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各地的传统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0 14:57:48

各地的传统文化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

引言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提倡和推行的,由社会各阶层支持和参与的一项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化体育项目,也是一项跨世纪,造福于后代子孙的健身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提供依据。它在应用之中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健全指明了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人民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自从改个开放以来,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少数民族生活得到了可观的改善,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多方面的发掘与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在实施全民健身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观念,使得各地群众体育方式日益丰富,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为全民健身活动逐步进入了城乡之中,在各地都进入了城乡社区。在目前各地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能够,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其中既包含了各种竞赛性质的体育项目,同时也不乏各种趣味和娱乐性质的活动。这种体育形式不但调动了群众参与激情,同时充分的发挥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长处,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

2、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各种工作风格也大不相同,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各自的地理环境、文化水平、历史条件、和宗教、民族习俗等因素造成了各自不同的体育特色和方式。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发展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众多传统体育项目。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孕育出来自己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各地的各民族中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哈萨克民族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各地的地域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性项目居多。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民族盛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对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欢迎。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项目的多样化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

3.1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而且也表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大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顺畅和谐。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举行和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对拓宽社会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2)

一、国内现状总结

1.春节地域多样性,城乡差异性

春节具有地域多样性。春节多样的地域性构成了整个春节系统,是在广泛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的春节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民众们对于春节的重视。

同时,春节具有城乡差异性。在山东农村地域依然存在的传统拜年方式、春节祭祀、传统春节装饰等正在城市里逐年消失。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参与热情度逐年递减的同时,农村居民仍对春节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参与度。

2.春节年味儿变淡,春节申遗呼声渐长

在针对春节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得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 6.0889,而且有99.8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期间节日氛围不够浓郁。 我们发现在国内不论城市农村,较之以前,传统节日的褪色已经不是特殊现象。

3.春节效应依然存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春节带来了高度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但是同时,高度的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背后,隐藏着高度的浪费和高碳的姿态。各地域普遍存在的高春节消费和高春节应酬更是刺激了恐归族的产生。这一切都来源于春节期间莫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而引发的部分民众的“春节恐怖心理”。

4.国内保护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保护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的总领之下,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审核、实践、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由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到位的推进工作,在财政部的资金支持下,将各种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节日的措施首先就是确定法定节假日,确定“文化遗产日”和“非遗节”等。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结合力度不够,如今对于大型的群众性汇演,依然缺乏政策引导。

二、与韩国现状对比而得出的借鉴措施

虽然城市文化比较发达的韩国,传统节日受损程度也严重于中国,但是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却强于中国,也已经采取了些许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中韩两国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可以为我国所用的几项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引导,在节日期间开展传统体验活动

传统节日期间缺少节日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活动的贫乏。韩国经常性的组织规模性汇演,开展多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在韩国,即使在城市文明发达的首尔,传统色彩依然依稀可见。在各处传统宫殿里,每逢佳节,更是热闹非凡。皇家散步、守卫兵交接班仪式等传统汇演,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这里还能体验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投壶、制作传统面具、荡秋千等等,吸引了各方的游客,这样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们可以花费最少的经费,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据了解,在中国个别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活动。比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上演绣楼招亲等活动,吸引了数千民众前来观看,又比如重庆清明文化节上汉式公祭,山西介休清明文化节的祭祀大典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个别地方举行的活动,不足以调动起各地民众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在加强各省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各地区开展简单而有传统氛围的传统体验活动,比如,四大美人汇演、传统服装照相馆、包公巡街等,以渲染传统节日氛围。

2.鼓励民间团体,建立相关基金支持

各种传统再现活动的举办,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为后盾。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财团就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产业,缩短传统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们参与传统活动的机会。如今中国民众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仍有一定的热衷度,而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就使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资金支持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3.无形遗产有形化,保护和传承浓郁传统文化元素

如同韩国韩服于韩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传承无形遗产的氛围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数不尽数,中国结、汉服、龙图腾、玉佩、扇子等等,都可以保护和发扬,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暗喻其中,进行有形的传承。比如说,可以鼓励传统婚礼形式,并以减免费用的方式将婚礼公开化,或者以减免门票的形式鼓励传统服饰,在商品中采用传统图案,化传统为时尚等等措施,都可以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无形遗产有形化。

