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1 16:31:13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1)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题目1

1.【选择题】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选择一项:

B.

5W-H

题目2

2.【选择题】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选择一项: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题目3

3.【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三方面。

选择一项:

A.

书法指导

题目4

4.【选择题】英国于1990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四方面。

选择一项:

A.

态度、价值观

题目5

5.【选择题】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

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作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选择一项:

B.

对生命的敬畏之念

题目6

6.【选择题】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

教育教材。

选择一项:

B.

好公民

题目7

7.【选择题】韩国“第六次道德教育大纲”规定,《道德》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各年级的道德课内容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四部分组成。

选择一项:

A.

国家民主生活

题目8

8.【选择题】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设的公民科实施外,还融合了历史、地理、

等社会科中进行。

选择一项:

B.

经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9

1.【简答题】英国初等教育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答:(1)实践作业

(2)书面作业

(3)口头、听力作业

(4)表演作业

题目10

2.【简答题】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

答:

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再室内进行;

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

强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题目11

3.【简答题】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编些故事?

答: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

词汇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些故事。

题目12

4.【简答题】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答:

(1)注重社会性道教育。

(2)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

(3)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

题目13

5.【简答题】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答: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三、论述题(30分)

题目14

1.谈谈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答: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1)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2)

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将之提升到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致的高度并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出来,因此人们把《美育书简》视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一、美的概念的提出

“美”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经验方面。然而什么是“美”?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在席勒的著作中,游戏冲动是一个基础性质的概念,是理解“美”的关键。席勒认为,我们的人性因为受到“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这两种冲动的推动而分裂,并且这两种冲动难以平衡,人总是受其中一种冲动的控制而变得松弛或紧张。他指出,在人性分裂的情况下,要达到理想的人性, 取得上述两种冲动的和谐统一需要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并以此作为桥梁。因此游戏冲动实际上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结合。

二、美的功能

我们也许会诧异席勒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美”的概念。借助于“游戏冲动”这个概念,席勒正式提出了他的美育思想。他认为,完满人性的实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在第一阶段,人受自然的盲目的支配而成为无理性的动物,在最后一个阶段,人是充分理性化、道德化的。人不能从自然阶段一下跃至道德阶段,而必须经过审美这个中介。审美成为了人由感性转向理性的桥梁,“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此外,席勒在经历了对法国革命由起先的无限期望到后来的失望后,他试图把审美视作实现自由的一种手段。经验生活中政治的失败使得席勒相信,“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够达到自由。”笔者认为,席勒把审美教育作为实现自由的手段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他将审美的作用延伸到政治的领域并赋予其可以摆脱经验生活中物质和人为障碍的无限能力,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席勒的尝试却是一次空想,因为他只是一味地夸大了审美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人作为一个个体和类的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作用。因此,如何在生活中使得审美具有人的实践特征而非主观臆想将成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个弱点。但是席勒也有所意识,他指出“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应该来自性格的高尚化――但是在一种野蛮的国家制度的支配之下,人的性格怎么能够高尚化呢?”席勒认为还是只能将美的艺术作为人的性格高尚化的工具,进而实现政治的改善。

三、理性――获得“美”的钥匙

如何获得“美”或是“美”的感受是席勒提出的又一重要命题。关于美的实现或是美的获得途径,席勒引入了“人性”和“理性”的概念,并视作实现“美”的前提。他认为美的纯粹理性概念只能用抽象的方法去寻求,并可以由感性――理性本性的能力中推论出来。这也就是说,席勒承认美是由人性中的感性和理性共同获取的,并且是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他强调:“只要理性告诉我们有人性存在,我们就知道有美的存在。”但是席勒又说:“经验可以回答我们,美是否存在。”并且他强调:“要把美的观念和感觉能力的联系分开却是徒劳的。因此我们把前者只看成是后者的结果是不够的,必须把两者看作是互为因果。”这就说明作为经验的首要因素――感觉和审美是互相作用的,我们通过感觉和理性获得美的感受,同时美作为一种感官感受作用于我们,这种感受可能是一段悦耳的音乐或是一幅美的画,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的美的享受。因此,美对于我们可能是我们在生活中思索的一种对象。当美和我们内心情感融合时,美的感受就内化成我们审美主体自身一种状态。在席勒看来,美是以人性的存在为前提的,而理性却能够帮助我们在经验中实现“美”,而“美”既是我们的作为也是我们的状态。

四、优劣之说

笔者认为,席勒的《美育书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美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美的存在”以及“怎么样实现美”。当中的论述的最大成功在于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由此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二封信中提到:“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它对促进美育理论的完善以及从历史的高度去全面阐释审美教育问题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从席勒开始,美育才真正逐渐确立了它的独立地位。”虽然他把审美作为实现政治自由和社会改造的手段是不切实际和难以实现的,但是他为人的自由和幸福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席勒的美育思想的另一贡献在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在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原则的基础上继而发展成为“美是人性的自由”这一命题,并且给黑格尔和马克思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德]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2]檀传宝.关于席勒的两个命题的阐释――兼论审美活动的善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35―40.

