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交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1 15:56:47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篇(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

主办单位: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114

国内刊号:11-2642/C

邮发代号:82-44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国际交流篇(2)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132-02

1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1.1 高等教育与发展经济必须配套

任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有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且不谈,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美国毛入学率达到80%,日本达到70%,而我国2007年刚刚达到22%。我国多种文件提到教育要超前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日本百年发展激荡史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多少年来,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提前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各种人才,这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如何与经济发展配套,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1.2加强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好办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生源和师资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要在新世纪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因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监控,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国际商务、国际经济、涉外商务等多个系部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化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商务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把国际合作成果引入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明确思路,开展多渠道国际合作

2,1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为了开拓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自2000年开始,我院先后同包括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院校合作并选派学生前往多所学校留学。从2000年至2008年的9年中,前往西苏格兰大学留学学生共计464名,近三年人数为192人,每年稳定在65人左右,学院每年都保证了团签的高通过率,2008年团签率又一次达到了100%。

在已有的合作项目基础上,学院继续拓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境外院校的机会。2007年10月学院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香港岭南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访问,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收效明显。另外我们又启动了与香港岭南大学的本科生交换项目,进一步增加了让学生接触不同教学体制的机会。此外,我院还已经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区、新布伦瑞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同美国布赖恩特大学、埃奇伍德学院(Edgewood College)等多所高校建立起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大批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一方面为学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我院学生从合作办学中获益匪浅,8年来以来,商务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始终保持了10%~15%的高留学率和高读研率,出国留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接近100%,拿到学位后,有近85%的学生选择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在英国或其他国家攻读硕士学位,首创了本硕连读国际直通车――5年获中外3个学位的培养模式。

2.2 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院教学水平

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除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外,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推动教学、科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学院每年都派出6位专任教师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2005年以来先后有70名教职工出国、出境,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进行考察、访问或进修、攻读学位。这样一批专业教师在提高我院的整体科研能力上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能够把在国外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带回学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国际化特色与来华留学生工作相互促进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商务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给我院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我院特色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

从2006年起,学院加大了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力度,院领导亲自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全面负责,各系部全力配合,使我院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我院首次招收了7名短期留学生来我院进行专业学习;2007年,学院共招收了来自4个国家的22名长期留学生;2008年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留学生,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发展学历留学生,扩大其规模,提高其层次,争取尽早完成留学生教育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

除了长期留学生的培养,我院也积极开展暑期班、访问团等特色鲜明的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6月初西苏格兰大学10名学生来到我院了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从2006年至2008年学院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丹麦的学生访问团75人次,我院良好的组织接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都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过扩大短期留学生规模,我院和许多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互访模式,从而促进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 促成特色,凸显国际交流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学院逐渐树立起了国际化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不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者,而且也从中受益匪浅,从师资建设到教学改革,从引进教学经验到提升管理水平,都可以看到国际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显著成效。

3.1 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具体地落实和完成。几年以来,学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派优

秀教师到英语国家院校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约一半都有出国考察进修的经历,这使教师们能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从而保证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总结多年来的国际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大胆突破,尝试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全英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中国的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条件,保证了较高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全英文教学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1%),而且能接受国外留学生插班学习,为学历留学生的培养和校际学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2 全面引进国外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

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作业形式的改变上,以往的课堂几乎全部由教师讲授,教学改革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例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框架结构、重点难点,而比较微观的内容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资料自己消化,此外,学生每学期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项目作业。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作等能力十分重要。

在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面,我们开展了考试方法多样化的改革,期末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而设有多种形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测验、项目论文、课堂讨论等等;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通常占据20%至50%。在成绩评定上,教师的评分标准更加全面客观,考试并不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在参考平时成绩的基础上,看学生的论文及考试是否有创见、知识面是否广博,这种评定标准有利于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从而发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而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来源于国际合作,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扩大教学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探索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3.3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素质过硬的外事工作队伍

最近几年我院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一方面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交流篇(3)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发展下,教育的国际化的各个层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校领导及国际项目高级负责人,作为校级国际交流工作和学校国际化工作的主导者以及人才梯队的重要支柱,对于学校迈出实质性国际化发展脚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基于与世界各国教育国际项目负责人的丰富合作经验,在中国率先推出此次教育国际项目负责人高级研修班,旨在对从全国选拔一批国际教育项目管理精英参加培训,使国际交流项目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帮助学校更好地将国际化视野融入教学之中。

本次教育国际项目负责人高级研修班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2008年启动的“校际连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际连线”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开发的一个全球范围内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项目。“校际连线”作为一项凸显教育在国际知识传播、人类和平发展意识的增长、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等积极作用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将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融入到教育和学习过程当中,注重世界公民意识在儿童和青年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学校对于青年学生应对21世纪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校际连线”项目为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搭建了进一步加深信任和理解的桥梁。“校际连线”项目至今已经在中国的40多个城市或地区陆续展开,在两国间成功建立起62个区域教育伙伴关系,超过800 所中国学校与英国建立了校际伙伴关系,10万余名中英学生从中受益。在中国,“校际连线”项目包含四个层面:区域性教育伙伴关系、学生主题性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成就之全球认可。“校际连线”项目将“协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全球认可”作为项目的核心领域,引导中英学校的合作关系深入、持久、创新地发展。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交流刘项目总监王海燕,在接受我刊专访时也表示i,校长、教师和国际项目负责人是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围绕这三类人群提供专业发展培训。校长培训聚焦领导力;教师培训专注于课程开发能力,但并不是单独面向某个学科,而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在多学科中的、侧重于方法论的培训;国际项目负责人培训注重如何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其中国际项目负责人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班。面向经验较少的项目联系人的初级培训班主要介绍入门级知识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事项;中级培训班则会请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分享经验;高级培训班则侧重于领导力的培养,不仅局限在项目负责人的日常事务,而是着眼于团队的核心领导力和国际化视野。本次在厦门举行的培训班即是面向国际项目负责人的高级研修班。“教育国际项目负责人”是指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的国际交流项目管理实务负责人。此次培训向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负责人免费开放,根据报名者的条件择优录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而国际项目负责人正是引入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桥梁”。随着全球文化融合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也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合作方式,创新原有的合作项目,甚至制定与时俱进的国际交流方针、设计中外合作课程、带动学区间的合作。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国际项目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培训内容辑要

研修班主讲嘉宾围绕教育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高效能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管理等问题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学校的国际项目负责人分享了教育国际交流的经验。

(一)杨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民族走向世界

杨孟:现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曾在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任副处长、处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纽约分中心任总裁助理。杨孟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曾在加拿大皇后大学文学院进修,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她曾在对外经贸大学担任讲师。杨孟副秘书长为本次研修班特邀嘉宾,讲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

1.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教育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石

杨孟副秘书长结合国家近期教育政策、国内、国际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深入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的亮点以及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最新发展。杨孟副秘书长在深入交换教育交流经验之前,首先铺垫介绍了,我国经济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应此发展环境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方针。

