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理学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6:01

生理学研究

生理学研究篇(1)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况

2.1课程结构与内容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比较短,目前各院校没有统一的课程结构模式和课程内容,多数是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模式[3]。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主要是学科式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由三大模块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如哈尔滨医科大学科学学位课程设置的公共必修课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学术交流与科研写作等;专业课则根据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有护理教育学、卫生政策学、护理研究方法论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启动晚,其课程结构和科学学位类似,如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除公共必修课外,还有专业基础课,如护理理论、高级健康评估、病理生理学等;还有专业及选修课,包括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老年护理与实践、高级护理实践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课程模块类似,并且公共必修课多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英语等,但是专业课和选修课侧重点不同,科学学位课程内容侧重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临床实践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尤其注重临床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课程实施

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多数是与医学其他专业一起上课,采取大班集中授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第二军医大学则比较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上课,教学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李亚洁[6]指出,研究生临床教学可采用自主学习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项目作业法、专题讲座法、录像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如角色扮演、病例汇报、读书报告、分组讨论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施形式比较灵活,学生自主性比较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指导作用的特点,即以“导”、“研”为主的教与学。

2.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保证护理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估主要是由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与医学教育评估一并进行,且与医学教育评估执行同一评估标准和方法。

3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培养目标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体现培养目标中要求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特点。秦永杰等[7]经调查访谈指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国内虽然规定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培养目标,但只是笼统地要求具备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和临床护理方面的能力,没有进一步量化和标准化,整体还是缺乏统一性、专业性[8]。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2012年张文文等[9]应用Delphi法对33名专家进行调查,得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主要培养临床高级实践者,应具备人际沟通能力、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等,这与2011年王泽玮[10]、孙宏玉[11]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具体,主要是培养临床专业型人才。据美国护理大学联盟最新公布的《TheEssentialsofMaster’sEducationinNursing》中指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除了要具备所有医务人员应有的五大核心能力外,还要具备九大知识和技能:具备从自然学科到人文学科的实践背景、组织领导能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促进学术成果应用于实践、掌握信息学与卫生保健技术、参与健康政策的制订并倡导其实施、能够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进行临床预防以促进人群健康和具备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护理实践[12]。借鉴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可尝试构建以角色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主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品德、知识和素质3个结构上分别制订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还要重视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并明确指出要具备的各项能力。

3.2课程资源匮乏

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3],汪健等[14]指出:国内部分院校护理学研究生课程种类比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差别不明显,有的课程内容几乎和本科阶段的内容相差无几,课程内容相对落后,缺乏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知识和信息。国内学者李芳芳等[15]对上海3所院校在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专业课程资源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数量和课程满意度均较低。

3.3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

研究生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16],而课程内容是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设置的。但是国内多数护理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是相似或近乎相同的[5]。李春玉[17]指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设置对于护理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没有侧重,课程设置没有支持各研究方向,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李芳芳等[15]调查指出: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均提出了要设置与自身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课程的需求。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学位的增设,要求细化专业方向,构建匹配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方向的设置势必要逐步规范完善,课程设置内容不仅要凸显护理专业特色,还要体现专业方向的不同。

3.4课程设置不能反映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不同

课程设置应该围绕教育的哲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角色胜任力为根本进行设置[18],反映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和标准及社会的需要和期望[19]。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培养模式各有特点,但是他们的培养都是以达到某种专科能力为目标[20]。胡翠环等[5]指出: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目前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性:不管是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对此,国内专家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2012年,谭静等[21]分析了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核心能力与知识要求为指引,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按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开设专科疾病与护理学课程,根据专科特点安排培训内容,突出专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症状管理。

生理学研究篇(2)

一、 相关概念的内涵

Gerstein, Marc Saul在1971年首次将心理契约引入到学校的学生管理中。他们认为个体期望的集合和组织的回应( responses)组成了“心理契约” 。因此,学生心理契约即学生期望的集合和学校的回应。

这个定义只是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概念简单地移植到学生心理契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在此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学生心理契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对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Marian Allen Claffey和Ned Scott Laff(2002)认为心理契约是学生与学校相互之间的义务和责任的信任,是一个强烈的情感度量,承诺不仅仅是提出对未来的意向,诺言也是希望的表达,提出诺言和接受诺言是真诚地交换信任。从学生德育的角度来看,郎晓芳(2002)指出德育心理契约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间的期望知觉及对自身义务的自觉感知等一系列主观信念的集合。申来津(2003)认为,德育心理契约指德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肖云(2006)认为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也是一种建立在权利与义务基础之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整个学校实际就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套契约体系。

综合各种定义,本研究以Rousseau(1989)和Morrison、Robinson(1997)等关于心理契约的单向关系观点为理论基础,参照肖云(2006)对学生心理契约内容的界定,将学生心理契约定义为学生对其和学校之间的交换协议的信念。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1、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

在对其进行定义后,心理学家对学生心理契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学生心理契约进行测量后,相关学者对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即学生心理契约的维度,它总体上对学生心理契约的成分进行了分类;微观方面即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它描述了学生心理契约的具体要求。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的学者在这两个方面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学生心理契约的维度研究

Gerstein, Marc Saul(1971)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师生之间心理契约所引起的学生适应风格,提出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包括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其中,个体因素是指学生的期望(课程、学院事务、自己的学习、人际关系);组织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群体成员环境(规范)、学术环境、教授的期望(课程、学术研讨会)、学院社区规范。

郎晓芳(2002)认为德育心理契约由学生的期望要约、德育教师的期望要约以及两者对自身的义务感知等三部分构成;按照心理契约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以及德育绩效是明确界定的还是没有明确界定的两角度两水平进行组合,德育心理契约可以划分为亲密型、平衡型、过渡型、疏远型等四种类型。

张丽萍,潘玉驹,嵇小怡(2004)认为“心理契约”的包括:学生与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期望;后勤服务公司对学生的心理期望。

3、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研究

由于本研究参照了肖云对学生心理契约内容的界定,将学生心理契约定义为学生对其和学校之间的交换协议的信念。因此,本研究中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也大体借鉴了肖云的研究成果。

在内容上,肖云提出学校对学生的现实责任包括:先进的教学管理、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备的教学设施、多样自主的学习选择、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完善齐全的后勤服务设施等。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责任包括:在校期间能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养成稳定良好心态面对未来;毕业后,能顺利实现自身价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等。学生对学校的现实责任包括:在校期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能力和水平,维护学校声誉等。学生对学校的发展责任包括:做个好公民,热心为社会做贡献,积极实现自身价值,努力维护和宣传母校声誉,关注母校发展等。

参考文献:

[1]MarianAllen Claffey, Ned ScottLaf.f The PromiseAu-dit: Who’s Promising What To Students[M]. Pre-pared for the First-YearAssessmentListserv

[2]郎晓芳.论德育心理契约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3]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J].教育研究

[4]肖云.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5]张丽萍,潘玉驹,嵇小怡.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

生理学研究篇(3)

Abstract It is shown by study tha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 medical student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se problems have attracted education workers' 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ostgraduates in our Schoo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the medical graduates, analyzes the source and causes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makes a number of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edical graduates in the actual work.

