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30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1)

魏斐德在此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即清初的制度模式如何以其制度性的控制和财政政策迅速摆脱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却没有像欧洲一样进行深远的政治与经济的彻底转型。清初的满族统治者在汉族士大夫的协助下成功地克服了17 世纪的危机所带来的问题和隐患,使得中国无法抵御鸦片战争以来的欧洲列强的侵略,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也就是说,如果要理解晚清乃至民国的中国社会,就要从明清的嬗变中寻找原因。实际上,魏斐德的问题意识并非一个本质主义的中国经验,而是在分析社会秩序所包含的种种具体方面的基础上,用明清朝代的特殊经历,来透析中国社会而已。

传统史学认为,统治者的道德堕落会直接导致其失去当政王朝的统治权力。同样整个社会秩序制度性的崩溃以及贪污腐败也都在侵蚀着明王朝的政权:党争、厂卫、宦官专政的政治倾轧以及皇帝的不理朝政等等。除了这些因素之外,魏斐德的视野更加宽阔,他将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放在了全球史的背景下来看待。除了《洪业》之外,我们可以从魏斐德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中看出他考察历史的全球视角(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这同时是一个纵横交错的阐释理论网络,任何一个单一的原因都显得太简单了。

《洪业》一书展示了魏斐德深厚的史学理论功底。丰富的历史学理论不仅涉及以往的一些学说,在他的参考书中也有四部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的代表作和两部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19172016)的著作。可见全球史的观念,对于魏斐德来讲并不新鲜。也正因为如此,艾森斯达特(Shmuel N.Eisenstadt,19232010)认为:魏斐德将中国研究推向新的领域和方向,提供了分析中国在世界之位置的更为复杂的方法。

在魏斐德的眼中,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从未脱离过全球的发展史,因此并没有一种孤立的、隔绝的中国历史存在。离开了全球的背景,中国历史根本不存在。不论是早期费正清(John KingFairbank,19011991)著名的冲击回应理论,还是后来柯文(Paul A.Cohen,1934)所谓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在全球史网络互动的影响下,他们所强调的显然都是不够的。因此,魏斐德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主义,不但是欧洲中心主义,也包括中国中心观,从而重新来理解东西方的关系。在《洪业》一书中,他将明清嬗变的历史进程与全球范围内的17 世纪总危机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整体观和联系观出发来进行分析,从而展现给我们一个具有世界性关联的中国历史。这是将中国内部的历史与全球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这些基本的观点包括:

1.明末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货币体系中重要的一员。魏斐德认为,自罗马时代以来,中国便是欧洲货币的归宿。17 世纪的时候,东亚形成了自己的世界经济圈,所谓的eine Welt frsich,中国处于这一体系的中心,吸取了西班牙在美洲所开采银矿的20%之多,这些白银以帆船装载直接穿越太平洋经马尼拉,运送到广州、福建和浙江,换取丝绸与瓷器。其他美洲银锭则通过在布哈拉(Bokhara)的中亚贸易间接到达中国。于是,新大陆开采出来的贵金属有一半来到了中国。将这个数字与日本输出的白银数量相结合,17 世纪前30 年每年到达中国的钱币总量至少有25 万26.5 万公斤,很可能会更多。正因为如此,魏斐德将明清之变时期的中国历史置于全球性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理解和考察。

2.17 世纪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大约在16151675 年间,全球气温下降了23 摄氏度。在17 世纪3050 年代,全球气温的下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饥荒、水灾、瘟疫、天花等。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到顺治七年(1650),中国的人口下降甚至达到了35%。魏斐德引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大约在同一时期,中国和印度与西方的进步与退化几乎同一节奏,似乎所有的人类都在原初宇宙命运的掌控之中,相比之下,好像人类历史的其他部分都是次要的了。魏斐德确信,明末清初的中国同样卷入了那场覆盖整个地中海的17 世纪的危机之中去了。气温的下降造成了瘟疫肆虐,魏斐德在注释中写道:在1641 年瘟疫流行期间,桐乡县(江南嘉兴府)居民十之八九被传染。有些一二十口人的大户,竟无一人幸存。蛆虫爬出户外,邻居不敢下足。这种惨状在很多的中国史书中都有记载。1644 年在天花流行的北京,满人相信只要与汉人接触就会染上这种疾病,许多汉人被赶到农村去了。魏斐德解释说,这样的隔离措施还是起了作用的。种族分离,例如清人的那种做法,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特别是在他们自己免疫力较高时。据魏斐德的研究,实际上中国学者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已经注意到这一个小冰期的存在,17世纪初东北地区的作物收获时间比正常的年份推迟了1520 天。可惜的是,之后中国学者类似的研究并没能继续下去。

3.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17 世纪白银流向的中断。1620 年至1660 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中心的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在17 世纪20 年代欧洲贸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每年多达41 艘,到了1629 年便降为6 艘,加之当时与中亚贸易的萎缩,新大陆输入中国的白银便大大减少了。魏斐德由此推断,明朝末年日益恶化的通货膨胀,可能正是白银进口长期不足的严重后果之一在长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地区,通货膨胀导致谷价暴涨,给当地城镇居民带来了极大灾难。在这个世纪中,中国和西方同时经历了全球性的危机。16181648 年德国也爆发了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

在1643 年到1644 年之间的秋冬时分,由于在湖广和江西的张献忠部队切断了向长江下游的稻米航运,局势变得异常严峻。接下来的春季和夏季又遭到了干旱的蹂躏,松江地区的所有水井都干涸了。当崇祯皇帝遇难和北京被李自成攻陷的消息传到长江下游地区时,米价几乎上涨了四倍。在中国,接连不断的干旱和水灾造成的饥荒,伴随着天花和其他瘟疫,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死亡。有人认为1605 年至1655 年间,中国的人口减少了35%,这与欧洲各国人口减少的幅度大致相同,例如同时期德国人口减少了45%,英国减少了35%。这种比较说明当时中国人口减少不仅是由于李自成起义和满族入关,而且有其世界性的原因。明末人口的严重下降,恰恰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同时发生,魏斐德因此断言道:仅这一点便足以使历史学家们相信,中国也被卷入了17 世纪那场困扰着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机。魏斐德认为:17 世纪中国的危机发生在东亚的世界经济圈内,它的出现是气候和疾病等全球性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进而间接地与当时正在兴起的大西洋 Weltwirtschaft(世界经济)相连。他进一步认为,这一危机的准确联系仍需探究;甚至还有可能的是,中国如此迅速地从1650 年的全球危机中站起,为18 世纪早期通过茶叶和丝绸贸易实现欧洲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契机。明清之变,特别是清初统治者的睿智使得中国迅速从17 世纪的危机中恢复过来,但这根本无法与欧洲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为维持顺治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设计的政治制度不足以抵御1800 年之后在西方兴起的工业诸国。然而,两百年之后,中国要从发现自己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震惊中,用不完全自主的方式恢复过来,尚需时日。

