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班化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34

小班化教育论文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1)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提升对小班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小学语文的小班化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健全的教育体系,致使小班教学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加强对小班化教学实验分析可以为实现小班教学提供较好的依据,进而有利于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现。

一、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分析

对于小班化教学,目前教育界缺乏明确的定论,从教学组织方面而言,小班化教学是指班级中拥有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在美国和德国的教育中,其小班教学的人数通常为25人左右。由此可见,小班教学是将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以便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理念分析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理念中,其为教育形式带来了改革契机,可以在符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力。在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实现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教育理念: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小班化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才可以保证小班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采用灌输式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相对较低,而小班化教学则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采用个性化教育方式。

三、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实行和我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在常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扩展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计算机来搜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将图片制作成PPT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体会到观潮时的情境,继而可以引发无尽的遐想。当多媒体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身的感受,在学生学习热情最高的时刻,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注重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实现小班化小学的实践性意义。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较好地体现语文的魅力,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3.加强小组学习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且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率,并且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例如,在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学习来讨论幸福的概念。有的学生说吃饱就是幸福;有的学生说穿暖就是幸福;还有的学生说星期天就是幸福。当讨论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即得到满足就是幸福。由此可见,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探讨中。另外,这种探究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引导式教学。

四、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可行性分析

在对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学校需要对班级的组成形式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其可以满足小班化教学的需求。(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采取引导式的教育方式。(3)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4)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否则小班化教学将会演变成小市场。(5)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延伸,提升学生的积极性。(6)教师要将作业的形式转化成为探究性作业,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而言之,只有满足多项需求,才可以保证小班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2)

对于小班化教学,目前教育界缺乏明确的定论,从教学组织方面而言,小班化教学是指班级中拥有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在美国和德国的教育中,其小班教学的人数通常为25人左右。由此可见,小班教学是将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以便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理念分析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理念中,其为教育形式带来了改革契机,可以在符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力。在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实现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教育理念: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小班化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才可以保证小班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采用灌输式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相对较低,而小班化教学则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采用个性化教育方式。

三、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实行和我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在常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扩展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计算机来搜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将图片制作成PPT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体会到观潮时的情境,继而可以引发无尽的遐想。当多媒体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身的感受,在学生学习热情最高的时刻,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注重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实现小班化小学的实践性意义。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较好地体现语文的魅力,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3.加强小组学习

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且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率,并且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例如,在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学习来讨论幸福的概念。有的学生说吃饱就是幸福;有的学生说穿暖就是幸福;还有的学生说星期天就是幸福。当讨论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即得到满足就是幸福。由此可见,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探讨中。另外,这种探究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引导式教学。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3)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幼儿教育的主要依据。以现阶段幼儿教育情况为基础,了解近年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容,明确新课改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分析如何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构建全新的教学环境,以此为幼儿成长和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08-01

陶行知作为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而且符合中国基本国情,这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时至今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依旧对我国幼儿教育思想有较大影响,因此下面对其带来的启示进行深入研究。

1.生活教育理论分析

从本质上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指教育要顺应生活变化,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且生活具有教育的功能,其中包含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推广,要求教师必须要将教育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坚决反对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幼儿的自我创造和独立工作等能力。由此可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多结合生活化教学活动或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可以锻炼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最为关键的是,在幼儿教育中,家长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决不能将幼儿直接托付给教师,既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又要从中吸取教育幼儿的经验,以此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依据。

2.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研究

2.1生活就是教育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者,只有擅长从生活中发掘美,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引导幼儿在观察、对比及沟通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且有助于形成幼儿的世界观。同时,教师还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多用耳朵去倾听,如汽车行驶车、风声及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不仅能让幼儿及时发现潜藏在生活深处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范围,进而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效渗透。

2.2社会就是学校

幼儿园组织幼儿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与探索世界的意识。由此,陶行知先生提出将学校教育向社会环境延伸,最终实现社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科学教育属于幼儿教学工作的基础内容,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向社会反响延伸,不仅能为幼儿展示自我和累积更多知识提供有效平台,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内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以此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充分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2.3教学做三者合一

教学做三者合一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关键内容,证明在生活中,教、学、做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并注重整合幼儿学习能力,持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育理论。换句话说,当前科学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幼儿的学习,而是在教学指导中,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探索,并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在幼儿教育中的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分析

3.1提出生活化的教学知识

虽然当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已经得到了重视,但依旧有很多幼儿园在沿用传统教学理念,组织幼儿进行单调乏味、死板无趣的指导说教。此时,这种没有将幼儿教育和现实生活融合到一起的教学现象非常普遍。在这一现象的影响下,幼儿不仅会失去探索和学习的兴趣,而且对未来全面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制约。因此,幼儿教育必须要结合生活实践,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用到教学中,原因在于幼儿好奇心强,且具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在课堂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指导,有助于更好落实生活教育理论,以此确保幼儿可以将所学内容合理引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时,可以从班级幼儿穿的衣服、背的书包及周边大树小草等方面寻找不同的颜色进行表述,如今天小天穿了一身蓝色的运动服,背了一个黑色的书包等。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3.2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落实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增加幼儿与社会的接触和沟通。幼儿时期作为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因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低,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也不完善,所以只进行单调的知识理论教学指导是难以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的,只有将幼儿放在大自然中,让他们自主沟通和探讨,才能更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将大自然看作第二个教学平台,通过在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让他们多接触自然环境,并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不但有助于拓展幼儿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各项能力,这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幼儿教育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我国现代教育革新的引导者,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新课改下,幼儿园教师要在整合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探讨力度,并注重将家庭教育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另外,通过构建生活化的幼儿教学环境,有助于幼儿在学习大量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祖国未来的希望茁壮成长,并实现预期设定的幼儿教育目标,提升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育理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运用论文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他倡导生活就是教育,反对填鸭式、机械性教育。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小班幼儿自主游戏开展中,既能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认知事物,也能够促进其语言、自理等各项能力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自主性游戏概念为理论依据,针对生活教育理论在小班自主游戏中的实践运用方法进行研究及分析,以期为提高小班自主游戏效果、促进幼儿更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小班自主性游戏概述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在教育中寻找生活”的观点,也正因为生活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且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从而使生活成为开展小班幼儿教育、自主性游戏的最好素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涵盖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共三项内容,其强调“教学方法要以学的方法为据,学的方法要以做的方法为据,事情的做法是学习、教学的标杆”。这里所指的“做”就是生活,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生活内容更多地纳入教育内容中,才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小班自主性游戏的概念

