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1 15:56:47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1)

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现代会计工作,与传统的账目管理会计工作相比,操作更加简便。同时,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多元化的。探究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是会计部门适应新经济社会的基础,会计工作的理论、核算、管理等过程是新趋势发展的重点。同时现代会计工作也在逐渐向内部资产、社会经济、国际化管理等方向进行发展和完善。

一、现代会计工作

(一)现代会计工作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下,现代会计工作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取代了传统人力手工管理,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凡是存在经济活动的地方,就离不开现代会计工作,其意义十分明显,促进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工作正常进行,长久发展。

(二)现代会计工作重点

传统的会计工作由于设备技术原因等客观条件,往往是注重于账目的核算。现代会计工作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之下,这项工作已经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了,所以现代会计工作的重点也转向了另一个方面――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账目核算,从现代社会的系统化规律出发,结合现代会计工作的客观条件和目标来看,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点所在。首先,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会计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工作就需要更加仔细和频繁,主要是为了维护资金运行的安全和协调处理各部门的经济关系。其次,企业、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会计部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对于资金的动向更具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做好会计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根据教育委员会的分类,会计学科已经隶属于管理学,在学科性质上确定了会计工作的管理性质。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的管理工作,能够预测单位的经济前景以及为上层的分析决策提出理论基础。

二、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一)趋于管理型会计新模式

上面提到,现代会计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以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会计管理模式。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社会发展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特征的阶段时,市场经济会间接受到刺激而更加活跃。在现代化的经济形势下,任何企业、事业单位都是作为一个以开放化系统为主的平台在进行运作,这就需要其会计部门面向市场需求建立一个管理型会计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要点主要是分析企业的自主运行情况、收益盈亏等方面,同时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对经济操作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型会计模式有一套基本框架,其包括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等方面。

(二)从静态分析到动态预测处理

现代化会计工作使用科学规范的会计理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实现了对会计工作的全面革新。传统会计工作是在一个静态环境下进行的,例如对账目的清算、申报、总结等工作,其重点是放在已经发生的经济工作上。这种静态的会计分析工作对于现代企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无疑是杯水车薪。从而,现代会计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向动态数据处理方向靠拢。客观上,会计部门结合到以前的工作数据进行总结,同时对单位的下一步经济工作方向进行模拟。综合各种可能的工作因素,将对外信息转变为会计工作的数据基础,将过去的工作总结作为预测未来工作的参考,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三者的结合,实现会计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的过渡。

(三)会计工作人员趋于知识结构丰富

新经济形势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会计工作人员作为经济知识理论的实践者,应当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时刻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所以,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面向市场经济进行工作,努力将自身能力朝多元化方向进行发展。

(四)企业微观会计工作转向社会宏观会计工作

现代经济社会革命,使得传统的“闭关锁国”式会计工作举步维艰。随着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深刻融合交织,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工作的发展新趋势正朝向宏观分析工作靠近。传统的会计工作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工作分析,当然,这也是发展企业经济的基础。不过,在现代化会计工作当中,仅仅做好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企业微观会计工作,离不开对于社会会计工作的分析。宏观的社会关机工作,主要指的是国家会计工作。企业的经济工作是受到国家经济调控的。宏观的会计分析核算和监督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情况,这也是企业微观会计发展的基础和延伸。企业微观会计工作需要分析宏观会计工作,总结其对于企业经济工作的影响,促使企业微观会计工作更加充实、完善和符合市场规律。

(五)与国际化会计工作接轨

经济全球化已成定局,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会计工作,这也促使会计工作向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使得许多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拥有相关组织。这种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客观上也加速了会计工作实务和准则趋于国际化标准。国际化的规范会计工作得到了许多外贸企业的共同认可,使得不同区域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同时区域国际化的会计管理工作也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工作交流,对于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结语

知识经济下的现代会计工作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的新趋势在为企业带了无穷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实现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还需要依赖于高素质会计人才,推动现代会计新趋势发展工作向更加深刻久远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管理;法律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变化较大,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改革,实现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适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国际经济交易运行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稳定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管理环境,促使我国紧紧抓住世界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稳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周期循环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支出比重大于收益比重,各国经济发展在房贷、存款人、消费者、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降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运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世界金融管理制度无法应用完善的监督控制系统进行资源应用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发展状态处于“一边倒”的发展转台,金融投资管理风险性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交易制度处于架空状态,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能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进行简单资金运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合理改革,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

(一)监管作用下降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金融管理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运行主要是以美元为核心的经济货币交易形式,金融危机后,美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作用大大受到打击,世界各国经济交易的形式和交易结构也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发展结构出现较大的经济管理问题,国际金融监管制在各国经济运行监督管理控制中的作用降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经济管理结构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不同形势的货币汇率问题中的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世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处于不完善被动管理状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流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管理主体单一

