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7 16:06:28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1)

1. 生石灰、熟石灰、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石灰石是五种名称较为相似的物质,然而,它们的组成却不尽相同:生石灰是氧化钙(CaO)的俗名,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a(OH)2] 的俗名,生石灰、熟石灰都属于纯净物;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大理石、石灰石是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的两种石头的名称,显然,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

2. 碳和炭的读音相同,写法相似,其意义却完全不同:碳是指碳元素,即核电荷数(质子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碳字通常出现在含碳化合物的名称中,如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炭出现在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名称中,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煤虽然不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煤中含有碳、氢等多种元素),但习惯上也称之为煤炭。

二、物质性质的比较

1.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两者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金刚石无色、坚硬、不导电,而石墨深灰色、很软,有导电性。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但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因此,两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反应装置的比较

碳、一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在高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然而两个反应所选用的反应装置却有差别: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固―固加热(高温)型反应,所选用的反应装置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相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气―固加热型反应,因此,所选用的反应装置是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经过密封改进后的装置(见初中化学第一册第104页、第106页)。

四、实验方法的比较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2)

一、化学用语的起源

1808年,道尔顿在化学中首先开始使用基于原子论观点的、表示元素原子和化合物的符号,即所谓道尔顿符号。画出了一些原子和化合物的表示符号共37个。如:

元素 氢 氮 碳 氧 磷 硫 铁 锌 铜

符号

化合物 水 氨 一氧化碳 碳酸

符号

1819年,柏齐里乌斯倡议并开始使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他建议:用简单的字母表示主要的非金属元素,用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的办法来区分那些第一个字母相同的金属或其它非金属元素。至今使用的化学符号就是在柏齐里乌斯倡议的原则基础上形成的符号体系。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N表示氮元素, Na表示钠元素等等。为了便于国际交流,进行规定和统一化学用语的工作,多年来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国化学会和科学院均设立专门机构,从事化学名词的翻译和规定工作。中学化学课本中的元素符号都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统一的。

二、化学用语的分类和相关的内容

在中学化学中,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图式四个部分。它是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知识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的。在初中阶段初步形成体系,在高中阶段得到充分提高。

1.化学符号主要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同位素符号、电子式、根式。

2.化学式主要包括:最简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同分异构式、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结构的化学式、用配位键结合的络合物、用氢键表示的化合物。

3.化学方程式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可逆反应方程式、可逆反应通式、电极反应方程式、盐类水解反应方程式、用电子式表示分子形成过程的式子。

4.化学图式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分子图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轨道表示式、共价分子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式、电子云图、电子云界面图、电子云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晶体结构图。

对于每一种化学用语,都要明确它们的表示方法和表示的意义。例如:乙炔和苯的最简式的表示方法为CH,它表示的意义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又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它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表示的意义是:表示离子间的反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的实质。因此,教师要统观全局,理清脉络,认清各种化学用语的特点,比较各自的异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要打好一定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和讲清新的化学用语,这样,从整体着眼,从具体入手,环环扣紧,严格要求,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完成化学用语教学目标中确定的教学任务。

三、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化学教学起始阶段就要不断渗透有关化学用语的知识内容。

对于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学生过去从没接触过,但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觉枯燥无味,认为记元素符号是一种“苦差事”,教师不妨采取一些教学的超前措施,避免学到后面《元素》一节内容时,大量元素符号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他们一下子熟记,以至挫伤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从“绪言”一节开始,就有选择地给出一些元素符号和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银白色金属镁带,点燃后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白色粉末状物质氧化镁。在课本中用文字表示如下:镁+氧气氧化镁 在教学中可告知学生:在化学中,镁用符号Mg表示,氧气用符号O2表示,氧化镁用MgO表示。那么这个化学变化就可表示为:Mg+O2MgO(这里不要求配平),并说明这种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书面语言。促使学生学习行为的有的性。习读成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里,我们认识了二个元素符号Mg和O,二个化学式O2和MgO,紧接着在第一章空气、氧气中,我们又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又认识了氮N、碳C、硫S、铁Fe、磷P、铜Cu、铝Al等元素符号。同时又认识了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氮气N2等化学式。并会写出碳、硫、铁、磷与氧气反应的式子,如:C+O2CO2,S+O2SO2等。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了基础。

