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09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重要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力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更加繁荣,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农业仍然薄弱。农业基础弱,难以支撑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使得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可持续发展。

1.2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位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我国农业的自身特点与实际,认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构建新的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各项涉农制度,使资源配置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

2.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2.1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近年来,很多国内经济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来评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获得的,是不可持续的,提出放弃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采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的增长模式。

2.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2.2.1体制性约束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一定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主要体现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体制性缺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作为一种以单个农户为单元的农业组织形式,适合了我国特定时期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以及劳动监督成本高等特点。但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改革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体制性缺陷也慢慢得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形式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组织形式,从性质上看是自然经济与手工生产或半手工生产的产物,与社会化大生产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制约了农业分工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2.2资本约束

资本约束主要分为物力和人力资本约束。物力资本约束的主要表现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严重短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剪刀差政策,使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严重。农业是收益率低的弱质产业,自身资本积累有限。

3.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

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3.1欧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欧盟农业经

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通过制定相关的农业扶持政策,保证欧盟内部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而保证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第二,通过制定相关农业法律法规,起到引导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推广绿色食品;第三,通过政府的引导,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面对欧盟国家内部日益严重的农产品过剩和对农业的财政开支负担过重的局面,欧盟在2000年开始实施的“2000农业议程”中,提出建立新欧洲农业模式的设想。具体实施措施是:第一,面对着世界农产品市场,要逐步的减少保护性的市场价格补贴和农产凭出口补贴,以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第二,注重农业产业的选择,以对农业选择性产业的财政支持来替代农产品价格支持,重点支持农田休耕、农业生态、环境绿化等;第三,全面制定鼓励乡村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而促进欧盟农村各种产业的全面发展,扩大欧盟农村的就业,缓解欧盟国家的就业压力。

3.2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美国农业经济是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完善的系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因此,也就形成了现今美国现代化的农业。

4.我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4.1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和目标

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第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第二,应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劳动密集农业与资本的结合。第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一是充分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二是不断提高农业增长中所占的科技含量;三是稳定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四是形成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以促进良性循环;五是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济。

4.2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4.2.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突破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可采取扩大政府的投入和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目前都具备可行性。第一,我国的财政已具备这个能力第二,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已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时候。因此,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4.2.2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突破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方式让农民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2)

虽然我国的农业相比较于以前已经有较大进步,然而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兼之我国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打牢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1.这是由我国的现有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人口大国,社会的稳定必须立足于稳定发展的农业经济。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要想继续保持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提升的空g非常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强化农业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所在。

3.是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国际市场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的经济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国处于这一大环境中,必须不断加强经济的发展,以此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农业经济是经济体系的基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1.加快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硬环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改善基本生产条件,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各类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整治各类环境污染,严格控制“三废”排放量与处理。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加强基层设施的投入,提高生产技术含量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落后的生产工具和“原生态”的操作办法,政府应该从高新技术的投入中拿出一部资金投入到农业之中,特别是对边远山区,从生产工具到生产技术的引用,使农民真正地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意义所在。我国的某些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与我国是农业大国十分不相匹配。所以政府现在提倡大学生做“村官”也体现了这一点,还应继续深入地挖掘这一闪亮点。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劳动比过去轻松多了,收入比过去丰厚多了,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

3、加强劳动技术的培训工作,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迅速发展,制造建筑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也在飞快地发展,但第一产业却一直滞后于国家经济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地引导农业向“集约型”农业发展,把农业的着眼点放在推广规模经济、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技术的创新与引用,鼓励人才及大中专毕业生热爱家乡、建设自己的家园活动,激励人才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使农业经济真正地实现现代化。