小班自主性游戏指的是小班幼儿结合自身兴趣、能力,可以达到自主体现生活的游戏。自主性游戏涵盖角色、结构、表演三种游戏类型。小班幼儿刚入园,随着其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事物的变化,开展自主性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扮演、表演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自理能力、交际能力,是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形式。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小班自主性游戏中的运用分析

(一)多种方式营造生活化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这也就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一时难以适应幼儿园环境,经常出现入园焦虑等问题,因此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创造贴近于幼儿生活的游戏环境,既可以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氛围中放松下来,又可以让小班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生活教育理论要求要从“生活中寻找教育,在教育中寻找生活”。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班自主性游戏中,要充分利用营造生活氛围、导入生活角色这两种方式,营造生活化色彩的环境,以此让小班幼儿可以在生活中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感知生活。

1.创设“娃娃家”,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差,更加需要良好环境、宽松氛围的引导,而生活化、熟悉的游戏氛围,正是幼儿平时所能感知到的。娃娃家是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为幼儿创设具有“家”的氛围的“娃娃家”,营造出宽松的氛围,为自主性游戏的更好开展打好基础。“娃娃家”的创设旨在让幼儿在幼儿园中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因此“娃娃家”中的摆设也应当与实际的“大家”相符合,比如摆放小床、小沙发、小衣柜、小厨具等;并且在“娃娃家”中放置一些小娃娃,從而使整个“娃娃家”充满浓郁的“家”的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在利用“娃娃家”营造氛围时,所使用的物品也要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也可以让孩子将家中的娃娃或者小东西摆放在“娃娃家”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亲近物品”中放松下来,也可以使幼儿在布置自己的“娃娃家”、照顾娃娃的过程中,对于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事物产生初步认知和了解。长此以往,让其认知、交际和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也正是生活教育理论中“从生活中寻找教育,从教育中寻找生活”的方法运用。

2.开展区域活动,提供生活化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对于周围环境、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因此在小班活动教室设立自主性游戏的不同活动区域,利用区域活动为幼儿生活化游戏环境,将更加有助于幼儿体会生活且从生活中获取一定的知识。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最喜欢和最普遍的一种游戏,也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现实生活。我在自主性游戏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在“娃娃家”中会主动地给客人做饭、泡茶,并且在做饭过程中会做出使用调料的动作。因此,结合这一经验,为了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了各种蔬菜,使用小的空瓶子制作了各种调料瓶。以此,进一步丰富了娃娃家中的生活化设施,这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具有生活色彩的游戏环境,并且我发现自从增加了调料,很多幼儿在“娃娃家”中招待客人或者自己做饭给娃娃吃时,都会时不时使用调料瓶。由此也可以看出,“娃娃家”这一区域活动的开展,能让幼儿实现从生活中获得相应的认知技能、生活技能,达到了生活教育的目的。除了开展“娃娃家”这样的区域活动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角色区域,强化生活化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接触到更多的现实场景,从而引导幼儿在体验生活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游戏内容

除了生活化的环境,设计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游戏内容则更为重要。但因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且自理能力比较差,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游戏,引导幼儿从游戏中体会生活,学习到生活技能,我认为教师可以将生活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从而吸引和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达到提高幼儿能力的目的。

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规则,也是自主性游戏中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自主性游戏内容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多的日常生活内容,比如坐公交车、去超市、去看病等。通过这种生活化游戏内容的设计,幼儿不但兴趣高涨,而且也解决了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的问题,提高了自主性游戏的生活教育效果。

(三)提供生活中的游戏材料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根基。丰富的生活是一切教育的方法、材料、工具和环境的来源。不管在环境创设上,还是在游戏内容设计上,教师都应贴近生活,从小班幼儿日常常见的事物中发掘游戏材料,以现实生活中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我在组织自主性游戏中,经常让幼儿和家长从自己家中搜集一些废旧的物品带到幼儿园,作为游戏活动的备用材料。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据此,我认为在生活材料的提供、选择上,更多地应该让小班幼儿自主地感知、操作这些材料。通过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幼儿也能自己使用这些生活材料创造物品。比如我曾经组织开展过“玩具加工厂”游戏,活动中有很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纸箱、饮料瓶、毛线等。我发现有的幼儿会将毛线缠绕在饮料瓶上,为饮料瓶制作了一件“小棉衣”;有的幼儿则会将长条纸与饮料瓶结合起来制作成“小飞机”等。

可以说,正是因为自主性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以此引导幼儿更好地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这符合生活教育中的“做中学”“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观点,也体现出生活材料在营造能够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发展能力的作用。

三、结语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拓展幼儿自理能力,提升幼儿语言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小班幼儿的年龄与能力情况,在自主性游戏开展中融合生活教育理论,能让生活化的游戏环境、内容更好地激发小班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更顺利地达到教育目的。本文通过对生活教育理论在小班自主性游戏中运用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4)