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交易平台的恢复逐渐形成全球化、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制在进行分析控制应用中的作用得到逐步拓展,但金融危机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制度,金融危机后逐步兴起的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应用旧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因素,需要适度进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金融危机后,需实施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引导不同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变革发展,为稳定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三)国家经济管理比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结合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在实际经济划分中资本划分的公平性较低,国家经济管理比重在国际整体金融管理中的公平交易保障性较低,社会经济交易的金融监管作用性较低,金融危机后,各国以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严重冲冲击,世界经济交易秩序处于逐步变革阶段,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实现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应当重新划分国家经济利益中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比重,推进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全面性变革发展。

三、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广度延伸

从以上对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运行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趋势来看,对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变革。金融监管制度在管理上注重广度的延伸,社会经济管理中,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经济趋势,需要强化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范围,例如:金融货币交易结构进一步科学化分配,从国际交易金融债券等投资运行比重等因素进行分析,实现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交易同步变革,逐步拓展金融交易中资产债券的优化,拓展金融管理在多元化经济交易中的作用,发挥金融监管制度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制度中的法律结构逐步完善

国际经济交易在金融危机后趋于多元化发展趋势。实施金融监管制度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是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物质保障,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结构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逐步完善,例如:2010年,国际社会经济实施新资本主义国家协议,近年来,国际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逐渐从世界金融交易管理法等方面,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与国际法律制度的逐步融合。此外,实施国际金融监制度各国之间的监督管理,为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新金融管理引导,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执行提供了制度结构保障。

(二)金融监管制度的社会性提高

从世界经济变革发展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完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注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实际应用,注重金融贸易双方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阶段,从单一的注重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向注重双重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变革发展。例如: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实施国际金融监督管理中,注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强不同国家经济交易的公平性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优化不同世界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例如:亚峰会议等地域性经济金融发展的共赢长远战略合作,推进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贸易。此外,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全面性改革与创新,实现例如买卖双方经济效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实力的综合性应用,从而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调节国际整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国际公平交易新金融环境的建立与完善。

四、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经济交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性发展,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适应变革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现新常态经济结构下不同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金融管理理念的全方位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下,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推进金融投资管理理念的全方位发展,结合国际经济金融管理的基本运行发展趋势,应用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理念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积极防范我国金融投资运行管理的风险,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相结合,例如我国经济管理实施自由竞争为主体,国家运行宏观调控,国家经济金融交易要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发展新趋势入手,积极做好我国经济运行投资的国际投资合理化管理。

(二)金融管理风险意识

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变革,促使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意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管理的作用分析,主要从社会经济中受到的后期影响进行分析,加强国家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管理。例如;金融管理对国家内部金融管理、债券投资管理、房地产管理、信贷应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资产管理,结合国际经济运行发展情况及国家内部经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优化不同形式的经济管理比重,推进不同经济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发展及不同形态的经济管理模式综合性发展。例如:我国实施金融企业新型资本运行协议,合理应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国家经济内部管理形式的逐步优化,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企业的风险意识,实现我国金融管理的科学性发展。

(三)合理应用国际金融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完善,一方面,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发展新趋势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充分应用金融危机后,逐步完善的国际经济新环境,应用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交易结构中的利益,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展与国际金融交易发展之间相适应。例如;我国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发展金融交易管理,可以与人民币交易汇率稳定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控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新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保障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整体经济结构趋势,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危机过后重建的改革重点进行分析,推进世界金融管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为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贸易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1.

[2]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

[4]刘坤.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东北财经大学.2012.

[5]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吉林大学.2013.

[6]肖健明.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武汉大学.2010.

[7]郭金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辽宁大学.2014.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3)

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发展,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等重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一瞬息万变的宏观市场环境,一场以“营销创新”为主题的新营销革命正悄然兴起。一般而言,在以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效率化和层次化为主要特征的旧经济时代,企业营销通常以各种类型的广告、人海战术等有形营销手段为基本手段,以经营业绩和股东利益的高低作为营销业绩的衡量标准,而以差异化、个性化、网络化和速度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营销则日益重视将有形营销与品牌、客户关系等无形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营销业绩的高低。相比之下,不论是在营销组织结构还是在营销管理模式上,旧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都在很大程度上被颠覆或者显著修正,因此必须关注新经济时代营销领域可能发生的新趋势与新发展,坚持营销创新,才能够开创企业营销工作的新局面,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有鉴于此,理性分析宏观环境变化中,市场营销在理念、战略、策略、组织、管理和领域上的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通过改革创新、趋利避害,挖掘其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对还处于发展阶段、正不断向现代化、国际化企业迈进的我国民族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一)“短期”营销理念向“可持续发展”营销理念的转变

