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4 16:33:58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1)

江西省2008年实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至今,教材有较大突破,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材将以前的三本书分成七本书,其中必修为两本,是所有学生必学的内容。选修有五本,是侧重理科学生学习的。而且选修的五本就不同省份高考的考生来说,只须选学其中四本。这样学生的负担大大降低了。

二、教材内容梯度好,栏目丰富。

例如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共分五节,第一节主要通过水平弹簧振子、沙漏的摆动、竖直弹簧振子的实验探究得出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定义简谐振动。书中的两个两“做一做”又从其他角度实验探究验证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节提供了七个实验探究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让学生思维更开阔,对简谐振动定义获得过程留下很深的络印,和较大的兴趣。

三、教材新增实际应用的理论探究,对学生理解新问题有更深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新增了“多普勒效应”和“惠更斯原理”两节。通过学习“多普勒效应”,学生就能理解如何测车速来监控车的违章情况;如何算出星球靠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彩超的原理等,还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学习“惠更斯原理”,学生增强了对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现象的逻辑理解,对学生利用逻辑思维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大的提高。

四、教材新增了对边缘科学的学习

例如选修3-2第十章“传感器”和选修3-4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让学生知道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逻辑理解,对科学的探究有更广的猜想。而传感器是实际应用较普遍的,介绍了光敏电阻、热敏电阻、温控开关等文件在电器中的工作原理,还有一些常见电路的分析,使学生对电子技术在现代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有了解,加强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和兴趣。

五、增设实验,培养探索式学习

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变量

从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包括实验现象)中提出研究的问题——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呢?接着提出了猜想。为了证实猜想而提出了“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实验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提供三套实验方案供学校选择,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经历并体验寻找碰撞中“不变量”的过程。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碰撞问题的研究过程。

一方面为下两节“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提高实验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感悟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同时,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有机地结合。教科书设计这一节实验课,重在培养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六、增设与其它学科相关知识,提高学习认识综合知识的联系。牢固树立人类对世界探求是不断深入的思想。

例如: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5节“不确定性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学生已经知道单个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但它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却可通过波动规律确定。本节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具体分析了这种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给出了量子力学中一个著名的教学关系式——不确定性关系:。通过介绍经典物理学和围观物理学中物理模型与物理现象的巨大差异,量子力学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及对量子理论的论争,为学生用新的观点来认识微观物理世界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量子力学搭建过渡之桥。虽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单个粒子运动情况,但是大量粒子的运动却是有规律的。这种随机现象遵从统计规律,要从波的理论推测它的哪个地方的几率有多大。反复强化这个概念,不确定性关系的模型才能逐渐在学生心中建立。通过物理模型与物理现象的教学,让学生明确,模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模型是对自然的一种抽象、纯化,但模型本身并不是自然本身。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2)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第一步应该给学生呈现问题,那么如何呈现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方式的多元化,呈现问题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最终推动认知发展.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规律的得到源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概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推动物理研究发展和深入化的动力所在,也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那么,物理学科有哪些呈现问题的方式呢?(1)实验,借助于实验呈现直观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问题呈现的最佳方式.(2)影像资料,借助于多媒体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经历直接相关的资料,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3)理论分析,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例如,“洛伦兹力”概念的教学,问题的引入可以通过如下不同的两种问题呈现方式:(1)借助于实验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透过现象,学生提出问题:电子束运动发生了改变,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有什么特点?(2)从运动电子束形成电流,从安培力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笔者首先选择用实验现象呈现问题,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来看,学生存在如下几种理解:(1)原来是绿色的直线,加磁场后变弯了;(2)绿色物质原来是直线,后来发生了偏转,说明了这种物质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3)绿色物质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偏转,绿色物质是电子束,由大量电子组成,说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会受到磁场对它力的作用.

学生对同一种实验现象的理解出现差异,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基础不同而导致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搭建自主交流和讨论的平台,那么学生的认知就会越来越趋近于更全面的表述,当大家的认识都是第3种理解时,引出洛伦兹力的分析就很自然了.然后再迁移到前面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电流与运动电荷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成探究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自然过渡到理论分析.

