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矿山企业信息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6 17:25:30

矿山企业信息化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1)

一、矿山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矿上企业管理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煤矿的开采,采矿的设备、机械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所包含的管理任务繁杂多样,包含了极为庞大的信息量,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管理任务和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仅依靠人力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完成企业管理工作任务,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工作完成都相对比较粗糙,隐含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1]。

而如果通过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矿山企业的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在高效的完成企业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大幅度缩减企业的管理成本,还能够大幅度提升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矿上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对信息化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更好的推动矿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限制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

限制矿上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跟不上矿山企业的发展需求,无法对矿山企业形成有效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时间尚短,外加上企业对于实现信息化管理发展也不够重视,所以,在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严重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和其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软件设计水平较低,形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比较单调,具有比较严重的局限性,这一点,从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出来,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本满足不了矿山企业管理的需要,无法对矿上企业庞大的管理任务进行有效管理;除此之外,系统运行缺乏灵活性,无法全面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达不到理想的设计效果,无法对企业管理任务进行自动和智能处理,也是影响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其二,我国缺少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无法保证对一些比较繁杂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的,比如,信息量大、管理任务多的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很难开发出来。

三、加快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速度的有效对策

(一)为系统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矿山企业进行管理,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还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全方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发展。所以,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即使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前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矿山企业也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以保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顺利构建,尽早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二)重视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矿山企业应用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引起足够重视,并根据矿山企业自身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信息化改革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的现状[2]。比如,由于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难度比较大,所以矿山企业应该加大系统构建资金的投入,同时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管理、煤矿勘探和开采管理、采矿机械和人工管理、煤矿处理和运输管理以及销售管理的信息化,全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另外,应用软件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对于企业管理项目的相关业务没有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软件而只有良好的硬件配置,很难达到信息化建改革预期目的,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硬件资源的优势。因此,为了切实推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矿山企业应该对应用软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保证管理系统的先进性。

(三)培养专业人才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2)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之路,是使煤矿企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它反映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规律。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全符合塔山煤矿的创新品牌、塑造典范的发展目标,也符合集团公司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要求。

一、塔山煤矿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的手段,是现代化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就是运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改造和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过程。加快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塔山煤矿公司自建矿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以科技带动生产,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努力推进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目前,企业拥有MIS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网站、邮箱系统、FTP服务、井上下工业电视系统、井下人员区域定位系统、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综合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等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信息化系统。

1、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FTE):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部分,以太网担负着整个矿井的数据传输任务。FTE极大地减少了我们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为提高系统的使用率和可靠性提供了理想的效果。它不仅提供容错能力,还提供了工业控制应用所需的快速响应、决策和安全性。

下图为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一)

2、企业信息门户:面向互联网的新闻、信息网站,是企业展现宣传的窗口。主页上新闻、专题、栏目可以定制,所有的内容都通过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通过IP绑定和HTTP BASIC认证机制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通讯。

网站中包含有企业内部邮箱用于传递各种文档;FTP服务器中存储了各种办公、杀毒等应用软件;内嵌一个产量窗口,用于矿井日产、月产情况。

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11个对口业务子系统、1个协同办公子系统(OA)并集成了地测、井下环境监控、设备监控、视频监控4个子系统。

各对口的业务子系统均具有独立的录入、输出(打印、导出excle表格)、查询报表功能;各子系统除具有报表类功能外,还具有上传、下载各类文件的功能。

各子系统主要包括:

1. 生产子系统。

2.调度子系统。

3.选煤子系统。

4.运销子系统。

5.财务子系统。

6.机电(设备和配件)子系统。

7.人力资源子系统。

8.材料子系统。

9.考核子系统。

10.统计子系统。

11.协同办公(OA) 子系统。

12.考试子系统

13.地测系统、工业监控系统等的数据集成。

管理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固有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信息系统及时提供的信息内容,对管理工作的及时性、高效性、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对提高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使企业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和应用,无论从软、硬件环境,均为塔山煤矿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数据信息量的不断丰富,员工工作方式的逐步改变,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提高,将为今后扩展开发、应用高层次的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工业电视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充分利用光纤通讯技术,将井下各运输皮带、洗煤厂及地面的画面清晰的传输至调度指挥中心视频服务器,实现煤矿生产调度指挥的可视化。另外,所有画面还将通过视频分配器传输至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上,使公司各级领导及生产安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井上下的视频监视。

5、综合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以前,公司内各套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兼容,在井上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煤矿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和决策。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集成包含综采采煤机组、泵站等监测;井下电力监测;顺槽及主井皮带CST、贝克皮带保护监测;主扇风机监测;排瓦斯泵站监测;制氮机监测;水泵房监测;束管防火监测;人员定位监测;洗煤厂监测;皮带电子秤监测;矿压监测等十二个子系统,涵盖与矿井生产及安全相关的所有系统,将这些系统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上,在调度指挥中心或者局域网所覆盖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实时了解各套系统的运行状况。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依据“以信息化带动自动化、自动化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原则,通过搭建综合自动化监控网络平台、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为数据传输、信息共享提供可靠的物理通道;通过建设管控一体化平台,将底层自动化子系统相关安全、生产实时数据与管理信息有机结合。科技论文,创新发展。在实现所有子系统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的集中监测与控制的同时实现塔山煤矿生产自动化、生产管理自动化与管理决策自动化的无缝融合。

6、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生产调度,效率为本;

实施救援, 快捷为本;实时监控,通讯为本;

由此可见,现代通讯技术已经成为矿井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论文,创新发展。科技论文,创新发展。基于Wifi技术的MDS信息通讯系统已经通过公司有关部门的方案审核,并将在下半年进行安装,系统设计覆盖井下所有区域及部分地面办公区域。科技论文,创新发展。

与国内传统的矿井无线小灵通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所有线路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科技论文,创新发展。

2、采用802.11b/g网络传输标准,增加了信息通讯物理带宽,使数字、视频等信息的传输成为可能。

3、Wifi手机的无线通信质量非常好,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下,也有很好的过滤功能。

4、增加了网络摄像头、防爆摄像机、移动基站、防爆PDA、智能车辆监测等辅助设备,充分利用通信带宽满足不同的数字业务需求。

作为未来替代矿井有线电话的通讯技术,Wifi无线通讯系统不但实现了井上下实时的语音调度指挥和信息反馈,也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救援、安全监控等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矿井信息化发展思路

针对目前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

1)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流程犹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程就是要保证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畅通无阻。建立一套规范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共享、传递和报送等管理流程,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完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公司信息化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营造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3)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使得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同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依托,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煤矿安全高效高产的发展方向。以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科学发展为目标,把创新理论应用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当中,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升华,使实践得到理论的支撑和指引,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1)一方面我们要加大革新力度,改造现有设备使其满足现代煤矿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努力使我们的硬件设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重视培养和引进符合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设,人是根本。企业必须从长远出发,制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一方面为院校提供实践基地合作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利用院校优秀师资力量为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互利双赢。

