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49:52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1)

近两年,伴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法律意识的提高和行业微电影的大力发展,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在全国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法治微电影大赛,像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法治微电影大赛、苏州法治微电影大赛、昆山法治微电影大赛等,吸引了大批微电影创作者和法制工作者投身其中,并创作出了数量可观的法治微电影作品。

所谓“法治微电影”,是讲述普法领域的人和事儿,以普法传播为目的的微电影,是行业微电影的一种。

目前,法治微电影在法治传播专业领域和微电影领域,都已初显影响力。

一、法治微电影的个性特征

法治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具有微电影的共性,比如讲求创意、故事短小精悍、形式比较灵活、创作手法多样等,此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一)具备法理点

所谓法理点,是与法律法规直接相关的内容核心点,比如当事人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应当受到什么处罚和惩罚,具有什么权利义务等,法理点不同于伦理道德。法治微电影不同于其他微电影,它的故事是围绕着法理点来展开的,故事中的法理点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就是围绕着“商品经营需要开具发票”的法理点来叙事的:

一个商店老板,以种种借口不给顾客开发票,他的儿媳是一个税务工作者,主张给顾客开发票,两人产生了一些矛盾冲突。后来,商店老板进了一批货,发现是假冒伪劣,就去找人家退货,但因为当初没开发票,自己没有证据,人家不承认,这个老板只能自认倒霉。最终,在儿媳的影响和进假货的教训中,商店老板转变了思想,主动给顾客开起了发票……

这部微电影就是围绕着税务法规中――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间,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这一法理点来做文章的。

(二)具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法治微电影进行普法宣传,一方面在于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在于惩恶扬善,给受众以正反两方面的警示和启示。

比如,有一部讲述警察帮助吸毒青少年的微电影:一个吸毒青年从戒毒所出来后,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顿,女友也离他而去。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工作,逐步走上了人生正轨。影片中,青年毒瘾发作时的痛苦、丧失理智后的疯狂、生活的无助、爱情的无奈,都给广大青少年以警示和启示――一定要远离毒品;而故事的结尾,毒贩子被公安干警一网打尽,则具有惩恶扬善的意义。

(三)不失人文关怀

法网无情,法治微电影看上去有冷冰冰的感觉;其实不然,好的法治微电影具有人性的光辉、人情的温暖,不失人文关怀。

法治微电影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执法者和普通百姓的“鱼水关系”上,也体现在普通人那种温暖的情感上,比如,有一部关于亲子鉴定的微电影:

夫妻两人吵架,丈夫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要做亲子鉴定――这本是气头上的事儿,但当亲子鉴定结果出来时,丈夫发现孩子竟然真不是自己亲生的。要是这桥段放到别的故事里,故事的发展一般是丈夫拿着鉴定书去找妻子,最终两人吵闹、离婚。但在这部微电影中,丈夫却犹豫了,他想起了跟孩子相处的四五年时光,两人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想起妻子也坦白地告诉他,自己并非有意背叛,当初怀上这个孩子是出于无奈……。最后,丈夫下定决心,隐瞒事实,接受这个孩子。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不受影响,丈夫用一纸假亲子鉴定书,把孩子变成了“亲生”……

这部法治微电影就体现了人性光辉和善良的一面,整个片子格调很光明。影片中,丈夫的心理变化也做的很充分、很真实,使影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二、法治微电影的类型

法治微电影目前有多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按照法律法规的类别来划分,比如涉及民事纠纷的,属于民法微电影;涉及刑法案件的,属于刑事微电影等;还有一种是按照执法部门的不同来分类,比如分为公检法微电影、工商税务微电影、交通法规微电影、消防微电影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通俗的划分方式,是以执法者的参与程度和普法传播的主客观性不同来分类,分为两类:

(一)主观法治微电影

这类微电影,采用一种主观视角进行普法宣传,执法者直接参与叙事,成为故事的主角或者重要角色,他们在电影中惩恶扬善,并针对人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现身说法,答疑释惑。这类主观视角的法治微电影,不仅普及法律知识,还展现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

像前面提到的发票微电影中的税务工作者,以及青少年吸毒微电影中的民警,都是如此,他们出现在微电影中,他们的事迹是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普法说法,直接惩恶扬善。

(二)客观法治微电影

这类微电影,执法者不参与电影叙事,不在故事中扮演角色,不直接进行执法和说法。电影以客观的视角,先向观众讲述一个普通人违法犯罪的故事,等到故事结束,再针对故事中的违法犯罪内容,将相关的法理法规和结论呈现在受众面前。

有一部讲述职场人员利用微博造谣的微电影:一个公司的员工喜欢散布谣言、造谣生事,他看到老板跟一个女子逛街,就在同事中散布谣言,说老板包养了情妇。老板患感冒咳嗽,他就造谣说老板得了禽流感。他不仅在公司内部造谣,搞得人心惶惶,而且还利用微博将老板得了禽流感的谣言了出去,弄得公司外的很多人也误以为老板得了禽流感。

故事的结尾是一场审问的戏,公安干警并没有出场,只有短短的几句旁白,表面造谣者被惩处,然后通过一屏字幕将造谣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和后果交代了出来,整个故事执法者都没有现身,影片承载的普法传播是通过普通人的故事、而不是由执法人员的言行来完成的。

三、法治微电影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微电影,法治微电影的演员阵容一般没有明星大腕加盟,承载法理点的故事也不煽情,创意并不突出,内容上标新立异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但法治微电影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贴近民生,实用性强

法治微电影普及的法律法规大多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法治微电影,受众可以学到处理法律问题的很多知识和技巧,一但遇到纠纷和麻烦事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比如,有一部微电影就讲述了两车剐蹭如何处理的故事,通过看微电影,受众可以知道:大的交通事故由交警出面处理,小的交通事故像两车剐蹭这种,不需要警察出面,只要填写当地交管局制定的轻微事故处理书,就可以到保险公司理赔,这样既省去了报警的麻烦、又避免了私下争执不休的烦恼。这种实用性和指导性往往是别的微电影所难以具备的。

(二)法治题材有冲击力

法治微电影选取的都是典型的违法犯罪的案例故事,关乎情感纠葛、经济纠纷或者刑事犯罪,题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用微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讲好一个法治故事,能够吸引受众眼球。

相比于其他题材的微电影,法治微电影的优势并不多,但却很鲜明、很强大;上述两个优势也都是其他微电影所不具备的。

四、法治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发展很快,但还远未走向成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法治传播的效果:

(一) 偏离生活真实,故事和法理点结合生硬。

有些法治微电影过于致力突出法理点和警示意义,过于致力对法制工作者正面形象的塑造,导致故事偏离生活真实和生活逻辑,与法理点结合生硬,甚至有生拉硬扯之嫌。

比如,有一部讲述夫妻闹离婚、法院调解的微电影:

