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8 16:58:07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每一年,国家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到住宅修建中,只有对住宅设计的方案进行了优化,才能够为国家节约资金、创造财富,并且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优化

(一)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人性化”原则

遵循“人性化”原则,是为了创造合适、舒适的居住空间。因为人体在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因此必须根据这个比例来进行规范的设计。设计的时候,要对住宅中的各个空间的面积进行量化。这就需要设计师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住宅内的空间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使房间尺度既不会因为太宽而显得太过于空旷,又不会很狭小,这样才能让住宅符合人们的生理要求和起居要求,并且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

(二)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地,人们每天大约有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呆在房屋内,房屋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生活起居。因此,必须要提高住宅的舒适度。不仅如此,国家也在建筑房屋的节能、环保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设计师要在节能和环保的基础上来提高舒适度。比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尽量使用新材料和环保材料,结合一些新的施工工艺,比如太阳能技术、节能取暖技术、循环用水系统等等,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既要让居住者更加方便的用水、用电,又可节约水、电资源。

(三)完善住宅的功能

完善住宅的功能,并不是要一味的增加房屋面积,而是在满足起码的厨房、厕所、客厅、卧室需求的基础之上,设计隐藏的储藏空间,使房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完善。比如,在厕所中,坐便器单独设计了一部分:坐便器上有独立的龙头,从而使洗完手的水可以集中起来冲洗坐便器,这样不但解决了厕所空间拥挤的问题,还节约了水资源。同时,这也是很多的普通住宅设计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因此,设计师应该多花点心思考虑和构思,使小空间能够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大空间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和层次。不管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都应该尽量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功能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四)对环境进行优化

住宅小区的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居住者造成影响,所以,设计师还要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既要使周围的环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要增加小区的整体艺术感,使每一栋建筑物看起来不仅仅只一个普通的住宅,更像是一个艺术品的象征。比如,一栋小区主要是由7栋35层和4栋19层的高层组成,建筑物两边很低,中间很高,仪式感很强,并且建筑天际线高低起伏,给人以自然群落的景象,这样也显示出了小区不凡的品质和设计功底。另外还设置了独特的坡屋顶、温暖的红褐色瓦面、富有精致线条的米黄色墙面,小区周围的绿化带也很规范和整齐,整体形成了典雅、沉稳、优美的建筑风格。

(五)规范的交通系统

要合理设计和安排小区的交通系统,就要采用绿化分割、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办法,这样才能使人和车分离开来。可以适当的在住宅区设置人数、规模相当的停车场,这样既不会使人和车的距离太远,又能够使人们享受到移步换景的外部环境景观。这种规范的交通系统设计,同时也有利于交通安全和居住者的出行。

(六)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现代的小区住宅把邻里之间的关系拉远了,生硬的分割把人们的社交范围变小了。住宅建筑有个特点,它既要求保护居住者的隐私,又要求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模式,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如今的城市小区住宅都是单元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都起到了阻碍作用。

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减弱和消除这种距离感与隔阂感,首先要构建有序的交流流向,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并且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位,采用丰富多彩的规划手法,合理引导人们进行交往,构建良好的邻里社交模式。

(七)对室内进行优化

在过去,人们买了房子之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比如拆墙、打洞等等,因为如果不进行二次装修的话就会面临使用功能不全的问题。尽管这样做很麻烦,但是大多数人为了日后的起居生活更加的方便,还是会进行第二次装修。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和劳动力,除此之外,拆改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出售和上市毛坯房,并且提倡精装修房屋,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有利于居住者的起居生活。精装修房内应该合理的进行装修,一切为居住者考虑,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装修基础,比如要考虑家具摆放的统一和协调,插座的数量要满足家用电器的需要,水、煤气管的走向要考虑到安全性和便捷性,等等。

二、住宅建筑套型的优化设计

(一)主卧室

主卧室的设计要从常规来考虑,因为主卧室是用来休息和睡觉的地方,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附属的功能,比如化妆、看书等。一些主卧室可以增大面积,再配上多功能的专用衣帽间,以及具有极好视野的八角阳台。主卧室要紧邻书房,这样才能使居住者在获得休憩空间的同时,还能拥有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起居生活,另外,还要做好隔音的处理,在生活和学习中减少对其它家庭成员的干扰。

(二)起居室

起居室是亲友聚会、家庭娱乐的地方,因此可以设计地更加宽敞和明亮,并且要设计好室内的流线组织,避免因为室内较为空旷,面积过大而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比如一位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起居室除了通向阳台的门以外,只有一条公共走道来连接各个房间,这样能够为起居室减少多余的空间,并且能够使起居空间看起来更加的完整,并方便放置沙发、家具等等。

(三)阳台

阳台对于住宅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阳台是居住者接触室外、休憩的地方,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出阳台的优势。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设置大型阳台或者多个阳台,从而更大的满足人们的休闲要求。

三、总结与体会

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时候,所有的设计理念都必须建立在居住者需要的基础之上,既要满足居住者对房屋的要求,又要注重环境对居住者的要求,使房屋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且被人们所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徐鹏.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2(23):144-145.

