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6:10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1)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因时施教,开拓渠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贴近实际,但是,教育模式仍然未能随着人们理念的更新进行转型。教育的类型和人的成长诉求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主体精神教育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学习群体、自由人理论等诸多理论丰富了人们关于选择与知识、选择与创新、选择与社会的认识,于是,传统以公理体系为基础,以“领袖思想”、“政治服从”、“国家服从”为理论内核的教育逐渐被个人主义、个性主义、能力主义所取代。①

改革开放机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与时俱进的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教育使命、集体使命。从目前的研究文献及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思想政治体系在公共管理、中国政治、政府决策和发展评价等方面均有应用和实践,比如公共生活制度,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与合作,社会救助与利益冲突等。总的来说,这一类研究都揭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场域选择”的观点。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与公民、民族与国家有关的教育内涵得到强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更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革与深化教育策略,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还要强化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个性化诉求原则。创造型社会的人才命题,对人才类型提出多元化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个性化要求。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开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模式。因此,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相互转换,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思想政治教学开始倡导对话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鼓励教师与学生讨论各种现象与活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生的目的、形成高尚的思想品格、形成更多自己的观点和学会用独立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政治价值观。

科学人生观原则。根据近几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追踪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挑战首先来自教育核心理念。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以注重陈述有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为主,缺少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洞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大胆质疑、合理表达的鼓励。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对学生除学习和考试能力以外的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勇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对“自我”的意识、塑造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学习,积极大胆地质疑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己阅读的文献知识,表达自我见解,追求创新。

和谐观教育原则。正如汉密尔顿所说:“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源泉和原始权威。”③教育的认同并不仅仅是靠正式的法律和法规来实现,还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和教育文化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必须运用和谐社会理念,而教化的理念必须回归伦理的资源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教育的不平等并不完全是经济因素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立义务教育的理念将会根深蒂固,教育面临的是多元选择和教育需求,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民众对现存教育秩序的认同、接受和拥护。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外在影响因素也随之变化,有的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有的则逐渐显现。因此,要维护和加强教育文化的地位,就必须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

以人为本思想下的教育方式

增强凝聚力,加强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增加教育的共识和现代认同感是教育选择的主要目的,它表现为吸收、同化、消解和融合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能力。新的教育模式要建立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评估的标准,识别和总结存在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识别和思考他人显著的观点和立场,识别和评估关键假设、数据、论据,识别和思考政治语境对提出的思想问题的影响……这些均要以学生“自我”为出发点,较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自我诉求,培养其自我观察和判断能力、自我观点和立场、评判他人观点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等。

加强战斗力,要加大正面教育和引导,典型引路。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典型引路、课内课外教育等方式,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载体,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身边的先进人物和突出事迹,激励他们向先进看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帮助他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提高实践性,增强社会性。提高实践性,是指教育不能用一种绝对的、静止的和平均主义的公平来对待人们的利益诉求,而是要建立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和允许合理差别的包容性的选择诉求,激发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生可以成为能大胆质疑已有知识、敢于创新和勇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参与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反思和改变自我价值观上的某些模糊认识,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应当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增强社会性是指在当前环境下拓宽教育的渠道,即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推进社会和谐。理论界讨论的教育选择机制,其关键是教育诉求的有效性。要挖掘自身的有效资源,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信心,就要深化民众意志对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实现公共利益的“公益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判断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④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体现了教育选择和诉求的有效性判断。

倡导贴近现实的务实精神,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贴近现实的务实精神,要把教育寓于学生具体工作中。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今天,利益表达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劳动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要善于把不同利益和意见整合为公共政策,通过利益整合,使各个利益主体公正合理地分享社会利益,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负担,这就是教育所要研究的。特别是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实现的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的独立意识已开始逐渐形成,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都迫切需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口号化、公式化,要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真正使思想教育“入脑、入耳、入心”。切实关心贫困学生,做好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要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与主旋律教育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生命观教育。

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比如,我国丰富的商业社会教育,一直是一个教育的次话题,但随着改革开放,它已上升为教育的主导话题了。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商业价值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合理对待社会利益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强大的思想舆论对人的价值观、社会道德的整合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建立可以有效协调利益关系的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思想舆论在利益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因客观能力、条件等不同而导致的利益分配差异的客观性,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道德标准和心理状态等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协调、相一致,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景点建设,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释

①[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2)

1“神圣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认识,却长期存在着“神圣化”的误区。一方面,一部分人经常把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人格问题、生活问题、感情问题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片面联系起来,认为只要学生出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搞好,都是学校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过失,认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作用,看不到影响人的社会性的因素的复杂、多面,以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被批评,时常被“批斗”。另一方面,从高校自身来说,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分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具体表现为:口号式内容多,具体的要求少;高而大的内容多,切合实际的内容少;理论层次高,实践水平低。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圣人”教育,离现实生活远,离自己更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冒”,没有兴趣。

2“绝对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而社会关系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地域关系等等。[2]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统一。人的成长总是以现实的社会关系为起点,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当前,社会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象,把在学校特别是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劳永逸”的教育实践活动,想当然的认为是给学生打了“免疫针”,即使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也不会有问题了,如果有问题,就是在学校没有教育好的“次品”,责任还是在学校,而忽略了一个最普遍的真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的发展是由无数个阶段性结合而成的连续性,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原地停留的。

同时,不仅在社会上存在着“绝对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高校内部也长期存在着这种倾向。比如,高校最普遍存在着的德育、智育“两张皮”的现象。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本职,并不身体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教育的工作,而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只要教好专业课程就完成任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三观教育”、人际关系调适等不是授课专业范围内的事,管不着也不想管。学生有事多数情况下只能去找辅导员,如果出事,那辅导员就只能“难辞其咎”。

