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文语言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17

公文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 TE83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65-1

1前言

对于公路企业而言,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处理公务时所采取的具有法律权威和特定形式的应用文书。它是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行政法规和指导洽谈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具有交流经验和报告情况的重要作用。公文语言时特殊规范化的,具有与其他文体语言所不同的权威,有自身特定的行文格式和规则。能够帮助人们联系公务,在各行政机关的应用,能够促进公务活动之间的交流,快速的传递信息。因此,公文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使用的原则,准确、庄重、简明等特点,在使用公文语言时要注重以公文内容为基础,根据公文语言的特点撰写公文,保证公文内容的简明、庄重、准确和朴实。

2公文语言的特点

2.1稳定性和现实性统一

在公路企业中,公务活动直接反应公文的特点,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而公务活动是能够直接的体现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公文语言具有稳定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点,公文语言是和现实世界紧密相关的,公文语言可以快速的联系到现实,有很强的现实性。从公文发展的历程来说,公文语言具有稳定性,公文语言的语速变化较缓慢。并且公文语言的表达的句法和语法相对的缓慢,与其他的文体语言相比较稳定,其语言缺少像文学作品一样的多变性,语言多使用“是”字句,无主句比较多,这样使得公文语言显得语气更加坚定和肯定。

2.2简明性和规范性统一

使用公文的目的是让接受者清除公文有什么要求,主要说的是什么,以及采取哪些措施进行保证。因此,公文语言一定要注重简明但又必须周祥,是接受者能够迅速的掌握公文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公文的书写语言需要用直笔,直接陈述整个事件,禁止使用隐含和曲折的笔法,不能让人只追求言外之意。因此公文语言在追求简单明了的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表达的完整性。

2.3权威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公文充分的代表着发表公文机关单位的法定性的权威,它的权威表现在:①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政策措施,保证了公文语言可靠的权威性。②只有法定的个人才能够草拟公文,这中个人可以通过合法存在或者依法成立的机关或者机关内的部门的名义公文。因此要求公文的语言具有权威性,要注重庄重和严肃,但是严肃和庄重并不是等于僵化和呆板。公文语言也需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有活泼的地方,在保持公文规范和表达效果的同时,要充分的将公文语言的权威性和灵活性想统一,充分展示公文语言的灵活性。

3公文语言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慎用社会流行语和口头禅

公路企业公文语言注重规范性,但同时也要注重通俗易懂。通俗易懂不等于可以运用像记叙文或者通俗文学、方言文学等中的口语和方言,使用公文语言一定要注重使用的规范性,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保证公文语言的平易近人,同时又不缺少严肃和庄重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上流行语言的不断兴起,这些流行语言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中。在公文书写中要避免使用社会流行语言,可以使用一些国家规定的流行语言,将一些人们理解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说明,严禁使用不健康或者语意含糊的词语。

3.2慎用模糊的语言

在公路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公文语言的书写时一定要选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如果在书写时需要反映的事物本身就是无法确定的事实或者模糊的数据,在进行表达时也可以运用模糊的语言,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降低公文的精准性,反而会帮助公文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现实情况。如在公文中使用“尚有不小差距”、“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类的词语,会比运用量化的概念词语更加贴切和准确。但是模糊语言的运用仅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才会有效果,如果在书写公文中使用的过多,滥用模糊词语,也会影响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3.3注意公文语言的语气

公路企业公文语言的使用要注重语气的使用艺术。公文语言的语气运用的得体,能够更加充分的表达文章的主题,有良好的效果和反响。但是如果使用不当,那么则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公文语言时要注重语气,根据文种的格式和行文的对象,找准所写公文的语气情绪。

4公文语言的运用方式

公路企业公文的撰写中公文语言的运用方式决定着公文书写的好与坏。因此在公文的撰写中,首先要注意围绕主题斟酌字句,根据语言的词句和词汇,以公文主题为中心,减少修饰词和空话大话。坚持删繁就简的原则进行公文撰写,注重公文的时效性。其次,注重公文语言的简介凝练,多使用陈述句表达公文的内容,是表达的公文内容简洁明了。如果有重复的排比句,则要提炼主句,用简单的句式整理句子大意。之后再根据前后的句式打配合适的词语,科学的运用公文语言。对于公文语言的运用,除了上述的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词语的运用方式。要根据文章公文词汇的要求和原则,准确的选择词汇。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公文撰写的内容,选择词汇要注重简明,合理运用古词,逐渐提高公文撰写的能力和水准,保证撰写的公文简单明了,同时公文的内容思路清晰,简明易懂。

5结束语

公文语言的运用关乎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商业的往来以及行业的规定,因此公文语言的运用要注重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坚持简明、庄重、准确、朴实的原则,合理的使用公文语言。在撰写中要注重一些注意事项,慎用模糊的语言和口头语等,注重公文语言使用的语气。最后注重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公文的撰写,促进公文撰写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参考文献

公文语言特点篇(2)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255-02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正式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办法》),从此,公文写作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许多业外人士和初学公文写作者认为公文写作简单易学,甚至认为只要套用固定的格式加以填充即可。笔者认为,公文写作不是简单的套现,公文用语也与我们常见的文艺作品的语言大有不同,它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同样需要精雕细琢。它有着独特的特点。

那么,公文用语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办法》指出草拟公文应做到“情况属实,观点明确,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自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因此,笔者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研究,认为公文用语具有模式性、庄重性、准确性、简洁性等四方面的特点。

一、公文用语具有模式性的特点

1、公文的标题用语具有模式性

公文的标题有固有的模式,一般由三个部分形成:发文单位、事由、文种名称。而且,事由部分多使用介词“关于”。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卫生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八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在实际行文中,也可省略前两部分的其中一种,但文种名称不能省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关于在××城区开展打击各种非法载客营运的通知》。前者省略“事由”,后者省略了“发文单位”。

2、公文的开头用语具有模式性

公文开头为了说明发文目的或根据,套用“为了”、“根据”等词语。也有的批复或回函用“收悉”、“收到”等词语。如××市教育局开展纪念教师节活动行文“为了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发扬……决定在全市……”又如某单位回函其他单位“××××年×月×日来函收悉,据我局研究决定……”。

3、公文的结束用语具有模式性

公文的结束用语除表示全文结束以外,另兼有区别文种、引起注意、联系上文、表示盼望等作用。例如,下行文的结尾用语,常用“特此通知(通告)”、“此复”、“自××××年××月××日起施行”。平行文的结尾用语常用“特此函告”、“望予接洽为感”。上行文的报告,不要求强制答复,用“专此报告,望予审批”。上行文的请示,要求强制答复,用“妥否,请指示”、“专此请示,望予批准为荷”、“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二、公文用语具有庄重性的特点

1、语言表达要通顺,文字要精炼,篇幅要简短

公文用语不能藻饰铺陈、浓妆艳抹,而要着力于通俗易懂、庄重得体、恰如其分。不用夸张、虚构、形象性的写法,不用华丽而言不尽意的词语。例如某工厂的2008年工作总结“2008年,我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取得了……现总结如下……”显得简单精炼,庄重严肃。公文写作应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力求篇幅紧缩,扼要简短。

2、适当保留使用一些通俗的古语词

古语词在现代口语已较少使用,但是由于许多古语词在历史上长期的传承运用中,由于其使用环境和氛围使其天生具有一种郑重、权威、严肃的色彩,所以在公文写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古语词,更显庄重风格,且能增强公文的号召性和实施效力。例如“兹介绍××同志前往贵单位联系有关事宜,望予接洽为感”,文中的“兹、事宜、予、接洽”等词语,简洁、得当。又如“来函收悉”、“妥否,请批复”、“拟于×月×日召开大会,届时,请贵局领导莅临指导”等句中“悉、妥、拟、届、莅临”等词语精炼、斩钉截铁、具有号召力。实际上,上述许多古语词已成为公文的专用语。

3、多用书面语,慎用口语词汇和方言词汇

书面语是在口语中精挑细选、千锤百炼而来的,它虽不及口语和方言生动活泼,但语言严谨、规范、歧义较少。公文用语要求规范化,坚决排斥口语词汇和方言词汇,使用起来,显示出深沉、庄重的韵味。例如:某厂年终总结“领导得法,大家干得更认真,更带劲了,生产也直线上升,大家的钱袋也逐渐饱满”中的“得法、带劲、直线上升、钱袋、饱满”等词语过分口语化,如果改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全厂职工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庄重多了。另如某单位因小纠纷致函邻单位时“如能答应,那千万好;如不允许,就双方拉倒”,当然该函件还有许多补充性的语言,但是这种油滑且过激的词语影响了公文的效果,如果改为“本着双方共赢的目的我单位提出以上拙见,如有不妥,请复函”就好多了。

4、多用强调句和介词短语,排斥倒装句、省略句

虽然说陈述句是公文适用最多的句子,因为陈述句叙事清楚、表义朴实准确,但是公文中强调句也必不可少。强调句的使用,一方面是结构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再次强调提醒。例如“特此公告”、“特此报告”、“特此通知”、“特此复函”等,这些句式中,“特此”等词语的运用,不仅让受文对象重视,也给对方一种掷地有声、一言九鼎的感觉。另外,为保证公文的准确严密,常常大量使用介词短语,例如某市政府通知“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的消防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决定对各系统、各单位的消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文中“为了”、“根据”、“通过”、“进一步”、“就”等介词的运用,不仅使该公文文意严谨、周密,而且也显示出庄重的风格。另外,为了防止公文歧义,使公文更加严谨,排斥使用倒装句和省略句。