[3]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62―65.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3)

[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 雷云峰,李忠全.党中央和进驻延安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三日[J].延安大学学报,1984-7-1(15).

[4] 人民网..

[5] 万生更.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J].陕西教育学院报,2011.9.15.

[6] 新华网.http:///newscenter/200

2-04/02/content_341182.htm.

[7] 孙志明.延安时期党的创新精神初探[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8.12.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4)

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民俗文化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在内容和范围上呈不断加强的趋势,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丰富。

二 民俗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研究

由于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张芙华在《民俗与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观点是: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是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中特别提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人们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鲜活通俗的、生动典型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学民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一文中说到,“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经由文化资源得以传播而又不能囿于这些文化资源,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者只是着重论述了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86-02

初中美术教育贯穿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在当今社会非常必要,将美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符合时展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教育之目的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思想道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道德素质低的人,即使他技能和才智再高,也是对社会无益无用甚至有害的人。可见初中美术教学贯穿思想教育符合教育之目的。其次,21世纪人才衡量标准是德才兼备,可见德是人才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道德素养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排在首位,初中教育教学将初中美术和思想教育结合顺应新时展的要求。最后,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品德教育没有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学生技能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甚至完全抛弃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就出现很多美术生拥有技能,但思想素养较低的局面。

古人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道”即是为人之道,人的思想道德被排在传授的第一位,可见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初中美术学科教学。美术教学的功能主要包括教育功能、认识功能以及审美功能等,其中的教育功能也包括思想道德教育,通常思想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根据初中美术的学科特点及美术教学特征,在初中美术课对学生思想教育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评述课的欣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课业实践,启发并培养学生们的思想素养。

一、通过欣赏评述课对学生们贯穿思想教育

通过欣赏评述课对学生们贯穿思想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们从中外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评述里了解中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美术作品。他们经过对比和思考,初步认识到祖国和世界丰富的文化艺术,引导学生感受并领悟我国伟大民族优秀的智慧,从而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继而激发爱国热情。学生们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美术的教材中有很多素材都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资源,比如,教材欣赏评述部分,其中中国历代具有时代标记的雕塑、绘画、瓷器、壁画、帛画及故宫等诸多美术及建筑类遗产介绍。这些素材都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好的资料。初中美术教育在备课时,对这些素材背景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挖掘其内在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作品时可围绕作品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蕴含的思想内容等,都一一对学生讲解,自然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其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敬畏和叹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有着更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欣赏元代王冕《墨梅图》,引导学生体会画的题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领悟中国文人坚持自我的高尚气节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等。这些例子很多,再如中国画讲究借物抒情,梅兰竹菊代表不同的气节和精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

欣赏教学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结合课本图片和教师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讲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更直观讲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画展等。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并合理的引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深化思想教育。此外,在欣赏美术作品课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作品对应的文化背景的穿插讲解,这样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作品,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确立正确的审美方向和理念。比如欣赏外国雕塑作品,特别是人体雕塑,学生们会害羞不好意思欣赏,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们讲解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的不同,欧洲文明认为人体是大自然完美的艺术品。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述,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二、通过造型表现课对学生们贯穿思想教育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6)

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历来是由高教类课程、初教类课程及教育类课程简单拼凑起来的。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 走上工作岗位后, 要经历 3 ~5 年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教师的工作。为优化初等教育师范生的师范化,本文在分析师范化及合格师范生标准、初等教育师范生的特殊性后,阐述初等教育师范生自主师范化途径的必要性。

 

一、师范化及合格师范生

 

师范化指的是由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成长成一名合格师范生的过程。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应具备哪些素质?美国对教师提出四条要求: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苏联认为未来的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学者,是教育者也是教学法专家;国内刘彦(1992)认为合格的师范生应具备这些素质:正确的思想面貌、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黄启崇(1995)认为合格师范生应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通所学的专业,掌握多种不同有效的教学方法;盛建森(2002)认为师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包括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综上可知,一名合格的初等教育师范生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初等教育师范生的特殊性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通常指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初等教育师范生的特殊性。首先,角色的特殊性。需要扮演的角色有“家长人身份”“知识的趣味传授者”和“心理老师”等。其次,情感教育的高要求。社会对小学教师有高期望、高要求,但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远比不上中学教师及高校教师。最后,初等教育师范生行为标准的特殊性。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形式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仪表体态、举手投足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久远、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未来教学对象(小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初等教育师范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角色的特殊性、情感要求的特殊性和个人行为标准的特殊性。