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是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资源汇聚平台。本文通过知网数据库的有关文献,对小班教育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初步整理,并选取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细致阅读,发现中国小班教育的相关研究一般聚焦于美国有较大影响的四次小班教育实验项目,分别是田纳西州的STAR计划、威斯康星州的SAGE项目、印第安纳州的PRIME TIME和加利福尼亚州的CSR项目;同时发现我国国内小班教育实验区中,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走在前列并仍持续发展中。依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对教育发展的投入水平,我国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推广小班教育的实然与应然条件,且区域推进小班教育与国家对教育总体发展要求相吻合,能够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教育文化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对小班文献的初步整理

班级这一名词的广泛应用,与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息息相关,我们提及的小班(此处需剔除幼儿教育中的小班称谓)是针对班级学生数量规模而言的。小班与小班化是个体与一般的关系,即小班为单纯指代班级人数较小这一客观事实,小班化则强调通过改变班级人数规模或是将班级人数限定到某一范围的制式模式下展开教育教学的一种形式。从广义的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理解小班教育与小班教学的角度,我们此处认同小班教育是小班教学的上义词。

该图显示学术关注度不断攀升,但该关键词存在一定的含糊性与宽泛性。因此,在知网文献检索的高级检索栏,以篇名为“小班”进行精确匹配,以教育学所属的“社会科学II辑”为学科领域,分别跨“期刊”、“特色期刊”、“国内会议”、“学术辑刊”、“博士”、“硕士”、“国际会议”、“报纸”八个文库为平台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记录4008条,时间跨度为1956年至2013年。通过时间跨度并查阅1956年文献,充分断定检索结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效文献,即学前教育中的小班文献。进一步按主题进行检索,发现以“小班教育”为主题搜索出现220条结果;以“小班教学”为主题搜索出现1019条结果;以“小班教育”为主题并含“小学”出现42条结果;以“小班教育”为主题并含“初中”出现15条结果;以“小班教育”为主题并含“高中”出现14条结果;以“小班教学”为主题并含“小学”出现108条结果;以“小班教学”为主题并含“初中”出现53条结果;以“小班教学”为主题并含“高中”出现37条结果。

通过搜索显示,小班教学作为小班教育的下义词受到广泛关注,小班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模式受到更多关注,相对理论研究则较有限;在后续的并含“小学、初中、高中”检索中,表明小班教育或教学在低年级得到更多关注,随之呈递减趋势,一般考虑为升学压力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考虑到文献数量的庞杂及小班教育提法的相对开放性,与其在我国发展的系统性尚不够严密等特征,同时考虑到学术期刊的刊载文章时效性强、作者来源广泛、思想领域相对分布均匀及代表性较强等特点,对文献进行了二次筛选。在期刊检索状态下,以教育学所属的“社会科学II辑”为学科领域,选择CSSCI为来源类别,以篇名为“小班”进行精确匹配为条件,共检索出116条结果。在检索结果中发现,从关键词使用频率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小班化教育14篇,小班教学7篇,美国7篇,小班化教学7篇,班级规模6篇;从刊登文章篇数的角度看,期刊排名在前5名的期刊分别是:《上海教育科研》48篇,《教育发展研究》9篇,《外国教育理论》8篇,《教育理论与实践》8篇,《外国中小学教育》6篇,据此选择了关键词使用频率排名在前五位的34篇文章作为重点文献。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发现

在阅读文献选取及后续的文献阅读侧重点等方面,都借用文献计量学这一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是一门采用定量手段,以文献为对象,研究一个科学命题相关文献交流过程中存在各类教学规律的新兴学科。近年来,文献计量学飞速发展,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科技评价中。通过对文献量分析发现,我国小班教育研究者所数量、关注的领域及其发展趋势的衍生过程,以及文献数量与内容构成密切关系,且文献数量、内容和二者的关系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侧重点和发展状况及其成因。

文献显示小班教育模式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教学之中,其中高中和大学涉及文献较少,学前与小学最多;谈及小班教育首先关注的问题是班级规模,即班级内学生人数;其次枚举的往往是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投入问题,即这种小班教育模式的推动是自上而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问题和其自身的相对滞后性;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对课程进行配套调整是文献中提及不多的实质性做法;国内外较受关注的实验案例尤以美国和我国上海等地的经验较为突出;几乎所有文献都较明确地指出小班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个性发展;但在文献中,对小班教育的具体模式的详细介绍不多,可供临摹与操作性指导较少,同时相对应的理论研究不多且与教育实例相联系的更少。

三、现实发展与小班教育轨迹分析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16-05

作为我国心理教育诸多领域的开创者、开拓者、开辟者和开掘者,班华教授在心理教育的学科建设、思想体系、教育理念、模式建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深刻论述和非凡建树,为现代心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卓越贡献。

一、现代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开创者

作为现代心理教育的创始人,班华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心育”概念,充分论证了心理教育与“五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心育”概念是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修订《德育原理》教材时提出的。1989年,随着《德育原理》第二版的正式出版,“心育”概念正式问世。1989年,班华教授应山东师大之约,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师资培训班讲课。一共讲了五个专题,其中第四个专题是《心育刍议》,包括多方面内容:什么是心育、心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育的内容和废止虐待型教育。班华教授“所说的心育即心理教育,指培养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1]。1990年,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在盐城市举行学术会议,班华教授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内容就是心理教育,题目为《心育刍议》。《心育刍议》经修改在《教育研究》1991年第5期发表,后来该文又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反响。《心育刍议》对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途径和方法、目标和原则作了系统阐述,勾画了心理教育学科的实践蓝图。