三、公文用语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1、要辨析词类、词义,避免混用,精心选用

公文写作在表达上的准确无误,表现在公文用语的准确性上,要使公文用语准确,要注意分清词类、辨析词义,特别注意同义词的选用。例如:“破除婚姻法可有可无的思想和背离法律另搞土政策的作法”,其中“破除”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除去(原来被人尊重或信仰的事物),这句话虽然破除的是“思想”和“作法”,但这种“思想”和“作法”不被人尊重或信仰,所以搭配不妥当。如果改为“克服婚姻法可有可无的思想,改变背离法律另搞土政策的作法”更妥当。公文用语在表达准确的同时也要注意辨析词类,例如某局表扬单位内部职工“由于××同志平时勤奋刻苦,而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为本局获得了光荣。”这里的“光荣”一词使用不当,因为“光荣”在这里是形容词,不能充当宾语,但是把“光荣”改为“荣誉”的话,因为“荣誉”是名词,可以充当宾语,那这段话就妥当了。

2、要使用准确的数据、规范的数字

使用准确的数据,是提高公文反辩驳力的重要手段,准确的数据加上规范的数字表达,使公文的事实更清楚,举证更有力。例如某单位向上级报告“我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前任领导管理不善、上级拨款(办公经费等)严重不足,基建欠款等问题,……以至目前负债千万余元,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缓解我所困境,特……”,一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负债千万余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文中说明引起负债的许多客观或主观原因,但是千万余元具体欠在哪里?所以这样的文件必须有详细数据作说明,必要时还必须有详细的附件,才能使此报告更准确,更具真实性。另外数字特别是时间用语都有明确的标准,例如1月31日发生的事件可简称“一三一”事件,但是1月21日发生的事件却不可简称为“一二一”事件,而必须在中间加“•”为“一•二一”事件,而12月1日发生的事件则简称“一二•一”事件,等等,在此不详细举例。

3、公文用语在强调准确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

公文写作要求准确,而模糊作为准确的对立面,似乎与公文无缘。其实,公文不仅需要用准确词语表达准确概念,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用模糊语言,而模糊语言的运用,在公文中是为了更准确。例如说公款吃喝问题,“到目前为止,此风尚未刹住”,其中“目前”在此就是模糊语言,如果改为“×年×月×日”反而不准确了。又如“我局的个别干部,存在个人腐败问题”,在此“个别”就是模糊语言,在不能点名的时候,“个别”的使用不仅点到了对象,而且还扩大了对象范围,更具权威性。又如“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还存在相当数量贫困人口”,文中的“种种”、“相当数量”就是模糊语言。公文用语中表达模糊概念的词还有“现在”、“最近”、“近来”、“大部分”、“某些”、“不少”、“几乎全部”、“凡”、“十分”等等。总之,模糊语言运用的目的不是使公文模糊,而是让公文更准确。

四、公文用语具有简洁性的特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交流速度,公文用语在明确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简洁风格。古人论文,主张“文以辩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提倡“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简洁就是要没有冗言赘语,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冗繁累赘,多是由于思想模糊造成的,所以只有思路清晰,写出的公文才简洁、扼要。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戒重复嗦

写作公文时,要从特定目的、要求、对象出发,任何与行文主旨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内容都不必展开铺叙。除了必要的重复为了引起注意或强调的语句,力求节约用字,力戒重复嗦,否则,不仅影响公文的庄严性,而且降低了公文的作用。由于此处需引用长篇范文分析,限于篇幅,不详细举例了。还需注意的是,简洁并不等于简单,并不是说公文越短越好,文字越简越好,应该服从公文主题的需要,适当使用简洁语言。

2、避免冗繁累赘

有的时候,公文原意并无重复,由于某些原因使各个句子组合在一起,使句子变得冗繁累赘。这就需要作文者认真修改,删去重复、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做到一文一事、主旨单一,这样可突击重点,节省篇幅,例如某市卫生防疫站向市政府申请经费的报告“我站是一个集市卫生防疫站、市结核病防治所、市健康教育所……等6个单位于一体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市卫生监督监测、疾病控制……”文中主旨意在申请经费,对象为本市政府,文中开头详细说明本单位职能等,其实对本市政府的报告不必如此细说,可改为“我站是一个六合一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市卫生监督监测……”可见,修改后的公文语言简明扼要、凝练得多,但同时文中事实依旧准确,在讲究语言简洁的同时,不该精简的绝不可随意删减。

作者单位: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彭杰辉(1979― ),男,档案馆员,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要从事办公室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S],2000.

公文语言特点篇(3)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32-04

一、引言

“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这一概念是豪根(Haugen Einar)于1971年提出来的,他所说的“语言生态”是指“特定的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语言生态学是研究语言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语言的规范性、语际和谐等方面。

在低碳社会标准的大环境下,我们提倡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这是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而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语言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语言生态是社会生态的映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紧密相连。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语言生态从其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不和谐型语言生态与和谐型语言生态。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语言运用混乱和语言污染严重、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语言规范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等诸多方面(冯广艺,2009)。本文所讨论的语言生态环境主要是指语言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经济性,即用正确、简练、合适的语言给受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愉悦。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语言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很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迫在眉睫。

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翻译质量体现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同时,也会对地方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没有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无法生存得安全、舒畅;没有好的语言环境,人们无法生活得方便、和谐。没有准确无误的公示语双语标识,会给地球村的村民带来沟通上的障碍、不便。因此,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同保护我们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综合控制、管理手段,公示语翻译错误已经成为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障碍。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公示语翻译错误是一种资源浪费,更是一种语言环境污染,它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和对外交流。

二、公示语特点及功能

公示语(public sign),又名揭示语、标识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杨全红2005),或用寥寥文字,或用简明图示,或图示配以简明的文字,表达对受众的某种要求或引起受众的某种注意,如路牌、招牌、广告语、海报横幅、宣传口号等。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向人们传递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请求等信息(吕和发,2005)。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其语言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多用名词、动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避免使用完整的句子。

国内一些研究公示语的学者提出公示语主要具有四种主要功能(施建华,2008)。(1)指示性。这一功能较多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如机场安检(Airport Security),办理入住/离店手续(check-in/Check-out)。(2)提示性。此功能向受众者提醒某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件或现象,如“小心地滑”(Caution,Wet Floor),“油漆未干”(Painted)。(3)限制性。它是以相对委婉但直接、明白的语气向受众者提出要求,限制、约束对方,如“远离火源”(Keep Fire Away),“宾客止步”(Staff Only)。(4)强制性。这是公示语中语气最强硬的一种,受众者必须严格按照警示行事,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Only)。当然,一些公示语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

三、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指导

所谓语言的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服务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互动的功能,以及它所负载的全部认知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张伯江,2005)。由此可见,交际功能是语言生态环境的核心。如前所述,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其四种主要功能都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一核心。公示语的文本性特点要求译者很大程度上要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语言、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转换,最终找到尽可能适应读者的译本(董爱华,2011)。

根据公示语的文本特点和功能特点,我们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常遵循功能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n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na Nord)在对传统的“等效翻译原则”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重大突破,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其主要内容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或交际功能决定,而不是由原文及其功能决定。“目的论”是功能理论的核心。它是由“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凯瑟琳娜·莱斯和她的学生汉斯·费米尔在研究和发展自己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论”提倡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就是完成文本目的,第二准则是译文必须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第三个准则是译文必须与原文语意一致。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准则作为评价公示语译文质量的标准。

当然,作为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的翻译必然会受到其他诸多的翻译理论的指导。

四、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回顾

我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形成规模性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总体研究水平不高。2005年“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随后,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网站建设),分散在各地的“啄木鸟公示语纠错活动”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极大地缓解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匮乏状况,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著名学者戴宗显教授(2005)以及黄友义(2006)、卞正东(2005)、吕和发(2004)、贺学耕(2006)、王银泉(2004)、赵湘(2006)、罗选民(2005)、陈淑莹(2006)、赵小沛(2003)等,先后从公示语翻译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语用研究、约定俗成研究、缺陷研究、交际翻译策略研究、教学欠缺研究、分类研究以及文化差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近几年,又有大批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们加入到了这一研究的行列。很多人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城市开展研究。这一批研究人员分别就成都、南京、烟台、贵阳、桂林、西安、兰州、长沙、武汉等地的公示语翻译现状开展了实证研究。

以公示语翻译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并开展研究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还有人专门搜集了世界各地荒诞搞笑公示语,并将其分类(袁良平,2007)。公示语的标识已经开始向国际认可的符号发展。这些都为从公示语角度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五、公示语翻译错误

为了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针对公示语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相关建议,从而改善不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为此,本文主要以江汉大学2008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有关木兰天池的公示语翻译材料为例,对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错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共性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分析错误的基础上,对典型的错误提出了更正措施。

1 拼音和英文混用,缺乏统一标准。一些道路标志、商店名称、景点名称等在翻译的过程中面临着选择拼音还是英文的问题。这是公示语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其他学者也有提及(赵秋荣等,2008)。但学生拍摄到的公示语翻译的照片显示,同一地方存在着两者混用的现象,标准不一致。如“长廊”译成“Long Corridor”,译文表达了原语的含义。而附近的“道冠石”和“龙珠潭”则采用拼音加英文,译成“DaoGuan Stone”和“LongZhu Pool”。如果选择“长廊”的标准,整个景区都应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才符合语言生态学对语言规范性的要求。

2 英语单词拼写错误。这一错误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如Taoist Priest Poor中的拼写错误在LongZhu Pool中就避免了。

3 原语信息传递不清或歪曲。如将“商亭”译成“Business Pavillion”,所传递的信息与原语完全没有关联。原文所表达的是景区购物点,而译文的中心词“Pavillion”无法传递原语“购物点”这一信息,因而无法引起译文读者反应,达不到交际目的。因此,“商亭”译成“Shop”更能有效地传递原语信息。

