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一般贸易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8:03

一般贸易的特点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1)

基本数据(见表1):

解读1:对外贸易一路飙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197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1988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8亿美元,仅仅只用16年时间,到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到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初步确立我国对外贸易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2006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与第二贸易大国的德国贸易额差距在缩小。

解读2:继续呈现“高出低进”态势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除1982、1983年外,其他年份对外贸易保持一定的逆差,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每年均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进入到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高出低进”,特别是2005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较2003年递增217.4%,2006年继续延续“高出”态势,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1774.7亿美元, 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从表1还可以看出,贸易顺差74%增幅依然很高,但远低于上一年的增幅,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平衡压力。

解读3:减顺差作为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我国的对外贸易目前面临着贸易平衡问题, 贸易顺差过大,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已成为对外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商务部薄西来部长最近强调指出: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既不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涉外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因此,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认识减顺差的重要性,把减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从片面追求出口规模和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进口增幅会加大,出口增速会有所减缓,但我国较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会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2、出口贸易方式有所变化

基本数据(见表2):

解读1:连续5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

从贸易方式而言,出口贸易有三驾马车,包含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从表2可知,我国出口贸易一大(总值)三小(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额、其他贸易额)指标总值同比增长的增幅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我国出口贸易已经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提速的时代,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加入WTO五年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

解读2:加工贸易占总值50%以上

从对外开放战略开始,我国的出口贸易是凭借“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发展,从表2可知,我国的加工贸易不仅连年创新高,而且2002-2006每年的加工贸易额均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5.3% 、55.2%、55.3%、54.7%和52.8%以上,这反映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不是一个“创造大国”、“品牌大国”,可喜的是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意在扼制加工贸易过快增长,2006年较之2005年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2006年是个拐点,是一个继续降低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调整贸易方式的拐点,是一个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拐点。

解读3:加工贸易增幅在减缓

2001年至2004年一般贸易低于出口总值的增幅,加工贸易与出口总值的增幅保持基本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加工贸易推动的。2005年我国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初现端倪,一般贸易增长超过出口总值,加工贸易的增幅低于出口贸易总值递增速度。可喜的是这种局面在2006年得到快速延续和发展,表2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一般贸易的增幅高出加工贸易9.5个百分点,高出出口贸易总值增幅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二是“高烧”的加工贸易时代继续“降温”。延续2005年加工贸易增幅减缓之势,增幅只有22.6%, 比2005年的增幅减少了4.4个百分点。三是沿海六省市的2006年1-12月份的出口贸易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5省市的一般贸易、其他贸易增幅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加工贸易大省广东特别显著,一般贸易增长达到50.1%,比同期加工贸易19.0%高出31.1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89.3%,比同期加工贸易21.7%高出67.6个百分点;福建省一般贸易增长达到28.2%,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9.5%,其中厦门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33.4%,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7.0%;江苏、浙江两省的其他贸易得到了“井喷”式的巨幅增长,分别是279.8%和173.1%。

3、各省市出口贸易呈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3):

解读1:东部地区继续强干劲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2006年出口贸易六强的席次较之2005年没有变化,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其出口贸易额分别达到3019.5亿美元、1604.2亿美元、1135.9亿美元、1009.0亿美元、586.0亿美元、412.6亿美元,六省总额达到776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80%。虽然六强只有江苏、浙江两省的增幅高于2006年全国27.2%的递增, 达到30%以上,其他四省市依然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最低的年递增速度也达到了18.4%。从出口企业性质上看,六强省市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外资企业出口值占比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同比增长最快,均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解读2:西部开发见成效

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省份占有较多的席位,其中青海增幅最大达到65.3个百分点,新疆、四川在其后,分别是41.7%和40.9%,远远高于全国的27.2%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省份除四川、陕西两省加工贸易增幅分别为111.9%和63.1%, 高出一般贸易外,其他省份一般贸易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幅,特别是青海省不仅一般贸易“井喷”式增长144.7%,居全国之首,而且该省全年加工贸易负增长41.4%,新疆、贵州、内蒙古一般贸易不仅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分别达到80.4%、47.5%、37.6%,而且贸易额也高于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3.8%、31.6%、33.6%。这说明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各省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开始步入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轨道。

解读3:中部崛起正在发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继沿海开放后,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激发了潜在活力,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中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五省榜上有名,其中江西涨幅居前。中部出口贸易增长,从贸易方式上分析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只有江西、湖南、河南三省的一般贸易增长分别是43.5%、38.7%、36.7%,高出全国一般贸易平均增幅32.1%。二是除湖南、河南两省的加工贸易分别控制在9.4%、16.6%较小涨幅,低于全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22.6%外,其余四省的加工贸易出现了“补涨”行情,江西、湖北、安徽、山西2006年加工贸易较之2005年分别增长109.4%、89.4%、65.2%、44.4%,分别占全国加工贸易增长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位。三是其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北、安徽2006年的其他贸易“暴涨”,贸易额不大,同比增长却分别达到1148.7%和988.7%。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加大;二是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投资开始青睐于中部地区;三是中西部地区2005年的出口基数不大,快速增长相对容易一些。

4、出口商品构成有所改善

基本数据(见表4):

解读1:初级产品出口增幅缓慢

从国际环境看,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退出主导地位。从表4可以看出,一是2003-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得到恢复性增长,虽然增幅落后于工业制品,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受国家产业政策、退税政策的影响,初级产品出口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同比增长只有7.8%;二是资源密集型的矿产品、原料性产品增长只有1%;三是虽然活动物,动植物油料、脂及蜡出口仍旧维持较高的增幅,但较之2005年分别下降了4.8%、41.4%。