总理在教育座谈会上提出“国家能否继续繁荣下去、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否在世界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中国的振兴刚刚开始,其重要的标志就是教育的振兴。”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的工作方针,教育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这不仅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的教育学家的努力,更需要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走出来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教育规划纲要前的统计,2009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到9830万人,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将达到1.95亿人;200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9.9%;20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其中:受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比例67.0%,在2020年预计达到90.0%。谈及这些数字时,杨孟副秘书长也自豪地表示,这些数字是“中国制造”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受到全世界认可的重要支持,它说明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每件商品和每项服务背后的劳动力都有稳固扎实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做保障。

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一宏大目标,国家还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目录 (2006-2020)》,三大纲要形成有力的人才发展政策合力。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们还要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开展教育工作,努力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石,只有有了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2.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国际交流的十大亮点

第一,在谈及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国际交流的部分,杨孟副秘书长首先用一连串脱口而出的数字,强调了国家将教育国际交流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规划纲要是迄今为止,提及教育对外开放内容最多的一份教育文件。全文约20处直接讲到教育对外开放内容(“国际”、“国外”、“对外”等),其中第十六章专门讲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容就有1008个字。

第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必须“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把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教育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予以肯定。第三,第一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提出“教育国际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统筹教育改革和开放。第四,提出教育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强国。不仅要继续“请进来”,还要积极地“走出去”。第五,要求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官民并举”,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第六,强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要更积极地服务国家人文交流、公共外交,完善工作格局,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七,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培养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第八,要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注重内涵发展。第九,强调要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第十,提出了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育规划纲要中的十处亮点清晰地勾勒出我国教育国际交流的战略总方针,极大地鼓舞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者,也为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

3.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

世界格局“多极化”与“一体化”发展,全球性问题突出,这就要求教育要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杨孟副秘书长对此分析了国际理解教育在教育国际交流中的角色。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ii由此可见,国际理解教育在教育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时杨孟副秘书长也提醒到,面对文化差异这座“冰山”,不能只看到“冰山”的显性部分,如建筑、艺术、音乐、语言等;更要考虑代表某一群体文化的历史、习俗、价值观等这些“冰山”的隐形部分。

4.政府、学校管理者、师生共同营造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国际交往的有利环境

杨孟副秘书长最后还介绍了教育国际交流一线工作者多年来归纳总结的经验和思路。他们在交流中发现,西方教育在科学教学、社会服务、选修课程范围、课外实践等方面的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先进经验。对于基础教育层面的教育国际交流深入开展,则需要政府、学校管理者、师生共同营造有利的国际交往环境。

首先,政府有政策,建立校长、师生定期派出机制,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鼓励并推动中外学校间共同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校长有意愿。校长应积极主动争取机会,在感受中开阔视野,影响或改变其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不断反应变化着的世界,为师生创设定期交流的平台与机会,确保他们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畅通。再次,师生有意识,在对比中启发教师的教育思维,影响并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更真实地反应变化着的世界,教师要将国际因素融入日常教学,不断引领学生对外面世界持续不断的探究热情;学生要在交流中更加真实地体验外部世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学校管理者、师生共同营造国际交往环境,终会助力于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助力于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助力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的中国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国际化

姜英敏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该院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开设课程有“东亚文化与东亚教育问题”、“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姜英敏曾在日本鸣门教育大学、筑波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或讲学,并用日语、韩语、英语十余篇,在国内数十篇,主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国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课题多项。

姜英敏结合自己多年研究和教学经验,介绍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我们为什么要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进而分享了她参与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个案,以及近几年国内外合作的课程成功的案例。通过讨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如何在课程里融入国际理解的要素。

根据教育部国际司2007~200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看每年公费和自费留学生人数由2007年的 144500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229300人。今年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33.97万人;同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在出国留学和出国留学生数量稳步发展的同时,自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很多学校都参与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出国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并不新鲜。姜英敏对此提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做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思就是我们对国外是不理解的,果然是这样吗?我们开发国际教育的项目,或者国际教育的合作项目,是为了互访,只是为了了解他们,还是为了其他目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学生通过互联网很轻易就能查到国外很多信息,为什么我们还要做教育国际化这样的课程设计?这也许是很多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的疑问。

对此姜英敏强调,不能狭隘地把国际理解教育狭隘理解为对他国或者是世界的了解。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领域包含:和平文化的教育、和平、人权、民主主义、国际理解与宽容教育、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教育、和平教育、人权教育、民主主义教育、宽容教育、全球视野教育、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学生将以全世界作为其活动的舞台,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及他人,并形成多元文化视角。在此基础上,把握国际社会的动态与变化,试图解决在诸多国际关系中发生的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的和平社会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国际理解教育并非简单地了解世界。

姜英敏由于多年从事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因此熟悉亚洲在该领域的很多前沿项目,如亚洲校园构想;日本学术交流振兴会(JSP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韩国研究财团(NRF)参与的东亚联网工程;旨在促进研究合作、促进研究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流动性,建立共同基金的东亚科学、革新区域构想;日本学术交流振兴会提出的据点大学构想;中日韩三国共同开展的BeSeTo(“BeSeTo”由北京(Beijing)、首尔(Seoul)、东京(Tokyo)三个城市的字首组成);这些活动都打破国界,期望共同培养具有“东亚公民意识”的未来人才。在参与各种各样类似活动基础上就会考虑,我国的学生从中小学走出去的时候是否具备适应这种时代变化的眼界和能力,他们是否具有国际视野和胸怀,这也恰恰是国际理解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姜英敏对比原来强调异文化理解、本文化理解、相互理解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阐述了新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理念。9·11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原有国际理解教育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新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里更加强调的是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如何共生;在遇到更多价值体系的不同,知识水平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和谐共存,这个才是我们不断强调的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共生和共存的核心理念,不是要求被理解,而是在遇到与个人价值有冲突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和平共处。这就将国际理解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姜英敏介绍了自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后提出国际理解教育以来,其内涵的发展和延伸,各国参与参与程度的变化,以及日本等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解读。她还进一步向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介绍了各国课程改革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多个生动案例,分享了各国合作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最新发现。姜英敏建议国际项目负责人能将“与异己之共生”,这一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新使命融入到教育国际合作工作当中。

(三)彼得·霍尔·琼斯:勇于创新 国际教育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可持续性

琼斯先生是一位教育、领导力和文化交流领域的专家。他曾是一位成功的校长、英国教育部、财政部、首相办公室、DEMOS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组织的成员,如今是国际组织“课程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致力于为学生设计优质的世界级课程。他还是一家顾问公司的总裁,致力于帮助不同领域的人提升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琼斯先生作为英国文化协会的顾问,在全球范围开展培训。2011年5 月,琼斯先生曾受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邀请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中英课程创新研讨会。琼斯先生参加了2011年7 月由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合作开展的中英校际连线课程改革教研员培训。

