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6 17:25:27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1)

首批产品总规模78.8亿元

早在挂牌之初,根据上海保交所的规划,到2020年建设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保险交易市场组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风险和巨灾风险分散中心、保险产品交易中心、保险再保险定价中心、保险服务创新中心。

保险产品交易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上海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首批用户包括寿险公司、产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20余家。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在平台发行产品的产品管理人,首发了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共两只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发行注册总规模78.8亿元,首期合计发行及登记规模16亿元。

其中,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是以保单质押贷款为基础资产,通过循环购买而设立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注册规模50亿元,首期发行10亿元,期限一年。产品结构上分为优先A、优先B及次级三档。

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28.8亿元,期限5年,用于四川省重点项目配套工程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建设,投资计划评级AAA。该项债权投资计划首笔发行金额6亿元,当日通过保交所交易平成对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太平洋人寿、招商信诺人寿等4家金融机构的发行认购。招商银行认购金额为3亿元,占比居4家金融机构之首。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两单均为业内“第一单”

为什么上海保交所的“第一枪”会选择这两只产品呢?

上海保交所董事长曾于Z此前曾表示:“保险在经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产,通过上海保交所的交易可以将沉淀的资产盘活,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这两只产品分别为业内第一单循环购买保单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业内第一单以PPP项目为底层资产的债权投资计划产品。

据悉,近年来,保单质押贷款规模逐年提高,截至2015年末,行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保单贷款期限短、小额分散,同时以现金价值为质押非常安全。但该类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难的新问题。目前市面上可实现大批量资产循环购买模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谓凤毛麟角。

何为循环购买的保单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上海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时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循环购买就是保险公司在购买资产管理公司理财产品后,再有新的保险。‘烫平’先前资产管理产品收益带来的波动。因为循环购买,可以不断有新的收益,使收益平稳。”

“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服务于保险主业,协助寿险公司为保单持有人的流动性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优化了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促进了保单衍生业务。

“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的落地是《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后保险机构投资PPP项目的首次尝试。

近年来,政府推动PPP项目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也为保险资金投资PPP创造了良好环境。2016年7月,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保险机构可投资PPP项目。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且收益稳定,符合保险资金风险偏好,能够有效化解部分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为:“此项投资计划不仅是太平资产联合战略合作伙伴上海建工集团在PPP领域做出的重要探索和突破,有助于保险资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实施和推进,也契合了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的导向,为多元化社会资金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保交所要稳定运行至少要3到5年”

曾于瑾曾为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这让一些业内人士推测,上海保交所可能将保险资管产品的登记交易和流转作为初期的发力点。如今,一语中的。

2013年,保监会将解决保险资管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提上了议程,于当年筹建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保险资管协会”),其功能便是建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上市交易的制度规则和细则、评价体系、公共机制等,推进保险资管产品上市交易,为保险资管机构打造一个注册、登记与交易的平台。根据其构想,未来将与外部交易所进行交易对接。

保险资管协会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目前已拥有273家会员单位,来自13个类别的会员单位覆盖了保险资金运用全流程。

保险资管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614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5680.21亿元。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投资渠道过于狭窄,严重限制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为支持金融业改革创新,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6月以来,保监会借鉴国际监管原则,引导保险公司建立符合资产配置管理要求的组织架构,采用全球通行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已出台或准备出台多项投资新政,势必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应该引起保险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保险资金投资政策的主要变化

保监会此次推出的新政,内容较多,力度很大,改革涉及资产配置办法、委托投资办法、债券投资办法、股权及不动产投资调整、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政策、境外投资细则、融资融券办法、衍生产品办法、创新产品办法以及托管办法等多个领域。

1.投资品种增加。根据新政规定,保险资金的投资可实现全品种、全市场和全委托。也就是说,保险机构将可以参与投资境内商业银行发起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可以投资境内信托公司发起设立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券商或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的有担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保险公司将被允许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资产管理机构委托投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丁冰,2012)。

在境外投资领域,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品种有望拓展到货币市场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不动产类产品,以及以这些基础资产为标的的投资基金,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丁冰,2012)。

2.角色定位转换。保险公司的定位由原来注重保险业务转为强调资产负债管理,注重资产负债收益平衡,资产公司则由集约化、专业化向市场化运作转变。保监会《关于拓宽保险资产管理范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企业委托的资金;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像基金公司那样发行基金产品,向公众募集资金。此外,保监会拟定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暂行办法》,该办法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符合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向保险公司等合格投资人发售标准化产品份额,募集资产,并选聘商业银行或其他资产托管机构为托管人,为产品份额持有人利益开展投资管理活动(丁冰,2012)。

3.监管要求严格。为适应投资新政的要求,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一是贯彻资产负债管理(ALM)理念,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资产配置能力,统筹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约束,以保险产品为基础,制定资产配置政策;二是强调市场化运作,要求保险公司在委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时,须建立委托管理制度,包括委托人的选择和考核、投资指引拟定,以及风险控制制度等;三是加强风险控制,要求保险公司制定资产配置合规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资产配置风险评估标准和救赎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资产配置相关风险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

二、我国大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缺陷

据笔者了解,我国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投资品种较少,管理能力较弱,收益无法保障,投资效率不高。以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为例,2009年之前,太保除目标设定和资本分配由集团负责以外,其他所有资产管理环节都由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也没有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资产配置决策和战术资产配置决策的环节界定。自2009年开始,太保推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目前基本搭建了资产负债管理框架,规范了资产负债管理流程,制定了战略资产配置决策(SAA)、拓宽了战术资产配置决策(TAA)范围,引入偿付能力充足率对资产配置的风险约束等,委托人建立了投资业绩评估体系,加强产品定价中投资对投资收益假设的参与。但是,集团和产寿险公司目前的主要职能,还是限于梳理负债特性对投资目标的要求,以及对投资业绩的跟踪评价,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承担了投资链中大部分环节的职责。对照新政要求及国际经验,太保目前的资产负债管理尚存在不小差距,相关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委托人资产配置能力不足。委托人尚未独立制定战略资产配置决策,负债特性与风险约束未能充分反映到战略资产配置决策和年度投资指引中;委托人基本未建立投资背景的团队,不具备制定战术资产配置决策的能力。

2.缺乏外部投资管理人选择及管理能力。太保集团和产险、寿险公司尚不具备选择外部投资管理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和评价的经验和能力。

3.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风险管理职责尚未充分理顺,基于偿付能力充足性和会计收益稳定性的动态风险管理机构尚待完善,风险管控措施未能充分落实。