3“真空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古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涂有光教授提出“泡菜”理论,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那么,我们“推而广之”,整个社会的风气决定着社会成员(当然包括所谓“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环境的优劣和改变对人的思想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离不开他所依存的整体大环境的熏陶。在现代社会,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智能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3.1 外来价值观念、文化的影响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全球化生产体系正在形成,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伴随着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各种信息和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思想文化交融日益扩大和频繁,带动了思想文化和精神领域的变化。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竞争意识等思想和价值观念也相时而来、趁势而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来自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使得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

3.2 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我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经济利益、人们生活方式等呈现多样化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际关系上,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

3.3 信息化的影响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改变着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样、更具影响力的教育载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负面信息甚至是“黄色”、“暴力”、“虚无”文化也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施的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传输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去“西化”年青一代。而青年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缺乏鉴别力,易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诱惑,从而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影响,动摇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3.4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3]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动力,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亲情之中,对孕育人格、完善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视物质生活关心,轻精神需求的扶助;重智力投资,轻思想道德的引导;重前期教育成果的回报率,轻大学后续教育的责任心。[4]高中生在校时间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少,面对高考压力,家长关注的重点就是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孩子一旦考取大学,家长如释重负,认为家庭只要提供经济支持,而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则依赖高校统包。一些家庭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大学,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简单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之一,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法宝”。于是,一部分人包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简单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方法、措施都已经是成熟的、固定的,只要思想上重视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墨守成规、不察变化的“机械思想”,显然是把过程复杂、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如果不注意世易时移的形势变化,不注重教育对象“随行就市”的发展变化,一味的、不加分析的、僵化的继承老传统、沿用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肯定要大打折扣,更不可能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使命。“简单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另一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工作作风不实现象,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倾向、主观主义色彩和形式主义作风。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88-02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工作的专业性和合理性都至关重要。大学生不仅仅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辅导员工作就是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大学生,到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这就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所在,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有效性的体现,所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增强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是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何。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情况下,教化别人就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作为辅导员我们自身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和“目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目标”和“目的”两个词入手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目标与内容,目的与要求,二者含义相近,但是不能等同。“目标”一般外延要大一点,抽象一点,指向远一点;“目的”较“目标”比较具体,目的往往比较近一点,目标是较长时间想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今天、明天或一时一事,或短期内预期达到什么目的,不说目标,目标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人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实现预期的目的的一种状态和结果。任务是为实现目标、达到目的,在某一时刻、某一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在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教化、细化的,具体的目标即目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对象和社会要求来确定。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好公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目的同时也是总目标。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时刻培养自己和学生做新时期的“四有”新人,从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和有文化的四个层面来学习,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有“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层次之分;国家法规,一定纪律规章,团内、党内纪律;三个层次之分;还有区分不同的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调动积极性、凝聚人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们高校辅导员的重中之重。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可以是从事党的工作系统、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共青团系统和工会、妇联,工作内容,说服教育,引导帮助,动员协调等方面,凡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所需要的思想工作都是其工作内容,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

二、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环境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采取“灌输”的教育方法,在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清楚学生实际所需,也没有分析学生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抓住、发挥出学生主体性的实效性,因此,教育效果不显著。对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目前,“90后”是大学的主体,与以往学生相比,他们的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显著增强,如果辅导员仍采取简单生硬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深入学生中间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所谓环境,是人的一切活动及人自身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形态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环境因素,指教育活动外部的,自发的环境因素内部的和自觉的。宏观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首先应该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问题,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次高度重视环境的“可创性”,环境是可选择,可利用,可改造,可创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成才。第三优化环境,“自取”而得,“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最后,系统化研究,整体性、联动性的研究,充分适应环境整体功能,良性联动功能;高度重视现代传媒和舆论环境。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和重要职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教化学生还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保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学生就是学习的,而环境与地位的错位变化,给他们在学习目的和学业成就带来了很大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各个方面的消费也相当突出,消费思潮、消费方式、消费金额、消费目的的不同也不断充斥着高校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明确当前形势,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方位教育大学生,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充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日常生活当中的大花大用,追求名牌与时尚,崇拜个性等消费。最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思想方面,大学生是充满活力有思想的群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见解,但是,在有些时间就会表现出政治信仰的迷茫,在有些方面也会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缺失,甚至存在着崇洋的思想,或者是自我主义为中心以及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严重扭曲、道德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都存在于当下大学生当中,所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我们既要在重视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上下功夫,又要注重实际和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知、情、意、信、行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还要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习惯成自然的做,来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知”是前提,是情、意、信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核心,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意、信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首先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学校的稳定发展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要重点建设一支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相连,辅导员在掌握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管理层面、教育层面和学习层面都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加强对辅导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水平,增强每一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在认识上自上而下全面保持统一,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在组织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在实施策略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全面发展。增强辅导员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加强对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和岗位职责的研习,认识到自身工作当中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缺失,主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在工作当中积极吸收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第一,要建构一个心理学知识构架,在构架当中积极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心理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彰显;第二,辅导员应重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和大学生心理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第三,注重实践教学,将学习内容实际化,将教学内容实践化,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不同而选择有效的技术开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再者,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运用案例的不同来进行研讨分析、角色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扮演探讨、现场突况的不同会展示出事情的突发性、危险性和影响性的不同,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模拟处理等等效果分析和培训形式,同时还应将身边发生的事情融入辅导员的工作中去,凸显出辅导员工作的及时性,延续到辅导员的行为中来,彰显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华彩,进行与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业务交流、案例研讨和心理沟通等,解决在培训过程当中的存在的问题,了解辅导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满意度、感受和体会等,为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迈进的过程当中提供可靠翔实的数据,真正了解辅导员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培训后的测试结果,这既是培训本身的内在需要,也是对参与培训辅导员的一种外在推动;此外,还应将评估延续到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为奖励、晋升、综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椿.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J].人民论坛,2001(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原则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Key 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nguistic environment principle The Marxism instills into the theory