4.借助传统建筑,营造节日氛围

建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传载媒体。而古风淳朴的传统建筑,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置明清的陶醉感。韩国的各项传统再现活动,之所以都选择在古代宫殿建筑或者传统韩屋里举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在我国,明清古街、宋代遗址、皇家花园、古风庭院等并不难寻。在不对各种文化遗产有破坏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如减免门票、免费开放、在传统建筑区内进行传统汇演等,更能营造节日氛围。

5.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是大势的今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可以充分的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韩国正是将传统文化发展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发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内需。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体验灿烂的华夏文化,选择在春节期间留在中国过春节。再此机遇之际,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再现活动,发展各种专门的旅游观光地,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让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旅游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41-02

一、贺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七百里贺江之要冲,扼楚粤之咽喉,秦代开辟的“潇贺古道”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之一。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戍卒、商贾、流民带来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岭南百越土著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各民族、各族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族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图景。

贺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融合、留下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有潇贺古道、桂岭古道、谢沐关、鹰扬关等古道;有封阳古城、临贺古城、庆坪古城、东坪古城、独柱山古堡、富川古明城等古城;分布着数百座古老的村庄,二十多座古风雨桥,十八座古戏台和部分石龙桥;保存有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塔、阁、宫、社、亭等宗教文化建筑物。现存古民居、古建筑存量丰富,这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设计独特,颇具匠心,别具风格。考古方面,有孝穆皇太后先茔、国宝青铜麒麟樽、沙田古墓群、贺街古墓群、铺门古墓群、富川城北西汉墓群。自然风光方面,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部级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路花温泉、大汤温泉、钟山碧水岩、十里荷塘,还有昭平七村、南乡滑水冲等南方原始森林。

这里居住的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民俗文化多姿多采。各民族、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各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多达二十种的方言土语。民族风情古老而多姿,如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和歌节;讲古梧州话的山歌、傩面舞、小龙舞(蛇舞);瑶族的蝴蝶歌、长鼓舞;壮族的舞火猫、耍歌堂;土瑶的酒歌、情歌;苗族的芦笙、踏歌堂等等古朴奇异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此外,还有各族群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人才。相应的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护传承人和培养新的传承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明确传承人的地位,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外,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给杰出的传承人创造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传承机制,帮助建立培训基地或师徒关系,通过授课、带徒授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其技艺能够得到完好地传承。

2.投入资金,加强对传统文化进行物化载体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实行保护,使其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保护的途径多样,如:依靠科技,借助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现有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形式进行保存和保护;建立图文声像等相应数据库,完成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物品的选择展示、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及当地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开发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贺州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识到这点,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长期深入到各民族各族群来了解、记录、宣传相应专业领域中的文化,为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绵帛之力。

3.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只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4)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多样,在过去相对闭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各地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色彩。由于各个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聚集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也产生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因而,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文化喜好都不一样,也影响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所以,山区地区的音乐高亢、平原地区的音乐空旷、江南地区的音乐悠扬、大漠地区的音乐豪放、草原地区的音乐热情。可见,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也各有美妙之处。如今,人民大团结、文化大融合,地方传统音乐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文化结构发生改变,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为重要,为我们研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解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地方传统音乐是在群众群体中流传最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也是最直接反映大众生活、情感状态的文化形式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式,彰显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我国的地方传统音乐一般分为民歌、舞蹈、戏曲、说唱和器乐等类别。在这些大类别中,还有各种小的分支。比如,民间歌曲也分小调、情歌、劳动号子等多种艺术体裁,然而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之间,民歌的音乐风格又各具特色。再如,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器乐也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从西周开始,民众就喜欢吹笙、鼓瑟、弹琴,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了深厚的底蕴。再到隋唐时期的琵琶、古筝等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点,也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传统乐曲,流传至今。著名的传统音乐曲目有琵琶曲《十面埋伏》、唢呐曲《百鸟朝凤》、合奏曲《将军令》等,展现了极为隽永的文化审美特色。这些富含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和地域风格的传统音乐作品展现了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此外,我国民间舞蹈从夏商西周,一直到春秋战国,从原始舞乐进化到了宫廷舞乐,基本确立了传统舞蹈的艺术特征,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政治的动荡和人民的迁徙,对民间舞蹈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内迁,对传统音乐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不仅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音乐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随后,外国音乐逐渐地传入国内,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乐曲创作和音乐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元素。到了明清时期,传统音乐文化也逐渐形成了固定形式,各地也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大量精彩纷呈的传统音乐被传播和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地方传统音乐不断接受外部元素的渗透和影响,也同时走出自己的一方新天地,赋予了更为生动的表现色彩。如今,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工作也更加地系统化,更多的地方民间音乐又重获新生,焕发出璀璨的艺术之光。