4.明代以后的中国历史的书写已经不仅仅是在中文的系统中进行了。明代后期传教士的进入,留下了很多的史料。魏斐德同样注意到了这些史料,尽管他没有将这些资料作为重点来分析,但作为中国史料的补充,依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明清之变要有世界眼光,要将这段历史放在全球史的范畴中去分析、研究和评价。既要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固有规律,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在对16 世纪末没落的王室贵族的描写中,魏斐德也运用了天主教传教士的记载。道明会的顾神父(Gaspar de la Gruz,?1570)曾写道:桂林一带有许多因反叛皇帝而被流放的明室亲王,有数千户皇族生活在高墙大院之中。此外还引用了佩雷拉(Galeote Pereira)以及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的记载。耶稣会传教士何大化(Antonio de Gouvea,15921677)在写给大主教的年信中对1644 年后发生在上海附近的农奴暴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在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等耶稣会会士对当时中国历史事件的记载。

正因为如此,周锡瑞教授认为:魏斐德教授对美国中国学研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一直将中国置于一个世界性网络中,一个比较的框架中去研究,他一直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轨道上。所以,在魏斐德先生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中国中心观或欧洲中心观,在他全球化、大视野的研究中,无论是内部的变化还是外部的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2)

我在《高中历史教学调研听课有感》一文[1]中,针对授课教师分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仍然单纯沿用旧的思路――强调“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大萧条的原因很复杂,上述三个原因虽不能解释一切,但很能说明问题。”尹海峰老师在《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由批判教材引起的思考兼与胡军哲老师商榷》一文[2] (引用尹文均出于此,不另注),认为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还是应该“采用所谓的传统史学观点,即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尹老师认为改为‘生产经营个体的自主性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更好),直接原因是‘分期付款和市场虚假繁荣’,导火线是‘纽约股市的崩溃’来分析,更易与现实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衔接,学生更易于理解”。实际上,尹老师的分析也是目前大多数中学教师的做法。就历史教材来看,无论是旧人教版,还是新人教版,都是沿着这一思路阐述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仅对照这些抽象的结论来分析1929年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连我自己理解都有困难,何况是中学生?!

新课程教学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不能囿于教材已有的知识与结论,而要尽可能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国内外学者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3]:

其一,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为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和认识,国内的多数学者认为,美国30年代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①。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历史、政治教学已将这一学说“发扬光大”。

其二,有效需求不足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首次从这一角度解释了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他认为其根源并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国外(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构成。据此,凯恩斯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办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使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美国大危机时期社会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大危机时期除了政府支出外,构成总需求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都有明显的下降。1929―1933年,美国的消费支出从772亿美元下降到458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从162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1928―1936年,美国的净出口从10亿美元缩减到3300万美元[4] (pp.580,585,586)。长期以来,在理论上赞同总需求不足论的学者大有人在①。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公共事业支出等,就是全面实践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其三,经济政策失误说。196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经济史学家施瓦茨出版了《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该书用了整整1/6的篇幅专门讨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过翔实而周密的论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提出,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是由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他们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在一开始只是一次普通的周期性经济收缩,同以往的经济萧条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当危机之初一些银行出现倒闭,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时,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是,美联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对股市投机产生了过分的担忧,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从1927―1928年的3.8%,下降到1928―1929年的0.4%。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突然变化,对已经开始的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一次本来并不严重而且完全可能延缓的经济衰退,演变成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②。除此以外,经济政策的失误,还表现在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由于美国实行高关税政策,导致进出口贸易锐减,加剧了产品的相对过剩。

其四,证券投机过热说。不少学者认为,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投机狂热是导致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20年代对经济繁荣的乐观估计,使美国社会各阶层,包括下层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加入了投机者的行列。从2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投机狂潮。20年代初期,美国股票成交额每年平均为3亿股,1926年上升到5亿股,1928年超过9亿股,1929年达到11亿股[5] (p.701)。同时,投机狂热也促使股票价格飞速上涨。到1929年初,证券市场的投机狂热已经失去了控制。到10月23日,终于出现了狂抛的热潮。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来临了。

上述各家学说对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解释,证据充足有力。让我们从中明白:原来,除了历史教材上所说的以外,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还有这么多角度!如果还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材料,这些学说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生动。多一个角度,便长一分历史见识。这些角度,都可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危机爆发原因的良好素材。

实际上,在以上说法中,“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已对我们影响很深刻了。中学政治课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也基本相同,认为这一对矛盾会导致产品的相对过剩。不过,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分析这一问题时,常有学生提出:“老师,难道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吗?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吗?”“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虽然没错,但也有一些不太恰当之处。”“实际上,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会时不时地爆发经济危机。”[6]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也会出现经济危机。由此可见,单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已与时代背道而驰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尽量回避一下这个问题?或者说不一定非得要强调意识形态呢?“有效需求不足说”“证券投机过热说”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学生也是不难理解的。“经济政策失误说”,学生没有接触过,它虽然牵涉到复杂的经济学知识,但的确是大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况且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要找一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问题。如果回到历史的“现场”,大危机的爆发还应该考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中,除提及以上观点外,重点分析的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这三点。下面再加以简要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873―1897年间世界货币体制逐步转变为以黄金为唯一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由于各国流通货币以黄金为基础,从而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筹措军费,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并禁止黄金自由流通和出口。一战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金本位制,战后虽恢复了金本位制,但极不稳定,30年代大危机是战后国际经济失调的结果;一战冲击了世界贸易格局和贸易体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国际贸易有限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一战还加速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等不平衡发展,增加了战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埋下了大危机的种子。另外,凡尔赛条约虽然终结了战争,但几乎没有解决任何经济问题。在美国国内,短短三年间,国债就从13亿美元增加到240亿美元,其中的一大块(几乎一半)是给同盟国的贷款。战争期间,美国借给欧洲国家共计100亿美元,在2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分期还款,这一“还款意愿”的确有助于稳定美国的金融。但是,从1929年到1932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芬兰除外)都拖延还款,不久又干脆拒绝偿还。显然,这使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一战后,美国政府逐步采取高关税和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国内市场。如,1921年制定了《紧急关税法》。该法把肉类和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提得很高,使国外农产品进入美国几乎成为不可能。1922年9月,美国国会又颁布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该法不仅再次提高农产品的税率,还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等,并且还扩大了关税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1930年通过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确定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关税。这部新法律规定对3218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其中887种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了。高关税导致欧洲大陆有普遍的反美情绪,并且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及拒绝偿还战争贷款。“在国外,《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被解释为一场美国发动的经济战的宣战书。它所遭遇的报复性关税、配额和反美禁运是如此迅速,以至于有25个国家在1932年加入了这场报复行动,从而令美国的外贸出口量减少了一半”[7] (p.24)。因此,我们教科书(旧人教版)上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场关税大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其道理就在这里。

