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土工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3 08:47:21

土工实训总结

土工实训总结篇(1)

二、培训对象

全市乡(镇)国土资源所、机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在职在岗工作人员。

三、培训目的和内容

培训目的: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干部进一步认清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两碰头、一忧虑”、矿业市场“一紧一松、震荡调整”的严峻形势,统一认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坚定信心,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组织领导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增强依法行政、沟通协调、信息获取、应急处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通过全面培训,进一步明晰基层国土资源职责任务,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规范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培训主要内容:围绕2009年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重点解读国土资源部党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形势教育与廉政教育;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要求,围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国土资源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公共管理知识的技能培训。

四、组织实施

(一)时间安排

培训工作从2009年8月开始,到10月底结束。整个培训工作分为教育培训、考试考核、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1、教育培训阶段(2009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从2009年9月中旬起,组织二期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从9月18日至9月20日,第二期从9月24至9月27日,9月27日的课程二期学员共同参加。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干部的培训工作,实现全覆盖的培训目标。

2、考试考核阶段(2009年10月中旬)

2009年10月中旬,对参加培训对象以考试的形式检查培训效果,考试成绩列入人员年终考核。

3、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下旬至11月)

土工实训总结篇(2)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主题为“识灾、避灾

,家喻户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主要内容是对我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乡(镇、街道)村监测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知识培训。

二、宣传培训目的

宣传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向社会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促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对象是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全体群众和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宣传活动内容及形式

本次宣传培训采取省、市、县三级结合,分类培训方式进行,以集中学习、室外宣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开展,主要围绕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灾情报告等内容进行宣传。国土资源所要结合实际,室外宣讲要深入乡村、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和在建工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

五、培训安排

(一)省国土资源厅主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分管局长、科(股)长、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培训,分2批5期进行。

第一批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工作的分管局长和科(股)长,分2期进行。我县参加第2期培训,培训地点为太原。

第二批为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分3期进行。我县参加第5期培训,培训地点为临汾。

(二)我局主要负责对乡(镇、街道)所长以下工作人员、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以上培训,时间自定,总体培训要在7月中旬前结束。

六、总结评价

各有关股(室)、所要对宣传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认真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七、有关要求

土工实训总结篇(3)

一是编写了一本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自99年10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土地管理法》研讨会之后,培训中心积极协调组织局机关各处(室)业务骨干,结合工作实际编写教材章目提纲,先后召开2次研讨会,通过反复试讲,征求学员意见,最后确定全书框架为10章46节。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克服时间紧、人手少等困难,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加班加点制作印刷制版原件,于2000年6月第一期乡镇土地管员轮训班开办前完成了印制工作,将28万字的讲义发到参训者手中,该讲义不仅填补了南京市土地管理培训教材的空白,而且被学员称为“日常工作的参考书,解难释疑的好助手”。经过第一个周期的轮训检验,根据教学员反馈意见,2000年又组织编写者重新修订讲义,经过增删、调整,六易书稿,最终定稿全书为15章61节41万多字,于2001年12月正式出版。国土资源部李元部长为该书作序,认为这本书“将土地管理的理论、法规、专业知识、工作实践和经验融为一体,既可提高理论水平,又可指导实际工作;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既可作为专业知识培训的教材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作为工作中随手翻用的工具书,用于工作参考,还可作为社会上自学自用的宣传读物用于国土管理宣传”。

二是配备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员队伍。为了保证教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抓住“严把入口、制度管理、激励跟踪”三个环节。在选聘教员时不仅重视高学历,更看重职业道德,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主要标准,通过摸底和多次试讲的筛选,聘请了20名同志作为教员,他们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6名,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全等三高一全的特点,其中,地方高校教授3人、讲师1人、市局领导2人、机关处长和业务骨干14人,组成了一支教学专家与本系统内在职干部相结合的教员队伍。在教学中要求教员写出教案,准备详实的案例,提前5分钟进课堂,课后留20分钟答疑。每期轮训班结束时都发放征求意见表,由学员给每个教员投票打分,对优秀教员进行通报表扬,将学员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员。

三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相继建立了考勤签到制度、考试考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规范了教学秩序,从制度上保证学员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东西。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地观摩相结合。在轮训间隙通过召开学员座谈会,到区县调研等进行培训效果跟踪,听取意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参训人员和单位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具有参考性、指导性;办班正值新旧土地管理法交替之际,及时解决了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训对象定位准确,从基层训起,从根基抓起,有利于国土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管理严格,培训落到实处,收效明显;生活保障有力,学习环境安心,业余生活舒心。

近二年来,南京市国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参训人数973人次;承办培训班33期,参训人数

1650多人次。历时一年,完成了第一个周期的全市乡镇土地

管理干部轮训任务,参训人数292人,参训率100%,到课率98%,考试合格率100%,平均成绩93.5分。通过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南京市国土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局党组提出的“争先进、做贡献、创一流”工作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李元部长在听取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培训工作汇报后,高兴地说:全国18城市联席会议中有三分之二达到南京的水平,我就很满意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培训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于2001年12月,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土工实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2日

一、国土资源行业基层管理干部培训概况

国土资源行业基层管理干部培训,分为矿产资源管理干部培训和土地资源管理干部培训。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系统2013-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规定,江西省国土资源厅5年培训1万名以上国土资源干部,培训重点是市、县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机关内设机构公务员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层管理干部培训。

我院是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主要承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基层管理干部培训。自2014年10月以来,我院已承担2期矿产资源管理干部培训、2期土地资源管理干部培训。其中,矿产资源管理干部培训207人,每期100天;土地资源管理干部培训是214人,每期42天。通过培训,学员一是进一步认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学员提高了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三是广泛交流工作经验。由于学员来自全省各地,给平时与外地交流的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每个班都建有QQ群、微信群,培训结束后还保持联系与沟通。

