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鸿门宴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9 17:43:28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76-01

一、《鸿门宴》里有“问题”

中国古代圣人和国外伟大的学者都注意要利用问题来进行教学。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然而“只有当你对问题采取行动的时候,问题才是我们的朋友。”

笔者在他们“问题教学”精神启发下指导了《鸿门宴》的教学,实践片段如下: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在组织这堂教学的时候,整堂课笔者就准备两个问题,一个情景引导。

笔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作出的决定是否正确?学生肯定有争执,辩论的双方要说服对方,就会力求寻找证据,这就是笔者在《鸿门宴》采取问题教学的初衷。

这时候认为项羽的决定正确的一方,努力从原文找到两个有力证据:项羽的军事实力对刘邦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40万对10万,而且项羽的军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巨鹿之战―课文上有注解),这个时候战士的士气正高,携巨鹿之战的胜利之威,去攻打刘邦,简直是“以石击卵”般容易啊。所以说,项羽这个时候做的决定,对于他的集团来说,是个正确的决定。第二个证据是:范增作出的反映,说:“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和项羽的决定本质相同。范增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刘邦在他的老家,有两大特点,一好财二好色。可是他进了函谷关后,他是财也不要,女人也不要。这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啊 ,而且范增还派人去看过他的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是天子之气。最后范增的意见是4个字:急击勿失。范增到底不比项羽,看的比项羽来得远。

学生辩论到这里,笔者在组织课堂时抛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经过刚才大家的争论,渐渐达成共识,项羽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爱思考的同学就会想:为什么项羽在和刘邦在鸿门宴的交锋中还是失利了呢?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可能有很大难度,所以在备课之初,做了两个预案,如果学生的辩论找不到一点方向,笔者准备用上一个情景引导:《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周瑜在三江口放火,诸葛亮智算华容”。《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的理性的“三笑”,让学生自行对比理解项羽感性的“大怒”。

通过教师的情景引导,让学生明白项羽在鸿门宴的交锋中失利的原因就在于他作出的这种决定的基础很不牢靠,大家可以想想,他的这种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他的决定一是在大怒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不是在冷静、理智的情况下,所以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靠。其次他做出这个决定是随意的,没有和他的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范增)商量下作出的,太专断,太随意了。综合上述两个情况,显而易见项羽他这个决定,随时都有可能给他自己撤销掉。

从《鸿门宴》片段课堂实践来看,笔者体会有二:

第一、有问题,才有进步,问题带来了思想的进步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就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能提出疑问才能进步。

在《鸿门宴》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他就不可能有思想的发展。听了课和没有听是差不多,所以当笔者带给他们问题的时候笔者是快乐的,当看到他们在问题的启发下走向思想的进步时,笔者更是欣慰的。

第二、有问题,才有个性,问题带来创新的能力

在《鸿门宴》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个性,就在于学生面对的问题具有多角度回答的可能,他们在解决的时候就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个性化思维。这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问题,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回答,每个同学都可以贴上自己的商标,标明这是我的答案。如果得到肯定,他们一定会感到成功的自豪,这应该是我们老师所真正追求的吧!

二、问题教学实践之路

古希腊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应该探索“问题教学”的实践。

1、问题的来源。没有问题,就没有富有价值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所以问题是教学的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我们的课堂能站多高、走多远。因此,问题的来源就是我们教师最关心的一块了。就课堂教学而言,问题有三大来源:教师、学生和教材编者。可喜的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来源学生。学生可能会提出非常幼稚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幼稚走向深刻。为此,我们老师必须在鉴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

2、问题的解决。问题是怎样被解决的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组织对话,是解决问题最具可能性的途径。

鸿门宴教案篇(2)

这是笔者执教的一堂语文研讨课,教学内容是《鸿门宴》。课堂上师生重点探究了刘邦、项羽的个性特点及项羽最终失败的必然性。在范增、张良两位谋士所起的不同作用和所设谋略取得的不同效果上,师生基本达成了共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逐渐浓厚,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谁知接下来学生并没有按照笔者的思路来做,而是“节外生枝”,提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着实让有些人措手不及,惊愕之余,发人深思。面对这种课堂“意外”,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呢?

二、教学片断实录

生:老师,我不赞同说亚父老谋深算!