二、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特征呈现

首先,传统音乐内蕴了鲜明的自然之美。地方传统音乐中很多歌曲的腔调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有关,连伴奏的乐器也是就地取材,树叶、竹竿、陶器等都能经过简单加工,产生出优美的声音。先人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们的艺术创造力非常的突出,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曲都是借助自然景色、山水风光、动物花草等来倾诉心声、歌颂爱情,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由、热爱自然的淳朴感情。其次,传统音乐中内蕴了丰富的生活之美。很多地方的民族音乐歌曲并非由专业的音乐人创作,而是在生活和劳动中由群众集体创造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人,他们喜欢歌唱,在他们的民族歌曲中,就有很浓重的民族生活气息,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民众生活习俗。《抗婚歌》《捉鬼歌》《砍山歌》等民歌,都是用不同的演唱腔调和表演方式,唱出了黎族人的心声,展现了黎族人的民族风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最后,传统音乐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与情感之美。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中讲述亲情、爱情的歌曲数不胜数,各种音乐仪式和庆典乐曲也很丰富。例如,婚礼歌曲中有唱给新娘父亲和母亲的歌,还有教子孙做人道理的歌,妈妈唱给宝宝的摇篮曲、宴席中人们唱的祝贺的歌曲等,都展现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众多地方歌曲内容丰富,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将各种场合的仪式和礼仪用音乐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也体现了各民族群众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美德情操。

三、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探究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地方传统音乐的产生,离不开世代群众的精心培育。每一种地方音乐的产生都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与情感,可以说传统音乐与群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例如,劳动号子、祭祀舞蹈、民间歌曲等,都是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很浓厚的民俗风情。所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特点,同时传统音乐也以特殊的形式,对文化、历史起到了重要的记录和承载作用。今天,以更为高瞻远瞩的目光去审视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将我们的文化艺术传承持续推进下去,不仅要保护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还要发扬传统音乐内蕴的文化精神,让民间悠久的音乐文化被更多的人认同和传承,让每个民族的艺术智慧得以传播下去。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有一部分传统音乐文化瑰宝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已经消失,不可再生。这是由于地方传统音乐产生的地域有局限性,受众群体少,传播方式陈旧,极易被新型音乐文化形式所冲击。所以,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使文化价值深厚的传统音乐得以发扬,并形成科学的传承路径,得到持续的文化发展。我们只有探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途径,才能发现地方传统音乐内蕴的艺术之美,让更多地方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播和传承,让群众感受到不同的地方音乐的文化魅力,让各种地方传统音乐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愉悦。挖掘地方传统音乐的文化之美,让群众了解并热爱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让地方音乐文化走出原有的地域,激发更多人欣赏、探究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有助于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的产生,从而推动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发展实践

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从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TakeMeHomeCountryRoads》《HotelCalifornia》,作为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这些歌曲的流行和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让人们了解到美国南部乡村的风土人情。随之而来,美国南部乡村人们的服饰也成了一股流行趋势,甚至美国加州还一度成为旅游胜地,这都得益于音乐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也启示我们传统音乐文化可以走产业之路。我国的文化旅游业正展露出发展的良好势头,给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推广提供了机会,所以传统音乐也要抓住这一契机,在谋求自身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做好借力发展,借势而为,大力的发展文化产业,拉动自身的产业价值。我国地域广阔,地方传统音乐的形式非常丰富,但是能够真正得到产业发展的并不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先决条件,也就是一定的经济支持,传统音乐持续的文化发展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基于此,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党中央扶持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措施,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让地方音乐文化借助文化产业和经济市场,谋求各方面的合作,才是音乐文化发展的硬保障。比如,根据本地的传统音乐艺术特点,开设音乐特色小镇,与当地旅游业合作发展;与当地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谱写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进行市场推广;为企业、政府创作音乐文化宣传歌曲等。在互助互利的前提下,寻求地方文化的产业发展途径,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产业人才,为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创造更多的机会。总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五、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不仅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点内容,将来也将一直是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工作,将对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而,本课题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呈现、传承意义以及产业路径的探索入手,全面地推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为良好持续的音乐文化艺术传承注入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

Key words: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traditional sports;national-wide fitness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74-02