这样,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渗透化学用语,学生容易接受,不吃力,反而很感兴趣,了解到化学中的这些符号成为化学这门课的特点,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在集中学习元素符号时,可以在已经熟悉部分元素符号的基础上,把中学常用的27种元素中最常见的17种元素编成三句韵律语:碳C氢H氧O氮N氯Cl硫S磷P,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铁Fe锌Zn,再加三个铜Cu汞Hg银Ag。然后每节课抽出5分钟默写几个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并要求学生做“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物质名称化学式”的互现练习。同时把易混淆的元素如:H和He,Al和Cl,Mg和Hg,Hg和Ag等穿插进去,使学生在变式练习中加深记忆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随着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每见到一个物质的化学式,就要说出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NH4HCO3是由氢元素氮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

这种在起始课就开始渗透化学用语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为后面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奠定了基础。

转贴于 2.了解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学好化学用语的关键

学生不但要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化学用语的意义。如:要让学生见到CO2这个分子式时,要知道它表示的意义应有以下10个方面:

(1)表示二氧化碳

(2)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表示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4)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5)表示1摩二氧化碳分子。

(6)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里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7)表示1摩二氧化碳分子里有1摩碳原子,2摩氧原子。

(8)表示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44。

(9)表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克/摩

(10)表示在标准状况下1摩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22.4升。

这样,就使枯燥的二氧化碳分子式变成了活生生的,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的事实了。

又如:C+O2CO2这个化学方程式,应使学生掌握以下六点含义:

(1)表示了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2)表示了反应条件是点燃。

(3)表示了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32∶44,即3∶8∶11。

(4)表示了碳、氧气、二氧化碳的微粒个数比或物质的量比是1∶1∶1。

(5)表示在同温同压下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是1∶1。

(6)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含义后,不论再做概念判断,还是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找到了依据,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取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体明确学习化学用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3.化学用语中氧化还原方程式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关系。

学生在初中初次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氧化、什么是还原的。在高一时,就要求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并要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从而也进一步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的升降或电子的转移。为了把氧化还原反应学深学透,就要从6方面来入手,掌握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有关定性和定量知识内容。

(1)要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提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

(3)要标出反应中的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

(4)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5)明确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6)有些反应还要定量地分析出起氧化剂作用或起还原剂作用的物质,物质的量是多少。

有利于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从而正确地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

4.化学用语的综合复习

在化学总复习时,要对学过的化学用语通过具体实例做一全面的复习。例如通过对同一微粒的不同表示方法,从而明确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进一步复习

(1)上述微粒中能自相结合成非极性分子的氯原子、氢原子。

(2)上述微粒中能互相结合成极性分子的是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氯化氢分子。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3)

答案: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正确。分子和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有关物质的构成的叙述中要“粒子对粒子”,即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

2.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11生铁?12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类别归纳的能力。

答案:(1)⑥⑦⑨11?(2)①②③④⑤⑧⑩12?(3)③⑤⑧12?(4)③⑧12?(5)⑩(6)①②④

3.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然只由氧元素组成,但它是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A错,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B对。C、D错,从宏观上说,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水中的氧和氢两种元素已失去了在单质时的性质,不可能含有氧和氢两种单质?分子。?

答案:B

5.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思路解析:由元素的概念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应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可见,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而选项B、C、D不是判断的依据。

答案:A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思路解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铁、铜等。必须强调是“纯净物”而不是“物质”。因为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同种碳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并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氯酸钾(KCl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因为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3)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就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此外,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是错误的。

(4)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该原子,如两个氯原子,应写成2Cl。而表示氯分子时,应把“2”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Cl2。

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

7.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对于物质组成,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描述: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元素,在这些物质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答案:水分子氧元素氧原子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元素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同时也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后,则只表示该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Ca既表示钙元素,同时表示一个钙原子,但2Ca则只能表示2个钙原子,不能表示2个钙元素。

