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阶段环境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8:10

现阶段环境问题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19-01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和“雾霾”的出现,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应的作为环保工作基础的环境监测也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主要就环境监测方面浅谈几点看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环境监测综述

1.1定义。环境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

1.2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1.3特点。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综合性。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废、生物等客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必须综合考虑。(2)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3)追踪性。为保证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2、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数据准确率低

造成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监测部门技术落后和监测人员经验不足和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造成很多的检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失真现象。二是环境监测数据一般都会涉及到利益问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且具有高效性,那么参与其中的政府相关部门将能够得到较好的奖励。监测数据失误或监测效率低,那么相关部门的考核成绩将无法通过。所以,很多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有些的为了实现最大利益,有的是为了达到考核成绩的要求对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进行修改,因此直接造成上交至高层部门的质量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出现偏差,造成决策失准情况出现。

2.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

目前,我国环境检测中仪器设备闲置现象十分严重。环境监测站许多大型监测仪器设备已列入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的标准配置,但环境监测部门对此突发性污染,没有做出快速反应虽然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环境监测部门的硬件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申请购置某些仪器设备时不够审慎,只是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要求而进行申购,不能为政府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监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此外,由于未充分考虑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及其长远规划的使用效益和配套管理,造成部分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部分仪器设备购置后基本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2.3监测人员综合素质低

监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监测经验才能够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但是在观察当前监测人们的工作质量时发现,很多工作人员由于上岗前没有进行或进行较少时间的培训造成在具体工作共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此外,环境监测需要经常到环境污染的地方进行实际勘察,因此条件比较艰苦,很多监测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承受不住压力辞职,直接造成人员流动较大,以致最后造成整个环境监测的质量低下。

2.4信息技术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测工作的效率问题。目前,我国很多环境监测站在上报监测质量报告时多是以纸质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况除了信息传递比较耗时外,还很容易出现信息延误,造成无法及时制定解决措施,从而影响最后的环境污染处理质量。这种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环境监测的效率,甚至影响了环境监测的发展。

2.5环境监测缺乏应急措施

所谓应急措施,就是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

3、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措施

3.1实行监测科研工作,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尽量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检测科研工作,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课题,包括对环境预测技术的研究问题、环境质量监测要素的评价问题、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等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从多个角度提高监测技术水平。目前具体进行的研究内容主要有GIS技术、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技术、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报警技术以及解决污染事故的应急技术等,为了能够更快的提高监测技术水平,需要不断的增加研究内容,直到最后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环境监测为止。

3.2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度

当前的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除了有客观方面如布点选择、研究仪器、样品采集和保存运输的方法等原因外,还包括主观方面如监测人员的心态、不负责任的心理、本身经验不足、知识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原因。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准确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试剂和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质量问题的样品、容器和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培训的人员要进行处理,坚持做到一切工作以保障质量为中心。

3.3努力提高整体监测人员的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所有检测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提高人员素质的方法为:招聘监测人员时尽量选择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经验的人,上岗前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一个为期比较长的技术知识培训。同时,在平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技术能力的考核,督促监测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4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监测信息化

信息收集和传递效率对于环境监测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增多,实现监测信息化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部门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通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在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信息化设置,努力发挥信息的功能,使其更多的为监测工作,从而提高监测质量。

3.5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就是将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履职尽责,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控制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176-02

一、现阶段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背景

从本世纪开始,环境资源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为缓解这种严峻的形势,人类不断努力以期寻求一种能够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量证据研究表明,环境问题不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同时企业的环境业绩与其财务业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正向相关的关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则更为突出。事实上,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从事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活动对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对环境保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传统财务会计为企业的管理系统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但由于环境问题的凸现,在近二三十年里,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己经不能满足企业决策者的需要,与环境有关的经济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会计研究方面的重视,没能及时确认和计量环境资源和企业环境损失,这使传统的财务会计受到应有的挑战,从而需要改革与发展。为改善企业缺乏自我约束,不能有效控制环境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状况,环境会计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影响企业决策者意识与行为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中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与环境保护相匹配的会计核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对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不足

国家目前尚未制定出关于环境会计的指导性文件,缺乏可操作性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往往有自己的业务,信息披露是不够的,不完整的信息量,不规范,缺乏可比性,还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由于环境会计行为缺乏规范,没有环境会计核算和披露形式对象标准,导致操作不良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缺乏规范性

在环境会计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其环境会计信息可以存在于财务报告、报告附注等文件中,也可以单独报告的形式对外,并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条针对上市公司规定了“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日常对外披露的形式主要是以包含在年度报告中的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为主,披露形式比较单一。而对于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则更没有明确的披露形式的规范。披露形式规范性的缺失,使得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散见于不同的信息载体上,给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获取增加了难度,从而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中国目前有些企业仍存在着“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先污染,后治理”等非持续的行为仍大有市场,公众的整体环境意识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就不愿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会计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微观层面,将环境会计局限于企业环境会计,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或者将宏观环境会计看作是统计学家的事,对宏观环境会计研究参与不足。这种研究现状的缺陷有两个方面:首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次,没有认识到环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对环境的有效控制需要一个宏观与微观衔接的核算体系,从而不利于在会计体系中实现宏观环境核算与微观环境核算的衔接。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宏观层面: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虽然中国颁布了一些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过规定多较为笼统、模糊,欠缺更加细致、明确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定。例如国家规定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却没有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做出界定,这样就使很多企业钻法律空缺,逃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另外,中国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执法力度不严、处罚力度较轻。

(二)中观层面: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不足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目的就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所以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为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益相关者就是指获得公司某种形式的利益或承受公司活动―财务、或环境活动,产生风险的个人和群体。主要有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和员工、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所需的环境会计信息各有不同,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也各异,比如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政府因为将环境资源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交付企业使用,自然会关注企业的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及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环境法规的一致性。但是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最终导致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不足。

(三)微观层面:会计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环境会计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属于交叉应用型学科。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公司战略中的进一步推广,环境会计制度的逐步建立,会计从业人员面对的不再只是传统的注重资产的财务会计报告,而很可能是财务、自然、社会、人力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整合性报告。因此,要求从事企业会计的相关人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备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能力,这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走向现实的基础性保证。而在中国现阶段,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的是比较单一的会计学知识,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掌握的只是某一个方面。很显然,中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制约,使得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空泛。

