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47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1)

但是在用法方面,“词”和“辞”又各有习惯用法。如在“台词”、“誓词”、“歌词”中用“词”,“修辞”、“辞色”、“谦辞”、“辞书”等用“辞”,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二者就不能通用。

再来谈谈“词”和“辞”的区别。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2)

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是明代前期和后期出现的两部有一定规模的选集。它们所划分的文章体裁种类繁多,复杂细密,对各种体裁的源流、种类和体制规定都有或详或略的研究。其中它们对乐府诗与歌行的分类和研究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明人习惯上将乐府作为诗歌的一种体裁,但它自身又包含着许多体裁,怎样对乐府进行分类和研究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罗根泽先生认为吴讷的乐府“去掉《杂歌谣》是对的,去掉《近代曲》和《新乐府》也还可以,为什么连《舞曲》和《杂曲》也去掉呢?分类而以‘杂’名,似近于‘驱龙蛇而放菹’,但不如此便不周延。”(1)罗先生认为徐氏是根据吴书补充修正而成的,只就乐府分类而言,徐氏远胜于吴氏,“但为什么又去掉《横吹》呢?”(2)罗根泽先生认为吴讷为了维护乐府音乐的纯粹性而去掉《杂歌谣词》、《近代曲辞》、《新乐府》,甚至去掉《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徐师曾为什么去掉《横吹》、吴讷为什么去掉《舞曲》等歌辞他并没有进一步推究。其实,吴氏和徐氏的选集对乐府的分类和取合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皆立歌行一体,其所选录的诗歌就是传统的乐府诗。吴讷所选的歌行体涉及了《乐府诗集》中的杂歌谣辞、杂曲歌辞、新乐府辞和郊庙歌辞,多为汉以后作品,以唐代诗歌为主;而徐师曾的歌行体也大致为《乐府诗集》杂歌谣辞的汉以后的诗篇,但不选《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和新乐府辞。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乐府诗在吴讷和徐师曾这里被分人了乐府和歌行两类诗歌中。吴讷和徐师曾对歌行的认识和归纳也不一样,吴氏将古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歌行等,他把歌行看作是古诗中的一体。而徐氏的歌行非常复杂,在徐师曾的体裁体系中有两种外形相似但性质又非常不同的歌行体,即近体歌行和乐府歌行。同时,杂言古诗、七言古诗跟乐府歌行也非常相似。吴讷将歌行从乐府中分离出来归为古诗,徐师曾则区分了两种相近的歌行,那么他们的各种体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吴讷首先说明了歌行体是歌辞的性质,它属于“有辞无声”的歌辞,这些歌辞往往没有曲调。然后他暗用了姜夔对歌行篇名的解释,“本其命篇之义日篇;因其立辞之义日辞;体如行书日行;述事本末日引;悲如蛩?日吟;委曲尽情日曲;放情长言日歌;言通俚俗日谣;感而发言日叹;愤而不怒日怨。虽其立名弗同,然皆六义之余也。”吴讷又交待了其选诗的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即事为题,无所模拟;二是辞义不过于淫伤者。前一个条件至关重要,是后一个条件的基础,它是区别歌行和乐府的首要条件。可以看出,吴讷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元稹的歌行的观念。元稹《乐府古题序》说:“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3)元稹归纳了沿袭古题、寓意古题、即事名篇等乐府诗歌创作的三种情况,沿袭古题就是沿用乐府古题,遵循古题的情调和意义甚至词语来创作;寓意古题就是沿用古题,可以不遵循古题的情调与意义而是根据作者的所思所感来创作,做到刺美见事;即事名篇就是不沿用乐府古题,根据作者的遭遇和情思,采用乐府的调子(声调、意调和情调)来创作。元稹认为这三种情况是有高下之分的,沿袭古题的诗歌于文采可能有好坏短长的区别,但于文义却是重复累赘。对于寓意古题他是肯定的,但是这类著作太少。相比之下,他更加肯定杜甫即事名篇的诗歌,这类诗歌能够较自由地发挥作者的主观意图,充分表现作者的所遇、所感和所思,当然对于这种创作方式的义理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必须有助于朝廷、社会和民众。在元稹那里,这三种情况都是乐府,只不过是题目不同,寓意不同,他并没有明确涉及其体裁是否相同的问题。吴讷在这里把那些沿袭古题和寓意古题的看作乐府,把即事名篇、无所模拟的乐府诗歌看作歌行。但吴讷在选诗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一标准贯彻到底。如其所选歌行沿用古题的有鲍照的《行路难》、李白的《沐浴子》等。《行路难》在刘宋之前就有了,鲍照的创作不是即事名篇,而是沿用古题,而且在意义上也与古调同。李白的《沐浴子》也是这种情况。吴讷在其“歌类”所选录的《天马歌》更是如此,《天马歌》为汉郊祀歌,古辞为三言,李白所作则是三、五、七言杂行的歌行。其所选“行类”的李白的《少年行》严格说也是沿袭古题《结客少年场行》。除此之外的大致为即事名篇之作。以是否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作为区别歌行和乐府的标准显然是有问题的,吴讷尽管涉及到了歌行与乐府的体制区别和关系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徐师曾对歌行与古诗的关系问题探讨得较为深入。在他的诗歌文体体系中,近体歌行是与七言古诗、杂言古诗和乐府歌行形体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的。徐师曾在解说近体歌行时说:“按歌行有有声有词者,乐府所载诸歌是也;有有词无声者,后人所作诸歌是也。其名多与乐府同,而日咏,日谣,日哀,日别,则乐府所未有。盖即事命篇,既不沿袭古题,而声调亦复相远,乃诗之三变也。故今不入乐府,而以近体歌行括之,使学者知其源之有自,而流之别云。”(4)他认为乐府歌行与近体歌行的首要区别就是是否入乐的问题。近体歌行是不入乐的,为有词无声者。其实,徐师曾时代乐府歌辞的曲调也大都失传,从音乐区别它们是不切实际的,即使通过音乐,也大多评借古代的书面材料,所以最直接的区分就是近体歌行多为后人所作,乐府歌行多为古辞。但“后人”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从徐师曾所录诗歌来看,除晋代刘琨、陶渊明和刘宋的颜延之之外,其他都是唐人,也就是说“后人”为晋代之后的人。

乐府歌行与近体歌行的又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题目和声调。近体歌行是即事命篇,不沿袭古题,乐府歌行则沿袭古题。既然不沿袭古题,但近体歌行“其名多与乐府同”,这是怎么回事呢?从语言上来看,乐府古曲题目的构成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词或语加上“篇”、“歌”、“辞”、“吟”、“行”、“怨”、“引”、“操”等名词构成,如《燕歌行》、《秋胡行》,《白头吟》、《梁甫吟》等;另一种就是没有“篇”、“歌”等名词而直接由其他词语构成,如汉铙歌十八曲的名称,《朱鹭》、《将进酒》,汉横吹曲辞中的《出塞》、《折杨柳》等等。至于第一种方式中“篇”、“歌”、“行”等概念也往往被当作乐府诗的名称或命名方式,前面说过的姜夔是较早研究这些名称意义的学者。徐师曾也吸收了姜氏的观点,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3)