Key words Medical postgraduates;Mental health education;Source;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2007年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已突破1800人,比2001年的427人增长了3.2倍,医学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已经由精英型向普及型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医学研究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这一神圣天职,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笔者拟结合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来源和成因,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加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研究生群体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一些高校心理门诊接待的学生中,研究生比例已经接近50%[ 1 ]。笔者在2年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间,切身感受到部分研究生因面临着种种压力而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我校研究生近两年来也出现一些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事例。2006级一名女性硕士研究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回避回忆研究生阶段的事情,表现出强迫和烦躁情绪,无法继续学习,导致退学;2005级一位博士,由于课题以及家庭原因的压力,出现了焦虑、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无法完成学业,只能推迟一年毕业。

相关资料报道,2002年第三军医大学对该校264名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分析,发现有11.7%的军医大学研究生存在着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2.3%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某医科大学一男性硕士生因长期心理障碍得不到疏导而发展成一种变态心理,装扮成女生窜至另一所高校女生澡堂偷窥而受到相应的教育和处理;2006年3月有关“复旦研究生虐猫”的帖子在网络上也广为流传。一些医学院校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表明,约17.17%的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和偏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国内常模,但优于大学生常模和非医学研究生。此外,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还具有女生差于男生,硕士研究生差于博士生,二年级研究生差于一、三年级的特点[2]。

2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及成因

2.1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 研究表明,学业、就业、经济、婚恋、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及方法、环境适应能力是医学研究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某高校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业,其次是就业、经济、婚恋和人际关系等问题。青年咨询网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影响研究生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就业、学业、情感问题,与本调查结果基本相近。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持类似结论[3]。

2.2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2.2.1 竞争压力大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竞争压力太大。这主要是来自学业、就业和经济压力。从对医学研究生的学业要求来看,医学研究生承担着比其它类型研究生更大的压力。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考试按《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数,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在学期间,有两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合格,经补考合格者,或有一门必修课程考试不合格,经补考仍不合格者,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但不得申请学位。从笔者担任2年来的研究生辅导员经历发现,大部分同学反映学习压力过大,特别是临床学院的研究生,从开学初就每天晚上坚持晚自习。我校每年因为外语考试成绩、课题研究成果、数量,还有学位课程成绩这些硬指标没完成而没取得学位的平均有20多位同学。随着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要求的提高,如研究生必须在统计源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SCI论文,学业压力更大。同时,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矛盾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生人数逐年扩招,竞争随之加剧。而作为学历高的研究生而言,他们承受的经济压力更大,求职的心理期望值也更高。相当部分研究生当时考硕、考博的目的就是为了暂时规避就业矛盾,希望高学历可以换来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当他们刚一入学就会发现就业的竞争逐年激烈,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势必造成他们心理落差,但此时,他们已没有再逃避就业的退路,那些不能正确调整心态、准备定位的研究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多重压力的交互作用下,医学研究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荷日趋沉重,造成了过重的思想和精神负担,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和及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势必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2.2 人际交往范围窄,交流少 调查显示,多数研究生都认为缺乏交流是造成他们心理困扰产生的关键。由于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他们的业务培养和学习大多是采取在各自导师指导下的个别培养办法进行的。因此大部分同学主要是与自己的几个“同门师兄弟”联系交往,或者同一专业的同学会交流多一些。大家整天在医院或者实验室忙碌,互联网的普及又占用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加之研究生的集体性活动比较少,社会实践锻炼机会欠缺,导致了研究生学习相对分散、生活相对封闭,缺乏与他人、与社会更多更深的交流与接触的机会,这样就容易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未婚的同学到了这个年龄,萌生着对异性和情感的渴望。相当一部分已婚的研究生,为了学业不得不与妻子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十分渴求爱的交流却未能如愿,因而也常常感到孤独难耐。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不注重在研究生当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没有开设符合他们特点的体育和心理学课程,使多数研究生缺乏心理调运的理论和技能。不仅如此,少数研究生在平常自视清高,在碰到思想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告诉老师、同学和朋友,而自己又缺乏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导致思想压力很难得到缓解。

2.2.3 应对逆境的能力差 迫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本科应届生直接攻读硕士,或者硕士直接攻读博士,他们在整个青少年时代的人生旅途上是一路鲜花走过来的,没有经历逆境磨练,缺少应对逆境所必备的各种心理素养,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在人际交流及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较差。一些研究生本身的人格并不健全,只会读书,甚至把升学作为自己的避风港。一旦激烈的竞争降临,来自工作、学习、生活和婚恋方面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自然无法适应。若不及时正确调整过来,这时候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就高了,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而情绪不稳,甚至表现出冲动的行为。

事实上,医学研究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是正常的,它与常说的“精神病”等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有自杀、退学等现象发生,但总体来说,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以常态为主。因此,关键在社会和学校都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3 对加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目前国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中没有象对大学生那样提出心理健康的指标,缺少制度性的指导和约束,许多学校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缺乏重视和理解,部分人们认为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的人才,已接受过医学、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因此容易忽视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更重要是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全校上下,包括校领导、各级政工干部和辅导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纠正医学研究生无需心理关怀、心理素质培育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观念的影响,正视少数研究生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把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育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3.2 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着力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级心理健康组织、年级心理健康小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人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负责管理,组织协调研究生学院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导师,通过心理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研究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院级心理健康组织,应由研究生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及研究生导师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应由研究生会牵头组织,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的研究生组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学校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恶性事件的发生[2]。

3.3 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3.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对心理学知识均有所接触,而且大多数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时,特别需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置。一些专家认为,医学研究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要包括下面的内容:对客观心理活动(客观人性)的理解,自我人格的分析和理解,心理危机的干预技术,心理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医患沟通的技术方法,心理诊断的技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健康教育的手段、方法。这些内容,既能满足他们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也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提供实际性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设置上,要注意多样化,如老师主讲、讨论、案例分析、团体开展的心理游戏、心理AB剧、心理自我分析、自我探索作业等等。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院校发现,与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板报、朋辈的同伴教育等形式相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能使同学们受到深入、系统心理健康教育[4]。

3.3.2 开展专门为研究生服务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情况更为复杂,他们的社会经历较为丰富,世故性和独立性更强。以我校研究生的情况为例,从培养类别上看,有非定向、定向、委培、自筹等,从婚姻状况来看有未婚和已婚的,从生源类别上可分成应届和往届的,因此研究生的整个情况呈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的同学所面临的压力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对症下药,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咨询,这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给研究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和他们交朋友,平等对待;第二,结合研究生的身体、年龄结构及所处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氛围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第三,注重对研究生进行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心理训练;第四,心理咨询工作要及时、到位。只有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心理障碍的成因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3.3.3 充分利用网络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注重隐私保护。根据调查表明,当研究生求助于专业人员,他们首选对象是网络咨询,其次是学校心理咨询室、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医院心理科。超过半数的研究生喜欢采用网络或者热线电话的方式与咨询师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咨询。我们要重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心理咨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学校心理咨询室要建立心理辅导热线,利用现代网络完善网上心理辅导。利用校园网开设各种心理栏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自我淤积,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纠正和调节心理状态。

3.4 注重实践经验,提供多种丰富有益的交流机会是解决研究生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 研究生课堂教育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经验,长才干。如利用假期组织研究生开展“三下乡”活动,进行医疗服务实践,或者通过研究生担任住院医师,挑选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组织等实践机会,有意识地增加他们的社会经历,以培养他们在社会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余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使研究生们在学习期间有张有弛,通过文化娱乐活动达到有效的心理调节作用,从而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

参考文献

[1] 唐峥华.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23):357-358.