(师想: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早成定论了呀,只不过项羽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后导致了他的谋略失败。)

师:(尽量冷静)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刘邦以上厕所的借口逃走,并趁机叫出樊哙,这一点,老谋深算的范增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

(问题一出,学生哗然)

师:非常好,敢于大胆质疑!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佐证。(几分钟后,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生1:鸿门宴上,沛公的一举一动都应在范增、项庄等人的监视之中,何况沛公还要叫樊哙一同出去?范增等人难道一点都没有察觉?

生2:刘邦逃出以后,大概是时间太久了,项羽就派陈平去叫刘邦,却为什么不能将刘邦召回?这么久的时间亚父为什么没有起疑心?又为什么没有任何补救行动?

生3:如果范增多智,挑拨起项羽的怒气应该不是难事。如果硬说刘邦想要谋反或想要在宴会上行刺项羽,谁敢不信呢?

师:很好,分析问题有理有据,继续。

生:我看过《史记·项羽本纪》。在刘邦被困荥阳、项羽胜利在望时,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归乡,病死途中。聪明的范增怎么会在自己被用作离间计的靶子后坐以待毙呢?

师:(继续引导)那么假如我们让双方的主帅对调一下,结果又会如何呢?

生1:鸿门宴仍旧会以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生2:课文第二段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由此可以看出,在鸿门宴上项羽遵从了项伯的建议,根本没有打算杀刘邦,范增举玦示意时,就可以杀他;刘邦逃走后,张良曾以白璧献项王,如果项王想要杀刘邦,他还肯“受璧,置之坐上”吗?所以,鸿门宴上的斗争其实只是范增与刘邦集团的单打独斗。这也暗示了项羽最终失败是有其必然性的。

生3:项羽的失败,并不在于谋士才智的低略,而在于他自己的骄傲自大、不听劝告、寡谋轻信。

一切又回到主题,本课时教学圆满结束。

鸿门宴教案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新方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埋头奋笔疾书,课后按照要求进行背诵,教师检查,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如此一来,本优美凝练的古代美文就被分解的七零八碎,不仅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想必教师面对这种学习景象也难以激起太大的热情吧。面对新课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怎样改进教学方法呢?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并结合案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

预习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学习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充分的课堂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跟随教师讲课的脚步,良好的吸收课堂知识。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起就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做法,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查阅资料,学会独立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和重点。布置预习作业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提出一两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并标注出疑点难点,留待课堂一一回答。

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只交代了故事的原因而没有大背景的介绍,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时,就可以问学生:“这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发生在什么时期?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查询历史材料,以了解鸿门宴发生的历史背景,并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中通过故事情节的进展去判断刘邦项羽的性格,最后通过对全文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给出各自的判断。而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学生细心预习,运用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点。经过如此详备的预习工作,学生对《鸿门宴》的大背景、故事情节、一些重难点词语句子、还有课文主旨和人物形象就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

二、课堂讲解,鼓励学生活跃发言

须知仅依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整个课程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帮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课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诵读,一方面考察预习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如对多音词的错误阅读、对课文的语气把握等。

如《鸿门宴》中有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第一个“为”读wèi,表示介词“给”,第二个“为”读wéi,表示动词“做”。显然,这两个读音的差异,就会导致意义上的区别。同时,通过读课文的诵读,还可以让学生再次熟悉并梳理一遍课文脉络,当学生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度时,教师的课堂分析会更顺利,学生也会更好的吸收消化。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难点在于对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的讲解,有了前面的基础,教师的课堂讲解可以分环节并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如此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记下了知识点。课堂环节的设置可以词、句、段三个部分分别开始,词语方面包括重点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还有一些重要的虚词,如《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意为接纳)”,“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使动用法,表示‘使……活’)”“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等等。重点句子部分,包括常用的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等的分析,教师讲解这类型句子时,可以适当让学生找出并分析。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文中“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一句,就是非常明显的一句省略句,完整结构应为:“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指项伯)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指刘邦)俱死也。’”对于能够找出并解析此类句子的学生可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展现主体性,使他们从以前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自觉转化为主动探求状态,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时也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课文的具体分析结束后,教师应该再次从整体出发,用整体来推动部分。如讨论预习作业中留下来的问题,检测预习和课堂教学成果。前面我们以《鸿门宴》的预习为例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在课堂尾声时就可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又完整的复习了一遍所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说明,如张良告知刘邦项伯的通知时,刘邦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可见刘邦的多疑性格。