 

三、自主师范化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师范生情况不容乐观。张千红(2005)调查发现师范生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专业精神缺乏、知识结构不合理、重学科课程知识而轻教育理论课程,同时教育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康惠(2012)等人调查发现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师德情感、师德课程设置、师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盛建森(2002)等人调查发现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尤其是女生和后进生; 胡来林(2005)通过调查与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的差距发现,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

 

其次,师范化途径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关于师范生的成长,目前的主流趋势都倾向于学校、社会、国家等,忽视了师范生的自主能动性。教育的实现是外在教育向自主教育的转化。为了促进师范生的师范化,必须发挥师范生的主体能动性。只有发挥了初等教育师范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使他们真正对师范教育产生兴趣并认真学习,真正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基础教育事业,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

 

最后,自主师范化途径的研究不足。关于初等教育师范生自主师范化途径,截至2015年5月10日,在CNKI中进行搜索,仅在极少数的研究中提到相关信息。如康慧(2012)认为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要发挥初等教育师范生主体能动性;刘明芳(2013)提出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本体性知识,加强自我修炼的必要性;董晶晶等人(2012)认为可以让师范生在实习实践中自主反思成长;王艳荣(2011)等人提出以研促学的观点。但这些研究中存在三个明显问题:首先,缺乏操作定义,各种途径更多的是设想,具体操作没有解释清楚;其次,实效度有待验证,如使用率、满意度、实效性等;最后,研究缺乏体系,每个研究都仅是针对某个点进行经验设想。

 

由上可见,亟须调查并分析初等教育师范生自主师范化途径,以达到优化初等教育师范生师范化的目的。

 

四、小结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7)

课程代码:0046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

A.培根 B.休谟

C.柏拉图 D.康德

2.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

4.强调教育活动的“交往性”,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存在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不断的

A.对话活动 B.讲授活动

C.思维活动 D.教学活动

5.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和拉伊 B.狄尔泰和斯普朗格

C.鲍尔斯和金蒂斯 D.康德和黑格尔

6.决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的是

A.政治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水平 D.经济基础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学派是

A.个性发生学派 B.道德认知学派

C.活动心理学派 D.认知发生学派

8.主张“神学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是

A.福禄倍尔 B.傅立叶

C.圣西门 D.夸美纽斯

9.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就在于人具有

A.能动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可塑性

1O.提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思维五阶段说”的教育家是

A.谢夫特 B.杜威

C.布鲁纳 D.罗杰斯

11.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C.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

D.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

12.孔子、老子等人倡导并践行的“无言之教”属于典型的

A.反诘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3.现代教师面对着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

A.教育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4.下列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正确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途径 B.教学等同于智育

C.智育是教学的途径 D.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15.教育目的的功能之一是

A.调控功能 B.系统功能

C.信息功能 D.程序功能

16.下列教育家中主张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是

A.诺笃尔普 B.裴斯泰洛齐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17.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社会因素是

A.文化制度 B.科技制度

C.军事制度 D.政治经济制度

18.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中的发展是指

A.教学发展 B.一般发展

C.智力发展 D.情感发展

19.单轨学制在美国形成的时间为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

20.将教育制度分为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这是

A.从学校管理工作内部分类 B.按教育机构的类型分类

C.按教育阶段分类 D.按教育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性质分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最近发展区

22.讲授法

23.教育制度

24.学生的年龄特征

25.德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征。

27.简述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

28.简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9.简述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

30.简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31.简述教师思想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案例:

小D是高中一年级女生,已经有两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老师在和家长联系未果后,及时把情况向学校汇报,校政教处又及时向社区相关部门反映。很快,派出所民警带着小D来到学校。原来,小D因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作为监护人又忙于生意,平时回家只是给零花钱,而对于小D学习、交友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却很少过问。养成小D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经常旷课上网吧,并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近来,小D母亲因生意出国已一个多月时间,小D因上网吧已将妈妈给她的零花钱用光,为了上网玩游戏,小D伙同“网友”一起在网吧偷窃他人财物,被网吧管理员抓了现行并送到派出所。派出所决定向学校通报情况后,将小D送少管所进行监督教育。