4.系统支持能力较差。在太保公司,资产模型和负债模型尚未在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上运行,公司尚未做好引入外部投资管理人的相关信息系统支持准备。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3)

部分保险公司也希望通过投连险上积累的口碑和客户进军公募业务,但是险资长期主要受托管理的是自家资金,基本上是“窝在家”,且奉行低调、谨慎原则,鲜在公共场合露面,社会公众对保险资管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整个保险资管行业也缺乏统一口径来对比历史投资业绩。

不过,我们可以从有关数据管中窥豹,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在保险公司产品体系中,唯有投连险在投资范围、信息披露等方面与开放式基金类似。投连险的业绩可以部分反映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截至6月6日,57家开展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经营投连险业务的公司就有29家,17家为外资保险公司,12家公司为中资保险公司,共成立了190只投连险账户。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份,今年以来大型保险公司投连险成绩反而不占优势,除了平安人寿、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各有一个账户排名前十,其余基本上是中小保险公司,排在前列的有汇丰人寿、光大永明、太平人寿、中荷人寿。

汇丰人寿异军突起

往年投连险的冠军经常被泰康资管摘得,而今年的风头被汇丰人寿抢走。

根据华宝证券的统计,截至4月份,汇丰人寿旗下的汇丰汇锋进取账户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10.11%,在纳入统计的184只投连险账户(剔除指数型账户)中排名第一。

汇丰汇锋进取账户投资业绩跌宕起伏,从中我们能看到公司如何力挽狂澜。去年5月22日,该账户成立,是汇丰旗下第一只主动管理型进取账户,其权益仓位灵活到50%~95%的区间,相比被动投资的账户,更能体现投资经理的投资实力。

该产品成立时,A股刚刚拉开下跌序幕,成立后3个月,净值就跌了10%,是当时跌幅最大的投连险账户之一,到去年11月末,A股最低迷的时候,账户净值已经亏损15%。

但半年后,汇锋进取账户不仅收复失地,而且连创新高,到今年6月4日,净值达到1.13%。从去年11月末至今,汇锋进取期间净值涨幅更超过35%,是上证指数涨幅的1倍有余。

从的账户报告来看,汇锋进取账户投资风格激进,频繁换掉表现不佳的股票。去年6月份重仓的是金融服务、商业贸易和化工,接下来几个月迅速抛弃后两个板块,寻找其他目标。今年以来重仓的板块分别为电子、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这些板块今年表现较为强势。

汇锋进取的成功没能在该公司复制。《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汇丰其他投连险账户净值都在1元以下,今年以来的涨幅仅在1.5%~2%之间。另一个相类似的积极进取账户也仅有1.42%的涨幅。

投资成绩排在前十位的还有平安进取账户、光大永明的策略账户、新华创世之约账户、泰康优选成长型账户、太平蓝筹成长型账户、国寿进取股票账户、太平价值先锋型账户、太平智选动力增长型账户、中荷成长型账户,其收益率在6%~8%。

太平、泰康表现稳健

在投连险市场,算得上常胜将军的公司就是太平人寿,虽然涨幅不大,但每年多数账户能跑赢大盘。

目前,太平人寿旗下有13个投连险账户,管理的规模大致在30亿元左右,在国内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五,其中有5个账户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排名前20,分别是太平蓝筹成长型、太平价值先锋型、太平智选动力增长型、太平动力增长型以及太平均衡收益型,收益率分别为7.21%、6.49%、6.46%、6.14%以及5.69%。

记者查阅账户报告发现,太平人寿对于权益市场的判断基本上符合市场走势。太平人寿认为,政策意在调结构和去杠杆,A股市场短期无趋势性机会,策略上以轻仓位重结构为主,从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上寻找板块和个股机会;品种结构方面,配置地产、汽车、银行、家电等估值较低、盈利尚可的板块。中长期仍然看好具有成长性的医药、环保和电子等行业。

亏损最大的是太平智选忠诚保证型账户,收益率为-4.7%。它的重仓品种是一年到期的短债,但4月份以来,监管层掀起债券黑幕打击行动,债券价格下滑,影响了账户净值。

在投连险市场,还有一家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可圈可点,即泰康人寿。今年以来,10个账户中,仅有一个积极成长型账户发生亏损。如果按最近3年的成绩排名,泰康人寿有3只产品收益率都超过15%,排名前三。

不过,相比高峰期的投资成绩,泰康的投资水平还是略有下降。泰康人寿内部一位员工就曾向记者抱怨过,他去年买进的进取型账户一直表现不佳,去年还发生亏损,而这个账户曾创下9年10倍增长的神话,可以媲美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

生命、中意携手垫底

生命人寿有两个账户排名倒数,生命优选平衡账户收益率-8.06%,倒数第一;生命进取II账户收益率为-5.33%,倒数第三。

2011年,生命人寿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成为第1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生命资管公司开始为自己管理资产,目前管理的资产高达500亿元。生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曾对外表示过,公司的目标是吸纳外部资金,自己发理财产品,做第三方理财。

虽然有豪言壮语,但是其投资能力还有待市场考证。

从生命人寿现有投连险账户收益来看,富泰赢家两全型投资连结保险进取I在2008、2009、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投资收益分别为-37%、47%、-3.74%、-18.8%、2.17%;进取II投资收益分别为-39%、57%、3.69%、-14%、-0.5%。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20-02

截至2009年末,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2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318)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0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2003年12月17和18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1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一、杜邦分析法简介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这种财务分析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并首先应用,因而被称为杜邦系统(The Du Pond System)。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并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使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被越来越多的财务分析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应用比较广泛、影响力较大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杜邦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可以用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2)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资产净利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权益乘数就大,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权益乘数就小,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二、保险公司杜邦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人寿无论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为规模最大,除所有者权益外全部指标均达到规模最小的中国太保的3倍以上,中国平安居于中间地位。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15.78%;中国人寿次之,为15.68%;中国太保最低,为9.88%。也就是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收益率要显著高于中国太保。为了更加清晰的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本文利用杜邦分析的方法将其扩展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指标,结果发现,中国平安的销售净利率最高,为9.8%;中国人寿次之,为9.66%;中国太保最低,为7.16%。中国人寿的资产周转率最高,为0.28;中国太保次之,为0.26。中国平安最低,为0.16。中国平安的权益乘数最大,为10.2;中国人寿次之,为5.81;中国太保最低,为5.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资产周转率是三个保险公司中最低的,销售净利率同中国人寿相差无几,但是其净资产收益率却是最高的,原因就在于其权益乘数非常高,甚至快达到其他两家公司的两倍,也就是说,中国平安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主要高负债经营。中国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同中国平安相差不大,但是其资产周转率却比中国平安显著偏高,其主要问题是权益乘数同中国平安相比太小,也就说没有享受到高负债所带来的高收益。中国太保的净资产收益率是最低的,但是其资产周转率却不低,主要是因为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较低。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3家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本文继续深入分析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3个指标。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公司,而中国太保的营业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最低,这也就是中国平安销售净利率最高、中国太保销售利润率最低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最低,而中国人寿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最高,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寿的资产周转率最高,而中国平安的资产周转率最低。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公司,而中国太保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均为最低,这也就是中国平安权益乘数最高、中国太保权益乘数最低的原因。