四、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颁布环境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应积极借鉴美国、日本等环境会计领域走在前端的国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指导中国的环境会计实践。通过成立环境会计研究团体,组织学习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准则,借鉴其适合中国国情,并有操作性的部分,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准则。同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与统一性。

(二)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强化企业内部信息披露的驱动力

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从国家到个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还没有达到期望目标,缺乏直接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环境问题,全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力。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环保教育的投入,利用现代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公众对环境信息价值的关注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社会基础。随着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社会公众可以利用这些环境信息,了解掌握企业的环境表现,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形象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决定购买倾向。

(三)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促使企业充分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

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借助法律手段,以立法的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及排放进行强制性管制;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经济手段,用补贴、征税、收费等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进行间接管制。社会中介机构可以通过专项环境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来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的监督,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鉴定,以保证其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监督,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企业充分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

(四)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全国的大中专院校要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财会专业要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课程,条件成熟的学院甚至可以开设环境会计专业,以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企业现有会计人员的后续培训教育,不仅要注重环境会计方法和环境会计技术,还要加强如环境学等有关学科的教育,使其能真正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桦.中国环境会计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3,(2).

[2]于敏.环境会计非货币计量方法分析――基于环境资源价值理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2).

[3]王宏鑫.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2).

[4]戴洋,孙照龙.中国环境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8).

[5]董浩,闫婷婷.浅析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11).

[6]吴子豫,胡静波,王雪.中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2).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社会形成以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就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可以说,人类与人类社会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互相作用与协同变化中演进的,自然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与社会行为等就会发生改变。在我国,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保护实践相脱离,并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特点,环境管理思想作为环境科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间的协同演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1.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

环境管理与环境科学两个词语均为舶来品,在中文当中,环境管理常被人们理解成环境管理行为,实际上,环境管理是人类对和环境相关社会行为的调整,主要包含和环境相关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自然生态关系以及对人和自然间的关系调整与修正,对于环境来说,这正是管理问题根源所在。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保护与改善的研究科学,也是门应急与问题科学。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很多传统科学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关注,并先后出现了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黄精经济学、环境哲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程度与危害进行了阐明,以探索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方法。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科学称为科学是近三、四十年所发生的事情,主要理论有环境质量学、环境学与环境社会学等,环境科学的统一研究范式还在孕育之中。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发展阶段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污染治理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

第一阶段:污染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并将环境问题当作纯粹的技术问题,该时期的环境管理本质上是污染治理,管理原则为污染者治理。在该阶段,环境科学被初步建立,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科学专家对环境问题开始科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环境学形态,像环境化学、环境地学与环境物理学等。在污染治理中,对减轻污染与缓解人和环境间的矛盾起到很大作用,不过因未解决环境的根源问题,从而没有根本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在第一阶段没有获得预想效果,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凸现,这使得人类从经济学角度来探索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该角度研究对环境成本的外在市场失灵原因进行了揭示,其问题解决思路是:通过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而环境管理的原则变成了“受益者补偿与污染者负担”。该时期的环境科学开始涉及管理科学与社会科学,如1979年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得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向法制化发展。

第三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该阶段,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基本观念下的长期发展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只有转变传统发展观、财富观与消费观等,方能找出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环境科学也更为强调社会、自然与人文等科学的综合,并从本质上意识到环境问题即是发展问题,思考深度与世界系统运行本身已接近,人们不仅关注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也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协同演进关系的思考

现实的环境状况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管理行为的思考,加大了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环境管理思想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中央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文件,并确立了环保的三十二字方针,设立了环保领导机构,开展了三废污染治理。不过环境科学仍被认为不专业,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科学的语境不同,未被当作真正的科学。从整体上来看,环境管理已不仅是技术、社会或经济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问题,环境科学和管理思想间的协同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管理对象的演进发展

在不同的环境管理阶段,其管理思想的对象是不同的。在环境污染治理时期,管理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及其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所涉及的为防治污染与公害,所针对的是某类污染问题与单项环境要素;在生态环境保护时期,环境管理对象扩展至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涉及生态基础维护与自然资源保护,所针对的是环境、资源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保护;在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时期,管理对象扩展至整个社会系统与相关环境的行为,并且环境科学和传统科学间的交叉更为深入、开放与综合。

管理主体的演进发展

在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体为政府环保部门,主体较为单一,“环保靠政府与经济找市场”成为环境管理的普遍思想,环境科学研究也主要由政府环保部门来主导,其他部门对环保关注比较有限,而公众与社会游离于环境管理的主体之外,只能成为管理的对象;在第二阶段,管理主体为各级政府,在统一监管和分级结结合的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了环境管理的责任,不过因环境立法出现了部门化,环境执法也不到位,使得环境监管成为纸上谈兵;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主体是社会行为的主体,即政府、公众与企业的行为主体所构成,为确保政府环保干预的公正性,需要公众与企业的积极参与,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结构、生存方式进行整合,成为环境管理思想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管理方法的演进发展

在环境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要为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方法,存有大量强行规范,这些强行规范主要是由环保社会的公益性决定的,与司法、立法相比,行政权更为经济、简便;在第二阶段,环境管理在行政方法基础上,增加了费、税与罚款的经济政策方法,构建了预防为主、源头削减与全过程监管的模式,着重环境和经济技术间的结合;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更加强调政府行为、市场机制与公众参与的协同,在环境、经济、社会与技术等问题的综合情况下,管理手段不再单一,需要运用丰富的综合手段进行应对,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解决,截止目前,环境管理思想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治理到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环境管理思想演变下,环境科学也获得了协同发展,环境科学正向综合化、立体化、人文化与专业化发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李勇,男,1985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调试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文虎,万劲波.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1)

[2]李长洪.目标管理思想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体系建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4)

