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8:11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1)

着力一个系统、一个体系、一个制度和一项保障“四个一”建设,促进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研发应用了“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系统”,实现了涵盖全市粮油、蔬菜、肉禽蛋、水果、水产、农资、中药材等7大类100多个品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网上采集。按照重庆制定的采集标准和规范、分析、会商和制度,近两年来,共编辑印发《重庆市农产品产销形势分析月报》24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价格行情分析简报》周分析104期、季度分析8期;收集整理区县市场热点信息427期,上报《农产品市场热点分析》50多期;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监测通报”专栏信息300 条(篇)、电话语音、短(彩)信“市场行情”信息1400万条,制作播放电视节目专题500多期。

发挥信息中介服务作用

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实现了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推动农业行政工作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统计工作在18个区县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成本调查,13个区县开展基点和物价调查,数据采集报送和统计业务取得进展。通过12316三农热线、巴渝新农网,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农业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效果良好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利用3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种养大户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十百千”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实现了网站资源共建共享,示范区县和镇乡网站、村级网页陆续上了线,电子显示屏农业信息形象窗口上了墙,“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展示上了网,农业信息服务直通车进了户,远程诊断软视频服务终端进了村,信息示范服务效果良好,做出了很多特色和亮点。

“金农工程”建设初显成效

项目总投资140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1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89万元。目前基本建成市级农业数据中心和市县两级5大应用数据库,通过项目实施,重庆市、区县、乡镇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分析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品牌农产品长效机制建设启动

制定了《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并在全国率先制订了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2011年重庆名牌农产品申报认定工作,共收到70 个申报产品。经组织相关专家层层评选,最后认定26个重庆名牌农产品。进一步充实、完善专家库,目前建有40人评审专家队伍。通过专家队伍建设,逐步把重庆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工作做得更加客观、科学、权威。按照农业部要求,首次开展了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荐工作,重庆市有7个农产品通过了初审上报。

2012年重点工作

?荩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一是支持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认定为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以及农业部定点市场;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在建大型市场放宽申报补助、贷款贴息等项目的认定条件;对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等设施建设提供补贴,或无偿提供设施设备;对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备设施建设予以部分补贴。二是对信息化中心、农产品信息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可由国家统一规格、统一建设,以便实行全国大农产品市场信息联网,资源互补。三是支持并认定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该区域农产品网上交易中心,推行采用订单式农业生产模式,预防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四是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建议扩展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包含的农产品品种。五是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减免垃圾清运处置相关费用。

?荩搭建信息平台,增强对农信息服务能力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价格、市场流通信息的采集投入,强化纵向上国家与地方,横向上农业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的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搭建并开发政府涉农部门资源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开放各部门数据交换接口;建立农村信息化资源目录体系,建立定期农村信息会商、协调和制度,实现“信息源头”涵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各领域。建立“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的良性机制。

?荩用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提高服务水平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2)

(一)项目建设内容3

(二)项目建设方案3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3

(四)项目效益分析3

二、项目背景3

(一)北赵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3

(二)市场预测4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一)必要性分析4

(二)可行性分析5

四、项目实施方案6

(一)组织方案6

(二)实施方案6

五、效益分析6

六、结论7

一、总论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红星镇北赵村冷库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北赵村红星屯

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50平方米冷库,占地1500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方案

设备方案:本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方面主要在市场引进。

生产技术方案:通过建冷库延长赤松茸(大球盖菇)储存时间,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资金规模和筹资方式:扶贫资金50万元

(四)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带动≥21户,贫困户年均户增收1000元以上,持续带动5年。项目的实施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就业岗位,扩大村民致富途径;壮大我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项目建成后,可拉动生产、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项目背景

(一)北赵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北赵村位于阿城区东23公里处;红星镇以东9公里处,属于潜山区,东邻宾县宾州镇,;南面比邻金龙山镇吉兴村,北与蜚克图镇隔一道岭,幅员面积50.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共有1106户,人口4516人。耕地面积15786.98亩,林地面积51962亩。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4元。

近年来,在阿城区委区政府、红星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制定发展计划,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作为一项战略性决策。

我村当年亩产3100斤,分为3等,平均预计出售5元,亩收入15500元,减去成本收入14000元,亩纯收入1500元。30亩年纯收入合计45000元。新鲜赤松茸市场需求很大,但时令性也很强。因此需要建设冷库储存,才能持续保证对市场的供应。

目前,红星镇没有一家冷库,产出的赤松茸需要及时运往外地,在装车、运输、卸车的过程中会对赤松茸质量造成一定损伤,给农户造成资金损失,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建造冷库势在必行,可实现延长赤松茸储存时间,反季节销售,达到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市场预测

赤松茸储藏和绿色蔬菜产业一旦进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和高科技组装、高效运行的轨道,标志着蔬菜品种将向跨季节、超时令、精细化拓展,积极带动我村农业科学种植、科学经营、效益显著提升,也展示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追求效益的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今后五年内,力争达到新建冷库≥150平方米;新增产业数量≥1个;建设特色产业基地≥1个;受益贫困户数≥21户;贫困户满意度≥100%的绩效目标,为我村农业结构调整,村民稳定持续增收闯出一条新路。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村民收入、带动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尤其是新鲜赤松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全年均衡供应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赤松茸数量大幅度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有力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稳定增收,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脱贫的美好愿望。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北赵村冷库建设项目正是实施农产品转化增值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可有力带动赤松茸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

3. 实现农产品反季节销售的有力保障,农产品反季节销售主要以冷藏保鲜为主,将赤松茸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其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保质保鲜,延长保存期的目的,达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活与销售过程中的经济损耗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 投资软硬环境优良

北赵村区位优势好,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丰富,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完善,生产的赤松茸产量高,品质好,加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好政策,投资环境宽松。

2. 现有市场基础好,货源充足

北赵村生产的赤松茸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预计2020年,赤松茸产量产值可较今年翻一番。北赵村村民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赤松茸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态势。

四、项目实施方案

(一)组织方案

1. 冷库建成后,由北赵村对全村范围内的赤松茸种植户进行统一动员,加强市场调研,重点与贫困户签定销售合同,扩大贫困户赤松茸种植面积,保证贫困户的赤松茸能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

2.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市场进行科学调节,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农户可以依照市场需求进行灵活交易。

3. 以“方便”、“灵活”为原则,逐步壮大规模实力。

(二)实施方案

1. 项目构成:项目主要由土建(库体)、保温、制冷、水电安装及附属设备构成。

2. 技术设备、所采用技术和工艺方案选择:冷库的关键技术在于制冷和保温,制冷的工艺技术拟采用环保的氟利昂制冷技术,采用24砖墙,聚氨酯喷涂为主框驾结构。设备采用可靠性高,技术比较成熟,使用维修方便,售后服务好,值得信赖的厂家产品。