二、行之有效的国土资源行业基层管理干部培训模式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员齐心。省国土厅厅长高度重视培训班,多次在省厅会议中强调和指示;分管副厅长也多次到学院指导工作,并亲自参与课程设置研讨与课程教学工作;每期培训班省厅人事处处长定要亲临教室听课并与学员座谈。省厅各处室及执法总队的领导专家在百忙中抽空专程到赣州给学员授课;学院党委书记提出了“严格管理、做好服务、讲求实效、确保质量”的要求,并亲力亲为解决培训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学院院长将培训班作为学院头等大事,全力协调培训班整体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帮助,激发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分工协作,全员齐心,为各期培训班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管理到位。学院专门成立省厅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任组长,厅人教处副处长、学院分管副院长、市国土局副局长任副组长,下设由学院及市国土局工作人员组成的综合工作组、教学工作组、班务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宣传报告组等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团结协作。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指纹打卡解决考勤难题,无线屏蔽防止上课用手机,摄像视频防范考试舞弊,这些方法手段有力维护了学风考纪。

(三)在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目标设置上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在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目标设置上,应用技术学院与赣州市国土局从当前矿政管理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按照省厅的要求和培训学员的岗位、业务需求,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精选了符合实际的培训科目,使培训科目设置科学系统,培训内容体系全面丰富,培训方式符合工作要求,培训效果紧贴管理目标。经过4期培训的运行和实践,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广大学员掌握了知识技能,理论知识积淀明显加厚,实战实训水平显著提升,培训效果突出,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四)优化师资队伍,强调实习实训。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省厅各处室及执法总队、应用技术学院及赣州市国土局抽调精干力量负责教学工作。省厅各处室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有的处长亲自到讲台授课,有的派出技术精英;应用技术学院调集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骨干,着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赣州市国土局从局长到科室负责人,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组建课题小组,重新完善教材讲义,鼎力担当矿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参加任课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施训,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训并重、实战与考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育培训质量,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培训学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课堂讨论、教学座谈、业余交流等方式,实现授课和学习相得益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教师与学员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间、学员间共识、共享、共M,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

(六)师生一起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培训班开展的业余活动主要有自发组织和学校组织两类。开班后的一段时间业务活动主要是以学校组织为主,学员自发为辅的方式进行,但随着学员间不断加深的了解和情感,学员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已经呈现更加缤纷多彩的景象,如健美操、篮球联赛、羽毛球比赛。学院班务管理组陆续组织开展如野外拓展、歌咏比赛、体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特别是每期由培训班学员和赣州市国土局联合举办的《国土一家亲》联欢晚会,培训班学员与市国土局用精彩的演出,阐释了“国土一家亲”心灵相惜、形影不离的浓厚情谊。

三、经验及启示

(一)坚持围绕国土资源工作大局开展培训,重点突出国土资源形势任务教育和政策法规学习。紧密围绕国土资源工作大局开展工作,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国土资源部对培训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国土资源行业基层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放到国土资源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务实推进,突出形势任务教育,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重大决策及省国土厅的具体安排部署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统一基层管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与省厅党组保持一致。培训中把深入学习和掌握国土资源政策和法规贯穿始终,不断提高基础管理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牢固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行政管理理念,从而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坚持按需培训,把基层管理干部能力建设贯穿始终。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承接培训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且国土资源分布形态不一的县国土局、乡国土所进行重点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重点对象访谈等方式,力求客观真实的调研效果。通^调研,对全省国土资源行业基层管理干部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现状、培训需求、对培训工作的建议有了翔实完整的数据材料,学院以此为依据,与赣州市国土局反复商讨与推敲,并报请省国土厅审核,最终确定了最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该培训方案的指导原则就是坚持按需培训,缺什么就培训什么,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尤其突出基层管理干部思想政治觉悟、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把基层管理干部的能力建设贯穿始终。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习成果转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着重点,以正在推进的国土资源重点业务为中心开展培训,促进学习成果转化。培训前,要求参训人员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带着问题参训,联系工作实际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培训中,通过学习小组组织开展座谈探讨、师生互动、集中答疑、课后反馈交流等活动,引导学员在深入学习思考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破解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训后,认真归纳总结学员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及建议,提交省国土厅,作为制定政策措施的依据。

(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要做的有成效,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针对在培训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明确了培训班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坚持理论创新,努力在认识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上取得新成果,并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土工实训总结篇(5)

作者简介:尹峰(1974-),男,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防工程、岩土工程研究,(E-mail)。

摘要:以工程兵合训学员未来任职岗位任务需求为牵引,以提升学员未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目标,研究军队综合性大学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阐述了“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组织应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有效解决了传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与合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可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训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模式;任务牵引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7004土质学与土力学是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土的基本力学原理和工程问题的学科。为更好适应军队综合性大学多种人才培养目标,从2011年开始,课程组针对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背景

(一)合训学员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分析

军队综合性大学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合训学员与非合训学员这“两类人才”的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是有明显区别的 [1] 。非合训学员的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满足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需要,具有初步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合训学员的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是:了解军兵种相关业务,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提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案。可以看出,对于合训学员来说,其未来任职岗位是初级指挥军官,所以对其专业业务能力的要求是“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提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案”。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合训学员而言重要的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理论的探究和推导。