(1)事业祝辞

这是常用的一种祝辞,多用于祝贺会议开幕、工程竣工、剪彩、新年伊始,以及某社团、机构、报刊创办或节日纪念日等。

(2)寿诞祝辞

寿诞祝辞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祝辞的主要内容,一是庆祝、祝愿某人幸福、健康、长寿;二是赞颂其品性、功德。

(3)祝酒辞

祝酒,在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为一种招待宾客的礼仪。客人初到,设宴洗尘,宴会伊始,主人和客人都要致祝酒辞。酒并不是祝的对象,而是人们交往中的一种媒介,一种祝愿形式。祝酒辞的写法与事业祝辞的写法基本相同,只是开头、结尾略有区别,结尾时一般都要提出为参加宴会及与之有关人员的健康、为与宴会有关的事业的发展干杯

3.祝辞的写作格式

第一部分,标题,一般由致词场合、致词人和文种三个要素组成。如:××在××招待会上的祝词致词人致词场合文种这是一个完整的标题,三者排列顺序可以有所变动,也可酌情简化。

第二部分,称呼,后加冒号。如:“××先生:”、“×××经理先生:”、“××董事长:”等。称呼要热情友好,可以加头衔或表示亲切、尊重的词语。

第三部分,正文,这是祝辞的主体部分,可以分层表述:一是致词者在什么情况下,代表谁,向出席者(贵宾、朋友、上层领导、经济伙伴等等)表示欢迎、感谢和问候。二是回顾过去,概括以往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变化和发展。三是放眼全局,展望未来,联系当前所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第四部分,结尾,另起一行,写上表示祝愿的词语,要独占一行,后面加感叹号作结

4.祝辞的写作要求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4)

今本鲍照集中把《拟行路难》十八首归人乐府类。与代诗并列;但在宋本中便与代诗分得十分清楚。我们理清这些基本情况和大概的线索,便不难看出,把古乐府中的“代”、“拟”之作统统归入乐府类,而且“代”与“拟”可以等同使用。说明晋宋以来人们已经认为,“代”乐府与“拟”乐府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后人不加辨析而把“拟”与“代”完全等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代”体与“拟”体的区别

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分析吴,韦昭、魏・缪袭所改《汉铙歌》十二曲时指出:“韦昭所改十二曲中,有与缪袭所作,字数多寡,句读长短,完全相同者。此盖与后来之‘按字填词’无异,在韦昭前,吾人尚未之见也。如《汉之季》:(当汉《思悲翁》,‘当’,乐府诗中之术语。有时用‘代’,其意则一。)”后世不知曲调,故“按字填词”;那么在曲调尚存的南朝时期,自然便应该是“依调填词”了。

试以鲍照的一些题“代”诗为例分析,《乐府诗集》卷五四“舞曲歌辞”末《淮南王篇》,崔豹《古今注》以为“淮南小山之作也”。《乐府解题》则径称为“古词”。其内容名为游仙,实系抒发备受压抑,去国怀乡的悲愁之苦。其辞日:

淮南王,自言尊(上平声十三元韵)。百尺高楼与天连(下平声一先韵)。后园凿井银作床(下平声七阳韵),金瓶素绠汲寒浆(阳韵)。汲寒浆(接字格,阳韵),饮少年(先韵),少年窈窕何能贤(先韵)。扬声悲歌音绝天(先韵)。

同上卷五五有鲍照《淮南王》二首,《玉台新咏》卷九题为鲍照《代淮南王二首》,集中题为《代淮南王》。其辞曰:

淮南王,好长生(下平声八庚韵)。服食炼气读仙经(下平声九青韵)。琉璃药碗牙作盘(上平声十四寒韵),金鼎玉匕合神丹(寒韵)。合神丹(接字格,寒韵),赐紫房(下平声七阳韵),紫房彩女弄明(阳韵),鸾歌凤舞断君肠(阳韵)。

张荫嘉认为古词内容是表现淮南王好神仙以致后宫怨旷,但他又说:“朱城以下,方就宫女表明愿望之诚,节拍入古。”班固《汉武帝故事》:“淮南王安好神仙,……能致仙人,与共游处,变化无常,又能隐形飞行,服气不食。帝闻而喜,欲受其道,王不肯传。帝怒。将诛之。”由此不难看出,鲍照之诗则是借淮南王之事抒发政治上的失意,以男女之情表达愿投效君王,君臣永结同心的愿望。

两诗相较,仅仅在内容上有所发挥。句数、句式结构、修辞和用韵基本相同,按照依乐调填词的要求,可以说完全合拍。故《代淮南王》之“代”,是在沿用旧调的前提下,另作歌辞以代之而已。从内容来看含有借题发挥、别以己意裁之的意思。《方言》卷十:“皆南楚江湘之间代语也。”郭璞注:“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也。”或许可以说,是在曲调不变的条件下。以他辞代之而已。

曹植的《白马篇》系“自造新词”,在《文选》中可选人乐府,而鲍照的《代陈思王白马篇》则根本不录。两诗相较,用韵同为平声,曹诗用四“支”韵,鲍诗用一“东”韵:但曹诗二十八句,鲍诗二十二句。而且风格有异,曹诗昂扬奋发,鲍诗则苍凉悲壮。从内容看,曹诗充满建功立业、尽力为国、中不顾私的豪情,鲍诗虽然也表现坚志赴敌、雄视塞上的壮志。却也有楚歌含悲、徒唤奈何的悲叹以及对设计误者的愤恨。总之鲍诗创造发挥得幅度比较大,这或许就是《文选》不录此诗的原因之一。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5)

礼仪致辞(Ceremonial Speeches)是各种会议、商业、外事等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礼仪致辞的写作也已成为各类公众人物及文职人员的必修课程之一。礼仪致辞涵盖的内容甚广,包括欢迎辞、欢送辞、开闭幕辞、致谢辞、祝酒辞、贺辞、悼辞等等。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致辞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中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和差异所在,进而达到增进沟通、加深了解的目的。