一对夫妻到法院打官司,声称感情破裂,法官发现俩人与众不同:虽然俩人的经济状况都很好,也都声称没有第三者,但却都不想要八岁的儿子,难道孩子不是亲生的?后来法官调查了解得知,他们离婚的原因出在这孩子身上:八岁的儿子患有脑瘫。夫妻因此心理压力很大,导致经常吵架,最终闹到离婚的地步。于是,法官从孩子入手来挽救这段婚姻;她走访医院,了解脑瘫儿童的情况,法官告诉家长孩子还有治愈的希望;她又联系学校,帮孩子入学……,在法官耐心的帮助下,这对夫妻看到了孩子治愈的希望,最终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故事很感人,但不符合生活真实和生活逻辑:既然这对夫妻的经济状况不错,那么孩子患有脑瘫,他们自然会想法设法进行治疗;孩子都八岁了,做家长的不会不清楚孩子的状况,但片子中却由法官来告诉家长孩子还有治愈的希望;而且两人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却要由法官去帮助孩子上学――这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而且即便生活中确有这种不合理的事儿,也不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如果一部法治微电影的故事不真实,那么传播效果也就事与愿违了。

当然,片子如果改一下:这对夫妻生活贫穷、又没多少文化,在孩子的问题上压力很大,导致争吵离婚。法官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治疗和求学上做了一些事情,让这对夫妻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决定和孩子一起直面人生的风风雨雨――这样逻辑上就合理的多、故事也更具有普遍性、能让人信服,传播效果也会好的多。

(二)创作方式单一,普通受众参与少

目前,法治微电影主要有两种创作方式:

一是执法和普法部门负责微电影创作的投资和把关,而将微电影的摄制工作交由专业的影视机构来完成。由于懂艺术的人不见得懂法,这种方式创作的微电影故事性较强、艺术水平较高,但法制水平往往一般。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讲述的父子俩和假钱的故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开出租车的父亲不小心收了一张百元假钞,在犹豫中没有上交银行,而是放到了家中。上小学的儿子要交生活费了,他体谅父亲的辛苦,也是在一念之间,就把假币交给了老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认识到了错误,把假币换了回来。父亲在得知孩子用假币交费之后,非常后悔:是自己没有及时地、坚决地将假币上缴,才导致孩子有违法的举措。这个故事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很感人,但法理点过于简单,属于大家熟悉的常识性内容。

另一种创作方式是执法和普法部门自己完成微电影创作,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微电影,法理点突出,法制业务水平高,因为毕竟是由懂法的人来创作的,但往往故事性不强,艺术水平一般。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2)

按照叙事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同题影视作品的再创造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颠覆型,即在前一部作品的故事框架中对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较大的改变;其二是复制型,对作品的每一次重拍都较严格地忠实原著,并积极借鉴前期同题作品,基本保持原汁原味,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没有变化;其三是补充型,在原有的叙事内容基础上,对一些叙事断点进行补充。比如电视剧《暖春》是对电影《暖春》进行的补充和纠正。在这三种类型中,颠覆型和复制型的作品再创造形式比较多见,补充性相对较少,我们以《暖春》文本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一、电视剧《暖春》续演电影版辉煌

1,启用原班人马使观众“眼前一亮”

5年之后,作为电影《暖春》的编剧和导演的乌兰塔娜把一部同题电视剧摆在了观众面前,而且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竟然启用了电影版本中的原班人马,着实出乎人们意料。

原班人马演绎同题电影,符合受众选择影视剧作品时的接近性的要求。观众在观看以往的同题影视时,往往需要先克服刻板成见。打破业已形成的媒介印象,重新建立新的人物链接。

其次,原班人马对剧情的把握比较深刻,这是保证作品不走样的关键要素。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惊叹于其与电影版剧情的一致性,甚至人物的有声语言、态势语言都一模一样,这也只有原班编导和演员才能演绎出来。

2,增加喜剧元素使观众“苦中作乐”

电影版《暖春》把悲情和感动演绎到了极限。而电视剧《暖春》则在剧情中增加了喜剧元素,使得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苦中作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喜剧元素就是铁蛋爹和香草娘。铁蛋爹是电影版《暖春》中并未出场的人物,只是在其他人物的表述中提及,他是一个“收养了小花,但是后来自己生了个娃,就开始虐待小花”的人物。在电视剧中,这一人物的出场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一个说话结巴、唯利是图,成了全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丑角形象。他总是故作聪明,却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令人忍俊不禁。

另一个喜剧元素是香草娘,她在电影中只是以一个“坏人”形象出现的,她四处联系收养小花的主家,企图把小花从香草家赶出去,最终却被懂事的小花感动了。但是在电视剧中,这个人物形象却变得丰满起来,她“护犊心切”。为了香草生娃和香杏婚姻的事忙里忙外,却总好心办坏事。她与老王婆子吵架、与香草爹拌嘴、与李快嘴叫板,都富有喜剧特征。使观众感觉到这一人物形象的“可爱”起来。可以说,喜剧元素的融人是电视剧《暖春》的一大看点。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补充故事情节使观众“恍然大悟”

一部26集的电视剧,显然具有充分的空间把故事塑造完整。与同题电影相比,电视剧《暖春》十分注重讲述观众欲知的情节,并十分乐意解答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留下的困惑。

首先,电视剧版《暖春》详细讲述了小花“孤儿”身份的来历,利用5集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幸福的三代四口之家如何经历灾难:小花的父亲为了母亲治病、妻子生产、孩子上学,明知小煤窑危险却仍然冒险打工,最终因煤窑出事而罹难。小花的母亲声嘶力竭大喊救人,却因难产失血过多身亡,小花的奶奶本来有病。在听到铁蛋爹无意中说出的小煤窑出事的消息后也撒手人寰,只留下小花和两只老母鸡。就是这两只老母鸡,其中一只为了还村长大伯家的钱而被卖掉,另一只被铁蛋一家偷偷宰掉。正是这种对孤单的演绎和遭受的折磨,就使得小花出走顺理成章。

其次,剧情的末尾村长向全村人道出了宝柱爹封存30年的秘密。在电影中这是一段很感人的戏,但是观众在感动之余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秘密能保存几十年吗?这件事全村怎么会只有村长一个人知道呢?使人觉得不合情理。而在拍摄电视剧《暖春》时,补充了结尾的这段话:宝柱是宝柱爹从麦地里捡来的。为了不让他知道自己是个孤儿,从别处搬到了芍药村。这一改,观众才“恍然大悟”,也就解开了观看电影时一直留下的疑问。

此外,剧情中香草娘、香草对小花态度的转变也显得更加自然:宝柱对他爹的态度的变化也更加符合人性。包括香草娘和香草爹的矛盾冲突、香草和香杏的性格差异。都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具完整性和戏剧性,使得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二、电视剧《暖春》存在的不足

1,剧情拖沓

把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演绎成一部26集的电视连续剧,并且故事梗概与电影版基本保持一致,这就势必将内容抻长,将节奏变慢。