关键词: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随着人类对环境关注程度的增加,环境因素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各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环境会计也因此走入到我们的视野。然而过去狭义的环境成本只包括了产品的制造阶段,而广义上的环境成本还包括产品研发阶段产生的环境成本及服务与处理阶段的环境成本,上述三个阶段构成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14000系列),现已正式颁布的有8个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有5个,包括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以及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这些标准对企业环境管理做出原则性的框架性规定,对如何达到这些环境规定的要求提供了一种环境管理的指南和模式,但从iso14000系列标准对环境成本问题的阐述可知,这些标准都没有明确企业必须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对环境成本的标准也未作规定,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亟待建立一套关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方案。企业传统成本核算具有一定局限性,按照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 经济 资源价值耗费进行对象化的数额,在此强调以经济资源为主进行成本核算,而实际上当前很多企业都是以 自然 资源的消耗换来企业利润的增长的,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并未将其考虑进去,因此传统成本核算是不真实的,进而在产品定价上也会出现偏差。具体而言,企业核算的范围有了扩展,扩大到研发以及服务与处理阶段,同时引起成本核算的一系列变化,我们要根据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对其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计量与披露。

二、生命周期基本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的最初研发直至消亡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期间。从生产者角度看,一个产品的生产,原材料购进后,经过工厂的制造、加工,形成半成品和产成品,最后包装,经过验收入库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由生产者来完成,可称之为“产品生产周期”或“制造周期”。对整个企业来讲,则要经历创意过程,然后经历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即从产品产生到交付顾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由经营企业来完成,可称之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从顾客角度看,自产品购入经过使用磨损直至报废的过程是产品的使用周期,这也是生产者售后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加上研发、制造和营销过程可称之为“顾客产品生命周期”。从社会角度看,任何产品都要经过研发、营销、顾客使用和产品废弃等几个阶段,这一完整的过程又可称之为“社会产品生命周期”。因此,可采用生命周期成本 计算 ,其基本思想是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立足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对产品设计材料加工、仓储、销售、使用、废弃等各个阶段所有内部和外部环境费用加以会计处理。

三、生命周期法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一)生命周期法下的环境会计成本计量

对环境成本确认的结果予以量化的过程,亦即指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对其业务和事项按其特性,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算和最终确认的过程。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是困扰环境成本会计 发展 及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原理我们可以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一些专门的处理方法。

1 研究开发阶段。企业在研究开发阶段就要做好环境预防,对企业环境成本做好事前控制,具体包括:环境资源保护项目的研究、开发、建设、更新费用;社会环境保护公共工程和投资建设、维护、更新费用中由企业负担的部分;企业环保部门的管理费用等。因此在该阶段,企业可采用差额计量法,即指企业在进行环境投资支出时,根据支出总金额减去没有环境保护功能的投资支出的差额来进行计量,其后的折旧额也按这种差额的折旧进入环境成本。

2 生产制造阶段。企业在此阶段会生产出大量产品,与此同时也会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很多环境问题也产生在此阶段,所以该阶段的环境成本集中在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等方面。对于环境污染专项治理投资成本的计量也属于全额计量的范畴。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可以采用按比例分配计量的方法,即将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污染的治理费用,按一定比例分配计入到各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去。

3 服务及处置阶段。该阶段的环境成本包括产品在使用时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生的环境成本以及产品报废处置时产生的环境成本,这些环境成本我们可以类比产品制造阶段的环境污染专项治理投资成本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分别采用全额计量法和按比例分配计量的方法。

(二)生命周期法下的环境 会计 成本核算

结合生命周期思想分阶段核算的 企业 环境成本,更能全面考虑其产品在各个阶段的特色,从而提供详细的与环境决策相关的信息。

1 研究开发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 计算 实质上是一种预算,因为很多产品或设备使用的时间都比较长,他们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和维修成本以至最终的处置成本大多是相关领域专家的估计,所使用的只能是近似值运用生命周期预算。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研究开发阶段的成本决定了产品80%的成本,因此该阶段产生一定比例的环境成本,我们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核算,所以我们可设立成本的目标即利用目标成本法对该阶段的成本进行核算。采用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以所能实现的价值为导向,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即按照供应链上各种作业活动创造价值的比例分摊目标成本,采用目标成本法能有效降低环境成本,加强产品价格竞争。

2 生产制造阶段。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并向环境排放。由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当这些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超过环境容量的有限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促使企业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从而将废弃物排放控制在环境容量的范围之内,这样就产生了企业在该阶段的环境成本。因此可采用改善成本法对企业在该阶段的环境成本进行前馈型管理,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这样,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3 服务及处置阶段。产品在售出后开始为消费者服务以及在服务结束后要对其进行报废处置,在此阶段会因为产品的品质质量因素不同程度的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时的作为企业外部缺陷成本的环境成本也应该由企业考虑,由于这种成本源于产品质量,暂且可利用质量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

(三)生命周期法下的环境会计成本披露

目前,众多公司在披露环境信息时,并没有共同接受和依据的专业标准,环境报告中还缺少比较有效的财务信息,因而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都有待 发展 。鉴于此,提出运用生命周期法对环境会计成本进行不同阶段的披露,在具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环境成本报表及附注。

1 研究开发阶段。由于以上对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成本计量的研究,在对该阶段的环境信息披露时要反映这两点,将研究开发阶段的所耗费的环境成本在报表中体现,对于成本核算中的目标成本法和成本计量采用的差额计量法和全额计量法在附注进行披露。同时,企业在本阶段为了节约环境成本会研制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也应该进行披露,对外公开。但在公开之前企业应将新技术申请专利,并将该专利价值写入环境成本报表,这样不仅形成了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保护了企业,而且也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5)

在当前的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环保非政府组织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这一组织是与政府组织相对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环境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并且是非营利性的,构成组织的成员大多都是志愿者,他们从事各行各业,但是都有一颗保护环境的决心,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简称是ENGO,自从建立以来,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成立以后,缓解了政府组织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工作中的负担,同时进一步发扬扩大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1 水环境保护的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水环境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状,首先是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曾经在2013年对地下水污染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排查,结果显示在很多企业中,地下水污染的情况都十分严重,这一现象不容乐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漠视,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所以造成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加剧。除了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以外,地表水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地表水的污染情况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有些地区的程度较轻,有些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当严重。除此之外,关于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是相当不足的,这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之中,还包括个人以及政府官员,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官员,他们没有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治污的处理,人们也没有采取合理的手段对这一情况加以制止,所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水环境的保护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可知,要想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不应该完全将责任归结到政府、企业或者是个人身上,这就需要第三方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积极的发挥应有的力量。