解读2:加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出口社会成本太大,很多出口产品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现在中国出口一美元的产品,消耗的能源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德国的七倍。为此,国务院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从自主创新、出口品牌战略、生产体系建设、出口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8%和29.0%,分别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6.7%和29%,飞机、船舶、铁路机车、汽车、数控机床、以太网络交换机、移动通信机站、等离子彩电、软件出口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解读3: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2006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手段,支持6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持500多个农产品项目提高出口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原生性农产品向农产品制成品出口转变,由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转变,提高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全年农产品出口达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扩大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园艺和水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3.7%和17.4%,深加工农产品比重上升至48.3%,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

5、出口主要市场依然如故

基本数据(见表5):

解读1: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

市场有三大要素,即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从理论角度考量,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实际上2006年1-12月份出口主要市场也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向上述三个地区的出口总值达到890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1.8%, 较2005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非洲、拉美、大洋洲的出口规模很小、比重只有8%。

解读2:出口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稍有改变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2)

加工贸易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国加工贸易地位的重要指标。我国加工贸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2000年,加工贸易占总货物贸易比重迅速上升,由1981年的3.6%上升至2000年的48.5%。这一阶段,加工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2.5%,是对外货物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41.6%)的近两倍。第二阶段是2001~2007年,这一阶段加工贸易占总货物贸易比重维持在47%~48%,发展较为稳定,尚未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是2007年至今,加工贸易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47.3%下降至2011年9月的35.9%,下降11.4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9月,加工贸易出口额为6127.6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44.01%;进口值为3488.4亿美元,占商品进口总值的27.14%。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但2006年至今,我国加工贸易额开始出现下降,这一现象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速。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一)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一般贸易。2006年以来,我国货物出口增速呈下降趋势,其中加工贸易的增速低于一般贸易,且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后,出口增速迅速反弹,但加工贸易的增速依旧低于一般贸易。截至2011年12月,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2.9%,远低于一般贸易27.3%的增速。①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增速也开始滞后于一般贸易。自2006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持续低于一般贸易,且其差距不断扩大。2011年,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增长31.0%,接近于加工贸易进口增速(12.5%)的2.5倍。2011年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4157.5亿美元,增长31.7%,高于加工贸易16.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额6127.6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总之,受进出口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

(二)外资加工企业主体地位开始下降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开始下降,私营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以前,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06年以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加工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42个百分点,下降虽比较缓慢,但趋势明显。尤其是出口,2010年以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见图1)

(三)加工贸易增值率开始下降加工贸易增值率是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率。2006~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大幅度上升,由2006年的58.8%上升至2009年的82.1%,上升23.3个百分点;2009~2010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开始下降,下降趋势延续至今。

二、我国加工贸易新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需萎缩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有较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还有一定惯性。随着欧债危机、西方发达国家高失业率的增长、财政赤字的持续,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外需萎缩也将持续。同时,加工贸易带来的贸易顺差也将诱发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失业率上升,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对进口商品需求下降。而我国的加工贸易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行为所引致的,中国是处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附加值较低的中间投入品和最终品的相对中低端垂直专业化地位。[1]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易受外部经济冲击。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至美国总值达1920亿美元,占同期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28%。[2]同时,美国名义GDP增速由2008年2.2%下降至2009年-1.7%,就业率也由2007的71.8%下降至2010年66.7%,截至2011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上升至9%。①而欧洲一些国家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紧缩政策,进一步导致市场紧缩,影响了我国加工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居民收入的减少和政府支出的减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紧缩,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另一方面,经验表明,当全球经济保持较快增速时,贸易保护呈下降趋势;反之,贸易保护会有所抬头。中国加工贸易“大进大出”造成巨额贸易顺差,[3]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借口。同时,受失业率上升、政治选举压力加大的影响,一些国家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显示,首尔峰会后(2010年12月~2011年5月),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0.6%,比上一报告期(2010年6月~2010年11月)增长一倍,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多达463起,比上一报告期上升61%。其中,化工品、肉类、钢铁、机械、电子、乳制品和汽车受影响最为严重。我国受贸易保护措施损害比较突出。2011年1至9月,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50起,涉案金额达3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出台了强化贸易救济效力的政策,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和反规避调查。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贸易限制措施也明显增多。2011年1至9月,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印度五国共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8起,占我国遭受调查总数的36%。[4]贸易摩擦的加剧进一步恶化了加工贸易的出口环境,导致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放缓。

(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针对加工贸易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附加值和利润率低、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我国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2007年,我国在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新措施,如,进一步取消了“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简称“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3%、11%、9%、5%,针对资源性产品加征关税;在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方面,商务部、海关总署先后发出公告,禁止包括零部件、拆散件的旧机电产品的进口,涉及1759种产品。201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行调整:将44个十位商品编码增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的实转管理,增加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达到限制和逐步减少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随着国家政策和措施的推行,加工贸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加工方式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占货物贸易总额比重下降。

(三)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我国加工贸易是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之一。近年来,受劳动力供给需求缺口的推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上涨。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1747元,增长率达13.5%。其中,制造业在岗职工年工资水平达44496元,增长率达16.4%,在所有行业中增速居第一位。[5]同时,2010年以来,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受到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进口绝对值扩大和利润空间的下降,最终导致加工贸易增值率下降,不利于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四)外资企业投资行业分布的调整

受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在缓慢下降。2011年1至10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13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07%,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2.49%,所占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2个百分点;进口710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6%,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口总值的49.81%,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3.42个百分点。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产业分布的调整。我国利用外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占三分之二以上,服务业占外商投资产业的比例不高,不到30%甚至更少。2002~2005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40.11、131.36、122.28和116.79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57%、24.55%、20.17%和19.36%,[6]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2006年,这一趋势发生逆转,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近6年来首次下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长。2011年1至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占同期使用外资总额的47.9%。从产业链看,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更多资金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吸引外资进一步减少,这将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迅速发展,贸易顺差也进入持续扩大阶段,加工贸易曾经是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当前加工贸易呈现比重逐渐下降的新特点,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正在逐渐改善,这有利于贸易失衡状况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减少基于外汇供给增加的货币投放量,缓解当前通胀压力。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和外资主体地位下降,一方面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提高了内资企业的参与度,减少贸易利润外流,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面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在放缓的同时,对我国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有所收缩,不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和人力资本积累,尤其不利于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的转变。同时,成本上涨推动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下降说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链短、辐射范围窄、处于价值链低端,而且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特点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在效益水平上的改善和价值链的提升。