班华教授最早构建了国内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主编了第一本心理教育学术专著,奠定了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1994年8月,班华教授主编《心育论》一书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江西教育科研》在1994年第6期刊发了“书讯”《出版》,对《心育论》一书作了很高的评价:“该书在我国率先提出心理教育论或心理教育学这一新型边缘学科构想,勾画了较为成熟的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学术界也予以积极评价,该书被誉为心理教育学科的“独立宣言书”。关于心理教育学科归属,班华教授提出,“心理教育则不同,它可以是心理学科研究的对象,从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可以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属于教育学科性质”[2]。

班华教授注重心理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研究与自主探索心理教育。在为博士生、硕士生开设的课程中,他专门增添心理教育专题。1987年,班华先生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有两个与心理教育有关。一个是连思源的选题《心育与德育》,另一个是刘守旗的选题《试论自我教育能力及其培养》。此后,李晖硕士论文选题是《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任红娟硕士论文题目是《市场经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1994级博士生刘文霞的论文选题是《个性教育论》,1999级博士生沈贵鹏的选题是《心理教育课程论》,2000级博士生崔景贵的选题是《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2003年班华教授联系指导刘晓明博士后,他的研究课题也是关于心理教育的,题为《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班华教授表示,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应当从人的建设,特别是人的精神建设高度,理解心理教育是时代性课题。

二、心理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班华教授在相关文献中对心理教育思想作了一系列深刻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在《心育刍议》(1991)中,班华教授提出,“心育即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3]。表明心理教育是发展性的,是主动、积极的心理教育。在《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1998)中,班华教授阐明教育分类是依据素质分类,而不是相反;各类素质相互关系,从而各类教育相互关系,需用立体思维方式和从质的角度理解其构成有机整体。并从系统论整体性高度,阐述了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提出了“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促进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思想。[4]在《心育再议》(2001)一文中,班华教授提出,“与现代教育精神一致的发展性心理教育或积极的心理教育,即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进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5]。在《我的心理教育理念》(2005)中,班华教授再次提出,“心理教育目标就是要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提高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教育的归宿”。认为“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心理教育就是要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6]。2007年3月 12日,班华教授在《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一文中第一次正式以24个字概括了心理教育宗旨或目标,即“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7],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班华教授率先提出了“发展性心理教育”的思想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突出强调心理教育的发展和积极实践取向。“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简称心育。”[8]这一简要的表述说明班华教授所说的心育是发展性的心育。“我说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指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是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是促进人格现代化的教育。”心理教育的主体是人,在班华教授所讲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人”是大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心理教育包括对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咨询或治疗,但更强调人的心理发展。发展性心理教育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教育。班华教授从多方面阐述了心理教育的积极意义,提出培养各种优良心理品质。“我们所说的心理教育属于现代教育范畴”,是主体性的,也是发展性的,即“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是积极的心理教育,与消极的心理教育相区别。消极心理教育主要依据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主要依据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教育主要基于物质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主要基于精神心理学。”[9]班华教授认为,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要在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 预防和矫治形形的“现代病”方面起它所能起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班华教授提出了“班级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理念,[10]并勾画了班级心理教育的实践构想。他认为,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教育组织形式……由起初对少数有心理问题人的个别咨询、小组咨询发展到在更大范围内采用班级心理教育形式,是心理教育自身发展的一次飞跃。班级心理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基本组织形式;是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典型表现。我国学校教育别强调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工作,特别重视班集体建设,班级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重视通过班级组织开展班级心理教育是“我国心理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班级心理教育中,班主任或者心理教师可充分发挥作用;而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要素)都具有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功能。

班华教授认为,必须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性心理教育,重视通过心理教育发展人的潜能,发展青少年的创造性。如2000年中小学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学会认知”分册就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类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育。讲“学会创造”,不单单讲训练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法则,同样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学会学习”分册共5篇,其中“四方法篇”仅占全书15篇幅,其余为“学品篇”“启智篇”“激智篇”“成功篇”。班华教授还提出了系统的心理教育课程观与课程目标,组织编写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的中小学校心理教育教材。2002年受南京师大出版社之邀,班华教授根据心育与德育结合的探索研究,和郭亨杰教授、陈家麟教授共同主编了《中小学心理教育》教材共32册,同时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书共3册,职业学校心理教育1册。这两套富有特色的心理教育教材引起了学术界和中小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三、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的开辟者

班华教授主张“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11],提出了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时代命题。班华教授多次表示,“既要学习国外的思想理论,又要重视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我应记住曾经说过的,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班华教授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也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也是对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探索。

班华教授首先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概念,论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思想,并进行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12]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我国心理教育领域与道德教育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对其的研究与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走向,影响道德教育学科体系与内容的拓展与深化,而且决定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学校教育的培养质量。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德育原理》第四章的编写,基本内容是阐述德育与心育的关系,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与个性心理的联系与区别,论及德育与心育结合、德育在个性教育中地位作用等问题,其所论个性发展与教育包含了个性心理教育。班华教授探讨了德育与心育、德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明确提出“把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的思想,“特别强调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问题,因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应当是最具人性化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班华教授主张在认识上应该区别问题性质,在教育实施中能够自觉地使二者融为一体。融为一体就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班华教授用“心理―道德教育”来表示这种心育、德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表征了教育发展的新态势,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班华教授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积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在主持江苏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和“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研究中,班华教授组织编写了心理与道德教育读物,将心理―道德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1999年9月,班华教授组织省内对心理教育有兴趣的老师们编写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共六册,2000年7月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六本书分别供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使用。班华教授在该丛书前言中说:“课题的主旨是探讨如何使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上推动和改进学校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研究工作上试图为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模式,即‘心理―道德教育’作一点实际的尝试。课题设想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13]另外,他带领课题研究试点学校所创造的许多生动活泼的、为儿童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例如“快乐小屋”“心理俱乐部”“校园心理剧”“心理沙龙”“青春对话坊”“心理绿荫网站”“快乐心灵家园”等等,都是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生动实践。这些形式的心理教育已经自然地融入了德育,而这也正是适合我国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是本土的心理教育形式。