2 内容转化为问题,必须注重“学生本位”

“问题”是教学的载体,那么,我们就必须将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不过问题的“本位”如何确立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笔者认为教学必须从传统的“内容本位”转化为“学生本位”.具体的内容转化有如下几个可行的做法.

2.1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呢?调查和研究发现,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度会比较高.例如,在和学生学习“圆周运动”、“摩擦力”、“曲线运动”等章节内容时,都可以给学生播放一小段“汽车的漂移视频”,透过这个现象,学生自然很好奇想知道其中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

这种生活中本来就很惊叹的镜头搬到课堂上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度被有效激发,探究自然很积极.

2.2 将教材中的信息化为任务式问题

有时候,具体的任务让学生的探究有目的性,同时也有利于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必修二中的“行星的运动”这节内容时,从教材分析来看,这节课主要是介绍“天体物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直接和学生照本宣科式地进行物理学史讲解,学生的印象不深,下课了说不定就忘了,为此,笔者提前布置了任务式问题,让学生课前自主准备:

(1)简述哥白尼之前对行星运动的描述哥白尼对行星运动的描述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2)自主收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与行星运动研究有关的小故事;

(3)通过上网、查资料,收集并打印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真实规律的图片.

通过这几个任务的布置将原本信息介绍,转变为学生对信息的自我搜索和探究,学习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3)

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往往要面临与旧知识、旧经验之间的挑战,这种挑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把握好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学生自然就会产生的质疑,借此就可引导学生在“山穷水尽”处进行探究,领略“柳暗花明”的快乐与幸福,学生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出来.

比如在学习“分子的热运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的物理趣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调动原有认知进行分析.

[HTH]新课导入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宇航员能不能将蜡烛点燃,并持续燃烧?这个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判断是否定的.

爱因斯坦的名字一下子点亮了学生的思维,并对他的回答产生了质疑,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了起来,进入了安静的沉思之中,主动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尝试解决问题,片刻之后学生便开始了你争我论,一个个向爱因斯坦发起了挑战.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1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周围的空气也处于失重状态,那么就是的冷热空气之间不能形成对流,故蜡烛周围的氧气得不到补充,蜡烛是不能持续燃烧的.

观点2蜡烛周围的气体分子可以通过无规则的热运动进行扩散,从而保证了氧气的供给,能够持续的燃烧下去.

很显然,两种观点似乎都正确.教师讲述1969年前苏联科学家在“联盟8号”中进行焊接工作的事例,验证了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肯定的答案指出了爱因斯坦的错误,给学生在探究上注入了更大的动力,从而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新课的学习,植入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探究运用于实验之中,融合现象激起斗志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得出新知而又反作用与实践.实验现象给了学生相关物理知识的第一感觉,这种敏感瞬间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顺势导入探究,及时调动学生的物理意识,激发学生向现象发起挑战.

比如在学习“力的分解与合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斗志.

实验展示利用一根细线提起一个5千克的重物,让学生观察;然后利用两根细线提起同样重的重物,让学生观察;用两只手分别将细线分开一定的角度,使两条细线之间的角度逐渐变大,让学生细心观察.

观察中,学生认为一根细线就能够稳稳的将重物吊起,没有必要用两根细线,然而学生在观察两根细线被逐渐的分开之后,随着角度的增大细线断了,不能再承受重物的

重力.鲜明的现象使学生心中的“为什么”马上升腾了起来,斗志也被激发了出来.从而建立了探究的主题.

问题探究两个具有一定角度的力,如何求它的合力?

探究主题的确定,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学生将实验过程转变为力的分解图示,在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之后,学生理解了“力的分解与合成”的相关内容与方法,理解了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现象产生,体会了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三、探究运用于习题之中,利用错误激活思维

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与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要珍惜学生在习题中的“错误”,正是这些错误暴露了学生的思维缺陷,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之中,修复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弹力”时,作为力学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对瞬时加速度的分析还不能完全掌握,接受的效果不是很好,总是在习题中出错,教师可以趁机进行一节“纠错课”

[HTH]习题展示如图1,一质量为m的小球,分别系在长度为l1

和l2两根细线上,其中一根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θ,另一根水平拉直.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后,将l2剪[JP3]断,则小球在剪断瞬间的加速度为多少?[JP]

学生解析解设l1细线所承受的拉力为T1,l2细线所承受的拉力为T2,其中小球的重力为mg,则有:mg=T1cosθ,T2= T1sinθ.联立可得T2=mgtanθ.在l2被剪断的瞬间,T2消失,物体就会在T2的反方向产生加速度,因此可得T2=ma,解得a=gtanθ,方向为T2的反方向.

