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端午节改进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6 16:06:57

端午节改进建议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1)

健康吃“粽”有窍门

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掌握好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注重高纤: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详读营养标示: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端午节如何健康吃粽子二:

端午节沏杯茶

粽子好吃,可吃多了就会引起各种肠胃疾病,那么有什么可以帮助它消化呢?下面这些助消茶可以作为食用粽子之后的养生饮料,帮人们减轻肠胃负担。陈皮二钱、麦芽二钱、佛手柑三钱、山楂三钱、乌梅一钱、甘草一钱半,这样一帖的药量,可以煮约一公升的开水,当养生茶饮用。

陈皮具有促进食欲的效能,对中焦气滞、食欲不振等症具有很好的功效。它可以免除吃过多粽子所产生的胸闷、中满、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其实陈皮就是橘子皮,以存放的时间长、陈久者为好,所以叫陈皮。广州产的橘子皮较好,故又名广陈皮。

佛手柑又称佛手,味辛苦酸,性温。主要功用是理气和中,舒肝解郁。本品适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胃痛、胸闷肋胀、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它又可以治疗肝气郁结而致的胃脘痛,当然也可以以其挥发油的功效,来促进消化。

麦芽是常用的养生茶来源,很多人会在夏天煮“麦茶”来喝。麦芽味甘,性微温。有消食开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面果实积滞;能助胃气上行而滋脾健运,使浊气下降而除胀宽肠。要注意的是,麦芽以炒焦使用,对消食化积的作用最大。

山楂酸而破泄,消积散瘀,善于消肉积、症块,并能行气活血。焦麦芽、焦山楂合用,能互相增加其消食导滞的能力,常用来作为促进消化、消减脂肪的药物。有研究指出,山楂能够减少血中三酸甘油酯的含量,且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对于消脂与预防心绞痛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乌梅、山楂皆有酸味,但乌梅酸而收涩,敛肺涩肠,本身的酸味更可以促进津液产生,减少腹胀饱食感。

端午节如何健康吃粽子三: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十说资料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3)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十说资料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4)

今年9月25日(星期二)中秋节,山东潍坊全体市民过得很欢欣,因为市政府在没有得到中央红头文件的前提下,独立决定将9月22日(星期六)调到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休息。消息传来,人们普遍叫好,说这凸显了人性化管理,让市民能在中秋节回家与亲人团圆,过一个祥和的传统佳节。

对此,我举双手赞成。在中国的传统佳节里,中秋节的地位很高,仅次于春节。它起源甚早,早在周朝中国人就有祭月活动。到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中秋节的活动更为热闹。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家庭团圆的内涵。除了汉族,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也都过中秋节,中秋节的风俗也传到了中国周边各国。

在韩国,中秋节放假3天,他们利用假期祭祀祖宗、探视父母、阖家团圆。一个源自中国的节日,被他们演化为民族最重大的日子。七八年前的一天,我在首尔发现马路上人很少,有些商店也关门了,一打听原来是中秋节放假,数百万人离开首尔回老家了。据说这一天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韩国人都在回家的路上。

【韩国端午祭冲击波】

说到韩国,我不得不要说到韩国的“端午祭”事件。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来,中国人群情激愤,认为端午节发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怎么可以被别国申报呢?

曾有专家学者提出过一个所谓的“折衷”方案,要与韩国一起联合申报。当时我就认为别人肯定不会与你“折衷”的,提出这样建议的人是十分幼稚的。于是又有中国的专家学者表态,说被别国申报,这也无妨,反正是“人类的”。还有人声称,韩国的“端午”与中国的“端午”有不同之处,今后中国照样可以申报。

我认为,以上种种的说法都是无济于事的。既然韩国已经申报成功了,今后就不会再允许有与“端午”相同字眼出现的,这是具有排他性的。要紧的,不是再隔靴搔痒,应当举一反三。

