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3:53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1)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基础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验教学质量与实验质量不高,实验室设置不规范,各实验室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没有明晰、特点鲜明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创新性、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

2.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制度不健全,实验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不清晰,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不及时。

3.实验操作不规范,三废处理不符合要求(有的实验室药品随处可见),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4.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质量监控。实验教学是我校质量监控的盲区。

(二)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核心的实验室建制体系

1.校-处-中心层次

学校成立独立建制的校级实验中心,其建制(如图1所示):

(1)分析测试中心(拟建)。将全校的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并争取对外有偿服务。

(2)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拟建)。将全校理、工科的普通物理,物理学院的电工、电子,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硬件部分整合成电工电子中心(全国高校都有此中心),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3)计算机实验中心(拟建)。将全校的教学计算机集中管理组建计算机信息中心(三个分中心:江南、呼兰、江北),各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除外)尽量不设机房。

(4)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拟建)。把微格教室,各相应学院的教法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教育技术等师范专业)、师范技能训练与考核(三笔字、普通话、语音汉字规范化)及教育见习、实习整合为一个中心。这既突出特色,又符合办“精品师范”的战略要求。

2.校-院-中心层次

将各学院的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整合,每个学院成立一个中心,其建制如图2所示:

实验中心实现独立建制(校级中心按副处级配置、院级中心主任由主管副院长兼任),明确职责,建立实验室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中心应实现五个统一:实验教学管理统一;实验人员管理统一;实验设备管理统一;实验经费管理统一。

该实验室建制体系的建立能初步改善我校目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科交叉及相互渗透;有利于增强实验教学的团体实力;有利于实验教学及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全面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是实验室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三大中心任务服务。

(三)建立行之有效地和谐的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

1.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校、院两级建制的实验中心,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基本文件和仪器设备、材料、经费、资料、档案、安全、维修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完善实验教学基本建设,重新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4.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把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为学校考核和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5.建立实验室定期评估制度,使实验室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实验教学督导制,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改变目前实验室与设备分散管理的状态,使仪器设备真正的成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部分,才能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二、建立健全稳定且高层次的实验队伍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健全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的人员保障,我校目前的实验教师不足,基本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尤其是实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有的学院连一个实验员都没有,建议学校统筹考虑实验队伍建设问题,出台类似辅导员的政策稳定和提升实验队伍。

建议实验室队伍应分层次建设。一部分为实验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一部分为实验技术人员,完成仪器设备维护、使用、开发、管理及实验指导;一部分为实验技工,完成简单的实验准备,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及管理(这部分人可从技校聘用)。

三、围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项目规划。结合学校党委的强校建设的思想。对我校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想。

(一)分解省规划指标,有重点地培育我校实验室,使其达到较高标准。根据省《规划》,“到2010年……建设省重点实验室100个”的规划,而我校属本科重点建设的高水平10所大学之一,应占重点实验室份额在6到8个。到2015年,重点实验室应占份额在10个左右。

(二)在“五个一批”工程中,重点规划了生物、现代农业、新材料、文化艺术还有软件学院等的建设学科项目,对于我校有潜在发展前景的生物育番茄、生物育种、物理的纳米新材料,省内龙头地位的艺术学院和有一定基础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科,都可以鼓励其重振雄风;按着省内传统产业需求,规划建设与完善省级重点实验室,并进一步面向全省开放的要求,我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该抓紧落实实验室开放等相关工作,提高我校重点实验室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及社会的影响力,以此抓住机遇,争取在新一轮的省内规划建设中跻身到全省先进行列,得到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按着建设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的要求,我校与南岗区共建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的项目被列入其中,对我校有关单位在打造建设文化园区工作中的设备装备需求和实验基地建设需求都应给予积极支持。按着培育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要求,积极为创新团队建设好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实验室。

(三)在“五个服务计划”中,多想点子,多做工作,打造亮点,争取支持。比如,利用建设我校教师技能训练中心,针对“村村大学生计划”设计部分服务项目,服务乡村中小学;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研究自制中小学物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勤俭节约能力,变废为宝能力,对中小学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准备到农村实习支教和执教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以此争取省里的认可和支持。

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中,我校教育资源管理项目中心被列入其中,应该得到实验装备的支持,同时,我校物理、化学、计算机、传媒、法律、公共事业和旅游都有条件在此项服务计划中争得一席地位,得到一定支持。

在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服务计划中,我校应积极鼓励相关学科专业跻身其中,如地理、生物、化学都可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其他单位攻关,利用日行近3 000万元人民币贷款设备,在生物环保和生物资源保护领域创建自己的或合作形式的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累初创经验,为未来谋划发展。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2)

引言

在产品质量不断以数据说话的今天,检测实验室作为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第三方机构和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起着为政府部门执法提供依据,为建设施工、监理及业主部门提供测试平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材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性作用。所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检测实验室,应在建设前期对试验室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整理、规划设计,从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功能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现结合宁波正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新检测大楼与大家共同谈谈关于检测实验室规划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实验室硬件的进一步提高。

1试验室的建设背景、总体思路及目标

为了适应检测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及壮大规模、做强检测行业,公司决定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检测实验室。新检测大楼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有4层,地处宁波望春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满足工程建设各行业(交通综合专项类、建设工程类、铁路及轨道交通类、水利工程类检测、岩土工程勘察类试验室)等相关资质条件的要求,按资质要求划分专业试验室及为满足检验产品资质认定的相关要求,合理布置各试验室和设定各专业科室,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各方,为委托方提供更优越的服务环境和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新大楼的规划设计使试验室整体的专业性更强、布局更加合理、规范,在保留原试验室一部分较新的大型仪器外,其余的现代化检测先进设备均计划重新购置。

2试验室建设前期规划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新检测大楼的建设始终与其使用功能定位相互联系,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检测实验室应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优良、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人性化:新大楼的建设从两方面表现为人性化,一是为员工提供了布局更合理,具有充足操作空间和有效通风设计的专业试验室;二是为客户提供了良好舒适的服务环境。②专业化:实验室是完成专业试验的地方,因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为特定项目做一些专业化设计,为满足专业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得到符合规范,真实客观的试验数据,应考虑仪器之间操作对数据的相互影响,新大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硬件设施,添置了昂贵精密的先进设备。③安全性:由于一些化学试验涉及的试剂具有毒性或剧毒,所以在设计规划中要注意防火防爆,设置安全有效专用的试剂储存柜及操作过程中的通风换气,保证人身安全健康的设施。在消防设计中设计安全逃生通道,使疏散、撤离畅通无阻。④预见性:检测行业处于不断发展中,对于新建设的实验室应适当考虑为后续业务的开展预留发展空间,应做到意识超前、突出重点、兼顾特殊的一体化设计。