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部门来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项目建议;要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并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此外,还要监督、评估和管理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总结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努力发展煤炭工业信息化。科技论文,创新发展。煤炭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分阶段实施,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管理是长期的、艰巨的、规范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才能为企业降本提效、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安全高效矿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延文.兖州煤业信息化管理实证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0(1):84-85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3)

(1)养老保险

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管理包含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与支付、职工达到法定退休条件后退休手续的办理与养老金待遇的计发,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管理,职工死亡遗属待遇的管理等。

(2)失业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暂时失去工作机会时,由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向其提供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并通过专业训练、生产自救和职业介绍等工作,促使其重新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企业失业保险的管理主要包括失业人员的备案管理、失业待遇的管理等。

(3)工伤保险

作为国家立法,用于保障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及因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使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对工伤保险的管理,除《社会保险法》以外,国家还专门颁布有《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管理主要涉及工伤认定、工伤治疗与康复管理、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管理、工亡供养亲属管理等。

(4)医疗保险

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因疾病、受伤、残废等原因需要进行医治时所必需的医疗费用和生活待遇而设立的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缴费管理、医保个人账户(医保卡)划拨与管理;医疗待遇申报与结算;大病医疗救助、离休人员医疗费管理、门诊及慢性病医疗费用管理等。

(5)生育保险

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在职业妇女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产假(有薪假期)、生育津贴和计划生育手术待遇管理等内容。社会保险业务范围涵盖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到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保障职工生活的一张“安全网”,基于此原因,社会保险的信息化从国家顶层管理设计就有高度信息化要求,从2004年起国家就启动了“金保”信息工程,它是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国家“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被列为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经过几年的建设,全系统信息化已基本成型,目前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办理等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2信息化管理是提升矿山企业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已经成为提升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

(1)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漏洞

做好矿山企业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企业社会保险业务质量,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企业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建立系统、有效的企业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做好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金保信息平台的同步信息对接,可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从缴费到待遇领取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企业社会保险经办效率。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和职工待遇的申报都可以通过网上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操作,待遇的核定与发放也通过信息系统完成,可降低业务操作失误风险,减少业务管理漏洞。

(2)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管理模式的再创新

通过社会保险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充分实现各类信息的融合与共享,打破管理壁垒,从员工入职、合同管理、薪酬福利、到社会保险,使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构建一个更为高效、和谐的运行系统,从而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最全面与准确的信息保障。同时基于信息化管理要求,自然而然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流程的再造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3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化需求分析不全面

信息化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性的战略工程,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项目。由于受管理体制以及传统的岗位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中存在着诸多的“管理孤岛”,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之间相互隔绝、信息不畅,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管理孤岛”很容易造成“需求孤岛”,进而就演变成为最后的“信息孤岛”,也导致了经常在同一项业务数据统计中,出现多种结论和版本,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在全局高度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手工+电脑”式的业务工作计算机化,而是对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系统的一次变革,是管理模式的一次革新。如果对此没有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很容易导致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不配套,从而使信息化建设走向高投入底效益的结局。

(2)资源数据库信息质量存在缺陷

是社会保障业务信息一体化建设与应用的最大障碍。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信息一体化管理后,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数据由分散实现了大集中,使得整个信息化管理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由于建立数据库时原始数据提供不准确或者没有做好对信息数据库的定期更新维护,会导致信息数据质量下降甚至失效,严重影响信息化管理水平。

(3)业务流程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近几年企业普遍改革力度较大,机构重组现象比较多,造成业务分工也随之变化,并引发工作重心的转移,使业务流程缺乏稳定性。造成职工无法及时掌握整个业务流程的规定,对信息流程的不明确,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4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改进措施

(1)做好需求分析,规范业务流程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因此必须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信息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要站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高度再造业务流程,同时对流程的设定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建设高质量的资源信息库

首先,对信息系统初始数据库信息要“严把质量关”,充分组织动员职工及单位,对业务库信息进行彻底清理摸底,校正错乱信息、补充欠缺项目;其次,加强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数据标准的统一是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前提,只有基础数据和交换数据统一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来,才能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跨地区的信息交换,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升级联网;再次,充分重视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工作,建立高质量的数据接口,保证好“上对”主管部门社会保障信息平台、“下对”企业基层管理部门的信息同步更新能力,建立严格高效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管理的规范有序。

(3)最大程度使信息网络化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趋势,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利用企业的局域网,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在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社保信息网站,合理设置业务版块,将日常业务办理集成至网站,使业务办理和数据维护同步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网站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直接面向员工群体,既可以做好对各项社会保障信息的宣传工作,同时可以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将极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服务水平。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4)

一、矿山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矿业是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的源头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开发,减少浪费,在当今社会成为一大课题。矿山企业在如何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改变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竞争等方面,愈来愈显得迫切。国外和国内许多矿山企业已实现了根本性的技术革命和信息化革命,有的矿山在设计、生产、管理、销售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优化控制,使矿产资源开采更加合理,生产管理更加高效,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甚至实现了无人开采的智能化矿山,这不仅是技术革命的成果,更是信息化带来的“奇迹”。我国是矿业大国,在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我国矿业在设计、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其它行业一样,矿山企业正处在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信息化建设在矿山企业的管理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矿山企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为我国矿山面临的主要难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矿山管理的信息化将进一步推动矿山企业的发展,矿石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的发展,矿山对信息的需求是大量的多方面的。这也正是对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牵动力。

(2)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也迫切要求管理信息化发展,在运作方式与工作效率上参与国际协作与竞争。

(3)管理信息化对促进矿山企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转变上,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4)管理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矿山目前面临的许多困难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帮助。如经济效益、教育水平、科学普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等,信息化将提供有利条件和手段。

二、信息化在矿山管理中的应用

矿山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每一个矿山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的矿山在采矿手段以及生产的设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加上矿山收地理位置、矿床形态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给矿山开采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信息化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一个基于探矿工程信息的勘查评价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①探矿工程测量、地质编录与化验结果数据库;②矿床地质平面图、剖面图、断面图、投影图的编绘,矿体单工程圈定,矿体连接,各种方法查明的资源量计算,相关报表输出;③建立矿体三维模型。

(2)信息化在矿山开发与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矿山开发与生产信息化是整个矿业信息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8000余座大中型矿山,实现矿山生产管理信息化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矿山管理水平,优化矿山开发与生产过程,发展矿山企业的生产力。矿山开发与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计算机辅助矿山设计(露开采矿设计、地下巷道设计、运输系统设计、尾矿场设计)、矿山生产储量计算、矿石品位控制、贫化损失计算、矿山生产计划安排、材料消耗计算等。特别是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矿石储量和品位精确估算,是矿山生产计划安排的基础。

