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3 06:30:01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22-02

随着“工业兴国”、“工业兴市”的战略不断走向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广东、江浙等地区,新兴技术、新型装备在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落后设备也正在进行重新改造。随着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的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电气设备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校侧重点都不太一样,专业知识涉及到机、电、信息及控制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越来越宽,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几个核心的问题总结如下,希望和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

积极探讨实践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效果。教师以企业技术人员身份指导,企业的工程师、技师担任学生的现场指导教师,学生以企业的学徒、员工身份学习,参与企业产品生产、产品检验等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让学生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参与项目研究报告的编写、产品研发、产品试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和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最新技术,同时担任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把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并承担企业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横向课题开发,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等。

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每个院校都会存在差异,要做好这件事,必须考虑自控技术行业动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自身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口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专业目标要通过精细的市场调研,与教学团队核心成员,特别是行业企业技术能手集体分析决策。

目前我院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训练,掌握电气、电工、电子、信息、机械等基础知识,适应工矿企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具有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些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围绕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等级技能要求来开展。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主张采用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这样一些新的知识结构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三四级维修电工的知识面很广,涉及到机械基础、液压气动、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技术、电力技术、单片机、可编程等信息控制技术技、变频技术等等,要兼顾好这么多知识点,传统课程的合理删除和整合、应用型新课程的加入就是个技术活,编排时特别要照顾到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前后序关系和实训环节的技能训练阶梯递进。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基础上,坚持课程理论与课程实施紧密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专业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探索,要使教改得以深入,应注意广大教师的参与性,要研究与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第一就业岗位与今后工作岗位在大类专业覆盖面内变动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等方面的关系。

3.“产学合作”既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个重要举措;“产学合作”既是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办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应坚持不懈。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主能动意识强,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效果一般。“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仿真或真实的工学环境,校内外教学团队共同主导,学生全程参与学、做、评”,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老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在部分非主专业课程中,二者结合,既能节省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教学方法,不要华而不实,也不要生搬硬套。以往的授课模式是老师一股脑儿的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基本上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不明显,现在在课堂上的气氛不再是呆板的、而是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引导式、学生反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 师资队伍建设做到“六要”

人永远是生产第一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需形成机制,常抓不懈。一要有健全的学习导向制度。理论学习不放松,主题突出,管理到位。二要有全方位的培训形式。校内主要是专题学习、课题研究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校外则是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进行学历提高。各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层次。三要有得力的监管举措。学校多项常规检查涉及到教师师表行为,特别是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其结果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四要有激励举措。我们采取有效形式了解教师师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整顿。我们把师德水平的高低始终纳入年度考评的内容,对师德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者,将不得参加评优、晋级、职评。五要有一个好的氛围,干群关系协调,教师之间和睦。学校还特别注意对教师心理状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同时也积极增收节支,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六要时刻把教师需求挂在心头,为教师成功搭建舞台。

结束语:动态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专业建设的两大趋势,我将顺应潮流,投身深化专业建设改革的洪流。

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2)

“总载体”是系统化教学载体,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承载起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等系统化的教学载体。基于“总载体”平台设计的课程体系,能有效弥补工程技术类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探索出基于“总载体”平台的课程开发及“总载体”选择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职业教育;系统化载体;总载体;课程体系

一、“总载体”的提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而课程体系设计建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教学载体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系统要素,通过系列化和系统化,成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系统化的教学载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依据系统理论和思维,以训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总载体”的提出

在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中,适合于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而用一种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起到系统化载体的教学作用,在学生学业全过程中总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技术应用,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主线索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训练主要的关键的载体,因此称之为“总载体”。

(二)“总载体”的含义

“总载体”,就是把专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教学载体进行系统化,通过选型、设计等技术工作和教学准备,开发成一个(或一台)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以承载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作为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的教学载体平台,在学业递进中,学生参加并亲手完成“总载体”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应用等工程技术工作,实现产品功能;“总载体”逐步递进最终制成产品的“做中学”和“学中做”过程中,学生将完成各项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养成职业精神、形成职业能力、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总载体”的结构

“总载体”是个载体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具有各自功能的分载体和子载体。其结构模型见图1。分载体和子载体就是总载体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独自功能的“总载体”的组件或部件,它们组合装配在一起就形成了“总载体”,具有产品属性和功能。分载体和子载体的划分,对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的开发,并按照生产模式展开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从课程体系的角度上看,分载体是在总载体框架内,具有各自独立结构和功能,且与其他机构构成互不相属,但彼此间又有信息上的联系,并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简单结构构成的载体。分载体承载不同信息、知识,有独立功能,可用于一门或几门联系紧密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总载体和分载体可以拆解成单一(简单)结构和功能的子载体。除在信息上联系外,子载体在结构上与总载体或分载体存在被包纳的所属关系,是载体系统的基础单元。子载体主要用于一门课或相对独立情境的训练,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学习。

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及体系

“总载体”的开发、适用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在“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有别于其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需要坚持“总载体”用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凸显“总载体”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特点,充分展现“总载体”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功能。

(一)“总载体”平台上课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原则

利用“总载体”实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两个核心原则是:“总载体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具有产品功能的总载体由学生动手制作完成”。这也是“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开发

“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设计采用“以载体为基准对接融合课程”、“以课程为依据指导载体开发设计”这两种方式进行。即将“总载体”由大到小、由难到易、由多到少、由集成到分散等方式逐级分解成分载体和层级不同的子载体,再以各层级载体为基准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对接融合,融合的结果就演化成了“新”的课程。反之,以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或“整合课程”为依据,“反作用”于“总载体”,指导“总载体”的选型、开发和设计,“总载体”的分解,规定各层级载体的结构构成、技术原理应用、技术性能实现方法、零部件和元器件选择等。

(三)“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职业教育思想,顺应学生能力成长规律,对“新”课程以及按情境教学法分解成的教学情境进行整合、序化,使各门课程形成合理的逻辑顺序,再纳入和优化其他教学资源,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上下沟通和横向延展构成网络,建成“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见图2)。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总载体”选择

根据“总载体”的含义和用途,“总载体”的合理选择、开发、设计至关重要,将决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当根据“总载体”不同的来源,结合专业的实际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的情况,学生就业的方向及潜在岗位等等因素,按照“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合理选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面宽,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技术应用能力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人才培养难度较大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因此,“总载体”的选择除了涵盖专业技术外,还应与学生就业相关联。

(一)“总载体”选择

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与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首先明确了学生就业的重点岗位———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基于学生面向区域经济中工业园区汽车城的就业方向,该专业选择与汽车制造相关的“模拟汽车装配生产线”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一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具有产品功能的成套机电一体化设备———“总载体”。“总载体”———模拟生产线由“生产线”和“车模”两个分载体及其子载体组成(见图3、图4),车模在生产线上最终“自动装配成型”。生产线对照汽车装配流程分解成上线、一次内饰、发动机安装、车身安装、下线等工序,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应用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也是一个具有产品功能的设备。生产线每个部件各自独立,具有不同的技术应用,针对专业技能各种要求,满足技术进阶的变化。车模和生产线所构成的“总载体”完全承载和具备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业阶段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养成的功用。