琼斯先生主持了本次研修班。他结合全球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以互动、分享、参与的教学方式带动学员学习,并讲授了“现状与趋势:教育全球化”,“内容构建:国际教育项目的可持续性”,“能力提升:高效能国际教育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琼斯先生表示,他希望借以本次研修班让校长和国际项目负责人暂时放下日复一日不断循环的管理工作,全神贯注地构思一个更广阔的蓝图;更加高瞻远瞩地考量他们的工作;考虑学生、社会的权益以及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职责与潜力;考虑如何为寻觅教育的未来之路作出贡献。他认为,一位杰出的教育领导者能够在头脑中将现实描绘为一幅画卷,同时又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张教育未来的蓝图,在此基础上这些领导者能够在此图到彼图之间建立一条通路,并根据这条通路创造出一种可以供其他学校领导者参考的先锋式范例。

多年间,琼斯先生讲学于世界各国,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世界各国众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意志坚定、思想前卫且勇于创新的教育领导者,尤其是在中国。当然他也看到中国有很多教师和校长认为他们无法让旧有教育体制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也了解这并不单单是中国教师观念上的一些瓶颈,很多人对拓展教育的国际维度有所顾虑。他们怕这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人认为如果拓宽教育目标,可能会使那些相对狭隘的教育目标受到影响,比如考试成绩。没有人希望学生在这些评估方面受到影响,但现在有很多证据足以证明,如果我们给学生一种更为广阔,更加国际化的课程,在那些狭隘的考核方式上,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可以随之提升,同时还能给予学生更加广阔、更加全球化的“世界智慧”。

在谈及对本次培训班的期望时,琼斯先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研修班激发教师的兴趣,激励教师自我领悟,使其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限内获得最大的成果。他希望与中方的学校和国际项目领导者分享其他国家政府、学校、教师成功的教育经验,激励他们勇于创新,使其了解教育的革新是可行的。私营机构和现代产业的成功转型和革新,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革新的曙光。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全球教育专业领域的人士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琼斯先生希望各国政府官员和高校的领导者以及教师能一道努力推动教育乃至全球的发展。

由于琼斯先生也曾受邀在中国多地演讲,因此对中国并不陌生,在谈到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时,他对中国的优势如数家珍。中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就包括一种乐观进取的文化精神(Can-do Culture),所以中国总是在不停地创造着奇迹。在中国他看到了很多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中国为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能够伸开双臂拥抱未来的国家。同时他也注意到,中国在拥抱未来时也有所顾虑,担心市场经济和不同的文化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冲击。他并不认为这是坏事,只有洞悉到这样的潜在问题,才会促使我们去探寻历史的宝藏,才会希望光耀历史。借鉴中国的宝贵历史经验,可以使中国在未来保持其大国强国的地位。对外,中国还可以与世界分享其文化。琼斯先生发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一种错误的偏极化观念,认为出路只有一条,“要么这么做,不然就那么做”。而中国却走出了“多种方式,多方共赢”的道路。中国的文化历史积淀是一个宝藏,它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对于未来,他也中肯的提出了建议“迈出开创性和实验性的一步很重要”。他坦言,作为一位父亲,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被当做试验品,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也一定要认清,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是难以能适应未来的,我们不可能期望在教育中一劳永逸。我们要通过框架建设,推动全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可以尝试地将学生和家长都视为消费者,国家和专业教育机构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各色教育课程任其选择,在经过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后,加之教师不懈努力和创造能力,再借鉴商贸产业等其他行业的经验和高新技术,我们就可创造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开拓出多条通向未来的道路。因此他建议,教育领导者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构想,勇于挑战这些构想,并且勇于付诸实践。如果我们单纯盲目地遵循单一的策略,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会制约他们的发展。

琼斯先生也坦言,对于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做,他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但他很清楚在许多国家已经提出了众多伟大的构想。他正希望在这次培训班上让所有参与其中的教育领导者,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伟大的构想。他还将革新的过程比喻成改进和调整一架飞机,在改进过程中不能置任何乘客的安危于不顾,99.99%的飞行安全率也是不够的,要保证每一次飞行的安全和每一位乘客的权益。琼斯先生希望中国可以成为未来世界教育革新的重要引领者。

(四) 学员经验分享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浙江省嘉兴市教育局和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禅城区国际元素融入校本课程的实践经验,嘉兴市搭建平台、区域互动的地区教育国际化进程和成都武侯区国际合作项目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在介绍各自成功经验的同时,各地区的项目负责人的介绍也普遍反映了各地教育国际交流的一些特点。第一,教育国际交流的质量稳步提升,交流逐步走向内涵化和深度化。从文化交流、教育合作逐步走向思想交流和课程共建。这也正如杨孟副秘书长在发言中强调的,我国的教育国际交流已经在内容和层次上有了很大提升,内容肤浅的教育合作交流很难通过审批程序。我国学校对于国外院校及合作项目的选择也更为谨慎,体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

第二,更加强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教育国际交流也体现出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特点,学校文化回归民俗,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和谐共处,求同存异的观念着眼世界,引领世界。

第三,勇于创新,合作模式多样。很多地区都推动教育国际化从培养种子项目和种子基地开始,进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这也催生了大批内容新颖,有创意且形式多样的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形成了活跃、健康有生命力的教育交流发展态势。

三、 培训班成果及后续展望

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负责校际连线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负责人也表示,类似于本次教育国际项目负责人高级研修班的项目在国内还不多,这次活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希望能推动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培训和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谈及培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力的问题时,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负责人也表示,这次培训身就是属于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的项目负责人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从200余名报名候选人中遴选而出的。希望这些国际项目负责人经过培训后可以把他们在研修班上收获的新理念和经验传达给他们所在地区的其他教师。在项目结束以后,项目组也会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追踪调查,以考察项目的效果。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负责人希望借助其优势,邀请更多英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到中国来,与中国的同行进行研讨和交流,希望我国的教师能够在探究东西方差异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本次培训班是“校际连线”项目多层体系下针对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国际项目负责人领导能力层面的一种努力,其多层次的有效结合也有利于促进中英教育的深入交流,推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正如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参赞白琼娜所说:“中英两国教育正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在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如何培养年轻人成为优秀的未来世界公民,以从容应对国际竞争并积极投身于未来社会?通过支持中英两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对话、合作和改革,‘中英校际连线’促进两国年轻人之间的跨文化理解,帮助他们开拓国际视野,成为更有见识的世界公民。我们相信这是两国教育愿景所在,也必将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参考文献:

国际交流篇(4)

主要思路和做法是回顾旅游业发展的历程。

国际交流篇(5)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其内涵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兴起,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是把跨国界的或跨文化的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的过程[1]。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构成要素,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华南师范大学的吴坚教授则在综合分析众多观点后将其概括为五大要素: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人员交流以及国际化的学术与科研合作[2]。从这五大要素着眼,既可用于分析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更能从高等院校出发衡量自身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交流工作。

