正在爆发中的生命力量,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感和宗教感”。最终完美作品的呈现是与装置作品本身所依赖的环境和要注重的空间环境诉求相一致,才呈现了被韩国称之为“陶瓷宫殿”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

当代陶艺创作对于装置语境的思考,为当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各个领域,对于主流艺术形态的积极参与和介入,为陶艺面貌的整体呈现开创了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剖析当代陶艺创作的环境与内容,积极思考当代生活状态下的人文关怀,能为当代装置陶艺的深入拓展开创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光真.今日美国陶泥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

[2]姜波.文化语境中的观念嬗变――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模式与价值取向[J].中国陶瓷,2008,04,第44卷总第233期:59-60.

[3]张玉山.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J].中国陶瓷,2009,06,第45卷总第247期:76-78.

装置艺术论文篇(4)

一、“非架上”与“架上”

2001年成都双年展时,评论人吴鸿曾公开发表言论:“都是‘架上’惹的祸!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民间资本操作的大型展览,应该有很多话题可以拿来讨论。但所有的实践一遇到‘架上’就扯不清了……所以,展览以后还要做的话,别再做什么‘架上’了……”虽然这是针对主办方没有处理好现场而讲的,但也可以得知,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分不清什么是“架上”和“非架上”。

“非架上”艺术这一概念只是针对于油画、壁画、版画、中国画等传统二维绘画艺术来说的。它主要包括装置、行为、影像、多媒体等新艺术形式。而“架上”自然就容易理解了,指的是油画、版画等二维绘画艺术。

“非架上”的艺术形式,主要源于杜尚的观念艺术的引导。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很多丰富多彩的阶段变化,也涌现了很多艺术流派。那么“非架上”艺术到底是不是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架上”绘画?二者是否存在价值上的可比性?如果有,谁比谁更高明?

二、“非架上”的艺术形式

继1989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大变化,由此而带来了其他领域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在西方艺术领域兴起的当代艺术也传播到了中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当代艺术,摆脱了现实主义的束缚,以杜尚的艺术“观念”为支撑,用消费艺术为先锋,以娱乐至死的态度对抗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有: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其中,装置艺术形式多样、包涵因素广泛,逐渐成为当代艺术中的宠儿。

“装置艺术”产生于60年代,兴起于90年代。它起初被称作“环境艺术”,大多是在一些“另类”的新建艺术空间中作为装饰而摆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变成了一种可以移动、可以出售的艺术,被称为“装置艺术”。装置艺术的空间局限性和难以移动性,曾使很多人将这种艺术看成是坚决排斥买卖的艺术。

装置艺术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一书中,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体、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与观众互动。”2005年出版的《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的》一书中,作者克莱尔・毕晓普重新给出了定义:“装置艺术指的是一种可以让观众投身其中,并往往被描述为戏剧性或体验式的艺术风格……装置’这个词如今已扩展到可以描述任何空间中的物体布置……”装置艺术并不专注于某一种媒介,它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它还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空间艺术,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媒介(影像、绘画)的元素特点。

b置艺术具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体现在它与大众文化的持久竞争力方面,它提供了一个让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第二个优势是,为一个特定场合量身定做一件独特的作品,适合观众亲临现场观看。装置艺术的兴起伴随着绘画艺术的相对衰落。“非架上”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它也在以舍弃传统的代价重塑人们对艺术的价值的判断。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也与日益发展的电视、电脑、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习惯了这些电子媒介带给我们的虚幻和娱乐。

三、“架上”绘画的回归

随着装置艺术等当代“非架上”的泛滥,“架上”艺术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但真实的价值体现就是这样的吗?“非架上”艺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绘画吗?未必然。

前不久,马库斯・吕佩尔茨在北京举办了“西方绘画的回归”学术展,展览其间,他在中央美院举办了一次讲座,讨论绘画的当代方式。他认为,艺术家必须深谙传统,要有扎实的手艺活,还要有足够膨胀的“我”,尽力在自己的作品中盖上自己的印记。他还认为:从杜尚到博伊斯的先锋艺术,试图为艺术带来新的视角。确实有其贡献,比如让艺术的面貌越来越多样。却也导致一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充斥博物馆,经典的传统却被丢失了。当艺术史的参照被甩开,个性被媒体遮蔽,就只会剩下一些空洞的“观念”、“点子”。这样发展下去,人们的视觉接受上将会出现浅视、荒芜化、无聊化的趋势。只有回归到画布这最初、也是最终的“战场”上,艺术才能是真正称之为一门学科。