电视剧版《暖春》并没有改变电影版的剧情内核,只是在这个内核的增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比如,为了进一步突出小花的遭遇。对其家破人亡的过程的叙述由内聚焦转变为零聚焦,不再由他人之口代为转述,而是直接具体的描述其先前的幸福生活,以便和之后的凄苦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在电视剧中就增加了小花父母、小花奶奶、村长大伯一家、铁蛋爹娘等一系列人物,他们围绕小花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但是,电视剧在处理这些情节时连续用了长达7集的镜头来展现。尤其是在村长大伯把小花接回家之后,村长媳妇与村长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过于繁琐。

在这部电视剧中,人物的增加和情节的扩展并未能使剧情紧凑,受电影版的影响,大多观众可以明显感到剧情的拖沓。尽管编剧和导演一再强调该据“不重情节重细节”,但是对细节的过分刻画很容易导致剧情的分裂。

2,场景失真

无论是电影版的《暖春》,还是电视剧版的《暖春》,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其感人的剧情之外,就是制作成本低廉。我们也可以从影视作品展现的场景发现这一点。在电影中,由于剧情紧凑,没有大量的场景的镜头,观众尚未能明显感到场景的失真,但是在电视剧版中,由于剧情节奏的缓慢。自然风光镜头出现的频率和时长有了明显增加。这也让受众感受到了其中的失实成分。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山区,但是所选择的拍摄场地更像一个丘陵草原,唯美的乡村风光,与整个故事的悲情基调不太协调。其次。在剧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月亮,这个意象的重复使用缺乏变化,不但不真实,而且影响了整个场景的美感。再次,电视剧演绎的时间跨度与场景和服装形成了矛盾。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从头到尾,剧中人物一直穿着夏装,没有季节的变化,这也不符合常理。

3,虎头蛇尾

看完电视剧版本,观众们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剧情拍摄虎头蛇尾。故事的结尾显得突兀。有一些需要交代的情节未能交代完整。

故事的主线基本上保持了电影版的原貌。但是对于增加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前后照应。香杏和王小到城里打工, 中间经历了诸多波折,却没有交代他们的结局。此外,故事的结局也应该增加小花融人宝柱一家的内容,甚至其学习、考上大学等情节。但是电视剧版本中采取了和电影版本一样的结尾方式,香草和宝柱彻底接纳小花,即宣布剧情的结束。至于14年后。小花大学毕业回到村里教书只是予以了简单交代。故事的结尾和剧情的开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别,故事开端的不厌其烦地铺垫并未能坚持到故事的结尾,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三、同题影视作品创作需要解决的几组矛盾 1,文本继承和内容创新 颠覆型改编倾向于对原有文本进行创新。复制型改编则更倾向于对文本内容的继承。补充型改编则不同于二者,既要有创新又要有继承,并且要很好地把握这一对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作品既保持原有文本的整体风格。又具有新鲜内容。因此要枢通过这种艺术创造形式生产出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大的难度。

电视剧版《暖春》较好地处理了文本继承和内容创新这一对矛盾。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二:第一。要想做到文本的继承必须牢牢把握住原有作品的主线。每一部影视作品都要一条主线。它规定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的戏剧矛盾。这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因此,只有坚持这条主线,一切创新点都围绕主线展开并最终为主线服务,就可以使得新作品不走样。其二,内容创新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合理就是要求同题影视剧创作中的创新点要恰当自然,不露痕迹,适度则是对创新的量的要求,创新成分过多,就会影响主线而成颠覆型创作方式,太少则又有容易走上复制型创作的道路。 2,经济效益和艺术价值 随着影视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影视作品愈来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电影改编为电视剧,首先就面临这个问题。拉长剧情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是严格遵循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成为一个两难的抉择。其实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互相协作并实现共赢是可以实现的。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是第一位的。它不但决定了作品的生命长度,还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广度。也就是说只有好的作品、受众满意的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或者可以说,追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是保证作品的艺术价值。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3)

马歇尔・杰文斯正是《夺命的冷漠》的作者,这其实是美国经济学杰出教授威廉・伯烈特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艾辛格两人创作小组的笔名。然而,在这个笔名里却结合了经济学界两个伟大人物的名字: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杰文斯。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继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经济学大师。至今我们学习的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仍是以马歇尔经济学理论为核心的。而威廉・杰文斯则是“边际三杰”之一,有“边际效用理论之父”的美誉。

1870年代,英国学派杰文斯、奥地利学派门格尔、瑞士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虽然这3个学派的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放弃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来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抗衡。

到了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正式出版。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及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些其他的理论,如供求论、生产费用论等,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二人小组取笔名马歇尔・杰文斯可见其宏图壮志。事实上,这本书的故事的确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塑造的人物也栩栩如生,打动人心。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亨利・斯皮尔曼教授受人之托,来到英国剑桥帮助收购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故居。没想到,他的朋友费恩遭到来路不明的袭击,斯皮尔曼与夫人利用游览剑桥之机进行调查。马歇尔故居的卖主有意把房子卖给另一位知名人士――剑桥大学主教学院院长哈特。但出人意料的是,哈特此时突然遭人谋杀。斯皮尔曼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最后的凶手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作者将经济学原理巧妙地用到了破案的过程中,使读者在“悦读”中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曾经说过:“经济学很简单,难就难在对它的运用。”奇案中的经济学系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运用经济学的大门,开辟了一条激发学习经济学兴趣的新路。

人们时常把经济学想得很神秘,认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专利。事实上,各种经济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听说“谷贱伤农”,但不知就里。为什么会出现“丰产不丰收”?降价可以促进销量增加,国家却为什么要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我们时常说资本主义腐败,宁肯把牛奶倒进大海里也不给穷人喝!是资本家头脑缺根弦,还是我们忽略了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价格战是商战中常用的武器。在很多人眼里降价是促销的灵丹妙药,于是价格战漫天飞舞、昏天黑地,结果几败俱伤(两败俱伤已不足以说明竞争的残酷和伤害的广泛)。如何脱离价格战的苦海?殊不知,涨价也可成就一番伟业。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商品适合涨价销售呢?这些均可在经济学原理中寻找答案。

毋庸置疑,从破案小说的角度讲到、用到经济学原理,奇案中的经济学系列是成功的。在《夺命的冷漠》中就运用到了马歇尔的经济人假设、信息不对称等经济学原理,而该系列著作也陆续讲了边际、均衡这些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但是对于既想轻松阅读,又想系统学习经济学体系的读者而言,本书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具体说来,就是经济学的信息量仍显不足。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4)

一、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电影短片

电影短片是最原始的微电影形态,作为一种产量最多且历史最古老的影片形式,电影短片的时间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在经济投入方面不需要巨额的资金,对于拍摄环节的要求也不高,同时对设备以及演员的要求也较低,因此,微电影具有经济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初级小产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电影短片具有故事主题完整,但是故事情节不够生动,且叙事方法简单,情感表达直白的特点,同时电影短片容易被人们理解,却无法引起观众的思想共鸣。除此之外,拍摄场景简单,场景数量少以及内容变化不多也是电影短片的特点。

