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4 06:37:53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1)

三年前,当接到学校让我准备好当班主任的通知时,从未带过班的我欣喜之余,还有些

慌张。我知道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而作为这个家庭中带头人,怎样才能让每个成员感到温暖,感到集体责任在肩,从而培养出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呢?又怎样让我这陪他们走过得三年影响他们一生呢?最后,我找到的答案是“爱心”。因为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唯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黑暗,收获硕果。唯有爱,才能让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和班级文化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放开心扉,我决定选择与学生真情交流,在真实的生活细节中给予学生“春风化雨”,在共同的情感交流中“润物细无声”。

以爱育爱,建立一个人人有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感化、教育学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集体具有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一个集体是普遍具有的、占优势的言行倾向的载体。它本质上会构成一种心理气氛。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学生各项优良的品质,改变不好的习惯;一个不好的集体则会使其成员“交叉感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当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还需要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正确舆论、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严格的组织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学生集体。曾经,我采用的这些做法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室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教室墙壁、标语、班徽、班规、班训,这一切资源都可被用来告诉学生:这是我的家;我是这里的一员;这里的一切与我个人的一言一行及我个人的荣辱得失息息相关。班级后面的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述心声、发挥潜力、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是班级文化建设可看可评的重要阵地。我放手让学生设计版面、绘图、文章编辑,调动全班同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办出了班级品牌栏目。教室两边是学生自我创作、体现班级特色的学习竞赛园地。学习园地设计有:学生书画作品、心得体会、青春时光、成长规划、愿望树等栏目。竞赛园地开办如:我最棒、班主任寄语、温馨提示、荣誉表彰、名言警句等内容。放眼望去,满教室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此外,我们还谱写了自己的班歌,组建了自己的班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唱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了这样的氛围,不愁学生不爱。他们爱这里的物,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一切。

在这个班级里,我们进行得最成功的教育就是“感动"教育和"感恩"教育。在主题班会上,我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说起,引导学生话感动,从聊电视上看到的“感动”,到书报杂志上看到的“感动”,再到身边的“感动”,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引导学生明白,“感动”不光指大事、要事,也可以使身边平凡的小事。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感动地人和事,让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充满感动。在高二上学期,我陪学生观看了邹越老师的感恩教育视频,教育学生对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等怀抱一颗感激之心。这次活动效果良好,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更亲近父母了;老师们都说我班学生更懂礼貌,更懂得尊重老师了;同学们之间也更加友爱、团结了。正是通过这种爱心教育的渗透,我的学生们才有了一颗能感受到爱和爱集体、爱他人的心。在这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我都把学生摆在教育主体的地位,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他们主人翁的精神,达到教育每一个学生的效果。

用爱心浇灌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直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重要的动力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师期待效应”;师生间的平等的双向交流,可以建立起有好、谅解、亲近、依恋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的良好心理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能成为师生关系的“剂”,成为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动力源。只有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教育工作中,最讲究“亲其师、信其道”。显然,只有让学生先“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但要让学生“亲其师”也并非易事。记得新学期开始,当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走进这间教室,一双双眼睛好奇地打探这我,甚至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我知道在我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我是这样开始我的第一次班会的:“同学们,我是即将陪你们走过高中三年的姐姐,愿意分享你们的喜悦、忧伤和困惑。”突然之间,我们的距离拉近了很多。接下来,我谈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的大学生活、我曾经的理想、学生时期的困惑和努力奋斗的过程。听完我的话,同学们畅所欲言,谈出了他们对高中三年的期待,对新班级的期待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学生学习累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听音乐:他们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成了他们的指导者;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又成了他们的倾听者。我用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交流,而他们也从不让我失望。他们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真正是“亲其师”且“信其道”。

培养一批又爱心,有责任心的班干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队伍建设。从发现选拔班干部开始,到班干部的培养、锻炼,我都特别用心。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我先让参选学生竞聘演讲,然后大家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我做最后的权衡。这样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此外,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大胆放权,给班干部锻炼自己的机会。三年下来,我拥有了一批得力助手,即使我不在学校,班级各项工作也进行地井井有条。

以爱心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2)

班主任是代表学校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其职责是维护班级最基本的教学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管理。

管理,可以是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可以用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情感的投入,让学生自觉地维护班级秩序,努力地学习上进。我主要用后者进行管理,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达到管理的目的。现我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亲身经历,谈谈体会。

一、关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说:“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了解和关爱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入口,关爱学生,对学生各方面进行真诚的关心,用爱心打动学生比批评学生效果要好得多。这种关爱,不仅包括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包括关心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班主任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学生心生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和做事的动力。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保持适当距离,让学生不因为老师的不平等对待而受到打击,也不因对学生偏爱而使他产生优越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培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班集体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1.建立一支可靠、肯奉献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则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把伞的。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班级和谐、稳定和持续地发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必须建立一支可靠的、肯奉献的班干部队伍。通过学生竞聘演讲及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最终确定班委,并确定班委的职责。由同学们所选出的班委受同学们信任,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保证学生正常出勤。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学生的出勤,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整个班级今后的班风。抓出勤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抓一天,放一天,不放松任何细节,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就要每天早晨提前到达教室;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班主任就要带头捡;时常与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和学习情况。时间久了,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班主任每天都会过问、检查,也不会偷懒,也不好意思迟到,久而久之,班里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

3.利用早晚自习督促学生学习英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院学生入学后第二学期要进行英语A、B级考试,考试是否通过与毕业证挂钩。班里大部分学生来自州县地区,有的连英语ABC都没学过,整体学习英语能力较差。所以从入学第一天起,我就督促全班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多下工夫,并经常与英语老师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法。第二学期开学后利用晨读时间和晚自习的十分钟时间,每次让学生背诵并听写五个单词,通过近两个月的督促,将英语B级要求的生僻单词都背诵并听写一遍。单词背诵结束后,继续督促学生复习英语B级的进度,定期检查学生英语练习册和模拟试卷的完成情况,使得学生在进行英语B级考试时,除了英语老师的强化训练外,自己也进行必要的准备,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4.鼓励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在集体氛围中磨炼自己。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在学生入学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及社团,从而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又使学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我所带班级学生在学院举办的第三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中,踊跃报名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获得了全院精神文明奖第五名的好成绩,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5.学会与人相处。