二、国际学生交流内涵及现状

国际学生交流,广泛意义上来说指就是在交换国家、地区或者学校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跨越国境为了某一教育目的的学生互动,特别是怀着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的互动。随着高等教育界对国际学生交流的日益重视,国际学生交流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力的领域。因此不断开拓国际学生交流渠道,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提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有载体得以实现,而国际学生校际交流则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最传统的方式。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交流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学生交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校际交流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校际间交流学习覆盖的合作地区不断扩大,涉及高校高校日益增加,参与国外交流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以笔者所在学校浙江传媒学院为例,2011年赴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短期、中长期交流学习的学生总数为154人,是2010年(58人)的2.6倍。而2012年赴国(境)外交流的学生又增长至166人,比上年增长8%。同时,2011年到我校进行交流活动的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总量为115人,是2010年(41人)的2.8倍,2012年人数又增至141人,比上年增长23%。

2.交流专业和学科多样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从境外院校赴中国交流的外国学生从以前的单纯学中文扩展到各种专业学习。比如,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之后,接收的国际生从过去全部学习中文,发展到现在除传统的中文语言学习之外,拓展为新闻传播、摄影、媒体制作、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程的,所涉及的学院也已从单一的文学院,发展为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越来越多的学院参与国际化交流中,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学科优势与国际影响在逐步扩大和增强。

三、国际学生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而完善的国际交流生规章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成绩显著。但在各国学生间交流上,仍有些问题必须亟待我们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其中,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还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规章制度;在校际学生交流方面规范完善的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比如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成熟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国内外高校在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学时量和学分值等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科学而公认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的缺乏会让广大学生对校际交流存有隐忧,严重影响其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欠缺规范和协调的国际交流生管理

高校内部各级学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是高校校际交流各项政策和措施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租住保障。国际交流生工作涉及到学生学籍管理、选课指导、宿舍问题、返校后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等手续。多部门多头管理容易产生责任不清,管理脱节问题。职能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沟通不够紧密、工作衔接不到位问题,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影响交流工作的落实以及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参加校际交流的积极性。

3、国际交流学生的语言障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境交流的学生的语言障碍,二是提供给外国交流生的国际课程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在与国外(境外)高校的校际交流中,基本上都以英语为媒介语言进行,无论是赴国(境)外交流的中国学生,还是来中国交流的外国留学生一般都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目前学生考雅思托福的提前意识不够强烈,无法及时提供交流院校要求的雅思或托福成绩。比如我校2012年共推出校际交流项目共16名公费交流名额,但符合语言要求的报名人数总共才4个,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4、缺乏成熟的国际课程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课程由于缺乏长期的学术积淀、充分的师资培养以及相关系列课程丰富的教学经验,国际课程内容较随意、系统性不足。教学内容根据国外留学生的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当地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总体国际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暂时无法提供有特色的、完善的国际课程或双语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真正吸引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建议和对策

1、完善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法规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公认、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的现状,国内各高校也应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完善改进交流生课程学分转换、成绩评定标准制度。另外,还需积极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考核制度、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机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保障各项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

2、探索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激励机制

为鼓励中国学生赴境外交流以及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交流生,应设立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奖学金或者校际交流助学金。交流奖学金可以用于奖励参加校际交流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国内外学生,而校际交流助学金可以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出国交流意向强烈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但的校际交流学生。

3、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努力开发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课程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吸取外来优秀元素的同时,注重保持和张扬自身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将其他国家相关人文、社科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授的课程。

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应将课程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国际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开发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的课程、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引进外方课程、两国高校共同开发的课程。

4、积极开拓新的交流合作模式

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不应拘泥于传统合作模式,而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如探索双联或多联合作(两国两校、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各类短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暑期实践学分项目、海外教师辅导制项目、两校学生联合作课题项目、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等等。

五、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国际学生交流则是是教育国际化的最有效方式,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因此,开展国际学生交流,加强学生在不同国家高校间的流动,让学生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风俗习惯的国家生活,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的体系下学习,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孕育出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架起世界各国人民友谊交流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为人类进步、文明和谐发展做贡献的必修课。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北京,我国高校应不断深化全球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扩大校际间学生交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中全面受益,逐步地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全球化下的跨国高等教育-视点、问题与中国的应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国际交流篇(6)

为了推动高校国际化的教育背景理念,创造创新性的教育环境,通过建立高等教育交流工作方案并且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工作,各大高校加快脚步开始了积极的教育国际化交流工作,这样的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能够促进国际教育的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这样的教育交流工作带来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国家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接受的观点和思想不一样,考虑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并且,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正对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以及这各个领域各个国家高校的教育情况不同,而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说法。有教育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和挑战的系统努力”,这一概念表明了由于外在的经济市场的需求,需要高校进行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并为之做出相应的努力,这一概念更倾向于社会和经济劳动。更深层次定义的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知识文化教育水平和政治经济等多重要素,而进行的教育推动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适用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还为了国际的整体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为了为国家提供更坚实的人才基础,并且在教育问题上加强知识文化的概念,将这一系列的理念灌输实施到真正的教育当中,完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体系。在国际中充分地发挥本国的文化底蕴内涵,将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教育到每个高水平的学子身上。通过自身的教育水平提升,和与国际交流的教育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创造性的教育交流国际化体系。就本国而言,开展实施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具体体现是迎接国外的学生来本校交流学习,感受本国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课程,从中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多元化,并且本国的高校派送出优秀的学生当交换生到国外优秀的高校进行学习,在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擦出的创新的花火。

其次,高校国际交流工作随着知识学术的深层次研究,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层研究,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已经成为了迫切实施的重要工作,为了培育国际化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得以顺利进展,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创立这样流程的具体意义。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和规范的体系,更需要具体地实施,强力地推动,足够的重视。一个健全科学的机制,能够为整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导向作用来自于各大高校所建立的来自国际化交流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来自于国际政策的支持工作。一个优质的机制体系,不仅能够为高校国际交流带来更好的引导方向,还能够为进行具体科学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一系列服务和帮助。使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好的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动力的支持,不仅要在科学方面使之得到发展,还需要知识文化的整体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树立创新观念就成为了建立体制中的一个关键点。教育从古至今都在进行当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有所改变,社会的需求也在慢慢地改变,经济发展也在为一切教育的工作有所要求。新社会需要真正的人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需要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高等教育工作有着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具体的创新工作实施。需要从本国出发,放眼国际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参考借鉴并结合本国的时机,做出良好的结合。