(二)草根时代的视频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下,摄影摄像器材变得更为现代化,且更为先进,从而使得视频拍摄与制作步入大众的生活。在这个时期,典型代表作是胡戈创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作品并没有商家资本的投入,观看量与点击量却创造了历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而开创了草根视频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的大量视频中,除了有故事情节描述的,还有是修饰、编排以及截取电影、电视剧片段制作而成的视频。这些视频作品良莠不齐,没有广告的投入,也没有商家投入资本来进行视频的制作。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时期的视频质量得不到保证,很多视频作品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点击率以及浏览量较低。

(三)商业微电影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手机等网络移动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微电影作为投资少,制作周期短以及形式独特的文化形式,有着极高的网络关注度,因此逐渐引起商家的关注与重视。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商家开始纷纷进行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其中的代表作,是2012年的《一触即发》,该影片将凯迪拉克公司的形象很好的融入到影片中,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自此之后,打开了商业投资拍摄微电影的大门,大量高质量且观赏性强、创意新颖的微电影涌入市场,而企业也通过微电影推高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二、微电影发展前景

(一)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是免费的,能够得到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微电影在播放渠道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现有微电影都是集“电影、新媒体和广告商”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不仅盈利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作品本身特别依赖广告会影响到影片的独立性与艺术性,因而微电影一定要实现产业化的经营。不仅依托广告、点击率获得利润,也应当注重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另外,关于微电影所涉及的饮食旅游、服装、玩具等可以作为延伸产品的开发对象,微电影也可以改变成为动漫、小说,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在其他途径上,微电影也可以打破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的局限,与电视媒体合作,扩大版权收入的来源。

(二)创作上要突出故事内容本身,提高微电影质量

从微电影的优势来看,它的故事叙述形式更为生活化,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在进行微电影创作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利用时事热点、大事件以及背景音乐来与观众产生共鸣。同时,微电影的创作要具有独特性。在当前作品大量同质化的发展形势下,微电影作品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受到观众的认可,只有独特立意才能达到目的。在故事情节上,要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话题,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利用幽默、悬念以及情感渲染的方法来表达。除此之外,还要拓展与丰富微电影的类型,突破原有类型,以纪录片、音乐片以及动画片来呈现微电影等。

(三)提升微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制作的专业人才

由于微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当前微电影从业人员中,多数都是由传统影视剧转型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新人。从现阶段来看,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微电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微电影剧本的编剧为例,很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从而导致微电影作品给人们一种做作以及生涩的感觉。因此,对于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应当引起更多的重视。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以实现微电影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作为一种微视听的文化消费形式,微电影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喜爱,它不但丰富了电影的内涵,同时也是电影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下,微电影行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在微电影发展中,其发展前景广阔,除了要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规模盈利,还要在创作上要突出故事内容本身,提高微电影质量并提升微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制作的专业人才,从而促进微电影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5)

深入浅出,既要深入挖掘,又要使作品浅显易懂。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平民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方向,必须注重受众的需求。我们知道,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对新闻事实进行着选择,新闻选择的重要主体是传播者。对传播者来说,选择即把关;对于受传者来说,选择即满足。在四处涌来的新闻信息洪流中,受传者只选择自己关注、与己有关的信息加以消费。新闻报道只有在读者花费一定的精力后给予其相应的报偿,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注重人的参与,善于从人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报道新闻。新闻所描述的故事,必然以人为主角,要做到新闻人格化。即要以人物为中心,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从而使新闻具有普遍兴趣。一般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和突出事件中人的因素的写作方法来表现。

注意写人的活动和感情,用人的行为、思想和语言去丰富、充实经济新闻的内容,增强经济新闻的现场感、可读性和说服力。在报道中撷取经济生活中一个有价值的人物的活动或故事,从一个侧面来表现经济政策、经济成就或经济生活,往往更深刻、更形象、更生动。

《经济观察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周年的专题报道有一段开头就这样写道:1965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山雨欲来的飘摇之中,一个小伙子从贵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幸运地分到了外经贸部工作。他现在还记得初次面对大城市的无知与尴尬:“在北京第一次喝汽水,我觉得简直像喝毒药一样,但是花一毛钱买的,又怎么能丢掉。还有,单位给新来的大学生办了月票,我以为月票只能乘坐15路公交车上班。那时,为了到北海参观,我走路走了一个钟头。一个星期后,人家才告诉我,凭着月票在北京处处都可以乘车。”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叫龙永图。

36年后,龙永图的名字在中国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丝毫不逊于任何娱乐明星。这位中国入世谈判的第四位首席谈判代表成功地终结了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推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

报道2001年后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直接说中国经济由此多么强劲,而是从写一个人物引出更多的新闻信息,自然能受到读者的认可。

要有故事性和现场感。财经新闻故事化的倾向主要是针对大众化的新闻受众的。国外一些著名的媒体非常强调把新闻报道提升到戏剧的高度,比如说《财富》、《福布斯》,《福布斯》的文章中充满了统计数字,但是它总聚焦于人与人性。我们中国的财经媒体也开始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说《财经》杂志,已经注意在报道重要经济事件和经济人物的时候,把背后的人性和社会因素表现出来。

《地产商会与“国八条”》是《经济观察报》2005年4月的一条头版新闻,它开头这样写道:“任务完成了。”

我们常说有人很善于写小说,仅通过几句话就能讲述一个故事,这篇经济新闻正是出色地运用了讲故事的手法,仅仅这几个字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可谓匠心独运。

当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导语,要取决于故事的性质。并不是所有的导语都要讲一个讨巧的噱头故事。如果故事含有硬实的新闻价值,作者应该让这种价值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就像这条导语:“贝弗利山――保险业历史上最大的丑闻就要找到主角了。这就是美国公正基金集团,一家在保险销售行业蒸蒸日上的金融机构。”

善于变换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作新闻。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利益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第一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第二要竭力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湖北日报的消息《2.4万吨钢拷问产业链》就很善于选择新闻角度,与众不同。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在汉口修建了几年,凡是路过它身边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它高高的“身躯”和橘红色的钢梁结构,然而湖北日报记者黄磊、卢平川却关注到钢结构背后的新闻:湖北有一流的钢铁企业,但却没有相应的钢材加工能力,因而修建民生银行大厦用的2.4万吨钢,必须从武汉拉到杭州的萧山加工,然后再拉回武汉安装。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6)

创意传播其本质是一种对注意力资源的创造让消费者在过去未有过的思考模式下接受我们的信息①。在微电影广告中,审美(体验)经济理念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广告审美因素。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审美化的体验也就是对生活方式及其物品和环境的内在要求,而物质生活的精致性就相应地转化为人对消费品和生活方式本身的主体感官愉悦。这就是所谓的微电影广告创意美学化,是从生活美学的角度立意,以优美的影像形象去感染消费者,意味着促使消费者购买的广告变成一种美的诱导,变成一种人人喜闻乐见、含而不露的商品信息传递具体地看,微电影广告创意美学化的关键点,就是展现了广告主诉产品的日常生活审美特性。