对于刚刚踏入学院校门的新生来说,陌生的校园,陌生的环境令他们很难适应。对于未来的生活感觉茫然和激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适应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同学彼此间感觉好奇又陌生,班主任要让他们较快地适应高职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和学习能力是不够的,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努力学习,又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与人相处成为他们三年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学之间相处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生带来快乐。

三、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认真积极做事的良好习惯

要求学生用一种善始善终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和处理各种事务,坚持不懈并力求完善。认真做事要从小事做起,用心做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就是要求学生在做每一件事时,即便是再微小也要认真脚踏实地地对待和处理。用心做事,如果说从小事做起,表现的是一种态度问题,那么,用心做事所反映的则是一种智慧。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考虑周全,用心去做,就会变得很美好,人生也就会到处充满快乐。

四、让学生确定目标,制订计划

1.学会确定目标。

高职学院学生入校初期,学习习惯还是和高中时期一样,老师讲多少,自己记多少,甚至有时老师不往黑板上板书,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记笔记。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学习,如何制定学习目标,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首先是制定每天的小目标,保证每天学习的内容能听懂、作业按时完成、进行当天课程的复习和第二天课程的预习。然后再制定学期的目标,对每门课程学习的预期效果,制订一个计划。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的行动力越强,越能获得成功,这个过程需要班主任适当的监督。

2.制订计划。

为了使目标能够完成,要求学生从每天的时间安排做起,每天晚自习结束前,将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整理出来,并逐条记录,第二天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任务外,将记录的事情逐一实施,早晨和晚自习头脑较灵活,做难度比较大的事,中午和下午思绪不太集中时做较容易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条理性,提高学生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得以理,持之以恒,春风化雨,定然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3)

在班级的苗圃里,花开得灿烂会让人赏心悦目,但不是每朵花都会如园丁所愿而开得灿烂。他或许缺少阳光的照耀,或许缺少雨露的滋润。后进生是需要特别培育与爱护的幼苗。我们应用真情、热情和爱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去修补因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后进生的心田是需要教师的春雨滋润的。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后进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学业和表现不断进步。下面谈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 萌发后进生的信心

自信心与人的理想抱负、决心毅力是紧密相联系的,也是与自身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后进生的心里充满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其自尊常以不容忍别人的轻视的扭曲状态出现,其自卑却是真正悲哀的自卑。这种受到伤害的幼苗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完全可以焕发生机。我班的后进生李许鸿,成绩较差,无心学习,作业时常不完成,一没有完成作业就撒谎,百般掩饰。书写马虎潦草。扰乱课堂秩序,家长痛心疾首。究其原因,是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学习的信心。面对厚厚的课本,他常常流露出无奈的悲伤。因此,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十分注意给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表扬他聪明的同时,给他讲关于漏斗盛水的道理。漏斗具有可容性,但不具有积蓄性,而要想在漏斗里装满水,只有加长时间和加大入水量。我鼓励他认真听课,并提出课后向我谈学习体会的要求。这位同学理解了我的比喻,努力学习,今天对我说听懂了一部分,明天又垂头丧气地说跟不上,这恰恰正说明他开始在坚持听讲。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天他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说:“今天数学老师讲的一道提高题,我听懂了,举手回答后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鼓励他说:“你终于领到了入门证。”他仅仅是答对了一道题,就如此高兴;仅仅是受到了老师可能不经意的一次表扬,就如此满足,表明后进生对进步的渴望。后来他的很多不良习惯也随信心的增强而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让学业后进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激发其积极情绪,恢复和提高其自信

心,消除心理障碍,重新进入先进行列具有积极意义。

二、 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后进生落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为他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个体差异,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

许多老师都明白教育学生要抓闪光点。然而,当面对后进生时,又觉得其闪光点很少。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扒开缺点找优点。实际上,他们身上也有不少可以反光的地方。当这些优点没有遇到阳光时,自然就显示不出闪光点。在有些场合,给一点阳光他们就会发射出灿烂的光芒。如有一次,有一位同学因不舒服而在教室里呕吐起来,其他同学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后进生李许鸿看见了,立即拿起垃圾铲装来了沙子倒在脏物上,并不顾恶臭把脏物扫得干干净净。另一位后进生拿出自己的驱风油细心地帮那位同学擦药。体育成绩,后进生均比较高。班级举行的各种比赛等,后进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应在这里多给予“掌声”和表扬。在“学习”和“纪律”所构成的二维空间里,后进生可能无光可发,但加上“活动”所构成的三维空间里,他们往往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星。

三、 批评也要悦耳动听

对待后进生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方式。例如后进生在不做作业时往往怀有侥幸心理。在发现他们有撒谎倾向时,若老师板起脸指责道:“我早就盯着你了,总是不完成作业,真是屡教不改。”这往往会造成后进生强词夺理的反驳和诘问。如果老师善意地告诫他:“要认真对待作业,做作业时要有一个好心情,我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这样后进生往往会会心地一笑。转身去补做作业,因此,如果我们从关怀的心态出发,从预防学生违纪的角度考虑,巧妙的批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激发后进生的热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4)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影片,被无数人称为教育经典。这部教育反思巨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充满了张力的诗意和激情的同时,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步履维艰,但在充满激情的基廷老师身上却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希望,明白了教育的另一条道路,“春风化雨”。