0引言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地区人群的健身活动,把运动实践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逐步建立具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种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场地匮乏,器材短缺等现象,并成为该区域阻碍全民健身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恰恰能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地发动群众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丰富全民健身运动内容。随着少数民族的社会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衰退及消亡危机的情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得到保留和发展的机遇。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进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发掘整理,内容不断丰富,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为全民健身活动进入了城乡社区。如:在新疆各地,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吸引了各族体育参与者的兴趣。新疆的民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浓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长处,对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也重要的意义。

2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风格也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多样,在新疆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发展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众多传统体育项目。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孕育出来自己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新疆的各民族中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哈萨克民族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新疆的地域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性项目居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民族盛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麦西来甫”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妙趣横生,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对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欢迎。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项目的多样化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如:具有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项目是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拘束于一定的聚居区域,但各族各地经久不衰的群众体育活动正是全民健身的体现形式。

3.1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而且也表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大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顺畅和谐。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举行和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对拓宽社会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3.2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健康水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在经济开发的力度逐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已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发展机遇。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时代特点。随着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余暇时间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确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面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各民族对健身的社会需求,提高民族精神面貌,对新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 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运会接轨纵观民运会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看出,50%以上都是娱乐类项目。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消遣娱乐为主,它们都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寓于体育之中。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服饰绚丽,活泼风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人们相互交流感情。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发源地,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多且文化品位高,具有开发和挖掘潜力大的优势。在新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有关体育制度和训练基地,与全国民运会接轨,这对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体质、增进健康,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传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论与建议

新疆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较好地增进新疆少数民族人的体质。世居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在欢庆民族传节日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既锻炼了身体,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民都尊重比赛的获胜者,因而视之为一种荣耀。赛场上努力拼搏,场下跃跃欲试,平日多练习,多锻炼,才有比试的机会。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无严格要求,简单易行,因而使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普及和开展。新疆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以个人项自为主,多为力量的较量,如比力气,比技术技能,因而多练才会取胜。另外秋收之余,或闲暇时间,人们总愿意聚在一起比试一番,便于学习和推广。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因而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了少数民族人的身体健康,能够丰富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笔者就建设新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4.1 大力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级政府必须注意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进入新疆多元化的全民健身领域。

4.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建议有关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新疆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完体系建设纳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资金、组织、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4.3 加快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全民健身不仅要求全民参与,还需要科学健身,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健身。因此,各地应当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少数民传统体育指导员队伍,来传播科学的健身知识,也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吸引更多各族居民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总之,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新疆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中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在全民健身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在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也会得到有所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7).

[2] 王国元,张玉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特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 .

[3]李桦.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1994(14).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6)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处在一个融合发展的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分,如何进行文化定位与发展,有效地融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发挥积极的文化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1.1 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

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一门文化学科…。体育具有地域性,是体育不同项目与文化产生的基础。正 因为不同地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大相径庭的体育活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才有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可能。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彰显出不同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

体育项目技术对地域具有较大的依赖。可以说,地域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基础。如藏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马运动。赛马是藏族人民尤为喜爱的地方体育项目。在我国许多藏族聚居地,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赛马运动。如藏北赛马会、康定赛马会、甘肃华锐藏区的赛马会等。藏族的赛马项目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藏区草原居多,马作为藏族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以赛马作为当地藏族人民欢庆娱乐的方式,方便可行。当然,赛马并非藏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一般来讲,凡是聚居在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赛马的运动。如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这种项目地域性特点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 目特点上就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此外,少数民族体育项 目的地域性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具有高度的统一。当前地域体育文化理论认为,“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体育项 目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是构成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

1.2 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相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特征也表明了其文化的原生态性。我国大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其文化的产生与形成具有原生态性和 自然性。如位于桂西北的宜州市北牙瑶族乡水族聚居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相传来源于水族的祭祀文化和采收桐果的生产习俗,迄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嘉庆年间,部分水族同胞为了躲避官府、恶霸的压迫而迁徙到广西宜州市北牙瑶族乡居住,附近山上盛产油桐,每年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到山上采收桐子。劳作之余,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在村头竖起一张篾笆,画上圆圈当作“靶子”,以桐果为“镖头”,比赛谁投得准,后经民间老艺人的整合加工,与水族丧葬仪式中的“过火海”结合起来,演绎成为水族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这种类似的原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多,如西藏的“古朵”、土家族的“安昭舞”、畲族 的“打枪担”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大多具有上百年历史,尤其是在一些聚居地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无论是从外在的技术到内在的文化,夹杂了较少的现代化因素,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和自然性,使文化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展现。