三、课后复习,升华学生掌握的知识

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虽然课程讲解是最核心的部分,但想要使学生完全掌握我们渊远流长的古代知识并与现代思想相结合,课后的复习和加深是必不可少的。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教师讲解完毕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在视觉上加强对故事的记忆,也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如《史记》中对刘邦项羽鸿门宴以后的进展的描写,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而对课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满足了考试要求,也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趣味生动的比赛,如针对刘邦和项羽谁的性格更好的辩论赛、改编《鸿门宴》的戏剧表演比赛等等,无形中又让学生得到了复习,也收获了快乐。

也许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需要注意些细节的改变,却能给学生带了极大的变化。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不能不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探索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婷.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9期.

鸿门宴教案篇(4)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第一,结合有效提问适切性,找准切入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切入点处,要结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细节、教学链接、矛盾冲突各处提出问题;第二,结合有效提问切入点,把握提问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度中,要选择好提问角度,把握提问难易度,控制提问密度,运用提问密度;第三,结合有效提问度,联接生活实际和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也应立足社会。教师在有效提问时,需要联系社会、问题和学生,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历理解语文作品,触发学生独立思考,培育学生语文观察力、创造力、批判力等综合能力。

如,笔者在《孔雀东南飞》一文讲授中,向学生提问:刘兰芝和焦仲卿悲剧结果令人惋惜,大家觉得在当前生活中有这类的悲剧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悲剧?我们假设自己是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会怎么做呢?笔者在课堂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将对课本的关注回归实际生活,思考生活中家庭关系,促进学生成长。

2.把握提问细节

高中语文教师应把握有效提问细节,确保课堂有效提问教学顺利实施。第一,创设有效提问氛围。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创设有效提问氛围,消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语文课堂问答效率;第二,控制有效提问时机。抓住课堂提问时机,利于提高有效提问成效,如学生有学习疑惑时提问,迎合学生求知需求,学生思维受困提问,帮助学生突围困境,学生精力分散时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高昂兴趣时提问,鼓励学生表达观点;第三,把握有效提问语态,增加问题吸引力和感染力,加速学生融入课堂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富有饱满自信,振奋学生情绪,富有精练、幽默语言,准确表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笔者在《鸿门宴》一文讲授中,对宴席中东向坐(项王、项伯)、西向侍(张良)等座位描写,抓住有效提问时机,让学生思考古代宴席座次的排位,让学生思考鸿门宴描写座位想要说明的问题。笔者抓住学生活跃思维的时机,提出有效问题,为学生思维冲突找一个出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思如泉涌,让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利于创新学生的见解。

3.鼓励学生发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有效提问,还包括学生的有效发问,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学习质疑,鼓励学生思考而不是等教师的答案。第一,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和谐轻松教学环境,消除学生学习疑虑,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学习质疑的习惯,敢于提出语文学习问题;第二,鼓励学生乐于发问。高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思考,乐于提出问题,养成好的思考习惯,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第三,鼓励学生善于发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传授学生发问方法、技巧,通过归类分析,找出现象中原因,究其异同,探求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放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鸿门宴教案篇(5)

这显然并非我要的答案,显然这疑问的背后是那说不尽、道不完的楚汉双雄的用人的学问。

文后注解:“陈平,当时是项羽的部下,后归刘邦,官至丞相。”够了,单是前后门庭的转变,也就是“跳槽”本身,便足以吸引我的眼球。显然严谨的司马迁不可能如此“薄彼”。我翻查来龙去脉,方知楚居然不是陈平效力的第一个集团(当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在《史记》里演绎了一段用人史上的“陈平三迁”。

广东有句俗话叫“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历史上的陈平也分过猪肉,而且人如其名,分配极为公平,被部族长老认定“前途无可限量”。后陈平出山入仕,起先效力于魏,然而进谏不听,加上小人进谗,只得另觅他处。魏在抗秦集团中之所以如同一闪而过的流星,与它无法容纳像陈平这样名副其实的人才不无关系。陈平那曾经拿过宰刀的手,向着那颗叫“魏”的流星挥了挥,便毅然举起了项羽麾下的“楚”旗。

