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通讯的发展史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30:00

通讯的发展史

通讯的发展史篇(1)

起步,开放的资讯平台

手机网络的载体――智能手机市场从最初的培育起步阶段,经过2004年市场扩张的发展阶段,正高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相对手机硬件的迅速发展,手机软件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面对这个新兴的市场,史卫星带领掌 讯通团队在摸索中扎实地前进。2004年企业刚起步时,整个团队作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最终确定了软件开发的切入点史卫星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当时大家使用手机上网的方式还仅仅停留在手机WAP浏览上,但由于这种方式自身特点的局限性,比如速度慢、信息量小、不易查找、操作复杂等,限制了网上信息的表现和交互方式。史卫星抓住了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到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法,掌讯通于是诞生了。开发初始,了解到当时手机上网用户对资讯信息的强烈需求,史卫星和他的团队决定先将掌讯通做成一个开放的资讯平台。

谈到对资讯内容的筛选,史卫星说:“当时手机上网比较贵,基本都按流量计费。人们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流量来获得最多最有用的信息。所以我们选了一些用户最关注的信息,如本地区的天气、新闻、交通、股票等等,以满足用户最根本需求,抢占无线应用软件这块市场。所以直到现在,一些忠实的户还认为掌讯通是做资讯的,而实际上,资讯只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

提到掌讯通的开发,史卫星不禁感慨良多,从最初注册人数仅有25人,到现在日平均注册人数10000人,一个创新一个软件的开发,自然融合着初创团队付出的艰辛,但面对目前的形势更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

发展,分享的快乐

“其实从现在来看,目前掌讯通用户在这些资讯模块方面的使用量已经逐步降低了,用户更多的在向图片、视频、音乐的下载和上传等资源分享和娱乐互动的方向上转移。”谈到目前的发展,史卫星如是说。“当初我们掌讯通的定位主要是面向一些商务群体,并没有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娱乐需求进行研发,因为当时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多是一些商务人士。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现阶段使用我们产品的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3-30岁,我们产品定位也在相应作着调整。”

掌迅通在逐渐倡导一种分享的移动生活,采用完全开放的平台,由用户自由上传自己喜欢的资源,并同时分享他人的资源。每个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创作的彩铃、主题、图片等等内容与其他用户分享,充分享受互动的乐趣。史卫星和他的团队在研发时处处在为用户着想:“考虑到用户分享下载资源的内容通常较大,为了提高用户的分享体验度,掌讯通率先开发了手机下载的计划任务和断点续传功能,用户的需求是整个团队追求的目标。”现在的掌讯通以资讯平台、开放式资源分享和娱乐互动、新体验为原则进行产品研发,在的手机客户端领域奠定了自己独特的市场地位。

未来,娱乐互动

为了深入“娱乐互动”这一概念,史卫星带领着开发团队对掌迅通的功能进行了优化和补充。除了传统的资讯模块和下载模块,手机聊天室的推出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的交流模式,使用户更清晰地体会到娱乐互动的乐趣。

手机论坛的推出是掌迅通近期一系列发展计划的第一步,通过这种独特的模式,使用户在掌迅通体验到全方位的娱乐互动,也让掌迅通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另外掌讯通的另一大模块――“宝箱”也将于近期推出。“我们提出的这个‘宝箱’的概念,是让用户利用我们的‘宝箱’,通过手机这个终端上的硬件设备,包括麦克风、摄像头等等,把他们看到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保留下来,然后通过手机上传到‘宝箱’中的个人空间与其他用户一起分享,任何人都可以在宝箱内建立自己的空间和浏览他人的空间。‘宝箱’将进一步加强掌讯通的互动性。”

通讯的发展史篇(2)

通信情报指的是间谍接入通讯传送线路以获取情报,例如分接监听电话线或者截获广播信号。通信情报是电子通讯技术的负面产物:1996年的一份CIA文件将监控描述为通讯技术的影子,紧随它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1887年,第一个商用电话在美国投入使用,不出10年,警方就开始大面积监听电话通讯了。丹麦电子工程师瓦蒂玛·保尔森在1898年发明了电话录音机,使得对监听电话录音成为可能。而且随着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间谍的装备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

冷战极大地推动了间谍技术的发展。苏联的情报机构克格勃在这个领域大有建树,例如1945年物理学家莱昂泰勒明为克格勃发明的微波窃听设备。这个窃听设备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需要内置任何供电装置,它运行所需的能源全部来自于无线电磁波,所以它在没有开启的状态下完全不会被探测到。这种微波窃听装置被部署在美国驻苏联大使在莫斯科的住所里,被藏匿在一个木质的美国国徽中。直到1952年,一个英国通信兵在苏联间谍监听美国大使时意外地进入了监听使用的频道,微波窃听装置才被发现。

从梯队系统到棱镜计划

通讯的发展史篇(3)

陕甘宁边区通讯站建立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已经有了发达的邮政系统。1935年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管理局。1936年7月,西北邮政管理局改称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总局。1937年3月,陕甘宁特区成立后,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总局改为陕甘宁特区邮政管理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设立了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当时,中华邮政(国民政府的邮政系统)陕西邮政管理局在边区共设有11处邮局,延安设肤施邮局。因而,边区内有边区邮政和中华邮政两套机构。

根据国共达成的协议,边区不建立银行和邮政系统,也不发行邮票。中华邮政陕西邮政管理局一再催促肤施邮局要求取消边区邮政系统,还派视察员何载阳到延安交涉。1938年3月22日,边区邮政局停止营业。这样,中华邮政独揽边区邮政业务。“由于一般的边区公文交给中华传递,有人便故意把文件发错,如把寄给陕西省志丹县的信给发到了西安,把定边县政府的信寄到甘肃;还有些机关收到的信件只剩下空信皮,内容已被窃走。”[1]虽然边区党政重要文件由边区党委传送,但边区的工作还是收到很大的影响。1938年5月,边区政府决定重新建立边区邮政系统,但考虑到统一战线的因素,没有使用“邮政”二字,而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讯站。

一、陕甘宁边区通讯站的组织结构和邮路设置

1938年5月30日,陕甘宁边区通讯站正式成立。通讯站“收递边区范围内,或附近边区八路军驻扎地各党政军民一切信函、文件、书报、刊物等事宜而设立之。”[2]1938年8月10日,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布了《陕甘宁边区通讯站暂行章程》,共7章,61条。内容涉及通讯站的设置目的、组织系统、通讯站与边区各级政府及其他交通机关的关系、邮寄函件规则、通讯纪律等。

陕甘宁边区通讯站由边区政府民政厅管辖,共由总站、分站、县站和联络站四级组成。总站设在延安,设站长一人。“总站最初设收发科和总务科,后增设计核科。1941年,又扩大为邮务科、人事科、会计科和秘书室、视察室。1942年取消两室。1943年简政后,总站只设收发科和总务科。”[3]站长依次为井、张玉珍、刘笃义和刘义维。在总站领导下设若干分站,各县设县站,在必要的区乡、市镇要道设立联络站。“边区各地方政府,应负责监督各地通讯站之工作,并负责解决各地通讯站之困难。”[4]边区通讯站四级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有利于邮寄分段转运和快速准确送达,同时也确保机构人员不至过多,节约工作经费。