3. 所需资金:前期包括房屋的建设和制冷设备的采购和安装等,初步估算总造价为50万元。

五、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推动我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村民增收,让贫困户脱贫具有促进作用。

我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项目建成后,预计受益对象为北赵村村民1106户4516人,贫困21户53人;红星镇5250户15217人。

项目的实施后,可以引导村民发展运输业、销售,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可以安置我村贫困户人员劳动,增加贫困户收入,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增资和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增收。项目实施既可有效满足市场对新鲜赤松茸的需要,又能够辐射带动我村发展种植业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此外,项目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六、结论

1.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调整。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3)

(一)项目建设内容3

(二)项目建设方案3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3

(四)项目效益分析3

二、项目背景3

(一)北赵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3

(二)市场预测4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一)必要性分析4

(二)可行性分析5

四、项目实施方案6

(一)组织方案6

(二)实施方案6

五、效益分析6

六、结论7

一、总论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红星镇北赵村冷库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北赵村红星屯

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50平方米冷库,占地1500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方案

设备方案:本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方面主要在市场引进。

生产技术方案:通过建冷库延长赤松茸(大球盖菇)储存时间,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资金规模和筹资方式:扶贫资金50万元

(四)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带动≥21户,贫困户年均户增收1000元以上,持续带动5年。项目的实施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就业岗位,扩大村民致富途径;壮大我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项目建成后,可拉动生产、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项目背景

(一)北赵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北赵村位于阿城区东23公里处;红星镇以东9公里处,属于潜山区,东邻宾县宾州镇,;南面比邻金龙山镇吉兴村,北与蜚克图镇隔一道岭,幅员面积50.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共有1106户,人口4516人。耕地面积15786.98亩,林地面积51962亩。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4元。

近年来,在阿城区委区政府、红星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制定发展计划,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作为一项战略性决策。

我村当年亩产3100斤,分为3等,平均预计出售5元,亩收入15500元,减去成本收入14000元,亩纯收入1500元。30亩年纯收入合计45000元。新鲜赤松茸市场需求很大,但时令性也很强。因此需要建设冷库储存,才能持续保证对市场的供应。

目前,红星镇没有一家冷库,产出的赤松茸需要及时运往外地,在装车、运输、卸车的过程中会对赤松茸质量造成一定损伤,给农户造成资金损失,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建造冷库势在必行,可实现延长赤松茸储存时间,反季节销售,达到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市场预测

赤松茸储藏和绿色蔬菜产业一旦进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和高科技组装、高效运行的轨道,标志着蔬菜品种将向跨季节、超时令、精细化拓展,积极带动我村农业科学种植、科学经营、效益显著提升,也展示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追求效益的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今后五年内,力争达到新建冷库≥150平方米;新增产业数量≥1个;建设特色产业基地≥1个;受益贫困户数≥21户;贫困户满意度≥100%的绩效目标,为我村农业结构调整,村民稳定持续增收闯出一条新路。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村民收入、带动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尤其是新鲜赤松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全年均衡供应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赤松茸数量大幅度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有力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稳定增收,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脱贫的美好愿望。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北赵村冷库建设项目正是实施农产品转化增值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可有力带动赤松茸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

3. 实现农产品反季节销售的有力保障,农产品反季节销售主要以冷藏保鲜为主,将赤松茸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其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保质保鲜,延长保存期的目的,达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活与销售过程中的经济损耗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 投资软硬环境优良

北赵村区位优势好,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丰富,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完善,生产的赤松茸产量高,品质好,加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好政策,投资环境宽松。

2. 现有市场基础好,货源充足

北赵村生产的赤松茸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预计2020年,赤松茸产量产值可较今年翻一番。北赵村村民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赤松茸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态势。

四、项目实施方案

(一)组织方案

1. 冷库建成后,由北赵村对全村范围内的赤松茸种植户进行统一动员,加强市场调研,重点与贫困户签定销售合同,扩大贫困户赤松茸种植面积,保证贫困户的赤松茸能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

2.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市场进行科学调节,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农户可以依照市场需求进行灵活交易。

3. 以“方便”、“灵活”为原则,逐步壮大规模实力。

(二)实施方案

1. 项目构成:项目主要由土建(库体)、保温、制冷、水电安装及附属设备构成。

2. 技术设备、所采用技术和工艺方案选择:冷库的关键技术在于制冷和保温,制冷的工艺技术拟采用环保的氟利昂制冷技术,采用24砖墙,聚氨酯喷涂为主框驾结构。设备采用可靠性高,技术比较成熟,使用维修方便,售后服务好,值得信赖的厂家产品。

3. 所需资金:前期包括房屋的建设和制冷设备的采购和安装等,初步估算总造价为50万元。

五、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推动我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村民增收,让贫困户脱贫具有促进作用。

我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项目建成后,预计受益对象为北赵村村民1106户4516人,贫困21户53人;红星镇5250户15217人。

项目的实施后,可以引导村民发展运输业、销售,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可以安置我村贫困户人员劳动,增加贫困户收入,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增资和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增收。项目实施既可有效满足市场对新鲜赤松茸的需要,又能够辐射带动我村发展种植业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此外,项目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六、结论

1.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调整。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9-0070-02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作为整个食物链的起点和基础,农业生产过程不仅是食品污染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易受到污染的薄弱环节。设施蔬菜作为农产品的一个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很多生产者为了获得较高产量和收益,不得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这些农用化学品的不当使用,造成了食用农产品中污染物残留超标,导致食品污染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者的最终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导致设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基于该背景,本文通过对宁夏银川市蔬菜消费者的调查,试图获知银川市消费者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认知状况、态度、安全认证蔬菜的购买行为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研究数据获取方法

调查问卷初稿在参阅大量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消费者对设施蔬菜的购买行为及需求状况、消费者对于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认知、消费者对于设施蔬菜品牌认知程度以及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四个主要方面。本研究样本按照不同业态的设施蔬菜购买场所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根据从事设施蔬菜经营的资深业内人士估计,普通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市场份额比为4∶6。个体经营的菜店及新兴的蔬菜直销店按普通超市对待。在实际调研中,按该比例确定不同形态购买场所抽样样本的大小。因此,计划发放的调查问卷200份分布在普通超市和农贸市场的数量分别为80份和120份。