答案:(1)2Ca(2)O2(3)CO2(4)N?(5)3Fe?(6)2Ne(7)氢元素,一个氢原子(8)4个磷原子(9)2个氯原子(10)3个氢原子

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A.Al2O3B.Al2(SO4)3C.Al(NO3)3D.Fe(NO3)3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不同环境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如搜索“化学之最”“元素之最”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铝(Al)和氧(O),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N)。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铝〔Al(NO3)3〕。

答案:C

3.(2005山东烟台中考,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思路解析: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为氧元素,②为氟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③为氖元素,化学性质相对稳定。④为钠元素,⑤为Mg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①②④⑤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均能形成与③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些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无论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一定不会改变的。

答案:C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MgC.HD.N

思路解析: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该符号成为单独的元素符号,排除A。当原子直接构成单质时,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符合题意的只有B。C和D选项的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H2和N2。

答案:B

5.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铁B.碘C.硒D.铅

思路解析: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有一些是有害元素,如本题中D项中的铅。其他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D

6.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A.同种物质组成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D.同种粒子组成

思路解析:单质和化合物同属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看它们都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A、C“同属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都无法确定其组成是一种或多种元素,所以不能视为判断的依据。B正确。D“粒子”的组成本身,无法判定其元素的组成,当然也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答案:B

7.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思路解析: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从宏观上说,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说,一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B

8.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

答案:(1)错误。自然界的物质既有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2)错误。单质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变化。

(3)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不同的化合物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4)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溶于水不是判断纯净物的标准。

(5)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6)错误。洁净的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9.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只有一个字母时应大写,若有两个字母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答案:(1)氖Ne(2)汞Hg(3)氯Cl(4)锰Mn(5)镁Mg(6)钙Ca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请你对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研究元素周期表,你会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查找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包含了许多规律,如第1周期元素只有一个电子层,第2周期元素有两个电子层;每1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每一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每一周期的元素开头都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是稀有气体元素等等。

答案:(1)氯非金属

(2)②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③每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都是稀有气体元素

11.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数千万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简单分成下列几类,请完成下表

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举例

纯净物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氧化物

(1)同种物质组成同种分子组成氯气、二氧化碳等

(2)不同元素组成不同种分子组成白酒、蔗糖水等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4)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纯净物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由于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红磷、白磷;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等,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是混合物,而化合物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所以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正确答案是C。

2.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因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其中B射线即为电子流,故易选错为A,但元素(原子)的种类是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由题意应推断正确答案为C。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和H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易选的错误答案:A或C。

分析:答题时只考虑生成的CO和HO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而没有考虑氧气参加了反应,得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错误结论,故错选A;答题时虽然考虑到有氧气参加反应,但没有考虑到生成的CO和HO中氧元素是否都是由参加反应的氧气提供,得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氧元素的错误结论,故错选C。

实际上该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CO和HO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同,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所以无法确定生成物中的氧元素是只由氧气提供,还是该物质中也含有氧元素。故正确答案为:B。

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

4.将CO、CO、HO、H、CH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0H溶液的洗气瓶、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适量浓硫酸洗气瓶,最后得到的尾气是(

)。

A.只有CH

B.CH、CO

C.CH、CO

D.CH、H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没有考虑到:在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过程中,除去CO时还生成CO,它在后面的洗气过程中没有被除去,因此错选A。

事实上,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H溶液,除去了原来的CO,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除去了CO和H的同时,又生成了CO和HO,再通过浓硫酸洗气瓶,只除去了HO而生成的CO和原来的CH没有被除去,故正确答案为:C。

5.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所得气体可能是什么?