作者简介:任拓,男,(1985―),湖南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实践。

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以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为依据的理论灌输,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升华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论灌输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在其他教育学相关领域,尤其是一般道德教育领域中,灌输却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于是,有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或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往往因此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灌输教育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或提出质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习惯于从“灌输”的单独概念本身来理解“灌输”,而忽略了“灌输”概念具体的应用语境。

一、“灌输”的涵义

由于“灌输”一词的涵义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历史地、文化地、辩证地与具体地看待“灌输”的含义与其在教育中的作用。就“灌输”一词的涵义,本文比较倾向于采纳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灌输”一词的解释:“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相对自发论而言,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灌输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等于主张采用教条主义注入式的方法。需要通过启发、讨论、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各种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进行。”

二、弗雷格的语境原则

弗雷格在《算术的基础》中引入了基本方法论原则,它断定,一个词只有在一个句子的语境中才有其意义。任何理论命题都具有着双重特性。一方面,命题是一种根本逻辑类型的意思单元(units of sense),它由具有真值的句子所表达。另一方面,命题也是概念和思想的内容,诸如意向行为和表征态度等等。但是,这两个方面并不是逻辑地独立的。因此,每一个命题都是可能的言说语境中的一个句子的意思,同时也是具有意向行为的命题态度的内容。总之,这是一个语境中的两种语义值或两种语义趋向的不同;它们既有区别,又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存在着本质的统一性。这都是由这些命题的形式边界以及这些边界的交叉所决定的。因为,第一,命题具有着特定的构成结构,也是由相关的原子命题构成的。第二,命题构成的要素是“意思”而不是“对象”。正如弗雷格指出的那样,如果不将对象列入意思并给定它们的特性,我们就不能指称对象。所以,命题逻辑的形式本体论性是实在论的而非唯名论的。第三,命题是结构有限的复杂意思。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在言说语境中使用有限的句子。同样,也只能指称有限的对象和预测有限的对象特性。因而,命题作为句子的意思就成了具有有限命题构成的命题。第四,命题的集合是递归的。因为基本命题是最简单的命题,其他所有命题都是复杂的,它们通过改变原子命题或真值条件去进行命题演算,并得以获得自身的存在。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就在于所有的命题都是语境化的,并且是给定了形式边界的。

简而言之,弗雷格的“语境原则”认为: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语词中,才能找到语词的本来或真正意义。

三、“灌输”的应用语境

在历史上,人们要么单独使用“灌输”一词,要么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灌输论”来使用,要么作为对传统教育的弊病的批判的意义上使用“灌输教育”一词。对它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是一般教学包括自然科学的教学领域。

(一)“灌输”在一般教学中的应用语境

1.反对灌输思想的发展

反对“灌输”的思想是从20世纪开始批判道德灌输正式开始的。反对者认为“灌输”的性质是控制性、奴役性的,教育者的独语是现象,背后依托的是一定社会(阶级)意图;“灌输”的主要特征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 [2],作为国家“驯服工具”培养,作为“美德之袋”进行德育注入;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因此,“灌输”也是违反了人的本性,违反了德育本性的。

从灌输走向对话,表明了德育从忽视儿童发展向重视人、重视人的发展的转变。杜威、皮亚杰、柯尔伯格在推动这个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杜威首先反对“灌输”,他指出“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的、封闭人的思想的;是限制了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的;教育要“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发展了杜威的“认知-发展性”道德教育理论,为反对灌输提供了科学支撑,进一步确立了个人在德育中的地位。他们相信个人是自己道德的建构者,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道德能力的发展。马斯洛、罗杰斯为反对灌输提供了心理学理论基础。其他一些教育哲学家、道德教育理论家,例如威尔逊(john Wilson)、哈尔(R.M. Hare)、阿特金森(R.F .Atkinson.)等分别从内容、意图、方法等方面批判了灌输。 20世纪70年代保罗・弗莱蕾在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了“灌输”的10个特点,系统地批判了灌输式教育。此外,体谅关心德育理论、价值澄清德育理论,都在操作层面上否定了“灌输”,实践了发展性德育观。

(二)“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语境

1.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在《德法年鉴》中就有对灌输思想的描述,考茨基明确提出了灌输的概念,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一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从本质上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不可能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而只能从外面灌输的规律性,形成了著名的灌输原理。所谓“灌输”,是指有组织有领导地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时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2.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的实践要求

第一、立足现实,区分层次,改变以往灌输教育目标起点“一刀切”的现象。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确立根本目标一元化与具体目标层次化相统一的灌输教育体系,分层实施,扎实推进。

第二、以人为本,建立平等关系,解决理性灌输多,情感教育少的问题。要克服灌输教育中存在的主体对课题单向的做法,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启学生之所能,尊重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注重实践,力求知行统一,解决理论灌输多,实践教育少的问题。养成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品质,既需要“知”,更需要“行”,是“知”与“行”统一的结果。

四、“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运用

(一)“灌输”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观念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最后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物质力量。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二)“灌输”的运用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是具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能对现实社会实际发展方向独立作出正确判断的,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能顶得住各种逆社会主义方向而动的潮流,具有各种独特才能和创造力的、并具有健全人格和丰富个性的人”。教育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创造学研究表明,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有较大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人。主体性是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尊重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则失去了依托,这样的教育就不会充满生命活力,甚至会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根本不会有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会受到窒息,健全人格会受到扭曲,当然也就无法实现教育目的。