与传统的平面广告和影视植入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并没有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对消费者进行有关商品信息的灌输,而是围绕产品进行构思,把产品作为影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生活角色,或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从而使商品暂时脱去实用功能的外衣,以优美的形象或意境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增加了精神享受和审美追求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比如凯迪拉克出品的《号公路》,通过一对男女开着凯迪拉克车穿越象征美国白由精神的号公路,在忠于白由中释放白己、实现理想的微故事,传达出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勇于开拓梦想的品牌内涵。在明亮的充满时代质感的画面上,在夕阳下的大远景镜头中,我们一起穿越闹市区,穿越荒原,穿越大峡谷,穿越牛仔马队。

驰骋在路上的过程既是对凯迪拉克车车体性能最直观的展现,也是激发接受者和主人公对勇敢无畏精神的一种共鸣。片了中,并没有镜头对凯迪拉克品牌车本身的过度渲染,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生活常态真实的朴实呈现。如微电影《酸甜苦辣》系列,影片的主题显然没有直接展现益达口香糖的味道有多么好,而是通过口香糖传递主人公彼此关爱对方的心。又如白事出品的微电影《把乐带回家》,薯条、可乐等食物,不仅是冰天雪地里的人们充饥的食物,还是亲情、快乐的传递。

二、微电影广告叙事的表意故事化

广告要想成功地对消费者发生作用,其前提是必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就像日本学者顺腾久所说的,要捉住大众的眼睛和耳朵,是广告的第一步①。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微电影广告特别吸引我们的就在于它借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巧来讲故事,包括了叙事类型、场面调度和光影构图等等经典元素。

微电影广告在运用经典的电影技巧方面表现了极大的白由化和多元性特征。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化了故事性,而讲述一个好的、有趣的故事则需要技巧的修饰。微电影广告从策划创意开始就有意借鉴电影叙事的多种手法和技巧,最常用的是悬念,可以在有限的儿分钟篇幅里最有效地展现戏剧性,通过预兆或暗示,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从而提高我们的兴趣,或者是通过保留叙事的某些戏剧性信息,以及给出一些我们无法解答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跟着情节不断发展深入的动机。

如《谁的爱填满冰箱》的成功首先是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将需要展示的卡萨帝冰箱列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和爱情符号,联系着男女主人公,并引发出了一段出人意料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男主人公被人追赶无意中闯入女主人公的家里,见到冰箱上女孩了的照片,并对她一见钟情,于是每天往冰箱里塞满各种各样的食物。其次就是运用成熟流畅的电影手段。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张女孩照片的特写镜头,随着镜头的下移,我们看的是几张贴在冰箱门上的便利贴洗完头记得关水龙头记得早打电话叫车等,简单的儿个画面勾勒出了关于女孩的信息:她很漂亮,时尚,性格开朗爱笑,生活上则可能比较马大哈。随着女孩的推门离开,镜头切到窗外,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遭到好几个人的追,为了躲避他们,男人闯入了女孩了的家。

故事从开始到这里,观众在心理上已经有了一个悬一一这个男人是谁?他闯入女孩了的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到故事的最后,当女孩了准备赶念去迎接白己的爱情时,门外却没有人,只有散落一地的花瓣,此时镜头转向窗外,俯拍那个陌生的男人拿着一束玫瑰花在狂奔,影片结束的画面正好是影片开始时的画面,只不过是男人手中多了一束未能送出去的玫瑰花。这则微电影广告并没有告诉我们关于男人和女人的任何身份信息,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小意外,激发我们对于主人公的好奇心,使我们一直处于悬念状态中,如果不是片尾的广告语我的冰箱每天被爱填满,我们几乎会忘了这是一则关于卡萨帝冰箱的微电影广告。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7)

一、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特点。经济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经济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微课程模式的教学理念重在突出以学生为本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法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微视频画面加以呈现,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经济法知识构建,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并不断拓展新的学习任务。针对教学实际,微课程模式的应用对经济法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的一个“再创”过程。学生通过“顺应”或者“同化”两种不同的方式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而传统经济法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难免在教学效果层面不乏生动形象性的欠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也较为难以构建。微课程教学模式摒弃掉了学生简单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摒弃掉了单纯的依靠外部强硬的“灌输”来获得知识,其重在引导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的获取新知识,通过内化或者与其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交流互动,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经济法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之相契合。

(二)认知学习理论

微课教学模式倡导“认知学习”。认知学习是学习者将新知识添加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对其进行重组、加工、构建,最终将其同化为自我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它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的能力为目标,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主动学习。认知学习强调:一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不断地发现知识、掌握住知识;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教学情景,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需要通过主动的探索,以自己的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应当掌握的学习内容。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在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积极的姿态探索并获取、掌握知识,以便学以致用。

(三)个性化学习理论

以移动化、碎片化、可视化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趋势。个性化学习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学习范式。个性化学习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赋予学生表达学习观点和成果的机会,强调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支持,并鼓励学生进行“零存整取”的方式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具有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价值追求的多重性、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学习过程的终身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特征。[1]

(四)非正式学习理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程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内容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学习可以是必然的,也可以是偶然,如通过观看微课程视频,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模式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非正式学习的场所与时间相对的不固定,即无国界的学习生态系统;非正式学习中的指导者则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学习过程中的自律性要求也比较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微课程这种非正式学习模式的开展应用提供了契机,这也是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社会背景之一。

二、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需求分析

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运用,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微课程模式的重视,加上教师的教学创新行为,微课程堪称“知识的脉冲”,对微课程的需求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然选择。微课程虽然短小,但是它秉承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的教学理念,其所呈现的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法课程学习对象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情况表明,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课堂之外的学生自主学习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微课程模式“具有“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2]

(二)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施条件分析

由于经济法微课程的录制需要专门器材和录制场所,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设有专门供教师录制的器材和场所,院校能够提供所需硬件条件。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开发专门的微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教师通过该平台上传微课程并对其进行管理,学生通过登录进行自主学习。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终端登陆微课程在线学习平台观看课程资源,这个条件随着无线网络和手持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也基本可以实现。在教育领域我国大力推崇教育的信息化,经济法微课程的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远程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

三、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设计

微课程应用平台的搭建主要由资源中心、课程中心和交流论坛三部分构造组成。每部分构造均有其相应的功能,各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呈现微课程的学习内容。

(一)资源中心

教师事先要为学生提供经济法微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源。登陆微课程应用平台系统,先设置经济法微课程的任务单,并上传微课视频、配套讲义、测试习题等。微课程资源由经济法主讲教师提供,按照形式分为文档类、学案类、多媒体课件类、视频类资源。

(二)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为学生提供经济法微课程的学习服务。学生在微课程应用平台进行用户登陆后,便可点播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下载讲义、记录笔记、发表疑问、进行习题测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回复,评阅学生的习题测试,并反馈测试结果。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学生对微课程学习情况及时总结并加以调整。