(3)信息化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非煤矿山伤亡事故频发,给人们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了矿山管理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建立了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存储与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相关的信息,内容涵盖矿地质情况、自然环境和矿山生产的基本情况等各方面。要促进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首先,要构建和完善矿山企业数据仓库。矿山安全数据仓库的构建应从安全组织管理、行为控制、场地与设施管理和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人财物等特征的数据库、建立气候环境数据库和设备状况信息库等相关数据库。②建立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及调整系统。安全隐患不能处理的,应对生产系统进行合理调整,然后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

(4)信息化在矿业投资管理中的应用。矿业的市场信息,如产品、产量、价格、成本、企业业绩、新项目动态及独立的矿业分析、矿业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等,对银行、股市、企业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建立矿业市场信息系统,将为矿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方便。矿业权和矿业资本是投资活动的两极。矿业权和矿业资本的结合,意味着投资活动的成功。要加大两者碰撞的机会,关键在于建立透明、公开的矿业权和矿业资本的信息交流。矿业权人的矿业资产(包括矿业权,或称矿产资源资产)、找矿发现、技术创新、经营业绩等信息,应通过一定渠道进入市场。矿业投资者及投资中介也应将其投资领域、实力、业绩、当前意向等信息让市场了解。为了推进改革矿业权人同投资者的结合,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特别是现代网络系统是必要的。

(5)信息化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也必需实现信息化。为了进一步推动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必须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增加矿业权信息的透明度,推动矿业权的转移。建立矿业权审批程序办公系统,是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审批的透明度。

矿山管理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面上加以统筹研究。但其中包含了许多线,还要具体分析研究,加以改造重组,而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也要具体加以考虑。这样就可以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不能单纯由信息专业人员组成,必须有各个业务领域的专业人员参加,相互配合。不但有专业人员参加,还要有领导人员参加,特别是矿山高层主管人员必须亲自参加领导,明确目标与方向,全面筹划、组织实施并协调内外各方面的关系。

参考文献: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5)

我国对数字矿山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科研资助机构和相关行业相继立项支持了一批数字矿山课题。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相继设立了与数字矿山有关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泰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翟镇煤矿是我国第一座数字矿山,在国内开了数字化矿井技术应用先河。翟镇煤矿数字技术的成功研制,为我国矿山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数字矿山建设中,广泛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从规模、内容、作用、地位来看,我国冶金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这个深化阶段的特征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提升冶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冶金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通过冶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促进冶金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很多,信息化是创新提升的基础性、长效性方法。在矿山领域,随着数字矿山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矿山行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将会变得越来越“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将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

在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冶金企业的领导慢慢意识到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一些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冶金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并以企业信息化为契机大力改革企业机制,为信息化铺平道路。

目前对于信息化基础比较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向企业间协同的方向发展。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强调相互之间的协同,因此,企业越来越强调信息系统与价值链和企业内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力。

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的冶金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朝一个新的高度迈进。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冶金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明显感觉到信息资源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通过运用各种感知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实时地感知人、物和环境的信息。例如,在数据采集方面,将会从手工录入项自动采集,并且实现一次录入,全员共享方向发展;在装备方面,将会更加可靠、更加智能,故障修复将会从人工经验诊断、人工修复向自我诊断、系统自愈方向发展。

运用网络、通信、交互、集成等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信息交互,以及系统间的横向集成和纵向互通。例如,在通信与网络技术方面,将会从有限的互联网互通向泛在的互联互通方向发展,带宽将会越来越宽,网络将会越来越稳定、可靠;在系统人机界面方面,将会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方向转变,并且支持多种终端界面,例如,PDA、iPad、手机等;在信息系统方面,将会从烟囱式、孤岛式信息系统向集成统一平台方向发展,支持开发的协议,支持SOA架构。

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调度指挥、资源预测、安全警示、突发事件处理等决策支持功能,实现矿山的智能化。例如,在控制技术方面,将会从手动干预、有人值守向自动控制、无人值守方向发展,从局部的、有限的控制向全局的、泛在的控制方向发展;在安全管理方面,将会由被动的、事后响应式管理向主动的、事先预警、预控方向发展;在决策支持方面,将会从经验决策向智能化决策方向发展。

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构架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冶金矿山信息化总体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网络层主要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应用层主要是涵盖冶金矿山行业勘探、开采、冶炼、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信息系统应用。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架构中应用层是涵盖勘探、采选、冶炼、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信息系统,主要用来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控,这些系统包括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生产执行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的内容包括剥离、采装、运输、生产等主要生产流程,也包括供电、供水、排水等辅助生产流程,还包括其他的安全保障系统。

生产执行系统包括从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执行到生产计划执行跟踪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包含了三维展示、生产管理、生产智能调度管理、生产辅助设计、机电管理、安全管理、煤质管理、节能环保管理及综合分析管理。

经营管理系统建设户主要包括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制度管理系统、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科技管理系统、节能减排管理系统、综合统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行政后勤管理系统、党群管理系统、煤炭安全管理系统等。

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数据仓库/商业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展现,为高层及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分析报表和数据,以提升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决策水平,借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架构中,网络层起到传输、存储和计算的作用。网络层主要包括接入网关、互联网、通信网络、云计算、存储服务、数据仓库等。

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冶金矿山行业信息化架构中,感知层起到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的作用。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控制器、读卡器等设备以及M2M网关、M2M模块等信息处理系统组成,如Sensor、摄像头、读卡器、路由节点和Sink节点等。

信息标准体系大的建设是信息系统开发成功和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在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关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采集和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矿山冶金行业的应用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才能使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信息交互,实现本质意义上的信息统一;才能有效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和使用。

信息安全体系由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构成。信息安全组织体系明确信息安全领导、信息安全监管和信息安全执行的岗位和职责,确保公司的信息安全工作能够有效运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流程和制度上来细化和固化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冶金企业和矿山企业需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企业在运行和在建的体统进行评级,并根据不同等级设置保护策略。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是针对信息安全不同层面的防护需求设置多维的技术防御手段,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方面。

运维管理体系是以ITIL运维架构为知道,以保障和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以提升用户服务质量为根本,以建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为核心。实现IT运维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规范化、高效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冶金矿山行业的信息化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推进了冶金企业的研发和设计协同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了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网络化制造等技术的应用,强化了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控制,实现了冶金企业的节能环保、精确管理、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

其中首钢矿业就是很好的行业应用典范。首钢矿业公司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中心,以网络通信为手段,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形成了基础装备数字化、 生产过程数字化、 生产执行数字化、企业资源计划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的数字化矿山,在我国冶金矿山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同时,首钢矿业公司注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矿山数字化提供硬件平台。广泛采用数字化计量设备和智能化仪器仪表,采、选、球、烧四大主流程和物料运输系统检测、计量数字化仪表达到14800块,为从数据源头自动采集数据,实现各层面系统的数据接口创造了条件。分期搭建网络和硬件平台,共敷设光纤150多公里,形成一个主干带宽1000M、桌面100M的高速企业网,覆盖公司各个单位。建成厂矿级网站45个,车间级网站73个,覆盖300多个班组,联网计算机达到2600多台。