班华教授对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的科学构建,作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深刻阐释。心理―道德教育重视以发展的眼光考虑对人的素质要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幸福人生、树立理想、修养品德、乐观开朗、经受磨练、珍惜时间、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思考职业、学会合作、遵纪守法、提高素质、终身学习。”[14]2004年10月,班华教授主编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在“丛书”总序中,他提出了心理教育应既有全球视野,又关注本土化探索;并从人的建设的需要、社会转型的需要、时展的需要,提出了崭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八个心育课题。2009年8月,班华教授提交给“心理―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的论文《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提出心理―道德教育应从中小学拓展到高校,从青少年学生拓展到成人世界,从现实社会拓展到网络社会。

四、心理教育社会服务创新的开掘者

班华教授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服务,为着力构建江苏青少年心理教育体系指引方向。1999年,应江苏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班华教授参与制定了心理教育文件,提交了《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讨论稿)》。“纲要”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教育内容大纲:(一)小学阶段教育主题:努力学习,做全面发展的小学生。(二)初中阶段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第一步。(三)高中阶段 教育主题:培养健全人格,准备迎接新生活。三、实施原则与实施途径。四、师资队伍建设,五、组织管理。该“纲要”很快被采用,以“苏教社政[2001]23号”文件《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下发。大纲是为普通中小学制定的,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在大纲中除提出职业高中心育内容方面可参照普通高中大纲外,还提出了鉴于职业中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对职中学生的心育还应强调的几个方面,包括异性同学交往指导,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加强职业心理品质培育,认识生活目标与职业理想关系等。

班华教授积极推动心理教育的组织建设与学术交流活动,倡导建立心理教育专业研究机构。1999年10月25-26日,江苏省教育学会在南京成立了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班华教授亲自连续担任三届理事长,2013年11月,他担任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每年的学术年会,班华教授都亲自与副理事长、承办单位商定年会主题和议程,认真准备会议交流论文,或者作学术年会主题学术报告。在班华教授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2004年5月,首届江苏心理教育高层论坛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江苏理工学院)举行,江苏省高校第一家心理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宣告成立。在班华教授的直接推动和引领下,心理教育高层论坛在常州、长春、呼和浩特、无锡、扬州、连云港、唐山等地举办过11届,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江苏宜兴、吴江等地的职业院校也成立职校学生心理教育研究机构。班华教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刊物发表的《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等系列文章,更是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好评。

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如此美丽,如此诱人!心理教育,就是诗性教育,幸福教育!”“探索心理教育路还很远、也很艰难,必须不畏艰苦,继续探讨!”[15]班华教授关于心理教育的系统论述和实践研究还有很多①,我们要充分汲取其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智慧,扎实努力,创新进取,中国心理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充满无限的希望、生机和活力。理想的心理教育自然不会自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当坚定而执着地向心理教育理想走去。我们有理由坚信,心理教育这朵多学科之林中的奇葩定会鲜艳无比、昌盛不衰!我们更有责任为之付出努力、用心追求!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大学教科所.德育师资培训资料(内部印刷)[G].1989(10):42-60.

[2]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班华.心育刍议[J].教育研究,1991(5).

[4]班华.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5).

[5]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2001(12).

[6]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7]班华.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之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3).

[8]胡守.德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9-82.

[9]班华.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心理教育理念”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0]班华.班级心理教育与班主任[N].江南时报・新教育周刊(8),2000-06-26.

[11]班华.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1(创刊号).

[12]班华.对“心理一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6)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7)

一、 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若能对团体内的各项属性一一加以评估,掌握有关的独立变项,可以有效运作团体。社会团体工作论是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和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主任是团体的领导者。如何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团体的动力,并运用团体动力的辅导策略,这些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应涉及到的内容。了解团体动力理论,借鉴动力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认识中小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21世纪社会急剧的变迁与转型,使得传统的结构功能论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层的单位,而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较忽视与压抑班级团体动力的影响性。班级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其潜在的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善用这些团体动力来使得班级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边缘的、附属的与次要的文化。中小学学生的他律性较强,容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而在班级中形成学生非主流文化团体,容易受到媒体与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属于次级文化的小团体。例如在中小学中流行的女孩们的影视歌星崇拜现象,中小学男生当前所流行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争霸等,都是典型的学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观察学生无意间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团体,运用引导的方法把这些团体的动力凝聚起来向着具有教育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个性、兴趣结合和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小团体比较倾向于个性与兴趣的结合。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功课与教师的标准化评价而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与调皮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对班级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而调皮学生的小团体可能造成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消除个人的喜好,对于还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要给予社会的标准评价,因为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这些班级中的小团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团体

中小学生常会因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产生的班级气氛值得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若与不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会影响其学习动机;而若与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则会非常兴奋而显得士气高昂。因此,在班级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须作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须考虑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将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与学习表现差的学生交错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学生的被标准化。此外,高效能的学生座位安排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分组也需要思考,应打破性别意识与学业成就的界线,善用小组间积极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素养,如此将产生最佳的团体动力。