边区通讯站成立初期,设立了5个分站(延安、关中、三边、绥德庆环),14个县站(店房摊、甘泉、富县、店头、甘谷驿、延长、延川、神府、安定、靖边、盐池、志丹、华池、庆阳),各设站长一人;联络站七处(安塞、固林、蟠龙、清涧、新宁、赤水、淳耀),各联络站的代办员和通讯员都是由不脱离生产的人员组成,不设专人,是代办性质,通讯站只解决通讯工人食宿问题。“1940年,总站搬到延安后,还有分站4处,县站最多发展到24处,联络站发展到16处。”[5]

边区通讯站邮路是以延安为中心,北至神府,南达淳耀,西通庆阳,后来和晋西北也通了邮。建站初期,“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的4条干线:延安――绥德,延安――安定,延安――关中,延安――庆阳;支线14条:绥德――吴堡、曲子――马渠、延安――安定、庆阳――华池、绥德――神府、合水――新宁、真武洞――靖边、庆阳――镇原、安定――盐池、关中――淳耀、靖边――横山、延安――西川口、庆阳――环县、甘谷驿――临镇。”[6]干线是逐日班,支线为间日班。1942年,又开办了昼夜兼程快班。1943年,延安绥德线又改为逐日双人班。到通讯站后期,干线邮路发展到8条,邮路总长5080公里,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至各专署、县府的邮政通讯网。这个通讯网基本上把边区的政治中心延安与各县、主要口岸连接起来,保障了战时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重要方针政策快速送达边区各个地方,同时也有利于边区各地的信息快速送达中枢延安。

二、陕甘宁边区通讯站与中华邮政的关系

1938年边区通讯站建立后,边区人民并没有中断和边区外的邮务联系。《陕甘宁边区通讯站暂行章程》中明确规定了通讯站与中华邮政的关系。边区寄往国统区的邮件由中华邮政代办,凡寄往外埠的信件,寄件人按中华邮政章程贴足邮票,由通讯站负责代送到附近邮局;外地寄往边区的信件通讯站代为传递。边区通讯站不代售中华邮政的邮票,邮票是由寄件人自备的。这样既方便了边区政府各机关和人民群众与国统区的通讯,也保证了边区邮政系统的独立自主。

虽然边区政府采取措施保障边区和国统区的邮政联系,但对边区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和国统区的邮政工作遇到极大的困难,同时中华邮政和军邮也受到很大的影响。1940年5月9日,接见了负责陕、甘、宁、晋等省军邮事务的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林卓午。提出希望沟通国共两区的邮政往来,使民间自由通信。亲笔为林卓午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1941年12月,林卓午再次赴延安和中共商谈正常通邮的事宜。双方经过协商,就通邮中途军政对邮政的检查,设立军邮联络电台,边区中华邮政在业务中法币和边区边币的比率和兑换办法等问题达成协议。该协议于1942年1月14日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的名义签发,即《关于邮务问题通令》。1942年3月20日,边区政府转发了此通令,认为“该通令内容颇适于边区,且对于边区境内邮政与金融兑换都有帮助,故决予以采纳施行,现特明令公布,务希各级政府各军警机关与人民团体切实遵守为要。”[7]通邮协义公布后,陕甘宁边区和国统区的通邮状况有了很大发展。以延安邮局为例,1942年1月“外来邮件包裹颇多,以信件言:挂号信比去年同月多十余倍;平信、包裹亦多至十倍。汇兑数额月达四五万元,向外汇者亦较前增多。”[8]

1942月1月,军邮延安办事处成立,又企图取消边区通讯站。1943年,陕西邮政管理局派视察员何载阳两次到延安,以便利军民通信,节省开支,符合统一战线,维护国家法统等理由,提出中华邮政与通讯站合并的谈判。边区政府针锋相对,提出五项合并条件,主要是:承认通讯站一切员工为中华邮政合格人员,并由通讯站负责其调动;通讯站员工与中华邮政员工待遇相同;通讯站负责边区境内的通信为内地局,中华邮政邮局负责对边区外通信为外地局,不得管内地局的事务;包裹物品统一税收,每月向边区税局结账。中华邮政拒绝以上条件,但采取种种手段以挤垮通讯站。通讯站采取措施压缩中华邮政的业务。例如凡边区内的一切邮件,由通讯站收寄;国统区寄往边区的邮件一律交由通讯站转送。1944年,在延安由通讯站设立三个代办所,专门替中华邮政转边区各机关寄往外地的邮件,使中华邮政同边区各机关断绝了直接往来,通讯站业务日益上升,同时也加强了边区的保密工作。

三、陕甘宁边区通讯站简政和工作的不断改进

通讯站建立后,业务量不断增加。1941年后,加紧对边区封锁,日寇也频繁对边区扫荡,边区遇到了严重困难。通讯站在党的领导和部署下,进行三次简政,开展生产自给运动。

1941年,通讯站第一次简政。当时通讯站部分领导强调“正规化”,想把通讯站办成和中华邮政一样的机构,成立邮政管理局,设立各个等级的邮局和代办所,设置军邮局,并且邮件收取资费,也开办包裹、汇兑业务,通讯员由文化程度较高人员担任等改革意见。由于这些意见和边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总站机构和工作人员反而扩大。这次简政后,通讯站的工作有一些改进,但机构庞大,工作效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1942年8月,通讯站进行第二次简政。为了改进通讯站的工作,边区民政厅厅务会议专门进行讨论。刘维义站长提出六点改进办法:“一、改善组织领导及与各地政府当局的关系;二、提高工作人员质量;三、增加通讯工人,延绥、延庆、延关加开双班,并增设支线若干条;四、提高工作人员及通讯工人之待遇,实行薪津制;五、统一边区通讯管理工作;六、建立本市通讯联络。”[9]同年9月,民政厅又邀请延安通讯交通机关举行联席会议,并确定9月22日成立“边区通讯工作研究委员会”,“以刘笃义、霍克(边区通讯总站)……张良(边区新华书店)等七名同志为委员,并以刘笃义为召集人,专事边区通讯工作改革问题,以便制成方案,提交政府。”[10]第二次简政后,总站机构只剩3个科,各县站改为不设专人的代办所,开办延安至庆阳的日夜快班,整顿延安至关中马栏邮路等。

边区通讯站于1943年4月进行第三次精简整顿。这次简政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方案,批评主观主义、自由主义、性和不切实际的“正规化”等错误思想。改革方针着重是精简上层,加强基层,实现领导一元化。

通讯站经过三次简政和改进工作后,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降低了费用,节约了一笔巨款。在简政之前,通讯站收发信件书报经常发生错误和积压的现象。简政以后“不仅积压与错发等毛病基本清除,而且投递书信由(1943年)1月至4月平均每天16661件,骤增到9月至11月平均每天30078件,投递速度也大增,延绥只需五天,延庆线只需八天,而且取消了夜班制,运输费也取消了。”[11]错发邮件数量也大量减少,据统计“过去每月总要错发数十件,今年(1944年)1月至10月总共错发十余件;去年(1943年)7月一个月总误工二百二十七天,今年(1944年)十个月误工六百九十三天,平均每月不到七十天。从去年四月到今年,总计运输、灯油、印刷等项节约即折合小米一百一十余石。”[12]