[2] 邢晓辉,凌朝辉,常军武.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0):86-88.

生理学研究篇(4)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专业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诞生的标志与历史渊源

研究生教育首先诞生在19世纪的德国。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德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洪堡原则的确立。1810年以洪堡原则为办学原则的柏林大学的建立是德国研究生教育诞生的标志。由此肇始,德国大学教育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并深刻影响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对美国的影响最为深刻。美国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于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下简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霍普金斯大学是一所仿照德国大学模式建立的大学,被誉为是“建立在巴尔的摩的柏林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董事会声称:“大学创办的目的,在于为学者探究高深知识营造适宜的环境并提供机会。”[1]霍普金斯大学将大学定义为“研究高深知识的场所”,并建立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教育,首次提出“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霍普金斯大学注重教学的同时赋予大学以研究职能,“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作为办学原则首次在美国大学中获得实现。“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作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最初出现在一所新建的大学中,而不是出现在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早期建立的老牌大学和学院中,是由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等几个因素所共同影响的。首先,19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扩大。19世纪以来的西进运动过程中丰富矿藏的发现、欧洲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熟练的技术人员以及大批欧洲移民的到来等众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促使美国社会走向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增长,城市新兴阶层和企业家们急需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当时的劳动者大体上仍然接受的是重文轻实的传统英式学院的教育,美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状况已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技术应用需要。因此,新兴阶层和企业家们呼吁进行注重研究的工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科学研究和应用性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毋庸置疑。其次,美国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改革不尽理想。面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长期以来遵循英国大学模式建立起来的美国早期大学与学院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随即进行改良,少数院校对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做出小规模发展的改革计划。例如,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提克诺就曾批判美国大学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主张进行教育改革。1826年在他担任哈佛校长之后,为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开设了更高一级的课程,迈出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2]其他大学与学院如耶鲁学院、密歇根大学等纷纷进行改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试验。然而当时大学与学院的改革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培养,而且研究生教育规模狭小,并未能形成系统。最后,留德归来的美国学生积极参与大学和学院的改革。19世纪中后期正值大批留德学生归来之际,他们先后将德国先进的科研理念带回美国。伴随着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留德归来的美国学生纷纷参与大学与学院的改革,如塔潘改革密歇根大学、怀特创建康奈尔大学、艾略特改革哈佛大学等等。除了致力于大学与学院的创建与改革之外,大批留德学生归国后成为了美国新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的主力军。基于上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高等教育转型势不可挡,“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的出现符合时展潮流,是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专业式”取代“学徒式”

德国是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其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学徒制”,即以培养“科学研究的接班人”和“工程或技术的研究人员或专门人员”为主要目标,学生通常以自学为主,大学重视导师的作用,强调学生以导师科研助手的形式参加科研实践与教学实践。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参照德国“学徒式”的基础上,结合了美国的基本国情与本土传统英式学院,进行重大创新,改变德国研究所实验室狭小和教授个人研究的局限,并消除“学徒式”的学生参与和纯理论性研究的偏颇,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对研究型大学的改革与研究生的规模化培养具有深刻影响。

(一)以研究生院为组织体系

为使研究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美国首创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生院脱胎于德国的研究所,以“培养高水平的专门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大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前沿项目主要在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院作为对研究生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场所,对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的培养和先进科学知识积累具有重大影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高一级教育,因此,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既存在合作又存在冲突。研究生院的建立恰恰平衡了这一矛盾冲突,本科生的教师是研究生教师的主要来源,他们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权限较小,仅起到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这既能缓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之间的冲突,又为研究生院和本科生院之间的联系支起桥梁,“避免了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与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冲突,解决了德国大学未完成的历史课题”。[3]

(二)以校—院—系为主的管理体系

在“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中,校—院—系各单位管理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在学校层面,学校设立校研究生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毕业等宏观层面的政策管理进行决策;在研究生院层面,主要由校级研究生院和院级研究生院分院两种形式组成,前者是校研究生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办理研究生管理的日常工作,后者主要负责教师的招聘、学院课程的设置、科研活动事项等工作;在系层面,系所属于学院的下一级,设立系级研究生教学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与科研的各项工作,并考核研究生的课程质量以及科研能力。以校—院—系为主的三级管理体系,使得研究生教育工作简洁明了、分工明确、权责细化,使得研究生培养规模化、规范化,既能保证教授在教学领域与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又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有效地缓解社会对人才输出的迫切性。

(三)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教学与科研

研究型大学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传统。[4]“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尤其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对硕士生与博士生均做出具体的、系统的教学计划,基础知识的授课时数是总授课时数的一半,而专业知识的授课时数是基础知识的二分之一。除课程学习之外,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与实践教育也做出具体要求。即在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前,研究生是不被允许写论文的,学生的论文撰写应当在课程学习与实践教育均完成之后进行,并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议论文选题及其它方面的内容。实践教育阶段即科研阶段,研究生首先从入学开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零散的基础科研活动,而后可以单独进行一段时期的科研活动,或者是加入到导师的课题中进行科研活动。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大量参与科研工作是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特色之一。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教学,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对学生基础科学知识的积累、科研能力的掌握与训练、科研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以一流的教师与一流的学生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其质量高低对研究生教育、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的影响不言而喻。“专业式”研究生教育要求聘请一流的教师,择取一流的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严格遴选教师,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十分关注。学校的荣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研究生教育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对其教师的选聘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研究型大学只有一流的教师是远远不足的,一流的学生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专业式”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积累、科学素养、科研兴趣与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要求,面向全世界招录学生,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学生的视线,又为一流学生的择取扩大了选择范围,进而择取到一流的学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技术专门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等等。

三、“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就———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美国研究生培养创造了组织环境、为美国社会人才的规模化输出创造了条件,进而影响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以“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首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为例,通过其首批研究生录取的成功、研究生教育的成就、引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体现“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首批研究生录取的成功

霍普金斯大学从建立之初便声称要“建立一所大学而非学院”。从历史角度来说,它是第一所以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的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尽管霍普金斯大学是一所新建立的大学,但它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首批研究生录取上,霍普金斯大学不仅招收了美国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更是将生源拓展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其他国家。大学收到了来自46个不同的大学和学院的152份申请书,其中还包括哥根廷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优秀研究生申请人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致于董事会决定将霍普金斯大学设立的奖学金名额从10个增加到20个。首届研究生招录的成功为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起步解除了燃眉之急,更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的成就