1.3 文化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兼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管由于产生和形成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带有更多的传统化意义。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技术层面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发生着悄然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多带有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发展。这种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所致。

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必然产生文化的整合,增加新的内容和形成新的文化结构。当然,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文化的革命力是传统性的,外来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逐渐促使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自身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自身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化”,形成标志着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模式。在此方面尤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明显。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 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近年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 目既有现代体育的内容 ,同时具有深厚的传统体育内涵。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

2.1 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一个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在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中,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国广大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而且很多少数民族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例如土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该民族的节庆习俗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月的初一,土族人民常常相聚跳安昭舞。正月初三,则跳为祭祀驱魔的舞蹈。二月初二,则举办跳神会,会前一般举行赛马活动。而在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初九,在西宁的佑宁寺要举行隆重的“晒佛“仪式。大会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神舞蹈表演和赛马、射箭等活动。土族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常常相伴而行,在传统庙会和宗教活动的同时,使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导土族人们了解和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土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数来源于该民族的宗教文化起源和节庆丰收,因此,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身就是记载和保留该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僳僳、佤、布朗、纳西、拉枯、普米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将会举行盛大的多种传统体育活动。据说最早的火把节是人们点起火把在庄稼地转悠 ,烧死庄稼地里的虫害,使来年农业得到好的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火把节便成了人们向火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彝族白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长龙,一路高呼着,弯弯曲曲地穿过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们要用火把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和幸福。因此,通过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使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远古生活与文化起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我国已有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近年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的种种所谓的“化石努力”,即非常忠实的保留一个濒危民族文化的样本,尽量排除一些现代人给予的观念,或者是现代人给予的偏见。

2.2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

2007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在讲话中讲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反映了少数民族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它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和谐文化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广泛,不同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正是多个民族文化才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灿烂的华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当前文化发展多元化成为文化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人们愈加发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保持民族文化活力的有效保证,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反对民族霸权文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不争事实。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则是构建我国文化多元结构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 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初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发展的前提。就现代形式而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总体上与国家推广的众多的现代竞技体育,无论是从后备人才、设备条件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绝非是一种被动的文化保护,而是应具备一种文化自觉的常态。应主动树立和加强 自己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有学者指出:“就生存论层次的现代化而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继续生存,就只能作总体的、根本的适应性转型,走一体化的道路,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从意义论层次的现代化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则可以在有可能作个性化选择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境界的范围内,以多元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个性生活情趣形态长期存在,并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3。2 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并非完整不变的,文化嬗变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民族和社会文化发展之中。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 ,汇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 160多项传统体育项 目,已成为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此外,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央在政策、法律及经费上都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OO1— 2O1O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中央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经费的支持,增加这些地区全民健身工程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布点,通过实施“雪炭工程”,向少数民族地区援建了大批体育场馆项目。这些措施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向和标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还表现在对传统体育项目完善创编层面。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挖掘整理工作,其中,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整理出676个项目。这些项目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走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学校课堂。如维吾尔族为庆祝麦收举办的高空转轮游戏,上世纪中后期,沙哈尔地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而经过挖掘、整理和大力推广,目前又在新疆地区得到普及。又如抢花炮、毽球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现代化改革的成果。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它是探究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4 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民族事业,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保护的文化发展意识,梳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鸥昆渤,著.滇云文化.编者扎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

[2]温佐惠,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34(1):14—18.

[3]文展.桂西北水族桐子镖的体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24—44.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e.con.cn/GB/1026/9711514.htll

[5]曲凯音 ,周美晶.和谐文化构建中的少 数民族文化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2):49—52.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7)

近些年,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材层出不穷,既有正规出版社邀请专家学者编纂的教材、读本,也有各地教育局、学校自己编写的地方、校本教材,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类:

一是蒙学类。这类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物,因其采用韵文形式,且内容浅显,篇幅适合青少年阅读,文本普及而受到许多学校老师的欢迎。

二是经典类。如《王财贵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系列,用“大字”“拼音”“白文”“繁简对照”将十四种古代经典进行重新编辑排版,力求完整呈现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经学、子学、理学和心学等。

三是选编类。这类教材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按照编写的主题和需要,选择经典中的部分篇章。如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1-12 册),内容篇幅适中,编排方式灵活。