4、政府加大投资与补助,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国的国情,也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原则。农业也一样,我国是农业的大国,这是事实,我们就应该从这个事实出发,发展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国家应在绿色无公害产品方面加大投资,从其基地到其生产、再到出口销售形成一条龙式规模企业,让世界从新认识中国。另一方面也大力地加大对农民风险的补偿力度,鼓励农民学科学、学技术,放心地去实践与探索。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3)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农业经济是循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所谓循环农业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三、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干旱性突出,全国约2/3以上的农业生产需要灌溉。因而,农业灌溉用水比例一直保持在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超额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土地沙化、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据统计,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约有一半以上的水资源被浪费。因此,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的好处,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未经处理的畜禽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养殖场会产生大量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的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新型经营机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就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组织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辐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

4.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9年中国耕地的总数是18.26亿亩,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警戒。国土资源部2001~2008年耕地面积数据显示,8年间,中国耕地减少1.25亿亩。如果不加以控制,按照每年平均减少的数字,2年就会突破红线。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的国情。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仍然以人畜力为主;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经营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缺乏规模经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1.出台政策,加强指导。

首先,推进循环农业立法进程,出台有关限制性法规和补偿性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农民、企业和政府在推进循环农业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和技术补贴机制为切入点,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和公众行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其次,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法规体系,构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物业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发挥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而且有利于转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式,对推进农村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培育和壮大农村环保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技术创新,提升能力。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开发,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在科技与政府、农户间搭起一座桥梁,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试验基地和转化基地,为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和创新提供切入点,也为整个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生示范作用。其次,要促进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支持与开发、农业服务等几大部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改变每户农民"小而全"的耕作方式。

3.积极培育循环农业经济载体。

要像建设工业园区一样搞好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一是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项目集中到园区中来,形成特色和绿色产业带,实现有害污染物质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加强园区设施与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生产;三是注重农产品良种、良法配套,完善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综合生产技术体系。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重要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力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更加繁荣,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农业仍然薄弱。农业基础弱,难以支撑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使得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可持续发展。

1.2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位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我国农业的自身特点与实际,认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构建新的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各项涉农制度,使资源配置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

2.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2.1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近年来,很多国内经济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来评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获得的,是不可持续的,提出放弃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采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的增长模式。

2.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2.2.1体制性约束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一定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主要体现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体制性缺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作为一种以单个农户为单元的农业组织形式,适合了我国特定时期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以及劳动监督成本高等特点。但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改革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体制性缺陷也慢慢得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形式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组织形式,从性质上看是自然经济与手工生产或半手工生产的产物,与社会化大生产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制约了农业分工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2.2资本约束

资本约束主要分为物力和人力资本约束。物力资本约束的主要表现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严重短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剪刀差政策,使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严重。农业是收益率低的弱质产业,自身资本积累有限。

3.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

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3.1欧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欧盟农业经

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通过制定相关的农业扶持政策,保证欧盟内部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而保证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第二,通过制定相关农业法律法规,起到引导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推广绿色食品;第三,通过政府的引导,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面对欧盟国家内部日益严重的农产品过剩和对农业的财政开支负担过重的局面,欧盟在2000年开始实施的“2000农业议程”中,提出建立新欧洲农业模式的设想。具体实施措施是:第一,面对着世界农产品市场,要逐步的减少保护性的市场价格补贴和农产凭出口补贴,以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第二,注重农业产业的选择,以对农业选择性产业的财政支持来替代农产品价格支持,重点支持农田休耕、农业生态、环境绿化等;第三,全面制定鼓励乡村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而促进欧盟农村各种产业的全面发展,扩大欧盟农村的就业,缓解欧盟国家的就业压力。

3.2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美国农业经济是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完善的系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因此,也就形成了现今美国现代化的农业。

4.我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4.1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和目标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第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第二,应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劳动密集农业与资本的结合。第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一是充分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二是不断提高农业增长中所占的科技含量;三是稳定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四是形成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以促进良性循环;五是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济。

4.2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4.2.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突破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可采取扩大政府的投入和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目前都具备可行性。第一,我国的财政已具备这个能力第二,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已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时候。因此,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4.2.2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突破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方式让农民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5)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01-1