【“极左”害了“传统”】

韩国申报“端午祭”,确实震醒了不少中国人。人们开始认识到,原来即使是中国老祖宗发源的、原创的,你自己不热心,一不留神就会被别人“拿”走的,包括向联合国有关组织申报“遗产”。

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人长期处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经济上也很穷,很多民族传统节日离近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近一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对于传统节日常常茫然无知。比如,一到中秋节,大家就争相购买越来越贵的月饼,将一个很雅的节日,变成了庸俗不堪的“月饼节”。很多地方热衷于大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节”,没有文化传承与根基,但却浪费了很多钱,大多不了了之,对于民族传统节日,却少有热情。这次潍坊市政府的决定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举措。

2005年端午节,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北方采访,被采访者中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节日。很多地方“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形式都消失了,这是传统节日在中国遭遇的尴尬。

【“忽视的”与“重视的”】

就在我们忽视、遗弃传统节日的年代,韩国人在行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韩国有识之士指出,这将会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于是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遗产受到保护。1962年,韩国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

1960年,韩国一名教授要求国家确认江陵市的“端午祭”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1967年正式被批准。至今韩国的国家无形文化遗产共有100多个。获得批准后,祭奠活动特别是民间艺人,都会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援助。

如今又有消息说,韩国可能在准备申报“祭孔大典”了,而亚洲其他国家也要对“春节”等进行申报了……

难道我们还要“坐而论道”吗?作为中国人,你能坐得住吗?!

【只欠东风……】

我认为,端午节、中秋节等都应当放假。民族传统节日对于本民族的凝聚力等的一切好处,是众所周知的,毋须赘述的。其实,人心的向背已经有了: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5)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乌丙安依然乐此不疲地奔波在路上。然而发掘的欣喜过后往往伴随着的是无奈与失望。当专家们发现了一批批民间文化瑰宝亟待保护时,闻讯而来的某些当地官员往往把这些当作了开发赚钱的“摇钱树”。“今年春天我们去暗访了那个自然村,走到村口就看到很多小轿车,村民家家户户虽然都富了,但是许多文化生态被破坏了。我们的普查速度赶不上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啊。”乌丙安皱着眉叹息道,“长期奔波的劳累倒是其次,最让人寒心的是,很多时候一腔热血去保护遗产,有的领导根本听不进。我曾给一些部门上课,下课后一起吃饭的时候,一些领导就很直率地跟我说,你讲的东西不实际,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开发赚钱。”

几多欣喜几多愁,这种复杂的情绪一直渗透在乌丙安多年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征途中,也将会贯穿在他未来的奋斗中。不过,即便遭遇了种种磨难、挫折,他依然不改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赤诚;眼前的他,虽白发苍苍,但目光依然深邃坚韧且充满激情。

民俗学界的诸多“第一”

1929年,乌丙安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蒙古族家庭,从小就酷爱民族民间文学艺术。1949年,考入天津河北师院读中国文学。1953年,乌丙安被校方推荐并自愿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拜在我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教授门下,成为新中国首批研究生。毕业后他被高教部分配到辽宁大学前身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56年8月他完成了近18万字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编著,被高教部确定为新中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高校交流教材内部铅印出版。(附言:这本书1980年已经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了。)

然而,正当他崭露头角,准备一展宏图的时候,整风反右运动开始了,民间文学课遭到批判,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科”被剿杀,乌丙安也被打入劳改队。紧接着,“四清”、又将乌丙安推入无尽的劳动改造,经受着残酷的磨难。直至粉碎“”后,1978年秋,49岁的乌丙安方才返回阔别了20余年的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学岗位。

返校后不久,乌丙安就听到背后有同事为他惋惜:“20多年的不断挨整,把一个当年才华出众的青年学者毁成了一个年已半百的老人!可惜啊,可惜!”然而,乌丙安并未在同情声中沉沦,很快他展现了让同事惊叹的学识和思想。“作为一个民俗学者,不幸中的大幸是在多年的农村艰苦生活中,有了三千多个田野工作日,这是今天用多少经费和精力也难以得到的宝贵财富。”在那里,乌丙安结识了农民、工匠、艺人甚至巫医神汉等各类人物,由此对民俗传统、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了最真切的了解和最直接的参与。“我几乎忘记了自己屈辱和艰苦的境遇,相反却如饥似渴地采集了300多万字珍贵的第一手民俗资料,为未来的事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积累。”