[2]张晓龙.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2(23):8-9.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2)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施工的成本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设计,我们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文针对结构设计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

在不影响建筑的质量以及建筑结构长远效益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的近期投入并提升建筑的可靠性。实践证明,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使用,可以讲建筑工程的造价降低5%~30%。这主要是通过这一优化技术,我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建筑材料的性能,并使得建筑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方法

在我们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建筑设计的美观、安全、经济,还要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以及其便于施工性,应对这几种效果进行统筹的考虑。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建筑设计优化设计技术,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能满足我们对于建筑物在五个层次上的需求,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而针对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在我们工作中,其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结构优化以及建筑局部结构优化这两个方面上。

其中,建筑局部结构优化技术主要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基础结构设计的优化、对围护结构设计的优化、对屋盖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对于建筑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在这几个方面的优化过程中,我们的优化设计又可以分为以下内容:选型、受力分析、布置、造价分析等。因此,当我们在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时,应依据我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以减少建筑的综合造价为目的来指导我们进行结构设计优化。

在我们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首先确定足设计的期望,然后利用平面设置的规则,尽量减小刚度与质量中心之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手段,会保证水平荷载不会使建筑物出现较大的扭转作用。在竖直的方向上,要尽量避免转换层的使用,这可以减小应力集中的问题。其中,做好结构设计优化的模型以及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案对于我们整体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所谓结构优化设计模型,指的是通过在很多影响变量中选取出影响较大的主要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设计一个函数模型,最终使用科学的方法求出最优解。在我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其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取合理的变量,一般我们的做法是选择对设计要求影响较大的参数,然后对所选出的参数进行分级,主要用于确定其各自的重要性,将对变化影响不大的参数定为预定参数,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我们编程与计算的工作量。其次,确定目标函数,并利用目标函数求出满足已知条件的最优解。最后,确定约束条件,在我们的工作中,约束条件有很多,比如裂缝宽度约束、应力约束、尺寸约束、结构强度约束、从正常时的极限状态下弹性约束到终极状态的弹塑性约束、从可靠指标约束到确定性约束条件等。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这些约束条件符合相关的规定。

(2)结构优化计算方案

在我们的结构设计优化中,一般会有很多变量以及多个约束条件,这就是其成为了一个非线性的优化问题,因此我们在结构优化计算方案的过程中,普遍会将约束条件转化为无约束条件来进行计算。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有:拉氏乘子法、符合型法、Powell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只需要编写相应的运算程序就能完成我们的结构优化计算方案并获得最终的优化结果。

4、结构设计优化与经济性的关系

(1)在我们的建筑中,往往层数越多,单位建筑所能够分摊的房屋占地面积就越少。不过,一般房屋的层数越多,其高度也会越高,其房屋之间的间距也必然会增大,所以,用地面积的造价与房屋的层数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2)建筑的层数虽然和建筑用地造价有直接关系,但是其在各部分上的表现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不论建筑的层数是多少,而屋盖只能够一个,这说明屋盖的造价和建筑层数基本成一个反比例的关系。而针对建筑的基础结构,虽然建筑的基础只有一个,但是由于层数越多,其基础的荷载就越大,要加大承载力结。因此,基础部分的单位面积造价随层数增加而有所降低,不过不像屋盖那么明显。另外,承重结构,如墙、柱、梁等,随层数增加而要增强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这些分部结构的单位建筑造价将有所提高。

(3)随着楼层的增加,墙体面积与体积自然会增加,而且会增大结构的自重、基础的承载力以及电气管线的长度等,因此,楼层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楼体造价的升高。

此外,相同的建筑面积,如果其平面形状有所不同,其外墙周长的系数也会出现变化。比如,越接近方形,其外墙周长系数会越小,外墙砌体、基础、内外表面装修等也随之减少,并且受力性能好,造价会降低。

5、概念设计的应用

概念设计是我们进行结构设计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我们的结构优化设计中,很多问题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需要我们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比如,针对某一建筑方案,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结构布置;在对结构布置确定了以后,我们针对同一荷载又有着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在我们的分析过程里,所使用的参数、材料等也会存在很多变化;建筑物细部的处理也会存在很多不同等。在以上的设计优化中,我们应遵循一般规律,并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设计。

在我们的概念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概念设计使建筑物免受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破坏。所以,分析如何应付建筑物可能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时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中,地震作用最为难以琢磨,破坏性也最大。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好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措施,比如刚度均匀、对称是减小地震在结构中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延性设计则能有效地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多道设防思想能使建筑在特大地震作用下次要的构件先破坏,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这些措施在我们的结构设计优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6、结语

结构设计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建筑质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上文可以看出,此工作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且技术要点也比较多,这就给我们的设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对于先进的经验要善于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做好这一工作。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在这方面一定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建华;;国际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6年01期.

[2]马国库;徐太安;;浅谈结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3]钟玉云;;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探讨[J];福建建材;2010年04期.

[4]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涂平涛;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与新材收缩剖析[N];中国建材报;2001年.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3)

引 言:

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以往建筑施工的节奏,建筑施工的速度随之加快,而建筑项目的周期缩短给建筑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施工图在建筑周期缩短的影响下使其周密性下降,单纯的利用设计图进行施工图设计容易导致对建筑成本和施工难易程度的考量不足,而影响施工进程。不完全统计设计阶段可以控制成本80%左右,而施工开始后对成本的影响则仅为20%,而现实中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的情况,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充分的考虑建筑特征以及使用效果等,这样就容易到施工图设计不能适应实际的施工需求,引发矛盾等影响进度,反而提高了施工的成本,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才能起到施工图的作用。

一、施工图设计优化的重要意义

1、帮助成本控制

施工图设计的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小规模的设计优化,针对设计中的一些地方进行改进与调整,使之适应施工需求,以及质量控制,优化中也会提出相应的限额等要求,以此达到成本控制和优化的效果,因此施工图设计优化就是在设计单位按照设计完成施工图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进行预算分析,编制工程的技术性指标,按照限额设计的要求与施工单位的内部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对施工图中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改进,以此可以优化施工成本支出的配置,由此降低施工成本。

2、优化建筑结构经济性

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复合性满足功能的趋势,单纯的结构上对功能的满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所以建筑设计与施工者必须对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设计,结构设计与资源配置必须平衡,同时提供建筑循环再利用的比例。目前设计单位仍然重视对结构合理性的设计,而不考虑空间对建筑功能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优化时,可以充分考虑建筑的特性和功能需要,从而改进设计中这样的不足。