四、陕甘宁边区通讯站业务量

边区通讯站建立后,业务发展很快。邮件种类主要有平信、文件、书报、挂号、快信等。汇兑、包裹、物品不在收寄的业务范围内,所有的邮件都不收费。“通讯站初成立时,信件、报刊不多,只跑白班。邮件少的路线,用包袱捆好背上就可以了。邮件多的线路,或有零星包裹时,就用扁担挑。”[13]据统计,从1938年5月通讯站建立到1939年3月全站每月收递及转口信件的总数为1139件,1939年3月则增加到33459件,增加了295%。邮件数量的增加,极大地降低了投递成本,1938年平均每个信件成本为1角,1939年3月时降到了4分3厘。根据1939年12月31日边区民政厅制的《1939年收发就地信件统计表》可知:1939年共收发平信193000件,挂号信19817件,书包1837件,挂号书535件,挂号文件490件。1941年邮件剧增,1月至8月“共寄平信183469封,文件90207件,书6105件,挂号信13777件,挂号文件4353件,挂号书482件;转口平信277040封,文件99275件,书11743件,挂号信20308封,挂号文件1594件,挂号书712件。除转口信件外,平均每月寄递37466件,每天寄递1248件。”[14]“1941年度全边区各站收递邮件计:挂号书籍864件,挂号文件6041件,挂号信25235件,平件126614件,平寄书籍6490件,平信372418件。共计邮件538635件,转口邮件尚不在内。”[15]

1938到1941年“三年中共送出平信557703件,文件178820卷,书报10925包。挂号信件46297封,文件4950卷,书报1275包,合计共约800000件,共用经费71000元,平均不足9分钱一件。”[16]边区通讯站业务中占第一位的是平信,政府文件占第二位。

邮件数量的不断增加表明通讯站工作走上成熟的工作轨道,其工作得到了边区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认可。通讯站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通信收发制度,使用寄单、挂单、排单、书单、投递等,邮件数量也不断增加,邮递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

从1938年5月边区通讯站正式成立到1946年3月通讯站改为边区邮政管理局的七年多的时间里,通讯站的邮政网络极大地便利了边区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抗战时党的政策向基层传播,也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942年8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加强通讯交通》的社论,指出通讯站的工作“对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它是革命事业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在战时更有其重要性。”边区通讯站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人对邮政通讯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边区广大的邮政人员在“没有马,没有车,凭着两条腿,两只手和肩,担负起边区通讯工作”[17],当时除了总站一辆自行车,曲子二辆自行车外,邮政人员均为步行,每个通讯员每天要走七十到九十里路。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邮政通讯人员保持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项通讯任务。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讯站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邮政通讯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人民邮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游.中国的邮政和邮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14.

[2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816.

[3]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0.

[4]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819.

[5]陕西省志邮电志编委会.陕西省志・邮电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436.

[6]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51.

[7]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政府文件选编(第五辑)[M].档案出版社,1988:337.

[8]袁武振.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3(4):66.

[9]改进通讯站工作民政厅务会议商讨具体办法[N].解放日报,1942-8-19.

[10]加强通讯交通有关机关进行研究[N].解放日报,1942-9-16.

[11]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832.

[12]边区通讯总站召开分站站长联席会[N].解放日报,1944-12-9.

[13]邮电部邮电史编辑室.难忘的战斗岁月革命战争时期邮电回忆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145.

[14]莫艾.边区通讯站[N].解放日报,1942-2-1.

[15]边区通讯站去年工作成绩[N].解放日报,1942-3-1.

通讯的发展史篇(4)

新华社的历史走过三个阶段

纵观新华社80年的历史,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中社算起,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职责不同、功能各异的阶段:

第一阶段,1931~1949年,是新华社艰苦创业、在战斗中成长的时期。这一时期,新华社的主要职责是作为党的通讯社,在党中央领导和部署下初步开始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采集与,同时肩负对国统区、沦陷区和大后方军民进行政治与军事宣传的繁重任务,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也于当天成立。一个月后,红中社又奉命创办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同时还负责编印“参考消息”(每日电讯)。1934年10月,红中社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更名为新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1940年12月,新华社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口语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1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日语节目,为中国人民国际广播的先声。在解放战争初期,1947年3月,随着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又肩负起了通讯社、中央党报和广播电台“三位―体”的重任,出色完成了中央交给的各项宣传报道任务。解放战争期间,面临发动的全面内战,新华社及时转变职能,开始面向全国,用新闻武器配合军事政治斗争,经历了巨大考验,最终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第二阶段,1949~1978年,是新华社探索和建设国家通讯社的时期。虽然1956年新华社就提出建立世界通讯社的目标,并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在国际报道和全球覆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各种原因,至改革开放前,新华社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国内报道和国内媒体,基本职能仍然是国家通讯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中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中规定“……一切公告性新闻(如关于政府会议、政府重要措施、政令解释、工作总结、外交事件、重要案件等的新闻),均由国家通讯社即新华通讯社统一。”1950年2月27日新闻总署召开的京津新闻工作会议提出:“全国性与全世界性的重要新闻,报纸与广播(电)台均应以新华社为主要来源”,“任何外国通讯社稿件,均需经新华社才能发表,各报纸及广播电台均不得自行抄收与采用。”同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改新华社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的指示》,在制度上确立了新华社作为唯一国家通讯社的地位。

在此定位下,新华社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忠实记录了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跨越的非凡进程:

不容回避的是,这一时期,在反斗争和“”中,新华社的队伍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在新闻报道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失误,走过一段弯路。

第三阶段,1979年至今,是新华社改革开放,迈进世界性通讯社行列的时期。这一时期,新华社一方面不断强化国家通讯社的职能,另一方面则加快了世界性通讯社建设的步伐,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华社充分发挥了作为党和人民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的重大历史作用。

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1983年1月,新华社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把本社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讯社,积极进入国际舆论阵地。

80年来,新华社的职责日益重要,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拓展,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初步建成了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音视频业务、网络业务和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等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

新华社的历史贡献独一无二

无论从我党新闻史还是中国现当代新闻史的角度看,新华社作出的历史贡献都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新华社奠定了我党特别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即对新闻宣传工作极为重视,各级党、团组织曾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创办《先驱》(1922年)、《向导》(1922)、《前锋》(1923)、《中国青年》(1924)、《赤光》(1924)和《热血日报》(1925)等报刊,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具有无产阶级报刊特点的工作方式与办报原则。但经过1927年的反革命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受到重创。

党的新闻事业真正成建制和规模,是1931年党在江西瑞金成立苏维埃革命政权也就是红中社成立之后。之后,从红中社到新华社的发展壮大,使党的办报、办社经验得以有效积累并传承。而在新华社文字广播部基础上成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则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拓者,继承了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引领了电子媒体的新时代。其“报、社合一”、后来的“社、台(广播电台)合一”乃至“报、社、台合一”的运作模式,显示出中共中央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在“党管媒体”的思路下,以新华社为基础培育中央级媒体群的构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新华社为党和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是新中国中央级媒体的孵化器。

