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10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1)

[DOI]10.13939/ki.zgsc.2015.40.056

1 产品概况

1.1 产品简介

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是一款代替人类专家感官评定,实现食品脆性客观、准确、快速的检测仪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分析人类感知食物脆性的过程,采用耦合仿生技术,实现对人类咀嚼系统、听觉系统的模拟,建立耦合仿生脆性测试系统,并进行脆性测试和比对,实现对食品脆性客观、准确、快速地检测。

1.2 主要技术

①仿生咀嚼装置的研制。获取人类咀嚼系统结构模型,设计改进,加工制作仿生咀嚼装置。通过在仿生牙齿下安放仿生牙周膜传感器,对测试过程中的力学信号进行采集;在仿生口腔内部安放声音传感器,对测试过程中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最后通过咀嚼模拟测试软件对获取力学信号与声音信号进行综合分析。②测试软件的设计。脆性采集分析系统是在仿牙周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调整电路、仿耳膜传感器、采集卡等硬件基础之上,根据咀嚼部件对食物样品的质地测试要求和数据分析的需要采用Visual C++语言进行设计的。本测试软件可完成样品的信号采集、图形分析、数据处理等任务。③脆性测试模型的建立。采用小波分析、傅里叶分析处理声音信号,采用曲线图形分析、归一化处理等方法分析处理力学信号,最后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分辨出声音和力信号的类型,构建食品脆性模型。

1.3 产品创新点

①采用耦合仿生技术,在压力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咀嚼系统与听觉系统耦合,建立耦合仿生脆性感知系统,使测试结果更加接近人类感官评定结果;②利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来模拟人体口腔的特殊环境,更接近人类的脆性评价机理;③基于耦合仿生的食品脆性测试仪响应时间短,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客观。

1.4 服务对象

①广泛用于膨化食品类如饼干、薯片等食品企业,还可用于酱腌类食品如榨菜企业,对其食品脆性进行实时、快速检测,帮助企业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判断产品质量的优劣。②本仪器已对饼干、薯片、榨菜三类食品进行实地调研测试,验证其科学合理性,实效性强,市场推广潜力大。③为相关食品研究所提供一种新型食品检测技术,有助于在食品脆性方面的研究。可运用于果蔬等农副产品的脆性分级与新产品的开发。④可辅助医学口腔研究,对婴幼儿口腔咀嚼磨牙矫正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产品研究发展史

目前,国外对食品脆性方面所做的研究比较透彻,脆性感官评价研究的人员主要有Booth,脆性仪器测定研究的人员主要有Bourne、Julian、Pauline P等。具体研究发展如下。

2.1 脆性机理研究

①戈振分析了食品脆性的力学、声学及组织结构特征,研究了水分等因素对食品脆性的影响。②于泓鹏等讨论了食品结构、水合和组成成分等参数对脆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脆性食品研究的方法、仪器和感官鉴定法。

2.2 脆性的感官评价研究

①Booth等邀请六名评价员对脆性饼干进行口腔咀嚼评价,首先让评价员用切牙咬下一块饼干,然后用磨牙咀嚼一次,将感知的脆性、硬度、碎裂性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脆性与最初的咬合力有关,硬度与咬碎饼干的最大力有关,碎裂性与一次咀嚼过程中饼干碎裂块数有关。②姜松等利用口腔咀嚼感知和咀嚼声音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腌制菊芋的脆性、硬度、性、破碎性进行了评价。脆性的感官评价仍作为脆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但是评价结果主观性强、不稳定,评价过程费时费力。

2.3 脆性的仪器测定研究

①Bourne运用三点梁原理,将脆性食品置于两个支撑点之间,使用圆形压力杆下移压碎食物,测定脆裂力,建立脆裂数学模型,分析脆裂力与物料失效应力、物料形状尺寸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模型。②Julian应用物料断裂力学方程,测定黄瓜、胡萝卜、芹菜、苹果四种样品的断裂韧度,同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样品的断裂韧度与样品的感官评定结果相关性很高,断裂力学方程可以用来评定食品脆性。③Behic M等利用圆球形压头挤压玉米渣样品脆性,测定破碎力、阻尼系数、硬度等,建立了力学模型。

2.4 人工口腔或咀嚼模拟系统用于食品质地检测

①Pauline P等研制了由密闭容器、齿形活塞、可变速电动机等组成的人工口腔装置,通过压碎面包,分析面包的特性。②Xu W L等研制的6RSS并联机构咀嚼机器人,能模拟人的咀嚼动作粉碎食物。③Salles C等研制的咀嚼模拟装置,包括减速电动机、人造上下颚牙齿、气味收集器等,通过旋转挤压运动磨碎食物,分析食物团的特性。④孙钟雷等模仿人类咀嚼系统,利用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粉碎食物的仿生咀嚼系统,该系统能实现三维咀嚼运动,能够对多种食品的硬度、黏弹性等质地特性进行检测评价。

以上人工口腔或咀嚼模拟系统大多是模仿单一器官的功能特征,根据单一参数或信号来评价食品质感,而且还没有用于食品脆性的专一测定。目前,通过耦合仿生分析评价食品脆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3 市场分析

3.1 产品市场概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销售量。生产脆性食品的企业注重产品脆感,在国内市场上,对于食品的脆性测定方法有感官评定方法和客观的仪器测定方法。其中感官评定方法是食品脆性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大多企业几乎采用感官评定法,其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感官评定专家,而且对评定条件和评定环境要求较高,评定过程也费时费力。一名评定专家年薪为6万元,一个评定组为5~10人,企业一年花费较大且结果带有主观因素。

目前,市场上精确、高效率、便捷的微量元素检测仪器尚未出现。因此,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的研发为市场提供了消费需求,其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3.2 市场需求分析

对于食品行业,产品质感是消费者感知产品好坏的标准。因此相关食品企业对于产品的质感十分重视,其中影响食品质感的因素之一是食品的脆性。许多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产品脆性的检测,但目前对食品脆性检测都是通过感官评定法测定,准确度低、成本高。而食品脆性测试仪的诞生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质感,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得出:重庆市有饼干企业160多家,酱腌菜企业150多家,薯片40多家;这些企业均需对其产品进行脆性检测。由此我们可知,市场上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需求量非常大。

3.3 竞争者分析

食品脆性测试仪,在国际上只有FTC公司从事食品物性分析仪器开发设计。现阶段国内没有此类仪器,因此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只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拓展业务时会有相应的竞争对手。

4 市场预测

4.1 市场销售预测

从供求关系看,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需求日益明显;从发展趋势看,将创建食品脆性检测仪产品线。企业对食品的质感正在不断升级,而此产品能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进行食品脆性检测,同时也为不同的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产品和品牌结构看,本产品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低、高效便捷,其技术得到了各大企业的高度认可。从这一角度看,食品脆性检测器将会在中国市场逐步兴起,在未来几年中国及至整个亚洲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消费量会大幅度的提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此产品的推出将能垄断整个消费市场。

从区域结构看,未来的食品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脆性检测器的需求度;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品牌倾向性将强化,市场重心向高端食品企业倾斜。

从营销手段看,广告宣传将是未来食品脆性检测器市场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厂商将根据本产品定对性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品牌形象,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4.2 经济效益预测