(三)交流论坛

微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并加强知识体系的建构。针对微课程学习情况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们可以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对微课程效果进行评论,也可以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发帖子的形式寻求帮助,当其他学生或教师在浏览帖子时可就该问题予以回复。

四、微课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的开发设计秉承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精心开发设计微课程内容至关重要。经济法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当着眼于微型化与模块化,恰当充分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现微课程的趣味性、系列性。微课程的开发设计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而不仅仅为了使之成为被束之高阁的资源。因此,经济法微课程核心内容的确定必须做到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必须充分考虑与其他教学资源的统筹,使其应用既具有一定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冗余。针对微课程学习的需求分析以及经济法这门课程呈现出来的特点,在经济法教学中常用的微课程类型主要表现为:视频类经济法微课程、图文类经济法微课程和数字故事类经济法微课程。其中视频类经济法微课程是在结合《经济法》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教材章节体例对重点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的系列化微课程模式。而图文类经济法微课程和数字故事类经济法微课程则是在视频类微课程所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对经济法重要知识点的进一步补充扩展,主要是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及故事等。

(一)视频类经济法微课程的应用

视频类经济法微课程展现出来的是一非常好的多媒体学习资源。通过对经济法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声情并茂的视频呈现,不但增加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方便学生对课程本身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同时也方便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巩固性的自主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实现“课前”“课后”两手都要硬。

(二)图文类经济法微课程的应用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积极的探究者。通过选取一些简短有趣的典型经济法案例,借助于微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作为对学生课堂所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正确应用经济法条文规范。

(三)数字故事类经济法微课程的应用

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获取学习者的注意力,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3]。通过播放数字故事类经济法微课程来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该种导入手段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不错的课堂教学开启模式;同时,通过对具体事例以及社会现象的呈现,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全方位思考,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微课程资源与教科书的内容应当同步,对微课程资源与在线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对微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进行整合。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应用策略[4]。“微时代”的到来必将掀起教育领域的根本性变革,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学习走向移动化、微型化、碎片化之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的经济法教学中,微课程模式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预示着将成为学习中的一种常态化的学习形态,是实现随时随地在学习的优质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广,等.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3):3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35.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8)

【关键词】安全文化要素关系作用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9)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10)

在大数据时代的召唤下,各种“微”事物蓬勃的发展,微电影受欢迎的程度,通常与受众对信息接受时采用的是何种方式,还有微电影对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适应性有关。大数据时代,报刊等传统媒介逐渐被取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就连微博这类新兴媒介也受到移动终端设备的干扰。众所周知,2012是微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2013年微电影行业对经济市场进行了更深层面的摸索。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微电影制作的难度系数,大学生积极的涌现在各类微电影的制片中,推动了校园微电影前进的脚步。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校园微电影创作的形式进行探究。

一、浅谈校园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

校园微电影是微电影行业的组成成分,微电影又被称之为微型电影,其本质也是电影,可以被视为传统电影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主要产物。而校园微电影实质上就是在校学生利用某种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自行编制、自行指导与自行演绎的影片。校园微电影题材内容上多数以爱情、友谊、青春、家庭为主,将生命发育的意义、成长进程中的感受融入进微电影的剧情之中,以达到阐述当代大学生群体情感理念、价值观念、生活面貌的目的。校园微电影可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达到被播放的目标,人们也可以在移动以及短时闲暇状态下自行的对其进行播放,上述为校园微电影播放的特点;此外,校园微电影还具有完整度高的故事情节、内容上具有丰富性、题材广泛性等特征。校园微电影与传统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三微”的特征,即微时长、微投资、微周期,这些优势的存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工作中,此时观影者承担的不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也可以加入到校园微电影画面拍摄与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中。

二、分析微电影被大学生创作的原因

1.互联网的推动效果

互联网作为影视播放的主要平台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如今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等各大视频网站竞相发展,那么经济型的微电影就为网络视频运营商创造了机遇。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乐于接受网络所传播的讯息,善于对其创改,也就是说很多类型的校园微电影是对传统电影产品效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微电影为大学生创造了才能展示的平台。

2.内容精悍、成本低廉

与播放时长1~2小时的传统电影相比较,篇幅短小的微电影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正因为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其制作成本的经济性,这样就为大学生制作微电影带来了契机,作为非专业的人员,他们利用一个小型的DV机或者一台普通的单反相机、甚至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对画面拍摄的工作,制作成本也相对低廉,这就为校园微电影的蓬勃发展注入动力。

3.参与性强、传播范围大

之所以认为微电影的参与性强,是因为视频摄影技术与录像设施均已普及化,此时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行的下载与影视视频制作相关的软件还有各类微电影创作的教学课程,这样就有大批量的大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微电影创作的工作中,编排剧本、做演员导演,这是大学生创意思维得以发展的途径。校园微电影传播范围广体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中存在的爱奇艺、PPTV等视频播放器均可对其播放,受众在博客、微博也可以对其进行点评与转发等。

三、列举校园微电影创作的类型

1.爱情片

爱情片描述的是校园男女生之间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在爱情萌发、发展以及结束各个环节经受的曲折为微电影故事的主线,结局或忧伤或圆满,体现出学生时代对美好爱情向往的人生态度;而校园微电影爱情片讲述的一般都是男女情侣之间相逢的羞涩、相恋的美好、相知的感触、误会中的磨合、和好之时的欢乐。这是大学生分享美好青春时光的途径,以微电影的形式留住了最深刻、最青涩的日子。例如《心动》这一校园微电影爱情片中讲述了球迷陆小楠与一北之间从友情到爱情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尽管两个人最终没能终成眷属,但是小南对自己的理想更为的坚定,为之不懈努力,心动的感觉也成为了那个夏天所有的记忆。校园微电影爱情片更能传递出纯情的气息,因此该影片类型在校园微电影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2.励志片

励志片其实质就是对一个人物成长过程的描述,主人公在经受各种打击与磨难,心灵上更具有成熟性,最终收获辉煌与成功的喜悦。校园微电影中励志片创作的目的一般都想要对学生潜能达到启迪的效果,协助他们确定人生目标,引导他们合理做出人生规划。优质的励志片能够辅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苦,获得战胜挫折的信念。例如《女生日记》这部仅仅9分钟播放时长的校园微电影中讲述了艺术学院一个普通女大学生江小夏自升入大学以后经历失业、失恋、亲人离世等各种打击,但是在各种挫折面前主人公江小夏并没有逃避,她勇敢的面对与承担,渐渐的变得成熟与坚强,对美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磨平了棱角,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大学生通过对励志片微电影的创作,传递的是勇于挑战的正能量,也向外界流露出他们心中潜在的愿望与理想。

3.友情片

校园友情片描述的是朋友之间的故事,目前大部分校园微电影友情片呈现出来的是和寝室室友之间的友情,他们在对小事斤斤计较,但是在困难面前情深意重、共同承担,每年毕业季这类校园微电影影片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有很高的播放率。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朋友的勉励与扶持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大学校园里纯真的友情是值得被高度颂扬的。