样本容量及抽样方法确定后,采用正式问卷对银川市三区(金凤区、西夏区、兴庆区)的设施蔬菜购买者直接进行调查,收集原始数据。按研究需要选定具体设施蔬菜购买场所,于不同的时间段在购买场所入口处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刚完成设施蔬菜购买的城市居民。按计划,实地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的比例为70%。从回收有效问卷的数量角度分析,在普通超市回收有效问卷62份,占所有回收问卷的比例为44.28%;在农贸市场回收有效问卷78份,占所有回收问卷的比例为55.72%。基本维持了原分配比例。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银川市三区(金凤区、西夏区、兴庆区)的被调查者中女性消费者为大多数,占67.98%;家庭人口为3~4人者居多,占67.5%;由于此次调查对象中中青年消费者基本上各占一半,所以未婚与已婚消费者基本持平,分别占47.9%、52.1%;同时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140名银川消费者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到了74.3%,而且职业为公务员、工人等身份者占到了72.1%,从侧面反映出银川市的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从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78.6%,这说明银川市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改善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收入的任务还很艰巨。从总体来看本次调查样本呈正态分布,选收的样本都较有代表性。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消费者对设施蔬菜标准化认识状况分析

(1)根据调查数据可得出,只有15%的消费者知道设施蔬菜的标准区分,23.6%的明确不知道设施蔬菜的标准,而61.4%的消费者不是很清楚。这组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出银川消费者大部分并不了解设施蔬菜的标准。在调查的消费者中有32.1%在超市购买蔬菜,54.3%的消费者在菜市场或个体蔬菜店购买。由于超市中对于设施蔬菜的标准通常会通过标签等方式告知消费者,而菜市场或个体蔬菜店对于设施蔬菜标准的区分还很混乱,导致了大部分在这里购买蔬菜的消费者并不清楚设施蔬菜的标准化。消费者主动去获取的相关方面的知识是很少的,多从卖方获得信息,而政府和企业方面也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或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还没有落到实处。

(2)对于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区分标准,有17.1%的人知道,21.4%的消费者明确不知道,78.6%不清楚。

(3)不论是知道设施标准的消费者,还是在我们的告知下了解设施蔬菜标准的消费者,有3.6%非常相信市场“三种蔬菜的分级标准能确实执行”,35%的消费者有点相信,48.6%的消费者基本不信,12.9%的消费者完全不信。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市场上蔬菜的销售还是缺乏信心的,对政府监管与检验不信任。

2.2 消费者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态度

(1)对于“购买农残超标的设施蔬菜”,53.6%非常担心,38.2%有点担心,7.1%不会因为担心而影响购买蔬菜。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消费者非常在乎蔬菜质量安全,并且对现在农残超标有一定的认同。

(2)“只要安全蔬菜的质量能保证”,38.6%的消费者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13.6%不能接受较高的价格,47.8%的消费者不能确定。被测群体收入在1000元下的消费者占38.6%,在1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占61.4%,也就是说在仅能保证基本生活的消费者没有办法接受较高的蔬菜价格即使质量可以保证。这也说明了,在当今社会劣质农产品还能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大批低收入者的存在,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没能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却趁乱通过降低成本牟取暴利。

(3)“对经过检测合格的安全蔬菜价格可以增加的比例”,68.6%可以接受增加10%以下的价格,22.9%可以接受价格增加10%~20%,少数人可以接受20%以上的价格增加幅度。对于价格的增长绝大多数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还是10%以下,这也和宁夏居民整体收入不高有关系。

(4)择购买蔬菜时,判断蔬菜是否安全的指标从重到轻依次为:新鲜程度、安全认证标示(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等)、生产日期、产品的产地、价格、产品品牌、农药残留度、卖方信誉。其中新鲜程度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指标。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过程中,最直观且最易于识别的指标也是新鲜程度,在菜市场等销售场所,蔬菜缺乏认证、生产日期、产地等标志,消费也只好从新鲜程度上来选择购买蔬菜。这方面也说明了市场缺乏规范性与制度的约束,导致鱼龙混杂,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

(5)在对“设施蔬菜在进入市场前是否需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问题中,有81.2%的消费者认为需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17.1%的消费者认为不需要质量检测,12.9%的消费者不清楚是不是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清醒且明确的认识到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在这81.2%的消费者中又有49%认为需要每批都需要进行检测,51%认为进行市场进行抽检就可以,不需要每批都检测。

2.3 数据分析结论

通过对本次设计银川地区消费者购买设施蔬菜相关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银川市设施蔬菜的销售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消费者多数并不清楚设施蔬菜的标准划分,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第二,消费者对于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尤为堪忧,说明蔬菜市场检测标准不健全,检测力度不够,管理还不够严格。

3 建 议

3.1 加强市场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完善设施蔬菜质量检测站的建设,强化设施蔬菜集中产区环境监测、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监测的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质量安全认证。要着力创建生产者、经营者信用体系,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实行质量安全的可追溯,通过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推进产品年检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3.2 规范蔬菜市场,及标准认证

政府在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的同时,还应着力规范蔬菜标准化认证,并规范市场,明确区分不同标准的设施蔬菜。

3.3 强化生产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

强化生产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净化设施蔬菜产地环境,使生产过程远离污染,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农业投入品,尤其化肥与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

3.4 宣传设施蔬菜标准划分与质量安全标准

政府通过一些宣传方式,让消费者了解设施蔬菜不同认证标准,以及质量安全识别,帮助消费者理性选择不同标准蔬菜。

3.5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设施蔬菜

国际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果变化趋势表明,绿色、有机农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绿色、有机食品需求快速上升,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自然、纯净和健康的主题。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出口,一是迎合国际市场消费趋势,二是发挥我国现有资源优势,三是解决了现有设施蔬菜质量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发忠.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5)

农业经济和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进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地稳进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下降到3∶1以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这些都表明农业经济在不断增长,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长期粗放式的农业经营使我国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耕地变得越来越少,2008年末“三农”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13年底全国耕地面积共20.3亿亩,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1.4亩。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肉、蛋、奶等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出现大幅度增加,我国粮、棉、油、糖等农产品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求缺口,随着进口玉米成为常态,我国许多农产品进口量在不断增加。如2014年我国进口大豆5800万吨,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达80%;白糖进口量达2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达14.8%;棉花进口量约2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20%。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1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十一连快”,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出现了难题,如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全面超过国际价格,但是农产品成本如化肥、农药等投入却在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需要格外关注和警惕。