装置艺术论文篇(5)

由此可见,我国的服装专业设置以艺术类为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天壤之别。“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严格按照工科类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的课程鲜有涉猎。生源多为理科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较强,但由于没有经过艺术专业考试,普遍没有绘画基础。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则体现出重艺术轻技术,绘画、设计表现类课程较多,技术、原理类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多为文科生,通过艺术专业考试后入学,绘画基础较好,但由于艺术类考生的数学不计入高考总分,进入大学后也不学数学课程,所以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数理思维能力薄弱。目前,不论是“服装艺术设计”方向,还是“服装设计与工程”(50%专业布点按照艺术类招生)专业,普遍都加强了学生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工程技术重视不够。学生也普遍认为自己是学艺术的,对于技术类课程认为是裁缝工匠之工,不屑一顾。很多招收中国高校服装专业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国外高校普遍认为,中国学生的绘画能力最强、艺术表达最好,但前期的创作思维和后期的作品实现与国外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对于我们现在的课程设置思路有很大的警醒和启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服装专业教师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纺织、染织、工艺美术等相关专业教师经过进修学习后转到服装专业任教;另一部分是在服装企业中抽调从事一线生产多年的技师、工程师充实到服装专业教师队伍。转行过来的教师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不够,实践经验也显欠缺;企业抽调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功底略显不足。90年代后期以来,各高校培养出的服装专业学生部分充实到高校教学一线,同时很多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硕士、博士也充实到国内各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为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还存在着“学院派”的说法,不同程度存在着款式设计教师与市场脱节,结构设计教师与生产脱节,工艺设计教师与企业脱节的现象。同时,各课程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教学内容缺少有效的衔接,直接影响到专业系统知识构架的形成。

欧洲地区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绘画表现上远不及中国学生,但是在设计思维、设计实现等方面要远远高于中国学生。发达国家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出了一大批服装设计大师,而中国高校几十年来却几乎没有培养出一位国际级服装设计大师,这又回到了“钱学森之问”。服装设计的“本”是什么?是绚丽的绘画,还是简单的制造?我们的高校服装专业教育是否抓住了服装教育的核心?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否本末倒置?所有这些问题值得服装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思。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及2011年9月教育部“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修改意见的通知”中,都明确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可授工学、文学(艺术学)学位;在招生时可以按照工科类招生,也可以按照艺术类招生,由此“艺术设计”专业下的“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为了规范专业设置,使服装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将服装专业统一设置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下,各高校可根据各自依托的优势专业及发展定位设置专业方向。这样既可以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专业产业链条,又可以明确专业定位,有利于人才培养。

装置艺术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思潮 现代陶艺 本土性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装置艺术论文篇(7)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三、结束语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当代多样化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多元化的评判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城市环境的浮躁,以及人们心灵深处对纯朴的自然、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现代设计艺术出现了“返朴归真”的趋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完备审美体系的中国现代陶艺,正在由一代新人进行着现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现代感,又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

装置艺术论文篇(8)

在现如今的当代艺术中,架上绘画日渐式微,并不只是因为从事传统绘画的艺术家的数量在递减,更是与其他形式的发展相比较,其再当今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在减弱。传统绘画逐渐从被关注的事业中淡化,不再处于艺术的主导位置。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式各样的前卫艺术运动,装置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一项很重要的创作手法。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装置艺术就是在都市化的现代大众生活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装置艺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但是装置艺术的风格却是艺术家“外事造化,中的心源”的结果。

装置艺术虽然突破了传统的视觉方式,但这只是其达到的效果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所选择的现成品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普遍观念及现成品之间的关联,现成品与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环境的关系所显现的意义引发观众对当代人、社会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的共鸣与思考。装置艺术是对当代人的模仿,这种模仿并不是复制,而是作者观念的传达。