4.搞笑片

校园搞笑片就是就是指哪些能让观赏者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的影视作品。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处于节奏极为快速的模式中,他们的身心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那么此时校园微电影搞笑片的创作与涌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在某一时间段使他们拥有愉快的心理环境,正因如此,这种类型的影片是得到大学生高度青睐的,学生在对这类校园微电影创作之时,一般会把身边搞笑的故事融入其中,增添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5.悬疑片

这类校园微电影中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有效的利用观众的好奇心理,描述了离奇古怪的故事。在具有震撼性视觉冲击以及恐怖声音的环境中,衍生出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感慨与深思,观众蒙生“再看一遍”的念想。学生在对该类校园微电影创作之时,多数是以悬念为整部影片的骨架,而拍摄环境一般都选择教学楼或者是寝室楼场景。

四、推动校园微电影创作良性发展的对策

1.还原大学校园的本真

还原大学校园本真,概括校园生活实际面貌,这是校园微电影拓宽选材范围的基础。很多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故事情节进行创设时,为了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刻意的去编造故事情节,这种生搬硬套、不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而随意创作的方式对校园微电影的播放效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丰富对校园微电影创作的灵感,大学生应该积极的探索校园实际生活,善于发现周边美好的、典型的故事,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思维,以此途径去达到充实校园微电影创作题材的目标。例如《学渣大战高数》这部科幻类校园微电影采用了身边故事性素材,讲述了主人公邓涛这一大一学渣为了应对金融系的期末考试而与大魔王奋力激战,夺取高数下册书的故事。总之,在对校园微电影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只有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题材融入进去,才能收获到感化观众思想、激起共鸣的效果。此外,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微电影的题材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应该树立延展性意识,将眼光发散到社会环境中以达到充实校园微电影故事情节的目标。

2.培养并强化大学生对微电影专业的技能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画面拍摄的技能,学会推、拉、摇、移、晃这些基础性的拍摄技巧。在对景象拍摄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切身的认识到维持画面的稳定性是前提,也是最为基础的目标。而为了落实上述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稳定摄像机镜头的技巧,为了增强镜头的稳固性能,大学生可以使用三角架设备,在对画面拍摄之时最好选用广角镜头这一类型,以达到对画面整体效果维护的目标。此外,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后期制作的进程中应该娴熟的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程序,使其最大限度的与文案所要表述的效果相匹配。大学生为了达到掌握更多与微电影创作相关的专业技能的目标,采取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例如课余时间多看微电影专业书籍、向专业教师咨询请教、也可以当本地区电视台实习一段时间去达到锻炼与强化实践技能的目标,为自己在校园微电影创作的进程中铺路垫石。

3.宣扬与提倡校园微电影的创意性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目前很多校园微电影内容过于随意,甚至衍生出低俗肤浅、恶意搞笑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类型的微电影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使上述状况得到有效的解决,最佳的解决策略就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观影水准。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供应通常都是建立在需求之上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在大学生欣赏水平以及标准要求提高档次的基础上,校园微电影创作的质量必然会得以强化,此时那些低俗性的微电影才不会霸占荧屏,在这种创作环境下,校园微电影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处于动态平衡的模式中;为了使校园微电影在制作的过程中富有创意性,参与微电影创作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科学发展观理念作为创作的基点,共同努力传递正能量;与此同时巧妙的将传统艺术渗透进校园微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的工作环节中,使影片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彰显艺术色彩,拥有视听特色。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意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那么制作出的微电影产品创新效果浓厚且彰显了主流价值精神,对大众群体的价值观念实现了正向引导的目标,当然校园微电影也过得了长足发展的机遇。

4.建立健全相关审查体制

2012年,我国广电总局与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颁发了关于网络影视剧的专项标准,但只是大略的规定网络视频制作方、视频产品发行机构和政府机关统一的配合审查工作,并没有实行“责任到户”的体制。为了使校园微电影创作实现良性发展的目标,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下几点浅见:一是大学生在对微电影进行制作之时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形式与规律,始终坚持传播主流思想以及弘扬正确价值理念的原则;二是负责对校园微电影播放的平台应该编制并实施“谁办网络、谁负全责”的审查体制,并对校园微电影执行先审查后播放的工作任务,杜绝那些低俗恶搞、色情暴力的校园微电影出现在荧屏上;三是与微电影行业相关的协会应该具有自觉性与自律性,定期的开展自我审查工作,以确保微电影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四是政府机关应该积极参与校园微电影创作的进程中,将自身的权威性发挥出来,对不遵守微电影专项规定的大学生、审查单位以及影片发行机构进行严肃的处理。

五、结束语

由全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微时代”的发展,“微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校园微电影创作与发展的进程。本文作者建议当代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创作之时,应该积极的融入现代化新鲜元素的同时,将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融入其中,达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与发扬的目标;此外,在对微电影的创作应该体现出创意性的特征,以生活为基础,用最真诚、最自然、最质朴的艺术需要传递出当今时代的美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江龙.微电影创意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高江龙.探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微电影的剧本创作[J].大众文艺,2014(8):190-191.

[3]崔健东.大数据环境下剧情类微电影创作特质探究——以微电影《情意》《鼓舞》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78-80.

[4]袁鑫.探析微电影与校园文化的互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46-49.

微观经济学小故事篇(11)

在大数据时代的召唤下,各种“微”事物蓬勃的发展,微电影受欢迎的程度,通常与受众对信息接受时采用的是何种方式,还有微电影对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适应性有关。大数据时代,报刊等传统媒介逐渐被取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就连微博这类新兴媒介也受到移动终端设备的干扰。众所周知,2012是微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2013年微电影行业对经济市场进行了更深层面的摸索。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微电影制作的难度系数,大学生积极的涌现在各类微电影的制片中,推动了校园微电影前进的脚步。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校园微电影创作的形式进行探究。

一、浅谈校园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

校园微电影是微电影行业的组成成分,微电影又被称之为微型电影,其本质也是电影,可以被视为传统电影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主要产物。而校园微电影实质上就是在校学生利用某种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自行编制、自行指导与自行演绎的影片。校园微电影题材内容上多数以爱情、友谊、青春、家庭为主,将生命发育的意义、成长进程中的感受融入进微电影的剧情之中,以达到阐述当代大学生群体情感理念、价值观念、生活面貌的目的。校园微电影可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达到被播放的目标,人们也可以在移动以及短时闲暇状态下自行的对其进行播放,上述为校园微电影播放的特点;此外,校园微电影还具有完整度高的故事情节、内容上具有丰富性、题材广泛性等特征。校园微电影与传统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三微”的特征,即微时长、微投资、微周期,这些优势的存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工作中,此时观影者承担的不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也可以加入到校园微电影画面拍摄与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中。