(二)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农村商贸流通是指农产品以及农村商品通过空间上的土地、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的点、线、面的流通网络,迅速快捷地实现商品的贸易与流通。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有助于节约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有效提升农产品流通速度。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注,2015年5月商务部制定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计划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且确定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不低30%。同时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是各大电商瞄准转向的一大关键区域,如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并于当年11月在淘宝网开设“农村淘宝”的二级频道;2015年京东开展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的“3F战略”。但是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农村物流网点的建设缺乏,亟待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也欠缺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服务人员。毋庸置疑,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下文将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探析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一)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是否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为正面或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选取C-D生产函数,即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进行计算和比较。

(二)实证描述与分析

在具体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取的Z(农村经济值)为1990-2014年的农业生产总值,包括农、林、渔、牧等的产业增加值,单位为亿元;T则针对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主要选取批发、零售两个方面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单位为亿元;K则采用农业生产的物质消耗来表示,单位为亿元,L采用从事从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表示,单位为万人;R则采用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表示;S则采用农村机械装备总动力数表示,单位为10MW。本文借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5个指标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模型(2)进行参数估计,得出参数估计结果1,然后去掉R和S的不显著控制变量,得出参数估计结果2,具体结果见表1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根据表1可知,决定系数R2=0.9932,DW统计量为1.9231,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总体显著性水平较高,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根据分析和参数估量结果,我们发现现代商贸流通、农业资本投入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三个变量与农业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农村劳动力投入量、农村人力资源投入这两个变量则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并未显示出正向相关关系。其中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变量之间存在5%的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样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现代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前进和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数据也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仅仅靠一味地增加务农的人员,只有通过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开展提供更为强大、充足的农业资本投入,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全面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现代商贸流通在农村的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交易市场建设、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立与发展、农产品运输设施建设、农产品存储仓库建设等,现代商贸流通业要参与到农业经济增长中、为农业经济增长助力则需要提升农产品在现代流通中的市场交易能力。首先,涉及到农产品运输问题,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通公路或铁路,农产品的输出问题较为严重;农村运输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共享,能够快速打通农产品的运输渠道,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其次,农产品的交易设施也是影响现代商贸流通在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主,农产品的流通需要良好的交易市场,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同时,农产品的存贮设施建设也是影响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农产品通常易消耗、不易储存,难以长时间保存良好,容易腐烂变质,尤其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因此良好的贮存环境和储藏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亟需的。

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政策扶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对农业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首先,如减少相关的行政审批,减少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放开经济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和规范的机制作用,并逐渐建立和完善良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其次,促进农村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企业提供税收的优惠政策,减轻税费负担。再次,国家和政府应关注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为农村流通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法制化经营环境长效化的建设。农村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的产品,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应对农村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如完善农村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的行政法规和制度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政府应加大市场整治力度,通过区域性协调和资源共享,不断加强对农村市场以及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监管,如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商品的抽查、监测制度,推动建立农产品网络消费信用评价,切实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农产品网上商贸流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共享,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再者,应增加和优化农村流通网络的网点。如通过市场、便利店和配送站的联合,发展农村商业网点,还可以通过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完善农产品信息、宣传方式,不断探究农商结合的商贸流通发展渠道。通过不断优化商贸流通服务设施的业态配置,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实现集零售、餐饮、文化、生活、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在农村、乡镇社区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如建立配送点和联合仓储,实现配送的点线结合。

(三)推广连锁经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或线下实体店,不断推广农村产品信息化和现代化物流配送,推动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营销,建立和扩大农产品连锁经营。这种农产品连锁直营的方式,能够直接让农产品从直采基地快速消费,大大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环节,同时农产品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最优化的实现联合采购、统一分销、共同配送,节约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和时间,减少农产品储存的场地和时间,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本和损耗,并且能够大大促进鲜活农产品的消费,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推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网络进行跨区域流通,实现最优化的产销衔接。

(四)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拓展网络消费领域向农村延伸,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转向农村市场。现代农产品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农产品流通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因此推进农村商务大数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信息化、实时化。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和推行,如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进行网上订货,而从线下实体店进行取送,这样则有助于推进农产品的消费,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实时对接。同时,实施商贸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产销对接,可以实现“农超、农校、农企、农商”对接,通过组织生产和零售销售两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在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共享,进一步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问题。这种“农商”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业、农产品的品牌,发挥农产品的优势,走出一条属于农业的精品路线、特色路线。

(五)培育农村消费文化,扩大农村内需

消费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农村居民为6.74亿,农村人口占50.32%,我国的农村市场十分广阔,然而农村由于长期的贫困和生活艰难,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习惯节衣缩食。同时由于农村地处偏远,与城市距离较远,而且文化程度较城市居民比较低,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对网络消费和购物、网络商品交易存在抵触,小农意识比较强烈,不利于发展农村商贸。因此需要转变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观念、思维,打开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促进农村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可以通过农村现代流通网的建设,转变原有农村商贸的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培育农村消费文化,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现代商贸流通的方便、快捷和实惠,促使他们萌生和支持农产品流通的新渠道和新方式,这样可以为农村商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大大促进农业经济新增长。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6)

【作者简介】何平均,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长沙410128

【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19-04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无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均卓有成效。政府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属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和第三部门供给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加快,民间资本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全社会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多元化供给促进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提高。我国复员辽阔,不同地区以及在同一地区不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之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不同,实践模式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三重”失灵的视角,对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主要实践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模式的对策。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三重”失灵的理论分析

(一)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即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当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或市场不存在时,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公共物品的存在,效率的背离就会发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其理论作为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的最直接理论依据。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萨缪尔森的定义,即“公共产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是指如果要阻止其他任何人消费这种产品,要么代价非常大,要么技术上不可行。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该产品的另一个人的额外成本为零,即边际成本等于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效应。因此,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此外,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公共产品属性所带来的产权主体边界难以界定,导致投资回报预期模糊;较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自然风险决定了市场主体无法或不愿单独投资。因此,不管是农户本身还是其他市场主体,都会选择不投资或少投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二)“经济人”特点与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学派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政府失灵理论。该理论认为,与厂商、消费者类似,在大多数时候,政府也是一个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损失市场效率,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决策失效、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寻租活动等四个方面。因此,在公共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的非理性。并加强外部监督,有利于解决政府失灵。

此外,由于政府“经济人”的特点。各级政府的目标定位、行为动机也存在差异,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既关心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还需兼顾区域公平性,其行动将以追求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注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出发点。根据尼斯坎兰(1971)的官僚行为增长理论,中央政府在扩张权力和利益的同时,财权尽量上移,事权尽量下放,导致财权和事权不匹配,最终表现为中央政府职能缺位。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基层地方政府具有中央政府满意度、政府自身效用最大化和辖区内社会福利最大化等三重目标。地方政府为了提高中央政府满意度,将预算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能够引起上级注意的一些工程、项目,而不管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为了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首先考虑的是能凸显政绩、GDP以及财税收入增长快的城市和工业,而非农村和农业。辖区内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往往被搁置,致使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位,地方区域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三)第三部门的缺乏和制度不完善与志愿失灵