(二)总载体与课程

车模分载体由普通钢材和常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除用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制作进行技能训练外,也是生产线分载体的生产对象———对车模自动装配。车模分载体用于机械制图、工程材料、零件手工制作、机械制造、零部件装配、工程测量及公差配合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反过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重新设计并制作出新的车模,达到一般训练不能起到的作用。生产线是一整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实际应用的产品,囊括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绝大部分技术应用。生产线分载体可以进行机械装配工艺、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另外,可以通过改变装配工艺,在生产线上增加相应的技术应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完成相同产品功能等方式,拓展学生能力训练。

(三)“总载体”的教学适用

该生产线设备具有产品特征,其功能最终在学生手中实现。除少量零部件及构成用于技术技能训练需要重新加工制作外,绝大多数零部件及构成都可以重复利用,以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和生产同步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按结构构成分解的各层级载体均对应机电一体化专业各课程或情境的学习训练任务,教学过程和“总载体”生产制作过程协调且同步进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学生从零件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开始,逐渐完成单元、单元组合技术技能学习训练,综合应用技术技能的训练,最终达成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能力。生产线产品的实现,意味着学生专业学习训练的完成。

四、在“总载体”平台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的特殊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采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是十分适合的。可以通过车模、汽车模拟装配生产线所组成的“总载体”,将对应的课程进行融合,按照职业教育规律整合排序,构建起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要点

从人才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上分析,可以将基于“总载体”设计的课程体系层次分为:专业认知阶段、基本技能阶段、技术技能阶段、综合应用阶段等四个层次(见表1)。这种将能力和素质在层次上的区分,有利于从专项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划分、排序和课程体系的架构、组合,符合在“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及实施的基本原则。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从进校就直接进入到相应专业技能理解之中。在专业技术认知阶段,引入“总载体”进行相应教学,直观、清晰,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于“总载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模拟装配生产线“总载体”的车模分载体、生产线分载体的结构、功用,经过生产线、车模与课程的对接、融合形成“新课程”,由此建立起“基于汽车装配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在表中的课程深入开发时,课程设计或情境任务规划已经使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产生了变化,因为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并经过“总载体”与课程融合和课程目标要求反作用于“总载体”的结果。该课程系列基本涵盖了以生产线安装、调试和应用岗位的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并适合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行业领域里的就业需要。

(三)“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实施关键措施

设置专周。考虑到在“总载体”产品功能的特殊性,应当安排“特别训练学习专周”。该专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是以子载体、分载体、总载体为教学对象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完成载体工程制作任务的必要环节。在表2中的每学期适当的时间,设置相应的专周,并作为主要的课程,纳入整体课程体系之中。专业化教材编制。实施“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需要编纂全面的易于指导实际操作的教材,应汇集教学资料、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编制具有高度专业性教材———《总载体技术手册》和《总载体教与学指导书》等。教学资源配置。“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实施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能够顺利高效施行,还应该优化配置教学设施、实验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组建合适的师资团队,建立起围绕“总载体”生产制作的质量检测评价体系等,这才能综合有效地实行人才培养。

五、结束语

基于“总载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是适合于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手段,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通过“总载体”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切实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处理具体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申爱民.试析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导向型”模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6.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3)

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力量,企业要有所发展,必须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知识专长和技术能力。为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和分布状况,进一步了解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理清今后工作思路,我们选择了国内某石化企业进行了认真调研与交流,现整理如下:

一、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

1.该企业现有职工1198人,全厂在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为134人,其中副高级3人、中级61人、初级70人;30岁以下19人、31岁~35岁69人、36岁~40岁27人、41岁~45岁11人、46岁~50岁2人、51岁~55岁2人、56岁~60岁4人;大学本科42人、大学专科47人、中专39人、高中及以下6人,本年度有112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在岗。根据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紧缺石油化工专业类人才。

2.自2005年以来,该企业共流失2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18名。通过招聘等形式流入其他石化行业或外企。流失原因主要是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提高薪酬待遇。

3.该企业目前在操作服务岗位上工作的普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生9名,主要为近2年新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人员较多,主要从事生产、仪表、DOS维护、电气维护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

二、专业技术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状况

该厂本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为技术人员提供公平、公开的成才环境,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激励、奖励、考核三方面有机结合,全视角、全方位地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细化实施方案,完善专业技术干部竞聘办法。2007年,该厂制定了《二零零七年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考核及两级优秀人才选拔办法》,依据专业性原则、按需设岗原则、总体平衡和结构合理原则、人尽其才的原则明确了岗位设置的原则,在每一个聘期前岗位职数将根据总厂生产技术、装置运行情况和“三定”方案作适时调整,对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干部,可破格参加高一级别岗位竞聘。

2.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形成长效机制。目标管理法目前是人力资源考核中最常见的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把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标准,量化考核,提高考核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考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日常考核。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日常的工作,一般每月考核一次,通常以完成日常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做为考核重点。

二是阶段考核,是对所签订的目标责任进行完成情况的跟踪落实,反映其阶段性成果,一般一季度考核一次。由总厂有关单位参与,人力资源科牵头,以定量考核为主,落实《目标责任书》中各项量化完成情况。三是综合考评。是对目标责任书完成的综合考核,应用考核结果奖励优秀技术骨干,解聘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一年考核一次。年度考核的重点是准确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和劳动价值。

3.运用考核结果,注重取得实效。在考核结果的应用上,该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总厂年终表彰中首次评选出了“十大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同总厂劳模一同走上了颁奖台,专业技术干部的辛勤汗水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满足。二是在总厂两级优秀人才选拔上,我们取消了管理干部申报资格,两级优秀人才全部从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中产生,并调整了申报条件,使每一名考核合格的人员都有申报的机会。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格次的,分别按照应享受津贴总额的110%、100%、60%的比例发放;“不合格”格次的,不享受相关津贴待遇。三是根据考核结果,推行竞争上岗、调整人员配备。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每年都有将近9%的左右的技术人员因考核不合格或其它原因解聘,而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因岗位定员原因得不到聘任,就利用考核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管理,一年一聘任,加强对空缺出来的岗位竞争上岗的力度,使真正称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发挥作用。

三、探索与挖潜

1.建立竞争机制,不断挖掘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以公开招聘为契机,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竟争上岗的积极性。今年拟仍旧在专业相近的单位打破本部门、本车间竞争上岗现况,实行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面,提高竞争力,杜绝某些专业技术人员一劳永逸、不思进取的惰性。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4)

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实行动态调控机制,适当提高现有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进一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着力改善行业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

二、实施范围

全州除教育、卫生、科研机构以外的事业单位,简称一般性事业单位。

三、提高幅度

适当提高一般性事业单位现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州、县(市)、乡(镇)在州政府办《关于印发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和州人社局《关于基层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通知》文件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高级结构比例基础上分别提高5%、10%、15%,调整后全州各级一般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高级比例将达到25%。

具体的《州一般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设置标准》详见附件。

四、审批程序

用人单位提出调整一般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报县级人社部门或州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送州级人社部门审批备案。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集中调控机制。对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以及不具备独立设置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可以由主管部门采取集中设置、总量内调剂的办法,把设置结果按有关规定将岗位统筹配置到相应事业单位,实行统筹使用、动态管理,进一步拓宽编制较少的事业单位人才技术职务晋升渠道。

(二)区分主辅系列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任务区分主系列和辅系列。正高级岗位主要设置在事业单位的主系列,辅系列一般不设置正高级岗位。根据工作任务或无法区别主辅系需设置正高级的,应严格控制并报州级人社部门核准同意。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数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其中,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数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5%;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数一般不超过单位岗位总量的15%。