2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模式

2.1 总体作用与作用模式

在前期阶段的水环境保护中,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起到的是预防性的作用,也就是要加强在不同主体面前的教育,让人们产生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要性的认知,这样就能有效的预防对水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或者是降低这方面的不良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能积极的为政府主导的措施起到监督性的作用,防止政府失灵的现象发生,让水环境保护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中期的发展阶段,环保非政府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治理,也就是在出现水环境问题以后,该组织起到帮助解决问题的作用。在发生问题以后,积极的与公民一起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并且与政府的其他部门合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是在后期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对后续的工作进行监督,预防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综上所述,在总体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环保非政府组织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工作任务也是不相同的。

2.2 不同阶段的ENGO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模式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保非政府组织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以初建阶段为例,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起到的是参与作用。我国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才建立起这样的组织的,政府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并且在民政部门进行注册,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积极的为水环境的保护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并且帮助政府将相应的政策具体落实在工作中,推动相关政策的快速落实,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ENGO难以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在发展阶段的作用是多元化的。自1994年我国第一个自下而上的环保非政府组织成立以来,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也在不断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作用的模式逐渐多元化。根据水环境保护参与主体在水环境保护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将其发挥作用的模式分为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ENGO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和ENGO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而根据各个主体之间的横向关系,可以将其发挥作用的模式分为协商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

根据各个参与主体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从纵向的角度看,ENGO的作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初建阶段就已存在。其主要的参与决策作用仍然存在。但是在现阶段政府主导下的ENGO的作用起到的作用不断扩大。我国第一个环保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分会水环境协会在水污染防控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其召开的年会上,各位专家积极讨论,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水污染治理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对于我国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发展阶段,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中ENGO的作用在不断发挥。但是,其主要的作用还只是局限于参与决策,提出建议等方面,相对于纷繁复杂的治理过程,其发挥的作用还是微不足道的。

二是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是指在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公民与ENGO共同进行水环境的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ENGO起着主导作用。在这种治理模式中,参与的ENGO往往是草根组织,这种组织与公民的距离比较近,更加贴近实际,更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有利于与公民之间形成互动,积极解决水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其起到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宣传教育作用,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宣传水环境保护的思想,更易于公民的接受;第二,水环境治理的作用。第三,监督治理的作用。因此,在以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EGNO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较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但是相较于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在执行某些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缺少“合法性”而受到障碍。

Y束语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发挥作用的模式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该积极发挥ENGO的独立作用与合法性,并积极发挥有公众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ENGO的独立性,尽量改善我国ENGO的挂靠方式。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工程与环境影响

1.1 水利工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就是要防治水害以及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水利工程本身具备了相当的环境改善功能。尤其是在防洪和排涝等的方面,进一步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灌溉和城市供水方面,水利工程能够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水资源保证。水电工程本身通过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能源危机,还能够进一步的减轻大气污染。同时,水利工程有非常强的调剂行,在对水利的枯水期中,可以增加排水的流量,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的改善下游水流的水质。水利工程本身还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水平、保持水土等的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1.2 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水利工程能够有效的实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配,使之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同时,水资源本身也是维护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水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的话,环境问题必然就会频繁的发生。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主要的是在水资源的方面出现的问题。由于水资源本身的条件改变对于局部地区来讲可能出现一定的河道断流和下游绿洲退化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进一步的推进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对策,反过来讲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产生很大的影响。

1.3 水利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由于人们对于水利的开发以及环境的调节功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果利用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这样的话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发挥水利工程本身改善水质和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免产生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点。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工程的本身整体效应。

2 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评价的工作重点

2.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与工程环境规划中的环境评价工作

目前来讲,环境的管理工作本身已经成为了项目建设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过程中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单独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的设计阶段中环境影响的评价,都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互为联系并且也是不可分割的。

首先,根据当前的多种规定来讲,对于建设单位本身来说要在建设的项目书中呈现出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评价影响报告书。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中的环境评价工作本身是贯穿在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中的,其能够直接的参与到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其次,对于审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本身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在环境的评价基础上,侧重于环境的管理,明确建设者的环境责任,重点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三同时管理服务。

2.2 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环境评价工作重点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开发建设者本身对于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为工程优化设计和环境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本身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明确环境的问题,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工作,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估算环境保护的投资,制定相关的环境检测机制和环境管理机制等。

对于工程规划设计的每个阶段来讲,环境的评价工作本身与设计的各个方面紧密的结合,与其余的专业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阶段来讲,环境的评价工作深度和特点是不用的。对于环境的项目建议书来讲,其本身是立项设计的重要文件,环境的评价就需要重点分析工程的影响区域现阶段的状况及其潜在的环境问题,同时,要对工程本身的建设是不是涉及到了一些珍贵的保护动物、文物、植物资源等敏感的地点进行调查。要从宏观的角度上作出其实不是存在制约工程开发的环境因素,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影响是不是会呈现出恶劣的趋势,并且对于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作出一定的评价。为立项本身作出一定的环境评价依据。

其次,在可行性阶段的研究中,要进入环境的管理程序中,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工程必须要制造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且要进行一定的专项审查和立案。在明确有没有制约工程的自身建设环境因素之后,报告书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其本身对于环境工程影响的可行性。科研报告本身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要在报告的评价基础上,重视对于不利影响所需要采取的对策和工程本身设计中的针对性措施,强调环境保护措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要按照工程的概算进行投资。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讲其不需要再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主要的是要在具体的需要落实的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包含了措施的方案以及与其比较的对比方案。工程量本身的计算以及投资本身的预算情况。这部分应该是工程的组成部分。与设计的深度和工程本身相同,在这个阶段中是环境影响评价各个阶段中工程特性最强的部分。管理措施要与工程管理深度一致,具体要明确环境管理的相关责任人和管理内容,要与工程管理有一定过得关系,并且要分清楚环境行政管理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结语