3、降低施工难度

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情况往往还不够了解,对其工程设备、人员技术水平、辅助设计、过渡措施、工艺等都都不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设计图纸与施工图对施工单位而而言一定会存在脱节的地方,所以容易引起变更与工期延误等,对工程的成本和质量往往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优化中,通常组织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参与,使得设计优化更加适应施工现场的需求,这样指导完成的施工组织和设计就更加有的放矢,以此帮助施工单位降低施工的难度,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二、施工图优化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现

1、经济指标是优化的基础

施工图的优化必须有标准可以参考,而经济性指标就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基础性指标,任何优化都不能牺牲经济效益,多数非专业的技术人员单凭施工图的易懂程度来判断是不合理的,不能说明施工图设计存在不合理,这时应依靠辅助方式进行说明,即利用建筑经济性指标对施工图进行详细解读,在施工图预算上配合经济指标的分析与研究,将编制好的建筑技术经济性指标与项目施工图所形成的的指标进行比较,以此来对施工图进行调整,这就可以保证施工图的优化,按照经济性需求。

2、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应为图纸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土工工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在明确施工图设计优化后,应在优化的过程中以及结束阶段对施工图优化的效果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图是否满足建筑经济性的要求,此时应参考相关的技术性指标,为施工图的优化提供基本标准和参数,编制经济技术指标和优化前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比较就可对优化方案进行选择和平衡,侧重经济性与质量保障双赢的方案,完成对施工图的优化,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图优化的有效性。

三、土木工程中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优化案例解析

1、对布局和层高的优化

某个大型商业建筑,在设计后进行了施工图优化设计,寿险对其层高和功能流线等进行分析与优化。具体情况如下:施工图初期商业建筑中引入了高度较大的商业影城,对于院线顶部的设计尤其特殊性,而最初的设计不能满足退台的形式,因此在施工图优化中对影院的布局进行了调整,重新布置了影厅的布局,并充分利用了空间,获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按照设计商业中心逐层设置了餐饮功能区,后勤流线设置引发了空间矛盾,根据餐饮作业的特点以及货梯等情况,对原有的施工图进行了调整,重新布置餐饮区以及相关设施的施工位置,通过货物了流线和库房来设置新的餐饮区,从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最后,调整空间合理布局层高。在多数项目中都需考虑环保性设计,在绿化要求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原有的设计中,对地下一层的高度设计不够合理,一些地方的层高甚至低于2.5m,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优化中,对原有的设计进行调整,增加了地下一层的高度,最低处保证了2.6m的净高,楼梯间以及踏步帮助解决高差问题。这就满足了建筑绿化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了建筑高度连贯性,也可适应地下一层管线多的具体情况。

2、综合管线优化设计

首先,在优化中对净高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就对建筑中的电气设备有了硬性的要求,在施工中应控制梁高来保证通风和采暖通道、电气线缆等可以在梁高内布置完成,总体管线高度应小于梁高,这样就可保证净高度。同时对管线的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重点对特殊管线的走位进行控制和要求,如管线应避免穿越防火的分区,避免穿过大跨区与的梁高。在一些商业建筑中首层为服务区,不能不知空调和水管等,应转移到地下一层,利用竖向井完成连接,地下一层的降板区应贴墙设计,设置侧向的排风以及排烟口,改变贴梁设计的思路,保证净高。

3、对防火设置的优化

防火墙设置,在商业用建筑中,防火墙是一种人为设置的分区,即对火灾进行控制,防火卷帘的长度不能超过防火分区边界的30%,这就意味着必须利用防火墙进行分割,这样的设置往往会影响区域的灵活性,在防火分区以及防火墙的设置上,应对开间以及商用空间进行分析,并确定自然区域,防止因为防火墙而影响商业空间利用。同时在局部设置侧向防火卷帘,在功能区域内防火分区变小,因此多处空调管线必须穿过防火分区,常规的方式是挂板穿越,卷帘在空调管道的下方,这样就影响了建筑空间的净高,因此可以采用侧向卷帘的方式,使之与管道平行,从而达到保持净高的效果。最后就是消防栓的设置,在保证扑灭半径的清下,应与给水专业进行协调与分析,合理设置消火栓的位置,尽量避开商业面客的区域,为精装修保留一定的空间,在不影响防火功能的前提下,完成合理布置。

结束语:

土木工程中建筑施工图是指导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建筑设计适应性和施工效率的重要文件,综上分析,其优化设计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十分重要,并从某些方面决定了建筑施工的经济性和效率、质量等,因此必须从细节入手,对施工图的适应性进行调整,使之可以适应建筑的类型和功能,从而保证优化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魏志刚.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才智,2012(04):37-38.

[2]高爱萍.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J].河南科技,2014(04):160-161.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4)

1.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的重要性

1.1阐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跨度很大,涉及到很多领域与专业的知识,是一个复合体。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建筑性能及建筑结构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中主要对建筑的朝向、方位和体型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优化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户墙、玻璃、窗框、屋面、楼板和外墙的设计等进行严格的优化和量化。以此来提高建筑设备能效,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1.2 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不断提高,导致我国建筑能耗不断上涨,我国能耗总量的47%左右是建筑行业的能耗。我国每年以21亿 的速度新建的建筑中属于高能耗建筑的达到90%以上。2007年,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只有7%属于节能建筑,形势相当严峻。

我国节能技术水平较低,建筑能耗居高不下,我们必须利用新的节能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努力寻求经济发展和能源保证的最优结合点,促使建筑能耗处于最佳经济状态,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2.建筑节能的优化和创新思路的优化体现

2.1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节能主要有墙体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三种技术。