不准确的答案:C或CO。

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不同,反应后所得气体的组成也不同,可应用数轴讨论。

6.某气体可能由H2、CO和CH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为了确定该实验气体的组成,先将实验气体通入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将生成的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假定每个反应都完全),若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它是

不准确的答案:H、C0和CH的混合物。

分析:南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燃烧的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我们知道H和CH燃烧的产物中都有水生成,而CO和CH燃烧的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该实验气体可能出现的组成有如下几种可能:①H和CO的混合物②H和HC的混合物 ③CO和CH的混合物 ④H、CO和CH。的混合物⑤CH

三、化学基本计算

7.4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易选的错误答案:B。

分析:答题时,没有考虑到此题与上一题有明显的不同点,题目提供了可进行定量计算的数据,而按上题的思路解题,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正确的思路是,根据生成的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分别计算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再与物质的质量46g比较,即: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小于46g,所以正确答案为:A。

四、化学实验以下各题自行解答后,对照“参考答案”,(见后)检查有无错误,如有错则自行分析错误原。

8.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9.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0.化学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是制备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并检验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应检验_______以防止爆炸:

(2)装置B中盛放_______除去______;

(3)装置D中盛放______检验______;

(4)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_______处加热;

(6)在反应后磁铁悬挂在玻璃管上方,其作用是______。

五、综合型探究实验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D 9.A

10.(1)检验CO的纯度并驱除尽装置内的空气

(2)浓硫酸;HO

(3)澄清石灰水;CO,

(4)2Fe+3CO

(5)C

(6)将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5)

五个不改变:宏观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个数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变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巩固训练】

1、 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L水和50 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3.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 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 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氧气 氢气 碳 B.氢气 碳 C.氧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 D.氢元素 碳元素

5.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分子总数

B.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 用煤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与反应后各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D.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

6.将agClO3与2gMnO2混合加热,待反应完全后残留固体质量为b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g B.(2+a-b)g C.(b-2)g D.(a-b-2)g

【拓展探究】

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电解18g水可得9g氢气和9g氧气 B.12g的碳与12g氧气反应生成24g二氧化碳

C.8g氧气与1g氢气化合生成9g水 D.16g氧气 与12g碳反应生成28g二氧化碳

10.某化工厂进行生产用食盐(NaCl)和水配成食盐水,然后电解。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的产物是 ( ) A.NaOH B. HNO3 C. H2 D. Cl2

2.镁燃烧后质量增大的解释正确的( )A.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B.这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因为生成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6)

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从而说明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物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物质)分子。

二、某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从宏观角度看:水电解的产物只有氢气、氧气两种物质,所涉及的元素也只有两种且都来源于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此可解释: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例1 某化合物燃烧生成H O和CO 。该化合物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解析:该化合物用X表示,燃烧的实质是与氧气反应,故有X+O2 H O+CO ,产物两种,所涉及元素三种,其中的碳氢两元素一定来自X,氧元素的来源既可能来自X,也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故答案为:碳、氢,氧。

例2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54g水,88g二氧化碳,故此化合物中含 元素。

解析:首先肯定该化合物中含有碳、氢两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由计算可知:该化合物用Y表示,故有Y+OH O+CO ,由54g水可计算出含氢06g,由88g二氧化碳可计算出含碳24g,故产物中碳氢质量和:24g+06g=3g,而该化合物为46g,说明该化合物中还含氧元素且质量为46g-3g=16g,故答案为:碳、氢、氧。

三、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电解水实验结果是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又知氢气、氧气两气体密度分别为00899 g/L,1429 g/L,由此可计算出两元素质量比:设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为2L,则与此同时产生氧气为1L。

m(H )=2L×00899g/L=01798g

m(O )=1L×1429g/L=1429g = ≈ 。

其他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呢?如前面例2……

四、解释如何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由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在上面已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8,那么各元素原子之间的个数比呢?

设水的化学式为HmOn,则 ==

故水的化学式为H O。

例3 核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40%,氢67%,其余为氧,则核糖化学式为。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7)

例如:在下列含有铁元素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是( )。

A.FeS B.FeO C.Fe2O3 D.Fe3O4

解析:此题利用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来求解比较麻烦。从化学式可直观地看出选项B、C、D中的一半都含有氧元素,虽然A中不含氧元素,但硫原子的原子量是氧原子原子量的2倍。故把选项C、D适当变形成C.FeO3/2,D.FeO4/3之后四个选项中铁元素质量相等,根据在分数中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小的反而大,只需比较另一半氧元素的质量,通过口算可得四个选项的数值分别为32、16、24、21.3,氧元素质量最大的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A。

二 比较生成物质质量的大小

例如:将相同质量的Na2CO3、K2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一种碳酸盐是( )。