3.促进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苍白的。实践中,教师尤其应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社会多样化带来的新变化来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其次,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以教材为蓝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主导内容相关、相容的其他必要的辅助教育内容开展教学;再次,坚持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针对学生的不同思想层次等采用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然后坚持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应根据实际条件组织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实践,这体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具有科学而丰富的内涵,其实质是工人阶级不可能自发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由工人阶级队伍中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以内化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精神力量。它体现了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高度统一。而其他教育学研究中的“灌输”概念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紧张的师生关系、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单调甚至是强制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所以,“灌输”在这两种不同的应用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概念上的统一应在相应的语境下形成。对“灌输”的单纯性批判不应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相互混淆,以致在语境含混不清的情况下,曲解了“灌输”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原则的含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5)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环境的全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面向国内”。网络的迅速 发展 ,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产生了变化,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必须注视国际环境。这种时空上的改变,是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视的现实环境。

(2)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在众多的网上用户中,青年学生的比例高达30%,上网已成为 现代 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赢得学生,成为学生获得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是一种交互性较强的工具。在丰富的信息网络中,大学生通过点击相关网站,可以自由地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根据需要寻找有关的信息,浏览的自由性得到技术保障,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此外,还能主动使用 电子 邮件等方式,迅速与信息者取得联系,能够与教育者直接进行“虚拟对话”,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十分明显,网络交互机制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主体化意识越来越强。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一)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人们普遍认识到,在教育目标中,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学校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素养课。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独特的东西来看待的,游离在学校各科日常教学课程之外。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将计算机看作是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意味着在已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以便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因而,要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学习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三)全方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传递工具的改变,整个信息传递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信息技术将改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将使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从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将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克服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形式,因而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尺度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在学校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也叫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解决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大多以演示为主;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学习阶段,也叫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阶段,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而且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阶段,也叫IITC(Inter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是更强调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合问题,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较为理想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及教学、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将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和新技术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和依据。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高效率检索式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的出现使知识的联结由线性的变成网状的,由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

四、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极大的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教育观念的不断涌现的状况。

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因在形式上具有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写板书,以电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实现网上学习,实现CAI学习等效果,因此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也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尺度。但仅仅用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计算机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中,有机地结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平台的建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行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化以及终身教育的愿望的实现提供了保证。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使自主学习成为必然。

总之,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的应用,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同时,也正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它将会大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

参考文献: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7)

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肩负着教育和培训党员干部的历史重任。因此,党校教育应始终把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党校教育之中。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否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把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1.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我党伟大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仅要切实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还要切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完成这这一使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各种专门知识,精通业务,又能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的干部去拼搏。

1.2 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市场、科技、能源和资源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以思想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竞争更加突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分配,致使社会矛盾日益错综复杂。而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干部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关系党的工作全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2.当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不少学员对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党校学员都是在职的领导干部或单位的骨干,党员多,素质较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必要做;还有的认为党校办班时间短,班级活动有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表现在工作中,学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如不认真解决,就会影响党校教育宗旨和目标的实现,甚至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2.1 学员方面的原因。

2.1.1 一些学员的理想信念淡化。由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受挫认识不清,而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产生怀疑,甚至主张或赞同“全盘西化”,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产生严重偏差。

2.1.2 一些学员的传统美德淡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部分学员的生活追求发生变化。这些学员在学习培训中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结识熟人和请客吃饭上。这些人视勤俭节约为“小气”,“缺少现代人的豪爽”;视诚实劳动为“老坎”,“缺少经济头脑”;视尊老爱幼为“发傻”,恪守“新生活,各顾各”的信条;视助人为乐为“过时”。他们的义利观、节俭观、婚恋观、家庭观、孝道观等发生严重扭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淡化,甘愿葬身于“金钱的海洋、道德的沙漠”之中。

2.1.3 一些学员的敬业精神淡化。一些学员在学习培训中,经常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理由,多次请假,不参加学习。一些学员在上课时忙于玩手机、说闲话,不专心听讲,不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喜欢听一些小道消息。更有甚者,在讨论中认为,老师讲的在实践中行不通,没有任何用处。嘴上说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实际做的是交流关注职务如何升迁。还有些学员认为在党校学习就是躲清闲,走形式。光提意见要求改善学习环境,自己却不愿扑下身子努力学习。“爱岗敬业”的口号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敬业精神严重淡化。

2.2 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2.2.1 认识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虚场合”,做也可不做也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长、覆盖广、弹性大、见效慢、易反复,难做。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2.2 工作机制不健全。虽然制订了主体班次学员管理办法和党性锻炼办法,但在具体操作中,只有培训部直接参与学员的管理,其他部门几乎不参与学员管理。培训部的管理侧重于对学员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做的相对较少。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职能不明显,也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专人分管这项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无章可循。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8)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5-06

自从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支持、同仁努力以及社会形势需求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不少社会成员甚至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时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疑惑或质疑,引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活动的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学问?能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用?这些基本问题成为缠绕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根源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度与实践效果。

一、认同危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问题意识

自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后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遭遇人们对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缺少知识、价值以及情感上的认可、支持与接受。譬如,有人或是不认同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知识的“大杂烩”,算不上独立的学科;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差,甚至不是理论;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假大空”、“没有用”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以隐秘、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具体表现为:

第一,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学科评价机制标准的“移位”是分不开的。在告别了“知识即美德”那种神圣的价值判断标准之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工具理性、经济利益成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一门学科的认同度与这门学科是否面向市场、获取经济价值紧密相关。在“工具理性蔓延”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统一化的度量衡,货币也变成一种人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的“统一语言”。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甚至高校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的高扬将原本富含价值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挤兑”,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精神蕴含被现代性的价值标尺所“漂逝”。如韦伯所说,工具理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趣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学术使命、学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引领精神功能及崇高、神圣的气质在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被荡涤的“烟消云散”。由于缺少十足的学科与实践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不支持、学生不配合、社会不理解的合力作用下变得弱化、低效。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纯粹而又机械的知识教条,似乎成了“不思想”、“无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从应然的生态来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源于实践需求,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旨在解决的理论课题: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有义务审慎地厘清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是提升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和喜爱度都不无裨益。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人们的接受程度和热情很大程度源自于理论研究者对这一学科基本问题的精湛阐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最后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尤其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亟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经院化的理论研究难以生产出有效的、实用的理论产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么世俗化,要么精深化,“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生产出的“科研成果”距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形下所开展的工作常常混乱、无序、低效。

第三,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思想工作,其基本精神为正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正义的工作,它高举正义的旗帜,从正义出发,为着正义的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为正义而奋斗的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范建制,增加师资投入,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大力地投入和保障。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独立化建制,在部属“211”层次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制中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专业。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硕士点达到200多个,博士点6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巨大的外部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未形成充足的学科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还缺乏学科和学术的自信,尽管有学科平台,但多数成员主要还在从事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或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学科那里,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科,缺乏学术,而其他学科才是学科,才是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遭人非议,认为“不管用”,“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致的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以深刻的、隐秘的形式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当中,弥散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系统结构。缺乏足够的认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萎靡”状态的根由。笔者认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化解之道,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事业者缺乏审慎的态度和系统、认真的了解,并未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有的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本蕴含

自觉,本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主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理论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知之明”,反映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工作的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它是从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描述,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的认识。“自觉”具有“反思”的特质,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事物以自身作为认知对象进行自我刻画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他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特色,理论研究应当具备的旨趣、品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特点、品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知之明”。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主体性以及文化性三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结构:

1 价值认知自觉。价值认知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以及实践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们简单地认定的“官方说教”,也不是他人肆意贴上“无用”标签的活动。它以人的精神领域尤其是人的思想作为对象,旨在揭示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其本质,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的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规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人才培育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神圣性的事业,其价值在于科学地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规律,意识形态嵌入社会的内在机制,人们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缘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阐释以及有益的理论指导。价值认知自觉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内在的认同与热爱。

2 主体性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认知,它解决的是“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它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与实际,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方式言说着“中国故事”。主体性自觉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学术研究是多元思潮竞相争斗话语权、通过思想的力量获得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是获致中国研究的自主性、指认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标志。“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问是全球化时代追问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当下的中国,在大国崛起步伐加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强劲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势如破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与地位。与之相应,中国的崛起激发着中国学术寻求自主性的理论表达。在西方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笼罩中国的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贡献出自身的理论创建和知识表达,体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和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学科,“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增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知与它作为中国学科的自主性,使人们更加认清自身的使命,以中国的话语、中国风格诉说着“中国故事”,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中国气派”。

3 文化传承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并在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上所发挥作用的自觉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人们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情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文化的存在物,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对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的基本面相。“价值与规范的传授与认同则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便是文化沟通与运作的过程”。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有益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要素。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孝道、仁爱),教育观念(如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如道德教化)完全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极力地发扬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担负的文化传统传承的使命与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对其加以转化、利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自觉的实践要求。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与自我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知的理性认识阶段,已不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简单的、直观化的描述,而是上升为内在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所产生的主观认知,成为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程度与行动活力的内在“精神纽带”。可以说,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进行准确的认知定位。无法准确地认识到其各项活动的价值与使命,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之途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自知之明”。其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必然从这一群体入手,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自觉性。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灵魂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具备怎样的伦理品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神圣性、正义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韦伯式的“天职”观念,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真正地认识并努力地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认识到这项活动所承载的价值理想,投入热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工作当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能够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说清楚、讲明白,澄清他人对这门学科的误解,解决人们对于这门学科认知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外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门学科的不解或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科学回答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问、质疑,提高这一学科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而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应当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的伦理操守。

第二,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形成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观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解读。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上升至学理的范畴,再加以充分地研究,寻找到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应当培养解读与回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叙事”。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其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能力,从精神交往、价值传导、文化交流等视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作出全景式与多断面的剖析。尤其是要对当下中国的转型社会作出描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所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的基本特征。用自身独特话语或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意识,叙述、解读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从自身的立场对其作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表现,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作出详尽的解释与回应。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9)

21世纪以来对人的普遍关注使人学范式逐渐成为具有支配性价值的研究范式。呼应于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围绕人而展开,这种研究趋向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一是从人的思想和人的活动视角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有学者从认识论视角强调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确证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1]也有学者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出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源泉。[2]再者,通过对人的思想的进一步诠释,有学者指出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认定更能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围;[3]其二,人的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有学者借用实践发生学的研究途径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原初境遇。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域。[4]也有学者通过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著的分析,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5]

二是以人的活动为认识视域,以规律论现象说等观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认识。如从思想政治教育之人的活动视角讨论的两个规律论[6]。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7]。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也应是学科重要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活动规律。[8]有学者进一步表述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思想、行为及其关系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内含的特殊的矛盾性[9]。此外,有学者尝试通过概论的方式解决现有研究分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该问题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设等内容。[10]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与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的人异同何在,它的独特性何以体现,显然现有研究并未加以明确表述,仍在一般抽象概念中演绎和推论。所以,无论是用人的思想还是人的活动来具体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仍是抽象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问题反思

现有研究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的研究理念。哲学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旨在作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理论假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背后须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它给出我们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逻辑依据和理论假设。尽管现有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拥有立论的基本共识性信念,但很少去寻问它确立的标准依据和内涵。例如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11]。唯物史观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起方法论指导之用,它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设定了对象域。但是,对象域并非每门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象视域下具体化的人。