食品脆性测试仪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食品脆性检测技术,本仪器可对食品的脆性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还实现了食品脆性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提高食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以应用研究为基础,结合仪器的设计开发,缩短成果应用和技术转化周期,推动食品加工检测技术发展,为传统产业中现代新技术应用开拓新途径。

以榨菜厂为例,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感官评定:榨菜厂一天工作10小时,以1小时为抽样单位,一天需感官评定专家组评定10次。

(1)若评定专家组成员为5名,一名专家评定一次的费用为1000元,则一天需5万元。而采用基于耦合仿生食品脆性检测仪可替代人类专家的感官评价,一年可节省的支出有:

5×4=20万元

(2)感官评定专家组评定一次时间为1小时,则整个过程需要10小时,而基于耦合仿生食品脆性测试仪测试一次时间为5min,一个过程仅需50min。榨菜厂一天生产榨菜10吨,平均1小时可生产榨菜1吨,则剩下的9小时10分钟,可生产榨菜9.16吨。则一年可多生产的产量为:

9.16×4=36.64吨

(3)一袋榨菜50g,则一年可多生产的榨菜包为:

36.64×1000×1000÷50=73.28万袋

(4)1袋/0.5元,则一年可多销售的金额为:

73.28×0.5=36.64万元

(5)总计年效益:56.64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的市场潜力大,利润空间高,有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政府规制 复合型监管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层出不穷,如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餐厅使用地沟油等。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危害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的特点,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也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本文就着力于分析我国目前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首先,食品安全隐患在食品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就已存在。同时,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大量不为消费者所知的掺杂使假、违规操作行为。由于劣质食品的生产成本低,市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劣质食品驱逐优质食品的现象,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大量流入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企业,也为小企业、小作坊留下了生存空间,加剧了生产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也增加了信息收集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二)政府规制空缺

在食品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功能定位不当,规制没能及时跟进,食品市场秩序的管理出现“真空”。这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手段有限,且检测费用过高;其次,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执法体系不健全;再次,食品安全监督力量和监督资源分散,监管部门职能交叉甚至相互制肘。

(三)积极的市场因素未被充分利用

市场本身也具有促进“优胜劣汰”机制完善的积极因素,如消费行为对生产的作用、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制衡力量等。这些市场内部的力量对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来自市场外部的力量最终都还是要通过影响市场内部因素来发挥效力。只有将外部监管通过这些因素转化为市场自身的监管,才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监管体系。然而,这些积极的市场因素却恰恰为我们所忽视。

综上所述,由于这三方面因素的存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未能完全发挥效力并被严重扭曲,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恶化。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在食品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对于食品的信用品特性,只有政府介入才能保证食品质量信号的有效传递,从而保证市场信息的完全性。其次,政府还肩负着加快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促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的责任。

(二)市场内部积极因素的作用可以降低行政监管中信息收集及政策执行难度

首先,可以通过信誉机制形成一个独特的高质量的市场均衡,即消费者自动惩罚不良厂商(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不再购买),厂商就会考虑未来利益而在食品质量上采取谨慎措施。其次,目前我国食品生产、流通组织规模偏小且分散,外部监管远不如行业自律。最后,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也很重要。

(三)复合监管、责任明确、奖惩得当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必然是多元的复合型监管,即实行监管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并从约束、激励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调节,使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督促机制由外界强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

四、复合型监管具体措施的建议

(一)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民标准技术培训,进一步开展对农药残留限量问题的研究;加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

(二)完善《食品卫生法》、《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法人员准入资格,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三)鼓励建设由食品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主要厂商组成行业协会,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加工生产,并委托协会制定和管理食品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

(四)设立国家质量安全奖评选制度,由消费者投票选举最信任的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

(五)媒体加大诚信建设、维权意识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布食品质量信息,揭露食品生产中的违法行为及执法不严现象,提高食品生产、监管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HTTP://.CN.2004.11.27.贾利.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政府规制.

[2]HTTP:///20041130/N223248991.SHTML.刘金霞.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谁制造了食品安全之痛.

[3]HTTP:///ZTRD/JCCK/YJBG/T20040927-13513.HTM.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资料.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3)

一、典型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都是在反复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形成的;并且现在的监管机构体系亦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其大致的历史发展脉络基本是遵循着“统分统”的模式。即20世纪初期的单一监管阶段到20世纪中期的分工监管阶段,再到20世纪末期的统分结合监管阶段。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同时也是走向整合的。

(一)监管体系结构趋于统一。近年来,为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效率,许多国家对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大体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将过去分散的管理部门予以适当统一,从过去重视食物链的重点环节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加强食物链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对传统的分散的管理部门予以适当协调,从以政府部门监管为主转变为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正呈现出从过去多头监管向现在的集中统一监管;各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越来越趋向于走兼并、垂直、高效的管理模式,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投入;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加强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倡导由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消费者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型监管模式。

从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各国正在逐步走向相对统一。当然,统一的内涵有所不同,有的是监管机关的统一,有的是监管要素的统一,有的是监管方式的统一。无论是哪个层面的统一,都是为了避免多头监管或者重复监管,提高行政监管效能。

(二)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和召回制度。欧盟颁布的178/2002号法令中对有关食品的可追溯性、防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食品业者的义务及进出口商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其中,把食品的可追溯性定义为:“对一种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阶段的踪迹均可追溯查寻”,即食品在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都可以找到踪迹。可追溯性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获取食品生产中的一切信息,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明确各生产者应负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投机主义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召回制度则是为了避免已经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造成对消费者更大的危害,其更多地使用在国际贸易上,只要发现有批量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有可能对大众造成危害,生产经营企业就有义务将食品召回。召回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负有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受到应有的处罚,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可以看出,可追溯原则和召回制度是相互支持,相互连贯、共同发挥作用的,是一个明确责任,违规必惩的连续过程,是以技术的手段和法律的武器相互配合的过程。

(三)全程化管理。欧盟制定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的指导原则指出:食品安全政策一定要建立在一个综合、完整的途径之上。食品安全要纵贯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横跨所有的食品部门,在各成员国之间,在欧盟的内外部,在国际和欧盟的决策机构以及在政策制定周期的所有阶段。《食品安全白皮书》强调指出,食品安全保障的各项主要内容一定要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以往的食品安全监管往往只注重食物链的某一环节,以整个食物链为监管对象的全程化管理,强调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缺陷,都可能导致整个食物链安全的崩溃,因此必须对整个食物链,尤其是源头进行强有力的治理。一方面治理要延伸到食物链的最前端──种植和养殖环节,甚至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环节,主张通过强化食品消费前各生产经营阶段安全保障的密切联系来实现对食源性疾病的全面预防;另一方面治理要延伸到食物链的最末段──消费,主张对消费者的食品储藏、制作和消费活动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二、我国水产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方面对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在水污染方面。随着工农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百川归海,海洋环境不同程度地被污染,尤其是近海环境。有的近海沿岸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有的微生物超标,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较为普遍。因此,水产品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尤其是很多海洋生物对某些低含量物质具有富集作用,导致有些水产产品有害物质大大超标,造成水产食品安全隐患。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尤其农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大量氮、磷物质进入水体,在一些舒缓的水体中,短时间内可导致富营养化。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水体生态系统紊乱,藻类通过生存竞争取得优势,迅速增长,恶性繁殖,占据了其他生物生存空间,造成水中溶解氧急剧变化,使鱼类等生物缺氧死亡,水生态进一步恶化。我国太湖、巢湖和滇池,沿湖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集中,水污染严重,全湖为V类或劣V类水质。三大湖泊时常出现蓝藻暴发,严重影响沿湖城市和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市场失灵。首先是外部不经济。食品市场上非正规厂商给消费者和正规厂商带来的外部不经济。具体表现在,由于非正规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伪劣不合格食品,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食用,并给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和不安全感。同时,这种心理负担与不安全感还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给其他消费者,这种非正规厂商的伪劣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的恶劣印象,就会影响正规厂商产品的销售,从而出现外部不经济。其次是不完全信息。对于食品这个特殊的产品而言,由于食品属于后验性物品,即只有通过消费之后才能确切了解食品的品质,也给了生产销售厂商运用各种手段欺瞒哄骗消费者购买不安全食品的机会;并且因为消费者不能事前辨别食品的优劣,很可能出现“逆向选择”现象,体现为消费者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不合格产品,而正规厂商则会因为产品的滞销而被挤出市场。最后由于在市场机制下,非正规厂商没有披露其产品品质的动机;市场上也没有能够充分担当有偿的信息披露者的角色(或者相对于价格而言,消费者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来完成信息披露。