货币政策的失误。美国新经济史学派杰拉尔德・冈德森在1976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史新编》一书[8]中,对30年代大危机中美联储(相当于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一,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1928―1933年,美联储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紧缩银根的政策对抑制股票的“过分投机”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效果,却使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从1929年到1933年,由于相当多的银行倒闭或停业,美国货币供应减少了1/3。货币供应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体系的瓦解,是30年代大萧条深层原因之所在。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再贴现进行借贷,必可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根本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本该去“救火”而没有去“救火”,它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上述三个方面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高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长期以来,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习惯于把课本变成一条条方便学生记忆的结论。当回答历史背景类的问题时,套用公式“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当面对历史原因类的问题时,套用公式“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当遇到经验教训或启示类的问题时,则套用公式“启示=国情+领导+群众+思想+策略+……”等等[9]。同样,在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也形成了固定的公式“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平心而论,这些“公式”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首先应该得到肯定。但如果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一概套用这种僵化的公式,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应该尽量通过丰富的史料,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历史的本来面目。我通过大量阅读与思考,试图为学生多找到一些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真实原因,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接受的是新史观,还是旧史观的指导。因为,求真求实,新、旧史观皆同。因此,海峰老师谈到的“出现了将新史观与传统史观不自觉地放在对立面,非此即彼,将传统史观等同于落后的史观,甚至等同于错误的史观,然后全面否定”,在这里似乎多余!海峰老师还谈到:“胡文实质上将偶然性作为了大危机的主要原因,从而否定了教材侧重必然性的分析。”关于这次大危机的发生,我从未否定过其必然性。但哪些因素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危机怎样爆发?程度如何?能否缓解等,恐怕就得取决于众多偶然因素了。事实上,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按照预先轨道发展的。“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10]。历史分析要注重偶然因素,这就确实与新史观有关了。不过,我所强调的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三个主要原因都不应属于偶然因素或细微因素,而是思考这一问题的三个重要角度(实际上,还有其它角度)。多一个角度,便长一分历史见识。这一点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很重要!

感谢海峰老师撰文,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思考的机会。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是,广大教师要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而阅读专业杂志,认真学习、汲取同行的研究经验便是一条捷径。尹海峰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同行出现,我也十分乐意与这样的同行交流。

【作者简介】胡军哲,男,1974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及高三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军哲.高中历史教学调研听课有感[J].中学历史教学,2011(1―2).

[2]尹海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由批判教材引起的思考兼与胡军哲老师商榷[J].中学历史教学,2011(9).

[3]韩毅.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2009(1).

[4][美]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著,罗涛等译.新美国经济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

[5][美]菲特,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6]王加丰.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4).

[7]彭鑫著.谁拯救了美国――大萧条中的罗斯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3)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恚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创造构造出新型发展路线,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新标准①。采取怎样的策略使情景教学模式将“填鸭式”、“满堂灌”这类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这是众多教育者不断深究的问题。本文联系鲁教版教材内容,对情景教学这一优质型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进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一、创设和谐融洽课堂氛围,为情景教学模式顺利运行提供条件

和谐型课堂氛围的构建,是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被培养基础上的。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发现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商水平去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只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为了使学生学习成绩长久性的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历史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45分钟的教学课堂上最大限度凝聚学生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而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方法,打造和谐活跃教学氛围,所取得的教学成效是极为显著的,在情景教学课堂上,人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

例如在《经济大危机》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为学生阐述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继而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过于追求私利,脱离实实况随意的扩张生产,导致生产产品剩余现象衍生出来”。在本次教材课堂上,教师为了创设情景教学课堂环境,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组间同质,组内有别”的原则将全班同学等分为4组,为学生布置了,“请同学们整体阅读课本知识,并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探讨经济危机的特点”这一问题。另外,在本堂教学中,教师合理的将进竞争体制渗入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经过10分钟的激烈谈论,有小组得出了“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的答案,此时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为什么?”有小组成员做出“因为经济危机主要是在几个资本国家发生的。”还有小组做出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大等答案。在本次教学课堂上,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并善于倾听、善于肯定学生的解释②。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参与情景教学活动的兴致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时期,其好奇心理依然是强烈的。在信息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将视、听、图等特效整合为一,创设了生动化课堂环境,使学生获得身临情景之感,为情景教学模式的顺利创建奠定基础。

例如在《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为学生展示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复苏、发展图片,以及播放日本崛起的影像资料,并将战后西欧、日本狼藉面貌与当下西欧、日本发展实况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对照,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巨大的破坏力,同时积极思考西欧与日本“从废墟走向繁华”的原因。有多媒体技术参与的教学课堂,学生借助视觉效应,获得了更多的体会与感悟,真正的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树立了追求科学这一意识观念,有情景教学参与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学生创新型科学态度得以建立健全。

三、创设问题情景,锻炼与强化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所谓的问题情景模式,就是教师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融入进教学课程体系中,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自编自创的,也可以是某一课程的课后练习题。例如,教师可以以某一历史事件为索引,将这一事件发生原因、过程、结果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鼓励学生应用多样化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多数是由某一矛盾导致的。

例如在《冷战中对峙》的教学课堂中,历史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继而分析美国为什么提出‘冷战政策’”。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们积极翻阅书本,并自发性的与周边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在有问题融入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涨的。经过10分钟的思考与探究,有学生做出“二战中苏美是盟友关系,但是二战结束以后,他们的友好型关系就会难以维持,美国想称霸世界所以提出‘冷战政策’”,还有学生做出“因为二战结束以后,和平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美国因为不敢发动战争,所以提出这一政策”这一答案。总之,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的启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效是极为可观的,学生积极的将情感融入进教学体系中,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了使这一实用型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顺利推行,教师必须以文本内容以及学生实况为基点,积极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并将问题导入教学课堂中,从而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使其推动初中历史教学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4)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投影)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投影“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28-02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大类,一般被认为是较为全面合理的传统史料分类法。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群籍。第二类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借以了解和把握真实历史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研究的主要材料。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史料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编写的普通初中新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均引述了大量的史料,如:每一课的引言、小字、自由阅读卡、图片资料等等。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从其他途径多方面精选史料。更何况在近年中考历史试卷中,书本之外的史料也被大量运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然会选择和呈现相关史料,史论结合地对历史进行评说。

史料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以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那如何来体现这种史料教学呢?