一、交际功能上的相同之处

从交际学角度来看,礼仪致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在语篇结构上,礼仪致辞通常由称呼、开场白、主体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在语体风格上,两种语言都会注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修辞手法上,中西方演说者经常会采取引用、排比、幽默等烘托手段。以欢迎辞为例,这种致辞一般是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从行文结构上看,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都会包含开场对来宾的称呼,在正文开头说明欢迎缘由、代表何人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致意,在正文主体阐述双方关系和来访的意义,而在结尾表达美好的祝愿,提出倡议和希望等内容。从语篇风格上看,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词都会表现出讲话人的真诚态度和愉悦心情,措辞讲究礼仪,语言得体,由于又是在特定场合面向来宾口头表达,往往使用简洁精练的语言,郑重而又风趣地抒发欢迎之意。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体现在行文结构和语篇风格上的相同之处是由于相同的交际目的和活动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在中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对礼仪致辞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交际特点,是我们写好致辞,做好发言的第一步。

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相同的交际功能要求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都需要遵循相近的语篇结构和风格,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遣词造句上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首先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强调抽象思维,用词概况性强,而英语强调具象思维,用词具体明确。以开篇的称呼为例,中国人情感含蓄,通常直接使用称谓作为称呼语,如“朋友们”、“各位同事”,而西方人往往情感丰富外露,因此经常加上“dear”一词放在称谓前,如“Dear friends”、“Dear colleagues”来表示亲近关系;汉语也会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一词体现礼貌,而英语却必须在称呼中使用“Distinguished”,“Respected”,“Your Excellency”等不同搭配体现对方的身份。

除了用词上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句式表达更是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指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这一特点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礼仪致辞上也尤为明显。汉语注重意合,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义手段,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英语强调形合,英语的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以表达喜悦心情为例,汉语往往使用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就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常常以“很高兴”、“很荣幸”作为句子开头,往往省略主语,而英语则必须加上主语,或者使用人称代词如“I’m pleased / delighted / honored to …”,或者使用形式主语如“It’s a great pleasure / privilege ...”,只有使用比较复杂的用词和句式变化才能体现出同样的情感。

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处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诸多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以致辞中常见的慰问语为例,汉语中讲话人可以说“大家一路上辛苦了”,然而在英文中确不能直接译为“You must be very tired”,这样会让客人误以为是否自己面容憔悴而让主人语出此言,解决这类问题的应对策略是避开汉语文化背景,在英语中只要体现相同交际功能即可,因此最好译为“How was your journey?”或“Thank you for coming all the way”等更为符合英语习惯的慰问语。同理,中国人在致辞时愿意说“招待不周”这样的客气话,如果直译为英语“We haven''t served/entertained well”则不免让外国听众信以为真,产生误解,因此在英文的表达上同样宜采取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I wish you enjoy the trip / dinner”等。除此之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仪致辞还经常会出现引用、双关、幽默等富含文化内涵的的情况,在进行双语转换时,我们必须注意将缺失的文化背景补充进来。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在进行双语转换或交流沟通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到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避免“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6)

把话说对,说通顺,合乎规范,是语法;而把话说得清楚、生动、感人,是修辞。它们的价值,是应用,是为提高中学生的理解阅读写作水平,其作用:

一、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使读书更深入更细致,写作更熟练更准确。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在夜宿山寺中突现出几声嗒嗒的扣门声,显得格外幽远寂静,可“推”字喑哑无趣,真是此时有声胜无声,这就是对比修辞之妙。通过研究把握语言的精要细密,养成严格认真的习惯,从而自觉有效的听说读写,识得弦外之音其中三味。

二、有助于辨别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一个意思可以用许多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说天气状况的“天气真好,不赖、确实不错、多好啊”大致相同,但或肯定或委婉或感叹或口语化情味有别。同样,一个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如“吃了吗”除了本意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成了“你好”的代名词;“你真行”既可能是由衷敬佩也可能是像未庄人夸阿Q。只有加以区别分析,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水平。

三、自觉抵制不规范用法,文白夹杂的、沿袭外语用法的、滥用方言的,应予以坚决杜绝。以言而论,“一个人”客家话为“一只人”;“不知道”河北方言为“知不道”;“我给他钱”“你吃过吗”广东话为“我给钱他”“你有吃吗”。这些方言滥用,将严重影响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阻碍普通话的推广,也不利于各民族地区的沟通交流。

有鉴于此,语法修辞必不可少,而它又不是清规戒律高不可攀,也不是雕虫小技无师自通。讲究方法科学训练就可以服务让它们服务于语文学习。

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过于分散五花八门面面俱到一大堆,对提高能力极为不利,这就要求抓基本的,不去抠特殊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A语序和虚词是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我自己。”属倒装,渲染强化了悔和悲的沉重情绪。“哭他”和“他哭”,“情有可原,罪不容恕”和“罪不容恕,情有可原”迥然不同,而“虽然……但是……”的句式也是万万不可颠倒的。B 短语和句子结构原则基本一致,单词成句的很少。C量词十分丰富,语气词十分发达,利于表达细微差别,增加形象性和感彩。如“一弯新月”“一泓清水”后者如“小明今天没起晚嘛!他怎么还不来呢?他还能来吗?”另有“哪、喽、吧、呀、唉,啥”等。学习中可以以简驭繁,提高时效。像“甲是乙”“是”是判断动词,而在“好是好,就是太贵了点”“是人比他都强”中属于特殊用法,没有必要觉察细挖。

二、在阅读中体会用词的差别。试着分析某些句子的组织,如表意重要理解有些困难的词,长而复杂抓不住要领的句子。如“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态度认真,经他教过的学生,从未出过‘废品’,一再被评为先进”前两句,第四句的主语是“王老师”,第三句省略主语“学生”造成歧义和混乱。再如“一……就……”可以表示承接,“东风一起,春天就到了”;表示条件,“一下课,他就兴奋起来了”表示因果,“他这么一闹,这事也就解决了。”又如,“我花了一小时才(就)到家了”意思迥然不同,真是“虚词不虚”。在训练中应注意:分析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已经好懂的,没必要深究。就不应再节生枝,像孔乙己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劳而无功。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7)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李卫红 2010;魏晖 201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同时也是语篇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标点符号在人工翻译、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语言习得、语言教学、语言写作、阅读理解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但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标点符号系统形成的历史相对较短,规范标准颗粒度较粗,至今在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规范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并列引号和书名号的使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种。自20世纪始,有关引号尤其是并列引号间是否加顿号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如吕叔湘(1987)、苏培成(1990,1996,2000)、吴直雄(1996)、王灿龙(1998)、岳方遂(2006)、兰宾汉(2006)、同任(2007)、周亮华(2007)、高远耀(2000)、汪燕(2010)、褚仁(2011)等,他们主张不一,但多数认为可以省去其间的“顿号”。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修订本)中对顿号的用法只有一条提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但新版的《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有一个推荐性规则,即“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使用“通常”一词,体现了《标点符号用法》对现实文本中标点符号用法的描述,使用“宜”则体现了这是一个推荐性规范。但现实文本使用情况是否如此?如果将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对象扩展到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或使用者以及双语或多语翻译的机器,是否存有问题?“新式标点初步定型期”(郭攀 2006),规范性和引导性都较强的现代语文辞书又该如何定夺?本文带着这些问题,仅以当代两部规范性现代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中字目“一”和“不”中引号的用法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在问卷调查和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做些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我国汉语辞书[1]界及相关研究者甚至国家语言政策层面对标点符号规范的重视。