传统市场营销理念往往以短期的“销售业绩”作为核心营销理念,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而在新经济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表现在:首先,营销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即以扩大市场或推销商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注重培育和扩大长期客户群,形成如“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等新营销理念;其次,营销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即以竞争为中心转变为以合作为中心,注重各类营销资源的整合和营销关系的培养,如同竞争对手、分销渠道等交易伙伴建立“合作”和“双赢”的营销战略联盟理念,以及重视营销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资本积累等营销理念。

(二)“局部”营销战略向“系统”营销战略的转变

在传统营销理念中并不存在整体营销战略的概念,因而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明确的营销目标和长期的战略规划,而仅仅只重视局部利益,导致各种短期的、不规范的营销策略的产生。而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影响下,企业营销愈来愈同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并形成了独特企业营销战略,即通过营销战略的制订、营销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以确保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导致了许多现代化的营销战略的产生。例如:追求标准化、快速反应的一体化营销战略;追求优越服务的差异化营销战略;追求优势互补的联盟营销战略以及追求满足顾客个性的定制化营销战略等。

(三)“正向”营销策略向“逆向”营销策略的转变

在传统以“产品技术为中心”的短期营销理念的支撑下,企业的营销策略主要采用“企业一消费者~企业”的正向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设计侧重于从企业自身推销产品的出发,涌现了许多经典的营销策略,如“4P”和“6P”营销组合等;而在新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营销理念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转变,企业的营销策略也逐步转向顾客的角度,侧重于“顾客一企业一顾客”的逆向营销策略,强调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提供商品功能的多样化和定制化,着眼于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从而产生了许多更具生命力、更为互动的营销策略,如“4C”、“4V”和“4R”营销组合等,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策略的新框架。

(四)“金字塔”式营销组织向“扁平化”营销组织的转变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市场营销要求企业尽可能的贴近消费者、贴近终端市场,因而扁平化的营销组织取代传统金字塔式的营销组织就成为大势所趋。主要表现在:首先,营销层级不断减少,企业往往通过变多层次批发环节为一层批发,或通过建立区域、联合配送中心的方式,缩短营销组织层级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其次,营销组织E化,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的高效率销售渠道,使得企业营销组织模式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最后,营销组织联盟化,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将拥有不同营销资源或出于不同营销区域的若干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企业集结一起,以形成一种网络化、协同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从而在宏观上实现营销组织扁平化。

(五)“刚性”营销管理向“柔性”营销管理的转变

传统营销管理的“刚性”主要表现在:缺乏沟通管理、缺乏学习管理和缺乏整合管理,这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核心理念、以“扁平化”为主要组织模式的现代营销明显是不相适应的,表现在:首先,现代市场营销强调双向沟通,包括同消费者沟通、同市场环境沟通等,而传统营销则要么只重视内部的产品和人员的管理,要么只重视外部公共关系的开展,而忽视了同客户、同市场的长期的沟通,因而建立一种围绕客户沟通和建立长期关系的营销管理思想模式,即客户关系管理(CRM),其是未来营销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次,传统营销往往采用硬性指标和规章制度来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但是随着现代市场营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型员工比重日趋增加,因而通过有效的组织学习,建立更具弹性的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未来营销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最后,受“短期”营销理念和金字塔式的营销组织体系的影响,传统营销管理往往只注重不同时空所采用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实际效果,而忽视了其内在联系对消费者的不同影响。与之不同的是,现代营销管理则更为注重“一个声音”,即通过管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时空的传播手段,使其发挥出最佳、集中统一的作用,最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的、双向的关系,因而整合营销管理(1M)将逐步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主流。

(六)“独立”营销领域向“混合”营销领域的转变

首先,表现在传统独立营销领域的相互融合。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营销进程的日趋加快,以及未来若干年内,自由贸易区域的扩大和各国政策法规对外国投资的放宽,全球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传统独立的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正逐步对接、相互融合,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之势,从而不可避免地把现代企业营销置于一个全球一体化的营销领域之中。其次,表现在营销领域和非营销领域的相互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现代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深化,企业营销越来越注重品牌社会价值的营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同政府组织、大学、社团或其它非盈利性组织的合作,来提升品牌、产品、企业的社会价值、美誉度和知名度,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同各类消费者形成共鸣,因而传统营销领域向非营销领域的渗透已成为现代营销领域拓展的重要趋势。

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的驱动因素

企业市场营销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组织等正随着外部环境激烈变化而不断变化,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探究各种发展趋势背后的驱动力量,对于企业从客观上把握趋势发展的脉络、提高营销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从理论上看,现代市场营销不断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一)外部驱动力:消费者偏好转换