一、史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告诉学生结论,再让学生利用结论去解读材料收效会好一些,还是让学生通过解读材料自己得出结论更符合历史教育的发展需求呢?我们所采用的一般做法是先呈现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归纳要点,从材料中认识历史。

如《经济大危机》这节课中,知识目标:了解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内容:

材料一:

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提问:此次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

这种设计把漫画、文字、表格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材料一中的漫画、文字可得出结论:范围广。而通过材料二中的表格名称、内容又可得出: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史料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现实生活是历史生活延续过程里的一种“现在进行时”状态,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的历史教学也能很自然地开展,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经济大危机》中如何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引入我们得到的启示呢?我设计了以下两幅同学们熟悉的漫画:

这两幅漫画分别是同学们熟悉的物价上涨案例“大蒜、黄豆”以及“海门市的楼市2011年价格”变化情况。如同学中有人不清楚,教师可在旁边适当讲解:2009-2010年大蒜每斤最低批发价0.12元,最高时每斤12元;黑豆平时每斤6.5元,最高时每斤18元;海门房价2011年1月均价每平方米6500元,7月时均价8300元。抛出讨论题目:你作为有关经济负责人,会怎么做?学生平时喜欢关注社会热点,肯定会知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当然,有时候“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还会有其他的答案,如加强改革、创新、政府关注民生等。这样不仅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得以完成,更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印象加深,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方法。只有灵活运用史料,才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6)

上世纪末,以新自由主义为内核的“华盛顿共识”,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某些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大行其道。但是,仅仅几年时间,“华盛顿共识”在实践面前就濒于破产。

拉美国家是“华盛顿共识”的最初试验区,但一些拉美国家却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国有企业私有化,使一些产业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集中,失业问题更为严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两极分化和贫困化十分严重。例如,墨西哥在改革前,有两位亿万富翁,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加到20多位;与此同时,贫困人口未见减少,反有增加之势。墨西哥恰帕斯州农民“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两极分化和贫困化日益加剧。民族企业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在开放度较高的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尤为明显,国家职能明显削弱,社会发展被严重忽视。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货币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等等,这都与金融自由化有关。

曾经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国家,如今则逐步走上了寻求符合自身发展与改革要求的道路:马来西亚在金融危机期间就拒绝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泰国在危机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和小企业的发展。2002―2003年,泰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5%左右,是东南亚的最高水平。受金融危机打击最大的印尼也毅然终止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韩国早早地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巨额贷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华盛顿共识” 是为西方“资本大鳄”张目的。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坚持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注意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正是由于采取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才使得中国能在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受伤较轻!

近20年中国的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时的“改弦更张”,宣告了“华盛顿共识”的破产!

“大中东民主计划”碰壁

民主和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从来都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历史的而非超历史的。同时,一个好的民主制度总是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密切联系。对一个国家来说,能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生幸福的民主,就是个好东西。反之,引起经济衰退、政局动荡和百姓痛苦的民主,则是一个坏东西。

苏联解体后,美国制定了所谓“大中东计划”,大规模地向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推销其美式民主制度。实践证明,无论哪个国家,如果不考虑本国国情,而移植了这种制度,不是经济出现停滞,民生凋敝,就是政权频繁更迭、政局动荡。相反,那些坚持走本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国家,则普遍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稳步推进,也初步证明了“西方民主”没有普世性。

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实施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监督与管理。在西方一些国家的选举中,选民仅是公民的一部分,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往往不足国民总数一半,而选举中胜出的候选人的得票率有时仅有48%对47%的微弱优势。实现了48%选民的意志,牺牲了47%民众的利益,这种“民主”能体现全民意志吗?

中国发展质疑“共产主义灭亡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每年以平均9.8%的发展速度增长,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到2008年的突破30万亿,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三。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实际增长39倍多,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近10000亿美元,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特别是香港、澳门的如期回归,使中国在国际舞台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活力,也反映出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7)

新课改已进行了10年,对历史学科特征的强调和回归已经越来越为教学和高考所重视,比如应用史料构建新情境来培养和考查学生史学能力的教学案例已不新鲜。同时,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遇到若干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时,教学中依然充斥着空泛的、教条的结论或概念。这主要表现为教师把其他学科的理论生搬到教学中,其自身对此都一知半解,也只能迫使学生把理论死记下来。在这种方式下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可谓缘木求鱼。

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下发生的人类实践,注重时空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如果仅有纯粹的理论也就不具有历史的特征了,各种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都是对人类各种活动的解读,有着和历史学科不一样的分析方法或者说思维方式,单纯应用理论的授课方式会使得历史课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比如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学,在开讲中国近代史时,授课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调中国社会的性质,具体这个理论是什么却缺乏相关史料的支撑,这就难免让历史课堂沦为政治学的附庸。一方面对传统中国社会性质的描述,很大一部分是国内理论学者借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来源的历史背景却是对西欧社会的总结,比如,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社会是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有很大争论,而且对社会性质的描述在学界内也越来越淡化。历史教师切不可丢掉自身的学科优势,让繁琐的理论束缚自己的课堂。

以“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为例,这是必修二的重要内容,在知识体系上是上承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下启二战爆发的时代背景和资本主义国家宏观政策执行新局面的开创。时代跨度虽不大,但蕴含的知识量大、涉及的范围广,对授课老师是一个挑战。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的要求,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授课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直接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来解读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接着又给出了反映贫富分化差距和若干普通家庭购买力不足的史料,目的还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以达到批判的效果。这就存在一个理论和史料不衔接的问题,材料中讲到的贫富分化不仅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甚至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存在着,同样个体家庭的购买力不足也难以说明这次大危机的爆发具有全球性质。如果仅是简单的价值观教育,这些知识可以说达到了目的,但要是从历史学的学科特色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和“论从史出”的教育意义来讲却是不合适的。如果学生深问,从哪些历史知识中可以反映这个认识,不知教师会如何作答。所以,笔者以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可“贪大”,这是指单纯的理论介绍,如课堂上简单使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理论来概括大危机的原因若没有合适史料支撑,就显得大而无当。当然也不能“恋小”,如讲解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危机时,仅仅列举若干家庭购买力不足也难以反映全貌。讲解这部分内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特别要具有宏观视野下的历史眼光,即“在全球化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学”。

由此,笔者设想,能否先撇开理论不谈,从历史学科特征人手给学生介绍相关史实来让学生了解课标对此的要求。

我们要明确,这场经济危机不应被看做是仅发生在美国的灾难,它是一场全球性经济灾难,也是一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结构性缺陷的连锁反应。按照生产体系的分工,当时的经济体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早已融为一体,但是由于一战的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平衡受到了破坏,具体可以介绍各国受战争影响的史料。