(三)扩大岗位管理自。一般性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可适当调低上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对调低的上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可用于增设下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可将上一等(层)级专业技术空缺岗位,暂时用于下一等(层)级岗位聘用。初级岗位可不实行内部结构比例控制,由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进行聘用。

(四)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对一般性事业单位出现分设、合并或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增减机构编制以及根据事业单位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指导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权限、时间做好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调整申请和变更工作,确保一般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范、高效运行。

(五)落实竞争上岗制度。充分利用现有高级岗位空缺数量,指导事业单位严格落实核准的岗位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工作职责、岗位属性等特点并结合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业绩、贡献和一贯表现等方面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方案。进一步完善岗位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择优聘用人员,打破职称聘任“终身制”,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92-05

引言

在创新研究中,专利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投入要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中,通过计算产出弹性衡量创新绩效。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学者们发现,不同行业专利对于生产的作用具有异质性,由于行业特点、获得专利的途径、专利种类等差异,不同行业专利的产出效率不尽相同。1986年,Edwin Mansfield使用美国100个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不同行业专利对诱发创新的作用、产业间和厂商内部专利申请倾向以及专利申请随时间的变动差异。Richard C.Levin等(1987)比较了18个行业过程专利与产品专利的影响,认为除石油精炼外,其余行业产品专利比过程专利更能有效地防止复制模仿。France Malerba和Luigi Orsenigo(1997)根据国外创新活动集中度、对称性、创新企业规模和创新企业制度稳定性,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

国内学者也着力于行业差异下专利性质的研究。李新波等(2011)基于1999—2008年中国8个制造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发现,在高新技术行业,专利的作用大于标准;而在传统的制造业行业,标准具有显著优势。王燕玲(2011)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中1985—2007年的专利数据,分析了低技术制造业在专利总量发展变化上反映出的创新特征。祁延莉等(2012)单独以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证明了企业专利的申请、实施以及专利战略管理对企业后续的营业利润显著正相关,但存在三四年的滞后期。

然而,精细的分行业研究虽然充分考虑了行业异质性问题,却难以避免两种风险:一种是基于某一个企业或是产业的经验,具有行业特殊性和局限性,很多结论极有可能误导读者或是错误的;另一种是由于所有的企业和产业都不相同,难以寻找统一的经验可以概括借鉴,不存在有用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寻找恰当的行业分类方式,在考虑到行业间专利产出异质性问题的同时,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引入技术轨道理论,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供应商关系、技术来源及技术战略等四大特征。同时,以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运用技术轨道理论划分归归集,根据事实数据,总结了技术轨道内部企业的特点,测算了不同技术轨道下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创新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一、技术轨道理论

(一)技术轨道分类

技术轨道理论是依据主要的技术来源、使用者、获取途径、战略定位、技术路径和行业特征等指标,结合创新管理和技术战略,总结得到的部门分类体系。由Pavitt最先提出,并发展为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基于科学和信息密集型五条完整的技术轨道。在本文中,由于制造业本身的特点,并没有符合信息密集型技术轨道特点的行业,所以只涉及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和基于科学四种技术轨道(见下页表1)。

根据Pavitt的分类,供应商主导行业中企业规模一般较小,R&D投入能力和工程能力较差,创新主要来自于供应商提供的仪器和材料;规模密集型行业和专业化供应商行业均属于生产密集型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市场容量增大,进而出现机械生产对于劳动投入的替代,而规模密集型行业,生产相似产品,创新多表现为过程创新,创新来自于机械工业商,自身创新较少,对于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专业化供应商创新表现在产品创新,其通过大客户对产品使用的经验及反馈,主动进行产品的改进升级,产品创新对于企业盈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学的企业多为化学或电子电信行业,创新来源于企业的R&D投入以及科学的快速发展,因而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水平高。

(二)技术轨道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四种技术轨道在中国的表现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分别计算了各轨迹行业平均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从业人员数量及专利相关数据的均值以及各指标的人均密度水平(见下页表2)。

可以看到,供应商主导行业平均总产值最小,固定资产净值及从业人员数量也处于四种轨迹的平均水平之下,专利相关数量均为四种轨迹中最小,整体实力较弱。相比之下,专业化供应商市场最大,资本投入最大,从业人数最众,专利总量和人均专利密度为四种轨迹中最高,创新能力在四种轨迹中最强。基于科学行业是平均从业人数最少的行业,但其人均产出却居于四种技术轨道首位,人均资产净值居于第二位,人均专利水平也居于第二位,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产业。而规模密集型从总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要高于其他技术轨道,但创新能力平平。

根据上述描述性分析,各技术轨道统计数据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点,与理论分析的轨迹特征基本吻合,反证了理论分析逻辑的有效性。下面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及计量手段,详细研究专利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回归模型设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模型扩展了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投入要素中加入专利相关变量,扩展后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Qi=AKαiLβi·patentγi·eεi (1)

Q、K、L、patent分别代表产出、物质资本投入、劳动资本投入及专利数量。A为常数。α、β、γ分别代表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和专利的产出弹性。ε为随机误差项。对数化后得到回归方程为:

qit=a+αkit+βlit+γpatit+εit (2)

其中q、k、l、pat分别代表相应变量的对数形式。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专利的产出弹性γ。在对γ的估计中,作者分别加入了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量进行回归。考虑到发明专利是一种根本型创新,表征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水平,本文特别关注了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的影响。由生产函数设定知,若发明专利系数高于总专利系数,则三种类型专利中,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作用高于其他两种专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反之,发明专利对产出的作用较低。此外,为估量专利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本文直接选用有效发明专利,作为发明专利存量,通过比较发明申请与有效发明专利量的产出弹性,研究专利对产出的累积影响。

生产函数中,产出用制造业各行业大中型企业总产值表示,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劳动投入以从业人员数量来表示,其中制造业行业产值及固定资产净值用工业产出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到2006年的物价水平,分别加入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有效量进行回归分析。总共包括了28个制造业2006—2010年五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及专利数据。下页表3为回归结果。

从四种技术轨道回归结果看,专利申请数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低。其中,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大,为0.18,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小,为0.097。

从发明专利申请回归中看,除规模密集型行业外,发明专利申请数弹性与专利申请总数的弹性大小相当,专利类型对于产出的作用无明显差异。规模密集型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弹性明显减小且不显著,表明了对于此技术轨道,产出的增长几乎不依靠发明专利。这与规模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过程创新及供应商提供生产设备创新的特点一致。

从有效发明专利量回归中看,除基于科学的行业外,其他三种技术轨道的有效发明专利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这一结论可以用技术轨道理论进行充分解释。第一,从技术轨道的技术来源和创新战略定位来看,供应商主导企业创新主要来自于行业外部供应商供给,行业内部创新对于生产的推动力较小;规模密集型企业创新来源于生产需求和经验积累,主要为流程创新,对于发明创新的依赖程度低;专业化供应商企业虽然创新能力较强,发明专利对于行业生产也很重要,然而,由于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而国家对于专利保护力度不足,更多的企业采取的是模仿跟随领先企业的做法,这种“山寨”策略,在降低跟随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削减了创新者从发明中获得的利益。此外,中国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准及创新性普遍较低,技术更新快,发明专利开发不足,一项发明的产生难以充分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专利对于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于科学行业的回归中,有效发明专利弹性不仅显著,且要高于专利申请系数,其回归的F值与残差也比专利申请回归高,充分说明了对于基于科学的行业来说,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其他两种类型专利,且其持续效应更强。这也印证了其以基础研究开发专利为主,利用基础科学开发技术相关产品的技术轨道特点。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不仅能够解决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而且运用技术轨道理论,能够合理解释这种行业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技术轨道分类基础上,统计回归结果表明,专利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对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专业化供应商行业的影响尤其显著,而发明专利对于化学化工、医药制造业等基于科学的行业贡献要高于其他类型专利,专利对于供应商主导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推动作用较小,尤其是发明专利,对于产出没有显著贡献。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解决了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得到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根据技术轨道理论的阐述,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技术轨道,实施差别化的专利政策,提高对供应商主导行业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加强对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来源的控制,建立对产品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基于科学的行业与高校、研究所的沟通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国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Franco Malerba,L.O..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ectoral Pattern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7,

(6):83-118.