此后,他因平叛有功,获授都尉要职,跟随英明神武的大将军范增南征北战,也目睹了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逼人气势。然而在战无不捷的背后,他却嗅到了同昔日主子身上无异的腐烂气息――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喜怒无常。眼看满脑“义”气的统帅“遗传”了其叔父的志短虑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主公平叛收回的都城,若被势如破竹的刘邦军队所破,自己会“不出所料”地招致杀身之祸。太多的变故,岂是一个都尉所能背负的。这一刻,离心的陈平悄然“篡位”。

及至鸿门宴,面对意在沛公的项庄舞剑,却见一人挺身而出拔剑翼蔽。刀光剑影之时,陈平心中的疑云聚拢愈密,当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他定睛细看,捶胸顿足――那个翼蔽敌营统帅的人,正是那志短虑浅的叔父项伯啊!尽管因血缘意义上的“亲”获官“左尹”,但他心中视“义”为圭臬,只因当年张良搭救过他一命,竟把敌我之别、血缘之亲抛诸脑后。也许陈平直到辅佐未来天子登基之时,也未曾知悉其中秘密,但才华出众的他岂能不深思熟虑,剖析意外中的必然?至少,主公家族“精妙绝伦”的剑术,他断然不会为之自豪。

鸿门宴教案篇(6)

《鸿门宴》中各人位次的安排如下图所示:

项羽兵驻鸿门,只能在相当于室的军帐里宴请刘邦。

当时,项羽为主,刘邦为客;而好客,敬客,历来为中国人之传统美德。当时刘邦与项羽同为亡秦的一路诸侯,地位相当,所以,从尊重客人礼仪上讲,项羽应请刘邦单独坐主位,至少应该和自己一起同坐主位,但由于项羽兵力上对刘邦有四比一的压倒优势(“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且挟勇胜章邯之余威,项羽根本未把泗水亭长出身的刘邦放在眼里。所以,作为主人的霸王,安排自己和叔叔项伯坐尊位,自己的亚父,重要谋士范增坐次位,而让刘邦坐又次的位置,就是想观察刘邦的反应。这不仅是对刘邦的示威、挑衅,更是一种自大、狂妄!也就是说,在当时项羽的眼里,刘邦对于他来说,只是癣芥之患,根本未曾将刘邦放在眼里。而对于地位与项羽相当的刘邦而言,自己率先攻下咸阳,按照约定,那是要做关中王的。即便是不能单独坐主位,也该和项羽同座,而项羽连次之的位置部未曾安排给他,这是何等的屈辱!然而,刘邦该如何选择呢?如果直接抗议甚或拂袖而去,这当然可以呈一时之快,但却很容易激怒项羽,授项羽以口实,当场把自己杀掉。即使自己侥幸跑回兵营与项羽开战,厮杀起来,区区的十万兵对于项羽的四十万虎狼之师来说,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当时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忍气吞声,待时而动。因此,鸿门宴上,自始至终,刘邦都是小心翼翼,谦虚恭谨,虽然自己先破秦入关,却还要跟项羽道歉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您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以“臣”自称,将成功归于“不自意”而非自己的实力,何等谦逊,何等谦卑!可以说,精细老练的刘邦,用自己的权变,,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自高自大的项羽的虚荣心,麻痹了目空一切的项羽,为自己换得了一次生命的机会,也为将来的战略反攻赢得了时机。

鸿门宴教案篇(7)

谈话导入是一种很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都习惯于采用谈话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简单易行,只要稍微地进行语言加工就可以有效实施。

例如,执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根据课文的题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将来选择职业,你们会有何考虑?”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离家的远近,我希望能找到一份离家比较近的工作,最好就是在扬州。我不希望离自己的父母太远,希望能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到是否与我的所学专业相符合,专业对口的话我能够更好地施展我的所学。大学的时候我想选择机械自动化专业,想找的工作也应该是这个方面的。”有的学生说:“我希望能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去工作,做什么职业无所谓。希望能在大城市立足下来。我最希望去的城市是上海,那里我有很多亲戚。”……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基于这样的谈话我也顺势引入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新课教学,可谓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谈话导入一定要切合课文主题,不能跑题。这是谈话导入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的教师在进行谈话导入的时候,与学生们进行天马行空的讨论,最终话题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谈话导入无疑是无效或低效的。