A.Na2CO3 B.K2CO3 C.MgCO3 D.CaCO3

解析:读此题后,该题似乎是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但细分析,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碳酸根离子,它与盐酸反应都要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如下: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K2CO3+2HCl=2KCl+H2O+CO2

C.MgCO3+2HCl=MgCl2+H2O+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根据题意,四种碳酸盐质量相同,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最大的,只要比较参加反应的四种碳酸盐式量的大小即可。又由四种碳酸盐的化学式可知它们中都含有相同个数的碳酸根离子,因此只要比较化学式中的另一半不等量金属离子的“式量和”的大小,即金属离子的“式量和”小的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个数多,则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大,反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小,通过口算可得金属离子“式量和”分别是46、78、24、40,故选C。

三 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如: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下列物质①Mg,②MgO,③Mg(OH)2,④MgC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解析:四种物质分别跟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①Mg+H2SO4=MgSO4+H2

②MgO+H2SO4=MgSO4+H2O

③Mg(OH)2+H2SO4=MgSO4+2H2O

④MgCO3+H2SO4=MgSO4+H2O+CO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分别与硫酸反应后溶质均为硫酸镁,且系数相同。由题意知它们都是恰好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参加反应的任何物质,只有原硫酸中未参加反应的水为反应后溶液部分溶剂。又因为原硫酸溶液质量、质量分数都相等,所以原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氢气、二氧化碳气体“跑掉”,因此,只需比较生成物中不等量的部分水的质量大小。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只有②、④生成水的质量相等,故选B。

四 确定杂质方面的应用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8)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型.元素化合物性质虽然内容繁杂,但它们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抓住了这种内在的联系,就会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分析方法,使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复习变得简单很多.复习课就是要善于渗透复习方法的引导,关键是抓住两条主线:一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来解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是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解决常见的氧化性物质及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另外通过比较,加深对物质特性的认识和应用.所以,我认为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模式最好的就是根据物质分类和化合价变化这两个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分析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接下来是我按照这个复习模式在高三年级中最好的两个理科班中进行的元素化合物复习模式.

一、从常见的酸,碱,盐入手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原理

1.酸(包括酸性氧化物)与盐之间的反应

这类反应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却容易犯错,例如,将CO2通入BaCl2溶液,很多学生认为会生成BaCO3 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能反应,忽略了如果生成BaCO3沉淀,那么同时也应该生成盐酸,盐酸和BaCO3怎么可能大量共存呢?其实这类反应只要应用较强酸制较弱酸的规律就很容易解决了.

①利用较强酸制较弱酸规律解决酸与盐能否反应的问题:中学常见酸的酸性强弱顺序:H2SO4,HNO3,HCl>H2SO3>CH3COOH>H2CO3>HClO,H2SiO3;以及碳酸>苯酚>碳酸氢根,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并且记住常见酸的强弱顺序,学生就能轻易的判断出什么样的酸和什么样的盐能反应以及产物是什么.这样学生就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方法了.

②二元酸和其正盐反应

如,Na2CO3+CO2+H2O=2NaHCO3(将碳酸盐转化成碳酸氢盐的方法),举一反三:碳酸盐+二氧化碳+水= 碳酸氢盐; 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水= 亚硫酸氢盐.

2.酸与碱之间的反应

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都可以发生反应.一元酸与碱反应很简单,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就是二元酸与碱的反应.一个典型的实验: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结果是溶液变浑浊,而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又会变澄清.说明二元酸与碱的反应要注意过量问题.

①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少量)+Ca(OH)2=CaCO3+H2O

可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写出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少量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②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2CO2(过量)+Ca(OH)2=Ca(HCO3)2

联系上面1中的情形②,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过量的CO2把碳酸盐转化成了碳酸氢盐.同样可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写出下列反应: 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过量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

3.碱与盐反应,以及盐与盐反应,要求学生熟记必修1附页上的《部分盐,碱的溶解性表》就很容易解决这类问题.