首先世界贸易在大萧条前即已不平衡。农业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由于实际收入减少无力购买制成品,工业国家的低收入消费者又无力将其需求变成有效需求,许多制成品不是为供应初级产品国家、而是为工业国家的市场而生产,由此导致工业国家制成品过剩。出口下降迫使农业和初级产品国家减少进口、扩大贷款并实行货币贬值;工业国家也因出口减少而相应的紧缩银根、停止对外贷款和实行外汇贬值,由此造成的全球结构性通货紧缩,正是诱发并加重大萧条的主要因素。如果把1923—1925年农产品价格和贮存量设为100,那么至1929年7—10月,世界农产品价格大致跌至70,而贮存量则增加到175。

在国际金融方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国际资本输出中心,造成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严重不稳。凡尔赛体系规定的德国赔款原则因其国内恶性通货膨胀而中断,而协约国偿还债务的前提是德国必须支付赔款。道威斯计划以美国的贷款启动德国经济,使其能够重新支付赔款,协约国亦由此得以向美国偿还战债,美国资本再以投资和采购的方式继续注入欧洲,由此形成了欧洲金融体系对美国资本的特殊依赖。而欧洲以美国贷款为中心的赔款与战债支付体系,加重了对美国资本的依赖。一旦美国的投资和进口减少,便会引发世界范围连锁性支付危机。

在国际投资方面,一战结束后美国取代欧洲占据了国际资本输出的主体地位,成为世界主要贷款国家。当时德国从主要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英、法则因在敌国和俄国的资产被没收而遭受重大损失;只有美国不仅在大战期间赎回了英法所持有的美国债券,而且还通过战争贷款成为债权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130多亿美元的债权,拥有的欧洲各国欠款达103亿多美元,另有30亿美元属于私人债务。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成了世界主要贷款国,其对外投资总额从1919年的70亿美元增长到1930年的170亿美元,其中约40%的证券投资是在欧洲。

美国信贷扩张也不断向海外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口贸易不断增长,“福德尼一麦坎伯法案”的通过使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美国通过海外信贷扩张向需要购买美国商品的国家提供美元,以促进本国出口,对于进口的产品则是关税壁垒高筑。美国贸易的基础不是靠稳固的互惠和生产交换,而是疯狂地扩大信贷。这样,美国实现巨额贸易顺差,拥有大量海外贷款和投资,而其他国家则出现了大量贸易逆差和债务,从而使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局面。由于美国经济本身不依赖贸易,这种减少随时可能发生。

自胡佛上台后,美国的实体经济情况就相当不妙:农业持续萧条,煤炭和纺织业萎缩不振,建筑业陷于停顿,工资和购买力很低,失业率在慢慢上升,工业生产下降,许多商品卖不出去,银行以全国平均每天两家的速度倒闭。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穆特—霍利法案”,对进口产品征收50%关税,以保障美国工人的饭碗,从而进一步破坏了欧洲,的经济,当然受影响的绝不单单是欧洲,这时美国的一些银行由于他们所投资的外国证券价格下跌而迅速。

促成经济危机爆发的股市泡沫则是事件的导火索。当时的美国可谓是全民炒股,“买股票就能赚钱,早买早赚,不买就让别人赚”翻成为人们的理财信念。当时,一些大公司的工人甚至把公司的股票当作现金来接受。面值较小的股票,都到了对发行者一无所知的小投资者和小投机者,即我们现在所称的散户手中。从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上市股票从4万股增加到10亿多股,股票价格比票面价值高出3—20倍。当时购买股票的程序也相当简单。买方仅付其购买股票价值的5%的款子,经纪人再从银行借款预支其他部分。这样,大约有价值80亿美元的贷款被市场所吸收,没有用到产业中去。这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的盲目乐观,也包括许多投资机构的贪婪。银行业也纷纷积极从事股票交易以获取高额投资的风险回报,银行和证券混业成为股市危机转化为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8)

一、经济长波与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

我们通常说的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系指生产在供求总量上大的失衡。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系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危机,往往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波动(50年左右一周期)相联系。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经济增长的波动来看,通常是“退一步进两步”――在复苏中逐渐达到危机前的繁荣期高点,在本繁荣期超出前一高点,然后再跌入危机,因而呈螺旋式上升。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表现为长期萧条,一种与上述状态相比“失去常规和常态”的周期性现象,往往包含若干周期性危机的密集爆发,每个周期性危机复苏艰难,繁荣期很短,甚至未进入繁荣期,经济又衰退了,出现长达多年乃至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包括负增长),也称“长期萧条”,正如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情况。频繁而深刻的危机期与短促而微弱的高涨期相互交错,构成了经济长波收缩期的基本特征;反之,则有经济长波扩张期的出现。包括扩张与收缩在内的一个长波周期与另一个的交替,历史上大致半个世纪发生一次。

粗略地说,长波论者形成了两大学派:以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概念为代表的一派,强调技术革命的创新、成熟和扩散是引起经济长期波动的决定性因素;以曼德尔的“破坏性适应”概念为代表的一派,强调资本积累条件的变化是造成经济长期波动的决定性因素。曼德尔不但指出,牵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波动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利润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而且还明确提出了经济长波运动的“非对称性”说。每个长波周期内从扩张期到收缩期的转折(即“第一个拐点”),是由资本主义内在的经济规律、尤其是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决定的。但是,从一个周期的收缩期到下一个周期的扩张期的转变(即“第二个拐点”),却受“外生变量”的制约,即受“第二个拐点”发生期当时具体的历史地缘条件中不可能事先预计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全面冲突之结果的制约。他强调:“这些指的是一系列非经济因素如战争掠夺、资本主义运行领域的扩展与收缩、资本家间的竞争、阶级斗争、革命与反革命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与地理环境的这些激烈变动反过来引起资本主义增长的基本变量的激变(即它们可以导致平均利润率的激变)。”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SSA)发展了以曼德尔为代表的长波理论,它强调,资本积累过程的长期经济波动受制于其国内和国际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实际上它是在说,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其上升期是相应经过调整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在一国及国际范围内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降期则反之;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内在矛盾最终受制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从而决定了前者必然从适应走向不适应的长周期转变。