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 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它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 我国江苏、上海、福建等省市都在探索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各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 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 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各地区特色的低碳农业新路子。尽管我国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低碳农业方面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在低碳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低碳农业是最近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这种低碳农业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运而生的,对于我国环境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第一,观念尚未建立。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对于低碳农业缺乏必要的认知,对于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意义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农民认为低碳农业离自己很遥远,而往往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这就直接导致低碳农业发展不完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第二,缺乏政策和法规支持。低碳农业在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中还是很新颖,我国在低碳农业政策和法规制定上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这使得低碳农业的发展缺乏政策和法规的约束,也就不能够形成基本的政策激励以及保障机制。第三,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基础上的,低碳农业对于科学技术的要求极高,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来看,我国在低碳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着科学技术缺乏的问题,导致低碳农业发展阻碍重重,使得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地施展。

2 低碳农业发展策略探析

为了进一步做好低碳农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思想认识。为此,国家农业部门以及农村地区首先应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宣传车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农民对于低碳农业的认知,让农民深刻的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于农民的思想培训,让他们对于低碳农业的含义、目标、意义、机制以及政策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其次,完善政策法规, 确立激励机制。国家农业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低碳农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体系,对于发展低碳农业中的各种经济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研发力度,建立相应的低碳农业研发机构,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人力、物力支持,从而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顺利开展。再次,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环节,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低碳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循环农业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低碳农业发展成本,提高低碳农业的环境以及生态效益。最后,完善后续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低碳农业对于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极高,为此,国家应该把社会化服务纳入到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做好对于低碳农业的后续发展工作。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低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以及机制构建,针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各个重点环节,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 总结

发展低碳农业并不是在玩弄时尚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增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中国正在走出一条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 这将是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目前各地低碳农业从整体上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要有持续的科技扶持以及加大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最终形成带动农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低碳农业在全国的普及与推广。国家农业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创新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在低碳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徐晓琳.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6)

当前,海西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全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经历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变化。一是全州农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农牧区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全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饱和时期。二是全州农牧区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牧区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牧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牧区向城镇集聚。三是全州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农牧业收入仍是农牧民收入的基础,但是收入增长的来源逐渐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农牧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牧业转向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并重。目前,全州农牧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达44%;工资性收入比重为24%,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四是全州农牧区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五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农牧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海西州农牧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六是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更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二) “十一五”时期海西州老“三农”问题向新“三农”问题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如“三农”问题,老“三农”问题解决了,不等于说“三农”没问题了,只要“三农”存在,就会有“三农”问题,只是其矛盾在新的层次上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所谓新“三农”问题。

1.“十一五”时期海西州老“三农”问题的逐渐隐退。老“三农”问题,就是人们以前常说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民是苦,大多数农民吃不饱肚子;农村是真穷,房子破旧,村子“脏乱差”;农业是危险,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基础设施破败,土地产出率很低。1978年开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老“三农”问题渐渐地得以解决。其主要标志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8元增长到2008年的3725元,增长了40多倍(按现价比较)。收入提高后,农村的新房多了,农用机械和家用电器也多了。当然这只能说是“大体解决”,因为直到2006年之前,农民的各种负担依然很重。但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取消了农业税费,彻底免除了农民的各种负担,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不再会“返贫”。这标志着中国的“三农”问题发生了质变,即老“三农”问题解决了,其从主要矛盾的位置上隐退下来了。