三、结论

本文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等三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杜邦分析法为分析工具,对其2009年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为最高,而资产管理水平最低;中国太保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为最低,资产管理水平较中国人寿较差;中国人寿的资产管理水平最高,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处于中间。这些情况所共同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中国人寿稍差,而中国太保显著偏低。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中国平安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同时降低负债水平;中国人寿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中国太保需要提升其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同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负债水平,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5)

缴费方式:期缴

附加保险:寿险

购买渠道:人

险种名称:友邦财富通投连险B款

所属公司:友邦人寿

缴费方式:期缴

附加保险:寿险

购买渠道:人

产品特色:

太平智胜投连险保障范围广,从出生满60天至69周岁,这在同类投连产品中是不多见的。此款产品还提供长至88岁的寿险保障。但太平智胜基本保险金额比较低,从第二个保险年度开始,如果身故或全残,只能得到基本保费5000元的赔付额。

灵活是这款产品的一大特色,缴费灵活、领取灵活、转换灵活等,足可媲美万能险。如第5年开始,被保险人可选择保险公司当时所提供的年金领取方式,将保单账户全部或部分转换为生存年金。但太平智胜买卖差价相对较高,最高为5%,此项费用支出在买卖时尤为重要。

公司背景:

太平人寿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民族保险企业之一,1929发端于上海, 2001年11月30日,经中国保监会验收、批准,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在国内复业经营,总部设在上海,成为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23.3亿元人民币。太平人寿“老店新开”,由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出资创办,吸收国际著名的金融集团总部设在欧洲的富通国际(FORTIS)参股经营,股东结构方面具有国有独资保险企业、上市公司、国际金融集团等多种背景,为太平人寿的经营管理在国际运作经验、人才资源和管理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太平人寿针对该投连险专门成立了投资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投资决策、风险监控、投资基本制度建设。投资管理委员会由多名阅历丰富的投资专家组成,不仅具有国际市场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更谙熟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保证账户的资金安全。

产品特色:

友邦财富通B款投连险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保障功能比较强,不仅提供身故和残废两大保障,身故后受益人还可以得到等值于“个人账户价值+基本保险金额”之和的身故保险金。 此款产品投保年龄为18―70岁,是针对成人的一款投连险。追加保费不设上限。

近期股市行情震荡,更是凸显了财富通B款的抗跌性。激进型账户的收益率自2月初以来相对于太平智胜投连险要高近0.4个百分点。但长期看,总收益率相对于太平智胜投连险要低。

这款产品同时设有旅游基金、养老祝寿金,并在60岁之后可持续领取年金。

公司背景:

友邦保险为东南亚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其分公司、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遍布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澳大利亚、文莱、关岛、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友邦保险通过以庞大营销员队伍为主的不同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寿险产品及服务。友邦保险为美国国际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该集团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

友邦保险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始于1992年,是当年第一家获许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并于同年在上海设立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作为第一家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专业的保险营销员队伍,并通过多元化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产品和服务,“财务稳健、信守一生”是友邦保险对中国市场不变的承诺。投资选股使用的是AIG全球通用的计量模型,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和主观偏好风险。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6)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经理陈尉华身上有着一连串光环:名校硕士毕业、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国与北美的双料精算师、太平洋保险“青年岗位能手”、太保寿险“青年岗位能手标兵”、2006年首届十佳“上海金融杰出青年”……最近,陈尉华又新添了一个最值得骄傲的身份――国内精算界惟一的十七大代表。

即使在金融业里,精算师也是一个相当高深的职业。精算师们被称为把握保险行业命脉的“军师”,他们要对一系列影响保险产品的复杂因素,进行准确的测算和评估,“失之毫厘”,就可能“差之千里”。

陈尉华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并取得硕士学位,她的专业就是精算。1997年2月,她进入太平洋保险集团工作。“因为自己学的是精算,所以对保险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把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结合起来。”

1999年,她获得了中国精算师资格,成为第一批中国精算师。2003年,她获得了北美精算师资格,这是国际精算界中权威性的资格。陈尉华也是太平洋保险培养的第一名北美精算师。“我希望在学习中了解北美精算师们到底是怎么做的,然后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将这些国际经验运用到产品开发中。”对于充满光环的“北美精算师”,陈尉华自己是这样描述的。

从2003年担任太平洋寿险产品开发部负责人至今,陈尉华和她的同事们已开发了70多个新产品,每年都要开发10―20个新产品。这些产品先后为近1000万个客户提供了风险保障。

作为一名年轻代表,陈尉华的心中充满激动和喜悦。陈尉华说:“希望各方群策群力,更好地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事件

■中小保险加速入市,选择资产公司成关键

尽管最近股市出现振荡,但中小保险公司入市的热情仍未降低。近日获悉,10月初刚刚获得委托股票投资资格的长江养老保险将正式委托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市场。在此之前,保监会曾一口气放行了7家中小保险公司,允许它们通过委托形式进行股票投资业务,至此,涉水A股市场的保险公司数量已达28家,而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仍在排队等候保监会的批文。

根据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基础设施等,必须通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进行,但根据规定,保险公司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直接投资股市的门槛包括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净资产和总资产分别不低于10亿元和50亿元等,大多数中小保险公司达不到要求。

截至目前,国内仅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9家中资保险公司拥有资产管理公司,再加上友邦资产管理公司,即所谓的“9+1”格局。

但在国内A股巨大财富效应的吸引下,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曲线入市成为不少中小保险公司的选择。今年国庆长假之后,保监会连批7张牌照,放行阳光保险、中英人寿、长江养老保险等中小险企入市,进一步兑现保监会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承诺。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险企在获得入市资格后,选择哪家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受托方成为关键环节,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已开始与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洽谈,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等大型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不少中小险企的选择对象。

据悉,刚刚获得保监会委托股票投资资格的长江养老,将正式委托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市场。此外,中英人寿和大众保险也委托该公司进行股票投资,这使得太保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集团外部委托人达到5家。