[2] Pavitt,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Research Policy,1984,(13):343-374.

[3] Rrichard C.Levin,A.K.K.,Richard R.Nelson,Sidney G.Winter.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7,(3):783-822.

[4] 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7):76-84.

[5] 李新波,韩伯棠,王宗赐.基于中国制造业标准与专利效益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80-84.

[6] 祁延莉,张杨杨.企业专利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以中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98-203.

[7] 王燕玲.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特征研究[J].统计研究,2011,(4):57-62.

The Outpu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Patents Based on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YAO Qiu-shuang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6)

0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趋势,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实践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自动化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工程实际应用设备的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能力及水平。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针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包括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及丰富实验内容等,但目前控制类各专业课实验课程之间缺乏合作沟通,出现了内容交叉、重复及部分实践内容不适应培养目标等问题,整体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衔接。如果对该类课程实验进行整体设计与探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之相辅相成衔接得当,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也更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和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1 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

我校自动化控制类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课和专业任选课,其实践教学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惯性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仿真为专业必修课,应用自适应、楼宇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作为专业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性。上述课程在内容上联系紧密,互相之间也都有交叉,但同时又相互独立,每门课程都设有相应的实验内容,部分课后也有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实验的设立,各个环节未将本专业内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融合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缺乏整体的了解。如果对这些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实践内容系统化,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锻炼综合实践能力。

以我校自动化专业自动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应用自适应、楼宇自动化、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及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等这几门课程实验内容为例,上述实验内容除了计算机仿真类,其他均在同一实验平台上操作,实验室采用的是天煌科教THPCAT-2型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对象系统实验装置。学生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自适应课程中掌握了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算法和先进控制算法,可以以实验平台的水箱液位、锅炉温度等为被控参数,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实现控制算法的效果。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实验中熟练掌握仪表、PLC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及投运方法。楼宇自动化课程实验可以利用工控组态软件设计楼宇给排水监控系统,在掌握实验平台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硬件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完现场总线技术这门课程的一个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PLC技术掌握的综合应用,题目类型的设计可以多样化,涵盖仿真类课程中的一些实例。而后的“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独立实践环节是对所有专业课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内容安排上可将仿真类的课程实验项目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际的算法研究与验证。

2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成为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再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急切需要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探寻专业内各课程之间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新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实验体系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技术,大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具体实验内容的安排也应从简单到综合,对于各课程间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应协调合作,做到相辅相成。

以专业基础课课程实验为基础,在熟悉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控制器设计、仪表设备的使用和测量方法后,专业课课程实验内容的安排则重点在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课程实验内容多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即提出实验要求和具体要达到实验指标,指导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验过程的设计包括算法程序的编写、设备选型、方案设计等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也由简单的操作变成复杂的系统操作,很显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能够促进学生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设计一个或多个复杂系统,实验任务由选题、方案设计与论证、仿真设计、硬件设计及软硬件联调、总结报告等组成,必要时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在毕业设计中增加课程相关应用课题,让学生能够对课程有更加深入的学习。

由于实践教学投入不足、我校实验室面积短缺、以及过程控制现场总线设备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等问题,自动化专业部分专业课实践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台套数比较少,而这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相违背,那么采取实验室全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实践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完成专业必修课之外,开设了开放性实验,为了激发学生创新的实践精神,更好的利用实验设备,相关老师近年来设计了一批开放实验项目,包括课内拓展型和自主创新型,同时也有学生自创的实验项目,效果良好,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工程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组织各类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系统仿真大赛,进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目前各课程任课教师各自独立实施课程教学,对于知识内容的交叉重复很少交流沟通,课程的实践教学之间也没有很好的“协作”,学生是“被动”实践,这种“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在真正面对一个实际工程时感到困惑。有效解决的方法即加强与各课程任课教师的沟通,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在实践中相互协作,以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对象实验装置为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多课程融合式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被动式实践教学通常是指由指导教师拟好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也没什么良好的效果。目前多数采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方法,实验前任务书,任务书中只包含实验要求、实验指标、可选的仪器设备、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要求等,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过程的调试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查,并在实际操作中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的实验方式,很明显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例如现场总线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这种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分组形式,每组同学间分配不同任务,组员合作共同完成,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各课程任课教师也将此形式用于课堂,结合实验设备或者实验结果,对于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知识点,甚至多个课程的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践教学手段也不仅仅拘于课堂形式,可以采取慕课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作为辅助教学,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计算机仿真软件也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工具,自动化专业课实践经常用到的MATLAB、PLC Simulator,还有MCGS、STEP7、WINCC等组态软件,这些软件在实验前期控制算法的设计、系统的结构设计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运用MATLAB软件编写PID或者更先进的控制算法,调试成功后,运用组态软件设计系统运行监控界面,最后再运用OPC技术,使得MATLAB与工控组态软件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了先进控制算法在实际对象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4 结束语

本文依据我校“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验室现有环境,提高学生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针对自动化控制类专业课从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自动化专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能够得到一些工程技术上的锻炼。实践过程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希望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喻丽华,张富贵等.专业课带动融合式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177-178.

[2]朱金秀,金纪东,周妍等.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05 107.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35-07

作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制约和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结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升级又加快中高职一体化的进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是专业结构优化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有必要回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视阈中进行考量。浙江省是全国首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区”的试点省份,也是率先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改革的省份,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把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状态分析置于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的分析框架中①,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机制,探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一)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事物,分属两个截然相异又彼此紧密联系的领域,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产业结构”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至今,人们对产业结构的内涵仍无统一的认识,按照产业结构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产业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基本技术、发展程度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广义的产业结构除了狭义的产业结构内容外,还包括各产业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等[1]。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即从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探讨,产业结构从质的角度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起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产业不断替代和更新的过程;从量的角度反映了一定时期产业内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朝一定目标的发展变化,是指根据一国或地区的战略发展,对现有产业和资源重新调整,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和必然结果,是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特征,也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指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职业教育专业内的构成要素,包括专业的口径、质量、内涵等;二是在一定专业内涵基础上专业间的构成状态,包括专业的数量、规模、布局及衔接关系等。在区域层面内,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专业种类和数量增减,比例和布局调整,不断提高内涵和突出特色,提升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增殖过程,即通过调整专业数量、层次、空间、规模、速度、质量及技术服务,适应产业经济转型的动态优化过程。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概念的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紧密联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深层次和决定性的因素,而专业结构调整又反映并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是以就业结构为纽带发生联系,并受时空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数量结构和规模结构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与区域产业吸纳人才的数量趋向一致,专业规模调整速度与产业吸纳人才的速度大体一致,在“供给―需求”上保持总量平衡。二是产业的高度化对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要求区域内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人才与产业人才需求层次相一致。三是产业空间布局变动要求专业空间布点适合产业空间布局。四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对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提出新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范标准等方面与各产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相一致,这是判断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适应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技术服务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直接表现为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承担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各专业“科技孵化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机械的、静止的和线性的,它们作为两个各自开放的现实性系统,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以及线性和非线性的有机联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同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也表现出相应的“反作用”影响,这种“反作用”体现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其特点是模糊性和动态性,而不是精确的、静止的和片刻的。