2.“十一五”时期海西州新“三农”问题的出现。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但新“三农”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农业增长潜力提高难度大,农民相对收入提高难度大,新农村建设难度大又出现了。首先是农业增长潜力提高难度大。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是各国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是客观现实。但是转移出多少人、以什么样的方式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如何同步发展等,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果较好的标准应当是农民收入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形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用这个标准来看,在我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三农”问题并没有同步处理得很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即出现了新“三农”问题。由于新“三农”问题的出现,给人的感觉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达到了拐点。蔡(2007)在《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说,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国务院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说,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向外转移,并且转移的势头仍在加强,2007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增加530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其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占84.5%。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要求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远没有达到拐点。但由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同步形成,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的转移,确已呈现出了“拐点”的迹象。其次是农民的相对收入提高难度大。农民相对收入主要是指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小康标准而言的收入。农民的相对收入较低,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增长较快,海西州2008年已达到3725元;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则低了很多。海西州20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22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3倍,远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为3.33倍)由于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断扩大的,要使这一趋势发生逆转,难度很大。

3.“十一五”时期海西州新“三农”问题出现的背景及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指令性计划经济顺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4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根据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观点,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也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这些表明我国确实迈入了一个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正是新“三农”问题出现的经济社会背景。拉尼斯和费景汉所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大规模地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仍然处于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的制度性工资的阶段,而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却表现出“拐点”的特征,这与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奇怪,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随着2亿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农业部门的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其产品的质量上、数量上、成本上和经营规模等方面,都不断地与市场需要产生着矛盾,制约着完全商业化的农场经营方式的发展。这正是新“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有个片面的类比,就是认为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都是家庭生产方式,它们的农业也完全商业化了,我们的家庭经营方式也应当没有问题。其实不然。从经营上看,这里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它们的家庭经营规模一般是我们的三倍左右;二是它们是完全商业化的农场经营。1978年开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生存层次上的问题。1984年前后出现的“卖粮难”现象,实际上是“三农”进入新的发展层次的信号。这一层次的发展,不仅包含着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增加和提高,而且还要求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主要表现就是不同形式的“商业化”农场经营方式的大发展。这种经营方式虽然在我国已经出现,但只是它的规模并没有跟得上支撑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规模,从而导致了新“三农”问题的出现。

(三)“十二五”时期全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三农”倾斜,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中央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实施并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大对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的资金投入和良种工程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农牧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牧区金融改革等正在逐步推进。保护农牧民权益问题得到重视,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失地、少地农牧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正在积极研究解决。

2.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牧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三农”问题放在了整个国民经济中考虑,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绘制了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今后农牧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海西州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产业和城乡关系也逐步转变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为海西州农牧业参与国内竞争,提升农牧业整体水平提供了可能。一是促使海西州加大对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发展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不断交融和合作,有利于海西州吸纳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三是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地区转移,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牧业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4.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为海西农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牧区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将会加快流动和集中优化,这就为农牧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海西州将来发展外向型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为海西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发展的战略举措,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做出的科学决策。这一战略思想突破了过去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就农牧区论农牧区的旧思维束缚,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农牧业发展与农牧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整个社会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千万农牧民参与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福祉。

6.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海西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挖掘。“十一五”时期,全州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牧业生产布局优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普遍受到重视,农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这些成效为海西州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拓宽农牧业内部增收空间创造了条件。目前,海西州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普遍存在不够充分、不尽合理的地方,造成现有土地的生产效率不高,中低产田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浇地中只有32%的耕地真正达到稳产高产,现有耕地的增产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若通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进耕作制度,实施科学种田,单产水平还会提高。牧区多为自然放牧,造成全州可利用草地的利用率只有65%-80%。“十二五”时期,以继续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契机,通过围栏封育、改良草场、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合理轮牧、人工种草等措施,将会有效恢复草地植被,全州草场单位产出率和平均利用率都会有所提高。