二、从常见的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的反应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判断常见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的反应;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大多靠记忆;不会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与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2.熟记常见的强氧化剂及其在溶液中的还原产物:Cl2,H2SO4(浓),HNO3 , Fe3+ ,MnO-4(H+), H2O2;熟记常见的强还原剂及其在溶液中的氧化产物:Fe2+,I-, S2, SO23,SO2.

3.会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4.会计算电子的转移数.

例,往含有1摩尔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摩尔?没讲这部分内容之前,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我给学生讲了2种方法,常规算法和快速算法,常规算法就是遇到这种问题,写出反应方程式,算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即化合价升高的总数或者降低的总数),建立了转移的电子数和已知量氯化亚铁的关系,即可求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快速算法就是抓住反应中只有氯化亚铁失电子,1 mol氯化亚铁失去的1摩尔电子就是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然后再做一个对比: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如果消耗1摩尔氯气,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是多少摩尔?和上面反应不一样的是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消耗的氯气是一半得电子,一半失电子,弄清楚这个问题,转移的电子数也就容易算了,就是0.5摩尔氯气得到的电子数1摩尔.

三、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来解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解决常见的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个角度分析中学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学生的思路就清晰多了,而不再依靠盲目的记忆了.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今环境问题上较为理想的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如: 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 这样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2.3月29日是世界节能日,人们的节能意识正日趋增强,下图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3.“生命高于一切”,为确保生命安全,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高楼着火,为确保迅速离开火场,乘坐电梯逃生 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 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D.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呼救4.今年年初北方遭受干旱灾害,某市曾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的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大面积污染环境 C.降落的 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汽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最后溶液的颜色是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6.吉林市“2•15”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是由于丢弃的一个烟头引起的,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在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O2分子个数比为2:3的混合气体,将其点燃充分反应后,则容器内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4 B.1:2 C.2:3 D.2:5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 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9.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A.+2、+2 B.+3、+3 C.+2、+3 D.+3、+210.(亚)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磁学性能,在生物、医药、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某磁性纳米材料X的一种制备方法为:FeCl2+2FeCl3+8NaO H=X+8NaCl+4H2O。该磁性纳米材料X的化学式是 A.Fe(OH)2 B.Fe(OH)3 C.Fe2O3 D.Fe3O4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分析下图,找出某可燃物最易着火,且燃烧最旺的点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利用该反应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氧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实验室不必使用除杂装置即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1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 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 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组成元素有四种 B.在构成 一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15.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霓虹灯,这是利用了氮气的性质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气体污染物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D.夏天的食物发生了腐败,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16.煤和石油是常用的燃料,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都可直接用作家用燃料17.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B.铁丝——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C.碳——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D.氢气——发出白光——氧化反应18.下列有两项的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它们是 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 B.施用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石灰水浸泡过的鸡蛋可以长时间保鲜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长期溶蚀石灰岩,形成了美丽的溶洞19.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会发生改变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镁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0.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8:3:14,现将30gA和3gB以及5gC混合后,充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 A.11g B.28g C.22g D.26g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填空题(共32分)21.(4分)请用空气的各种成分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进行“南澳一号”考古发掘时,潜水员需要携带氧气,氧气的作用是______。 (2)刚拧开碳酸饮料瓶盖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那是_____________气体正在向外冒出,若加热该碳酸饮料会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22.(6分)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_试验; (2)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___; (3)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5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清洁剂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 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1)2010年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做气态肥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灰浆[Ca(OH)2]粉刷墙壁后的室内放置一燃烧的煤炉,可使墙壁迅速硬化,同时墙壁上会出现一些水珠,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10月以来甲型H1N1型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生产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药物“达菲”的关键原料,根据化学式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25.(6分)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在去年年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B.开采利用煤炭等矿物燃料 C.发展水利和风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大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煤、电、气的使用 ②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26.(5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如意”的燃料组成,取此燃料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该燃料中一定含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若所取燃料的质量是4.4克,测得生成水的质量是7.2克,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克,则该燃料含________________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气体性质的探究。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A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所在的小组进行的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提供的药品有:块状石灰石、浓盐酸、石灰石粉末、稀硫酸、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的装置中选取合适的装置,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8.(11分)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实验内容 回答问题 (1)探究氧气的性质 ①铁丝表面有铁锈,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点燃火柴后不能立即伸入瓶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空气的成分(试管容40mL,白磷过量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实验一 将2g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 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8分) 30.(3分)“牌”钾肥的部分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 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杂质不含钾元素净重50kg) ××化工厂 (1)硫酸钾中钾、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该钾肥中钾元素的含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1.(5分)某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校的同学们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选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时,理论上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分)1.A 2.B 3.B 4.D 5.A 6.A 7.A 8.B 9.C 10.D二、选择题(共20分)11.CD 12.A 13.AC 14.D 15.C 16.C 17.A 18.AC 19.CD 20.A三、填空题(共32分) 21.(4分)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稀有气体22.(6分)灯火 空气(或氧气) 纯度 CO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可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等合理答案23.(5分)H2O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和盐酸(HCl)反应 有气泡产生 2H2O2 2H2O+O2 2HCl+NaClO=N aCl+H2O+Cl2 24.(6分)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 形成降雨 CO2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Ca(OH)2+CO2=CaCO3+H2O 表示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其他答案合理得分)25.(6分)C+O2 CO2 CO2+H2O=H2CO3,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B B26.(5分)C、H O C、H 36:8或9:2(H、C 8:36或2:9)(2分)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锥形瓶 水槽 反应物是固体 反应条件是加热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2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B和D28.(11分)用砂纸除去表面的铁锈 火柴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3Fe+2O2 Fe3O4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分)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装置的气密性好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停在约12mL的刻度线上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活塞前沿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2分)29.(6分)实验一 反应速率慢实验二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将少量的MnO2与2gKClO3的混合物加热 对比(或比照等) 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还能加快KClO3的分解或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五、计算题(共8分)30.(3分)钾元素与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32(1分) 44.8%(2分)31.(5分)2.2g(2分)83.3%(3分)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10)