2、经营模式。由于农业的自然生产特殊性,家庭农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是我国占主导的农业组织形式。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具有一般农业的技术和经济特征,也主要是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虽然养殖家庭经营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在每季的养殖过程中也难以切换生产品种,但是如果没有针对具体加工企业(或贩销商)的专用资产投入的话,养殖的资产专用性的并不在销售对象上体现。再加上初级水产品交易的市场化倾向,养殖户很容易更换销售对象(如果价格合适的话)。由于养殖产品往往是信用商品,易于更换销售对象,这使得养殖户具有忽视产品质量安全的冲动和条件。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4)

(一)影响市场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以分成四方面:经营主体(两级)、客体、经营设施和经营行为。与外部管理者一起构成了市场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不良结果的产生。农贸市场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问题多发区。经过迎奥三年市场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北京规范的达标社区菜市场硬件设施与超市基本持平。但检测数据表明:同类商品,超市的合格率高于市场。原因在于市场的管理和日常操作的规范化不如超市。

(二)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要实现的基础管理目标和途径

从商品质量监管的角度看,流通领域不是商品质量管理最佳环节,工商部门在履职时存在先天的劣势,不能把以前擅长的主体监管模式移植到客体监管之中。流通领域食品(商品)质量监管中要实现的基础管理目标是:1、商品不在流通领域变质(坏);2、出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上一个环节。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市场管理模式,即基于外部管理的角色,实行目标管理,工商部门提出要求,市场两级经营者负责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作为“信任产品”的特征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要求政府部门转变工作理念,树立服务意识,不仅要告知市场经营者“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也就是从目标管理转向了过程管理。

二、梳理市场内在机理,按照危害分析与风险点控制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建立市场质量管理体系

(一)HACCP和ISO9000管理体系介绍

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通过食品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控制,将食品安全危害消除、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用于控制食品安全的先进管理方法。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总结和参照世界有关国家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协商,形成的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用“过程方法”对质量进行有效、全面的系统管理。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可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现在我国已经转化为GB/T 19001-2008标准。

这两个管理系统一个控制“点”,一个管理“面”,在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中经常同时使用。在市场中推行此项工作,就是以上述两个理论为指导,对市场中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风险点查找,设计相关的制度程序,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

(二)梳理农贸市场内在机理使之一体化,形成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HACCP、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前提都是在一个主体中推行,更容易适应大型的生产领域。农贸市场中经营主体多,商品品种多,经营方式复杂,要落实上述两个管理体系,需要把市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崇文分局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抽取辖区个别市场作为样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农贸市场的内在机理。首先,从经营管理的过程分析:市场的经营活动从纵向可以分为进货、贮存、销售、退市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最终影响市场食品安全水平。其次,从食品安全的各个影响因素分析:在市场经营的商品中,生熟、是否有包装、存储的温度是几个主要的确定风险的因素。把市场中经营的上万种商品分成六类:散装熟食、预包装熟食、散装生食、预包装生食、现场加工生变熟和现场加工熟变熟,对应地是要做六类行为规范:散装直接入口规范、散装非直接入口规范、预包装直接入口规范、预包装非直接人口规范、现场加工由生到熟操作规范、现场加工由熟到熟操作规范。再次,从环境因素分析:操作环境、人员卫生、存储条件都会影响食品安全。

按照ISO9000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针对市场食品安全的风险点,崇文分局制定出全面、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首先是严把进入流通领域食品第一关,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严格施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实现可追溯。其次是食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如何保证在贮存、销售、退市环节按照规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第三是规范食品经营者的操作规范和经营环境。《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由四个层面的文件构成:

《运行手册》规定了市场开办单位应当建立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机制,阐明了市场食品安全的方针和目标,明确了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顺序和关系,明确了岗位职责,是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程序文件》是以文件的形式将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所需要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描述的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规定了市场开办单位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危害分析及对风险点进行控制的程序,即市场管理人员检查的内容、标准程序和食品经营人员应遵守的经营环境、经营环节等中应遵守的标准程序。比如:危害分析控制程序等。程序文件从目的、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相关文件、质量记录六个方面进行规定。

《作业文件》是详细说明特定关键岗位如何具体操作的文件。作业文件规定了市场管理人员、经营者以及供货商,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和供货过程中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包括豆制品现场加工作业指导书等,对目的、范围、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记录表格》作为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文字记载保留备查,用于检验和提高管理体系本身的实际应用效果,包括合格供方台帐、进货验证记录、原料检验报告、市场日常管理检查日志等内容。

三、化繁为简,推行标准化操作,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一)对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变成使广大市场经营者容易理解的语言

ISO9000管理体系原本就是一个外来概念,加之翻译的问题,即使我国已经转化的GB/T 19001-2008标准,有一些很拗口专业的术语,如:输入、过程、资源、监视等,在ISO9000体系中都有不同于平常的专业内涵。这些词语在《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比比皆是。

负责此项调研工作的干部,在自己吃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首先进行了语言转换,使之变成市场商户能听明白的语言。

(二)结合市场现状合理删减,适度提高、逐步推行

《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以HACCP和ISO9000管理体系为指导,其中的很多要求是从食品加工企业中借鉴过来的。崇文分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在制定过程中对这些要求均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市场要求。对一些过高的要求进行了删减,如:现场加工场所的空气过滤设备。

但也不是对现状的简单认可,很多的标准是高于现状的,需要经营者和主办单位适当添加部分设施,以保证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的落实。如:紫外线消毒灯、洗手后的烘干机等。

(三)融合体系文件,形成简单易行的操作手册

将《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融合、简化为《市场开办单位操作手册》和《商户操作手册》,淡化“为什么做”,强化“怎么做”,去繁就简,从规范市场管理员管理和经营户经营的实际要求出发,将专业的体系文件“翻译”成市场管理员和商户可以看明白的操作手册。

《市场开办单位操作手册》简单明了地向市场开办单位阐明了《食品安全法》出台后赋予市场开办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内容比较全面。主要包含:各种制度、风险点和控制标准、市场商户的操作规范和市场管理员的检查程序等内容。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5)