装置,从字面上看为Installation,该词有装配、安装的意思,这是从工业上借用来的。装置艺术为人们所“认识”是通过现成品来实现的,它是现成品本身,试图在混沌的现实无题世界中国分离呈现装置现成品的艺术世界,其重要手段就是将现成品从“实用”中抽离,使现成品“成为一种被从一个上下文中扭脱出来,再被置于一个新的陌生的上下文中的东西”?。美国评论家胡・大卫斯(Hugh・ M・Davies )认为装置艺术是古老文化传统在当代一书中的遥远的回声,因此,洞穴空间中的岩画、各种宗教庙宇和教堂,可以说是装置艺术的前身。装置艺术是通过传统艺术形式的错位展现,从而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话②,以破除人们思维的单一化、有限化、简单化的鉴赏模式。经过错位处理,生活的日常感知被艺术品的思考与感悟所取代。装置艺术促使艺术由对传统架上艺术的关转向对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意义的再现与表现,以实现艺术、观众与社会的对话与交流。因此,装置艺术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的选择,重视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可能与这种材料原有的生活表面现象之间的关联。

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就明确表示艺术应该为平民服务,而不应该成为美国大亨的奢侈品。他说:“我画花儿是为那些并不需要这些画得老百姓,我画花儿的目的是让那些坐在祖父腿上的小孩子喝汤的时候能一边吃一边画会花儿。”把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不加任何改动直接放置在展览场地当做艺术品展出时,其物品的使用价值已经荡然无存。这种举措看起来并不需要什么艺术技巧,不需要进去美术院院校将诶受严格训练便可以做到,但却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生活化、大众化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都市社会中人文精神的一个倾向,那就是从技术转向了文化。

有的时候,装置艺术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感受。当代国际艺术界深受关注的艺术家蔡国强,他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元素来隋康西方的理性,他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是对东西方文化交锋的直接表露。他的这种循序也是西欧哪个观念、行为到装置的过程。由丰田汽车发动机和中国黄河渡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始羊皮袋构成的装置作品,似弯曲的河流,又似流动腾飞的龙的姿态,具有多重的象征含义。

刘彦,一位擅于用材料艺术家,在他手中,材料取材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如:电话、手表、铅字、古旧的书籍、玻璃等等,以它们所具有的“比喻”潜力为基础,通过堆积、粉碎、病变、燃烧变形、混合、覆盖等特有的手法来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全新注意,去感受平面状态下的立体感受。直观这些生活中的现成品变成发霉的毒物。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创作的装置作品有反应积极面的,有反应社会黑暗面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都反映的是当代大众的感受。

装置艺术品以社会化大众现成品作为基本的艺术媒材,有时意在通过把现成品所容纳、所关涉的场景作为基本的艺术媒介。更进一步地说,装置的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挖掘和寻找,探究它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具有存在物质材料的直接性。而与雕塑相比较,雕塑是一个逐渐形成和生长并转化成为现实物质到艺术实存的过程。即:

雕塑:材料改造/主观化作品

装置:材料挪用/观念化作品

任何装置,一旦它的内容被读懂了,就失去了重复观赏的意义。正如课本,读懂了,学会了也就失去了意义。

传统的架上艺术家以富有个性的形式语言,来负载自我情感或对事物的感受,这种形式语言体现了艺术家人格化的痕迹。而现成的材料因创作者的个性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它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一匹布、一件家具、一堆废铁还是一块石头、一只动物标本或是动物皮毛或是一片旷野林区,都与人类生活与社会意义相关联,装置艺术品对现成品的挪用与处理,是艺术家创造、赋予、超越的体现。

装置艺术材料的应用是开放性的,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日用品和工业用品),只要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都可以作为作品的材料加以运用。装置对材质的要求仅仅在于某种质材是否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艺术家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对于这些作为媒介的材料而言,不需要考虑它们的体积、质量、肌理等因素自身的意义,而只要求它们是为大众习惯所公认的某种意义的体裁即可,并以此达到思维引导和传播的目的。综合的运用使作品涉及了艺术空间的扩展和新经验的综合,作品意图的呈现往往是暗示性的,作品自身因为种种可能性而变得陌生和神秘,其蕴含的不确定因素让我深感日常材料是可以这样用。选择日常的材料与复制的方法,尽可能减低技术。尽可能使自己保持客观和中立。让设想通过作品慢慢呈现出来。