有了前面的健全完善机制体系,以及国际化创新性思维,整个高等教育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思想基础已坚实,需要的最后一步就是改善高校的硬件设施。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资金的支持,改善硬件设施,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这样的现代化设备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技术要求,并且让高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样的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的意义。最显著的意义在于为越来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了适用性的人才,并且为创造更强大的社会提供了创新性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国际人才做贡献,更需要更具有聪明才智,机敏思维的人来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其次,能够为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发展的新高度,并且从这个发展过程中更创造出科学的深层次和教育的新理念,从中,为后来的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后来的人才培养进行长期性的机制完善。最后,国际化高校交流工作能够增强国际的互动,并且互通有无,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为本国和国际的教育工作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结语: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越来越重要,时代高速发展,教育同样也要高速发展,因为适应这个时代并且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我们要完成的课程之一。在国际化的教育交流中,我们不仅能够从中了解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更知道了深层次的内涵,并且了解到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在了解的过程中,更具备清楚的理念认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为知识文化的提高和教育的完善化,提出更好的想法,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国际交流篇(7)

聂嵘(以下称简聂):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确定以后,我们可喜的发现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推动,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提及度很高的社会性话题,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所投入的资本也大幅度得到了提升。教育战略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组成部分,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国民素质、科技底蕴、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尤其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获得了很大的延伸,我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教育这个话题,套用一句流行语言就是‘教育无处不在”。“科博会”是一个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交汇碰撞的一个平台,教育同样需要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研讨。大范围世界性的交流和深度高层的对话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有这样几点作用,一是从思想思维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和研究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发展动力;二是可以真正实现在协调、交流、全面的背景之下进行教育热点话题的探讨和经验交流;三是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大型的教育交流活动也不是很多,我们的教育峰会汇聚了众多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精英,这将给我们积累大量丰富宝贵的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这些经验和交流成果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2003年的首届中国教育峰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期间得到了海内外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他们来自包括幼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新技术支持商、课程课件商、新兴教育等众多领域,“会展结合”是教育峰会的特色之一,展区分别展出了数字模拟教育、国际院校合作、高端教学成果、大学生创业园、民办教育成果、网络教育

等。

POST/mag/input.aspHTTP/1.1Accept:image/gif,image/x-xbitmap,image/jpeg,image/pjpeg,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application/vnd.ms-excel,application/msword,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Referer:192.168.0.81/mag/input.aspAccept-Language:zh-cn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User-Agent: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Host:192.168.0.81Content-Length:52317Connection:Keep-AliveCookie:ASPSESSIONIDSQRDQCSQ=DDKDLDHDNHFBKABNJJCALCFOcontent0=

据悉,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作为“科博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04年5月底在北京如期举办, “科博会”全称为“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是由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矢口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2003年第六届“科博会”筹划期间,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并结合教育发展潮流和我国的教育现状,特别推出了‘首届中国教育峰会”。举办期间,海内外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家齐聚北京,对教育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一系列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成为了‘科博会”的一个新亮点。今年,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将如期举办,更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本刊记者最近特别采访了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组委会的秘书长、北京五星环宇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长聂嵘博士。

记者(以下简称记):前不久的“两会”上,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在去年12月份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主席强调指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您作为中国教育峰会组委会秘书长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教育峰会的基本情况吗?同时,我们想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的举行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

聂嵘(以下称简聂):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确定以后,我们可喜的发现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推动,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提及度很高的社会性话题,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所投入的资本也大幅度得到了提升。教育战略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组成部分,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国民素质、科技底蕴、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尤其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获得了很大的延伸,我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教育这个话题,套用一句流行语言就是‘教育无处不在”。“科博会”是一个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交汇碰撞的一个平台,教育同样需要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研讨。大范围世界性的交流和深度高层的对话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有这样几点作用,一是从思想思维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和研究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发展动力;二是可以真正实现在协调、交流、全面的背景之下进行教育热点话题的探讨和经验交流;三是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大型的教育交流活动也不是很多,我们的教育峰会汇聚了众多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精英,这将给我们积累大量丰富宝贵的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这些经验和交流成果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2003年的首届中国教育峰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期间得到了海内外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他们来自包括幼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新技术支持商、课程课件商、新兴教育等众多领域,“会展结合”是教育峰会的特色之一,展区分别展出了数字模拟教育、国际院校合作、高端教学成果、大学生创业园、民办教育成果、网络教育

等。

本届峰会将基本延续上届的成功模式,并且力求新的突破,我们将努力促进交流的信息量更大、信息范围更广、延后合作交流更多、持续影响更大。本届峰会的论坛设置是在咨询了多方专家并且经过反复筛选才最终确定的,主要落在了大众化教育与就业、民办教育、教育投融资与良性持续发展、教育改革发展、企业培训与人力资源建设、继续教育等几大领域。总体上我们的活动安排依然是本着“搭建平台、交流思想、汇聚商机、促进合作、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研讨交流和成果展览结合的方式,具体安排了专题论坛、会议展览、推介项目对接洽谈、专项交流等多场主题活动。

本届中国教育峰会突出的重点是:第一,更加注重国际化交流,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峰会将重点推出中美教育合作的论坛和展览,在中美教育历史比较、中美教育课程合作、中美教育交流等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并且.邀请美国教育界代表团一行近五十人与会访问、交流、考察、洽谈,这么大规模的中美教育领域的直接对话是前所未有的,它将给我们的峰会带来更多的希望。第二,更加注重教育相关产业商机的展现与对接。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升级发展,教育相关产业的迅速兴起,都是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大潮,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教育课件界特别是国际化教育集团关注的中国教育峰会在本届要全面启动实施这方面的开发计划。第三,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本届教育峰会将在教学改革、体制探索、学生就业、职业培训、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国外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突出创新理念。创新是发展的不竭源泉,本届教育峰会将大力挖掘创新理念,尤其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并且为此特别安排了高校的高新技术推介项目洽谈,希望能够让创新意识在中国高校掀起一轮高潮,通过建立某种机制或者成立某种机构能够保持和促进高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活动,目前教育峰会组委会已经获批了在高校建立飞,J造发明基地”的计划。

国际交流篇(8)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利莫瑞克大学的副校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校的情况,尤其是国际化方面的相关政策。

保罗·麦克凯臣:利莫瑞克大学建于1972年,如今已有40年的历史。它是由爱尔兰政府授权的国立大学,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计1.3万人。利莫瑞克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专业涵盖范围广泛,有科学、工程学、商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教育、健康科学及表演艺术等学科。在1.3万名学生中,约14%的学生来自爱尔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利莫瑞克大学一直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通过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同欧洲27个国家的255所大学开展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欧盟评为“伊拉斯谟项目”的最成功案例。除了欧洲国家,利莫瑞克大学还同澳大利亚、巴西、乌拉圭、加拿大、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和美国等国的约40所大学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利莫瑞克大学的国际化政策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打算扩大国际学生的数量,争取在未来5年内使国际学生比例从14%增加至50%。同时,我们也将增加赴海外留学的爱尔兰学生的数量。近年来,我校本科生中30%的学生都拥有一个学期的留学经历,我们有信心将该比例提升至50%。此外,我们将选派更多的研究者外出学习,并争取吸引海外研究者来校进行交流研讨。另一方面,我校正在创建具有明确国际定位的学位项目。2012年,我们开办了新的国际商学学位,实践证明该学位很受欢迎,今年申请该学位的学生数量继续攀升。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办了专家项目、预科项目,为来爱尔兰学习的国际学生提供帮助。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国际化有何重要性?利莫瑞克大学在爱尔兰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定位是什么?