二、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状态分析

有针对性地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区域内产业结构为参照物,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行实证意义上的状态分析。所谓状态分析,是指对专业内构成要素的形态和内涵以及专业间构成关系的聚合态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便科学分析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轨迹,从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②

1.在设置规模上形成了面向一、二、三产业较为齐全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体系

2011年,浙江省有中等职业学校424所,招生23.88万人,高等职业学校46所,招生数达12.76万人。从专业设置来看,已形成设置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体系,见表1。201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数为3286个,其中中职和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分别为2186个和1100个,专业布点在职业院校分布呈集中化和规模化趋势,平均每所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数为7个,平均每所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数为23.91个。从专业设置对应的行业和产业看,目前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涵盖了经济普查中所列的农林牧渔、采矿、制造、建筑等行业,专业大类涉及率达100%,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类专业布点105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3.20%,面向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类、资源环境和土木水利类专业布点总数758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23.06%,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2423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73.74%。可见,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突出市场导向,侧重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行业性和应用性。

2.在比例上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旅游商贸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布局

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基本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哑铃型”结构,即一些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成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主体,而资源环境、农林牧渔、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以及公共服务类、体育健康休闲类、司法服务类专业在专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低。首先,从专业布点数看,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64.92%,而资源环境、农林牧渔、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仅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3.97%,公共服务类、体育健康休闲类、司法服务类专业仅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2.71%;其次,从专业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看,2011年浙江省高职招生专业数252个,招生人数前十位专业全部是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分别是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机电技术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实务,占高职招生总数的29.52%;同样,中职招生数前十位的专业也全部是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分别是会计、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国际商务、机械加工技术,占中职招生总数的48.80%。

以加工制造类、技术信息类和旅游商贸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现状基本一致,以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劳动力需求为例③,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仍是人力资源市场中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这五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的88.38%,其中制造业需求人数占总人数的50.53%。

3.在能级上形成了“中职重基础、高职重方向,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的专业层次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结构层次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高移化和中高职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2012年3月,浙江省开始进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加强中高职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衔接,旨在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在能级上形成“中职重基础、高职重方向,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的专业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主要反映在专业口径和课程设置的能级差异上。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例,2012年,浙江省中职教育加工制造类设置的主要专业有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加工技术、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而高职加工制造类设置的主要专业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工业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钢结构建造技术、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因此,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名称和内容上既有相似性,又在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上有所区别,中职教育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偏重于基础性和职业性,专业设置强调职业基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和单一性技能,而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的系统性,旨在培养应用性和管理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4.围绕市场设置专业,初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深度对接产业结构发展,以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市场需求调研与专业预警机制为载体,把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逐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自2011年开始,全省各地加强了对新设专业的审批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门发文公布当年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目录,并规定“凡同一设区市内已有3所以上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原则上不再新批准设置”的有关要求,同时严格控制新增设布点数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以中职教育为例,全省当年停止招生并予以撤销的中职教育专业点有299个,新开设专业点103个,两者相抵共减少专业布点196个。

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始终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注重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转型互动,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做强主体专业。以中职为例,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共设置主体专业点700个,校均为2.2个,主体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比例达到31.5%。在主体专业布点中,先进制造业专业点321个,现代服务业专业点356个,现代农业专业点23个,分别占主体专业布点总数的45.9%、50.8%和3.3%。

二是立足特色产业做精特色专业。如温州市针对鞋服特色产业,开设了鞋革制品造型设计、皮革工艺等特色专业。绍兴市围绕食品饮料(黄酒等)特色产业,开设了酿酒技术专业。东阳市围绕木雕产业,开设了工艺木雕特色专业。

三是瞄准新兴产业开设新兴专业。围绕生物、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核电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创造条件设置新兴专业,如金华市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湖州市的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专业等。

(二)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着不对等、非均衡关系

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历史的和相对的过程。职业教育专业供给和产业需求间的不对等和非均衡性,是指职业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在总量、层次、类别上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出现失业、过度就业或教育不足等现象[2]。

在总量上,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造成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迟迟无法有效解决。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低端劳动力刚需与技能型人才短缺长期相伴[3]。2012年,浙江省企业用工监测表明,一方面,普工需求占企业用工总需求的比重维持在70%以上,成为企业用工需求的主流;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始终供不应求,各类职业资格等级的求人倍率(求人倍率=岗位数/求职人数)近年来持续保持在2以上。特别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海洋经济、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大了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的现象更加突出。

在层次上,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无法适应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专业结构调整要求,尚未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鲜明、互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所谓专业能级结构,是指专业结构中各个层次的比例关系。目前,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单一,仅仅局限于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没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高技术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6∶14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人才结构高中低级比例。2011年浙江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数为1100个,中职教育专业布点数达2186个,中职专业布点数接近高职专业布点数的两倍。以第一产业为例,浙江目前高职农经类专业布点数为32个,中职教育农经类专业布点数为73个,两者比例仅为0.44∶1,高职农经类专业布点明显不足,中高级人才培养结构比例失调,中初级农业人才比例过大,造成中职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偏低,高级农业经营人才培养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最后,在总类上,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比例处于不匹配状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匹配度不高。 以中职教育为例,2011年全省三大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5.00%、51.86%和43.14%,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0.02%、74.18%和25.80%,而服务一、二、三产业的中职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占比分别为1.79%、24.44%和73.77%,中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匹配关系。二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内的行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关系,见表2。第二产业的中职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专业在校生占比与从业人数占比的差为-18.38和-30.65,表明这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而第三产业的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和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休闲保健类专业与从业人员占比差为14.61、11.44和7.40,表明这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出现了产能过剩,超过了行业吸纳能力。

2.职业教育专业“同构化”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和院校之间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由于缺乏有效的专业结构调整统筹协调和运行机制,区域之间、院校之间的专业“同构化”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区域和院校之间专业结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强,专业建设缺乏特色。2011年,全省46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布点数达27个,占高职院校总数的58.7%,招生人数6186人,占当年高职招生总数的5.98%;服装技术与加工、针织技术与加工、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等三个专业布点数仅为4个,当年招生人数为116人,与浙江省作为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与销售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适应。同样,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在设区市内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也较为突出,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平均专业设置数达7个,部分区域内中职学校平均专业设置数超过10个。

3.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专业设置与现代产业集群关联度不高,存在着专业设置的“盲点”。对应42个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区,全省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不到60%,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义乌饰品产业集群等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和特色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但还没有设立这些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导致这些产业集群创新和升级的动力不足,存在着低端化锁定的倾向。