3试验室总体布局及功能区域划分

3.1总体布局要求

结合各行业的检测需求,检测项目及试验工作的操作流程,经过项目关联性分析和行业分类整合,避免以往先建楼再设计的老路,就需要先行参与设计,使实验室内部流程布局相对合理,试验区域相对集中,检验区和办公区互不干扰,水电齐备、通风良好、仪器分类摆放、动静分离、房间格局宽敞明亮,实验室台面平稳牢固、防酸耐碱,地面平坦光滑坚固、防腐防燃。

3.2功能区域划分

新检测大楼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实验室:①建筑材料检测室;②橡胶支座室;③水泥室;④金属室(一);⑤金属室(二);⑥土工合成材料室;⑦化学室;⑧化学药品储存室;⑨建筑管材室;⑩抗渗室;輥輯訛混凝土性能室(一);輥輰訛混凝土性能室(二);輥輱訛养护室(一);輥輲訛养护室(二);輥輳訛交安设施检测室;輥輴訛土工集料室;輥輵訛现场检测仪器室;輥輶訛沥青室(一);輥輷訛沥青室(二);輦輮訛沥青混合料室;輦輯訛样品加工室;輦輰訛样品室;輦輱訛留样室;輦輲訛收样室及客户接待大厅。

3.3各专业室布局设计注意要点

①应考虑部分仪器高度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如建筑材料检测室中的管材落锤冲击试验仪和环刚度试验仪、橡胶支座室的微机伺服液压抗压抗剪试验机、金属室钢绞线试验机和材料万能试验机等一类仪器高度超过了一般建筑的需求,则要在设计前期进行恰当合理规划,还要对这类主机部分自重比较大的仪器进行地基基础的处理和加固,以防止后期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仪器的平稳和平整度。②应考虑仪器设备动静隔离、干湿分离和高低温分离。如水泥室中有需要称量的电子天平和产生振动的振动台、搅拌的搅拌机,它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使用,但是又不至于影响对方,那就需要在建设之前对振动台基础进行特殊处理,增设橡胶垫及留缝增设海绵,使振动台基础成为一个单体结构。电子天平尽可能的放置在静物一侧,加以防护罩保护。对于比表面积试验时试验室内湿度要降低至50%以下,而水泥物理力学试验必须在湿度50%以上,所以需单独设置一间,辅以除湿设备才能满足规范对环境的要求。对于会产生热源的一系列设备(如高温电阻炉等),可以单独设立一间,以防止温度过高对其他仪器设备及试验过程的影响。③布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试验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对于规范明确规定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的试验项目,应在考虑相互干扰影响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使有利于温度湿度地控制和避免资源的浪费。④应考虑实验室通风净化,预防有毒有害物质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做好对环境保护(排污排毒)的要求。对于设置化学试验的检测实验室,应考虑化学室应布置在下风方向或下游地段,保持一定间距和良好通风,建设中需使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化学试验中常常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气体,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一般全室通风可设置排气扇或通风竖井;局部通风可在大型仪器上安装局部排气罩;通风柜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应使用防火防爆材料制作,按专业要求进行安装。⑤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用电和用水排水的要求。一般实验室用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及连续性,配电功率需满足当前及今后富余发展的要求。每一实验室都有三相交流电源和单相交流电源,要设置总电源开关,当实验室无人时应能切断电源。一些固定的用电设备,如电热烘箱、恒温箱、冰箱等需日夜运行的,应设置一路专用供电电源,不至于应总电源而影响其工作。每一试验操作台上都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源插座,至少一个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可设置2-4个,为后续发展需要,可平均2-3m设置一组插座,这些插座应有开关控制和保险设备,以防发生短路时不影响室内正常供电。对于一些精密贵重的仪器应配备专用电源提供稳压、恒流、稳频抗干扰电源,必要时建立不中断供电系统。关于用水排水,工程建设实验室一般使用自来水,对特殊要求的试验采用采购的分析用蒸馏水,对于用量比较大的实验室在设计中可充分考虑使用功能来配套建设实验用纯水系统,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入下水管道或委托专业污水处理机构处理。对于养护室等水汽比较大的专业室,需排水通畅,在建设中应设置一定数量深度和宽度的沟槽,具体也可参照行业标准。⑥特殊要求:根据试验特点,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如防火、防爆、隔热、防震等特殊要求,在相应实验室设计中应一并考虑,这样才能确保符合试验要求。

4智能化管理对实验室工作开展的持续有效作用

①本实验室采用专业室前后门禁系统,防止了与试验工作无关人员随意出入专业试验室内,充分保证了样品的唯一性,保密和保护客户的所有权。②采用专业室内监控系统,对试验人员的操作过程可进行监控观察,防止数据造假,确保试验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对前面的试验进行追溯,是公司管理层进行管理的又一举措。③采用部分试验项目仪器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对用于工程重要部位的钢筋、试块等进行自动采集、实时记录,不允许修改,避免了人为修改,使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并不是单纯性地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前期进行充分细致地考虑,需要专业设计人员的相互配合,应做到专业参与,设计在先,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室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金晖,童艳.浅谈检测实验室的规划和设计[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9).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3)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吸收之后再进行上机操作,大多是依样画葫芦,加以练习和巩固。计算机网络化教学改变了这种旧有模式,它的便捷化、直观化、互动交流、网络共享等优势使得原本枯燥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懂,从而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这种教学方式也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计算机专业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

网络实验室旨在构筑一个能够综合各种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可供科学研究的集成环境,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环境有效地利用各种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等来进行科技研发项目,还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进行虚拟实验,而且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十分高效便捷。

在充分肯定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优势时,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基于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欠缺是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问题。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由于资金的缺乏,实验设备的不足,很多学校尚不具备开设专项实验课的条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创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实践缺乏创新也就阻碍了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计算机专项实验室建设的问题,有效缓解资金周转和设备更新换代的压力。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设备是一次性的实体系统,如果有损坏难于恢复,还有一些设备的内部工作过程是不可是视的,所以有时在反复解剖拆装训练中造成的错误操作会导致设备的严重破损,也不利于人身安全的保障,所以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避免这些可能隐患,因为这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实验室。而且一般网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专项计算机实验设备不可能在新型号出来的时候就立即更新换代,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故实现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适宜之举。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教学手段,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概念的理解领悟能力、钻研探究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还能让学生像置身于真实的实验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期的实验项目,而且这种实验的效果会更明显,过程的快捷化可以促进实验结果的高效化,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对实验结果做出及时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及时反思,进一步完善有关项目的具体步骤。这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教学模式有效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网络化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也体现了现代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基于现有科技水平和教育条件,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应该是要将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促进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说,其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论学习空间和动手操作空间,不仅要能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各项功能、使用方法,还要能亲自动手去进行程序设计、网络组建和管理、系统安全维护、相关模拟实验等实践操作,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同时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并能够加深记忆,为理论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些验证型实验、演示型实验、自主设计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等实验类型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是新时期人才最需要大力培养的能力。