(二)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作用

军队综合性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有明显区别。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对作战工程保障和工程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工程建设密切相关,掌握必备的土工知识是遂行作战工程保障,进行防护工程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频繁参与国家抗洪抢险、抗震救灾、道路抢通等各种非战争军事任务,在行动中客观显露出一些技术弱项,如道路的快速抢通保通技术,次生灾害防护,克服管涌、固定滑坡、处置坍塌、排除漏洞的方法等。因此应强化工程兵专业技能训练,特别是针对抢险救灾这种特殊环境下工程作业的专项训练,使指挥员能够按工程设计方案组织指挥[2]。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内容可广泛应用于解决江河溃坝决口、塌方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工程地质灾害的产生、防治和救援任务,因此,课程在工程兵合训学员未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作为传统的工程技术课程,在长期培养工程兵技术干部和人防工程学员的过程中,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是,在面向土木工程大类的工程兵合训学员对象时,其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长期从事工程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员内在知识结构与合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二是传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与合训学员的核心能力素质教育不适应,不适应以“领导力、创新力、战斗力”为核心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合训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与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因此,有效解决传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与合训学员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非常迫切。虽然是学历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但依据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员未来的任职需要,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应作为技能培养型的课程,从实战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模式设计[3]。

二 、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总体设计

(一)总体改革思路

在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了成功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教学主线,促使学员通过完成任务而学到知识和技能。教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可行的任务,针对所设计的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要求[4]。学员受任务驱动,在教员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合作讨论等多种学习探索方式完成任务,并从中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5]。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尹峰任务牵引式教学在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借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创新延伸,进一步使教学重心前置,提出“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合训学员未来任职岗位任务需求为牵引,以提升学员未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等方面,重构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系统解决传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与合训学员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内容重构

在历次抢险救灾行动中,工程兵部队通常被作为主力军和突击队,用于重要部位和关键时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是抢险救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6]。因此,与非合训专业的课程知识教学目标不同,课程组重点研究了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要求,完善课程标准,重新梳理面向合训学员的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弱化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理论以及设计规范的内容,强化土质学与土力学理论与工程地质灾害的产生、防治和救援的联系,构建了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事故、溃坝决堤、应急加固等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使课程教学内容更贴近工程抢险的应用背景,从而满足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模式有助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并不能有效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基于培养合训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课程组经过深入研讨,在传统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基础上改革创新,提出了“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即把课程各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与特定的未来岗位任务相联系,假设一个未来任职岗位可能遇到的任务,学员通过完成该任务学习课程知识。通过两个学期在4个专业的初步实践,课程组逐步完善了“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

(四)教学资源建设

为达到合训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教学条件,整合教学资源。一是建设以抢险救灾为主题的教学视频库和案例库,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完成,使学员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员参与搜集、整理资料,制作案例库和视频库,借助查阅期刊、文献、网络新闻等手段,消化大量的工程案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员真切体会课程知识在指导工程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大大拓展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二是编写具有军事土木工程特色的配套辅助教材,如《土力学工程案例解析》《工程地质灾害救援技术》,拓展学员的知识视野和应用范围。三是积极持续开展教学研究,把课程建设列入军队院校“2110三期”军事土木工程学科重点建设领域项目,以及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整体建设水平。

三、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

在前期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课程组创新实践了“任务牵引式”的教学模式,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步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的。

(1)任务想定。根据各章内容,结合未来岗位任务需求,想定一个任务,在各章教学开始之前布置。想定的任务均具有军事特色,体现军事应用。例如:课程第二章“土中水的运动”想定的任务是“长江大堤管涌应急防治救援”,课程第三章“土的压缩沉降计算”想定的任务是“巨型雷达基座沉降计算与变形监测”,课程第四章“土的强度计算”想定的任务是“部队大型油罐地基承载力确定”。

(2)课堂理论讲解。教员根据该章想定的任务,围绕完成任务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优化本章理论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理论知识,使课堂内容与任务的完成紧密结合,促进学员的学习自觉性。如任务之一“长江大堤管涌应急防治救援”的内容要求中,学员要想完成这一任务的解决方案,就需要学习土中水的渗流模型,掌握达西定律,以及土的渗透破坏原理和类型等,这恰恰就是本章的核心理论知识。

(3)课外自主学习。学员为完成想定任务的解决方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实践技术的保障。这部分内容是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无法获取的,依靠教员自身的知识积累也很难全面掌握,需要教员指导、学员自主完成,通过观看网上视频资料,阅读相关专业技术期刊,网上查找技术解决方案等,补充完成想定任务所需的各种技术知识。

(4)撰写解决方案。教学组织中,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名学员,共同完成想定任务的解决方案。教员需要提前规范撰写解决方案的内容标准,每章想定任务的解决方案包括任务背景、任务要求、理论计算、技术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法、任务小结、参考资料等模块。方案形式包括文字方案和汇报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教员需要利用答疑时间到教室加以指导,帮助学员随时解决问题。一般要求在各章课堂教学最后一节课之前上交任务解决方案,由教员预先从方案内容形式、理论应用、技术措施的选取等方面进行评价把关,遇到方案整体质量不达标的,提前交由学员小组继续完善,以保证任务方案课堂汇报的质量。

(5)方案汇报。各章课堂教学的最后一节课作为学员方案的汇报课,由各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的任务解决方案,汇报形式普遍采用多媒体,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说明。在实际课堂组织中,一般一节课只能选择2~3个小组的方案进行分享汇报,这需要教员在课前的方案评价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方案在课堂上汇报,并对其他方案一并点评。同时教员还要引导学员对其他组的方案进行质询和点评,取长补短,知识共享。

(6)总结归纳与延伸拓展。学员编写的任务解决方案是在初次理论学习,缺乏实践背景的条件下完成的,在指标选取、条件假设、技术应用等方面难免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课堂汇报分享时,也会出现不着重点、浮于表面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员加以恰当的引导,甚至追问,挖掘问题的本质。对于学员之间互相的方案评价质询,也要科学把控,引导学员善于发现其他小组方案的亮点。最后教员还需要对该章方案完成的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归纳,回归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并对没有涉及的问题进行延伸,引导学员在学习之余继续探究。