影片反映的是1959年美国贵族化的威尔顿预备学院的教育情况,它以75%高升学率、悠久历史、良好的声誉以及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学院固定且单调,恪守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四大信条犹如四座大山压在学生心中,囚禁了他们的天性,私底下孩子们把它改成: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他们还把学院称之为“地狱”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强烈不满。影片开场时庄严肃穆的开学典礼充分体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慑力与禁锢力,它将每一名学生棱角磨化,变得循规蹈矩,加工成统一包装的合格产品。而新来的幽默睿智的基廷老师则成为这古板沉闷的威尔顿学院里的一束不合时宜的阳光。

基廷老师摒弃了刻板与教条,用独特的反传统的教育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一条充满挑战和梦想的求知路。他教学生Carpe Dime,及时行乐,让生活与众不同;让学生撕掉教科书的导言,教育学生打破教条僵化的权威;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启发学生在操场上走出自己独特的步法;让他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可以说,影片中基廷老师是学生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纽带,他以诗歌、运动、音乐、热诚以及渊博的学识,开启了一颗颗懵懂的心灵。

影片中学生众多,个性鲜明。成绩优异、充满活力和激情、绝对理想主义的尼克;胆大妄为、古灵精怪的查理;内向自卑的托德;坠入爱河无力自拔的诺克斯;服从权威、明哲保身的卡梅隆……在新颖思想与传统教条发生冲突,在梦想与现实发生碰撞,这些学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重新组建了死亡诗社,查理完全放开了自我;尼克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诺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爱情;连胆小的托德也找回了勇气。这群被禁锢压抑的学生在基廷的人格魅力感染下,明白了青春就应该肆意挥洒,生命就应该激情燃烧,梦想就应该自由放飞。

影片以尼克的自杀和基廷老师的被辞为结局,这无疑反映了在学校和家长这强大的传统旧势力面前勇于改革的教育者的势单力薄。虽然是一个沉郁的结局,但当基廷离开时,最为懦弱的托德勇敢地站到课桌上,大声说:“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知道,基廷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他教会了学生独立、自由、探索和热爱。

整部电影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的教师。影片中基廷老师的新颖独特的追求自由理想、张扬个性的教育观念发人深思,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育给人启迪。

一、学会生活

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成为青春的领航人,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己并思考人生。当有着温暖笑容的基廷老师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独特的睿智、风趣而又诗意地气质让我们如沐春风。在和学生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时基廷就诗意地嘱咐他们,要用惠特曼的诗句来称呼他:“Oh, captain,my captain!”

第一堂课,基廷吹着口哨,手插裤袋,悠闲地穿过教室走到后门,让学生目瞪口呆。接着,他带领疑惑不解的学生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来到校史陈列室。这与前面乏味迂腐的几何老师和拉丁文老师上课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烦躁的脚步,去细看走廊上挂着的那一张张因年代久远而发黄的已故校友照片,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他说这屋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把握今天,让生命超越凡俗。seize the day,他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短暂,告诫学生要及时行乐,品尝生活的精髓,让人生与众不同。“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基廷老师的惊世骇俗的言论在这些长期被压抑的孩子心中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地震。

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基廷老师就是学生们成长的人生导师,年轻懵懂的心在他的感召下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自由的喜悦。

二、学会思考

第二节课,学习英文诗歌鉴赏导论部分,基廷给出了“一派胡言”的结论,他说:“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它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还说书本并非就是金科玉律,尽信书不如无书。

接着,基廷热诚地告诉学生,读诗并不是为了技巧,而是因为对人类充满了热情,他说:“医生、律师、商人、工程师,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但是诗意、美、浪漫、爱才是我们活着的原因。”他指出诗歌需要用生命去体验,而不是刻板的横纵坐标的理论分析。感受诗就是在感受生命,诗歌的魅力在于它对生命的体验与诠释,所以他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为生命贡献一首诗歌。

基廷在所有学生愕然的表情中公然站到讲桌上,告诉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而且他还鼓励他的学生一个个站上去感受,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种感觉如此奇妙,换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观察原本熟悉的环境呈现在眼前的居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告诫他的学生,“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他说:“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学会创新

第三节课,基廷把学生带到庭院,让三个同学排成一列走路,刚开始三个人的步子个性淋漓,走着走着,再加之基廷在旁边喊着口号:“左, 左,左右左……”三个人很快步调一致,其他旁观的学生也跟着步调整齐地鼓掌。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学生既生动亦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像是人的“天性”,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明白: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节奏不从众,拥有独立品质的可贵。基廷告诉学生,“不在意大众的态度,做你想做的,走你想走的路”。每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独特的“走姿”。当校长很不赞同地问基廷,为什么要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走来走去,而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基廷老师很一语中的回答:“教育的根本是学会自我思考。”确实,我们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忽略了学生的需要,抹杀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威尔顿预备学院如此,我们中国现行教育亦如此。

伟大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独立,学会创新,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基廷老师用操场上的行走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明白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困难与重要,而生命恰恰因为这种独特才彰显出其价值。基廷说:“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步伐走出最真实的自己,走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

四、学会尝试

托德,一个羞涩内向但内心却很丰富的男孩,在他优秀的哥哥的光环下显得自卑怯懦。基廷老师那一番关于生命的言论在托德内心起了涟漪,他拿起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重重写下“seize the day”,虽然后来把它揉皱扔到了桶里,但充分地表明了他内心的挣扎。

基廷发现了这个不善于表达、封闭但却丰富的小伙子,看出了托德内心的恐惧,知道只有释放他自己才能激发出他潜在的激情。在课堂上,他叫托德朗诵自己的诗作时,托德没有勇气推脱自己没有完成。基廷对怯懦并不宽容,“托德·安德森认为他内心的一切都是无价值和难堪的”。基廷激动起来,在黑板上写下惠特曼的诗句,让托德上台对墙上惠特曼的挂像进行描述,再让他闭上双眼尽情想象,最终在基廷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托德喊出了自己内心野性的狂叫“他看起来像个牙齿流汗的疯子”,自信的惊喜第一次出现在托德的脸上,一种坚定从心底油然而生。他的热情与想象力被基廷一点一点激发出来,吟出了发自灵魂的诗篇,新奇而又深刻,震惊了全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托德,光彩且充满活力。