4 违背目标语表达方式。如“售票口”被译成“The ticket window”,尽管这一译本可以被目标语受众理解和接受,原语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传递,但由于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一致,容易造成受众的不适感,而且也不符合公示语简洁的特点。如果译文只用“Ticket”一词,受众就会从最简单的形式中获取更佳的反馈效果,明白应该在何处购票,既达到语言生态学对语言的经济性的要求,也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5 冗余累赘,不符合公示语的简洁特征。这表现在逐字逐句翻译原语,造成多余成分,如:道士潭被译为Taoist Priest Poor,译者将“道”和“士”硬行分开,从而使Pool(原译文存在拼写错误)有了两个名词修饰语。这一译文不止有翻译上的错误,也是对原文理解的错误。在同一景区,“道士洞”自然就译成Taoist Priest Cave。再如将“下山由此去”译成“Down the mountain by this way”,译文与原语一一对应,既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也违背公示语的简练原则。其实,这条提示性的公示语英译用一个表方位的副词“Down”配以标牌上的箭头就足以表达原文的信息。

6 使用完整的句子,违背公示语多用短语的语言特点。在同一景点,有多处公示语的英译是完整的句子,如“柔嫩小草,请勿伤害”的译文是“The grass is tender,please don’t hurt it.”,这一限制性的公示语向公众提出要求,和前面“爱护小草,请勿践踏”表达的是同一信息,要求受众的脚不要踩到小草,因此,“No Step”这一名词短语既符合目标语的语用习惯,又可以得体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又如“限载30人”被译成“The limit is 30 people”,尽管译文语言正确,也可以被交际对象所理解,但译本改为“30 People maximum”更符合英文公示语的语言习惯,容易被交际对象所接受。

事实上,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不止一种错误,如上面提到的“商亭”和“售票口”译文既没有有效表达原语信息,也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还存在冗余累赘的问题。因此,在公示语错误的更正过程中,要避免克服一种错误而忽视或者造成新的错误。

六、语言生态环境构建

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是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正确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针对武汉城市圈存在的公示语翻译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构建语言生态环境提出建议和意见。

1 组织由课题研究小组、媒体、志愿者、翻译公司等参加的啄木鸟纠错活动,找出典型公示语翻译错误案例,分析、整理后反馈到相关单位整改。

2 建立公示语翻译监管办公室或标准管理办公室,对公示语翻译进行全程监督。

3 成立以高校为依托的中外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建立公示语翻译网站,为公示语翻译和研究提供平台。

4 提高公示语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确保公示语译文的质量。

5 加强公示语翻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教育,坚决杜绝翻译中的拼写错误和译文的前后不一致等粗心大意错误。

6 了解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功能,制订统一的公示语翻译标准,尽量沿用英语国家相同或相近的公示语表达习惯形式,使译文更加地道,更好地服务于目标语受众。

公示语翻译涉及到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已经在软、硬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由于一句不文明的话,由于一条错误的标识等不和谐的生态环境造成合同取消、投资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这样严重的后果并没有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公示语翻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其英语翻译错误却非常普遍。纠正这些现象,建设和谐语言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正确得体的公示语译文作为和谐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对加强城市对外交流,塑造城市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与语言生态构建互动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

[3]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

[4]施建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08,(2)

[5]张伯江,功能语法和汉语研究[A],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实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袁良平,公示语:世界性问题[J],外语语言文学研究,2007,(3)

公文语言特点篇(4)

关键词:公司简介,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会语用失误

abstract: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upon peter newmark’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ng for language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used to combat against some pragmatic misfires existing in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translation.

key words: company profile, pragmatic misfire,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sociapragmatic failure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公司英文网页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多公司将中文网页翻译成英文,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公司简介的翻译。公司简介犹如公司的一张名片,是客户了解公司的第一面窗口,英文翻译的好坏可能会决定公司是否能吸引顾客和获得客户。然而由于译者水平,翻译角度以及中西方文化形态、语言习惯和认知模式上的巨大差异,译文中因为没有遵循一定翻译原则而造成的错误和跨文化、跨语言的语用失误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译文的效果。因此,针对公司简介语言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翻译原则,从而避免公司简介翻译常见错误和译文的语用失误,对于减少误解、达到公司介绍目的和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公司简介英译的研究很少,徐芳芳等(2005)概要分析了公司简介英语译文中误译、欠额翻译、文化错误、语法错误及逻辑问题等常见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借用peter newmark关于不同功能语言的翻译论断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功能特点及其翻译原则,并从语用翻译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译文的语用失误问题,运用所提出的原则针对公司简介翻译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1、公司简介的语言特点和总体翻译原则

peter newmark(1982)对不同功能语言(expressive, informative, vocative)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这三种功能语言的典型例子,翻译理想风格(‘ideal’style),翻译侧重点(text emphasis),翻译聚焦点(focus),翻译方法(method),翻译单位(unit of translation), 语言形式(type of language), 翻译中意义流失(losses of meaning), 新词新意使用(new words and meanings),应保留的关键词(keywords(retain)),对不常见比喻的处理(usual metaphors),译文相对原文的长度(length in relation to original)。

公司简介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提供公司信息,二是宣传公司,引起注意,呼吁合作。从第一种功能上看,公司简介应使用具信息功能(informative)的语言,尤其是一些科技公司,应使用具有简洁性、逻辑性、紧凑性和客观性特点的科技英语,词汇上会出现大量的专业词汇,语法上则多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张虎,2002);而从第二个层面上看,公司简介也会采用一些具呼唤功能(vocative)的语言,如“我们将继续领导操作仪表的潮流并挑战未来!”,“我们将以最上乘的质量、最低廉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同广大客户密切合作,实现双赢,共创辉煌。热诚欢迎您的合作!”,“我们的服务宗旨是顾客第一、品质至上,欢迎各界朋友来厂洽淡、看样、订货。xx欢迎您的加入”,“我们相信,我们的不懈努力终将赢得广大客户的一片赞誉!奠定xx良好的企业品牌基础!最终使xx成为您的最佳服务厂商!”等。从内容上看,公司简介包括1)公司背景,包括如何成立,建立人,公司的历史,内容发展;2)公司服务内容或者产品介绍;3)公司员工和公司的结构介绍;4)公司的顾客群或者范围介绍;5)公司近期内的重大发展介绍;6)合作邀请。前5项多采用信息功能语言,但其中也不乏自我宣传色彩,第6项则都使用呼唤功能语言。在营销传播(marketing communication)意义上,公司简介是一种公关宣传手段(publicity),现代营销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customer-centered)(kotler, 2004), 公司简介的读者对象为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 因此其语言应充分考虑受众特点,根据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来组织语言。总的来说,结合peter newmark的分析,公司简介翻译时应遵循原则应如下:

理想风格(ideal style):介绍前5项时,客观简练,第6项采用?服性语言,但总体语言应平实,用语应具体,以事实为主;

译文侧重点(text emphasis):目标语(target language),针对目标受众而组织翻译;

翻译聚焦点(focus):读者(reader (2nd person)),以顾客为中心,可用 “you”指代所以可能的受众(potential audience)。

翻译方法(method):功能对等(equivalent-effect),主要陈述事实;

翻译单位(unit of translation):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信息性强的部分以句子为最大单位,不强的部分以语段为最大单位;

语言形式(type of language): 事实型(factual),迎合国外客户喜欢语言平实,客观介绍,注重信息的特点;同时由于公司简介的阅读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作为公关宣传媒介,受众往往是大众,所以语言应尽量简单,有亲和力,接近口语,英语国家公司简介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意义流失或取舍(loss of meaning): 在这点上,应考虑文化差异问题,根据文化差异进行取舍;

新词和新意义的使用(new words and meanings): 一般不采用,避免晦涩;不得以可进行解释。

关键词保留(key words (retain):保留标记词(token words),或加以解释;

对不常见比喻的处理(usual metaphors):考虑到文化差异,应解释或再造(recreation);

译文相对原文的长度(length in relation to original):稍长。

2、公司简介语用失误问题及解决方法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何自然,1988)。根据英国语言学家thomas观点,语用失误大体上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即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或在特定语言环境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用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sociapragmatic failure),即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往往涉及到那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说话双方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的相对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胡文仲,1994)。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违反英语的语言习惯,误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或将母语习惯表达套入目的语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会语用失误是因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不了解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失误。这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对方话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何自然,1997) 。无论是哪种语用失误,在翻译时都应尽力避免。

结合语用学和翻译二者的语用翻译理论是近十多年来才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理论用于处理翻译中的语用问题,是一种等效翻译观,它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会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语言等效就是用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社会语用等效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的使用。语用翻译的目的就是力求把原文的语用用意在译文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效果。语用翻译注重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用意和目的语与源语的语用等效。在翻译中如果没能实现语用上的等效,就是出现了语用失误。

将上述翻译原则用于“公司简介”英译中可避免和修正语用失误。“公司简介”常见语用失误和处理方法如下:

2.1 语用语言失误

(1) 片面字面意义的翻译,忽视暗含意义。词语的语用用意,即言词的意向,它是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蕴含的意义,它与词语的语境密切相关。它包括暗含(implicit) 的言外之意和明说的(explicit) 的字面用意;由于字面用意表达的往往不是原作的真正用意,翻译时根据语境辨认词语的暗含用意十分重要。例如: “我公司专门生产腰包”被译为 our company is specialized in producing body bags. “body bag” 在英语中意为“遗体袋”,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与身体(body) 有关的包,这样翻译完全是贻笑大方,“腰包”其实就是简单的“waist pack”或“wallets/ purses”,根据公司具体市场产品决定。汉语中的“拳头产品”喻指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好的销路,并成为知名品牌,但英语中对应的词“fist”只是握住拳头,并没有打出去的动作和力量(丁衡祁,2000) ,译为“fist product”就没有传达出中文中隐含的语用用意,而造成了语用失误。要传达出该词的语用用意,可译为“knockout product/ hard punch product/ product with a competitive edge”。