(四) “十二五”时期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牧业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小。海西州自然条件严酷,高寒干旱,作物生长季短,水热匹配性差,降水较多的地区热量严重不足,热量较好的地区旱灾严重。全州耕地面积仅50多万亩,占国土面积的0.63%,全州人均耕地不到2亩。各地适应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生长期只有120天左右,因此只能保证一年一茬农作物的生长。能够实施复种的地几乎为零。由于全州耕地多数是等次质低的土地,加之多年来耕作粗放,耕地的生产效率低。全州耕地亩均产值只有438元,粮食作物平均产量327公斤/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州草地总面积97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90万公顷。草场类型主要有:荒漠草原类(占60.56%)、荒漠类(约占23.38%)、草甸类(约占13.32%)、沼泽类(约占2.18%)等。年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842.1公斤。草原载畜量可达到295.61万只羊单位。但一、二等草地仅占10.42%。天然草地平均超载率达到64.04%,由于草场退化,致使草地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现每公顷草地载畜能力仅为1.15只羊单位,远低于美国的4.95只羊单位和新西兰的11.58只羊单位的载畜水平,同产出人均草场只有内蒙古、新疆的二分之一。虽有尚待开发的宜农土地30.3万公顷,按土壤、水文、地质、水源、肥力、灌溉条件等指标定级分类,其中Ⅰ类土地1.84万公顷,Ⅱ类土地9.74万公顷,Ⅲ类土地18.4万公顷。大部分受自然条件制约开发难度极大,且开发成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难以承受的。人口与资源矛盾尖锐,构成海西州农牧业发展的刚性制约。

2.投入不足,投入效益较差。由于历史的原因,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全州缺少大型骨干水利设施支撑农牧业生产,且以往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长期“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农牧区中小型水利设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草原畜牧业基本上是逐水草而牧,畜均占有围栏草场不到1亩、畜均占有人工草地仅0.06亩。耕地、草场产出率低,每百元种植业生产费用创造的产值仅在200元左右,百亩草场产值不到400元。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产量增加,农业投资效益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由于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生产条件恶劣,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才能达到农牧民增收的目标。近年来国家投入虽有所增加,尤其是州级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但距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差距仍然较大。

3.农牧业科技水平低,创新能力差。由于海西州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海西州难以借鉴内地的科技经验和移植实用技术。首先,海西州农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极少,且水平差、层次低;第二,海西州农牧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第三,农牧民素质差,接受农牧业高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低下。

4.生态环境恶化,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脆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海西州生态环境呈日趋恶化趋势。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4.88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已占到全州国土总面积的17.4%。草地退化严重,中度以上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处于生态结构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农牧区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十一五”时期,得益于各项政策扶持等客观因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牧民收入有所提高,但目前全州还有5万人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制约农牧民增收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按近年来城乡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十二五”时期海西州城乡收入比将扩大到4:1左右。2008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9.9%。

二、海西州“十二五”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应对措施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海西州作为青海省的经济大州,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经济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合理利用州域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我州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实行资本高投入、高产出与劳动高投入高产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模式。稳步发展枸杞等劳动密集型的特色产业,增强农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有机、绿色、无公害安全保健型有机食品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层次;积极推进养殖专业村、镇和日光节能大棚油桃、草莓等反季节水果生产专业村、家禽饲养专业村、蔬菜生产专业村等“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结构模式,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努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二是充分利用众多的高原资源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以“农家乐”、“牧家乐”等形式为主的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三产农业”。

三是强化农作制度创新,积极发展农作物混作、套种和农、林、牧之间立体种养及生态种养的高新农业技术模式,实现既能优化生态环境,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高效生态农业新格局。

(二)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州优质油菜、马铃薯、青稞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三)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州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3.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科研机构专业科研所、州农业、畜牧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州建立自己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或科技园区,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其技术含量,发挥其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是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建设。三是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7)

1.1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1.2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双重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巨大差别,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割裂了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农业和工业产品价格巨大剪刀差的存在,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束缚了农业经济发展。而农民通过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资金,又不能在城市形成应有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未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1.3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山、荒地、荒滩和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1.4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水平很高,而当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3加快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8)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生产环境,也给我国农业生产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目前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将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当前农业灌溉用水压力的同时,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下面我们就对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我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人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还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在过去几年里,大多数人们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是在片面上强调了农业用水的利用与开发,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这就使得我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灌溉用水压力日益加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农业经济长远的情况下,对其水资源的充分的利用,改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