(四)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而这个阶段女生的发育比起同年龄的男生要早,因此这个阶段的性别界限特别明显。在这个青涩的成长阶段,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开始初步定型,自尊心与好胜心、喜欢与厌恶、好奇与排斥等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女生在班级中常会组成许多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会基于兴趣与个性而组成在一起,且团体之间的界线会比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得更明显。而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和中学男生在心智与生理发展方面显著慢于同龄的女生,会有被同龄女生领导的现象,因此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男生的小团体界线比较模糊。中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要特别留心于性别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应避免性别间的小团体冲突,并善用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模式与学生沟通,尽量以“活动式”与“主题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团体动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产生的最大的效能。这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三、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一)角色意识培养策略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的策略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正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经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学习分组策略

学生非主流文化所组成的小团体以及班级内的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所产生的团体动力,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策略,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可进行引导而不急于帮学生作决定,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级教学分组方面,必须着眼于班级成员的全面提升,把各类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散并综合,这将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相互指导。这种学习成绩混合的分组为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补救的机会。善用此类分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最佳团体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或不同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组,如此将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

(四)团体游戏辅导策略

狭义的团体游戏辅导是指游戏、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与上下肢体移动的音乐律动。从儿童发展理论中可以得知,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团体游戏能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学生对组织的向心力,对于激发学生新的创意与新的思维模式大有帮助。团体游戏辅导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团体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团体游戏对于培养创新性的儿童,对于激发班级的团体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适度运用团体游戏辅导的理念与技巧,并迁移至学生的学习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管理能力。“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依赖和归属心理,班主任将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探索,2006,(2).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8)

一、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若能对团体内的各项属性一一加以评估,掌握有关的独立变项,可以有效运作团体。社会团体工作论是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和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主任是团体的领导者。如何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团体的动力,并运用团体动力的辅导策略,这些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应涉及到的内容。了解团体动力理论,借鉴动力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认识中小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21世纪社会急剧的变迁与转型,使得传统的结构功能论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层的单位,而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较忽视与压抑班级团体动力的影响性。班级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其潜在的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善用这些团体动力来使得班级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边缘的、附属的与次要的文化。中小学学生的他律性较强,容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而在班级中形成学生非主流文化团体,容易受到媒体与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属于次级文化的小团体。例如在中小学中流行的女孩们的影视歌星崇拜现象,中小学男生当前所流行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争霸等,都是典型的学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观察学生无意间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团体,运用引导的方法把这些团体的动力凝聚起来向着具有教育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个性、兴趣结合和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小团体比较倾向于个性与兴趣的结合。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功课与教师的标准化评价而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与调皮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对班级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而调皮学生的小团体可能造成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消除个人的喜好,对于还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要给予社会的标准评价,因为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这些班级中的小团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团体

中小学生常会因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产生的班级气氛值得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若与不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会影响其学习动机;而若与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则会非常兴奋而显得士气高昂。因此,在班级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须作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须考虑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将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与学习表现差的学生交错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学生的被标准化。此外,高效能的学生座位安排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分组也需要思考,应打破性别意识与学业成就的界线,善用小组间积极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素养,如此将产生最佳的团体动力。

(四)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而这个阶段女生的发育比起同年龄的男生要早,因此这个阶段的性别界限特别明显。在这个青涩的成长阶段,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开始初步定型,自尊心与好胜心、喜欢与厌恶、好奇与排斥等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女生在班级中常会组成许多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会基于兴趣与个性而组成在一起,且团体之间的界线会比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得更明显。而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和中学男生在心智与生理发展方面显著慢于同龄的女生,会有被同龄女生领导的现象,因此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男生的小团体界线比较模糊。中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要特别留心于性别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应避免性别间的小团体冲突,并善用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模式与学生沟通,尽量以“活动式”与“主题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团体动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产生的最大的效能。这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三、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一)角色意识培养策略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的策略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正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经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学习分组策略

学生非主流文化所组成的小团体以及班级内的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所产生的团体动力,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策略,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可进行引导而不急于帮学生作决定,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级教学分组方面,必须着眼于班级成员的全面提升,把各类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散并综合,这将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相互指导。这种学习成绩混合的分组为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补救的机会。善用此类分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最佳团体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或不同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组,如此将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

(四)团体游戏辅导策略

狭义的团体游戏辅导是指游戏、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与上下肢体移动的音乐律动。从儿童发展理论中可以得知,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团体游戏能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学生对组织的向心力,对于激发学生新的创意与新的思维模式大有帮助。团体游戏辅导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团体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团体游戏对于培养创新性的儿童,对于激发班级的团体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适度运用团体游戏辅导的理念与技巧,并迁移至学生的学习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管理能力。“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依赖和归属心理,班主任将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探索,2006,(2).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9)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的确定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解放区的《小学训导纲要》首次提到“班主任”这一岗位:“实行教导合一制,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责任”。[1]“1949年7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规定:在学校组织上(适用于完小)校长下设教育主任。取消级任导师。班设主任教员。”[2]此时的主任教员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班主任,负责一个教学基本单位的集体工作,故可称为“班主任”。此时,班主任工作已得到重视、规范和要求。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3]9,“中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在各班教员中选聘,在教导主任和副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3]144这是班主任工作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奠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坚实基础。自此,班主任工作制在中小学普遍施行,在中虽然有冲击,但这一制度仍然沿袭下来,成千上万的班主任工作在第一线,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得到了重视和规范,班主任工作相对成为专门的工作和要求,并成为全国范围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

1988年,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是国家首次颁布专门的班主任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趋向明确和规范,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这是班主任工作趋向专业化的关键环节。自此,我国班主任工作制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随后,班主任工作制建设完善的步伐愈加紧凑,如,国家认识到班主任对于德育的重要性,于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规定:“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4]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2006年6月4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 《若干意见》精神,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充分认识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关心班主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班主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对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班主任的不可替代性,再次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班主任工作专业的要求更加迫切,一场不大但也不小的教育“运动”和“变革”呼之欲出。2006年8月,根据上述政策,教育部制定《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5]这份计划赋予了“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