教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观察,从中分析出l2被剪断的瞬间,l1上所承受的力发生了变化,其张力与重力所形成的合力不再是水平方向,而是垂直于l1斜向下.学生对错误的挖掘犹如一石投入脑海,激起层层智慧的涟漪,绽放出学生思维的浪花.通过学生对错题的探究和纠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探究运用于生活之中,拓展视野激励创新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运用与生活.课外探究可以作为学生繁重学习下的“调味品”,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型、趣味性的课外探究,使学生能够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积极的整合探究来实现思维上的创新,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如学习“压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操作简单的课外实验,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与生活现象之中,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4)

小学科学探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要他们自主完成科学探究是非常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设法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探究提供持续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很多,可以在上课开始以一个成功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还可以运用新颖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科学课中有一些抽象的、难懂的现象和内容,只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才能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学生对于地球、太阳如何运动很难理解。在教学中,我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来模拟球体转动,演示圆周运动的变化过程,并配上太阳光线的照射,帮助学生认识昼夜的形成原因。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发生昼夜交替现象时某个球形天体的真实片断,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昼夜,并尝试做模拟实验,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地球的运动过程。以此来细化学生的模拟实验,这样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同时又使学生注意力始终被吸引,兴趣被调动到高潮,比起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在这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突破了难点,化难为易,而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合理选择,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有着独特的开放性,在这个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中许多知识较为复杂,一般的教学手段很难讲述清楚,很费时,如果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它信息量大的优点,将更多的内容整合到多媒体上,就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

教学《地球的表面及其变化》一单元,教学中我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视频、动画、声音、文字集于一体,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把视听材料适当剪接,课前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在学校网站“学科教育”上建一个子栏目《美丽的地球》,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论坛,提供即时流。

三、面向全体,合作探究

探究学习要求教师要鼓励一切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意见,对他们所提解决问题的设想、方案要热情支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宽的领域,也为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快捷的方式。

在《我来造一张纸》的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避免学生合作探究的失败或探究不深入的状况。我教会了学生网上查询、网上交流方法,让学生提出有关纸的问题,还可与网友在网上交流、探讨。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猜想、操作、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纸的特点,对纸有更多的了解,我引导学生合作收集了大量有关纸的知识,并到造纸厂把造纸过程进行了录像,与学生一起将收集的资料和录像做成了专题知识网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专题知识网站去了解纸的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积极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整理总结,评价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5)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等;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等;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探究影响电流的热效应的因素;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的关系等。

二、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可以通过敲动音叉所引起的乒乓球的弹开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通过小桌陷入沙坑的深浅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物体动能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和比较,通过比较物体滚到斜面底端对其它物体做的功的多少,间接比较动能的大小;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雾的出现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用加热时间长短来显示吸收热量的多少;研究电流时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去研究;研究磁场时用放在磁场中的磁体会受到力的作用去研究;指南针能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等。

测量仪器:秒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弹簧测力计、气压计、微小压强计、温度计、托盘天平、电能表、测电笔等都是转换法的体现。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把不易分析的复杂电路简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关系时引入合力;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未点燃的蜡烛等效替代另一根点燃的蜡烛的像,用玻璃板等效替代平面镜等。

四、建立模型法

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在初中常见实例如:研究运动时建立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研究液体压强时用液柱模型;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液片模型;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等。

五、类比法

在认识一些物理概念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以帮助我们理解它。在初中常见实例如:内能与机械能类比;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类比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在研究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用抽水机类比电源;原子结构与太阳系;水波和电磁波等。

六、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伽利略斜面实验;推导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推导出电荷的种类等。

七、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八、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等。

九、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不同的物理概念、定义或事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区别,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比较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特征;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结构、原理、能量转化;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等。

十、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在初中常见实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从而归纳出: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的结论;通过铜、铁、铝、银等金属能导电归纳出金属都能导电等。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6)