不仅如此,几十年来,新华社都是党中央(政府)重要新闻、公告的首家者。1978年后这一局面虽有所变化,但直到今天,世界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新闻”仍然是“新华社新闻”的代名词。从这一意义上看,新华社的新闻报道模式和新闻运作理念也为新中国的新闻业务奠定了初步的精神基础,是“新中国新闻”的通用“模板”。

其次,新华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如范长江、吴冷西、梅益、穆青、郭超人、郭玲春等。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不同方面为壮大无产阶级新闻队伍和发展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成绩。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才使我们对新华社的品格与特色有了更为感性的认知。

最后,新华社以80年的新闻实践丰富并发扬了我党和新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新华社的创建和发展,继承了我党早期报刊的优良传统,并在自身的实践中丰富了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曾经将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归结为以下四条:“一是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始终把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满腔热情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三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新闻报道和各项工作之中;四是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新华社几代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

上述对新华社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横向方面所作的总结和归纳是全面而准确的。但从纵的方面,我们还可以略作补充。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有一条,即非常重视注意通过对自身历史的梳理,及时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在纪念建社80周年之际推出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1931―1949),使历史经验的总结从个人、部门的角度升华为宏观史论的水平,从而使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和光大。

对新华社发展的企盼

80载岁月对个人来讲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通讯社来说却正当壮年,大有可为。21世纪时新华社由大社迈向强社的新世纪,我们企盼再过20年,即新华社百年诞辰之际,它将以强力通讯社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新闻媒体的舞台上。

企盼之一是新华社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媒体形象。

2009年10月,国家主席在新华社承办的北京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要求媒体“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他强调,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在这次会议上,新华社社长李从军也做了题为,《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的演讲,强调“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服务,推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理念广泛传播,推动全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2011年6月1日,李从军再次撰写题为《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的专文,发表于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上,呼吁“重构我们的沟通之桥,从而让信息舆论传播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并提出了“更加公平、更多共赢、更大包容和更强责任”的四项原则,强调“媒体机构既要确保新闻信息传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推动建设开放社会,又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理性和建设性,让舆论传播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力量。”这一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日益完善,显示出新华社在与世界对话中已开始了对于媒体角色与定位认识的独特表达。

企盼之二是新华社在事业规模上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创新。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又是世界性通讯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华社加快了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经过近20年的扩展,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全球覆盖,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的新闻采集和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世界多语种、多媒体的海量新闻信息,新闻信息机构的用户已超过两万两千多家。新华社已与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

通讯的发展史篇(5)

中图分类号:G2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10-01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所承担的宣传报道任务更重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笔者认为,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基层通讯员队伍在新闻宣传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培养好基层通讯员队伍。

通讯员队伍是企业宣传的主力军

一、通讯员作为企业宣传工作中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1.通讯员是企业的信息传递者。通讯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单位文件指示的宣传解读,以及根据上级要求所作的本企业信息汇报,无疑会促进企业与外部信息交流的畅通。企业领导的决策、指令需要通讯员加以宣传解释,以便基层单位更加迅速准确地贯彻落实;基层单位的一些创新的思路、好的经验等也需要通讯员及时传递,保持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

2.通讯员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技术竞争逐步转向人才和文化的竞争。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如何将企业文化的理念、精髓和内容导入员工的头脑中,宣传引导至关重要。通讯员在企业宣传部门的引导下,在日常写稿投稿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逐渐认同企业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新闻稿件、文艺作品进一步传播,有利于营造企业文化的培育氛围,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3.通讯员是企业对外形象的塑造者。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由外形、内质两个方面构成的。企业的外形是人们看得见的“硬件”,如现代化的办公楼,花园式的工作场所,鲜明的企业标识等。内质则体现在企业规范的业务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优秀的经营业绩、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等方面,这些可以统称为“软件”。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展示企业光艳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展示企业内在的鲜活。要展现这些内质,离不开通讯员与媒体的合作,通过新闻和文艺作品宣传企业亮点、展示企业风貌,逐渐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4.通讯员是企业历史的记录者。企业从诞生、发展、壮大,到辉煌的顶峰,当企业想要回顾自己的发展轨迹总结经验时,却发现没能适时地记录下企业发展的过程,该是多么的遗憾。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者、生产者看作企业历史的创造者,那么,通讯员则是企业历史的记录者。他们通过文字、图片,及时捕捉企业发展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记录重大活动,为企业留下珍贵的记忆。

通讯员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神圣职责,才能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心地投入到企业宣传工作中去。

二、培养通讯员队伍应打“组合拳”

1.发展通讯员,建立新闻宣传网络。企业宣传部门要想把本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做好,就需要建设好通讯员队伍,建立好新闻宣传网络。事实证明:哪个企业通讯员队伍抓的好,新闻宣传网络建的好,这个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就做得好。企业宣传部门要时刻掌握本单位哪些人有写作特长,一旦发现有这样的人才应主动去支持、鼓励、引导他们,尽可能把他们吸收到通讯员队伍中来。同时,企业还要建立通讯员宣传报道网络,制定必要的考核制度和管理规定,使基层通讯员能够经常和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宣传部门在发展通讯员时,应坚持做到不论身份,不讲文凭,不分性别,不限年龄等,要不拘一格广纳贤才。

2.培养通讯员,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由于企业媒体受到版面、稿件数量的限制或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基层通讯员的稿件有时发表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企业宣传部门在工作中,应将提高基层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放在首位。对热心写稿的通讯员,宣传部门在采访和写作上应给予帮助和指导,经常向他们通报上级或本单位近期的宣传报道重点,为通讯员想思路、出选题,指导他们如何去写稿、改稿和投稿,并通过多种渠道让他们参加各种文化基础和新闻专业培训班,以培养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激励通讯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层通讯员在工作中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又要占用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去写作。不仅如此,他们有时还会面对众多不合作、不理解、不支持等方面的压力去采访、写作,因此,通讯员干好这份额外的工作并取得一些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时,他们更需要一种理想信念和宣传部门的鼓励作为支撑。所以宣传部门在培养、发展通讯员时,应争取企业党委、行政的支持,拿出专项资金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基层通讯员进行奖励。另外,在政治待遇上,企业要像表彰先进工作者那样对先进宣传单位、优秀通讯员进行表彰。在评选先进、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基层通讯员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使他们具有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4.保护通讯员,为他们做坚强后盾。保护通讯员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基层通讯员的写作积极性。企业宣传部门应该是基层通讯员的“家”,是他们温馨的港湾,应该时刻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些基层通讯员在写作中,由于掌握的信息较少和所处的位置、角度的局限,写出的稿件有时会出现表达不清、内容不完整或用词不当的地方,这可能会引起一些领导或上级宣传部门的不满和少数人的冷嘲热讽。这时,如果宣传部门处理不当,将会严重伤害基层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甚至以后再也不写稿了。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一种正常现象,每个基层通讯员在初次写稿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基层通讯员这时不必惊惶失措和害怕;宣传部门不要过于批评通讯员,而是应该从保护通讯员写作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在提高通讯员采访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明确指出稿件中存在的不足。通讯员在写完新闻稿件后,一定交给相关领导审核把关,在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向新闻媒体投稿。