四、实践效果与经验总结

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先后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防工程与防护等合训专业的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实践应用,并引入评价机制,取得了积极效果。实践表明,只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传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也可以体现军事特色,教学目标完全可以从单一的工程技术理论教育向多种能力培养转变,突破工程技术素养与军事指挥能力培养的矛盾。

当然,“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是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员自身的知识储备需要更新,教学组训能力需要提高。由于长期从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课程组教员的知识储备明显与合训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匹配,需要及时更新。同时,“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员具有对教学内容的统筹能力、对学员分享的导调能力和精辟的总结能力。在学员课堂方案汇报分享时,教员需要整体掌控分享进程和讨论问题边界,巧妙启发学生思路,归纳、提炼和总结,并引出教学核心内容,如此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各章想定任务的设计需要持续完善。一方面,想定的任务源于合训学员未来任职岗位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章任务可以不断改进甚至重新设计,以便更贴近岗位实际。另一方面,任务本身的理论、技术难度和涉及知识点的广度要尽可能与该章的基本教学目标一致,不要求一个任务就覆盖本章全部的知识点,而应注重学员对核心理论知识的把握理解,进而实现对其他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第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任务完成方案的考核比重。改革之前的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考核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其中考试为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以课程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评定,占30%。实施“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改革之后,以任务完成方案代替平时成绩,完成方案和考试成绩各占课程总成绩的50%,增强了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江华,许卫东,刘君.伪装工程“两类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4(1):77-80.

[2] 曾杨智,高亚明,叶春雷.工程兵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探析[C]//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工程保障技术论文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3] 曹义,姬洪涛,刘卫东.紧贴实战需求讲好《野战给水》课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 (3):84-85.

[4] 祝宇凌.“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探究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 (6):230-232.

[5] 黄云仙,黄峰,梁妙元,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索[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3(6):72-73.

[6] 王小凡,姬洪涛,文晓宇.对工程兵专业加强抢险救灾教学训练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 (3):97-98.

Application of task traction teaching mode in jointtraining

profession of soil mechanics course

YIN Feng

土工实训总结篇(6)

(一)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重要举措和典型经验的宣传。

(二)重点宣传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重大部署中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政策、新要求,来指导我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三)积极宣传我区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土地执法监察、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方面的重大举措和成效,介绍、推广国土资源管理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

(四)持续宣传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意义,城市化建设对经济发展、10%留用地政策在城市化建设中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防违控违有关政策要求。

(五)加强分局内部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依法行政、国土政策、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优秀团队。

二、找准重点,提高宣教工作影响力

1、立足“三个有”,创出宣教品牌

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有声音、有文章、有作品,通过报送信息、发表文章和作品,把我区依法和谐拆迁、节约集约用地、防违控违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宣传。“有声音”指的是要做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报道工作,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结合“6.25”土地日等重点时段,联合新闻网及分局的网络平台,利用声讯形式大力宣传我局的新举措、新成效。“有文章”是指要注重日常性的信息报送工作,把我局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及时报送到省厅、市局,争取在《国土资源通讯》、《国土资讯》、《报》等媒体上发表,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分局的工作进展情况。“有作品”是要注重质量和经验总结,认真总结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积极向《国土资源》、《土地》等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权威杂志进行投稿,发表更多有质量、有水平的作品。

2、做到“三个抓”,突出宣教重点

宣传教育工作要抓联动、抓重点、抓特色。“抓联动”就是要联合镇、街道和区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宣传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把宣教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社区),在各期干部培训班中增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比重,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学习国土资源政策知识,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以干部法制意识的提升带动群众法制意识的提升。“抓重点”就是抓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宣传教育的主题和主体。今年宣教工作要紧密围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工作;要继续加强对镇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村(社区)负责人以及各征地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努力提高社会各层面的国土法制意识。“抓特色”就是要紧紧围绕实际,积极宣传保护保障两方面及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以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举措和成效,突出宣教工作的“特色”。

3、着力五项工作,构筑宣教平台

今年国土宣传要紧紧围绕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培训、业务交流、调查研究、廉文共读等五项工作的开展,构筑分局宣传教育的大平台。首先要按照“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研讨培训”、“业务交流”的机会,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征地拆迁、执法监察、地籍管理等方面业务的培训教育,努力提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各方面的业务能力。要更加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调查研究”能力,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多下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事前深入调研,事中加强管理,事后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高分局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继续开展好全局范围的“廉文共读”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形成“人人讲廉、人人促廉、人人保廉”的廉政氛围,树立我局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三、几点要求

土工实训总结篇(7)

(二)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形成了培训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多次作出系统阐述,提出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党组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提出把“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准确把握新定位的科学内涵,全面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加强法治国土建设,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确保各项重大部署落实到位,都对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培训管理者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新培训理念,推进改革创新,探索构建国土资源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三)积极实践探索为培训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现实基础从中央层面,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确立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一直致力于不懈探索,取得了一批批卓有成效的培训实践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在全面总结各地创新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中央颁布《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标志着干部教育培训进入全面深化、统筹部署、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促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对已有的实践成果进行系统地总结提升,逐步形成科学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从国土资源部层面,长期以来部党组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部署要求,结合国土资源事业发展需要,在培训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培训模式、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立足于国土资源工作实际,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改进和创新培训工作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在培训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四环节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完善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为培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不同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对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进行认真考量,不难发现干部教育培训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由多种要素构成,自身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具备系统运行特征,遵循系统运行规律。这一内涵特征,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必须是在深入分析培训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准确把握培训系统运行规律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构建,这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做支撑。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科学以它特有的方法论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适用于自然科学又适用于社会科学的概念范畴、共同原理和共同方法,其概念、原理和方法也成为现代培训的基础理论之一,为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处在一定环境之中、具有一定结构、指向一定目标的有机整体。要素是指对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或关键作用的元素,是构成系统整体并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组成部分。凡系统至少由两个元素组成,同一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存在与其他元素无任何联系的孤立元。任何一个系统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元素形成一定的结构。干部教育培训一般由培训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习者、师资、教材、评价、时间、空间、组织管理等要素构成,且要素属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素之间相互沟通、交叉、渗透和综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系统。人作为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使系统各组分之间产生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各要素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组成整体结构并有规则地运行,从而使整个系统实现其最佳功能。