二、多媒体导入

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多媒体对于我们师生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执教《鸿门宴》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用多媒体呈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学生们看完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之后,我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电视剧中的哪一个片断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难,因为其中不乏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学生。于是教室内有学生回答说:“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不置可否,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于是我接下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鸿门宴》,看看司马迁是怎样描述鸿门宴的。”由于受到之前多媒体视频的刺激,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

多媒体导入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不过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果高中生学有余力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他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唱歌导入

鸿门宴教案篇(8)

在《鸿门宴》《项羽之死》等文本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分析。笔者从大量的公开课或教学参考中发现人们对项羽的评析常常各执一端:或者是对于他的凶猛强悍、重情重义、豪爽坦诚极尽溢美之词;或者是对他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残暴贪婪等大加挞伐。而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缺乏对项羽人格形成的一个动态观察和理性评价。本文则尝试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思路和角度,对项羽性格形成、命运悲剧的内在原因进行解析。

一、项羽的出身

项羽系出名门,为楚国的贵族后裔,名将项燕的孙子。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陈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由此可见,项氏作为望族地位之高、号召力强。

如此显赫的家族,其家学渊源必然在项羽的身上有所继承和体现。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士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可以想见,贵族家庭的耳濡目染,决定了项羽的一些行事原则和待人原则。如“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这是许多贵族礼贤下士的表征,是仁者爱人的积极践行。而在《鸿门宴》中,适逢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项羽如泥塑的菩萨一样,迟迟不愿动手,一是被刘邦的言辞打动,顿生羞愧之心,不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是不愿落个恃强凌弱的骂名,想求个光明磊落的口碑。纵观项羽的一生,《鸿门宴》上的表现应该是真实、清晰的,一是《史记》在此笔墨最多,细节最丰富,二是酒席之上,主客之间,间不容发,充分展示了项羽纯粹自我的一面,他对名誉二字看得格外重,这是贵族的自我道德约束和家风熏陶造成的。

对分封制的态度,也是与其出身有着深层次的关系。祖辈的荣光,“世世代代为楚将”,在他的心里是挥之不去的。重建祖上的威名和功勋,与恢复曾经的政治制度和格局,是项羽人生价值观的两个方面。同时,周代的政治制度历史悠久,余韵未消,也成为项羽成长和思维的起点和归宿,这如同孔子要恢复周礼一样,身处天下革灭殆尽之际,无法预见未来,只好重拾过去。

二、项羽的年龄

26岁,破秦军于巨鹿,随后诸侯军皆属项羽。27岁,大摆鸿门宴,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29岁,以3万兵破汉兵56万于彭城。俘获刘邦父、妻。30岁逐亚父范增。32岁,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盘点项羽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时刻,不觉让人感慨,项羽如同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在懵懂之间被推上了舞台,成为意外的主角。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社会历练和经验苍白如纸,特别是在与刘邦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江湖对擂中,他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例如,在项羽的思维中,楚汉战争可以简化为他和刘邦的一次“单挑”,他的充满了正义感――“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请求提出后,即使刘邦不回答,我们也会瞠目结舌了,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角斗场上,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提议,我们再也看不到如此青涩的角斗士了。当然,这次滑稽的闹剧正由他的涉世之\和少不读书共同导演的。

另外,在《项羽本纪》中有人游说项羽道:“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年轻的项王用两个理由否定了这个提案,第一个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这当然不是关键原因,完全可以如同历朝历代那样重建,第二个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锦衣夜行”这样的浅层次认知能力,是一个青年人所无法避免的,青年人所能梦想到的一切,财富、女人、权力,项羽都拥有了,他还缺乏安全感的年幼性情,迫切需要寻找到得以皈依的归属地,家乡和父老让他迅速膨胀的自我认知可以得到慰藉和安顿,他需要停一停,缓一缓,至于江山永固,清除余孽,这些需要一个男人至少走过青春的躁动,到了中年时候会思考和面对吧。