指导思想

以建设“安全暑期、和谐暑期”为目标,继续发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果,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为主线,强化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日常监管,深入开展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和监测分析,全力做好暑期特供食品的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日常监管。一是强化食品生产源头的监管。农业部门要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的日常检查,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质监部门要重点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督促企业严把关键控制点。落实食品小作坊区域限售、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行为,确保合格食品出厂销售。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工商、商务等部门要加强流通领域的巡查和日常检查,督导流通企业落实协议准入、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加强食品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规范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等薄弱环节的食品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认真落实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坚持进场蔬菜按品种和产地批批检验,严格把好蔬菜质量关。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日常监管,做好跟班检疫,严格落实瘦肉精抽检制度,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监管机制。强化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对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的分级监管。加强日常巡查,规范巡查记录,强化特定餐饮点的卫生监督。制订可行措施,强化对休疗院所、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城乡旅游景点等集体就餐环境的卫生监管。宾疗招等餐饮服务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自我检验制度,做到“四个落实”:落实食品进出、生产、加工各环节的专门监管人员,落实自我检验的工作流程,落实重点单位的驻点监管人员及有关工作要求,落实发现含有违禁成份食品的处理程序。加强对小餐馆、小食堂、户外餐饮点的日常管理,逐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积极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四是抓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加强28类食品QS标识的日常检查,提升市场占有率。完善蔬菜市场准入管理工作。巩固我区熟食肉制品、水产品市场准入成果,扩大准入范围。

(二)深入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开展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点的整治力度,解决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消费环境。对我区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全面实行驻点监测和日常巡查。发现含有违禁成份的农副产品,要立即查封、退市并追溯源头。二是开展集体餐饮单位专项整治。对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食堂、小饭店等集体用餐单位,突出抓好食品采购索证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公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制度的落实。建立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开展动物产品、儿童食品、散装食品等重点食品的整治。加强动物产品药残的检测,加大注水肉的打击力度,确保肉类质量安全,建立全程监管工作制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儿童食品,要加强质量监管和日常监测,确保质量安全。针对散装食品要加强全程监控体系建设,确保合格食品销售。四是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积极查处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整治食品企业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超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同时要发挥好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作用,全面受理社会举报投诉,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联合办案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复。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分析。一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监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针对城市区农贸市场、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以面粉、熟食肉制品、肉类、蔬菜、豆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水产品、冷冻饮品等食品为重点,综合开展食品抽检工作。二是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工作机制。根据食品安全监测结果,综合分析有关部门、企业的监测数据和食品质量监管信息,科学分析食品安全状况,定期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和动态监管信息,对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同时,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

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暑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今年暑期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克服麻痹思想和通常观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暑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机制。要将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暑期食品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6)

1 研究背景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需要层级的最低层,同时维持着社会及经济的正常运行。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的逐步提高,人们借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原生态食品,动植物粮食有了越来越多替代品。

但是百姓现在却有一个疑问,“我们现在能吃什么?”

原因是近几年人们能吃的东西——可能“有毒”。农药严重超标的普通瓜果蔬菜;“整过容”的豆制品、禽蛋类;“老酸奶”、“毒胶囊”,毒米、毒面到毒油。人们没有安全感了,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了。但是此现象为什么却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呢?

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安全食品长期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最直接、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它有市场,生产者有利可图。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此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合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即“经济人”,他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主要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与卖者)都对有关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本文将依据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及相关原理,从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两个角度探讨市场上存在不安全食品的成因及应对对策。

2 经济学分析

2.1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者购买不安全食品的成因

2.1.1 理性人假设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成因分析

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那么他所作决策都是利己的,即他购买不安全食品的决策对自己来说是效用最大化的。

消费者效用的大小与其个体的购买动机是密不可分的,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其购买动机的同类食品对他们的效用就是最大的。消费者体现在食品方面的购买动机主要有经济型动机和求实型动机。

经济型动机的消费者比较看重价格,价格越便宜对他们来说效用最大;求实型动机的消费者比较重视产品的质量,而忽视价格,但消费者对质量的感知主要通过食品的外观,即色泽、味道、形状及口感,这也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标准。

2.1.2 完全信息假设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成因分析

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可以分辨食品质量档次,并给出相应的价格,并将对自身安全有问题的产品完全排除在外。

2.1.3 在消费者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的现实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成因分析

在现实中,消费者是在有限理性,且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称的条件下做出决策,并不是最优决策,原因有三点。

第一,相对于人的众多消费活动,食品属于基本生活消费,并从食品这种产品的特性来看,它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比较小(在中国现行的经济条件下),而消费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会愿意为此付出过多的信息搜寻和学习成本,因此信息是不完全的,此时就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有限的知识来购买商品,提出自己的评判标准,以此来评价商品的档次与质量,这种标准消费者认为是最佳的。

第二,由于信息不完全衍生了消费者消费食品时的一个假定前提,即所有食品都是安全的。

消费者未必都想或者有能力购买到高档质量的安全食品,但是绝对都不希望购买到不安全的食品。因此说,消费者只是对于安全食品有需求,从而造就了一个预设假定,市场上所有商品都是安全的。在这种前提下,消费者就会对同类产品进行价格对比,在食品品相上接近的产品,价格就是衡量效用大小唯一的标准。价格越低,效用越大。

第三,就市场力量对比情况看,相对于食品的供给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者的行为是分散的、且自身力量弱小的,单个消费者的力量就不足以阻止或者降低不安全食品的生产供给。

基于以上分析,不安全食品在市场的形成和存在就有了前提条件。

2.2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者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成因

生产者在市场上的行为是利润驱动。利润的增加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高收入。对于食品行业,市场类型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产品的同质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要提高收入,在销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价格,比较不具可行性。降低成本成必然选择,但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原材料价格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降低。

而在现实市场上由于生产者的规模与实力是不同的,大的生产者具有规模优势,可以降低成本,比如相对于供应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还有对市场价格的有一定的影响力等。而规模小的企业不具有规模优势,短期内他要获得竞争优势就有就有两种决策,一种是提高价格,这显然没有出路;另一种降低成本,但如何降低成本?

通过对消费者购买不安全食品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者生产不安全食品的产生前提条件是成立的,即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消费者在市场监管中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因此一些中小企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可能会生产劣质产品。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出现生产不安全食品现象。事实上,生产不安全食品的,的确是大多数是小企业。但是为什么大企业也会产生此行为?在这就不得不提到违规成本。

在我国企业经营过程的监管责任落在政府肩上,因而生产不安全食品是有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为违规成本,于是就产生了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下文就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

2.2.1 在政府监管缺失情况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生产者作为一个理性人,他要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赢得竞争优势,就要生产在同一质量水平下,价格最低的产品。

如果政府监管缺失,违规成本为零或小于收益,市场上就会出现企业生产劣质食品的可能性。

不安全食品的供给不仅仅来自提供最终食品的生产者,而是来自于食品生产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即一系列厂商行为。食品供给需要经过原材料生产、采购、运输、加工、食品生产、食品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虽然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信息相对充分,但是对于他的上游企业,它的身份又相当于一个消费者,它也具有消费者的类似行为。

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生产者依然会做出最优决策,寻找低价格的原材料,同样会促成上游企业对不安全食品的生产。

2.2.2 政府监管存在,生产者行为分析

在政府监管存在的情况下,在生产不安全产品要考虑违规成本的存在,就存在生产者与政府的一个博弈行为。那么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措施就在生产者是否生产不安全食品行为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政府监管力度非常大,惩罚措施不严厉。