实施矿山生产流程管控数字化,提高自动化水平。建立了覆盖采矿、选矿、烧结、球团、运输等工序的计量检测、设备驱动和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矿应用Surpac矿山工程软件,进行资源评估、矿山规划、开拓设计、决策管理等模拟、仿真和过程分析。自主开发应用矿车自动调度系统,自动进行车流规划、优化派车,合理分配车流。选矿应用球磨自控系统,对球磨机工艺流程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和监控。自主开发球团流程监控系统实现配料、造球、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和喷煤等五大区域实现集中监控和预警管理。自主开发烧结流程监控系统。通过对现场工控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再加工,实现信息、数据不落地和闭环管理,形成全流程800多个点位数据集中监控,为生产决策及操作提供了实时支持。自主开发烧结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烧结矿自动配料、混合料自动加水、烧结机点火自动调节、烧结终点自动控制、烧结矿强度与能耗自动控制、烧结异常数据调整六大功能。

首钢矿业公司积极变革矿山管理模式和手段,推进管理信息化。在创建数字化冶金矿山的实践活动中,搭建了纵向四级、横向四块的数字化矿山整体框架。形成以GIS地理信息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OA信息系统四块为重点,现场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执行数字化、企业资源计划数字化四级为基础的数字化矿山框架。促进了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了生产经营的高效化,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智慧矿山建设现状和任务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智慧矿山”是通过各种感知、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实现对真实矿山整体及相关现象的可视化、数字化及智慧化。其总体目标是:将矿山地理、地质、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与运销、矿山生态等综合信息全面数字化,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智能计算、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信息管理等与现代采矿及矿物加工技术紧密结合,构成矿山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网络,动态、详尽地描述并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以高效、安全、绿色开采为目标,保证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证矿山自然环境的生态稳定。

智慧矿山大体上经历了初级阶段、衍生阶段和智能遥控阶段。

初级阶段主要是构建基础设施和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矿山生产、运营等数据的共享和深度应用。衍生阶段主要是虚拟矿山,是通过虚拟空间技术和井下大量传感监控设备,将真实矿山的整体以及和它相关的现象整合起来,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了解整个矿山动态的运作和发展情况。智能遥控阶段,就是矿山地面和井下的、人类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各种动态、静态的信息都能够数字化,而且用计算机网络来管理,同时利用空间技术、自动定位和导航技术实现远程遥控和自动化采矿。

目前我国智慧矿山的建设还处于智慧化阶段的初级阶段。智慧矿山的建设还处在矿山勘察、规划设计、生产监控调度、安全生产检测以及矿山综合管理等各个系统的建设阶段,还不能完全实现各种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深度应用。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6)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121-02

一、引言

由于我国工业在当前这一时期的蓬勃发展,群众对生产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且非常广泛,因此,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矿物质存储环境和条件。由于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矿山企业的全套采矿技术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得到加快发展,这就必然有助于矿山企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在矿物开采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步伐。然而,往往在实际实施进程中,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点点愚见。

二、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技术三个方面的功能,通过剖析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地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其作用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开发建设出一套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出来。

1.经营管理功能模块

在我国的矿山企业中,生产技术系统是经营管理系统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运转。在这一套完整的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强力促使矿山企业的资金流进行合理流动,充分应用和大力开发信息资源,这些都是经营管理系统所能起到良好作用地具体体现形式。几乎所有的矿山企业都能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并且与自身企业特点相结合的软件,这样就可以更方便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从而有序地促进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其物资供应、人力控制、经营计划以及产品销售等功能得到实现,使企业地经济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

2.生产技术功能部分

生产技术水平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技术水平是否先进高超直接决定着矿山开采的安全性的高低,因此这两个的关系密不可分。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就是生产技术方面,这也是我国所有矿山企业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部分。此部门的主要技术很多,比如可以使用开采设计技术、地测信息处理技术、采掘计划优化技术以及生产调度管理等来实现和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功能。优良先进的开采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极具竞争力,是矿山企业扩大市场,实现企业生产力飞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在矿山开采时,电动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力元件之一,而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产生冒烟、漏电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及时做好矿山开采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这也是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一个具体表现,虽然技术水平不高,但作用非常重要。

3.自动办公功能模块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普及,计算机技术更是深入到众多行业,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作用也是特别重要,因此自动办公应当得到普及和推广实现,因此,矿山企业非常有必要建设功能完善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而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办公功能通常是使用虚拟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移动化办公、协同化办公等方式实现的。因为在这个功能部分中,能很好地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加快了企业日常办公通讯数据地传输和处理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使企业能在只有极少人力的环境下也能高效地办公。如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在自动化办公这方面做得就很不错,建立起了矿山工程设计电脑化、财务管理电算化、人力资源管理电脑化的功能模块。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软件比较少

由于我国大部分矿山企业的作业环境几乎全部是深埋在地下,因此,必然导致矿山企业信息科学化的程度比较低,尤其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这就使得加工处理地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大大的增加。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专家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已经在专业软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成果。如在开采境界优化研究和矿床模型研究等这两个方面收获挺大、效果明显。但是国外的商业性专业软件能很好地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如对开采设计、矿床模型以及计划优化等。我国针对矿山企业采矿方面的专业软件进行研究并且有成果,但目前还无法与国外专业软件技术相提并论,差距很大。因此,我国目前大部分矿山企业仍然借助计算机这一工具来开展地质测量、计划编制与开采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无法形成可靠且较强地系统性。

2.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存在缺陷

因为企业内部有许多部门,而每个部门以及部门之间对应用功能需求差异大、种类多。因此,开发者无法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就难免在开发时,很难兼顾到各方面的标准和需求。如果软件在较少的功能开发时,矿山企业的用户对软件开发的监督和软件的测试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就难以保证管理信息系统地质量。所以,首先就是要克服以往软件应用和开发中存在的的缺陷,然后建立平台中立、标准性好、信息更新简便、开发和使用简单、用户操作界面友好地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建议

1.合理确立信息化的需求

首先,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因为信息化可行性和需求分析是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可行性分析主要指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信息化建设定位需求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缺陷等几个方面。对于需求分析应当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做或者由企业内部成立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做,经过对市场的仔细调查,然后综合分析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需求信息,最后确定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从而选择专业恰当的软件工具。其次,在明确信息化需求后,企业应充分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可从经济、技术、管理基础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着手。最后就是分析总结,对于能立即实施的项目,要马上执行,而对不因各种原因不能立即实施或者说要延期实施的项目,必须说明不具备立即实施的原因或者说影响立即实施的所有因素,以供矿山企业日后解决。

2.深入市场调查

矿山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一般有几种选择方式,如自主开发、购买成品或者委托开发等方式。由于购买成品软件的费用相比其他方式较低廉,因此是大部分矿山企业的首要选择。但由于这些产品在价格、性能以及适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具体选择供应商的产品时要重点进行市场调查。一是了解供应商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如应用客户群、知名度、售后服务水平等。二是了解调查该产品的适应性、性价比以及可拓展性。如充分了解软件的功能大小与项目投资是否匹配,是否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该款软件产品的功能是否与矿山企业的特殊需求相吻合,因为这些商品化的成品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而针对性较小,不是产品的功能多就越好。最后就是该款软件产品需具有良好地可拓展性。随着未来企业业务的拓展和生产经营的发展,信息化也需具有多样化地需求。所以,在选购软件产品时还应考虑到未来企业业务的变化和发展,提前做好一些必需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3.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