五、活出自我

基廷和学生在《欢乐女神》的歌声中激情奔放地踢球,他让学生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他挖掘学生们的潜能,点燃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的激情梦想。他让学生明白人生的路应该由梦想来引导,由个人自己来创造,而不是让他人来规划。活出自己,释放自己,其实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基廷老师教学生要理智且智慧,尽量控制在理性可行的范围内,但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尼克的死和查理的退学。“惟有在梦中才有真正的自由。”基廷如是说。但我们明白唯有积极争取才能无限接近自由,尼克的死告诉我们,没有了梦想的生活比死亡更可怕。

“传统,教育,帮他们进入大学做准备,其他方面顺其自然”,这是校长对基廷的警告。拉丁文教师说:“把十六七岁的孩子培养成为独立思想者,天方夜谭!”“基廷,离我儿子远点!”尼克父亲愤怒地吼道。这些是强大的守旧势力对基廷教育改革进行威胁和阻挠。在影片的最后,孩子们集体站到了桌子上,向他们的青春领航者——基廷老师——送行致敬!这是一个无声的画面,给我们的心灵前所未有的震撼冲击。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视,无数目光饱含着复杂的感激和不舍的深情。面对这个世界,孩子们第一次做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当一双双沉着有力的双脚纷纷踏上桌椅,我们终于看到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终于在校长无力的号叫中败下阵来。

《死亡诗社》是一部关于青春和教育的经典影片,语言智慧,富有哲理。特别是基廷老师的精彩台词和他的诗意片段,给人无限的艺术熏陶和人生启迪,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进学生干涸的心田,点燃了他们生活的热情,让他们重获新的生命。虽然最后基廷老师离开了,但孩子们却已经懂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首诗的真谛!

[参考文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5)

文有魅力,读者乐读;人有魅力,人乐与其交往;任课老师有魅力,学生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他的课,乐意完成其安排的学习任务。那么,一位好教师魅力表现在哪儿呢?好教师的魅力在于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教学智慧、丰富的教学经验、宽阔的教学视界以及远大的职业理想。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为社会输送各种技术人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好教师个人的魅力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影响着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用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技工学校的生源复杂,很多是中学时期的“差生”、高考时的“落榜生”、甚至是家里的“弃儿”,思想不上进、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突出、无心向学、得过且过,这是笔者接触过、访谈过的很多技校生的真实写照。如何发现他们的优点,带领他们走出失落情绪,激发他们的斗志呢?

1.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

技校生的年龄正处于可塑性强的阶段,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对学生首先品质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均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用高尚的师德、深厚的学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态度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后,继而生出一种对爱与归属感的需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在集体中必会对爱产生需求。

技校生离开家乡,独自住校生活学习,更需要爱的情感。在课堂上,任课老师的思想心境、一颦一笑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进而上升为自己的处世准则。确立为尊重关爱他们的情感态度,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可使他们对任课老师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并转化为学习动力。

3.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业发展

技校培养技术型人才,考试升学不再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韩愈在《通解》有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可见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任课老师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操作步骤的精细程度,对待实习时的严谨要求……在无形中就影响和改变着学生,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在师生相处中,老师魅力产生的影响,比课堂上平白的语言来得更直接,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怀。所以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如春风般带给学生微风拂面的温暖,更像春雨般绵绵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用学识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学生评价老师学识的总结。渴求知识、崇拜技能、希望掌握一技之长是技校生的特点。

1.渊博的学识魅力征服学生

当学生戴着“差生”的帽子,带着高考的失落,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走进技校的大门时,如果教师能用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娴熟的专业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旁征博引的分析,学生还会精神颓废、萎靡不振吗?当然不会!他们肯定会被这样学识渊博的教师征服。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能,“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拥有一桶水”。拥有深厚广博的多门学科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在教学中酣畅淋漓地传播知识和技能,学生才会很快被教师的学识魅力征服,对任课老师产生依赖感和爱戴感,从而喜欢上这门课,提高学习兴趣。

2.精湛的技术魅力激发学生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基地,学生求技术的渴望远远超过了普通高校学生,任课教师拥有精湛的技术、过人的本领,他在学生中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学生对他所上课程也会兴趣盎然,对他所担任的实习科目会更乐于动手动脑。从学校督导每月信息员意见反馈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对曾在国家大赛中获奖的教师的尊重与崇拜,对技术精湛的任课教师有更高的满意度。

3.高超的教育智慧魅力折服学生

教学是一门需要智慧的艺术,教学艺术水平可对优化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技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千姿百态的学生群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折服学生。只有运用高超的教育智慧,才能达到教学效果,这不仅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纵读百家思想,涉及多个领域知识;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还要运用智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优秀的技校教师,要用渊博的学识魅力、精湛的技术魅力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善教学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技校教师自身也要跟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用知识和智慧提高技校教学质量。

三、用语言魅力激活课堂教学

语言是表达人们的思想、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纽带。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教师纵有满腹经纶,学多识广,若无语言技巧,则会词不达意,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技校生因其生源多样,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凝练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

1.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传情达意

技校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任课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时,必须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把意思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不说废话,不东拉西扯,力求做到干净利落。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语言准确凝练、抑扬顿挫、疾徐有度,还要做到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不但要使用口头语言讲授,还要辅助肢体语言传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巧妙驾驭教学语言的能手。