一、规范型辞书对并列引用[2]成分的不同处理

当今,在贯彻语言文字法规标准、践行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最为权威的两部语文工具书莫过于《现汉》和《规范》了。但由于规范标准里定下的标准较模糊,在一些具体语言成分用法的取舍方面“无法可依”,使得一些辞书在本应处理一致的语言成分用法方面表现出差异,如注音、词性标注、词形取舍、规范引导倾向性,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本文所考察的引号及其间点号用法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只抽取字目“一”和“不”释义中的“提示”部分来考察,具体情况见表1:

小小的一个引号在两部权威的规范型语文工具书里却表现出较大差异,现简单总结如下:

1.单引号与双引号不一致

《现汉》第4版用的都是单引号,而《现汉》第5版、第6版都改为了双引号。两个版本的《规范》都标为双引号。

2.一词一引与多词一引不一致

在具有并列关系的举例中,《现汉》三个版本常是多词一引,即用一个单引号或双引号同时引用多个并列的词语,如“一天、一年、一点”。而《规范》则是一词一引,对多个具有并列关系的词语分别引用。

3.《现汉》同一版本引号使用不统一

《现汉》第5版对字目“一”和字目“不”的补充说明有所不同,在字目“一”里用的是多词一引,如“一半、一共”,而在字目“不”里用的却是一词一引,如“~会”、“~是”。

4.《现汉》不同版本引号使用不统一

以字目“不”字的说明文字为例,三个版本皆有不同,《现汉》第4版与第5版都是一词一引,仅存在单引号与双引号的区别,而第6版却将前几版的一词一引改成了多词一引,如“不会、不是”。

5.表并列关系的一词一引之间有无顿号不一致

《现汉》第5版在对字目“不”的举例中在“~会”和“~是”之间用了顿号,而在《现汉》第4版和《规范》的两个版本里引号之间却未见顿号。

从以上几点说明中不难看出,规范型辞书中引号的使用存在着较多不一致之处。究竟应该用单引号还是双引号?应该一词一引还是多词一引?表并列关系的成分一词一引之间到底用不用顿号?其中第一个问题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规定得相当清楚,即“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现汉》第5版已改正过来。而第二个问题几乎无人问津,第三个问题学界讨论过,对统一的呼声也比较多(徐玲2008),但处理意见并不一致。本文从已有语料使用倾向、中外学生使用意见、标点符号使用理论等角度对后两个问题进行微观研究。

二、多个并列引用成分引号用法的语料调查

是多词一引还是一词一引?为了考察多个并列引用成分如何标注,本文查找了大量语料,结果发现并列引号的使用表现出了较为明确的倾向性,主要与引用内容有关,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列举多个具有并列关系或先后关系的引用成分时,一般单独标注。这些被引用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常分开单独引用,如:

(1)“郭美美”、“强制入会”等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也使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饱受质疑。(《人民日报》2011―12―08)

(2)为了这个信念,“规范医疗”、“集成医疗”、“安全医疗”、“温馨医疗”的理念先后提出,并付诸行动。(《人民日报》2011―12―08)

(3)“苗圃基金”、“新药研发基金”、“实验室建设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也纷纷取得实质性成效。(《人民日报》2011―12―08)

2.多个引用成分共同组成一个意义整体时放在一起合引。严格来讲,这些被引用成分并非真正意义上表列举的并列关系,而是以一个意义整体的身份作为句子的组成成分,常用作主语、宾语、状语、定语。如:

(4)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快发展、加力创新、成效显著”这12字评价十分中肯。 (《人民日报》2011―12―19)

(5)会议把明年的人才工作概括为“一条主线,四个大力”。(《人民日报》2011―12―19)

(6)他每次出去卖货,总是向邻居们打招呼,“大娘、二伯、三婶子”地叫着。[3](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傻二哥》)

(7)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人民日报》2011―12―08)

至此,我们认为第二个争议问题其实是比较明确的,即表列举时应分开单独引用,而以一个意义整体作为句子的组成成分时则应合起来引用。

三、多个并列引用成分标注问卷调查

为了证实上文分析,我们又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78名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和52名来自泰国、越南、韩国、波兰、匈牙利、美国等11个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2名学生为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10名为该院高级班留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实收130份。调查内容为三个例句,每个例句都以三种形式出现,即A为“……”、“……”、“……”,B为“……”“……”“……”,C为“……、……、……”。三个原句为:

例句1:数字“一”用在去声字前,要变读为阳平,如“不去”“不累”“不算”等。(《规范》第2版)

例句2:他每次出去卖货,总是向邻居们打招呼,“大娘、二伯、三婶子”地叫着。(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傻二哥》)

例句3:不少网友认为这项行动“得民心、顺民意、合国情”。(现代汉语高级读本《无所不谈》)

1.中国学生对并列引用的取舍倾向“序”中有“乱”,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上文的定性分析较为一致的是,被调查者对例句1和例句3的选择表现出了相对明显的倾向性,即多数被调查者同意例1中表列举且无意义关系的并列引号中间应以顿号分隔,而例3中以一个整体对“这项行动”进行评价的谓语成分应合起来引用。在例句1中选择A的被调查者多数认为所举“不去”、“不累”、“不算”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晰,应该用“、”隔开。在例句3中选择C的被调查者多数认为“得民心、顺民意、合国情”是一个有着意义关联的整体,应合起来引用。但在例句2中,被调查者的选择却表现得不相一致。在例句2中,尽管“大娘”、“二伯”、“三婶子”除了都是称呼之外,并无个体间的意义关联,但“大娘、二伯、三婶子”是以一个整体作为状语说明动词“叫”的方式,原文合在一起,我们也认为应合引,但却有84.6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分开单独引用。对例句2的选择倾向,我们认为极有可能是因为例句2所列成分联合做状语,从而使得成分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停顿时间更加短小,从而影响到了被调查者的选择。该项统计显示了被调查者在该问题上的不确定性、盲目性,也彰显了统一和规范这种标点符号用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留学生对并列引用的取舍倾向则相对集中,具体见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中文为外语的被调查者在并列引号的使用上表现出了“离散”但“相对集中”的特点。单从统计数据上看,只有例句3的“C”项超过了50%,其他选择都在50%以下。从相对多量来看,被调查者对三个例句分别选择了“A”、“C”、“C”,从被调查者反映的原因来看,多数学生认为“不去”、“不累”、“不算”三者为平行举例,它们之间无意义关系,相对独立,应单独引用,加顿号使得三者之间的独立性更加清楚。也有部分被调查者因受母语或汉语书面语影响而选择了“A”,个别被调查者直觉认为加顿号更加合理。而在例句2和3中,多数被调查者则选择了“C”,即认为这两种被引用成分都是作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第一部分的定性分析。至此,我们认为《现汉》在举例或列举时将几个成分合引在一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四、表并列关系引号间应加顿号