制定出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和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首先,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跟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依据,把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作为基础,周密考虑企业的信息架构、业务架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应用架构、信息组织架构以及信息安全架构等内容,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本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统筹兼顾综合对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架构做出科学地规划。当前,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处于简单信息管理和一般事务处理的阶段,还有无法共享资源、无法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因此,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矿山企业迫切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符合实际的规划。总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有必要且十分重要,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措施。如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在1985年经改扩建后,形成了两片一线的生产格局。由于生产场地相隔较远,管理难度大,因此公司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让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电脑都能连在局域网上,这就使各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系沟通、信息共享、上情下达、指令畅通等方面得到极大的增强。这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继而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五、结束语

当前,矿山企业在进行资源开采时,其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和保障。但是开采矿山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针对矿山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非常有必要,刻不容缓,这对提高开采矿山的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有深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关键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安排、科学的决策,切实有效地促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该系统成为矿山企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丛树文.电动机的选择与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电子商务,2013(11):221-221.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7)

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正式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从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这四个方面指明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路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时代,单位要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必然要打造利器,这个“器”就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1]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在我国多个行业领域的管理会计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效,邯邢矿业通过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了适合矿山企业的SAP-ERP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投入使用,已在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对矿山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展开较为深入地分析,具体如下: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及信息化发展对矿山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会计信息数据作为企业管理的资源,加大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应用力度,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加工、应用及传输等处理操作,以此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2]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里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将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传输等信息技术嵌入,而是必须要在以往会计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在财务相关管理方面体现出其应用价值。总而言之,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要将会计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这也是信息化的今天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新要求。

(二)信息化发展对于矿山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

现如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衡量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矿山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需求,积极推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以会计信息化作为构建基础,并逐步扩展到矿山企业的各项业务之中。例如,邯邢矿业采用SAP-ERP系统,就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它是通过系统对财务、物资、销售、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固定资产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送,拉近了矿山企业不同部门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共享,并通过共享信息实时严格财务管理与监控,大幅带动了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效。

二、影响矿山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乏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文化

矿山企业的管理会计不仅仅是以往单纯的会计行为,还是一种企业的管理行为,更是对矿山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的考验。因此,矿山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加大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但现阶段很多矿山企业仍然缺少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甚至因为惯性,仍然以以往的会计工作模式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价值观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缩减企业成本等是管理会计追逐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促进矿山企业管理会计的良性发展,应对目前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的形势。

(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限制管理会计应用

市场经济环境下,矿山企业也必须懂得自我经营与管理,会计与财务方面的管理是保证矿山企业具有充足资金的重要环节,由此也可看出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多矿山企业在管理会计应用这一方面还显得不够完善,不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料。深究其因,这和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管理会计工作必须由会计人员进行操作,所以说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矿山企业会计人员在个人职业素质上不甚理想,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专业教育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且还没有完全转变传统会计工作观念。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目前很多矿山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对于决策信息提供这一环节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具有重要管理决策作用的信息更是缺乏足够考虑,这样必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管理决策,这也就失去了管理会计的意义。利用科学信息技术,虽然能提高应用效果,但如果技术流于形式化,不能充分将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那么其真正效果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8)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需要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理念作为商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现有的矿山生产经营理念与管理制度已经不能为矿山作业提供具体而准确的数据信息,所以当下矿山的发展需要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整合及革新,以此才能够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预期的经济利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信息化建设,同时这也要求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数字矿山

数字化矿山可以理解为是由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以及智能集成化等模块构建而成的,由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管理制度的整体化科学系统。这一系统建立之初是以矿山系统实际情况为模型,参考其地理坐标特征,加以矿山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相关理论作为构建基础,同时将网络技术与高新矿山观测二者作为主要的技术基础,将信息数据中不同空间层次的各种模型集成之后通过模拟仿真以及多媒体手段进行多维叙述,将多元数据、多种信息以高分辨率模式进行结合,用以形成具有空间、数字、智能以及网络特征的应用科学技术系统。由于系统中包含力学模型、物质模型、信息模型等多元化特征,所以数字矿山呈现出的是信息化的虚拟矿山模式,将矿山的构建和研究用数字和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体现出矿山地下作业过程中工程活动的整体信息与数据,这一过程完全由计算机网络化进行管理与操控。

2.数字矿山建设现状

纵观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2.1机电一体化信息交流应用普遍

当下,我国矿山机电一体化已经实现信息交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得到普遍的应用,尤其是牵引电车以及直流矿井提升机这两种设备,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撑下已然成为我国矿山市场的主力产品。

2.2生产监测系统得到推广

矿山的利益与产出紧紧相连,而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已经制造并生产出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针对隐患与事故进行监测与预判,这一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

2.3信息系统由单项转变成集成

在《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调查报告》数据中显示出我国真正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矿山企业基本为零,在高投入的前提下竟然几乎不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这是阻碍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重投入、轻管理的的方式并不适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重硬件、轻软件的投入形式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矿山信息化建设,当下矿山企业自身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当下矿山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骨干人员,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偏低。

(2)目前矿山企业信息化发展步调不同意,单项投入或发展的情况居多,并没有实现全面化信息技术管理,缺乏集成建设与发展理念,致使各个企业之间发展距离不断加大。

(3)“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制约着矿山行业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实现。

(4)专业软件的开发并不能与矿山集成系统需求相匹配,同时软件开发力量非常薄弱,并不能有效满足矿山的技术需求。

从以上内容来看,我国现有的矿山软件技术支持供求情况已经不平衡,所以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并将从单项系统转变为集成系统。

3.矿山信息化发展对策

3.1自动化采矿易于建立在自然崩落法采矿基础上

通过对智利的特尼恩特铜矿、澳大利亚诺斯帕克斯矿第二中段、南非的帕拉保拉矿等矿山的调查发现,采用自然崩落法采矿方式的矿山比较适用于建设与开发自动化采矿技术,结合国际矿业的开发与发展情况来看,这种自然崩落法采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工程生产成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以及特大型矿山的采矿作业由露天改为地下作业,这是自然崩落法为硬岩矿山带来的采矿便利。

3.2复杂的采矿方法要选用合适的应用系统

山德维克公司新推出的Auto Mine-Lite系统,这一技术适合应用在小区域的远程遥控自动化采矿方式中,例如,分段空场法、分段崩落法以及充填法等。Auto Mine-Lite系统装置可以安装在移动作业车中,矿山采矿区需要以封闭的形式存在,车辆开到指定位置之后可以接通系统通信信号,接通之后就可以对现场进行工程遥控。