近年来,各个国家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水资源本身实现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在大肆的修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地区本身的大量水资源还处在空闲的地位,这些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只顾地方的经济效益,对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影响没有任何的顾及,从而忽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危害。本文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角度,针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友辉,董增川,陈敏建,基于能值分析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08(03)

[2]朱党生,大坝与环境问题――参与世界大坝委员会工作有感[J],水电站设计,1999(03)

[3]吴艳,薛良厚,水利工程中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之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25)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12-04

1.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批复了一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部级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就有山东省蓝黄“两区”,为了加快此区域的发展,各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心血,但由于目前国内城市和区域间要素流动频繁、资源竞争和争夺日益加剧,国家批复的战略新区过多等原因,使得国家不可能在蓝黄“两区”的建设中给于过多的支持,为此我们要在改善软环境和加强资源要素的争夺上下功夫。目前,各级政府对于软环境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可以说软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条件。

2.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区域软环境建设战略意义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目标定位,而对于目标的实现,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必须而又非常具有意义的。

吕永俊认为软环境建设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环境营造的主体。政府本身是软环境,主要是指政府的透明程度、办事效率、工作机制和廉价状况。建设经济软环境要求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权力转化为责任,把管理转化为服务[1]。其实软环境建设是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软环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可促进软环境的建设,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人民,软环境建设也不例外。黄立丰认为,软环境建设为民利民,依靠群众共建共享。政府是否提出“软环境建设”口号并不重要,关键是软环境建设能否贴近群众,体现亲民,为民理念,能否让人民参与,让人民满意,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2]。政府政策的制定,处理事情的方式,要明确是为了群众,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除了政府积极组织发动以外,很重要的还是靠社会每个人的参与,任何事情,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软环境的建设要真正依靠群众来建设,让群众受益是软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

3.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

1969年美国工程师霍尔(A.D.Hall)提出的三维结构模式,对系统工程的一般过程作了比较清楚的说明,它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6个阶段和7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技术知识[3]。

3.1时间维

时间维表示的是从软环境建设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6个阶段。

(1)规划阶段:明确这个研究是为山东省蓝黄“两区”软环境建设提供建议和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实践研究,制定出一套积极可行的并付诸实际,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力争在2018年底在各个部级战略区域规划中达到中上游水平。

(2)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规划阶段提出的目标,对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方案进行设计,尽可能多方面考虑完成此任务所需要的各个要素(比如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政务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等)的要求,并结合他们之间的联系,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

(3)调查研究阶段:先以总任务为目标,使得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确保总任务的完成,再以各个方案的设计要素为目标,逐个斟酌,进行分合有序的调查。还要对其它地区的各个部级规划新区进行考察研究,对他们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在蓝黄“两区”建设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如果可行,积极引进。

(4)研究报告阶段:把调查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建立相关的模型,撰写相关软环境建设的报告。

(5)研究成果的试用及推广阶段:可以围绕软环境建设的相关成果现在少数几个地区进行实验,如果效果好,就可以更大范围的推广。

(6)评价阶段:对软环境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优秀成果进行发扬,并进一步提出完善软环境建设的建议。

3.2逻辑维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具体到软环境建设中可以分为如下7个步骤:

(1)明确问题:对山东省蓝黄“两区”在软环境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研究成果将摸清蓝黄“两区”所涉及到的各个县市区软环境建设和行政管理效能的基本状况,使各级领导“心中有数”;通过与其他省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经济区域进行相互比较,可以找出我省的差距和不足及外省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利于改进今后工作;

(2)目标选取:针对我省的差距和不足提供一系列创新性改革的方案,可以直接提供领导决策;研究成果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高效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创新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成为测度和评价区域软环境建设和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工具”,对其他经济区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3)指标体系的构建:由于在软环境建设中国内理论界缺乏相应的研究,所以在指标选取上存在较大争议,还由于软环境建设的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并将指标细化,用定量方法来进行此项研究。地方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评价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结合地方经济实际,优化发展环境,定期对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进行综合测评,并能提供评价、监督、预测、预警和反馈等功能[5]。在此基础上,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投资者导向、系统性、可比性、定量性原则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从软环境这个一级指标入手,选取了经济基础、政策导向、市场成熟度、政务环境、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等6个二级指标,建立一套适合蓝黄“两区”软环境建设的通用指标体系。

(4)系统分析:根据软环境建设中各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取,确定其约束条件,分析各个备择方案,对各方案进行综合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模型。

(5)方案最优化:在确定了软环境建设的方案的模型后,对模型按照优劣进行排列,对各个指标进行协调,使其尽可能满足方案的选择。

(6)方案决定:综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后,对评价较好的方案进行试运行,并对试运行后的方案进行一定的评价比较,确定实施方案。

(7)实施计划:根据上一步选定的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这也是决策的实施阶段。在软环境建设中,由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能在这些方面并不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地区就能做出决策的。这需要多地区多部门协调合作,还需要上级政府的强力“通行令”,为软环境建设开“绿灯”。在实施阶段遇到问题,这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状况,主动进行反馈,确定问题的根本,在进行解决,不断进行完善。

3.3知识维

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维就是指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综合[6]。软环境建设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可持续性和柔性等特点,其构建及其评价运行涉及管理学、数学、法学、商业、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而且每个步骤和阶段根据具体问题不同,所涉及的知识面也不同。这就需要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调研,听取专家意见,遵循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一般采用系统的方法有效的获取上述各阶段、各个逻辑步骤所需要的知识[7]。软环境建设过程中一定发挥各科知识的优势,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系统工程中常把所研究的系统分为定量结构系统和定性结构系统。所谓定性结构系统是指偏重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这种类型的系统可以用最优化的策略或者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有很多已知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这类系统工程问题通常被称作为硬系统,霍尔三维结构主要适用于解决定量的硬系统问题。进入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组织管理问题,涉及的人、信息和社会等因素相当复杂,使得系统工程的对象系统软化,并导致其中的许多因素又难以量化。所谓定性结构系统是指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态问题的软系统,它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解决这类社会生态系统工程问题所用的方法,通常称为软方法。英国著名系统科学家彼得.切克兰德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系统运动浪潮中建立和发展了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在他的系统思想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无疑是他的软系统方法论(SoftSystemMethodology,简称SSM)[9]。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便是这种软方法,切克兰德认为,管理与社会间题或称为不良结构问题、软问题,是属于人类活动系统中的问题,它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认识能力。但是,正因为它更复杂,所以还得用系统的方法去处理[10]。因为它在评价一类问题时加入了人的主观判断,解决问题时不像硬系统可以求得最优化的结果,而所求出的结果一般是可行的。