第三个争议问题即表列举引用成分间是否应加顿号。从上面对中国在校学生和留学生的调查表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中外学生是主张加顿号的。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无论是遵循从众原则,还是一致性原则和国际化原则,都应以引号间加顿号为最佳选择标准。

1.语料显示,引号之间加顿号占绝对优势

为了考察表并列关系的被引用语言成分之间有无顿号的情况,我们搜索了从1946年[4]到2000年共45年的《人民日报》,发现引号之间不加顿号的情况为80658例,而引号之间加了顿号的有130418例,从数量上来看,二者相差较大。这也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在表列举的引号之间加一顿号。我们也专门抽取2011年12月8日当天的《人民日报》为语料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引号间添加顿号的为13例,如上文例(2)和例(3),而不加顿号的只有1例,即:

(8)在举办“土地日”“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基础上,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发掘更大潜力。

2.遵循一致性原则,并列引用的引号之间应加顿号

首先,不管有无其他插入成分,并列引用的引号间都应一致使用顿号。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语言直接服务的对象将不仅仅是人类的交际生活,它还将用于计算机的大规模处理,而计算机的最大要求无疑是形式及功能的严密对应性和一致性。汉语标点符号有标号和点号,前者主要是起标引作用,而后者则主要是起断句和停顿的作用。引号属前者。顿号则属后者,两者功能不同,并无同质性。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引号形式上的区别性而省略顿号。该情况下的引号和顿号用法应与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整体功能区分一致。如以下例(9)是带有定语成分的一些“管理组织”,其间理应用顿号;但如例(10),也可以不添加定语成分,直接以引号的形式列举,我们认为从处理一致性原则出发,也应添加顿号。如此,方能保证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一致性。

(9)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人民日报》2011―12―08)

(10)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乡里制”、“坊里制”、“保甲制”、“街居制”等。

其他再如:

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版)

如没有插入成分“(海外版)”,则可标作:

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我们认为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意义逻辑关系的一种表现,是服从于意义表达的,并不能随意更改。有无其他成分插入其间,都不能改变语段的意义核心,也不能改变意义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应有所变化。

其次,并列引号应与并列书名号“《》”、方头括号“【】”和尖括号“〈〉”等保持一致,因为它们同为标号。下文有例,在此恕不赘述。

3.体现汉语国际性,引号之间应加顿号

许嘉璐先生(1996)早已提出,汉语的规范化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关系至为密切。尽管现代语言习得理论证明,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并不与人类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难度成正比,但示意功能相对较弱的标点符号如能保持各语言大体一致,无疑会减少二语学习和使用的难度,提高人们二语阅读速度和书面表达能力。相反必定会出现诸多偏误,这一点从应玮(2010,2011)、孙海平(2008)、王笑楠(2010)、金燕燕(2010)等对泰国、日本、越南等学生作文中的标点符号偏误情况研究中可以得到证明。“由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最初是在西学影响下由西方标点符号与汉语旧式标点符号嫁接而成的,所以一开始即同国际通用性语言的标点符号结下了不解之缘,就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国际化趋向。”(郭攀 2006)那么其他语言中是如何处理并列引号间的点号问题的呢?

为此,我们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英语、俄语、白俄罗斯语、泰语、韩语、印尼语、柬埔寨语、越南语、日语共九种语言进行了了解,日语并列引用形式与汉语相同,中间用顿号,其他语言并列引用成分引号间都用“,”号分隔,不同的是,英语将“,”放在引号里面,引号间无任何点号。笔者在调查期间也就该问题对我校留学生进行了访谈,多数学生希望引号间能加一顿号,以便更接近于母语的标点符号用法,更易于掌握。

五、现代汉语辞书应在国际化和数字化视野下体现规范和统一

1.现代汉语规范辞书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尚未完全统一

为了引起学界对标点符号的足够重视,我们再就《现汉》第6版和《规范》第2版在标点符号规范方面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

(1)《现汉》动词“如”后的引号是合引,但同为标号的并列书名号、方头括号、尖括号等却没有合标,如:

【四书】 Sì Shū名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如:【大白】1、【大白】2,【燃点】1、【燃点】2,【生人】1、【生人】2。(《现汉》“凡例”)

〈口〉、〈方〉、〈书〉等标记适用于整个条目各个义项的,标在义项①之前。(《现汉》“凡例”)

(2)《现汉》同为动词“如”后的引号却标法不同,如下句是分开单独引用的:

较小的王朝如“十六国”、“十国”等不列表。(《现汉》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

(3)《规范》第2版并列双引号、书名号等标号间不加顿号,但也有例外,如:

靡,外框有“丶”、“广”、“麻”等部首叠合,取“麻”。(《规范》“部首检字表”)

2.国际化和数字化时代,汉语标点符号的规范和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国际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语早已穿越国界成为世界语言大家庭中较为重要的一员。其一,世界很多角落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听到汉语的声音。另外,除有着母语情结的华人群体外,近年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非华人队伍也迅速增多,汉语的国际化日渐显现。随着汉语的国际化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汉语的数字化交流(包括人机交流、机机交流)便成了新时代交际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人们的汉语交际效率呢?我们认为,首先,从事汉语研究和实践(包括辞书编纂、教材编写、词表制定、汉语写作等)的语言工作者应站在汉语国际化和数字化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汉语的使用效率问题,在语文辞书尤其是汉语学习辞书编写之初,还要考虑为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人工智能机器处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与人们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国家语言规范的主要阵地的现代汉语辞书(包括电子辞书)应承担起“为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的重任。从使用对象来看,现代汉语辞书是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工具书,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典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汉语辞书不仅是国家汉语规范标准的重要体现者,也是保证今后汉语规范性的重要工具和途径,而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用法》1995)。因此,汉语标点符号的规范也是整个汉语规范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现代汉语辞书理应在标点符号的规范性方面做出表率。

六、结 语

对标点符号各侧面的研究和规范是当前汉语规范研究“系统工程”(李如龙 2011)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撰写此文,目的有二:首先,希望学界继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问题研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争议或使用混乱的语言现象,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唯其如此,才能在科学扎实研究的基础上,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其次,各现代汉语辞书应积极挑起语言文字规范的重担,对于尚未规范的或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语言现象,希望各家辞书出版社在保持自己编写特色的情况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协作或互动机制,在处理相关语言现象时保持一致。

附 注

[1]与“语文辞书”相比,我们更乐意用“汉语辞书”去涵盖更多的使用对象,如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更多的辞书功能,包括词语查找、汉语学习、引导规范、词汇储备与备忘等。文中所谓的汉语辞书主要指《现汉》和《规范》。

[2]并列引用成分有词语和短句之分。一般来说,被引用短句之间或词语与短句之间常以逗号“,”隔开。为了论述的完整性和针对性,本文仅以并列词语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

[3]此句原本在“三婶子”后还保留一个感叹号,曾引起过争议,详见《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为防止干扰,调查时我们去掉了“!”。

[4]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创刊于河北邯郸,当时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合并而成。本文所用语料自1946年5月15日算起。

参考文献

1.仁.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用不用顿号?编辑学报,2011(3).