(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必然遵循着系统运行的共同原理和基本原则,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的运行特点。只有在把握系统运行规律基础上构建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1.整体优化原则系统论认为,若干事物按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这种性质只能在系统整体中表现出来,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便不复存在。组分之间作用是非线性的,即作用与结果之间不成正比数量关系,而是具有一种放大或缩小的效应,使系统整体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而当部分以无序、制肘、冲突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干部教育培训之所以能为人类提供服务产品,正是培训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习者、师资、教材、时间、空间、组织管理等构成要素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按不同的程度,有机联系,综合影响,协调发挥其整体效应的结果。这就要求培训组织者要把培训的整体目标作为一切培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实现各构成要素优化的基础上,统筹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形成具有有序性、聚合性、适应性的要素结构,使干部教育培训呈现“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功能,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最优。2.子系统划分原则系统论认为,在元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中,元素之间有一种成团现象,一部分元素按某种方式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整体特性,这类集团被称为子系统。划分子系统,可以将笼统问题具体化,定性问题定量化,使研究得以简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由不同子系统相互组合及其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有必要对培训系统本身作一个科学地划分。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系统构成要素的组分成团特性,可以将干部教育培训系统划分为培训理念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等子系统,其下还可以续分为培训机构子系统、培训内容子系统、教学方式子系统、师资子系统、组织管理子系统等。3.共塑共生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没有一定的环境就无法体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的变化又给系统以重要的影响,引起系统的变化。把握一个系统,必须了解它处于什么环境,环境对它有何影响,它如何回应这种影响。系统与环境共塑共生的辩证关系,是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设计、组织支持等多种因素。首先,培训环境决定、影响或制约培训系统及其活动。如,一个培训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培训规模、培训过程和培训方法等都会受到政治经济、培训政策、参训者能力意愿、培训经费、组织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次,任何培训必须适应培训环境的要求和变化。既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如健全的制度、良好的组织支持、有利的培训资源等,也要注意扬长避短,或积极创造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4.开放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的运动都是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来实现的,这三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着系统的有序、稳定和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动态与静态平衡的辩证统一。对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而言,坚持开放性原则,就是要以历史的视角、动态的观念、发展的眼光,始终把握时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持续推进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干部培训系统一方面要保持和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流,始终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外来经验的吸收借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还要保持培训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确保培训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构建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一)树立系统化、整体化的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理念体系构建实用管用、充满活力、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国土资源事业发展需要,整体把握,系统设计,以观念统筹带动工作统筹,用服务大局的效果检验培训工作的效力。一是从开放的、联系的视角,正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认真考量党情国情、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国土资源事业改革、组织人事制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干部教育培训产生的影响,从而构建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国土资源事业改革相符合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二是从整体的、动态的视角,深入分析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内容体系、教学方式体系、评价体系等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各子系统的运行规律、内容要求及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达到对培训体系的整体把握,从而形成最优化的培训体系结构和培训功能。同时,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和周期性要求,构建完整的、闭合的、环环相扣的培训链条,即从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到跟踪反馈的全程培训链条,做到各环节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可考量、可执行。

(二)形成统筹协调、开放协作的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机构体系按照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部署要求,顺应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多元化需求,立足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体系和机构体系架构,从管理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部培训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平台,建设精良的培训管理队伍。从办学层面,要进一步厘清国土资源部门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特别是国土资源部与教育部及部分省市的共建院校、社会机构等干部教育培训施教机构的关系,明确不同施教机构在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定位和作用,形成国土资源部门培训机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运用,开放协作、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系。

(三)构建规范有序、健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体系1.培训需求评估体系建设一是认真开展组织需求分析。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不同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总方向和总要求。二是分类开展国土资源领导干部必备能力评估。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国土资源系统干部,明确岗位职责,界定必备能力,甄别缺项,按需施教。三是开展滚动式培训需求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重点对象访谈等方式,定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对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素质能力水平、培训需求及对部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细致调研,作为按需施教的重要依据。2.干部参训体系建设坚持以组织调训为主,国土资源部人事司要加强对调训计划的统筹协调,严格执行调训计划申报制度。部机关各司局根据业务工作需要,认真遴选、确定参训对象,形成年度调训计划。充分尊重干部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国土资源领导干部积极参加中组部部署开展的自主选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不断完善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研发、制作、更新精品课程,完善平台功能,形成高质量、系统化、规范高效的国土资源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更好地满足干部多样化学习需求。持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学员培训信息系统,为组织调训提供科学依据。3.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按照实用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对国土资源部现有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完善,对其中的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进一步归并调整,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及课程的评估工作。国土资源部人事司负责包括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学风建设等内容的机构评估。培训项目委托方负责包括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管理和培训效果等各环节的培训项目评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培训课程评估,真正发挥评估结果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开展培训跟踪评估,进一步加强对参训人员返回工作岗位后,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情况的跟踪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成效。