2.1.1墙体自保温

墙体自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对节能型墙体材料及配套砂浆的使用,使墙体的热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墙体自保温适合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它具有安全性能好、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可与建筑物同寿命和便于维修改造等优点。

2.1.2 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城市民用建筑保温工程不适合采用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外墙内保温具有造价相对较低,受气候影响小,外饰面自由度大,施工较简单和技术成熟等优点。

2.1.3 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在外墙主体结构外侧添置高效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温节能技术,具有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保护主体结构,不影响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2 采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成本低、能源质量高、无地域限制和储量巨大等优点,属于首选的节能技术。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建筑的技术应用包括了主动应用、被动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种途径。

2.2.1 太阳能光热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利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每个家庭独立分散安装的方式普遍存在,这种使用和安装方式对其外观和性能造成很大影响,没有使建筑与太阳能热水器形成完美结合。所以,在建筑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统一设计和统一安装是很必要的,既美观又节省材料。

2.2.2 太阳能采暖技术

建筑物采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分为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使用常规能源,利用动力系统(如风机和水泵等)将热空气和热水等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传送到采暖房间或储热器内,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每个部分使室温达到需要的范围。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是最简单的采暖方式,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并选用恰当的结构构造和建筑材料,在寒冷的时候,建筑物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达到采暖的目的。

2.2.3 太阳能空调技术

太阳能空调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太阳能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另一种在实现光――电转换的前提下,利用常规的电力驱动制冷剂进行制冷。

2.3 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出现不久的高科技产品,它既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又能使玻璃保持高透光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以在各类建筑物的玻璃上进行刷涂和喷涂。在冬季,隔热涂膜的特殊金属膜呈透明型,在引进可视光的同时使长波长的暖气在室内反射,约90%的室内暖气都不会外流。在夏季,纳米透热隔热涂料在保证透光率达到70%的同时还能把65%的太阳能辐射隔离在室外,使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4℃-7℃。

3.现阶段阻碍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3.1 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设计监督不够

建筑节能设计属于系统性设计问题,只有进行准确化和定量化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技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然而,主观部门对设计节能成果缺乏必要的评价和考核,同时对建筑设计方案节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审查要求。

3.2 建筑内部设备用能设计不合理

建筑设计应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然而,现在很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缺乏对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人的感受的顾及,只是一味要求高标准,忽略了建筑设计时的节能标准,造成能效低、能耗多、舒适感差的后果,是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障碍。

4.优化与创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措施

1)提高建筑师的节能设计意识。建筑师在建筑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从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中注入节能理念,才能保证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顺利进行。

2)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的通风、保温和采光等微气候条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5)

【分类号】:F284

一、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部署。高层建筑施工除了基本的施工顺序、施工技术、责任的确定外,还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特点,划分多个部门分层管理,同时对施工设备的租赁、各类技术的培训、施工现场的合理组织都应该做出明确的施工部署,按照部署一步一步地实行。

1.2施工现场的管理。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问题,如天气的因素造成阶段性施工进度方案的调整,还有设计要求上的变更等,这些都是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随时对施工组织做出合理的调整,进行施工动态管理。

1.3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及工程施工的结构特点来进行合理配备,要做到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由于设备选择不当造成的浪费,每种设备的选择都要经过合理的分析,有可靠的依据作为凭证。

1.4成本控制。高层建筑施工周期一般较长、作业面有限,必须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日常成本管理,合理地配备机械设备,科学有效地划分施工作业段,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浪费,这些都要做出合理的计划,把成本降到最低。

2.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编制

2.1编制深度要适宜。高层建筑对编制的要求一般较高,既要全面细致地对施工过程做整体的规划,又要在局部内容上尽量具体、详细地说明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的措施。必要的时候要对具体的某一部分工程或项目编制专项的方案和措施,整个编制要结合实际,防止编制与实际应用脱节。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复杂多变,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全面统筹,因此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时要力求全面,编制深度要适宜,以编制来指引施工的进程。

2.2高层建筑要实行分段编制。高层建筑施工规模较大,在相关技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初步编制相应的施工总体设计,再根据施工阶段进行分段编制,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编制指引。

二、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

1.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对施工组织的现场管理和缩短施工工期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创新,一方面是进行定性分析,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施工方案的好坏进行判断,主要包括: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复杂程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设备的配置以及施工人员的安排和施工工期是否合理等。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充分发挥施工设备的作用,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保证施工场地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是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对施工的成本、投资的额度、工期的控制进行定量分析。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要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出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还具有相当成本优势的施工方案。

1.1高层建筑最基本的就是建筑结构,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来说,埋置的深度、土石方和地下水的处理以及周边其他基础施设的保护都应该是施工方案考虑的问题。

1.2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上,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施工环境、施工的进度以及建筑的结构类型,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施工设备。比如:高层建筑都是以现浇混凝土、钢筋为主,施工浇注模板需求量大,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在方案的选择中一定要选择垂直运输设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1.3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也是施工方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钢筋的绑扎、焊接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其他一些项目的质量都将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施工内容的优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仅要考虑到施工的方案、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要考虑到履行合同的需求,施工组织设计应编制集管理、经济、技术、合同为一体的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规划性文件,同时也是合同履行的指导性文件以及工程结算和索赔的依据性文件。

2.1引入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合理地利用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施工质量的监督,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2.2完善施工的管理组织。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列出具体的管理组织,有利于取得施工工程的承包权,也有利于施工管理组织的内部管理,以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2.3施工任务的分包。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量较大,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可能会有许多问题,在这时可以实行施工项目分包,这种分包分为承包商分包和业主分包两种。承包商分包必须在业主允许的情况下在投标书中做出声明,同时对所分包的施工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业主分包在招标文件中声明,承包商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中不需要对这部分施工任务做施工组织设计,但必须对分包的施工任务的出场时间、验收时间做具体的说明,防止施工交接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3.施工进度的优化