在探究 “水的电解 ”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通电分解的现象,学生只 把注意力停留在两个电极产生大量汽泡这一有趣表面现象,不能 从化学思维的角度去积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反应后生成了什么物质?自己能否找到证据 ?如何根据生成物推断水的组成,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只“活动”,不“探究”的现象。这时候教师的适当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要努力将试验(方案),观察(现象),思维(问题)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思维(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试验,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思维,通过具体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有关结论。

对策:在“水的电解”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怎样全面观察水电解的实验现象?电解水后可能会生成什么物质?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让学生做到有目的地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思维 得到发展。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在中要不断地用“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产生感悟和体验,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探究性试验中不但要亲自动手“活动”,而且要在活动中深入“探究 ”。

二 、重“探究过程 ”,轻“试验操作”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1. 大家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呢?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方法。

2. 制取氧气要如何选择装置呢?

3. 用什么方法检验一瓶无色无味气体是否是氧气?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试验。然而恰恰是在分组试验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指导,多数学生在试验中顾此失彼,乱了阵脚,并不时出现各种错误操作,导致试验成功率不高,一节课后在乱哄哄的场面中结束,学生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遭受到了打击。在试验操作阶段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重点只是放在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上,而忽视了对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实验操作的指导和训练。这也是目前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对策: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过分地强调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或者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上述案例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针对实验操作复杂而且教材上对操作细节的介绍又较少的情况,在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前,全面考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写出全面,细致的问题及引导内容,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严谨细则的操作。在氧气的实验操作前可设计问题如下:

1.如何将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管口应放什么?

2.如何连接制取装置?

3.要收集几瓶气体?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收集好后,制取装置如何处理?

三、只见“内容”,不见“目标”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46-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5~6岁大班幼儿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发展目标中具体指出: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并在成人的帮助下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其他符号记录。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总会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乐于发现和探究,但对需要持续观察才有所发现的现象,却容易兴趣不浓,有效记录和统计结果的的能力不强。而且大班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力,记录科学发现,但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和统计形式比较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折射出大班幼儿有效记录和统计结果的能力有待提高。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持续有效地观察和记录、统计?对此,我不断学习多媒体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老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班科学领域中提高幼儿记录、统计能力的合理运用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挖掘多媒体资源在提高幼儿记录和统计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在我们班的《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初步达到了提高孩子们有效记录、统计的能力。

一、多媒体电子表格的运用让科学教学方便、直观、形象

在科学活动中,经常要用记录表来记录实验现象,统计表来统计实验结果。在记录和统计前,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教师将幼儿使用的表格放大,进行简单的讲解,出现的问题是集体讲解的时候不方便多人操作,一次性,不便涂改、更换,不方便展示实验现象和结果。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也往往会遇到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受到绘画水平的限制有些东西不会画的现象。如:在画水杯、豆子时,孩子们画的不一而同,但很多都不太形象,而有的孩子则精雕细啄,花了很多时间在绘画这些物品上。在《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科学活动中,我使用了电子表格,在使用之前,先引导孩子们自己进行画一画,记一记,之后我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演示、总结,纠正,将表格中要用到的材料:量杯、白醋(模拟酸雨)、纯净水、豆子,全部可以将实物拍摄下来,制成图片后再粘贴在表格中,小朋友看见的表格中的实物,更清楚明白,也能够对比自己的记录的不足,进行纠错改正,还会更加专注的进行科学实验操作以及结果的记录。整个活动过程达到以幼儿为先,孩子们起了主导作用,进行了独立思考、记录,孩子们看到电子表格会豁然开朗,感觉到自己做的表格的不足。孩子们能通过自己几天的观察,再运用直观的电子表格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豆子在正常的雨水中和酸雨中的不同的变化,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制定出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之后自己做表格,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其他符号进行科学实验的记录,活动有效达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科学发展目标,活动中教师和多媒体电子表格也达到了对孩子们的有效辅助和指导。