切克兰的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并不是找出各个方案中最佳的方案,而是通过在模型和现状中调查比较,找到改善现有系统不足的方法。它的思想和阶段如下: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1)认识问题

对于软环境建设问题,国内学者很大一部分的争议在于软环境的界定问题上,何为软环境,软环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等。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所以说想要提高蓝黄“两区”软环境就需要在这些指标上下工夫。

(2)表述问题

初步弄清、改善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表述问题的目的是弄清系统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及关联因素,为系统的发展及其研究确立各种基本的看法,并尽可能选择出最合适的基本观点。这就需要在软环境问题上弄清楚它的各个子类所涉及的范围、所关联的因素。首先查明蓝黄“两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与不合理,政府效能低下,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设当中问题的特点是:过多考虑软环境当中经济发展的问题,没有将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重点,也没有考虑人的因素,GDP是不可能作为衡量软环境建设的唯一重要指标的。

(3)将问题定性

软环境建设所涉及的问题可能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将所表述的问题定性化。

(4)建立概念模型

虽然此类问题不能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表示,但我们可以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

概念模型来自于根底定义,是通过系统化语言对问题抽象描述的结果,其结构及要素必须符合根底定义的思想,并能实现其要求。

(5)将问题与模型相比较

我们在表述了此类问题后,要将我们所建立的概念模型与实际建设中存在的因素相比较。比如政策的制定,概念模型中对于政府政策制定所能产生的影响可能无法预测,但在实际问题中它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何进行测量、评价、比较,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6)选择可行的方案

针对比较的结果,考虑社会各方的意见及其它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出现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7)实施与反馈

根据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新的认识,修正问题描述、根底定义及概念模型等。在软环境建设中,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到的,这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浪好的反馈机制,这样才能有益于软环境的长远建设。

结语

本文基于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切克兰德方法论,构建了一套山东省蓝黄“两区”软环境建设中各实施个阶段的体系。为各方在软环境中查找自身不足加以改进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霍尔提出的三维结构模式系统工程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每一步骤都有自己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再加上具体的管理对象,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切克兰德方法论对于许多指标不能完全采用量化指标,只能用半量化,半定性指标,借助于权重值,尽可能使之评价准确。希望能够为加快软环境的建设,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注释:

《蓝黄“两区”软环境建设与行政管理效能综合评价及创新性改革研究》(山东省2013蓝黄“两区”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03)。

参考文献:

[1]吕永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探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38):49-49

[2]黄立丰.软环境建设:杭州的思路、实践及经验——兼论国内软环境建设的共性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36-41

[3]袁汉春.徐友宁.陈社斌.系统工程方法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煤2004,14(2):1-3

[4]潘经强.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地方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12(16):55-57

[5]Cohen.W.Levinthal,D.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

enceQuarterly,1990,35(1):128-152

[6]岳志勇.丁惠.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技术创新方法培训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2):20-26

[7]闫旭晖.颜泽贤.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2):24-30

[8]杨建梅.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J]系

统辩证学学报.1994.3:86-91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8)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程序和环评技术规范体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464—2009)等。同时,逐步完善了“三通一平”工程、蓄水阶段、工程竣工等分阶段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制度,从法规和规范层面对加强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明确了进一步提升水平的要求,全面促进了行业环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开展顺利

2003年12月—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共办理水利水电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12项。同时,环境保护部还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蓄水阶段环境保护工程专项验收工作委托由项目所在地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督办,对受委托督办的或由其直接督办的建设项目依法履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确保对建设过程重要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予以有效管控,对巩固完善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竣工环保验收的工作重点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组成及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工程竣工环保验收重点关注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及其他环保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际工程建设内容与方案设计变更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状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受影响情况;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及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工程环境保护投资落实情况;因环境保护要求持续提高而应采取的后续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及相关基础研究筹划等。

二、验收工作存在的问题

规划环评介入滞后,项目环评作用受限从本质而言,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制度,在单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环评的“先期介入”显得尤为重要。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进行流域规划环评,或为了上项目而补做规划环评的现象。甚至局部地区环评执行率低,“未批先建”、“先上车后买票”的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由于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早期介入滞后,存在缺乏长期观测资料和有效控制手段等实际情况,环评制度发挥的作用有限,流域规划与单个项目层次前期规划的环境保护措施不能满足所在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可持续良性发展要求,还不能为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环保监管程序缺位,环保措施缺乏后续管控按照现行审批流程,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评文件报批。而工程后期的招投标、施工阶段发生的工程变更等重要问题,无法在可研阶段的环评文件中体现。由于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不够完善,尤其对“同时设计”阶段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环评制度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同时,工程变更导致的新的环境影响及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相关整改与补救措施难以实施,为后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增加了难度。在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实际开展的水电项目环保验收调查中就发现,环评阶段明确提出的,为维系流域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野生保护水生生物保护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的鱼类增殖放流等特殊环保措施,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被砍掉或压缩预算,为确保最小下泄流量而设置的生态流量泄放孔因设计变更被取消等重大变化,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阶段已很难再弥补。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督、管理及跟踪机制,环评阶段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有的措施即使落实,因缺少相关监测数据,其效果也难以客观评价。为改善这种局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正在努力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但各地开展环境监理的形式也五花八门、效果参差不齐,同时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其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及组织模式等工作机制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并完善。规划实施的生态影响、减缓措施、落实效果与环评阶段要求的初衷有一定的差距。验收调查工作难以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和运营产生的长期性影响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般包含检查项目设计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实际建设和调查项目已显现的环境影响两部分内容,实际过程中更侧重前者。从已开展的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调查来看,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影响的调查内容主要集中于施工期施工废水、废气、噪声防治措施和试运营期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的运行效果,多为环评及批复中各污染防治设施的定量复核调查;生态影响调查内容主要侧重于施工期间场地生态恢复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多停留在收集资料的定性分析与验收时期的短期调查成果分析层面,而对于河流水生生态等长期性、累积性的影响,限于调查时间、调查方式和手段,能够真正有效开展的项目有限。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自身工程特性,在环境影响方面显著的特征,不仅项目对外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同时外部环境对工程也有较大影响。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而上述环境影响是一个长期、渐变、累积的过程,其影响效应也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尤其是流域控制性工程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连续、累积、叠加影响,在其验收阶段并未全部显现。通常水利水电工程验收一般在工程试运行一年左右,实际在工程运营初期,其产生环境影响,特别是生态影响还难以充分显现。因此,仅通过工程验收阶段的监测和调查,难以反映工程对生态及环境的长期累积影响和变化趋势。工作完成时效性差,工作成果质量不高由于建设单位自身的原因,经常出现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符合的情形,如贵州清水江流域某水电项目,未按环评批复要求采取“分层取水”措施,导致对下游水生生态影响程度无法明确,由于主要环保措施不落实,导致出现“久试不验”的状况。另外,由于个别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如工作作风不严谨,调查结论不够客观,现场调查工作不全面,调点不明确,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预审意见和批复意见的落实情况调查不够或不认真,环境监测及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公众意见调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调查工作完成时效差,成果质量不高。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9)