政府监管力度非常大,但惩罚措施不严厉。生产者被发现的几率就非常大,但是如果惩罚措施不严厉,即一旦违规,违规的的成本会小于收益,此时生产者还会继续违规。

此处的成本是指违规时所受到的处罚及失去市场份额所导致的收益的减少。收益为厂商因违规所获得的收益和产品,原材料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成本的降低。

第二,政府监管力度非常大,惩罚措施严厉。

政府监管力度非常大,但惩罚措施严厉。生产者被发现的几率就大,作为理性人,此时生产者违规行为就不会出现。

另外如果一个生产者违规,查出原因,追根究底,产品链上各个违规生产者都会受到惩罚,不让最后环节的厂商承担全部的责任,而其他厂商搭便车,那么生产者违规行为就会的到一个极好的控制。

3 消除不安全食品充斥市场现象的对策

3.1 普及安全食品鉴别的知识

通过权威媒体建立电视、网络、书籍、社区宣传、现场示范、邀请专家等立体的食品鉴别知识的传播通道,普及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掌握充足的,正确的食品鉴别知识。

3.2 发挥消费者协会的最大效用

由于消费者是分散的,单个力量小,这就要求消费者协会起到真正的为消费者办事的作用,虽然消费者协会是民间组织,但是可以通过政府或社会组织、企业等资金的注入,建立技术分析和监督部门,还有对消费者的投诉能够快速的反应,使其为消费者说话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3 减少市场信息流通的障碍

食品的行业标准及动态指标能使消费者易于理解,并以及时有效的方式传播给消费者,增强信息的流通性。在企业对产品的生产说明中,要真实有效的标示出来,减少信息的隐蔽性。

3.4 加大政府与民间共同的监管力度,增大企业的违规成本

首先如果只通过政府监督,监管成本过大,对于总体的社会福利是有损失的。所以需要民间共同监督,每个人作为市场主体,都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就要求所有消费者树立维权意识,如果发现不安全食品,可以举报。政府要使举报和检验通道畅通,并可建立奖励机制,这制度层面还需仔细设置。政府需要在现有的框架制度下,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得食品监管有法可依。但是政府在执法过程中作为一个中立的主体,而不能作为利益主体来监督。

其次,如果发现企业生产不安全产品,增加其违规成本,使其生产不安全食品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违规收益,此时生产者的违规行为自然减少。

3.5 增强行道德业自律,加强企业建设,提高企业家社会责任感

毕竟政府的监管是强制性的,外力的作用远远不如内在的自我约束强大,因此可以通过增强行业自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提高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来杜绝不安全食品的上市。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7)

一、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历史介绍

中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是在1990年前后开始发展的,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最初几年的建立与发展阶段和随后的市场整治与发展阶段。其中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阶段是由1990年10月12日建立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成立、发展和壮大所引领的,它是中国第一家以期货交易为建设目标的批发市场,也是一家现货批发市场,其组织结构和交易规则完全是按照期货市场的模式建设。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实行会员制和保证金制度等,同时也是首次引进期货交易机制的规范化交易市场,执行交易和交割等细则。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郑州粮食交易市场进行了重新调整,借以吸引更多的保值者加入。由于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初期发展存在着盲目性、市场缺乏统一规划、交易监管不健全不规范等不足,使得各类交易风波频频发生。

二、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现状

(一)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现状分类

目前我国粮食期货交易主要集中于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粮食期货品种有六个,分别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大豆、豆粕和豆油,郑州商品交易的硬麦和强麦。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还远远不足,而作为重要的稻谷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目前却没有以稻谷为交易对象的粮食期货交易市场,这足以反映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规模仍很小,但这也说明中国粮食期货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而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不允许证券基金参与,这种投资主体结构决定了投资者短期投机心理强,价格炒作现象普遍,交易和价格的连续性难以保证。同时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早期的盲目扩张和随后长达数年的清理整顿,已逐渐步入了规范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期货经纪公司数量多、规模小、实力不强,面对高风险的期货市场,小规模的粮食期货公司难以应付市场风险,也难有大的市场作为。随着中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在技术上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但是,同世界上成熟的粮食期货市场相比,中国粮食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还比较单一,技术实力还十分薄弱,技术水平和成熟的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期货市场的发展。

(二)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不足的具体表现

面对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许多不足之处,如: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监管制度存在不足、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少规模小和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等。

同时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市场监管机制还有六大缺陷:一是监管手段政策化;二是多层次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各级监管部门的分工不明确;三是自律机制不规范,管理混乱;四是交易头寸限制不严,不能有效防止大户对市场价格的垄断;五是对违法者的处罚不力;六是缺乏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事前控制能力。

(三)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完善

首先,我们要做到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的监管机制,完善自律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和完善中小投资者制度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二,我们要增加粮食期货交易品种,进一步完善粮食期货合约设计,适时推出新品种。第三是继续优化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体系,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善市场主体结构,适时推出期权等衍生工具,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挥粮食期货市场的信息导向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第四是改善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深化法制环境建设,完善现货市场体系,优化信息传递机制。第五是健全全国电子期货交易平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电子商务为方向,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粮食市场体系。最后是加快粮食期货人才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粮食期货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为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与他国的比较和分析

现代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始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交易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完善交易规则、扩大交易品种、运用期货合约代替远期合同、实行保证金制度、采取电子报价盘等对策来提高期货交易所的效率。

由于农产品现货交易的仓储难、转运难的问题,以及农产品市场国际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的期货交易意识不强,没有大量的期货交易合约、期权交易合约以及农产品指数期货,而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陈旧、交易成本偏高以及结构组织不合理导致期货交易的大量流失等现象制约着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骏,刘亚清,我国豆油期货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6):11-18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8)

(1)、供需市场概况: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而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外生产量由于资源限制而逐年锐减,国际上消费缺口越来越大,正是基于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未来3-5年将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重心将由欧美、日本、韩国逐渐转移至我国,中国将成为食用菌生产和消费的强国。

(2)、市场竞争概况:年全国食用菌有主产基地县500多个,年总产量达1600多万吨,总产值800多亿元。其中是我国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基地。市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900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一,总产35.4万吨,产值14.2亿元。全市现有食用菌规模加工企业10家,专业交易市场8个,营销经纪人200多名,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亚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3)、市场收益风险概况:总体说来食用菌的价格波动较大、供需不稳定,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直接说明,主要基于同行的准入者和替代品增加、人们消费观念和习俗的改变、食用菌特殊的生产周期、食用菌产品的升级、供需矛盾等原因。应该说食用菌生产规模和市场销售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2、食用菌种植基地运营现状

食用菌基地位于村前场组,共流转土地31.5亩,共涉及农户34户,119人,土地流转费用550元/亩。现已建设23栋高标准食用菌生产房,后期扩建三个塑料地棚。基地总建筑面积7240平方米,可种植食用菌35000平方米,主要进行草菇和蘑菇生产,其中草菇日产高峰期可达1000斤,蘑菇日产高峰期为3000斤,年产食用菌300吨,年可获利30万元。现有员工68名,均为当地村民。该基地已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社员入股自愿,利益共享,在镇起到创业致富示范作用,带动一批村民致富。