志愿失灵理论是由萨拉蒙(Leater M.Salamon)提出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为第三部门生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其发展蕴含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选举民主、社会自治和第三部门的独立自主等。与西方国家相比,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我国第三部门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法律几乎是空白,相关规章制度也匮乏,目前第三部门数量不多,整体弱小,发展速度慢,具有非自主性,既不像政府公共部门拥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国家权力做后盾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不强,也不像私人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高效率。而且容易受到道德、情感以及政策、资源的闲置及外部力量的影响,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失调,独立性和主动性的缺乏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正如萨拉蒙所认为的,第三部门虽然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不足。但也不是万能的,其自身存在“志愿失灵”问题,如慈善不足、家长作风、狭隘性、业余性以及作为制度环境的产物,存在被环境同化的可能等缺陷,它不可能独立满足公共物品的供给需求。与政府、市场之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相互补充,二者之间达成一种相互依赖各自比较优势的分工,政府负责资金支持,非政府组织负责提供服务,二者的合作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主要实践模式分析

(一)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政府供给模式,即政府直接通过财政支出建设、运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直接投资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社会效益明显等特点,其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政府预算或发行债券筹集。因此,对于非经营性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以及难以直接对消费者收费或收费成本过高的项目和能产生明显正外部性的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经营并进行管理,如大江大河的开发和治理等等。

但政府直接供给也存在不足,如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甚至亏损,项目建成后维修、管护不到位,资源被过渡使用造成浪费。而且,受政府财力的约束,直接供给数量有限。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单一主体供给能力逐渐弱化。自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这一段时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停留在20世纪50-70年代集体经济时期的水平,年久失修,新建项目匮乏等各种因素,导致目前农田水利供给处于饥渴状态。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开发的日益深入。农田水利工程的边际开发成本日益提高,政府财力受限。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但供给总量不足,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对较少。地方基层政府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之一,参与水利建设的愿望虽然较强烈,但受限于财力,在满足基层政府运转的同时,大多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在改革过程中日渐弱化也直接影响水利建设。

(二)市场供给模式分析

市场供给模式是指除政府以外的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模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投资到生产、经营、管理、维护等一系列过程均由市场主体单独完成,市场可以自用,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建设资金来源包括除政府资本以外的所有民间资本。民间资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其供给活动均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对一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且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如大中型排灌设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等,具有消费的排他性,但进入成本不高,且具有一定的营利性,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运行的原则独立供给,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以弥补成本。企业供给有利于拓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资金来源,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也为民间资本投资农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力求达到双赢的局面。

但企业供给的数量及质量受资金及水利设施盈利能力的约束。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其产品需要公共定价,价格受到政府管制,决定了其弱赢利性。加之投资农田水利设施风险较大、外部性较强,市场主体是否投资、投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激励机制和激励程度。所以单靠市场提供远远不能满足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要。此外,私人市场化取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在缓解融资压力的同时容易形成卖方垄断,并未有效提高投资效率。总的来说,政府“悬浮”和市场“困局”并存是导致农田水利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旱涝保收田比例只有36%左右,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不足47%,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高。

(三)第三部门供给模式分析

第三部门供给是解决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农户自身利益。满足人们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多样化的需求。对于受益范围有限,与本区域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基础设施,可以由农村社区组织、各种合作性农村社会服务机构或捐赠提供。

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相关的第三部门比较典型的有农业合作组织、用水者协会、NGO等。如农业合作组织供给,把当地利益相关、彼此熟悉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平等的原则向社员收取费用,并向社员提供。在此基础上,由农业合作组织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并向社员收取管理费用。弥补运行成本,形成建设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农民自愿合作供给,比较容易排除“搭便车”者,能较好地监督相关人财物的投入支出,提高规则的遵守程度,降低搭便车的潜在成本。但是,由于灌溉面积、灌溉能力、收入差异和预期收益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户规则遵循度、协作意愿会出现偏差,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供水能力和灌溉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的过程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决定供给效率的关键。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由于水利供给的市场化和合作化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而无法对分散农户进行整合以克服搭便车难题,导致供给效率不高。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7)

一、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

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生产、技术、加工、流通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极不相称,适应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体系不健全所致。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这样,生产就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农产品面临严峻的市场问题,也就必然导致农业增产不能增收。

(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装备落后,在大中城市要稍微好些,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县乡,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大多简陋陈旧,流通辅助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储藏条件差、能力低。过去,我国农产品十分短缺,仓储设施的建设较少,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出现大量的剩余,这就要通过储藏等方式进行吞吐,调节市场的供应,以缓解农产品的季节性矛盾。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投资以及缺乏引导和管理,我国的农产品储藏设施的建设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

(三)农产品交易市场不规范,方式单一

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缓慢。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式的现货交易,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订单农业履约率不高,农民受益有限。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覆盖率低,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如同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这种状况造成交易市场运作的效率很低。

(四)农产品营销观念和手段落后

我国农民虽然在生产方面已经努力地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在销售方面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关键在于他们还不能走出去,主动地选择最有利的市场去销售,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目前,农民自己的经销组织较少,这样,农民不仅会失去大量的商业利润,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运销成本,使一些在产地价格较低的农产品进入销售地以后价格较高,同时也会发生区域性的供求矛盾。就农产品的营销手段而言,目前是比较落后的。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的有效策略

(一)培育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目前,我国农产品收购、储藏、运输等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批发市场是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7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环节。进一步扩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范围和规模,培育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势在必行。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建设。鼓励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恒温冷藏保鲜库、低温冷冻冷藏库、气调保鲜库等冷藏贮运设备,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全过程的保鲜冷藏。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和检测、安全监控、信息、结算、废弃物处理中心等准公益性设施项目。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分捡、包装等农产品增值加工设施,以及交易厅棚、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

1.加强农产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和信息的采集。建立主销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库,加强市场信息的采集。积极建设大宗农产品预警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2.积极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充分利用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平台、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窗口,扶持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连锁店,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专销区或专柜。

3.积极推动产地与市场对接。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形势,发展订单农业,尤其要推进大宗农产品和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场(市场)地(农产品基地)挂钩”管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降低市场风险,增强市场服务功能。通过培育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切实扩大农产品消费、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