虽然目前传统文化教材种类很多,但所存在的问题却具有一致性:首先,忽略文本功能变化。传统经典文本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固有的功能随着社会变迁与时代进步已丧失,如:蒙学读物是古代童蒙子弟的启蒙教育教材,古人通过这类蒙学教材帮助孩子进行识字、道德、生活常识和古代科学的教育,而这些功能在现代教育中已经由其他学科和内容实现。现代青少年没有必要继续依赖蒙学教材进行相关教育;其次,传统经典文本需要做出取舍才能适应现代国学教育。从内容上看,传统经典文本有些内容严重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如《弟子规》的内容主要是儿童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包含一些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内容,但仍有许多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是否值得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学术界及教育界也存在争论;再次,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选择,视野过于狭窄,许多只局限于传统儒家经典,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造成了选择的一些篇目文字及内容过于艰涩,很多老师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与驾驭,更难在学生中普及与推广;最后,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现在的传统文化教材往往只注重传承文化的作用,而忽略了用传统文化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这一更加重要的作用,于是造成有些内容脱离现代学生的生活,针对性不强,不能与青少年互动,不能促进其思考,与现行的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脱节,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形成直接帮助,对青少年素质教育也较难看到直接的效果,因而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不高。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文化教材种类繁多,但传统文化教育还缺少一本传统文化教育定位明确、视野广博、贴近青少年生活、便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可以广泛推广普及的教材。

二、师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受到各地学校的重视。从传统文化教育在民间开始涌动萌发,到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累积,各地都有许多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例,也涌现出了如魏书生、陈琴、朱翔非等众多传统文化名师。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文化师资匮乏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首先,传统文化教师岗位缺失,虽然有一些学校,如北京四中、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设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岗位,但更多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师岗位,而是一些语文老师承担起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我们在全国各地近500所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有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约为13%,而有专职传统文化教师的学校不到2%,其中兼职传统文化教师中语文老师所占比例为93%。但是由于现阶段语文课时相对较多,教学任务较重,语文老师很难抽出足够的精力来完成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学任务。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传统文化教师的缺口至少在200万。国学热的兴起,引发国学教师需求量激增。目前情况下,从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学教师的缺口是巨大的,并还会继续扩大。

其次,传统文化教师不仅仅是数量缺失的问题,传统文化教师素质缺失是更加严重的问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十分惊人,63%的教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具体名称,74%的教师没有完整读过《论语》等等。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积累不够,是造成许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无法深入,甚至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要想全面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急需完成的一项工作,这需要社会、教育系统以及教师自身多方共同努力。

三、课程

2014年,教育部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之前,曾针对“纲要”在专家、学者范围内征求意见,当时专家、学者提出应对传统文化专门设课,这条建议在最终颁布的“纲要”中未能体现,而是转化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折衷地提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都意识到了,要想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让传统文化课程化这一问题。

但如何课程化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在目前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目标,学界尚有争论。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声音都不少,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其次,如何解决课程的安排与次第问题,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民俗礼仪等方面,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融入现在的教育体系之中,什么年龄段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其中都大有学问,传统文化和教育理论必须都精通,才能得其门道;再次,传统文化是讲求整体和互通的,与现有分科制如何协调,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是选择传统中国式的教学体系还是学科式的教学体系;最后,学习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在精神层面的培养与对文化内涵的积累,这些核心的内容较难用一般的考核形式来考查,但如果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又必须要检验老师教授的成果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又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如果不课程化,就会无路可走,但课程化又是一条注定坎坷的道路。

虽然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教材、师资、课程等诸多方面的困境与难题,但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这几年来,我们不断看到希望与力量。一方面来自官方,近年来,国家层面愈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以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多次发声谈及传统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实际举动,例如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纲要”,国务院参事室国学中心更是与首都联合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专门负责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另一方面来自民间,全国各地许多学校自发地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化实验,如广东中山博爱小学就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鹏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卓有成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验。

从课题研究层面,我们下一步计划以总课题组专家组组长张鹏举老师在广东中山博爱小学的实验为基础,重点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化的问题。因为,虽然课题前期的成绩得到了各界专家的认可和展示,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就目前看来,这些资源所呈现的状态还是比较零散的,很多实验区、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本区或者本校,即使在年会上做过交流,也没有在其他实验区、实验学校得到具体的贯彻。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也就没有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课题成果有一部分能够物化为论文集、案例选,以及校本教材等。这些成果完全可以以出版物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出版物可以为加强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无法物化,有些甚至只能言传身教,这就要考虑地区、学校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比如区际、校际教师交流,不仅仅是经验交流,而是以交换代课等形式交流。大家可以开创更多、更有效的资源聚合模式,争取将所有的实验区、实验学校的所有研究成果有机聚合起来。这种聚合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在原有成果之上的进一步升华提炼的结果。这个工作其实更需要总课题组来做,但各实验区、实验学校也责无旁贷,要积极配合,把自己研究成果中最具前瞻性的理论以及最具操作性的实践、最有效果的做法拿出来提供给总课题组,总课题组可以牵头组成一个成果聚合小组,吸收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精英一起完成成果聚合工作。成果聚合工作完成后,最为重要的是各实验区、实验学校要配合总课题组将聚合后的成果进行全面推广,以此使更广大地区、更广大的师生群体共享研究成果。