曼德尔关于四次经济长波的历史分期为:第一轮长波1789-1848年(1789-1815年为上升期,1826-1848年为下降期);第二轮长波1848―1893年(1848-1873年为上升期,1873-1893年为下降期);第三轮长波1893-1940年(1893-1913年为上升期,1914-1940年为下降期);第四轮长波1940(48)-?年(1940[48]-1967年为上升期,1968-?年为下降期)。人们不难发现,在第一轮长波的第二个拐点期间,欧洲爆发了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第二轮长波的第二个拐点期间,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生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转变,在东方,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的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在第三轮长波的下降期尤其是第二个拐点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及1929-1933年的大危机。

二、世界经济跌入第五轮长波下降期的长期萧条

如果我们继续曼德尔的经济长波历史分期,把战后的“黄金时期”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及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分别视为第四轮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和下降期,那么,新自由主义制度安排下经济的“大平稳”时期可视为第五轮经济长波的上升期,直至2001年“9・11”事件和上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第五轮长波进入下降期(第一个拐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仍在发展的大萧条,表明第五轮经济长波下降期正在步步逼近它的第二个拐点。从第一轮经济长波到当前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特别是最能暴露其阶段性发展变化本质的第二个拐点引发的制度震荡和变迁来看,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从兴起(第一轮长波)到发展(第二轮长波)再逐步衰落(第三轮长波下降期)的历史过程基本清晰,只是在第四轮长波的上升期出现了“返老还童”的现象。这是不是资本主义生命周期在垂死期的“回光返照”?面对当时史无前例的1929-1933年大危机,斯大林曾提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爆发“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概念。“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它表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行将崩溃,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他没有、也很难预见到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霸权模式)全面取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英国霸权模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更不要说他逝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长期存在及其对抗性

质的集中表现。关于本轮结构性危机特征的分析,需要追溯到50年前的战后50-60年代资本主义“复活”的“黄金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没有世界政府调控的世界市场,自发的价值规律作用还会造成富国与贫困国差距的扩大。20世纪50-6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帮助或迫使西方国家对价值规律在一国和国际范围的自发作用有所抑制。但对70年代中后期延续到80年代初的滞胀的全球治理,迎来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资本全球化,那些曾经抑制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重要历史条件随之被改变,致使奉行丛林法则的市场机制在国家不干预、少干预的条件下横行无阻,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发挥得淋漓尽致。

价值规律自发的破坏作用与本轮结构性经济危机的耦合作用突出表现在战后至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西方称之为“福利国家”)的变迁上。政府建立涵盖劳动者教育及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劳动阶级长期团结斗争、反对资本贪婪剥削的产物,也是在东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中东方之路对西方之路产生巨大影响的结果。通过“福利国家”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这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方面抑制了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破坏性,减缓了有效需求相对下降和生产过剩相对扩大的速度,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稳定器。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症状: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提高,他们的流动性和停滞性(结构性失业)增强,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对人体的伤害也在加剧,等等。于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政府在这方面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无偿的,由劳动者支付的公共服务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其他的转移支付最终还是来自劳动者创造而被剥夺的剩余价值。资本为了向雇佣劳动者转嫁危机,它们的政府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即将劳动力价格降至劳动力价值以下直至生存的最低限度,这正是触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必然加深社会的分裂和动荡。当前西方政府为应对国家债务危机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恰恰是加深危机的手段,他们不是不知道其危害,而是面对结构性危机的两难困境,不得已而为之。

各国工资(广义的,包括社会保障)的国民差异,还含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曼德尔发现,劳资双方围绕福利制度的阶级斗争具有波动的周期性。在康氏长波的上升期,劳动力供给的经常短缺,有利于工会反抗资本的贪婪剥削、维护工人基本权益的斗争,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工人实际收入上升,社会福利扩大,并沉淀为国民工资中的文化历史因素,即迫使主流社会承认劳动力社会再生产的成本是劳动力价值的必要组成。在康氏长波的下降期,资本迫于竞争加剧的压力,俘获政府决策者,对上升期国民工资中沉淀的文化历史因素进行反攻倒算,力图将其从工人实际收入中剔除,以形成新的、有利于资本增殖效率的国民工资文化历史因素,资本向下转嫁危机的结果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就上述阶级斗争的周期性而言,在西方世界迅速扩散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一场反对新自由主义复辟(“复辟”系指复活“罗斯福新政”之前的私人垄断资本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群众运动。

就世界当代既有的生产能力而言,如果全球不再存在剥削制度,每个劳动人口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工作的权利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机会,那么,为平等地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而必须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可能仅为世界生产所耗费总量中十分微薄的部分,政府将获得在这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均等化的无偿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所有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将被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命运的争论,反映了资本家经济学与劳动者经济学的对立,说到底,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它们之间的曲折斗争将决定真正的“后危机时代”何时到来,到来时世界格局将呈现怎样的结构性质。

目前的大萧条与始自1929年的大萧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结构性危机。但是二者存在差异,主要的不同在于开放与封闭的资本主义全球统治方式:一是在当时的世界殖民体系中,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的内陆大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二是当时的世界市场为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所分割,包括世界领土的武力分割,各势力范围由宗主国通过高关税和专属货币区等手段予以保护;三是当时几个西方大国综合国力的对比发生了急剧不平衡的错落,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四是当时的金融国际化程度远不能与今天基于IT工业的金融全球化相比;五是当时的全球产业链(国际托拉斯)远未达到今天跨国公司所控制的网状结构的规模和深度。所以,那次大萧条最终引爆了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帝国主义全球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相继断裂脱落,诞生了一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高潮,包括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沃勒斯坦认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衰退阶段将与世界霸权周期(100-200年左右)的衰退阶段重合,甚至认为,由于看不到新兴的潜在霸权国家能够取代衰落中的美国霸权的地位,而预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将进入长期的无序状态,直至它的崩溃。他的前一个判断是对的,而崩溃论尚待观察。

三、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时代尺度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长波论使用的时间参照系是经济运行20-30年左右的接合态势(conjuncture),世界霸权周期论使用的时空参照系的跨度既长又广。而要讨论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之兴亡,则需使用马克思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世界历史时代的尺度。这是一个关于超级宏大叙事的时空参照系。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或者“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形成,是使用世界历史的时代尺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宏大历史阶段进行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抓住了各个时代的主导性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用及反作用的稳定结构。它的时间跨度既大大超出了经济长波周期,也远超出了霸权周期。其特征是:在共时性方面,将所指时代的典型社会内部和世界范围中与占主导地位社会形态并存的、非主导性的其他社会形态都抽象掉了;在历时性方面,主导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其典型社会的发展总过程中处于全盛时期所充分展现的性质,它在兴起和衰落这两个时期展现的发展变化也被抽象掉了,即抽象掉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革命时代”的特征。在偶然性上对世界极其丰富多彩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如此诸多的抽象舍弃后,高度抽象出来的标志世界历史时代演变的社会形态范畴,在辩证逻辑上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还生活在