二是专业规模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支撑产业集群建设的骨干专业不足30%,以杭州装备产业集群为例,装备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总量占杭州工业经济总量的1/4,而其对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光电技术应用等,2011年,杭州市上述专业布点数为26个,在校生为7972人,招生数为2799人,当年新设置专业的学校为2所,当年上过专业停止招生的学校为5所。显然,无论是专业的存量规模还是增量规模,都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三是专业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支撑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对技术升级的需要。技术升级和创新驱动已成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征。尽管近年来浙江省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提升专业创新能力,2008~2013年,全省中职学生获得专利授权324项,转让给企业专利数59项,转让金额541.27万元,学生的小发明作品为全省60家小微企业创造了6094.8万元利润。然而,浙江省职业教育仍局限于技能与技术训练层面,专业创新实践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专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大多仍停留于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小发明、小创造”,与浙江省产业结构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双重视阈下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对策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视阈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既不是孤立的中职或高职内部专业类型的变动,也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增”或“减”的问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区域产业实际,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机制。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统筹协调机制

一是科学制订全省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规划,系统设计全省中高职专业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根据浙江省产业规划,按照“适应性、前瞻性、创新性、效益性”的原则,确立“专业数量规模对接产业发展规划、专业空间结构对接产业集群布局、专业层次结构对接岗位技能等级”的思路,制订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规划,强化主体专业建设,突出重点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优化全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努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耦合发展”的对接机制。二是建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中职与高职、教育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对话协作机制和平台。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培养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论证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产业引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统筹和协调机制。三是搭建人才供需的“大数据”平台,建立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增强学校对产业需求的前瞻性预测,引导学校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四是定期进行专业设置评估,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灵敏度和科学性。建立职业教育专业预警机制,在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中,实现骨干专业与主体产业、专业核心技能与岗位需要的高度对接,促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

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采集制度,从不同区域、产业、行业、岗位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户在人才规格、人才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信息进行全面科学的采集,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二是建立科学化的信息处理系统。由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特点,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信息处理,突出对人才需求的动态预测和分析,对因产业结构调整等而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提供近期、中期以及较长时期劳动力需求预测报告,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依据。三是建立信息平台。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应通力协作,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学校供需信息双向平台,完善定期制度,让企业和学校都能及时掌握近期、中期以及较长一段时期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之间“调整―优化―再调整―再优化”的良性循环。

(三)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转型的运行模式

一是瞄准浙江省产业集群探索职业教育专业群发展新模式。要紧跟浙江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发展,着力发展与区域产业集群适应的专业群。二是建立专业对接行业联动机制。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深入行业主管部门,担任行业协会职务等机制,使专业建设融入行业发展。三是深化专业对接企业、中职对接高职的校企合作和院校合作机制建设。各专业以若干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专业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会签培养制度。以高职为主体,建立中高职衔接、企业资源共享的院校合作机制。

参 考 文 献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8)

(一)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对信息技术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同于信息技术课程,甚至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实际上,这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内容。此外,随着部分院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课时已有减少的趋势,然而,针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

一些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层次,专业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更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能力框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孤立,课程各自为政、培养目标分散。

(三)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离散、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分离。在设置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时,没有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工作岗位关联性不大。

(四)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信息技术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导致开设课程单一、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忽视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3]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宗旨,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专业化转型,以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要使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交叉、相融合,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需求,进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知识解决各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一般路径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运用能力的需要。所谓专业化转型,就是结合相关专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重新构建一个融合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职业特色的三年不断线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通过分析认为,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应本着“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个“三”为“三个层面”,即: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总体目标,从专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中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专业总体的课程体系中考察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第二个“三”是指在不同时期影响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课程安排的三个因素,即:实际工作需求、信息技术基础、现有教学条件。(1)实际工作需求。在制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要从企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出发,制定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未来的职业走向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在制定时,应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群对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4](2)信息技术基础。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类型、地区生源的基础存在差异,比如,职高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明显比普高生熟练。(3)现有教学条件。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基于“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立足于当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分考虑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专业的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然后,根据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基础,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统筹规划、设置和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初步探索

本文将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营销业务开拓、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该专业分为连锁经营和网络营销两个工作岗位方向,以下将结合连锁经营方向开展讨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是:培养掌握营销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营销信息能力,具有甄别、合理利用信息能力,同时,兼具良好信息道德的市场营销人才。

(一)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中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如表1所示。同时,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的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如表2所示。重构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市场营销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如图3所示,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课程设置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三类:(1)I类是培养学生常见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2)II类是面向具体专业、与企业工作岗位高度吻合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色,如网络营销和专业信息技术等;(3)III类是贯穿整个大学的隐性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信息技术内容与具体课程高度整合,渗透到课程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三年不断线,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客户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等。I类、II类、III类课程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校条件合理设置课程,为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0-02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能否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每个专业群都至少与一个国际知名或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下,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校企双赢为基础,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依据不同专业的各自特点,在原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共建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基于专业建设的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1 专业建设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的“产学研互融”合作模式

专业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的产学研互融合作模式,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通过与模具行业企业多年合作探索出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将学校教学、企业生产、为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攻关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产学研结合。

学院模具专业与中国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四小龙”之一――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由订单培养发展为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出企业全程参与教学的“三化模式”,即校企合作机制化、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具人才职业化,自觉将行业要素、职业要素融入教学,模具专业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培育下成长起来,已经成为全国的品牌专业,毕业生得到所就业的国内300余家企业的好评。模具专业毕业生以研修生身份到日本就业,他们娴熟过硬的技术和敬业精神得到日本当地企业的赞赏,日本媒体对此作了公开报道。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都在96%以上,由顶岗实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占80%以上。校内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行业支持下,充分发挥既是天津模具行业研发生产基地又是实践教学场所的双重功能。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企业设计生产模具并开展技术服务。这些模具开发、技术改造等攻难克艰的项目,既是学院模具专业教师提高动手能力的项目,也是实践教学中取之不尽的真实典型工作任务。如成功研究制造了用于中国海军驻索马里护航舰队使用的护航定位仪的模具和产品;与企业合作研制的燃油蒸发控制净化器注塑模具,获全国模具新产品技术创新奖;为企业设计制造的汽车碳罐壳体注塑模具和电器插座芯盖注塑模具,分别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精模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精模奖”二等奖,均是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汽车碳罐注塑模具及产品因具有低碳环保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环保领域,已占据全国汽车市场该产品份额的20%以上。学院模具专业与天津模具行业同进步共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同时为天津模具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模具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被评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模具专业教研成果―― 《高职模具专业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的实践教学系统化研究与实践》,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融合的“双主体育人”合作模式

大连机床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其洽谈合作时,了解到大连机床集团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由此扩展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成功地与大连机床集团达成全方位共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共识。首先,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与大连机床集团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大连机床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主要成员,并通过论证共同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校企共同建立了从人才培养培训、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到该企业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整机展示、营销、维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为“校中厂”,承担企业新产品展示及学生的实训教学,并逐步承担企业在天津地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承担专业教学改革,形成了校企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发展,共为育人主体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从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入手,以企业数控机床产品的应用、维护等过程为导向,根据各工作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项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双主体育人合作模式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立足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和本校实际,从六个方面体现了“双主体”育人:强调校企共为育人主体的责任,建立企业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校企互融的教学基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一模式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机床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大连机床集团的合作中,还促成了大连机床集团在天津建立研发制造基地的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首期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这一项目带动了天津机床行业的发展,加快了天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的构建。同时,大连机床集团天津研发制造基地将建立服务于机床研发、制造、销售、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这一培训机构将作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承担企业员工及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相关专业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工作。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以各自优势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一合作模式,也是专业对接产业,促使校企共同融入区域经济,提高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有效尝试。