学校在了解详细情况后,迅速通知小D母亲,并成立了学校、社区派出所和家庭三方共同帮教感化小组,三方达成一致,小D尚未成年,如送少管所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成年生活带来阴影。于是,班主任成为小D学习和心理的辅导员,派出所指定老王专门负责对她的法制和人生教育,母亲则主要从生活和亲情的角度来感化。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8)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的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探究数学教学中渗入的德育教育途径。

一、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1.依据数学历史的德育教育。数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发展经历了古代数学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和中西数学的融合期。例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数学的图案或圆点,西周出现了勾股定理,甲骨文中出现了数学记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教学史的介绍,并与西方数学发展历程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我国数学发展灿烂文明的文化财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2.根据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与有关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引发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数学发展也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发展、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3.依据教材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知识传承和思维培养编写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和知识的教育。德育教学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渗入德育教学思想,但是教学中要保证主要部分的实施,又要保证德育教学的渗透。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到知识、培养思维,又能适当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课前合理引导。数学教学在课前学生预习掌握住课程知识点。教师有意识引导数学知识的历史,学生了解数学课外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德育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适应数学教学,也不能促进数学的德育实施。课前备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合理预习和规划,还要注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渗透。2.课堂中随机寓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中。高中数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主,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包括知识教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并运用到德育观念。例如,通过两个圆之间位置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得到:物质时刻能够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3.课后小结的德育途径。课后对数学的总结和练习,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现实。例如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有时会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方便合理的方法。这和高中生对人生的选择一样,人生之路多样,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坚定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9)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德育途径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的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探究数学教学中渗入的德育教育途径。

一、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1.依据数学历史的德育教育。

数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发展经历了古代数学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和中西数学的融合期。例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数学的图案或圆点,西周出现了勾股定理,甲骨文中出现了数学记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教学史的介绍,并与西方数学发展历程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我国数学发展灿烂文明的文化财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

2.根据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与有关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引发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数学发展也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发展、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

3.依据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知识传承和思维培养编写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和知识的教育。德育教学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渗入德育教学思想,但是教学中要保证主要部分的实施,又要保证德育教学的渗透。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到知识、培养思维,又能适当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课前合理引导。

数学教学在课前学生预习掌握住课程知识点。教师有意识引导数学知识的历史,学生了解数学课外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德育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适应数学教学,也不能促进数学的德育实施。课前备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合理预习和规划,还要注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渗透。

2.课堂中随机寓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中。

高中数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主,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包括知识教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并运用到德育观念。例如,通过两个圆之间位置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得到:物质时刻能够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

3.课后小结的德育途径。

课后对数学的总结和练习,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现实。例如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有时会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方便合理的方法。这和高中生对人生的选择一样,人生之路多样,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坚定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三、教师示范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发挥着教授知识和引导学生人生观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教学知识和德育教育具有关键作用。例如,课堂教学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讲知识要准确详细,用词要简洁准确,解答问题要态度认真。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对师德的理解,展现出职业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力量,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道德的积极发展。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和外在表现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又能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德育途径中要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多种德育教育的途径,但是数学的教学作用决定了德育只是其中的较少的部分。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要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数学教学和德育的主次之分。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课堂中重视知识教学和思维培养,德育只是在合理的时间和情况下渗透。毕竟数学教学是知识的课堂,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

2.注重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新课程要求学科教学要渗透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只是学科教学的附加成分,不能成为主体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保持合理性,不要牵强地加入德育教育,使数学教学出现形式超越内容、繁琐复杂的现象。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10)

长期以来,我国美学界对于席勒的美学理论,由于受鲍桑葵《美学史》等著作的影响仅仅将其界定为“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但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再来审视席勒的美学理论,我们就会深深地感到过去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历史证明,席勒的美学理论的意义决不仅是完成黑格尔美学的一种“准备”和“桥梁”,而是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成为人类美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批判了他所在的时代。这种批判开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影响到后世并对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当代德国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在《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一文中指出:“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席勒不仅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者,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德国古典美学。他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德国古典美学的思辩性、抽象性,努力将美学研究带入现实生活,开启了现代美学突破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走向“主体间性”之路。哈贝马斯认为,这实际上是当代“主体间性”理论和“交往理论”的一种萌芽。特别重要的是,席勒将美育界定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这不仅突破了近代本质主义认识论美学,奠定了当代存在论美学发展的基础,而且开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的生存”的新人文精神重铸之路,关系到人类长远持续美好的生存。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资本主义现展过程中有关人性批判与人性建设的一部鸿篇巨制,标志着美学逐步由书斋走向生活。也正是在这一论著中席勒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将其同人的自由紧密相联。将审美教育与人的自由生存和人性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从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来说,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人性和人格的片面性,追求人的审美的生存,成为人类追求的始终不渝的宏大课题。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扬弃和全面发展的论述,海德格尔对于人的“诗意地栖居”的论述,都是继承席勒探索人的审美生存的当代重要成果。