二是专业化。首先是要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的需要,此系统要包含主流前沿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并能不断提高网络实验室的可拓展性,从而可以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对完善的实验平台,有效提高高校的整体研发水平和教学应用水平。其次是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不能局限在学校的范围内,还要面向全社会,毕竟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更好为社会服务,所以高校的网络实验室规划可以参考宽带数据城域网和大型园区网的建设思路和方法,组建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并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提高社会实战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融合多种技术和多种操作平台,不断提高网络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仿真性。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三:

首先要重视网络实验室的软硬件的开放性和先进性。这种网络实验室应该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具有高度扩展性,包括设备端口的扩展、网络协议的扩展、网络结构的扩展等等,所以我们要根据组建网络系统的需要,使得各个实验台组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共享实验设备、有利于搭建规模更大,系统更复杂的实验设备。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水平应该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与前沿技术的综合水平相一致,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其次要重视网络实验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到防止一些不可预知后果的出现几率,要保证各个实验组互不干扰,还要保证同一实验组的不同实验者或者不同的实验互不干扰。另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通常都进行全天候的工作,所以要保证任何时间都能安全登录。

最后要重视网络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采用的系统软件的设计也要采用跨平台的方案,不仅节省了实验室的维护的费用,还有利于实验项目的设备更新,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不断完善。同时,我们要保证网络实验室具有高度的可管理性。网络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很多,不同课题的网络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不仅实验室网络规划与设计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对于系统整体的管理也要具备灵活性和高效性,并且能对外部接入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

三、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规划设计的结构和特点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系统的规划通常包括四个实验分室,这些分室有着各自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保障着网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具体结构如下:

一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原理分室,它是网络实验室的基础构成。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建立在理论基础的发展上,计算机专业也不利外,学生一定要扎实掌握和充分理解网络原理,在实践中运用原理。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完全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实验原理分室进行高度仿真,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学术难度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的体系。

二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分室,它的目的是有效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好组建网络的高一级技术,从而能够提高网络管理的水平。我们可以采用软件仿真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模拟出一个电子工作台,并采用先进的测试仪器,这样能够满足了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配置要求,还能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故障诊断分析室。在网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就有必要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以便组建新的网络系统,改造和提升现有的网络功能。网络故障诊断分析也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其中我们可以进行交换机硬件故障的实验、服务器资源共享的故障实验等,以提高学生检测故障的能力,保证系统维护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布线工程分室。内容包括对网络实验室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施工等,可以采用网络虚拟技术对需要布线的各个数字建筑进行三维建模、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设计方案能力、对介质的选择和传输能力、测试施工能力、对实验的组织鉴定验收能力等。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织机制包括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仿真软件。通常采用用户登录机制,保障整个过程操作的合法性与安全性。用户被允许登录后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进行网络实验室的实验工作。包括通过服务器运行仿真软件和用户自己下载仿真软件,二者各有千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挑选。如果经常使用仿真软件的用户,可以下载一个仿真软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空间虚拟实验室,它只有逻辑和程序上的设置,没有具体的物理空间的限制,它让学生和教师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实验室模式,不仅优化了计算机教学的过程,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将教学活动和实验室活动的空间充分地延伸开来,不断提高着现代人的思想意识观念和科技水平的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更反映着时展的最新科技动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研发能力,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端科技人才。网络实验室建设的逐步完善是一项长久性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永华,应海盛,卢畅.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付雪峰,刘有珠,徐文飞,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探讨[J].南昌学院学报,2008.

[3]陈华.浅谈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4]陶国芳.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的设计和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5]谭励,于重重.高校综合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4)

实验室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突发交通安全事件日趋频繁,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公共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危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政府监管和应急保障,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为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按照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的共同组织和指导下,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牵头,与水规院及各理事单位一道,于2012年启动国家工程实验室申报和筹备工作,并于当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的批复。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成立,是我国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我国掌握交通安全应急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启动会上,庞松司长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及水规院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提出了要求:要从安全应急建设发展需求出发,加强新型信息技术在交通安全应急中的应用研究;要开展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订等,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交通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不仅取决于实验装备硬实力,也取决于科研活动组织、管理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等软实力;要进一步发挥各理事单位的业务优势,进一步明确实验室工作思路,加强研究队伍、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等建设,凝聚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

水规院实验室的独特行业优势

水规院实验室作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行业优势。会上,张志明介绍了水规院科技创新总体情况。水规院是中国第一家水运勘察设计院,历经60载风雨的发展,已形成纵横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业务结构,业务横向覆盖水运、信息、铁路、建筑四大行业,纵向涉及高端咨询、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等全过程,足迹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业务类型最齐全、专业结构完整的综合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拥有中交水规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交铁道院与中交建筑院四大行业品牌。

水规院一直坚持科技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目前,水规院已经拥有一个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智能港航协同创新平台和一个中交集团的研发中心。近几年,水规院相继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课题、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部级重大科研和攻关项目50多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70多项。2009-2013年,水规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合应用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航海学会特等奖,并已在中国海上搜救和人命救助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为水规院实验室后期开展相关科技攻关、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水规院实验室的成立对提高水规院科研水平、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人才培养以及全面落实中国交建"五商中交"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水规院实验室下一步工作规划

水规院实验室是水规院拥有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智能港航协同创新平台》和中国交建《综合交通虚拟仿真研发中心(港口和城市)》之后的第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对提高水规院科研水平、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人才培养以及全面落实中国交建"五商中交"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150-03

实验室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过程及效果进行评判和估价,是高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必须挈合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适应。教育部在1995年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的通知中和2005年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中都明确要求,“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长远看,实验室建设是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关联的,是高校办学水平累积的重要标志[2],因此它绝不能仅仅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对高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控的一项措施,而应在加强常规评估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日常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模式正不断被打破,计算机实验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计算机实验室评估作为推动和保障手段,其意义体现自然重大。

1)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

实验室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长期隶属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也多为验证理论而设,实验室在管理上隶属专业教研室,管理和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环境较差,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实验室之间相互隔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实验室体制与管理要求,指导学校建立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学科间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既保证学校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联系,又强调实验课的相对独立,计算机实验室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对相近公共实验室的进行集中合并管理,对专业实验室在统一指导下进行功能拓展,使实验室资源和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2)加强了实验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实验教学课时量的增加,实验教学评价权重的提高,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驾齐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机制。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强调要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队伍,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有培训计划和执行情况记录、总结,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与理论老师同等的地位和竞争机会,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4]。通过评估,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政府和高校自身对实验室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了,许多高校新上和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