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让一批中小保险公司通过曲线入市的方式早一点了解市场,可以为日后直接入市做足功课。另外,从风险控制与专业化经营等方面来说,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投资股市,既可以分享股市的投资机会,又能减少自己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高额成本。据了解,目前国际上约有四分之三的保险公司采取委托投资方式。

■政企共对美国调查商务部拟推应诉费用保险

在连续5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涉案国之后,中国商务部计划出台专项政策予以应对。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正在制定《关于做好美国“337调查”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草案已经完成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进一步完善之后正式出台。针对国内企业普遍反应的“337调查”应诉费用过高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设立“337调查”应诉费用保险,即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外贸企业共同缴纳一定保险费用,今后国内参保企业一旦遭遇“337调查”,保险公司将对应诉费用予以赔偿。

公司

■中国人保寿险全国布局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0月24日在沪成立。号称中国本土第一“国字”保险品牌企业――中国人保寿险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发起设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复名及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改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据悉,除当日开业的上海市分公司外,浙江等省级分公司也将于今年陆续开业,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全国29家省级分公司的铺设工作。(许宁)

■平安关注公益事业

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300天,“中国平安2007全民健身万人健步跑・陕西暨西安市喜迎北京奥运会万人健步行”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平安万人健步跑活动暨青岛站后的第二站。中国平安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夏树海代表平安为活动致辞,表达了平安对公益活动事业一贯关注,并代表中国平安号召大家同在奥运的旗帜下,将全民健康进行到底。(李赵凌)

■中意人寿推出新一连险

为配合保监会关于投连产品新规定的出台,中意人寿在10月1日隆重推出了新一资连结保险“年年创意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据了解,“年年创意理财”极大增强了保障功能,是一款注重保险保障的投资连结保险。“年年创意”的身故保障由三部分构成:(1)保单的账户价值;(2)附加定期寿险保额;(3)不超过20万等值于账户价值的保额,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分保障利益不收取风险保费。该险种具有多重保障、灵活和投资功能的特点,对投保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赵旭程)

■信诚推出首款“五年缴费,终身受益”分红险

近日,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推出“年年享”分红险。客户只需缴费5年,就可以终身享受到领取保险金,投资红利收入、身故保障等多种保障。据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方志男介绍,这款产品的设计理念就是提前规划出一笔费用,让自己退休后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据悉,信诚也成为北京市场上第一家推出“五年缴费,终身受益”分红险的保险公司。(李蓬勃)

■中国再保险股份公司挂牌

经国务院批复,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由国家注资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于10月30日揭牌成立。由汇

金注资40亿美元后的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股份注册资本金由39亿增加到361.49亿元,意味着亚洲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由此诞生。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在世界再保险行业排名也跃居全球第五。据悉,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股份将进入整体上市的准备阶段,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许宁)

■人保财险四百网点覆盖陕西农村

中国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将农村网点建设做为该公司战略规划积极付诸实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公司的农网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底,该公司已建成405个农村保险咨询服务点(经陕西保监局批准),初步形成了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保险服务网络。目前,农村保险咨询服务点的业务以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的交强险、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城镇农村人口意外险、农民用电安全保险等为主。在管理上,对承保、理赔、财务等环节出台了明确的操作规程,网点建设纳入县支公司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范围,县支公司指定一名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孙志强敬卫刚)

■太平洋人寿陕西分公司开通短信平台

中国太平洋人寿陕西分公司短信平台开通。为了充分发挥短信平台在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中国太平洋人寿陕西分公司短信平台经过半个月的试运行后,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短信平台的开通使得续期缴费通知、节日祝贺、生日祝贺、新单祝贺通知、重要保全事项告知等服务项目从原有的人工电话告知,变为自动短信发送告知。还可进行理赔领款通知、新险种宣传、对人保费业绩类告知服务。(敬卫刚刘幸福赵玉萍)

■飞人刘翔牵手平安签一亿元天价保单

10月29日, 上海,刘翔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签下一份1亿元的天价保单,一亿元的保额创下了中国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险种的新纪录。据悉,本次签约实质刘翔并不是以个人名义签约这家保险公司的,这家公司签约赞助的是整个中国田径队,刘翔的名气用在给中国田径队的保障上,这也是刘翔对中国田径队的一次善举。作为回报,刘翔将担任中国平安公益大使。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同时还为中国田径队的100名运动员投保,每位运动员都是100万,总值1亿元。能够得到一亿元的天价保单,刘翔可以更加专心的备战北京奥运。(许宁)

高管声音

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工作实践上深刻领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推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0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定富要求保险业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

有难点,但方向不会动摇。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七大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已“不用等多久。”

目前,国内保险业已从价格竞争、产品竞争和个体竞争开始转向价值竞争、服务竞争和网络竞争。

――一业内人士指出,中资保险公司虽然在个人营销制度、银保合作,以及在分红产品、责任险产品等方面作了不少创新,但综合来看,其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很多时候消费者不买保险,都是因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作为保险机构主业之一,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肩负着增强保险核心竞争力、参与财富管理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日举办的“资本市场及财富管理论坛”上, 国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如是说。继互联网后,中国保险业目前正成为批量造富运动的温床,也许要不了多久,由中国平安创造的集体造富“神话”会不断在保险业上演。

――面对保险业大掀员工持股潮,有分析称,“金手铐”魔力大。

尽管国内船舶保险条款在过去二三十年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过修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条款出台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船舶保险条款越来越不适应国内航运业和国内船舶保险的发展。

――上海环亚保险经纪公司副总经理王成宝在2007年船舶保险国际研讨会上如是说。

一线声音

72%的老人后悔选错了行业,但保险这个行业是我们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

――中国平安深圳分公司第一位业务总监丁庆年称,我们不希望在65岁的时候后悔选错行业,选择保险营销,我们不需要后悔。

让我的每一个客户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平安人寿王芝兰说,我喜欢与客户亲人般地相处,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

微笑是工作最大的资产。

――友邦保险雷永愉认为,被动是与人打交道的天敌。因此首先要从自己开始转变观念,微笑、主动打招呼很有必要。

我们不是公司的雇员,没有底薪,收入完全靠提成,无权享受公司和社保的福利,没有学习和提升机会。

――面对媒体,保险人李女士大吐苦水。

世界上是先有风险,再有保险呢,还是先有保险,然后才出现风险?