(四)构建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相匹配的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培训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它们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信息的密切交换,以非线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激发,整体影响和决定着培训成效。构建国土资源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对培训工作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是立足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国土资源干部,认真研究每一类教学内容应该与哪一类教学方法相匹配,才能形成最优的结构,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对于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要研究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传输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使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研究如何运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等方式,用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对于道德品行教育,采取典型教育、学员讨论、小组辩论等方式,其效果可能胜于简单的课堂灌输;对于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学习,则考虑引入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二是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国土资源干部,立足于干部履职和成长的差异化,结合培训专题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建设一支服务支撑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师资选聘机制,规范师资管理模式,形成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国土资源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是积极利用国土资源部的业务优势,继续选拔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担任培训师资。二是加强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机构的密切联系,选择一批对党忠诚、政治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与方法,熟悉成人认知心理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三是遴选一批基层国土资源领导干部走上讲台,宣讲基层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资源共享和工作推动。四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组织开展师资考核评估,探索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更新师资库,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升培训质量。

土工实训总结篇(8)

此次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活动共分组织动员、教育培训和全面总结三个阶段,整个培训活动得到了各县区局、全市所有基层所、市委党校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培训开展有条不紊。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高度重视此次基层所干部培训活动。接到省厅通知后,市局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汇报。按照市政府领导指示,专门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培训班组织筹备开展等工作。培训期间,市局领导亲自主持培训班开闭幕式,部分领导亲自授课,分管宣传副局长全程督学,对晚上自学、内部交流和培训考试都进行巡查督导;培训办公室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在对培训人员、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方式等内容进行多次研究基础上,及时制定《市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实施方案》,对两期培训班进行全面部署。同时,认真做好教师联络、地点安排,教材订购,学员手册制订等工作,对培训期间学员吃住等相关事项均作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各县区局也非常重视,每批培训均由各自分管领导带队,并全程参与所有教学活动。为扩大培训影响,我们还特意邀请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介进行深度报道。在全系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培训活动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有序进行,切实做到了有条不紊。

(二)课程精选,方式多样,授课学习有的放矢。我们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峻形势和我市呈现出的显著特征,结合基层所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科学制订培训教程。授课老师中既有大学教授、省厅业务处长,也有市局领导、党校教授以及市局业务尖子,大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较高的理论素养。每位授课老师课前均拟定教学提纲提前发放给学员,实现教与学无缝对接。每期培训第一场都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建章作《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与任务》工作报告,围绕“形势怎么判、职责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三个维度展开,明确当前基层所干部要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员、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员、土地整治战斗员、地籍管理登记员、执法监察督查员以及矛盾调解员这“六大员”,重点做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五大问题。分析报告提纲挈领、旨深意丰,使基层所干部对本次培训学习有了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业务新政等课程讲解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多样、讲授语言精练,如规划修编、耕地保护业务授课援引事例针对性强,矿政管理、地灾防治图文并茂,法律法规讲解逻辑严谨,执法监察实务讲解幽默风趣,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课程新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浅出、以情动人。在确保授课质量同时,狠抓个人自学。培训期间每晚由各县区分管领导督促学员对白天所学内容进行消化,组织大家围绕工作热点、难点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学习交流报告。培训结束前还进行培训闭卷考试,各县区局均将考试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体系。通过老师导学、个人自学和考试促学,培训学习质量得到有力保证、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培训实效得到有力保证。良好的管理水平是培训质量有力保证。历年来,我市国土资源有关培训活动始终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工作。此次培训,我们专门制定了《学员手册》,对培训日程、学员名单、学员座位、学员须知、作息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同志一律以学员身份和谦虚态度参加学习,自觉接受培训办公室和党校的管理。整个培训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缺课、不得外出、不得私自会客;课堂上自觉关闭通讯工具,严禁吸烟,不得随意更换座位,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每节培训课结束后,培训办公室都对上节课纪律情况进行通报。各县区局也重视纪律管理,狠抓课堂纪律。整个培训期间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课堂纪律,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得到了市委党校领导、授课老师以的好评。

教育培训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际效果一时无法看出。但从各县区分组讨论、课后交流、考试应答、多方反映等方面看,此次培训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新政策、新思路、新态势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所工作职责,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三是进一步明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工作针对性更强;四是认清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五是掌握了一些工作的技巧与窍门。

二、几点工作体会

全市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从发动动员到全面总结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是一件非常必要和紧迫工作,更是一项需要精心筹谋、深入调研、精心组织的重要工作。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这三个原则必不可少。1.开展培训必须要立足现实。教育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之上,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尤其是教师选择、课程制定、培训方式都要经过充分研究才能确定,必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开展培训必须要按需施教。教育培训要注重干部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突出干部急需的知识培训,努力改善干部知识结构。要紧密联系各地当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如徐建洪处长讲解各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就围绕当前全市各地乡镇规划修编推进中的几个棘手难题展开,时效性、针对性都很强,效果就非常好。培训方式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程式,有效果才是最高标准。3.开展培训必须要严格管理。一套规范严谨的训制度是培训取得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勤纪律、督学考学、质量评估制度,依靠严格制度来规范培训工作,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管得牢、搞得活、推得开、收得起”。

土工实训总结篇(9)

此次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活动共分组织动员、教育培训和全面总结三个阶段,整个培训活动得到了各县区局、全市所有基层所、市委党校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培训开展有条不紊。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高度重视此次基层所干部培训活动。接到省厅通知后,市局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汇报。按照市政府领导指示,专门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培训班组织筹备开展等工作。培训期间,市局领导亲自主持培训班开闭幕式,部分领导亲自授课,分管宣传副局长全程督学,对晚上自学、内部交流和培训考试都进行巡查督导;培训办公室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在对培训人员、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方式等内容进行多次研究基础上,及时制定《*市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实施方案》,对两期培训班进行全面部署。同时,认真做好教师联络、地点安排,教材订购,学员手册制订等工作,对培训期间学员吃住等相关事项均作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各县区局也非常重视,每批培训均由各自分管领导带队,并全程参与所有教学活动。为扩大培训影响,我们还特意邀请*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介进行深度报道。在全系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培训活动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有序进行,切实做到了有条不紊。