3)有利于多培养实践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评估促使各专业教研室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联系, 并积极深化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的改革。通过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被打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得到加强,完全改变了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评估促使实验室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的设备与环境,为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高校大多数计算机实验室不断加大开放使用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空间。

2 实验室评估与计算机教学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1)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系统运行,管理先行。实验教学涉及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良好的运行和实验教学管理各环节的顺畅,必须建立将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教学条件保障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和保障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线,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各个环节,逐项建设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施行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目前各高校较普遍的做法。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要根据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室教学实际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好实验室管理责任,特别是实验中心和各分实验室主任的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评估特别是实验室日常检查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有序执行。

2)实验教学基础投入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使计算机教学对实验室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教学投入,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验室投入机制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满足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规划还受制于学科与课程总体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目前实验室建设还需要与教学规划相适应,在建设进度上需要学校与院系有计划地推动。在设备资金投入上,应坚持以学校为主、院系共同努力,使得学校主要计算机设备资金的投入保障与院系补充部分相结合,既保证了主渠道的畅通又调动了院系加强计算机教学条件建设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基本组织

计算机实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从实验课程体系看,就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同步延伸,对教学计划原有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重组实验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方面的比例,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现出研究性、设计性、训练性、综合性不同实验层次。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约为15-30%,使得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作业、操作等评价考核,没有完全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即使计算机专业课程实现上机考试,仍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操作考核为辅,是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的重要原因。

4)实验评估体系完善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层次和实验教学特点,除国家和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在遵循国家部委制定的统一评估标准下,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日常自我评估评价的指导,将实验室评估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指导体系。为此,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以提高实验室效益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努力的目标,重点加强对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

3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措施

实验室评估要素较多,作为教学水平评估验收和等级划分评价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实验室评估,自然规定得十分详细,规范,在这里主要探讨实验室如何加强日常评估并优化评估方案的相关措施。

3.1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原则

首先确立正确的评估导向,要从本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实验室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重点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室效益,而不单纯强调实验室设施的重要。其次要重点选取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中观察与评价的参考指标,如实验室条件保障、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室特色办学等。再就是注意不同层次实验室的可比性,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如部级、省级和校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一般实验室等的不同标准要求,科学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等级差异。第四就是将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揭示目标建设内涵,反映实验室具体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

3.2 科学制定实验室评估的体系

重点选取以下四个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估项:

1)实验室条件:反映实验室条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使用面积、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技术人员构成、实验室可持续投入资金和经费使用等。仪器设备和使用面积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定量评价反映在其构成数量上,定性评价反映在其使用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保证实验开出质量的基本指标。实验室环境则在保证基本的水、电、气供应下,保障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安全措施,这是让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一个良好安全环境的外在保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从实验室主任的选聘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学历、年龄、专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要配备专职队伍,制定详细的分工和职责规定,要有对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持续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不仅要考察实验室本身日常管理的执行情况,还要深入考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管理情况,如对实验教学中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实验教材、实验项目、实验考试、实验报告等指标的考察,其中要重点考察实验过程的组织(每组实验人数安排规定、仪器设备的分配等)和实验项目(特别是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构成比例),同时应该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指标来评价。

3)实验室效益:计算机实验室实践教学功能决定了实验室要以出成果、出人才为要义,实验室效益评估应占较大比重。实验室效益主要是实验教学效益与科研效益,这两类效益要建立在实验室综合效益之上,实验室综合效益包含评价实验室综合年使用率、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面积利用率、实验室人均负荷量等二级指标,通过定量测评,反映出实验室管理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主观努力程度,在综合效益较高或提升明显的实验室中,评价其教学与科研效果更有意义。实验室效益评估重要的是确定好其评价权重,基础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效益权重相应高一些,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科研效益权重可略高一些。

4)实验室特色:为鼓励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学与课程建设、实验室技术、实验室科研成果等方面设立特色评估内容,可以鼓励实验室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建设应突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改建和扩建,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完成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平台应用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接轨。

3.3 采用真实有效的评估方法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实验室现阶段发展特点和实际,对实验室各评估指标科学分解和细化,计算机实验室各评估单元内容尽可能量化,确定相应的加权指数,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数据指标,要逐步完善高校实验室评估基础数据库,采取定期补充和调整的动态管理,保证实验室建设不断趋近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实验室建设方向。再就是采取基础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分类指导和分级评估相推进的新机制。基础评估以教育部现行高校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作为依据,强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设置、环境、设备、制度和队伍等建设方面达到科学和规范化要求,为实验室向更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实验室性质和学科特点,抽取若干评估考核指标,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加权指数,进一步组成一个符合每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特点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别、不同等级高校实验室可以通过先行自评确定相应评估等级,再确定评估由相应的国家或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 结语

实验室评估有助于推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基础和技术条件,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应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的指导,不断促使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王卫东.实验室评估的意义及其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6(1):3-4.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6)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新建本科院校

abstractthe approaches of improving the laboratory availability factor were analyzed from the integrate of experiment resource,construction and plan,regulations and system,building up experimental teams,management of the assets and document,the laboratory safety and the open.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

key wordslaboratory;construction;management;new built colleges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实验室的高效、合理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实验室工作是办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较多,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道尚少,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应树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务求实效、不断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整合实验室功能,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本着实用、高效、节约、开放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笔者根据实验室工作实践,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思考了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整合现有实验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升格而来,且多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并存。对旧的实验室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任务。实验资源整合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调整组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根本宗旨。实验室按照分级设置的模式进行建设。学院按照全院基础实验中心、多学科多专业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实验资源。各系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设置。例如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实验室设置如下。基础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营养实验室、显微镜室、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专业实验室:分子生物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食品工程实验室、中药材中试提取室、植物育种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紫外分析室、凝胶成像室、中药材检测室、中药材重金属检测室、中药材农残检测室、制备液相室。

2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要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规范化的建设实验室。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在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步实施,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时,应以本科专业为主、兼顾专科专业,力争做到既能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又能满足非师范专业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要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时,应先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先配置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多学科公用的先进的、实用的和急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也应纳入规划之列。商洛学院近年来以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中药资源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组成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对学校实验室现状(包括设置体系、服务功能、任务效益以及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环境设施等)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全校实验室发展总规划、审定各学科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全校实验室投入经费、审查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考核评估实验室规划执行情况等。各系结合全校总体规划,在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制订自身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2]。

3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措施与保证[3]。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按照教学评估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验室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教学登记制度、实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违章处理办法。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方面,制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仪器设备借用制度、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预约制度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实现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卫生方面,制订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守则等,使实验仪器、药品、用具摆放有序合理,实验室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方面,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药品使用管理办法、废液回收办法等,确保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的主体,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多出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实验技术人员考核。