三、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的新特点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关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更关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为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3)

 

一、“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建立

义乌小商品市场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国际采购和小商品出口这两大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际贸易方式,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以推动贸易便利化,增强市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

 

(一)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义乌小商品出口具有数量少、品种多、批次多等特征,其出口种类覆盖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出口集装箱多为拼柜,每一个集装箱就相当于一个“小型超市”,里面通常装有十几种以上的产品,多的时候有上百种。但我国现行的一般贸易监管体制,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成套设备,而没有针对小商品特征的管理制度,许多小商品既无标准,也未列入商检目录,海关查验、检验检疫、质量监管等也缺乏依据,按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申报,通关效率很低,极易导致单货不符、逃避通关单等违规行为。在“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建立之前,义乌小商品出口暂时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进行申报。“旅游购物商品”是指外国旅游者或外商采购货值在5万美元以下(含5万美元),以货物运输方式出口的小批量订购的货物。针对小商品出口的特点,实施出口申报以“章”为单位的简化归类办法,明确贸易性质,简化申报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二)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

根据《2012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的统计资料,2012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65.4万个标箱,入境境外客商突破41.7万人次,有3059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是定向采购与即兴采购相结合,公司户与个体户并存。定向采购是定产品、定品牌、定供应商的采购,它的流程是首先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向和采购价格等,然后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然而,对于来专业市场采购的境外客商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种类丰富的商品,如在市场里看到满意的商品,当即采购,现金付款,事前并不确定产品的种类、价格及供应商。境外客商来专业市场采购,他们面对的不是产品生产企业,而是流通领域的市场经营户,而这些市场经营户以及境外采购商本身,都属于个体经营户,进出口双方多数不具备外贸经营主体的资格,无法按现行的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出口和结汇,必须由外贸公司出口,导致采购主体与贸易主体脱节,既增加了中间环节,增加了通关成本,又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三)“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试行

“旅游购物”模式自2007年实施以来,暂时缓解了小商品通关效率的矛盾,但也暴露出货值限额过低、缺少配套政策等一些局限性,“管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成为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核心任务。“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定义待国家八部委会签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意见文本》后才能明确,其简要含义是指在经批准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具有市场采购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或个人在主管地海关报关出口的贸易方式。该贸易方式将实行特殊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有利于实现“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

 

2012年9月,义乌出台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方案》。工商部门将市场内专门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与从事一般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区别开来,进行分类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凭工商营业执照,向义乌市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即可享受新型贸易方式下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至2012年底,义乌共登记“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外贸公司116家,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3.47亿美元,增长136.7%,出口额90.05亿美元,增长150.3%,其中传统贸易出口40.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7%,市场采购出口额49.15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主要出口市场。

 

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内涵

(一)适用于复杂的外贸主体

一直以来,只有专业外贸公司才能从事进出口业务,这使得专业市场经营户与境外采购商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义乌工商部门大胆创新,注册登记“市场采购”外贸公司,颁发专门用于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营业执照,使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境外自然人获得外贸经营权,解决了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乃至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身份”难题。新型外贸企业登记为“义乌市××商品采购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公司,冠名义乌,标明企业的区域范围,行业描述为“商品采购”,而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定为“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商品采购”。申请者只要满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条件,均可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可以享受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相应的监管和优惠服务措施。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业务扩展到在义乌注册登记的所有外贸主体,吸引了外贸公司向义乌聚集,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贸公司的局面彻底扭转,有助于加强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源头管理,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了“通得快”的目标。

 

(二)适用于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4)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浙江这一外贸大省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加工贸易对于出口创汇、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282个百分点,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浙江省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rade takes Zhejiang one of this foreign trade big province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ways, has the noticeabl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synthesize us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increment coefficient,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Zhejiang Province GDP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so on draw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will have ma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Zhejiang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Zhejiang Province processing trade regarding export obtaining foreign exchange,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e processing trade grows 1 percentage point every time, GDP grows 0.282 percentage point, then proposed further develops the processing trade suggestion. key word: Processing trad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Zhejiang Province 前言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1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11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 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11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 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11年的1 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 2011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11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11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 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2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3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 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GDP=a+b㏑GDP(-1)+c㏑TJ+u 其中:㏑GDP--GDP ㏑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1)--GDP(-1) 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 ㏑GDP=1.862+0.594㏑GDP(-1)+ 0.282㏑TJ T: (7.585) (8.559) (4.685) R2=0.996 DW=2.107 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1 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2 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范文中国网.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http://www.fw789.com/article/sort072/sort093/info-3864.html3 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3)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5)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04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04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1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04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1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04年的1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2004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04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04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04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2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3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建立二元回归模型:㏑GDP=a+b㏑GDP(-1)+c㏑TJ+u其中:㏑GDP--GDP㏑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GDP(-1)--GDP(-1)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GDP=1.862+0.594㏑GDP(-1)+0.282㏑TJT:(7.585)(8.559)(4.685)R2=0.996DW=2.107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3)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6)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04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04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04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1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04年的1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2004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04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04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04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2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3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建立二元回归模型:㏑GDP=a+b㏑GDP(-1)+c㏑TJ+u其中:㏑GDP--GDP㏑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GDP(-1)--GDP(-1)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GDP=1.862+0.594㏑GDP(-1)+0.282㏑TJT:(7.585)(8.559)(4.685)R2=0.996DW=2.107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3)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7)