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粮食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若想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人们必须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在国际市场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就导致我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限制。

自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以后,我国在农业发展战略上,提出了科教兴农的口号,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而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耕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粮食的生产量。但是在由于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农业经济发展也没有处于一个决定稳定的地位。而且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水,无论农田管理在怎么可科学,光照在怎么充足,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当前我们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开展节水工程。

2 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当前科学化管理主要表现。不过,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有着学科的管理思想以外,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将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提出相关的新要求,还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当前的发展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挑战,从而有效的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2.1 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2 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2.4 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

2.5 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有着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并且将水利工程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采用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相关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9)

二、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进入到新的世纪开始,种植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调整,在农产品的产量方面开始稳定的增长,已经和市场的需求变化逐步的适应。在农业以及畜牧业等经济发展方面也开始有着稳步的增长,从总体的发展形势上来看,我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势头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以及在总体的抗灾能力上不强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对农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投资因素是比较关键的,这对农业经济增长就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投资的过程中,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多变的发展环境下,市场化改革对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农业发展经济上的投资进行加强,就能将农业经济的增幅加以提升,在经济增长的效率层面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当前的投资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政府在信贷的方式下来进行的投资,所以只有能够对政府支农以及信贷的投资得到有效加强,对农民贷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能有助于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健康的发展。

再者,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还体现在出口因素层面。在这一因素方面,主要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是愈来愈大,通过出口能对我国的内部经济的增长可有效带动。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通过出口政策的科学实施,就必然会带动整个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有效的提升。我国在近些年的农产品出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动,杂农产品的出口国也相对比较的分散等。

另外,农业经济增长的消费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只要有消费就会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消费量方面也比较大,这就对农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在消费措施方面的科学化实施,就能保障农业经济的安全稳定的发展。注重对农业结构的科学化调整,以及将人们的生活得以有效提升,就要在农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快。

除此之外,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中,还有制度因素以及科学技术的因素。从制度的因素层面来说,主要就是科学化的制度能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而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说明模型扩展及优化策略实施

1.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说明模型扩展分析

从农业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和模型扩展方面来看,在诸多方面也需要进行强化。在其中的土地投入方面,主要是将农业土地使用量来进行生成土地投入指数的,这就要能够对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茶园等面积得以详细的考虑,要在土地投入层面得以充分的重视,注重模型的扩展。而在资本投入的模型扩展层面,可通过对可比价农业总产值减去增加值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劳动投入以及自然灾害和政策投入等模型扩展等层面要能充分重视。要能和实际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及良好的发展。

2.农业经济增长的优化策略实施

为能够保障我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的增长,就要能够在相关的措施实施上体现出科学化。笔者结合实际探究了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第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要能充分重视相关生产技术的开发推广。只有注重生产技术的有效优化和利用,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才能在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促进作用。这就要能够对农业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利用等得以充分重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能将当前的先进生产技术普及推广得以充分重视,对新的农业生产机械和技术的应用要能科学化,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第二,对农业经济增长措施的实施,要能在促进因素方面继续保持和优化。要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得以坚持和进一步的完善化,要对土地的承包期进行延长,要能在承包合同的管理层面进行有效强化,还要能注重对土地承包和其它的一些农地制度的创新发展。在农业的投入适度增长方面要能得以有效的保持,在这一方面就要能够对资金的来源渠道方面进行积极拓宽,对新资金来源的途径进行增加。