实验技术队伍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的保管、日常维护,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

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确定相应统一的培训内容。经常组织实验室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定期开展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对实验装置、仪器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做到全面掌握。聘请兄弟院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实验室培养1~2年,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实验室的安全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鼓励实验室人员多参加有关学术讲座、聆听学术报告,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流动编制,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到实验室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水平。最近几年,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先后派出6名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其中4名实验教学人员获得上岗培训证书。有4名实验教学人员参加仪器操作培训班。聘请2名兄弟院校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有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轮流参加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化考核,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5加强实验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这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制,将各个功能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大型仪器设备)责任到人,管理者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的验收建卡、使用维护以及借用。一是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批量仪器设备及药品的采购要采用招标方式,购置的仪器设备,经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合格后,方可向商家付款,规范物资采购渠道,杜绝质低、伪劣产品流入实验室。制订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对每个具体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参考使用说明书,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建立详尽、规范的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的故障表现及处理措施,打印、压膜塑封,供使用者按章操作。每次调试或使用均有详细、规范的记录,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计量仪器定期进行校正,保证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仪器设备在帐物卡齐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二是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首先成立低值易耗品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采购计划、安排人员分工、供货商家的招标及最后决定供货商家。其次成立采购小组,负责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进行具体分工,账、物、资金分人管理,批量的耗材2人以上采购。在此基础上,设立监管小组,负责定期对采购过程、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6搞好实验室文档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通过建立完整的文档,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4]。

实验室文档管理包括技术人员档案、教学资料、仪器资料、科研资料、实验室开放资料、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实验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聘任、外出进修情况、考核材料、奖惩情况、等情况,对各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队伍配置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实验教学资料的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进度表、实验课表、实验教材样本、学生实验考试试题、实验报告、实验开出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借用记录、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记录、实验值班记录、工作日志等,制订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规程,设计各种教学资料管理登记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规范登记。平时及时收集、记录,期末进行整理分类、汇总成册。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购置时间、生产厂家、报废时间等进行详细的登记。仪器设备说明书及维修记录的管理,将各种仪器设备说明书按类存放,并在扉页上编写目录,以便查找方便。另外,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作为维修仪器设备的依据,应认真填写并按各个实验室不同仪器设备分类装订成册[5]。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教师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自制的实验用具等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登记。

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师的科研、学生的综合性实验、科技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对外服务的项目、时间等及时登记,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例如实验室对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平等,也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实验室文档管理引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实验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具有工作效率高、易于实现资源共享、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等优点。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实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引用信息化管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探索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7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对进人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束起长发。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使用易挥发的药品时,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远离火焰和热源。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实行“两专两双一督”的管理制度,即专柜、专账、双人双锁、监督管理,做到定期清点,账物相符,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在保管人员的监督下准确取用,并有使用人和保管人共同签字的完整使用记录。使用记录应保存备查,保证人身安全。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工作制度,对专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专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在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完好。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实验室使用完毕,及时关水、关电、关窗、关门。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8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实验室开放管理包括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首先是校内开放。一是为承担的教学实验课程开放,包括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是为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开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锻炼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开放,支持教师多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其次是社会开放。一是向其他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6]。

9参考文献

[1] 陈华絮,杨素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55.

[2] 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

[3] 张力,解庆林,朱义年,等.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217.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7)

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实践教学目标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确立本专业实践教学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强IE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意识的训练;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强化IE的制造工程背景,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制造系统分析、设计、优化、控制、评价和创新的能力;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师科研活动的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了实验教学、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取得对企业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IE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在一周左右,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基础课之前。认识实习应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质管、技术等多方面,并选择典型工业企业作为实习对象,使学生通过考察,增强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

(2)金工实习。金工实习是学生真正通过上岗操作了解机床、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做直接的准备,采用集中的方式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涉及车、铣、刨、磨、铸、钳、数控加工等工种,目的是让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

(3)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IE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模拟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技能。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实际业务,如模拟沙盘、仿真等,让学生了解和参与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

(4)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参加以顶岗为主的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和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应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基于实习效果及学生兴趣等方面考虑,生产实习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我校主要采取集中方式,由教师加强过程控制。

(5)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我校IE专业课程设计通常采用集中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指定一组课题,内容主要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分别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训活动。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IE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有课程完成后,采取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推荐课题及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寻找课题三种形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实践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就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我校在参考著名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IE实验室+现代IE实验室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将基础IE实验平台与现代IE实验平台有机融合在一套实验平台中。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作为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综合实验室中教学实验的设置,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单项实验,而应根据IE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一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覆盖多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实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体系,它能够提供验证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相关技术的环境,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场所和开发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条件。在模拟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的建设思想下,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是:在实验室里建立一个微型工厂(Mini-factory),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主要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研究、时间分析与作业研究、人因工程实验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验与研究等,以加强学生对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要求:实验体系模块化、可扩展性、可重构。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微型工厂基本配置规划为一套功能设备较为完备的模块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包括:环形可扩展生产流水线,微型化、教学型的生产设备(至少一台立式,一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一台教学型工业机器人,一套RGV系统,微型化立体仓库、相关控制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需要,适当添加工业摄像机、电子看板及其他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设备。微型工厂化配置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也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进行实验室规划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到院、系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实验资源共享问题,以避免重复性建设。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投入实验教学的是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仓储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同时与机械工程学科资源共享,提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等课程。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8)

在现代大学教育管理体系中,实验室的管理就是要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有利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状态[1]。规范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工低效、交叉管理等造成的延时以及不规范的流程和方法带来的过程消耗,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因规划不足和预期评估不足带来的无效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设计和构建合理的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的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室人员都开始对这一问题做出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1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

1.1多头管理,多方需求,多方使用,多面功能

高校实验室从最初的前苏联模式校-院-专业-实验室四级管理模式[2]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建设的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规律的需求演变为现在普遍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的集中式模式。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扩大化,交叉学科的增加,交叉领域的深入发展,高校实验室承担的职责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复杂,从单一的教学科研辅助逐渐发展为兼具独立的教学科研功能和成为创新实践的重要基地。因此,无论从使用对象还是由需求决定的服务功能上呈现多面化,也因此决定了责任管理上的非单一性和使用对象的复杂化,管理上涉及国有资产处、教务处、专业院系、实验教学中心等,使用对象涉及各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教师、科研教师、学生社团、科研团队,甚至还有社会考试人员,这种错综复杂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决定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只有采用规范的工程化流程和成熟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共同协调和管理好高校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的工作和投入最大效能的发挥作用。