(二)课程精选,方式多样,授课学习有的放矢。我们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峻形势和我市呈现出的显著特征,结合基层所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科学制订培训教程。授课老师中既有大学教授、省厅业务处长,也有市局领导、党校教授以及市局业务尖子,大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较高的理论素养。每位授课老师课前均拟定教学提纲提前发放给学员,实现教与学无缝对接。每期培训第一场都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建章作《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与任务》工作报告,围绕“形势怎么判、职责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三个维度展开,明确当前基层所干部要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员、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员、土地整治战斗员、地籍管理登记员、执法监察督查员以及矛盾调解员这“六大员”,重点做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五大问题。分析报告提纲挈领、旨深意丰,使基层所干部对本次培训学习有了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业务新政等课程讲解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多样、讲授语言精练,如规划修编、耕地保护业务授课援引事例针对性强,矿政管理、地灾防治图文并茂,法律法规讲解逻辑严谨,执法监察实务讲解幽默风趣,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课程新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浅出、以情动人。在确保授课质量同时,狠抓个人自学。培训期间每晚由各县区分管领导督促学员对白天所学内容进行消化,组织大家围绕工作热点、难点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学习交流报告。培训结束前还进行培训闭卷考试,各县区局均将考试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体系。通过老师导学、个人自学和考试促学,培训学习质量得到有力保证、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培训实效得到有力保证。良好的管理水平是培训质量有力保证。历年来,我市国土资源有关培训活动始终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工作。此次培训,我们专门制定了《学员手册》,对培训日程、学员名单、学员座位、学员须知、作息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同志一律以学员身份和谦虚态度参加学习,自觉接受培训办公室和党校的管理。整个培训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缺课、不得外出、不得私自会客;课堂上自觉关闭通讯工具,严禁吸烟,不得随意更换座位,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每节培训课结束后,培训办公室都对上节课纪律情况进行通报。各县区局也重视纪律管理,狠抓课堂纪律。整个培训期间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课堂纪律,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得到了市委党校领导、授课老师以的好评。

教育培训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际效果一时无法看出。但从各县区分组讨论、课后交流、考试应答、多方反映等方面看,此次培训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新政策、新思路、新态势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所工作职责,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三是进一步明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工作针对性更强;四是认清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五是掌握了一些工作的技巧与窍门。

二、几点工作体会

全市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从发动动员到全面总结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是一件非常必要和紧迫工作,更是一项需要精心筹谋、深入调研、精心组织的重要工作。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这三个原则必不可少。1.开展培训必须要立足现实。教育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之上,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尤其是教师选择、课程制定、培训方式都要经过充分研究才能确定,必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开展培训必须要按需施教。教育培训要注重干部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突出干部急需的知识培训,努力改善干部知识结构。要紧密联系各地当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如徐建洪处长讲解各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就围绕当前全市各地乡镇规划修编推进中的几个棘手难题展开,时效性、针对性都很强,效果就非常好。培训方式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程式,有效果才是最高标准。3.开展培训必须要严格管理。一套规范严谨的训制度是培训取得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勤纪律、督学考学、质量评估制度,依靠严格制度来规范培训工作,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管得牢、搞得活、推得开、收得起”。

土工实训总结篇(10)

此次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活动共分组织动员、教育培训和全面总结三个阶段,整个培训活动得到了各县区局、全市所有基层所、市委党校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培训开展有条不紊。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高度重视此次基层所干部培训活动。接到省厅通知后,市局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汇报。按照市政府领导指示,专门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培训班组织筹备开展等工作。培训期间,市局领导亲自主持培训班开闭幕式,部分领导亲自授课,分管宣传副局长全程督学,对晚上自学、内部交流和培训考试都进行巡查督导;培训办公室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在对培训人员、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方式等内容进行多次研究基础上,及时制定《**市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实施方案》,对两期培训班进行全面部署。同时,认真做好教师联络、地点安排,教材订购,学员手册制订等工作,对培训期间学员吃住等相关事项均作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各县区局也非常重视,每批培训均由各自分管领导带队,并全程参与所有教学活动。为扩大培训影响,我们还特意邀请**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介进行深度报道。在全系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培训活动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有序进行,切实做到了有条不紊。

(二)课程精选,方式多样,授课学习有的放矢。我们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峻形势和我市呈现出的显著特征,结合基层所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科学制订培训教程。授课老师中既有大学教授、省厅业务处长,也有市局领导、党校教授以及市局业务尖子,大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较高的理论素养。每位授课老师课前均拟定教学提纲提前发放给学员,实现教与学无缝对接。每期培训第一场都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建章作《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与任务》工作报告,围绕“形势怎么判、职责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三个维度展开,明确当前基层所干部要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员、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员、土地整治战斗员、地籍管理登记员、执法监察督查员以及矛盾调解员这“六大员”,重点做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五大问题。分析报告提纲挈领、旨深意丰,使基层所干部对本次培训学习有了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业务新政等课程讲解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多样、讲授语言精练,如规划修编、耕地保护业务授课援引事例针对性强,矿政管理、地灾防治图文并茂,法律法规讲解逻辑严谨,执法监察实务讲解幽默风趣,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课程新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浅出、以情动人。在确保授课质量同时,狠抓个人自学。培训期间每晚由各县区分管领导督促学员对白天所学内容进行消化,组织大家围绕工作热点、难点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学习交流报告。培训结束前还进行培训闭卷考试,各县区局均将考试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体系。通过老师导学、个人自学和考试促学,培训学习质量得到有力保证、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培训实效得到有力保证。良好的管理水平是培训质量有力保证。历年来,我市国土资源有关培训活动始终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工作。此次培训,我们专门制定了《学员手册》,对培训日程、学员名单、学员座位、学员须知、作息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同志一律以学员身份和谦虚态度参加学习,自觉接受培训办公室和党校的管理。整个培训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缺课、不得外出、不得私自会客;课堂上自觉关闭通讯工具,严禁吸烟,不得随意更换座位,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每节培训课结束后,培训办公室都对上节课纪律情况进行通报。各县区局也重视纪律管理,狠抓课堂纪律。整个培训期间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课堂纪律,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得到了市委党校领导、授课老师以的好评。