在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可优化创新的地方比较少,最大的优化参数是时间,可以通过时间参数计算出施工的最早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找出关键施工工作,明确施工工作的重点,向非关键施工工作要时间,达到优化施工进度的目的。

3.1高层建筑施工进度优化应根据施工的总工期、分部分项施工的工期等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流向、顺序的安排,穿插流水作业,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3.2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点,把空间、时间进行合理的穿插,保证施工关键工序的如期完成。

4.施工布置的优化

4.1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会涉及钢筋的运输车辆、混凝土运输车辆、大型吊车等车辆的回旋问题,为了防止车辆的堵塞造成施工不便,要对混凝土输送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另外还有塔吊在布置时也要认真分析建筑物和场地,使之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同时施工设备的布置与建筑材料的堆场和运输道路的布置也要注意先后顺序,一切都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前提。

4.2临时设施的布置。临时设施的布置主要应考虑到少占地,能不建的临时设施尽量不建,对临时设施、临时用电、临时用水以及各类消防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合理布置管线的走向,同时还要注意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施工的安全,不要为施工留下事故隐患。

4.3加强环保意识。高层建筑一般建在城市人流量较大的地段,一定要加强环保意识,对具体施工场所的散装水泥尽量放在下风处,楼层间的垃圾清理尽量覆盖清运或湿清理,减少污染,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他一些像石棉制品类似的有毒物质,尽量避免堆集在工地上。同时在使用空压机、发电机等设备上尽量选择噪声较小的设备,必要时可以进行隔离,以减少噪音污染。另外施工现场要设立专门的垃圾箱,以便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必要的覆盖,防止扬尘,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三、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真正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作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还需对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做进一步的探索。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6)

1.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建筑事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产业链相关行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暖通空调行业,目前暖通空闲行业市场竞争十分地激烈。发达国家通过运用新型材料研发新型能设计,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大大降低。我国在新材料运用和新技术运用方面和发达国家还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研究力度不足及资金投入不够。还有很多暖通空调边缘行业也加入到市场竞争之中,仅通过简单地改良和外观设计便投入市场博得利益,不但没有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优化策略

结合我国暖通空调系统发展现状,以及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向着多功能性方向发展的要求,本文从以下五方面提出对我国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优化。

2.1 冷却水、冷热水、风系统的节能设计

从暖通空调冷热水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本文认为一是应通过减小空调系统供回水冷冻水温度差的方式,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并选择闭式循环模式增加空调系统使用年限,降低系统的输送能耗。二是通过选择一泵到顶的设计方法,减少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降低建筑耗电量,节约施工成本。三是在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区域,通过选择冷却塔循环运行模式,降低循环水泵扬程和空调系统能耗,此时需注意冷却塔位置的设计要求通风效果好。从暖通空调风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以变风量设计为最佳,既可以控制空调系统总风量,还可准确调整其风量负荷,以此来达到减少风机能耗和运行容量的目的,最终达到节能效果。此外,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及暖通空调实际运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不同地区的温湿度差异,不同用户使用时间长短的差异,以及使用人数差异等。若用户未提出特殊要求,可设计单风管关风,若使用人数较多,可设计全空气空调模式,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可更加合理的发挥空调的作用,避免能源浪费,也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2.2 采用热回收装置进行节能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暖通空调系统浪费了丰富的余热,而这些余热的利用价值十分大,若利用热回收装置来收集与重新利用这些余热,利用载热与状态不同的流体,以及热交换装置传递湿热或总热,降低冷热源能耗,达到空调湿、热变化需求,便大大节省了空调系统运行所消耗的能量。为保障室内环境质量,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需排出一些空气,这也会增加系统能耗,且处理新风过程中还会再次增加系统能耗,但安装了热回收装置后,可充分回收系统的排风能量,并用它来处理新风,这样明显减少了系统能耗,降低了机组的运行负荷,使暖通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性和经济性优势。目前,暖通空调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可利用热管换热器、热泵系统、蓄冷和蓄热系统、热回收环以及换热器等来实现,冷凝热回收过程中,还可通过热水系统和制冷机组的结合,将生活用水用回收的热量来加热处理,既方便了日常用水,又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减少了能源资源浪费。

2.3 选择气流组织方式,优化输送系统

气流组织方式在建筑通风换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影响着室内冷热温度的舒适情况,以及是否能够达到节能目的。建筑物结构、温湿度、室内设计与布局、空调型号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气流组织方式,现在较为普遍的气流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上送下回的笼罩式、下送上回的分层式,具体应用哪种气流组织方式应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如商场空间较为开阔,面积较大,多应用笼罩式气流组织方式,而游泳馆等以大玻璃窗为主的建筑,由于玻璃窗易结露,多应用分层式气流组织方式。关于输送系统的优化,则主要是通过降低供水和送风温度,缩减水和风的输送能耗,并尽量减小使用管径,减低投资成本。

2.4采用现代化自控技术进行节能设计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技术的进步,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在软硬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将现代化自控技术应用到暖通空调系统中,既能有效控制室内温湿度,又能降低其热损。比如,将监控软件安装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可实现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并自动检测系统运行效果,根据室内温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并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新风量的控制,使暖通空调逐渐实现智能化,既能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又能起到节能作用。再如,将中央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监测系统安装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可根据室内温湿度及外界温湿度的对比,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通过最节能的处理方法控制室内温湿度处于最佳状态,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2.5 推广可再生能源空调