1.2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轻绩效,重应对轻规划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3]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后,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无论从经费投入、体制模式、精尖设备还是实验人员人才引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重技术管理轻经济管理的情况,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低,人才培养效益发挥不充分[4]。我们在近十年的实验室工作中也发现无论从仪器设备的采购、实验课程的设计、还是服务功能的规划上普遍存在着绩效评估不足、忙于应对而不是从容规划,在文献[5]中也提到实验室工作中常常无法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评价的导向结果与预定目标的初衷存在差距。

1.3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不足,发展不足,管理不足

高校实验室长期以来从观念上、体制上、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考核机制的偏差和待遇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然而,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学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6],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不足一定会影响到教学科研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应用科学和实践能力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不足制约着高校科研能力向实践能力和生产力转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高校实验室功能多样化、管理复杂化、规划的前瞻性和完备性等问题的合理解决都要求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积极思考兼具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实验技术队伍来支持。

2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

软件工程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达到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7]。这门科学融合了多种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解决多方参与、多方协作、实现多种功能以及控制规模增长带来的风险,保障管理活动朝着预期的结果发展。借鉴软件工程的思想与方法,我们提出一种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期望能促进目前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所面临问题的有效解决。

2.1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体系

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设计它包含三个系统:对象、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和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对象包括管理部门和各类各级实验室,随着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对象也将逐渐庞大和复杂化;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工程化的、规范的、责任清晰的管理过程,它服务于对象但是要使用信息系统的支撑;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的专用于高校实验室的数据系统,其中模板库是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成熟的数据和经验的总结,借鉴了软件工程中的复用概念建立起来的专属于实验室工作的复用形式。

2.2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

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是借鉴软件工程方法中的项目管理思想和软件开发过程而设计的,这个绩效管理过程包含六个部分,分别是教研需求、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绩效考核和管理维护。因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有效服务于教研,因此,教研需求的说明直接决定了建设的规划和最终服务的效果,提交规范的,详细的需求文档是第一部分的规范化的结果。可行性研究是由专家组和实验组共同进行讨论研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这就是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的人员的合作,在这个部分两组专家人员需要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来控制好建设的可行性,包含需求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了专业发展的前沿性,规划的前瞻性,以及建设场所和经费的投入是否可满足,风险是否可控等。规划设计部分由可行性研究的结果交由设计组、实验组领域的人员再做详细设计,模板库是从高校实验室模板库中抽取成熟的建设模板,这些模板中提供电路设计、占位面积、通风设计、废弃物的处理设计、能耗数据以及效能比等,使得实验室的设计建设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复用和改进的基础。建设实施部分由实验组、设计组和施工组三个领域人员共同合作,规划设计部分的结果和图纸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实施,实施过程由三个领域的人员协作跟踪,有效的保证了实施的质量。绩效考核部分将根据投入使用后的周期使用数据,按照绩效指标进行周期性的考核,将从效能角度和服务角度来进行考核,既要保证功能上满足教研需求,又要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管理维护部分是在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对实验室的更新、维护,有了前期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管理维护工作量将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根据需求的微调来做好相应的改善。这个规范的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将使得目前实验室建设中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每一部分的参与者,责任人和提交结果具体明晰,有效的控制了建设中由于无规划、无前瞻性带来的无效投入。

2.3建立高校实验室复用模板

我国高校的许多专业和基础课程设置是相近或者相同的,每个学校在根据这些实验课程要求所建立的实验室结构、配置等也相差无几,但是这样一个重复率极高的建设,在建设中和使用中的宝贵数据和经验却没有很好的得到保存和复用,每个学校自己在建立这些实验室的时候几乎又完全是从零起步,没有有效的能耗、布局、规划等经验数据可以借鉴,而软件工程中已经提出了“复用”的概念和成熟地建立了各种“复用”形式,我们借鉴这种“复用”的方法,可以构建高校实验室模板库,如:“仿真实验室模板”“计算机实验室模板”“电工电路实验室模板”等,逐渐建立起便于复用的、成熟的、有性能数据、绩效数据支撑的实验室模板库。

3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绩效还是一种粗放式的评价方法,管理、评价和激励上的“滞后”已成为严重制约实验室综合效益发挥的“瓶颈”[8],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实验室,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摒弃固有的粗放型、经验型管理[9],在实验室绩效评价方面,许多实验室工作者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经验的分享。文献[10]中提出了构建实验室数据仓库的信息系统方法,文献[11]中提出了基于共享机制下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12]提出了评估指标量化管理的模式,这些绩效评价方法都对促进实验室效能的量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借鉴这些绩效评价方法中结合了软件工程中用户体验的思想,在实验室绩效管理体系中分别从效能角度和服务角度两个方面来设计绩效评价。

3.1从效能角度

总体上我们采用记分、权值的方法对实验室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开放共享管理、安全管理、对外服务、科研产出、大创项目等做评分和加权分值,这些方法许多实验室工作者做出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但是我们从软件工程经济学角度,将会对周期性效能比和能耗比做一个评分,这些数据又要返回指导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并作为经验形成模板数据。

3.2从服务角度

从服务的角度提出对实验室绩效的考核,实验室的绩效关注点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做绩效考核:(1)周期性(一般一学年为一周期)对实验室的功能需求满足度进行评分。通过这一个考核指标有效保证了建设结果和预期目标的不偏离,同时将指导规划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兼顾性。(2)服务对象的感受性数据做统计评分。这一考核指标将促进建设过程的人文关注,包括对实验室的环境建设、布局的合理性、服务的及时处理和改善等都能做出积极的指导,对实验室的后期管理维护也能提供有力的依据。

4结语

通过对高校实验室的现状和特点做出分析,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学解决交叉多面、规模增大问题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过程,以期采用工程化的规范过程,可复用的数据、经验,需求和最终目标的满足度等方法有效地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效能最大化。以后关于如何制定规范的文档,过程责任认定和估算模型等工作我们还将进一步的做出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骥平,张惠芹,周俊.高校实验室管理效能体系的设计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32):1-3.

[2]孙晓鲲.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28):334-338.

[3]李霞.高水平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31):242-245.

[4]常永华.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平台绩效模糊综合模型与案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1):120-122.

[5]朱卫国.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2):82-83.

[6]许安国,赵艳娥,张家栋.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31):6-8.

[7]青润.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王莉.论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4(23):132-135.

[9]徐洪民.加强资产信息管理,提高资源配置科学决策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6):109-113.