装置艺术论文篇(9)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装置艺术论文篇(1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关键词:现代艺术思潮 现代陶艺 本土性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装置艺术论文篇(11)

装置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装置艺术的起源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随着马塞尔・杜尚作品《现成的自行车》以及《泉》的问世,成功开启了立体派艺术的另一扇大门――“现成品艺术”。作品《泉》将小便池作为一种艺术品进行展览,让观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生活中最普遍的东西,由此物品原有的使用功能消失了,重新赋予了它其他的艺术含义。

有些人也称装置艺术为“环境艺术”,与 “波普主义”“极少主义”“达达主义”等艺术形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装置艺术与其它艺术种类表现手法不同,重点通过立体的装置形式来表达设计者对特定问题的思考。比如上海世博会上西班牙馆通过藤条与钢结构完成特殊的“篮子”结构,表达了设计者从自然到城市的设计思想,展现了设计者对可持续生态问题的思考。因此装置艺术是综合场地、材料与创作者情感的艺术。

2.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装置艺术颠覆了传统艺术,是对现成物品在一定时空中的展示设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家劳森伯格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现代艺术展览,激起了很多中国艺术家对于装置艺术进行探索的激情。中国当代的装置艺术高度融入了民族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百家争鸣的博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定义与解读。

装置大师徐冰的《天书》、蔡国强的作品《草船借箭》等不仅体现了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家对于传统符号运用的栩栩如生,而且体现了他们勇于探索的高贵品质和艺术精神。宫林以废旧报纸裱糊碗碟鞋子等,组合成的“媒体”装置,王天德在桌、椅等表面铺设染墨后的宣纸,命名“水墨菜单”,这些作品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民族性和现代文化深度。

现代展示空间中装置艺术的应用

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内容及其广泛,大到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艺术天堂的美术馆,大型购物广场等,小到橱窗设计,展示道具、展台展柜等。由于现代展示空间以商业为主,重点要突出醒目,引入装置艺术可以形象的体现展品的亮点,引人入胜。

1.橱窗展示中的装置艺术

随着人们对艺术要求的提高,观者对橱窗展示的展品以不能满足简单的形式的陈列,而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展示设计中通过装置对主题的演绎和运用,使得其主旨以更美感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装置艺术是橱窗设计有了更好的表现形式和表达理念,使其设计空间与主题文化更加吻合。

英国建筑大师Zaha Hadid为香奈儿设计出Chanel Mobile Art基于大量的线性元素,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之感,展示出Chanel高端的前卫与优雅,传递出Chanel的神韵,整个装置重点体现出线条的流动与,既让人感觉到随意自在,有不失固有的节奏和韵律,配之以经典的黑白色调,完美的体现出香奈儿的奢华低调之感,强调了香奈儿的时尚与前卫之风。

2.博物馆展馆中的装置艺术

博物馆是具有收藏和展示功能的现代展示空间,其实质意义是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浓缩再现。与商业展示不同,博物馆展出物品与现代商业展示的商品不同,其展品更注重历史承载文明及文化意义。现代装置艺术的应用,更生动形象展现出博物馆展品的历史厚重感。

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博物馆是装置艺术博物馆的代表。它利用700多个可以被马达所驱动的金属小球布置了一个装置艺术品,金属小球可以通过移动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如汽车、水波等,宝马希望用这种装置艺术表现形态展示它在动力和造型设计方面的别具一格,整个装置的设计理念凸显了现代城市“交通复杂性”概念,完美的表现出宝马汽车的灵动与唯美,仿佛所有的宝马展车都在虚拟的空间中奔驰一样。

装置艺术与现代展示空间中的碰撞之美

艺术作为人类思想的精华,主要表现出人们对外物的感受和体会,进而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表达出来。现代展示空间艺术是通过物品外观的展示,表达设计者的思想理念,进而是观者有同样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即使观者能观其形,能明其意,能共其鸣。装置艺术有其独有的视觉与感觉冲击,成为现代展示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装置艺术和展示设计均是环境空间的产物,简言之,就是说艺术作品通过装置设定在特定的空间内产生一定的艺术意义。因此,通过展示与装置艺术之间的共同性作为总结,从“意”到“形”再到“鸣”这个过程,从主观意思的表达到通过形式来体现,然后让他人形成共鸣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成功性,进而达到艺术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