同时,如何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关注的人也是需要加以辨别和论证的。首要的是明确人为何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及其构成进行探究。这必然是一个哲学问题,更需要运用哲学知识进行论证,而现有研究显然缺乏哲学逻辑推论在该问题中的运用,这无疑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缺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困境正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在学界还未形成普遍共识,这给现有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的解答是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合法性依据。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得以确证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边界才能进一步明确。

其次,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泛化体现在与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区别认定中辨识度较低。在以人的思想人的活动来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时未免有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嫌。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德育学都关注人的教育,二者都涉及对人的思想的引导,但德育学针对的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面向的群体不同,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群体多为高校学生,与德育学研究之人的年龄阶段不同。鉴于此,仅以人的思想之维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显然还是模糊的、不明晰的。再者,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人的活动的理解与行为科学对人的活动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领域的实践活动,凸显为政治性的思想实践活动。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与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认定上未能彰显学科特色,而使研究对象加以泛化,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学科群中辨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的重要因素。

最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匹配度不高。因果决定论的思维习性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应有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从规律与现象等维度探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研究的一种模仿性尝试。这种模仿性尝试源于对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推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的认知上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客体来认识和把握,而这一客体又存在不变的规律与现象。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主体性的人相关,必然不是所有经验研究,因果决定论所能完全说明和描述的。因此,以自然科学在对其研究对象展开认识的思维路径来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显然是不恰当的。例如有关人的信仰问题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人群信仰的比例,但为何有这种信仰等问题,就不是实证研究方法所能说明的,这更需要运用解释学的方法进行理解。

根据哲学解释学,人在认识所要认识的对象之前就已经和该对象有了互动和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本身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这个价值来源于它的经验、传统习惯、知识结构等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研究就并不能采用直线性、照镜子的理路,研究主体与客体在历史进程中是相融共生的,对其认识就应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性认识。例如对人的行为的说明和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性是不同的。在特定背景下,人的行为具有可控性,因而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和说明。然而,在历史进程中,人的行为并非是静态的,而是相对的和动态的,对它的把握是需要借助于理解和说明来共同实现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尤其是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多样的精神政治现象时,我们对它的理解需要融入历史的背景中以解释学的视域来描述和说明。因为,我们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之时,已带着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判断,这种独特的理解模式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

三、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路向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估与反思,我们认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问题域,需要从认识路径、研究方法构建、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等维度着手:

首先,在交往视域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属于学科认识论问题。欧阳康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一书中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滞后性特征。他指出这种滞后性源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或者在某一历史过程较充分展开之后,才能通过对已经历的过程与已形成的结果进行反观和反思,并对其真正加以认识和把握。[12]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研究对象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作为一般认识活动都具有的主客体认知模式。但是,这种主客体认知模式并非是传统的反映论模式,而是在主体间性的交往视域中展开的,即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建构的。我们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对象也在不断更新,改造着我们的认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本身就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互相作为认识对象。具体表现为:其一,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变化。网络多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的对象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符号。例如通过人表述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都构成了我们的认识对象。其二,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过程中,也不断更新着我们的前认识。对不断更新的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的认识会不断更新我们的前认识。因而对研究对象的研究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反映论式的经验决定论,而是需要在交往视域中认识研究对象。

其次,阐释学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相匹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二者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生成。从历史视角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从社会科学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解,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则是从人文学科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13]因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时,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研究材料,具有科学层面的可知性,可以采用经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时,它的研究对象是人,这种关注人的主体性研究,实际研究的正是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构建的意义世界,运用适合这种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更为匹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1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61-0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90多年。90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事业广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良好氛围,是摆在我党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伟大任务。因此,科学地挖掘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于2005年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继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今天的学术界,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似有成为某种特别的“显学”的倾向。然而,在这种貌似学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陷阱。即某些研究者急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进行淡化处理。或试图以某种价值中立的名义来祛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的政治色彩。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认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问题,“名正”方能“言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都应该依据于某种恰当的理论逻辑起点与深层的概念内涵。唯有特定的理论梳理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方可得到逐步的解决。而为了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真实意蕴,我们首先需考察学术界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都作了哪些定义。

通过我们对国内十二种文献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展开论述:有以功能角度而言,如陆庆壬、王勤、苏振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与指导实践行为”为核心;有以内容的角度而言,如陈秉公、邱伟光与教育部思政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以目的的角度而言,如袁礼周认为“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以主客体价值关系而言,如张耀灿、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主客体需要的满足;有以目的与内容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如孙其昂认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议题。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多维度展开了争鸣,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的弱化。恰恰相反,多样化的探索正说明学者们对基本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的充分兴趣。正所谓“名正言顺”——展开对这个学科的本质内涵的探究,离不开概念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抑或“思想”的“政治教育”?

我们党在开始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成型的过程,就一般而言,我们将之归纳为:政治工作(教育)一思想工作(教育)一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四个主要阶段或环节。

早在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开始以“政治教育”或“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之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都有了阶级觉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开,会上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说明“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重要理论教育手段,已是比较成熟了。列宁曾指出:“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旗帜,这就是全部哲学的意义。”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首要的工作任务,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对于从事党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当政治教育与政治工作被广泛地运用于一般性的场合和领域时,其概念的明确性与范围的确定性,则显示出其比较局限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和主要的是一种思想教育与思想工作。