我们相信,只要企业宣传部门充分认识基层通讯员队伍在新闻宣传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在培养基层通讯员队伍上多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通讯员的写作水平,逐步完善新闻宣传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宣传网络,那么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就能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通讯的发展史篇(6)

开启品牌推广

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本次品牌战略规划在半年前就已经启动。由于今年是世博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唯一互联网高级赞助商,这组广告片也将作为腾讯世博会期间品牌推广的“前奏”。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商之一,目前腾讯QQ的同时在线账户数已接近9300万,不久将历史性地逼近1亿大关。因此,本次推广应该不是孤立事件,可以看出,面对这一历史性时刻,腾讯试图对自身十年来的发展进行审视并对未来使命进行全面思考。

在2009年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时,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透露:“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我们将继续加强在平台、人才和品牌上的投资。”

据悉,腾讯上一次启动大规模品牌推广行动还是在2007年4月,当时主题为“大回响,大影响”的品牌推广主要体现的是腾讯在媒体影响力方面的价值,当时的背景是,腾讯刚刚完成了“在线生活”战略的全面布局,寄望通过沟通、资讯、娱乐、商务的业务组合模式伴随用户的成长。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网的网民人数已突破三亿,而腾讯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全球大约排第三位。而此时的“在线精彩生活更精彩”的品牌理念,是腾讯一站式“在线生活”理念在新时期的感性解读,而其反映的内涵则是腾讯所期望为用户创造的价值。由伴随成长到创造价值,腾讯在品牌建设上志存高远。正如互联网著名评论家洪波所说,中国网民的平均年龄正在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腾讯布局于此。

而正是得益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2009年虽然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腾讯业绩却未受到太多负面影响。或许腾讯未来的战略在近期播出的推广片中已可见端倪――“当你走近世界,当世界走近你,在线精彩,生活更精彩”。

在线的后盾

“数以亿计的网民们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是2009年12月17日-18日举行的中国版权服务年会上,主办方给获得“2009中国十大著作权人”腾讯公司的颁奖词。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传统的软件均以软件销售来盈利,腾讯的发展和成功则开创了以免费软件加增值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通过开发和运营QQ秀,QQ空间、QQ游戏等版权产品丰富了互联网应用,腾讯满足了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据悉,2009年度,腾讯公司自主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件QQ的活跃用户超过4.5亿,同时在线人数突破9000万。通过QQ等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以及网络游戏出版,虚拟形象等增值服务,腾讯取得了业界瞩目的经济效益,发展成为中国市值第一、收入第一、利润第一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经济形势下,腾讯公司的业绩更是逆势走红,2009年上半年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7.5%,公司市值超过了300亿美元,腾讯现已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谷歌和亚马逊,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出色的经济效益,加上强大的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腾讯推动版权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9月,腾讯在中国CEO年会上一举登顶“最具创新力的互联网企业”。

通过软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以外,腾讯还通过软件平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践行了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产生了正面的社会效益。2008年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参加QQ在线火炬传递的网友人数累计超过1.35亿,创下了在线虚拟火炬传递的世界纪录。2009年普天同庆的国庆60周年,和腾讯网联合主办的“传挂灯笼祝福祖国”活动得到网民的热烈回响。统计数据显示,有2500余万网友参与活动,总人数和每日增加人数均创历史记录,被网友誉为“60年最亮丽的网上风景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中国互联网公司正逐渐向全球领导企业看齐。他们的发展速度会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将逐步具备与国际互联网巨头抗衡和竞争的能力,在全球互联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影响力彰显

事实上,腾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日,腾讯集团CEO马化腾人选最新出版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未来10年世界最家喻户晓10大中国人”榜单。《星期日泰晤士报》指出,该榜单并非富豪排行榜。除财富之外,该报更看重这些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比如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就是来自深圳的电脑天才。马化腾于1998年创办腾讯,该公司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QQ每天约有1亿中国人使用。腾讯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市值第一、收入第一、利润第一的综合互联网公司。腾讯的互联网全业务模式的战略布局增强了该公司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抗风险性,获得资本市场热烈追捧。”有分析员表示,是腾讯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

不久前,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由12个人组成的年度人物榜,包括10名最受国际尊重的中国内地企业家,这其中马化腾、丁磊、马云与李彦宏分别位列第二、第四、第五及第七。

《福布斯》中文版认为马化腾等本土互联网企业家是中国新经济的代表,他将更多本土原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带向国际市场。低调的马化腾和腾讯可能是目前在硅谷,在Google和Facebook等业界巨头公司中,被提及得最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家。

《福布斯》中文版按照知名度与美誉度、国际化程度、企业规模、股东回报等方面的指标对候选人进行排序。《福布斯》中文版认为,知名度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的企业家在国际坐标和全球背景下所展示出的竞争力、为全球消费者和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持续地创造价值,以及创新的技术、品牌和商业模式,这些是中国企业家值得国际尊敬的最重要因素。

通讯的发展史篇(7)

2018年9月3日下午,通讯员培训班组织此次培训的各二级单位基层通讯员40余人,在大庆油田人才开发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传统教育基地——大庆油田供水公司西水源参观学习。

西水源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水源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油田会战打响伊始,供水人紧跟油田开发建设步伐,麓战荒原钻凿了第一口水井,创下了油田供水非凡的基业。几十年来,西水源党支部坚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化“三老四严”思想教育不放松,从职工入厂第一天抓起,从细节抓起,从解决一人一事的思想问题抓起,不断提高职工思想素质,锤炼队伍过硬作风,成为全国石油系统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

通讯员们在西水源依次参观了展厅、干打垒、生产基地。在展厅里,油田会战时期的历史照片再现了西水人艰苦的会战史,上世纪60年代至今,珍贵的原始水源指标、运行记录、地质资料,以及迄今为止大庆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栋干打垒,还原了当年油田会战的生活原貌,记录了西水人艰苦的会战史。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通讯员们一边倾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重温会战传统,追思先辈伟绩。在现场切身感受了油田先辈们作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当前公司发展的形势,大家纷纷表示,在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信心,认真学习西水源先进工作经验和党建工作方法,继承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开拓进取,不断提升通讯稿的质量,做合格的通讯员。

通讯的发展史篇(8)

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低油价冲击等因素影响,石油化工行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提质增效势在必行。在逆境时期,加强员工思想引导、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的基层通讯员队伍,推动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

通讯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通过自己手中的笔,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宣传和解读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宣传本单位生产经营形势、企业文化理念和精神、上级领导的创新思路和基层单位好的经验和工作做法,通过他们的宣传和及时传递,为企业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讲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今天,有很多时候对宣传工作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宣传只是做了点表面文章,做得再好看不到实际效益,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功夫。因此要正确认识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通讯员队伍管理机制,党政领导齐抓共管,为通讯员队伍搭建学习交流和成才的平台,基层党支部必须从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入手,不断培养他们的写作宣传能力,使基层通讯员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宣传、传播和历史记录的尖兵。