时隔不久,教育部于2009年8月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相关专家认为其具有四大亮点:“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6]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促使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一规定可以促使教师更愿意做班主任,有力地促使班主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全面了解学生,以真挚的爱心、科学的方法教育和帮助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更彻底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利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标志着班主任专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正式而极明确地走向了专业化,纵然离实现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角色与作用的定位

班主任是随着班级授课制进入我国而设置的一种岗位,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教育没有这一说法。那么,班主任到底是什么?班主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是关于角色与作用定位的问题。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多次颁发重要文件,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从中我们可初步知道班主任的角色与作用,知道班主任是什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195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班主任“在教导主任和副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3]140;1988年,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两个《班主任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7]“……,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8]……这一系列重要的文件逐渐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作用和地位,规范了班主任工作。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班主任是一个具有管理和育人性质的角色。

班主任是学生的“亲密导师”。班主任是“对一个教学班进行全面负责的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9]这是对班主任角色与作用的一个准确而简练的定位,班主任在中小学充当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角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就此问题教育部也曾发文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10],“班主任是……,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11]我们可以知道班主任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一般的作用和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和育人的角色,他们是学生亲密的导师。班主任与学生密切接触,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起着其他教师无法比拟的作用。[12]

班主任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重要力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从教育目的来看,基础教育战线承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都要通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面向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来实现。这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角色和特殊作用决定着的。所以说,班主任是我们完成教育事业,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实现力量和可靠保障。目前,我国中小学约有440多万个教学班,450万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们影响着2亿多中小学生,他们的素质、工作效果关系到整个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进而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命运。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所说:“怎么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13]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

理论素养不足,工作水平偏低。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相当多的班主任没有足够的理论素养,理论水平偏低,缺乏理论指导,主要是“凭经验”或“跟着感觉走”,在工作中碰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机械地应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谈不上什么真正有效。不少老师虽然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是他们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到班主任工作当中去,甚至不能转化到教学当中。更何况很少有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工作研究,有人做过调查指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为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论学习状况,他们列了十种比较权威的班主任方面的杂志、著作,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湖北的《班卡任之友》杂志,北京的《班主任》,湖南师大出版的《班主任学》、《班主任锦囊妙计》、《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等,结果竟然有71%的班主任“不知道”,对其内容的了解更无从谈起了。[14]

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主动性不强,不愿做班主任。在中小学里,有不少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很多教师宁愿多上一些课,也不愿意当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待遇不好,津贴太少,却又承担了过重的责任。家长、校领导、科任老师对班主任期望过高,似乎学生的一切问题都由班主任负责,都由班主任解决,尤其是担心学生的安全,压力很大,心理常常处在紧张状态。[15]

班主任工作处于这样的境况,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联系起来,班主任工作的严峻形势凸显,让人不免担心班主任工作的未来,以至于担心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关注班主任工作的未来发展。

三、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基于班主任的重要意义和现状,班主任工作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深化和完善。究竟如何深化和完善,如何更好地、真正有意义、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

2002年10月天津市大港区举行了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并在柳州市首先进行了实践。这是国内首次明确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其实自班主任设立之日起,班主任工作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而发展与完善的结果必然是越来越成熟,趋向于专业化。

200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于2009年8月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中小学来说,这是新时期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文件。《意见》第一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意见》的颁布,对于确立班主任的专业化地位,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规定》更明确、更肯定地宣称:“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并且《规定》本身的颁布则正式宣告了班主任有正式的、规范的工作规定,已经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岗位和专业。

基于我国班主任工作的现实状况和需要与“专业化”的巨大力量和深刻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未来发展必然是“班主任专业化”。我们当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呢?如何实现班主任专业化?如何使班主任更好、更快、更安全地成为专业呢?

这是需要众多人进行深刻、大量思考的主题。但是,必然地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大、加深对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研究,尤其是基本原理的研究,如内涵、特点、与教育其他活动、因素的关系,实现途径……等等。这既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是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所有有关联的工作者都需要进行认真、深刻而彻底地思考和研究。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理念和思想上搞清楚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要怎么做。如此一来,我们有了理论的指导,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而不会迷茫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广大班主任需要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力争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和现实。同时,国家部门也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提供坚实的保障,以促进班主任形成并提升专业意识和情感,促使班主任在实践中锻炼、感悟,实现自我超越。教师、学校和国家实际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探索和创新,那么就可以解决许多原来看似很难的实际问题,班主任专业化就会一步一步地实现。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7.

[2]黄正平.专业化视野中的中学班主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EB/OL]..

[8]国家教委.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EB/OL]..

[9]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5766841919187&infoid=1225942310219567.2006.11.1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161&infoid=1250660953221791.2009.08.19.

[12]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J].班主任,2007,(11).

[13]陈小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J].人民教育,2007,(23).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10)

因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小学的生源也在减少。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注重个性化、个别化的经验,使得小班化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从目前一些试点学校来看,小班化教学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但据美国学校教育委员会研究表明,一些采用“大班”教学的国家,管理学校得法,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比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国家差。另有一些研究也表明,小班化教学并非自然带来学业上的提高或者对学业只是略有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说,实施小班化教育为了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造成了教室的短缺;且小班化教学所需的教育成本肯定远远超过大班教学。正因为有种种疑问,所以国内外教育界到现在为止,对小班化教育的是非成败仍争论不休。小班化教育在我国试行已有五六年时间,影响很大,但目前在实施中仍需解决许多问题。

一、班级规模问题

班级规模主要是指班级内学生的人数,一定的班级规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1.心理学研究

有心理学家就班级规模与教师态度、学生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班级规模越小,教师态度、学生态度越积极,课堂处理越容易,并且当班级规模高于25人时,教师态度的积极性急剧下降。