2.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激活课堂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语言的魅力能激活课堂,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生和课程投以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彰显生命力;只有对技工教育倾注全部感情,教学语言才能妙趣横生、吸引学生;只有对整个课堂饱含激情,才能激发师生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技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人情味;要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艺术性;讲究哲理和情趣性。开局的创意,结尾的韵味;授课语言的变化,跌宕起伏;朗读语言的情调,抑扬顿挫等,均可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3.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兴趣

技校开设的专业包括了各个行业,有些课程本身就枯燥,教师若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去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枯燥,就会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产生“一句话讲笑,一句话讲跳”的效果。如一位数学老师在讲解方程式变换:“同学们看好了,我要变形了”,一句幽默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怎么会变形呀”。又如一位教汽车底盘的任课老师身材矮小,第一天上课时,迎着学生们各色的目光,他淡定地进行开场白:“同学们,别看我底盘低,但检测汽车时有身高的优势,所以我对各种汽车的底盘了如指掌”,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身高的尴尬,又表述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获得了满堂喝彩。幽默的语言能激起笑声,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上常有笑声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才融洽,课堂气氛才活跃。

所以技校教师在学习专业技术时,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要用语言魅力影响学生、掌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四、用情感魅力促进师生关系

很多技工学校都是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他上的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1.信任是教师与学生情感联系的关键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投入是“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上课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带着深情去引发学生的共鸣。情感是教师叩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种情感魅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上好每一节课,将信任的种子微妙地种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鼓励。

2.爱护和尊重学生是情感联系的基础

爱是相互的,教师只有爱护和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去尊敬老师,这样的情感会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才能。

所以,任课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魅力渗透到教学之中,对学生精心培植,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教师美好的情感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五、用形象魅力优化教学效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这样一群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学生,他们对美的追求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教师的形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也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好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1.教师的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是一个人衣着形象等外部表现,教师的仪表要端庄大方,与自身的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等相吻合,体现和谐之美,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教师应当衣着端庄得体,既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让学生愿意接近老师,产生向老师学习的动机。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相貌,但能改变自己的仪表;我们不能左右学生的审美观,但能创造和谐课堂。在这种和谐美好的环境沐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的内在形象

教师形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于外在形象,更体现在教师的内在形象。教师的内在形象,是教师的气质、性格、语言、风度、学识等。气质优美的老师,培养的学生温文尔雅;性格开朗的老师培养的学生活泼热情;语言风趣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幽默风趣;风度翩翩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彬彬有礼;学识高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好学上进……爱其师则乐其学,教师的内在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所以,技校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点燃自己的形象魅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六、结语

一个热爱技工教育的老师,他诲人不倦,能时时展现新时期教师的才华,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觉性;一个关心学生的老师,他是良师益友,创造良好环境,诱发学生的创造力;一个爱护学生的老师,他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他知识渊博、才艺精深、风趣幽默,用自己的魅力征服每一个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智慧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涛.教师魅力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10(6).

[2]徐赛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教师人格魅力及作用[J].希望月报(下半月),2007(5).

[3]周俊秋.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山西教育(半月刊),2004(5).

[4]郭百慧.增强教师魅力,提高教学效果――新形势下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

[5]吴林琼.魅力教学魅力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摭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6)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布鲁诺认为,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这就是说,教师的“导”课是否有效、高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通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导”课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教师如何“导”课。

一、课前研究――有效“导”课的前提

1.研读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洗课”,取舍相宜,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如补个连接点、调整顺序、组合材料等,使所开发的素材使教学更自然、展开更有力、脉络更清晰。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如在讲述《正确行使权利》时,我组织了新材料(具体内容略):王先生该怎么办?新材料涵盖正确行使权利的重点内容,而没有采用教材上的分别讲解。

2.研究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已有知识、智力水平、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所授课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台阶”。 如在备《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时,基于许多学生很难理解“社会保护”,我就在备课时准备两个事例给学生“搭台阶”:国家整治和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安排校警进驻学校。教师还要设置层次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并获得成就感。

3.研讨教学方法。

孔德拉秋克认为:“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实践证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教师要综合各种因素,优选教学方法。如在讲述《难报三春晖》一目时,运用体验教学法就比讨论法好。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得到父母的爱的多少及方式也是不同的,而这些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得到。

二、课堂教学――有效“导”课的实践

1.导入激兴趣,兴趣盎然蕴有效。

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生活性、针对性、趣味性、新颖性、直接性的新课导入能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如视频导入、音乐导入、讨论导入等。教师的“导”就是要选取恰当的方法。如在讲述《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时,运用这样的导入:先在频幕上展示了一个班级师生同乐、关系融洽的班级生活照,特别突出一些教师的笑脸。之后设置了猜老师活动(我举出一些教师的生活素材如习惯性动作、口头语、上课的语言特色等)。学生立刻进入课题。导入的生活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开了个好头。

2.导“境”涵深“情”,情境交融促有效。

创设情境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境”来表现和感染“情”,通过“情”来深化“境”,最本质的是根据“情”来创设“境”。如在讲述《难报三春晖》时,我根据学生存在感情缺失的现状,创设了“每个同学把自己父母的生日、年龄写在卡片上”的“境”。许多学生由于平常没有“关注”父母,还真被这道“易”题难住了。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的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许多学生眼含泪水,更有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泪流满面(这就是“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7)

一、以情育情理解亲情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爱学生,才会关心学生,为学生编织美好的憧憬;教师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全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教师爱学生,才会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开采那富有活力的智慧之库;教师爱学生,才会勇担责任,用自己的才识志气,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用毕生情感滋润学生的希望之田。这种爱具体化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和激励上。教师应用心灵的碰撞换来真诚的笑脸,用真诚的情感感化学生的心田,用关爱的行动缩短师生的距离。班级管理要求教师要有新思路、新措施、新面貌,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要强化行为规范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特点,分层次开展关爱学生一生发展的主题活动,班级以“爱我学校、爱我班级、爱我自己”为主题,围绕主题确立每月活动中心内容,形成系列。同时开展争当文明学生和文明示范生活动,树立榜样。