下面就对建立和完善基层通讯员队伍,谈点自己的思考。

一、建立基层通讯员宣传队伍的重要性

1.企业宣传通讯员为企业文化建设鼓与呼。在国有大型企业不断深化变革,企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更加激励。一方面要以利益最大化增强企业的效益;一方面要用企业文化的理念和精神鼓舞全体员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要正确认识企业宣传通讯员队伍的作用;认识到企业文化和宣传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宣传工作在不断地为企业发展鼓与呼;认识到建立一支能打硬战的宣传通讯员队伍的重要性和关键性。通过基层通讯员把他们熟悉的车间班组一线的生产经营形势和工作经验,写成宣传报道,在企业区域网的栏目中以及各种报纸宣传媒体上广泛宣传,传播宣传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形势,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企业宣传通讯员起到营造和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企业要发展,品牌要先行,与企业文化宣传有着必要的联系。要成为行业优秀的企业,必须营造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氛围。同时,企业的外在知名度,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形象、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等与企业自身宣传和企业文化传播密不可分,其中企业宣传通讯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宣传报道展示企业内外形象风貌,为鼓舞员工士气、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企业宣传通讯员是企业历史和发展的记录者、传播者。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与宣传通讯员们的记录和宣传密不可分;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宣传通讯员们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及时捕捉、记录企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以及重大活动,为企业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让后人见证企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如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各种大型活动展板、记录企业历史和发展的各种影像资料等等,成为真实记录公司和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记忆,用企业光辉历史教育和感染新一代员工,激励一代又一代员工奋勇拼搏、再创佳绩,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发扬光大,为企业持续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二、XXXX厂通讯员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XXXX厂现有十个科室,基层九个车间一个站。其中二套微球车间、三套微球车间、一套分子筛车间、二套分子筛车间、三套分子筛车间、全白土车间、原料车间、分析测试中心各有X名通讯员;销售部、熔喷布车间以及机关十个科室共X名通讯员,总计有三十余人的宣传队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从宣传队伍的人员结构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80%以上,新闻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加强和建设宣传通讯员队伍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党委和各车间党支部的高度重视。

2.基层通讯员学习、写稿件的自觉性欠缺。对于基层通讯员的个体来说,有时候缺乏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以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工作忙为借口逃避,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宣传工作的关系,在车间班组的考核和要求下,被动式的完成宣传任务,造成稿件的质量不高,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对于基层宣传通讯员来说,要热爱宣传工作,正确认识宣传工作的丰富内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基层通讯员队伍整体水平不强。目前XXXX厂通讯员队伍整体写作技能还有待于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新闻宣传写作知识专研不够,没有认真系统的学习理解宣传报道的深刻内涵。一方面有单位组织学习培训不够的原因;一方面大多数基层通讯员对宣传企业文化重要性认识不够,应付宣传任务。所以企业领导和基层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深刻认识到企业宣传工作不仅是政治宣传行为,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基层通讯员宣传队伍建设

(一)发挥企业文化宣传及党支部作用

要高度重视基层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把基层通讯员队伍建设当作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具体通过考核车间党支部来督促完善基层通讯员队伍建设。基层车间党支部可以建立与通讯员相互交流的平台,如微信群、读书会等。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向通讯员传递写作技巧、宣传方向、征稿信息等,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便交流和鼓励,让他们感觉被关注的温暖。同时,通过建立奖励机制,不断增强通讯员队伍的活力,使通讯员队伍成为基层管理工作的助推器。

(二)发挥基层通讯员特点,以多种形式培训,增强通讯员的写作能力

宣传部门及车间党支部要率先垂范,深入到通讯员当中去,与他们一起交流讨论宣传稿件的写作知识。同时,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在工作中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又要克服生活、家庭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占用很多的业余时间创作。有时还要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因此干好这份额外的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更需要一种理想和信念作为支撑。怎样才能写出好的稿件和新闻作品,一是靠自身努力,勤学苦练,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写作;二是要靠组织培训和交流,经过再学习再深造,不断地实践再实践,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三是在提高自己新闻写作水平的同时,要有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宣传部门每年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基层通讯员培训计划和学习计划内容,制定预期学习的目标。每年组织两次或更多的通讯员培训班,合理使用宣传培训费用。邀请有经验的记者和编辑老师讲解新闻写作知识、技巧,促进通讯员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通讯员交流沟通方面,提供互相学习和互动交流平台,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给予支持,激发他们自我成才的意识。通过对通讯员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他们的个人素质就会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提升,写作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

宣传部门以及车间党支部,要充分利用车间开展活动、装置停工检修等机会,组织引导通讯员进行现场的采访和写作,与他们一起交流互动,拓展个人的思维,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写作水平。

(三)结合实际,营造氛围,开展研讨

基层通讯员大多数人员是业余或兼职,要有爱好写作或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才能胜任宣传写作工作。所以车间领导和党支部要经常对青年通讯员关心爱护,特别是在写作业务上要给予帮助和支持,经常勉励和鼓舞他們在搞好工作的同时,多宣传和反映基层的先进人物事迹,积极参加上一级或各种征文活动。同时,宣传部门或基层党支部,要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沟通活动,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去影响他们,特别是在登报上稿后,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鼓励,使他们更快的成才。

(四)认真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促进文化建设

XXXX厂区域网络、公司区域网、微信平台以及XXXX厂各类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是沟通联络生产经营上下连接的纽带、是干部与员工交流的平台,是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是员工了解各类信息的窗口,是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互动,通讯员们用文字表述对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心声,表述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感受,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讯的发展史篇(9)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量结算关口、工商业用户及民用计量点。智能电表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实时的电能计量功能外,还会定时记录负荷曲线,包括电量、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同时,电表的事件记录可以记录电表发生的各类历史事件,智能电表还会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电量冻结,冻结电量数据会被记录为历史数据。智能电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读取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监控电表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表的负荷变化情况,查找电表出现计量异常的原因。目前国内对于智能电表的实时监测基本没有相应手段,广泛采用的电能量计费系统,主要是用来远程采集电量相关数据,通过采集终端的存储和转发,在主站段获得一定时间间隔的电量相关的负荷数据,通过电能量计费系统获得的数据不具备实时性,基本不具备问题追溯和故障诊断的功能。当前,计量部门如果要对某一只计量表计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表计厂家提供的服务软件,通过计算机和RS485等通讯方式,在当地进行数据的抄读,往往受到现场环境和软件使用的专业性的限制,操作起来极不方便,效率低。本课题研究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蓝牙电表监测系统,实现了通过方便的移动终端对电表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并显示向量图。同时,也可以读取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2基本原理