消费者偏好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市场区域和市场环境下,受各种营销因素的影响和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某种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优先购买的主观意愿或实际行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的本质就是刺激消费者偏好向有利于企业产品销售的方向发展,因而其对现代营销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根据现代经济学对消费者偏好的研究进展表明: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营销过程与消费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同价值和不同兴趣的消费者会对企业的营销过程形成喜好和不满,进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形成制约。因而为了从消费者处得到持续、必要的支持,企业的营销体系应该和消费者相互协作,识别价值和利害关系,努力不问断地、周到地考虑消费者的兴趣和需要,最终达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长期共识和共同营销,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现代市场营销逐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营销理念和“逆向”营销策略的根本由来。

对产品价值预期的变化是消费者产品偏好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包括价格预期、质量预期、服务预期和社会影响预期等,例如:有强烈价格预期的消费者,往往对营销组织的层级敏感,扁平化或E化的营销组织结构更容易得到认可;有强烈质量预期的消费者,则对营销管理的水平敏感,这就需要企业采取整合营销管理等柔性化、一致化的现代营销管理方法;对社会影响预期反应强烈的消费者,就容易关注企业在非营销领域的表现,如对体育赛事的赞助、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有鉴于此,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消费者预期,对消费者偏好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促使了企业市场营销做出相应调整,形成了各种发展趋势。

情感偏好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另一重要因素。情感偏好是指由消费者的性格、气质等心理特质和教育水平、人生观、价值观等现在或过去的经验相互综合而成的特殊情感,因而能对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和消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实践中,为了达到或适应影响消费者情感的目的,企业逐渐在营销过程中创新’JII9,采取客户关系管理、与不同区域的竞争者形成战略联盟和向为消费者所关心的非营销领域渗透等长期性的营销方式,以构筑同目标消费群体的长期情感纽带,从而进一步促使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营销理念的现代市场营销趋势的形成和发展。

(二)内部驱动力:企业制度创新

从微观上看,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需要依赖各种经济契约、营销观念、法制保障、操作规范等制度要素,因而,企业营销制度的演进与创新过程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现自我突破与完善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营销制度创新不仅将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而且还具有引导各种创新的功效,因而是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表现在:

制度创新为企业营销的创新提供了创新源泉。随着买方市场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如经理人制度、员工持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劳动股份制度等,充分而有效的调动了基层营销人员和营销管理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和营销管理人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的放矢的进行创造性的营销活动,从而为企业各种营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制度创新为企业营销的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依靠制度创新可以将营销创新的精神、思维方式和方法转化为企业营销人员和营销过程的经营理念行动准则、政策方针和企业深层次的文化核心,实践中,营销观念的转变、营销战略的兴起和营销管理的柔性化都是这一制度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制度创新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交易成本问题,而交易成本决定企业边界或企业规模,因而制度创新会通过降低费用的制度安排引导相应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因而不论是“扁平化”“E化”还是“联盟化”的营销组织发展新趋势,从微观企业角度上看,是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根本结果。

实际上,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消费者偏好作为一种重要信息为企业市场营销提供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则通过在现有制度和消费者需求之间做出协调以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引导企业市场营销创新,保障营销创新的成果。因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正是在外部消费者偏好转换和内部企业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市场营销呈现出各种发展新趋势。有鉴于此,有效引导和管理消费者偏好、完善和健全企业制度是实践现代市场营销新趋势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证。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4)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单位工程项目的信息也逐渐增加,这需要建筑单位改善当前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建筑施工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的建筑施工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现状

建筑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虽然当前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已经配备了自动化办公系统,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大都成为了一种摆设。另外当前建筑施工单位中信息化人才比较缺失,虽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相关的设备并不完善,信息化人才也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缺少合理的规划,并且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业务范围也并不全面,很多工作都难以实现信息化建设。

二、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

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是建筑单位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施工工作管理水平。当前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施工项目管理趋于高效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逐渐增加,对于项目信息的管理要求也逐渐提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十分重要。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建筑施工的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同时也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建筑单位的运营成本,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电子商务的普及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发展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筑单位的工作效益得到一定的提升。信息网络的实现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可以为建筑单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务模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商业往来,这有助于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建筑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电子商务也逐渐普及,这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数字化趋势的加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明显,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企业的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中实现数字化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三、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对策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一)合理规划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对于其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良好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借助其他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国外一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比较高,建筑企业可以借助这些行业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建筑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信息化建设与建筑行业相结合,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二)完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设备

完善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数据库是保障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还存在信息化设备不完善,信息数据库不完整等状况,作为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今后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管理部门应该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设备,增加信息化网络的覆盖范围。信息数据系统也需要不断完善,将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机械信息计入统计数据库,同时还需要将施工人员的信息纳入系统进行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储存着整个施工单位的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增加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单位发展需要。建筑施工单位一方面需要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加强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或者是辞退,这种考核机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缺少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建筑单位可以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壮大信息化技术队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技术进步,更好地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筑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对于今后提高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并不十分乐观,建筑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设备和数据库的建设,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①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②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

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③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④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⑥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⑦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⑧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⑨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⑩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