二、以教育情体会亲情

亲情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教师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所以我利用各种主题班会的形式,寓教寓乐,在活动中体验亲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营造亲情教育之舟,引导孩子体味父母对他们细微的爱。例如,在“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我利用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唤起他们内心的触动,然后又精心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子女与父母的了解程度的测试,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程度,也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对父母关心程度的差异,同时又让他们回忆起了记忆深处父母对他们的爱。在这几个环节中有很多学生流泪了,有几个还是男生,甚至更有几个学生都说不出话来,面对这个场景,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家长的眼睛也红了。在那一刹那间,我感觉到此时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由于我们是寄宿学校,有部分家长没能参加,为了让这些家长感受到这一切,我当场让这部分孩子用笔写下对爸爸妈妈想说的话。活动结束后,在场的家长非常激动,同时,从学生交上的对父母想说的话中,我发现他们是真诚的,他们用自己的心表达了对父母的爱。

三、以心育情渗透亲情

亲情教育一定要触及学生心灵最深、最脆弱的地方,才能够起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如果只是浮于表面,触不到学生心灵最深处,那只能像打水漂一样,在水面上轻轻跳几下,最多也就留下浅浅的几圈波纹,一会儿就没有了。

于是我一边挖掘教材中素材,一边四处收集关于亲情方面的故事,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好好赏析,进行亲情熏陶,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通过欣赏《生命的姿势》,学生体会到了圣洁无私的母爱,沐浴在浓浓的母爱之中,还学会感恩与回报。同时我还针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因虚荣心作祟而嫌弃父母的现象,让学生对照这些文章谈谈自己的对父母的态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亲情的洗礼。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班会课来推荐、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优美亲情作品,其作用往往胜过教师的说教。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每当学生读那些文章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想这也许是学生在感悟吧。

四、以行育情加深亲情

亲情教育光靠教师、学生的努力会导致亲情的走样,因此我非常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借助他们的力量,把亲情教育推向深入,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亲情作业,一开始学生向我反映家长不配合他们的行动,于是我利用家访或者电话等机会和家长共同商讨亲情教育的良策,经常和家长沟通,把学生对家长的不满告诉家长,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能引起注意,渐渐缩小代沟,增进亲情,为了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营造出一方温馨和谐的家庭港湾。

在与家长及时地联系中,我再三建议他们在节假日,要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孩子举行一次家庭聚会,认真地听听孩子的呼声,面对面、心贴心地谈谈,可以经常孩子到自己父母家去看看老人,以身教来培养孩子尊老的品德。日常生活中,让他们放下权威者的面孔,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多关心时下孩子关注的问题,与孩子的情感接轨,相信我们会有收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8)

首先,努力营造一种家庭式舆论。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会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让学生明确班级就是大家共同的家,大家将在这个家庭中一起生活三年,是这个家庭的主人,这个家庭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家庭要兴旺,必须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班主任只是班级生活的指导者。每个同学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有机会多做好事,为班级增光添彩。通过集体舆论让学生明确: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虽然我们有不同的个性,但我们能相处得如同兄弟姐妹;虽然我们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但我们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优化育人的环境。态度决定高度,态度改变学习,学习改变生活,态度改变命运。让学生明确: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充分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了让所有的学生自觉地为班级争光,我提出了“今天班级因我而骄傲,明天我因班级而自豪”的口号,并制成标牌,挂在黑板的上方。同时我还利用每一期的黑板报作为主阵地,专门写班主任寄语,如:“任何方向的风,都不会把没有目标的船吹向目的地。”“你有多少能耐,给你多少舞台。”“有了今天的汗水,才会有明天的成功、快乐和幸福。”“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其次,我还把浏览报纸时发现的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帮助的新闻稿件剪下来,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如:“派出所公示打架成本。”警示那些性格冲动的同学;“拒聘城市独生子女折射了什么?”,说明磨砺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开好每一次班会。班会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战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是教师的有效武器。在一次主题为“惜时”的班会中,我的开场白是:“每天清晨走进教室,看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象看到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我的学生们,老师真高兴能为你们当一名辛勤的园丁,用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浇灌你们的心灵。快绽放吧!老师希望你们成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先“动之以情”;在结束时我这样总结:“几个脚印,对于沙漠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骆驼来说象征着希望;一个绿芽,对于春天微不足道,但对于小草来说是勃发的生机;一言一行,对于人类无足轻重,但对于你的历史确是重要的一笔。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给明天。愿你们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愿你们都能做时间的主人。”最后“晓之以理”。整个班会情理交融,在学生激情澎湃的讨论中达成共识:如果把我们的人生历程比作一条精美的项链,那么,我们所走的每一步便是项链上的一颗珍珠。珍珠的美丽,需要我们用人生的细节去修饰——不要忽视人生路上的细节!处理好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就会成为令人羡慕的成功者。

第四,把学生当作成人看。用对待成人的语气和学生谈话,多尊重,多理解,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始终以期待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有一颗为了追求、为了理想而永不停息的心,我们就能把一切困难踏于脚下,奔向美好的明天。”对缺少动力的同学我如是说:“承载美丽人生的是辛勤汗水!通往成功彼岸的是顽强意志!完成坎坷旅程的是不懈努力!学之余,勿忘思。思之余,仍需谨记塑造健全之心理,扬自由之思想,树独立之人格。”对考试失意的同学我如是说;“老师最喜欢和你们一起成长。课堂上你们那一双双纯洁信任的目光是我净化心灵、除去烦恼的最佳源泉。走近你们的心灵世界,我经常听到的是你们银铃般的话语,看到的是你们灿烂的笑容。在你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更丰富的情感世界,我愿用自己的心灵温暖你们的心灵,关注你们的成长,关注你们的喜与悲,与你们进行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对全体同学我如是说。在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中,让学生也真正把自己当成人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真正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加压,