保罗·麦克凯臣:首先,国际化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扩大了学生、教职员工及研究者。利莫瑞克大学校园目前有来自80个国家的学生,我们的社会机构也因为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而不断完善。其次,全球化使所有人联系在一起,分享信息,了解时事。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孤立于世界,就像在中国发生的事情不只是对中国重要,对爱尔兰、英国、巴西、美国等其他任何国家来说也都重要,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健康等领域,国际化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比较交流和互相学习。

在爱尔兰,高等教育目前正经历着变革。2011年,爱尔兰政府出台了《高等教育至2030》(Higher Education to 2030)的国家政策。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研究主导型大学,我们的研究与爱尔兰主要的工业领域紧密联系,我校的国际化政策有许多都是基于发展国家工业的考虑。比如,我校设立了国家软件工程中心,爱尔兰是全球主要的软件出口国,其出口量占全世界的10%。我校在生物工程方面也很专业,爱尔兰是世界最大的制药生产地之一,最近我校刚刚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而获得国家基金。另外,我们还发展能源研究,尤其是新能源的开发。

二、如何在教育经费紧缩的背景下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利大面临的最大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对爱尔兰的教育国际化战略您有什么建议?您认为贵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保罗·麦克凯臣:我的建议是,爱尔兰需要选派更多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在爱尔兰,我校派出的留学生比其他学校都要多。爱尔兰是一个小国家,但是经济开放,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谷歌欧洲总部就设在爱尔兰。谷歌需要雇佣具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能力的经济学方面的毕业生。我们有IT毕业生,却没有具有外语语言能力的毕业生,因此我们不得不为谷歌引进国外的人才。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引进国际人才能推进国际市场的优化,对爱尔兰来说也是件好事。

对于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目前爱尔兰正处于经济衰退期,每所学校得到的资金都有所削减,我们不得不用更少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第二,我们需要具备国际意识。第三,我们的焦点应该从欧洲转向亚洲,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尝试这样做。爱尔兰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爱尔兰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未来的12年内,我们需要更多可以说汉语、懂得中国贸易又了解中国社会的爱尔兰人。

三、利大有效平衡了教学、研究

和社区服务三种功能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都知道大学有三种功能: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爱尔兰的研究型大学,利莫瑞克大学如何平衡这三种功能?在您看来,哪一项最重要?

保罗·麦克凯臣:这三点有时是很难平衡的,大学是综合而复杂的组织,可以起到很多不同的作用。首先,大学有很多角色,教学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在爱尔兰,60%至70%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很高的比例。发展知识经济是我们国家政策的一部分,而想要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其次,关于工业方面的研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的研究与国家经济重点发展项目一致,国家科技机构确定的14个研究优先项目条件,我们都很适合。再次,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与城市及行政区有多重联系,例如安排学生做社区志愿者。每年我们有1.3万学生提供6万小时的志愿者活动,这些学生志愿者可以辅导当地的孩子们学习,这在发展落后的地区很奏效。最后,我校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在妇女组织等其他团体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志愿者们带去技术或者为需要帮助的组织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总体来说,教育和教育发展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有所贡献。

四、利大中国留学生表现优秀

《世界教育信息》:您提到贵校有14%的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大约占多少?这些中国学生通常选择什么学习内容?

保罗·麦克凯臣:国际学生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四个国家。中国的学生数量排在第二位,大约占学生总量的1.4%。他们主要选择工程学,IT、软件及商学,其中大部分都在攻读学士学位。

《世界教育信息》:与爱尔兰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带给您怎样的印象?他们能从爱尔兰学生和其他欧洲学生身上学到什么?

保罗·麦克凯臣:我觉得中国学生非常刻苦,很有礼貌,很勤奋,上课很准时,他们都很珍惜家人为他们提供的出国留学的机会。我校的国际交流办公室有一位中国女士,专门帮助中国学生到西方学习,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我认为她像是在爱尔兰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母亲,我们很荣幸能够拥有一些毕业后留在爱尔兰工作的中国学生。

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的不同点是,爱尔兰学生和美国学生更有自信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中国学生往往懂的很多却很少表达。我认为这可能是文化差异,它会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而得到解决。

五、利大与中国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相信您对与贵校合作的中国大学已经有些了解,请问您对中国大学和中国教育有什么看法?

保罗·麦克凯臣:我对中国大学和中国教育的了解不是很多,我简要说一下我的观点。中国大学资金实力雄厚,我所访问的每一所大学都有新的校园或者正在建设新的校园,我觉得这点很好。我认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新的、好的教学设施是很好的,这表明了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我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大都准备攻读硕士学位,他们都很优秀。就拿英语学习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只是在中国国内学习了英语,但他们的英语水平却让我震惊。昨天我参观了一所大学,我们的翻译是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问她“你的英语在哪儿学的”,她说既不是在英国也不是在澳大利亚学的,她在中国就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这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

《世界教育信息》:您如何看待爱尔兰与中国的合作?

保罗·麦克凯臣:我们正在尝试与多所中国大学进行合作,目前,我们在中国已有20所合作学校。我们正巧妙地采用“3+1+1”,“2+2+1”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我认为这些形式将更持久、更有效。同时,我方的教授会来到中国参与部分教学,中方的教授也会到爱尔兰讲授部分课程。双方共同合作,互相交流。

六、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可以兼得

《世界教育信息》:近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不高,人们都在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保罗·麦克凯臣:有一些人认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近来,如何培养那些有天赋的优秀学生也成了热点话题。包括爱尔兰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也有这样的争论,因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比例更高。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为10%,而现在这一数字达到60%。这是个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大学教育不如我那个年代。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大学教学水平和我上大学的时候并没有很大区别。知识是自由的、可掌握的,到大学同样是听课和记笔记。那时候的大学生可能只能读到一本书,而现在有太多的图书和媒体可以提供信息,这些对教师们来讲都是挑战。

我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有特权的,毕业生获得学位后基本就不会再接触课本,而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毕业生还可能在工作过程中攻读MBA等其他学位,还有可能频繁更换工作。

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保证教学质量,但是我并不认为扩大教育规模就会削弱教育质量。免费中等教育于1968年在爱尔兰推出,此前人们必须支付中等教育的费用,因此,60年代许多12~14岁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现在我们有免费中等教育,学生离校的平均年龄为17~18岁。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推行免费中等教育降低了教学质量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七、世界大学排名标准应该多维化

《世界教育信息》:在国际化进程中,世界大学排名已经成为焦点问题。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保罗·麦克凯臣: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据我了解,不同的大学排行榜有不同的排名方法和侧重点。学术声誉很重要,但是难免主观。每个人都认可世界顶级名校,如哈佛、耶鲁、牛津和剑桥,但是从各方面去综合评定大学更为重要。正如我所说的,大学不只做教育这一件事情,比如我们的学生做60个小时的志愿者,这也是对我们城市的贡献,然而这并没有体现在纽约时报、QS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欧盟正在努力开发一个新的多维度世界大学排名系统,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排名系统的发展。我认为排名能够提供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它使高等教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焦点。我们不仅可以比较爱尔兰的大学,还可以比较中国的大学、尼日利亚乃至其他地区的大学。

八、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使学习方式多元化

《世界教育信息》:正如您刚才所提到的,如今学生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哈佛大学与MIT联手了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您对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热潮在全球的兴起怎么看?