――针对客户对保险的反感,有伙伴建议提出的一个问题。

坚持不断地学习是提高自我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如果自己每天都沉浸在自我陶醉,不去充实自我,拿最初的那么一点点知识来应付客户的话,那我们将很快没有立足之地,更别说是和别人竞争了。

――泰康人寿北京分公司王女士认为只有坚持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谈的上核心竞争力,也才有资本和别人去竞争。

我开宝马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保险业的这种错误印象。

――太平人寿湖北分公司区域总监石泽峰开着宝马卖保险,引起了众多客户和记者的好奇。

如果太保、中再保和人保都完成登A之旅的话,那么保险股的权重将从原先的8.7%左右上升至12%左右,保险股的话语权将大大提升。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7)

目前,A股上市已被列为太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太保曾计划先发行H股,并聘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瑞银证券、瑞信集团担任承销商。然而,监管部门希望蓝筹股能留在A股发行,太保选择了先期发行A股的方案。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金融办负责人即开始和证监会沟通太保A股上市事宜,消息人士称,“H股上市是明年考虑的事了。”

太保集团的上市速度令外界不无惊讶。毕竟此前不久,它还面临着财务、人事、资产方面的重重障碍。

借力“特批”

2004年经营亏损而不能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曾经是太保难以启动A股上市的“硬伤”。

不过,太保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之后,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特批,从而成功地跨过了这道栏杆。

一位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太保在2004年确实产生亏损,在2005及2006年均为盈利。不过,市场上流传的亏损或盈利的多个数字,因不同时期的审计方法而不同,已经没有参考的必要。由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证监会要求依据新会计准则,对以往三年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2006年,太保弃用了合作已久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而改聘安永,重新审计集团三年的财务数据。

该人士还表示,虽然经过调整,2004年仍为亏损,这一“硬伤”仍然出现在提交保监会的文件和未来的招股说明书中。未能持续三年盈利,但太保以获得国务院特批的方式,最终获得了上市的资格。这与正在申请上市的银河证券、中投证券等有相似之处,这些券商亦不能满足三年连续盈利的要求,但有望通过特批上市。

“当前的大牛市是太保急速突破、赶在2007年上市的主要原因。”上海一家证券公司金融行业分析师评论道。

太保旗下有数家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寿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产险)、中国太平洋(美国)服务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以及与荷兰国际集团(下称ING)合资设立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安泰),去年6月还成立了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集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产险。

目前,太保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按照资产排名是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

今年1月-8月,太平洋寿险的保费收入为322亿元,在国内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三,同期太平洋产险的保费收入为166亿元,在国内产险公司中排名第二。

产险资产流动性较高,可投资资金的规模受到限制,太平洋产险的收入情况相对稳定,据悉近三年盈利规模一直稳定在5亿元左右。因而,决定集团整体盈亏的关键在于太平洋寿险业务。

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保险行业分析师向《财经》记者表示,因2004年股市低迷,保险业业绩不佳,业界普遍认为太保集团当年是亏损的,“2004年亏损正是太保迟迟不能上市的两大重要原因之一。”这位分析师说。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2004年到2005年间,太平洋寿险曾至少两次因偿付能力不足受到保监会的预警。2005年7月底,保监会向太保寿险正式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

这份文件称,根据该公司2004年上报保监会的经营报告,太保寿险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43.46亿元,而目前实际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46.70亿元;由此,公司实际最低偿付能力存在90.16亿元缺口。这一通知还规定,在达到偿付能力规定标准之前,太保寿险不得向股东分红,不得增设包括营销服务部在内的分支机构。

来自《中国保险年鉴》的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太平洋寿险的未分配利润分别为-60亿元和-57亿元,2004年的所有者权益为-50亿元,当年亏损约10亿元,这一巨亏使得太保集团2004年出现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洋寿险不得不引资排险。2005年底,太平洋集团和美国凯雷集团(携战略投资者美国保德信以4亿美元入股太平洋寿险,持股24.975%)共同注资66亿元后,太平洋寿险的所有者权益达到20亿元,每股净资产约1元,但此时仍存在“利差损”的挑战。

在引资之后,适逢资本市场反转,太保寿险在2005年、2006年实现盈利并非不可能,但2004年的财务数据显然成为上市的短板。

金融学院原委

占地1234亩、位于上海东南部南汇区惠南镇科教园区内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从创办到作出停办决定,前后只有大约三年时间。这是太保前任董事长王国良留下的最富争议的一桩“家产”。

设立一家金融人才培训学院一直是太保的愿望。经过几番选择,太保最终与复旦大学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双方于2003年9月12日正式签订协议,该学院也获得了上海市教委、市政府及教育部的批准。但业内认为,这项计划从一开始便突破了《保险法》有关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限定,因为当时还不允许保险公司进行实业投资。

一方希望打造中国最大的保险业培训基地,一方则想打破原有的办学限制,学院起步之时,太保与复旦意愿良好。根据双方最初的协议,复旦以品牌和教学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占17.5%的股份,太保则以10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占股82.5%。

但矛盾很快接连发生。一位参与合作的复旦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签约的时候,太保与其他几家股东共同出资,这和复旦的理解不一致。为了打消复旦的犹疑,太保遂作出两个承诺:一是太保在出资方中作为大股东,出资50%;二是太保负责与其他所有股东的协调工作。最终,复旦以品牌和管理占17.5%,太保投资5亿元,占41.25%,其它股东(大连实德集团、上海德锦投资、台湾润泰集团、香港香江国际集团和嘉惠罗马集团)共出资5亿元,占41.25%。”

上述人士还称,复旦要求太保出示1234亩科教用地的产权证,并将产权注入金融学院。但复旦方面始终没有见过这块地的产权证。

此外,太保提出了以学院名义向银行贷款的建议,遭复旦方坚决反对。据了解,学院的董事会由13位成员组成,复旦共有四个席位,太保占三个席位,其他出资公司共有四个席位,另外有两名独立董事。虽然复旦希望通过引入两名独立董事来达到平衡的目的,但贷款的决议仍然在董事会获得通过,董事事会决议写明复旦不承担还款责任。

种种矛盾使双方的关系趋于恶化,同时,太平洋寿险正面临巨额利差损和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2005年,太保收到保监会要求清理投资的通知,在资金投入上也犹豫起来。2006年初,太保正式将退出学院事宜提上日程。据前述人士介绍,2005年就收到保监会的通知,太保选择在2006年才提出退出要求,是因为这笔违规投资终于成为上市的一大障碍。

“复旦的要求很简单,太保继续出资,保证在读三届学生毕业;三年之后,办学结束,资产由出资方自由处置。三届学生教育需要继续投入的成本是按照教育部的标准估算的,实际支出并不是很多。”知情人士称。作为退出的条件,太保同意继续三年的出资责任,并回收学院所有的债务和债权。据估算,在太平洋金融学院中,太保需要承担的债务和资金投入总计约5亿至6亿元。