3 专业建设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递进升级式”合作模式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合作共建自动控制类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水平。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电气连接和电子接口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导者。菲尼克斯电气是为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铁路运输、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世界电连接顶尖级专业厂家,是INTERBUS现场总线的发明者及其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在海外3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56个国家设有销售处和代表处。学院与菲尼克斯从设备引进建立实训基地,到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改革课程、技术培训,直至建立奖学助教资金,校企合作实现了递进与升级的合作模式。

3.1 形成与国际化水平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课程体系

充分认识专业前沿技术、先进教学方法学习引进的重要意义,将现代控制的INTERBUS现场总线设备及技术引进,与自动控制类专业嫁接,运用菲尼克斯电气自动化产品进行案例教学;将INTERBUS现场总线应用技术培训、应用资格考试内容等优质课程资源和职业能力国际标准引入课程,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课程的标准、内容,与国际化水平企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相对接的全新课程体系,实现了职业能力标准的国际对接。

3.2 建成适应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学团队

学院聘请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技术副总裁客座教授,同时,应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邀请,派专业教师赴德到菲尼克斯德国总部、到国内南京参加培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3.3 建立了功能持续扩展的校内实训基地

2005年由菲尼克斯公司无偿提供现场总线管控一体化实训基地所需的全部软、硬件设备,充实模拟制造生产线综合实训系统;继而,学院连年加大投入,在建立了现场总线管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校企共同持续建设,使其功能不断扩展:配置机电一体化柔性模拟工装底层机械设备,建立了INTERBUS现场总线实训系统;底层设备配置模拟液体混合循环系统,建立了FF现场总线实训系统;建立网络控制及ERP实训子系统,实现了信息控制一体化。递进式合作有效推进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使其适应学生在跨国企业就业的技能培养。

3.4 开发了适用课程改革的一体化教材

依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学院专业教师与菲尼克斯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现场总线技术与实训》《电机与机床电气控制》等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并发行,在专业教学中灌输了新的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并确保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质量。

3.5 建立服务企业的产品推广及技术培训中心

学院成立了菲尼克斯华北地区产品推广及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对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中国北方用户进行现场总线技术培训工作;校企共同推进INTERBUS现场总线应用资格考试项目,为企业产品推广提供配套服务。对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3.6 建立奖学助教资金

菲尼克斯每年向学院提供一定额度的奖学助教资金,用于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与创新,鼓励优秀的学生。通过奖学助教活动,激发了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自动控制类专业的合作,从引进设备建实训基地做起,瞄准国际标准开发教材、培训专业教师、改革专业课程,以应用资格考试的形式考核专业教学质量,以建立奖学助教资金的形式激励师生,走出了国际合作发展建设专业的新路,也使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递进升级式”合作模式成为其他专业国际合作的示范。

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实力,促使高职院校建成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贴产业升级、融入行业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专业及专业群。

参考文献

[1]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36-37.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0)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形式和途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飞跃, 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同时, 我们还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态势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能够进行部分原始创新的航天技术、轨道交通等行业。二是能够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通信设备、发电设备、军用飞机、载重汽车等行业。三是处于引进——消化——吸收过程而没有系统掌握核心技术的轿车、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等行业。四是依赖于国外产品,国内基本没有开发的行业,如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备、光纤制造设备、大型科学仪器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等(区贤明,2006)。从整体上来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处于技术引进的阶段,不但大量自主创新的阶段还没有到来,而且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重复引进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态势中,集成创新也是装备制造业所欠缺的。路甬祥在2006年举行的“纪念沈鸿百年诞辰暨2006年机械制造业发展论坛”上也表示:装备制造业要解决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关键在于根据其产业特征(产权、技术等)和外部环境(政策),给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吸收的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组织政策,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平台,然后向“自主创新”进行渐进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创新的阶段。

一、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

1.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总数为6476个,其中装备制造业为3318个,占制造业总数的51.24%。此外,在装备制造业以外的行业中,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企业个数也比较多,占总数的21.5%。其中,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平均占企业总数的34.98%,大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比例23.93%。这说明装备制造业平均自主创新能力要强于其他行业,其自主创新在整个制造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从2004年装备制造业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1)创新投入。装备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占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的60.59%,R&D经费占制造业总量的61.16%。其中,装备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及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25.28%和39.21%,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30.23%和38.19%。另外,装备制造业引进国外技术支出为161.35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55.93%。技术消化吸收支出为42.77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45%。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仍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最大。(2)创新产出。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为1.6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6.53%。新产品销售收入1.5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81%。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较大。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总量为3.78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70.19%,专利拥有量为1.27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58.04%。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最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共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木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是从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存量方面说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企业R&D人员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二级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日常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情况,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主要说明技术创新的效果,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是从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等方面反映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指标,主要二级指标有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

我们根据2004年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创新资源和创新产出上最强,但在创新活动上表现很弱,也就是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小。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上表现最好,但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上却很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环境上表现最弱,也就是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中的比重较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环境上都表现较好,但在技术创新资源和产出上表现较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也就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创新协调能力较差,缺乏整个行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2.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征

(1)技术的集成性和复杂性。装备工业的产品特点是每一单台套产品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每个零件要求的材质、加工工艺、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各零部件质量的一致性、各零部件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步性要求很高,这就决定了产品质量、性能的改善,以及装备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多个环节共同改进、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的组装性、集成性非常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工艺是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模块的,在统一的系统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角色。再如,汽轮机制造业、燃气轮机的生产,除了设计单位和总装制造单位外,还包括电机、锅炉、仪器仪表、阀门、汽轮机等配套燃气轮机的相关部门,产品最终要由总装厂将各个部分组装和集成到一起,形成最终产品。所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技术是非常复杂的,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零部件之间的技术关联性和可分解性都很强。装备制造业的这种组装性和集成性决定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2)装备制造业较强的资产专用性。装备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的资产专用都较强。特别是像专用设备制造业(如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等),他们的资产专用性都比较强。同时,由于装备制造业本身对分工协作的内在要求,导致分工协作厂商之间的专用性投资,特别是互惠性投资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的产业。装备制造业资产的专用性特点与上面提到的技术复杂性和集成性决定了其保护创新的可能性较大,技术模仿比较困难。

(3)装备制造业技术上的高度连续性。例如,装备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和复杂性的工业。自从汽车产品的主导设计(内燃机、金属结构和外壳、四轮、橡胶轮胎,等等)在20世纪初确定以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在汽车产品上集成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初)以来的大量技术,涉及冶金、石油、机械、金属加工、化工、橡胶、塑料、仪器仪表、电器、电子(芯片、软件、视听、全球定位系统,等等)各个领域。汽车工业是世界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所以,彼得·德鲁克曾经把汽车工业称为“工业中的工业”。