国际交流篇(9)

一、主办现场及线上国际会议(9项)

编号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人

1

第七届国际用药安全学术论坛

(The 7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Drug Safety )

2021年5-6月

北京

中国药学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刘  芳

朱凤昌

2

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1 )

2021年7月

山东烟台

烟台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

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杨春宁

赵术利

张延杰

3

“一带一路”传统药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

(Seminar on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2021年8月9-11日

广西南宁

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老挝传统医药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

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

余丽莹

缪剑华

4

中欧国际药剂学论坛

(China-Europe Forum o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2021年8月

辽宁沈阳

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药物科学联合会

沈阳药科大学

何仲贵

魏  刚

5

2021中欧药物化学学术研讨会

(2021 CPA-EFM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dicinal Chemistry, CPA-EFMC ISMC 2021)

2021年8月22-23日

辽宁沈阳

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欧洲药物化学联盟

沈阳药科大学

丁  克

赵临襄

杨春宁

蒋华良

6

2021 经皮给药国际学术论坛

(2021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o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2021年10月15-16日

辽宁大连

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

王  浩

魏  刚

7

第四届国际纳米药物大会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edicine)

2021年11月12-15日

广东广州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代文兵

杨春宁

张  强

8

中外医院药学管理与药学实践经验交流系列研讨会

待定

线上

1-2场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待定

史  琛

赵荣生

张  玉

9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指导原则系列研讨会(Training Workshop on ICH Guidlines )

2021年

4-9月 

北京、

烟台、

无锡

中国药学会

待定

杨春宁

郭  双

朱凤昌

 

二、出国(境)或在线参加国际会议(6项)

编号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办方

组织实施单位

1

亚太经合组织(APEC)生命科学创新论坛监管协调指导委员会相关会议(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HSC) 

待定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药学会国际合作部

2

2021年亚洲临床药学大会第20届年会(Asian Conference on Clinical Pharmacy,Asian ACCP)

2021年7月1-4日

线上会议

亚洲临床药学大会理事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3

2021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FIP)第80届年会 (80th  FIP  World Congress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1年9月12-16日

西班牙

塞维利亚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

 

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

4

2021年美国药学科学家学会年会(202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nnual Meeting,AAPS)

2021年10月17-20日

美国 费城

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

中国药学会国际合作部、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

5

第十一届中日韩生药学联合会议(The 11th JSP-CSP-KSP Joint Symposium on Pharmacognosy)

2021年9月18-19日

日本 东京

日本生药学学会、中国生药学学会、韩国生药学学会

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

6

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年中临床会议与展览会(Midyear Clinical Meeting and Exhibition,ASHP )

2021年

12月5-9日

国际交流篇(10)

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校际间交流学习覆盖的合作地区不断扩大,涉及高校日益增加,参与国外交流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以笔者所在学校浙江传媒学院为例,2011年赴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短期、中长期交流学习的学生总数为154人,是2010年(58人)的2.6倍。而2012年赴国(境)外交流的学生又增长至166人,比上年增长8%。同时,2011年到我校进行交流活动的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总量为115人,是2010年(41人)的2.8倍,2012年人数又增至141人,比上年增长23%。

(二)交流专业和学科多样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从境外院校赴中国交流的外国学生从以前的单纯学中文扩展到各种专业学习。比如,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之后,接收的国际生从过去全部学习中文,发展到现在除传统的中文语言学习之外,拓展为新闻传播、摄影、媒体制作、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程的,所涉及的学院也已从单一的文学院,发展为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

二、国际学生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而完善的国际交流生规章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成绩显著。但在各国学生间交流上,仍有些问题必须亟待我们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其中,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还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规章制度;在校际学生交流方面规范完善的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比如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成熟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国内外高校在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学时量和学分值等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科学而公认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的缺乏会让广大学生对校际交流存有隐忧,严重影响其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二)欠缺规范和协调的国际交流生管理

高校内部各级学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是高校校际交流各项政策和措施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租住保障。国际交流生工作涉及到学生学籍管理、选课指导、宿舍问题、返校后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等手续。多部门多头管理容易产生责任不清,管理脱节问题。职能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沟通不够紧密、工作衔接不到位问题,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影响交流工作的落实以及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参加校际交流的积极性。

(三)国际交流学生的语言障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境交流的学生的语言障碍,二是提供给外国交流生的国际课程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在与国外(境外)高校的校际交流中,基本上都以英语为媒介语言进行,无论是赴国(境)外交流的中国学生,还是来中国交流的外国留学生一般都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目前学生考雅思托福的提前意识不够强烈,无法及时提供交流院校要求的雅思或托福成绩。

(四)缺乏成熟的国际课程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课程由于缺乏长期的学术积淀、充分的师资培养以及相关系列课程丰富的教学经验,国际课程内容较随意、系统性不足。教学内容根据国外留学生的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当地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总体国际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暂时无法提供有特色的、完善的国际课程或双语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真正吸引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三、建议和对策

(一)完善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法规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公认、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的现状,国内各高校也应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完善改进交流生课程学分转换、成绩评定标准制度。另外,还需积极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考核制度、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机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保障各项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

(二)探索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激励机制

为鼓励中国学生赴境外交流以及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交流生,应设立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奖学金或者校际交流助学金。交流奖学金可以用于奖励参加校际交流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国内外学生,而校际交流助学金可以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出国交流意向强烈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但的校际交流学生。

(三)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努力开发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课程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吸取外来优秀元素的同时,注重保持和张扬自身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将其他国家相关人文、社科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授的课程。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应将课程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国际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开发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的课程、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引进外方课程、两国高校共同开发的课程。

(四)积极开拓新的交流合作模式

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不应拘泥于传统合作模式,而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如探索双联或多联合作(两国两校、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各类短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暑期实践学分项目、海外教师辅导制项目、两校学生联合作课题项目、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等等。

国际交流篇(11)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带来了契机,我国高校必须把握好这一时代机遇,充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国际交流网络传播平台,结合有效的引导,推动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工作的顺利发展。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是以高校为基本主体,他国高校、研究院所、国际组织等通过国际交流所构成的网络传播平台。对于该网络传播平台而言,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同时,整合各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使高校新闻与国际交流信息能够快速、全面传播的平台。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平台,已成为高校开展品牌竞争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构建网络传播平台为高校加快品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经。高校能够借助于网络传播平台所拥有的资源库及开放性等特点,加强高校国际信息交流、、决策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现代化高校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建设。网络传播平台将高校校园及学科特色与优势,采用网络视觉化形式展示出来,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品牌宣传效果,对于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传播平台必须本着“立足高校,服务国际交流”为基本宗旨,逐步形成跨地域、跨文化、重交流与合作的全方位、综合性信息网络传播载体,通过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内容,逐步扩大高校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如今,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传播平台已成为加快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实现平台,可结合如下规划目标逐一实现。