二、多媒体电子表格的运用让科学活动更生动有趣

富于变化的电子表格会让孩子们感觉生动有趣。我们这次制作的电子表格,线条的出现都是以动态形式一一出现,这样能让幼儿在绘画表格时知道该怎样去画线条,怎样画一个完整的表格。表格里的各项内容逐一随教师的讲解一项一项出现,来指导孩子们在做自己的表格时怎样一项一项填写里面的内容,并分清主次。再将电子表格的记录结果配上音效,答案是正确的,屏幕上发出鼓掌、拍手等愉悦的动画形象和声音,答案是错误的,屏幕上发出沮丧、鼓励的形象和声音。孩子们对这个表格特别感兴趣。都积极举手,争着获得操作表格的机会,比以往的科学都活动更加努力的去做实验,乐于去反复验证自己的结果,这次科学活动达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乐于体验探究过程”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

三、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让幼儿主动分享交流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记录经验,能简单运用符号、图象、标记等方法进行记录,但如果教师不进行引导或引导不到位,孩子们主动采取的记录形式就会显得单一、重复,容易导致记录内容不够具体、清晰。因此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尤为重要,所以要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和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真实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促使幼儿的持续性观察更加生动、有趣。在“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次科学探究活动中,我将幼儿的记录表用相机拍摄下来,并在白板上播放,让孩子们与同伴交流观察发现,在同伴的鼓励和带动下,一些平时较少主动分享的幼儿更加积极地交流。之后选取记录完整,有创意的记录表,在集体中分享交流。通过分析和梳理,幼儿之间能互相对照记录表,发现同伴的与众不同。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8)

现代社会信息万变,知识更新迅猛,挑战与机遇并存,人的素质要求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谈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探究能力

1.什么是探究能力

探究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目标。而探究能力是探寻研究未知或者已知事物的能力,在化学中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制订计划能力、实施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解释结论能

力等。

2.信息技术与化学探究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重要性尤为突显。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如何通过学科渗透,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

运用信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探究

能力。

3.目前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现状

(1)“问题少”

相当多的高中生羞于开口提问题,没问题可问。而对老师的引导、提问也无言以对。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但也是敷衍地提些基本题或翻开练习本随意指一题目,最多的是问:“老师这题怎么做?”根本毫无针对性。

(2)“想法少”

化学知识多是由实验探索、提炼出来的结论,不可能逐一验证。也有一些是先提出猜想,再加以论证而得出的。追随着先人的脚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猜想,可是大部分学生思想仍打不开,脑筋打结或是有点“朽”或是有点“懒”,没了想法,无假设意识,有些可能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被动地想,主动性差。

(3)“动手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在动手操作。而现在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原因诸多。课程设置因素――高中化学课程中,没有学生分组实验的安排;社会因素――对化学不够重视,只在高二进行会考实验考查,对实验要求低;个体因素――片面认为化学反应会有危险,常与毒、险联系在一起,往往是“眼观手不动”。

(4)“交流少”

化学课上因理科性质特点,学生习惯于“喂、填”的方式学习,交流、沟通少,也有些学生若发现问题就马上叫老师,想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解释与答案。这样缺乏同伴的互助、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能力更是弱之又弱。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探究能力提高

1.信息技术是促进化学探究能力提高的“催化剂”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爱远胜过在课堂上读书学习,若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爱屋及乌”的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催化剂”,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化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信息技术”略知一二,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化学,从初三才学起,初中浅薄、高中深难,学生多数是“想爱化学却力不从心”。高中生已有一定的思维方式,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若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新、奇作为化学学习的辅助手段,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有关化学的热点问题,如,食品添加剂、水质污染、汽车内饰等,指导他们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从中发现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究。例如,学生在网络上看到有关“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时,会在学习硝酸相关性质时提出有关问题,尤其是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化学成分区别、化学性质差异,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发现问题能力。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9)

(一)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多媒体课件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同时并举,刺激各种感官。鲜艳生动的图像如临其境;卡通人物、动物的喜闻乐见;动静图像的分解、移动、定格、结合;物理过程的动态表现;物理情景的模拟仿真;再加上点、线、面、体的闪烁提示,思维过程的可视性和鼓励性语言等,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思维过程清晰可见。我们还可以课件中很方便地插入体现代科技的图片或视频录像,如在“失重和超重”中加一段“神六”宇航员在飞船员中做空翻的视频,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加一段飞机投弹的视频,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制作动画来展现动态的、抽象的物理过程