针对该问题,译文侧重点(text emphasis)应以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为准,针对目标受众而组织翻译;在翻译聚焦点(focus),以:读者(reader (2nd person))即以顾客为中心,翻译出地道准确的英文。

(2) 译文违反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这类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在于不懂得在特定的情景中,英语有相应的习惯表达方式,因而在翻译中不恰当地采用某种表达方式,或误用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结果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和用意,甚至引起误解。例如: “一次性筷子”被译成“one time chopstick”,其实,这里的“一次性”是指用完之后就不在使用的意思。因此,它的正确译文应是“disposable”而非“one time”。这一点也应遵循译文侧重点和翻译聚焦点原则。

(3) 套用汉语语篇结构和表达方式。这类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在于忽视英汉语篇结构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将汉语的语篇结构和表达方式迁移到英语中。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用规则差异极大,有的甚至相悖,结果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语篇结构上都不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接受,造成语用失误。 在语篇特征上,中英公司简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公司简介的文体趋于夸张,常用笼统、抽象的套话,相比之下,英文公司简介文体平实,用语具体,重在提供信息。如果把中文的语篇结构直接照搬到英语中,英文读者看了会觉得译文文体累赘,意思重复,甚至对其中夸张、溢美之辞产生反感,导致语用失误。比如,“改革春风唤醒神州大地,我公司在总经理的英明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畏强难,不惧艰辛,正努力开创本行业新局面”, “先进的生产设备,独特的开发力量和完美的售后服务使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 “我们的任务就是以最佳品质,最优服务,最低价格为您带来最高价值”等。这种典型的中文语言在语篇结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与英文截然不同,在国外客户眼中并无实在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泛的“最佳品质,最优服务,最低价格“,英语中类似材料常采用直奔主题,用具体数据说明问题。这种文章如果逐字直译,势必让英文读者不知所云。

翻译此类材料之前,应对原文进行删减、重组或改写等处理,注重传达原文的信息和语用意图。例如,翻译时,对中文堆积词藻的语篇进行加工。在翻译理想风格上,考虑使用平实的语言;同时也遵循以上所述译文侧重点和翻译聚焦点原则;在翻译单位上,采用大单位翻译,最大单位为语段,进行删减;语言应尽量事实化,可允许意义缺失,对不常见比喻,可予以删减或转化。

2.2 社会语用失误

(1) 译文中的文化缺省,造成语用失误。公司简介中往往涉及一些汉文化中所特有的机构名称、政治术语、历史事件、典故、奖项名称等。这些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中文读者来说是共享的,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对英文读者来说,却是非明示不可的。如果对这些内容不加解释地译为英文,就形成了译文中的文化缺省。由于英文读者认知语境中不存在相关的文化图式,在认知推理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语境效果,造成理解失败。例如:“邓小平南下讲话,” “双优企业”“实行三包”等,翻译时必须作简要说明。又如“解放前”译为“before liberation”后要加括号说明( before 1949) ,以便使译文明白易懂。

对这种情况,翻译时应遵循newmark 关于新词新意、关键词保留原则,加以进一步解释,对必要关键词可予以保留。

(2) 忽视中英文化、价值观念差异或冲突导致语用失误。例如:“以外资企业为龙头”译为“with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s the dragon head”。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西方人心目中“dragon”是个令人生畏的怪兽,形象凶恶,与汉文化中龙的形象相冲突;二是外国人不知道耍龙灯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就无法知龙头的作用(丁衡祁,2002) 。翻译时采用英文读者所熟知的火车头和旗舰作比喻的归化译法,译为“with foreign trade firms as the locomotive”或“flagship”,那么译文对读者来说就变得明白易懂了。在许多公司简介的译文中,原封不动地照搬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罗列一大堆荣誉证明,对中国的消费者极具说服力,因为它们意味着高质量和可靠信誉,但这种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威崇拜观念在语言中的体现,如把这种观念移到译文中,却毫无意义。因为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欧美文化中,人们讲求实用精神,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所列举的证书和荣誉不屑一顾。这样由于两种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差异,原文在中文读者中能达到的语用效果则可能在译文读者中达不到,这样的译文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这里应遵循“意义流失”原则,可将其归纳,用更简洁和具体的数据来表达;或遵循“不常见比喻处理”原则,采用解释性译法填补文化缺省,用归化译法解决文化冲突对于文化缺省造成的理解障碍, 可通过在译文中增加解释说明, 帮助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1] 徐芳芳,徐鑫.“公司简介”英译的分析与探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2 ] 张虎. 科技英语的特点[j ] . 辽宁师专学报,2002 , (2) .

[3] 刘萍, 沙红芳. 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中的语用失误[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总46 期) 2002 (4) :113~116

[4]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公文语言特点篇(5)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逐步接轨,诸如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圆满结束等,这一系列活动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商也纷至沓来,汉英公示语现象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地的一道亮丽的语言风景。规范公示语,净化城市语言交流环境是一个国家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弘扬中华文明的大事。但是目前我国公示语翻译存在着语法不通、拼写错误、违反国际规范、文化不兼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规范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刻不容缓。

一、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它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广告、告示、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警示等。

西方学界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始于1959年。Vinay和Barbelnet在他们的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的前言部分就已涉及。在中国,公示语的翻译研究相对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才开始研究;二十一世纪以后,公示语的翻译成为热点。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公示语的英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并于2005年成功召开了“首届公示语翻译研讨会”。[2]

二、汉英公示语的语言特点

1、简洁性与规范性

公示语的简洁性是指语言简单凝练、力求以最简单的形式获得最佳的反馈效果。在应用中,往往仅使用实词、关键词、核心词汇,而冠词、助动词、代词等均可省略。如免税品Goods Free;送客止步Passengers Only等;

公示语的规范性是指公示语的翻译要符合规则,一些公示语在国际惯例中已有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不宜改动。如:免税店Duty Free Shop;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等。

2、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大功能

提示性公示语仅起提醒和引起注意的作用,没有限制、强制的意图。如:易爆物品Explosive;油漆未干Wet Paint等。指示性公示语是对公众起着指引、指示的作用,向公众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告诉公众这是什么,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如: 总台服务Customer Service;洗手间Restroom等。限制性公示语是以相对委婉的口气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令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宾客止步Closed to Visitors;施工现场,禁止通行Construction site, keep out等。强制性公示语是要求公众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强迫某人的行为,语言应用直白、强制、没有商量余地。如: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Use Only;不许停车No Parking等。

3、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

公示语的静态意义通过名词的大量使用来实现其服务、指示、说明的目的,从而准确无误的显示特定信息。如:大堂经理Assistant Manager;网吧Internet Bar等。

公示语的动态意义通过动词和动词词组起到限制、强制的作用,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如:小心碰头 Mind your head;严禁随地吐痰 No spitting等。

三、根据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探讨汉英交际翻译策略

Newmark是交际理论派主要翻译家之一。他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语义翻译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语境意义准确地再现出来。交际翻译是目的语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文本,忠于目的语读者,要求原文服从目标语及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难懂之处。

Newmark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分为六大类,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召唤功能、美学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并将前三类视为语言的主要功能。[4]公示语是一种向大众展示的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进而唤起大众的注意,并按照公示语的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要求去履行或规范自己的行为。[5]可见,公示语属于召唤功能性的文本,号召读者按照作者的意图来行动,做出反应。因此公示语的翻译应以交际翻译法为宜。基于上述理论,现提出以下几点汉英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

1、简洁策略

公示语翻译的简洁策略是指译文精练、简洁明了,不含晦涩词语和复杂长句。纽马克指出“语意翻译和交际翻译实现了翻译的两大主要目标:第一,准确;第二,简洁”。我们确立“简洁”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一条原则,是基于公示语自身的特点而考虑的。如:“贵宾候车室”原译为 Distinguished Guests Wait for a Bus at the Place,运用“简洁”策略,试改译为: Reserved Waiting-room。

2、语境策略

公示语的语境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处理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含义。公示语是一种应用文体,形式丰富,运用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示语都可以照搬过来翻译成外语。考虑到不同的语境,其公示语的翻译应遵循“译、雅译或不译”的原则。例如:“不得自带酒水”如果翻译成“No self-wine /beverage allowed”略显语气生硬、被动,而“Consumption of our foods only”则显得雅气、易于接受。

3、文化策略

公示语的文化策略是指公示语的翻译不应该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还应考虑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例如:“红旗手”,有人将之译为Red flagger。我们进行翻译是为了让外国人看懂并理解我们的文化、思想,没有一个外国人会知道中国人所说的“红旗手”其实含有“先进者、模范者”等隐含意义,所以“Model worker”或“Advanced worker”就可以很好地表达“红旗手”这一词。

4、借用策略

公示语的借用策略是指直接借用在西方社会约定成俗的规范的公示语。有相当多的公示语不仅在中国使用,在国外也同样存在。因此,我们不妨直接借鉴其在国际上已被接受的译法。例如:“小心碰头“国际上通用的译法为“Mind your head”而不是“Attention your head”。

四、结语

汉英公示语的翻译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对外交流,而且与外国友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影响。本文认为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是公示语翻译的理论基础,译者应认真探讨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在交际策略的基础上,遵循简洁、语境、文化、借用等翻译策略进行公示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22.

[2] 齐冉.从翻译目的论谈公示语的汉英翻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1-2.

[3] Newmark,P.A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Hemel Hempstead: Pretice Hall,1988.

[4] 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公文语言特点篇(6)

一、把握学段特点,正视学情,巧妙突出“语用”

纵观苏教版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要让语文课堂突出“语用”,就需要教师抓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如《蒲公英》一课,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如何抓住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蕴涵的人生道理呢?