对待义帝,项羽年轻人的叛逆心理作祟,刚刚长大成人,不谙世事,又赫赫战功在侧,群雄俯首帖耳,项羽鞭笞天下,唯我独尊,哪里会容得下个皇帝在上面碍手碍脚,于是当初项梁、范增辈立怀王以求“楚将蜂起争附”“收楚族心、鼓楚族民”的良苦用心全抛在脑后,从而造成了在政治上最大的被动局面,而一发不可收拾。

三、项羽的天分

项羽的天分体现在无师自通、所向披靡的战力和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魄力。“初,项籍学书、剑,不成” ,但我们惊奇地发现,没有认真系统学习剑术的项羽,一次次手起刀落,从未遇到任何有效的反抗,即使在穷途末路之时,征战一夜半天,他“持短兵接战”,仍“所杀汉军数百人”,这就是跃然纸上的万人敌,项羽的击杀能力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项羽一招鲜,吃遍天。两次以少胜多的大战役,一次著名的破釜沉舟,使项羽威震华夏,另一次率3万精兵千里奔袭,犯兵家之大忌,却将56万汉军联盟打得落花流水,成为千百年战争史上奇之又奇的案例。但事情的反面就是,这样的成功,导致了项羽对武力攻伐的迷信。年轻的项羽相信,兵锋所向,必然势如破竹。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与他的虎威相比,顿时黯然失色,于是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刘邦的一面。

个人能力卓绝的恶果之一就是完全挤占了身边人的施展空间。韩信、陈平、黥布等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但后来却一个个的离开了他投奔刘邦去了。这些人为刘邦夺天下立了巨大的功劳,尤其是韩信,给了项羽致命的一击。但对于项羽来说,随着战事的进展,敌人愈发不堪一击,在摧枯拉朽的征伐中所获得愈盛,他愈发现,周围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几次关键战役中,我们看不到范增等人在其中的无法替代的价值,韩信、陈平等人更是无用武之地。在项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项羽的个人作用太大,以至于即使像鸿门宴这样关键时刻,项羽不觉得没有听从范增等人的安排,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此前没有,此后也不会有吧。

鸿门宴教案篇(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组织方法不是单一的,但是最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却是唯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探究。

一、“独思、交流、共享”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独立思考、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步骤有:首先,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促成可以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小组成员不断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获得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案。这是学生把握学习主体地位的关键点,也是增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步骤;最后,小组成员的进行学结时,各组成员不同的学习心得会促使每个学生吸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二、圈子式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圈子式的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师为学生规定好学习内容的范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语文独立性很强,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性很强。例如,学生在学习《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分析项羽和刘邦等人在宴席上各自的心理变化”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展开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圈子式的合作学习组织的根本目的有两个:(1)培养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可以带着教师设定好的主题深入文章加以研究,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有目的性、方向性,学生更能明白到底是在学习什么;(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高中语文的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更要激发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小组学习模式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

三、“已知―未知―建构”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已知―未知―建构”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已知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对未知知识体系进行探索,从而构建出另外一整套知识体系。我们同样以《鸿门宴》来解说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点。

首先,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表或者知识点图表。这些图表或者表格中主要以“已知、未知、建构”三大项目来构成,使学生在巩固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从而完成对新的知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其次,学生在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后,要指导学生将知识体系植入表格或者图表中,重在理清《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和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再次,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随时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保证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最后,学生在做完全部教学任务后,小组内的组员要交流心得,做好总结,吸取其他适合自己使用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是适应新课改条件下的新的教学方式,其组织策略的多样性将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增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方面起到重要

作用。

鸿门宴教案篇(10)

有这样一个句子:“如果今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成了“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句子不但通顺,而且更简洁。可见,这个“的话”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可有可无的“虚话”。试问,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问话中有没有这种“虚话”呢?

(一)“虚话”太“虚”,应尽可能地简洁

本文中的“虚话”,指的是教师课堂上所问的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新课改以来,为了体现自认为的“生本”,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常说这种“虚话”。如:

同学们,铃声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上课了?