(1)、生产方式及周期:种植食用菌采用高架多层和高温地棚种植方式,结合秸秆资源,主要经历泡草、进土进草料、撒菌、覆土、洒水消毒、日常管理几个阶段。基地草菇投产最佳时间位为6月至9月,价格波动为每斤3—4.5元不等,蘑菇从7月到12月,价格波动为每斤2.5—6元不等,生长周期为15至20天。

(2)、管理模式:基地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并与大学生村官创业相挂钩。基地由大户承包领办,农户自愿入股承包,各承包户兼任技术员,承包户雇用当地劳动力实行三班倒作业;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信息供给等相关管理。

(3)、销售方式:口头电话协议直销模式,由商贩直接来基地购买,生产的蘑菇和草菇主要销往泗阳、沭阳、淮阴以及少量销往本地市场。

(4)、产品的预期前景:蘑菇由于出口势头较猛,蘑菇的产量在近几年已翻了几番,价格也稳中略升,无公害绿色蘑菇更受市场欢迎,价格高;草菇以鲜销为主,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发展迅猛。

3、食用菌基地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评估食用菌基地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外在威胁(threats),用以对食用菌基地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从而为制定食用菌的发展战略的方法。包括分析内部的优势s和劣势w以及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共两大方面。

(1)、食用菌基地内部优势分析:

一、种植模式优。目前该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大户以资金技术方式投资,农户以劳动力入股方式,实现了技术、资金、人力三重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欠发达地方发展高效农业和实现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探索。基地现有种植大户2名,参与农户员工68人。

二、收益稳定。投产运营一年来,基本上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蘑菇和草菇实现双丰收,市场需求旺盛,并且市场价格高出往常二倍以上出售,种植户稳赚不赔。基地员工足月开班,仅工人工资一项就发放了十四万左右。

三、预期效益好。由食用菌基地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开始体现:种植户初尝高效农业甜头,收到实惠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户相关就业人员70余名富余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脱贫致富;基地所采取的生态种植对于秸秆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都有积极影响。其中发轫于的金针菜,加之村悠久的种植食用菌历史经验,食用菌基地成功创立了江苏知名无公害品牌“富嘴”金针菇品牌,这对于提升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的食用菌产业链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2)、食用菌基地内部劣势分析: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9)

二、研究方法

本文结合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主要有:

(l))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以定量研究为主,对常德市高校食品卫生管理开展现状、

存在的具体问题、原因运用定量分析,结合一定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建立进一步完善常德市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对策运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

(2)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调查常德市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较全面地了解了常德市高校食品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实践考察与探索中找出适合常德市高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三、基本框架

1、强化高校食品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强化食品卫生管理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2加强监督监测工作,促使食品合格率提高

1.3完善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1.4为食品卫生的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1.5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餐饮服务环境

2、承德市高校食品卫生管理状况剖析

2.1现状

2.1.1基本情况概述

全市共有学校集体食堂214家,其中城市学校食堂48家,农村学校集体食堂85家,托幼机构食堂71家。市直管学校28家,经营场所69个。其中餐饮场所50个,商品部14个,美发场所2个,洗浴场所2个,住宿业1个。69个市直管场所全部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有A级单位18家,B级单位25家,C级单位26家。

2.1.2目前开展的具体工作

第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实效

第二,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教育

第三,扎实有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

第四,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第五,完成重大接待卫生安全保障

第六,重点安全控制点为主要原料和调料采购渠道

2.2.3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一,个别学校食堂荤、素菜未分池清洗;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工用具无明显标志,混用混放。

第二,食品添加剂未使用计量工具。

第三,食品留样餐次不全。

第四,食品质量控制体系推广应用不够。

第五,对高校饭堂承包商的监督和惩罚力度不够、关口靠后。

第六,高校饭堂从事食品餐饮服务的人员素质较。

3、强化高校食品卫生管理的基本对策

3.1完善并强化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

3.2完善并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3.3完善并认真执行各项具体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

3.4建立机制,确保长效,形成学校卫生工作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局面层层监督,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系

3.5加强对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监管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10)

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主要是研发制造出制造出新的产品,并能够引进新的工艺,不断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在对食品机械技术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恰好抓住了市场机遇,创造出更多的盈利和发展的机会,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为基本目标,进行各种生产条件和相关因素的重组,建立起效能更高和费用更高的生产模式。因此,做好食品机械技术,必须不断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改进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技术手段和特点,取得更好地效果。

1 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

我国有众多的食品机械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创新方面。企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企业因素。企业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科技和生产有效结合的最好形式,因此,将食品机械技术有效的运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好这一主体十分重要,对于追求企业的最大价值和赢得利益收入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是企业人因素。一般来说,企业人的创新意识就是整个食品机械企业的基本利益所在,对于追求高额利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创造哦比较满意的劳动收益,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食品机械企业不断创新发展,保证企业的生命里,总的来说,这种动力的创新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命周期特征。

在食品机械技术开发时期,一般的企业对此的投入很少,不会超出整个企业成本的百分之一,而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因此,没有利用食品机械技术的企业,其收益往往小于成本,甚至实现不了创收。而随着食品机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大量的产品开始批量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采用新的技术,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这种技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渐显露处理,而达成的收益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个时期是食品机械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随着创新技术的发展,各种食品机械产品被大量的模仿和扩散,生产演变成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过程。

(2)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

食品机械技术从发展到后期的市场推广,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环节很多。在我国,产业链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包括技术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各种成果的演化过程等,都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因此,作为一种高投入的经济活动,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一般来说,食品机械技术的高投入具有一定的风险,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风险。由于我国还处于这种技术的研发阶段,很多的技术开发成熟度不足,设计的质量不合格等,第二市场风险。现代社会是经济化的社会,因此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谁可以制作出创新性好的产权,符合用户的基本需求,就是最优质的产品,产品的成本低盈利高。第三社会风险。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不会遭遇到各种外在的危险因素,或是国家政策支持方面的缺陷,面对较高的投入,技术创新一旦失败,将会给食品机械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2 技术创新动力的模式

在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活动中, 包含着多种动力要素, 各种要素对技术创新起着不同的作用, 可形成不同的技术创新运作模式。也就是说, 食品机械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动力模式, 可概括为技术推进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和综合作用模式。

2.1 技术推进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食品机械的市场竞争尚未形成, 一般计划什么科研项目就开发什么技术和产品。在这个时期, 我国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模式多以技术推进型为主, 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 主要强调技术的推动作用, 即科学研究和它所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按照技术推进模式链条, 科学技术明显地走到生产和市场的前面。通过技术创新使科技成果走向生产, 并因创新的成功而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全新产品, 然后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或者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在这个时期, 食品机械的科技开发项目几乎全部由国家统一安排,科技开发的重点比较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研究开发成果多以样机、样品为主要表达形式。

2.2 市场拉动模式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食品机械企业的创新观念和经营活动已由过去的技术推进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 使技术创新工作转变为重在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在这个时期,我国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模式多以市场拉动型为主, 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而产生的, 主要强调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 即市场需求是拉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2.3 综合作用模式

无论是“技术推进模式”还是“市场拉动模式”, 都是线性的单因素决定模式。虽然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活动, 但又都难以避免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大约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食品机械行业在认真总结计划经济以及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 进一步审视了技术推进模式和市场拉动模式有机结合的综合作用。从“九五”、“十五”乃至“十一五”时期国家有关食品机械科技攻关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等相关资料分析, 对于一个科研项目( 或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 不仅要看是否有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 而且要看是否具有研究基础和相关条件, 充分体现了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的综合作用。