太保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确认,太保在金融学院的投资,已作为“固定资产”一项计入太保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摆脱了“违规投资”之嫌,为上市铺平了道路。

但由于现行制度下教育用地的性质难以变更,太保未来如何处理这块资产仍存较大悬念。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太保最有可能的选择是将土地连同地面建筑一并出售给其他办学机构。但也有意见以为,若政策松动,这块资产也极有可能在太保手上化生出较大价值。

2006年7月,在太保主政八年的王国良调任上海国资委辖下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原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国富接掌太保。高上任的第二天即赴复旦,表达了对金融学院师生的歉意,并向保监会和学院董事会作了汇报,主要内容是收尾工作中的处理细节并承诺承担经济上的责任。高的这些举措,使复旦和太保之间的关系又“从斗争变为合作”。

太平洋安泰未了局

太保上市中的另一个障碍,在于太平洋人寿与太平洋安泰的同业竞争问题。

1998 年10月,太保与美国安泰保险集团在上海合资设立太平洋安泰,双方各持股50%。2000年,ING收购美国安泰旗下的安泰金融服务和国际业务(Aetna Financial Services and Aetna International),ING承继了安泰在太平洋安泰中的股份。

“竞争肯定是存在的,太平洋安泰发展业务的地域,也会遇上太平洋人寿的队伍。”一位曾经在太平洋安泰供职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但在太保,从一开始这就是个被忽略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安泰所占份额比较小。”

东方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王小刚认为,由于中国的保险市场饱和度还很低,保险公司希望通过子公司抢占尽量多的市场份额,因此频频出现子公司关注同一块业务的现象。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8)

    据介绍,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投资业务,而不是承保业务。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还是依靠承保业务,保险资金存在运用不充分和低效运用的问题。2001年和2002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3%、3.14%.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的3%的资金年收益率底线,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资产组合与资金来源不太匹配,也是保险资金运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保险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重太大,权益类投资的比重太小,加上受近年来连续调低利率的影响,债券组合的收益率和协议存款的利率均大幅下降,导致了保险资金的综合收益水平不断下滑。

    对此,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专家建议实施积极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管理部门应尽快推出过去已经作了大量研究的措施,包括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管理办法,外汇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管理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等。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9)

保险公司作为专业化从事风险聚集、风险分散和控制的经济组织,依据大数法则经营风险,在一定意义上风险是保险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同时作为一个金融企业,保险公司因其业务特性具备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其中2014年新华人寿、平安集团、太平保险高达93%。外来资金规模远超自有资金,直接表现为保险公司高财务杠杆所带来的实际财务受益与预期受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即财务风险。从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日本的互助生命保险公司宣布进入破产程序,再至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中破产倒闭或寻求政府破产保护的AIG、ING、大和生命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精确剖析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据此制定具备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日益成为保险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一、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剖析

(一)经营成本控制不力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行业的全面复苏,业务规模及经营主体增速显著。截至2013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1.72万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率达11.2%,位列全球排名第四位,保险公司由2004年的68家增至174家。行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的是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处于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中,经营主体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通常会在手续费、渠道维护、销售促销等环节违规操作,直接增加公司经营成本。以产险公司的财务分析框架图(图1)可以看出,在投资收益不理想的环境下,综合成本率是决定财险公司业务盈利能力的最核心的财务指标。因此,经营成本的管控不力,直接制约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削弱对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投资收益亟待提高

2013年保险业在险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包括多元化投资渠道、优化资产结构,共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同比增长48.7%,属于近年来的较好水平。但纵观2008-2013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平均水平,仍低于寿险产品5.5%的精算假设(图2)。

由图1可知,投资收益作为净利润的组成部分,其状况优劣直接改变公司财务风险水平。首先,保险行业作为国家“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通过管控风险为社会经济提供保障和支持,因此为确保险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的协调,监管机构对险资的投资领域及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保障保险行业经营稳定性的同时制约了险资的投资收益率;其次,国内资本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及监管漏洞,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多采取谨慎态度,导致投资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保险业属于负债型金融企业,险资尤其寿险公司具备长期性的、稳定性的特点,对于资产和期限的匹配性要求较高,多用于中长期投资。而我国的保险公司不论来源和期限长短,资金多用于短期投资上,直接制约了险资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再次,保险行业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及保险公司的金融综合化发展趋势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及财务分析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而保险行业处于整体人才匮乏阶段,加剧了公司财务风险。

(三)内部控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近年来保险行业呈现膨胀式发展,保险公司规模快速扩增,不可避免的凸显诸多问题,存在于承保、核保、查勘、理赔等多个环节,且目前财务大集中的管理模式被行业普遍采纳,导致内部财务管理及监督制度不完善,如预算管理的流于形式、资本金提取不足、责任准备金提存不实、单证管理存在漏洞等,削弱公司经营者对财务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控能力,助长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保险金融化、集团化作为保险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目前已形成一批保险金融集团(表3)。保险金融化在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切实加剧了保险公司财务的管控难度,综合化经营增加了风险在各集团内部机构中传导的可能性,并体现于财务报表中,造成额外的财务损失,诱发财务风险。

[保险公司\&业务类型\&旗下主要控股或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业务\&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小额消费信贷\&银行业务\&平安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投资业务\&平安资产管理、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期货、平安大华\&中国人保\&保险业务\&人保产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险、中国人保(香港)、中盛国际保险、中人经纪、中元经纪\&投资业务\&人保资产管理、人保投资、人保资本、华闻控股\&中国人寿\&保险业务\&人寿养老保险、人寿财产保险、人寿保险\&银行业务\&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投资业务\&中信证券、中诚信托、人寿资产管理\&中国太保\&保险业务\&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养老保险、太保香港、太平洋安泰\&投资业务\&太平洋资产管理\&]

(四)巨灾风险防范缺失

我国地处全球二大灾害带,受全球地质构造、气候等影响,属于地震、暴雨等巨灾风险多发地带,且人口密集,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损失巨大。然而我国巨灾保险基金制度不完善、再保险市场起步晚且规模小、巨灾风险证券化能力不足,导致保险行业遭遇灾难性事故时力不从心,2008年我国雪灾共造成经济损失约1516亿元,保险公司实际赔付金额为50―60亿元,只有约5%的经济损失获得了保险赔付,而2005年美国因“卡特里娜”飓风致损约1000亿美元,保险公司最终赔付金额占损失金额的30%以上。巨灾风险应对能力确实不仅无法体现保险行业经济补偿及社会管理的职能,更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造成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突发巨灾风险,防范巨灾风险引发财务风险,是我国保险业应着重关注的研究点。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内部各类风险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结构以及顺畅的运行机制,才能构建以财务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一)深化改革经营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取价格战来争夺市场只能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要改变保险公司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控制经营成本,唯有提高风险意识、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整合公司及市场有效资源加以利用,密切关注市场导向,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真正做到产品差异化创新和渠道创新,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保险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同质化严重是其显著特征,要将业绩的增长点及避免财务风险放在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和低成本的营销渠道上,具体表现为产品和营销渠道的创新,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保险和金融服务。深化改革经营体系,转变经营思维,才能在业务领域占领绝对优势的同时具备健康持续发展发展的特质,从而有效规避经营不善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财务内控机制