二、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与模型构建

1.组织模式。从上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可以发现,装备制造业缺乏系统的集成创新能力,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集成性和主导技术的高度连续性特点却进一步验证了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必要。所以,要实现集成创新,我们要首先对装备制造业市场中的不同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特征相似的企业,总结出他们的基本技术特点。然后,根据资源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区再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各地区的资源特征。最后,把企业聚类和地区聚类进行对接,确定不同地区应该优先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在集群内部确立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部门寡头”,从而在全国形成不同部门的“寡头型”分布。这种部门寡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性的;另一种是研究型的,二者要求相互促进。这种“寡头”模式凸现了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专用性”特点。而且,要保证寡头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就是通过“标准化协会”,保证技术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通过“装备制造业促进会”,给各部门R&D与生产提供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技术的连续性也决定了共性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共性技术知识涵盖了一个学科领域中范围较广的基础科学,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同门类的相互交叉和相互补充,所以,它也是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的基础。

具体图形见下图1。

2.模型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图2)的主要阶段是:首先进行新技术装备引进价值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可行就可以引进。其次是对技术进行行业特征分析,也就是分析该技术适用于上述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中的哪个研究型寡头。分析后就要进入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过程,该过程主要在上述图1的模式下进行组织,如果技术消化吸收良好,就可以借助于寡头间的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在行业内进行技术扩散,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政策建议

1.强化政府作用,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Edqusit(1997)和Bartholomew(1997)在探讨制度环境对创新和创新效率的影响时都认为,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中在创新环境上表现较好的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他行业表现不尽人意,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最低。所以,政府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自主创新是典型的开放创新系统,要求创新的物质基础输入与创新成果的输出必须良性运行,而输入的源头与输出的归宿均是外界环境。同时,自主创新要在空间上强调整体布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区域发展服从整体发展。

2.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高效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行为以及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是一个行业振兴的关键。所以,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也就是把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和“支持性政策框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系统的整体。

3.制定相关的技术竞争和技术合作政策以及行业协会与标准协会的规范性政策。构建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以后,生产型寡头和研发型寡头之间的有效合作、生产型寡头之间以及研发型寡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寡头和中小单位之间的竞争合作等行为都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使其研发行为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效率。

另外,通过政策制定,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各类协会的作用,使他们搭建起装备制造业内部各部门信息沟通的桥梁。同时,制定一些和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各个生产性单位和研究性单位积极参加各类协会,积极进行各类标注的认证。

4.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政策约束以及技术吸收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国内技术水平和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了解国内在该行业技术上无法达到而必须引进的领域,使得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中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国内能够解决的技术装备的盲目引进进行政策约束。

在技术消化吸收后,吸收效果的评价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中的关键一环。当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行业部门技术特点和绩效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目标进行。

5.行业内技术扩散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市场中技术扩散(外溢)的经济学分析可知,正是由于技术的外溢效应导致了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不足。从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合理的行业内技术扩散的激励机制,从研发源头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1)

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专业设置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长期需求。本文以扬州地区高职教育为例,讨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布局与区域产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的对策与路径。

一、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部,下辖广陵、邗江等三区一县两个县级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2012年扬州市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内第八位,人均GDP为6569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近十多年来,扬州作为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和上海(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主动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向南接受上海、苏南等地区经济辐射,经济建设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544.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33.3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5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9.83%,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9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7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2.7∶52.5∶34.8调整为2012年的7.0∶53.0∶40.0。2009~2012年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

注:① 资料来源:2009~2012年各地统计年鉴数据;② 2012年财政总收入为新口径。

(二)扬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重排序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跨越。在对制造业、纺织服装、玩具及旅游用品、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结构改造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工电缆、电子信息、化纤纺织、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支柱产业主要以加强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档轿车、特种专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烯烃类及其衍生产品,扩充乙烯、氯碱等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仪征上海大众轿车生产基地,拥有以扬力集团、牧羊集团、力创集团和宝胜电缆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扬农化工、仪征化纤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二、扬州市高职教育发展和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扬州市共有高职院校3所,分别为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扬州职业大学为综合类院校,曾先后合并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学院等10多所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17个大类,现有专业70个,专业设置中三产专业比例达61.4%,省级特色专业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测量、园林技术等9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扬州唯一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工科专业为主,化工和建筑为其特色专业,专业设置中二产专业高达61.5%,共覆盖10个大类,现有专业39个,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覆盖9个大类,现有专业26个,其中三产专业设置率达73.1%。2011年和2013年扬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对比情况见表2。

三、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除水利和公安大类外,共设有17个专业大类,43个二级专业类,96个专业,135个专业点(见表2)。对比教育部2010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及目录外专业名单[1],江苏省招生专业分为19个大类,79个二级类、606个专业,因此扬州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二级类和专业种类的覆盖率分别为89.5%、54.4%和15.8%。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机械制造类和化工类专业具有较强办学实力,拥有多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对扬州的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多年来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为:

(一)专业覆盖面不广及专业分布不够均衡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文化教育、制造、土建、艺术设计,5大类共设专业53个,占专业总数的55.2%。专业点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制造、文化教育、土建、电子信息,5大类共设专业点85个,占专业点总数的63.0%。说明扬州3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集中度较高,专业覆盖面不广,同时专业同质化现象较突出。扬州高职专业重复率达100%的专业共有10个,分别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环境检测与治理、市场营销。扬州高职专业分布中一、二产专业偏少,三产专业设置偏多,未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偏离

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开设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3个,制造、土建、生化药品等二产专业42个,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共51个,专业设置对应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1∶43.8∶53.1,与2012年扬州三次产业比重为7.0∶53.0∶40.0相比,存在一定偏离,不能符合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结构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扬州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但扬州高职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覆盖面偏窄。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验技术等专业,能满足船舶制造和压力容器生产等扬州支柱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但扬州高职院校均未开设;又如: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是扬州“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材料与能源大类仅设有2个专业,是扬州专业数最少的大类专业之一,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扬州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以满足扬州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极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出现供大于求,从而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力度有待加强

表2中,2011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为包含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4所院校数据,2012年扬州职业大学与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合并后,减少了1所具有农业行业背景的院校,导致扬州高职办学规模有所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3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数减少9个,专业点数减少28个。专业调整是高职院校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采取的重要举措,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共停办了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商务管理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等6个专业,新增服装设计与加工、石油工程技术2个专业,专业调整力度总体不大。与苏中其他院校特别是3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年开发了猪生产与疾病控制、养禽与禽病防治、水族科学与技术和渔业综合技术等目录外新专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夏航空公司联合,以定向培养形式开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新专业。苏中3所国示(骨干)校2013年停招专业有10个,新增专业数达24个,苏中国示(骨干)校平均新增专业数是扬州高职院校平均新增数的12倍。

四、提升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适应性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优化三次产业专业比例为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2]

要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动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使扬州高职专业布局按产业的结构分布,适应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扬州高职院校应重点增加第一、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要针对专业集中度偏高的问题,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专业的同质化。要加强新开专业的科学论证和劳动力市场潜在需求预测工作,各院校专业设置不应都集中在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等制造类热门专业,或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等三产类热门专业,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专业覆盖面。

(二)以区域产业需求为依据,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群

构建品牌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3]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的“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重点建设与本地区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对接的核心专业,带动专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平台,促进扬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扬州职业大学可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园林技术、高级护理等专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重点建设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将以上专业由省级特色专业向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群提升。

(三)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础,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设置的市场主体,必须密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信息和动态,使专业建设紧贴市场发展需求。[4]要通过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在经费筹措、政策扶持等方面对高职办学的更多支持,推动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动、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办学模式,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建由社会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加强与扬州化工园区、邗江工业园区和扬州开发区的合作,通过建立“扬农化工学院”、“中联世纪建工学院”,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论证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强化了学院主要工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 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

[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

[3] 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