鉴于政治工作与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是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而提出来的,是对前者的深化与推进,因为政治教育的首要方面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正如朱德所说:“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列宁也认为:“一分钟也不要忘记政治斗争,不忘记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整个工人阶级。”政治斗争依据的是思想的教育,因此,思想工作对于完成政治任务具有中心环节的作用。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特定概念具有“包打天下”的雄心。将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作一个调整,即将思想放在政治之前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一概念,原来作为一个词的政治思想,现在则成了两个词:思想与政治,而我们以为,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并不能宽泛地界定:“由于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在内容上有交叉,就使之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概念,从而增加了所能概括的内容范围。因此,不仅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思想工作,包含了政治工作之外的思想工作,而且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非思想工作,并且突出了思想工作的政治性。”这个解说,将凡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与政治教育范畴的内容皆涵括在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家族的日益庞大与繁杂。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扩展到纪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甚至当人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又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内涵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也在于对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任务过于庞杂所致。 但是,不管实践中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多少的期待,或是基于其过于庞杂而导致实效性的可能缺失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争议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是思想政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其价值规定与根本指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其“政治性”,即思想教育中的政治立场。

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其“政治”的属性,就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来源及其含义,孙其昂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首先,政治观念是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理论与价值观。统治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精神内涵。在这样的社会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也就是政治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的行为。其次,政治关系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作为上层建筑构成要件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即是统治阶级思想与被统治阶级思想、统治阶级内部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调节政治思想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贡献精神手段,另一方面也从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倚重于政治关系。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其成为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政治制度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作为我党理论建设的一个文化传统,是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延伸与具体体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倚重政治权力的运行。而具有真理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双重力量,是政治权力的教育领域的延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所蕴含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禀赋,就其根本意义上而言,在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保持与党的中心任务、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层面的政治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活动,是观念世界的政治灌输与改造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与“政治”的教育,而是“思想”的“政治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思想”的特定“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这种构词方式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多此一举,或是概念上的倒退回“政治教育”的阶段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思想”层面的教育活动,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根本上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心灵世界的,而不是外在物质世界,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传达,而不是“物质”的给予,虽然,“精神”的能动作用能够引起“物质”的变化,但这并非“精神”与“观念”的自有属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分包容,将是导致其实效性、长效性在逐步丧失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范畴的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规律,强扭一种方法、一种方式、一种模式的教育,必然导致针对性的下降乃至最终丧失。“思想”的“政治教育”既保证教育对象的单纯性:“思想世界”,也保障教育的价值判断的“政治性”,是根本性与价值性的有效统合。

最后,“思想”的“政治教育”为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建构提供了正当与合理的出口,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正本清源”,也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思想”的“政治性”教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首要任务。

那么,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准确地理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明晰何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提出的,用以指称“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认为,作为观念学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的任务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程度。除了理论上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之外,特拉西还赋予了意识形态学说以实践的意义: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负有社会使命的,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基于这一主旨,特拉西和他的信徒们曾设计了一种国民教育制度,以期把法国改造成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社会。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后,西方社会首先开始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比较系统阐述,如: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撰写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阐述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论之间的相似性,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方式”,并将“意识形态”区分为两种情形:即“特殊的”(特别的)意识形态和“整体的”(总体的)意识形态。

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没有专门解释过这个概念,即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阐释意识形态的专著里也没有概念式的注解,只是在恩格斯致弗梅林的信中提出“虚假的意识”的说法:“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

而就一般的西方学者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分成两种用法。

其一,是以“中性化”的态度来概括意识形态含义。如:《布莱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哈里·约翰逊认为,意识形态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构成一种社会政治纲领的整套主张、理论和目标。美国哈泼·科林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对意识形态作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从上述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实体性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信条系

统或信念体系,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体系。 其二,是以“否定”和“贬义”的方式来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如: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并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维持或摧毁、维护或批判一种社会所采取行动的依据。”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以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出现了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观,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终结论”之争一直持续不断。在“终结论”的争论中,就包含着对意识形态含义的不同认识,正如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在其《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指出的:“大体上说,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分析是否正确的激烈论战,是围绕‘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含义展开的。”从法国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54年)一文,到美国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一书,再到美国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及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等,他们总体上声称意识形态,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乌托邦,是一种“欺骗”和“杜撰”,是“虚假的观念和意识”等。

1964年埃利希·哈恩在《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它被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p·c·罗兹在《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而上学’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这二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都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否定性,是为“虚假的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切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义,因为恩格斯在弗·梅林的信中就曾直接地道出“虚假意识”的说法。从否定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就真正地掌握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主旨。

但是,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运用的“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他们是基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虚假性揭示的前提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以真实世界的实践学说为基础。反映人类生产活动与思想认识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意识形态作为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武器是不能普泛至马克思主义范畴,列宁批判了伯恩斯坦制造的所谓“意识形态与科学分界”,指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以此,著名学者邢贲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并属于社会意识中层次较深的具有理论形态的这一部分。俞吾金也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此外,宋惠昌、刘建飞、朱兆中、李英田等多位学者与上述两位一样,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特定团体的某种社会制度、阶级理论与观念系统的综合物体。他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性”话语方式的独特路径。但是,当我们进行中西比较时,就会发现,意识形态实际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相当于与物质世界对应的精神世界或精神文化和思想观念:另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为某一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自身利益需要而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思想和主张。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看,它实际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提出来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主张,这种狭义主张,实际就特定的“政治性”话语的掌控方式,而且通常是为“统治阶级”的特有宣传手段。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著名的理论家葛兰西通过区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即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和相对于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或

精神的和道德的领导权”。后者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而这种领导权在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教育关系,是靠先进的知识分子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说到:“这种批判使旧的意识形态已拥有的重要影响的分化和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先前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或甚至是附带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和理论的复合体。”正是通过教化的落实转化了新旧意识形态,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完成政治领导权的夺取。葛兰西依据政权建立的过程。区分两种领导权,但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中,是无法分离这两种领导权的。因此,“政治领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统合二者,也就是“思想”的“政治教育”,而这种教育即依据“政治领导权”的必然出发点。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11)