通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统一财务预算指标计算口径、制定短期、中期及长期财务计划;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动性进行全面跟踪监控,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加强日常财务审核及授权工作,严格通过符合流程的授权书来明确相应事宜的开展与可用资金的额度,明确管理各层级的控制权限,提高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效率;严把单证及原始凭证管理,所有有价单证由总公司统一生产及配置,并采取严密的防伪措施,不定期抽检,定期盘查存货,确保有价单证的各环节数量核对无误,并对人采取内外呼应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措施,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推行财务人员日志管理,系统考核,以期从制度、考核等方面防止各类风险的产生和扩大。从根本上做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面管控。

(三)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伴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险资在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已逐渐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投资主体以及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资金提供者。至2014年年中,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达9.4万亿元,资金投资运用余额为8.6万亿元。长期以来,针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和比例,保监会及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条文(表4)进行不断探索改革,最新颁布的保险“新国十条”专门提出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进一步合理拓宽险资运用领域,提高险资投资收益率,发挥险资的独特优势,为实体经济的蓬勃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表4 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条文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9号\&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79号\&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79号\&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保监发〔2012〕58号\&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2〕59号\&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2〕60号\&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2〕61号\&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保监发〔2012〕9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4〕13号\&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国发〔2014〕29号\&]

一系列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出台,在合理有效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的同时,也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投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考验。保险公司应通过建立健全公司的风险管控体系,做好复合型人才储备工作,充实资本金,全面提升公司自身风险防范、抵御及承受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切实有效降低公司运营财务风险。

(四)增强巨灾风险应对能力

巨灾风险的突发性及损失巨大的特征决定了应对其所引致的财务风险不仅要决策者政策上重视,更要经营者战略上突出。一方面需要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将保费收入按照适当的比例逐年滚存,应对突发巨灾风险,并推进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巨灾债券、期货、期权、互换等方式,力争在资本市场上进行风险的分散;另一方面经一步规范再保险业务,作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良好的制度保证,再保险也对规范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行为、控制内部财务风险有帮助。因此要将再保险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同时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和高校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契合我国保险业走出去的国际化、多元化战略规划,从根本上改善财务风险的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龚宁霞.保险公司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浅谈[J].财会天地,2012

[2]杜应生.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4

[3]余依娜.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4]杨业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隐患及对策探讨[J].管理纵横,2012

[5]朱美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缺陷的治理策略[J].现代商业,2014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10)

关键词:

金融资产分类;公允价值变动;利润;政策建议

一、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章第七条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金融资产的初始四分类直接影响到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成为监管部门、准则制定者和保险企业自身等所关注的焦点。由于保险公司几乎不涉及贷款业务,因此本文讨论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笔者将在分析目前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的基础上,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分类对利润的影响。笔者根据2012-2014年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即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下文分别简称人保、平安、太保和新保)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共11个季度),利用EXCEL作为计算分析工具,得知金融资产状况如下:

第一,持有的金融资产数额方面,人寿、太保、新保、平安四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数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数分别是53.57%、59.72%、55.75%和33.16%,平安保险的金融资产数额所占比重明显小于其他三家公司且波动范围较大,其持有数额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第二,季度数额折线图显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四条折线从上向下依次是平安、人寿、太保、新保,均没有交叉点,并且四公司在2012年第二季度数值均为最低,以后逐季上升;从整体上依次观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折线图发现,每个年度的折线段均类似抛物线,季节性特征尤为明显,平安和人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季度数额折线均高于太保和新保,且前两者折线波动频繁、幅度大,2014年之后平安超过人寿;后两者折线从2014年初开始上升,太保是急剧上升并超过新保、新保则是缓慢上升趋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折线图也是四条折线没有交叉点,从上向下依次是人寿、平安、太保、新保,且人寿的持有数额远远超过其他三家公司,人寿的折线围绕季度均值5014.21亿元上下波动频繁但幅度不大,平安的折线季度均值为2882.33亿元,除了2013年第四季度为最低点2308.06亿元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波动,太保的折线围绕季度均值1551.76亿元上下波动缓慢且幅度不大,新保的折线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平稳小幅上升。

第三,从三类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来看(用AQ1、AQ2、AQ3、AQ4分别表示近三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同期平均比重),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数额均呈现出年度内先小幅度上升而后再大幅度下降、第四季度急剧下降的特征,占金融资产比重都很低,但平安和人寿明显高于太保和新保,平均比重在1.42%-3.8%之间。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除了第三季度数额略有波动外,人寿持有量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太保和新保、平安持有量最低至27%。平安、太保和新保三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数额基本持平且明显高于人寿持有量。经计算得出各公司投资结构,人寿、太保、新保和平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项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49:43,1:36:59,2:37:58,4:28:61。从中发现,人寿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重相当大,尤其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几乎占金融投资的50%;太保和新保的投资结构差别很相似,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均超过58%,其次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占比重在36%以上;平安公司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超过6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较少为28%。

总而言之,除了平安保险以外,其他三家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所占比重都超过了50%;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数额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数额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在四家公司中,人寿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数额远高于其他三家,除了平安公司2013年第四季度的持有量有明显下降外,其他三家公司持有量基本保持稳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都很低,年度内基本上呈现先大幅上升后大幅下降、类似抛物线形状的特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量显著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年度内走势相似、但上升下降的幅度较小;四家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数额都相当大,除人寿外持有量都在56%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大量出售均出现在年末,很可能是管理层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而减持,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二、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财政部2014年3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稿(财会[2014]14号)(本文简称2号准则,下同),从长期股权投资原核算范围中剔除“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22号准则的核算范围,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在实施新规定过程中,随着投资企业所持股份的追加或减持,会计人员必须对涉及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刘国峰、孔盈(2014)的研究发现,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互转过程中性质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股权投资均以视同销售的方式来处理。由此可见,该转换的账务处理势必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对比2014年第二、三季度报告,发现平安和新保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有所减少,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有所增加,很可能是由于受2号准则的影响;太保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量自2013年第一季度以来一直未变,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2014年度在逐渐减少;而人寿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量却有所增加,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2014年度在逐渐增加。2号准则并未明确“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22号准则的核算范围时会计实务界该如何进行转换时的核算,在实务中此类问题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出现同一业务账务处理不同的现象。