目前,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地源热泵主要是利用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利用电能等高位能源,使低温位能转移到高温位能,可实现制冷与供热的双重功效,它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使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挖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可发挥蓄热器作用,我们可根据冬夏季对冷热资源的不同来利用地源热泵。夏季,暖通空调系统可将地源热泵作为冷源,转移室内热量到低温地源中,冬季,暖通空调系统可将地源热泵作为热源,转移高温地源到室内,提升室内温度,这样,大大提升了暖通空调的节能效率。太阳能是目前应用在多个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暖通空调系统可通过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形式来利用太阳能,其中,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无需其它辅助能源的支持,只需合理设计建筑构件与布置方位,通过自然热交换形式利用太阳能。而主动式太阳能系统设计较复杂,需要电力辅助能源的支持,成本较高。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若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节能的话,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也会进一步影响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现有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积累经验,经常和优秀的工作人士和团队进行交流,从而推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事业的良性发展。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7)

一、全面放开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市场,加强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推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多方案征集和优选工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情况,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规范设计方案征集、评议、监督和协调工作。

为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和质量,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区片详细规划的编制,要在符合资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项目情况结合设计单位业绩综合比选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做到高起点规划。重要地段成片开发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单体(群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共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周边及对景观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单体,一律采取广泛征集、专家评议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一般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优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营造优美城市景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高城乡景观品位与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严格规划决策运行程序,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

城乡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实行“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专家技术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运行程序,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设计方案的评议应在综合城乡规划管理要求、专家评议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城乡规划的审议决策,按照规划事项实行由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查决策工作制度。城乡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的管理,除需要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实行市政府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制度。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程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区河道景观控制规划方案和整治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占地5公顷以上或单体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公建项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占地10公顷以上的居住小区及重要工业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7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传统历史街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后,需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

强化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项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审批后的规划成果,应予以公告。经规划许可的建设工程,要将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在现场进行公示。

三、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和建筑设计严格落实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8)

建筑是一个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必然存在物,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一方面,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够能动的改造建筑。建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也是建筑结构需要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随之转变优化,而这种有优化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建筑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建筑在未来的健康发展,事物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若是保持以我为中心的态度,对时代的发展进步不管不顾,只会导致被取代的结果。显然,我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道理。其次,建筑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促进时代的发展,建筑是总的时代中的一部分,建筑的快速发展会对时代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尽管建筑结构的优化如此必要而重要,但是目前的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并没有达到其该有的水准,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相应的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建筑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1、优化设计创新不彻底

结构优化设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的任务,就是以数学规划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从众多的可行设计中,选出相对最优秀的设计方案。它的出现,使工程结构设计由以往被动的安全校核转化为积极主动的选优设计,更进一步的实现了设计的最终目标-----安全。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事态并没有预想的发展的那么顺利,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现阶段的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在优化设计创新方面并不是很彻底,部分原因是一些人还在坚持旧有的设计模式,认为优化设计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种是一种‘浪费’,时间、精、方案的浪费。还有部分原因是一些设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在经历了众多的设计方案之后变得有些僵化,有些模式化,对创新失去了一定的敏感度。

2、优化设计技术人员素养跟不上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人员是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主体与主导,在优化设计行为中占据着关键作用,建筑结构为人所设计,建筑结构优化的具体实施也为人所运作,其更是为人所服务,建筑本身只是一个存在物,其设计与实施都与人脱不了干系。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人员方面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上述的创新意识不够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人员的素养问题,包括工作素养与生活素养及个人素养等等,工作素养表面上看似与个人的素养与态度没有多少关系,其实其中蕴含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现今很多人说选择了一个职业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若是对工作不满意,难免会敷衍过关。

3、片面强调节约投资从而降低了技术和质量标准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具有经济性,其经济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提出的新要求。经济性是指通过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的节约各种材料资源,达到减少建设成本的目标。另外,各种材料资源都存在一定的稀缺特性,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能科学合理的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节省建设材料使用成本。在这结构优化倡导中,难免会有些人乘此机会做出另一种形式的‘优化设计’,很多建筑企业的设计理念本就是以节约为本,在此背景下,不难想象会出现片面强调节约投资,从而降低技术和质量标准的现象。

二、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的一些建议

1、 培养结构优化设计人员的素养

结构优化设计人员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思维模式有些僵硬化,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建筑企业要想方设法开阔设计人员的视野,不能局限在现有的成就中,应该组织设计人员学习欣赏外国或国内的优秀的优化设计方案,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优化设计方案大赛,并且设置优厚的金钱奖励。另一方面是优化设计人员的工作素养问题,要着重培养设计人员对优化设计这一块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趣,最终只会阻碍企业的前行步伐。

2、提高建筑企业对创新的重视度

创新是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与源泉,除了上述的需要对结构优化设计人员进行创新的引导之外,还需要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创新的重视度。俗话说,上行下效。若是上面的负责人都不重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下面的设计人员怎么可能对其十分重视呢。此外,在招聘设计人员时可以采取灵活应变的方法,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很多的设计奇才不一定拥有较高的学历,企业不妨给他们一个实习机会,设计人员的‘高质量’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3、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规范优化设计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自身是一个很好地创造,但是有些人借此投机取巧,导致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变得复杂化了。对严格遵守规则的优化设计当然要鼓励,但是对借此投机取巧的企业一定要严格监督,一旦发现必须严厉惩罚,以此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只有除掉了这些的负面作用力,事物才能发展的更为美好,也才能在真正的促进事物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投资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而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对建筑工程进行优化设计一直是结构设计师们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但是影响工程造价和建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结构设计技术人员的素养根本不上、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而降低技术和质量标准、优化设计新意不够等等,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机构优化设计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每个环节和细节上都要力求达到最大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最终目的,在推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建勇. 如何搞好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2]李源新.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5)

[3] 白文颖,宁全民,王修孔,秦晓虎.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基建优化. 2006(04)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9)

 