二、关于席勒的美育理论的内涵

席勒最重要是理论贡献在于围绕“美育”这个论题,以《美育书简》为中心,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备而新颖的美育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席勒的《美育书简》与他的其它美学论著割裂开来。事实上,席勒的20多篇美学论著,尽管题目各异,但其核心论题却是“美育”,其它论著均围绕“美育”这一论题展开,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美育理论体系。而其核心是“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存在论美学的初始形态,预示着现代美学由认识论发展到存在论的必然趋势,直接影响到后世。

席勒美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是由认识本体论到存在本体论的过渡。席勒的美育理论继承了康德的先验人本主义哲学,特别是康德有关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但对于康德的认识本体论却有所突破。他由古希腊的古典本体论出发,走向存在本体论。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环节,构成了整个审美之谜。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他首先从艺术类型的横向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的历史过程,即由古代的素扑的诗到现代的感伤的诗,最后走向两者结合的理想形态的诗。

三、关于席勒美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作为世界观的本体论理论,将审美看作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因而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的指导下,通过美育的途径,培养广大人民的审美世界观,造就一大批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人生美学,旨在克服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分裂,实现人性的完整,造就无数人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借鉴席勒有关美育所特具的“不可代替”的“中介作用”等重要理论资源。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篇(11)

     一、关于席勒美学理论的历史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美学界对于席勒的美学理论,由于受鲍桑葵《美学史》等著作的影响仅仅将其界定为“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但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再来审视席勒的美学理论,我们就会深深地感到过去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历史证明,席勒的美学理论的意义决不仅是完成黑格尔美学的一种“准备”和“桥梁”,而是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成为人类美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批判了他所在的时代。这种批判开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影响到后世并对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当代德国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在《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一文中指出:“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席勒不仅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者,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德国古典美学。他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德国古典美学的思辩性、抽象性,努力将美学研究带入现实生活,开启了现代美学突破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走向“主体间性”之路。哈贝马斯认为,这实际上是当代“主体间性”理论和“交往理论”的一种萌芽。特别重要的是,席勒将美育界定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这不仅突破了近代本质主义认识论美学,奠定了当代存在论美学发展的基础,而且开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的生存”的新人文精神重铸之路,关系到人类长远持续美好的生存。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资本主义现展过程中有关人性批判与人性建设的一部鸿篇巨制,标志着美学逐步由书斋走向生活。也正是在这一论著中席勒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将其同人的自由紧密相联。将审美教育与人的自由生存和人性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从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来说,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人性和人格的片面性,追求人的审美的生存,成为人类追求的始终不渝的宏大课题。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扬弃和全面发展的论述,海德格尔对于人的“诗意地栖居”的论述,都是继承席勒探索人的审美生存的当代重要成果。

 

     二、关于席勒的美育理论的内涵

     席勒最重要是理论贡献在于围绕“美育”这个论题,以《美育书简》为中心,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备而新颖的美育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席勒的《美育书简》与他的其它美学论著割裂开来。事实上,席勒的20多篇美学论著,尽管题目各异,但其核心论题却是“美育”,其它论著均围绕“美育”这一论题展开,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美育理论体系。而其核心是“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存在论美学的初始形态,预示着现代美学由认识论发展到存在论的必然趋势,直接影响到后世。

席勒美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是由认识本体论到存在本体论的过渡。席勒的美育理论继承了康德的先验人本主义哲学,特别是康德有关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但对于康德的认识本体论却有所突破。他由古希腊的古典本体论出发,走向存在本体论。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环节,构成了整个审美之谜。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他首先从艺术类型的横向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的历史过程,即由古代的素扑的诗到现代的感伤的诗,最后走向两者结合的理想形态的诗。

 

     三、关于席勒美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作为世界观的本体论理论,将审美看作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因而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的指导下,通过美育的途径,培养广大人民的审美世界观,造就一大批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人生美学,旨在克服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分裂,实现人性的完整,造就无数人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借鉴席勒有关美育所特具的“不可代替”的“中介作用”等重要理论资源。

在当前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建设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席勒有关理论,既正视当前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现实形势,同时又坚持美的艺术的“高尚化”方向。使我国的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得以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