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从其首届博士毕业生以及随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上得到充分体现。1878年6月13日,在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短短两年之后,迎来了首届四名博士毕业生,他们分别是亨利•卡特•亚当斯、厄内斯特•希勒、约西亚•罗伊斯和托马斯•克雷格。通过笔试与口试,毕业生们证明了自己对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精通,并提交了他们精心撰写的论文,展现他们拉丁语、法语和德语的阅读能力和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深刻认识。首届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大学建设,亨利•卡特•亚当斯担任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后来去了密歇根大学;厄内斯特•希勒担任纽约大学的教授;约西亚•罗伊斯担任哈佛大学的教授;托马斯•克雷格拒绝了来自哈佛大学的邀请,成为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在博士学位授予的数量上,霍普金斯大学迅速获得领先。截止到1889年,霍普金斯大学共授予151个博士学位,同期的哈佛大学授予43个博士学位和12个科学博士学位,耶鲁大学自1861至1889年则共授予101个哲学博士学位。[5]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写道:“事实上,尽管不是名义上的,霍普金斯大学是一个类似培训年轻教授的机构。”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15年之后,202名毕业的博士中有184名成为了教师,超过了毕业生总数的90%,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美国的大学或学院中任教。

(三)引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首先,新型大学的创办。以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为效仿对象,一批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新型大学逐渐创办起来,如1889年克拉克的创建、1891年芝加哥大学的创建,等等。其次,美国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的转型。尽管这些效仿英国模式建立的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之前就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研究生院的创办,如哈佛大学在1826年率先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然而研究生院却在1871年才缓慢建立。耶鲁学院于1852年正式开始研究生教育并在1872年设立研究生院,但是这些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未能彻底改变当时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唯有当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之后,目光长远的校长们才纷纷参照霍普金斯大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转型。基于这两条途径,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迅速崛起,并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大放异彩,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四、“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作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高等教育至今仍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矗立,正是由于其系统的非凡性:它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成功机构,其中大多数能够长盛不衰;处于这个系统顶端的是一批形成路径、特色各异的高水平大学。[6]这其中,既包括了德国首创,却在美国发展壮大的研究型大学,同时也包括了美国首创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若是没有“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能否获得如今这般成就是不可预见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产生巨大影响,对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一)在借鉴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当前阶段,创新已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要求,“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之类的教育词汇大量出现在政策文件、期刊论文中。基于对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解,研究生教育所需要注重的创新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尽管“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是美国的首创,但同时也是借鉴德国“学徒式”改造而成的。我国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样可以吸取“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与特色之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其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研究生的培养,仅管理上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正确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的方向、检测培养的质量等,也是需要创新的角度所在。其三,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在单独进行科研活动或参与导师课题时更要注重创新精神,以已有的知识为起点,在学术研究与论文撰写上实现创新。

(二)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其看作是进行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基础,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来说,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占据研究生主体的很大一部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期间,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并积极拓展,是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对于研究生而言,特别是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实现专业知识的转变、专业技能的应用、更甚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有学科与专业的结合,是研究生面临的难点。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既为研究生传播了基础知识、丰富了文字阅历、加深了文化印象,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需要,又为之后的科研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

(三)重视教师选聘与学生录取

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既可以转化为大学的声誉,加大学校的知名度,又可以吸引一流的教师和优秀的生源。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跟上大学发展的步伐,空有良好的资源设备没有优秀的教师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教师与学生都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存在与否的关键。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不断进行人才的培养与输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培养更需要重视。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处于重点建设时期,更应当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师选聘政策、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为大学引进一流的师资、录取一流的学生。不断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紧密联系,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作者:孟江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2]王英杰等著.美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13.

[3]殷小琴.美国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继承与超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1):98-103.

生理学研究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77-03

引言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指高校对取得研究生学籍资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即研究生培养院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对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1]。学籍管理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研究生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的重要工作之一。

面对日益庞大的管理群体,如何转变工作观念,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在繁重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做到增强服务意识,以生为本,科学高效地为人才培养、学校决策服务,是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者需要重视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

1.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随之急剧扩大。自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已经连续平均年增长超过20%[2],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数从2004年的2 500余人增加到2011年17 000余人,招生人数增长了近6倍。同时,研究生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生源结构和学历层次更加复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日趋繁重,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不仅年龄差距较大,社会经历各不相同,而且自我意识强;学习和生活方式比较分散,集体活动较少,同学之间的交流相对贫乏;同时部分学生存在恋爱、婚姻、家庭等生活压力[3]。由于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要求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细节和个体特殊情况非常熟悉,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处理和完成比以往更加繁重的工作。

2.管理内容繁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

我国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由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通过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各高校不仅要管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度,通过校内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政、就业等方方面面,内容杂,任务重。

教育部2001年起实行学历证书信息网上电子注册制度,2004年开始研究生学籍进行网上试行管理;2007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电子注册暂行办法》,正式要求高校学生包括研究生进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4,5]。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网络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普通高校学生从入学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变动统计分析、毕业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目前电子注册平台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实现了规范、科学、系统管理,对于规范学籍学历管理行为,加强学籍学历信息化建设,促进依法管理,维护高等教育稳定,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电子注册平台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操作人性化,完善及时有效的协调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进一步全面整合、集成与招生、学籍、学历、就业、贷款以及学费偿还等各相关信息的链接与管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全程信息化。

与本科比较成熟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不同,一般高校内部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处在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到网络化管理阶段的过渡时期[6],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一般采用办公软件进行手工操作,或采用初级网络化管理。与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个性化、培养制度的弹性化,必然带来研究生学籍管理内容繁杂,所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能形成与全国学籍学历电子平台有效对接,甚至与实际脱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常常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一般操作或者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和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操作程序,出现工作纰漏,影响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毕业。

3.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学籍管理人员的角度看,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面向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研究生学籍的学籍注册管理。但事实上,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学籍注册管理、成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学籍信息及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想政治管理、就业等多个科室的管理人员,如何分配管理任务、明细岗位职能一直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和探索内容之一。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往往被拆分成数项内容,分别由多个科室进行管理,仅仅是科室某个岗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以浙江省研究生培养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工作由培养科的管理人员承担,也有部分高校由研究生思政科或是学位办的管理人员承担,甚至缺乏固定的日常管理负责人。学籍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相关科室岗位职能不明确,往往造成学籍工作简单应付和规章制度条文的机械执行,人性化管理无法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学籍管理人员人性化管理所付出的大量解释、引导等工作很少得到回报,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尊重和承认,事业发展空间狭小,因此造成学籍管理人员经常调动。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籍管理队伍不稳定造成的。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管理编制紧张,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与管理队伍人数过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籍管理队伍的职能和稳定性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也无法保证。