摘要: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处于缓慢恢复状态,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还将持续。在分析金融危机情况下出口企业资金压力和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应运用新型贸易融资帮助企业融通资金和规避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74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15-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环节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其关键就是银行依托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和信誉捆绑,在有效控制授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对进出口企业的资金融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既包括大型优质生产型企业,也包括一般的中小企业和纯外贸企业。本文所讲贸易融资一般仅指对出口商的贸易融资。通过贸易融资,出口商不仅可以获得资金,将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而且可以分散或转嫁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风险、银行风险、汇率风险等不确定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融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也越来越丰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进出口企业做大做强的强力外部支持,同时也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发生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影响持续。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链式传播明显,贸易融资风险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的扩撒而扩散,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运行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同时,这一形势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转,造成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大幅上升。

(一)金融危机使出口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1.贸易融资需求增加。在金融危机中,传统的出口市场由于需求锐减,一些进口商破产倒闭,造成国内出口商资金链近乎断裂。同时为了维持业务持续发展,一些企业需要转型,开拓国外新兴市场,一时间资金成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需求量剧增和供给不足加大了企业的融资缺口。

2.银行对贸易融资重视不够。调查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而外贸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另外在遭遇金融危机后,银行贷款更加慎重,强调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将贸易融资业务授信等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授信,忽视了贸易融资业务的自偿性特点,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融资困难。

3.民间融资推高企业财务成本。金融机构的嫌贫爱富行为,往往将中小企业推向民间融资领域以解燃眉之急。民间资本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无法按照市场准则运作。一笔民间借贷利息可能是银行贷款的数倍,特别是金融危机情况下,民间融资利率悄然上升,较正规的民间融资市场,利率高的时候达20%,一般也有10%左右,那些不太正规的民间融资市场,利率更高,甚至达到40%的天价。

(二)金融危机推高了国外进口商的风险

1.进口商的客户风险。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因此,进出口双方的经营能力、工厂的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能否顺利完成。任何一个不利因素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风险。客户风险主要表现为进口商面临资金流动性短缺而无法履约,以及进口商转移挪用销售回笼资金等情况。

2.进口国的市场风险。主要是进出口商品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引起客户业务中止或亏损较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蔓延到国际贸易,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客户的支付能力出现问题。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根据其位于全球65个国家的信用保险客户提交的赔偿申请数据显示,2009年前四个月的企业付款违约件数较上年同期上升45%,显示与金融危机有着紧密联系。

3.相关银行的风险。进出口双方之间的交易属商业信用,进出口双方的银行对促进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只有选择具有良好资信的行,才能使贸易从商业信用转化为可靠的银行信用。有些银行因投资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而产生巨额资产损失,引起流动性紧张,资金支付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银行对贸易及金融惯例了解不够或根本不按惯例办事,银行资信不佳的状况,导致应收款变为坏账,使客户蒙受损失。

疾风暴雨式的2008年金融危机,在各国强力财政、货币刺激政策作用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过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只是掩盖了问题,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尤其是我国不仅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更有自身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今后的3-5年还将持续。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广大中小外贸企业,一方面要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同时又要规避交易对方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就要跳出以信用证项下融资为主的传统方式,积极尝试新型贸易融资。实际中银行对于传统贸易融资的管理往往采取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办法,融资建立在对客户担保抵押的基础之上,中小企业一般缺少有效担保,所以这样的管理办法等于变相将中小外贸企业拒之门外。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外贸出口企业要解决融资和风险转移,就要积极尝试以保理、福费庭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为主的新型贸易方式,而这些融资方式所具有的无需担保抵押、风险买断和方便快捷的特点正好可以帮助出口企业实现资金融通和风险规避的需求。

(一)国际保理

1.保理。根据《国际保理公约》的定义,保理是指出口商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据此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和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 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

2.保理业务特点。在保理业务项下国内出口方在货物装船后就可以预先支付大部分的货款。具有较多优点:(1)一定程度上完全规避了不可预见的远期风险;(2)实现融资、无需信用额度限制;(3)适用多种结算方式;(4)提前办理出口退税。

3.保理业务适用情况。(1)缺乏有效担保的出口商;(2)进口方不愿意采用信用证结算;(3)从地区国别来讲,比较适合欧美等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成熟社会。

4.保理作用。在此融资方式下,保理商至少为出口商提供其中两项以上的服务:(1)贸易融资;(2)销售分户账管理;(3)应收账款的催收;(4)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从进口方的角度看,会得到一定期限的付款宽限时间,因此会积极合作。

(二)福费廷

1.福费廷业务的含义。福费廷是指出口地的银行或专门的包买商对出口商持有并经银行担保的债权凭证进行无追索权购买的融资业务,也称包买票据。银行设计了基于一般商业企业风险的100%本金的无追索权买断业务,其实质是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对该业务项下海外债务人已经建立的信用额度来支持本地融资需求。本质上看,是将对出口商的追索权转嫁到了对进口商的追索权。

2.福费廷业务的特点及适用情况。(1)福费廷业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出口方可以得到无追索权的融资;(2)无需担保抵押或授信额度;(3)融资可以视为已经收汇,所以可以提前办理出口退税;(4)从国别来看,该业务适用于中东和其他中等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

3.福费廷业务的作用。对出口方来说,该业务具有无追索权的融资,消除了企业未来收汇的不确定性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在转移贸易风险的同时,实现改善现金流,全面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

(三)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

l.背景。出口信用保险及其项下贸易融资(以下简称“信保融资”)业务,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一直发展缓慢。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我国主要产品出口地进口大幅降低。我国企业积极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地区往往具有内政不稳、外汇管制、信用环境欠佳等高风险特点,信保业务正好成为助推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2009年,出口信用保险全年承保金额达到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5. 8%。2010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仅第一季度就实现承保金额2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 5%,占我国同期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20.2%,比2009年全年水平上升1.6个百分点。

2.出口信用保险及信保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为推动本国出口,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根据国际信用和投资保险人协会的统计,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信保融资是指出口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根据《赔款转让协议》的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的业务。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8)

在增速放缓的背后,中韩贸易中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开始暴露,缺乏有力增长点的问题已十分突出。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韩贸易进入成熟期后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值得深思。