50岁之后,乌丙安在民俗学事业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1978年12月31日除夕夜他在北京撰写了《重建中国民俗学的新课题》大型论文,提出一系列有关民俗学建设的重要建议,引起很大反响,被认定为当代民俗学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1979年11月他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会上代表12所大学的民间文学教师宣读了恢复民间文学专业教学的倡议书;同时,被选为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1981年3月乌丙安所在的辽宁大学领导批准他正式跨系科开讲《中国民俗学》课程,成为新中国高校文科首开《民俗学》课的大学。

1983年2月乌丙安被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教授。6月,他的《民俗学丛话》一书出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了简评,称此书为“我国第一部民俗研究书”。1984年起,乌丙安历经6年主持编纂了具有开创性的民俗工程《中国风俗辞典》,被外国学者和海外侨胞评价为“了解中国第一书”。之后,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一书被老一辈民俗学家撰文评为“根据中国材料撰写的、系统阐述民俗学基本理论的第一部著作。”70岁时乌丙安完成了《民俗学原理》,与之前的《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一起被界内称为他学术道路上的“三级跳”。 在此期间,他还连续出版了《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萨满世界》、《民俗文化新论》、《生灵叹息》、《日本的家族与北方文化》(日文版)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百多篇论文。

“多年来我从事民俗学基本理论的探索,学术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更新和调查采录实践,我力求把民俗学的现象既和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又和深层的文化观念结合起来,力争把民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乌丙安解释道。

奔走在“非遗”保护的路途中

除了笔耕不辍,乌丙安还徒步万里,既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奔波,同时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非遗事业的发展。2002年底,一次由国家文化部组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有联合国官员和国际、国内顶级专家参加的,关于人类和非物质遗产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乌丙安被邀请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并致闭幕词。在闭幕词中,乌丙安直率而尖锐地对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一直坚持的规则:“文化大国小国一律平等,两年只能申报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强调:“在国际政治上,国家大小一律平等,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文化上,大小国家的发展从来就是十分不平衡的,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异常丰富,申报额度应该以优秀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质量和数量为依据裁定。现行规定是一个歧视文化大国的不公平的规定,应该修改。否则的话,中国最优秀的世界级遗产恐怕几百年以后也申报不完。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充满激情的5分钟发言赢得7次掌声。这个理念也促使中国后来在首次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时,调整了规则,让不少中国的非物质遗产绕过漫长的排队等待,直接进入世界非遗项目的大家园。

会议结束后不久,2003年1月18日中国国家文化部首次聘任包括乌丙安在内的两位专家共同参与指导,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政策。2004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中国非遗保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时,乌丙安被国家文化部聘请担任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肩负起国家非遗保护的重要指导工作。

“2004年,我参与了在北京举行的对包括端午节节日民俗在内的民间文化保护项目进行筛选的工作,但最终确定的39个试点保护项目中没有端午节。没有一个单位想到申请保护这个。”乌丙安回忆道,然而正在此时,乌丙安接到韩国江陵市市长发来的邀请书,邀请他参加江陵市庆祝端午祭的典礼,韩国要将端午祭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韩国的端午祭让乌丙安印象深刻,原汁原味的典礼仪式和炫目的传统歌舞,彰显着韩国人对端午节的历史尊重和人文理解,同时又让他为国内的申遗进展焦急不已,他连夜给文化部两位部长各写去了一封特快专递信。在信中,乌丙安紧急建议关注友邻国家申报端午节世界遗产的举动,同时赶快启动我国端午节节日民俗的保护项目。不久,《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都刊发了乌丙安紧急呼吁的文化信息,引起轰动效应。乌丙安在一天之内接到了300多个电话,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蜂拥而至,将他推向“申报端午”事件的风口浪尖。