大家给些掌声好吗?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篇课文?老师今天就教那篇课文。你们喜欢哪个段落?老师今天就教那个段落。

这种问话有些莫名其妙,掌声应该出自内心,难道是这样求来的吗?教师授课唯学生马首是瞻,难道就不要计划,不要科学的预设吗?另外,还有一些口头禅,如“好不好”“懂不懂”等等……

能言善辩,是语文教师的优势。然而,如果整节课不管有用无用,滔滔不绝,问话不断,一方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会挤占学生的大量思维空间。所以说,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使用简约语言,丢掉那些无用的“虚话”。

(二)少量保持,尽量靠向“语文”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虚话”也是容许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次授课时,突然有几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漪老师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蝴蝶飞进课堂吗?请以‘蝴蝶飞进教室’为谜面打一词牌名。”当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学生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为集中。

如果能够将这种课堂导人的“虚话”与“语文”结合,则效果更好。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汪兆龙借班上课,由于前一节是体育课,课堂里乱哄哄的,安静不下来。为稳定局面,汪老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谜面是“《西游记》人物开大会”,打一条成语。――其谜底为“聚精会神”。如此,既紧扣“语文”,又安定了学生情绪,使之聚精会神于课堂,可谓一举两得。

二、“问话”与“碎话”

此处的“碎话”,指的是教师的提问支离破碎,随心所欲。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似乎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但没有目标,没有中心。用余映潮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开口必问、随意追问、碎问不断”。笔者选稿时曾看过一堂课的实录,任课教师竟然问了33个问题。这样的“问话”,其中有多少是有效问话?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一)“碎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浙江湖州市第五中学陈枫眠老师的《放手后的海阔天空――回味我的三场“鸿门宴”》中的案例:

问题1:是项羽主动邀请刘邦吃饭吗?(没有邀请,反而是要干掉刘邦)为何?

问题2:关中相遇之前,刘、项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3:促使他产生干掉刘邦刘这一念头的原因是什么?谁点燃了项羽心头的怒火?

问题4:曹无伤告了刘邦几条罪状,这些都是真的吗?

问题5:范增与曹无伤有区别吗?

问题6:项羽是否听从了这两个人的意见。导演了“鸿门宴”,明是吃饭,却暗藏杀机?

问题7:既没有设宴,当时蒙在鼓里且危在旦夕的刘邦怎么会不请自来呢?

问题8:在这关键时刻,刘邦的救星出现了,他是谁?他为何要帮刘邦?

问题9: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他为什么要泄密?

问题10:刘邦是如何打动项伯的?

问题11:项伯走后,我们能想象刘邦应该是直冒冷汗,当时他有别的选择吗?

问题12:见到不速之客,项羽的内心反应是什么?

问题13:刘邦看到项羽后说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

问题14:撂下酒宴后项羽真的放弃了吗?刘邦的风险已经过去了吗?

问题15:很多人认为。鸿门宴是场意义重大的宴会,只是当时项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如果项羽意志更加坚定、决策更加英明,那么,还会出现刘邦一统天下的结局吗?你觉得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陈老师参加《鸿门宴》同课异构赛课的第―次磨课,共涉及了15个问题,看似是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但问题过于碎碎,文章重点不突出,梳理完15个问题,下课铃声已响起。正因为如此,陈老师才调整了上课的思路,有了第二场、第三场“鸿门宴”的磨课。

如此问话,似乎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笑声不断,甚至能迎来一些虚假的掌声。但是,这却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甚至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一方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一方面转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防止这样的“碎话”,从提问“技术”的维度而言,必须解决哕唆与简洁之间的矛盾;从对语文课堂教学认知的维度而言,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问题。我们并不反对课堂生成,但也注重课堂预设,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

(二)不反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二“碎话”

对“碎话”也不必全盘否定,有时侯,这种“碎话”也有实际的效果。人的思维是活跃的,即使是授课教师本身,也不可能整堂课不开小差。无疑,禁止学生“开小差”是无效劳动,但是,把学生从“小差”中暂时拉回课堂现实,教师却可以做到。当学生注意力不甚集中,开始开小差时,教师可以用“碎话”提醒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回归课堂。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教授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室的门被“砰”地撞开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位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继续讲课。教师就地取材,就诗中一句问道:“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因为那样不礼貌。”学生齐答。老师接着说:“对,这位诗人有文化,有修养,懂礼貌。我们应该学习他。”边说边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轻声说:“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那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椴焕衩病A澈炝恕

这看似平常的一问,虽是“碎话”,然而非常有效,既紧扣教学内容,又旁敲侧击,这可以说是急中生智。当然,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则“智”从何来?