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自韩国进口快速增长是推动中韩双边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动力,从1993年至今中国对韩贸易始终是逆差,韩国也成为如今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对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的经济体。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韩累计贸易逆差5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特别是7月份当月,中韩贸易逆差扩大到了创纪录的95.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存在于各种贸易方式之中,2012年,除一般贸易方式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分别存在209.1亿和211.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外,对韩加工贸易逆差更是高达377.7亿美元。这一数字说明了当年中韩加工贸易中至少有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进口料件在中国境内加工后不返运回韩国而是直接销往中国本土或者世界其他国家,中韩加工贸易已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之中。

产业结构竞争性加强

韩国的电子制造、机械设备和基础化工行业十分发达,尤其在行业上游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在贸易结构上,韩国主要以向中国出口电器、机械、化工和钢铁等产品为主。随着近年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向韩国出口结构已由农产品、纺织品和矿产品转向电器、钢铁、船舶等产品。2012年,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钢材、纺织品和计算机等多类产品同时出现在中国对韩国进口和出口商品榜单前列。中韩两国企业在电子、造船、信息技术、汽车、钢铁等行业承接海内外订单和占领国际市场过程中的竞争日益加剧。两国产业结构逐步由互补走向竞争,使得一些商品从过去因为中国国内产业链发展不健全强烈依赖从韩国进口转为更多的实现国内自给,从而造成了自韩进口下滑。液晶显示板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前些年由于国内配套发展相对滞后,液晶显示板大量依赖从韩国和台湾省进口,因此成了中国自韩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占自韩国进口总值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上。但近来由于国内多条高世代液晶显示板生产线实现量产,2012年中国自韩国液晶显示板进口结束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连续两年的增长态势,掉头下降,2012年进口187.9亿美元,下降5.1%。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韩国进口液晶显示板延续下降态势,进口103.1亿美元,下降1%。一般贸易增长遭遇瓶颈

2012年中国对韩国一般贸易出口360.2亿美元,同比下降6.6%,仍然没能恢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与加工贸易出口比2008年大增43.8%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般贸易后续增长的瓶颈效应正逐渐显现,明显成为中韩贸易中的一大短板。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的商品中,纺织品和农产品对韩出口在2012年均出现同比下滑,分别出12158.2亿美元和41.6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9.5%和0.5%。对韩一般贸易出口复苏的滞后,一方面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国内经济复苏相对迟缓,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国内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出口竞争力下降有关。但是韩国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和纺织业采取的配额限制、高关税和特殊原产地规则等措施对中国对韩一般贸易出口的制约影响也不容忽视。

环渤海毗邻优势逐渐削弱

中韩建交后,环渤海地区利用与韩国毗邻的地理优势迅速发力,在吸引韩国投资和开展对韩贸易方面牢牢占据制高点。但随着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不断深入,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配套优势的逐渐显现,环渤海地区中韩经贸合作中的近水楼台优势正逐渐弱化。2012年环渤海地区对韩国进出口672.6亿美元,下降0.6%,其中对韩出口更是明显下降8.4%。韩国与东盟自贸协议签订后,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正逐渐升级,韩国的制造业投资向要素成本更低的东盟国家转移已经成为趋势。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9)

转口贸易是在信息不对等,货物所有者为了赚取差价而不是对货物的实物实际占有时形成的一种国际交易方式。近几年来,我国的转口贸易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和多样化运作方式,转口贸易外汇收支大幅增长。笔者拟从转口贸易外汇收支角度,通过对其定义、运作方式、特点、存在问题或不足等几方面内容分析,建议进一步扩大我国转口贸易定义外延,且认为以我国保税区为中转的转口贸易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转口贸易发展背景及现状

转口贸易的发生,主要是基于有些国家或地区地理、历史原因以及政治、经济因素,其所处位置适合于作为货物销售中心,他们输入大量货物,除一部分供本国或本地区消费外,主要是为再出口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且这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特殊的关税优惠政策和贸易政策,中转费用不高,从而形成了以新加坡、香港、伦敦、鹿特丹等为中转地的国际著名转口贸易港,但近年来,不但以上述港口为中转的转口贸易在继续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保税监管区域、保税仓库等也成为转口贸易的主要中转地。

二、转口贸易定义

目前,对转口贸易的定义,《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中称转手买卖(Goods under merchanting),是指居民从非居民处购买货物,随后便向另一非居民转售同一货物,而货物未在居民经济体出现。商务部定义的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即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交易。

三、转口贸易运作方式

根据货物流通渠道的不同分为不以第三国为中转的转口贸易和以第三国为中转的转口贸易。不以第三国为中转的转口贸易是指由于经验、通讯设备等的缺管,出口商通过第三国与进口商发生买卖关系,且将货物直接从出口国运往进口国的贸易方式。这种方式下,货物并未在第三国进出口。这是转口贸易最初的,传统的发展方式。以第三国为中转的转口贸易是指中间商先将从境外进口的货物运抵第三国中转,择机再将同一货物从第三国出口至另一进口国。该中转的第三国已由原来以新加坡、香港、伦敦、鹿特丹等国际著名中转贸易港为中心发展为保税区、保税仓库等为中心的转口贸易。

根据同一货物是否集中转卖,转口贸易又分为以下形式:一种是转手买卖的中间商从境外出口商处进口转手至另一境外进口商的货物是同一货物,即该货物的数量、重量或品质等内容都未发生变化。另一种则是转手买卖的中间商从境外出口商分几次在不同时间购买同一货物并集中存放于第三国保税区仓库,随后,该境内中间商又于买后的某一时间出售同一货物中的部分数量产品给境外另一家进口商,其虽为同一货物,但该货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且第二种形式又演变出第三种形式,以具体事例说明,境内企业从某一境外企业分两次在不同时间购买其存放在中国境内保税区仓库的电解镍共计800吨,其申报在“一般贸易支出”项下,随后,境内该企业于购买后又以高于买价的价格出售其中的201吨给原先的境外企业,其出售后银行根据企业的申请说明申报在“转口贸易收入”项下,但进出口商却为同一家进出口商。经与银行有关人员了解,该进出口商实际也为中间商,它更多是以转口贸易形式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作商品的差价收益。笔者认为,上述前两种形式应归入转口贸易,但第三种形式下的境外企业,因境外进出口商为同一非居民,不符合转口贸易定义,其更适合申报在“一般贸易收入”项下。