二、分析微电影被大学生创作的原因

1.互联网的推动效果

互联网作为影视播放的主要平台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如今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等各大视频网站竞相发展,那么经济型的微电影就为网络视频运营商创造了机遇。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乐于接受网络所传播的讯息,善于对其创改,也就是说很多类型的校园微电影是对传统电影产品效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微电影为大学生创造了才能展示的平台。

2.内容精悍、成本低廉

与播放时长1~2小时的传统电影相比较,篇幅短小的微电影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正因为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其制作成本的经济性,这样就为大学生制作微电影带来了契机,作为非专业的人员,他们利用一个小型的DV机或者一台普通的单反相机、甚至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对画面拍摄的工作,制作成本也相对低廉,这就为校园微电影的蓬勃发展注入动力。

3.参与性强、传播范围大

之所以认为微电影的参与性强,是因为视频摄影技术与录像设施均已普及化,此时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行的下载与影视视频制作相关的软件还有各类微电影创作的教学课程,这样就有大批量的大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微电影创作的工作中,编排剧本、做演员导演,这是大学生创意思维得以发展的途径。校园微电影传播范围广体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中存在的爱奇艺、PPTV等视频播放器均可对其播放,受众在博客、微博也可以对其进行点评与转发等。

三、列举校园微电影创作的类型

1.爱情片

爱情片描述的是校园男女生之间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在爱情萌发、发展以及结束各个环节经受的曲折为微电影故事的主线,结局或忧伤或圆满,体现出学生时代对美好爱情向往的人生态度;而校园微电影爱情片讲述的一般都是男女情侣之间相逢的羞涩、相恋的美好、相知的感触、误会中的磨合、和好之时的欢乐。这是大学生分享美好青春时光的途径,以微电影的形式留住了最深刻、最青涩的日子。例如《心动》这一校园微电影爱情片中讲述了球迷陆小楠与一北之间从友情到爱情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尽管两个人最终没能终成眷属,但是小南对自己的理想更为的坚定,为之不懈努力,心动的感觉也成为了那个夏天所有的记忆。校园微电影爱情片更能传递出纯情的气息,因此该影片类型在校园微电影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2.励志片

励志片其实质就是对一个人物成长过程的描述,主人公在经受各种打击与磨难,心灵上更具有成熟性,最终收获辉煌与成功的喜悦。校园微电影中励志片创作的目的一般都想要对学生潜能达到启迪的效果,协助他们确定人生目标,引导他们合理做出人生规划。优质的励志片能够辅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苦,获得战胜挫折的信念。例如《女生日记》这部仅仅9分钟播放时长的校园微电影中讲述了艺术学院一个普通女大学生江小夏自升入大学以后经历失业、失恋、亲人离世等各种打击,但是在各种挫折面前主人公江小夏并没有逃避,她勇敢的面对与承担,渐渐的变得成熟与坚强,对美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磨平了棱角,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大学生通过对励志片微电影的创作,传递的是勇于挑战的正能量,也向外界流露出他们心中潜在的愿望与理想。

3.友情片

校园友情片描述的是朋友之间的故事,目前大部分校园微电影友情片呈现出来的是和寝室室友之间的友情,他们在对小事斤斤计较,但是在困难面前情深意重、共同承担,每年毕业季这类校园微电影影片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有很高的播放率。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朋友的勉励与扶持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大学校园里纯真的友情是值得被高度颂扬的。

4.搞笑片

校园搞笑片就是就是指哪些能让观赏者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的影视作品。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处于节奏极为快速的模式中,他们的身心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那么此时校园微电影搞笑片的创作与涌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在某一时间段使他们拥有愉快的心理环境,正因如此,这种类型的影片是得到大学生高度青睐的,学生在对这类校园微电影创作之时,一般会把身边搞笑的故事融入其中,增添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5.悬疑片

这类校园微电影中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有效的利用观众的好奇心理,描述了离奇古怪的故事。在具有震撼性视觉冲击以及恐怖声音的环境中,衍生出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感慨与深思,观众蒙生“再看一遍”的念想。学生在对该类校园微电影创作之时,多数是以悬念为整部影片的骨架,而拍摄环境一般都选择教学楼或者是寝室楼场景。

四、推动校园微电影创作良性发展的对策

1.还原大学校园的本真

还原大学校园本真,概括校园生活实际面貌,这是校园微电影拓宽选材范围的基础。很多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故事情节进行创设时,为了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刻意的去编造故事情节,这种生搬硬套、不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而随意创作的方式对校园微电影的播放效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丰富对校园微电影创作的灵感,大学生应该积极的探索校园实际生活,善于发现周边美好的、典型的故事,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思维,以此途径去达到充实校园微电影创作题材的目标。例如《学渣大战高数》这部科幻类校园微电影采用了身边故事性素材,讲述了主人公邓涛这一大一学渣为了应对金融系的期末考试而与大魔王奋力激战,夺取高数下册书的故事。总之,在对校园微电影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只有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题材融入进去,才能收获到感化观众思想、激起共鸣的效果。此外,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微电影的题材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应该树立延展性意识,将眼光发散到社会环境中以达到充实校园微电影故事情节的目标。

2.培养并强化大学生对微电影专业的技能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画面拍摄的技能,学会推、拉、摇、移、晃这些基础性的拍摄技巧。在对景象拍摄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切身的认识到维持画面的稳定性是前提,也是最为基础的目标。而为了落实上述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稳定摄像机镜头的技巧,为了增强镜头的稳固性能,大学生可以使用三角架设备,在对画面拍摄之时最好选用广角镜头这一类型,以达到对画面整体效果维护的目标。此外,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后期制作的进程中应该娴熟的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程序,使其最大限度的与文案所要表述的效果相匹配。大学生为了达到掌握更多与微电影创作相关的专业技能的目标,采取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例如课余时间多看微电影专业书籍、向专业教师咨询请教、也可以当本地区电视台实习一段时间去达到锻炼与强化实践技能的目标,为自己在校园微电影创作的进程中铺路垫石。

3.宣扬与提倡校园微电影的创意性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目前很多校园微电影内容过于随意,甚至衍生出低俗肤浅、恶意搞笑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类型的微电影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使上述状况得到有效的解决,最佳的解决策略就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观影水准。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供应通常都是建立在需求之上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在大学生欣赏水平以及标准要求提高档次的基础上,校园微电影创作的质量必然会得以强化,此时那些低俗性的微电影才不会霸占荧屏,在这种创作环境下,校园微电影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处于动态平衡的模式中;为了使校园微电影在制作的过程中富有创意性,参与微电影创作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科学发展观理念作为创作的基点,共同努力传递正能量;与此同时巧妙的将传统艺术渗透进校园微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的工作环节中,使影片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彰显艺术色彩,拥有视听特色。大学生在对校园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意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那么制作出的微电影产品创新效果浓厚且彰显了主流价值精神,对大众群体的价值观念实现了正向引导的目标,当然校园微电影也过得了长足发展的机遇。

4.建立健全相关审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