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⑾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⑿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⒁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⒂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

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7)

2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影响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国内外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程度及社会发展需求,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为全球化、外向化、分块化。

2.1全球化趋势

经济发展正在全球化,政治治理也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无法逃离全球化的漩涡。就目前软件工程的发展现状而言,国外的技术更为成熟。因此,我国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加强与国外成功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输入输出。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特点会更加突出。而全球化的趋势之于我国信息产业是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国外成功企业的合作交流,我国企业能够学习到其中优秀的管理办法和经验,以及优秀的鼓励员工进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但同时,也会存在诸如核心技术的保护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面临机遇,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2.2外向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也会表现为外向化。此趋势在软件开发方面会更加凸显。在现下的中国,小米已经开放了其软件开发的平台,让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因此,外向化的趋势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公司开发出更多新鲜有趣、能够更好地便利人们生活的软件,提高公司利润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同时,在不断扩大外向趋势的同时,软件工程发开人员也能更容易地发现目前正在运行的软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而采用更为便捷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和修改。由此看来,外向化的趋势还能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2.3分块化趋势

软件工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其涉及面非常广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软件工程行业必然会进行分块专攻。伴随着全球化和外向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行业内竞争、国际竞争日趋紧张,软件工程开发公司的形势更为严峻。在竞争如此强烈的市场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公司的价值,这是未来每个公司的管理层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也为了能够在某一个方面能有自身独特的成就,软件工程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分块化。通过分块,各公司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进而更加能够集中力量突破本领域的难题。定位的准度和精度越高,越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

3有效推动软件工程发展趋势的举措

3.1转变管理观念和模式

迎合软件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公司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需要公司的管理层首先转变管理理念。管理层需要转变过去只为追求公司利益而忽略员工创新发展的管理理念。国内软件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应当向国外成功的企业学习,学习他们那种鼓励员工创新发展、提出自己想法,让他们实现自己想法的公司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在这之后,管理层应当敢于对目前的管理模式作出改变,营造一种有利于员工创新发展的管理氛围,进而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条件。

3.2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开发人员队伍

要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必须有人才支撑。因此,软件工程技术开发类公司应当注重在平时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开发人员队伍。通过这批人才队伍,带动全公司进行创新工作,为软件工程技术开发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思想,从而为公司在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会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环境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就像我国“先富带后富”一样,有一个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每一个员工,让公司上下都洋溢着创新的气氛。同时,在这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带领下,我国相关企业在进行对外交流合作的时候也更能达到目的和效果。综上,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公司员工个人的素质提高。

作者:郑宇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胥鹏程.浅析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J].西部皮革,2017(06):1.

[2]曹金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6):59.

[3]任洪君.高可信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53.

[4]李攀.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中的逻辑运用[J].科技传播,2017(04):35-36.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8)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浪潮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项目管理体系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而建筑项目管理体系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这些新趋势,以便更好地利用于社会实践和生产,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特点及现状

我国的建筑项目管理相对于国际性建筑项目管理而言,发展较晚,直到1984年,我国才首次将建筑项目管的理念用于实际的工程操作中。相对于传统理念,建筑项目管理理念的出现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其不仅使得施工造价降低,缩短了工期,建筑的质量也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建筑项目管理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其特点如下:

(1)我国建筑项目管理在发展很快,可是仍然在法制方面不健全,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仍在不断发展之中,但是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速度仍然很滞后。

(2)一些建筑项目管理者素质低下,缺乏科学意识,大度管理者重视建筑管理项目的应用却缺乏对其的分析和研究,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导致很多时候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在我国建筑项目管理中,仍在开展价格战。很多建筑工程单位为了中标,盲目压低价格,这种盲目的价格战使得投资商无法对施工单位进行科学的评估,价格战的开展导致建筑项目管理出现了恶性循环。

(4)建筑项目管理使用上的盲目性。很多建筑项目的管理者在对建筑项目管理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的情况下就将建筑项目管理应用与施工各个过程,这就导致项目施工的盲目性和投资者的盲目性投资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二、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趋势

1.建筑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开始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建筑项目管理的网络化。通过对建筑项目管理信息的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的可视化4D管理模型,这就为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案提供了更科学的安排和控制,使得设计和施工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也使得建筑项目管理实现项目费用、进地狱等综合量化控制的最优化。

2.建筑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建筑项目管理形成了层次化的专业学科教育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证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普及。与此同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加便捷,这就使得建筑管理项目的理论体系不断被完善而变得更具有科学性,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和各国和交流中不断完善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理论创新。