回忆起当时的争议与非议,乌丙安平静地说道:“我是希望我国能尽快认识到与他国在非遗保护上的差距。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在1967年就被批准为部级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而予以保护。但那个时候在中国是不许过传统节日的。而且联合国规定,只有先成为部级遗产才有资格申报世界级的。”在乌丙安的推动下,2006年我国正式批准湖南汨罗端午节、湖北秭归端午节和江苏苏州端午节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予以保护。经过几年来全国上下的努力,我国端午节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功进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现在国内已有不少遗产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但也存在着过度开发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乌丙安:确实有过度开发的问题,像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就开发得太厉害。在国际上,若开发过度达到2至3倍的话,就有可能被撤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要开发,比如祭祖是中国传统非遗项目,但是不能开发,有的地方天天祭祖,每天都卖票,那祖先就变成消费品了。非遗法规定非遗保护是公益性的,不是变成开发创利的GDP。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遗产的价值主要是精神价值,是重要的软实力。所以在使用非遗时,我们要尊重其形式和内涵,非遗法规定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非遗保护已经进入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时段,非遗保护的成败也决定于这个阶段。

记者:如何更好地合理保护呢?

乌丙安:去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一书,其中多处阐述了科学保护的多种理论与方法。其中也关注到,这些年挖掘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散落的,单项的,因此只能一个个项目去保护,但这是初级阶段,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保护必须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应该按照现在联合国提出来的,极力保护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离不开大的文化活动,要重点去保护那些节日、庙会活动,而不是仅仅保护几个人跳舞或唱歌,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进行整体保护。包括要保护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到整个古镇,甚至是县,把文化空间扩大,整体保护,既有自然生态的保护,古代文物的保护,又有社会环境的保护,还可以跟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形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最近这几年我们集中在做这项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另外,这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越来越受人重视。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展了生产性保护的展演,现场可以买卖交易,很受欢迎,这就是合理开发。当然,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遗项目,才能生产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任何对非遗项目的曲解、损害、粗制滥造、胡编乱改等做法,既达不到保护遗产的目标,更难以创造出文化产业的精品。

记者:如今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但在其文化内涵的弘扬方面还不太重视。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项目部于2019年5月20日召开“五一、端午”自查自纠工作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单位相关文件精神,对自查自纠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各部门、工区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全体干部员工要认真领会精神,严守纪律,互相监督。

二、结合回头看工作,认真落实自查自纠工作。按照公司要求,对项目部元旦春节期间公司纪委《整改通知书》问题积极进行“回头看”。认真对照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确保廉洁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了自觉性,切实抓好“五一、端午”期间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紧盯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工作,针对典型问题,认真排查。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老问题和隐形变异新情况,履行好日常监督职责,切实做到监督常在、长抓不懈。

三、严格落实业务用车管理规定。业务用车外出必须填写车辆使用登记表,建立单车台账,每月严格核算费用,杜绝任何形式的公车私用。

四、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公司24小时领导带班应急值班制度。每月编制值班表,要求值班人员严格遵守交接班规定,坚守岗位,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突发情况能按照应急预案及时上报。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7)

·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办好端午文化节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秭归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部级的端午文化节,实践证明,办好端午文化节,是更好地宣传秭归、推介秭归,让世界了解秭归、让秭归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是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契机,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深化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秭归跨越赶超、科学发展的大事要事、好事喜事。我们要精心筹划、精巧构思、精致打造、精彩展现,力争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办成精彩、难忘、成功、节俭的盛会。我们要通过端午节的成功举办和持续开展,做旺秭归的人气,做大秭归的名气,做浓秭归的文气,做活秭归的财气。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经国家清理和规范节庆活动领导小组批准,将在秭归长期举办的国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动。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由文化部和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国家部委领导,港澳台相关人士,省、市领导及省直、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参加开幕式。这是展示秭归形象、扩大秭归影响、提升秭归美誉度的最佳时机。