师:蒲公英种子随风自由飞翔,太阳公公看到了,它想对蒲公英种子说话,你们听……(课件展示太阳公公的动画,并播放它亲切的话语)

师:同学们,能听懂太阳公公的话吗?

生1:我听到了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不要到沙漠、湖泊中去,应该到黑黑的泥土中去。

生2:我听到太阳公公说话时的语气不一样,太阳公公说“别”“也不要”时语气重了点;而在说“只有”“才”时声音特别响。

生3:太阳公公用不一样的语气,目的就是要让蒲公英的种子们记住它的话。

师:是啊,太阳公公善良地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就是希望它们能快乐地找到生根发芽的地方。

师:如果你是太阳公公,为了让蒲公英的种子们找到好的“家”,你还会对蒲公英的种子们说些什么呢?

生4:孩子们,别落在石头峭壁上,也别落在干涸的泥土里。只有到了青山绿水的土地上,你们才能生根长叶。

……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第二学段的目标,将语言训练渗透到文本的学习中,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同时,教师抓住文本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进行语言表达,巧妙突出了“语用”。

二、抓住学习过程,关注语言,巧妙学习“语用”

要构建“语用”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敢于冲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注重内容理解、文字解读的束缚,大胆采用借课文教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形成语言文字能力。如《船长》一课,我突破传统借助情境来渲染人物的方法,通过关注言语形式,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巧妙学习“语用”。

师:夜雾朦胧中的一声巨响,睡梦中的乘客被惊醒了,震荡中的大船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请认真读读,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生1: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气氛异常紧张,死神随时会来临。

生2:乘客非常的惊慌,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师:如果我将这句话改一改,你们再读一读,能发现什么?(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半裸着身子,有的在四处奔跑着,有的在不停呼喊着,还有的在绝望地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3:感觉有些啰嗦,现场紧张又慌乱的情景没有快速表达出来。

生4:费劲。原文虽然短小,但是让人感觉窒息、短促。

师:是啊,原文里的句子都写得特别的短。虽然很短,却能震碎人心,我们仿佛也快透不出气来了。谁能把这种慌乱急促的感觉读出来!

……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置对比句,抓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语用”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还原事件发生时的危机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体会到特定情境中短句的妙用,习得语言表达形式。

三、结合教材实际,直面文本,凸显“语用”价值

直面文本,就要结合教材实际,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语言训练的关键点,从而让语文训练无痕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凸显“语用”的价值。

公文语言特点篇(7)

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规范、详尽的公示语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映射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公示语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商店的招牌、指示牌、告示语、营业场所的说明文字、旅游景点的介绍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因此,很多城市的公示语都在逐步双语化。本文拟从语用翻译角度分析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并提出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策略。

一、语用翻译观

语用翻译是一种新的翻译理论。语用的翻译观可以说是等效翻译(何自然,1977),它可以从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个方面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所谓语用语言等效,指的是在了解原作的语言信息的明示意义(explicit meaning)和暗含意义(implicit meaning)的基础上将它们复制到译作中,即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如Close the door,wouldn’t you?形式上是一个否定的问句,但在功能上,这句话却表示“礼貌的请求”。“社交语用等效,则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在公示语汉英翻译这种语际交际中,要求译者不仅熟悉汉英公示语在结构和表达上的异同,而且熟悉公示语在英汉语言中的使用特征和社会文化规范,这样才能正确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并在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的条件下,把原文的信息意图准确地通过译文传递出来。

二、汉英公示语的基本特点

汉英公示语功能相似,提供的都是一种信息服务,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突出的说明性、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等五种示意功能。这为公示语的等效翻译提供了基础。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都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式简单的特点。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结构体系,汉英公示语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汉语重意合,往往多考虑表意是否得当。汉语公示语多使用祈使句,如:“严禁烟火”“请勿随地吐痰”。而英语重形合,既考虑语义,又顾及形式上的呼应。从礼貌和得体性考虑,英语公示语并不广泛运用祈使句,而较多采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语气较为委婉、间接。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THIS IS A SMOKE FREE FACILITY。

三、公示语的语用特征

语用学研究如何在恰当的环境中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形成成功的交际。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具有鲜明的语用特点。

(一)公示语的语用环境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公示语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受到语境制约,根据具体语境选取规范和标准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就是公示语英译的基本要求。如“注意安全”,根据危险的不同指数可以在不同环境有不同的翻译,从caution,warning,到danger,语境决定了该公示语侧重的不同含义。

(二)公示语的公众性

公示语是面对公众的告示、警示、提示等与公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的目的决定了其服务公众的性质。同时公示语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其规范使用不仅要考虑语言内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简洁通俗,还必须考虑语言以外的相关社会文化因素,尤其在具体场合的社会人际功能,因为公示语用于不同的社会场合,不同的社会民众和受众决定了公示语的不同措辞。比如“不要抽烟”,如果放置油库通常是比较强硬的“No Smoking!”,如果在会场,就可能是较委婉的”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三)公示语的语言经济性

人类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促使人类创造新的、复杂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语言单位;而人的惰性则要求在言语过程中尽量减少力量的耗损,采用熟悉、省力、多功能的表达方式。这两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经济原则要求语言的推导和表达者要满足“省力”条件。公示语在语用上基本遵循经济原则,具体表现在字数较少,甚至可以只有一个字。比如营业场所的“open”(营业),比如“caution:wet floor”。总之,公示语的语言特点是字义浅显、文字简约、准确恰当,符合人们交际的需要,省时省力,清楚明白。

四、英译公示语的语用失误

鉴于汉英公示语的上述特征,笔者认为语用等效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但在公示语的实际翻译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把握语用等效的原则,出现了信息偏差、信息错误和信息交际障碍,即语用失误,包含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一)英译公示语的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经常出现语用失误问题。

1.逐字翻译造成的语用失误

电报式的逐字对译,看似语言形式对等,却常常错误百出,导致语用失误。某长途客运站的“售票厅”下面的英文为“Sell the ticket hall”,此译文太生硬,语法也不对,正确的译法为“Ticket Lobby”、“Booking Hall”或“Ticket Office”。某高校一“教师休息室”被译成“Teacher s’ Rest room”。“Rest room”不是“休息室”而是“公共厕所”的意思,“Rest room”在这是误用,曾导致误解。经提出后,此处已改为正确的译法“Teacher s’Lounge”。某大商场的“结账”被逐字译为“Settle Account”,此处“结账”实为“收银台”,可译为“Cashier”。某风景点的“请勿乱扔垃圾”告示下的英文为“Forbidding Leaving Rubbish”。此处可借用英文告示的表达法“No Littering”,简洁、明了。

2.词汇内涵不对称导致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简单的中英词汇对号入座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比如在北京一个公共旅游景点曾经出现的警示牌“当心滑跌”译为“Don’t fall down.”译文从语言本身来看未违反祈使句及搭配时态等语法规则,但是译者将原文简单地进行直译,忽视了此句警示语语境内涵是提醒公众注意潜在的危险,所以符合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常用译法是“Caution Wet Floor”“Caution Slipper Surface”等。

3.忽视语境造成的语用失误

为求公示语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必须注意汉语公示语的“语用用意”(pragmatic force),注意弄清原文在语境中的含义。武汉著名风景点黄鹤楼内一告示牌“注意安全”被译成了“Notice Safety”,有的地方被译成“Be Careful”。殊不知,在“注意安全”的翻译中一般要强调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翻译,这样才能把原公示语的明示意义和暗含意义都翻译出来,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注意安全”有时需要用“caution”,有时需要用“warning”,局势严重时,还可用“Danger”。网上提供了一些例子:在施工工地有人高空作业,需要提示其他人“注意安全”,可以说:“Caution Men Working Overhead”。一些人喜欢在自然水域游泳,但不是所有的水域都是安全的,为此“注意安全”具体可以是“Warning Hazardous Area”。北京一些人喜欢冬季在北海、什刹海的冰面滑冰。入冬和冬末的冰面都很薄,不适合滑冰,“注意安全”应为“Danger Thin Ice”。

(二)英译公示语的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双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差异所造成的失误。

1.缺乏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引起的社交语用失误

某旅馆房间告示“保管好私人物品”被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rivate parts.”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在酒店看到这样的翻译时非常惊讶。因为private parts在英语中通常指人的身体某部分。正确译法应该是“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s.”再比如“老年人优先候车”被译为“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也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匮乏,在西方,老年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倚老卖老”,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看做老而无用,需要别人照顾,因此,英语中总是以委婉语称呼他们(senior citizens),所以正确的译法是“Senior citizens first.”又如,“文明小区”有时被译为“civilized quarter”,殊不知,在英语中civilized对应的是savage\uncivilized,这样会让外国人看了心里犯嘀咕“难道中国现在还有野蛮人?”因此可改用model quarter很好地规避这一点。

2.对中国特有事物缺乏了解引起的社交语用失误

公示语中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由于在西方没有对应的事物或表达法,一些不熟悉中国国情的英语人士缺少一个与我们共有的语用前提。对这部分内容如果翻译不当,即使翻译的语言形式正确,也可能引起信息传递方面的障碍,导致语用失误。如:我们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曾被译为“five stresses,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英语人士对我们竟然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大为吃惊,后改译为“five stresses,four points of beauty 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并附加注释:“stres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 and morals;beauty of the mind,language,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love of the motherland,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这样的表达尽管啰唆,但不至于引起语用失误。

五、英译公示语的语用翻译策略

通过对以上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公示语汉译英时出现的语用失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语法错误是出现在语言层面上的,易发现,人们意识到后可容忍并继续猜测理解。语用层面的失误在语言上看似正确,人们通过正确的语言形式接受它所传达的语义,不知道说话人本意并不在此,自然就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结果造成语用失效。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探讨、对比汉英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风格,做好语用等效翻译。