3.建筑管理项目管理者的素质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项目管理人员中仍然有很多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不断学习,还有一类人有着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这两种人都不是建筑项目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在具有专业素质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着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和处理各种情况,而不是单纯地有专业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或者是有时间经验没有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该对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建筑项目企业应该对建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其对管理方法的掌握以及管理上的科学性,同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促进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4.建筑项目管理的合作化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项目管理也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建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是各不相同,因而,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实行建筑工程企业的合作化发展。早在1998年,我国就引进了工程项目总控理论,这项理论为我国建筑行业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其遵循公平的原则,不同的建筑工程企业同时服从于工程项目总控的指挥和调遣,为企业谋得了更多的共同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企业的发展和合作。

5.建筑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21世纪最大的时代特点就是知识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了全球的竞争和合作,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也越来越多,这就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筑项目管理也因此上升到了知识经济的高度,也使得各国间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交流和沟通,使得建筑项目管理的全球化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与此同时也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

6.建筑项目管理的复杂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建筑市场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建筑项目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技术含量姐投资业不断增加,建筑管理项目的发展正在选哪个复杂化和大型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建筑项目管理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国际竞争;在国内,要建立健全相关大律法规,整治国内建筑行业;企业内部,应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建筑项目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还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建筑项目管理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推动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强管理制度的创新,实施现金的经营策略,加快落实投资项目法人制,统筹兼顾,细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监查制度,杜绝建筑项目管理市场中的腐败现象。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我国建筑项目管理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大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崔秧娜.浅谈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J]. 价值工程. 2010(30)

[2] 赵越,师郡.浅析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0)

[3] 姜增胜,薛连斌.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 商业经济. 2009(04)

[4] 朱晋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推行思路[J]. 重庆与世界. 2011(21)

[5] 葛强,米玉征,李奎,李林,王莹.浅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07)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9)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指非处方药[1-3]。非处方药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本文对OTC营销现状及2015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1 OTC产品概况

目前有OTC产品4727个,中成药占百分之七十八点七,化学药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三。近几年我国OTC市场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一。

2 OTC产品及其发展趋势

由于基药政策的限价和招投标限制,部分企业的一部分产品会以OTC渠道为主进行营销运作。大健康产品越来越多。“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保健养生到药店”的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崔进了大健康产品的发展。大健康产品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鸿茅药酒、江中健胃消食片、灵芝孢子油、甘麦大枣汤、龟龄集、龟苓膏、维C、维E等。最近国家政策鼓励扶持健康产业,大健康产品将成为药店最畅销的OTC品类。

3 2015年OTC市场营销现状

尽管有人觉得基药在蚕食OTC市场,但我国OTC还在快速增长的,目前OTC零售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左右。政府实施医改,提高底层居民医疗水平,但医改进行的较艰难,OTC市场是非常乐观的。目前我国OTC市场占医药市场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自我保健和自我医疗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对大健康常品的需求。城镇化带来大量的新增城镇人口,这个新增群体,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是刚性的。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2015年达到2.16亿,这给OTC大健康行业带来巨大商机。OTC市场的冲击主要有医保定点药店非药品的限售;产品变成基药后,最高售价被限制,导致被其他品种取代;零售终端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4 2015年OTC市场发展趋势

4.1 大连锁与品牌厂商的品牌药品的战略合作区域紧密趋势

品牌药企认识到主流连锁代表医药零售发展方向,因此开始正视和重视主流连锁,开始和连锁药店战略合作。工业不重视和让利连锁就会失去这部分零售的份额,连锁不重视品牌产品,不卖品牌产品会失去消费者的支持,所以未来的工商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工商合作可以快速提升某一个品类在连锁中的销售份额,有利于做大。未来合作还会出现的合作模式有:请连锁高管到工业参观体验;工业建立服务连锁药店;工业做自己产品的专柜营销等。

4.2 OTC市场的精细化管理趋势

以前那种“广告+商业渠道”运作的模式效率效果都越来越低,因此OTC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工作:细分消费者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多种方式塑造品牌;细分不同区域市场;细分不同终端类型;细分渠道与终端队伍,各种类型不同商业渠道零售终端都有队伍开拓与维护上量;细分产品及其合适的运作模式。

4.3 终端推广取胜趋势

零售商要给患者建立档案,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节假日打折活动、定期的健康检查等。服务营销一项内容是工商一起走进社区,地点可选在社区内公园、小广场、出入口、老年活动中心、菜市场等地、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等。会议活动可采取“主题讲座”的方式,并为活动参与者准备小礼品。会议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客户档案并定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所得出的数据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4.4 与连锁合作共建品类管理中心趋势

工商协作,做大做强,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各种品类管理中心。品类管理是药店真正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现。新品类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来定义品类,提供一站式疾病解决方案,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4.5 提高人员素质的趋势

和人员索质提高是医药营销的当务之急,日趋完善的OTC分类管理办法正在实施,这一办法的实施对零售市场在人员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配送质最、销售行为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管理要求。提高人员素质是OTC营销的发展趋势之一。