1.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化建筑,是指通过对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包括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空间)。其中,结构和系统方面的优化是指将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和集成技术(Integration)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2.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开始起步于20世纪9O年代,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的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8层)可认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而1993年建成的位于广州市的广东国际大厦可称为我国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建与在建的楼宇中,带有“智能建筑”色彩的约有数千幢,上海约有800余幢。这些工程投资在智能化设备上的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5%~8%。国内已建成的180m以上的建筑,都具有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目前,智能建筑所分布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行政机构、商业、公共建筑(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

3.建筑智能化集成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多包含HVAC系统、电梯控制、消防、出入控制系统等多种系统和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通常来自各个不同的供应商,他们仅仅关注自己的设备的应用,并不顾及他们的设备和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互联。为了实现多种不同系统间的通信和互动使得设施管理人员不得不操作多个系统界面,设备的管理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另外,这些子系统的封闭特性也大大限制了在系统扩建和改造时对产品的选择性。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选型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根据性能和价格随意选择产品和供应商,系统部署后,维修配件供应得不到保障,后期设备维护费用高,对产品和供应商存在很大的依赖型。免费论文。(2)用户必须面对不同的用户界面来管理不同的子系统,大大降低了生产率,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学习负担。(3)各个子系统间不支持互动,增加了操作复杂性。免费论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HVAC系统之间的互动。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到火警时,需要改变风门的位置、关掉风扇或加快风扇的速度来消除烟雾,这就需要系统互动的支持。免费论文。

4.改进: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手段

随着智能建筑的功能需求不断增长,使建筑内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的监控系统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它们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平台、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实现BMS系统集成时,为了解决互联和互操作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大致为以下几种:

(1)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实现系统集成的方式

建筑自动化系统应属过程控制范畴,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国际性的标准通信协议,这种局面严重障碍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1995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推出了楼宇自动控制领域的第1个开放式标准通信协议一BACnet。该协议密切结合建筑工程特点,定义了23种对象、

39种服务、六种数据链路结构、三层网络架构,正在向BACne/IP方向发展。同年通过ANSI认证,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很多空调、制冷、锅炉、变配电等设备制造厂商均采纳该标准协议,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开创了十分有利的局面。BACnet采纳了五种协议EIA232一PTP,EIA485一MS/TP,LonTalk,ArCnet,Ethernet。但是在先前的BAC—net协议中,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互联仍需通过协议转换器,尚未达成开放系统实现互操作的要求。

(2)采用协议转换实现系统集成的方式

协议转换器分为专用的协议转换器和标准的协议转换器。专用协议转换器指两种协议之间专用的转换器。采用这种协议转换器,如果要连接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就需要多种类型的协议转换器。有时协议转换器难于匹配不同的网络的安置机制和服务。另外,当协议转换器故障时,这种结构没有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机制,所以这种专用的协议转换器不可取。采用标准的协议转换器,在局域网内部通信采用了简单的通信结构,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以及对应用层提供连接服务的会话,传送协议。这种方案中,接在局部网络上的所有站只使用简单的会话/传送协议,而所有协议转换器之间通信只使用同样的传送层协议IP,由此解决了互联网的匹配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协议转换器方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少。特别是OPC(OLEfor Process Contro1)技术与ODBC(OpenDatabaseC0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不同协议的网络互连,开辟了新的途径,协议转换方式的应用将会更少。

(3)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集成的方式

0PC(OLEfor Process Contro1)是一种基于OLE的通信标准,用于过程控制的OLE0OPC重点解决应用软件与过程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的读取和写人的标准化及数据传输等功能。OPC提供信息管理域应用软件与实时控制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提供应用软件访问过程控制设备数据的方法,解决应用软件与过程控制设备之间通信的标准问题。当设备通过OPC互联时,图形化应用软件、趋势分析应用软件、报警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均基于OPC标准,现场设备的驱动程序也均基于OPC标准。在统一的OPC环境下,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读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不需要一个一个地编制专用的接口程序,各现场设备也可直接与不同应用之间互连。OPC的重要作用是使设备的软件标准化,从而实现不同网络平台,不同通信协议、不同厂家的产品方便地实现互联和互操作。OPC技术的完善和推广,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时,实时控制域与信息管理域的全面集成创造了良好的软件环境。所以说,OPC开创了系统集成的新途径,OPC将成为系统集成的主要方式。如果我们将OPC技术与ODBC技术作以比较,可以发现OPC技术现在比ODBC技术更为成熟、产品更多,而且我国已有比较成熟的OPC技术和产品。所以目前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可能会比采用ODBC技术实现系统集成更为广泛一些。两种技术的融合与补充,将会使系统集成技术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庆吕.关于智能建筑的一些主要技术与发展趋势[J].中国智能网,2005.

[2]陆伟良.智能建筑主流技术及其应用[J].城市建筑智能系统,1999.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0)

原则同意该方案,但在以下方面还应做修改调整:

1、功能定位:定位为广场,应体现生态和文化,须取消体育设施的布置。

2、风貌定位:风貌上体现风格为主。节点如灯柱要体现窑及文化元素,展现千年古镇魅力;亭廊要做成仿古的,应做木质结构;文化墙既要体现文化,又要考虑造价。

3、整个广场显得平淡,没有起伏,设计应依山就势,体现自然。广场硬质铺装过多,应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且绿化率不得低于35%,绿地可结合地形造一些小坡地;背景文化墙建议不要做得太生硬,适当断开或镂空;临大道用地应做更多的退让。

4、植物选择应采用本土化、常绿树种,体现层次性,乔、灌木相结合,同时还应兼顾降低成本。银杏树阵不妥,要调换树种。

5、须设置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停车场应在广场主入口处附近考虑布置,方便停车。

二、国际家居建材城

原则同意该方案,但在以下方面还应做优化调整:

1、水系方面:应在以下两个原则下进行设计,第一,确保排洪不受影响;第二,有利于市场培育。水系做暗涵时,可结合停车、绿化及小部分明渠加栏杆进行设计,并结合建筑布局,尽量使水系布置的更加灵活、美观,且封闭段水系设计须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

2、交通方面: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满足市场交通功能及停车需求;尽可能减小地块东侧出入口对大道交通的影响,尤其是要确保安全,请城北新区办牵头,交警、交通、建设等部门与设计单位现场进一步论证。

3、公共配套方面:公厕、垃圾中转站、管理用房等相关公共配套设施须在规划中详细给出明确位置,尤其是垃圾中转站的位置应调整,不能设置在临大道一侧;完善地块内排水、排污管线的设计,须做到雨、污分流。

4、沿宝华路布置三处集中式生态停车场:二七路入口处布置;取消中心广场南侧一部分建筑,结合中心广场布置;取消中心广场北侧三角地块建筑布置。

5、酒店的选址应立足于服务于整个市场为主,建议酒店布置于整个地块的中心广场附近。

6、取消住宅区临裕华路上的商业建筑。须在住宅小区及酒店下设置人防工程。

7、临大道一侧的绿化及停车场布置须做专项设计,并报县政府审定。

三、宾馆改造

原则同意该方案,但在以下方面还应做优化调整:

1、风貌定位:建筑风格采用风格,风格、色彩与原宾馆建筑色彩相协调。

2、建筑单体设计:满足会议、宴会及一部分客房的功能需求。一楼:大堂进深应加大,在宴会厅右侧开门,方便对外迎客。二楼:两个宴会厅合并,中间配餐厅放在南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廊道。顶层:设置锅炉房。

3、取消建筑北边临大道的道路,并布置绿化,保证临街景观效果的完整性。

4、建筑东面二层建筑改为四层。

5、要处理好与水利局宿舍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有6米以上的通道进出。

四、

原则同意该方案,但在以下方面还应做优化调整:

1、风貌定位:建筑风貌须与周边君山大道已建的建筑风格、色彩相协调。

2、建筑间距、采光通风与周边建筑的相邻关系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为丰富街景,在满足气象多普勒雷达限高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建设高层建筑。

3、取消通往二中道路上的连廊,地下停车场只在主体建筑下考虑,须按要求建设地下人防设施。

5、应完善小区内的各相关配套设施,如物业管理用房等。

6、规划中所涉及超容积率的问题须依法依规补交土地出让金和契税。

五、指阳乡移民小区

原则同意该方案,但在以下方面还应做优化调整: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1)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的优化和对结构计算的优化展开论述,并针对优化设计在与实际工程的结合中提出一些相关建议来共同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一、对于建筑结构上的优化

一般来说,在满足建筑工艺或建筑物功能的要求前提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首先应对结构的选型慎重,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可选择多种不同的结构选型,笔者建议第一层次的结构选型可按主要承重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来进行选择,例如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的跨度较小时宜优先选择砖混结构,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砖混结构的造价是最低的。

第二层次的结构选型是在第一层次结构选型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某工程根据功能、工艺的要求必须选择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结构又可区分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排架结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等。一般来说单层工业厂房会选择排架结构,因为单层工业厂房在我国已形成成熟的结构体系,有很多标准图集可以套用,由于标准图集经过严格的审查,因此,对于安全性、经济性来说均是较好的;同时又由于标准图集的构件使用量大,因而设计时类型划分很多,设计也很周详,单个的设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对于多层房屋一般宜选择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混凝土用量一般比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用量要少。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当建筑的功能需要设置电梯时,电梯井壁一般需要设计为混凝土井壁,这时利用电梯井壁作为剪力墙,结构的选型可能选择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造价比框架结构更为合理。

二、对于建筑结构材料上的优化

处于对建筑结构中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双重考虑,对结构材料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需要其质量好而且更需经济合理,这样才能到达优化的根本目的。在材料的使用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受力特点和力学性能,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材料中的高抗压性,因此应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用于以受压为主的柱子,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建筑使用的空间,减少构件的截面,同时也能减轻结构自身的重量。此外,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上要注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强度匹配,在实现材料最大性能发挥的同时,实现对材料的合理利用与节省,从而实现结构上的优化设计。

三、对于建筑结构计算上的优化

结构计算的优化同样也是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结构计算的优化方案,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不能盲目的依赖计算机

对于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的计算来看,都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但是计算机的使用并不是很万无一失的。由于计算软件上存在的缺陷而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设计人员不能盲目依赖计算机,在对其使用的同时,更要对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研究清楚,也要明确计算程序的限制条件和应用范围,从而避免、减少错误。

2.对数据的认真核对

在对数据认真计算的同时,也要对输入后的构建尺寸、几何图形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达到准确无误,尽可能的避免输入错误、计算错误或者是计算分析结果上的错误等,因小失大。有些误差表面看来影响不大,但是在建筑施工后由于误差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结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3.注意实际结构与计算模型的差异

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所得出的计算模型是建立在计算理论和设计程序之上的,而实际中建筑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难以用计算机计算的,这就意味着计算机模式和实际结构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在设计中这种差异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否则就会影响计算结果以及结构设计的正确性。

四、对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优化设计的建议

①设计变量的多少涉及到优化设计的结果。但是优化设计所需时间往往又是随设计变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所以选择设计变量的原则应是“少而精”,即注意选择那些对目标函数最有影响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其他的参数可作为常量处理,或不作为独立变量处理。

②规范提出的要求在优化设计时,形成相应的约束条件必须满足。但是工程上还常有一些习惯的要求(如梁截面高跨比等),这些可以在优化设计中作为约束条件来处理。这样做缩小了设计变量的可行域,从而减轻了优化设计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