3 技术创新动力的作用效果

根据食品机械技术创新动力的模式分析,技术推进型、市场拉动型和综合作用型创新活动各有特点。前两者创新活动分别是由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引发的线性模型, 其中技术推进型创新效果有利于技术研究深度和技术储备,但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市场急需; 而市场拉动型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 其创新效果有利于成果推广, 但不利于技术研究深度和技术积累。

4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机械技术的发展过程需要创新意识和动力,而在创新意识和动力模式下要做到科学分析。它和企业发展动力息息相关,可以有效的激发企业的力量,保证整体的目标,同时对于企业创新期望值要随着企业人的主观性有所发展,一旦得到满足,将是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

参考文献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篇(11)

0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用农品是整个食品 链的最前端,其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保 障,它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而且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国际声誉。随着 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农品质量安全 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近年来我国食用农 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如瘦肉精事件、 金华火腿含敌敌畏事件、毒海带事件、龙口粉丝掺 假事件、北京福寿螺事件、红心咸鸭蛋含苏丹红事 件、四川广元柑橘蛆虫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食用农品生、 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违规行为,另一 方面,也凸显了我国食用农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 的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加 强食用农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与消费者要求相比,食用农品安 全政府规制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较 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用农品业的健康发展。 现有研究围绕食用农品生者质量信息传递行 为、食用农品溯源机制建立的途径、食用农 品价格波动、食用农品安全生外部性、 食用农品信息管理机制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但 就食用农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本身进行探讨的 不多。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深入剖析现有食用农 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 出应对举措。

1 食用农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食用农品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机构设置、职能整合等方面对食 用农品管理体制作了许多改进,但从食用农品供 应链各环节的主管部门看(见表1),仍然没有锲脱多 头管理、职能交错、权责不清的状况,造成人力、物力、 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食用农品生者的负 担。一方面,由于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带来管辖 权的混乱、重迭和执法标准的不统一,导致有利益的 时候大家互相争抢,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如对 于一些效益好的食用农品生企业,往往多个部门 重复检查,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众反映的农村食 品卫生等食用农品质量安全难点问题,执法部门又 相互推诿。另一方面,由于食用农品同一个环节的 工作受到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沟 通协调的成本极高,并且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 效的管理机制。

1.2 食用农品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一部全国性的《食用农品质量安全 法》。虽然《农品质量安全法》弥补了《食品卫生 法》不含种植养殖过程和《品质量法》不含初级农 品所造成的缺陷。但《农品质量安全法》仅明 确了几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与其相配套的法 律法规仍不健全,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由于食用 农品属性与农品属性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依 赖《农品质量安全法》解决食用农品业中发 生的所有问题。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方陆 续出台了一些食用农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规章制 度,但都未上升到法律高度,缺乏一部全国性的《食 用农品质量安全法》。

②法律法规相互矛盾和冲突。我国现行与食用 农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都是基于部门管理需要制 定的,山于部门关注领域和部门利益的不同,不同法 律法规在内容上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在具体执行 过程中,各部门均根据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来管理, 且相互间又缺乏协调沟通,当食用农品出现问题 时,既可能出现监管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可能 出现监管的漏洞,难以找到执法主体。

③执法力度亟待加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 法律法规对食用农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罚是偏 轻的,根本没有起到打击食用农品违法行为的目 的,这使得一些违法者有恃无恐。同时,我国食用 农品生经营主体多且分散,执法环节多,但执 法机构和人员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对食用农 质量量安伞管理的执法力度。

1.3 食用农品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标准没置存在重复交叉冲突,缺乏协调性。 由于食用农品的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食用农 品标准制(修)订的主体不同,这种政出多门的管 理体制使得我国现行食用农品国家标准之间、行 业标准之间以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出现的 重复交叉冲突现象严重,导致食用农品生经营 者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用农品标 准的权威性,也违反了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的 基本原则。

②采用国际标准比例低。当前,我国由于采用 非国际标准导致的农品出口受阻和贸易纠纷日 益增多,以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已演变为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世界各国都在 努力推进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采用 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而英、法、德等国采用国 际标准达80%,日本甚至超过90%,食用农品 采用国际标准比例同样偏低。

③标准制(修)订与农业业发展结合不紧密, 时效性差。长期以来,我国食用农品标准实行的 是多部门共同管理的体制,导致部分食用农品标 准的制定和实施与农业业的发展脱节,许多食用 农品标准依然是空白,特别是与我国农业发展战 略和优势特色农业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建设不能适 应农业业发展需要。同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 一项技术标准一般经过三五年就应当修订一次,但 我国现行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标龄在10 年以上的占36.7%,5至10年的占36.4%。

1.4 食用农品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认证体系不完整。完整的食用农品认证 体系除了认证机构以外,还有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 机构。目前我国食用农品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 机构严重缺乏,也缺少对申请认证的企业和农户在 标准化生、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方面的培训 和指导。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支持,很多需要认证的 企业和农户无法获得认证。

②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不足。第三方认证的最 大优点是认证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但目前我国食用 农品认证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如,我国无公害农品认证、绿色食品认 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分别有隶属于农业部的农品 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 有机食品中心,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 品具体的管理工作也由这三个部门分别负责,认证 难以摆脱政府行为的羁绊,认证过程未能充分体现 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

③认证知识普及程度差。虽然我国在食用农 品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缺乏对食用

农品认证知识的宣传,目前,公众对认汪概念很 模糊,认证品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同,同时认证中 的虚假行为使消费者对认证品难以建立起足够 的信心。这样,认证市场不能得到充分发育,认证 品所占市场份额比较低。

1.5 食用农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检验检测能力有限,项目单一。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食用农品检验检测的能力较弱,有待 提高。如,我国农业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在大气、水、 土壤和污染源等方面的可检测项目仅有140个左 右,而国外同类机构能检项目有680个左右。而且, 我国食用农品检验检测的对象主要是蔬菜,特别 是蔬菜中的叶类菜,而对果品、畜品、水品等的 检验和对牛、羊、禽类品的检疫较少。同时,在项 目上主要是检测蔬菜的有机磷含量、畜禽品的兽 药含量。这样的检验检测不能完全保证食用农 品的安全,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②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手段落后。一是从检 验检测体系构成来看,主要由政府强制性检验检测 部门组成,而中介机构和生者自身检验检测较 少。二是从检验检测对象来看,大多是食用农品 生企业的品,而对分散农户的品检验检测不 足。三是从检验检测环节来看,重点放在最终品 上,对程控不够重视。而且,我国目前食用农 品的检验检测以速测为主,由于手段过于简单, 还不能使消费者和生者充分信服。特别是发生 纠纷时,速测拿不出可参考的依据,是当前检测碰 到的最大难题。

③检验检测设备陈旧、人才缺乏。一方面,目 前我国大部分检验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使用时间 都比较长,导致故障频繁发生,且一部分仪器属于 被淘汰的型号,零配件、消耗件无法解决,维修十分 困难,严重影响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检测工作。 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工作深 人了解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员缺少对检验检 测技术及方法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1.6 食用农品市场准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市场准入缺少联动机制。由于城市市场的 复杂性,市场准人在管理上存在不少困难。如,一 些市场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一些市场不采取, 不合格的食用农品就可能从一个市场串到另一 个市场。同样,一个城市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 一个城市不采取,有害的食用农品就可能从一个 城市流入另一个城市。同时,一个市场或一个地区 的食用农品经过检测后进入另一个市场,难以得 到当地的承认,再次检测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制约 了食用农品市场准入的步伐。