(一)借译

汉英公示语都是在公共场合中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汉英两种文化中必定有使用场合相同且功能也相同的公示语,对这类公示语的翻译,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策略,套用母语的现成说法,既省时又省力又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如:上面提到的“小心地滑”,可直接借用国外在相同语境中所使用的表达法:

CAUTION SLIPPERY WHEN WET CAUTION WATCH YOUR STEP,FLOOR MAY BE SLIPPERY AT TIMES CAUTION WET FLOOR。

有些城市大多数公共汽车上实行无人售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前门、后门上分别标上英文“Up”和“Down”表示中文的“上车”和“下车”。而“Up”和“Down”含义为“向上”和“向下”,指物体放置的状态。此处可用“In”和“Out”表示“进(上)、出(下),也可用外国的说法“Please enter via front door”(前门上车)及“Please exit via rear door”(后门下车)。

(二)试译

对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可根据语用对等的原则,结合此公示语的实际功能选择适宜的语言形式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游客或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士中进行检验。既确认其语言形式正确且准确地表达出了原公示语的信息,又符合英语社会的规范,再进行广泛推广。

(三)意译

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内容不仅要译而且要译得好、译得美,以期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应多用音译,少用拼音。如“月色江声亭”可译为“the hall for enjoying moonlight and rumbling water.”

(四)定译

一些公示语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为公众所接受,成为定译。如有改动,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不如采用众所周知的译法。如“国泰影院”一直译为Cathay Theatre,不必另译Guotai Cinema.孙中山译为Sun Yat-sen,不必说Sun Zhongshan,游船码头是Cruise Terminal。

(五)不译

明显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汉语公示语没有必要翻译。一些带有号召性的宣传标语只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译为英文会让外国人以为是政府给他们提要求,所以没有必要译出。如“讲正气,树新风”等。为防止中国人陋习的公示语如“禁止乱刻乱画”“严禁”等。若翻译了,则只会有损国人的形象,也没必要译出。

总之,根据语用翻译理论,翻译公示语就是译意。这个“意”是指原公示语的意图。在原文和译文之间,首先要进行语用对比。当译文与原文相对应时,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外国的公示语。当两者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时,译文可考虑更换形象,甚至放弃形象,只求译意。公示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关系重大,因此,我们翻译时应该在语用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字斟句酌,以期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何兆熊,俞东明.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6]宋红波,耿殿磊.公示语的语用翻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04-206.

[7]文兰芳.语用学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10):64-68.

[8]叶苗.关于“语用学翻译”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8,(5):10-12.

公文语言特点篇(8)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中国更是大步走向世界。中国的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大量采用英文标语。在城市简介、企业简介、酒店宣传、产品介绍、旅游景点介绍中少不了英文书写的公示语。翻译地道得体的公示语无疑能给来中国的海外游客带来便利,也是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公示语

公示语是在公共场合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文字语言。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揭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

(一)公示语特点

1.文字简洁明了

由于公示语的受众明确,目的是让人们在获得信息后能够有所行动。所以简介明了、没有客套的祈使句和省略句被大量使用。如;Please Wear The Seatbelt Provided.请系好安全带、No Through Route For Pedestrians.禁止行人穿行、等。

2.名词、动名词、动词的大量使用

英语公示语大量使用名词(动名词),而中文公示语多用动词来达意。如“禁止停车”,英文表达是 “No Parking”.; “No food or Beverage”翻译成中文则为“不准携带食物或饮料”。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有时为了简练,冠词略而不用。

3. 使用大写字母,不加句点

为了发挥作用,公示语一般都拜访或悬挂在明显的位置。所以要求字迹大,字迹清楚,一般没有标点。

(二) 公示语应用功能

1.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因此语言应用也不一定要求公众去采取何种行动,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内容。

2. 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仅帮助公众了解周围环境或提醒公众注意其所在场所的特定特点。例如:Caution! Wet Floor 注意!地面湿滑、Sold Out 售完等

3.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例如:Pay in Cash 现金支付、Slow Out 慢速驶出等。

4. 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直白、强硬、没有商量余地。例如Don’t Touch!请勿触摸、 No Smoking严禁吸烟。

二、关联理论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一)关联论概述

关联论是由从事语言学和哲学研究的法国学者斯波伯和英国学者威尔逊在格赖斯提出的语用学相关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86年联名出版了一本题为《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提出了与交际与认知有关的关联论。

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话语解读,认为人类心智的信息处理以关联为驱动力,对人类认知和交际规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关联论认为人们意向性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明示— 推理的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行为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是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从听话人的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即根据话语信息和语境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话语的理解起始于确定字面意义的信息解码过程,但接下来确定指称、消除歧义、识别用意、补全话语等都必须依赖语用推理和说话人意图的推断”。

(二)关联翻译论

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 奥古斯· 格特根据关联论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五年后于1 9 91 年出版了《翻译与关联: 认知与语境》书中, 格特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

格特认为,虽然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它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以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首先,翻译活动从本质上是译者言语交际活动,也遵循一般的交际规则;其次,翻译过程是一个译者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过程。作为交际活动的翻译,需要将静态的语码模式与动态的关联模式结合起来,以获得语句的全部意义;再次,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种能力,而不是行为,它试图解释的是心理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译者的心智,而不是文本或文本生产成为关注的焦点。关联翻译理论的目的在于,以人的认知交际能力为中心解释翻译现象。因此,关联翻译理论不是一种描绘型的翻译方法,而是理解和解释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发生的因果关系和推理关系。

三、公示语翻译的关联原则

关联论把翻译过程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译者既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知识, 从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语音、句法层次)到内容(语义、语用层次)等各个层面推导出隐于原文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 找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既而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 又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 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性的取舍, 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offer optional contextual effects),将原文的意图和相关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这一过程既包含有译者对原文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 又涉及译者向译文读者进行的明说及其暗含意图的表达, 还牵涉到译文读者对译者隐于明说之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 这实际上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 译文读者之间)的双重明示。由于三者之间的认知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 各自的认知能力也不可能完全等同, 因而,为了与译文读者达成最佳关联, 在原作与译文读者之间, 译者应根据关联论“最小最大原则”(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和取舍, 使译文读者从译文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一) 公示语翻译在功能意义上的最佳关联原则

关联论认为, 要成功地实现翻译目的, 就必须“交际者发出的信息意图能被读者识别”。而在翻译过程中, 这一”交际者”就是”译者”, 即”明示交际者”, 他的责任就是” 让读者识别他的信息意图”以及”避免翻译中的误解和其它交际故障”。公示语主要向人们传递提示、提醒、警告、请求和宣传等意图和目的,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或强制性等应用示意功能及树立形象、服务社会等特定应用功能。公示语翻译的目的则是帮助译文读者在中国更方便地学习、生活、工作或旅游。因此,读时费解,读而不懂,就起不到公示语应有的作用。如:‘碧水清清,却亦无情,河湍势险,请勿戏水’这条汉语公示语的警示功能很明确,且富有诗意,读来朗朗上口。但翻译时若译作:So blue water, but also no goodwill. So rushing current, please no play the water. 则无法实现该公示语的交际功能。由于译者没有注意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别,而是照汉语字面意思拘泥于原文结构,逐字逐句翻译,使译文毫无公示语的味道,丧失了公示语原有的警示功能。其实,这条公示语所要向译文读者传达的交际意图就是“水深危险”, 如果译成:Danger! Deep water! 其警示功能则一览无余。翻译公示语时, 译者要从原公示语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力求准确传译公示语的功能意图,让译文读者在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的情况下,能迅速、清楚明白地得到公示语的信息,并按照公示语的要求去做。不能将公示语的功能意图传译出来,该公示语的翻译就是失败的。为此,译者必须在分析汉语公示语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其功能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其真正的交际意图,达到公示语翻译的目的。

(二) 公示语翻译在认知语境上的最佳关联原则

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换言之, 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 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 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格特指出“认为一个‘信息’ 可以不管听众的认知环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那些认为翻译理所当然的是传递‘信息’,认为问题的实质是为‘信息’寻找恰当的语言形式的观点, 其根本错误即在于此。” 。“ … … 交际要成功,一般的要求之一是让信息发出者的意图为听众所认识。”“ 因此, 译者面临的问题, 不仅是他应该如何发出信息,而且还有通过他的译文,可以理所当然地企望传达些什么? ” “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他对于目的语听众认知状况的认识。” 。

(三)公示语翻译在语言表达上的最佳关联原则

每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特别,公示语也不例外。中英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两种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习惯表达方式。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对译文读者的宣传效果,考虑文化的差异,单纯语言层面的“忠实”并不是第一性的,因此译者不可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法层面的等同, 而应寻找语言表达的最佳关联。根据公示语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进行取舍,必要时需对公示语原文的一些词句、修辞手法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使公示语译文的文字表达与原文具有同等的语言功效。

四、结束语

关联理论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是一种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 推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要以最佳关联为原则,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使译文在功能、语境和达意三方面达到最佳关联,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真正满足公示语译文读者对高质量的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公文语言特点篇(9)

一、引言

初次接触校园公示语翻译是在翻译课上。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公厕内的公示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该如何翻译?”大家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似乎都达不到大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之后,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Come in a rush,go with a flush.工整、押韵的翻译让我很是赞赏。原来小小的公示语也有这么大的学问。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公示语词典》(吕和发、单丽平,2002)给公示语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作为一种揭示语或标识语,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