针对不同时期农村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同的环保政策,本文主要着力分析我国出台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中涉及保护环境的部分。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划分为5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 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政策,和以工业化为中心、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发展观。这一阶段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紧迫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关注。

建国初期(1949年~1957年),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土地改革,提高粮食产量。农村政策以农业农村服务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这一阶段的农村环境政策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提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立场。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暂行纲要》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政策文件。

大跃进及文革时期(1958年~1977年),我国农村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及围湖造田等举措,对农村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要素造成极大破坏。为此,国家围绕自然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出台的相关环境政策都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通过这次会议,我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次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 第二阶段(1978年-1991年)以农业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污染控制为主的强化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时期(1978年-1985年)和农村市场化改革时期(1986年~1991年),在农村产业结构上,鼓励发展多种经营、非农产业活动和乡镇企业,提出了城乡同步发展的新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农村环境问题从一元的农业环境问题过渡为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的二元环境问题。这一阶段农村环境政策围绕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展开,农村环境政策密集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

1979年我国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要求“节约农业用水”、“发展和保护牧草资源”、“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坚持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要求城乡同步发展。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并针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规定。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重申保护农村环境,并明确要求制止城市向农村进行转嫁污染。1986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工作、1987年之后实施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1988年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的乡镇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都对这一时期乡镇企业污染防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型阶段。1992年~2002年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92年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国内经济全面复苏;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高速发展带来了更严重的生态破坏,从这一阶段开始,农村环境政策开始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政策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综合,政策实施手段也更加细化和具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随后我国出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强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同年,《中国21世纪议程_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颁布,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细化有关部门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对乡镇企业进行管理。199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追求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出台,对“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具体提出了农田灌溉水质、农村饮用水水质、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等农村环保指标。

4. 第四阶段(2003年~2012年)以生态补偿和村镇综合整治为主的多元化阶段。2003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农业农村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阶段。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6年,我国政府推出了可谓农业改革壮举的农业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启动了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政策架构。这一阶段,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国政府从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布局,农村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004年,《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民环保的新阶段。2006年,《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新目标。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以奖促治”,加快用财政手段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方向。2008年我国召开首届农村环保会议,提出综合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把农村环保放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4年开始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集中于“三农”事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提出了“六小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等项目;2005年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内容;2006年新增了节约型农业、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若干规定;2007年强调了节约集约用地、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扩散,并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作出具体规定;2008年新增完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2009年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集约用地制度,并将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具体到各地方政府的职责内;2010年提出了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的要求。2012年提出了把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并特别强调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执行,有效的控制了农村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以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综合治理阶段。2013年以来,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资源要素更加紧缺,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频发生。党的十八大召开,把生态文明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目标。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成为此期间关注农村环境政策的重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同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应的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号文件指出通过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等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八项重点工作。同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201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把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这一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总体部署,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二、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进程,农业已被证实为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出台的很多政策也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政策仍面临诸多挑战。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使得农业政策与环保政策面临取舍矛盾。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1978年~201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由1 397亿元增长到96 995.3亿元,年均增长5.8%,飞速的增长与国家的农业政策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仅仅或者主要顾及农业自身的发展而没有或较少考虑农业政策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相脱节,出现“政策真空”。

我国过去施行的一系列农村环境补贴政策,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但长期来看,不合理的要素价格必将会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最终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化肥、农药补贴的施行,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刺激农民使用更多的化学品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造,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禽粪便有效处理率极低,成为困扰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此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打破了过去的“循环经济”。

2. 资金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农村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2008年起,环保部推出“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专项财政资金,到2013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投入135亿元,支持2.6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5 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然而,2010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中国环保方面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都需要财政资金大力投入,应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市场化、项目制等举措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此外,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执行大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在监管方面,我国针对农村环保问题由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交叉治理。我国出台了多部农村环境政策,然而具体到农村层面,实际执行率却不尽人意,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很多农业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违背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3.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要求政策体系更具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我国的农业环境政策早期多集中于水土保持、农业要素保护、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几个方面,1992年之后逐步增加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的污染物排放量还将不断增加,这些污染既有从工业和城市转移而来的,也有农村自身产生的。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亿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在某些领域,农业已经成为超越工业的主要污染来源。随着农村环境的继续恶化,要求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政策工具更加多元。

三、 几点展望

历史、现实、未来从来都是相通的。基于农村环境政策历史发展脉络,针对上述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有如下几点政策展望。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10)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手段,在管理领域颇受关注,我国的环保管理也将项目管理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开始对立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与管理。运用项目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环保管理的效率,保证工程的实施效果,值得推广。