②市场准人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目前,我国 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食用农品尚缺少有效的 惩罚措施,所以即使市场检测出了有问题的食用农 品,也仅仅只能说明此批食用农品有问题,可 能市场有权不让其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要做到销毁 或追根溯源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我国尚没有完善 的配套处理办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市场准入 说起来十分动听,但是真正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③外地食用农品的市场准入还不规范。由 于对外地食用农品的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 过程、地准出等无法做到完全监控,因此规范 外来食用农品的市场准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像 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来自外地的食用农品 占其每年消费食用农品的比例非常高,但外地食 用农品质量安全状况却参差不齐。如何在保证 市场正常流通的情况下,规范外地食用农品的市 场准人,我国还没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案。

2 完善食用农品政府规制体系的措施

2.1 优化食用农品管理体制

食用农品从生到流通、消费是一个密不可 分的过程,为使食用农品行业得到切实有效的监 管,必须理顺政府食用农品的管理体制,解决多 头执法的问题。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都 将食用农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集中到一个或 几个部门,并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食用农 质量量安全的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建议整合 现有监管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成立跨部门(如农业 部、卫生部、环境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 署等)的食用农品管理机构,并明确由一个部门 牵头对食用农品进行监管、统一协调,其他各部 门配合进行食用农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进一 步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对当前存在交叉管理 和无人管理的地方进行清理,对各监管部门权力和 责任进行界定。

2.2 健全食用农品法律法规体系

①尽快出台《食用农品质量安全法》。一个 行业持续、健康、快迅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 规体系作保障,因此,建议全国人大根据我国食用 农品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制定 的情况,尽快出台《食用农品质量安全法》,并及 时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使食用农品安全政府规制 做到有法可依。

②科学、系统的清理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在 《食川农品质量安全法》出台后,及时对现有法律 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以便和《食用农品质量安 全法》相一致。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思 想,分析食用农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法律 的重迭、交叉和空白,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清理和修 订现有法律法规,以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法律的空白,应该及时制定 新的法律法规。

③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必须 有严格的执法保障。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 食用农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 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受到行政乃至刑事制裁, 主要制裁措施除了罚款外,还包括没收和销毁违法 品,责令停、停业和吊销营业执照,直至判刑 等,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进一步控制质量不合格的 品流入市场,从而保证食用农品的质量安全。

2.3 完善食用农品标准体系

①建立统一权威的食用农品标准体系。统 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是食用农品业健康发展的 前提,因此,建议明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定位, 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发挥其指导的作用,行业标准 则应该在同家标准的指导下制定,避免重复交叉。 同时,对于现有的标准中存在的重复交叉问题,应 该全面清理,建立统一权威的食用农品标准体系。

②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由于现有标准采 用同际标准比例低,直接制约了我国食用农品的 出口,影响了农民的增收。目前,发达国家在制定 标准的时候非常重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因此,应 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在制定食用农品标准时积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

③根据农业业发展及时修订标准。食用农 品标准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经济、技 术、社会和农业都在不断的发展,标准也应该随之 不断进行修订。根据我国目前标龄普遍较长的实 际情况,建议对食用农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及时 修订,可以先从标龄长的标准开始清理,并逐渐形 成一个三到五年修订一次的良好循环。

2.4 完善食用农品认证体系

①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进一步完

善我国食用农品认证机构,同时积极组建和完善 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对培训机构、咨询机 构、认证人员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实行统一的食 用农品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 国家认可制度。按照《关于建立农品认证认可工 作体系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规范、完 善我国食用农品认证认可工作体系,使食用农 品认证认可工作在规范、统一的要求下有序开展。

②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中华人民 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认证认可活动应遵循 客观独立、公开公正、减实信用的原则”、“认证机构 不得与行政机关存在利益关系”。因此,食用农 品认证机构的建立、运作及认证实施要按照市场化 运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与社会事 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食用农品认证机构 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为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 构,保证认证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各级政府部rJ应 该为食用农品认证机构的社会化改革创造一个 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养良好的竞争轶 序,积极引导和规范认证行为。

③积极宣传和普及认证知识。公众对认证知 识认知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通过认证的 食用农品的购买。因此,建议政府和企业通过多 种形式、多种管道加强消费者对食用农品认证相 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认证的食用 农品在安全卫生方面的优势,具体形式包括开办 食用农品认证研讨班、培训班,通过电视、广播、 报纸、网络等开发与消费者共享的信息分享机制。

2.5 加快食用农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①提高市场准入检验检测水平。针对目前我 国检验检测机构不健全、对象有限、项目单一及手 段落后等问题,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应该建立健全食 用农品检验检测专门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手段, 提高精确度。同时,扩大市场准入检验检测的对象 和项目,引进高端设备和高新技术,改变以往市场 准入只能检测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而对 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项目(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 腌制蔬菜中的有害微生物、毒素等)无法开展检测 的局面。

②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以省级食用 农品检验检测部门为龙头,市级检验检测部门为 骨干,县级检验检测部门为基础,基地、市场、企业 速测为补充的检验检测机构框架,逐步形成法定检 验检测部门主检,基地与企业自检、批发市场及农 贸市场抽检相配套的食用农品检验检测体系。 同时根据我国农品生分散、规模小的特点,要 重点加强分散农户生农品的检测。

③加大资金投人力度。建议政府加大对食用 农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投入力度,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给承担质检的中心配备生化分析仪、 细胞分析仪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在检测能力上, 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食用农 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的检测需要;在 检测范围上,能够满足对主要农品、农业投入品、 农业生态环境及农品生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测 的需要,实现农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检 验检测。

2.6 完善食用农品市场准入管理

①建立食用农品市场准动机制和惩罚 机制。在提高食用农品市场准入覆盖面的前提 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各个市场之间通过互联网 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各个市场之间信息的共享, 从而将不合格的食用农品拒之门外。并实现各 个市场之问检测结果的互认,防止农民因重复检测 而增加额外负担。同时,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惩罚 处理措施,给经检测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食用农 品依法进行查处提供依据。此外,还应该制订一 套针对外来食用农品市场推入的切实可行方案, 严格规范外来食用农品的市场准入。

②扩大市场准入的范围。目前,我国还只有一 部分食用农品市场实施了市场准入管理,这一现 状与消费者的要求差距较大,要全面提高我国食品 的质量安全水平,就必须增加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 市场数量,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进行市场准入管理 的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 大力支持,提高其实施食用农品市场准入管理的 硬件和软件条件,并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 的培训,使它们尽快具备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条 件,以满足消费者对食用农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振宾食用农品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李长健等我国农品质量安全的法律监管探究[J],青岛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

[3]张利国,食用农品生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J],科技与经济,2010(5):53―56。

[4]徐翔建立食用农品溯源机制的途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 讨,2009(10):71―74。

[5]孙启明等,近年我国食用农品价格周期波动及国际传导因 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9):47―51。

[6]李铜山等,中国食用农品安全生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应对 举措[J],调研世界,2008(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