近年来,到我们大学作学术报告、交流访问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公示语及其译文是给所有来访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名片。它广泛应用于我们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大学校园的对外开放,公示语的作用也越显突出。公示语翻译能否实现它本来的功能,不但将会影响到来访者的访问行程,而且关系到校园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但公示语的不规范翻译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下面,笔者就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谈一点个人看法。

二、公示语的特点

查阅相关资料及观察我校的相关公示语,笔者发现中英文公示语有如下特点: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词、祈使句等。其大多简洁,措辞精准,部分公示语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1.名词的使用

名词的使用可以准确无误地显示特定信息,起服务、指示等作用。如:

阳光文化工作室

Sunshine Culture Studio

学生事务办公室

Students Affairs’ Office

阳光创业创新工厂

Sunshine Innovation&Incubation Workshop

职工之家

The Family of Staffs & Workers

2.动词、动名词的使用

此类标识语强调一种动态,意在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如:

严禁停车

NO PARKING

小心碰头

MIND YOUR HEAD

请勿吐痰

NO SPITTING

爱护公共财物

Protect Public Property

3.祈使句的使用

公共标识语大量使用祈使句以示强调作用,提高公众的注意度。如:

请勿乱弃 Please Do Not Litter

脚下留情 Mind Your Step

严禁张贴 Post No Bill

4.缩略词的使用

观察我校的建筑物后,我发现有如下缩略词标识语,大多简洁明了,浅显易懂。

答疑室 Q & A Room

自动取款机 ATM

停车场 P

三、公示语的分类

校园公示语运用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公示语为师生提供一种信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突出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示意功能(戴宗显、吕和发,2005)。

1.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没有任何限制、强制的意味。其语言不一定要求公民采取何种行动。如:

Network Newsroom

陈胜教授工作室

Prof. Chen Sheng

公共厕所

Public Toilet

2.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只起提示作用,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但其在校园公示语中却广泛使用。如:

请勿践踏草坪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请勿乱扔垃圾

Please Do Not Litter

3.限制性公示语

此类公示语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

施工现场 禁止入内

Construction Site Keep Out

勿靠两侧

Keep Clear of the Edges

4.强制性公示语

此公示语要求观众采取或不采取相关行动。语言强制,无商量余地。如:

禁止泊车

No Parking

禁止通行

Do Not Walk

警戒线 勿超越

Police Line Do Not Cross

四、不规范公示语翻译分析

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应遵循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可直接引用国际通用公示语,但由于译者不认真对待、取材不便等原因,相关公示语的翻译并不统一规范。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我们发现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现举笔者观察到的几例常见的不规范翻译与大家一起探讨。

例一:“请节约粮食”

这是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在大学校园里也较常见,特别是在学校食堂里。自然,其翻译也或多或少有点中国特色,比较普通的即为“Please economize food”。很显然,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即Chinglish。

汉英对译中有四大疑难,即语言难点、思维方式难点、文化难点及非语言因素难点(田传茂、杨先明,2007)。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差异必然会反映在翻译中,并给其带来一定困难。思维方式的差异自然会造成表达上的差异。将“请节约粮食”译成“Please economize food”,即没有真正认识到英汉的思维表达方式差异,因而翻译出来的句子文理不通,不合逻辑,属典型的死译、硬译类型,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economize”意为“节省,节俭”。而学校食堂里的此标语并不是要求学生少吃粮食,而是倡导同学们不要浪费,要珍惜粮食。认识到此英汉差异后,可将“请节约粮食”按英语的习惯译为“Please do not waste food”或“Save on food”。

例二:WC

这条指示性公示语在我国的普及率很高,且多被译为“厕所”,但厕所这样一条译出语确实是源语的译入语吗?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认为翻译时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即“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公示语翻译也应遵循此原则。事实上在英语中,“WC”类似中文所说的“茅厕”,是比较粗俗的说法,这样的标识语在公共场合十分不雅,而在国外,表示厕所时多用restroom这个词。

不少从英美回来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WC”在国外确实较少使用,但在中国反而使用较多。因而,将“WC”译为“厕所”没有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原则”,也不符合英语习惯,可改为“restroom”。

五、对译者的要求

从以上对公示语的相关介绍及现存的一些较常见问题,我们可知公示语的翻译很考究,对译者的要求的确不低。为了给外宾留下好的校园印象,公示语翻译应准确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由此可见,公示语的译者可谓任重道远 。那么,对公示语的译者有哪些要求呢 ?如何才能译出地道的译文呢?

奈达在谈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时认为,译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双语能力、双重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翻译一般涉及两种语言,因此译者首先必须精通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但翻译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译者还应对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尽可能地了解。如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校园公示语译者,除了要遵循译者应有的追本穷源精神、对读者负责精神及淡薄名利的精神外,我们对校园公示语的译者还有如下要求。

首先,对译者来说,了解汉英公示语各自的语言及文体特点至为重要。本文前面已提到公示语的相关特点,现针对译者的要求,做点补充。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点有三点:一是往往全部用大写字母,不加句点 ;二是字数通常都很少,最少的只有一个词;三是语言精练,有时采用十分正式的文体。至于汉语公示语,最主要的特点当属字义浅显,文字较简洁。知道了源语和译语的特点,翻译起来便可知己知彼,“百译不怠”。

其次,良好的习惯是做好校园公示语翻译的捷径。首先是随时积累译入语中现成的等值的或近似的表达,因为它们是我们翻译中可以效仿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的比较鲜活的语言材料。作为公示语的译者,我们要养成随时随身随地积累的习惯。如此当我们在遇到校园公示语时,即可信手拈来了 。如公示语“严禁烟火”在英语中即有如下功能对等或语义近似的表达法: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PLEASE DO NOT DROP LIGHTED CIGARET AND MATCHES!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有时则需酌情变通。

最后,要注意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是需要点天赋的,有些人对语言可能天生敏感些,有些人则可能迟钝些。不过迟钝一些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变得敏锐起来。例如,平时多读读文章,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当遇到“小心地滑”这样的校园公示语时,就可脱口而出:CAUTION!WET FLOOR! 不过,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即通过阅读培养语感时读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跟着惯性走,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一次翻译课上,老师让我们翻译“止步于此”,许多同学看到有“止步”二字,立马想到“STOP”,或许即是在平时养成的语感习惯。含有“STOP”的公示语一般较生硬,不太委婉,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一般公示语都较少使用此词。NO ADMITTANCE OFF LIMITS,OUT OF BOUNDS等才是“止步于此”的正确翻译。

六、结论

月余前,西班牙洛维拉―维吉利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安东尼・皮姆在我院作了以 “论译有所为”的讲座。其渊博的翻译知识使我对翻译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皮姆教授曾提到过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对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其实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校园公示翻译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德国学者费米尔认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目的来自翻译活动的发起者规定的翻译要求。而作为翻译活动的一种,校园公示语的翻译也应遵循“目的论”,即做到功能对等、目标明确。

校园公示语翻译的目的,自然在于使译入语的读者能明白相关公示语的含义。希望广大校园公示语译者能在“目的论”指导下,参考以上对译者的要求,做好校园公示语翻译,朝营造地道的英语环境,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2]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孙国栋.“目的论”指导下的校园公示语翻译[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9).

公文语言特点篇(10)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是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文学作品受到了读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于海明威的文学作品,目前更多的是针对其“冰山原则”、“硬汉形象”和“战争死亡主题”进行研究,也有少量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特点的研究,但侧重点一直放在了小说语言的隐喻、修辞和措辞上,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小说语言研究的则比较少。本文将在社会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对作者高超的文学创作艺术进行赏析。

一、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总体概述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格莱斯曾经提出对语言研究的合作原则,即语言的数量原则、语言的质量原则、语言的关系原则和语言的关联原则。语言中的合作语言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交谈的双方都应该遵守。语言的使用还具有很大的个人特点,不同性别所选择使用的语言有着鲜明的性别差异和词汇差异,从侧面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语言的使用还应该遵循礼貌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策略准则、慷慨准则、称赞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二、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特点的总体概述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由海明威于1938年完成,小说主要围绕着才华横溢的作家哈利展开:哈利为了体验一种与城市的安逸、懒散和颓废不同的生活,决定和妻子海伦一块去非洲狩猎,希望可以在原始的大自然中找回在都市中迷失的自我和创作的灵感。不幸的是,哈利的左腿感染了坏疽,加上汽车抛锚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哈利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被困在床上动弹不得。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哈利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百感交集,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对于这部小说,已经有很多人从小说中的象征手法,海明威的冰山写作原则,小说的叙事手法和文体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整体上讲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主要是由小说的故事背景,弥留之际哈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的对话构成,作者用了众多的人物语言对话来进行形象地塑造,这些对话的篇幅占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在对男女主人公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作者使用了大约159段的对话,其中只有4段是男主人公和仆人之间的对话,剩余的全部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这些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男女主人公使用的语言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以此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甚至是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社会语用学视角下对《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特点的赏析

语言学家认为男女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性在语言的表达上经常避免使用一些情感表达强烈的句式,倾向于使用表示不确定的词语。男女语言特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和语用的策略上,其中语用的策略主要包括语言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一)词汇层面上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的赏析

女性语言和男性语言相比较,显示出更多的含糊不定,优柔寡断的特点,所以在句子表达中更多会使用可能、也许、大概、应该和表示礼貌的“请”等,而男性则很少使用这样的词语,因为男性感觉这样的词语有损他们的自信心和果断性,这些词语在小说中海伦的语言中有明显的体现,如下:

(1)海伦:“请告诉我应该为您做点什么?是一些我可以做到的事情。”

哈利:“你可以把这条腿卸了,那样我会怀疑它可能不会再听使唤……”

海伦:“请不要那样说。我可以读书给您听吗?”

哈利:“读什么啊?”