课堂上一些无法用实验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如天体运动过程及规律、分子的热运动、波的传播与叠加、干涉与衍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氢原子的发光机理等,由于条件有限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但我们可以利用动画进行逼真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场景,将这些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

对一些可以用实验演示但无法揭示其本质规律的物理过程的剖析,如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加速、偏转、回旋时所受力的动态分析,电感应中磁通量的变化,电磁波的产生、光电效应中光子与光电子的运动等等,这些物理过程包含了大量人眼看不到的变化因素,讲解较为困难,运用动画可以将这些不可见的因素通过形象化的仿真和模拟来展现,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思维难度。像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分光仪、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在讲解结构或应用时,有的刻度示数过小,有的拆装不便,不方便课堂教学,用动画可以把小的变大,不能拆的一点点分开,能让学生清楚了解仪器的结构及使用。

(三)利用工具软件能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10)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第一范文之教学工作计划: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科学的兴趣更持久,自觉性也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差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同学,他们总会经常的围在我身边,问上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会把他们在课外的发现跑来告诉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心一笑。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科学小记者活动,让这部分学生的自然智能能到挖掘发挥,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去带领、影响其他学生,从而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分单元实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教学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57人,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为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无处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能源。本册教材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

在内容的选择上,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选择体现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构建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整体上含悟科学本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介绍历史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2、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

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3、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篇(11)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最后,要通过运用、巩固、深化物理知识,让学生再次经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通过一定程序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其本质是以科学态度揭示大自然奥妙并发现科学真理的思维方式。《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目标与重要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与科学家相似的研究过程,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一系列感受和体验,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提升标新立异的创新能力。

一、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环境

1.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概念环境。物理概念是从自然现象、物理事实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相关的现象或过程展现出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概念的环境。创设环境有运用实验、联系实际等许多方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体现“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等“科学探究”要素。例如,运用实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将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与跨过滑轮的绳子相连接,绳子的另一端悬挂掉盘,盘上放重物,木块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会运动起来。这时让学生猜想,如果逐步减少盘中重物质量,木块将如何?实验之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论证这是为什么。如此,通过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摩擦力的理解。

2.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规律环境。物理规律揭示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发明创造规律。因此,物理规律教学必须首先提供一个便于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或提炼出科学问题。例如,在导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首先将完全相同的8个“6V、0.3A”小灯泡分成两组分别并联在6V的蓄电池和6V的干电池两端,并在电源两端并联电压表监视电路电压,让学生猜想,接通电源后,两电路电压是否相同?两组小灯泡是否一样亮?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两电压表示数必然相同,两组小灯泡也一定一样亮。实验结果却发现,与蓄电池连接的电压表示数基本没有变化,而与干电池连接的电压表示数降低了2V左右,且与干电池连接的小灯泡比与蓄电池连接的小灯泡暗。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寻找两电路的不同,猜想现象原因,发现对电路的研究必须考虑电源内阻,引出考虑电源内阻的全电路定律。

二、体验科学探究,建构物理知识体系

1.体验科学探究,形成物理概念。有些概念是在观察、交流、探究等感受和体验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并对感性材料思维加工而形成的。例如,利用人推车,牛拉犁,手提水桶,运动员举起杠铃,磁铁吸引铁钉等常见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抽象概括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概念则需要通过实验来建立,涉及到科学探究的更多要素。例如,电阻的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导体?有哪些常见的导体?”之后,猜想“导体除了能够导电,对电流是否还有其他作用?”“要研究导体对电流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果需要实验,应使用哪些仪器与材料?如何设计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制定实验方案。在电源、开关、电流表、小灯泡串联的电路中分别串入铅笔芯与镍铬导线之后,引导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判断,发现镍铬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铅笔芯大,得出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概念。

2.体验科学探究,认识物理规律探索。物理规律需要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去发现、思考、探讨。首先是通过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等一系列活动,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提供实事求是的科学依据;之后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得出结论。整个过程要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3.再次经历科学探究,运用巩固物理知识。要真正理解概念掌握规律,还需要在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科学探究,进行巩固、深化和强化。一是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科学探究。二是在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深化科学探究。三是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中活化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