第三,加强对农业的技术进步,要能够从研究层面进行优化强化,并要能够注重政策上的扶持等。在进行农业科技的研究过程中,就要能够再者重点以及正确的方向上准确的把握,将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能得以有效的增加。还要能注重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将农业的科技体制要能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不仅如此,还要能够注重对教育产业的发展加大力度,要能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不断的提升。从这一层面就要在农村的基础教育层面进行强化,并要能从多种形式以及途径下对农村职业技术的教育工作进行加强,这些对农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10)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1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加快建设新农村,必然要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说,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首先需要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活动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是依靠农民劳动力实现生产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生产活动现代化发展,运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有效提高生产力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实现农业生产深加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性。同时,农业生产深加工,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内容的多样化,拓宽农业经济发展渠道。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适应经济多样化发展趋势,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促进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1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是农业经济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对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市场变化数据,明确农业市场变化趋势,对农民农业生产安排做出合理指导,促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符合时展趋势,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1.3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市场化是必然的,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是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市场中,利用市场法则实现优胜劣汰,进市场与农产品双向满足,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优质、快速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快速融入市场,既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来源,实现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一体化。

2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2.1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就农村居民而言,其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多是依靠外出务工、个体经营等方式,依靠农业生产的相对较少。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应当重视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呈现出了较大的劣势,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2.2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

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仍然是采用人工管理为主,例如,通过人工记录生产数据等,造成管理模式陈旧。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其覆盖范围也十分狭窄,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创新,管理效率不高,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然而由于受到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或其他等一些原因,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实际管理方式仍旧是以人工为主,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

22.3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其管理认识不足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到有效管理措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用的发挥,限制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措施

33.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措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改革完善的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农村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从而以此制定符合发展要求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其次,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重视提升农产品价值,通过完善制度管理,加快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促进农产品销量,打开市场,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2实现规模化农业管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

农村农业生产较为集中,当前在新农村农业经济建设中,很多农村已经实现了集体化生产。集体化生产便于整体的机械化操作,以及集中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加快集体化生产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管理有利于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民提供了更稳定的农产品销路,极大的促进其农业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提高规模化农业管理有效性,必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从技术角度给予农业经济管理最大的支持。例如,引进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从而为管理人员预测农产品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进行市场评估和科学指导,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3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环境等对农业经济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对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培养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首先需要加强现已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培训,加快其转变管理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管理理念,以及适应其发展的管理技能。其次,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尤其是信息系统管理人才,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管理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

4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下,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规模化农业管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篇(11)

1传统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1.1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是构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国农民群体在整体上接受的正式教育的机会有限,许多人在农业生产中都是凭借经验和靠天吃饭生存的。

1.2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不尽如人意,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使得留守地的农民多是老弱病残,这些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对应用新型农业技术具有很大的抵触心理,不愿意改变传统耕作的习惯。弃用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也无法保证稳定的农产品品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3农业产能无法释放的问题

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由于国家对发展城市工业的客观需要,农业与工业之间长期处于“剪刀差”的位置。这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政府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主张,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

2低碳理念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最早由英国提出。由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碳排放相对数量的控制和减少。低碳理念是对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正面回应。实现低碳经济,要求出台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做到经济发展的环境友好型。低碳经济是立足于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环保的经济形式,它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新的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低碳经济的理念有助于应用农业新科技、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产创新意识以及有效控制与减少环境污染排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健康性以及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3.1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从长远看,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参照低碳理念,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农民群众农业科技的培训和指导,更新低碳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通过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科技农业等方式,应用农业新科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稳定收入。

3.2加强低碳经济宣传和管理的力度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还很不到位。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大对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要培养一大批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农业致富的带头人,通过他们扩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低碳生产的管控力度,把低碳生产推广、落实到位,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3.3大力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促进低碳环保成本的内在化

发展低碳农业,就需要对低碳成本予以实际核算和内置化。发展低碳农业绝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必须出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措施,规范农业生产,做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环境成本不能只是一种政府公共产品,而应以低碳环保税等形式成本内在化,约束破坏环境行为。3.4加强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发展低碳农业,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要以调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出台制度化法律化的体系文件,以确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可靠机制体制保证。

结束语

低碳理念的普及必然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吹响新的号角。我们一定要发展低碳农业为依归,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