3.3引进国际先进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国外信息化矿山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已经长达二十年,这种远程遥控与自动化采矿技术对于我国的矿山企业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所以,在能够协商引进国外先进与技术的基础上,国内科研人员可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创新,这是科研过程中最有效的捷径,同时要注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塑造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支撑才是实现技术革新的重要手段。

3.4着重建设与发展前期示范采区

远程遥控与自动化采矿体系的建设初期资金投入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从建立示范采区开始宣传“不要尽管眼前利益,着重长远服务发展”理念,示范采区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矿山能够长期发展的重点技术支持之一,矿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我国社会的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国采矿办公室化的基础步骤,是实现企业领导发展现代化企业的捷径之一,所以示范采区的建设势在必行,这是未来开展信息化矿山系统奠定的基石。

4.结论

社会科学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数字矿山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将经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我国先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采矿办公室化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点,这对于矿业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技术发展与革新的重要手段,实现数字化矿山管理不可缺少人才,高效率的采矿工程以及绿色的采矿环境无一不需要科学研究人员来实现,矿山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也要依靠人才与技术的力量来实现。

【参考文献】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9)

0 引言

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数字地球:21世纪如何认识我们的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数字化地球的概念及其框架以来,数字化的概念和实践陆续出现在各个具体的产业和领域中,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家“十五”计划对 企业 信息化的要求,要利用信息化带动矿山等传统企业的发展[1]。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 计算 机信息系统,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gis为平台,构建数字矿山dm(digital mine)是对所有与矿山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可以实现信息处理、检索、输出的自动化、可视化、与地理关系的一体化,以便矿山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矿产资源预测和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等,以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谋求矿山开发的最佳社会 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1 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矿山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状况仍然很不容乐观。在矿山勘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等信息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矿山没有把信息资源当作矿山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加以统筹开发与综合利用,更没有形成信息资源充足、系统性能稳定的矿山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1 矿山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山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信息化程度很低。除了少部分矿山企业有较先进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外,大部分矿山尚处于信息管理的初级阶段,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从而导致这个层次上的矿山企业没有较好的计算机 网络 设施,没有共享的网络信息数据,也就使这类矿山企业在以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面前没有优势可言[2]。

1.2 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硬件投资,忽视了软件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适合企业生产发展的矿山基础信息数据库,缺乏完善的地学煤矿空间信息系统、储量资源管理系统及三维地质模型系统等,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矿山软件体系。

1.3 对现代信息化认识不足

虽然矿山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的要利用信息化带动矿山等传统企业的发展尚有较大差距。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各个矿山也相差很大,仅有那些效益好、规模大,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的大中型矿山企业对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3]。

1.4 信息资源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已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通了企业内部通信网络,但绝大多数企业网站仅仅是网络的简单扩充上,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深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不能使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进行有效地信息沟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 dm的理念及功能体系研究

2.1 dm的涵义

dm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和集成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与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在实施绿色采矿的条件下实现整体协调优化,以增强矿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矿山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与高效率。

2.2 dm基本特点

dm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2.2.1 应具备完善的企业数据传输网络。dm建设中的各种海量数据、模型的管理、应用与共享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宽带、高速和双向的通讯网络平台,确保数据在矿山企业内外的高速传输,以利于矿山产品、经营等社会化信息在网上的快速传递,便于矿山信息的公众共享和产品市场的实时运作。

2.2.2 具备完整的矿业信息数据库及矿业应用模型,数字矿山的核心就是数据仓库。时空数据仓库、矿业应用模型等核心系统能够管理着矿山地物的几何信息、拓扑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着矿山工程、设计、生产、决策服务等重要环节,如:矿山开采沉陷设计、储量计算、瓦斯聚集程度模型等。

2.2.3 真三维地学模拟(3dgm)、各类数据挖掘工具等包装系统;3dgm和数据挖掘对“数据与模型仓库”中的海量数据与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过滤和重组。

2.2.4 以测量(包括数字摄影测量、gps、大地测量及井下常规测量)、地球物理探测、遥感技术为综合手段来建立精确、全面的矿山综合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系统。

2.2.5 以采矿cad(mcad)、虚拟现实(vr)、仿真(cs)、 科学 计算(sc)、可视化(vs)、办公自动化等多技术高度集成[7]。采矿cad、虚拟现实、仿真、科学计算、可视化等系统,不仅能够对矿山井上的各种作业条件进行3d模拟,而且可以对井下的地质、地层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模拟与虚拟分析,还可以对即将下井作业的矿工进行虚拟的井下条件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2.2.6 建立完善的矿山gis系统。mgis作为现代矿山信息化办公与决策的公共平台,作为各类矿山软件集成和各类模型融合的公共载体,在矿山业务的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向21世纪dm的mgis系统应该是一个能为采矿业提供矿山信息组织管理、采矿模拟、空间分析与可视决策支持的真三维gis系统[4]。

.3 dm功能体系

2.3.1 矿井测量信息系统

矿区层面的矿井测量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各矿测量报表和各种图纸的生成与更新,以及矿测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报表主要是指掘进巷道尺度报表;各种图纸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以及井下控制网展点图等。

2.3.2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基础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子系统、矿井涌水量计算和水害防治子系统、水化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矿区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子系统等。

2.3.3 煤矿储量及资源回收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煤层三维空间可视化模型建立、矿井储量基础库、矿井动态储量信息子系统、矿井储量分类统计报表的输出、矿井储量库数据管理与查询、矿井储量资源回收管理子系统等。

2.3.4 矿井生产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胶带机监控系统、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采用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建立各种监测、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接入综合业务网。采集的井上/井下生产数据及地面各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拟采用 工业 以太网前沿传输技术,传递到相应的中央服务器或根据地域划分的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地域调度和集团总体管理。

2.3.5 矿井宽带多功能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工作频率可根据需要,在4mhz带宽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多个信道自动扫描、自动分配,并在手机和基站上自动显示;与地面公用有线电话网和无线移动电话网联网;手机和基台的发射功率连续可调,满足各种不同矿井的不同需求,为今后的人员跟踪、机车跟踪、图像传输和井下寻呼系统提供技术平台和传输通道。

3 dm建设关键技术

3.1 dm建设总体技术体系

dm的实现与应用涉及gis、虚拟现实、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和海量数据存储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应用是其实现的关键。因此,dm建设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人员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依据dm的数据流程下图1列出了从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共享等层面的dm总体技术框架。

3.2 以gis为平台的dm建设关键技术

基于dm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对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应完成以下关键技术的攻关,为不同的矿山企业做出符合国情、符合企业实际的基于gis的dm建设技术方案。