2.1本课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开发一套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软件,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蓝牙无线通讯技术,配合蓝牙无线光电头,实时与智能电表进行交互通讯,获取电表的各类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同时,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形化界面,显示计量线路的向量图,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抄表,安装检查,状态分析,历史数据读取等工作。2.2本课题的技术原理蓝牙无线光电头采用吸附式非电接触方式,与电能表通讯采用近红外通讯方式,本光电头内置蓝牙无线模块,可以实现蓝牙通讯接口与红外通讯接口的转换,是本系统重要的通讯转发单元。手机或移动终端的蓝牙通讯模块通过自动搜索功能与蓝牙光电头实现匹配,建立点对点的通讯连接。手机上的电能表监测系统软件APP,根据请求指令,发出数据请求,通过蓝牙光电头转发给电能表,电能表应答数据给监测系统。电能表监测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在检测界面显示实时数据,实时绘制向量图,通过向量图,不仅显示了各相电压电流的数值,还可以显示相互的相位关系,对于分析电表的运行状态,发现错误接线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判断依据。当用户读取电表的负荷曲线、事件记录等历史数据时,系统会自动将读取的数据转化为文本或Excel文件的格式存储,便于分析处理。

3技术关键点及创新点

3.1技术的关键点关键点一:蓝牙无线通讯光电头,采用电池供电,数据通讯可靠性要求高,尤其是大量数据通讯时的功耗保证。要求采用低功耗设计,重量轻,便于携带。关键点二: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设计方法,为了提供交互式的人机界面,需要显示数据和图形,为此,必须优化软件设计,将软件功能模块化。关键点三: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终端的应用。3.2技术的创新点创新点一:智能电表都具有红外通讯接口,通常采用近红外通讯,本课题采用了蓝牙通讯光电头,本光电头可以将红外通讯转换为一般移动终端能识别的蓝牙通信方式,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使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表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是智能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佳选择。创新点二:基于Android平台的运用,由于是对电能表的直接通讯,本发明要求集成智能电表的通讯规约,要求可以兼容各种版本的智能电表的通讯协议,对不同软件版本之间的区别,能够自动适应。为此,软件设计必须采用开放式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讯软件的设计也必须在充分理解电能表计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数据采集方式。

4软件设计方案:

4.1系统软件设置框图(图2):4.2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平台:系统是Android4.0以上版本开发工具Xamarin。4.3功能模块设计:4.3.1软件登录和常用软件设计一样,提拱用户登录功能。4.3.2软件连接监测电表需要一些通讯配置参数,只有正确配置好,才能够连接电表,监测电表。连接电表成功后,会把电表的基本信息显示出来。4.3.3方案配置本软件功能点是通过配置方案来进行的,可以灵活配置。默认配置是三个方案:安装检查;向量图;历史数据。安装检查(1)配置需要监测的数据项。(2)选择需要监测的数据项。(3)对电能表的运行工况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实时监测电表的运行状况,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相角。向量图(1)系统会自动读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数值和各自的相角关系。(2)根据读出的电压电流数值及相角,绘制实时向量图。历史数据当某一只电表出现可疑情况,或出现缺陷时,我们需要读出电表的历史数据记录和事件记录,用于故障分析。

5结论

基于Android平台的蓝牙无线电表监测技术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用户手机上,供电局计量专业人员和供电营业所抄表人员不需要借助电脑和服务软件,仅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检查电表的安装是否正确,监测电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本项目研发成功后,不仅计量管理部门可以采用本电表监测系统软件进行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数据读取。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作为必备的巡查工具,尤其是,还可以给各供电所用户抄表人员作为现场抄表的工具,减少人为抄表的差错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运维成本。

通讯的发展史篇(10)

议程设置是大众媒介寻找、制造特定话题以引起受众关注的主要途径,也是其内容生产的主要方式。随着媒介融合不断深化,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中的媒介“议程设置”特性发生了剧烈的衍变。对于热点话题,互联网善于用独特的话语表述形式进行阐释以获取关注。

1.网络历史新闻专题的主题特征

腾讯、凤凰网的历史新闻专题的内容主题具有新闻时新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双重特点。话题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既有大众熟悉的通俗话题,亦有相对严肃的涉及思想文化或公共生活的议题。这些专题常以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风格的网络话语形式来策划、包装主题,从而获得网络受众群体的关注和反馈。

具有公共性或思想性的议题特征是,在当下社会舆情热点和与其相关联的历史背景中提炼话题来进行分析讨论,对当下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和具体现象进行理性的观察或批判。

对于舆论热议或具有通俗趣味的议题,腾讯网和凤凰网则注重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雅俗共赏”式的分析、解读。例如腾讯网的“张学良后悔发动西安事变吗”、“为刘文彩翻案很荒唐”、凤凰网的“那些年我们保卫过的南海——1974年、1988年中越海战纪实”等专题均属此类。

腾讯、凤凰网的历史新闻专题还善于从个体记忆的角度来阐释主题,既区别于主流意识形态常用的宏大叙事方式,也能引起主体意识强烈的网民群体的共鸣,同时在网络信息海洋中体现了别具一格的“辨识度”。

例如凤凰网历史频道的“教科书之外的真相”系列专题,用区别于中学历史教科书常规宣讲的方式来重新解读如“旧中国真是‘一穷二白’吗”、“华盛顿真是‘因美德拒绝王冠’?”等历史话题。

2.网络历史新闻专题的文本结构特征

网络历史新闻专题的文本结构常采用“观点+论据+结论”的推理思辨式叙事框架,即以标题、导语来概述内容主题;在叙事主体部分以述评结合的方式拟定简洁明确的观点和论据;结语部分则强调从历史和现实双重视野中对内容主题进行反思。这种叙事模式便于深入发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并且启发受众进行思考,因此也是当下腾讯、凤凰网历史新闻专题最常用的叙事文本结构。

例如,反映抗战时期河南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引发了社会舆论热议,腾讯即推出专题“戳破《一九四二》里的伪历史”,专题的导语提出:“……试图勾勒出这场“人祸”的真实历史逻辑,并澄清一些广为流传的伪历史。”简洁的标题和扼要概括的导语相结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明确了主题。

专题的叙事部分归纳出电影中关于河南饥荒的争议情节:如“政府压制媒体报道”、“不相信河南有灾”、“政府因为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报道而被迫开始救灾”、“以撤军方式把灾民当包袱甩给日本人”、“日军用军粮救济中国灾民”等,然后用相关的史料著述逐一进行分析对比,以引导受众辨析电影情节之真伪。

网络历史新闻专题的叙事策略

大众媒介的叙事话语具有互文性特征,即媒介文本制作者(如新闻报道、广告等)惯常使用引用、暗示、拼贴等方式,将内容主题与某些特定的现实背景或文化语境联系在一起,激发受众通过其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来解读主题。网络历史新闻叙事常利用互文性叙事策略来吸引受众关注历史文化话题,并且通过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来营造便于开放交流的话题解读空间。

1.以超文本形式来建构历史与现实语境的互文关系

新闻叙事中的互文关系表现在:“新闻是一种真实,而我们所属的文化又是一种真实,观众往往以类似的方式去观照它们,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互文关系。”超文本是基于互联网的非线性顺序的文本结构,通过字词、图像和音频的联想性链接,以超链接组合而成的文本系统。网络历史新闻专题的超文本形式能通过超链接和多媒体等功能在文本中形成历史事件、社会现实或者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参照比较,形象、具体地展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凸显文本深层的意义建构互文性。