我们要看到,端午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秭归有地缘优势,有历史文脉优势,但是对端午文化品牌的打造,无论是从文化内涵挖掘、文化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动等方面来看,我们还做得不够好,特色还不鲜明,品牌还不够响亮。而国内许多城市如浙江的嘉兴、广东佛山等对端午龙舟文化的挖掘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要形成这样的一个理念和共识:“世界端午看中国,中国端午看秭归”。要在这样的理念下,创新有秭归特色的端午节庆文化。要尽可能地调动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秭归的一切力量和智慧,甚至全国的才智,共同来为秭归特色端午出谋划策。只有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走向世界。同时,我们要加强世界各地知名端午城市与秭归的紧密联系与友好合作,让秭归端午发源地成为世界的声音。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秭归端午文化扬名全国,走向世界。

当前,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在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八条规定”的前提下,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从秭归发展的全局出发,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下决心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把端午文化节办好,目的是把秭归的文化旅游业进一步推向前进,使秭归文化旅游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通过节会进一步扩大秭归影响,树立秭归形象,以节庆促进各个方面事业的发展。

现在,____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总体方案已经敲定,这个总体方案是前期筹备组反复征求意见,认真谋划后形成的,内容详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行动统一到这个总体方案上来,认真学习研究总体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执行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把此次端午文化节办成一届雅俗共赏、精彩纷呈、令中外来宾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文化盛会。

二、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确保端午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一)要抓紧做好具体筹备工作。端午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已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根据总体方案迅速制定各项活动的执行子方案。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倒排时间,把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天。二是迅速加大对上争取和协调工作。要抓好对上活动衔接,力争早日得到文化部、省政府批复文件和对本届端午文化节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措施,便于尽快转入实施阶段。同时,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弥补本届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切实做好联络接待工作。参加端午文化节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层次高、人数多,联络接待工作要做到科学安全、热情周到。联络接待工作由县委办公室牵头抓总,县政府机关事务局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统筹做好联络接待工作。

(二)要搞好迎节庆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要将办节与项目建设、城市整理相结合,与文明县城创建相结合,按照“绿、洁、畅、亮、美”的要求,确保建成一批文化、旅游、交通、城建、园林等项目,使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为端午文化节营造一流的节庆环境。5月份要集中开展好市容环境的整治,住建局要大力开展城市道路沿线景观绿化、建筑物综合整治、灯光亮化、围挡设置整治、店面招牌整治工作,城管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各相关部门都要想在前,抓在前,抢时间,抢工期,抢进度,确保端午文化节顺利举办。

(三)要大力宣传造势。要坚持“全媒体、广覆盖、大影响”,为端午文化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城管局和相关单位要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区各主要道路、公园广场布置广告宣传牌,为端午文化节营造简朴、热烈的节庆氛围。宣传牌和

标语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到位,同时要做到多而不乱,精而不杂。要坚持两个宣传主战场一起抓,一是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要组建宣传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辟专版、专栏、专题;二是要积极调动县内外新闻网站、知名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参与端午节宣传,加强议题设置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端午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和节庆盛况。(四)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逐一排查全县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治安综合治理。要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治事故隐患。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节日气氛。公安、交通、旅游等部门要对车站、码头、机场等重要窗口进行专项检查,严格规范交通秩序和客运经营秩序。

三、强化责任,统筹协调,确保端午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个工作组的牵头县领导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各工作专班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或主管领导通报相关进展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协调解决。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8)

2021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1】今天的庆端午节趣味活动在上午10点如期举行,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活动圆满的结束了,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

我们工作人员和小职员们八点就到场地处布置,布置舞台、吹气球、摆放座椅、弄好音响设备、给表演者化妆、进行彩排等。把音乐放着的时候,就陆续有居民过来,九点半的时候我们让小志愿者给社区居民发心家园社工的资料。