上面节选的四句对话只是男女主人公一次对话中的一小部分。在短短的几句对话中,女主人公海伦就使用了“应该”和“请不要”的情态动词,还使用了多次“请”,而男主人公哈利的话语中却使用了一个表示一级肯定的情态动词“可以”,这就说明了女主人公海伦说话的时候非常委婉,而男主人公的语气就显得比较果断和强硬。在海伦的话语中使用的多个情态动词则说明了他对自己丈夫的关爱和体贴,而哈利这样的说话方式则是在他临死之时,对自己人生未尽之事和创作没有完成的懊恼心理的一种真实反映。

(二)语用视角下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的赏析

男女社交语言的差异不仅在词汇上有着差异,更多的在语用策略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日常的交际中,我们会发现对于他人的问题,我们都不会采用直接的方式进行回答,而是使用一种比较间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观点,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因此也就有了会话含义。下面我们就在语言的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指导下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进行赏析。

首先是语言的合作原则,其中涉及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语言的数量原则、语言的质量原则、语言的关系原则和语言的关联原则。从合作原则来看,女性的遵循情况明显要好于男性,如下:

(2)海伦:“您现在是否可以吃饭了?”他看了下她身后整理桌子的仆人和正在吃饭的孩子。

哈利:“我想要写作。”

海伦:“您应该喝点汤,这样您的身子才会好得快一点。”

哈利:“今晚我就要死了!我还需要身子好点干嘛?有什么用啊!”

从上面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哈利被问到是否可以吃饭的时候,哈利并没有进行正面的回答是吃或者是不吃,而是告诉海伦他想写作。当海伦建议哈利应该喝点汤进行滋补的时候,哈利仍旧没有回答喝汤还是不喝汤,而是说他今晚要死去了。如果按照语言会话的合作原则,哈利不但没有遵循其中的关系原则,对海伦各种建议的拒绝也违背了其中的关联原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语言的强势特点。

其次我们从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来对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两性的语言特点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讲,女性的语言要比男性的语言显得更有礼貌,女性语言的表达相对来说会更加间接和委婉,这也就显得女性更加有礼貌,而男性的语言则要逊色得多,这一点在男主人公哈利的语言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下面我们主要用礼貌原则下的赞扬原则和赞同原则对两个人的对话进行分析,如下:

(3)哈利:“我们过去在巴黎的时候住在哪?”现在在非洲的时候问坐在他椅子旁边的这个女人。

海伦:“在钟楼。你知道的!”

哈利:“我怎么会知道啊?”

海伦:“那是我们过去经常待的地方啊!”

哈利:“不,并不经常!”

(4)哈利:“你知道有一样东西我从没有丢失过,那就是我的好奇心!”他对她说道。

海伦:“你已经失去了一切!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完美的男人!”

哈利:“上帝啊,看看这女人知道多少啊?那是什么?是你的直觉吗?”

上面我们所节选的两段对话就将男女之间在礼貌上的差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3)的对话中,当海伦回答在钟楼这个地方的时候,认为哈利也是非常熟悉这个地方的;但哈利并没有同意海伦的说法,并且说:“我怎么会知道啊?”然后海伦解释那是他们过去经常生活的地方,可哈利却回答并不是很经常。从这样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哈利是知道海伦说的那个地方的,只是故意不同意海伦的答案,有意在违背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在(4)的对话中,哈利一再违背赞扬的原则和谦逊的原则,而海伦还试图遵守。在第一句话中,哈利对海伦讲到:“你知道有一样东西我从没有丢失过,那就是我的好奇心!”从表面上看哈利遵循了谦逊的原则,实际上却是哈利在对自己一生进行回忆后内心充满了遗憾和悔恨的真实写照;而海伦却赞扬他是这一辈子自己见过的最完美的男人。在第二句中,哈利讥讽海伦:“上帝啊,看看这女人知道多少啊?”暗含的意思就是男人才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这些话语体现了男性的自以为是和傲慢,同时也是对谦逊原则和赞扬原则的违背,而女性则是很好地遵守了这一原则。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主要写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哈利在自己的人生弥留之际对于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写作――遗憾和悔恨的心理,所以在和女主人公海伦进行对话的时候表现出不愿意合作和不礼貌的特点。虽然海伦也是一位新女性,但她理解和关心自己的丈夫,在语言对话的时候更多表现出礼貌和合作的特点,以及对丈夫的赞扬。

四、结语

我们利用社会语用学视角下言语交际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不同性别语言特点的理论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男女主人公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男女不同性别的语言运用的新观点也为我们对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让我们领略到了作者海明威高超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周玲.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吕文斌,王守义.美国文学选读(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公文语言特点篇(11)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特点,根据Peter Newmark的观点提出了公司简介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翻译案例探讨了原则的有效运用。 【论文关键词】 公司简介 Peter Newmark 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来说,公司简介英译的好坏可能会决定公司是否能获得订单,留住客户。然而由于译者水平,译文中因为没有遵循一定翻译原则而造成的误译、不当翻译处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译文的效果。关于公司简介英译的研究很少,徐芳芳等(2005)概要分析了公司简介英语译文中误译、欠额翻译、文化错误、语法错误及逻辑问题等常见的问题,本研究借用Peter Newmark关于不同功能语言的翻译论断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功能特点及其翻译原则,并结合自营进出口公司的公司简介翻译案例探讨了原则的有效运用。 一、公司简介的功能和内容 根据Peter Newmark关于语言功能的分析,公司简介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提供公司信息,二是宣传公司,引起注意,呼吁合作。从第一种功能上看,公司简介应使用具信息功能的语言,应使用具有简洁性、逻辑性、紧凑性和客观性特点的科技英语,词汇上会出现专业词汇,语法上则多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张虎,2002);而从第二个层面上看,公司简介也会采用一些具呼唤功能(Vocative)的语言,如“我们将继续领导操作仪表的潮流并挑战未来!”等。 从内容上看,公司简介包括1)公司背景;2)服务或产品;3)公司结构;4)经营范围;5)近期重大发展;6)合作邀请。前5项多采用信息功能语言,但也不乏自我宣传色彩,第6项则都使用呼唤功能语言。在营销传播意义上,公司简介是一种公关宣传手段,现代营销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Kotler, 2004), 公司简介的读者对象为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 因此其语言应充分考虑受众特点,根据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来组织语言。 二、Peter Newmark关于不同功能语言的翻译理论 Peter Newmark(1982)对不同功能语言(Expressive, Informative, Vocative)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这三种功能语言的典型例子,翻译理想风格(‘Ideal’style),翻译侧重点(Text emphasis),翻译聚焦点(Focus),翻译方法(Method),翻译单位(Unit of translation), 语言形式(Type of language), 翻译中意义流失(Losses of meaning), 新词新意使用(New words and meanings),应保留的关键词(Keywords(retain)),对不常见比喻的处理(Usual metaphors),译文相对原文的长度(Length in relation to original)。 三、自营进出口企业公司简介翻译的原则和案例分析 一家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如下: A公司正式成立于1995年6月20日,于1997年4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公司立足于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产品质量一流,国内外畅销,为行业龙头企业。A公司人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大力弘扬“承担、探索、超越、责任与价值等同”的企业文化理念,公司入选“中国科技100强”,还历年被评为“守信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竭诚欢迎国内外新老客商咨询联系。 结合Peter Newmark的分析,公司简介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本案例中的应用如下: 1.理想风格。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时应客观简练,合作邀请采用说服性语言,但总体语言应平实,用语应具体,以事实为主。文章里中文华丽词藻应转化为平实的语言译出,如“鸣锣上市”,可简单处理为“go IPO”;“四大本部”:four divisions;“大力弘扬......文化”:It has developed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2.译文侧重点和翻译聚焦点。 译文侧重点应为目标语,针对目标受众而组织翻译;翻译聚焦点应为读者,以顾客为中心,可用 “you”指代可能的受众(potential audience)。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目标受众为国际客户,语言组织上应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对一些反映文化差异的文字应采用 归化的方法,避免因文化缺失而造成的语义模糊和误解。大多中国企业简介中喜欢使用口号式名词,如此处“多年来A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大力弘扬“承担、探索、超越,忠诚和责任与价值等同”的企业文化理念”,处理时应平实反映其含义:A has taken it as its own mission to rejuvenate China by develop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 years and has fostered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undertaking responsibilities,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creating value by building loyalty and accountability。关于“中国科技100强”、“守信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等应采用增译法,翻译为:China Top 100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Credible Corporate、China Top 100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3.翻译方法和语言形式。 翻译方法应为功能对等,主要陈述事实、提供信息;语言形式应为事实型,迎合国外客户喜欢语言平实,客观介绍,注重信息的特点;同时由于公司简介的阅读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作为公关宣传媒介,受众是大众,所以语言应尽量简单,有亲和力,接近口语,英语国家公司简介大多有这样的特点;而中国公司简介英译口号较多,如“产品质量一流,自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如果翻译为“Our products are first-rate and are very popular both home and abroad”往往会让国外读者产生反感。他们不太接受国内一些宣传材料中那些文体夸张、带有笼统、抽象的套话,辞藻华丽。如上文“first-rate quality”,若用获得国内同类产品权威机构认证的证书来表示即可达到想要宣传的效果,此外所谓的“ very popular both home and abroad”还不如用一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名来描述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 4.意义流失或取舍。 在这点上,应考虑文化差异问题,根据文化差异进行取舍。如“龙头企业”,西方人心目中“dragon”是个令人生畏的怪兽,形象凶恶,与汉文化中龙的形象相冲突;另外外国人不了解耍龙灯,当然也就无法知晓龙头的作用(丁衡祁,2002)。翻译时采用英文读者所熟知的火车头和旗舰作比喻的归化译法,译为“locomotive”或“flagship”,或者译为“market leader”,译文就明白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