[10]李成,范晓蓉.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系统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29):166-169.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9)

1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模式正不断被打破,计算机实验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计算机实验室评估作为推动和保障手段,其意义体现自然重大。

1)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

实验室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长期隶属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也多为验证理论而设,实验室在管理上隶属专业教研室,管理和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环境较差,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实验室之间相互隔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实验室体制与管理要求,指导学校建立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学科间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既保证学校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联系,又强调实验课的相对独立,计算机实验室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对相近公共实验室的进行集中合并管理,对专业实验室在统一指导下进行功能拓展,使实验室资源和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2)加强了实验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实验教学课时量的增加,实验教学评价权重的提高,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驾齐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机制。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强调要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队伍,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有培训计划和执行情况记录、总结,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与理论老师同等的地位和竞争机会,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4]。通过评估,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政府和高校自身对实验室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了,许多高校新上和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

3)有利于多培养实践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评估促使各专业教研室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联系, 并积极深化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的改革。通过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被打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得到加强,完全改变了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评估促使实验室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的设备与环境,为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高校大多数计算机实验室不断加大开放使用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空间。

2 实验室评估与计算机教学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1)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系统运行,管理先行。实验教学涉及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良好的运行和实验教学管理各环节的顺畅,必须建立将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教学条件保障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和保障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线,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各个环节,逐项建设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施行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目前各高校较普遍的做法。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要根据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室教学实际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好实验室管理责任,特别是实验中心和各分实验室主任的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评估特别是实验室日常检查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有序执行。

2)实验教学基础投入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使计算机教学对实验室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教学投入,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验室投入机制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满足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规划还受制于学科与课程总体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目前实验室建设还需要与教学规划相适应,在建设进度上需要学校与院系有计划地推动。在设备资金投入上,应坚持以学校为主、院系共同努力,使得学校主要计算机设备资金的投入保障与院系补充部分相结合,既保证了主渠道的畅通又调动了院系加强计算机教学条件建设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基本组织

计算机实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从实验课程体系看,就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同步延伸,对教学计划原有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重组实验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方面的比例,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现出研究性、设计性、训练性、综合性不同实验层次。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约为15-30%,使得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作业、操作等评价考核,没有完全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即使计算机专业课程实现上机考试,仍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操作考核为辅,是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的重要原因。

4)实验评估体系完善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层次和实验教学特点,除国家和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在遵循国家部委制定的统一评估标准下,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日常自我评估评价的指导,将实验室评估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指导体系。为此,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以提高实验室效益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努力的目标,重点加强对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

3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措施

实验室评估要素较多,作为教学水平评估验收和等级划分评价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实验室评估,自然规定得十分详细,规范,在这里主要探讨实验室如何加强日常评估并优化评估方案的相关措施。

3.1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原则

首先确立正确的评估导向,要从本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实验室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重点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室效益,而不单纯强调实验室设施的重要。其次要重点选取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中观察与评价的参考指标,如实验室条件保障、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室特色办学等。再就是注意不同层次实验室的可比性,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如部级、省级和校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一般实验室等的不同标准要求,科学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等级差异。第四就是将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揭示目标建设内涵,反映实验室具体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

3.2 科学制定实验室评估的体系

重点选取以下四个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估项:

1)实验室条件:反映实验室条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使用面积、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技术人员构成、实验室可持续投入资金和经费使用等。仪器设备和使用面积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定量评价反映在其构成数量上,定性评价反映在其使用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保证实验开出质量的基本指标。实验室环境则在保证基本的水、电、气供应下,保障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安全措施,这是让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一个良好安全环境的外在保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从实验室主任的选聘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学历、年龄、专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要配备专职队伍,制定详细的分工和职责规定,要有对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持续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不仅要考察实验室本身日常管理的执行情况,还要深入考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管理情况,如对实验教学中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实验教材、实验项目、实验考试、实验报告等指标的考察,其中要重点考察实验过程的组织(每组实验人数安排规定、仪器设备的分配等)和实验项目(特别是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构成比例),同时应该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指标来评价。

3)实验室效益:计算机实验室实践教学功能决定了实验室要以出成果、出人才为要义,实验室效益评估应占较大比重。实验室效益主要是实验教学效益与科研效益,这两类效益要建立在实验室综合效益之上,实验室综合效益包含评价实验室综合年使用率、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面积利用率、实验室人均负荷量等二级指标,通过定量测评,反映出实验室管理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主观努力程度,在综合效益较高或提升明显的实验室中,评价其教学与科研效果更有意义。实验室效益评估重要的是确定好其评价权重,基础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效益权重相应高一些,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科研效益权重可略高一些。

4)实验室特色:为鼓励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学与课程建设、实验室技术、实验室科研成果等方面设立特色评估内容,可以鼓励实验室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建设应突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改建和扩建,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完成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平台应用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接轨。

3.3 采用真实有效的评估方法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10)

按照环境类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需要很大的投入,仅靠环境科学与工程院系来独立建设是难以完成的。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而单独建设所有需要的实验室,将因课时的有限性而使实验室在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设置在综合性大学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除专业性很强的一些实验室需要单独建设外,其他实践性教学都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基础教学条件好、科研力量强、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利用己有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条件和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条件,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高效运转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性教学体系。其建设目标是实现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学科基础课实践教学合作化,专业课实践教学规范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化。

一、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是指全校各个学科专业都开设的课程,或者是指学校大多数专业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公共课程主要有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体育、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当然,这些课程中有的不需要实验室,有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室,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外语听力实验室、程序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实验室、体育器材和实验场地等。对于公共课所对应的实验室和实验条件,如果各个学科专业都分别建设,一则没有必要,二则难以建设好,还会因重复性建设造成浪费。就拿计算机实习机房建设而言,各学科分散的建设将无疑造成重复建设,既不能形成适应教学的规模,又达不到科技发展所要求的水平,还会造成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管理混乱。因此,公共课实验室不宜在各院系建设,应在全校层面上建设。

公共课教学实验室具有普适性、更换快的特点,它的建设形式和内容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建设水平要与科技发展同步。公共课实验室的功能覆盖面很宽,技术装备要求高,经费投入量大。要充分发挥公共课实验室应有的作用,高效运行且便于维护,必须由学校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对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开放。对公共课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应集中财力,形成规模效应,建立现代化程度高的公共课实验室,从而满足全校公共课的实验要求,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保证质量。显而易见,实施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是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优化教学、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基础课实践教学合作化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既有理科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有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并且有课间实验实习的课程较多,要求有相应的实验室作为教学的支撑。如大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检测化学、化学工艺学、电工电子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CAD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概论等。要建设满足这些课程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室,不仅需要很大的实验室空间,而且要有相应的数量众多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显然,这么多的实验室,全部由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来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计划呈阶段性使用实验室的规律,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时多则36~54学时,少则仅有8~12学时,由此导致实验室空闲时间较多,甚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际上,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基础学科实力强的特点,本身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实验提供了良好条件,如物理学的三大力学实验室、化学学科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检测化学等实验室;力学专业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实验室。因此,要利用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拥有仪器设备齐全、技术水平配置高的实验室条件,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已有实验室适当进行合作性建设,同时,合理有效地安排好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利用计划,从而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