第五,班主任要适当表现得软一点。接千般爱,化智为慧;纳万种情,转智为能;敞开心门,汇众人之爱;放飞思维,聚万物之能。如果一味强硬,往往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如果适当表现软一点,其实不是软弱,而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是教师博爱的体现。我班有一个问题学生,一直留着长发,爱穿奇装异服,在课堂上经常照镜子梳头发。我几次让他把头发剪短,他都以种种理由推脱,如果这时候为了老师的面子非要逼他剪头发,很有可能把他推到对立面上去,所以不如静待时机,让其自己受触动。正好赶上他考试不理想,这时候我狠狠批了他一顿,让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这次他痛痛快快地接受了。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最亮丽的闪光点,找到它,并发掘它,让它像小树苗一样,在关爱中渐渐长大、长高,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管理者,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发现,发现学生,发现其所长、发扬其所长、发展其所长。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个“发现”的过程。教育是用一个成熟的灵魂去启迪一个个未成熟的灵魂,并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9)

二、案例分析

1.黄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经常抱怨自己没文化,不懂教育也没时间管孩子,只能采用棍棒式教育,希望以此来督促他改正自己的毛病。加上教师平时对他的关注不多,让他逐渐产生失落感。他父母亲都是残疾人,母亲是瘸子,走路要拄着拐杖,平时很少出门,不能做农活,只能在家开个小卖部。父亲左眼是瞎的,生得很矮小,平时用自行车背个鸡笼到农村里买些土鸡再到市场上去卖。这个家全靠夫妻俩做小生意维持着。黄在家排行老大,家里还有个比他小一岁的弟弟。弟弟长得白净帅气,乖巧懂事,而且只比他低一个年级。弟弟放学回家每天都帮助家里做家务,做饭烧水。学习努力,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黄无论长相还是学习都赶不上他的弟弟,父亲每天在外做生意,母亲腿脚不方便,做饭、做家务都是靠弟弟。黄放学经常找理由拖延回家时间,跑到河堤去玩,跟同学去河里捉鱼,总要玩到天黑才回家,家里事什么也不管,所以时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从小他都觉得父母很偏心,只爱他的弟弟,不喜欢自己。所以,他每天过得都不开心,没有笑容。他常常觉得自己像个孤儿,没人疼爱,没人喜欢,没有依靠。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古怪、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还时常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

2.从小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性差,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管教,久而久之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无论教师责问他还是说好话他一律都采取“屏蔽”的措施,对教师不信任。

3.上学的时候,因为他比较内向,所以教师对黄关心、关注不多,时间久了,他就逐渐产生了失落感。不按时完成课外作业,经常被教师批评,教师家访后又被家长打骂,有时还另眼相待。慢慢地,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觉得自己就像个废人,活在世上没有温暖,没有意义,一无是处,越来越自卑,逐渐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考试成绩每科在20分左右。他总觉得班上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谈,而且在一些事情上会嘲笑他。特别是女同学,没有人愿意跟他说话。他平时穿的衣服也很破烂,而且非常不整齐,不是领子歪就是扣子斜。

三、案例解决

(一)注意重视他,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人生是一本书,孩子更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自卑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的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会高度警惕地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变得忿恨,想报复别人。黄的种种表现,其根源就在于自卑。平时他表现出不良行为时,笔者找到他,都是先帮他整理好衣服,摸着他的头,跟他分析错误原因,而不是单纯地批评。而且他家里穷,没钱交学校的早餐费,不能到学校吃早餐,别人在教室吃早餐时他无所事事,到处乱逛,招惹别人取乐。于是,笔者先帮他垫了早餐费,让他早上能跟同学们一样到学校吃热腾腾的早餐,让他感受到和同学们一样的待遇。他的行动及思想也慢慢地发生了些许改变。平时,笔者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也有闪光点:热爱劳动,力气特别大。平时班里的劳动他最卖力。学期过半的时候,笔者根据他的特点,让他当班里的劳动委员,他就更加卖力了,平时劳动都很积极,总是想自己一个人做完。笔者也就及时表扬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多余无用的人。此外,笔者多次召开“我爱我的班”“夸夸同学的闪光点”之类的主题班会,借机教育学生“爱同学,爱集体,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顾及他人的感受”“要宽以待人”,班会结束时,总要夸夸他的改变。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针对家人对其破罐子破摔的情况,笔者经常对其进行家访。去他家坐上一小会儿,把他在校的优秀表现转达给他的父母,并给出一些建议,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信任。笔者建议他的家长改变棍棒教育的方法,平时多关心他,请他妈妈在家多提醒孩子平时衣着注意整洁整齐,作业提醒他做。他爸妈接受了建议,不再动不动就打他,平时也注意给他买新衣服。记得他第一次穿新衣服进教室,笔者走到他身边,小声对他说:“你今天真帅!”他高兴地笑了。那是第一次看到他笑,笔者说:“你笑起来更帅了,希望以后经常看到你的笑容。”

(三)建造和谐、平等、友爱的班集体氛围

笔者让同学们意识到黄是班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能歧视他、嘲笑他,要多帮助他。当黄与男同学争执打闹的时候,笔者都会劝说学生谅解他、宽容他。这样不仅消除了他的自卑心理,还令他开开心心地融入了集体。“要想同学爱你,你首先爱同学,爱集体,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体谅他人的感受,做事之前想想是否伤害了同学。”这是经常跟他说的话。他特别爱下军棋,水平也比较高,班级举行军棋比赛时,他居然获得了亚军。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上课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进步,期末考试可以考60分左右了,获得了学校的进步奖,也获得了“劳动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从此,他的言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欺负女孩子了,也不大声跟老师说“我又怎么了”,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的了,跟别的孩子没有了距离,经常看到他的笑容。以前的老师看到他都说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案例反思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10)

“一石激起千层浪,心江翻滚孕朝晖”,若新氧入肺,似甘霖润心的校际教研活动,转眼间已过,真有种“花石入水,激起心中层层涟漪”的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身上倍增力量。真是收获颇大啊!