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重结果、轻过程的目标考核是目前通行的方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往往难以体现,“以生为本”难以成为事实上的工作出发点和绩效评价准则[7]。因此,学籍管理工作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了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应充分发挥在学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在学生成绩考核中的标准化作用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调控性作用,以适应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人性化、个性化、法制化新趋势[1]。因此,虽然研究生学籍工作量日益增加,工作难度逐渐加大,但在处理学生的各种学籍问题上必须尊重学生权益,以生为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进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服务形式,想方设法积极为学生服务。

然而,“任务导向”、“以我为主”的观念和意识仍然存在于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中。有些学籍管理人员对学籍管理制度缺乏正确理解,有意无意进行违规操作;有些学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学籍管理操作方式不熟悉,造成学生注册信息错误或缺失,影响学生的电子注册与学历电子注册,给学生毕业找工作带来困难;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学籍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不熟悉,学籍异动处理不够严谨;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认识,没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概念等等,给学籍管理工作和研究生正常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同时,学校的一些学籍管理制度和程序往往是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的,存在管理者的主观成分,执行刚性较强,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状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追求简单化,只重视事后“裁判”,忽视事前事中的解释、引导。

二、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对策

1.以生为本,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在学籍管理员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权益出发,这才是学籍管理服务的核心目标[3]。学籍管理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克服“任务主导”的思想,不仅仅只是处理学生的学籍信息,同时要尊重学生权益,重视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与学籍管理员相互尊重、积极互动,让学生了解学籍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完成的学籍管理任务,主动配合学籍管理员完成学籍信息的更新。同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学籍制度对研究生的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合理的框架内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通过灵活、动态、刚柔并济的管理和引导,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

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认真做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前期宣传和组织工作,细化部署、具体指导,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在新生入学等环节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和培训使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广大新生充分认识到学籍电子注册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维权意识;通过编制详尽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类数据获取和电子注册操作问题解答等,从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以及数据安全维护、档案保存等各个方面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规范操作、落实责任,从而保障电子注册工作的如期圆满地完成;做好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以及网上校对工作,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提高电子图像采集的准确性,保证毕业生电子注册顺利开展。

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一整章描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今后十年间“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摆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对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建立信息化相关研究机构,配备高端信息化专业研究人员,借助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与管理理念结合,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符合各高校特点的校内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和工作交流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籍管理效率,强化服务管理。

研究生培养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建立校、院到学籍管理者三级层次及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运作的学籍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从学籍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学籍信息的使用以及数据安全、档案保存等各方面明确职权和工作流程序;选择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全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引导相关部门和科室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并承担日常的宣传、解释、培训工作,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研究生学籍管理不仅仅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的工作,只有通过与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才能使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得到更好的宣传,并且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可以将学生管理中掌握的第一手的资料反馈给培养管理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完善、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3.科学管理队伍,完善激励机制

学籍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内容不断变化,责任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涵,加强交流等措施,将科学的人本精神结合至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中,保障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首先,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各位学籍管理员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以学籍管理员为本,对学籍管理员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开发,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其次,应该稳定学籍管理队伍,落实学籍管理具体工作负责人,将各部分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再次,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学籍的二级管理,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最后,高校要针对学籍管理岗位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把工作表现与师德、当前业绩与未来潜能等进行综合评价,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4.提升业务素质,加强培训和交流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须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和学校的制度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坚持原则,公正处事,做到规范化管理。随着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科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等能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定期开展计算机知识和学籍管理系统讲座,采用多种形式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方法、模式,促进学籍管理人员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创建学籍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学习的网络平台,扩大与兄弟院校的交流,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及时、准确、有效地为高校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传坤.强化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初探[J].科教导刊,2010,(4):154-168.

[2]钟珊.关于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6):20-21.

[3]康锋,蒋贇,吕谷来.关于在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中实行人本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6):6,12.

[4]郑卫英.高校电子注册工作中关键环节的把握[J].教育与职业,2011,(5):38-39.

生理学研究篇(6)

1.2研究工具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量表由Derogatis编制,包含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将SCL—90归纳为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以及因子分,作为本研究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SCL—90量表包含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都会反应被测者某方面的症状。本量表经过大规模人群测试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也为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反应被测者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1.3研究步骤本量表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每一位被测者,并对量表注明统一指导语。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与全国18-29岁青年组的常模结果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

2调查结果的分析

2.1结果分析100名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在SCL—90量表上的得分结果:100名研究生中,因子分≥2的学生18名,占总人数的64.3%。其中总分大于250分的被测者暂无,说明都无严重性心理问题。但是阳性项目超过43项的学生12名,占42.9%。筛查阳性者因子分布情况中较为明显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这里饮食睡眠属于附加项目,作为第十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见表1。

2.2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等各项因子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国内常模里没有饮食睡眠这一项,故这里暂且忽略,不影响比较结果。见表2。表2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x±s)

2.3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间差别具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结果均为正值。见表3。表3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因子分(x±s)

3讨论与结论

生理学研究篇(7)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pro”的意思是“向前,偏好”,“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所以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推迟到第二天”,在国内翻译为拖延、拖沓、拖拉或惰性。

关于拖延的概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极的拖延

Laura J.Solomon和Esher D.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Lay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地推迟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倾向,侧重的是认知因素。Steel将拖延定义成非理,“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槽糕的结果仍自愿拖延的行为”。Knaus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不必要的推迟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Haycock等人认为,拖延是推迟或者完全逃避必须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决策、完成的任务的倾向。Tuckman则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回避必须完成的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

2积极的拖延

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在做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Chu和Choi认为,拖延有时也会与积极后果联系起来,一些人通过拖延,在时间压力下产生强烈动机,反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拖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选择时间压力;二是故意拖延;三是有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四是最后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3多维度的拖延

Milgram认为拖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迟的行为,二是不利的行为结果,三是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四是拖延导致了痛苦。但是,Ferrari(1995)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晚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拖延,那种认为拖延是由于主观上的不舒服所造成的观点有点狭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会带来痛苦。基于此,他提出拖延具有三个标准:其一,无论行为还是意图,都缺乏一种即时性;其二,目的和表现出的行为相矛盾,存在不一致;其三,在拖延期间,偏爱其他有竞争性的活动。Steel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二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三是心境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拖延的概念有从原来单一的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研究在逐步完善。但是拖延的概念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概念展开相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拖延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对于中学生拖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日志法和他人评定法。

1问卷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共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项目组成(如对必须做的工作也要拖拖再开始做),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如看完图书馆的书不管到期没有都会立刻归还)。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至5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一致性系数为0.82。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结果容易量化,但是其主观性比较大。

2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作业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来看其是否具有拖延的倾向。如Piers Steel etal(2007)根据拖延的定义中包含延迟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采用观察法来获得“延迟”(每个测验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即完成越晚数字越大)和“非理性”(被试没有完成的题目数)的数据,最后将两者之和作为拖延行为的量化比较标准。行为观察法具有行为的真实性,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3日志法