例如,凤凰网制作的“学生会的前生今事”专题,其策划背景是国内某知名高校教授在博客中发文质疑高校学生会,认为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此言论引起社会关注。该专题以此为由头来探究高校学生会屡遭非议的深层原因,专题的叙事部分以记述高校学生会现状和历史为主线,通过展示高校学生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来揭示主题的内涵:中国高校的学生会从创建起就有着紧密的政治属性,学生会的历史和今后的发展都受到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会因其定位未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而导致工作方向模糊不清、面临尴尬的现状。

受众通过这种超文体阅读方式即能基本了解高校学生会的发展历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海外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从而理解我国高校学生会所处的复杂境况,避免对此热点议题停留于片面化、“标签化”的认识。

2.文本互动性特征所拓展生成的内容解读和交流空间

网络传播中的互动性是指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传播和动态交流。除常见的网友评论、微博实时互动等方式之外,腾讯、凤凰网历史新闻专题还设置受众参与述评的栏目来吸引受众参与讨论,共同拓展议题的内涵,进而激发受众在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认知主体意识。

凤凰网历史频道的知青专题以征集知青撰写的个人史为主要内容,有过知青经历的受众群体以此为平台回顾“上山下乡”的经历,反思这段对国家和个人都影响深远的历史。

腾讯网历史频道专题的话题常具有争议性。而“读者来信”成为其与受众交流的主要互动栏目,较之历史频道其他互动板块(“网友评论”、“实时互动”微博),“读者来信”的内容更有条理,尽管网友反馈的话语不乏偏激、攻讦之处,但基本上还是围绕相关专题的内容、观点进行争论、评价。而频道编辑将该栏目与其他主要栏目一起放置在频道主页导航条上,以强势的版面语言突出了注重与受众互动的编辑意图,以栏目为平台吸引并汇聚受众的反馈来生成编读之间、读者之间动态、平等的交流。受众在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反馈参与了文化生产,历史新闻专题的内容意义由此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自媒体时代网络历史新闻传播所凸显的价值

随着微博的勃兴,当下的媒介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竞争的重点在于能否生产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产品,同时能否促进受众在线上线下的交往。而互联网对社会公共领域进一步拓展,使网络新媒体的历史新闻传播可以通过多种信息生产和分享手段来帮助人们拓宽历史观察、研究的视野,在挖掘历史记忆、存留历史体验、深化历史文化讨论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腾讯网、凤凰网制作的历史新闻专题在内容主题和叙事话语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间写史”风格。例如凤凰网知青栏目的“知青个人史记录”、腾讯和《看历史》杂志联合主办的“国家记忆2010”活动。

“民间写史”活动善于将公共历史事件与个体生活和命运相联系进行阐述,从而能激发民众的公共意识。而网络历史新闻专题文本具有的叙事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使受众在交流和讨论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受众能积极参与内容生产和主题意义的拓展。互联网场域中开放性叙事与受众关注的历史议题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同时,当下的网络历史新闻传播工作者应保持文化自觉意识,重视并解决网络信息传播的实用性、碎片性特点和历史传播所需要的系统性、传承性所形成的矛盾,避免传播的主体和受众陷入片面、功利性地衡量历史价值的误区。

参考文献:

①汲军:《开掘历史宝库拓展新闻视野——以上饶抗战历史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界》,2006年第6期

通讯的发展史篇(11)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18-01

光纤通讯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至另一个地点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光纤光缆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讯技术也有了技术上的个革新。调查表明,截止至2013年止,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在这当中亚洲网民数量占的百分比高达43%,而中国网民将占到全球的17%。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而光纤通讯则成为目前乃至未来通讯发展的主流技术。它是电信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通讯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项技术,同样,因其特有的优越性,也担当着通讯领域的主力军,并带领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与前进。

1 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光纤通讯技术概述

光纤通讯(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称为光纤通信,是有线通信的一种。光纤通讯技术因其独有的高速传输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通讯方式,提高了原本的通讯速度,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光纤传输带宽较宽,单次传输信息较以往相比传输量大;第二,由于光纤的原材料来源于石英,它是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优良的绝缘体,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石英光纤的传输损耗最低,且传输的中继距离长。因此,光纤传输不容易受到自然界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电离层变化以及人为的电磁干扰。

1.2 当前主要的光纤通讯传输技术

光纤是一种电介质,通讯光缆在结构上与电缆主要的区别是光缆必须有加强构件去承受外界的机械负荷,以保护光纤免受各种外机械力的影响。

通讯光缆正广泛地用于电信、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并将逐步成为未来通讯网络的主体。这种技术是利用单模光纤的使用损耗低的优点,将其光纤设计为很多个单独的,互不影响的通信道来传送信息,这样就获得了较大的带宽资源。光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检测器组成,发端的光源在电信号的作用下,发出与之对应的光信号,完成电与光之间的转换的任务。

1.3 光纤入户的应用现状

光纤入户,就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被广泛应用。光纤入户虽有其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与推广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之处,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国光纤入户的发展整体上来看虽是前景十分可观,但真正应用到户却尚未普及。其次,光纤入户技术运维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偏差。光纤入户技术的运维费用远低于普通的接入方式,这基于这项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通信的保密性,并且故障率也很低等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与预期几乎大相径庭。最后,运营商片面追求占领市场,忽视供需矛盾。一方面,政府对于光纤入户技术进入市场缺乏有效地宏观调控,片面追求通过这项技术夯实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但单纯由政府驱动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则很容易陷入类似基础设施建设的窠臼,用户对宽带速度的需求很难得到及时的响应;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之间,以及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之间在竞争过程中为抢占市场先机而不惜巨额投资。

2 光纤通讯技术的前景展望

2.1 打造全波光纤时代

全波光纤的最大优点是大幅度的拓宽了光纤通信的带宽。城域网需要的业务量疏导和宽带管理能力比较强,其传输的距离比较短,很少使用光纤放大器,全波光纤是在这种应用形式下产生的,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首先,可以将由水峰导致的衰减完全消除,水峰的消除可以将可用的波长范围增加了100nm;其次,它可以改进网络的管理现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由于全波光纤和现用的单模光纤有很多相似的特性,所以完全可以与现有的光纤系统兼容,这就为它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先决条件。

2.2 打造更高更快的发展方向

结合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目前超高速光纤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运用,它的大规模信号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Gbps。但当传输速度达到10Gbps时,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现有的光纤并不一定可以满足传输要求。因此,超高速光纤技术发展的关键不仅仅是提高速度的问题,还必须配合其它技术的应用。

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前景主要倾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一代光纤的发展研究,其中所说的新一代光纤包括全波光纤与非零色散光纤。二是光纤通讯传输中超高速系统的研究设计。而随着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变化,为了满足下一阶段的光纤通讯传输技术需求,光纤通讯技术的研究发展中会逐渐倾向于按照光的时分复用方式进行通讯研究与发展。

3 结语

我国当下已进入高速化信息时代,在信息技术平台中光纤通讯技术是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通信技术将成为通信领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尽管全球光通信刚经历了低谷,目前尚处于恢复时期,但光通讯技术具备的优势使得它在光通信市场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实例证明,通过对现代通信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在未来通信发展中光纤通信将成为通信技术的主流方向,它用自身的优越性与逐步成熟性为全光网络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畹仪,李国瑞.光纤通讯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