“必然王国”中,历史发展必然性的逻辑过程只是蕴含和体现在具体道路的偶然性中,不能把共性等同于个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世界历史时代演变的几种社会形态,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或国家,从来没有始终如一地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缘位置上,这说明世界历史时代的中心地区在不断转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主导型国家单因自主演化的结果。实际上,取代前一个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后一个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典型国家、地区或民族,最初往往是从前一时代非主导性社会形态所分布的非中心地区的地缘位置中生长起来的,进而在“社会革命时代”成为历史突变舞台上的主角。反过来说,广义地看,既然一个时代的主导型国家(典型社会)’曾经在前一时代的地缘位置上屈居非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历史地位,那么,它们不是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跨越式发展吗?马克思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社会形态为分析单位的世界历史时展论;对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分析形成了关于社会性质发生质变或飞跃的社会革命理论,这是马克思不断革命论的关键所在。不仅人类社会性质的发展是非连续的,有“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而且,其跳跃之间断点的历史地缘位置也在不断转换,也是非连续的,必然出现上述广义的跨越式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世界历史时代”这样一个时空参照系,与前述日常生活日历钟表、长波的态势及霸权兴衰的时空参照体系均不同,后者是个别和特殊,前者是寓于后者叠加中的一般。理论研究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两大类时空参照体系的转换问题,反对简单化和贴标签,既不能用关于时代特征的概括取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也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在这方面,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研究是一个典范。它探索的是社会革命时代社会形态变革的具体路径。

在马克思看来,于俄国公社的基础上跨越整个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可能性不是俄国公社内部自我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强调,俄国公社保留到现在,有了一个与其他公社当初存在时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它与世界资本主义并存,因此可以创造新的历史条件来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俄国民主革命及时爆发的条件下,在尚未遭受严重破坏的土地集体占有制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现成的物质条件,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从而整体跨越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提出的跨越条件是很苛刻的:如果俄国发生了革命,那么这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将作为信号反馈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后者革命胜利后,通过无私的援助把资本主义已经创造的优秀成果赠予俄国,这是俄国能跨越资本主义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关于跨越的彻底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讲了“三个一”:落后国家要跨越“卡夫丁峡谷”,必须“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使它一下子越过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尽管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中没有出现“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样的文字表述,但在他与恩格斯合著的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仍十分严肃和正式地把上述基本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马克思1881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命运两种可能前途的瞻望,到1894年恩格斯为《论俄国社会问题》写跋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在这13年间,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农村公社的解体都在俄国迅速发展,“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基础”。由于必需的历史环境未形成大气候,资本主义仍在全球发展,从自由竞争上升到垄断,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终究未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列宁于1895年至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对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做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论证。

但这一具体跨越实践的失败并不表明,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历史变迁是非跨越式的。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日耳曼部落侵入衰败的西罗马帝国,它们跨越了奴隶制社会形态,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是欧洲民族大迁徙洪流沉淀硬化的结晶。中世纪的欧洲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在世界范围内与同时代亚洲的中央集权大国相比,其历史地缘位置属于发展比较缓慢的落后地区。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欧洲殖民主义的全球征讨开辟了道路,血腥的资本积累使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取代东方文明,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真正启动的中心。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同样处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末期,欧洲殖民主义及其种族灭绝政策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兴起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社会革命时代,有了如“民族大迁徙”、“”、“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等这样的世界文明或区域文明碰撞和交融的奇特历史大环境,“落后”赶超“先进”,“跨越”反成“秩序”,岂能不具有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前夜,《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的光辉论断,中间不为万里长城所隔断。从这一意义上说,1848年欧洲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可视为无产阶级及被压迫人民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第一次社会革命的尝试。1870年法国产业革命基本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总演习,更可视为在广义上试图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只是在20世纪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瓜分世界领土战争的全面爆发,在其全球统治国际链条的薄弱环节和焦点地区,资本主义不发达或很不发达的农业国通过如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终于摧毁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最大障碍,先后诞生了一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四、迂回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中国道路

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仍然面临着如何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中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实现工业化和社会改造的长期艰巨任务。一旦帝国主义将新生的不发达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图谋破产,在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和参与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向西方学习、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便成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主题,对其中规律性变化的探索与把握决定着中国道路现阶段的命运。从社会形态的大转变看,中国道路是指它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大国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和解放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压迫、颠覆和控制的对立是贯穿中国道路的根本矛盾。以

这样的历史研究方法考察中国道路问题,使用的尺度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时空参照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向西方学习、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便迂回地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是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主题。我们今天重提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至被重新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前,在外部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的条件下,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此后的改革开放使跨越的主要过程已经不像当年的俄国农村公社那样,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或之旁,而是被嵌入到这个体系中,通过世界市场进入不对称、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重组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层级较低的子系统,一般属于世界体系内的发展中国家。此时再提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系指迂回跨越,属于上文所说的引申开来的广义的跨越;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以俄国公社为直接起点的跨越则是整体跨越,是原本意义上狭义的跨越;两者中的跨越都是以五种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逻辑过程为基本历史框架,而寻求社会革命时代的具体发展道路。

2、跨越主体即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个复杂的巨系统内运行,以这种被动方式来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部分优秀成果;同时避开和抗拒成熟的、原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避免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主要灾难性波折;而不是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设想的那样,依靠革命胜利后西方无产阶级国家的无偿援助,实现上述“三个一”式的整体性彻底跨越。非整体性、非彻底性的迂回跨越,蕴含着被仍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帝国主义统摄、沦为其附庸的巨大风险。

3、能否成功跨越的关键,在于跨越主体即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组织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于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中不断自我完善所日益增强的制度优越性。这些国家利用尚未进行商业开发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将其市场化并大量引进外商、外资,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嵌入通道。这些国家因上述资源的市场化并深度嵌入不平等的国际分工而实现了GDP总量的持续扩张,同时因国际接轨的低级方式而削弱了自组织能力。跨越主体是否将被长期锁定在低端结构上,使跨越成为泡影,取决于复杂巨系统内部高阶子系统(发达资本主义)和低阶子系统(不发达社会主义)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利用与反利用的反复较量和复杂斗争。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9)

虽然股灾之后,“国家队”大规模入市,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救市,股市危机已初步得到缓解,但由股市暴跌所引发的社会恐慌还在延续,对于股灾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担忧亦在引发诸多人的担忧。对于当前由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能不加以警惕与预防。

分析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其根源是资本市场表现长期与基本面背离且得不到收敛,若存在高杠杆融资维持泡沫,则泡沫破灭后危机的深度和长度将急剧加深。通过比较历史上主要金融危机及其救市途径的比较,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中国台湾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中国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债务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和低利率时代;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10)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有些历史概念、历史术语艰涩难懂,有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会感到历史过于“深奥”从而“敬而远之”,那么怎么才能揭开“深奥”历史的神秘面纱呢?