十点的时候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由工作人员讲解开场白,并简单的介绍心家园社工机构的相关信息。接着是由我热身游戏——有错你就说,接着是表演环节、互动环节、表演、互动、集体合唱、爱心墙环节、给大家发小礼品、最后是大家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和小志愿者们帮着收拾场地、打扫卫生。一起快乐一起劳动,真正的体现了共度快乐端午。

下午三点到四点半的电影播放也顺利的举行,小朋友、老人和社区居民到电影播放室欣赏电影《举起手来2》带来一阵一阵的笑声。并且大家还建议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播放电影的机会。

活动按着计划顺利的完成了,活动结束后我们向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志愿者了解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感受。引来社区居民的不断夸奖,社区居民各个都面带微笑,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也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并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活动中,参与者都积极的表现,观看着也认真的欣赏并不时的带来掌声。我们工作人员和小志愿者们也投入到活动中,为大家带来无限的快乐。

营造了端午喜气的气氛,把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增进了社区居民间的交流,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小志愿者主持活动流程并让每个人负责一个节目,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增强了自信心。锻炼了居民尤其是参与活动和表演的居民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小志愿者们得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且为我们心家园社工机构在社区做了宣传作用,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我们以后工作的信心,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

虽然我们的活动圆满的结束了,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活动前期的准备不足,活动物资不够充足,例如:活动的音响和话筒设备出现问题,只能用小蜜蜂代替,影响了活动开展得效果。前期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仍然有一部分居民尤其是距离活动中心较远的居民不知道该活动,致使到来参加活动居民不是很多。人员的不足及分工不够明确,由我主要负责活动的互动环节,另一同事负责摄像,一个志愿者照相,在发放礼品,观众席,备演席,物资准备上缺少人员。在志愿者工作上,事先没有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致使活动时有些纷乱。客观上,由于天气原因,气温越来越热,没有做好防晒的设施准备,居民在中途有一些就离开了。

经过此次活动开展,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了经验教训。不管以后是什么性质的活动,都应该在活动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活动内容的准备、物质的准备、人员的分工安排、场地的布置、活动的宣传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汇总,要不断的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场面等各方面的能力。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活动,但是在我的工作上和个人的成长上带了很多的启示。虽然为了这个活动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认为是值得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这也使我更加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2021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2】根据_区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节日氛围,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_路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群众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策划,积极开展宣传

_路社区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将此次活动作为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责任落实,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在活动开展前,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向辖区居民进行了广泛宣传,在辖区内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二、开展缝制香包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x月_下午,_路社区在居委会办公室举办了“大家缝制香包”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齐动员,有的从家中带来了彩线、布料、针、顶针、剪刀、小珠子等原料,有的从裁缝店要来了各种各样的花色边角布料和棉絮,有的上街购买了香草,居委会还邀请了辖区居民九人来社区,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缝制香包。大家欢聚一堂,谈笑风生,齐动手,穿针引线,用各色布头包上香药,缝制自己喜欢的五彩缤纷的香包。不到两个小时,个个小巧玲珑、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香包呈现在了眼前,有红辣椒,大南瓜、小柿子、杏胡、梅花、小香袋、各种小动物等等。同时在x月_日和_日来居委会办事的居民分别赠送香包一个,相互之间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同时建立了深厚感情。

三、开展送香包、送粽子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x月_日上午,社区领导和民政助理分别带着香包和粽子,走访了_x小区空巢老人_x和_x小区空巢老人_x家,并和老人们一起唠唠家常,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进行了一一询问。向他们表达节日的祝福,让他们感受身边的关心和牵挂,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使大家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全民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鉴定了基础。

2021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3】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根据省、市文明办的要求,_区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全区各镇街管委会、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

一、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为使活动既能取得广大群众的响应,又能突出主题获得成效,5月10日,区委文明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对全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关键在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挖掘文化内涵,同时要注意突出群众性以及丰富活动形式。区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和各镇街管委会、区直各部门、各学校根据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合实际又各具特色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