(三)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

1.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首先要根据产业布局和市场容量,认真做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编制,构建数量适度、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其次要在巩固农产品市场交易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市场的信息功能、价格形成功能、质量安全功能、客商采购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网上虚拟市场功能。要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

2.积极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新型、高效农产品营销网络。利用大型流通企业营销网络优势。整合资金,支持一批跨区域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领办、创办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

(四)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

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平台和商务网络平台,世界各国和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与供应信息、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农产品主产区的气象信息、主要经销商信息、重要农产品产量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以及预测走向等,强化信息引导生产功能和沟通产销衔接功能,让农民下种时心中有数,产成品适销对路,能够顺利出售,能够卖个好的价格,得到更多的实惠,实现农民的增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已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加快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松,邬文兵.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架构.科技导报,2004.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8)

[作者简介]肖进,中共淄博市委党校信息中心副主任,山东淄博255033

[中图分类号]D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21-03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山东省淄博市地处鲁中,城乡交错,交流频繁,工农业联系密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具备以城带乡的空间优势。另外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具备以工促农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但与有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快速稳健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一、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对淄博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省前列。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固定电话78部,移动电话160部,彩电114台,家用计算机28台,接入互联网18台。农村宽带端口达到295,2万个,宽带用户达到19万户,全部行政村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基本形成了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

(二) 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成果逐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分别建立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多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已基本形成,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明显体现。

(三) 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体,多元化的立体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全市所有有农业的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农村信息员队伍,提高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四) 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目前,各部门主要依靠电话、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络进行信息服务,尤其是电话和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专家咨询热线96288”、幸福农家“168”和各类涉农网站,积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和增收机遇,得到农民好评。

二、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不足。大多数的农业信息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要由政府提供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才能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而目前,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组织、协调、规划等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和设施投人也不够充足,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的经费则严重短缺。

(二) 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偏弱,网络条件差、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淄博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总体质量仍不高;尽管农村居民家庭计算机数量增长迅速,但计算机的拥有量仍很低,配置也较差,用来上网的则更少a宽带网络与农户家庭的距离仍是制约当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 农业信息质量不高。衡量信息质量的标准,一看用户需求,二看时效,三是指导性。目前淄博市的农业信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不够,缺乏相关应用软件。在农业应用数据库和软件开发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离农民的需求差距太大,如各种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诊断系统和农业实用技术光盘制作等大多数为空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但因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资源建设盲目无序,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缺乏有效共享,且各主体的信息采集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因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有效地整合形成合力,难以及时集成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致使农户和农产品企业的信息查询使用困难。(3)信息源单调。不仅政府对农业信息公开得不够,农村信息站、农业协会组织、种植养殖大户等对农业信息的提供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基层农民更没有积极提供上行信息。而且,信息采集以国内为主,对国际的农业信息涉足不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4)信息实用性差。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信息来自文献的多,来自市场的少;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综合信息多,专业信息少;滞后信息多,超前预测性动态信息少。这其中,尤其缺乏分析和预测的信息,因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差,阻碍了农民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虽然涉农网站不少,但里面的信息大多是为政府部门自身管理需要服务的。针对农民的远远不够;有些网站的信息较为随意,信息的质量和精确度不高。这既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也使农民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产生质疑。而且,多数网站没有形成统一、简洁的信息检索平台,致使农民面对大量信息束手无策,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5)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和涉农企业需要,服务手段缺乏,服务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缺乏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机制,信息服务对象、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农业信息使用群体对于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程度较低。

(四) 农民使用信息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信息传播渠道和覆盖面窄。据调查,淄博市农民采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大体分为6类,即农业经合组织、广播电视、集市贸易、亲朋邻里、家庭成员从外地带回及互联网。其中,以农业经合组织作为农民采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占70.12%;其次是亲朋邻居,占17.47%;第三是集市贸易,占7.78%;第四是外地带回,占2.1%;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则分别占1.6%和O.9%,居采用信息来源的后两位。当前大多数农民尚未形成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和互联网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仍停留

在从农业经合组织和亲朋邻居等被动接受信息的水平,利用信息能力依然很弱。同时,农村不同行业采用信息的来源也有较大差异。种植业第一信息来源是农业经合组织,其次是亲朋邻居,依次为外地带回、集市贸易、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络。而养殖业、外出打工者采用信息来源等与种植业采用信息来源则有明显差别。(2)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农民在决策时基本上还是按照直觉和经验来判断,信息利用率极低,对农业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不高,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生产经营呈周期性波动,社会资源浪费巨大。

(五) 市场化不够。发展农业信息化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原因不光在于财政资金有限,更重要的是,农业信息化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这些环节通过市场运作会有效益产生。按市场方式运作,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找到农业信息化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农业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信息服务提供商,包括设备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信息咨询业,以及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参与,运用市场行为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反过来,农业信息化的推进,也为市场各方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空间。农村信息化建设要靠政府推动,同时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目前,淄博市的农业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仍依靠政府拨款,虽然近年来有些企业参与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但真正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服务项目很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支持力薄、项目单一等问题。

三、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要求,如何真正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针对农业信息化政策性强、涉及领域广泛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

(一) 提高认识。加大政策、财政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科研体制、投资结构、经费投入和实用技术研究进行政策调整,明确投资主体并保证基本投入;要在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引导和组织农民利用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各类农业应用软件、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并注重立法、监督,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首要的是突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信息服务。政府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起主导作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尽快扭转目前各电信营运商各建各的通道、恶性竞争、各单位和部门各自为阵分散投入的不利局面,尽快建设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网络设施的更新换代。

(三) 加强对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农业数据库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项目,受到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和国际经济组织的普遍重视。在数据库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上,除了要做好本市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外,也应注重对外市地和国际数据库的引进,以改进和发展当地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外部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动态,推动数据库技术的进步。

(四)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一是在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框架下逐步构建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二是在分散的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实施资源共享与整合,打破孤立信息平台之间的鸿沟,形成数据和应用两个层面的交流与协同,形成共享、丰富、流动畅通的农业信息资源体系。要强化涉农政府部门与产、学、研单位间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开发等方面合理分工,各自有侧重点,分专题收集信息,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加工,通过统一的平台向社会提供全面、丰富、及时、便捷的信息。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10年3月,省商务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市菜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取消露天市场、马路市场,且按照万人1000—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1200米服务半径的标准建设,打造10分钟生活圈。

1 规划分析

1.1规划性质

(1)惠民、利民、便民工程——本次规划需解决具体便民、惠民的问题。

(2)公益性为主的工程——在政府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3)实践性较强的工程——需反复踏勘现场,结合规划标准做出最合理布局。