中图分类号:G5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91-03

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是在坚持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可认识性的基础上,认为认识主体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和一系列行为,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则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特征,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教育对象成长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大问题就是有效性不强,即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很多,对能动反映论的认识与运用不足,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能动反映论的价值就在于其自身所包含的“能动”,准确把握概念结构是理解认识本质的关键点,即能动反映首先由认识主体通过进行实践对认识的内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其次经历一个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在意识中进行客体的重构,形成客体的基本认识,再次基于认识的目的——形成对客体的理论创新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认识客体,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实践活动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诸要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进行充分的认识,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其次,教育者要经历对客体的选择过程,在意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重构,形成对其的基本认识;最后,基于认识的目的,形成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办法和途径,以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的改造世界。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实践为基础

坚持实践为基础是对客体进行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前提,因此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来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能动反映论的基础是主体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实践是连接精神活动相对独立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唯一纽带与桥梁。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毋庸置疑的就是要以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探究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在哪,并在“认识—实践—认识”的循环过程中,得出解决途径,而这个实践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谓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或人类。认识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必须具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流的素质,只有如此,认识主体才能成为认识主体。在探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认识主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操控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作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则是认识的客体,因为他们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二、信息的获得与处理

人类在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就需要获得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它们进行处理,这是一个接受、传递、加工和利用的过程。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影响传入大脑,并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筛选,获得客体的本质及规律,并通过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最终实现对客体的作用,使其发生变化。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识的主体——教育者需要依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诸多因素的信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处理,获得诸要素的本质。

1.教育者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除了要符合能动反映论所要求的三个条件之外,还要具备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具有较强主体意识。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担任的角色和任务。第二,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阶级性,不仅要使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优秀政治素质的接班人,因此,教育者自设应该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不仅要有坚定地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具较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功底,同时具备将这种理论知识和功底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需要的活动的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素质包括确定教育关系,调动、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制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的等能力。第三,教育对象需要具有较良好的人格素质,这种人格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者要意识到并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并身体力行,以形成一种模范作用。心理素质则要求教育者个人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共情能力和理解、宽容能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许多事都依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者个性:教育者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因此,教育者的道人格素质对教育对象的影响至关重要,不仅是对教育对象一时的影响,可能是影响教育对象一生。

2.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育对象是教育者的认识客体。教育者能否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是是影响有效性的关键。大学生的来源地各不相同,各自都拥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目标、不同的心理素质等等,因此,大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教育者要认真把握能动反映论的精髓,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应该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差异、教育对象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价值需求、信息接受力和接受意识等,并要具有较强的宽容度,与教育对象达成共情,已形成对教育对象的全面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为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教育方法的选择提供保障。

3.对教育环境的认识。在这里,教育环境是教育者的认识客体。教育者能否充分把握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变化,并依据这种变化适当调整教育内容,是影响有效的因素。当今,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等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开始怀疑,思想严重西化。对于国内环境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社会的功利性日益的严重与深化,社会上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一直层出不断,使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当前全球正在遭受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就业情况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成为我国遇到的一个难题。因此,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环境的变化,针对环境的变化,适当进行教育内容的改变和增加,使教育内容能够更好的满足教育目标实现的要求。

4.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的预制。教育目标的设置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教育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教育目标要与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相适应,体现差异性。教育目标的设置要结合教育对象的自身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家庭环境等想结合,针对不同的个体,不能“一刀切”,要体现出差异性,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第三,教育目标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阶段性。教育目标的设置,既要涵盖教育对象的思想、价值、道德、能力等多个方面,具有整体性,同时也应该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5.对教育内容的认识。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是联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教育者作为主体,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认知体系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等要素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编制,最终形成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只有与三者充分结合,才能保证教育内容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契合性、透彻性,使教育内容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新社会人才;又能使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6.对教育方法的认识。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主体通过这种手段的选择实现与客体关系的确立。因此,教育者通过教育方法的选择,实现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实际教育关系的确立,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教育方法的选择应该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就是必须与教育者自身具有适应性,方法作为一种客体虽然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却又与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其次,教育方法要与教育对象相适应。教育方法的选择要与教育对象的素质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力、能动性等因素,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7.对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性的认识。教育者作为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对象将教育内容、目的内化过程与自我实现目标的确立过程,还包括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实际践履过程。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识活动过程,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虽然已经内化,初步形成了一定了思想政治品德与心理特质,但在这种特质未得到巩固之前,还不能真正成为指导行动的稳定的内在品质,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教育对象对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进行判定与确认,从而真正凝聚为个人相对稳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内在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才算实现。

三、能动反映论的过程具有选择性

“能动反映”的根据就是人类认识的主体性,即按照一定的动机、目的主动地选择认识对象,并积极地创造认识条件,在已把握的认识规律的指导下去认识事物。因此,作为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必须依据这一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将根据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目标来选择认识对象,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性认识、接收、筛选、接受、利用,并依据特定的环境、自身的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价值需要来把握客体。并且诸要素在主体的知识体系、概念模式、经验等的影响中,被重新解释和定位,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发展。

四、能动反映论的目的是进行理论的创新

能动反映论强调“能动”的重要性在于主体能形成对客体认识的理论创新,以便运用创新的理论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切真理、科学理论、规律性认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认识主体——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认知体系等对认识到的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这一目的的达成也恰好体现了体现了主体认识的创新是从认识的能动性发展而来的,显示了认识的依次递进和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上升过程。另外,规律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并预见未来,端正实践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认识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

五、能动反映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的过程

能动反映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认识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它处于一个不断反复的持续进程之中,处于不断的反馈与发展之中。这种反复不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将认识到的理论不断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依据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反馈而不断进行调整与前进的过程。

能动反映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为我们正确解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方向、方法和原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卢允庆,林志香.“能动反映论”的多维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