在高端引领方面,总课题组做了不少工作:邀请教科所教育界专家学者指引课题研究方向、提出研究思路、指导研究方法,联合高校举办教师培训班,组织各项活动等。这些工作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平稳推进建立了强有力的保证。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的课题领导小组以及主要负责人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个环节,在下一步的课题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课题研究进入攻坚阶段,总课题组要加大讲师团、考察团的工作力度,指导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力争多出有开创性的、有实际操作性的、切合实际并有所成效的课题成果。指导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写出有分量的结题报告。在这方面,中华书局作为出版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开出版物。不仅要有图书形式的出版物,还要有音像、电子等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多媒体、多元化展示和呈现研究成果,为研究成果的下一步推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J].人民日报,2013.

[2]张元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 [D] .苏州大学,2009.

[3]耿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2010.

[4]马士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1.

[5]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 .河南大学,2013.

[6]文化部课题组.当前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金鸣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8)

2文化安全视域下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策略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9)

一. 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15-03

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提出,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国内外消费,在内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道德修养及人文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输送中华文明特质价值观,确立中国“文化大国”地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一、“文化强国”战略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位

当前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既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国际文化大国建设的主动诉求,同时也是受美、日、韩等国“文化立国”战略实施效果的启发。美国乘政治、经济、科技超级大国之势,大力发展电影、音像制品、出版等文化产业,通过承载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全球消费,维护其文化霸权,确保其文化上的超级大国地位。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是在日本经济于20世纪80年代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期,为解决经济至上主义而导致的生态危机、传统道德沦丧、文化生活贫乏等国内社会问题以及谋求成为国际政治大国而提出的。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出重新评估日本的传统文化,鼓吹日本文化的优越性,提升日本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二是提出大力发展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品的国内消费,提升国内民众的道德文明程度。三是借助强大的文化产品输出,宣扬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文明圈,努力实现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1]。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与日本相似,经济上拯救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低迷的韩国经济,在国内增强了韩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在国际上宣扬了韩国的民族文化,韩国文化被视为有别于日本文化的又一东方文明代表。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三,但也面临经济模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民族道德文明下滑、民族文化自信丧失及国际文化大国地位难立等问题,“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可算是顺应天时。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随后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等对“文化强国”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标与日、韩的“文化立国”战略极其相似。

日韩“文化立国”之文化,是指其民族特色文化。中国“文化强国”之文化,亦当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气质灵魂和血脉传承,是世界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要想象,也应该是当代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也能够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价值观资源。《决定》中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更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现代性转换及产业化运用,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言,必将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传承情况

古代中国,国家天地祭祀、科举考试、公学教学、私学传授、民间婚丧习俗及祭祖拜神仪式等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但是,随着清末科举考试的停止,民国初年学校读经科的废除,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中从人物的摧残到孔庙、祠堂、典章等器物的破坏,传统文化不仅失去了体制内的传承,而且失去了社会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来,鉴于传统文化缺失而导致的道德滑坡、审美缺乏、民族及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中国大陆社会自发兴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传统文化传承得以重续。