四、转口贸易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转口贸易收支差额或收益率较高

从国际收支统计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转口贸易收支呈现较大差额净收入,其转口贸易外汇收支收益率极高。形成原因是:境内企业先以一般贸易进口方式从境外进口货物转至境内保税区保税仓库寄存,同时领取“货物进入境内保税区仓库清单”,但该批货物以何种方式最终交易需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决定。以境内转口商A企业为例说明。首先,境内A企业从境外进口一批货物后申报在“一般贸易支出”项下,并将货物寄存境内保税区仓库等待另一购货商,若该购货商为境内企业,则A企业将原先申报在“一般贸易支出”项下的货物核销,以一般贸易支出成交。若另一购货商为境外企业,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汇发[2011]11号”)实施后,境内企业必须先到银行修改申报交易编码,即由“一般贸易支出”修改为“转口贸易支出”后才可将转口贸易外汇收入款项入账。但汇发[2011]11号实施前, 若该笔货物以转口贸易出口,企业只申报“转口贸易收入”即可,之前已申报在“一般贸易支出”项下的数据基本未作修改。这是造成从数据角度计算出的转口贸易收益率大大超过常规值的主要原因。

(二)结算方式较固定,收入多为电汇,支出多为信用证

近几年来转口贸易业务中,其付款以90天远期信用证为主,收款多采用电汇。从境内企业角度来看,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尚未好转情形下,资金安全、快速回流企业账户是首要之事,于是在结算方式上企业更希望尽快收回货款,同时延期对外付款。而目前转口贸易结算方式正好验证了这种“先收款后付款”态势。据悉,境内企业要么是先收到购货商货款,再以电汇形式支付给供应商,即先收后支,要么是先开远期信用证给供货商延期付款,而以TT电汇方式先行收回货款,即先支后收。这两种情形主要发生在汇发[2011]11号实施前。该文件实施后,境内企业只能用先支后收结算方式,且提前收回货款不能支付转口贸易支出,即企业应以自有资金支付进口货款。反映在国际收支数据中即是某一时点转口贸易数据表现为收大于支,并形成当前转口贸易外汇收支倒挂局面。

(三)以保税监管区域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居多

当前转口贸易外汇收支中,除传统意义的转口贸易外,以境内保税监管区域作为中转站进行买进和卖出的转口贸易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如其中一家境内企业,其今年以来转口贸易外汇收支1.52亿美元,其全部以境内保税监管区域为中转站,另一家转口商则有80%左右的转口贸易来源于保税监管区域。目前,以保税监管区域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将从境外A国进口的货物存入境内保税区仓库,在一定时日转卖给境外B国,另一种是直接购买境内保税区产品,转卖给境外B国。形成以保税监管区域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的原因,一是境内企业所购买的商品价格在国内外时有差异,且有时国内价格高,有时国外价格高,境内企业将货物寄存保税监管区域仓储、取得货权后,往往不急于出货,而是在权衡国内外市场价格后再决定处理货物的方式,如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则将货物转卖出去,收取货款抵减进口付汇,如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境内企业自行报关进口,销售至国内,由从事转口贸易变为一般贸易进口。于是境内企业以保税监管区域为中转站有时作“一般贸易支出”,有时作“转口贸易支出”。二是近年来我国保税监管区域的仓储功能日趋完善,通过保税监管区域还可规避关税、增值税等诸多问题,且商品已以实物存放于保税区,企业不用过多担心诸如运输损耗、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风险,而只需了解境内保税区内存放货物类型、数量等即可,于是以境内保税区为中转的转口贸易随之快速发展起来了。

五、转口贸易增长空间展望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中货物流动快速便捷,交易双方信息源变化莫测不对等,保税监管区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货物吞吐能力不断增强等外部环境进一步宽松情形下,转口贸易业务仍将继续快速增长,由此也演变出多种类似转口贸易的形式,笔者认为只要是转手买卖的中间商有真实的货物贸易背景,以同一货物为中心,将其转卖于境外两个不同的非居民机构或个人,就应归入转口贸易。而由此形成的转口贸易业务即将继续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以保税监管区域、自由贸易港等为中转的转口贸易有望快速增长,并将超越“货物不经过第三国”的传统意义上的转口贸易,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转口贸易运作方式。

六、相关建议

(一)将保税监管区的转卖业务纳入转口贸易

笔者认为,重新定义《国际收支手册》中转口贸易概念,扩大其外延范围,使其与商务部定义的转口贸易概念一致,将通过保税监管区域的进口转卖业务也纳入转口贸易中,可进一步统一商务部、外汇局、银行及企业对转口贸易、进口转卖等概念的理解;并及时制定专门的转口贸易外汇管理法规及操作规程,明确转口贸易的货物贸易监管定位,对收付汇性质做出界定,明确规定进口转卖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问题及收付汇时所需审核的相关单证,方便银行操作和外汇局监管。

(二)区别运用“先支后收”转口贸易运作方式

在转口贸易外汇收支相关政策法规、操作规程等出台同时,建议重新修订汇发[2011]11号内容,由“一刀切”全部实行“先支后收”转口贸易运作方式调整为区别运用“先支后收”转口贸易运作方式,保证有真实货物交易背景的境内企业进行正常的转口贸易业务。如银行与海关联网核查境内企业存放在保税监管区域内货物清单,外汇局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境内企业转口贸易收益率等方法,对有真实贸易背景、收益率稳定且在正常值范围内的境内企业可适当放宽运用自有资金的比例,在其自有资金不足时可利用提前收回的转口贸易外汇收入抵用转口贸易外汇支出,从而缓解这些企业资金不足压力,也减少虚增的结售汇金额。