教育培训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际效果一时无法看出。但从各县区分组讨论、课后交流、考试应答、多方反映等方面看,此次培训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新政策、新思路、新态势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所工作职责,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三是进一步明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工作针对性更强;四是认清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五是掌握了一些工作的技巧与窍门。

二、几点工作体会

全市国土资源所管理干部培训从发动动员到全面总结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干部培训是一件非常必要和紧迫工作,更是一项需要精心筹谋、深入调研、精心组织的重要工作。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这三个原则必不可少。1.开展培训必须要立足现实。教育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之上,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尤其是教师选择、课程制定、培训方式都要经过充分研究才能确定,必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开展培训必须要按需施教。教育培训要注重干部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突出干部急需的知识培训,努力改善干部知识结构。要紧密联系各地当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如徐建洪处长讲解各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就围绕当前全市各地乡镇规划修编推进中的几个棘手难题展开,时效性、针对性都很强,效果就非常好。培训方式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程式,有效果才是最高标准。3.开展培训必须要严格管理。一套规范严谨的训制度是培训取得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勤纪律、督学考学、质量评估制度,依靠严格制度来规范培训工作,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管得牢、搞得活、推得开、收得起”。

土工实训总结篇(11)

土地违规违法已危害到粮食安全

有土斯有粮。经历过年代的中国人,非常清楚土地的价值。而近来的国内粮价上涨,除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主要还是我国违法用地大幅上升带来的,耕地减少,粮食产量得不到保障,粮食价格上涨引起了农副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上涨。人们要问:我们的18亿亩耕地的生命线能否守得住?这是上到总理、下到普通百姓都关注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现在18亿亩耕地提供了中国人所需要的85%的食品,“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万亿斤,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需求的增长,到我国的人口高峰年时,我们必须有1.4万亿斤的粮食。考虑到提高粮食单产、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等因素,专家认为,我们要做到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绝不能少于18亿亩。

就在这次会议上,徐绍史部长说,目前基层违规违法用地的问题非常突出, “百日行动”中发现的违规违法用地正在向基层蔓延。这次“百日行动”清理出来的“以租”案就有两万件,涉及土地面积37万亩,一部分村利用农用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搞非农建设,搞住宅,搞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出租,甚至出售。

令人担心的是,所有这些违规违法用地都规避了农地转用和土地审批,而且根本不讲耕地占补平衡,所以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威胁非常大,直至危害到粮食安全。

要改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多家用”的局面

据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孙喜华介绍,这次培训活动在规模上、时间上都是空前的,说它“规模大”,是因为,这次受训的对象是3000多个县市、5万多个乡镇、70多万村的主要负责人,人数超过百万;说它“时间长”,是因为我们将用2008年一年的时间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这样有利于各地灵活地安排生产和培训。

这次活动预期要达到什么效果?孙喜华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县(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增强广大基层干部依法依规处理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性行动。

如何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的思路是:从主要靠监督管理转到既抓管理又抓教育的“两手抓”上来,从国土资源部门单枪匹马地执法,转到着眼于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守法、依法的积极性上来,改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多家用”的局面,相关的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和各级政府一起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国土资源部联系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用2008年一年的时间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得到五部门的积极响应。六个部门一致认为: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是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基本国策的具体举措,是六个部门的共同责任。去年12月25日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正式启动。

宣传培训对象是基层负责人

按照实施方案,“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从2008年1月开始到12月结束,历时一年。整个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在1月至2月组织动员阶段。各省(区、市)要确定相关部门分管领导、联络员,并在国土资源厅(局)设立省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办公室”,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省“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全面动员部署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在3月至10月教育培训阶段。各地要按照本地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讲团”将分赴各地宣讲。在这期间,“全国培训活动办公室”将根据宣传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适时组织经验交流。

在11月至12月总结验收阶段。各省要完成这次活动的总结验收工作。2009年1月中旬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总结。

为了保证活动切实取得实效,国土资源部对这次培训活动的时间和人员均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县(市)主要领导干部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培训人数不少于应训人数的90%,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的方式,通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并认真做笔记,基本掌握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基层乡(镇)、村级干部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培训人数不少于应训人数的80%,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和研讨交流的方式,以学习培训《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和其他辅助讲义为基本要求。

有人问,为什么这次宣传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基层负责人?孙喜华说:将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放在县(市)、乡(镇)、村级主要负责人身上,是因为基层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工作的难点。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展开的,这些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遍布城乡,这就需要我们把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基层负责人知法守法了,工作就好做了。

但从实际情况看,基层违规违法的现象还非常突出,举个例子来说,当前违规违法用地突出表示形式之一“以租”基本发生在乡(镇)和村级组织,成为违法转用农地、撬动土地调控闸门的一股“暗流”,查处和解决起来难度是很大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基层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比较少,法律意识不高,法治观念不强,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个别的基层干部甚至认为,土地和资源在我这里,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根本不知道用地还要有规划和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宣传培训活动的开展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通过案例教学增加学习效果

为使这次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六部门将在创新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把多种教育形式结合起来,确保“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取得实效。在宣传教育培训中实行中央宣讲团和省级宣讲团相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和各地实际相结合,专题讲座和以会代训相结合,通过开展座谈交流、案例讨论、专家讲座、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