2.行为学研究

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研究表明,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28个学生。又有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一节课上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有2/3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

从以上两项研究发现,小班化教育最适宜的班级规模为25人左右。如果班级学生额太多,教师就会顾此失彼,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由此产生的教学空间(教室)的拥挤,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但如果学生额太少,虽然能体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却难以激发学生在集体教育中的竞争意识和榜样促进作用,与小班教育如出一辙。但目前就我国而言,班级规模参差不齐,究竟多少学生组成一个小班最适宜,尚无定论。

二、教育环境设计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得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为此“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改变传统的“秧田式”为“茶馆式”,将课桌椅设计为各种几何图形,根据学科和活动的需要随意组合;教室内、外布置往往整齐划一,走廊上是五颜六色的放书包的壁橱,教室四周是开放或封闭的壁橱,室内的四角设计为教师办公角、学生图书角、电子教学设备角和体育器材角。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和动手合作能力,而且缩短了师生、生生交往的心理与空间距离,让教育更容易地接触学生,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形象的比喻:“让学校的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但实践证明,走廊上的书包橱,既影响学生活动,又给学生放取书本带来不便;班主任进教室办公,给工作和休息都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令某些敏感的学生学习分心,使某些内向的学生提心吊胆,惧怕提出问题,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间活动。另外,在设计课桌椅时,既要考虑到实用、轻巧、便于搬动,又要考虑到大小适宜、便于书写。

三、师资培训和建设问题

 

; 现在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试点学校,有的是因为上级领导部门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只求实验效果好,不用担心经费问题;有的是因为生员减少、拆并学校造成师资富裕才进行实验的,没有重新对小班化教育教职工调整编制的需要。根据管理学原理,只要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人际关系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要求所有试点学校重新加强教职工的编制工作。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滞后于教学设施,也是小班化教育深入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适应小班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年龄偏大,部分教师的综合能力较弱,缺少按照现代教育观念和技术来组织和管理的经验;有关专业人员缺乏。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选用的课堂教学形式,已有近百年不变的历史,亟待教师研究出一套适宜小班化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

四、符合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教材问题

小班化教育已在我国试行六年了,现阶段正面临着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的过渡。在原本小班化教育教材就不健全的基础上,如何制定一套自上而下、适合“小班化”各阶段的教材,也是一个关键点和难点。

小班化教育论文篇(11)

小班化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较少的班级现状,采用相应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旨在将小班化的时空优势“化”为更强劲的教育力,从而减少教育盲区。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班化教学具有四大优势:其一,班额小能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关注,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教育的实施,使学生成绩提高、能力增强。其二,班额小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为亲密频繁,从而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班级凝聚力。其三,班额小便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四,班额小使学生享有更广阔的教室物理空间、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充裕的个人展示机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具有如此突出优势的小班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紧紧跟随目前的课堂改革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情趣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前进方向。对语文教学而言,小班化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自主式学习”、“多元化评价”更是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相符。

总之,语文小班化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和重大发展趋势之一。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小班化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创新思考。

二、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创新思考

1.打散课堂“排排坐”,探索课堂组织新形式

大班“排排坐”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固化”在座位上,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现深入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课堂氛围呆滞、不灵动,此其一;不同基础、不同才能的学生接受相同的学习内容,优秀的孩子“吃不饱”,后进的孩子“跟不上”,使语文教学面临“不上不下”的困境,此其二。

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这种课堂“排排坐”的情况亟须打破,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应用而生。

(1)优化组合。优化组合策略是指教师整体优化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与能力各异的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小型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特长、学习基础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组,课堂座位可以根据分组情况,调整为马鞍形、田字形、U字形等。

教师在上课时,可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学习形式,这样,优秀的学生能对后进生给予及时帮助,而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可将语文程度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依据差异提出分层要求,然后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之后加强个别辅导。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为例:

(3)走班制。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如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同一年级4个班,固定相同的语文课上课时间,开设A、B、C、D等4个不同层级的语文课,不同层级的学生到相应层级的班级上课。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并逐渐找到努力的方向。

小班化实施走班制,相较大班而言,避免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便于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

2.改变课堂“一言堂”,探索课堂教学新策略

“一言堂”就是指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小班化教学采取新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权,让学生主导自己的课堂,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练练讲讲的课堂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更精彩。

(1)前置学习。小班化具有班额小,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突出优点,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前置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前置性学习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即“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课堂操作步骤简单概括为:学生根据前置性学习单自学――小组交流分享――组员汇报学习成果――教师介入,解决共性问题――课堂练习或拓展。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训练交流汇报的技巧等,同时要促进人人参与,切实扭转以往那种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局面。

(2)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学习材料,或者说将学习内容附着于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主动交流,实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活动教学是一种“做中学”,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游戏竞赛、角色表演、质疑讨论、分组辩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时,组织学生改编课文,借助表演课本剧的形式体会藏在善意的谎言下的“爱”和“美”,比讲解更有效。

(3)家长课堂。小班化使师生关系紧密的同时,也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加紧密,这种密切的家校联系,使家长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成为可能,使学校教育焕发出多方参与的奇异光彩。“家长课堂”中,家长可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其一,旁观者。家长只在教室中倾听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其二,引导者。家长在课堂问题中,协助老师指导学生讨论、活动。其三,传授者。家长传授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比如,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时,可以邀请会做风筝的家长来介绍风筝,指导学生做风筝,让学生做中学。

三、结束语

实行小班化教学是语文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体现。优化组合、分层教学、走班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 前置学习、活动教学、家长课堂重新划分了课堂话语权,不仅增加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目前,小班化教学模式并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笑梅 文莉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