一、影响我国环保管理质量的因素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我国尚未建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运行环保项目的过程中,很多由于缺乏管理而产生的弊病就会显现出来。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应该对项目的质量、运营、进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的缺失而使管理与监督严重脱节。因而缺乏完善的环保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环保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环保产业技术水平。高超的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环保管理的进步。我国虽然在环保产业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一定精力,但受科研力量的限制,我国的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较慢,整体水平不高。较低的技术水平对环保发展产生制约,限制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我国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高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

(三)环保管理的创新能力。环保管理的长足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但环保管理自身在管理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过于依赖环保产业或项目管理,缺少进行管理创新的条件。同时,环保产业的专业人才缺乏,意识形态单一,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使得以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环保管理发展受阻,创新能力低下。

(四)环保管理队伍素质。我国的环保管理起步晚,发展慢,虽然在某些管理领域获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管理水平有限,环保管理队伍的素质也达不到要求。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使得环保管理专业的提升速度过于缓慢,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差,管理方法也较为落后,制约着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法律制度与监督机制。同样受环保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我国在环保法律制度的建设上也存在不足,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使环保管理缺少依据,阻碍其具体实施。法律法规的缺失同时又反作用于环保产业,使环保产业的难以发挥功效。

二、项目管理对环保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使环保管理更加灵活。将项目管理运用到环保管理当中可以使环保管理方式与形态更加灵活。在开展管理时直接面对管理对象,减少了中间繁复的管理步骤。环境管理以单独的组织单位的形态存在,使管理更有针对性。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环境保护管理的中心地位,改革传统的组织形式,使环保管理迸发活力。在进行工作安排时,以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为依据,将不同部门的人员汇集到同一个工作组当中,群策群力,为实现同一个管理目标而开展有效合作。

(二)使管理责任得以细化。开展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管理细化。对于不同的环保项目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通过细化使管理更有针对性。管理细化之后,各个项目负责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责任到人,促使参与项目管理的组织或是个人对自己负责的项目更加用心管理,达成设定的管理目标。另外,将项目进行科学的划分可以为具体实施提供良好条件,降低实施难度,提升实施效率。项目评估的开展也会更具针对性,将评估范围缩小到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使责任更加明确。总之,在环保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可以使管理更加细致,管理目标更易达成。

(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在环境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可以使管理成果的考核方式发生改变,更加注重项目管理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项目的结果上,而是更加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很多管理问题不再堆积。项目成员也应该拥有独自处理问题的权力,在职权范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达成目标,使问题逐步解决。促使环保管理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四)利于实现集中管理。要达成环保管理目标就要对工程的各方面需求进行统筹考虑,争取每部分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项目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在管理过程中会积极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合作探究出具更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决策,使集中管理得以实现。在集中式的管理之下,管理效率会大大提升,使项目管理得以如期完成。

三、在环保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一)在环境评价阶段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项目责任人要在项目的初始阶段确定好目标,出具建议书,在环境评价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三方面的因素,然后分三个步骤来进行环境评价阶段的项目管理。首先要确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最详细的划为一级,较详细的为二级,三级则较为简略。等级划分完毕就要对项目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政策环境的适应度。对项目进行透彻分析之后就要出具相关的报告书,对项目报告书的编写要求是:遵循编写原则,突出编制要点,编写内容清晰扼要。在环境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分析阶段,保证分析的准确性,避免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

(二)在环境监测阶段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环境监测阶段的项目管理需要对成本、质量、进度等进行综合管理,并将它们落实到工作包当中。监测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现场调查,由于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会受到时间、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每个时间段的污染指数都不相同,需要通过现场调查来收集数据,准确认识当地的环境状态。第二步就是确定监测项目,在确定时既要考虑国家标准,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污染状况,水文、气象也应纳入监测项目当中。接下来就要确定监测点,开始进行合理采样,然后再对环境样品进行测试。最后一步就是出具结果报告,将监测结果公之于众。这样以来就完成了环境监测阶段的项目管理。

现阶段环境问题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23-01

环境伦理教育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功能。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时段和措施。培养学生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层次,增加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应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责任感和行为习惯,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构建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构建环境伦理内容体系并兼顾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内容与环境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探讨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展开环境伦理核心内容的实施,构建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1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认知目标

1.1 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由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的课程的价值观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初中地理教材知识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基本变化原理和发展规律。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逐渐改变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所以,中学地理课程要传授如何有机协调人地关系,保证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基本原理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1.2 突出的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体污染等。地理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不同时空分布状态下,呈现出不同的环境尺度,并且针对环境问题做出了多种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1.3 了解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初步养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保护环境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生态伦理观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课程在此思想基础上,针对性的做出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认知目标。

1.4 环境道德规范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归纳为环境道德规范的知识认知,环境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可操作性的策略性知识范畴,对环境伦理理念在人类群体中的深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地理课程在环境与发展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对环境问题建立相关的道德规范认知,指导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环境道德规范是以隐性的形态呈现在地理课程当中,是一项必须要的延伸性知识内容。但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该加强环境道德规范的显性知识内容,更加直接地刺激人们对环境伦理知识体系的认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导向,指导学生的环境操作行为和利用习惯。

1.5 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

地理课程的核心理论是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并且自然环境所体现的价值是自然权利成立的必要条件。虽然不同的学术流派对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解释有一定差异和分歧,但是,对于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就应该收入现行的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体系。

2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行为目标

2.1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板报、讲座等形式,可以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中学地理课程也为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建议,并且教师应该结合地理课程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创造环保活动的条件,让学生在环保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识认知能力,展现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理念并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

2.2 选择环保的日常消费方式

我国中学生也是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所以中学地理课程应该秉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将知识性环境伦理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实践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保消费方式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绿色消费行为,中学地理课程承担着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的重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正确的消费、绿色生活。

2.3 积极参与日常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学生在校日常的节水、节电等行为,都属于环境保护具体行为,对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行为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地理课程是通过环境资源知识内容体系的教学,传授学生低碳、环保、节能等行为理念,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实践环境保护行为。

3 结语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提出了构建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树立以地理课程为载体的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环境伦理目标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选择环保的日常消费方式,积极参与日常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有效构建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