(一)以高校主流门户网站为主要窗口,完善大学生国际交流信息服务我国各大高校几乎都建立了门户网站,应充分发挥其信息展示窗口的作用,及时国际交流信息资讯,同时,设立专门的国际交流频道,使其成为高校宣传与报道的阵地。当前,必须加快整合高校媒体资源,以网站为窗口,建设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各大高校通过网站规划、设计、建设及不断完善,网络传播平台无论在整体视觉风格、布局、内容展示方面,还是页面导航、容量、结构、内容呈现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此外,还应注重设置友情链接、服务中心、底部信息等内容,在大学生互动方面,设立搜索、会员注册与登录、在线问答、错误提示等内容,以便极大拓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渠道。但多数高校仍未构建起专门面向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网络传播平台,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具体情况构建网络传播平台,进一步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同重点高校门户网站合作,共建国际交流网络传播平台在门户网站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其他重点高校、大型媒体、全国性综合门户网站之间的合作,并在一级网站开设大学生国际交流板块,重点门户网站与板块信息,都是构建网络传播平台的关键资源,必须同其展开信息资源、大学生资源、平台构建等全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整合国际资源,构建大学生国际交流综合信息库通过高校门户网站及其他重点高校网站及全国性综合网站的合作共建,逐步形成高校国际交流相关信息流,同时,加强相关信息采集、加工与存储,将这些信息全面整合于综合信息库中,并将其加以分类和汇编,与此同时,设立多国语言页面,以便不同国家的大学生能够采用信息,继而扩大高校网络传播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该领域国际性网络传播平台。

二、网站交互界面的设计

作为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平台,其所面向的用户群体为国外高校学生与教师,他们需要对高校概况、校园文化情况、学术研究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多数会借助于该平台获取有关资讯,在此过程中所开展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交互界面实现的,为此,必须确保交互界面所覆盖信息的全面性与美观性,通过设计独特的网络视觉品牌文化,在国外高校师生中树立高校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设计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传播平台时,必须考虑到网站所面向用户群体的阅读习惯进行设计。通常而言,网页设计所涉及的元素有很多,但因该平台所面向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注意采用英文字体与风格。全英网站同中文网站不同,英文字体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的视觉表现力也同汉字网页不同。同时,还必须注重对高校信息识别因素加以传达。

对于交互界面设计中,重点关注面向群体如何感知和理解相关信息,由于其认知水平及意图不同,对于通用设计而言必须提供一般客户所需资讯,采用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使各页面内容对应。一方面,结合用户需求对高校学科分类、学术研究情况等内容顺次表现,另一方面,注重页面布局易于阅读、美观实用,考虑用户国家多元化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及信息需求等情况,使用户轻松找到所需阅读内容。此外,注重文字间及段落间间距的一致性。还应设立专业化的国际交流论坛、视频、留学生展示、交流信息等板块,使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所需讯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及时、便捷的特点,打破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地域与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增强同该领域专家学者的信息沟通,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眼界。对于国际交流信息专栏,应对有关信息依据学科、学院展开分类,使国外师生能够依据类别找到所需信息。网站还需要对国际交流视频进行上传,编辑相应的文字,实现资源的跨地域共享,并设置相应的视频交流专区,国外师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可就某些问题向有关人员咨询和留言。高校教务人员或师生看到相关问题,可进行回答,参与互动讨论。在线提问问题及讨论将自动被保存,有助于为其他大学生提供帮助。设置论文展示板块,实现学术研究成果的共享,定期上传高校学术论文集及师生最新学术论文,及时掌握高校科研动态,便于同海外高校互动讨论学术问题,深化科研合作。设立校园文化专区,使海外师生能够了解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媒体平台的构建

(一)搭建QQ群网络平台QQ群网络成功打破了地域与空间限制,使得大学生国际交流更便捷、高效。高校可以在留学生及交换学生之间共建QQ群,借助于QQ群网络实现国际交流。广大学生可借助于QQ网络资源展开交流,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促进学生高效地开展学习与科研工作,交叉学科学生开展交流,有助于打破思维与知识的局限性,弥补单一学科的割裂性与封闭性,推动高校科研工作进展,实现国际交流纵横交错的目的。高校各学院负责人可在网站上对QQ群号进行,以便海外学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交流,提高交流的层次,扩大国际交流的规模。

(二)建立国际交流博客群博客集文字、音视频、评论、网站链接等于一体的网络日志,可以加强读者的互动,吸引兴趣及志向相同的网友共建团体,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自由媒体平台。博客可以记录个人思想,也具有公共性,对所提供内容展开交流,为他人提供帮助,具有资源共享与互动性。海外师生、留学生、交换学生可利用这一平台同高校师生展开交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会议,获取有益的学术资源与校内咨询信息,也可以提出质疑,展开交流与讨论。这样极大地拓展了交往圈,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国际交流圈,实现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三)构建国际交流微博客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微博。微博也是一个给予信息全面共享、迅速获取与高效传播的平台,该平台是建立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传播、获取及共享的。利用微博文字及最新信息,通常只有140字左右,因而称之为“微博客”。通过微博平台能够及时地最新的高校国际大学生交流信息及动态,大学生还能够相互之间共享该条信息,或对其进行互动评论。较博客而言,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更及时、更快捷,也更原创,因而广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已经推出迅速发展成为如今信息时代媒体平台中的新宠。正是由于微博所具有的特点,许多高校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微博门户,但是并未全面面向大学生国际交流有关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国际交流微博客,有关导师、教务工作者也可开通自己的微博,同国际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建关系网,以便开展更为深层次的交流。有相当多的留学生及交换生反应,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有时候发一个邮件咨询会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得到回复,也有一部分教师、教务工作者表示,对于因各类原因未能及时解决大学生疑惑及问题的情况表示很遗憾。如何确保大学生国际交流更为畅通、便捷,微博就是一个良好的渠道。如今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只要利用手机就可以开展国际交流,利用微博实现互动、沟通,及时消除大学生的问题与疑惑。此外,对于因经费、时间等原因所导致的国际专业性的交流论坛,大学生参与的机率较小,而教师有时也无法参加。借助于微博平台,就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利用通过参加大型国际交流论坛的教师更新自己的微博,将论坛或会议内容及信息实时传递,其他的教师及大学生就可以通过浏览、微博分享等方式,获取并传播该信息,使大家能够第一时间就获得所需信息与内容。当前,有关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信息及会议内容,也可借助于微博平台加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