1.2指导思想

规划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考虑相应的服务人口及合理的服务半径,在进行现场踏勘及市民意见反馈后,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坚持便民利民、均衡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1.3规划原则

(1)系统性原则:依照相应规范,按照相应服务半径及服务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动态性原则:城市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周边用地的建设情况及使用情况给予及时调整。

(3)协调性原则:农贸市场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布局应与城市用地性质、地块区位相匹配。

(4)可操作性原则:对于新、老城区区别对待。老城区大部分为已建地段,可改造空间有限,配置指标可相应减小。新城区绝大部分地段目前为空地,配置指标可相应提高。在开发建设时序上,要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1.4平泉中心城区规模

人口规模: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25万人。

用地规模: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920公顷。

2 规划技术路线

通过现状调研及对相关基础资料的研究,对相关规范、标准的查询与定位,形成初步成果。经多次与甲方沟通和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后形成最终成果,并对规划实施提出工作建议。

表1 技术路线表

3 规划设计

3.1农贸市场现状

平泉县老城区有5座具有固定经营场地的农贸市场,分别为兴平南路荣华市场、榆州新城地下市场、平泉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新世纪地下市场、府前花园地下市场。共计摊位414个,总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现状存在问题如下:

(1)城市居民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旺盛,但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农贸市场仅有5处,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

(2)农贸市场投资大,回报低,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

(3)部分农贸市场经营意识淡薄,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市场管理不到位,且摊位摆放不够整齐,车辆任意停放,影响市场的总体经营环境。

(4)缺乏规划引导。当前,平泉县的农贸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农贸市场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平泉县农贸市场合理、健康地发展,急需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对其进行指导。

3.2农贸市场需求

(1)规划控制要求

至2020年农贸市场每千人经营面积达到150平方米,每处服务半径800-1200米。2030年农贸市场每千人经营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每处服务半径500-1000米。

(2)规划控制要求

按照人口规模计算:中心城区人口*千人指标=250000人/1000*200平方米=50000平方米

按照用地规模计算:中心城区用地/每处服务面积=2920公顷/3.14*(800)2=15处

3.3农贸市场规划

(1)分析

定义: 临时或定期买卖农副业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是“菜篮子”工程之一。

农贸市场发展趋势:农贸市场超市化。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开发商在开发住宅时,将其一、二层建成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住宅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预计经营10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开发商将底楼设置农贸市场摊位,二楼由各类专卖店租赁经营,对逛菜市的人流进行了“二次使用”,使整个市场人气更旺。

模式三:综合商场。地下停车场+农贸市场+超市+商场+休闲娱乐中心。这也是农贸市场最有可能的发展模式。

(2)建设模式

经现状分析及对平泉县农贸市场前景分析,规划农贸市场分为三个层次设置,详见下表。

农贸批发市场 综合商场 连锁超市

职能 水果、蔬菜批发 一切所需物品 以水果、菜品丰富

建筑面积(万平米) 2~4 1~~2 0.3-0.5

建筑形式 独立设置 与停车场、超市合建 与居住区内商业相结合

服务人口(万人) 10~20 5~10 1.5~2.5

表2 农贸市场配建表

农贸批发市场:交通便捷的对外出口处。可与花卉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结合建设。建筑形式与周边地块相协调,如图1。

图1农贸批发市场设置

综合商场:大型商业聚集处,(泽州酒店对面、城北大道北和卧龙新区大型商业处)建筑形式与周边地块相协调,如图2。

图2综合商场设置

连锁生鲜超市:布置于居住区内部,服务周边居民。可设置在居住区底层商业,如图3。

图3连锁超市设置

经过三级农贸市场服务范围叠加,减少重叠部分,形成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初步成果,如图4。

图4初步成果

最终形成最终在县城内部,建设大型农贸批发市场:2处,其中改造1处,新建1处。

综合商场:3处,均为新建。连锁生鲜超市:17处,其中改造3处,新建14处。

(3)听取反馈意见及现场踏勘

反馈意见:

农贸市场规划分级较为合理。

农贸批发市场建议建设在城市,目前的果蔬批发市场建议改为连锁超市;综合商场的位置需经现场踏勘再做确定(老城区);连锁超市的规模及位置需具体确定,在迎宾路、榆州新城地上需建设。

现场踏勘意见:

农贸批发市场建设在城市环城路附近,便于蔬菜的进出,且由于土地尚未利用,可征面积较大,可在周围建设仓设施,实施性较强。

综合商场与已有商业联合设置几率较小,可与新建大型商业综合设置。

连锁超市在底层商业设置较为现实。

(4)规划修改

农贸批发市场:现状农贸市场改造后作为连锁超市,在老城区南部环城路东侧和卧龙镇南侧环城路以南新建农贸批发市场。

综合商场和连锁超市位置不变。

4 规划实施建议

农贸市场的改造、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在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与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整体规划相适应。近郊区域的农贸市场要充分考虑周边百姓的需求,结合周边地块的开发统一进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4.1投资模式:要安排引导资金,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利用城中村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房地产公司投资等,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作、参股、集资、贷款等方式,加快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和新建。

4.2建设标准:要按照社区人口密度和服务半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覆盖,满足居民日常需要,逐步建立以连锁生鲜超市为主、便民菜店为辅的菜市场网络体系。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10)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本区旅游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三)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

(四)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

(五)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

(六)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

(七)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负责雁塔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八)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场建设发展的政策、法规;培育、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做好市场运行的调研工作。

(九)负责全区集贸、农贸市场的改建、新建及规划前期的审核工作;监督检点市场建设的运行情况;指导协调全区市场的改造及提升工作。

(十)培育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指导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和农村便民市场的发展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十一)建立健全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

(十二)指导全区市场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行业协会工作。

(十三)负责全区再生资源行业的监督管理。

(十四)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旅游局(区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设3个行政科室:

(一)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局党务政务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制度、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文秘、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职务及相关职业资格的管理工作;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的考评及奖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负责本系统计划生育工作。

(二)旅游发展管理科

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指导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指导辖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三)市场规划建设科

设施农业市场分析篇(11)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1、农业产业化

2、农业信息化

3、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高效运转。产业链中各产业互相依赖、互相作用而形成“关联效应”,产业链的环节越多,整体关联效应越大,农业产业链也是如此。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将促进链条的延伸和拓宽,对国民经济中众多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和效能 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加强可以带动与其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从国家经济整体的角度来看,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宽不仅提升了产品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就业门路,特别是非涉农领域的就业机会,对解决当今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产前:网上采集信息,网下发展“订单”。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农民没有信息,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前景如何:企业信息不灵,就会判断失当,盲目决策,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甚至亏本。当前农产品供给已经由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部分农产品甚至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面向市场发展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信息引导。面向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把全国、全省甚至全世界的农业信息汇集在一起,通过上网,用户可以采集到各种农副产品的供需信息以及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筛选、分析、甄别,为农户提供包括种子种苗、种养技术、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各方面的实用信息,指导农户进行种养结构调整。网上还可以联系到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农业生产订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降低分散生产的千万家农户抵御市场的风险。