4.6 重视大众健康宣传的趋势

根据国家“四进社区”的精神,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宣传健康卫生知识,介绍企业的产品。老年人人均每年用药水平比总体平均水平高好几倍。社区宣传有利于对老年人的直接服务,是一块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市场。企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药品知识讲座,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拉近了销售代表与患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建立起忠诚度。同时,加强社区服务,企业可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市场变化的真实信息,及时作出营销策略的调整。

4.7 做终端品牌趋势

大众媒体费用高,大部分企业转而寻求投入终端品牌。终端品牌:经常把连锁药店组织起来搞活动,通过药店行业媒体来做软硬广告投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常用的方式是:组织连锁药店老板参与各种文化之旅、高峰论坛等;组织店员、店长、药师的各种选秀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依靠终端品牌,产品也可以实现一定规模的销售。服务营销一项内容是工商一起走进社区,地点可选在社区内公园、小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居民集中地、早夜市、菜市场等地等。活动需准备的工具主要包括桌子、顾客登记表、笔记本、椅子、条幅、展架、笔、DM单等。

4.8 基药对OTC市场短期内的冲击趋势

基药品种增加以后几乎涵盖了各个治疗领域且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买药可以按照比例报销,零售市场就无任何价格优势可言。医药分开进展缓慢,药店零售的生意越来越差。政府招投标垄断严重打击了第三终端零售市场。笔者认为对于独家品种可以通过提高中标价格,放量增涨,但对于已经在广告的品牌OTC产品,限价后就很难运作,广告费可能都挣不回来。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10)

一、前言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相较于其他的国家较晚,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却与其他的经济大国越来越接近。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体系以及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经济管理方法,如何更加科学有效,是保证经济活动高效并且规范化的重要工具。因此针对经济管理以及其理念的研究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本文中,笔者就将对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研究。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思想及组织上的现代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思想以及组织对于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也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出发点,而是需要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在原则理念以及方法上与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共鸣,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管理思想现代化。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则是指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对主体以及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调控和管理,在时展过程中,管理组织需要根据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来不断凸显其自身的特色。

2.方法及手段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组织与思想的变化不断进步,在现代化经济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管理是非常实用并且有效的方法。在一定目标实现过程中,通过科学化管理方法,可以让经济指标与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结合,从而实现程序化活动,在一系列科技手段支持下,能够将经济管理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很大程度的提高,而经济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则是在进行实际管理活动时,根据不同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的需求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手段以及自动化仪器等等,对管理目标进行有效地、以及有序的指挥和调控,管理手段的自动化,能够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高。无论是经济管理理念与组织的现代化、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来讲都缺一不可,并且在具体的管理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综合作用下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在过去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属于科学管理,而随着现如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管理理念以及方法的不断进步,科学管理在其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及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以人性化的缺失为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趋势就是要凸显人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理论建设过程中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生产机器的附属品。无论是人本管理理论还是其他的理论,在企业文化理论中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将人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需求作为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员工在生理及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需求进行满足,使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归属性都得到增强,从而将被动地为企业进行工作变为主动工作,使企业在员工的建设下实现更高的价值。因此,现今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已经被认可,并且在逐渐被拓展应用。

2.决策的民主化趋势

所谓的民主化管理方式就是在企业进行相关的决策时,企业高层领导以及管理层需要在进行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先进行民主讨论,吸收、采纳来自于基层员工的意见以及见解,这样才能够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进而确保企业能够在决策制定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相比较而言,在过去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组织核心价值进行实现,这种管理方式在当今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已经不再适合,所以需要进行最大程度的改变,体现民主化管理方式,将决策重心下移,进而确保企业核心价值的实现更加顺利,更加稳定。

3.生产的消费者导向化趋势

今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同行业企业之间竞争趋势愈发的激烈,过去由市场来决定消费者需求的观念已经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转向消费者需求决定市场。简单一点来说,也就是卖方市场已经不再适应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变成买方市场,因此在企业进行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向也需要进行改变。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者为导向和技术为导向,这也是由卖方市场所决定的生产导向。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导向需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企业需要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在这种趋势下对自身的生产方向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4.协作的团队化趋势

在经济发展与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所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管理工作并非由独立个人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在团队合作下逐步实现各项任务目标,进而实现整体经济管理目标的完成。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经济管理目标以及任务改变状况下,进行去留重组,对于重组之后的经济管理团队来讲,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存在,对于团队的运行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并开始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四、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1.实现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虽然现如今世界经济已经向一体化进行发展,但是我国的国情与世界上其他强国拥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然后结合国际公认的相应标准,这样才能够实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在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以及南北部地区发展状况都存在着差异,在各部门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水平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进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时管理水平也会存在差异。同时因为我国属于多种所有制并存形式,所以相应的经营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有很多种形式,对于这些差异要进行充分的认可、尊重,并且以这些实际差异为出发点,再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实现具有我国经济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2.充分吸取先进经验

在上文所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排外,而是要保证在我国特色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并且充分实现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对外界优秀经验进行吸纳并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向本土化发展。无论是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管理手段,都不能够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进行忽视,应当进行充分的理解、研究、以及消化,使其精华能够被应用于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工作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先进技术,例如电子计算机,预测技术,决策技术以及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其他的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这些技术要采取接收的态度,将其融合到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体系中。

五、结束语

经济管理现代化在现如今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企业经济发展来讲,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以及思想和手段对于发展的长远性以及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手段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更新换代,增强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提高管理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经济以及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和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应避免因过于追求经济管理现代化而背离初衷,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不升反降。

参考文献

[1]季佳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3):7-8.