3.2.1 矿山空间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技术

针对矿山数据信息的复杂性、海量性、不确定性和动态多源、多精度、多时相和多尺度性的特点,为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必须研究一种新型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其中包括矿山数据的分类组织、分类编码、元数据标准、高效检索、快速更新与分布式管理。而为了从矿山海量的空间数据库中快速提取专题信息,发掘隐含 规律 ,认识未知现象和进行时空发展预测等,必须研究一种高效、智能、符合矿山思维的数据挖掘技术。矿山数据挖掘技术是指从海量的矿山数据中提取专题信息、发掘隐含规律、认识未知现象和进行时空发展预测的过程。这些规律和知识对矿山的安全、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发挥预测和指导作用,可以方便未经专门培训的用户和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共享和使用海量矿山信息。

2.2 3d地学建模与虚拟现实(vr)技术

3d地学建模即对测量、钻孔、物探、传感等数据集于一体进行真3d地学模拟和动态数据维护,对地层环境、矿山实体、采矿活动、采矿影响等进行真实的、实时的3d可视化再现、模拟与分析。数字矿山涉及到地下及地上三维空间的动态变化问题。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整个地层环境及局部地质构造进行多维、多视角、多分辨率显示,对矿山能进行三维景观设计,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迁能进行实时监测和时空模拟,对井下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及岩层移动能够根据一定的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仿真等,则整个矿山系统将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高产、高效的良性循环运作系统。

3.2.3 矿山3s(gis、gps、rs)、办公自动化(oa)综合集成技术

为实现全矿山、全过程、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作业、指挥与调度,必须基于矿山gis对矿山信息统一管理与可视化表达,无缝集成自动化办公,并集成rs和gps技术,真正做到从数据采集、处理、融合、设备跟踪、动态定位、过程管理、调度指挥的全过程一体化。

3.2.4 矿山综合 网络 通讯技术

矿山井下智能化开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矿山生产的最优化,而在条件发生变化时维持最优产值是个连续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个相关因素。矿山井下实时、动态、海量数据的传输要求必须构建井下信息高速公路。矿山井上/井下综合通讯能够同时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使语音、视频、数据三合一[6]。

4 应用实例

以gis为平台,在dm实现方面,一些信息化公司也作了大量工作。如: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titan(泰坦)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软件[7]。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建立了titan煤矿综合信息管理应用平台,提出了一个新的dm建设的解决方案。它整合了矿井监测数据,使决策者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井下的情况,实现了安全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和三维矿井虚拟,已在山西大阳煤矿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该系统总体框架由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煤矿应用服务平台和煤矿专业应用系统组成(如图2)。其中,专业应用系统在煤矿应用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实现矿井安全实时监控、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矿图管理以及煤矿储量 计算 、突发事件处理辅助决策、三维矿井虚拟等子系统。

图2 系统总体框[12]

fig.2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system

5 结束语

我国矿山经历了从计划 经济 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到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 发展 ,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存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dm建设存在的巨大差距。由于煤矿生产作业流程的动态性与复杂性,dm的建设必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积极推广当代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数字矿山建设中的应用,充分利用gis平台,加快基于gis技术的dm建设,化解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高风险、高危害因素,落实我国的资源开发政策,力保使我国资源开发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我国矿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 文献 :

[1] 罗周全,古德生.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 矿业出版社,1999.8(5).

[2] 吴立新,殷作如,邓智毅,等.论21世纪的矿山——数字矿山[j].煤炭学报,2000,25(4):337~342.

[3] 张海波,周贤伟.矿山信息安全——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关键[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6.

[4] 吴立新,齐安文,杨可明,等.矿山gis(t t-m gis2000)简介及其关键技术[j].矿山测量,2001(1):5~8.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10)

推动矿山企业数字化进程,以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来促进我国采矿业的发展与改革,形成高效、安全、绿色、高产的矿业发展模式,是我国采矿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款山的管理网络与控制网络相整合,将作业人员、生产设备、作业信息集中至同一平台上,使相关人员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了解矿山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科学决策,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有效进行是矿山数字生产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

一、系统设计

矿山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应由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生产信息处理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决策系统四个统一建于矿山局域网的部分构成。

1.生产调度模拟系统

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矿山设备的工作信息(如工作参数、运行状态、工作量信息等)通过特殊的信号采集终端将收集的信息传递到监控室,显示到监控屏幕上,使调度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整个矿山的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各个子系统的工作数据,调度和智慧矿山生产。

2.生产信息处理系统

生产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根据矿山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矿山的管理流程,管理业务进行改进和重构,开发和建设相对应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生产调度和生产计划的计算机化。

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在关键部位的摄像装置监控设备的运行与人员活动,并将视频信号通过电缆传递至总调度室,显示到电视屏幕上,还可通过视频服务器实现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进行备份存储并到局域网上。

4.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该系统能够通过建立分析模型把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生产信息处理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汇总起来,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设置访问权限来满足各层对所要查询的信息的需求,辅助决策。

管理信息网是矿山企业的重要基础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网络与生产调度模拟网络均集成在该平台上,从而实现决策支持、信息查询和管控一体化。其整体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5.系统结构

对矿山企业数字花生产管理系统来说,单一的体系架构很难实现整个系统的扩展性、维护性和灵活性,因此,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架构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技术较为成熟,能够很好的平衡网络负荷,使应用程序在稳定的网络环境中达到较高的性能。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就可访问图像、文本、声音、剪辑、数据库和视频信息,尤其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用户无需使用插件和动态链接库即可登录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升级也只需升级服务器。因此,在生产信息处理和生产调度模拟可使用客户端-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二、系统实施

矿山数字生产管理系统涵盖了矿山整体生产流程及其他辅助工序,包括数据采集、测量、过程控制、系统集成、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和生产作业等,以管控集成为目标,首先构建矿山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矿山信息的整体流通、共享,在根据平台要求完善气压子系统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建立全面、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1.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的实施

矿山企业的生产流程(如矿石提升、运输、排水、运输、磨浮、破碎、氰化、充填、冶炼)较为分散,生产器械的分布也较为分散,想要及时了解诸多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参数十分不便。生产调度模拟系统,首先应建立设备检测网络,将矿山的生产步骤如排水、提升、球磨、粗碎、冶炼、浮选、充填的工作信息(如运行状态和处理量信息)通过信号采集设备传送至网络,最终传达至调度室,经特殊处理后显示到屏幕上,方面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观测到整个矿山的生产运行状态,了解各个子系统的工作情况,科学的调度生产。生产调度系统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两类:模拟数据与开关数据,模拟数据主要包括核子秤上的矿石瞬时流浪与累积流量,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电压,料仓料位、低压变化应力应变值;开关数据主要是指设备工作状态,开和关。

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时间较早,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监控设施也不断得到应用,新旧设备的视频压缩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整合是完善数字监控系统的重要途径。对矿山企业来说,将氰化厂、选矿厂、冶炼厂、保卫科、充填站等监控站的视频信号相整合后通过光缆传送至总监控室,经分配后显示在监控屏幕上,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

在调度室安装矩阵切换主机、数字录像系统和控制键盘等设备对生产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可以通过1/4/16的分屏方式来监控,在进行视频监控录制时,可采用多线程同时录制,将录制的信息实时回放,还可将监控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使有关人员与矿山领导可以在任意计算机上查看集控范围内的工作情况。