拖延日志法是通过追踪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执行情况,从纵向了解学习拖延的动态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拖延的有关信息。日志法可以比较不同学生之间拖延的程度,但是该方法只能研究小样本,不具有普遍的推广性,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4教师评定法

由于问卷法的主观性较大,为弥补问卷法的缺陷,有些研究者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Milgram(1993)对学习拖延的研究中采用教师评定法,这一简单的评定量表包括三个问题:学生预习次数、学生课堂出席次数、该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或下降情况。但是这个研究方法也只能针对小规模班级,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尽量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三、拖延的相关理论

关于拖延现象,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解释,这里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防御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说和认知学派的不合理信念理论。

1精神分析——自我防御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是在面对威胁性事件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降低焦虑、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获得安全感的防御方式,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害怕在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另眼相看,所以在考试前假装生病。

2行为主义——强化说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拖延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的,拖延者比非拖延者在记忆中有更多的成功。换言之,学生拖延既可能是因为因拖延而受到了奖励,也有可能是因为拖延的惩罚不够。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拖延的中学生正确的强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

3认知学派——不合理信念

从认知学派的角度看,拖延是因为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于是就会拖延这种存在疑虑的学习任务。受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干扰,学生往往迟迟不肯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持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对于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怕事情的结果不如人意,被其他人嘲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拖拖拉拉。如果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会归因为“不是我不够优秀,是时间不够充足”。

四、总结与展望

生理学研究篇(8)

关键词:

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工更加明确,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教育部于2009年开始决定对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大规模扩招,之后专业学位硕士所占的比例在教育部的配套政策下在逐年上升。到2015年,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研究生的招生总人数中已经占到占50%。专业学位硕士的大量扩招。一方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面也体现了我国教育制度在不断完善,同时还极大地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譬如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短缺,实践基地形式单一,专业实践机会稀少,校内的双导师制度不够健全,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等。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环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育管理思路不明确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的教学管理理念还有待加强。由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故而二者在培养方案的设置,课堂教学的模式,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论文等方面理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过当前形势下,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依然很落后,他们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设置的培养目标差异并不明显,培养环节没有充分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而是太过于偏重理论,匮于对相关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2.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环境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应该适应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特点,高校应该做好各个职能不同的管理机构建设。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不同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在学校层面上需要设立独立管理机构来对学术和专业型研究生进行管理,将学术学位研究生管理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分离。同时必须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提升相关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学校中的地位。在各个高校中的二级学院或者是二级学系设立专业学位的教育管理机构。对每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管理建设要不断提高加强、在基层的培养管理机构中加入优秀的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权力。而且不能只在学校层面设立独立的专业学位管理的组织机构,最好也在每个二级学院建立独立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管理机构。

3.教育管理资源不足在对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资源不仅包括教师、教室以及宿舍,同时还需要不同形式的实践基地等等。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在校硕士生人数不断增大,相关的教育资源显得很紧张,不能很好的满足扩招的需求。所以,如今很多在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只能学习理论知识,很少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相关实践结合在一起。

4.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形式也紧随时代的潮流,迈入了教育管理的新时代。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性比,这减少了相关资源的浪费,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改革。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灵活的却又是复杂的,许多信息管理工作要比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管理要复杂得多,实现信息化的难度更大,特别表现在实现实践环节的监督与信息化方面。目前,许多高校的信息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手工管理、单机分散管理与网络化管理并存的状态。各级管理人员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繁杂的事务型工作上,效率低下,且大大影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在专业学位的管理过程中要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必须要通过调研分析专业硕士培养管理面临的压力和不足,因为我国专业硕士培养管理发展较晚,故此一系列培养制度还未完善,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具体的制度各个学校也在不断的调整摸索中。因此,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要加紧行动起来,逐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由于专业硕士第二阶段培养计划为进行实践学习,所以学校也要积极帮助学生找寻实践平台。同时鉴于专业硕士培养要在外脱离学校实习,学校针对学生离校实习的问题,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2.注重提高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效益进行专业硕士培养的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优劣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要严把学生培养质量关,必须致力于高质量技术人才的培养。科学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将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使教育投资投与所值,投有所效,以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处理师生比严重失衡的问题上,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缓解此方面的压力,通过招聘专业硕士导师,也可为学术型硕士导师开展各种培训工作等方式来弥补不足。专业硕士的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高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也可为特定职业培养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原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社会培养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多元化知识结构等高素质人才。所以,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基地,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也可与企业联合进行专业硕士培养,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此外,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还要构建高效的奖助学金机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术兴趣。同时还要逐步提升导师责任感,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高校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这样就可以形成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

3.突出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色高校在研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计划时,必须紧密切合实际职业需要,根据专业硕士培养要求来完成课程设置。由于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还需充分考虑增加实践学习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掌握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衔接,使二者相辅相成,稳健发展。此举不仅有利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开阔他们的知识面,洞悉本领域的前沿动态。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不同背景学生与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会日渐增强。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能使学生保持紧迫感并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工作,不断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培养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4.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是否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与综合素质。专业学位硕士是为面向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它特别重视学院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不断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质量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考核方式,对于保障和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5、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培养单位的管理重视程度专业硕士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根本区别在于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践。专业硕士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的重任。它培养出的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各大高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专业型优秀人才。与企业进行合作,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在实习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进一步提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用人单位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优化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进入企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定期对这些硕士生或者教职工进行培训,使其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高校或国家政策,使专业硕士教育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生理学研究篇(9)

Research on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Lei Wansheng, Chen Xu, Chen Jintian. Educational Faculty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Methods 478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resilience scale.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hardiness dimen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emale's resilience sco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Th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countries in hardiness and strength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citi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hardiness and optimism between single and non-single children; There exis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Conclusion Gender, age, city and country, whether or not only child a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have effects on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Resilience; CD-RISC scale; College students; Hardiness; Strength; Optimism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正兴起一个全新的概念,心理韧性(Resilience)。心理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1]。心理韧性结合应激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国家引入这个概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2](香港学者岳晓东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3])。于肖楠、张建新则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4]。综合其他研究者对Resilience的译法,本文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

伴随着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也被迅速的开发出来,其中Connor和Davidson的心理韧性量表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整体适应状况的改善[5]。本文采用于肖楠和张建新所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6],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探索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为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提高实证数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2007年3月~6月,在南昌市3所4年制本科院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随机抽取4个年级的5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其中男210人,女268人;城市215人,农村263人;独生子女287人,非独生子女191人;大一126人,大二118人,大三136人,大四98人;年龄16~22岁。

2.2 工具 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该量表共25个项目,包括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坚韧分量表由13个项目构成,描述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分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集中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分量表由4个项目构成,反映了个人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并相信个人和社会的力量。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大。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1,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80,乐观分量表为0.60。在本研究中,整个问卷的α系数为0.92,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77,乐观分量表为0.58。采用LISREL 8.53对于CD-RISC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为χ2/df=2.28,RMSEA=0.074,GFI=0.86,AGFI=0.84,NFI=0.88,NNFI=0.91,CFI=0.92,表明数据支持模型构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处理运用SPSS 12.0和LISREL 8.53统计软件。