三、“问话”与“童话”

“童话”是指一种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我们这里的“童话”,指只适用于儿童的话语,用到“问话”的维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紧扣课堂教学,但过于简单,没有任何意义。

(一)“童话”案例分析

在观摩公开教学活动的时侯,我们常看见这样的开畅白。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或看着屏幕),齐读注释。然后告诉老师,李白(或其他人)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首先,这种齐读的方式,对中学生来说根本就不适合,即使他们放声读,也是敷衍了事,从记忆来说,这种放声齐读的效果也很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那种问题只能适应义务教育低、中年段的学生,因为他们所知甚少,带有好奇心,更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就中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就有点“弱智”了,他们会感到没意思而置之不理。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横向差别

思维能力是训练的核心,课堂设问,必须要以依学情而定。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童化”一些,因为这样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而初二以后,多数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这时侯如果再提出那些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无趣,从而不屑一顾。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那些明显跟不上进度的“学困生”,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所针对性地提一些较为“童话”的问题,也未尝不可。

四、“问话”与“套话”

这里的“套话”,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定中结构的客套话,如“劳驾”“留步”之类;而是一个动宾结构,指套出学生口中的自己预设的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套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执教的公开课:

《乡愁)的导语

师:如果一个人远离家乡,就会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什么――

生:多情。

师:可能我问得不对。也可能你们理解有误。好,我换一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时间相当长了,漫漫长夜他只要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乡,这叫――

生:(干脆地)月是故乡明。

师:(焦急)不该这样回答。

生:(犹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失望)……

生:(赶紧)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

生:(嗫嚅)深情。

师:(彻底失望)哪位同学能回答。

同学:(齐声)乡――情

课后,授课教师说,在其他班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想到这位学生如此不配合,差点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显然,授课人就是为了“套”出学生口头的“乡情”,这种“引^^彀”的做法,显然不甚妥当,因为与自主探索的精神是相悖的。

(二)必须具备课堂生成意识

当课堂中出现了未曾预料的情况,或者说当课堂生成超出预设的范围时,任课教师就要改变原计划,就课堂生成而活动。

其一,可以顺水推舟,将意外生成纳入预设的轨道。王婷婷老师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的案例颇值得我们思考,王老师原来的预设是分析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当讲到“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说”通“悦”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说,这个“说”不应该通“悦”,人家劝他退兵,秦伯还高兴得起来吗?在学生的哄笑声中,王老师却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先假设秦伯对此不该高兴,接着要同学们就这个“说”进行探究讨论,分析烛之武的“说”词。通过讨论,学生们对烛之武“以守为攻――晓之以弊――许之以利――巧施离间”的说话技巧有了深刻的认识。

鸿门宴教案篇(11)

当读着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会想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把自己心爱的乌骓马给了救自己性命的船夫。这和在追兵四起,为了减负就把妻儿扔路上的刘邦作比,我们会有何感想?

同样在《鸿门宴》里有精彩表现的张良,司马迁也专门为他写了《留侯列传》。张良貌似小女子,却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是有识之士的后代,亦是将相之才,但却知恩知耻,气派在“孺子可教”;他往往受命于危难之际,但却只是打江山而不坐江山。

自古以来“以貌取人”是常有的事,但在张良这里却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话。太史公曰:“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也难怪太史公这么想,但凡读了《鸿门宴》的人,看见张良作为一谋臣那出色的表现,加之刘邦那一句“夫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我们想必也会联想他是多么高大雄伟,可他偏偏是个貌丑而多病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不在大家想象范围之内的人却有气派的内心,足以让太史公垂爱,足以征服世人。

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良的确是刘邦不可多得,而且利害相关的谋臣,言“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这个与张良的足智多谋有很大关系,但不全是。刘邦喜欢问“为之奈何”,每到关键时刻往往会征求张良的意见,但张良回答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恰到好处,从来不据理力争。而当刘邦对他的功劳进行大加赞赏的时候,他却愈发谦虚,如刘邦事成,命张良自己择取齐地三千户为封邑,张良却说自己不敢当三千户。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懂得为人臣的分寸。也许张良抓住刘邦的心,不是感激,而是需要。因为感激可以是一时的,而需要却是永远的。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