大学的文、史、哲等专业是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主要领域。在方法论上,学者们从80年代之前的批判性研究、80年代的辩证性研究、90年代的同情性理解到21世纪的正面性弘扬,大学的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学越来越具有传承的特征。全国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全球性、全国性学术论坛层出不穷,天人关系、道器、理气、心性、中和、仁义、民本等传统文化范畴得到了深入研究并能做出现代意义的发挥。另外,各重点大学面向社会高端人群举办的各类国学培训班,教学内容包括儒学、道学、佛学、兵学、易学等,参加者基本是大型企业高管、政府高官等,他们本身较大的社会影响及立足于本职单位的传统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不但扩大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而且将传统文化贯穿到最底层社会成员,实现了以大学学术传承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大陆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儿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此活动先由台湾王财贵博士发起,后得益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支持与推动,再由中国大陆的青少年基金会正式立项推动而蓬勃发展。少儿读经活动以“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口号,以“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为方针,以“小朋友,跟我念”为方法,活动开展十年就有受益儿童近500万,影响成年人超过3000万。至于面向成人的传统文化活动,由佛教界高僧净空法师倡导并由其弟子蔡礼旭等人组织推动的以《弟子规》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论坛为代表。蔡礼旭等人于2003年10月在海南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得益于净空法师在大陆佛教界的巨大影响及其庞大弟子群的主动宣传与推介,蔡礼旭团队前往全国各地举办教师、企业家、大学生、服刑罪犯等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论坛,开设《弟子规》研习班,并于2004年在安徽庐江汤池镇投入两亿多资金创办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招收志愿者进行儒家圣贤的封闭式培训,立志打造可以影响全球的现代圣贤道场。由于各种原因,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创办三年后解散,但由净空特色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分散全国各地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另外,清末民初王凤仪(1864-1937)及其弟子的儒化村舍运动,通过以道德教化为人治疗身心疾病的方式在民间弘扬传统文化,创办女子义学,组织对传统伦理有着共同认知的家庭通过自愿迁徙合聚于一村,道德共勉,经济共谋,生活互助,这些活动因中国大陆解放后政治情势大变而停顿。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王凤仪提倡的讲病化人、兴办义学、新农村建设等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重新兴起,影响日益扩大。

在政府层面,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开始对祭孔、祭祀黄帝等活动采取有限度支持的态度,如每年一度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都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省部级官员参与或主祭。随着各地政府对于旅游经济的重视,各地开始重视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古文化建筑的恢复,如孔庙中的孔子铜像重新竖起,河北衡水、福建武夷山、浙江余姚等地立起了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的大型铜像,围绕这些文化雕像,各地的传统文化祭祀活动或传统文化学术活动随之兴起,虽不乏旅游经济的考量,但仍有传统文化传承的重大功效。

三、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

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实现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承方法论上的创造性转变。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文化强国”战略和传统文化传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当代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并不一定要江湖一统,而是应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出发看待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及其坚持者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利益,尊重不同传承者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或主张辩证地继承,或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优秀而无一弊端,或执着《弟子规》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或坚持完全公益,或大张传统文化之目并收商业之利,各种文化理念、文化传承形式和传承者和而不同地置身于国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之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维持文化发展的动力,共同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在传承上更多提倡正面性弘扬,培养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升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在传承体系建立上,可以成立部级的中国文化建设联谊会、中国文化战略研究院和中国文化建设基金会,借鉴日、韩、美等国实施“文化立国”战略的经验,最好由国务院直接牵头并领导,将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组委会、教育部语言委员会、社会上有着全国影响的传统文化推广组织纳入到联谊会理事单位中,将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著名的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各传统文化推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文化产业企业高管等纳入到文化战略研究院的专家队伍中。研究院以“文化强国”战略理念和传统文化传承为中心进行总体理念和总体实施方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联谊会通过定期的理事大会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各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基金会则为研究工作和具体实施方案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院再通过联谊会调查研究各组织机构的实施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先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再组织联谊会理事成员研讨,促进学界、政界、民间等多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共同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战略研究院的工作,要有文化公益和文化产业的区分,文化公益活动只能由国家投入资金,文化产业研究前期可由国家投资,后期则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省、市、县三级政府可以参照部级组织的架构和运作方式,与部级组织保持业务上的指导和资源上的共享,吸纳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推广机构、文化产业企业、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等为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乡镇一级,可由文化站和政府教育科共同成立文化建设推动小组,在本乡镇幼儿园和小学中推广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为已有的传统文化学习群体提供场所和服务;挖掘本乡镇的传统文化人才,组织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村一级,基层政府可以挖掘农村的传统文化人才,向上级文化组织申请活动资金,利用少数保留下来的孔庙、祠堂等,建立村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因地制宜组织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当代社会,政教分离,但国家可以资助孔子学会、儒学会等民间组织主办祭孔大典,力求还原古代祭孔仪式之宏大庄严,借助现代传媒将影响扩大到全国。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象古琴、昆曲那样建立传承人制度,在有传统文化人才的地方选拔传承人,在缺乏人才的地方培养传承人,给传承人的文化传承活动给予资助。国家及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政界、学界、企业界、民间等领域传统文化活动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文化公益与文化产业的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1)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