3 结 果

3.1 大学生心理韧性性别差异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心理韧性的坚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高于男大学生。

3.2 大学生心理韧性城乡差异比较 见表2。

由表2看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并达到显著水平(P

3.3 大学生心理韧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并达到显著水平(P

3.4 大学生心理韧性年级差异比较 以年级为自变量,心理韧性的3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4 讨 论

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7]。韧性它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现、去维持精神和谐[8]。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高于男大学生,在坚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国外的研究中,坚韧性研究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坚韧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Wiebe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发现,坚韧性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小于男性[9]。Hannah在研究中发现,在青年时期,女性比男性要坚韧很多,但到老年她们的坚韧会减少[10]。林之锐对中小学教师的坚韧性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坚韧性要高于男教师,本研究结论与林之锐的研究一致[11]。表明女大学生性格较之男性更加镇定、灵敏、持久,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有更强的控制力。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可能是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心理韧性结构,使得女性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具有持久的耐受力。

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各因子的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各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见,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条件优越或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反之,生活在环境艰苦、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在经历创伤后也能迅速恢复,并能变得更加坚强。Werner(1989)的研究也发现,一些高危儿童(出生前或围产期出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抚养环境恶劣等),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目标[12]。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年级特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心理韧性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大四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最低,心理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并在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和Hannah的研究类似,Hannah发现,坚韧性随着年龄和年级发展,年龄和坚韧之间呈负相关,坚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9]。可能是大四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当挫折或危难来临时,努力尝试抵抗逆境失败后,丧失了面对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加上找工作必不可少会有挫败经历,促使大四学生看待事物只看到消极、悲观的一面,缺乏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生理学研究篇(10)

1.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大学生市场需求状况工作的主要研究范围为上海市各大高校,并以松江大学城几所高校为重点研究对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参照国家统计局数据研究全国大学生人数等。 对应于项目小组的目标制定和规划的时间,市场需求分析的目标年分别为2011至2014年。

二、指导思想

a) 以问卷调查成果为基础

大学生使用的理财产品分析和产品需求预测主要以完成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为基础,总结大学生对于理财产品需求的基本特征,分析大学生人数及其持有资金变化趋势和选取特征参数,进行相关产品需求预测及变化分析。

b) 以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相应风险分析为依据 理财产品所具有的时间,类型尤其是风险直接影响客户的使用热情,需求分析与风险研究的结合是制大学生理财产品研发的主要依据。

c) 相关经验的借鉴

通过对市面上各种理财产品的特点和普遍需求特点的分析,并借鉴相关经验,合理把握大学生理财产品研究的目标的确定。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高校扩招人数逐年增加,大学在校生的人数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状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会提供给自己的大学生子女更多的生活费,以至于大学生手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结余的生活费。但是年轻人缺乏相关的理财观念和社会经验,往往是将手中的钱用到了没有用的地方不能控制,但是之后追悔莫及。市面上现在有不少理财产品,风险收益各不相同。大家所青睐的具有一定收益率同时又有保障的银行理财产品门槛太高,让很多只是想利用手中小钱做投资的同学望而却步。股票、基金和债券等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让很多人感到无能为力。而一些网络理财产品又被曝出风险高,使得大学生能够承受风险的理财产品几乎没有。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理财产品的研发切合了实际的需要。而我们认为大学生理财产品一般应满足如下条件:(1)门槛要低;(2)能保证本金;(3)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4)切合大学生们的生活。

四、项目建设目标

a)通过阅读数据和实地调查问卷研究大学生理财产品的市场情况;

b)研究学习现有理财产品的风险;

c)设计并得出针对于大学生的理财产品;

d)对研发产品的宣传。

五、项目完成状况

a)已经对于问卷完成调查及其统计,得出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和资金流动状况,已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分析;

b)对于市面上常见的理财产品――养老基金、余额宝的风险,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c)研究讨论出两种适合与大学生的产品模式;

d)本项目得到了财经门户网站的报道。

2 项目内容

一.大学生人数的研究

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扩招起人数逐年上升,仅从2008到2013五年的数据

人数的变化就非常可观。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尤其是上海市的大学生,除了本地生源之外对于外地生源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随着人数的增多,大笔的资金进入了大学生的银行卡中,为我项目理财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用户的保障。

二、调查问卷

a)调查问卷内容

上海市大学生个人闲置资金状况调查表

学校: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1、你平时得到生活费的频率是?

A学期B月 C星期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

2、你是如何安排使用自己的生活费的?

A 看心情用,不够再要 B 有意识的控制用度不超过某一限额 C 制定简单的计划,合理消费

3、你每个月大概有多少资金可供自由支配?

A 完全没有 B 100以下 C 100―300元 D 300―500元 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

4、你是否愿意将自由支配资金用作理财投资?

A 不感兴趣 B 有合适的产品可以考虑 C 已做投资,请注明_______

5、你正在使用的理财产品有:

A 银行存款 B 基金 C 银行产品 D 余额宝 E 股票债券 F 其他,请注明

6、你对投资理财知识是否有了解?

A 完全不懂 B略知一二 C有一定的了解 D 非常了解

7、你有兴趣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吗

A 不感兴趣 B 有兴趣了解

8、你对理财产品的主要需求是?

A 安全 B 较高收益 C 方便存取

b)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按月得到生活费的人数居多,超过一半;星期,学期,其他分布较散,其他的情况包括有用完就给,不定期的情况。

表1 统计结果表1

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

c)结果总结:

针对按星期得到生活费且手中无积蓄的人群,由于循环周期过短――一个星期,资金流较少――300到500,投资可能性低;可针对不同的消费习惯设计一个用钱的计划,实时记录每日花费,并将一些基础的理财知识融入进产品,起到一个引导合理花费,理性理财,最大化手中资金的作用

针对按月生活费且无剩余的人群,以及按月能有一定资金剩余的人群,由于循环周期有一定的时长,按月得到生活费的群体循环周期为每月初的15天,资金额在500到1000以内,按学期得到生活费的群体循环周期较长,可以考虑定期或者随存随取类似余额宝的活期

针对按学期得到生活费,以及手中有一定积蓄的人群,能有一定的资金长期用于投资之用,可以考虑做一些投资安排

d)深入分析:

1.从获得资金的频率来看,大部分人是以月来获取资金的,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接受自己被占用资金的时间多于三个星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备注中表示如果能够有明确的收益情况透明的程序他们可以接受时间更加长的投资。他们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市面上缺乏相应时段的理财产品,这是本理财产品的一大市场切入点。

2.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每个月可以获得1000以上的生活费,据我们小组的了解,这些生活费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大学生是相当富裕的,而且据采访了解到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有着“没了就给”的生活费的,所以在每一次得到生活费期初,尤其是开学时有大批同学有着近万元闲钱的时候,这笔现金流相当可观,他们本身也表示希望可以有理财产品来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这些生活费。