3.生产信息处理系统的实施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11)

一、引言

国内钢铁企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产能过剩,严重破坏了市场供给平衡,钢铁业进入减量发展阶段。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截止2017年5月,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但也造成铁矿石需求遭到挤压,且内外矿产双增。据统计,2015年建筑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7.2%,机械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6.5%。截止2017年5月份,铁矿价格期货和现货出现齐跌现象,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提醒矿山企业一方面要缩减成本,另一方面也应改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生产风险和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对企业缩减人力成本、降低风险防控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内控完善与财务监督结合能够从面和点上强化企业的资产安全、改善经营管理。

二、矿山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因素中,忽视财务监督的环境

基础内部环境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调和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在环境因素的六个方面中,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内部审计及企业文化等奠定了财务监督的环境基础。财务监督对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和资产安全至关重要,但在机构设置上,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在冲突下,管理层倾向保留资金用于在职消费,所有者缺位弱化了治理监督。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和流于形式,使得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疏于对风险的过程和结果控制。矿山企业属于高风险企业,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十分必要,但现实中,不少矿山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管理层缺乏培养企业文化的意识,执行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造成事故多发、资产受损、资金压力增大,安全补偿成本不断上升等,尤其忽视财务的监督作用,认为财会部门只负责记账,缺乏财务管理思维,使得财务监督在事前预算编制、事中执行控制和事后财务信息反馈方面都难以发挥效用。

(二)风险评估因素中,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评估

风险评估要求矿山企业全面收集信息,根据控制目标,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作为风险高发的矿山企业,不仅应该关注事故安全,更应洞悉风险本质,所有意外和机会的来临最后都作用到企业资金,风险的解决和缓解都需要企业给予有效的资金支持,在风险评估中同样应该将财务风险纳入评估体系。结合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层应将重点锁定在安全生产上,对配套资金的调度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资金库,根据企业生产和销售周期合理配置资金。风险一旦发生,紧急调用临时资金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链条的中断和财务风险上升。

(三)控制活动因素中,财务监督的执行缺位

控制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活动的落实情况,根据内控指引,七大内控措施为: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它们都与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执行和落实息息相关。其中,部分矿山企业存在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的现象,同时,一人身兼多职造成资金管理审批和支付存在舞弊风险,威胁财务安全;在授权控制上,部分矿山企业对资金使用和投放缺乏必要的审批环节,资金的混淆使用、随意投放,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低效;未能及时更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财务核算系统和生产系统、仓储系统等脱节,造成财务监督链条中断;财产保护方面,未建立专门的财产保护机制,也未明确各个岗位对应的财产保护职责,使得重资产的矿山企业资产流失严重,滞后反应在财务数据上,造成事中监督失效;预算、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控制是以财务数据为支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控制手段,但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会导致总体控制目标的偏差,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不到位,同样影响了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时效性,难以达到安全生产、资产保护和提高经营效率的控制目标。

(四)信息与沟通因素中,财务监督反馈机制不畅

财务监督实质是以财务信息为载体,通过报表报告的格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在矿山企业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向上不通,即执行和业务层面的财务信息和监督结果难以传递到管理层,管理层在决策和管理中缺失重要信息,易造成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向下不达,即上层预算目标分配未能有效传递各部门及人员,导致企业风险文化氛围不强,执行力降低,影响经营效率。信息传递的不通畅造成财务监督反馈机制失效,对风险和意外难以及时防治。

(五)内部监督因素中,缺乏日常财务监督

矿山企业风险性高,项目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因此,建立日常的财务监督体系很有必要。矿山企业对日常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不佳,例如,对账务的处理尤其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务记录未做到日清月结;白条入库、员工短期借款未及时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现金的定期盘点和银行的定期对账未按内控要求执行,全权由出纳一人执行,降低了会计管理的可信度;此外,财务人员在日常控制中的参与度不够,例如,预算编制、合同签订及业绩考评等过程中忽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造成矿山企业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脱节,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降低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敏感度。

三、矿山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和强化财务监督的手段

(一)树立财务监督理念,建立风险防控的企业文化

矿山作业探索性大、风险高,矿山建设前期可行性分析需要的信息量大、工作强度高,即使进入开发阶段,也可能面临着亏损风险,因此,对矿山企业来说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至关重要,在矿井项目的勘探、开采、闭坑各环节警惕风险的发生。树立财务监督理念,要求矿山企业结合矿山项目的各个阶段,识别可能的风险。首先,在投产初产期,资金初始投资大且基本无现金流入,企业应积极安排筹资渠道来源、债务资本期限结构,降低资金中断造成项目投资搁浅的可能性;其次,在均衡生产期,企业应合理安排还贷计划,降低财务风险并保证日常资金的供应;最后,在衰老期,预留环境修复成本和退出成本的资金需求,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

(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全面涵盖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风险评估内容广泛,除了外部市场风险、合法风险等,矿山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内部的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上。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预防与企业的战略安排、运营情况及操作规范等息息相关。财务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贯彻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的评估内容要求矿山企业应该结合战略安排,考虑筹资需求和投资计划,根据运营水平和操作情况识别风险关键点,并结合企业财务灵活性和临时资金筹措能力预估战略调整、运营失效及操作失误给企业增加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落实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

矿山企业首先应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责,一方面,积极承担风险管理的评估、预警和防范的职责,指导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落实风险防控行动;另一方面,结合风险控制的七大措施,定性并定量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概率和损失降到最低。此外,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积极合作,结合财务信息情况和预算执行及考评反馈,发挥财务部门在信息提供和资金管理上的监督作用。

(四)疏通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企业管理的技术手段,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核算效率,ERP系统将企业各业务环节对接起来,完善了整个业务链条和经营管理信息传递的渠道。通过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和局域网资源,将安全、生产、调度及人力等各个环节信息实时呈现,形成规范化的信息公示;通过安装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即时广播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矿山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及时传播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保证全员处于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范围中,将被动的信息传递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收集,从而提高信息时效性,降低信息传递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促进即时信息传递系统与财务资金流转的同步性,资金流转的同时保证相关业务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层,通过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互相补充,提高决策管理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了解程度。

(五)把握日常财务监督,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日常财务监督能够化繁为简,坚持预防为主,提高企业在风险面前的主动性。在日常的财务监督中,首先应将基本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落实到位,规范日记账核算、资金管理等程序;其次,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应该安排财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项目计划的全过程,从概预算的编制、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执行及后续监督上,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最后,鉴于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极具独特性,对财务人员进行矿山工程和生产环节基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财务人员要结合矿山工程的发展阶段及各环节特点,识别潜在的风险,降低工程成本。

四、结语

钢铁市场行情不佳、矿产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铁矿石供需失衡,给矿山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矿山企业在市场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应从可控的内部风险防治出发,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监督,积极改善粗放的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凭借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稳步推进财务内控制度在规范和保障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娟.浅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1).

[2]杨艳平.浅析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治理[J].财会学习,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