(三)明确“收大于支”的收益率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10)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特征,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处在较低阶段。本文从需求结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求结构分析的统计描述 

(一)消费结构指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1.9%,比1978年(62.1%)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自1978年以来相对稳定,2006年政府消费为27.4%,比1978年(21.4%)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同期居民消费率下降,2006年居民消费率为72.6%,比1978年(78.6%)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期城乡消费率呈反方向变动: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了35.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率上升了35.7个百分点。从该年鉴中还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超过政府消费需求的贡献,在最终消费需求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在30%-60%之间。 

(二)投资结构指标 

1978-2001年中,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波动的,最低是在1994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2%,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在当年经济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最高是在1981年,贡献率达到93.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而同年资本形成呈现负增长。并且,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 

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只有38.6%,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3.9个百分点。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则高达49.4%,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5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投资结构,通过计算可以看出:1981-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个别年份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高。 

(三)进出口结构指标 

1.从纵向比较来看。1978-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78-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仍比较低,保持在9%以内;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86-1990年),对外贸易出口实现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上升到了10%以上,不过还没有超过20%;第三阶段为增长阶段(1994-2001年),1994年当年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出口1210.1美元,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达到2661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达到20.1%;第四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每年对外贸易出口增加额都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高达7759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上升到36.8%。 

   2.从横向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年度数据统计,在我国对外贸易起步阶段,那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是比较低的。在进入对外贸易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已经明显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甚至还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因而在这一阶段中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下降,但是仍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考察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可以看到,1984-1991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集中度比较低(不到9%),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同期,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较高,平均达到17%。而1984-1991年中国对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年均已达到25.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4。可见,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性较高。1994年随着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及2001年12月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加的更快。2006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集中度高达21%,占到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降到9.5%,说明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2006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达到30.5%,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的1/3。通过以上数字说明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 

4.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1984-2001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额每年都在增加,对美国进口的集中度大多在10%以上,而同期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更高,达到了26.4%。因此导致这一段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较高,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2/5。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更大。2005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进口集中度高达21.4%,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降到11%,说明我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更加加深。通过数字说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开始下降,但是这一指标还是维持较高水平。 

5.考察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4.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3%。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高达91.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1.5%;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7.8%,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55.1%。说明目前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再从出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147.6%,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688.2%。 

6.考察进口额。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2.1%。而1981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只有8.7%,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0.6%。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高达90%,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4.1%;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8.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40.3%。说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如今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并且近些年来进口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进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231.3%,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492%。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特征分析 

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从近几年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过高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会加重我国经济对外的依赖性,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同时,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主导方式。并且,自1978年以来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这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引起经济运行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只有调整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应尽快实现公共财政的转型。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局面,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效率,扩大向非公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民间资本。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要尽快发展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来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不能过度依赖出口需求的增加,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尽快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使出口商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此外,还要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降低过高的对美日外贸进出口集中度,实现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一般贸易的特点篇(11)

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7―014―05

伴随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环境红利等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面临外需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频发等外部环境变化,中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已成共识。但在向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问题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认识上并不一致。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就是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比重,提高一般贸易比重;要沿着“微笑曲线”从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全面升级;要从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向依托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转变;等等。从长远发展思路来看,这些看法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从短期看,外贸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全球分工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发展的现实国情。流行的思路有“急于求成”之嫌,不利于我国外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外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加工贸易性质再认识

学术界不少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典型特征,又处于加工贸易链条低端,这不仅决定了加工贸易获益甚少,只能赚取一点可怜的“打工费”,而且也带不来先进技术,更带不来自主创新。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通常被认为更具增值能力、具有更长的国内产业链条,更能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降低加工贸易并提升一般贸易比重,被认为是中国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外贸发展对加工贸易所形成的“依赖性”,制约了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从国际分工发展新趋势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界限已经模糊。一般认为,所谓一般贸易,主要是指单边输入或输出关境的一种贸易方式,其交易标的物通常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进出口货物;而所谓加工贸易,主要是指以保税的方式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或包装物,在境内加工或装配后再出口产品的经营活动。可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差别源于海关监管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二者确实存在很大区别。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分工主导形式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本质已经演化为各国(企业)参与全球生产流转环节的外在表现。所谓的一般贸易,其实也直接或间接地内含大量进口中间投入品,从事的也是全球生产链的一个环节,因而本质上也属于“加工贸易”,或者说广义上也是一种加工贸易。换言之,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虽然仍存在海关统计意义上的区别,但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二者在经济上的界限就不那么清楚了。在产品内分工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布局,利用各国的要素优势,构建全球生产网络,把很多生产环节和零部件都外包了,或者通过对外投资由自己的子公司来生产,从而形成了比例越来越高的中间产品贸易。从经济学含义看,由垂直专业化分工导致的中间产品贸易本质上属于“加工贸易”。也就是说,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情况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划分已经不再重要。国际分工体系的巨大变化,已经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基于海关监管的边境措施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贸易、投资便利化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政策等边境内措施成为关注焦点。国际贸易和投资新规则正在形成,以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

其次,从参与国际分工国民福利看,很难得出一般贸易比加工贸易获益能力强的结论。一般贸易可能内涵了更多国内价值增值环节和阶段,而加工贸易内涵的国内价值增值环节和阶段则相对较少。也正是基于上述差别,表现出了一般贸易的出口品较之于加工贸易出口品通常具有更高的国内价值增值率。但如果据此得出一般贸易获益能力更强的结论,就不免有失偏颇。联合国基于贸易附加值视角对全球价值链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经济体,其出口产品中内含的国外进口中间品比重越来越高,而国内价值增值所占比重则日趋下降。这种变化趋势实际上正是说明了全球分工的不断细化、产品价值链在全球的进一步延长、以及各国(地区)更加专注于更具核心竞争优势的特定环节和阶段的结果和表现。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出口国内附加值增值率固然重要,但不应简单等同于参与国际分工的获益能力。事实上,在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下,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掌控全球价值链的能力,所专注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环节和阶段是否拥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应当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国内价值链短,因为加工贸易也可以通过不断转型升级而延展国内价值链。总体来看,目前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较短,但这并非是加工贸易本身的问题,而只能说明我们在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方面做得还不够,同时也意味着发展加工贸易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升级空间。