二、活动精彩,内容纷呈

1、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区文明办、团区委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着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验中学举办“实验之春”歌咏比赛,在活跃节日氛围的同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实验小学、白塘中心小学等校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主题团队会,设置“话端午”专题广播,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等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各中小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活动比赛,通过征文、朗诵、演讲等方式,传承民俗文化、唱响爱国主义歌曲,抒发爱国情怀。

2、注重加强关爱慰问志愿服务活动。

在端午节期间,_区深入开展关爱困难家庭、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区总工会、民政局及区妇联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与巾帼志愿者带着粽子和咸鸭蛋,来到延宁社区、江口社区孤寡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与他们聊天谈心,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区计生局组织文明单位,深入15户失独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为失独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祝福。结合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区残联发动全区开展助残、助困、助医、助就业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40余名贫困截瘫或重度肢残者赠送轮椅,发放近20多万医疗救助金,活动以关爱弱势群体、志愿热心助残为主题,彰显着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社会正能量。

3、注重丰富节日文体娱乐形式。

端午节期间,全区广泛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的端午活动吸引了居民踊跃参与。区文广局在荔州广场举办庆端午节广场舞展示活动,现场进行健身操、功夫扇、太极拳等节目的展演,还举行了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比赛,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国欢镇结合“邻里节”活动,开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识猜谜、健身操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洋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宣传端午知识活动;区教育局与卓坡社区共同举办“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邀请儿童父母一起参与,通过“包粽子”、“送香囊”、“作图画”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据统计,端午节期间,全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近20场,参与群众6000余人。

4、注重清洁社区环境卫生。

节日期间,_区结合全省文明城区考评和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两项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动社区群众打扫扬尘,清除卫生死角,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在全区营造了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城区各镇街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城管队员和青年志愿者积极发动群众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不良行为进行整治,使社区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注重总结,务实求效

本次端午节活动,_区坚持贴近群众,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广大干部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发挥重点阵地作用,各个中小学、各个街道、乡镇均有典型活动,发挥辐射作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注重材料收集,将活动开展的方案、资料、图片等信息收集归档,方便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使我区组织相关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2021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4】为切实贯彻落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承载端午节所蕴含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核,增进社区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庆祝传统节日的良好氛围,我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端午节庆祝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社区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讲文明·树新风和献爱心等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我社区利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及群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进行慰问,赠送了端午节礼品,同他们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社区结合认真开展端午节除尘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净化在机关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在本次活动中,香榭里社区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和强化作风建设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为争当"文明卫生城市创建者"这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021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5】又到粽味飘香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挖掘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涵,引导居民更好地了解、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传承节日民俗,营造节日的良好氛围,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端午文化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社区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积极组织社区社区居民,以诵读《离骚》中的经典诗句,讲《屈原》故事等方式,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广大群众了解端午节文化,在活动氛围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端午节前后,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民俗文化活动,通过闽剧表演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三)广泛开展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送温暖”、助困爱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困难老人送去慰问金、粽子等礼物,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与_x司联合给过生日的老人买蛋糕和鲜花庆祝生日。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9)

近日,律德启先生撰文为供货商提出了几点对策:

1.在促销谈判时,大业务人员要寻找出各种理由来控制或压缩终端提出的“前三后七”,掐住源头。

2.严格促销起始的切换管理:要熟悉终端的管理流程,清楚终端从收货到上货以及条码价格更改之间的时差,尽量不给终端高价销售留下时间。如终端是在10日开始特价促销,其价格更改是在9日的17:00―18:00,上货一般安排在下午的15:00―16:00,加上仓库手续的办理,产品送达时间最好安排在9日上午或8日―上午,不要提前。另外,在供特价前最后一批正常价格产品时,要尽可能多压货。