2.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中国语文,2006(6).

3.金燕燕.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偏误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2).

4.兰宾汉.标点符号运用艺术.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李如龙.谈规范意识――兼评两部规范性辞书.辞书研究,2011(3).

6.李卫红.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在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开幕式上的书面讲话.语言文字应用,2011(1).

7.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2010.

8.孙海平.日本留学生的汉语标点符号偏误分析.现代语文,2008(11).

9.王笑楠.越南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

10.魏晖.关于当前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主要任务的思考.语言文字应用,2011(1).

11.吴直雄.实用标点符号手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12.许嘉璐.汉语规范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3.应玮.泰国学生HSK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语文学刊,2010(7).

14.应玮.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学生汉语标点使用偏误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8)

本次学术研讨会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会议主题是汉语词汇研究与词典编纂,论文主要涉及辞书理论的创新与提高,《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的编写、修订以及汉语词汇研究等相关问题。

一、辞书理论与实践

韩敬体回顾了我国的三次辞书规划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给语文辞书编修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张志毅在《对词义和词的再认识》的报告中关于“词义语境原则”“基于海量语料统计分析研究词义的语义、语用、语法新分布原则”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郭小武对中型通用语文辞书编写中存在的过于追求纯和简、专和全、厚和多的三种误区,以及原创性、对象性、时代性、文化性、类型性、层级性、协调性等七种缺位提出了批评。王东海基于对中外经典辞书的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品牌、知识更新、知识整合和用户资本等方面探讨了打造汉语辞书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谢仁友对民国时期的白话辞书做了梳理和研究,指出《王云五大辞典》代表了民国白话辞书的最高峰。林仲湘、吴建生、安志伟、叶军、乔永分别讨论了《现代汉语详解字典》《现代汉语常用语典》《中国惯用语大辞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新华成语大词典》等辞书的编写经验和研究心得。

二、关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目前,《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李尔钢从收词、义项以及书证等方面讨论了《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准则。杨蓉蓉提出《汉语大词典》修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高淑贤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中归纳了大型语文工具书修订的共性。孙毕提出利用《汉语大词典词目音序索引》来大面积提高《汉语大词典》的质量。除了上述宏观层面的建言外,杨小平、林源、张颖、赵红梅分别从释义、义项排列层级、成语相关问题、借鉴欧美词典编纂理念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出了建议。王绍峰、周阿根、王宝红则分别指出初唐佛典文献语词、“后嗣义”词汇、清代藏学汉文文献等对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价值。

三、关于词典的注音、字头、字形、收词和释义

晁继周提出了普通话常用轻声词、儿化词词表选词的四个主要原则,即尊重语言事实、从严掌握、适当照顾系统性和尽量与现行标准一致。马启俊、刘子怡探讨了地名 “六安”之“六”的读音。程建功则对成语“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异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洪年、李斐分别考察了《汉语大词典》无源字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部分姓氏用字字头的处理办法。李贵生、何茂活分别对方言用字的规范化、方言词典“本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盛玉麒针对《现代汉语词典》中“v+n”式“词化短语”词汇化问题,提出汉语词根相关性与短语词化度的概念。杜翔提出整体同源是认定多音节的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基点。新词新义和字母词是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伟探讨了《现代汉语词典》义项的增补。刘楠考察了语文词典对因误用产生的新词新义的收录问题。曾柱提出了新词语“新鲜度”的概念并分析了新词语词典收词的难度。张铁文研究了《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本字母词的收释。

苏宝荣、马英新对作为偏正式复合词的非常规组合“动+名”结构的语义结构类型做了精细的归纳,并揭示了该结构隐含“动素的连带成分”这一实质。谭景春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修订为例,提出了同类条目释义行文的一致性、释义行文用浅显的现代汉语普通话、释义行文用长的字符串解释短的字符串等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从类型学的角度来改进释义引起了多位与会人员的关注,邓春琴考察了语义地图理论在区分多义词与同音同形词、排列多义词义项等方面的作用。王楠、邵宇彤、于峻嵘、冯海霞、李慧、张瑞洋的论文分别考察了类义词、词语分类注释、同义词词典三项式形容词释义、汉语亲属称谓词释义比较、“V单+NP”语块中NP的出条与释义、“精深、精湛、深湛”词义辨析等问题。此外,安华林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部分若干问题提出商榷。王霞、侯瑞芬、张定、王敏分别探讨了成语字面义、现代汉语“×着”结构、语文词典否定极性词、汉语学习型词典的编纂等问题。

四、辞书数字化

胡全红探讨了学生汉语词典在移动应用领域应具备的特点、功能和呈现形式,并对其市场化产品形式,提出了几种设想。邱立坤提出了面向辞书编纂的大型通用语料库建设的构想。高永伟以《英汉大词典》第三版的修订为例,探讨词典网络化趋势,以及数字时代英汉词典的创新。范剑淼介绍了其所在公司的“海量在线词典”。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9)

公司开业晚宴讲话致辞3分钟1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

中午好!

今天是我人生最开心的日子!也是麦勤公司最感荣耀的日子!因为有在座各位朋友们的关心、关注、帮助与支持,也因为朋友们相信麦勤的创始人与创业团队能够有所担当,能够勇于挑战人生的大舞台,而前来祝福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们也有属于各自的人生梦想,借此机会,我也要用最诚挚的祝福,祝愿朋友们早日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并让朋友们一起来分享这份弥足珍贵的人生荣光!——即使失败了,也无憾于我们走过的人生历程。

实际上,我们身边不乏有许多创业的朋友,有的已经成功了,有的还在艰苦奋斗的征途中,在此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用发自内心的正能量,来感染来激励朋友们一起去获得成功吧!同时,也为我们选择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生活,去挑战命运、改变生活,创造自己的未来而加油、而干杯!

最后希望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并伸出温暖之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获得成功!最后,再次对大家说声:谢谢!并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家人幸福快乐!