现有几点感悟和反思,手书如下:

一、巧设情境造氛围

我一直认为,教学导入环节,若能一下把学生引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趣,在情境中引发思考。在情境中品议、习练是一个好方法,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中,心脑口手才会统一调动协调,激发出高效的学习状态。且,极易课堂新授的展开和后续教学。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才幡然醒悟:不单课堂导入可设情境呀,整个教学环节不都可以吗?甚至于可以延伸到课外啊!

二、“心动”才能升感悟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写作指导,只有触及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品议而律动,这样才能让他增强感悟,加深理解,升华认知。

“写的目的为言心”,只有心有感悟,随情而动,才会有感而发,有理可议,有情可抒,有事可叙。由心而发的情,才会真,才会感染人,征服人。据实而叙的事,才会让人信,萌亲近。心不动,则言不由衷,情不达意。没感动自己,怎么感动别人?

所以,不管是怎样课型的课,都应激发学生的感动,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心有所感,情有所思,自然阅读理解会提高,写作练笔有真言。

三、见过才知路怎行

未见过,怎知风景之美;未尝过,怎知梨子滋味?想让学生写得好,得让他知道怎样才是好的。得见过高妙佳绝之作,才知文应向何处行!这就是范文的力量。知道怎么走,路才会走好。同理,见过写得好的范例,才知应该怎么写,向哪写。有了仿造之力,才会生发全新的创作。这总比无病、生编硬造来的成形,来得可亲近。

四、让写作借阅读的种子开花

我们一个学期,会讲课内及课外阅读几十篇。不能生讲阅读。就问题而问题。应通过这些阅读,调动学生对人情世态的品悟,对人生世故的感思。并从中学习人家是怎么叙事的?人家是怎么描写的?人家是怎么结构的?即,用阅读指导写作,提高自己实际动笔的能力。

点到了,会感觉到;指到了,会见识到;动心了,笔下就会动情了、流真了。

五、问的好,才能答的好

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到位、正确、适当。否则,一问不当,就会生发出一系列低效的问题来弥补此问的不足,补充解释此问的疏漏,减贬了效果,降低了效能,耽误了有效的时间。而,准确、到位的一问,却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品悟。问题设置的越到位,教师的主导性才越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越突出,师生交流才更流畅、融合,学生积极性才会高涨。

六、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公益岗位,所以具有服务性。这一点虽然从教者接受起来有点痛苦,但,看来已变成不可争的事实了。

因此教师需要重塑思想:为学生服务。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礼坛上走下来,蹲下身,倾心为学生服务,聆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做合作者、朋友,而非对抗者、敌人。否则,痛苦会长久下去,折磨会回环往复。就会失去了快乐、释然、恬雅,和真正的尊严。

七、学生书写的训练和强化

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是必须面对,而且非常严峻的事情。看一看我们学生的作业,就一目了然,不需赘言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呢?光靠语文一科是不够的,得需要所有学科集共同之力才可做到的。

每科的作业书写都必须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环节清楚,版块齐全,页面整洁。不合格即返工。不姑息,不放纵。

当然还要讲求方法。每科教师,必须先与学生共同确定作业书写的日期,字体,字码,字距,环节,版块,格式,页面,用笔,达成目标的进度等具体要求,要细致、细化。无异议了,施行。一经施行,就要共同遵守,教师和科代表以此为依据共同检查。不横向和别的同学比,要纵向和自己比,比之自己以前的书写,要有进步,不退步。不如前面的书写的,为不合格。可设定月末评比制度,有书写奖、书写进步奖等。并要展览,以示激励。努力形成一个“写好字光荣,写坏字丢人”的导向和舆论。

就是,营造出:要么不动笔,动笔就要写好字的氛围和意识。

尽管教研过程有些短暂,但我相信:凭着反思的力量,一定会不断修补自身不足,促进自己成长提高的。

汪国真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篇(11)

1、爱国主义的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教育学生宽厚待人,真诚交友;《训俭示康》可教育学生养成务行节俭,力戒奢侈的良好习惯;《陈涉世家》一文则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可见利忘义。《左忠毅公逸事》则可让学生学习左忠毅公面对强暴,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王忠肃公翱事》中的王翱处理任何事情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不徇私情,廉洁自守,忠于朋友的无私品质在当前社会则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道德洗礼。

此外,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刘禹锡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胸怀,……都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优秀示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并行之有效地贯穿于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严谨的治学精神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古诗文作品,有许多都是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与他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 对于其今天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现书有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歌行》) 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它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可以说是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也表达了相似的人生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时,他更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示。

《石钟山记》则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箴言,养成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游褒禅山记》的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讲述这篇文章时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个中三昧。

此外,像《论语》中提到的“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身处逆境之时,是消极避世,自暴自弃;还是积极乐观、奋发作为,不少古诗文作品也给我们做出了经典的回答。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可以说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报任安书》中的作者司马迁为了“成一家之言“,完成巨著《史记》,身处逆境,隐忍苟活。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给予后来者提供了一种人格榜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报任安书》和《渔夫》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司马迁和屈原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后人做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抉择。从而可以让学生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并进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中国古诗文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纵使十分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其间包含的思想也可能存在落后的东西。例如,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充满着壮志豪情,然而他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却明显地带有封建帝王的狭隘与自私,他所认为的天下不过是一已之天下。岳飞的《满江红》高唱着精忠报国的旋律,但他的爱国是与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交织在一起的。《陋室铭》中,既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流化的高尚人格精神,也包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以优美的意境感染人,以深邃的哲理教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独特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姚伯登《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南方论刊》,2008年第6期。

[2]文娟《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