再次,从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其本身与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并不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因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是企业的事,与一般贸易一样,发展加工贸易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正如王子先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一般贸易并非一定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而加工贸易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并不存在必定不如一般贸易的范例。实际上,加工贸易作为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典型表现和重要形式,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不仅能够在密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关系中通过模仿等获取一般的外溢效应,还通常会因为得到跨国公司的指导、帮助而获取主动的外溢效应,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通过发展加工贸易而承接来自发达经济体“外包”的末端加工装配环节起步,循着一种逆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即由末端起步逐渐向中上游攀升,从而最终实现整体的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的范例并不鲜见,亚洲“四小龙”的实践就是明证。而在中国开放型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一批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甚至进行二次创新,从而逐步提升了自身研发力量甚至培育了自有品牌,实现了从简单的贴牌加工,向委托设计生产乃至自有品牌营销转变的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

总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全球贸易尤其是制成品贸易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因此,通过发展加工贸易而融入全球价值链以获取发展的机会和利益,不仅是顺应全球分工演进趋势的需要,也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因此,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要不要发展加工贸易,而在于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促进加工贸易本身的转型升级。把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提升一般贸易的比重作为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值得商榷的。

二、“微笑曲线”再讨论:“低端”还是“高端”

自20世纪90年代“微笑曲线”理论诞生以来,往往被作为“经典”引证,用来说明企业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地位。由于企业处于专业化生产的不同生产环节,从而在获益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位于微笑曲线低端的加工、组装和制造等环节属于获利低位,而在“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技术、专利、网络、营销、品牌、服务等环节属于获利高位。因此,按照“微笑曲线”的理论阐释,由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而发展的对外贸易,所依托的正是加工、组装和简单制造等获利低位环节和阶段,即便能够获取一定的分工和贸易利益,所能带来的国民福利水平提升也是最为有限的。这正是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所诟病的“中国对外贸易只赚数字不赚钱”的原因。因此,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沿着所谓“微笑曲线”向两端,实现价值链的全面攀升。应该说,“微笑曲线”有一定的说服力,对中国外贸发展也不乏参考价值。但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能否成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方向和政策思路,仍需作进一步分析。

运用“微笑曲线”理论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时,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基于企业层面所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是否能够简单地等同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二是“微笑曲线”理论所描述的向高端攀升尽管很是理想,但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价值链攀升的基本条件。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们知道,“微笑曲线”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策略方向,属于微观层面的东西。具体而言,在附加值增值观念的引导下,企业只有将附加值更高的生产区段和环节作为目标定位,并不断向其攀升和转移,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微笑曲线”理论本质上还是一种厂商(企业)理论,而并非是分工和贸易理论。因此,难以将企业这一策略性问题,简单地用于指导一国(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实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沿着“微笑曲线”向两端攀升追求更高的附加值,更多地应该是企业的自发自主行为,或者说是在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下的市场规律使然;另一方面,虽然“微笑曲线”高端具有更高的获益能力,但由于投入的要素总量尤其是劳动要素总量相对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有要素收益的累计总量不一定就最高;而“微笑曲线”低端虽然获益能力相对较低,但由于投入的要素总量尤其是劳动要素总量规模相对较大,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有要素收益的累计总量不一定就低,况且低端生产能够极大地拉动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实际上,“中国对外贸易只赚数字不赚钱”的传统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主要还是侧重于从资本要素收益角度的解读,如果从所有要素收益总量来看,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增值率虽然不高,但庞大的出口规模所内涵的附加值总量(也即所有的要素收益)显然是巨大可观的。因此,中国外贸虽以低端嵌入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但因此获得了经济发展、就业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巨大利益,那就是经济的、有效率的。

我们再分析一下中国是否具备了全面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基本条件。应该说,沿着“微笑曲线”攀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远行,需要培育高端要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在高端要素,尤其是创新型高端要素供给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大量关键和核心技术依然严重依赖进口,高端技术人才还严重不足。从国家层面来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技术和创新要素还有待向企业集聚,技术进步和创新投入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大。因此,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本土企业和产业全面沿着“微笑曲线”而向两侧高端攀升,还不切合实际。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以及劳动力素质级差所形成的特有二元结构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大量的劳动力还难以与其他高端要素进行匹配而进入中高端行业。应该指出的是,即便是在所谓“微笑曲线”低端,只要能够做实做专,同样也能成为价值链中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总之,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考虑到企业攫取高端附加值进而带动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还要兼顾到广大低技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不仅需要考虑单一要素的收益状况,还应该兼顾到所用要素的总量收益状况。近年来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和“招工难”问题,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因为与此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就业难”问题。当然,一部分企业实现价值链的攀升,不仅应该而且有条件。事实上,很多企业因此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是,总体上看,在现阶段,把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作为现阶段外贸转型发展的方向,条件还不具备。

三、外贸发展的产业选择: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

贸易是流,产业是源,贸易的转型发展本质上依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学术界和理论界不少同志认为,中国外贸在面临要素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约束下,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而将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乃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说,基于企业版“微笑曲线”的观点认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就是要努力摆脱低端陷阱,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那么,产业版的外贸转型发展观点则涉及到中国未来外贸发展的产业选择。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基本判断:就目前中国产业发展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及其现实阶段而言,是否应该放弃所谓低端的传统产业,转而发展所谓资金技术密集型乃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或者说,中国产业发展是否已经到了全面向高端产业升级的临界点?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是否不再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等产业乃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外贸的竞争力是否要寄希望于高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