另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制图、CAD基础课程属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其实验室应联合学校内所有开设此类课程的专业,如力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在学校教务处和实验室管理处的直接参与协调下,统一建设该类基础课的实验室,真正实现学科基础课实习的合作化。

三、专业课实践教学规范化

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环境要素的监测分析,如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监测分析、室内外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监测分析、噪声监测等等;二是生产工艺流程类,如污水处理工艺、大气除尘工艺、固废处理处置等工艺流程;三是性状识别和图件制作类,如污染物的种类和存在状态、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环境现状图件的绘制、环境工程设计图件的绘制等。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既要考虑理工相兼的特性,又要考虑专业规范。尤其是环境要素监测类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我国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分析监测技术规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建成适应环境科学发展的标准化实验室,才能使学生受到符合技术规范的环境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对生产工艺流程类的实验教学,应以模型化为主建设污染治理实验室。因为污水处理、大气除尘、固废处理处置都是企业行为,处理设备或装置规模庞大,在学校不可能建设此类实验室。而相对适宜的是建设污染治理模型实验室,就可以进行“三废”治理实践教学,再辅以参观污水处理厂、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和垃圾填埋场等实践教学,就能够保证环境类专业课教学的质量。

污染治理教学课间实习模型化具有“方便经济、直观生动、整体全面、安全省时”等优点,厂区实习又具有“建筑宏大、现实真切、实效显著”的特点。可见,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污染治理教学实验室建设实现模型化、规范化非常必要,也非常现实。

对性状识别实践性教学,可利用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各种标本和薄片进行教学,如土壤、植物、动物、岩石、矿物等标本及薄片。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只需要购置一些专用的仪器设备即可,如生物显微镜,微生物培养、驯化和利用装置等。图件制作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图、环境产品开发设计图、环境功能(分区)图、环境规划图等,另外还包括对各种专业用图件的识别和判读。目前,绝大部分图件的制作和判读均己实现了计算机数字化。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满足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人才的需要,就应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环境图件制作专业实验室。

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化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不仅要充分地利用校内实验室条件,而且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保护环境的能力。校外环境专业实践性教学有认识性实习、课间参观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四个环节。除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范围比较广、受地域限制小外,其他三个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学时都由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基本确定。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要按照专业教学要求,预先优选实习地点和路线,确定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并编写实习指导书。即: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环境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适合环境实践性教学,能够满足教学计划要求,选择可观测的环境现象多,或者“三废”治理技术方法全,或者工艺流程技术先进,或者环境管理水平高的地区或部门。其次要考虑食、住、行方便,距学校远近适中,教学费用低,教学效率高。再次要考虑稳定性较好,便于产、学、研相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多变的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三废”治理技术水平高的工厂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的地区,实施清洁生产或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单位等,都是可供建设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对象。尤其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火力发电场、防沙治沙站、自然保护区等都是建设环境实习基地的首选地点。

环境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的规模应以一次性接待30~60名学生实习为宜,因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使用往往是一年一次,每次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如果实习基地规模太小,则不能容纳一个班级,造成实习不能按计划时段和计划学时进行。如果规模太大,则会増加投入,有可能造成浪费,在管理上带来不便。

实习基地一般都依托在稳定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建设,按照实习内容和相关条件,可建设有食、宿条件的实习基地,也可建设无食、宿条件的实习基地,一般要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事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显著位置挂上实习基地的标牌,以示合作培养环境保护人才关系的确立。由于实习基地仅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启用,其余时间都挪作他用,因此可以不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委托挂靠单位管理。实习基地应实行学校和挂靠单位共建、共用,互惠互利。

五、结论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篇(11)

引 言:对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准确以及公正。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内部的环境、设备、材料等都会对检测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因此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的主要工具,其质量和精确度的高低对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当前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于仪器、原料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设备只重视使用,忽略保养,对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等,都是当前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质量检测工作能准确、公正。

一、实验室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对设备的使用,轻视对设备的管理。长期以来,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的重视程度都要高于对设备的维护程度。比如各种实验设备的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对设备的管理也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和定位。近年来,政府对于各种质量的监控力度不断加强,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强,但是对于相关制度的建设却是不够完善的。很多实验设备的管理过程相对比较落后,比如还是还是采用传统的账簿方式进行管理,与检测实验室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只要实验室设备能够保证使用就很少关注对其管理,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会立即找到设备维修处进行维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少对其进行管理。使得设备的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局面。

(2)对实验室设备的故障预防不够重视。当前很多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也是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多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管理和故障的预防,而且对设备的使用也没有践行相应的预防理念,使得很多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不到位,在工作中容易导致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比如在使用分析质谱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断电,就很有可能导致分子涡轮泵的损坏,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检测工作。

(3)对各种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力度不够。在实验室的检测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实验设备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应该被当做一件日常的工作来对待,但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往往做得不到位,往往是重视对设备的使用,忽视了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有的时候甚至为了应付检查,会填补相关的维修记录,使得很多设备在长期高负荷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对各种检测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些小问题不及时处理,会积累成为设备的大问题。最终导致各种实验设备性能的降低。

(4)对管理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一定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体系,在很多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虽然有各种相应的规范和文件,但是具体的责任落实还是不到位,不能使得人和设备的管理进行对应,尤其是对于一些多人操作一台实验设备的情况,更是不利于设备管理责任的落实。而有的实验室管理中虽然对各种设备的管理指定了人,但是实际的管理中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实验设备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二、如何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观念的改变。实验室设备是进行各种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公正性,必须要加强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意识。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的力度,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对实验室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其次,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规范化,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对于各种设备的采购,无论是配置、采购还是保养管理,点都要做到合理。在管理中要加强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检测实验室中各种设备和技术的综合利用率。检测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要带头对实验室以及各种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各种工作进行相应的细化,确保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2)加强对各种实验室设备故障的预防。在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中,要加强对各种故障的预防,以“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方针和原则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进行故障的预防过程中,要实行定期的维修,按照相应的计划进行维修工作,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对设备的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实验室设备的故障预防,一种是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一种是进行改善性的维修,两种方式都需要定期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性能状况进行评估检查,保障各种设备能够有效地使用。

(3)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并且按照规定执行相应的几乎。如各种检测仪器的检查计划、维护和保养的计划、校准计划等。各个计划都是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规章文件,检测中心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制定,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加强监督作用,促进各个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对各种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明确实验设备管理的责任。在实验设备管理中,管理责任不够清晰,是一个实验严峻的现实问题。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使得实验设备的管理往往也不能实现相应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规范体系,在日常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三、结语

实验室设备对于实验检测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地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检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