与此同时,《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在这种现状和要求之下,我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使用了比喻这一方法,发现如果运用得当,会解决以上问题,达到课标要求。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一、教学实践

例一:在讲授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讲解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时,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为什么要召开巴黎和会呢?正如我们每一次考试过后,考试对咱们同学来说好像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学校要召开表彰大会,对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没考好的学生老师也会批评,但是战争没有这么温和只是以批评了事,一场世界大战结束了,对战胜国也应予以表彰,怎么表彰呢?那就用战败国的利益来补偿,那就要惩办战败国”在这个比喻中我将“战后对战败国的惩办”用“考试后老师的批评”加以比喻,用学生的身边生活比喻,学生就容易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和主题,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历史与与学生的距离。

例二:在讲授岳麓版九年级下册《欧洲联盟》这一课时,讲到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时,我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在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夹缝中生存的状态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个比喻将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势单力薄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们真切感受到西欧国家必须要联合,否则在美苏之间难以生存.这样欧共体形成的背景通过上面形象有趣的比喻令学生们豁然开朗,理解透彻。

例三:在讲授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时,讲到“同在世界经济

危机面前,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危机,而德国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问题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美国德国好像是两个人,两人得了同一种病,美国的体质强,做了手术就好了,而德国体质较弱,手术也不行,为了缓解病痛,他去打别人,用这样卑鄙的手段让他一时忘了病痛。”通过这样一个比喻,学生知道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强能够通过自身调节能够摆脱危机,而德国经济实力较弱,只能通过发动对外战争转嫁经济危机。

二、教学反思

1.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比喻会起到预期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1)有利于难点的突破,便于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解。

(2)有利于将教材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比喻揭开了历史神秘深奥的面纱学生就不会对他敬而远之了。

2.运用比喻历史教学时要慎重,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篇(11)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懂多种语言,有高等学历,有多年工作经验。”

教师:这样的人能在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这儿有

张图。

展示:马英九做翻译官时期的工作图片

教师:这样的人在30年代初的命运则迥然不同!

展示:经济危机时期求职者图片

教师:你能想象怎样的历史事件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吗?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关于美国的20年代,有一本著名的文学著作,这里推荐给大家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20世纪的社会风貌描写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段节选,一起感受一下,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当时美国人民生活怎样?

展示:

每逢周末,他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就成了公共汽车,从早晨九点到深更半夜往来城里接送客人,同时他的旅行车也像一只轻捷的黄硬壳虫那样去火车站接所有的班车……他厨房里有一架榨果汁机,半小时之内可以榨两百只橙子。

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英尺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自助餐桌上各色冷盘琳琅满目,一只只五香火腿周围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色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鸡。

――(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教师: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美国人对当前的经济相当满意,对未来的经济形势相当自信,故而有着十分积极乐观的消费观。因此,中下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把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享受喧嚣的浮华生活。据统计,1926年售出的汽车,约有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从1924年至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面对繁荣,资产阶级踌躇满志。美国总统胡佛向美国人民许诺:“每家锅里有只鸡,车房中有辆车。”

当人们沉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噩梦悄然降临。

1.危机暗藏

展示:视频《大危机的来临》

教师:假如当时你是美国的一个普通民众(资本家),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答得都很好,但这都只是个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体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呢?

教师: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危机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学生:持续时间比较长,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教师:胡佛曾说过:“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那为什么不到十年,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却成了经济危机中的重灾区?

教师: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家并未意识到由于分期付款带来的超时空消费,使得未来市场急剧萎缩。他们同样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看似广阔的美国市场,继续扩大再生产。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与美国购买力不再吻合,生产过剩悄然降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矛盾。在短视的企业主盲目扩大生产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却坚持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疯狂的资本家。同样疯狂的还有美国的普通民众,他们甚至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参与股市的博弈。美国的经济在不正常的轨道上极速前进,经济大危机发生了。

小结: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教师:在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破坏面前,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各国资产阶级各自寻找对策,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会造成低效率和浪费。结果呢?

学生:失败。

教师:胡福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和反危机措施失效,没有缓解经济危机。1932年底,在大危机肆虐之际,胡佛四年任职结束,美国迎来新总统的大选。竞选双方是前总统胡佛和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胡佛宣称:“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胡佛如果当选,他将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展示: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我将为人民实行新政,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演说词

教师:假如你是美国当时的一名选民,你会选谁呢?胡佛还是罗斯福?请刚才扮演普通民众和资本家的小组学生分别谈一谈你的想法。

学生1:假如我是当时的工人,我失业几个月了,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他说将实行“新政”,表明他将实施不一样的政策,也许我能再次找到工作。

学生2:假如我是当时的普通民众,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他身残志坚、乐观自信,他惊人的毅力深深打动了我。

学生3:假如我是当时的工厂主,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我觉得他个人能力强,一定会实施有效的政策,让我们倒闭的工厂重新开张,我相信他能够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学生4:1929年胡佛担任总统后鼓励粮食生产,并采用自愿的办法,而不是实行定量供??的办法,成功削减了国内食品的消费量,杜绝浪费,稳定物价,他第一次提出了征收超额利润税,作为迫使物价降低的一项措施。当时美国的家庭主妇都知道“胡佛化的管理”,实施最经济的家庭食品安排。胡佛也有人格魅力和个人办事能力,也有闪光点。但当时的情况下,假如我是普通民众,我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希望罗斯福采取不一样的政策带领我们走出危机。

教师:这位同学介绍了胡佛在总统任职期间的一些做法,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罗斯福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坚毅的信念临危受命,成为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究竟用什么灵丹妙药使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起死回生呢?

学生:实行新政。

2.临危受命

展示: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思考:

(1)为什么罗斯福首先改革金融领域?

(2)“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的目的是什么?

(3)罗斯福新政其他方面的措施是如何调整供需矛盾的?

教师:消除生产过剩、限制生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这些措施是在减少生产总量,规定最低工资、稳定产品价格、收购剩余农产品、大量就业机会这些措施是在提高消费能力,这样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这个关系趋向平衡,而这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谁?

学生:国家。

教师: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罗斯福“秘方”独到之处在哪里?

学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教师: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学生:不能。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3.柳暗花明

展示:

材料一 从美国自身来看,罗斯福新政期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居世界首位……危机带来的恐慌基本结束;一些法令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材料二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大国崛起》

教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思考

如何突破初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了认真的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深刻的认识。