3.在促销期间,最好抽出两三天时间来统计实际销量,以此评估促销期间的总体供货量。

4.严格促销终止的切换管理:按照预计的评估量,对促销终止前的最后一批供货量讨价还价,总体供货量尽量不要比实际销量高太多。

5.平常要有小恩小惠和经常性的沟通,维护好终端客情,求得终端采购的谅解和支持。

6.将促销活动规范化,作为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避免其为片面追求销售量而与终端商串通一气。

销售人员执行政策时如倒不走调

冯启先生近日撰文指出,销售人员要在执行政策时不出差错,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很多销售人员认为,无论是市场部还是销售部,下发的关于区域市场的执行方案都是凭蜻蜒点水式的调研或干脆是闭门造车。于是他们往往抵触,也可能私自更改,对繁杂的监控表格更是草草填写或造假应付。事实上,这样做往往最危险,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会牵连主管经理或驻外经理,严重的还涉嫌经济问题。

所以,无论是促销方案、市场调研,还是产品推广、上量工作,销售人员一定要深刻理解方案内容,比如多与市场部或方案制定人沟通,加深对方案的理解。如果直属领导有意改变方案,销售人员一定要力劝其征得市场部同意,原则问题的修改一定要经审批部门授权(最好是书面授权),以免日后费用无法报销。

二、在执行指令或方案(尤其是口头指令)时,销售人员要尽量坚持“事前有确认,中间有汇报,结束有总结,事后有建议”:

1.接到方案或指令后,迅速确认并简单复述核心内容。

2.对一些有异议的环节和准备工作及时咨询、确认,并形成决议,把整个方案的环节和流程都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合理安排好物料、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工作。

3.执行政策和方案过程中,要及时汇报进展情况和突发事件,让设计和发令者随时掌握动态状况。

4.在执行完上级领导颁布的政策和方案时,要有经验总结和情况汇报,并对今后类似政策的执行方式提出建议。

三、公司上级领导的动员令,比如要求提高铺市率或月末压货,往往是在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基层销售人员要重视,并积极响应号召。

堵截销售经理的“灰色收入”

销售经理的“灰色收入”,令很多管理者束手无策。艾育荣先生近日撰文提供了几点新措施:

1.拦截交际和客情费用的漏洞。

请吃饭、给回扣,由于单次费用额较大,销售经理做起假来比较轻松。老板无法找客户核实,只要搞定了客户,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申请表、报销单或限制额度,几乎都成为摆设。

笔者建议,交际费用与销售额的增长挂钩,比如上个月销售增长是M%,而这个月销售增长了N%,那么交际费用的额度=上月交际费x(1+2N%);如果这个月销售额0增长,那么交际费用的额度=上月交际费x(1-M%);如果这个月销售额负增长P%,那么交际费用的额度=上月交际费x (1-M%-2P%)。

而回扣等客情费用,则可以暗中建立客情数据库,把每一个索要回扣的客户输入数据库。当销售经理申请客情费用时,对照库中的数据。如果有明显的出入,则证明销售经理可能做假。

2.拦截渠道费用漏洞。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10)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端午节改进建议篇(11)

____年4月30日至6月22日。

1、执行节日期间公务用车封存停驶规定情况。除值班应急车辆外,其它公务用车应统一回单位封存停驶。确因工作需要使用封存车辆的,必须严格手续,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和备案后,方可使用。

2、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利用工作或职务之便,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作为机关或个人交通工具。

3、公车驾驶人员遵章守法情况。重点检查驾驶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文明行车。

4、严禁公车私用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公车送学、公车探亲、公车游玩以及使用公车参加非公务活动的情况。

5、公职人员杜绝酒后驾驶,尤其是酒驾公车的情况。

6、各单位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台账。

1、重点检查。对娱乐场所、酒店、旅游景区、中小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重点检查。

2、实地走访。利用节假日进行实地走访。

3、随机抽查。非工作时间对各单位公车封存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检查车辆去向。

1、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五一端午期间公务用车管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本单位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工作的严格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