基于以上原因,故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时,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体会。以下是笔者在讲授《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节课中,有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时,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改进和尝试。

二、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生: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2。

师:请同学们分析12∶32这一比值的化学意义。

生: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占12份质量,氧元素占32份质量。

师:若想知道碳、氧两种元素在二氧化碳中的质量分数,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生:(练习计算)ω(C)=1212+16×2×100%≈27.3%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①1-27.3%=72.7%;②ω(O)=16×212+16×2≈72.7%。

师:请分析ω(C)中分母“12+32”的化学意义,分子“12”的化学意义,即ω(C)计算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化学意义。

生:“12+32”为二氧化碳的相对原子质量;“12”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推导出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吗?

生: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师:同学们也能推导出化学计算式了!真是太棒了!接下来,请同学分析一下ω(C)的化学意义。

生:每100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占27.3份。

师:若现有100g的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生:(计算练习)27.3g。

师:请计算出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生:(计算练习)约为17.7%。

师:请阅读课本“挑战自我”第二小题,思考:为什么题中所述NH4HCO3的含氮量只有15%?

生:说明该物质不纯,不是纯净物。

师:考虑一下造成含氮量低于17.7%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思考)可能混入不含氮元素的物质,或混入含氮量低于15%的含氮化合物。

师:分析得很全面。若某同学从实验室中取得一瓶氧化铜粉末,经实验测得含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该瓶氧化铜是否纯净?

生:(计算判断)纯净。因为根据氧化铜的化学式计算得纯净的氧化铜中,ω(Cu)=80%。(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64计。)