公司开业晚宴讲话致辞3分钟2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乘八面来风,应万众企盼,今天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戴斯大酒店终于隆重开业。此刻,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能够受邀参加这次开业庆典我感到万分荣幸。首先,我代表在座的各位来宾,对戴斯大酒店的红火开业表示衷心的祝贺!

鸿基始创,骏业日新。戴斯大酒店自筹建以来,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团结一致,为酒店的建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建成后的戴斯大酒店可谓设计新颖、风格别致、功能齐全,就像它的名字戴斯一样,宏伟大气。当然戴斯一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恢弘的气势,更有深刻的'寓意。戴斯既代表着酒店将像一只天鹅,飞翔商海;也昭示出酒店的发展将秉承奔马精神,勇往直前。相信在奔马精神的激励下,戴斯大酒店这匹骏马一定能够在多变的市场形势下,一日千里,于商界的万马奔腾中,一马当先。我们期待着戴斯大酒店在临汾宏图大展。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的意思是冬天,万物蛰伏,生机闭藏,是一个居家安享的时节。但是戴斯大酒店在冬月开张,深刻体现了的酒店开创者~~~先生的无限拼搏与不懈追求。~~~先生虽已年近花甲,但老当益壮,他的这种人生不知足,戴斯竟朝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戴斯大酒店一定能够勇往直前,创造出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商业品牌,为带动群众致富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真诚感谢戴斯大酒店为我们打造的良好氛围,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参观学习的机会。能有机会见证戴斯大酒店的辉煌开业我感到十分荣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先生的多年挚友,我真诚期待各位领导、四方来宾在酒店开业之后,予以酒店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同时也希望酒店全体职员强化管理,规范运作,热忱服务,同心协力把戴斯大酒店做成有效益、有影响、有品味、有档次的一流酒店。

最后,祝戴斯大酒店骏业鸿开、客源如江,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公司开业晚宴讲话致辞3分钟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今天,四海嘉宾高朋满座,大家汇聚一堂,恭贺大酒店开业盛事,见证大富启源、门迎晓日这一历史时刻。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无锡市金城环保炊具设备有限公司向大酒店红火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酒店全体干部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公司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们、同仁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鸿基始创,骏业日新,缤纷的礼花在城市的上空火热的绽放,今日的盛典又为南通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流光溢彩的恢弘一页。我们流连于此刻觥筹交错千杯少、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幸福时光,更感慨于美丽的酒店别致的风格、新颖的设计及如沐春风、热情周到的服务。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内部装潢,都彰显出大气魄、大手笔,预示着酒店的生意如同春笋遍地开、财源更比流水长。同时,酒店全体工作人员也拿出了他们优秀的素质和修养、专业专注的职业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人优秀的服务管理及星级、阳光服务的专业风采。正是基于全体酒店人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酒店的盛大的开业,相信有了这群专业专注的酒店人,乘此千帆竞渡、盛世良机,酒店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策马扬鞭,一路发展呈祥,前景风光无限。同时,作为酒店厨具的供应商,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支持酒店餐饮各项事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做好产品及服务,为酒店的宏伟蓝图提画龙点睛之笔、约锦上添花之盟。在今后的合作中,愿携诸位之手,借各位之威,共同将酒店及餐饮事业做强、做大!

最后,让我们共享这一美好时刻,让我们共同祝愿并期待大酒店创造辉煌事业,拥有灿烂的明天!祝大酒店骏业鸿开、客源如江,生意兴隆,广聚天下客,一揽八方财。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公司开业晚宴讲话致辞3分钟4各位尊贵的嘉宾:大家晚上好!

首先代表公司对大家能够莅临今天的酒会现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在此也对_经理取得这样的成绩表示祝贺,_经理自20_年加入_以来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她是我们河南_的骄傲,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来自于你们对他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和关爱。在此,我也代表_人寿谢谢大家。

_人寿成立于1996年8月22日,总部设在北京。是保险法颁布以后,成立的第一家中资控股,外资参股的全国性的专业人寿保险公司。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保险行业的大力推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_人寿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及稳健的经营风范,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杰出品牌。公司下设养老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社区公司,客户总量突破6500万,管理资产突破3500亿。_人寿拥有35家省级分公司,296家中心支公司,2300家县级公司,上万家乡镇服务网点,员工队伍30万人。实现了机构建设到县区,服务网点到乡镇的全国网络布局。

火红岁月,难忘征程。在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下,_人寿获得了多项殊荣。无论是规模实力或是品牌价值,_人寿都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商业保险公司。概括起来,具备三方面优势:

一是品牌卓越_人寿始终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倡导稳健经营、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率先荣获国际aaa-等级信用,偿付能力超过200%,行业遥遥领先。

二是投资稳健_人寿成立十六年来没有出现一笔呆坏账,行业堪称神话。公司连续三年的亚洲金融年会上,荣获行业“最佳年度盈利奖”,这体现了~_寿在亚洲的竞争力。~_寿的资金运用综合收益率,连续九年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

三是服务专业过去的20_年,是_人寿服务人民、回馈社会的20_年。20_年20_人寿以位居榜首的支持率,荣获“理赔最迅速的保险公司”称号,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唯一一家中资寿险公司。20_年_人寿康乃馨理赔服务,深得客户好评。20_年,公司开辟“健保通”绿色服务通道,实现了让客户“免申请、零等待”的服务承诺。20_年,公司推广三g理赔,利用最现代化的办公网络和办公工具,进行现场勘察,现场核算,即时兑现,再次提高了_人寿的服务品牌,引领了行业理赔的新模式,创造了行业服务的新标准。

_人寿稳健经营,品牌卓越。20_年,在保监会规定的正常红利标准基础上,公司对客户派发特别红利40亿元,也是继20_年18亿特别红利之后的第二次派发,两次累计派发特别红利58亿元,充分体现了_人寿“分享成功、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

鉴于公司的品牌实力,_人寿成为保监会批准的中国第一家保险养老社区试点。未来几十年里,_人寿的养老社区必将遍布神州大地。拥有_人寿保险,进驻_养老社区,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_养老社区将实现全国连锁,并以全新的服务方式,为_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帮您安排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因为我们有一批玲霞这样的优秀客户服务经理,在_经理荣获20_年“十大服务明星”之际,公司想以什么样的方式祝贺_经理荣获这么高的荣誉呢?_经理曾经获得过很多的鲜花、掌声、旅游。今天,公司以一种最特殊的方式祝贺她的成功——特别为作出突出成绩的她举办属于自己的表彰答谢会,和在座的各位尊贵客户一起见证、分享_经理胜利的喜悦。