不仅如此,从上文得知四家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都很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数额较少但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年度内折线图类似抛物线,增持减持幅度非常大,很可能会使得当前利润随其公允价值变动而大幅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量显著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且变动幅度较小,但两者走势相似,原因在于两者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后续计量且同受证券市场因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表,一定会对当前利润产生影响;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虽然不影响当前利润,但是上市公司可以择机处置,处置时不仅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利润,而且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要转出计入当期利润,因而上市公司是较容易把握当期利润与前期利润的差距达到平滑各期利润之目的。上市公司在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初始分类时,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企业外部人根本无从得知管理层的真实意图,因而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财务目标”的需要把计划短期持有的证券划分为持有意图不明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便储蓄利润伺机释放。

三、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我国保险全行业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2006年由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重新进行分类,并对符合条件的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按照22号准则规定,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的是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一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本文根据我国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在2012-2014年间公布的定期报告,经过指标整合与精确计算,得到四家公司有关项目的季度数据(如图1所示),并就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利润的同向变动。2012年第1季度到2014年第3季度期间,四家保险公司税前利润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如图1所示。从中发现,无论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散点图形和线性趋势线还是税前利润的散点图形和线性趋势线,人寿和新保的运动路径都非常相似,而太保和平安的运动路径也都非常相似。但是这两个指标的数额大小是有明显差异的,新保和太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税前利润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同时资产负债表显示,新保和太保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数额也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可能就是新保和太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税前利润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的原因。另外,图1显示四家公司的税前利润都是随公允价值变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这两个指标的运动路径是一致的,并且呈现年度内年末数值最高、第一或第二季度数值最低;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四家公司期末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额都有所减少,这很可能是管理层通过出售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到年报需要之目的。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率来看,四家公司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总体而言,人寿的该指标比较平稳,太保和平安波动较大,新保波动剧烈,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结合图1可以看出,人寿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数额很少且变动小,税前利润线性趋势上扬、斜率大,因而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率平稳。平安和太保的折现图走势相同,且在2012Q4、2013Q4数值达到年度顶点,这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税前利润的贡献相当大;新保在2013Q3之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税前利润的贡献有正有负、波动剧烈,而公司每年都是盈利的,结合图1可以看出,2012和2013年度税前利润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较大,而2014年度的影响明显下降很多,因为年度内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蓄积利润。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被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却并没有对其持有时限和出售时机进行规范,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和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当期损益,从而会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以平安为例,从图3可以发现,资产减值损失和税前利润的变动趋势一致,年末税前利润上升,同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数下降。尤其是2013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额是两年内最低值,此时的税前利润却是两年内最高值。从资本公积的数额看,2013年末为830.06亿元,比2013年第三季度少20.84亿元。由此可见,平安公司在2013年末有通过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释放利润之嫌。从上文得知,四家保险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远远多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来衡量,11个季度的倍数平均值分别为人寿13.2倍、太保52.5倍、新保21.9倍、平安8.7倍,最高者属太保2013年第二季度为82.7倍,最低者属平安2012年第三季度为4.3倍。如图4所示,以太保和平安为例,2012年第三季度倍数比前一季度的倍数增长了3倍多,税前利润环比指数(当期税前利润/上期税前利润。)与前期相比却下降了近1倍,2013年第三季度倍数82.7与前一季度的倍数63.4相比显著下降,税前利润环比指数与前期相比却上升了1倍多,太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折线起伏波动最大而税前利润环比指数折线却能保持平稳;平安2012年第三季度以后两条折线总体上波动不算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稳步小幅上升、而税前利润环比指数几乎是围绕均值1.1倍上下波动且均为正数,说明其税前利润每年都在上升,上升幅度有增有减。太保利润上升的稳定性很有可能是因为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的大波动平滑了其利润。

四、政策建议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篇(11)

紧接着1月22日,保监会公告,对《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修改征求意见。原管理办法于2011年10月19日公布实施,只允许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明确规定“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不得募集次级债”。而此次修改为:“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募集次级债适用本办法”,即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今后将可以募集次级债。

新规提升险企融资能力

在保监会2011年公布次级债管理办法时,在关于是否允许保险集团发行次级债的问题上就有争议。保监会当时不允许保险集团发行次级债,主要目的是希望募集次级债的资金能够切实充实到集团下属的子公司里。中银国际认为,在保监会公布的保险集团偿付能力计算方法中,明确指出,集团账目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保险集团对附属公司的投资)必须作为“内部重复计算的资本”,在计算集团偿付能力时予以扣除。因此从这个角度看,2011年的管理办法中关于不允许保险集团发行次级债的规定,是不必要的。

兴业证券认为,旧规对保险公司融资能力的限制太大,自2011年以来股票市场连续两年的持续低迷致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面临威胁,各家保险机构发行次级债融资以补充附属资本,由于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额度不能超过保险公司上年末净资产的50%,因此部分保险公司如平安寿险次级债规模已经接近上限。由于保险集团的净资产要高于旗下子公司,如果保险集团可以募集次级债,保险集团募集的次级债可用于补充旗下产寿险公司的附属资本,则可大幅提高保险公司的融资额度。

2012年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审批通过规模为731亿元,较2011年次级债获批发行规模增长26.6%。2012年的次级债融资潮中,发行主体主要是上市险企,非上市险企极少出现。新规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招商证券认为,目前上市保险公司基本上对资本金的需求压力较小,次级债规模降至50%红线的新华保险又难收益于此,新规利好于平安、太保等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兴业证券还提出,目前征求意见稿中未明确保险集团与旗下子公司累计发行次级债的融资额度的具体规定,即到底是集团与旗下子公司各自发行次级债累计额度不能超过其各自上年末净资产的50%,还是集团与旗下子公司发行次级债的总额累计不能超过该集团上年末净资产的50%,还没有明确说明,“但我们认为前者对保险公司的偿债能力构成较大风险,后者的概率更大”。

2012年保费收入增长8%

近日,保监会了2012年保险行业的经营数据。

2012年,保险市场全年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保费收入5331亿元,同比增长15.4%;寿险业务呈现回升态势,保费收入8908亿元,同比增长2.4%;健康险保费收入862.8亿元,同比增长24.7%;人身意外险保费收入386.2亿元,同比增长15.6%。保险公司总资产7.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