三、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篇(1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今环境问题上较为理想的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如: 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 这样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2.3月29日是世界节能日,人们的节能意识正日趋增强,下图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3.“生命高于一切”,为确保生命安全,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高楼着火,为确保迅速离开火场,乘坐电梯逃生 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 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D.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呼救4.今年年初北方遭受干旱灾害,某市曾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的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大面积污染环境 C.降落的 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汽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最后溶液的颜色是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6.吉林市“2•15”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是由于丢弃的一个烟头引起的,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在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O2分子个数比为2:3的混合气体,将其点燃充分反应后,则容器内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4 B.1:2 C.2:3 D.2:5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 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9.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A.+2、+2 B.+3、+3 C.+2、+3 D.+3、+210.(亚)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磁学性能,在生物、医药、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某磁性纳米材料X的一种制备方法为:FeCl2+2FeCl3+8NaO H=X+8NaCl+4H2O。该磁性纳米材料X的化学式是 A.Fe(OH)2 B.Fe(OH)3 C.Fe2O3 D.Fe3O4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分析下图,找出某可燃物最易着火,且燃烧最旺的点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利用该反应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氧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实验室不必使用除杂装置即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1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 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 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组成元素有四种 B.在构成 一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15.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霓虹灯,这是利用了氮气的性质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气体污染物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D.夏天的食物发生了腐败,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16.煤和石油是常用的燃料,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都可直接用作家用燃料17.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B.铁丝——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C.碳——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D.氢气——发出白光——氧化反应18.下列有两项的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它们是 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 B.施用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石灰水浸泡过的鸡蛋可以长时间保鲜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长期溶蚀石灰岩,形成了美丽的溶洞19.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会发生改变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镁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0.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8:3:14,现将30gA和3gB以及5gC混合后,充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 A.11g B.28g C.22g D.26g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填空题(共32分)21.(4分)请用空气的各种成分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进行“南澳一号”考古发掘时,潜水员需要携带氧气,氧气的作用是______。 (2)刚拧开碳酸饮料瓶盖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那是_____________气体正在向外冒出,若加热该碳酸饮料会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22.(6分)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_试验; (2)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___; (3)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5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清洁剂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 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1)2010年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做气态肥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灰浆[Ca(OH)2]粉刷墙壁后的室内放置一燃烧的煤炉,可使墙壁迅速硬化,同时墙壁上会出现一些水珠,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10月以来甲型H1N1型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生产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药物“达菲”的关键原料,根据化学式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25.(6分)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在去年年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B.开采利用煤炭等矿物燃料 C.发展水利和风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大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煤、电、气的使用 ②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26.(5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如意”的燃料组成,取此燃料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该燃料中一定含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若所取燃料的质量是4.4克,测得生成水的质量是7.2克,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克,则该燃料含________________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气体性质的探究。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A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所在的小组进行的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提供的药品有:块状石灰石、浓盐酸、石灰石粉末、稀硫酸、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的装置中选取合适的装置,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8.(11分)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实验内容 回答问题 (1)探究氧气的性质 ①铁丝表面有铁锈,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点燃火柴后不能立即伸入瓶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空气的成分(试管容40mL,白磷过量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实验一 将2g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 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8分) 30.(3分)“牌”钾肥的部分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 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杂质不含钾元素净重50kg) ××化工厂 (1)硫酸钾中钾、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该钾肥中钾元素的含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1.(5分)某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校的同学们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选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时,理论上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分)1.A 2.B 3.B 4.D 5.A 6.A 7.A 8.B 9.C 10.D二、选择题(共20分)11.CD 12.A 13.AC 14.D 15.C 16.C 17.A 18.AC 19.CD 20.A三、填空题(共32分) 21.(4分)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稀有气体22.(6分)灯火 空气(或氧气) 纯度 CO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可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等合理答案23.(5分)H2O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和盐酸(HCl)反应 有气泡产生 2H2O2 2H2O+O2 2HCl+NaClO=N aCl+H2O+Cl2 24.(6分)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 形成降雨 CO2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Ca(OH)2+CO2=CaCO3+H2O 表示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其他答案合理得分)25.(6分)C+O2 CO2 CO2+H2O=H2CO3,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B B26.(5分)C、H O C、H 36:8或9:2(H、C 8:36或2:9)(2分)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锥形瓶 水槽 反应物是固体 反应条件是加热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2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B和D28.(11分)用砂纸除去表面的铁锈 火柴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3Fe+2O2 Fe3O4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分)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装置的气密性好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停在约12mL的刻度线上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活塞前沿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2分)29.(6分)实验一 反应速率慢实验二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将少量的MnO2与2gKClO3的混合物加热 对比(或比照等) 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还能加快KClO3的分解或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五、计算题(共8分)30.(3分)钾元素与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32(1分) 44.8%(2分)31.(5分)2.2g(2分)83.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