[2]陈旭.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智能城市,2016,(8):111-112.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篇(11)

物业管理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必须在把握市场与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制定、企业战略实施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正确把握物业管理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物业管理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做好企业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的分析,并以社会、行业大环境、大趋势为依据,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中长期发展方向,不断捕捉企业发展的机会,消除或减弱企业发展的威胁,强化企业优势、回避企业劣势。

珠海华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市最早成立的物业管理企业之一。2001年,我们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企业已走过16年风雨历程,但是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在管项目仅有10多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有800多万元。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上任不久的公司经营班子决定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在这一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公司在经济效益、企业规模、企业品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增长了4倍,4个项目被评为“国优”,10多个项目被评为“省优”,并获得了多个各级政府颁发的荣誉,公司无论从规模、品牌、效益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前,首先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做好宏观环境分析,因为这些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广泛的。我们在进行宏观环境分析时,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即分析当时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动向、司法执法情况、政府机构设置与改革、重要政治事件等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的变化及对物业管理市场的影响深度与广度;分析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对当地物业管理的影响;分析国家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科技发展水平等对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装备水平的影响等。

其次,在进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方面,我们应着重把握如下六方面的趋势:行业政策不断得到完善,行业法制管理逐步健全。非凡是近年来国务院、建设部、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猜测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颁布,物业管理市场与行业将逐步走向法制化;房地产市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而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带动物业管理市场的进一步繁荣;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导致物业管理企业优胜劣汰、存强去弱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客户现实与潜在的需求持续增长,客户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将不断增加;业主的维权意识、消费意识同步提高,必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化;物业管理企业呈集团化发展趋势,跨地区、跨行业组建物业管理企业集团将陆续出现。

在做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进行行业竞争分析,即分析行业新进入者、顾客、供给商、替代服务产品、行业内现有企业对本企业的竞争与影响。

二、企业战略的制定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我们拟定多个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其主要过程如下:

1.企业使命的确定:在确定企业使命时,我们借鉴了世界上许多成功的案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把企业的使命定为“让全世界老百姓都能用上通用汽车”;韩国三星公司把企业的使命确定为“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的产品与服务”。我们依据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把企业使命确定为“以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一流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2.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企业战略目标通常考虑中远期目标,一般3~5年为中期目标,5年以上为长远规划目标。我们在制定企业[fs:page]目标时,充分考虑到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条件和企业适应外部条件的匹配能力,把目标确定为经过努力“跳一跳”能够得上的目标。在经过充分的论证与评估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主要目标有:企业业务规模目标、市场主攻方向及占有率目标、人才发展目标、服务品牌目标、科技进步目标、利润目标等。

3.企业竞争战略的确定:我们在制定企业竞争战略时,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企业特质,制定了企业成长战略、竞争战略、品牌战略、服务优先战略、市场求存战略、市场业务占有率战略、专有战略、求胜战略、大势把握战略、资金战略等等,确定以“品质、诚信、专业、科技”取胜的总体战略思路。

4.企业战略的制定、评估和选择:进行战略多方案比较与评估,在充分比较鉴别各方案的优势、得失的前提下,选择真正适合本企业的综合战略方案,企业战略方案应包含不同的层次,如公司级战略、事业部战略、职能部门战略。

三、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完整的贯彻执行下去是企业战略管理成败的要害。

目前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些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方案后,内部出现“你吹你的号,我拉我的调”的不协调现象,导致战略决策和实际执行的巨大偏差。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提高员工正确做事的能力,二是加强团队精神的培育,并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三是加强企业战略实施的监督。

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做出了若干事关企业命运的重大决策,如改变了只为上级公司(发展商)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走出珠海,面向全国物业管理市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走具有华发物业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精品战略、人本战略、社会效益优先战略);在服务产品结构上,突出发展高端住宅、写字楼、政府物业等;实施人才战略、品牌战略、科技进步战略、大力培育企业文化战略等。通过实施以上适合企业特点、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战略,使华发物业走上了快速、健康、稳步发展之路,在短短几年内跨入了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先进行列,成为珠海物业管理的一面旗帜,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物业管理十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