产中:各级涉农服务部门把通过平台采集到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行情、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保鲜、储运、包装技术指导等分类进行编辑,通过网络、电子邮箱或印发宣传资料,及时送进千家万户的农民手中,为农户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产后:制约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是市场。面向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将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营销的实现,确保了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交易成本降低。通过把各种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在平台上进行,主动向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发送电子邮件.直接“上门”推销各种农副产品,把分散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销售,形成规模效益,使农户获取更多利益。同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各类供需信息,宣传产品品牌,通过电子邮件沟通信息,可以大幅度节省交易成本,扩大贸易机会,使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拓宽销路,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面向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农业产业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本着对产业链上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起到各自作用和综合联动的协同作用的信息服务为宗旨,紧密围绕(省、市、县)农业局各个科室的业务职能,以当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安全技术、GIS技术和数据交换等技术为手段,在完善区域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以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为基础平台,有效的集成特色农业产业链应用系统,实现农业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交互,进一步实现对全地区农业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与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系统农业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域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3.1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

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建设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服务,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以现有信息化设施为基石,基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结合当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安全技术、GIS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构建覆盖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页。网站集群建设将主要围绕区域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处理和等环节,同时充分考虑如何提升村镇信息的接收、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群服务,促进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打造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

3.2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系统

3.2.1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上的优势,为区域农业环境评价、农作物适宜性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农情监测、农业灾害与应急、温室智能控制、农村新能源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应用和展示平台,实现农业发展状况可视化展示,便于区域农业综合业务的地理分布、发展规模的直观获得,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农业在时间、空间、产品和品质方面的统一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3.2.2土壤质量评价系统

全面搜集整理相关部门长期积累的有关土壤重金属、土壤肥力普查和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区域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土壤重金属和肥力指标体系,以国家、行业或地方土壤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建设土壤质量评价系统,系统主要实现土壤采样点管理、评价标准管理、土壤质量分析评价、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查询和统计等,规范其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土壤质量评价分析过程,搭建土壤质量监测数据由采集、管理到分析与决策的一站式操作,同时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操作引导,实现土壤质量数据采集管理有规范,分析决策有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有保障。

3.2.3作物适宜性评价系统

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用地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发展区域经济的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区域土壤对不同作物自然适宜程度、限制强度,建立作物适宜性评价子系统,对农作物适应性进行区划,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通过适宜性评价挖掘区域农业发展潜力,促进农作物合理布局,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4测土配方施肥系统

紧密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服务农民为出发点,构建基于GIS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该系统围绕测土配方施肥与养分监测信息的采集,建立基于PDA的信息采集模块,实现对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植物测试结果、土壤测试结果、田间实验结果、养分监测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管理;建立数据分析模块,对各类采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为政府宏观掌握本区域土壤肥力变化、施肥情况与农田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依据平衡施肥原理,建立施肥决策模块,根据各地块土壤肥力情况和作为养分特征,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同时还可为肥料企业各类复混肥、系列专用肥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信息推送模块,以短信的形式向农民推送施肥建议、施肥知识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力图提高区域整个地区农民的施肥水平,有效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区域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2.5农业生产与智能决策系统

根据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按照无公害、有机和绿色农业的技术标准规范,汇集蔬菜、加工番茄、红花、油葵、油菜、甜菜、打瓜、玉米、小麦、亚麻等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农业知识,分别从品种选择、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便,构建相应的知识模型,采用合宜的知识表示技术和推理策略,利用成熟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开发加工番茄、红花、油葵、油菜、甜菜、打瓜、玉米、小麦、亚麻等生产管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生产管理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进行科学指导种植、养殖管理。

3.2.6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

针对设施蔬菜基地,根据其设施农业的不同类型,分为日光温室和玻璃智能温室,按照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设施内环境信息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和设计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温室环境信息采集设备与控制设备,运用传感器网络或者温室娃娃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墒情等环境指标,与作物生长所需环境要素的范围值对比,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控制设备实现其阀门、湿帘、风机、遮阳网的开关,从而达到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

3.2.7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基于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现状,围绕农资登记备案和农资执法、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溯源及对外信息服务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构建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立足农资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流程,实现对市域内流通的农资产品的登记备案和农资案件的移动执法,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准入机制,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实现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安全档案的管理和信息溯源管理,建立并完善基于信息服务网站、触摸屏和短信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通道,提升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能力,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资农产品消费安全。

3.2.8病虫害测报预警系统

紧密结合区域所辖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及其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围绕病虫害测报业务,以区域省、市、县级植保站为中心,构建以基层乡镇数据上报,市(县)级植保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上报,并且为上级业务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病虫害防治等决策支持的应用系统,系统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预警分析、应急响应、汇总上报等。

3.2.9农情监测系统

农情信息关乎农业生产、农产品供求、补贴政策、农资价格以及防灾减灾等重要信息,涉及千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农业部门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是农业部门管理工作的核心。为进一步加强区域“数字农情”建设,提高农情调度的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实现农情信息采集规范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本研究紧密结合区域农情信息采集工作,围绕农情、灾情等信息的采集、传输、整理、分析和建立农情监测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功能模块,实现农作物、早稻晚稻情况、农作物生产情况、蔬菜及特种作物等农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上报,提高上报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区域各地区农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预测,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持,也为科学指导生产、组织抗灾救灾、实现“稳粮、保供、增收”目标提供支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1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系统

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撑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需要而研究开发的应用服务系统,系统面向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会员管理、财务管理、培训管理、交流管理、市场信息服务等功能,帮助合作组织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系统具有完善的会员管理功能,支持会员分级管理、多类型管理、个性化服务支持等功能;实现对合作社账目信息,分红信息以及会费信息进行在线管理;实现会员生产资料需求信息及农产品供应信息统一管理;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视频培训资料及最新实用技术;实现会员之间、会员与管理者之间在线交流;界面美观、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3.2.11电子商务系统

立足农产品流通产业化发展要求,从农产品交易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电子商务系统,包括市场行情分析子系统、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子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从信息服务与交易业务两个角度组织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个流通流程,逐步实现网上电子交易,解决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流通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区域农产品产销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与国内外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经济效益。

3.2.12农业培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