玲霞的成长离不开各位的支持和信任,常言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玲霞也一直把每位客户当作最值得信赖的挚友,一方面进一步全方位的提高专业技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理财知识,成为你们最优秀的理财顾问;另一方面时刻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用真诚为客户排忧解难,用真诚与客户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公司开业晚宴讲话致辞3分钟5公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中国农历春节的正月初七,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公司的领导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此衷心地祝愿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猪年大吉。

今年是我们##司自成立以来的第五个年头,回顾创业之路,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70多人,在公司全体员工的拼搏和努力下,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硕果累累的20_年。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一堂,回顾04展望05,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共同庆祝公司的快速发展。4年来,每一位##人始终坚持“诚信为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稳健的工作作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客户及航运公司的信赖,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满怀喜悦的告别20_年,更加自信的跨入20_年。

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我们的公司就象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的领导就象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在与员工并肩作战时,还肩负着公司发展的使命和更大的责任,我提议让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作为新年的礼物,献给公司的领导们,感谢他们对公司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接下来,我提议给我们大家鼓一个响亮的掌声,为我们在20_年度再创佳绩表示祝贺,并以此激励我们再接再厉,在20_年有更好的成绩。

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共同举起手中的酒杯。

和同桌的领导们、同事们、兄弟姐妹们一起干杯。

祝愿我们的公司更加强壮。

毕业典礼老师致辞串词范文相关文章: 毕业典礼教师致辞串词

2020毕业典礼主持词串词范文十篇

幼儿园毕业典礼教师代表主持词范文5篇

毕业典礼开幕词范文

毕业典礼主持词最新范文精选5篇

毕业典礼主持人串词范文

毕业典礼成长门主持词串词范文

毕业晚会主持词三篇精选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10)

一、典礼筹备领导小组

组 长:郭钦义

副组长:李建明 吴宗涛

成 员:侯宏建 陈 粟 王家辉

陈 颖 崔松领

二、毕业典礼主题

以“同学友谊、师生情谊”为主题

三、典礼时间、地点

1、时间:2013年5月31日上午7:30

2、地点:学校主校区操场

四、出席典礼人员着装要求

1、参加人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部分毕业生家长。

2、着装要求:教职员工着正装、学生着校服出席。

五、毕业典礼程序

1、入场仪式

前台领导、一二年级学生入座后,三年级五个专业毕业班分别由班主任带队,进行有序的入场仪式,同时男女主持人交替介绍各专业的大学设置情况、毕业前景等。背景音乐低音播放歌曲《祝你一路顺风》,前台“走秀节目”(由华航班学生完成)同时进行,每班入场时应有热烈的掌声带动。

2、典礼开始

四名主持人同时出场,分别由经典串词带动,宣布毕业典礼正式开始,随之介绍领导、嘉宾及家长等。

3、领导致辞

请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建民同志寄语致辞。

4、学生发言

(1)毕业生代表发言

五名学生分别代表五个专业毕业班,致感谢母校、感恩教师辞,并寄语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妹。(发言完毕暂不离场)

(2)二年级学生代表发言

相应专业的五名二年级学生代表分别致辞,主题是继承并发扬毕业班精神、传承毕业班良好的班风、学风等。(主持人出场,建议举行一个简单的毕业班精神及班风学风的传递仪式。仪式要简单,表现出即兴为之,如手牵手、手掌相对、手指对接成心形等。)

5、节目表演

主持人串词,一二年级学生歌曲串烧和跆拳道表演同时进行。

6、领导颁奖

首先请出颁奖嘉宾或领导,并由嘉宾或领导揭晓“十佳优秀毕业生”名单,念到名字的学生随之上台来。领导嘉宾为“十佳”颁奖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万宝路进行曲》,主持人同时分别介绍“十佳优秀毕业生”的选拨过程及待遇等。颁奖完毕请 “十佳”的家长上台,“十佳优秀毕业生”向家长三鞠躬和进行爱的拥抱。(家长胸前佩戴大红花,背景音乐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

7、真情回顾

颁奖结束后主持人顺便留下其中一名“十佳优秀毕业生”作真情回顾或真情独白。(因为三年来的学校生活,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肯定都有很多难忘的感人的往事,主持人要就势激发学生作真情回顾或内心真情独白。必须是真人真事,力求做到以情感人,最好是声情并茂。)

8、老师发言

在真情回顾环节当中,估计会涉及到某位老师,最大可能的是某位班主任。主持人顺势请这位老师或班主任致辞,致辞之后由一男一女两位老师真情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歌曲行将结束时,多名教师代表上台一字排开,接受毕业生的献花或拥抱,背景音乐响起《彩色粉笔》。

9、发纪念册

请领导或嘉宾给毕业生发放毕业纪念册(或宣传杂志等)。纪念册的发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颁发的是全体毕业生的,应相对庄重一些,可以由国旗仪仗队台前助演并奏响国歌。

10、毕业签名

纪念册发放完毕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结束,并请领导、嘉宾、家长及全体毕业生到特场区在“2013届毕业典礼”的条幅上签名留念。同时循环高音播放音乐《同桌的你》、《夏天的味道》、《难说再见》、《雨花石》、《感恩的心》、《送别》、《毕业歌》等,全体离场。

致词和致辞的区别篇(11)

要准确分析此句的修辞手法,首先要从语境上来做些语法分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名句,杨柳在春天最早发芽,杨柳风即指春风。春日煦暖,惠风和畅,故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朱自清先生以“吹面不寒杨柳风”信手拈来入文,不仅巧妙引出对春风的描写,而且通过“抚摸”一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暖轻柔的特点,颇显雅致。“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上下文语境来看,“不错的”,当是作者对志南和尚说法的一种赞同和肯定,即“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也正是志南和尚想要表达的诗意。只不过为了七言绝句的平仄押韵和对偶的需要而调整为“吹面不寒杨柳风”。

后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还是“杨柳风”“吹面不寒”呢?换言之,主语是一个偏正短语,还是一个主谓短语呢?如果从主语承前省略来理解的话,似乎应该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但如果从与后句相对应的角度来考虑,“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又应该是“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个主谓短语。二者似乎矛盾,难以确定。比喻修辞中的喻体只能是一个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所以如果从符合比喻的角度上来说,似乎只能就前而屈后。

但为什么有人认为是拟人呢,关键就在“抚摸”一词上。因为“抚摸”是人的一种温暖、亲切、慈爱的动作,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和暖与轻柔。故认为此句同时运用了拟人。

如果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应该是“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个角度来分析,自然不会产生分歧。

要从根本上准确判断此句的修辞手法,还要从修辞手法的本质区别上加以辨析。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理或情境的修辞格。即通常所说的“打比方”,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试比较: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颊。

分析:

①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前半部分是本体“杨柳风”,后半部分是喻体“母亲的手”,这句应该是比喻句。

而②句的本体虽是“春风”,然而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轻轻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