就选择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来看,按月和按星期的同学比较关注的是安全而与此同时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按学期投资的同学就比较关注盈利状况。而他们觉得用余额宝的利息是可以接受的,总的来说,多数投资者都是安全至上的。 所以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向安全方面倾斜。

e)调查体会

通过以上结果,本组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做好细分工作,满足不同时段同学的需求;

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控制理财产品的风险;

定时召开讲座,使同学对于相关知识可以更加了解;

过程透明,让同学们在参与的同时对产品更加放心。

三、市面典型理财产品研究

一、养老金

(一)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二)养老金的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 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三)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现在是双轨制,也就是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

(四)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2013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继续推进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1、合理消化转轨成本。2013年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制度的基础上,合理的完成转轨成本消化问题。

2、开征社会保障税。2013年我国政府决定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与养老保险费用不同,社会保障税具有强制性和法制化的特点。开征社会保障税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使我国的税基有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是能增加养老金统筹部分的收入,政府通过税收的设计,尤其是通过税收的优惠减免设计来提企业缴纳社会保障税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养老金统筹部分的收入

二、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指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一)理财产品介绍

保本型个人35天稳利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工商银行的内部评定中认为其风险等级为最低,该投资以35天为一个周期,为方便客户投资,本产品提供自动再投资功能。如选择自动再投资,在当前投资周期结束后,客户该笔购买资金本金全部自动进入下一投资周期,该笔资金已获得的本投资周期收益于本投资周期结束日次日以分红形式分配到客户账户。如不选择自动再投资功能,客户投资将在第一个投资周期后结束。

理财收益计算及分配

(二)理财收益测算

1、客户未选择自动再投资

在理财资金投资正常的情况下,以某客户投资5万元,35天投资周期为例,客户未选择自动再投资,投资周期结束后,客户最终收益为:

50,000×4.00%×35/365=191.78(元)。

2、客户未选择自动再投资,投资周期顺延

在理财资金投资正常的情况下,某客户投资5万元,按照35天投资周期计算,资金到账日为非工作日,此时投资周期顺延,实际投资周期为38天,客户未选择自动再投资,则客户最终收益为:

50,000×4.00%×38/365=208.22(元)。

3、客户选择了自动再投资,业绩基准发生调整

在理财资金投资正常的情况下,某客户投资5万元,客户购买时选择“是”自动再投资,自动再投资的期数选择为“1”期;第一个投资周期,产品的业绩基准为4.00%,实际投资周期为35天;第二个投资周期产品业绩基准发生了调整,调整为4.10%,实际投资周期为35天,则客户最终收益为:

50,000×4.00%×35/365+50,000×4.10%×35/365=388.36(元)。

(三)最不利情况分析

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一是产品到期可能发生的延期支付;二是产品投资的资产折价变现,可能影响产品收益实现的全额收回。如发生上述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 ,客户将面临收益损失的风险。

三、余额宝投资的风险

余额宝在经过长期准备之后,与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余额宝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作为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行情以及基金公司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余额宝的收益明显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2013年6月28日余额宝刚刚推出是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 084%,但是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仅为0. 35%。这样悬殊的差异不免会对银行存款产生分流的效果。余额宝作为一款货币基金,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线相比,不仅会获得高收益,还可以实时赎回,随时用于消费和转贱业务。银行的活期存款堪称是流动性最高的代表,但是相比余额宝显然逊色不少,只需一键操作。除此之外,余额宝没有设置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限制,一元起买。对于资金有限的投资人群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余额宝是基金公司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产物,除了要考虑自身的运作风险,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风险

网上交易支付方式逐渐趋向于统一的支付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各家银行之间以及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相互风险的传导性和敏感性也会大大提高。客户利用余额宝在进行交易时,必须依靠搜索引擎完成交易,因此互联网企业的风险就会感染余额宝。在互联网金融中,搜索引擎主要用于归集信息,并为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符合规定的信息接口。余额宝的展离不开搜素引擎的支持,这就意味其会受到搜索引擎的风险影响。

(二)电信运营商风险

在余额角认付款时会给客户发送验证短信,客户通过输入验证码确认交易。电信运营商为余额宝提供了认证信息的发送渠道。因此,运营商信息渠道的安全性同样也是佘额宝面临的风险。客户在完成移动支付时,手机的身份认证使用较为频繁,因此不法分子对认证信息进行栏截就可以将资金进行转移。电信运营商的稳定和可靠性成为支付宝等手机支付系统稳健运行的关键。

(三)客户操作风险

诈骗案件形形,消费者难以全部掌握这些手段的特征,再加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安全风险提示不足,产生了一系列的操作风险问题。余额宝以大数据为背景,进行数据搜集和数据分享。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以及手机银行逐步成为主流,客户交易信息经常被公开买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4、结论

本项目通过市场调查,市场产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关于大学生“养老金”的模式设想:

仿照企业制度,由学校统一组织,分类。学生可每周每月上交定额的结余生活费用,和教师养老金一同管理投资,并在毕业时作为进入社会的准备金发放。

(2)关于大学生挂靠银行理财产品的设想:

按年度或学期领取生活费的同学,可以将资金挂靠在银行理财产品上,降低了理财门槛,同时降低了类似于余额宝这类产品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魏亚峰:浅析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J].现代商业.2013-3-18

[2]江丽媛:论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J].时代金融.2013-5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4]曹淑彦:余额宝规模突破20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13-08-15

[5]李耀东;、李钩: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生理学研究篇(11)

2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教学内容应简单化,并合理应用多媒体

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体会,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难、不好学、内容复杂、抽象、枯燥、乏味。受到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上遇到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是“听不懂”,这既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关,也与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使“听不懂”的学生越少越好。有研究显示,如果老师讲课发音标准、讲课速度也比较慢、讲课内容是书里面的东西,学生就容易懂。而大学课堂中出现的讲授内容多、而且许多知识是课外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的使用,使讲课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但这种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很难适应,使得他们在上课时经常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理解不了上课内容的现象。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将上课内容精炼,并通过一些常用、简单的词语引出概念、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使概念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形象化,具体化;对于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反应等,只重点讲解其特点、联系、功能等;也可通过生活事件引出讲解内容,做到举例恰当,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工具。它图文并茂,可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和动画,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但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掌握字少图多原则,如果文字太多,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2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习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心智认知活动。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即动机、情绪、努力程度等对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觉生物化学有趣、有用,从而想学、乐学。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生物化学深广度的把握不够,在知识拓展能力方面欠缺,不能很好地把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相结合,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造成其盲目学习而劳无所得的结果。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学科,从物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到人体的各种疾病,无一不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运用比喻教学、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工作等联系起来讲授生物化学课程,可使生疏、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血有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与临床紧密相连的认识,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将蛋白质变性原理与“食物为什么煮熟了易消化?”和高温灭菌、酒精消毒等联系,这样,学生听起课来感觉特别有趣,不再觉得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和在医学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